<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論文范文

2023-12-16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以吉林省為例:2007年全省日缺水量達133萬噸, 影響203萬人, 僅2015年洪澇受災人口達458萬。2016年我國各地頻繁遭受內澇災害, 損失嚴重。根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統計結果, 截至2015年, 全國有29省 (區、市) 1810個縣5932萬人遭受洪澇災害, 因災死亡232人、失蹤55人, 緊急轉移安置466.35萬人, 農作物受災面積9萬hm2, 房屋倒塌11.75萬間, 直接經濟損失約1176億元。早澇急轉帶來的水資源短缺與內澇頻發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迫切需要探索新型綠色基礎設施以適應冬季寒冷的氣候。

2 關于對寒冷地區海綿城市的幾點思考

2.1 加強對生態環境修復方面的工程

海綿城市建設最終的目的不單單是建立一套雨水系統, 而是城市建設的一種城市建設新理念, 從原來的水泥城市向現在的彈性城市過渡, 生態優先, 建設海綿城市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很大意義上我們應該倡導綠色發展, 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內容。

誠然, 寒冷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首先要考慮國家生態安全戰略、保障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建設, 開展生態修復工程, 構建城市生態安全格局和城市雨水有效管理系統.寒冷地區北部是荒漠草原和風蝕沙化區, 生態環境脆弱, 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陰山北麓草原生態功能區的組成部分;中部是陰山山地森林草原區, 是我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部為城市建設集中區和平原農業區。因此, 構建生態安全格局應分區域確定工作重點.北部區域要重點實施草原生態建設工程, 嚴格限制草場超載過牧;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 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 恢復植被, 涵養水源;中部區域重點實施國家天然林資源保護和國家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 以恢復大青山、烏拉山植被為重點, 積極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山南城市建設集中區北臨大青山、烏拉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南臨黃河國家濕地, 對自然環境改造和破壞最嚴重, 是生態修復的重點地區。

因為國家領土頗大, 重要建設并不能顧全所有, 對于海綿城市而言, 就是一種負擔般的存在了。在一定意義的驅使之下, 海綿城市建設應求更加經濟、更少環境影響的不利做法來管理城市的規劃與設計。此外, 在公園建設的時候, , 綠地和景區應要通過建設下凹式綠地、植草溝、生態護坡、透水鋪裝等海綿型建設, 在消納自身雨水徑流的同時, 盡可能為周邊區域提供雨水滯留、緩釋空間, 因地制宜地構建經濟、有效、對環境沖擊小的雨水管理途徑。

2.2 提升水質方面的項目工程

在進行排水管網規劃建設時, 雨污分流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貯存、處理和利用, 避免洪澇災害, 增加城市可用水資源, 同時也有利于減輕城市面源污染.因此, 寒冷地區首先要對未實現雨污分流的九原區和東河區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其次要把重點放在源頭污染控制和末端處理水質達標后排放, 在提高污水處理廠處理工藝的同時, 通過透水鋪裝、海綿型綠地和濕地建設, 對排水進行源頭積存凈化, 排放水質提升。北郊污水處理廠建有再生水供水設施, 再生水用途為二電廠工業用水和建成區大部分的綠化用水, 但其位于城市中心區。

構建城區“兩環四心”生態水系格局城市生態水系建設是缺水城市可持續發展、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的需要。因此, 在寒冷地區城區現狀水系的基礎上, 結合應急水源工程已建設的生態調蓄工程, 利用寒冷地區城區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條件, 構建“兩環”的生態水系, 發揮流動水體的自然凈化作用。為推動新都市區新區建設和北梁棚戶區改造拆遷后土地升值, 考慮兩片區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可行性, 建設新都市區和北梁騰空區“兩心”, 通過水系連通、水體景觀建設推動新區海綿城市建設, 北梁騰空區延續“九江口”歷史文脈, 彰顯水文化, 統籌規劃建設“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的城市海綿體。打造南部沿黃河旅游產業集群, 小白河、南海景區“兩心”立足已形成湖面和濕地進行海綿城市建設, 恢復利用水生態景觀, 挖掘沿黃文化及“水旱碼頭”歷史文化, 打造沿黃、濱水景觀, 促進旅游產業發展。

3. 結束語

寒冷地區海綿城市防洪排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民生大問題, 立足于對受眾的保護。規劃排水深隧必須堅持雨污分流原則, 防澇標準應設為百年一遇。受眾的利益就是生存的最大化保障, 在此地區建設過程中, 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洪排澇系統, 讓深隧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才能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在城市規劃與設計中, 理應對癥下藥, 讓問題深入簡出, 一步一步來解決, 讓海綿城市生存得到更深一步的保護。

摘要:由于寒冷氣候條件限制, 傳統的綠色基礎設施如綠色屋頂, 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植草溝等已不能在低溫下發揮其應有的海綿體功能海綿城市在寒地城市的建設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預。尤其在我國東北地區, 一年中幾乎有一半時間處于寒冷的冬季中, 綠色植物的生態功能完全停滯, 由此帶來早澇災害的頻發, 本文對于寒冷地區海綿城市的規劃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寒冷地區,海綿城市,防洪排澇

參考文獻

[1] 祝丹, 何婷.洪澇災害治理的新理念--“海綿城市”建設[J/OL].沈陽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7, (05) :526-530 (2017-11-10) .

[2] 王思思, 李暢, 李海燕, 袁冬海.老城排水系統改造的綠色方略--以美國紐約市為例[J/OL].國際城市規劃, : (2017-10-12) .

[3] 劉愛華, 王昊, 陳毅峰, 盧華秀, 王嘉琪, 丘丹蕾.不同結構地表滲水能力測試及對海綿城市建設的啟示[J/OL].中國防汛抗旱, :1-6 (2017-06-26) .

[4] 黃欣茹, 宋彥, 陳燕萍.利用綠色街道推進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美國綠色街道建設的經驗啟示[J/OL].國際城市規劃, : (2017-04-06) .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1、海綿城市理論提出的背景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城市水生態環境領域內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漸漸凸顯, 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 這些問題包括:譬如城市內澇、河流污染、城市熱島效應等, 它不僅降低了人居生活環境的標準, 同時還影響著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如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雨澇災害頻繁發生;重慶、武漢、長沙等城市炎熱干旱。我們在面臨這些問題時, 始終缺乏一套科學系統的研究理論作為實際的設計指導。隨著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 給我們在解決上述問題時帶來新的思考。

2、海綿城市的理論內涵

海綿城市, 作為近些年提出的新興的城市規劃設計理念, 其內涵在于讓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降水帶來的自然災害時具有一定的“彈性”, 用以蓄代排的方式替代原有的快排水方式, 使城市像海綿一樣, 下雨時吸水、儲水, 需要水時釋放水, 從而最大化的回補地下水資源改變城市缺水的狀態。

3、海綿城市理論對生態問題的綜合解決

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 海綿城市的理念要求我們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 使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的吸收、滲蓄等充分發揮作用, 運用全局性、系統性的思維方式, 使城市開發建設后的水文狀態接近或者是恢復至開發前, 從而達到緩解城市內澇、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目的。例如在德國, 有明確的法律條文, 除了特殊情況外, 禁止將降水直接排入公共的管網系統, 以達到排放量零增長的目的, 此外還增加透水材料的鋪設面積;完善綠色屋頂、雨水花園等收集降水, 減少雨水對城市的不良影響。澳大利亞的雨水利用主要是自然資源發揮著重要作用, 如運用天然河道減少對水循環的負面影響從而保護生態系統的健康, 其目的是讓降水在自然系統的運作中調蓄、滲透、蒸發, 而不是以快排水的方式排出降水。

二、國內濱水景觀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1、國內濱水景觀的現狀

濱水地帶是連接城市和水域的過渡空間, 是構成城市綠地的重要空間節點, 它對提升城市品位以及完善城市生態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近些年來, 一方面:對濱水空間的過度開發和污染排放等影響, 大多數城市的濱水區生態承載力不堪重負, 變得異常脆弱;另一方面:由于極端天氣的影響, 濱水地帶更容易成為內澇災害、雨水徑流污染區域, 從而導致城市河流水源地的污染以及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2、海綿城市理念對建設濱水景觀的意義

首先, 海綿城市這一理念的實際應用有效緩解了城市缺水的嚴重問題, 同時最大限度地對破壞的水生態系統起到了恢復作用。其次, 海綿城市濱水區的建設, 為人們豎立起一種遵從自然、維持生態系統完整性的意識, 鼓勵人們參與其中, 共同構建海綿城市理念下的濱水景觀。最后, 海綿城市理念改變了傳統的雨水處理快排模式, 轉而代替的是以蓄代排的方式, 回補地下水, 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

三、海綿城市理念在濱水空間中的應用

為了滿足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以達到對水資源進行保護的目的, 所以有必要運用海綿城市的一些設計原則和方法來建設城市濱水空間。其主要包括自然排水系統、雨水花園、可滲透路面、綠色屋頂等。

1) 雨水花園。在低洼地區種植灌木、花草等植物, 利用土壤和植物過濾、下滲雨水, 減小土層表面徑流量。處理雨水問題時, 使其結合雨水管理技術和景觀設計, 最大化的美化環境。

2) 下沉綠地。綠地是最好的滲透設施, 不僅滲透能力強, 而且雨水徑流中的污染物、雜質等能被植物的根系充分進化, 同時對水土起到保護作用, 所以應當利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加大綠地土壤的下滲量, 同時這種下凹式的綠地能更大效率的促進雨水下滲, 獲得更好的城市生態效益。

3) 增加透水性材質的鋪裝面積。濱水空間中的用地鋪裝, 在滿足實用需求的前提下, 應最大化減少不透水鋪地的材質面積, 根據景觀空間用地的性質, 選擇適宜的透水性鋪裝材料。這種透水性的材質一般有:嵌草磚鋪地、植草磚鋪地、透水磚鋪地、透水瀝青路面等。

4) 增加漏水型景觀水體。在濱水景觀空間中, 建設漏水型景觀水體, 讓水池的池底保持部分的滲透功能, 讓降水通過自然滲透與其接觸面交換水分, 使雨水及時補充地下水資源, 完善景觀水體的生態功能。

四、結論

海綿城市理念在建設濱水空間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當前社會環境

污染嚴重的狀態下, 海綿城市概念的提出為濱水景觀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可以有效的緩解城市水污染問題。所以在濱水景觀設計中我們應遵循生態性、系統性以及協調性原則, 提升景觀設計質量, 使城市濱水空間品質得到提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向著深層次多結構化發展, 全球氣候變化等原因, 環境污染問題日趨突出, 尤其是城市濱水地帶, 內澇、污染等問題尤為嚴重, 其生態系統更是脆弱。所以要完善此區域內生態景觀設計上的不足, 讓整個濱水景觀生態系統達到一種和諧穩定的狀態。本文簡要介紹了運用海綿城市的理念來建設城市濱水景觀的一些途徑和方法, 希望能對濱水景觀的設計提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環境污染:濱水空間,生態,海綿城市

參考文獻

[1] 俞孔堅, 李迪華, 袁弘, 傅微, 喬青, 王思思.“海綿城市”理論與實踐[J].城市規劃, 2015, (06) :26-36.

[2] 俞孔堅, 許濤, 李迪華, 王春連.城市水系統彈性研究進展[J].城市規劃學刊, 2015, (01) :75-83.

[3] 于遠燕.海綿城市理念在濱水空間的應用探討[J].現代園藝, 2016 (04) :155-157.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海綿城市是近幾年新推出的一種城市理念, 又名水彈性城市理論, 這種城市理念大提升了對城市雨澇、內澇災害的防治效果, 減輕了城市負擔。隨著經濟的發展,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海綿城市理念逐漸被城市建設行業所接受, 且逐漸擴大了它的應用范圍, 海綿城市理念下的設計大大提高了城市水資源的利用率, 凈化了空氣, 改善了生態環境, 降低了城市污染, 擴大了經濟效益, 為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為人們建造了一個優美和諧的生態城市, 促進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1 海綿城市理念、建設原則、規劃目標

1.1 海綿城市理念

海綿城市理念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具有很強的水彈性特點, 它能夠提升城市對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 而且海綿城市具有較高的舒適性與宜居性特征, 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與生存條件。海綿城市的生態性能特別好, 它可以凈化空氣、水源, 保養濕地,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它的滲透性能也不錯, 可以有效的緩解雨澇災害, 避免城市路面積水, 及時的將雨水吸收或者緩釋, 對城市環境的改善有很好的作用。

1.2 海綿城市建設原則

海綿城市的建設有四大原則, 即:安全性原則、生態性原則、因地制宜原則、統籌建設原則。第一, 海綿城市的建設要嚴格按照城市防洪防澇的標準進行設計, 完善城市的雨水收集、儲蓄系統, 保障城市可以進行安全供水, 為人們提供安全、可靠的生活體驗。第二, 海綿城市建設最大的特征就是生態性, 所以生態問題是海綿城市建設當前最應充分考慮的問題;充分的利用水資源, 合理利用雨水資源, 將自然排水系統應用到湖泊、綠地等海綿體中, 使雨水可以自行排放與凈化, 提升其自身的修護功能。第三, 根據建設區域的水質、地質等因素進行調研, 科學分析其特征和所適用的環境, 然后根據調研結果進行合理的開發與設計, 有針對性的進行建設。第四, 海綿城市的園林設計需要各個部門通力合作, 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 明確分工, 對工程施工進行統籌的規劃, 規范施工程序, 既要達到生態效益又要滿足經濟與社會效益。

1.3 海綿城市的規劃目標

海綿城市規劃的目標:其一, 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海綿城市的建設就要合理的利用水資源, 提高其利用效率, 首先就是對雨水的收集與滲透, 這種方式可以達到節水的效果, 同時還可以補充地下水, 緩解地表徑流;然后就是雨水的儲蓄, 通過自然水體如河流、池塘等來儲蓄雨水, 需要的時候再進行調用, 以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其二, 改善城市景觀。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可以改善城市園林景觀的設計, 公園的建設主要是為了為人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休息場所, 且一般會建設在生態的敏感位置, 但是海綿城市的建設就與這種建設方式不同, 海綿城市主要是為了保護生態環境, 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 促進城市的發展。因此, 海綿城市的建設要在滿足建設原則的基礎上進行城市的規劃與管理, 從而打造生態環保的城市園林景觀。

2 海綿城市中的園林設計

2.1 城市園林景觀水體和濕地的設計

園林設計中的水體設計不僅只是為了達到觀賞性與美觀性的目的, 同時也是為了降低雨澇災害對城市的影響, 緩解城市的排水壓力, 起到蓄水的作用。在海綿城市的相關設計、技術標準下, 科學的設計出回水面積的雨水量, 讓水體景觀的調蓄溶劑大于等于最大降水量, 這樣才能滿足設計標準。當水體景觀的調蓄溶劑達到標準之后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設計與改造了, 在水體景觀中可以種植一些水生類的植物與濕地進行更好的融合, 改善水體景觀, 實現雨水的有效凈化。

2.2 雨水凈化系統的合理設計

2.2.1 土壤滲透凈化

雨水的凈化可以通過土壤滲透的方式來實現, 比如利用草坪來收集雨水, 同時可以起到凈化效果。雨水在經過土壤的滲透之后, 凈化后的水會被收集在次級凈化池中或者是滲濾池中, 必備利用。

2.2.2 生物處理凈化

生物凈化的方式比較緩慢, 成本較低, 它主要是利用生物的凈化功能來分解雨中的污染物, 而且生物凈化的方式應用的比較廣泛。植物對水體的凈化作用體現在植物的富集作用和代謝解毒作用。植物具有超強的富集作用, 它可以吸收雨水中的各種元素與雜質, 從而起到凈化雨水的作用。植物的代謝解毒作用可以有效的吸收水中的一些有毒元素。由微生物構成的水塘同樣具有凈化功能與二次過濾功能, 凈化后的水可以進行重復利用,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在選擇種植的植物種類時最好是既耐旱又耐濕的, 而且要保證植物景觀具有層次性, 合理搭配植物, 使其在干旱或者是內澇的情況下都有植物可觀賞。

2.3 城市園林的雨水儲蓄系統設計

雨水儲蓄系統的設計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 科學的設計人工湖、綠地、地下儲水池等儲蓄系統。集雨型綠地所種植的植物應該是耐濕耐澇的, 并且具有儲水作用, 從而將其打造成一個濕地。人工湖是比較常用的一種的雨水儲蓄系統, 在設置人工湖的水位時要保證其在合理的位置, 水生植物的配置數量也要合理, 讓人工湖在保持凈化功能的同時有足夠的儲水空間。在設計地下儲水池時, 應采用就近原則, 有效的收集緩坡與水渠的雨水, 實現雨水的再利用。

3 海綿城市當中園林設計的優化方法

3.1 轉變傳統設計理念

在以往的城市園林設計當中, 經常會采用水泵、管渠等方式來建設園林的排水系統, 其所需的面積也相對較大, 而且還會有部分設計人員選擇在末端進行集中排水的設計, 這種設計方法存在很大的不足, 會造成雨水堆積的現象。而海綿城市理念采用的是自然排水系統, 選擇影響較小的下沉式綠地等方式進行排水。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比傳統的設計方式更先進更具合理性, 具有較高的生態、環保效益, 能夠很好的節約水資源, 保持水流暢通, 避免雨水淤積。所以設計人員應改變傳統的設計理念, 運用新的設計方式, 合理的規劃設計方案, 將景觀園林的效果最大化。

3.2 將景觀植物做到有效的融合

工作人員在對城市園林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到當地的土壤、氣候等情況, 從而進行統籌的規劃, 改善土壤的土質, 讓水資源更好的補給地下水, 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在搭配植物時最好保持其具有多樣性的特征, 避免單一的種植, 將樹、灌木、花草等進行合理的規劃, 將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發揮出最好的園林效果, 同時考慮到季節、區域的不同, 選擇適當的植物進行種植, 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在配置植物的過程中, 要考慮到植物的生長周期與規律, 避免植物成年后的形態影響到后期的園林美觀性, 植物的種植還可以起到涵養水源的作用, 提升水源的利用率。

3.3 合理選擇“海綿體”

海綿城市的園林主要是為了保護生態系統, 恢復曾經被破壞的生態系統以及將對園林的破壞降到最低, 進行低影響的開發。海綿城市的園林建設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要么就是“海綿體”的吸水能力較差, 要不就是在建設的過程中海綿體受到了損壞;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員的素質較差, 沒有重視工作, 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施工, 施工設計不合理, 嚴重影響了當地的水文環境。我國氣候多樣, 地形地勢復雜, 各個地區的環境都有所不同, 降水量也有所不同。因此, 海綿體就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海綿體”, 且在施工前要對“海綿體”進行嚴格的審查, 避免其存在質量問題, 采購人員在采購“海綿體”時要調查好市場上的海綿體信息, 選擇具有高質量的材料。

結語

綜上所述,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城市化的進步, 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水平提升了很多, 隨之人們對城市園林設計的關注逐漸提高, 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 建造一個優化的景觀城市, 就要將海綿城市理念運用到城市建設當中, 依照相應的設計原則, 合理的配置植物景觀, 選用合理“海綿體”, 提高施工技術, 滿足人們對城市園林的需求, 建造一個和諧生態的海綿園林。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人們逐漸將眼光轉向了城市園林設計, 越來越關注生活環境的質量, 這種形勢下對城市園林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園林的設計遇到了瓶頸時期, 設計方面出現了很多問題, 從而阻礙了城市園林建設的發展, 但是海綿城市理念的推出, 為城市園林的設計打開了新思路, 該理念運用到城市園林的設計當中, 提高了城市園林景觀的觀賞性與實用性, 擴大了園林景觀的效果, 使城市園林達到了綠化、和諧的目標。本文主要對海綿城市理念下園林設計的要點進行分析, 指出了海綿城市的設計規則與規劃目標, 并提出了關于如何優化海綿城市中的園林設計, 供大家參考, 希望可以促進我國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

關鍵詞:海綿城市,園林設計,要點

參考文獻

[1] 王麗娟.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園林道路設計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6 (14) .

[2] 李文.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房地產導刊, 2016 (7) .

[3] 席雅麗.城市園林設計中海綿城市理論的運用探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 (12) :165.

[4] 凌晨.淺論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J].商品與質量, 2016 (16) .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城市框架也越來越大。城市的快速發展使得水資源緊缺、洪澇災害以及水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越加突出。城市道路既是交通運輸場所, 也是降雨的主要行泄通道, 內澇積水、污染等現象較為嚴重。在這種狀態下, 海綿城市理念應運而生。海綿城市作為社會轉型的代表產物, 在城市道路建設上承擔著改善道路環境、改變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 是新形勢下適應社會改變的產物。

1 海綿城市理念下道路設計分析

1.1 道路橫斷面的設計

在制定城市道路橫截面的方案設計時, 在符合道路基本功能設計需求的前提下, 應最大限度擴張城市綠化帶寬度, 形成眾多類似于雨水花園、生態樹池等類型的生態滯留帶, 其作為道路中雨水的蓄滲系統, 能夠有效凈化城市地表徑流雨水。道路橫截面中央部位應為機動車道, 其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以及城市綠化帶。多數道路設計中通常將植草溝與下沉式綠地設置在道路紅線之外的南北兩側, 構建生態滯留帶同時也可作為路邊植物景觀。

1.2 道路路面材料的選擇

構建道路路面的主要材料一般為透水性強的磚材以及透水性的瀝青混凝土。此類材料的結構強度符合道路建設的強度標準, 同時也能夠減少車輛行駛噪音, 滿足道路的防滑透水等功能性需求。在施工過程中, 道路表面的建筑材料主要選用全透性瀝青混凝土及半透性瀝青混凝土, 因其材質具有良好的透水屬性, 混凝土形成的路面表層及地下建筑基層都是有效的透水層, 所以使用全透混凝土材料制成的道路路面無需額外添加地下防水層的建設, 道路中的雨水等水分可直接滲透到路面下面的基層土壤中。人行道上的表層路面材料一般都選擇采用透水性良好的磚材, 而構成其下方路面地基的材質則通常使用碎石材料進行鋪墊, 如此一來則形成了多孔屬性的地基層面, 外來降水能夠快速滲透地表磚材, 及時補充地下水資源, 完成對于城市濕度和溫度的整體調控。

1.3 生態滯留帶、生態樹池的設計

生態樹池與生態滯留帶的設計工作是道路建設對于海綿城市理念的重要應用, 在設置此種類型的生態滯留設施時, 首先應進行過濾土壤和礫石的鋪設, 在礫石層次下方接入滲水管, 繼而進行植物種植土壤的填入, 將種植土表層灑滿陶粒, 令滲水管充分發揮作用, 最大程度保證滯留帶中土壤的濕潤。綠化帶的高度設計必須低于車輛形式的道路表面, 如此方能形成凹形排水設置, 便于聚集雨水。

1.4 其他低影響開發措施

1.4.1 下沉式綠地。

該綠地的建筑結構高度必須低于周圍道路表層5厘米以上, 通常將25厘米設置為高度差極限。排水溢流管口要設置在綠地中并且高于綠地, 其整體建筑高度要介于綠地與道路表層的高度差之間。一般情況下下沉式綠地的設置地點集中在城市的停車場、大型廣場及周邊道路周圍, 其能有效匯集地表降水并且對其進行截流凈化, 超過其水分容納量的降水還可經過排水流溢口進入到城市降水管網中。此種設計可有效減輕城市排澇壓力, 輔助城市排水系統削減雨水徑流量。

1.4.2 植草溝。

植草溝所包括的生態滯留設施主要包括雨水濕地、雨水花園等。在針對其設施進行建筑設計時可將推土和亭臺等與之相結合, 造就出微型景觀, 在實現植草溝實用性的同時增加其觀賞度。在選擇植草溝中的植物時往往更傾向于抗澇性強的植物品種, 在設計中將綠草與灌木等結合在一起形成植物群落, 形成豐富多變的植物景觀。植草溝主要具備的功能就是雨水滲透, 其能在該地區大量降水期間匯集地表上多余的雨水, 水分可通過植草溝悉數流入下游。

2 城市道路海綿城市理念設計時的注意事項

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 使得城市道路在城市建設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其用地面積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15%~20%。道路路基范圍雨水的收集量非??捎^, 然而, 目前這些水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 實施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在城市道路設計中引入海綿理念, 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 改善城市道路建筑高度過低問題, 為提高滯留設施進水效率應設置下凹防沖刷進水口, 結合道路縱向坡度調整進水口的設計間距和寬度; (2) 為解決城市中高度過低的路面設計問題, 要改良排水溢流設施, 應將降水徑流排放系統與降水管網系統與之緊密結合; (3) 對于城市中路面建筑高度過低或者不符合高度標準的, 必須采取防水對治措施, 規避雨水長時間滲透路面而造成的路面地基的損毀; (4) 當某一部分的道路縱向建設的坡度不符合開發原則, 嚴重影響到蓄滲系統的蓄水容積時, 要在相應部位設立防水設施; (5) 對于城市中主要的降水泄露通道內易囤積降水的路段, 以及下沉式結構的立交橋等, 要在該位置設定洪澇預警的系統和相應的警示標志, 以用來提醒經過的公眾群體, 保障公共安全; (6) 要在機動車道路的一側設計蓄水淺溝, 進行道路降水的初步儲存, 后續則輸送至相應的生態滯留帶中; (7) 城市中的部分高架橋下方位置要裝置蓄水箱, 蓄水箱與高架橋表面的排水管相連, 蓄水箱的下部一般設有排水閥, 在較為干旱的季節可以開放水閥直接澆灌周圍的綠化帶。

結束語

海綿城市在我國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社會各界對其十分關注。但是隨著城市道路社會效應的提升, 海綿城市逐漸開始在道路工程設計中應用。這不僅大大提高了道路排水功能, 也能夠合理運用自然降水, 強化了城市抗洪、水土資源流失等功能。本文對此進行了幾點分析, 希望能夠為我國城市道路建設發展提供一些建議參考。

摘要:海綿城市是我國城市建設發展的主要趨向, 尤其是在資源與環境問題日漸嚴峻的背景下, 海綿城市理念在道路設計中應用也受到了更多關注。本文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設計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海綿城市,道路設計,運用

參考文獻

[1] 胡燦偉.“海綿城市”重構城市水生態[J].生態經濟, 2015, 31 (07) :10-13.

[2] 王寧, 吳連豐.廈門海綿城市建設方案編制實踐與思考[J].給水排水, 2015, (06) :28-32.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將城市作為具有吸納性以及吸收性的城市也就是海綿城市建設目標, 在學術上將這一理念稱作“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 也可以將其理解成需要構建出在集中降水時期以及雨季時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通過使用有效的滲透、聚集以及凈化功能來實現對城市內部降水的調節, 將會迅速聚集至地下, 從而減少地面積水的現象;在干旱時期, 城市可以調用聚集的水資源, 將其當做城市供水。城市形成道路排水的設計主要是對城市的地表降水進行有效的配置, 運用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排水設計中, 從而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從而最大限度的促進城市內部生他環境的改善。比如, 提升城市的防洪、抗洪能力, 給居民提供更加清潔的水源, 提供城市綠化所需的水分滋養。

2、海綿城市理念的建立

借助完善的雨水開發以及利用能夠實現對海綿城市的設計, 通過使用各個分散的小設備, 能夠實現對自然水文的保持, 從而不斷提升城市的滲水能力, 與此同時, 借助蓄水池來降低洪澇給城市排水系統產生的壓力, 能夠有效防止水資源產生污染的現狀。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 通過使用綠化帶、道路以及其他相關建筑, 能夠實現對城市的全面優化, 從而提升城市的基礎設施運行效率, 并且將此作為指標實現對城市水文指標的分析, 以此來實現循環利用水資源的目的。

3、海綿城市發展現狀

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同時也帶來了水資源的嚴重污染, 經過西方發達國家的長時間研究, 已經制定出了完善的雨水管理體系。這一研究對于實現水資源的管理以及有效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根據我國的實際發展現狀, 已經將雨水利用以及管理工作當成現階段工作的重點內容。隨著這項工作的實施, 不僅實現了對水資源的有效調控以及應用, 同時也實現了促進綠化的目的。但是由于受到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 使得很多設備的使用目前仍然局限在很小的范圍之內, 無法實現對雨水的大規模收集, 這同樣也是我國在發展建設中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4、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4.1、車行道與人行道設計

目前, 市政道路的車行道以及人行道都屬于非透水地面, 從而使得發生積水現象的幾率比較大, 道路存在的濕滑現象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運輸的危險性, 對于地下水的補給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容易引發熱島相應。在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 對于車行道以及人行道的路面透水性都要較高的要求, 以此來實現對積水的滲透。同時, 應該確保地下水的正?;亓? 從而有效避免積水現象的產生, 在開展海綿城市道路建設過程中, 需要在路面的上層部位鋪設透水性較強的瀝青混凝土, 并且在路面的中下層鋪設非透水性材料, 對于基層也是同樣的操作, 同樣也是鋪設非透水性材料。從而促進雨水更好的侵入, 實現對路基的保護。

4.2、人行道

該處通常使用不透水材料, 因此在雨天的時候, 使得該處的路面濕滑, 從而影響到行人的安全。受海綿城市理論的影響, 應該選擇透水性材料進行人行道的鋪設, 從而確保雨水及時的深入地下, 從而實現對低級溫度以及濕度的有效調節, 這樣做不僅能夠減少積水, 同時還能夠實現對地下水資源的涵養。如果路基土壤的透水性比較差, 就應該將排水管設置在基層。

4.3、與城市綠地的銜接

在建設海綿城市時, 應該抓住面向城市主體的特點, 實現對城市各個組成部分的充分利用。為了使得城市排水系統發揮出應有的功能, 因此應該將滲透技術融入到設計中。在城市綠地與周邊道路的銜接處的設計, 應該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目前, 在城市道路的建設過程中, 常用的技術有LID源頭滲透技術、滲渠建設以及調節塘措施。如果存在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區域, 應該使用雨水節污滲透技術, 先對雨水進行清潔過濾, 其次將其流入綠地底部, 來實現降低徑流洪峰的效果。如果在水資源比較短缺的地區, 應該使用市政管網系統實現對雨水的收集, 對其加以凈化之后再投入使用。

4.4、路肩邊溝設計

路邊邊溝的建設多使用水泥混凝土, 這種方法不僅不能夠保證建設的美觀性, 同時還很容易使得邊溝存在堵塞現象。使用植草溝的設計方法, 不僅能夠充分使用植被的景觀效應, 同時還能夠實現對雨水的有效凈化。植草溝技術在實際建設過程中, 多用于高速公路排水, 同時對于徑流量小的工業園區以及居民區也都有使用到, 但是需要對其技能型定期的維護以及保養。

5、市政道路的給排水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1) 在對道路給排水系統進行設計時, 需要參照相關標準對進水口進行設計, 通常情況下需要進行下凹設計, 從而提升進水效率, 與此同時, 根據道路的縱坡情況, 需要對進水口進行相應的調整, 比如在對進水口的開口進行設計時, 就需要對其間距以及大小進行相應的設計, 從而確保對沖刷設施進行合理設計。 (2) 需要對排水系統以及溢流排放系統進行有效的連接, 來系統水循環系統。 (3) 應該在容易發生內澇的地區設置預警系統, 同時還要標注出相應的標識, 從而確保公共設施的安全。

結束語:

海綿城市的建設實際上是對現有資源的合理利用, 將海綿城市的建設思想融入到市政排水的建設中, 能夠實現對資源的有效配置, 并且有利于實現促進城市內部環境以及城市規劃設計的和諧統一。

摘要:隨著城市化規模的不斷加快, 人們對交通運輸量的需求也逐漸增加, 對于城市規劃建設工作而言, 交通運輸是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城市具有吸納性以及彈性即是海綿城市的觀點, 在建設海綿城市的過程中, 應該將水系統以及道路交通有效的結合起來, 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還蠻城市的建設目標得以順利實現。鑒于此, 本文就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以期為相關工作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海綿程度,市政道路,設計,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博宇.“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民營科技, 2017, (03) :245.

[2] 羅軍.論“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給排水設計中的應用[J].四川建材, 2017, 43 (03) :202-203.

[3] 郁萬彬.關于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電子版) , 2017, (06) :135-136.

海綿城市景觀設計論文范文第6篇

1 海綿城市概述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像海綿一樣的城市建設, 通過海綿的強大吸收性, 對于周圍不斷變化的環境進行適應, 對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災害問題進行充分應對, 更多的是應用在雨天氣候中, 實現對雨水的吸收和滲水功能, 讓水資源緊缺時能夠釋放水資源, 讓水資源實現更好的循環利用, 在建設海綿城市中, 需要遵循生態型原則, 將自然以及人工措施相結合, 保證城市中雨水資源能夠得到更好的收集、利用和凈化, 將雨水高效率應用, 緩解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危機情況?,F階段我國的一些城市進行園林景觀規劃和建設中, 只有一小部分將海綿城市的理念應用到其中, 但是也并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 因此在今后的海綿城市發展中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實現園林工程對周圍環境的改善和美化的同時, 更加實現“呼吸式”的規劃和建設。

2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2.1 雨水花園

雨水花園是在園林綠地中對于一些低洼地方種植樹木或者是灌木, 通過地表中種植的植物對其進行覆蓋, 因此也被稱作是生物滯留地帶, 通過以往雨水的降落作為地下水的補充, 同時也能夠對發生暴雨洪峰進行降低, 也能夠通過對于雨水的吸附以及發生的離子交換和揮發作用的降低環境中出現的污染問題, 雨水花園通過對雨洪的控制和對雨水設施的利用實現了一種可持續性的生態化發展, 近年來在美國以及歐洲地區中將雨虹管理中的雨水花園理念進行了大規模的推廣, 在實際的建設和應用中取得的效果非常明顯。雨水花園中將自然與城市景觀進行相互結合, 因此這與我國的風景園林工程也有非常大的相似點, 將雨水花園融入到景觀工程中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應用理念, 在海綿城市發展中通過將海綿的理念應用, 實現了對各種自然環境和災害的適應性, 同時面對這些災害時具備非常大的彈性空間, 下雨時能夠實現蓄水以及凈水和滲水的, 將儲存下來的水進行再次循環利用, 另外通過景觀處理方式, 讓雨水能夠為植物以及花園其他材料的發展提供生機, 形成了一個雨水銀行, 為發展提供動力, 除了對于水的調節和蓄水功能的應用之外, 還具備非常大的觀賞作用, 雨水花園對于完善海綿城市的建設以及解決城市內澇問題起到了重要意義。

2.2 屋頂花園

在建筑設計以及海綿城市中屋頂花園的理念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屋頂花園顧名思義就是在建筑區的屋頂上通過建設園林綠化空間, 實現進一步的規劃和設計, 為綠化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拓展作用, 同時屋頂花園還能夠提供人們休息以及娛樂的場所, 將園林景觀與建筑設計進行了完美融合, 另外屋頂花園還能夠對雨水進行收集, 降低出現暴雨時地面雨水的蓄積, 屋頂花園在風景園林規劃中具備重要的意義, 雨水在屋頂中進行過濾之后, 其凈化標準能夠滿足灌溉要求, 實現雨水的進一步利用。

2.3 城市道路規劃

如今城市道路中雨水凈流量不斷增加, 造成了周圍環境污染情況更加嚴重, 成為了當前城市污染中的主要來源,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于其中, 與城市的交通路況要相符, 同時在道路周圍的綠地中進行建設, 降低雨水徑流量, 也能夠對水質進行一定的改善, 在道路系統中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于其中, 能夠對雨水的徑流進行正確的引導, 進入到綠化區域, 通過雨水凈化實現對植物以及土壤的綜合利用, 對于地下水也能夠起到一定的涵養作用。

3 園林景觀工程建設中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技術措施

在景觀工程建設和發展中, 主要是對于雨水的收集和再次利用進行關注, 其中通過對于各種凈化技術、滲透技術、傳輸技術以及調蓄技術的綜合使用對其處理, 對于暴雨所產生的徑流量增加和雨水污染問題通過源頭控制的方式, 實現雨水收集生態系統建設, 其中的關鍵點就在于實現雨水的自然凈化以及循環利用或者是對地下水進行補充, 讓整個建設過程更加符合自然循環的過程, 模擬出自然環境中雨水的整個利用過程, 讓城市的排水系統與雨水循環規律相互符合, 降低開發的各種難度。

3.1 滲透技術

3.1.1 透水鋪裝

園林景觀鋪裝中采用的是硬質材料, 因此采用透水性好的瀝青、透水磚作為主要材料, 基本采用透水砼、碎石形成透水或半透水硬質景觀鋪地。

3.1.2 下凹綠地、生物滯留帶、滲透塘、滲透管 (渠)

在建設園林景觀綠地的過程中, 周圍的地面要比綠地要高, 這樣能夠方便雨水流入到綠地中, 對此區域要進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形成生物滯留區域以及下凹綠地, 能夠對雨水降落后對綠化進行補充用水, 也能夠對城市環境改善。如果一旦遇到暴雨的情況, 雨水不能及時滲透, 但是也能夠通過綠地去實現雨水的臨時蓄積, 對地下水補充, 建設景觀中, 通過透水材料的使用和地面的鋪裝, 對雨水的流動速度進行降低, 蓄積時間可以有效增加, 在下雨時就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大的蓄水池, 不僅能夠降低排水壓力, 也能夠形成一個完善的自然生態循環體系。

3.2 調蓄技術

雨水花園、雨水濕地、蓄水池、濕塘

雨水花園以及雨水濕地或者是蓄水池都是通過自然或者是人工的方式, 對于地面挖掘出一個淺凹形的形狀, 對于屋頂以及來自于地面中的雨水進行蓄積或者是吸收, 然后通過植物或者是覆蓋沙土的方式實現綜合利用雨水, 并且對于水進行凈化, 將徑流中存在的一些有機污染物、重金屬離子以及懸浮顆粒進行有效去除, 對于一些污染較為嚴重的區域, 要采用沉淀池或者是植物緩沖帶對于水首先進行預處理, 對于這些污染嚴重的物質去除之后再進行蓄積, 雨水花園通過溝槽以及水渠將雨水引到附近的滯留設施中, 完成于水的凈化后就可以應用在園林景觀中, 形成很好的水景觀。

3.3 傳輸技術

建設植物緩沖帶和植草溝能夠對地表徑流量進行降低, 下滲時間也能夠增加, 將水中存在的一些污染物去除, 在設置植物緩沖坡時一般在2%-6%, 寬度不宜小于2m。滲透用的管道和渠道設置在緩沖帶下側位置, 實現雨水的保存和下滲, 排水管在一定高度中可以收集一些雨水進入到城市排水管網中。

3.4 凈化技術

對于雨水采用的凈化技術不同進行分類, 主要是包括人工濕地凈化、土壤滲濾凈化、生物處理的幾種方式, 一般雨水需要在收集的同時進行凈化工作, 通過穿孔管道將雨水收集到其中進行初級的凈化, 或者是將其放入到滲濾池當中, 如果表層的水沒有及時滲透, 可以將水生植物應用于其中首先進行過濾然后進入的凈水池之中, 沒有經過土壤滲濾的雨水在次級過程將會進行進一步的凈化, 然后排出雨水, 二次凈化后的雨水進入到清水池當中, 通過水泵提升進入到貯水池中, 通過凈化初級、次級以及清水池的相互循環形成雨水的綜合利用。

4 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案例――312國道綠化設計項目

4.1 項目概況

文章選擇鎮江市規劃建設案例, 為了降低對城市干擾, 將工程項目戰役到城市外圍, 完成建設后形成快速通道, 連接過境通道和鎮江兩翼, 此建設對鎮江市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4.2 實施方案

與當前最為先進的海綿城市理念進行相互結合, 將國道中所使用的園林綠化工程中實現了雨水的收集以及循環工作, 對于地表中雨水進行收集、傳輸、蓄積的過程, 在雨季中公路綠地能夠實現及時的排水, 在旱季中通過雨水作用實現灌溉, 對綠地區域用水情況實現了自給自足的模式, 這對于海綿城市的建設有非常大的作用和意義, 對地形低洼或者是有水塘的位置進行改造, 建設成蓄水池, 文章中所采用的管道線路中建設了7個蓄水池, 可以將4500立方的水容納其中, 創建了一個優美的生態濕地景觀。

在設計中綜合考慮周邊的地形情況對池塘和現有的城市河網綜合利用, 通過排水溝進行相互之間的連接, 30-50米的位置開設排水口, 讓雨水灰機在凈化前段位置中, 然后經過蓄水池實現水資源的灌溉應用。

雨水中存在一定程度污染物, 在雨水流動中經過的路面都是形成污染的主要因素, 在設置雨水凈化和過濾中, 將存在污染物的一些雨水要通過植物凈化或者是雨水滲濾之后再進入到蓄水池中, 然后凈化之后再進入到灌溉區域或者是景觀用水中。濕地的建設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道路景觀工程, 能夠形成很好的蓄水池、綠帶以及排水股, 形成了一個雨水循環利用和道路景觀一體化的海綿城市。

4.3 植物策略

海綿城市建設中植物是重要的應用因素, 能夠對雨水進行收集和凈化, 降低了雨水發生過污染的情況, 實現了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目標, 海綿城市建設中植物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保證各種功能的實現, 因此在對植物配置和優化很重要, 下面文章對植物搭配原則進行簡要的介紹:

4.3.1 根部發達以及枝葉繁茂的, 同時不僅耐澇也抗旱。

4.3.2 植物之間運用搭配較好的, 提升美觀性, 也能夠增加污染物去除效果。

4.3.3 因地制宜, 盡量有限去選用鄉土樹種

將各種植物進行多個層次組合, 形成穩定植物群落, 對植物科學合理搭配, 形成完美的景觀效果, 并且實現水污染物凈化作用, 并且吸收富營養物質, 保證水質凈化效果達到標準, 最終完成水資源的循環應用。本項目采用的主要樹種如下:

喬木:構樹、烏桕、香樟、水杉、垂柳、桂花、楓楊、旱柳、池杉、中山杉、石楠、紫薇、刺槐、無患子、欒樹。

灌木:碧桃、連翹、紫葉李、紫荊、木槿、迎春、西府海棠、珍珠梅、紅葉石楠、榆葉梅、小葉女貞、棣棠、繡線菊。

地被與草本植物:馬藺、白三葉、鳶尾細葉芒、萱草、、蒲葦、狗牙根。

水生植物:香菇草、千屈菜、水竹芋、旱傘草、花葉蘆竹、荷花、梭魚草、睡蓮、花菖蒲、苦草。

綜上所述, 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 生態問題不斷發展, 海綿城市中與自然發展規律相結合, 完善生態化發展理念, 與景觀設計工作相互結合, 形成水生態設施打造, 綠色基礎設置通過景觀設計方式更具備美觀性, 因此今后發展中只有更多城市應用海城城市理念, 才能夠保證生態環境更加美好。

摘要:近年來我國發生了比較多次的極端天氣, 出現了大規模的強降雨情況, 對城市的發展影響巨大, 大雨過后城市發生內澇是當前很多城市的主要問題。我國國家和人民對此問題的關注度不斷增加, 在解決城市內澇方面海綿城市的應用起到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也更加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關注, 在很多大城市中將海綿城市的規劃建設工作作為發展的主要目標。下面文章針對此問題進行相應的闡述, 以供參考。

關鍵詞:海綿城市,園林景觀,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正廠, 袁建凡.海綿城市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以國網客服中心南方分中心項目為例[J].建筑與文化, 2017, (01) :13-23.

上一篇:GIS技術地理教學論文范文下一篇:規范稅制公平貿易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