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

2023-09-22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 隨著經濟及科技的高速發展,大學生面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傲⒌聵淙恕笔歉咝=逃虒W的目標,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融入德育內容,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鼓勵大學生在學習中夯實專業根基,加強自身修養,為現代化建設注入動力。本文分析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究思政教育管理創新現狀,提出新時期高校思政教學創新策略。

關鍵詞: 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策略;教育管理

在素質教育下,高校教育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培養大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理論知識,還要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強化政治意識、法律意識,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高尚的價值觀念,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高校要重視思政教育,積極創新思政教育形式與思路,彰顯出大學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性,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創新創造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特征,新時期,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增強學生的理論基礎,積累專業知識,強化專業技能,還要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加以培養,讓大學生養成高尚的思想認知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開展思政教育符合素質教育對高校教育教學的要求?,F階段,大學生普遍為“00后”,是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下成長的一代,能夠很快學習和接受新事物和新理念,思維比較活躍。由于大學生缺少一定的社會經驗,盡管對事物有獨特的看法和認識,仍然比較片面,難以從更多的角度分析和認識事物,甄別能力還不強。尤其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播渠道越來越廣,很多不良信息并沒有被篩選,對大學生的思想認知產生極大的影響,這就需要高校通過思政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從多個角度和領域看待事物,堅定理想信念,抵制不良信息的誘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進取,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通過思政教育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在“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下,高校要積極創新思政教育思路和形式,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對思政課程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積極交流與協作,提高思政教育效率。高校創新思政教育,緊密圍繞素質教育的要求,增強大學生的家國情懷、民族主義,強化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感,讓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變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行動,進而加強我國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大學生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主要力量。通過思政教育的創新在提高大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增強大學生的政治意識、法律意識,增進價值觀念等,促進大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二、一些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的狀況

(一)思政教育方式單一。

雖然在素質教育下高校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和思路,逐漸完善了教學體系,提高了思政教學效率和水平,但是從整體來看,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從教學思路與模式方面來講,由于一些高校將教學重點放在升學率和就業率方面,對學生的專業課程及技術技能方面的教育比較重視,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之間的融合性不高,通常采用通識課的方式展開思政課程。加上高校招生人數逐漸增多,思政教學班級的人數越來越多,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教師對學生的思想素質、心理動態等方面不夠了解,難以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在枯燥的教學灌輸下,學生對思政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影響思政教育效率。此外,部分學生對思政學習存在錯誤的認識,認為在大學期間提高專業技能就能夠找到好工作,思政學習作用不大,這種錯誤的思想認知阻礙了思政課程的創新與提升。

(二)教學實踐比較少。

一些教師依然采用比較陳舊的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作為重點,為學生提供和設計的實踐教學活動比較少,學生難以將思政教學的理論知識有效地應用到實踐中?,F階段,思政教學大多以固定的理論學習和枯燥的說教方式開展,對信息技術的利用效率不高,僅僅停留在理論講解、文件的學習、影視觀看、心得報告等方面,同時教育內容停留在課本中,導致學生的知識面相對比較狹窄,教學氛圍比較沉悶。教師是思政教育的主體,學生的能動作用難以發揮,從而影響整個思政教育效率。此外,部分思政教師缺乏創新意識,難以在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下,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的學習渠道和學習方式,對微課、慕課及新媒體等平臺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并沒有進行充分的開發和利用。當代大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學方式比較枯燥,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思政學習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影響思政教學質量。

三、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創新策略

(一)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習興趣。

新時期,高校要積極創新思政教育方式,采用多元化教學環節,調動學生對思政學習的積極性,糾正學生錯誤的思想認知,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思政知識探究中,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首先,應該在教學理念上加以創新,教師要秉持以生為本、“立德樹人”的教學思路,發揮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學校要認識到思政教學創新的重要性,并將思政教育融入學生培養的各個環節,合理安排思政教學的班級人數,讓思政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與全面性,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以身作則,端正態度,提升職業素養,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并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進而與學生建立和諧、穩定的師生關系,為思政教育營造良好的氛圍。

其次,在思政教學創新中,教師應該轉變教學方式,有效應用微課、多媒體等平臺,為學生拓展教學范圍,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展開思政學習,有助于思政教學的常態化發展。思政教育創新應該與學生的專業課程有機結合,依據專業設置開展分類指導,比如:對于理工類專業而言,需要融入人文性,如借助團隊合作、項目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對于人文學科而言,需要有效挖掘專業課程中的人文性,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鼓勵學生積極傳播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并將傳統美德、民族精神作為課程思政的重要載體,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思政教學創新過程中,教師必須展現出教學的豐富性,不僅要讓學生作為思政教學的主人,還要將思政教育貫穿高校教學的始終,激發學生對思政學習的興趣,全面提高思政教學的效率。

(二)開展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活動。

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大學生深入理解并感知黨的理論知識,掌握黨的發展歷史,并對黨的思想、精神、文件及政策等有全面的學習,在思政教學活動中融入習近平青年思想的內容,緊密依照黨中央的精神指導和政策指示等,通過引進社會熱點案例,思政教學的素材等,鼓勵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分析國際和國內的政治形勢,引導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堅定方向,積極進取,不懈奮斗。在開展思政教學活動時,首先教師應該對大學生的興趣愛好有全面的了解,及時和學生互動,從學生的思想認知及行為習慣等方面出發,設置出適宜的思政教育活動形式,鼓勵大學生積極加入思政教育活動中,并有效應用思政教育中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強化學生對思政學習的認知能力。比如:通過舉辦以“誠信”“友善”“互助”“感恩”等為主題的演講、辯論賽等活動,豐富思政教學內容;或者在重要的節日帶領學生為烈士獻花,緬懷烈士,并參觀紅色革命根據地,了解文物的知識和根據地建立的意義等,增強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學習革命烈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自強不息、勇于奉獻的偉大精神。

此外,在國家憲法日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到社區、廣場、公園等場所,宣傳憲法知識,為群眾講解《民法典》的內容,在普法的同時,強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引導大學生做懂法、守法的良好公民。思政教育創新的實踐活動還可以在周末帶領學生到當地的敬老院或者兒童福利院等場所參與獻愛心活動,為老人清洗衣物、打掃衛生;為兒童講故事,表演才藝、做游戲等,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尊老愛幼,懂得感恩與回報社會的良好品質。

(三)創新教學渠道。

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已經被廣泛應用到高校教學管理的各個領域,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思政教育中,能夠創新教學渠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平臺,尤其在新媒體、自媒體等發展的過程中,更多教學App已經上線,如:雨課堂、騰訊會議、微課、慕課等,能夠將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在線討論、課后練習及教學評價等多個環節銜接起來,形成一體化的在線教育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使學生的知識架構得以延伸。比如:教師可以將思政教學內容制作成十分鐘左右的視頻上傳到微課平臺中,讓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等方式下載和學習,極大地突破傳統思政教學中固定課堂和固定時間的限制,使思政學習更加靈活與多樣。

其次,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學生可以及時將學習中的困惑反饋給教師,更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優化思政教學內容,創新思政教學模式。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強國”App進行學習打卡、學習積分、學習簽到等,調動學生對思政課程的學習積極性?!皩W習強國”App涵蓋了黨的理論知識、政治、文化、經濟、法律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是拓展高校思政教學內容的有效渠道,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和特色,實現思政教育的創新。

(四)完善思政教育的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測評,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高校思政教學創新需要轉變以往將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標準的方式,融合更多的評價內容與標準,為學生設置多元化及全面化的評價體系。首先,在思政教學評價中,教師要結合思政教育的特色及學生在思政學習中的具體情況,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對學生的理論基礎、思想道德素質、政治素養、創新意識、法律意識等進行全面評價。其次,教師應該將日常的教學評價、在線教學評價及期末評價等整合起來,搭建出集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于一體的思政教學評價體系,才能讓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到思政學習中的不足,加以糾正和彌補。

此外,高校還應該積極宣傳優秀大學生的先進事例,樹立典型形象,通過校園廣播、微信公眾號、官網等平臺,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旋律,每學期組織優秀大學生評選活動,對思想先進、積極進取的大學生給予獎勵,營造出良好的校園文化,將思政教育融入校園文化的構建中,實現思政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的共贏。在思政教學創新過程中,高校要積極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及創新能力,為教師提供更加廣泛的進修機會,比如:組織思政教師開展座談會、交流會及研討會等,充分交流教學經驗,相互借鑒思政教學創新的新模式與新思路。

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與方式,采用教學新思路和新模式,提高思政教學效率,為學生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思政探究與實踐過程中。首先,教師要明確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展示出思政教育豐富的內涵與價值。其次,教師要為學生構建出系統的教學評價模式,鼓勵學生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梁秀秀.全媒體樣態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創新困境與優化路徑探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3):91-95.

[2]張正華.“在線教育+翻轉課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創新應用路徑探析[J].中國農村教育,2020(17):7-8.

[3]馬存勇.“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方向[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0(03):72-75.

[4]閻彩紅.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創新[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09):180-181.

課題來源:本文為“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8年度立項課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改進的策略研究》(GH180104)”的階段性成果。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2篇

隨著社會經濟的深入發展與全球一體化進程的推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性問題。為了更好地應對多元文化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沖擊,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了高校與各單位的重點工作內容。思政教育作為社會組織、企業不可或缺的項目, 對于人物精神塑造, 提升人綜合素質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發展人文精神逐漸滲透到社會各項目之中, 在思政教育體系中添加人文精神, 有助于思政教育工作把握前進方向, 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當中滲入人文精神, 能夠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確發展提供積極的引導作用。

一、高校思政教育體系人文精神滲透存在的問題

傳統思政教育工作通常為照本宣科, 在進行知識灌輸后, 運用較為繁瑣的思想政治以及相關哲學理念進行解析, 這種教育方式顯得教育乏味, 使得學生失去對思政教育學習的興趣[1]。實際上, 思政教育更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與 “育人”相結合, 所謂教書育人, 即在獲得知識學習后, 逐漸剖析知識所帶來的思想人文觀念, 并通過知識以及思想改變傳統思維。但傳統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政教育工作難以擺脫傳統教育模式, 枯燥乏味的思政教育使得學生在長期學習中形成定性的思維模式。

此外, 當前大學生對于教師通常難以主動接受, 認為學習知識只是為了換卻考試合格資格, 或是為例獲得相關證書, 而忽視了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 而有些教學內容繁冗, 教學內容繁瑣, 學生難以理解。加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 教師恪守死板, 相關知識學習難以與實際相結合, 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難以感受到知識的力量, 對思政教育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 導致思政教育工作難以實質性的展開。由此可見, 當前思政教育工作難以真正發揮人文精神, 缺乏一定的共性制約傾向, 使得人文精神滲透下的思想教育成為空談。

二、高校思政教育體系中人文精神滲透的思政引導性研究

( 一) 以人為本, 構建學生思想道德品格。思政教育工作主要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思想, 解決學生生活學習困惑, 指導學生精神境界提升, 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思想道德標準。將人文精神滲透到思政引導性工作中, 即體現的是以人為本, 以學生發展為基石, 以學生為出發點進行思政政治教育[2]。以人為本是當前社會發展的政策理念, 也是當前教育工作中所不可或缺的指導性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人文精神滲透中存在一定的弊端, 想要切實改變這種教育現狀, 應端著思政教育理念, 切實的從學生發展出發, 換位思考, 既要了解當前學生的思想狀態, 也應在指導中, 搭建與學生溝通的平臺, 與學生和諧相處, 共同進行學習。實際上, 思政教育工作, 并非單純的教育課程, 而是真正與實際生活所貼切的教育工作, 思政工作始終貫穿于整個人生道路中, 通過一系列的改正, 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 逐漸樹立自身思想觀, 價值觀, 道德觀, 在人文精神的指導下重新構建自身良好的道德品格。

( 二) 思政教育與學生發展實際相結合。思政教育體系存在眾多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當前思政教育工作教育者未能真正理解人文精神相關概念, 只是單純的進行思政知識的灌輸, 而未能真正的將思政教育工作轉化為實際生活指導項目, 因此致使人文精神難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開展。想要使得人精神滲透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并引導思政教育工作, 那么首先應樹立正確的認知, 對人文精神以及思政教育工作進行認知, 其次, 將思政教育工作與學生實際發展相結合, 在進行思政教育講解中, 教師應盡量選舉身邊所發生的案例, 與同學之間共同進行探討。例如某大學生宿舍丟失財物等等相關問題, 選舉的案例要具有公開性, 即學生從網絡中所知道的案例, 向同學講解國家相關法律知識, 并在此基礎上, 告誡學生應樹立正確思想道德觀念, 并注重對于貴重財物的保管, 使得思政教育工作真正與學生發展相契合, 促使思政教育工作更加易于學生所接受。

( 三) 以人文底蘊為基礎進行思政教育引導。思政教育工作不應簡簡單單進行知識的灌輸, 而應與其他學科知識一樣, 在學生學習中逐漸轉變成為一種思政見解, 并在思政教育的引導下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而并非傳統的了解各種思想是什么, 各種思想又是何時提出的等問題。本人認為, 高校思政教育應以人文底蘊為基礎, 通過思政教育的逐漸引導下, 喚起學生主體意識, 使得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逐漸掌握主動權, 在辯證統一新理念的指引下, 促使學生在學習中樹立獨立的人格, 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自我教育之中, 從而真正發揮思政教育工作的價值[3]。

三、結論

綜上所述, 思政教育工作在各企業組織, 以及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 將人文精神滲透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有利于不斷的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質量, 使得思政教育工作更加以學生發展的基礎, 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人文精神滲透到思政教育體系中是當前高校發展的大要求, 也是以人為本正常理念的貫徹, 因此在高校教育總, 逐漸滲透人文精神, 所有教育一學生發展為核心進行, 以此提升教育工作效率, 促進樹立正確的學生思政觀念。

參考文獻

[1]葉錦文.構建校本大思政教育體系的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1, 11:11-14.

[2]杜聚生, 岳占新, 趙新然, 朱群花.高校思政課的變革軌跡及所面臨的問題[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 2013, 02:70-75.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3篇

18070500625江西城市職業學院講師330100 魏雅姝 13755686138江西城市職業學院講師330100

[摘 要]從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入手,就如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從學校、社會、教師、及學生幾方面進行了認真探討,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民辦高職

思想政治教育

問題

對策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與可靠接班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國際國內環境因素的變化,民辦高職院校在社會主義的建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良好的發展遇,又面臨重大挑戰只有適應形勢變化不斷創新與發展,才能提高民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和動力。

一、當前民辦高職院校存在的一些問題

1、對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不足。相對于當今世界,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絕大多數高職院校是由中專學校直接升格而成,而民辦高職院校大多數是有個人投資興辦,孕育、準備過程明顯不足,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或多或少帶有中專時的烙印。舊的模式不僅教育方式和方法落后,而且不重視相關課程的設置。隨著新形勢對高職教育的發展要求,高職院校必須樹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維,構建與當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v觀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這些年,至今很多人對高職教育還存有很大的偏見,認為只有學習差的才上高職,特別是民辦高職??傆X得民辦高職院校的文憑拿不出手,對高職教育缺乏自信,缺乏戰略思維。而且很多高職院校也認為自己培養的無非是普通工人。由此而導致在工作中片面強調高職的職業技能培養特色,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不清,缺乏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片面強調技能培養、忽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現象屢見不鮮。

2、對民辦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 。雖然中央16號文件強調要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全面理解及深刻體會,沒有認清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戰略性和緊迫性,依然抱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說說而已”的錯誤思想。認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成是學校思政部的事情,并沒有認識到這項工作的主線是貫穿在教學管理、學習生活及服務保障之中的。甚至在一些專業院系中還存在這“學習專業知識比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片面的錯誤思想。有些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也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并且把思想政治教育僅僅局限在思政類課程,沒有認識到其他相關課程的重要性。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思想政治教學的途徑法方要進一步優化、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三進”工作績效不佳。首先是教育隊伍對理論的把握深度不夠,對理論體系的把握比較空泛,還沒能做到既能深刻理解又能準確詮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精髓,尤其是對理論的重大戰略作用和深刻指導意義缺乏普遍而精準的理解和把握;二是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普遍趨于保守傳統,主要還是依賴課堂灌輸模式,探索創新明顯不足?;旧线€是從理論到理論,語言呆板不通俗欠生動,理論聯系實際略顯生澀不暢,課堂上欠缺理論的光芒和現實的超越,不能從整體上解釋學生面臨的困惑。民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素質,從知識結構、指導教育經驗、工作方式方法及創新等多方面要進一步提高。

二、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

1、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目前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思想上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理想信念意識比較淡薄,對個人價值、個人利益看得較重,有的學生對國家、民族、黨的利益考慮得比較少。而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國處于社會發展轉型期,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物質成為了推動社會的主要力量,社會的價值核心發生了變化,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是在高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下成長起來的,從小就被家庭、學校和社會推入應試教育的軌道,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的片面性,忽視人格、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教育,學習目的的功利性嚴重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2、工作方面的原因。首先。政府、高校對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教育、傳統文化教育等素質教育落實不到位。1995年教育部就提出了開展素質教育,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也都有這方面的要求。1998年8月.在高等教育法中明確規定了思想品德教育是高等學校的重要活動內容。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就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作出決定。2003年.教育部在開展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把素質教育列為一項重要檢測評估內容。但是在具體落實過程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有的民辦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工作評估中就沒有關于素質教育方面的內容,即使有也只是輕描淡寫若有若無,人才培養與素質教育被人為地割裂開來,文化知識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相距甚遠。在實際工作中沒有真正體現出政治素質的首要性.必將導致民辦高職院校素質教育工作的滑坡。其次.高職的黨、團、協會組織沒有充分發揮作用。黨、團教育工作在日常教育培養工作中,往往重程序輕實效,細致的思想教育、引導少;解決學生實際問題中重手續輕內容,對學生身心了解關心不夠;一些教學系部的黨組織在黨員發展過程中沒按程序要求辦事,片面強調學生黨員隊伍的數量而忽視質量把關,這便降低了黨組織的威信.也使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局面和實效性受到一定程度影響。輔導員隊伍工作跟不上思想政治教育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方面我們的輔導員對學生缺乏深入細致的了解,工作方式方法大多停留于表面,對國家政策、學校規定和要求掌握不精,對學生的思想動態缺乏分析和把握。另一方面是在學生的具體管理工作中還存在此起彼伏的問題,集中表現為點到為止而深度不夠,以及表面上的顧全大局實則無的放矢針對性不強。

3、社會生活方式及社會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隨著我國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向。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一些不良風氣在嚴重影響學生的思想,使得一些學生缺乏共產主義信念,對個人素質要求不高,行為上表現出功利主義傾向。高職學生作為社會個體的存在難免受到影響,致使在生活追求、生活方式等方面發生變化,生活的興趣更加廣泛。當前社會上各方面的改革,其實質都是利益關系的調整,必然引發各種各樣的矛盾。高職學生面臨就業、住房、醫療等問題的壓力更大,再加上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知程度及用工偏見,也勢必會引起他們思想上的種種波動。

三、增強民辦高職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1、加強民辦高職生自身管理。首先,加強對學生積極分子和學生干部的管理??梢圆捎门嘤柊?、讀書班等形式強化他們的理論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讓成績優秀的學生黨員,組成思想政治教育小組,教會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與方法去正確認識看待社會現實問題,提高自己的甄別力。其次,加強日常量化管理。如實施“日常素質測評”,依據學生在校期間的政治表現、道德品行、法制觀念等實行量化,并與評優評獎掛鉤,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最后,針對學生實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進社團,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把學生在公寓社團的表現納入德育考評,建立學生公寓社團的自我管理組織等。

2、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一是要根據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實事求是地充實和調整教學內容。教師要盡可能地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動態化,任何理論都來源于實踐并不斷接受著實踐的檢驗,只有將理論不斷運用于實踐,才能進一步修正并提高理論本身,使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做到學以致用。要樹立課堂的開放意識。要盡量淡化說教印象,注重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有效地引發其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二是在專業課教學當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強調,“高等學校各門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實際工作中專業課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于專職思政教育教師具備一定先天優勢。首先,專業課教師隊伍整體比專職思政隊伍陣容強大、強勢得多,這就是專業課教師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天優越條件。其潛力必須要充分挖掘。而且專業課教師所在各自的專業上與學生具備更多的共同語言,更容易產生共鳴,專業課教師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而且在現實中學生也更愿意與專業課教師溝通、學習。這就為專業課教師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很好的條件,而且隱蔽性更強。因此,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隊伍一定要具備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意識。一方面不斷加強自身的社會主義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學習,一方面認真鉆研本職工作,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還要自覺地探索專業教學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之處,使兩者在同一過程中有機地融合起來。這就要求我們的專業課教師與思想政治課教師之間要默契配合,相互之間要更多地交流信息、共享資源、優勢互補、共同探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三是輔導員方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提高輔導員政治理論素養和工作技能,爭取讓輔導員成為高職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其主要探討和解決學生工作中的焦點問題,建立一個“與學生一起成長,待學生如朋友”的輔導員隊伍。第二,要把“如何做人”和“做怎樣的人”作為輔導員的首要職責。在與學生接觸交流的過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結合起來,與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教育結合起來,與同情心、公益心、良心等心理教育結合起來。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潛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加強課程學習的同時,大力實踐“思想政治教育社會調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查閱資料學習的能力,而且還強化了對“特色理論”的理解和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3、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首先,加強對學生的文學、心理學、哲學、法學、美學等課程的教育,在學生學習人文知識的過程中,培養高尚的情操和完善的人格。民辦高職生的人文知識比較缺乏,一些學生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有所偏差。例如,在人生價值取向上更多的注重實際,,“利他”、“奉獻”等觀念比較淡薄、學習目標定位較低、自我調控能力比較差、心理不夠健全,他們中一些人缺少社會情感,沉醉于不良的精神需要,自尊與自卑共存。要積極引導學生多看好書,吸收有益成分;多參加社會活動,鍛煉自己處事能力;主動和別人交流,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學生要在適當的場合適當的時候,準確、大膽、恰當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我們的學生是在不能“隨便”發表意見的環境中長大的,真到該發表意見時,有的人就隨便發表了。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面對的是就業,在2到3年的時間里,提高素質、技能的同時,還要盡量讓他們開口“說話”。

4、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辦好特色網站?!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特別強調,我們要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新網絡陣地,全面加強校園網絡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利用網絡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要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首先,利用網絡上豐富的內容?,F代教育技術通過同時對文字、聲音和圖像等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為德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使大學生在圖文并貌的氛圍中,增強了德育的效果。例如,一些優秀的影片、宣傳片等聲像的素材,給予了學生多重感官的刺激,比單純的講解要生動、形象得多。其次,利用網絡上開放的環境。網絡的環境,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突破了傳統的課堂的狹小的空間,開拓了更大的學習和交流的空間。例如,學生可以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等。需要注意的是,應及時加強對學生網絡道德的培養,使學生文明上網。再次,開發德育軟件。德育軟件可以將文字、聲音、圖片、三維動畫、影視畫面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課堂講授的手段,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發揮作用,增強教學的效果。要組織技術力量,努力開發適合高職生的高職院校德育軟件,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交融的特點,把德育由“平面”引向“立體”,拓展德育的空間。最后,建立德育網站。校園德育網站,要努力將嚴肅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使高職生容易接受,同時適當增加服務性和娛樂性的內容,例如聊天室、校長信箱等,吸引高職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其中。建立思想政治理論宣傳版塊:快捷的宣傳先進文化、宣傳黨的政策,引導學生思想。建立師生互動版塊:開展社會熱點問題大討論,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引導校園網的輿論走向。通過電子信箱、網上論壇、QQ聊天等功能實現校方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另外,充分利用公共設施和學生活動,如“名人雕象”、“名人名言”、“石碑刻字”以及經常舉辦高職生學術報告會、藝術節、運動會等方式來提高校園文化品味,激發學生健康向上的活力。最后,發動民辦高職院校校友群的力量,讓成功的校友回到母校和學生“零距離接觸”,讓學生直接感受大師的學識和風采,從中汲取人文精神的營養。

總之,民辦高職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自身的特點,更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適應新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充實內容,豐富內涵。民辦高職院校只有從實際出發,探索適合民辦高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思路,才能培養出真正德才兼備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周滿珍,胡立和.當前職業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難點及對策[J].遼寧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OOl [2] 林叢.以人為本努力實現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2 [3] 陳俊梁,王琳.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2001.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4篇

師資建設強化“思政”,鍛造思政課程建設“主力軍”

職業學校教師的80%是專業教師,課程的80%是專業課程,學生學習時間的80%是專業學習,80%左右的學生認為影響自己世界觀和人生觀第一位的是專業課和專業課教師,尤其是身兼專業任課老師的班主任。因此學校充分認識到,要全面推進思政課程建設,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是關鍵,他們開展思政課程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決定著思政課程建設能否取得實效。為了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找準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確保思政課程建設落地落實、見功見效,學校采取構建“三級”聯動機制、實現班主任“三力”培養、對教師進行“三全”質量考核的“三三”舉措,加強教師隊伍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構建“三級”聯動機制。學校在“提升學生品德素養建設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建立了教師品德素養提升相對應的建設小組,具體負責教師品德素養提升的方案制定和任務落實,形成了“校級—系部級—小組級”的三級聯動建設機制。在此基礎上,學校通過機構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通用技術中心、心理健康中心、規范化管理中心、德育發展中心、廣電運行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五中心”,最終構筑起了書記總負責、黨政聯動、五個中心協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四梁八柱。

實現班主任“三力”培養。班主任是學校思政課程管理的“執行者”和班級思政課程建設的“掌舵者”。為此,學校聚焦班主任“專業力、創新力、幸福力”的打造,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管理需求的班主任三級三段培養體系。“專業力”培養,即將班主任根據“經驗值”進行分層分類培養,一級為見習班主任,二級為具有1屆3年工作經驗的班主任,三級為具有2屆6年及以上工作經驗的班主任。三段即任何一級的班主任在每個學期都要參加三個階段的校本化培訓。“創新力”培養,即打造班主任工作室平臺,由1名“大咖”級班主任擔任導師,帶領2名具有6年班主任工作經驗的三級班主任和3名剛剛擔任班主任的一級見習班主任,開展思政課程活動設計、思政課程開發、思政課程課題研修等活動。“幸福力”培養,將班主任分成導師、專家、高級、中級、初級和見習6個等級,規定各職級的不同待遇、責任和晉級條件等。創立優化班主任評優機制,立足班主任日常工作和綜合表現,全面考察班主任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并每月進行評比。構建雙師聯動考核機制,將班主任工作與該班專業教師教學工作進行“有機綁定”。

對教師進行“三全”質量考核。學校在加強教師隊伍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構建了內容全方位、時間全過程、主體全員參與的“三全”評價體系。首先,將教師參與“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活動進行評價、跟蹤、反饋,將評價結果與教師德育操行評定掛鉤,作為教師評優獎勵的重要依據;其次,對教師在校內的品德素養成長過程進行全程記錄;其三,為教師達到各項品德素養建立科學的參考坐標系。評價由教師、學生、企業共同參與,做到評價主體的全員參與和多元化,讓評價結果更客觀,從而對教師的各種品德素養均衡發展起到糾偏和督促作用。

專業課程滲透“思政”,堅守思政課程建設“主戰場”

專業課程是思政課程建設的“主戰場”。如何將思政課程滲透進專業課程之中,實踐中學校在嚴格按照《技工院校德育課程標準》的要求設置課程的基礎上,始終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線,接職業學校學生思想“地氣”,通過“學習課程標準——擬定研討方向——學生、家長調查——集體備課——教學實踐——教學反思”的思政課改流程,對課程內容進行碎片化處理,采用模塊化和專題型的方式重構課程體系,構建起了基礎性課程、拓展性課程、實踐性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課程的“三模塊”思政課程體系。

“基礎性課程”采用國家標準課程,包含道德法律與人生、經濟與政治常識、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創業教育教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心靈樂園六大模塊;“拓展性課程”包含以時事熱點、實踐活動、學?;顒訛檩d體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民族教育、社會教育、感恩教育等;“實踐性課程”包含勞動實踐、志愿服務、社會調查等,增強思政課程的時效性、針對性及有效性。全校思政課嚴格按照規定學時組織教學。

在保證必修課正常開設的同時,學校加強學情研究,開設專題型公共選修課程。如利用拓展資源關注熱點焦點,開設了《大國工匠》《中職生職場社交禮儀》《中職生安全教育》《演講與口才》《大國重器》等一系列集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思政類公共選修課,增強了思政課程的親和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抽象的書本理論中“走出來”。通過系列課程整合校內外專家專業資源,每月組織一次“大國工匠”主題講座,由各系主任或校外專家主講,讓工匠精神活起來,讓身邊典型人物活起來,促進“工匠精神”入眼入耳、入腦入心,融“匠心”于我心。引導學生樹立起“工匠精神”的價值體系,助推中國制造強國之夢。

在教材使用上,學校嚴格按照《技工院校德育課程標準》要求,必修課程采用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道德法律與人生》《經濟與政治常識》《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和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業教育教程》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與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心靈樂園》。選修課程教材選用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工匠精神讀本》等。精心選用必修、選修課程教材,豐富了思政課程建設內涵,實現了思政教育載之有體、教之有物。

課程教學融入“思政”,打通思政課程建設“主渠道”

課堂教學是思政課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思政課程建設的“主渠道”。思政課程建設要在課堂教學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中落地落實,將各門課程中蘊含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教育元素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課程教學與思政課程的融會貫通呢?實踐中學校找到了打通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壁壘”的好辦法,那就是實現專業與專業、課程與課程間的“跨界融合”。

為了實現“跨界融合”,鼓勵廣大教師自覺深化對專業、課程自身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認識,適應新時代要求,學校階段施策、循序漸進,先后召開學校黨建工作會、“思政課程”推進會等一系列研討會,建章立制,形成“校院整體推進、系(部)主導、教師主體”的工作思路,并統籌線上線下各方面資源,推動形成“學校有氛圍、學院有特點、專業有特色、課程有品牌、講授有風格、成果有固化、教師有榜樣”的工作格局。

與此同時,學校實施各專業、課程負責人講授本門課程第一課制度;開展思政課程集體備課活動,切實保障思政課程在教學建設、運行和管理等環節中落到實處。得益于此,學校專業課教師逐步擺脫了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擴展了工作思路和教育視野,讓教學課堂“活起來”“連起來”。例如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將課程與商業案例、時事政治結合起來,推行探究式案例教學,以工作情景或者問題為導向,將國家經濟動態、經濟政策以及優秀企業發展典型案例融入教學內容中,增強教學情景的真實性和感染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提升對社會發展的見解和認知,培養學生職業意識和能力。

再如電工基礎課程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過程中穿插講解和觀看科學家的生平事跡,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成果的同時能認識到科學家成功的原因:敢于探索的勇氣、鍥而不舍的精神、一絲不茍的嚴謹態度和愛國的情懷。以“電流”類比“水流”便于理解電流的方向問題及形成條件,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電流由高電位流向低電位,引入“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這句勵志之言,鼓勵學生向上攀登,努力奮斗,追求更高的目標,否則最后只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專業課程的知識傳授和顯性教育,與思政課程的價值塑造和隱性教育,有如菜與鹽的關系。菜視之有形,鹽食之有味。思政課程追求的境界是“吃鹽不見鹽”。專業課教師如同“大廚”,要拿捏好“火候”和“口味”,才能烹制出課程+思政的育人“大餐”。學校對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深度融合的大膽嘗試,既改變了傳統思政課教學形式,讓思政課堂從“平面”走向“立體”,使得思政課教學更具有親和力和針對性;又著力打造了一個良性共生共振的思政教育共同體,讓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實現了同向同行,形成了立德樹人、培根育魂的協同效應。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5篇

摘 要:思政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以及塑造新時代大學生優良素養的雙重重任。在倡導以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今天,思政教育具有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業思維能力和培養風險意識與危機意識的積極作用,探尋思政教育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對實現高校思政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思政教育; 創新創業教育;融合途徑

一、思政教育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作用

1.思政教育有助于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

在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思政教育在培養學生樹立科學正確的擇業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每一名大學生都會受到思政教育中關于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指導。思政教育幫助大學生形成創新思維、擴大就業視野,更好地激發學生創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 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思政教育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的方法來解決現實的問題,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政教育雖不能灌輸學生專業的創業知識,但是它是一種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塑造過程,且思政教育本身的針對性、時代性和前沿性就要求它自身也一直走在改革創新的路上。無論是在教育理念要上著力于培養富有創造力、意志力、判斷力及獨立人格的人,還是在教學內容上,塑造學生求真務實、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創新品質,這些都是重在提升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3. 思政教育有助于培養大學生風險意識與危機意識

在當今的教育對象 “90 后”甚至 “00 后”中,他們頭腦靈活,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且在思政教育中,給這一代學生們建立了信心和勇氣。在創業教育高漲的今天,這代學生愿意嘗試創業。而縱觀經濟社會發展歷程,市場經濟始終是一個激烈的競爭環境,每一個企業都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站穩腳跟。此時,思政教育在培養大學生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思政教育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教育使同學們認識到就業和創業風險,培養大學生們的危機意識,端正大學生創業心態,提高防范意識。

二、思政教育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途徑

1. 思政教育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目標

將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相結合,是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基本要求。思政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教育,需要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思想氛圍對大學生們不斷地進行熏陶和感染。在思政教育中融合創新創業教育目標,促使思政教育以創新創業為導向,一方面,需要在思政教育目標中,融合創新創業意識的教育,進而圍繞大學生如何正確、科學地擇業、創業展開更深層次的思政教育。另一方面,在思政教育目標中,融合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精神層面、意識形態的教育均離不開思政教育,真正的創業教育是對創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更是對首創精神的激發與塑造。在思政教育的日?;顒又袧B透創業精神的教育,也是思政教育與時俱進的具體要求。

2. 思政教育教學中充實創業教育內容

第一,在就業指導教育中,以思政教育基本思想為引導,在精神意識、道德修養和政治理念的培育中,融合社會責任感、創業計劃、創業籌備等教育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大學生們體驗到就業與創業的不同使命與責任,明晰自己擇業觀。第二,運用思政教育滲透實施創業教育的理念,使學生具備創業型人才所必需的思想道德素質,掌握創業所需的綜合知識,引導學生走艱苦創業、科技創業、自主創業的成才之路。

三、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途徑

1.加強思政教育的導向作用

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結合,能有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包容性,可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內容體系知識的構建。首先,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作用需要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及教育能力。

現階段,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及創新創業教育中專業素質有待加強。因此,高校應增大對師資隊伍建設的資金投入,定期組織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及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提升。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教材的內容并不完全符合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社會發展的現實情況,因此,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針對我國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社會的現實情況編寫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材,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教學的有效性。

2.拓展教育內容及教學途徑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加方便和快捷,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中應更多的使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平臺,結合教育內容、教學途徑,豐富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首先,互聯網平臺的教學資源具有海量和多樣的特點,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學生課后復習的過程,可借助互聯網平臺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豐富和拓展,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目標的針對性及內容的實效性。其次,將現代化的教學技術結合至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主觀能動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結合。

3.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的結合

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途徑,需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的有機結合,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內化為自身的實踐能力?;谏鐣l展現狀大學生在創新創業環節中將面臨更多的壓力和挑戰,對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及道德素質有更高的要求。首先,理論基礎知識是保證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基礎內容,因此,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應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知識教學。并對理論知識不斷進行創新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融合,更多地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企業資源,為學生的實踐和實習尋找機遇,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及整體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施福新.高職學生創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優化對接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34).

[2]張俊武,陳慶玲.大學生思政教育與就業創業指導的融合探析——以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

思政教育管理范文第6篇

1 避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高校思政教育總體面臨著一種流于形式的狀態, 學生們普遍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講大道理, 談空理論, 不能解決自己實際存在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 不能滿足自己的所思所求, 久而久之出現抵觸情緒。是呀, 象“五講四美三熱愛”等大道理, 以及一些傳統美德, 我們從娃娃起就已抓起, 到了高校, 對已能倒著背的他們來講, 實在不必刻意去講授。老生常談, 不僅毫無新意, 而且讓人反感。

面對已形成獨立意識的他們,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把這些東西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 化為行動, 真正形成自己的指導思想與信念, 從而得以實踐。必須讓他們在向社會過渡的學校這個環境里, 學好如何為人處事, 如何面對挫折, 如何享受權利與履行義務, 承擔責任, 如何磨煉意志, 學會如何愛人, 如何生存于世。同時學校與社會應真正去關心、重視他們, 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環境, 真正讓他們感受到他們所學的道理與社會所踐行的一致性, 從而讓他們對社會制度更擁護, 對走向社會更有信心。這比我們平時口頭向他們傳授如何擁護與熱愛祖國更深入人心。

思政工作應該是具體的。我們在做這些小大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時, 得有內容, 得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空喊口號。得關注他們這個群體為何違法亂紀行為會不斷攀升?得關注來自于全國各地不同家庭環境里的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如何?得關注處于青春期的他們, 隨著性意識的覺醒, 有可能盲目陷入戀愛, 熱情有余, 理性不足, 以至害人害已, 讓人痛惜。還得關注隨著就業形勢慢慢走向嚴峻, 如何避免因就業壓力過大, 導致大學生們產生急躁、反社會情緒, 引起社會不安定的情況等。是的, 這些都需要我們及時引導, 有預見性地加以教育, 讓他們有思想上的準備并引導出正確的言行。雖然內容多, 也很雜, 但效果明顯, 很能走進學生的內心。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的放矢

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極力提倡“因材施教”, 認為效果極佳, 同樣,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我們, 也應該有針對性, 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我們的工作之一, 就必然在學生剛入校后, 給他們建立檔案, 進行分析研究, 加以添注完善, 這樣動態的他們就必然為我們所了解。

2.1 針對新生已存在的問題要認真分析、對癥下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 每個人從小形成的心理千差萬別, 不同的心理活動在成熟外表的掩飾下會隱藏的極深, 這需要我們思政工作者去細心發覺, 及時引導溝通。當然每個人的經歷不同, 會導致有些學生在思想上比較早熟, 有些則還略顯幼稚。一般情況下從意識覺悟上可分為:

2.1.1 未有系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

這類學生可通過灌輸、管理教育。這類學生一般是乖乖型的, 家里聽父母的, 學校聽老師的。他們往往較容易接受外來信息, 象一個空杯, 可以盛我們想讓他們盛的東西。對他們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及思想上的引導與教育, 能形成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學會融會貫通。平常只要稍微注意下是否有反常即可。

2.1.2 已形成自己的意識, 其見解與觀點基本正確, 只需要在細節方面加以指導的學生。

這類學生, 已在成長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立想法, 已形成對世界的總體看法, 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與處世原則, 也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是非善惡觀, 知道什么值得做, 什么不值得做, 觀點鮮明, 立場堅定, 是有原則有性格的一類人。缺點往往是比較不容易接受新的, 與其觀點相異的東西, 而且往往自以為是, 所以不得不在肯定其所擁有知識與智慧的基礎上, 引導他們, 讓他們明白任何一種理論都需要發展, 任何一種觀點都需要完善, 要學會揚棄, 要有“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的胸懷。一般而言, 如果方式溫和, 言詞懇切, 他們一般一觸就通, 讓人滿意。所以要注意培養引導, 為我們所用。

2.1.3 已形成自己的意識, 但其見解與觀點基本是偏激錯誤

的, 需要花大量時間進行引導教育--關注并抓住時機引導教育灌輸。這種一般與家庭教育的偏失有關, 而且這種學生有可能受的苦較多, 所以對家庭對社會會形成種種不滿與偏激的看法, 憤世嫉俗。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問題學生。他們在成長的經歷中, 也許由于生活上的挫折, 家庭缺少教育與溫暖, 或接觸了不良的環境, 使得他們表面堅強, 生命力旺盛, 而內心則較脆弱, 容易受傷害。表現為偏激、自負、倔強、有暴力傾向。對于這類學生, 我們不得不深入了解, 不僅要了解他們現在的想法與生活態度, 使我們有的放矢地進行糾正與引導, 而且還要了解他們的成長歷程, 他們家庭的組成人員與對他們的教育情況等。使我們能明白他們的心結與最忌諱的事情是什么?從而慢慢加以排解。由于很多想法已根深蒂固, 所以他們剛開始未必能接受, 未必肯敞開心扉, 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對他們曉之于理, 動之于情, 則最終必會逐步感化教育并糾正成功。當然還要注意不時追蹤、跟進, 因為他們脆弱的心靈以及自卑的情緒往往很容易被觸動, 所以會出現反復, 需要我們鞏固加強直到他們慢慢變的成熟并從內心真正變得堅強起來。

2.2 針對大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有預見性地進行教育引導、防患于未然。

首先, 就是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解關注, 防止悲劇發生。

當代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 大都具有任性, 驕橫, 依賴的心理品質。加上社會轉型所帶來的社會黑暗面不斷沖擊著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 使他們人格弱點浮現, 形成種種心理疾患, 再加上中國教育體制方面存在的弊端, 使得大學生們往往缺乏心理疏導, 意志品質也較薄弱。所以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所呈現出的一系列不良現象有加劇的趨勢。如抑郁、焦慮、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睡眠障礙、網絡及游戲成癮、物質濫用等心理障礙增多。近幾年來, 大學生打架斗毆、盜竊搶劫、殺人傷害、強奸之類的人身傷害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并呈上升趨勢, 目前已是僅次于大學生盜竊犯罪的第二大類案件, 這種現象值得關注和警惕。作為思政工作者, 在開學初, 就必須協助心理咨詢中心給學生們建立心理檔案, 通過心理培訓、心理沙龍、心靈茶坐、主題班會等形式加強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同時, 要教育大學生自身也要加強對犯罪心理的自我防范, 當出現心理困惑時要及時的和身邊的老師或者與心理專家溝通, 讓問題得以解決。同時, 建議學校應與權威心理咨詢機構相結合, 針對大學生生犯罪心理干預做預防。

其次, 培養他們形成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的意識。

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 新生一入學, 我們就必須對他們進行入學教育。就得提醒他們學習的重要性, 幫助他們分析厭學情緒發生的原因。另一方面, 要組織大家學習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 明確升級與留級制度, 不存在補考情況, 只要一學年內未修滿學分, 就必須留級, 學生綜合素質測評也是以學習成績為主, 以及各種獎助貸也與成績緊緊掛鉤在一起, 從而讓他們對學習的重要性有個明確的認識, 從客觀上調動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從而完成他們應完成的主要任務。

再次, 指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養成勤儉樸素的優良作風和和諧的人際關系。

當代大學生三分之二擁有手機, 80%以上定期聚餐或請客吃飯, 動不動就泡吧, 過夜生活, 買品牌衣服等。生活在一個宿舍的貧困生們看著同寢室同學穿著時髦, 出手闊綽, 相比自己從小到大的生活狀態, 心理怎能平衡?即使對于家境一般的學生來講, 也有可能隨著這種攀比心理而滑向出賣靈魂與肉體的軌道, 有些甚至走上盜竊、搶劫等犯罪的道路, 何況是這些來自農村地區、困難家庭的學生?一旦有什么事傷及她們的自尊, 導致心理失衡, 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如何給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 克服這種可能誘發種種不良結果的攀比心理?家長和學校都應該在這方面進行反思, 家長要經常監督一下每個月的學生開支到底花在什么地方?而學校呢, 就應考慮提倡統一穿校服的著裝制度。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提倡勤儉節約, 并樹立典型讓大家效仿學習。學校必須在第一學期就開設有關人際交往學方面的課程。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那么宿舍矛盾自然就會減少, 宿舍盜竊行為也許就會隨之消失了。

第四, 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戀愛婚姻觀與健康的性意識。

在新生剛入學的半學期內, 一般都要針對女大學生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 有意識地開展生理、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開設女大學生心理咨詢機構, 幫助她們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由于我國“談性色變”的傳統觀念, 女大學生們在高中以前, 可以說, 對性是朦朦朧朧的。但外界開放的環境, 使他們從電腦、電視、雜志上卻看到許多與此有關的話題與內容, 從而道聽途說, 一知半解, 未能系統科學地了解科學的性知識從而在戀愛過程中受到身心的傷害, 令人惋惜。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 首先要正視并允許大學生戀愛現象的存在, 但必須在一開始就要正確引導。其次要灌輸他們特別是女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性健康心理, 杜絕缺乏性責任和性道德的情況, 防止未婚先孕。最后, 必須提醒學子們, 戀愛交友要謹慎。女大學生總把心目中的白馬王子當成現實中的理想, 她們的愛情觀單純, 一旦遇上那些心術不正的愛情騙子就必然被騙。如曾經就出現過北京某大學新聞系女大學生愛上黑道“老大”犯了包庇罪的真實案例。

第五, 對學生的就業觀, 職業培訓必須一以貫之。

浙江大學生落聘殺招考人等案例, 凸顯了現代大學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隨著金融危機的到來, 原本積重難返的大學生就業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如何正確引導大學生就業, 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大學生們把逃避就業壓力的方式總結為:留學, 升學, 嫁人, 考公務員, 蝸居 (宅男, 啃老) 。這雖道出了就業形勢的嚴峻, 就業壓力偏大的現狀, 但也并不代表就業問題不能解決。如楊帆就曾說:“心態出現問題。”簡單六個字道出了大學生就業困難的主觀原因。作為思政工作者應提醒學生, 面對著金融危機的壓力, 只有轉變就業觀念才能適應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那種普遍追求有好的工作環境、留在大城市、工資待遇還要高的就業觀念已經落伍了。

在困難面前, 學校一方面要加大對就業指導部門的投入數量和質量, 加強管理和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聘請專業的、專職的就業指導師, 在學生就業時能及時給予正確的職業指導。另一方面, 幫助學生本人學會調整好心態, 認識自我, 主動去適應社會, 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 克服其煩躁的心理, 樹立一顆紅心幾手準備、先就業再擇業的正確意識。還要學會乘著國家政策的“順風車”, 如“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 志愿服務1至2年。踴躍報名參軍享受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 躲過這一不良形勢。以及2009年政府鼓勵自主創業的政策, 都值得我們考慮。相信只要樹立好正確的就業觀, 進一步轉變傳統的就業觀念, 敢于從基層做起, 尤其是從基層崗位做起。同時積極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 提高擇業能力, 就一定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最后, 正確引導大學生看待和使用網絡。

隨著互聯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和領域, 對新生事物歷來敏感的高等學校受其影響日盛。網絡在改變著當代大學生學習、思維和生活的模式, 影響著他們的政治態度、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如何借助互聯網, 因勢利導,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

網絡是把雙刃劍, 我們一方面要避免學生沉迷其中。如何避免呢?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大學生們缺乏理想, 精神空虛, 胸無大志才會沉迷于網絡, 我們必須讓他們樹立明確的奮斗目標, 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拼搏進取, 讓他們走出虛擬空間。另一方面要加以規范管理。首先要引導大學生趨利避害, 合理利用網絡資源, 鼓勵他們在網上制作自己的個人空間、寫博客、看新聞, 等。培養他們的獨立意識、開放精神、創新精神、民主意識。其次要健全組織機構, 完善規章制度, 加強對網絡行為的監控和管理。通過校園BBS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利用博客, 教育者可以將自己的積極情緒、思想和知識通過博客與大學生分享, 給他們提供有營養的精神食糧。也可以通過飛信等網上即時通訊及時快捷地與學生經常性地進行交流與溝通, 不僅效率高而且方式還廣受學生認可。通過聯系心理咨詢師予以協助解決, 讓學生們學會合理科學地利用網絡與網絡消譴。最后, 加強對大學生網絡法制、網絡倫理的教育。要通過對大學生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讓他們樹立網絡法制意識。如"熊貓燒香"病毒案件。提醒大學生網絡也不是法律的盲區, 違了法同樣也要受到制裁。

3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義深遠

首先,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以大學生們為對象, 開展他們的思想工作。思想指導行動, 只有科學的思維才能引導出正確的行為。思想上不滿了, 有波動了, 反觀到行為上就必然有抵觸行為和反常行為。如大學生盜竊, 其實大部分就是因為攀比等不良消費行為造成, 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沒處好而出現的報復丑恨心理造成的;校園里的一些傷害事件也大部分是因為情感糾葛, 或人際關系薄弱造成的;同時就業壓力的增大, 往往也會導致一些學生厭學, 覺得學習無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驅動使很多人的價值觀發生扭曲, 于是有大學生生為了錢去酒店坐臺, 給人家當二奶, 甚至走上搶劫、盜竊、傳銷等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一切都說明了, 只有做好大學生的思想工作, 才能指導他們有科學合理的現實行為。思想通了, “四有”才能實現, 國家花費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才不會浪費, 才會培養出我們所需要的“天之驕子”, 青年時期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青年人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遐想和憧憬, 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方向和成長道路, 對青年一生的發展和成長至關重要。那么我們作為他們的人生導師就必須在關鍵時刻為他們指引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才能讓他們茁壯成長, 為國奉獻。

其次,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高校的形象和聲譽。

高等教育質量關乎青年學子的成長, 關乎祖國的未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一直非常重視高等教育質量的問題。是的, 育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又一代新人, 是黨和人民賦予高等學校光榮而神圣的歷史使命。“千教萬教, 教人求真;千學萬學, 學做真人。”溫總理曾提出:“我們培養的學生應該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 不單是某一方面的專家, 而是一個和諧發展的人。”是的, 不管是重教學還是重培養質量, 我們都不能忽略到我們所面對對象的特殊性-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并非只能被動接受。人有情緒, 有七情六欲, 如果我們不加以關注, 那么就有可能出現問題, 從而影響到教學, 影響到我們高校所要實現培養質量的目標, 就會危及到老百姓心目中對高校形象的崇圣與向往。也會讓國家領導人的殷殷期望落空。只有做好做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才有可能培養教育灌溉出健康優秀拔尖健全的人才才有利于維持和維護好高校在人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最后, 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祖國未來的繁榮富強。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就是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全國各族青年, 代表著我們祖國和民族的未來, 代表著我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需要你們去建設,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你們手中實現。”所以思政工作者肩上就擔負著把他們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四有新人。我們要及時地組織學生們學習“陳及時、何東旭、方招3名犧牲大學生的英雄事跡”, 引導青年學子將英雄品質內化為自己的精神動力, 以實際行動凸顯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要播放“一個盲人推著一個微笑的殘疾女孩拼死保護奧運火炬的鏡頭”來提醒我們在溫室中蜜罐中長大的80后和90后青年一代意識到在他們身上所承接的歷史責任。利用奧運會在我國舉辦時, 北京大學生們運用他們各自所學的各種專業知識投入到承擔禮賓接待、語言翻譯、交通運輸、安全保衛、醫療衛生、觀眾指引、物品分發、溝通聯絡、競賽組織支持、場館運行支持、新聞運行支持、文化活動組織支持等方面的分工服務中, 讓學子們意識到自己作為祖國未來主力軍的重任。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民族復興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要在前人已經取得偉大成績的基礎上, 承擔起這個事業賦予的重任, 勇于競爭, 大膽創新, 充分發揮生力軍的作用, 努力成為歷史的開拓者、完成復興大業的實干家, 為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摘要:本文針對高校思政教育流于形式這個論點展開, 首先, 提出必須從新生已存在的意識覺悟分類并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其次, 必須就新生入校后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防性的引導教育。體現了高校思政工作的豐富多彩與錯綜復雜, 闡明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思政教育,形式,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全文.

[2]溫家寶會見第五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代表和北京市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主講教師時的講話.

[3]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4]李愛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縱橫.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7.

[5]戴德祥.高校后勤管理概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7.

[6]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宣教處.北京高校學生工作學會.新時期高校學生工作實用讀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000.

[7]樊娟.走出去, 撐起一片藍天——大學生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8]段建國, 孟根龍.構建大學和諧校園理論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9]潘敏.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實踐.中國言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梯段實訓總結范文下一篇:熱愛祖國作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