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口腔醫學技術的職業分析范文

2023-09-23

口腔醫學技術的職業分析范文第1篇

1 加強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重大意義

(1) 合理的生涯規劃可以幫助醫學生早日走出迷茫, 明確發展方向。根據本人從事學生工作的經歷, 發現低年級醫學生群體普遍存在人生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對未來的發展方向很迷茫等的問題;高年級學生則徘徊于就業與考研之間, 職業定位模糊、臨床實習松懈, 面臨擇業時, 有的盲目自信蠻、有的過度自我“包裝”, 更有甚者出現嚴重自卑與焦慮或者逃避等, 極大地影響著個人的擇業及職業發展。因此, 合理的職業規劃可以幫助醫學生早日樹立較為清晰的職業發展方向和目標, 從而進一步促進醫學生健康成長, 防止部分學生出現醒悟自己荒廢了大學時光時已為時晚矣的悲嘆。

(2) 加強職業規劃可以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在組織醫學生在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 他們對自身的價值有了重新的評估與認識, 對自己的職業奮斗目標也有了重新定位, 這將引導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職業奮斗目標而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不斷反思并積極改進, 對自己的優點與強項進一步提煉并得到充分發揮, 這一過程是全面充實自我、完善自我的過程, 也是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過程。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用人單位選擇的依據, 用人單位不僅考核其專業知識和技能, 而且還考核其運用知識的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等。醫學生只有將專業知識和社會需要的各種能力統一起來, 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才能在職業競爭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并抓住更多的就業機會。

(3) 科學的職業規劃可以促進醫學生合理定位, 找到自己合適的崗位。目前, 我國醫療改革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職業的選擇日益趨向于多元化, 但基層醫療保健單位卻面臨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 不少醫學生仍然沒有走出就業觀與擇業觀的誤區, 就業期望值過高不愿意到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就業, 這就導致了隱形的失業。而要實現充分就業, 就必須不斷更新就業觀念, 調整就業期望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分析主客觀條件來引導大學生不斷地完善自我、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與就業目標, 從而樹立科學的擇業觀, 找到切合實際的職業定位, 使自己的職業目標、自身潛能及主客觀條件達到最佳匹配, 只有這樣找準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

2 當前我國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1) 大部分醫學生自身缺乏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根據筆者所在院校針對2010級大一新生開展的團體咨詢活動中, 當問及是否對自己的大學生活進行生涯規劃時, 在隨機抽查的245位學生中僅有21%的學生對職業規劃有所了解, 有75%的學生對其不了解或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這些都表明:大學生不懂得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 對未來工作和生活沒有設計, 缺乏人生發展的規劃主動意識, 只顧眼前而沒有前瞻性的目光, 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只是畢業之后的事情;安于現狀不善于思考“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對現狀采取全盤接受聽之任之的態度, 甚至把以后的就業前途寄希望于親戚朋友, 缺乏積極進取的主動性和掌控未來生活的能力。

(2)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滯后。職業生涯規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西方,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 20世紀90年代開始引入國內, 本世紀初逐步引入到高校。近幾年,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逐步成為大學生教育和就業指導中熱點。對于醫科院校來講, 由于專業的特殊性, 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近幾年才開始啟動, 主要形式是講座, 條件好的少數學校開設有職業生涯培訓課, 提供有限咨詢指導。在對象上只局限于畢業生群體, 且局限在畢業生就業環節;就業指導的內容停留在就業形勢與政策、就業政策、就業信息、就業觀念、求職應試與技巧等層面, 忽視非畢業生對畢業生就業后的教育。同時,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沒有納入教學計劃, 用于輔導學生就業的教材內容陳舊, 指導性不強, 缺乏針對性和個性化色彩;學校對醫學生生涯規劃指導投入嚴重不足, 教學條件不具備;輔導老師專業化水平低, 師資缺乏, 大大降低了職業指導和咨詢的質量和效率。

(3) 醫學生職業規劃指導缺乏實踐性。當前, 雖然高校的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工作己經全面展開, 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 就是高校在職業生涯輔導本土化模式研究與實踐探索方面, 醫學生職業生涯輔導不能反映和體現醫學生生涯的特點。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門專業, 是一門關系到學生未來就業的科學性的學科[1]??繂渭兊墓噍斒菬o法實現的, 無論是就業觀念形成、心理素質培養, 還是職業能力形成、職業生涯規劃意識、面試求職技巧等都必須在實踐中磨練。而現實情況是職業生涯輔導課程在部分學校變成了純理論課程。長期以來, 醫學院校重專業技能學習, 輕人文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使得醫學生的實踐還停留在較低的層次上, 真正意義上的職業實踐很是欠缺。

3 加強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策略

(1) 建立健全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機制。職業生涯規劃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 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 結合時代特點, 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 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 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簡單就業指導, 更不是對正確價值觀的簡單說教, 需要專門的機構、機制和專業人士來開展工作, 建立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機制, 是要明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教育的指導思想, 構建符合時代需要與學生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與教育教學方法, 以及符合課程設置的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保證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的嚴肅性與規范性, 使職業規劃教育成為一門系統、科學、實用的職業人生指南。

(2) 加強和培養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多角度延伸職業教育實施空間, 在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教師緊缺的情況下, 從長期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隊伍中選拔和培養一批專業的隊伍, 并借助他們的專業知識和長期做學生工作的經歷、經驗和優勢, 讓他們通過系統的培訓和學習, 成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專家, 通過職業咨詢及教學, 幫助學生解決職業生涯規劃中的難題, 為學生生涯規劃提供建設性的建議, 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職業生涯規劃的需要。其次, 學校還可以邀請專家和行業成功入士, 結合實際歷程和好的案例, 做專題講座, 讓學生開拓視野, 增進閱歷, 了解社會和行業特點及發展前景[3]。最后, 要定期地組織師資培訓, 不斷提高他們的就業指導水平, 為持續性教學體系的構建人員創造學習深造、學術交流、職稱評定的條件和機會, 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與教學水平, 以滿足課程教學的需求。

(3) 建立醫學生職業生涯輔導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應貫穿長學制醫學學習全過程, 它是一種層次化、多樣化、系統化、綜合化的教育。根據不同時期、不同年級的不同需要而開設針對性強的必修課程。一年級主要是培養醫學生的職業意識, 強化學生對職業、生涯、職業生涯規劃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的了解與把握, 了解職業世界、認清各種職業成功所需的條件以及職業的發展前景;二、三年級可以結合專業特點開展課堂教學, 集中、規范地講授相關知識、技能, 保證人人參與、交流互動, 同時開展實踐教學, 具體內容比如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見習實習工作、校園創業活動等。通過有益的實踐, 更早更多地了解職業, 掌握職業技能, 模擬求職、面試訓練, 從而使學生不斷地修正和實施職業生涯規劃;四年級開展職業能力、職業心理素質、職業道德、求職技巧、醫療法律法規、醫患溝通技能、社會適應、就業技巧等培訓, 開設《醫學生就業指導》選修課程, 幫助醫學生了解就業形勢與政策, 就業流程與就業市場, 職業選擇的途徑、職業就業的預測, 確立合理動態的就業期望值;五年級組織和安排學生臨床實習的同時, 指導學生參加招聘會, 增加學生的親身體驗強化求職技巧, 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積累和準備是否充分, 提高自己學以致用的能力。準備考研的同學, 應著重于有關考研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向報考學校招生辦公室了解有關招生信息。學校就業指導辦公室設立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室, 幫助有問題的咨詢者正確評價自己和專業, 協助其做出恰當的職業定位和職業選擇。

摘要:合理的生涯規劃對醫學生的職業理想及就業目標的實現起著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是職業發展的開篇環節。本文結合醫學生的專業特點, 分析了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及問題, 提出應從教育機制、師資隊伍、課程設置等方面著手加強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

關鍵詞:醫學生,生涯規劃,就業,現狀分析,策略

參考文獻

[1] 趙金秀, 王曉瑩, 昊弘萍.長學制醫學生職業規劃指導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2 (5) :15~16.

[2] 馬天龍.長學制醫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和對策研究[J].醫學信息, 2009, 22 (12) .

口腔醫學技術的職業分析范文第2篇

筆者于今年暑期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調查工作, 先后走訪了江蘇德源藥業、徐州醫藥衛校等多家用人單位及同行業學校了解醫藥企業對中藥制藥技術人才的需求情況, 聽取了專業人士對有關本專業在人才培養方向、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等方面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F對資料進行總結和研究, 為制訂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實施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 職業分析

1.1 專業對應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 (群) 及工作任務分析

1.1.1 主要就業方向

(1) 中藥制劑生產崗位。從事中藥制劑的生產及管理工作;藥品半成品及成品質量分析、檢驗工作;車間生產設備的使用、保養、維護工作。

(2) 車間管理崗位。從事班組、車間及有關科室的產品質量、生產安全與生產技術的管理工作。

(3) 技術改造崗位。從事產品的生產工藝改革及生產設備的技術改造;新產品新技術成果轉化工作;各類制藥設備的調試、操作與控制工作;工作車間、工廠的“三廢”治理工作。

(4) 新產品開發崗位。在產品小試開發中擔任科研助手工作, 在產品生產的工藝設計與設備設計中擔任助手工作。

1.1.2 次要就業方向

(1) 中藥質檢崗位。從事原輔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質量分析、檢驗工作。

(2) 中藥購銷崗位。從事醫藥商品的采購、保管與養護、供應及銷售工作。

1.2 專業相對應職業崗位 (群) 及工作任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要求

1.2.1 知識結構

(1) 具有德育、法律、數學、文學、心理等人文科學基本知識。

(2) 具有專業所必需的計算機應用、英語應用的基本知識。

(3) 掌握中藥制劑生產所必須的中藥制劑技術、中藥炮制技術、制藥設備、GMP等理論知識。

(4) 掌握中藥材及制劑質量檢測所必須的中藥鑒定技術、中藥制劑分析技術、中藥化學、藥物微生物等理論知識。

(5) 熟悉有關藥品質量管理、藥事管理與法規、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6) 了解我國藥品市場運作特點, 熟悉藥品銷售、購銷的基本知識。

1.2.2 能力結構

(1) 具有較好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及社交能力。

(2) 具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和會話能力, 能借助工具書閱譯本專業相關的英文技術資料。

(3) 能熟練使用計算機操作系統進行文字編輯和數據處理, 會利用計算機網絡收集信息、資料。

(4) 能熟練地調試、操作和控制各類制藥設備。

(5) 具有從事中藥常見劑型的生產操作能力。

(6) 具有保持安全生產的能力。

(7) 具有中藥材及制劑質量檢測的基本能力。

(8) 具備藥品的保管、養護能力, 能初步承擔藥品企業的購、銷工作。

(9) 具有能初步承擔藥品企業銷售工作的能力。

1.2.3 素質結構

(1) 思想道德。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 熱愛祖國, 堅持為人民服務, 有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吃苦耐勞, 樂于奉獻, 有事業心和責任感;能遵紀守法, 遵守職業道德。

(2) 人文素質。能誠實守信、謙遜正直、與領導、同事團結合作;努力追求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有求知欲和終身學習的精神;具備一定的自我心理調整能力, 對勝利和成功有自制力, 對挫折和失敗有承受力。

1.3 培養目標

本專業主要面向中藥制藥企業, 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 具有與我國醫藥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掌握必需的科學文化知識和中藥制藥專業知識、能從事中藥行業的技術生產、質量檢測、炮制配制、生產管理和購銷工作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 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熱愛勞動, 團結協作, 能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4 職業資格證書要求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標準, 至少取得以下一個工種的高級工 (國家職業資格三級) 職業資格證書:中藥制劑工、中藥檢驗工、中藥購銷員。

2 對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建議

2.1 對課程設置的建議

在進行課程設置時, 以中藥制藥崗位群分類為基礎, 從崗位實際需要出發, 對畢業生可能從事的崗位所需的能力進行分析, 根據能力目標與要求設計本專業的課程和教學計劃。

基礎課的設置以“必需, 夠用”為度, 不要求強調學科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如可將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及有機化學的部分內容整合為基礎化學。至于基礎課的實驗教學內容, 應減去理論驗證性實驗, 保留單元操作實驗即可。即使基礎操作的不足也可等待專業課實訓去彌補, 因為基礎理論課是為專業課服務的, 是為學習專業技能課程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課程。在課時不充分的情況下, 應努力掃清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程時理論上的障礙, 使學生自己都能夠看得懂專業課教材。既為專業課的“重實輕理”提供支持, 又有利于知識的再生和遷移, 提高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適應轉崗, 繼續學習的后發潛力。

加強計算機、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課程內容與本專業的聯系, 例如, 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引入醫院管理系統、藥房藥品管理系統等軟件, 加強計算機課程在藥學領域中應用的教學。

專業課的編排應徹底打破學科體系, 加大課程整合力度, 合理調整課程設置與課程內容包括實踐教學體系, 盡可能遵循職業工作的操作管理順序, 強化動手能力的培養。大幅度提高實驗課程的比例, 減少理論課教學。因為專業技能課程的實操是立竿見影的實用技術, 是立馬能夠得到用人單位首肯的求職“敲門磚”, 也是高職人才區別于普高畢業生的標簽。同時, 這種安排亦有學科本身的要求, 如中藥制劑技術、制藥設備與操作、中藥鑒定技術、中藥炮制技術、中藥化學、制劑質量檢測技術等專業課, 本身就是技術性質很強的學科, 用理論教學的方式來講授技術工藝過程顯然是吃力不討好。專業課內容要精煉, 要把行業的最新應用技術成果融合進去, 要有一定的綜合性。突出車間實訓教學, 使學生有較強從事生產操作技術的工作能力。

加強實踐教學, 做到單元技能反復演練, 綜合技能集中強化。集中實踐教學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校內實訓基地和車間進行生產實習或模擬生產實習, 如中藥制劑技術、中藥提取與分離、中藥鑒定、中藥炮制、中藥制劑檢驗技術訓練等;第二階段在校外相關工作崗位進行的頂崗實習, 畢業生在掌握上述兩個層面基本技能的基礎上, 以一個高級操作工的身份到相關藥品生產企業參加實際工作, 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 解決生產實際中的有關問題, 達到畢業就能直接上崗從事有關生產工作的要求。

課程實行必修與選修相結合, 主修與輔修雙線安排, 增加綜合素質養成課程, 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以及適應社會職業需求的變化。

2.2 對教學模式改革的建議

實施引導式教學, 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項目為載體”的教學模式。

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學習推動教學法, 讓學生了解行業的現狀和就業前景, 明確為什么學、學什么、怎樣學, 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增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采用“問題式”、“討論式”、“案例式”等“啟發式教學法”, 激勵學生參與, 增強課堂互動, 培養學生獲取知識、消化知識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采用“知識競賽”、“技能大賽”等活動, 幫助學生了解最新行業動態、技術前沿, 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的知識。

2.3 對專業師資配置及任職要求的建議

制訂本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規劃, 完善其知識、能力標準評價體系, 建立使教師持續跟蹤行業技術水平的激勵機制。規定本專業教師每兩年下企業鍛煉時間不少于兩個月, 取得相關職業資格高級證書不少于1項 (教師下企業工作計劃見表1) 。

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和技術更新。重點培養1~2名本專業學科帶頭人;每年安排1~2名教師出國進修或合作研究;安排骨干教師參加全國或省內醫藥類專業技術培訓班。同時, 加大專業內部培訓, 每學期期末學生放假后組織教師進行教科研活動, 安排系列專題講座;制訂本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和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堅持新教師崗前培訓制度、青年教師配帶教老師制度。

針對專業師資隊伍目前的薄弱環節加大師資引進力度。引進中藥制劑方向理論知識高、實踐能力強、有藥品企業工作經歷的骨干教師來充實現有教師隊伍;聘請藥品生產企業中具有制劑生產技術、生產管理、質量檢測、藥品經營管理等專長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教師。組織本專業骨干教師和企業專家編寫或修訂本專業課程標準、課程建設、實訓室建設、教材編寫, 指導畢業生就業等, 同時注意收集分析學生和企業的反饋意見, 對教材進行及時修改。

2.4 對專業實驗實訓資源配置的建議

實踐教學基地是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培養的搖籃, 是高職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體現, 是培養生產、服務、管理一線高技能人才的必備條件, 也是適應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需要的可靠保證。近兩年來, 我校制藥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雖已有一定的規模, 但是仍然無法滿足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為此, 應加強本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依據專業設置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為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提供必備的場地和其他資源條件, 為完成正常教學任務、生產任務、技能鑒定任務提供保障。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主要包括:一是擴建、提升現有制劑實訓中心條件, 引進固體制劑、液體制劑生產線, 增加常用生產操作設備的臺套數, 強化學生中藥制藥技術的

表1教師下企業工作計劃實操訓練;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按技術類別群進行分類, 要把相關大類的崗位集中起來, 針對崗位群對生產布局進行合理設置。實訓基地的建設要靈活應變, 要留有發展空間, 不要全部占滿, 在人才需求多的時候可以及時擴充。二是加強藥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檢測實訓中心建設, 進一步加強檢測實訓項目, 盡可能按企業和檢測機構的管理模式進行運作, 使學生不僅接受檢測技術的訓練, 而且在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進行工作訓練, 實現與職業崗位“零距離”對接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學校經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批準建立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的便利條件, 提高學生獲得“雙證書”的比例。

除此之外, 應完善、健全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和實訓基地管理制度, 對實踐教學的組織和管理、實踐教學大綱制定、實訓 (實驗) 講義的編寫以及教學準備工作、實訓指導教師考核、學生實訓 (實驗) 技能考核等方面制定評價標準, 對每個實踐性教學項目, 原則上應該有實訓教學大綱、實訓教學計劃、實訓教學指導書、實訓報告書、實訓教學考核、實訓教學總結等教學內容, 組織學生參加國家職業技能鑒定, 獲取職業資格證書。

另外, 學校還應加強與周邊醫藥企業的聯系, 結合雙方需要, 充分發揮雙方優勢, 本著互利互惠共同發展的原則, 完善學校校外本專業的參觀實訓點、頂崗實訓點, 建立多層面的校外實訓基地。

摘要:文章對高職中藥制藥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人才培養規格進行分析定位, 并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專業師資、實驗實訓等方面為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職,中藥制藥技術專業,職業分析,人才培養方案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 牛隴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觀的基本理念[J].陜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 (3) .

口腔醫學技術的職業分析范文第3篇

(1) 調研目的我們通過專業調研進一步了解了企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崗位設置、崗位要求、人才需求等方面內容, 熟悉了化工企業崗位設置和各崗位工作需要的職業能力, 為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應用化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奠定了基礎, 有利于探索應用化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方案、途徑與教學改革新思路。 (2) 調研內容 ①本地區化工行業從業人員結構及需求狀況;②化工生產技術崗位需要的職業能力; (3) 調研對象本次調研單位主要有本地區化工企業和兄弟院校, 調研對象為行業企業專家、行業管理部門相關人員、企業負責人和部門主管, 生產企業的一線工人、技術人員、班長、車間主任及近幾年畢業生等, 學校教學管理人員、專業教師。 (4) 調研方法深入企業進行座談交流、問卷調查、電話溝通等。 (5) 調研時間2015 年7 月——2016 年1 月。

2 調研結果分析

(1) 本地區化工行業從業人員需求及就業崗位狀況經過調查, 了解到目前全國化工產業發展迅速, 多數企業技術型、應用型人才較缺乏, 原因是本科以上學歷的畢業生不愿意選擇到生產一線從事技術應用型工作, 中職或通過短訓的人員又遠遠不能滿足企業技術管理和技術開發的需要, 限制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及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鄂爾多斯煤化工企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每年就很多。專業技術人員的嚴重不足與化工產業迅猛發展的矛盾越來越明顯, 已阻礙著化工產業的發展, 化工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鄂爾多斯地區十八個工業園區為自治區級開發區, 形成了煤化工、硅化工、氯堿化工、天然氣化工四條循環產業鏈。目前有一些大型企業和地方知名企業入駐園區, 如中煤能源、中天合創、博源控股集團、雙欣集團、伊東集團、億利集團等。用工需求非常大, 以達拉特經濟開發區為例, 2016 年, 達拉特經濟開發區預計需要新增技術人才四千多人, 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線操作工人和技術工人, 年齡段集中在20 ~45 歲間, 性別要求91% 為男性, 學歷方面94% 為大專及以上。

(2) 根據調研情況, 分析各工作崗位所需職業能力要求通過進行工作崗位職業能力分析, 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畢業生在就業初期化工生產過程的基礎上, 首次就業崗位主要為化驗分析崗位、化工現場操作崗位、化工總控操作崗位、化工設備儀表維護崗位等崗位, 發展崗位為生產技術管理崗位, 我們通過調研, 對這些崗位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及相關知識進行了分析, 具體如下。

①化驗分析崗位: 具有化工分析的基礎, 認知原料和產品的性質規格;會采樣, 能按照國標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 對產品原料基本性能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能根據企業實際要求, 按企業檢驗標準對原料成分、中間產品控制、產品質量進行常規分析檢測;具備規范操作分析儀器能力;能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出具檢驗報告;具有安全、環保意識。②化工現場操作崗位: 具備化學、化工的基礎知識, 認知原料和產品的性質規格;會識讀化工工藝流程圖及設備圖;能進行化工生產操作, 會調節工藝參數;能對化工儀器儀表進行識讀、操作和調試;具備安全風險識讀能力, 能進行急救和自救;具有安全、環保意識。③化工總控操作崗位:會進行DCS操作控制, 能夠進行生產過程中各參數的控制;能指導外操進行工藝及設備操作;具備調節、優化工藝參數的能力;具備組織協調生產過程異常事故的處理能力;具備安全風險識讀能力, 能進行急救和自救;具有健康、環保、節能減排意識。④化工設備、儀表維護崗位:具有化學、化工的基礎知識;認知設備作用、結構及工作原理;會進行化工儀器儀表的操作、調試;會識讀化工工藝流程圖及設備圖;具有安全、環保、節能減排意識。⑤生產技術管理崗位:熟知化工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標準化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執行、監控、調整及應變能力;能進行班組、車間生產過程的組織與管理, 協調各工段各崗位的操作, 能組織裝置的開、停車, 能優化操作工況, 降低裝置物耗、能耗;能通過工藝參數變化趨勢預測可能出現的事故, 能組織、協調處理裝置的常見事故;掌握DCS系統PID參數整定, 能分析和診斷DCS系統的常見故障;能夠對企業日常生產活動進行分析、調整和控制, 對可能發生的故障采取預防性措施和出現事故后的善后處理, 以保證生產活動按計劃進行;能夠制定開、停車方案、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化工工藝操作規程;能組織車間內部工藝、設備的安全檢查, 進行員工崗位技術培訓和考核。

3 調研總結與思考

通過調研, 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化工企業的主要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 掌握了各崗位工作需要的職業能力, 我們要根據企業需要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為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應用化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奠定了基礎。我們建議, 先確定化工生產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 從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必備的職業能力入手進行綜合分析歸類, 形成行動領域和職業能力要求;轉化成學生的學習任務, 來構建課程體系, 把學生學習過程與企業工作過程結合起來, 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使學生進入企業后能迅速勝任生產一線崗位工作, 為企業培養職業習慣好、職業素養高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摘要:我們通過調研了解了本地區化工行業從業人員結構及需求狀況, 熟悉了企業的崗位設置和各崗位技術人員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及相關知識, 為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應用化工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調研,工作崗位,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賢綱, 張艷君.烏海市應用化工技術類人才培養調研報告[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 3.

口腔醫學技術的職業分析范文第4篇

隨著信息社會的飛速發展, 加快了信息技術的更新換代, 應用系統已經基本實現了學院綜合業務處理問題, 為緊跟信息化時代步伐, 數據融合對于促進學院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上課和學生聽課情況的實時監督, 是學院教學管理非常困擾的問題。目前, 教學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困境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務、督導部門、二級學院人員不能應付教師上課和學生聽課情況的全面監督和師生管理; (2) 人工的監督和巡查, 難免打擾到課堂的正常秩序; (3) 手工的查課記錄, 很難保證記錄的可持續性, 查閱歷史、匯總、統計、分析都有一定的困難。

上述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困難, 經過對兄弟院校、行業的考察分析, 我們將通過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來進行解決。

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是在學院打通數據壁壘, 數據融合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的基礎上, 利用電子班牌終端和班牌管理系統, 進行刷卡數據的采集、統計和分析, 通過LED屏實時展示的同時分時間段提供給教務部門、二級學院, 作為教學管理過程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 為教學質量診改工作提供基礎數據。

二、研究目標

(一) 需求分析

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 以數據融合為基礎, 利用數字化校園平臺數據中心, 打通數據壁壘, 利用班牌系統實現教師上課和學生聽課情況的實時監督, 師生上課記錄的統計分析為主要目標。

(二) 目標

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的建設目標是利用信息技術, 實現教師上課, 學生聽課情況的實時展示, 匯總統計和分析。

以學院數字化校園平臺數據中心為基礎, 打通人事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學工管理系統的數據, 獲取教職工、學生基本信息, 課表信息等, 匹配一卡通在用卡物理卡號, 推送至班牌管理系統, 利用班牌終端設備實時收集教師學生的刷卡記錄, 系統實時統計, 分時間段進行分析匯總。擬達到以下目標:

(1) 完成人事系統、教務系統、學工系統、一卡通系統與學院數字化校園平臺的對接, 數據中心得到教職工、學生基本信息, 課表信息 (含教師課表、學生課表、教室課表) , 一卡通卡片的物理卡號等。

(2) 數據中心根據學院實際, 合并人事管理系統中在校教職工和教務管理系統中外聘兼職教師基本信息、學生基本信息、課表信息, 匹配一卡通卡片的物理卡號推送給班牌系統, 通過安裝在教室門口的班牌終端設備, 展示教室課表信息, 收集教職工、學生刷卡記錄。

(3) 班牌系統對實時的刷卡記錄進行統計, 通過LED屏展示, 系統可通過分析數據, 生成相關的報表供教務部門使用。

(三) 思路

學院信息化建設堅持以“服務全局、融合創新、深化運用、完善機制”為指導思想;深入貫徹創新發展的理念, 以網絡硬件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 以應用系統建設和信息集成建設為重點, 以教育教學信息化、管理服務智能化為目標, 全面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步伐, 支撐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 促進學院各項工作全面進步。

根據學院實際, 考慮全面, 遵循統一設計、統一標準, 為學院的教學管理過程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減少教學管理監督過程中的人力支出, 為實現教師上課和學生聽課情況的實時監督, 為學院的教學管理過程提供延續的參考數據, 需要遵循以下建設思路:

(1) 貼近實際工作, 切實解決教學管理過程中對實現教師上課和學生聽課情況的實時監督, 分析統計, 從而加強教學過程的管理。

(2) 業務系統與數字化校園平臺緊密結合, 利用數字化校園平臺打通校內相關業務部門信息壁壘, 實時獲得基礎數據。

三、研究成果

(一) 數據建設過程

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需要來自于教務、人事、學工、一卡通三個業務部門的數據。數據建設中會面臨以下的問題:

(1) 人事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的數據標準不統一、缺乏唯一性、實時性和準確性;

(2) 數據深度融合, 數據融合是一項綜合性、基礎性、系統性的工程, 打通數據壁壘, 使相關業務系統的數據流通共享;

(3) 班牌系統與人事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基礎數據的同步時間盡可能的縮短, 保障教師與學生基本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標準數據的建設, 主要通過以下的途徑完成:

(1) 以數字化校園平臺為基礎, 著重數據的整理和清洗, 制定統一標準, 為班牌系統推送標準、有效的基礎數據;

(2) 協調、督促人事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學工管理系統、一卡通系統完善數據, 并保障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3) 監控班牌終端設備正常運行, 保障終端數據及時上傳, 確保系統數據的完整性 (見圖1) 。

(二) 推廣過程

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的應用從提倡鼓勵到制度管理逐步推進系統的應用。

一方面, 教務和二級院系提倡鼓勵教師、學生刷卡上課, 刷卡報表實時展示在LED屏上, 對刷卡率、準確率較好的老師和班級學生提出表揚并公示;另一方面, 在學院領導的重視和積極推動下, 業務部門逐步形成了對應的規范和制度, 督促教師、學生上課刷卡的常規化, 確保班牌數據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 建設成果

1. 以數字化校園平臺為基點, 梳理數據, 推進應用, 深度融合

在數字化校園平臺的基礎上, 制定了統一的信息標準, 梳理數據流向, 推進了數字化校園平臺統一信息門戶、教務管理系統、人事系統、學工系統、OA系統等廣泛應用。

加強了學院數據融合, 匯聚學院師生相關的數據, 實現報表統計分析, 為教學日常管理和學院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撐, 進一步提高學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2. 以數據融合為途徑, 實現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上課和學生聽課情況的在線監督及統計分析

班牌系統與數字化校園平臺數據中心對接, 數據流轉過程中的每個節點, 都至關重要, 不容出錯;實現教室門禁管理、師生上課統計分析, 通過LED屏實時展示;同時師生刷卡數據反饋至數據中心, 結合融合視頻 (常態化錄播系統、標準化考場和安防監控系統) 對教學的日常管理及師生的到課情況進行立體科學的評價。

四、應用效果

(1) 二級學院通過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LED屏展示, 實時得到學生的上課數據, 結合標準化考場及錄播監控, 監督學生上課狀態, 全方位掌握學生的上課情況, 為教學過程的管理, 以及學生的獎懲提供重要依據。

(2) 教務部門取得班牌系統中教師到課的統計報表, 可以作為教師課時統計的重要參考依據, 同時有針對性的對教師進行督促。

(3) 學工部得到學生到課的統計報表, 分析全院范圍內學生的到課率, 定向管理, 精準指導, 結合標準化考場及錄播監控, 監督學生上課狀態, 從而掌握學生上課的全過程, 作為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 也作為教學過程診斷整改的重要依據, 同時節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4) 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自覺性整體不高, 教學過程中的管理和引導相對比較重要, 班牌系統結合標準化考場及錄播監控視頻, 在教學過程管理中, 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5) 在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方面, 通過上課刷卡的習慣, 加強了學生生活中的紀律意識, 推進了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和信息化素養的養成。

摘要:基于數據融合的教學過程監控及評價系統是在學院打通數據壁壘、數據融合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的基礎上, 利用電子班牌終端和班牌管理系統, 進行刷卡數據的采集、統計和分析, 結合融合視頻 (常態化錄播系統、標準化考場和安防監控系統) 對教學的日常管理, 師生的到課情況進行立體科學評價的系統。

關鍵詞:數據融合,教學過程,監控,評價

參考文獻

口腔醫學技術的職業分析范文第5篇

【摘要】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高職院校把事關生存發展的競爭力放在自身應具有或所具有的校園占地面積、房產建筑、教學和實習設備等各種資產、資源的“硬實力”上,是遠遠不夠的。實際上,具備生存發展競爭力最關鍵的要素是建立在“硬實力”基礎上的“軟實力”,即高職院校職業技術教育辦學融戰略文化、戰略思維、戰略管理于一體的戰略能力。

【關鍵詞】軟實力;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競爭;要素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下的信息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任何個人、行政個體、企業單位、國家民族都會加強自身的文化、思維、管理建設,從而提高自身的生存發展競爭能力,保證自己能夠在各個方面適應瞬息多變的多元化世界。然而如何理解文化、思維和管理建設并將之放在戰略的高度上去思考和運作以提高自身的戰略能力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張文木教授在其《戰略能力決定國家命運》一文中就國家層面闡述了戰略能力是決定命運的關鍵要素,并詳細地解說了“國家戰略能力,是戰略文化、戰略思維、戰略管理的有機統一。戰略文化是國家公民的整體政治意識,即捕捉國家生活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意識。國家公民的戰略文化是國家戰略思維生長的土壤。戰略思維是知識群體的政治認知能力。如果說戰略文化是國家戰略的感性認識,那么戰略思維就是由戰略文化抽象出來的理性認識,戰略管理是進入實踐的戰略思維和戰略文化,它更多的是國家領袖階層的事,戰略管理能力源于戰略思維能力?!逼鋵嵆藝抑?,任何個人、行政個體和企業單位也都面臨著“能力決定命運”的問題,高職院校作為國家教育體系中性質有別于普通教育的職業技術教育行政個體,把事關生存發展的競爭力建筑在自身應具有或所具有的校園占地面積、房產建筑、教學、圖書和實習實訓設備等各種資產、資源的“硬實力”上,卻不重視或忽視自身文化氛圍、思維認知和管理能力等“軟實力”的建設,必然會走上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的誤區,進而喪失生存發展的競爭能力,終被社會淘汰的絕路。實際上,具備生存發展競爭力最關鍵的要素是建立在“硬實力”基礎上的“軟實力”,即高職院校職業技術教育辦學融戰略文化、戰略思維、戰略管理于一體的戰略能力。如何擺正自身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的位置,如何在搞好“硬實力”建設的基礎上認識和擁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的戰略能力,是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必須深刻認識和盡快解決的問題。

一、提高教職員工國家教育的整體政治意識,建立濃厚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是提高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基本要素

提高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國家教育整體政治意識,建立學校濃厚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是提高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基本要素。隨著國家對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強調大力發展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并在發展的過程中實施教育并軌,優勝劣汰,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規律和要求,職業技術教育在國家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加強。當前,國家對教育體系進行了重新洗牌,在職業技術教育方面,對從屬于國營大中型企業職業技術教育社會功能的剝離已經基本完成,這為充實和加強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從單一的行業功能向綜合社會功能轉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企業剝離出來的行業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和原來的社會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實施重組、整合以強化學校機能和資源的共享。然而當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發展過程中卻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即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的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尤其是一些剛剛由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高職院校,存在著師資和行管值數嚴重倒掛的現象,人員素質普遍低下,“主人翁”意識不強。所謂“校興我榮,校衰我亡”的生存發展意識淡??;所謂“國家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國家興”的國家教育整體政治意識全無,學校教育戰略文化氛圍的形成根本無從談起。這對高職院校為適應國家整體教育發展走向和如何提高自身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生存發展競爭力的教育戰略思維提供生長的土壤形成了嚴重的阻礙。

因此,高職院校要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活動來解決師資和行管值數嚴重倒掛的現象,注重培養每一位教職員工的“主人翁”意識,使其具有高度的國家教育整體政治意識、職業技術教育意識與學校生存發展競爭意識,時刻捕捉國家整體教育發展走向,職業技術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以隨時適應國家教育形勢,提高學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意識。使得教職員工明白自己就是學校的主人翁,真正從思想上明確樹立“校興則我榮,校衰則我亡”,“國家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國家興”的正確教育觀念。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今后,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知識資本的價值將得到更加普遍的衡量和報告。對于在以知識為基礎的無形資產上面的價值——有關高職院校在辦學和教學的開放轉型(傳統的教育思想及辦學理念、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和改革探索)、人力資源開發(與企業聯辦教育、師資培養、師資交流、學生生源質量和畢業學生投放市場份額)和產學研結合(高新科學技術及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的投入產出的重要績效),將是國家、社會對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的一項最基本的要求,這個要求對促進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能夠有效運作的“軟實力”建設將是一個有機的提高。高職院校教職員工國家教育整體政治意識形成的濃厚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必然成為高職院校適應國家整體教育發展走向和如何提高自身在職業技術教育中生存發展競爭力的教育戰略思維生長的土壤。

二、明確知識精英群體定位,將教育戰略文化的感性認識抽象升華為教育戰略思維的理性認識,是提高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如果說提高每一位教職員工的國家教育整體政治意識,建立學校濃厚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是提高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基本要素;那么明確定位學校知識精英群體,加強其國家教育政治認知能力的培養,將教育戰略文化的感性認識抽象升華為教育戰略思維的理性認識,就是提高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關鍵要素。然而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在如何定義學校知識精英群體,如何重視、提高知識精英群體的國家教育政治認知能力的培養,如何有效地吸納社會知識精英群體為學校生存發展獻計獻策,將學校教育戰略文化氛圍形成的感性認識抽象升華為學校戰略思維的理性認識上卻陷入誤區。沒有深刻地認識到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校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精英群體,社會精英群體是學校教育的有機補充,只是將他們統一地擺在學校教職員工的個體位置上或可有可無,根本談不上什么知識精英群體的明確定位,其國家教育政治認知能力的培養和社會資源對學校教育的補充也就無從談起,這樣就使得學校即使擁有濃厚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的土壤,卻沒有將教育戰略文化的感性認識抽象升華為教育戰略思維的條件。

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在提高教職員工國家教育的整體政治意識,建立濃厚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的土壤基礎上,真正認識到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是學校教育的知識精英群體,是提高學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中堅力量,并給以明確的定位,進而加強和提高教師的國家教育政治認知能力的培養。這項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職院校要通過個人學習、個體和集體調研、教代會、校長辦公會等多種組織和活動形式提供學校教育戰略思維形成的條件。注重師資的“學歷繼續教育”和“雙師型”培養;注重專業理論教師定期下現場鍛煉,感受企業一線生產對知識和新型勞動技術人才的實際需求,接受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繼續教育,使其真正成為“雙師型”教師;走出校門,面向社會,面向企業,向全社會公開招聘或邀請政府教育、勞動部門的管理人員、企業人事和勞資管理人員及現場專家為專兼職教師。高職院校必須把學校教師知識精英群體與特聘社會知識精英群體緊密結合起來,將其凝注成學校具有較強的國家教育政治認知能力的強有力的知識精英群體隊伍,在學校教職員工國家教育整體政治意識形成的濃厚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基礎上形成統一的對國家整體教育發展走向,職業技術教育在其中的位置以隨時適應國家教育形勢而決定學校辦學努力方向的政治認知,從而為學校領導層實施在“硬實力”建設基礎上注重“軟實力”建設,以“軟硬”結合的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理念、運作及其管理知識治校的戰略管理打下將教育戰略文化感性認識抽象、升華為教育戰略思維的理性認識的良好的人文思維基礎。

三、學校領導層高瞻遠矚的宏觀與微觀戰略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決定要素

學校戰略管理是學校戰略思維和戰略文化的具體實施,由此說明了學校領導層具有高瞻遠矚的宏觀與微觀戰略管理能力,是提高高職院校生存發展競爭力的決定要素。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之語境下的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移,國家、社會、人們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概念有了嶄新的認識,對待職業技術教育辦學理念、運作及其管理的“軟實力”建設,需要像對待任何其他資產或資源等“硬實力”建設一樣去建設。因此,高職院校的領導層應當把建立在戰略文化和戰略思維基礎上的辦學理念、學校運作及其戰略管理的“軟實力”建設,計入學校運行適當的過程和系統,并列入其運作的各類資產及資源的資金投入產出的盈負表。

高職院校的領導層在進行學校教育戰略管理時,并不是簡單地把它理解為各類“軟信息”管理的延伸。而是要把學校教育戰略文化感性認識抽象、升華為教育戰略思維的理性認識,并將其落實在具體的學校戰略管理上。要想成為一所建立在以“硬實力”為基礎上的具有很強的戰略管理“軟實力”,能為國家、社會提供優質勞動型職業技術人才的綜合性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就必須擁有一個含現代通信手段,以服務器、工作站為主體的校園局域網和連接至互聯網的網絡設備、自動化無紙辦公系統及人文管理在內的信息基礎結構。因為它便于進行學校教育戰略文化、教育戰略思維和教育戰略管理的組織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獲得與輸出信息基礎方面,技術工具雖然重要,但關鍵在于掌握和使用技術工具的人。因此,學校領導層在實施教育戰略管理時,要讓整個學校團隊內部必須形成知識就是力量的風氣,必須加強人文環境的管理,人們必須具有共享知識的愿望,從而提高學校教職員工國家教育的整體政治意識,形成濃郁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進而加強和提高教師知識精英群體的國家教育政治認知能力的培養,使其具備較強的教育戰略思維能力。

高職院校的領導層必須從計劃經濟的桎梏中掙脫出來,打破自我封閉、保守僵硬的觀念,加強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以信息技術作為推動力,以學校和學校、學校和企業、學校和社會以及學校內部各個學科部門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為主導來規范和強化教育戰略文化氛圍的形成、教育戰略思維能力的建構和戰略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實施形成濃郁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具備較強的教育戰略思維能力和戰略管理能力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到不能片面地去理解和闡釋教育戰略文化、教育戰略思維和教育戰略管理。因為實際的情況是,教育戰略文化、教育戰略思維和教育戰略管理涉及廣泛的活動,它們共同的主題就是使用信息,共享知識、資產和資源。而這也就意味著面對市場經濟的壓力和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高職院校領導層必須最充分地利用所擁有的知識、資產、資源和共享社會資源,也即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活動地實施在學校有效地形成濃郁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使得知識精英群體具備較強的教育戰略思維能力,進而提高領導層的戰略管理能力。

高職院校領導層在宏觀戰略管理能力的實施上,要以校長辦公會、教代會的組織形式通過戰略決議,堅決拋棄所謂追求普通教育高校辦學方式的辦學理念,給自己辦學以“就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勞動型知識技術人才”的明確的職業技術教育的定位;堅決拋棄所謂“三年轉型、五年定型、十年升本”的不切實際的虛妄空想;堅決拋棄不切實際的追求校園面積、房屋建筑、設備資產“高、大、空”的負債運作。在結合學校自身條件和國家、社會關懷、支持,腳踏實地搞好學?!坝矊嵙Α苯ㄔO的基礎上,制定長期發展規劃和短期工作計劃,以與學校專業緊密相關的企業為依托,面向社會,實施專業技術相關學校之間的有機聯合,擴大辦學思路和水平,消滅計劃經濟等級觀念下產生的人浮于事的怪現象,精簡機構或對有關機構實施必要的轉制,做到發揮人的真正作用。建立校園網絡并連接互聯網,充分利用網絡通信媒體,建立各類數據庫以加強信息檢索和文件管理,把學校能夠正常運轉的技巧輸入進去,作為學校的資源隨時加以利用,形成濃郁的教育戰略文化氛圍。將教育戰略文化感性認識抽象、升華為教育戰略思維的理性認識。

高職院校領導層在微觀戰略管理能力的實施上,要指導、監管各職能部門開展工作。招生就業部門要做到堅決拋棄買賣生源的現象,及時研究分析、獲取企業和社會市場對各類最新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動態,建立健全招生就業和職業技術人才社會追蹤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及時獲取中等普通教育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部門或社會組織輸送的人才信息檔案,為在校學生建立畢業信息檔案并通過招生就業和職業技術人才社會追蹤系統平臺及時向社會傳輸,使社會和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生源需求、專業設置、教學管理、學生培養、學生職業技能鑒定、學生畢業信息等學校運作動態。教學實訓部門要做到專業設置適應企業和社會需要,堅持系統連貫教育的長班教學和提高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的短班培訓相結合;注重教學質量,認真制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學生培養方案和教學管理條例;走出校門,開展社會辦學,探索校內學生網上選課和學生在外實習實訓時實施網絡遠程教育的可行性;及時了解企業對提高職業技術人才進行職業技能鑒定工種的擴展需求,全方位、合理地向社會、企業全面開放或建立聯合實習實訓場地、職業技能鑒定。共同申請和承擔職業技能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職業技能鑒定,從而保證學校在人才、人力資源開發上能夠緊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蒲信c后勤部門要發揮職業技術教育高職院校在產學研一條龍基礎上的高新科技實用研究開發的重要作用,要做到及時收集研究國內外的最新科技動態,努力爭取校際、校企之間大型貴重儀器設備的共享,大型儀器設備基金的對等開放使用,共同申請和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立項與投入使用,通過高新技術科研成果的拍賣或轉變體制,將所屬科研機構由事業型單位向企業型單位轉制,努力將技術產品單一化向社會多功能化轉變,使得產品科研投入與成果產出一條龍,直接轉化為生產力并向社會推廣,從而保證真正做到知識、資產和資源的社會性共享。

【參考文獻】

[1]張文木.戰略能力決定國家命運[N].環球時報,2007-02-01(11).

【作者簡介】袁星新,男,湖南株洲人,供職于衡陽鐵路運輸高級技工學校,研究方向:漢語教學。

口腔醫學技術的職業分析范文第6篇

摘 要:為了解學習分析技術在歐美地區的應用現狀,制訂科學、有效的學習分析技術推進政策,JRC發布了《學習分析技術應用調查報告》。報告介紹了目前學習分析技術的典型工具、典型應用案例和各地區的支持政策,分析了歐洲學習分析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在深度解讀報告的基礎上,文章依據學習分析技術軟件使用年限和影響力篩選出十個典型工具進行簡要介紹;在實踐層次、實踐領域、實踐對象等方面篩選出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介紹;梳理學習分析技術現階段發展的重點問題和未來的工作重點。最后針對我國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訴求提出五點建議,以期為我國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研究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學習分析技術;報告解讀;案例分析;應用現狀;發展趨勢

收稿日期:2018-10-18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重大招標課題“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資源整合問題研究”(2017-JKGHZDZB-07),河南省教育廳2018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個人學習空間支持教師專業成長的生態模型及進化機制研究”(2018-ZZJH-246)

作者簡介:朱珂(1982— ),男,河南南陽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學習科學與技術和學習分析技術等;楊冰(1992— ),女,河南三門峽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技術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學習分析技術。

一、引言

學習分析技術的出現被認為是自學習管理系統出現后教育技術的第三次大規模發展[1],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為明晰學習分析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研究應用現狀,制定科學有效的政策框架,歐盟科學知識服務聯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JRC)發布了《學習分析技術應用調查報告》[2](以下簡稱《報告》),介紹了全球范圍內學習分析技術的實踐應用和發展現狀。本文對《報告》中調查的應用現狀和實踐案例進行梳理解讀,系統分析數字教育先進地區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發展規劃與行動路徑,結合國內學習分析技術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訴求提出建議,以期對我國學習分析技術的應用與發展有所幫助。

二、報告的研究背景

2005年,美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協會主動學習組織首次公布使用學習分析技術進行教學應用的系列案例 [3]。2010年,美國新媒體聯盟的《地平線報告》將學習分析技術列為未來發展的重要主題,學習分析技術研究領域正式形成[4]。學習分析技術借鑒了統計學、人工智能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5],是計算機管理教學(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CMI)和基于數據的決策(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DDDM)的繼承和發展[6]。

JRC在對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應用現狀進行研究梳理后,形成以“典型工具案例庫”“典型實踐案例”為主體的實證研究成果,同時針對該領域目前的應用現狀和未來的工作重點進行專題研討,最終發布以“學習分析技術領域行動清單”為核心的《報告》。

三、學習分析技術領域典型工具分析

為分析學習分析工具軟件在類型、功能作用及使用規模等方面的情況,以“典型工具案例庫”中所列工具為基礎,篩選出現階段學習分析技術領域典型的軟件工具共計28個。所選工具涉及義務教育(13個)、高等教育(8個)、職業教育(2個)及非正式教育(5個)等不同應用場景。

將這28個軟件工具從軟件類型和使用功能兩個方面進行量的數據統計(一個軟件涉及多種類型時重復計量統計)。從圖1中可以看出,課程輔助軟件和分析評價軟件所占比例最高,由此可知,目前市場對此類軟件的需求較高,且相應技術發展較為成熟;課程管理平臺軟件、自適應學習軟件及學習預警軟件在學習分析工具中占較大比例;教育管理決策軟件最少,僅為9%。教育管理決策軟件所占比例較少,其原因主要是決策系統中教育問題具有復雜性,如何有效處理海量繁雜的多來源數據是目前教育決策支持需要解決的難題,基于數據的教育決策的研究亟待完善。從圖2中可以看出,目前市場對具有統計分析作用及可視化作用的工具需求較高,同時技術應用也較為成熟,統計分析與可視化功能的軟件最多。預警功能占14%,自適應、預測分析及建模三種功能分別為13%、11%和10%。這四類功能的軟件在總的比例中也比較高,是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主流功能。對于推薦功能的軟件,在計算推送資源時,系統如何搜集來源更加豐富、覆蓋更加全面的學習數據,同時如何有效處理這些海量的繁雜信息、推送精準適用的學習資源是目前學習分析技術研究領域的研究重點。

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從上述28個典型工具軟件中篩選出10個應用年限超過3年、應用規模較大的進行介紹,如表1所示。通過此表可以看到現有學習分析技術工具在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教育應用中所發揮的作用。

四、學習分析技術十大典型實踐案例

《報告》中“典型實踐案例”部分收集、描述了學習分析技術的十大典型實踐案例,如圖3所示。

(一)第三方成功推廣學習分析技術案例——知識網基金會

知識網基金會(Kennisnet Foundation)是由荷蘭教育部資助的用于支持和鼓勵中小學有效利用信息通信技術的公共教育組織[17]。2011年,其開始為教育部門和各類組織提供學習分析技術、可視化工具和個性化學習等相關服務[18],并與荷蘭教育科研網合作,為荷蘭制定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標準和發展框架[19]。

(二)數據管理與隱私保護相關政策制定——英國開放大學

隨著收集學生數據的范圍和數量不斷劇增,數據的管理與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凸顯,學習分析技術領域中數據道德倫理方面暴露的問題亟待解決,英國開放大學與開放大學學生社團合作制定采集數據的八項原則,與英國聯合信息系統委員會(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JISC)合作發布《學習分析技術實踐規范》[20],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體系完整的隱私保護倫理政策。

(三)數據密集型戰略——悉尼科技大學

2011年,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制定了創建數據密集型大學的目標,針對大容量、多樣化、全方位的學生數據,進行合理有效的收集、存儲、管理、使用,并開發搭建合理分析利用教育大數據的軟件工具與平臺系統[21] 。2014年,學校開設互聯智慧中心,專注前沿學習分析技術工具的研究,以及為學生開設適應數據密集型時代的課程[22]。

(四)開源架構軟件——艾派瑞基金會的學習分析技術計劃

成立于2012年的艾派瑞基金會(Apereo Foundation)致力于以開源方式推動學習分析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展。2014年,Apereo基金會制訂了一個促進學習分析軟件加速開發的學習分析技術計劃:在10~15年內成功搭建針對開源式學習分析系統的基準框架,為學習者提供縱向數據的服務[23]。其中開發的學生成功計劃(Student Success Plan,SSP)工具[24],旨在提高學生的保留率、學習成績、畢業率和學習效率,其源代碼對公眾免費開放,因其有效性和開放源代碼的特性已在教育領域廣泛應用。

(五)學習分析技術商業化模式——藍雀機構

成立于2013年的藍雀(Blue Canary)機構,其商業模式是通過數據預測分析為客戶大學提供在未來一周內可能輟學的學生名單,幫助學校識別處于風險中的學生,然后由客戶針對預測結果采取干預措施以保留這些學生。2015年,因藍雀在預測方面的成就被黑板(Blackboard)收購,為Blackboard預測分析部分提供技術支持[25]。

(六)預測、預警、可視化的成功應用——普渡大學課程信號燈系統

美國普渡大學的課程信號燈系統通過數據分析預測在課程完成過程中存在風險的學生。系統的可視化功能利用信號燈的顏色來直觀顯示學習者目前的學習狀態。這一系統的應用,使每一位學習者都能對自己的表現了然于胸,并且可以為教師預警那些在課程完成過程中存在風險的學生[26]。

(七)自適應、個性化的學習分析技術——密歇根大學

密歇根大學在課程教學中應用學習分析技術為學生提供自適應、個性化的學習支持。2012年,密歇根大學在物理課程中實施自適應教育項目E2Coach。課前通過調查收集所有學生包括在物理和數學方面的學術成就、學習課程的動機、課程成就期望、對物理學的態度以及對課程完成的信心等相關信息,為每一名進入課程的學生刻畫學生肖像。學生肖像隨著時間和課程成就的變化而不斷豐富,能實時描繪學生的學習進度,并結合最終成就預期實施干預[27]。

(八)國家層面戰略支持——挪威

學習分析技術在挪威受到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視與支持,各教育部門大力推進學習分析技術的發展。2014年年初,挪威最大的教科書編著出版公司吉倫達爾(Gyldendal)與扭頓(Knewton)合作為小學生設計擁有配套學習分析技術工具輔助的教材[28][29]。同時,國家大力支持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挪威國家教育研究網絡推出教育數據共享服務平臺,解決教育領域數據共享問題,推進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發展[30]。

(九)社會網絡分析工具——臥龍崗大學

教學實踐型社會網絡工具(Social Networks Adapting Pedagogical Practice,SNAPP)是由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開發的社會網絡分析工具[31][32]。SNAPP本質上是一種診斷工具,在商業社交網絡和開源學習管理系統中進行實時社交網絡分析和可視化交互模式診斷,幫助教學人員識別學生行為模式,依據學習活動設計目標適時進行教學干預,為教師對網絡學習進行評估及針對個別學生采取干預措施提供有力依據。

(十)預測分析助力教育公平——佐治亞州立大學

調查發現,部分擁有很高的平均績點或臨近畢業的學生也會因為付不起學校的費用而中途退學?;诖?,佐治亞州立大學(Georgia State University,GSU)用預測分析的方式削弱因經濟原因產生的同齡人之間的成就差距。GSU還利用過去10年的250萬名學生的數據庫創建咨詢系統,該系統在預測分析后向學生提供最可能取得成功的課程路徑。研究調查顯示,在此系統的幫助下GSU畢業率從2003年的32%上升到2017年的74%[33]。

五、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發展趨勢和對我國的啟示

(一)學習分析技術發展應用前瞻

基于JRC長期的研究結果可知,目前的學習分析技術應用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是總體上使用學習分析技術來改善和創新學習和教學的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工作較為分散,缺少統一的統籌安排,未來將會優化頂層規劃,制定各級各層的宏觀發展戰略。在技術工具應用方面,大部分的學習分析技術工作主要集中在供應方面,針對需求方面的工作有所欠缺,未來將會依據學校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的需求,開發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軟件工具;在教育改善干預方面,可視化的學習分析數據缺少具體的教學活動建議,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缺乏可操作性,未來將會提供更多智能化方案與操作性支持服務;同時,未來學習分析技術領域將會更加關注創新教學過程和學習活動,幫助教育工作者與機構充分融入數字時代。隨著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來臨,學習分析技術將會更加深入地挖掘分析教育大數據,用技術手段支持改善教育教學。

(二)對我國學習分析技術領域的戰略啟示

1.優化頂層設計,制定宏觀發展戰略

教育戰略規劃是對教育發展的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的謀劃,與《報告》中制定一個與歐洲優先領域相一致的學習分析技術發展路線圖一樣,我國也需要站在國家戰略高度對以學習分析技術為代表的關鍵技術制定發展戰略,制定相應的建設目標和具體量化標準。

2.統一標準,促進跨平臺分析融合創新

目前眾多在線學習平臺和學習管理系統積累了海量的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教育數據,但因系統不同、平臺各異,容易形成數據孤島。如何建立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技術規范,使得各平臺和系統間能夠交流、聯通和整合,進而為數據的獲取、篩選、挖掘、分析、呈現提供規范流程和框架體系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3.加快數據管理設計,逐步完善標準體系

在學習分析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一系列有關教育數據安全和學生隱私保護的問題亟待解決。英國開放大學、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等機構已經著手制定教育數據集使用的管理框架,我國部分學者對此也進行了系列探討,但是完善的數據保護框架尚未建立[34],工信部印發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目前我國需要加強大數據標準化頂層設計,逐步完善標準體系[35]。隨著學習分析技術應用的日益普遍,這一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4.創新跨領域協同推進機制

學習分析技術是一個以數據為基礎、以技術為核心的新興研究領域。該領域發展離不開數據挖掘技術、情感計算技術、心理測量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等的革新與發展。技術的進步需要校企合作的模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學校在教學中應用技術,兩者協力促進技術發展。經過充分發展,形成基礎完善、技術保障、應用繁榮的學習分析技術產業體系,最終改善教學過程,提高教育質量[36]。

5.對接人工智能2.0,打造智能教育體系

隨著人工智能2.0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領域內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情感識別、跨媒體協同處理、深度學習等技術不斷成熟。對接人工智能技術的學習分析技術可以在教學評估、學習預警、自適應學習及資源和個性化學習路徑推薦等領域,提升教育效果和效率,提高教育質量。對接人工智能2.0的學習分析技術,是未來智慧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推動教育模式、教育體系變革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BROWN M.Learning Analytics:The Coming Third Wave[EB/OL].(2011-04)[2018-10-17].https://www.educause.edu/ir/library/pdf/ELIB1101.pdf.

[2]FERGUSON R,BRASHER A,CLOW D,et al.Research Evidence on the Use of Learning Analytics: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Policy[EB/OL].(2016-02)[2018-10-17].http://libeprints.open.ac.uk/48173/1/Analytics%20research%20evidence.pdf.

[3][5]祝智庭,沈德梅.學習分析學:智慧教育的科學力量[J].電化教育研究,2013,(5):5-12,19.

[4]毛剛,劉清堂.融入學習分析的網絡學習評價模型與應用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6,(6):20-27.

[6]顧小清,張進良,蔡慧英.學習分析:正在浮現中的數據技術[J].遠程教育雜志,2012,(1):18-25.

[7]ASSISTments.Making Math Homework More Effective:The 7th Grade Maine ASSISTments Efficacy Studeny[EB/OL].(2018-10-17)[2018-10-17].http://www.assistmentsmaine.org/about.php.

[8]Bingel.Bingel[EB/OL].(2018-10-17)[2018-10-17].http://www.bingelsite.be.

[9]Wikipedia.Cognitive Tutor[EB/OL].(2018-08-29)[2018-10-17].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gnitive_tutor.

[10][29]Itslearning.Itslearning for Advanced Reporition[EB/OL].(2017-01-29)[2018-10-17].http://www.itslearning.net/reporting-analytics.

[11]Schoolzilla.What Is Schoolzilla?[EB/OL].(2016-01-20)[2018-10-17].https://schoolzilla.com/infographic-2015-year-in-review.

[12]Knewton.Introducing Alta Knewton’s Fully Integrated Adaptive Learning Courseware[EB/OL].(2018-10-17)[2018-10-17].http://www.knewton.com.

[13][23][24]Apereo.Apereo[EB/OL].(2018-10-17)[2018-10-17].https://www.apereo.org.

[14]Khanacademy.A Personalized Learning Resource for All Ages[EB/OL].(2018-10-17)[2018-10-17].https://www.khanacademy.org.

[15]Digital Assess.Technology that Frees You up to Focus on Education[EB/OL].(2018-10-17)[2018-10-17].http://digitalassess.com.

[16]DENLEY T.Degree Compass Course Recommendation System [EB/OL].(2013-06-27)[2018-10-17].https://library.educause.edu/resources/2013/6/degree-compass-course-recommendation-system.

[17][18][19]Kennisnet.The Netherlands Country Report on ICT in Education[R].Brussels:European Schoolnet,2011.

[20]JISC.Code of Practice for Learning Analytics[EB/OL].(2015-06-04)[2018-10-17].https://www.jisc.ac.uk/guides/code-of-practice-for-learning-analytics.

[21][22]SIEMENS G S,DAWSON,G LYNCH.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ivity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Policy and Strategy for Systems-Level Deployment of Learning Analytics[EB/OL].(2013-12)[2018-10-17].http://www.researchgate.net/file.PostFileLoader.html?id=5876881f48954c17c729b527&assetKey=AS%3A449426784296961%40148416310309.

[25]芥末堆.一年內完成了5筆收購,讓我們回顧下LMS巨頭Blackboard的“買買買”之路[EB/OL].(2015-12-06)[2018-10-17].https://www.jiemodui.com/N/33039.html.

[26]ARNOLD KIMBERLEY E,Pistilli Matthew.Course Signals at Purdue:Using Learning Analytics to Increase Student Success[R].Canada:Vancouver,2012.

[27]Educause.University of Michigan Physics Department:E2Coa-ch[EB/OL].(2014-07-21)[2018-10-17].https://library.educa-use.edu/resources/2014/7/university-of-michigan-physics-department-e2coach.

[28]Gyldendal.Multi Smart?ving[EB/OL].(2018-10-17)[2018-10-17].http://www.smartoving.no/.

[30]UNINETT.Dataporten[EB/OL].(2018-10-17)[2018-10-17].https://www.uninett.no/tjenester/dataporten.

[31]ETDoer.Social Networks Adapting Pedagogical Practice[EB/OL].(2013-10-13)[2018-10-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8f6da3210101dj1d.html.

[32]DAWSON S.\"Seeing\"Networks:Visualizing and Evaluating Student Learning Networks[EB/OL].(2011-01)[2018-10-17].https://research.u-ow.edu.au/content/groups/public/@web/@learnnet/documents/doc/uow115678.pdf.

[33]KURZWEIL M.Building a Pathway to Student Success at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EB/OL].(2015-04-23)[2018-10-17].http://www.sr.ithaka.org/publications/building-a-pathway-to-student-success-at-georgia-state-university/.

[34]吳晨光,劉斌.國外學習分析項目研究現狀及對國內學習分析發展的啟示[J].數字教育,2017,(3):41-45.

[35]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1-17)[2018-10-17].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652858/n1652930/n3757016/c5464999/content.html.

[36]朱珂,劉清堂.基于“學習分析”技術的學習平臺開發與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9):127-132.

(責任編輯 杜丹丹)

Key words: learning analytics technology;report interpretation;case study;application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上一篇:唐詩大全范文下一篇:學校師德活動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