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水磨亭子歐陽修譯文

2022-10-19

第一篇:水磨亭子歐陽修譯文

歐陽修《養魚記》原文 譯文

【原文】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對非非堂,修竹環繞蔭映,未嘗植物,因洿以為池。不方不圓,任其地形;不愁不筑,全其自然??v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風而波,無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潛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憂隘而娛窮獨也。

乃求漁者之罟,市數十魚,童子養之乎其中。童子以為斗斛之水不能廣其容,蓋活其小者而棄其大者。怪而問之,且以是對。嗟乎!其童子無乃嚚昏而無識矣乎!予觀巨魚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魚游戲乎淺狹之間,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養魚記。

【譯文】房檐轉角的前面有塊空地,面積四五丈,直對非非堂,四周綠竹成蔭,沒有種植花草。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圓的池塘,沒用磚砌壁,沒用泥土修建,保存它原有的特點。用鍬開溝疏通水路,從井里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滿滿地,清澈透明。有風,漾起水波;沒風,水面平靜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來。我在池塘旁休息,須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循著水面微波沿岸散步,有一種茫然身處千里江湖上的感受,我的憂愁和孤獨都得到解脫。

我找到一個大魚網,買了幾十尾魚,叫童子把它放進池塘里養,童子認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擴大容積,他把小魚放進池塘,而把大魚丟在一邊。我感到奇怪,問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訴我。唉!那個童子也是愚昧糊涂沒有見識啊!我看那些大魚枯死在池塘一邊,而那些小魚游戲在又淺又窄的池塘里,顯出得意的樣子。我很有感觸,因而寫了《養魚記》。

【譯文2】房檐轉角的前面有塊空地,面積四五丈,直對非非堂,四周綠竹成陰,沒有種植花草。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圓的池塘,沒用磚砌壁,沒用泥土修建,保存它原有的特點。用鍬開溝疏通水路,從井里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滿滿的,清澈透明。有風,漾起水波;沒風,水面平靜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來。我在池塘旁邊休息,須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循著水面微波沿岸散步,有一種茫然身處千里江湖上的感受,我的憂愁和孤獨都得到了解脫。

我找一位漁人,買了幾十尾魚,叫童子把它們放進池塘里養,童子認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擴大容積,就把小魚放進池塘,而把大魚丟在一邊。我感到奇怪,問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訴我。唉!那個童子也是愚昧糊涂沒有見識啊!我看那些大魚枯死在池塘一邊,而那些小魚游戲在又淺又窄的池塘里,顯出得意的樣子。我很有感觸,因而寫了這篇《養魚記》。

【題解】這是一篇雜文,當然屬于小品。所謂“雜文”,原指作品內容駁雜,于文體不易歸類,故以“雜”名之。而所謂小品文,其內容實亦屬于“雜”之一類。如尺牘、題跋、隨筆、日記等短文,皆在小品范疇之內,而其內容也都是無所不包的“雜拌兒”。由此可見,小品文者,第一是形式短小,第二則為內容龐雜。至于今天多稱諷刺小品為雜文,此蓋肇端于魯迅的大量作品。其實諷刺小品只是雜文的一種,有些抒情小品,內容又何嘗不雜!如果文中抒情與諷刺兼而有之,那恐怕更是標準的“雜”文了。

這篇《養魚記》,可以說是抒情與諷刺兼而有之的雜文。題目“養魚”,而文章的一半篇幅都用在對魚池的描繪上,先從位置寫起,說明這小池“直對非非堂”。再寫魚池形成的原因,那是由于有一塊未種花草的空地,便用來挖成一個不方不圓不大不小的土坑,然后注入了清澄的井水,使之成為池塘。池塘雖小,卻是足供作者休息和散步的好地方。憑了作者藝術的素養和豐富的想像,竟然在這小小的池邊獲得了精神寄托,“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并且“足以舒憂隘而娛窮獨”,這確是樸實無華的抒情妙筆。

第二篇:《亭子》教案二

教學過程:

一、猜字導入,揭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字,猜猜看是什么字?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么樣畫亭子。(板貼課題《亭子》)

2、(PPT出示兩座亭子圖片)同學們,你認識這兩座亭子嗎? (哦,原來它就在我們的身邊呀!)

今天,就讓老師帶你們一起去領略亭子的文化,感受它特有的藝術魅力。

二、欣賞四大名亭。

1、簡介亭子歷史。

亭子初建于漢代,其目的是為了休息、避雨。每隔五里或十里地便建一個亭子。五里為短亭,十里為長亭。隨著歷史的發展,能工巧匠的不斷涌現,亭子作為點景建筑,出現在了園林中。(PPT出示簡介,師配樂朗誦)

2、誦讀四大名亭詩句。

(1)亭子歷來為人們所喜愛,古往今來許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關于亭子的佳句。今天,張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句:

(PPT配樂出示,生齊讀。)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云水間。

(2)同學們,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這些詩句中都藏著一座亭的名字,現在老師就要來考考大家,你能連一連嗎?哪句詩對應的是哪座亭?(PPT出示連線題)

3、了解四大名亭歷史。

同學們,這是四座歷史悠久的亭子。

(1)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寫的就是此亭。

(2)這是位于北京的陶然亭,初名“江亭”。后因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而改名。 (3)愛晚亭在湖南長沙,原名“紅葉亭”。根據唐代詩人杜牧的名詩《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F在亭子上的“愛晚亭”三個字還是毛澤東主席題詞的呢!

(4)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初名“振鷺亭”,后改名為“湖心亭”。 醉翁亭、陶然亭、愛晚亭和湖心亭因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被稱為我國古代的四大名亭。

三、欣賞亭子圖片。

1、張老師給大家講述豐富多彩的亭子文化,現在由老師帶領大家來“大觀園”欣賞更多的亭子。(出示大觀園PPT)

2、這么多亭子中,你最喜歡哪一座?為什么喜歡? 生預設:

(1)金色和白色搭配使整座建筑顯得很宏偉,金色讓亭子金碧輝煌。 (師:這種金碧輝煌的亭子我也很喜歡。)

(2)這座亭子的亭檐很有特色,有三層,從遠處看來重巒疊嶂。 (3)亭子很像我們生活中一把溫馨的小傘。 (4)這座亭子像一座城門,很氣勢恢宏。

(5)整座亭子上面部分采用了樹葉的形狀,整座亭子簡潔大氣。 (6)中國傳統亭子風格,色彩對比鮮明,看來亭子顏色非常吸引你。 小結:這些亭子各具特色,每一座都有著它獨特的韻味,帶給我們與眾不同的感受。

四、研究亭子。

1、分析亭子平面圖。

如果用幾何圖形來概括的話,你們覺得亭子的形狀是什么呢?(PPT出示) (1)八邊形(師:觀察得很仔細。) (2)六邊形(師:反應很快。)

(3)扇形

小結:其實亭子還有很多幾何圖形,比如五邊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等。

2、了解亭子結構。

雖然亭子形狀不一樣,但是它們有著相同的部分,請你仔細觀察亭子有哪幾部分組成?(板貼:基座、柱子、亭檐) 小結:是的,亭子有亭檐、柱子、基座這三部分。(指著板書強調。)

3、欣賞亭子細節。

是不是所有的亭檐、柱子、基座都是一樣的呢?我們來看看亭子的局部圖。請同學們打開平板電腦(學生欣賞平板電腦的圖片,要求:在看的過程中仔細欣賞圖片中的裝飾。)

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張?為什么? (1)亭檐:

①生動的龍,還有鮮明的色彩。 (師:如果你來畫,會畫什么呢?) ②這些線條構成的花紋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③風鈴 (2)柱子:

①筆直的線條讓柱子顯得很干脆利落,增添的花紋讓柱子更精美。 ②柱子上的水墨畫猶如畫龍點金

③雕龍畫鳳的柱子看著很氣派,具有古典氣韻。 (3)基座: ①簡單的幾何圖形 ②美麗的花紋

③奔騰的駿馬讓基座有了動感。

小結:看來,我們可以把動物、花紋、植物、風鈴等物品,裝飾到亭檐、柱子、基座等這些部分上。經過我們這樣裝飾,亭子會更加美麗。

五、亭子創作指導。

1、欣賞同齡人的作品。

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其他小朋友他們的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師:除了這種動物,你還可以設計哪些動物?除了動物,還可以設計哪些在亭檐上?柱子上除了龍還可以裝飾一些什么?基座我們還可以給它添加什么花紋?)

2、教師示范。

(1)畫結構,在黑板上畫亭子的外形。 (2)畫亭檐的花紋,在投影上畫亭檐的裝飾,再板貼再黑板上。

3、學生創作。

看,加上了裝飾,我們的亭子更具美感了。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畫紙,按要求作畫。(PPT出示作業要求)

(1)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2)生兩兩拼貼亭子,固定在KT板上,在條屏上展示。 (3)交流評價。

六、課后拓展。

1、亭子不僅可以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亭子的工藝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PPT出示)欣賞各種材質的亭子手工作品。

2、老師知道同學們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精美的亭子。(PPT出示亭子圖片)

第三篇:讀《歐陽修》有感

可敬可愛的文忠公

——讀《歐陽修》有感

作者:陳 香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歐陽修,歐陽文忠公,無疑是為文者之師范,從政者之楷模!我對他,有的是敬佩之情,不,是敬仰,是高山仰止!

我敬仰文忠公的錦繡般的詩文。他的《秋聲賦》、《歸田錄》等散文寫得活潑清新,《玉樓春》、《浣溪沙》等詩詞婉曲纏綿,《集古錄》、《新五代史》更是博大精深。吟誦他的佳作《醉翁亭記》,誰不如癡如醉?文章所描繪的山水之秀,運用的文筆之美,抒發的境界之高,讓我等享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文學大餐!什么叫作膾炙人口!宋朝文壇領袖歐陽公啊,他的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讓多少莘莘學子頂禮膜拜!

我敬仰文忠公如山高的品德。他從政原則性極強。同行間不喜錦上添花,卻能雪中送炭。恩師晏殊大宴賓客,作為門生的歐陽修不但沒有附風雅、頌師恩,還婉轉批評這位大官老師的鋪張浪費、不恤軍情。改革家范仲淹的被誣陷貶謫,歐陽修挺身而出,慷慨陳詞,為其鳴冤叫屈,因此而受牽連,但他卻義無反顧。要知道,在官場,大多官員都是信奉“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第一;有不少投機政客,更是落井下石,踩著別人的肩頭往高處爬。幾千年來,政界“裙帶風”盛行,“厚黑學”不衰,因為它們有深厚的土壤。否則,怎么會有“冠上的翎帶血染成”之說?世事風云多變,范仲淹重起為相,為報答患難之恩提拔歐陽修,不料歐陽公卻斷然拒絕,不攀高枝,何也?他說,我們可以同退,但不可以同進。當年的陳辭完全出于公道正義而非私情——何等的高風亮節!

我敬仰歐陽公似海闊的胸懷。他知禮部貢舉,整頓考風,改變文風,雷厲風行。對熱衷寫怪癖文字“太學體”第一人的劉幾,貼文開刷,毫不留情。而對飽學之士,無論是新人還是舊人,他都滿腔熱情,推之薦之,不遺余力,為國家人才的輩出而孜孜然,為堂屋的高朋滿座而欣欣然。他慧眼識蘇軾更是成了千古佳話。他斷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如此的歡欣鼓舞,足見其胸襟氣度之寬廣。誰都知道,自古文人多相輕,彼此互不買賬,今天你挑我的刺,明天我揭你的短,相互攻擊無休止,這種筆戰,雖沒有市井小民口水戰的庸俗,也沒有江湖人士打斗的刀光劍影,但口誅筆伐間也常是殺人不見血。歐陽公卻是例外,他是“無行文人”的異類,()他一生都以新秀的涌現為樂事,以群星的燦爛為自豪!——呵,多廣闊的胸懷!

當然,歐陽公并非孔圣人,也非道學士,他所寫的艷詞,成了政敵們傳播他的八卦緋聞、攻擊他人格問題的有力證據。“他一定好色。”“他肯定風流成性”“他是個劣跡斑斑的偽君子。”白紙黑字,言辭鑿鑿,似乎不是空穴來風。我為歐陽修舞文弄墨時不小心授人以話柄而遺憾,同時更堅信清者自清,歐陽公的艷詞,讓我等覺得他老人家可敬之外,更有可愛之處。是真學士自風流,一個性情男士,目睹嬌女佳麗,人間尤物,怎么不怦然心動?色,食也。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歐陽公把這些靈動的情愫大膽地抒寫出來,是率真,而不是下流;是對女子嫵媚的欣賞,而不是對男女風情的展視,更不是文字游戲的玩弄和污染。“天下唯小人和女子難養也。”孔老夫子的這一話語中聽嗎?他對女子的偏見,不說性情中人,就是普通百姓,也會嗤之以鼻,除非你是生理有毛病、心理出問題的衛道士,才會虛偽地繼續捍衛。退一步說,歐陽修即便真的攜小妾、帶美女,出入交際場合,也沒有什么有損人格、敗壞民風,因為在封建時代,富人一夫多妻,文人風流倜儻,天經地義,說三道四者是自討沒趣??偠灾?,言而總之,歐陽公,乃是真人,性情真,詩文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他做到了。

可敬的文忠公,可愛的歐陽修,你的文風,你的德風,山高水長!

陳香,溫嶺三中教師,溫嶺教育作協會員。

真誠隨性,愛自然喜花草,曾任溫嶺蘭協秘書長,編撰二十來期的《溫嶺蘭訊》。

從教三十多年,以下水作文自娛自樂。加入溫嶺教育作協,意在文友中染化自己,提升文學修養,在楊柳灣的夕照中,在面朝大海的陋里,我手寫我心,將人生百味,付之筆端!

第四篇:歐陽修 (六)費力反而不討好

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

六、費力反而不討好

畫外音:

歐陽修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更是北宋政壇著名的諫官,歐陽修對于政敵是針鋒相對、毫不手軟,耿直不屈的人格成為他個性的標簽,然而他的這個性格有時候也會傷害到別人,甚至會做出費力不討好的事,在歐陽修的一生中,這樣的事絕不在少數。歐陽修與范仲淹是同道好友,而在范仲淹去世后,歐陽修的這支生花妙筆卻得罪了范仲淹的家人,這是怎么回事呢?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康震教授做客百家講壇,系列節目《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第六集《費力反而不討好》。 康震:

在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范仲淹去世了,一顆巨星隕落了。我們知道范仲淹和歐陽修的關系那是非同尋常,范仲淹對歐陽修有獎掖提攜之恩,兩個人也是同道的好友,友誼非常深厚。范仲淹去世了以后,他的兒子范純仁也是當時一個很著名的文人,就邀請當時他們一起推行改革運動的另一位重臣叫富弼,為他的父親撰寫墓志銘。邀請歐陽修為他的父親撰寫神道碑。解釋一下,墓志銘是埋在墳里頭的,寫好了以后刻好了以后就在墳里頭了,將來多少年以后把這個墳刨開了,要了解墓主的生平,就看這墓志銘。神道碑是立在墓道上的,就是,是在外邊別人能看見的。就這么個區別。一個是在暗里的,一個是在明里的。這個任務交給他,他不能不寫啊,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應該寫,可是對歐陽修來講這太為難了,為什么呢?因為要評價范仲淹就意味著要評價過去幾十年的政治史,對不對,我們都知道范仲淹跟他一樣在政治上也是起起落落,他可能沒有一個私人的敵人,但是他可能擁有很多政治上的對立面,那你現在評價范仲淹,那些對立面的勢力還都存在著,所以歐陽修就說什么呢?說我寫這個神道碑,對上不能有損國體,因為范仲淹生前擔任的職務那是跟國體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現在我對他的評價不能有損國體。第二,也要躲開那些對立面的明槍暗箭,我不能把這個神道碑一寫出來,結果招致一大幫人的群起而攻之。所以他說寫這個神道碑首先要有一個原則就是要穩當,穩當的內涵就是要公道、要公平。我只要立住了公平,誰也說不了我什么。所以他說“須先自執道義也”,我自己先把道理拿定了,把立場立定了,我自己的說法確定了,我的原則確定了,我對范仲淹的評價就好辦了。

就寫了,富弼的墓志銘寫得很快,寫完了之后就埋到墓里邊去。歐陽修的神道碑寫了15個月,你想歐陽修這樣的散文大家、政治家,溜溜地寫了15個月,交稿交得特慢,這才寫出來,寫出來他還不放心,專門交給當年與范仲淹在宰相府里共事的韓琦,讓他過目。韓琦給他提了一些意見,他進行了修改之后,然后才拿了出來。嘿,我跟你說啊,他是千小心萬小心,你看他們原來同一陣營里邊的韓琦他是最有發言權的,他沒有意見了。最僥幸的是他們的對立面們沒有任何聲音,這就說明他做得公道不公道呢?公道。穩當不穩當呢?穩當。

才是的,有一個人不高興,就是寫墓志銘的富弼,富弼看了以后沒有明確地講不滿,但他講一段話,這話是大有深意的,他怎么說呢,他說我這個人寫文章求的就是善惡分明,我要寫善就是為了勸誡后來。我要寫惡,就是為了懲治那些敗類。我寫的文章從來都不模棱兩可,怎么叫不模棱兩可呢,就是褒貶分明,讓善人能長生,讓惡人下地獄。如果寫文章前怕狼后怕虎,左右都害怕,我不高興這樣做,我寫墓志銘就堅持的這個原則。而且他說什么呢,我明確說,我在給范仲淹寫的這個墓志銘里邊,我就是激烈地抨擊了當年的那些對立面,我知道他們那些對立面的后人現在還活著,我不怕。我把這話講出來,他們肯定會群起而攻之,但我就是不懼怕,我活人就活個有原則,原則分明。大家都能聽得出來,是吧,要是沒意見他平白怎么說這番話呢?歐陽修啊,對這段話有一個明確的回應,他怎么說?他明確地告訴富弼,如果你們覺得不合適,請人另寫,哥哥我不干了,我還真不惹這個,你們覺得不合適你們另請高明。 畫外音:

歐陽修與范仲淹不僅是政治上的同道者,更有著深厚的私人友誼。以歐陽修的絕世文才,為范仲淹書寫的神道碑文肯定如花團錦簇一般,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文章寫成后反對的聲音卻并沒有出自政敵的陣營,而是來自身邊的好友,這是為什么呢? 康震:

大家知道,范仲淹當年推行革新的時候畫了一幅《百官圖》,所謂《百官圖》那就是在當時做了二十多年宰相的呂夷簡的門下關系盤根錯節,這些當官的,誰是怎么上去的,誰是怎么做官的,那些根根梢梢都跟這呂夷簡有關系。范仲淹向宋仁宗上《百官圖》目的就是要揭開這個黑蓋子。打起來了、沖撞了、矛盾了、黨爭了,先是范仲淹被貶,歐陽修那會兒不是也被貶了嗎,后來呂夷簡也被貶,在這當口就發生了一件大事,西夏和北宋的戰爭爆發了,呂夷簡重新為宰相,他一做宰相,就做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他主動向皇上提名,這時候應該緊急地調回范仲淹,讓他全權負責對西夏的戰爭。在寫到這一塊的時候,歐陽修在神道碑里是這么寫的:

“及呂公復相,公亦再被起用,于是二公歡然,相約戮力平賊。天下之士,皆以此多二公。”——歐陽修

呂夷簡重新做了宰相,范仲淹也因此重新被起用,兩個人相約共力殺賊。天下之士都因此稱許兩位國家高級干部。就這么個事。問題害在哪兒了?還不光是富弼,范仲淹的兒子范純仁就堅決不同意。范純仁說什么?“我父至死未嘗解仇。”我爸爸到死都跟那呂夷簡沒完,跟那仇就沒解開過,我就沒聽說過他老人家什么相約共力戮賊殺賊,沒有的事。富弼他又不是范仲淹的兒子,他不好講得這么明確,他是從評價一個人要善惡分明,是吧,要有原則,從這個角度講。其實他的意思也是一樣,你怎么能亂寫呢?呂夷簡那是咱們什么人,那是咱的仇人啊!你現在說的是咱那頭兒范仲淹跟他相約共力殺賊,那咱們的原則不就喪失了嗎?你這不是和稀泥嗎?你不就怕得罪人嗎?但是范純仁不一樣,這是給他老子寫的蓋棺論定的評價,他當然急眼了,我爸爸到死都沒跟他平息了這過節,沒完,我這兒還沒完呢。

歐陽修是一個原則性非常強的人,我們已經對他很了解了,歐陽修怎么說?說我也吃過這呂宰相的虧,他也治過我,但我跟你們說,我寫他跟范仲淹的事情那是要公道的,只有公道才能傳之后世。我聽說范仲淹說過,他一生從來沒有怨恨過一個人,這事就奇了怪了,他自己都覺得跟這個呂夷簡之間沒仇了,你這當兒子的出來非說地底下已經死了的兩個人互相之間仇沒解開,你們同在一個屋檐下,父子倆怎么就差得這么遠呢?我告訴你,這是歐陽修的原話,說什么,你說你父親說沒解仇就沒解仇了?你那會兒才多大?這是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公等少年,何從知之?”你小兔崽子你懂什么?你知道為什么歐陽修在這問題上非常地鮮明?因為評價范仲淹關系國之大體,就是對范仲淹的評價如果出現偏差的話,那就對整個這一段的歷史,對這一段的北宋國家的形象有重大影響。他要是個一般的縣令那就算了,對不對,你愛說怎么怎么,只要你高興。這是什么?你的父親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邊主持朝政,代表著國家的朝政的形象,我能為你這小子的這兩句話就改嗎?我是證人,我聽見了,我見到了。

那大家可能就說別激動,別激動,我們就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你現在說歐陽修這么說,我們說對。那他兒子人家肯定回家跟他爸爸也說過這事,他也這么說,富弼也是當事人呢,他為什么意見跟你也不一樣呢?這就得再看第三者的記載,司馬光,大史學家,在他的著作里邊對這個事情有原原本本的記載,他記載的這段話非常重要,他說什么呢?范仲淹回到朝廷之后對呂夷簡說,我呀,以前對您多有冒犯,我真的沒想到,您能提名提拔我,我沒有想到您能這么做。呂夷簡怎么說呢?說

“夷簡豈敢負于舊事為念耶?”

——宋·司馬光《涑水紀聞》 在國家大事面前,我怎么能以我們過去的過節縈懷于心呢?我們都是干什么事情的人,我們都是為國家做大事的人,不能以個人的私人的小過節為念,這是一個證據。后來的蘇轍也曾經記錄過一個事實,范仲淹臨到前線去之前,專門給呂夷簡寫了一封信,向他承認當年所犯的一些不得體的錯誤。當然有的人解釋說,他要走了,他擔心在后院搗亂,可能有這個因素。但不管怎樣講,這個人愿意這樣做,為的是什么呢,為的是自己能夠全力地在前線組織作戰。那大家說,這你又都說的是第三者,問題我就想問范仲淹到底寫沒寫這封信,我告訴你,還真寫了,這封信的名字就叫《上呂相公疏》,現在依然能夠在宋代人呂祖謙所編的《皇朝文鑒》113卷里邊找到這篇全文,但是你到了南宋朱熹的時候,翻開范仲淹的全集已經見不到這篇文章。很顯然這文章被誰刪了?被范純仁刪掉了。在這篇文章里頭,在這封信里邊范仲淹是怎么寫的,他感謝呂夷簡說:

“褒許之意,重于金石。不任榮懼,不任榮懼”

——范仲淹《上呂相公疏》

你對我的獎掖之恩,對我的褒獎之意,真是重若金石。我真是誠惶誠恐、誠惶誠恐。 “情既齟齬,詞乃睽戾,至有忤天子大臣之威”

——范仲淹《上呂相公疏》

我自己很慚愧,當年我的一些說法、我的一些行為不但對皇上不敬,對您這樣的國之大臣也不夠尊尊。是一種善意的釋放,就是一種想要和解的一種善意。最重要的是范仲淹在這封信里頭還舉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他說什么呢,他說當年唐朝的郭子儀和李光弼兩人不對付,不說話,后來等到安祿山起兵反唐的時候,兩個人執手立志,共戮國賊。您就是當朝的郭子儀,我肯定沒有李光弼那能力,我擔心有負國家的期望,也有負您的期望,范仲淹是這么講的。所以我們說既有范仲淹本人的這封書信,又有司馬光、蘇轍等人的記錄,同時不管怎么講畢竟歐陽修是與范仲淹共事過的,這樣的事情遮是遮不住的,應該說,這應該就是事實的真相。就是在這個問題的評價上、寫法上、態度上,富弼跟歐陽修有分歧,范純仁更是無法容忍。 畫外音:

為尊者諱,為長者諱,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文化傳統,對范仲淹的家人來說,呂夷簡既然是范仲淹生前的政治對頭和夙敵,那么兩個人的過往又怎能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神道碑上呢?而作為歐陽修來說,他又為何非要一意孤行,甚至不惜得罪范仲淹的家屬,去做這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當文章寫成后,范仲淹的家人們又該拿它怎么辦呢? 康震:

結果很不愉快,范純仁讓人從碑上把“至此、以至”那的二十多個字全部都刪掉,全部磨掉。就是凡是涉及到說我爸爸跟呂夷簡和解的那些話全數刪去。歐陽修的做法是拒絕接受被刪掉以后遞給他的拓片。他明確告訴大家,以后你們要想看我寫的給范仲淹的神道碑,甭去看那塊碑,那不是我寫的。要看得看我家傳的集子。就是我自己將來,我百年以后我自己傳世的集子,您看我那個。你要看那碑,告訴你,那人不是我,那上刻的是歐陽修,那人我不認識,你得看我自己的。在原則問題上我們知道歐陽修是絕對不會含糊的。

大家可能就說了,這個歐陽修就不犯錯啊?他那個神道碑就寫得那么精準?也有錯。歐陽修他是一個立場鮮明的人、堅持原則的人,但不是一個固執的人,不是一個犟人。他有錯,什么錯呢?他在里頭寫呀,說宋仁宗曾經想率領文武百官給他母親磕頭,上朝的時候,范仲淹說這事不妥呀,力諫止之,就是拼命地勸他,把這事給勸下來了,沒發生。后來蘇洵在編這個朝廷的文件的時候,就發現沒有勸住,還是發生了這件事。就告訴了歐陽修,歐陽修就改過來了。

還有包括他在寫這個神道碑的時候牽扯到范仲淹的履歷,哪個年齡做的什么官,哪個年齡做的什么官,別人看了以后也告訴他說你這個不對,前后順序都是亂的。歐陽修明確表示我寫神道碑不是給他填履歷表,我的這個排列是按照我自己行文的意思來排的,我特別做了注明。你們如果要了解范仲淹的履歷,千萬別看我這塊碑,你們可以看什么呢,看墓志銘,墓志銘里邊會詳細地按照時間的順序來排列他任官的先后。他不是一個固執的人,是可以改的。

那么大家就說了,那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巨大的分歧呢?甚至不惜得罪人家家屬,本來這是個好事,是不是,他跟范仲淹這么好的關系、這么好的朋友、同道者,人家屬讓你寫一個蓋棺定論的神道碑,你就寫成這種結果,兩廂都不愉快。為什么呀?這里邊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原因。大家要知道,像唐代的“牛李黨爭”那爭的是什么呢?爭的是權力,爭的是政治利益。宋代的時候,在范仲淹、呂夷簡等人所發生的爭論從最開始的時候叫做“君子之爭”,爭的是什么呢?政見不同,絕對不是爭的權力。就是說對于朝政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發生爭論,但是君子動口不動手,我們可以進行辯論,真理愈辯愈明,誰對的我們就服從誰。所以君子之諫、君子之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為什么歐陽修等人拼命地給皇上說,我們是朋黨,但我們是君子之朋,這是一個根本的不同??墒谴蠹乙?,爭著爭著就容易意氣用事,爭著爭著,原來本來是為了國家的利益,爭政見的不同,最后就變成了派性的斗爭。只要是你說對的我就說是錯,只要你說錯的我就說對,這樣一來就把派性的利益放在了國家利益之上,這是很糟糕的。

我告訴你革新派們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大家還記得原來歐陽修、范仲淹被貶之后,蔡襄寫過一首詩叫《四賢一不肖》,這四賢說的是誰呀,四賢說的是范仲淹、余靖、尹洙、歐陽修,那不肖是高若訥,就那倒霉的諫官。歐陽修不是寫篇文章罵他嗎,最后罵完了歐陽修也被貶了。這《四賢一不肖》這個詩寫出來的時候它就很有分寸,因為當時的人明確地了解到蔡襄寫的是事實,這幾個被貶的人確實很冤枉,而高若訥作為一個諫官在當時的表現確實讓人不齒,所以《四賢一不肖》這個詩寫出來,雖然寫的是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但是大家基本是認同的。有人攻擊蔡襄,革新派的人就為他說話。

可是到了后來,我說過一個人叫石介,石介寫了一篇《慶歷圣德頌》歌頌慶歷新政,但是卻詆毀反對派,這就很麻煩,我說過,范仲淹看了這首詩都說此等怪人一定壞了我等大事,韓琦看了也說,國家大事豈可以此言之?我們國家的大事怎么能這樣子意氣用事呢?他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在這首詩里邊,石介對那些對立面和反對派極盡人身之攻擊,一吐心中之憤懣。魯迅說過辱罵和恐嚇絕不是戰斗,你可以講道理但不要罵人,你越罵你越沒有道理,所以石介寫了這首詩在革新派陣營內部卻引起了比較反感的回聲,這就說明什么,說明你這樣做就是派性斗爭,就不再是“君子之爭”了。

所以這樣一種情形之下,像歐陽修他是很清醒的,他就要反省,這冤冤相報何時了啊?大家要知道這些派性的斗爭會讓政治空轉。有人曾經評價過這個事件,說什么呢,說最開始的時候是君子之爭,君子之爭是為了反對小人,但是斗來斗去、斗來斗去就偏離了方向,小人沒斗倒,老百姓吃虧了,國家利益受到損害了,派性的利益一旦站在了國家的公共利益之上,他會以國家的利益、國家的名義來實行派性的利益,而且最糟糕的是這些所謂的君子、所謂的革新派,當他們要斗這些反對派的時候,他們用的手段跟那些反對派用在他們身上的手段是一模一樣的。換句話說,這些君子用了小人的恐怖手段來對付小人,這樣一來君子何以自明?你們是代表理想的,你們是代表革新的,你們是代表民眾的希望的,但是你們所使用的手段跟小人一樣,你們最后所爭的利益也跟小人一樣,你怎么說自己是君子之朋?所以你注意啊,這種爭端歐陽修看得是清清楚楚,他要反省不是他個人反省,他要替整個他們這個革新集團反省。再說深刻一點,他為整個國家而反省。

所以我們說,歐陽修寫這個神道碑看上去是一個很小的事件,對不對,那你要說這有多大的事,你給他爸爸寫了一個神道碑,人不同意。說就在這么個小事上,當時倆人就是沒有相約共力戮賊,沒有,那是出于對國家的考慮,但是絕對沒有跟呂夷簡互相相約如何如何,更沒有給他寫什么信承認錯誤,沒有的事,看上去是個人的意氣之爭,但是因為呂夷簡和范仲淹都是國之重臣,他們倆的私人之爭那就會損傷國體。所以為什么歐陽修說一開始寫這個神道碑他就要堅持兩個原則,第一,他要不能有傷國體,我總不能把當年兩個最主要的執政者寫的互相在掐架,現在就像富弼說的一樣,要界限分明、要是非分明、要善惡分明,那怎么辦呢?那過去的幾十年的歷史就是兩個人打架的歷史,我們國家的歷史就是打架的歷史嗎?這個問題歐陽修腦子清楚得很。

南宋的大哲學家朱熹是歐陽修的知音,他對歐陽修的評價很高,他說什么呢,他說在歐陽修的這個評價里頭,在之前呂夷簡貶謫范仲淹,可罪啊,這件事情做得差,我們可以說他犯了錯誤,嚴重的錯誤。后邊他又起用了范仲淹大書特書,一個人他的缺點錯誤和他的優點都是很分明的,你把它公布出來,這樣對國家有好處。所以我們說,對于一個偉大人物、杰出人物的評價要客觀、要公正,只有客觀和公正才對國家和民族會有長遠的數不清的好處,你這樣的評價公正了,人民對歷史的判斷和評價就會公正而原則鮮明。 畫外音: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歷史學家,在史官歐陽修的眼中,為范仲淹這樣的人物撰寫神道碑文,就應該拋開個人的情感,在碑文中,范仲淹、呂夷簡等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朋友或者是政敵,而是歷史人物,他們的生平活動就是宋仁宗時期一部政治史的縮影,所以,只有秉持客觀公正的態度才能讓后人對這段歷史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而歐陽修的這種歷史觀在一定程度上卻會傷害到別人的感情,除范仲淹的神道碑文之外,歐陽修又做了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那么這是怎么回事?歐陽修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康震:

歐陽修得罪人得罪得多了,這剛才說的是評價范仲淹,評價包括里邊其實也牽扯到評價呂夷簡的問題。他還有一個好朋友,這個人在政治上不是多么突出,叫尹洙。這個尹洙是歐陽修在北宋前期推行“古文運動”的時候一個非常重要的同道者,大家對這個人可能比較陌生,這并不要緊,關鍵是看歐陽修對他的評價。尹洙去世了,尹洙去世以后他的家人就請歐陽修給尹洙寫墓志銘,這回聽明白了,前頭那是寫神道碑立在外頭的,這回就讓他寫墓志銘,是埋在里邊的。這沒問題呀,這個好寫啊,這只是文友,不是政治上的同道者,而且尹洙基本上他的主要貢獻就是在古文上。

好了,墓志銘寫好了,寫好了人家屬不干了,這回是他老婆不干,對我們家老尹你評價得太低了,寫得太少了,是不是,你看他是北宋初期的“古文運動”的開創者和奠基者,你對他評價就四個字,叫“簡而有法”。他的文章寫得非常地簡約,對于材料的取舍非常地科學,完了。人家屬說了,家屬說,就我知道還能再寫兩條呢。還有一條是什么呢,就是我們家尹洙在北宋“古文運動”的推動當中是首倡者,第一個提出來的,有首倡之功。第二,當時的人都寫駢體文,說我們家尹洙在于破駢體立散體文的方面,他有突出的貢獻。你把這三條都得寫上,而且你字得寫多點。

歐陽修是不會妥協的,歐陽修說什么呢?他說當年韓愈給孟郊寫墓志文,他的文風就很像孟郊。他給樊宗師寫墓志文,他的文風就很像樊宗師。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紀念方式,我給你寫墓志文的時候,我寫的這篇文的風格,我就模仿你的風格,這是對這個偉大的逝者最好的紀念。尹洙生前的文風就是簡而有法、簡而有深意,用現在的大白話來說,他的文章是非常地簡練的,但是他取舍的材料是非常地精到的,他的文章是很簡約,但它里邊的含義是非常深刻。我現在寫他的墓志銘就用尹洙當年的文法來寫,這是第一,沒有錯。第二,駢文和散體文沒有優劣之分,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文章寫得好,駢散捏到一塊兒也能寫,可以將駢文加入到散文當中,寫散文的時候也可以用駢文的方法,寫駢文的時候也用散文的方法,這個不存在功勞的問題,什么破駢入散,不存在,這不是一條功勞。至于說首倡之功,我看未必,在尹洙之前已經有幾位大將開了“古文運動”的先河,歐陽修沒好意思說,更別說以后還有我這員大將呢,因為我們大家知道,北宋的“古文運動”真正的推動力在于歐陽修,歐陽修不但地位高,才力雄富,而且他才華卓著啊,他的推動對“古文運動”的推動是關鍵性的,這個當然不必說了,但是首倡之功他認為是不切實際的。歐陽修說了,這三條你說的這意見我都不能接受,他最后專門為此寫了一篇文章《論尹師魯墓志》,我就給你論一論我為什么要這樣寫的,最后說句什么話?說想當年讀我的文章里頭最知己的就是尹洙,他看我的文章看得很快,不過幾行之后就知道我的立意和用心。我告訴你,我寫這篇文是為了慰藉我的亡友,我哪兒考慮到給你們這些小子、你們的感受啊?你注意到沒有,這個跟剛才那態度一樣,就是我之所以能寫這樣的文章,是因為他們當年是與我同道的人,我們是在一起共同推動“古文運動”,共同進行政治的大的改革的。我評價的是歷史人物,不是你爸爸,也不是你的老公。在我心里,評價的人他的歷史地位已經遠遠超越了你們親人的地位,所以我不會為你們改變。

當時尹洙去世的時候范仲淹在旁邊,范仲淹怎么能不了解歐陽修呢?他就做分工,韓琦寫那墓碑,栽到墓道旁邊的公開讓大家能看到的,你呢就寫那墓志銘。他太清楚歐陽修會怎么寫了。他就給韓琦寫了一封信,信里邊說呀,最近歐陽正在給尹洙寫墓志銘,寫得很好,詞義高妙啊,可以傳至于將來??墒怯幸粯?,就是這個他對尹洙的評價可能會讓有的人不滿意,你說換個人寫吧,影響又沒那么大,是不是?你說讓別的人寫吧,哪有歐陽修的影響大?可是讓他寫吧,他評價老是不滿,就是老欠一點,難免引起別人的不滿意。而且歐陽修這人有個毛病,他寫的文章不允許別人改,你要改了那是你寫的,要看我的,在我的書里邊,你說這不是麻煩嗎?我呀,就跟你說說,你就多寫點,哎,他那兒沒寫的你就都寫了。所以這樣一來,(范仲淹)他真是很老練的一個人,這個老練是基于什么大家要知道,是基于深深的友情啊,他們的好朋友去世了,大家都是希望能夠評價得好一點,人都去世了多說點好話??墒菤W陽修他知道,那是當過諫官的人,那是跟皇上吵過架的人,那誰都不怕,是不是,他的原則定了誰都甭想改,那怎么辦,只有改韓琦的了,你多寫點吧,韓琦的那個墓碑那文字比他的墓志銘多出兩三倍去,那人家家里人看了肯定歡喜啊,是吧,你看這才像個樣子是不是?哪像你那個摳摳搜搜的寫那么點字?

這個問題上,我們來看什么問題呢?歐陽修這個人他是一個內心里邊始終堅持公道的原則,我認為真理是怎樣的就是怎樣。有時候真理很難看的,沒事,這是真理,真理就這么難看,擺出來就行。這樣的原則,這樣的鼓勵,就讓歐陽修的人格成為宋代士大夫中間特別具有代表性。范仲淹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人格風范。歐陽修的人格風范那是什么呢,就我剛才說的,堅挺、挺拔、絕不彎曲,而且他的原則你說不出什么來,他確實是對的。我們說通過這兩件事,這兩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我們就能看出來歐陽修人格的特點,但是他不改初衷,可我告訴你“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歐陽修終于朝廷沒說的,忠于圣上也沒錯,但這種忠誠有時候也會鑄成大錯,在后邊的經歷當中,歐陽修的忠誠就害了一位大忠臣,要問這個忠臣是誰,歐陽修是怎么不自覺地害他的?且聽下回分解。 下期預告:

歐陽修為官盡職盡責,力求公道,但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卻曾經好心辦壞事,害得一代名將狄青百口莫辯、郁郁而終,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這兩位勤奮且努力的國家棟梁,一個剛直不阿卻害人,一個力臻清白卻被害?百家講壇欄目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康震教授為您精彩講述《唐宋八大家》之《歐陽修》第七集《忠臣反被忠臣害》,敬請收看。

第五篇:采桑子歐陽修原文及翻譯

采桑子格律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另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采桑子歐陽修原文及翻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群芳過后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

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譯文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西湖依然是美,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枝葉間分外醒目;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楊柳向下垂落,縱橫交錯,在和風中隨風飄蕩,搖曳多姿,在和煦春風中,怡然自得,整日輕拂著湖水。

游人盡興散去,笙簫歌聲也漸漸靜息,才開始覺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這份安謐?;氐骄邮?,拉起窗簾,等待著燕子來臨,只見雙燕從蒙蒙細雨中歸來,這才拉起了簾子。

注釋

⑴群芳過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陽西北,穎水和諸水匯流處,風景佳勝。

⑵狼籍殘紅:殘花縱橫散亂樣子。殘紅,落花。狼籍,同“狼藉”,散亂樣子。

⑶濛濛:今寫作“蒙蒙”。細雨迷蒙樣子,以此形容飛揚柳絮。

⑷闌干:橫斜,縱橫交錯。

⑸笙歌:笙管伴奏歌筵。散:消失,此指曲樂聲停止。去:離開,離去。

⑹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門窗簾子。

賞析

這是歐陽修晚年退居潁州時寫十首《采桑子》中第四首,抒寫了作者寄情湖山情懷。雖寫殘春景色,卻無傷春之感,而是以疏淡輕快筆墨描繪了潁州西湖暮春景,創造出一種清幽靜謐藝術境界。而詞人安閑自適,也就在這種境界中自然地表現出來。情景交融,真切動人。詞中很少修飾,特別是上下兩片,純用白描,卻頗耐尋味。

上片描寫群芳凋謝后西湖恬靜清幽之美。首句是全詞綱領 ,由此引出“群芳過后”西湖景象,及詞人從中領悟到“好”意味。“狼藉”、“飛絮”二句寫落紅零亂滿地、翠柳柔條斜拂于春風中姿態。以上數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暮春圖景。“群芳過后”本有衰殘之味,常人對此或惋惜,或傷感,或留戀,而作者卻贊美說“好”,并以這一感情線索貫穿全篇。人心情舒暢則觀景物莫不美麗,心情憂傷則反之。這就是所謂移情。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道理也正在于此。

過片表現出環境之清幽,虛寫出過去湖上游樂盛況。“笙歌散盡游人去,”乃指“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游春盛況已過去,花謝柳老,“笙歌處處隨”游人也意興闌珊,無人欣賞殘紅飛絮之景;“始覺春空”,點明從上面三句景象所產生感覺,道出了作者惜春戀春復雜微妙心境。“始覺”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從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感覺,繁華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空虛,又覺獲得寧靜暢適。首句說“好”即是從這后一種感覺產生,只有基于這種心理感覺,才可解釋認為“狼藉殘紅”三句所寫景象“好”之所在。

最后二句,“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寫室內景,以人物動態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胸襟。末兩句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攏”。結句“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細雨襯托春空之后清寂氣氛,又以雙燕飛歸制造出輕靈、歡娛意境。

這首詞通篇寫景,不帶明顯主觀感情色彩,卻從字里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此詞表現出詞人別具慧眼審美特點,尤其最后兩句營造出耐人尋味意境。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串,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藝術功力。

西湖花時過后,群芳凋零,殘紅狼藉。常人對此,當覺索然無味,而作者卻面對這種“匆匆春又去”衰殘景象,不但不感傷,反而在孤寂清冷中體味出安寧靜謐美趣。這種春空之后閑淡胸懷,這種別具一格審美感受,正是此詞有異于一般詠春詞獨到之處。

全詞取境典型,敘事抒情結合。章法縝密,構思嚴謹,意象鮮明。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送老迎新晚會策劃書下一篇:水泥廠安全管理制度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