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簡述估算與精算的區別

2023-02-20

第一篇:簡述估算與精算的區別

小學估算與精算能力的培養學習日志

通過專家吳正憲老師、劉克臣、許淑一對精算與估算的講解,使我認識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估算結果比精確計算的結果的次數要多得多,因為,客觀條件往往不容許我們每一件事都坐下來細細測量或者是計算,人們經常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著估算。如上街買菜估算花去的錢數,去超市購物估計要用多少錢,建房估算房屋的占地面積等。因此,提高小學生的估算能力,是使他們盡早適應生產和生活實際的需要。在新課程標準中也已經提出“能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并能進行估計能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養成估算的習慣”。是適應實際生活的需要,也是訓練思維和發展智力的需要。那么估算能力如何培養呢?

一、強化估算意識,作好估算示范,提高估算能力

三位專家講到小學生估算習慣的培養與估算能力的提高與教師關系就十分密切。教師教學中要強化估算意識并結合教學內容作好估算示范。而教師的估算意識又著重體現在對各冊教材中估算題材的挖掘和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的灌輸上。估算示范則應穿插到教學過程中去。通過專家講解聯系我的教學實際使我認識到:比如,隨著計量單位的出現和四則運算的進行,估算訓練即可開始。在學過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后,一方面要求學生建立相應的所學單位的“觀念”,同時讓學生聯想生活實際,并通過兩者的結合來估測填寫恰當的長度單位:黑板長3(),鉛筆長2(),數學課本的寬18(),大頭針長23(),等等,在實踐基礎上,會選用得當的單位名稱填寫:1只蘋果250(),等等。這個題目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估算的作用和價值,從而有利于估算意識的增強和估算習慣的養成。

二、 教授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通過三位專家的講座,使我認識到教學中要在具體的審題、解題、驗證中教給學生估算的方法。要教給學生估算的常用方法,就要正確理解估算的本質。所謂的估算,就是在解答應用題和計算題之前,對該題的計算結果,做出粗略的估計;或是在解答之后,對該題的結果做出粗略的判斷。 它的本質就是在不要求準確值的情況下,在允許的范圍內,迅速找出精確值。所以,估算允許有一定的誤差。誤差有正負之分,只要在規定的范圍內都可以。

三、加強精算、口算和估算的結合,提高估算能力

專家講到估算能力與精算能力是學生計算能力的兩種基本形式。二者在學生的精算過程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估算能力可以對問題進行有效探索,迅速形成大致答案,但是在精確性上相對較差,需要對答案進行再檢查驗證;精算能力則較為程序化,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但可以有效保證結果的正確性。因此,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目的,在不同階段選擇性地使用兩種計算能力,培養并提高學生的估算與精算能力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第二篇:請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說一說你是如何教授學生“估算與精算”的?

請結合具體的教學實例,說一說你是如何教授學生“估算與精算”的?鐘東福

估算與精算是數學計算教學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側重點不同,又互有聯系,加強估算是新課程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提出的一項新要求。在教學中,精算教學要注重算理的滲透、理解、運用。從計算結果的角度來看,估算是對事物的數量或計算的結果做出粗略的推斷或預測的過程,也是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實際教學中,我首先是搭建合理的情景,讓學生逐漸養成估算意識。例如在教學《克和千克的認識》時,先讓同學們掂一掂一個貳分硬幣,感覺一下一克有多重?再掂一掂10個硬幣有多重?最后掂一掂我們每天都吃的熟雞蛋有多重?最后用天平秤一秤。

其次,利用估算提高計算能力。例如:求

21、

38、

34、

56、22五個數的和。先讓本班各組討論如何估算四個數的和。再讓各組反饋結果:組1:把21看成20,把38看成30,把34看成30,把56看成50,把22看成20,,估算的結果大約是150;組2:把21看成20,把38看成40,把34看成30,把56看成60,把22看成20,估算的結果大約是170;組3:„„老師激趣:同學們的估算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然后老師讓同學們動手精確結果是171.同時對組2進行表揚鼓勵。接著再讓全班進行強化練習,以估算促精算,以精算固估算。

72+49≈35+37≈68+30≈„„

72+49=35+37=68+30=„„

再次,聯系日常生活培養估算習慣。比如:到街上買4斤水果,先用手掂一掂,估量一下一個約有幾兩,再秤一秤,4斤要揀幾個?又如,要買2斤大蔥,先掂掂一把約有多少,估計買2斤要幾把。這些都是我們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的估算。

第三篇:用精算的思維去體驗估算

以精算的思維去體驗估算 ----對小學估算的一點看法 蘭溪市馬澗鎮橫木中心小學 翁序飛

內容摘要:估算是學生各種能力的綜合應用,目的在于讓學生親身經歷估測數量,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是小學計算教學的一個重點,具有綜合應用知識的特征,依據數學新課程理念,分析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估算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廣泛,能幫助學生形成數感,并對數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還具有實用價值,因而,新課程比較重視估算。 關鍵詞:個性思維;估算;新課程理念;數感

所謂估算,應是在一定范圍內對計算結果進行大致的預算,它的本質就是在不要求精確值的情況下,在允許的范圍內迅速找出近似值,估算有其自身的特點:(1)估算可以有誤差,但誤差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有一定范圍的。(2)估算不是盲目瞎猜,而是有根據地推算。(3)估算應采用口算的形式,也就是在允許的范圍內算法越簡單越好。估算要以準確熟練的口算為基礎,要具備把握數的大小關系的敏感性,分析誤差時必須必須以理解運算意義為前提,估算與計算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小學生估算實質是頭腦中有簡單的精算,只是沒有完全計算出具體的結果,如果沒有精算為前提,就談不上估算,那是瞎貓碰死老鼠。

一、估計不是盲目瞎猜

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中,這位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估計的做法值得商榷。

教師從講臺上拿起一把小棒,問學生:“請小朋友猜一猜,老師手上大約有幾根小棒?看誰猜的準!”一個“猜”字,讓學生十分踴躍的參與進來,有的猜20根,有的猜35根,有的猜100根,還有的猜52根、78根、63根„„答案可謂是五花八門。課堂上熱鬧極了,一發而不可收,學生們毫無顧忌、隨口不停地說著自己猜的數,老師是就在黑板上一一寫出這些數。最后這位老師用數數的方法宣布了最后的結果:“下面就讓我們來數一數,

1、

2、

3、„„39,一共有39根小棒,哪些小朋友猜的與39根接近呀?請站起來。”老師迅速做出表揚:“你們的估計水平可真高。”“耶„„”教室里想起了一陣歡呼聲。那些猜的數因接近準確答案而受到贊揚的孩子興高采烈,而那些沒有猜對的孩子有的不以為然,有的則一臉惘然。接著,這位老師又重新拿了一把小棒繼續讓孩子們猜一猜,繼續重復著“昨天的故事” „„

眾所周知,猜謎語還要根據謎面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得出謎底,數學估計更不能讓學生想說多少就說多少。其實估計并不是憑空想象,并不是瞎猜,而應該是有根有據的判斷。一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生活經驗比較欠缺,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不善于用方法去把握物體的數量,他們的估計能力幾乎是一張白紙。而教師在教學中,如果不給學生進行適當地指導,那么學生對“估計”的認識和表現就只能停留在“瞎猜”、“亂猜”的層次了。

這位教師在教學時,面對學生在估計小棒數量中出現懸殊答案的結果,沒有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引導學生走出“瞎猜”、“亂猜”的死胡同。沒有讓學生充

分暴露其思考的過程,說說自己估算的方法、理由或依據,因此造成了學生一味說出不同的數來應付的場面,絲毫沒有智慧的影子,只將“估計”二字流于形式。雖然這樣,學生看起來表現的十分積極,而對實際上沒有多大的意義,他們會有什么收獲呢?

也許老師在設計這個練習的初衷,是為了培養學生對數的估計能力,從而曾強數感。然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事與愿違。孩子們的答案純粹是瞎猜出來的,他們根本感受不到估算的價值,更領會不到估算的策略與方法,那么他們的估計能力怎么會有所提高呢?而且還會使學生對估算產生一種誤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其實在學生估計的過程中,作為教師就有責任和義務給與一定的指導,教孩子們一些簡單的方法,從而引導他們的思維從無序轉向有序,科學、合理地進行估計,從中體會估計的真正意義,提高估計的能力。

二、以精算為輪廓再估大一點還是估小一點

在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被除數估大還是估小的問題。例如:一共有260張卡紙,每4張做一個燈籠,大約能做裝多少個燈籠?學生在估算練習時,出現了預設中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能馬上列出算式:260÷4。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都面露喜色,看的出,他們心中都有了答案,我就順水推舟,“大約能做多少個燈籠呢?”學生們答案不少,其中有60、70、65三種。

課程改革非常強調從學生反饋的信息中提取學習研究的素材,通過引導學生獨立或者合作探究學習素材、分析問題的方式來開展學習活動?,F在學生的答案比較集中地出現在“60、70、65”,不就是最好的研究素材嗎?就應該放手讓學生發表一下他們的想法,為他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通過相互交流、探討,一定能揭示本題的隱含內容——估大還是估小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于是,我就讓持不同意見的學生說說他們是怎樣想的。

學生1:“我把260看成240,240÷4=60,大約能做60個燈籠。?”很多同學聽完都點點頭,表示認同,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有不同意見。

學生2:“我把260看成了280,280÷4=70,大約可以做70個燈籠。” 只見學生1馬上反駁道:“不能做70個,如果做70個,就需要280張卡紙,題目中說只有260張卡紙,所以大約做60張更符合實際情況。”

頓時課堂內學生分成贊成和反對兩方,雙方學生爭辯不休。漸漸地,偏向60的人數多了,大家似乎都意料到,答案應該結合生活實際,所以60更符合實際情況。

做燈籠是估小的,其他呢?為了讓學生全面接觸各種類型的估算,出示第二題,不過數據依然沒有變化。“如果煤場有260噸煤,每車只能運4噸,大約需要運多少車?”

問題一出來,學生馬上注意力集中到把260看成240還是280的問題上來。因為有問題一的鋪墊,很多學生都不盲目的猜測,而思考如何根據實際問題來選擇估計值。

學生3:“這個問題應該把260看成280,如果看成240,答案就是運60車,實際上60車是不夠的,因為一共有260噸煤,60車只能運240噸煤。”

學生4:“對啊對啊,不能少派一些車,如果估計少了,到時候不夠可麻煩了!”

學生5:“那萬一多派車去,造成浪費了呢?” „„

學生的交流總是會很精彩,只要給學生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的交流空間、精彩的探究素材,學生一定能學到“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全班同學都對這個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三、化大向小,以小估大

《估計與測量》是學生各種能力的綜合應用,目的在于讓學生親身經歷估測數量,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分析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我認為學生直接估測較大數量的物體,缺乏經驗和知識儲備,困難是顯而易見的。為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個性思維的作用,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用豐富多彩的方式解決估測問題。依照營造自主學習氛圍,創設富有挑戰性的情景,化大為小、以小做大,以合理多樣的思路進行探索。

首先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四年級6個班學生要進行黃豆發芽實驗,每人發100粒,大約一共需要30000粒黃豆,學校買了10千克黃豆,夠不夠?”

面對老師擺在桌子上的一大袋黃豆,同學們馬上就放棄了全部數一數的念頭。前后幾人不約而同地議論開了,有的組學生方案基本形成:有的組學生開始向老師要工具,有的組自己在找工具,有的組要求老師先稱一些給他們研究„„

“為什么要先稱一些給你們研究啊?”師明知故問。

“這么多黃豆要知道大約有多少粒,夠不夠用,數出來太麻煩了,只能先知道少一些有多少粒,再算一算。”

“你都同意嗎?”

不等老師說完各組代表就上來領1000克黃豆。接下來,各組有各組的招術,有秤的先稱出少量的黃豆研究;沒有拿到的就騰出空文具盒量一量;有的干脆用手抓„„真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熱鬧的實驗估測有序地進行著,各個小組同學積極估測,很快有了結果,終于到了亮相的時候了。

第一小組:我們小組用秤稱出100克,數出100克有305粒,1千克黃豆的粒數:305÷100×1000=3050(粒),10千克黃豆的粒數:3050×10=30500(粒) 夠了!

第二小組:我們小組先數出100粒,用秤稱一稱有30克,10千克黃豆的粒數:100÷30×(1000×10)≈33000(粒) 夠了!

第三小組:我們用文具盒量出1千克黃豆大約5盒,1盒黃豆我們幾個人一起數一數,合起來一共大約有590粒。1千克黃豆的粒數:590×5=2950(粒),10千克黃豆的粒數:2950×10=29500(粒) 相差一點。

第四小組:我們什么工具也沒用,只用手抓,抓一把大約65粒,1千克大約有50把,65×50=3250(粒),10千克黃豆的粒數:3250×10=32500(粒) 夠了!

第五小組:我們把1千克分成相同的兩份,每1份再分2份,這樣分了3次,1千克黃豆一共分成8小份,最后每一份數得490粒,1千克就有490×8=3920(粒),10千克有39200粒。

„„

同學們想出各種辦法估測10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有的用秤稱一稱從質量進行估測;有的用手抓一抓,從體積入手進行估測。“方法雖然不同,但是你

們有沒有發現各種方法的共同點?”“先估少的,再算多的。”“先1千克估出來,再估計10千克有多少粒?”真是水到渠成!這種先估少的、再算多的方法我們可以稱為化大為小、以小估大。

教學實踐表明,富有挑戰性的開發式問題情景,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有利于解決問題的策略形成和解決方式的多樣性。學生面對“10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的問題,找到“以小估大”的策略,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估算方案,從中可以看出學生們蘊藏著豐富的估測潛能,我們用心為學生提供一個民主的、富有挑戰性的、開放的創造平臺,學生定能顯示出旺盛的學習活力。

四、估算用多種精算算式在頭腦中短暫表達

“曹沖稱象”稱石頭的6次數據:

328、3

46、30

7、37

7、39

8、352(單位:千克),請學生估算大象有多重。在寬松的學習氣氛中,學生先是自己想辦法進行估算,隨后吳老師和全部同學一起交流估算的方法。有的學生把6個數都看成400,400×6=2400,往大處估,并別出心裁地將其命名為“大估”;有的學生把6個數都看成300,300×6=1800,往小處估,順勢取名為“小估”;有的學生將大估、小估結合在一起,300×3+400×3=2100,稱之為“大小估”;有的學生用350×6=2100,并一致同意命名為中估;還有一些學生用330+330+310+380+400+350,并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比較準確的“大估”。此外,還有一個算式300×7=2100,老師緩緩走到黑板前,指著這個算式略帶疑惑的問道:“這是誰寫的呀?人家明明是6個數,你卻弄出來7個數?”

發現寫這個算式的男孩躍躍欲試,老師目光投向他:“還是請我們的‘創造者’自己來說一說吧!”

這名同學大聲說:“表面上看有6個數,但是我把每個數取走300后,又把剩余的零頭湊在了一起,差不多又是1個300,我想,7個300一定比6個300更接近準確值吧!”

老師感嘆道:“你真是與眾不同啊!本來6個300,你卻得出了7個300,還講的這么精彩!”

這個同學不但在估,還調調、湊湊,又得出一個新的300,真的很好。我們都乘6,他卻乘7,乘的很有道理!

教學實踐表明,小學生估算實質是頭腦中有簡單的精算,只是沒有完全計算出具體的結果,如果沒有精算為前提,就談不上估算,那是瞎貓碰死老鼠。

五、估算的精準性

估算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廣泛,能幫助學生形成數感,因而,新課程比較重視估算。在教學過程中,在重視估算方法的掌握,防止胡猜瞎估的同時,我認為還要重視估算的準確性,使估算達到盡可能準確。

例如:“學校想為老師購買9臺電風扇,每臺價格是198元,王老師帶去1900元錢,請你估計一下,所帶的錢夠嗎?”

學生認真讀題,獨立思考,按照一般的估算方法,他們會有以下三種估計結果:

生1:我認為夠了。198×9看成200×9結果是1800元,比1900元少。 生2:我認為不夠。198×9看成200×10結果是2000元,比1900元多100元,還不夠。

生3:我認為不夠。198×9看成198×10結果是1980元,比1900元多80

元,也不夠。

以上三種方法,先請同學們算一算,看一看,誰估算的更正確。

生4:我計算的結果是1782元,生1估算的正確。下面的同學也顯得很興奮,都說生1估得正確。也有部分學生和生

2、生3一樣一臉不服氣與茫然,其中生2站起來說:“我的估算方法是正確的,為什么最后結果會出現問題呢?”生3也站起來說:“我的估算方法也是對的啊,為什么結果是錯誤的呢?”

于是一場熱烈的討論開始了,小組討論后,就有幾組同學紛紛想回報討論結果:

生5:198×9看成200×10等于2000元估多了,因為198變成200,9變成10,被乘數多了2,也就是多了10個2,乘數變成10,多了1,也就多估了1個200,兩部分加起來多估了200多。

生6:198×9看成198×10結果是1980元,也是多估了,因為乘數8變成10,多了1,也就是多估了1個198. 這時,生

2、生3都點點頭,表示接受。就估算來說,生2和生3的方法及結果也是正確的。因為他倆估算的完全合情合理。關鍵在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中,不能機械的只考慮‘把兩個因數都變成整十數’的方法,而應根據具體問題選著策略,這樣誤差會小一點,就能順利地解決實際問題。

估算是小學計算教學的一個重點,具有綜合應用知識的特征。估算要以準確熟練的口算為基礎,要具備把握數的大小關系的敏感性,分析誤差時必須必須以理解運算意義為前提,估算與計算是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的。估算可以發展學生對數的認識,并對數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還具有實用價值。雖然估算和近似值都不是精確值,但二者有本質的區別。所謂估算,應是在一定范圍內對計算結果進行大致的預算,它的本質就是在不要求精確值的情況下,在允許的范圍內迅速找出近似值,估算有其自身的特點:(1)估算可以有誤差,但誤差不是漫無邊際的,而是有一定范圍的。(2)估算不是盲目瞎猜,而是有根據地推算。(3)估算應采用口算的形式,也就是在允許的范圍內算法越簡單越好。

總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的思維從無序轉向有序,科學、合理地進行估計,分析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在重視估算方法的掌握,防止胡猜瞎估的同時,要重視估算的準確性,使估算達到盡可能準確,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真正地培養學生數感,達到學有所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容易忽視的100個細節》作者:錢希有

[2]《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 作者 : 張萬祥 萬瑋

[2]《吳正憲課堂教學策略》 作者 :吳正憲 周衛紅 陳鳳偉

第四篇:簡述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的聯系與區別

1、 簡述公共關系與人際關系的聯系與區別。 公共關系(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組織為改善與社會公眾的關系,促進公眾對組織的認識,理解及支持,達到樹立良好組織形象、促進商品銷售的目的的一系列促銷活動。它本意是工商企業必須與其周圍的各種內部、外部公眾建立良好的關系。它是一種狀態,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都處于某種公共關系狀態之中。它又是一種活動,當一個工商企業或個人有意識地、自覺地采取措施去改善自己的公共關系狀態時,就是在從事公共關系活動。作為促銷組合的一部分,公共關系的涵義是指這種管理職能:評估社會公眾的態度,確認與公眾利益相符合的個人或組織的政策與程序,擬定并執行各種行動方案,以爭取社會公眾的理解與接受。人際關系系指社會人群中因交往而構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的社會關系,屬于社會學的

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為繁榮校園文化,豐富我院學生業余文化生活,努力營造活躍、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推動我院精神文明建設,充分展示我院學生積極向上的健康風貌,特舉辦第三屆校園十佳歌手大賽。本次歌手大賽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宗旨,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和校園文化為表現主體,弘揚時代精神,激發青春激情。師生共聚一堂,表達學院對同學們的關心與期望,讓同學們能更好地了解培養綜合型人才的數字學院,盡快地在大學生活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進入角色。同時,通過本次大賽發掘我院的文藝人才,使他們的特長能得到更好的培養,提供一個展現個人魅力的舞臺。

二、活動目的:

豐富校園文娛生活,給同學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

三、活動主題:

“唱響青春旋律,展現個性自我”。

四、活動主辦單位: XX學院

五、活動承辦單位:

院學生會文體部、院團委會素質拓展中心

六、活動地點和時間:

地點:初賽:德業樓A304 復賽:德業樓A304 決賽:體院館 時間:初賽:12月5日 復賽(待定) 決賽:藝術節期間

七、參與對象: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全體2010屆大一學生

八、大賽形式:

1、進行海選報名

2、初賽(評委:2009年校園十佳選手及學生干部)

3、復賽(評委:在校特長學生與院學生會學生干部及院團委學生干部)

4、決賽。(決賽在校園文化藝術節期間以晚會的形式進行最后總決選。)

九、活動整體要求: (1)著裝要求:

1、外表:青春、健康、積極向上、大方

2、服飾:服裝大方得體,不得過分暴露 (2)表現要求:

1歌手充滿活力,積極向上。

2、表現力豐富,富有激情,感染力強。 (3)音樂制作 負責人:院學生會文體部干事晚會前拷貝選手的參賽曲目,并在錄音室制作光碟(4評分細則---(見附表1)

十、活動的整體開展: (1)前期組織報名工作

1、報名方式:各選手可以以報名表形式或直接到活動承辦單位報名,也可以到各系學生分會文藝部報名,最后由各系匯總上報承辦方。

2、報名時間:12月5日之前

3、報名要求:認真填寫報名表; (2)中期組織初賽工作

1、初賽地點:A304

2、初賽時間:12月5日

3、初賽評委:院學生會文體部,院團委會素質拓展中心相關人員

4、初賽結果:選出若干名選手進入復賽并籌備復賽交代工作事項安排

5、主持人聯系、臺詞、評分表等準備工作

6、籌備決賽時的場地布置用品(橫幅、禮花炮、鮮花、礦泉水、席位標牌、氣球等)

7、活動場地申請工作 (3)后期組織決賽工作

1、參賽選手統一在相應地點進行彩排。(注:所有參賽選手的音樂、服飾、組員的安排)全部到位,并在彩排后統一將各組的參賽音樂收齊。

2、決賽工作布置

十一、活動總決賽的具體安排:

1、決賽時間:藝術節期間

2、決賽地點:體育館

3、決賽評委:各專業老師及相關領導

4、決賽事項如下:

分兩輪演唱,第一輪演唱完畢后由評委老師打分后決出前3名進入第二輪。 第二輪采取搶擂,攻擂形式。

第一選擇出列的選手為擂主,其他選手自由選擇攻擂。演唱完畢后。由評委老師打分,分數最高者為冠軍候選人之一。剩余兩為選手由20位大眾評委投票,票高者進入冠軍爭奪戰。冠軍爭奪戰兩人分別演唱一首歌曲,由評委現場亮分決出最后的大賽冠亞軍。

十二、活動流程(總決賽):

1、活動大賽開場秀

2、由主持人致辭,宣讀開場白,介紹評委以及嘉賓等

3、大賽正式開始

4、按照事先安排的順序進行演唱,每幾個演唱穿插一個表演節目。

5、評委打分,統計分數,公示最后結果(此期間由特約節目演出)

6、選出前三強,進行守擂奪冠巔峰時刻

7、宣讀大賽獲獎情況,頒發獎品

8、主持人致結束辭,活動結束 十

三、大賽設獎

:一等獎一名(冠軍)

二等獎兩名(進入第二輪選手)

三等獎三名(分數排名4.5.6名者) 十

四、活動注意事項:

1、場地布置工作:院學生會文體部成員

院團委會素質拓展中心成員

① 懸掛橫幅、彩旗、氣球、音箱調試、碟片到位 ② 評分表、獎品等用品到位

③評委、參賽選手、現場觀眾的席位安排

2、比賽進行安排:

① 現場次序維護(兩扇門派專人看守、安排觀眾入席等)

② 主持人、各參賽選手準備(所有參賽選手在間隔一個節目時,安排工作人員催臺)

③ 現場評分工作:安排一個工作人員收集各評委打分,兩名工作人員對分數處理。間隔兩個節目負責送一次上兩組選手成績給主持人便于現場公布。 ④獎品發放:待最后一組成績出來后,迅速對所有成績處理并填寫榮譽證書,禮儀組開始準備,主持人邀請評委老師為獲獎選手頒發證書與獎品。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工作人員擰開禮花炮。

3、比賽結束:現場的清理工作(舞臺、觀眾席、拿回碟片等)

4、資金來源: ①學院撥款

②贊助商的提供

5、所有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各部門細則)

院學生會文體部 二0一三年10月

第五篇:估算、概算、預算、結算與決算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如何使用?

企業管理交流會 2010-12-22 16:24:54 閱讀1037 評論0 字號:大中小 訂閱

什么是工程概算?概算與預算有何區別?

答:要了解工程概算,先要弄清楚工程預算。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根據擬建工程項目的施工圖紙,結合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建筑安裝工程預算定額、取費標準等有關基礎資料計算出來的該項工程預算價格(預算造價),稱為工程預算。概算有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和初步設計概算兩種,預算又有施工圖設計預算和施工預算之分?;窘ㄔO工程預算是上述估算、概算和預算的總稱。建設預算泛指概算和預算兩大類。

工程建設預算泛指概算和預算兩大類,或稱工程建設預算是概算與預算的總稱。概算和預算大致有如下區別:

(1)所起的作用不同,概算編制在初步設計階段,并作為向國家和地區報批投資的文件,經審批后用以編制固定資產計劃,是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的依據;

預算編制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它起著建筑產品價格的作用,是工程價款的標底。

(2)編制依據不同,概算依據概算定額或概算指標進行編制,其內容項目經擴大而簡化,概括性大,

預算則依據預算定額和綜合預算定額進行編制,其項目較詳細,較重要。 (3)編制內容不同,概算應包括工程建設的全部內容,如總概算要考慮從籌建開始到竣工驗收交付使用前所需的一切費用;

預算一般不編制總預算,只編制單位工程預算和綜合預算書,它不包括準備階段的費用(如勘察、征地、生產職工培訓費用等)。

一般情況下,結算是決算的組成部分,是決算的基礎。決算不能超過預算,預算不能超過概算,概算不能超過估算。 工程建設流程如下:

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圖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合同實施階段--竣工驗收階段

投資估算---------------------設計概算-------預算造價----------合同價-------結算價-------實際造價(決算價)

概算有可行性研究投資估算和初步設計概算兩種,預算又有施工圖設計預算和施工預算之分,基本建設工程預算是上述估算、概算和預算的總稱。

投資控制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點和難點,在工程項目的不同階段,項目投資有估算、概算、預算、結算和決算等不同稱呼,這些“算”的依據和作用不同,其準確性也“漸進明細”,一個比一個更真實地反映項目的實際投資。

估算也叫投資估算,發生在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階段;估算的依據是項目規劃方案(方案設計),對工程項目可能發生的工程費用(含建安工程、室外工程、設備和安裝工程等)、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預備費用和建設期利息(如果有貸款)進行計算,用于計算項目投資規模和融資方案選擇,供項目投資決策部門參考;估算時要注意準確而全面地計算工程建設其他費用,這部分費用地區性和政策性較強。

概算也叫設計概算,發生在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階段;概算需要具備初步設計或擴大初步設計圖紙,對項目建設費用計算確定工程造價;編制概算要注意不能漏項、缺項或重復計算,標準要符合定額或規范。

預算也叫施工圖預算,發生在施工圖設計階段;預算需要具備施工圖紙,匯總項目的人、機、料的預算,確定建安工程造價;編制預算關鍵是計算工程量、準確套用預算定額和取費標準。

結算也叫竣工結算,發生在工程竣工驗收階段;結算一般由工程承包商(施工單位)提交,根據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變更洽商情況,調整施工圖預算,確定工程項目最終結算價格;結算的依據是施工承包合同和變更洽商記錄(注意各方簽字),準確計算暫估價和實際發生額的偏差,對照有關定額標準,計算施工圖預算中的漏項和缺項部分的應得工程費用。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建設工程項目實施方案下一篇:建設法治中國心得體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