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十七屆五中全會決定

2022-10-20

第一篇:十七屆五中全會決定

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009年9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全面分析形勢和任務,認為在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進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對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會就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作出如下決定。

一、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八年、執政六十年、領導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我國相繼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偉大創舉,是根本改變中華民族命運、深刻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偉大變革。實踐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國際力量對比出現新態勢,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呈現新特點,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仍占優勢,綜合國力競爭和各種力量較量更趨激烈,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給我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

展,我國正處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向前邁進??偟膩砜?,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同時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出現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在我們這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黨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復雜性、繁重性世所罕見。

黨的建設是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根據自身歷史方位和中心任務的變化,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取得巨大成就。當前,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的建設狀況、黨員隊伍素質總體上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是適應的。同時,黨內也存在不少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不符合黨的性質和宗旨的問題,主要是:一些黨員、干部忽視理論學習、學用脫節,理想信念動搖,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缺乏信心;一些黨組織貫徹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對中央決策部署執行不認真,有的對黨員民主權利保障落實不到位,一些黨員干部法治意識、紀律觀念淡薄;一些領導班子整體作用發揮不夠,推動科學發展、處理復雜問題能力不夠,一些地方和部門選人用人公信度不高,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等問題屢禁不止;一些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不強,有的軟弱渙散,有的領域黨組織覆蓋面不廣,部分黨員黨員意識淡化、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有些領導干部宗旨意識淡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講原則、不負責任,言行不

一、弄虛作假,鋪張浪費、奢靡享樂,個人主義突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一些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中發生的腐敗案件影響惡劣,一些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這些問題嚴重削弱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嚴重損害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嚴重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鞏固和執政使命實現,必須引起全黨警醒,抓緊加以解決。

二、總結運用和豐富發展執政黨建設基本經驗

我們黨在長期執政實踐中,圍繞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大課題,不斷總結和運用自身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上一些執政黨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探索形成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

第一,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始終以思想理論建設為根本建設,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時代化、大眾化,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能力,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第二,堅持把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同推進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建設必須緊緊圍繞和服務黨領導的偉大事業,按照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展開,朝著黨的建設總目標來加強,著力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根本保證。

第三,堅持以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保證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把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執政黨建設的根本任務,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著力提高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能力和水平,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凝聚各方面人才和力量,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使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

第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堅持以人為本,貫徹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使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

第五,堅持改革創新,增強黨的生機活力。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堅持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建立健全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黨內民主,保障黨的團結統一,增強黨的創造活力。

第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提高管黨治黨水平。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實行黨建工作責任制,堅持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肅黨的紀律,從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不懈開展反腐敗斗爭,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不斷解決黨內存在的問題,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這些基本經驗,體現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

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必須倍加重視、倍加珍惜,必須作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發展。

三、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提高全黨思想政治水平

世界在變化,形勢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在深入,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努力掌握和運用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的決定性因素。必須按照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

(一)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和時代特征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在實踐中檢驗真理、發展真理,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首要任務。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準確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準確把握改革發展實際,及時總結黨領導人民創造的新鮮經驗,圍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不斷作出新的理論概括,增強理論說服力和感召力,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進一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建設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培養造就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特別是中青年理論家,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增強科學理論教育引導群眾作用。

(二)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系統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認真總結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功經驗,形成有利于學習研究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策導向、輿論導向、用人導向和體制機制,不斷推動學習實踐向深度和廣度發展。黨員領導干部要作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著力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中央委員和省部級領導干部要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本著作,切實提高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帶頭探索回答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三)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黨員、干部模范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任務。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全黨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導黨員著力增強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引導黨員、干部增強黨的意識、宗旨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做到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

(四)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在全黨營造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使各級黨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各級領導班子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組織黨員、干部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學習黨的歷史,同時廣泛學習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社會和國際等各方面知識。

四、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積極發展黨內民主

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集中統一是黨的力量保證。必須堅持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以保障黨員民主權利為根本,以加強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為基礎,切實推進黨內民主,廣泛凝聚全黨意愿和主張,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堅持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以黨的堅強團結保證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

(一)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茖W的領導制度是黨有效治國理政的根本保證。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黨委既要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和人民團體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獨立負責、協調一致地開展工作,又要發揮這些組織中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委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善于通過國家政權組織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聯系和服務群眾作用。以明確權責為重點,完善地方黨委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健全部門黨組(黨委)工作機制,健全黨對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領導的體制機制。

(二)保障黨員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以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為重點,進一步提高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參與度,充分發揮黨員在黨內生活中的主體作用。推進黨務公開,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及時公布黨內信息,暢通黨內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辦好黨報黨刊和黨建網站。拓寬黨員意見表達渠道,建立健全黨內事務聽證咨詢、黨員定期評議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等制度。鼓勵和保護黨員講真話、講心里話,營造黨內民主討論、民主監督環境。擴大黨內基層民主,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在保障黨員民主權利方面的作用。

(三)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和黨內選舉制度。改善黨代表大會代表結構,提高基層一線代表比例,增強代表廣泛性。擴大黨代表大會代表對提名推薦候選人的參與,改進候選人提名方式。建立各級黨代表大會代表提案制度。落實和完善黨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建立健全代表參與重大決策、參加重要干部推薦和民主評議、列席黨委有關會議、聯系黨員群眾等制度和辦法,做好代表聯絡工作,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各項權利,充分反映黨員意見和建議。繼續選擇一些縣(市、區)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完善黨內選舉辦法,改進和規范選舉程序和投票方式,改進候選人介紹辦法。推廣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由黨員和群眾公開推薦與上級黨組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逐步擴大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直接選舉范圍。

(四)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黨的各級委員會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決定重大事項。發揮全委會對重大問題的決策作用,完善常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行和完善地方黨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任用重要干部票決制,健全和規范黨委常委會向全委會定期報告工作并接受監督制度。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加強黨委決策咨詢工作,做好重大問題前瞻性、對策性研究,廣泛聽取黨員、群眾、基層干部意見和建議,發揮咨詢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社會聽證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

(五)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全黨同志必須時刻把黨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其中最重要的是堅持全黨服從中央。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堅持把發揮地方積極性同維護中央權威結合起來,把局部利益同全局利益統一起來,嚴守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保證中央政令暢通。健全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執行情況定期檢查和專項

督查制度、紀律保障機制,堅決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現象。

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設善于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是培養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關鍵。必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全面貫徹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堅持五湖四海,拓寬視野選拔干部,廣辟途徑培養干部,滿腔熱情愛護干部,嚴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

(一)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證。選拔任用干部既要看才、更要看德,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干部選拔上來。從政治品質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評價標準,重點看是否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是否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是否真抓實干、敢于負責、銳意進取,是否作風正派、清正廉潔、情趣健康。注重從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急難險重任務、關鍵時刻表現、對待個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

(二)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擴大選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體清晰、程序科學、責任明確的干部選拔任用提名制度。正確分析和運用民主推薦、民主測評結果,增強科學性和真實性。鼓勵多種渠道推薦干部,廣開舉賢薦能之路,拓寬黨政干部選拔來源。健全干部考察制度,完善考察標準,落實領導干部任用延伸考察辦法,增強考察準確性。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突出崗位特點,注重能力實績。完善差額選拔干部辦法,推行差額推薦、考察、醞釀。擴大干部工作信息公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機制和干部選拔任用責任追究制度。堅持黨管人才,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增強人才資源配置機制活力,完善人才培養、吸引、使用、評價、激勵辦法,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三)提高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能力。以高舉旗幟、堅定信念、踐行宗旨為根本,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增強班子成員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自覺性,提高運用科學發展觀干事創業水平。按照政治上強、具有領導科學發展能力、能夠駕馭全局、善于抓班子帶隊伍、民主作風好、清正廉潔的要求,選好配強黨政正職領

導干部,著力抓好縣委書記隊伍建設。建立領導班子定期務虛制度,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重大問題研究。注重多崗位鍛煉干部,加強和改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培訓實效,更好完成大規模培訓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的任務。健全促進科學發展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

(四)培養造就大批優秀年輕干部。源源不斷培養大批優秀年輕干部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的根本大計。加大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力度,重點加強年輕干部黨性修養和實踐鍛煉,使他們切實做到忠誠黨的事業、心系人民群眾、專心做好工作、不斷完善自己。鼓勵年輕干部到基層工作,有計劃安排年輕干部到艱苦地區、復雜環境、關鍵崗位砥礪品質、錘煉作風、增長才干。建立來自基層一線黨政領導干部培養選拔鏈,大力選拔經過艱苦復雜環境磨練、重大斗爭考驗、實踐證明優秀、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干部,扎實抓好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做到系統培養、擇優使用。合理使用各年齡段干部,切實解決領導干部任職年齡層層遞減問題。

(五)健全干部管理機制。干部管理要堅持嚴格要求與關心愛護相結合。加強干部隊伍宏觀管理,深化干部分類管理改革,完善公務員制度,推進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定符合企事業單位特點的人事管理辦法。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重要部門、關鍵崗位、東中西部地區干部交流力度,疏通黨政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干部交流渠道。深入了解干部情況,完善談心談話制度,對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嚴格按照領導職數配備干部,切實解決違反規定超職數配備干部問題。建立健全干部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實行干部職級與待遇掛鉤。對長期在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干部、長期擔任縣鄉黨政領導職務的干部實行工資福利傾斜政策。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

六、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斗堡壘。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著力擴大覆蓋面、增強生機活力,使黨的基層組織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使廣大黨員牢記宗旨、心系群眾。

(一)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全面推進各領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全社會覆蓋,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組織、哪里有黨組織哪里就有健全的組織生

活和黨組織作用的充分發揮。在以地域、單位為主設置基層黨組織的基礎上,按照便于黨員參加活動、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形式,推廣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鏈、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的做法,抓緊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建立黨組織,加大在中介機構、協會、學會以及各類新社會組織中建立黨組織力度。以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其他各類基層組織建設,活躍基層,打牢基礎。

(二)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黨的基層組織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創新活動內容方式,找準開展活動、發揮作用的著力點,在擴大黨員參與面、提高實效性上下功夫,增強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把服務中心、建設隊伍貫穿機關黨組織活動始終,發揮黨組織在完成本部門各項任務中的協助和監督作用。

(三)增強黨員隊伍生機活力。以提高素質為重點,抓緊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務黨員長效機制,激發黨員增強光榮感和責任感、保持先進性內在動力。注重質量、優化結構,改進發展黨員工作,加強思想上入黨教育,加大在工人、農民中發展黨員力度,重視在高知識群體、在大學生等各領域優秀青年中發展黨員,積極做好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工作。從思想、工作、生活上關心黨員,做好黨員服務工作,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健全黨內表彰制度,加強對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的關懷幫扶。落實基層黨員教育培訓規劃,建立基層黨員輪訓制度,拓寬黨員受教育渠道。鼓勵黨員帶頭參與志愿服務,推廣黨員承諾制等做法,探索建立黨員在居住地發揮作用機制。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堅持民主評議黨員,表彰優秀黨員,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

(四)建設高素質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拓寬農村基層干部來源,選拔優秀黨員擔任村黨組織書記,推進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鼓勵轉業退伍軍人到鄉、村工作,及時調整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班子,加強鄉鎮黨委書記隊伍建設。選好配強街道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黨組織負責人。符合條件的農村、社區、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可以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居委會主任、企業董事長。以明確責任、考核監督、保障服務為重點,加強對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管理。加大從農村、社區優秀基層干部中考錄公務員力度。切實解決農村基層組織負責人基本報酬和社會保障問題。

七、弘揚黨的優良作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黨和人民事業成敗。必須在全黨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始終謙虛謹慎、艱苦奮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頓、嚴肅紀律為抓手,下大氣力解決突出問題,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形成凝聚黨心民心的強大力量。

(一)大興密切聯系群眾之風。全黨要認真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依靠群眾,適應群眾工作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工作,虛心向群眾學習,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受群眾監督。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作決策、定政策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和承受能力,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健全服務群眾制度,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群眾中的帶頭、推動、督促、保證作用。健全聯系群眾制度,創新聯系群眾方式,機關工作要重心下移,基層干部要堅守一線,領導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層特別是經濟落后、問題較多的地方調查研究,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幫助解決困難。領導干部下基層要輕車簡從,不擾民,不搞層層陪同,不組織群眾迎送。拓寬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健全信訪聯席會議制度,堅持領導干部定期下訪、定期接訪、及時閱處群眾來信,注重分析網絡輿情。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企業改制、征地拆遷、涉農利益、涉法涉訴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引導群眾依法表達合理訴求,切實維護群眾權益。

(二)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把求真務實貫徹到治黨治國各個方面各個環節,真正做到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營造求真務實良好氛圍,使黨員、干部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業上,把功夫下到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上,努力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不斷取得實效。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提倡開短會、講短話、講管用的話,力戒空話套話。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嚴格控制發文數量和范圍,嚴格控制會議數量、經費、規模。大力清理檢查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切實解決節慶剪彩過多過濫問題,改進各級領導干部活動報道。堅決制止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釣譽的“政績工程”。對作風飄浮、敷衍塞責引發重大事件或造成重大損失的,對弄虛作假、虛報浮夸的,必須嚴肅追究責任。

(三)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全黨要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為人民利益不懈奮斗,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黨政機關帶頭厲行節約,進

一步控制辦公經費,把有限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嚴格執行財經制度和經濟工作紀律,從嚴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嚴禁超預算超標準裝修辦公用房,嚴禁為領導干部違反規定購買、建造住房和配置用車,嚴格控制出國(境)團組數量和規模。對鋪張浪費、奢靡享樂、揮霍公款的,必須嚴肅處理。對黨員干部社會交往、休閑娛樂、生活作風方面的不良現象,要及時提醒、批評、制止。

(四)大興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增強黨內生活原則性和實效性,堅決反對上下級和干部之間逢迎討好、相互吹捧,堅決反對黨內生活庸俗化。領導班子要開展嚴肅認真的批評和自我批評,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完善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制度,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發揮民主生活會開展思想交流、提高黨性修養、增進班子團結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通過民意調查等征求群眾批評意見制度,自覺接受批評,積極進行整改。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要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勇于揭露和糾正缺點錯誤,及時提出改進工作的要求和建議,反對和克服好人主義。保護堅持黨性原則的黨員,不準壓制批評,嚴禁打擊報復。

(五)以堅強黨性保證黨的作風建設。把加強黨性修養作為優良作風養成的重要基礎和動力,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加強學習、加強實踐、加強黨內生活鍛煉,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增強黨員意識、黨性觀念,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建立黨性定期分析制度,把黨性分析作為民主生活會主要內容,把作風狀況作為黨性分析重點內容。加大對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作風方面突出問題的整頓力度。把作風建設情況納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范圍,把考核結果作為選拔任用干部重要依據。深入開展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廣泛宣傳和認真學習先進典型,使廣大黨員永葆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八、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

堅決反對腐敗,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必須充分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加大教育、監督、改革、制度創新力度,更有效地預防腐敗,不斷取得反腐敗斗爭新成效。

(一)加強廉潔從政教育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在全黨深入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有針對性地開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崗位廉政教育,

改進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實效。加強廉政文化建設。領導干部要嚴格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嚴格要求自己和配偶子女、身邊工作人員。依紀依法查處和整治領導干部利用職務便利為本人或特定關系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等問題。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制度,把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等情況列入報告內容。加強對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公職人員管理。進一步規范離退休領導干部在企業和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任職行為。按照節儉、高效、廉潔的原則,繼續推進公務消費和公務接待制度改革。

(二)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決遏制一些領域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勢頭,決不讓任何腐敗分子逃脫黨紀國法懲處。嚴肅查辦發生在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中濫用職權、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案件,嚴肅查辦商業賄賂案件和嚴重侵害群眾利益案件,嚴肅查辦群體性事件和重大責任事故背后的腐敗案件。加強工程建設、房地產開發、土地管理和礦產資源開發、國有資產管理、金融、司法等領域專項治理。健全反腐敗協調工作機制,加強查辦大案要案組織協調,形成整體合力。健全反腐倡廉網絡舉報和受理機制、網絡信息收集和處置機制。堅持依紀依法辦案,完善舉報人和證人保護制度,保障被調查人合法權益,依法追究誣告陷害行為。完善重大案件剖析制度和通報制度,發揮查辦案件懲戒功能和治本功能。

(三)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以加強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為重點,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推進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都要向社會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嚴格執行和不斷完善領導干部述職述廉、誡勉談話、函詢、質詢、罷免或撤換等制度,地方黨委常委會要把廉政勤政、選人用人等方面工作作為向全委會報告的重要內容。推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制、廉政承諾制、行政執法責任制。

(四)推進反腐倡廉制度創新。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最大限度減少體制障礙和制度漏洞,完善防治腐敗體制機制,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進一步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深化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健全執法過錯、違紀違法責任追究等制度,保證公正司法。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和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強財政性資金和社會公共資金管理,徹底清理“小金庫”。

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是全黨的重大政治責任。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本決定精神,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確保黨的建設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部門齊抓共管、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黨建工作格局,充分發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職能作用。各級黨組織書記要切實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完善黨建工作考核綜合評價體系,加強分類指導、統籌協調、監督檢查,建設高素質黨務工作隊伍。加強黨建工作調查研究,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全面認識和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推進黨建理論創新,為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提供科學指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黨的建設工作,由中央軍委根據本決定精神作出部署。

全黨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把黨和國家事業繼續推向前進而努力奮斗,永遠不辜負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第二篇: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

編者按: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提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總結文化改革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明確了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重要方針、目標任務、政策舉措,是新形勢下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本報從即日起開設“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解讀”專欄,對《決定》的主要內容、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進行解讀,敬請關注。

為什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 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問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建設,高度重視發揮先進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推動事業發展的重大作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結合時代條件,圍繞黨的中心任務,提出自己的文化綱領、文化目標、文化政策,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有力促進了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在新的國內外形勢下,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第一,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面對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我國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及我國文化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全面

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就必須在我們黨領導文化工作豐富經驗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新鮮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進一步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

第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順利實現“十二五”時期發展目標的需要。“十二五”規劃提出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化改革開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的總要求,并對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作出了部署。做大做強我國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符合科學發展理念,有利于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切實解決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不容置疑,但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束縛文化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只有加快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切實解決束縛文化生產力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才能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扭轉文化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的狀況,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順利實現,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 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理解《決定》提出的重要論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把握。

第一,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的“兩個先鋒隊”性質決定了中國共產黨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是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開始的,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武器的中國共產黨人啟動的。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就開始完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哺育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一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堅定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先進文化在中國傳播、發展的必然結果,不僅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走上歷史舞臺,而且一直以代表著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先進文化為指導、以倡導和發展先進文化為己任。

第二,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發現,近代中國之所以出現“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之腐朽沒落,在于小農生產方式效率低下,在于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掠奪。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實際,著眼世界文化發展前沿,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優長,與人民同心,與時代同步,高揚主旋律,在內容和形式上積極創新,不斷取得豐碩成果,使中華文化在現代以來奏響了堪稱華夏五千年文明歷程的輝煌樂章。中國共產黨不僅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而且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走在發展先進文化的前列,在實踐中把黨對發展先進文化的意志和目標轉化為現實的領導能力、建設能力和實踐能力。

第三,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自覺肩負起帶領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推進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我們黨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推動實現中華文化繁榮興盛,以先進文化為指導,積極倡導和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為民族復興提供科學理論指導;以民族文化為土壤,忠實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 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哪些新成就?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稕Q定》從5個方面科學概括了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

第一,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開辟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確立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第二,堅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

第三,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精神,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大量涌現,

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大幅度提高了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了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打破了長期束縛文化生產力的制度和體制藩籬,全國已注銷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4000多家,核銷事業編制18萬個以上;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渠道和方式進一步拓展;文化產業日益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超過23%,2010年突破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75%。 第五,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嶄新形象和我國人民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我國已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海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逆差逐步減少,圖書版權進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為2010年的3∶1。

我們黨的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 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哪些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 我們黨是一個具有高度文化自覺的現代政黨,始終高度重視和加強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發揮了運用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推動事業發展方面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90年來,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都緊密結合時代條件,站在時代前列,從實現黨的中心任務出發,闡明文化綱領和奮斗目標,提出切實有效的文化政策,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弘揚中華文化、發展先進文化,不斷以思想文化新覺醒、理論創造新成果、文化建設新成就,有力地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向前發展。

90年來,我們黨的文化工作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系統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為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的思想理論指導。

90年來,我們黨的文化工作始終高舉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旗幟,運用文化的力量團結凝聚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為不斷開創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偉大事業新局面,為推動中國社會相繼實現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提供了強大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90年來,我們黨的文化工作在各個歷史時期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僅以抗戰文藝為例,在我們黨領導的全民參與的抗日救亡運動中,我們黨的文藝工作如同一個強大而堅固的戰場,真正成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真正發揮出“輕騎兵”的作用,一大批宣傳性、鼓動性極強的抗戰歌曲,對宣傳全民抗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鼓舞和激勵作用。比如,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從此進入了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的文化工作在確定指導思想、明確政治方向,激發建設熱情、推動生產發展,確定文化建設方向、提高人民素質等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的開啟,就是我們黨的文化工作吹響了時代號角,以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思想先導的。1978年在我們黨領導下首先在思想理論文化界展開的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極大地推動了全國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解放運動,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重要的思想準備,為我們黨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奠定了基礎,在黨和國家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文化工作始終與時代同步伐,積極開拓文化發展新天地,呈現出繁榮發展的良好態勢。

第三篇:解讀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

新華網:解讀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的三組新亮點

新概括 新突破 新實招 ——解讀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的三組新亮點

編者按: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理論上有“精神空虛不是社會主義”等新的概括,在政策上有“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等新突破,在舉措上有“組建國家級廣播電視網絡公司”等新實招。這些新概括、新突破、新實招是未來文化工作的重要指針。為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這些新亮點,我們摘選了有關重要論述,并請專家加以解讀。

理論 新概括

■專家解讀

人無魂,萎靡不振;國無魂,沉淪衰落

□張國祚 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

六中全會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這個理論新概括既突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也突出了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關鍵所在。人若無魂,必然落魄迷茫、萎靡不振;國若無魂,則必然散亂無序、沉淪衰落。而一旦抽掉這個“精髓”,那種文化既不會是“先進”的,也不會是“社會主義”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這個體系的四層含義都是決定國運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制定方針政策、戰略規劃的理論之魂;偏離這個理論之魂,思想文化就會出現混亂,決策布局就會迷失方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引領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之魂;丟掉這個旗幟之魂,就無法想象為什么僅僅經過60多年的奮斗,中國就迅速擺脫貧窮落后的面貌,一躍而成為經濟發展、文化繁榮、舉足輕重的世界大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增強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創造力的團結奮進之魂。沒有這個團結奮進之魂,中國就不可能徹底扭轉四分五裂、一盤散沙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現熱愛祖國、民族和睦、精神振奮、銳意創新的生動局面。“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國民道德規范之魂。沒有這個道德規范之魂,人們的思想、情操、品格、言行就會失去修養方向和心理約束,社會就會喪失是非、真假、對錯、美丑、榮辱的鑒別標準,文學藝術作品就不能引領社會積極、健康、向上。

總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確實是興國之魂,只有切實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文化強國戰略的根本任務認真抓好,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文化才能方向明確、思路對頭、朝氣蓬勃、充滿活力、大發展大繁榮。

亮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摘自《決定》第一部分

●精神空虛不是社會主義

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摘自《決定》第一部分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摘自《決定》第三部分

●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

創作生產更多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

——摘自《決定》第四部分

●文化產業是重要途徑

發展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摘自《決定》第六部分

●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

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

——摘自《決定》第七部分

●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

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是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內在要求。

——摘自《決定》第九部分

政策 新突破

■專家解讀

把文化改革發展成效納入考評體系是一種創新

□周熙明 中央黨校教授

“把文化改革發展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這是《決定》確定的一項約束機制、一種制度安排。有一種硬性的考評機制,就必然會促使各級政府、各級領導認真地、均衡地考慮文化的發展,既要考慮人民群眾物質上、生活上的改善,也要考慮精神生活的改善,兩方面均衡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

文化是一種在實踐中獲得、反過來又指導、規范實踐的日趨豐富多樣的價值信仰系統、認知系統和審美系統。文化引導人類不斷地超越現象、個別和當下,進入本質、普遍和久遠,是人類的意義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任何精美的文化總要彌散性地承載于物之上。因此,文化也可以進行數量上的描寫和描述,是可以考評的。當然,真正關乎精神、道德、信仰、價值的東西,不大像經濟數據那么容易考評,但還是可以建立一系列新的有彈性、能夠大致衡量成效的標準。把文化改革發展納入科學發展考評體系,本身就是一種創新、一個新的開始,至于細節上的操作,怎么樣準確評價文化發展上的功與過,還有待我們探索。 亮點

●公共文化產品納入預算

把主要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

——摘自《決定》第五部分

●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

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拓展投資渠道。

——摘自《決定》第五部分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通過興辦實體、資助項目、贊助活動、提供設施等形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摘自《決定》第五部分

●鼓勵城市對農村文化幫扶

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合理配置城鄉文化資源,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把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

——摘自《決定》第五部分

●鼓勵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

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培育文化產業領域戰略投資者。

——摘自《決定》第六部分

●對非遺項目實施稅收優惠

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對文化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勵文化企業和社會資本對接,對文化內容創意生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經營實行稅收優惠。

——摘自《決定》第七部分

舉措 新實招

■專家解讀

發展網絡文化是重要任務

□張希賢 中央黨校教授

《決定》中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代傳播體系、農村文化建設等均提出一系列新舉措,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文化建設。如何正確地認識、科學地建設、創造性地運用和有效地管理數字文化和網絡文化,使其成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新生力量,是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

首先,網絡文化、數字文化、信息文化,是對東漢蔡倫造紙、形成“紙制文化”傳播形式以來的歷史性飛躍。其次,網絡文化的多元、多樣、多變特點非常突出。既然如此,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就理所當然地要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這既是政治責任,也是歷史使命。

我們發展中國社會主義網絡文化,一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網絡民主文化,把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公共財政經費公開,在網絡上大力發展,讓人民群眾監督黨員干部的從政行為,監督各級黨組織和政府的政務行為,建設勤政廉政的政黨和政府。二要利用網絡文化平臺,積極推進文學、藝術、音樂、影視等各方面文化藝術作品的創造,推動社會主義網絡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三要利用網絡文化平臺,“走出國門”,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新成果,進行廣泛的國際間的文化藝術交流,不斷提高中國社會主義新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亮點

●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劃

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實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普及計劃,加強重點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建設,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自《決定》第三部分

●組建國家級廣播電視網絡公司

整合有線電視網絡,組建國家級廣播電視網絡公司。

——摘自《決定》第五部分

●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

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發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示范引導作用,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重點扶持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研究項目,著力推出代表國家水準、具有世界影響、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的優秀成果。

——摘自《決定》第三部分

●構建富有效率的輿論引導格局

以黨報黨刊、通訊社、電臺電視臺為主,整合都市類媒體、網絡媒體等宣傳資源,構建統籌協調、責任明確、功能互補、覆蓋廣泛、富有效率的輿論引導格局。

——摘自《決定》第四部分

●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

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瑰寶和當代文化精品網絡傳播,制作適合互聯網和手機等新興媒體傳播的精品佳作,鼓勵網民創作格調健康的網絡文化作品。

——摘自《決定》第四部分

●建立重大文化項目首席專家制度

要繼續實施“四個一批”人才培養工程和文化名家工程,建立重大文化項目首席專家制度,造就一批人民喜愛、有國際影響的名家大師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摘自《決定》第八部分

●實施高端緊缺文化人才培養計劃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高端緊缺文化人才培養計劃,搭建文化人才終身學習平臺。鼓勵和扶持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優化專業結構,與文化企事業單位共建培養基地。

——摘自《決定》第八部分

第四篇: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精神學習體會(提綱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精神學習輔導(提綱)

一、 為什么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一) 從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看

(二) 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看

(三) 從世界歷史發展規律看

(四) 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看

(五) 我國總體上進入發展關鍵時期(“三個進入”):

二、全面掌握《決定》的基本內容

(一) 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

1、 指導思想:

321三個定位:戰略任務:基本方向;根本要求;

兩條方針: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

一個主體:農民是現代化建設的主體力量

2、 六個基本目標任務:

城鄉一體基本建立:現代農業顯著進展:

農民收入達到翻番:農民權利切實保障:

公共服務均等推進:永續發展不斷增強:

3、實現目標任務要遵循的五個重大原則

頭等大事:根本目的:根本動力:重大戰略: 政治保證:

(二) 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的六項重大任務

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

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

(三) 發展現代農業的七項重大舉措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擴大農業對外開放。

(四) 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八方面重大安排

繁榮發展農村文化;大力辦好農村教育;

促進農村衛生事業;健全農村社會保障;

加強基礎環境建設;推進農村扶貧開發;

加強農村防災減災;強化農村社會管理。

(五)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政治保證

領導農村工作體制機制;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干部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

三、《決定》精神的重點和亮點

(一) 一條主線:實現城鄉一體化,消除城鄉二元結構

統籌規劃;統籌產業發展;統籌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統籌勞動就業;統籌城鄉社會管理。

統籌優化配置各種資源的“三個集中”基本方法:

(二)一個關鍵:土地制度的改革完善

16個字基本原則:

“產權明晰、用途管制、節約集約、嚴格管理”。

農業用地方面:

1、 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規定:

長久不變:土地承包經營期長久不變,適用于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按照三個原則:允許多種形式:流轉一個標的)

2、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三條紅線:

其一,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

其二,不得改變土地用途;

其三,不得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

3、土地流轉中的問題分析

規模低:我市土地流轉規?,F狀:2—5%.全國是23%。

不規范:關于土地流轉的問題

4、關于土地是不是可私有的問題

非農用地方面:

1、中國城鄉土地問題的基本利益結構:

“兩種土地、兩種農民、三種利益主體”

2、實現農民土地權益的保護是貫穿《決定》的主線:

第一,經批準占用農村集體土地建設非公益性項目,允許農民依法通過多種形式參與開發經營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第二,對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通過統一有形的土地市場,以公開規范的方式讓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

第三,征地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改革舉措。提出了對失地農民權益補償原則,依法征收農村集體土地,要按照同地同價原則,及時足額合理補償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

(三)一個核心:真正發展維護農民利益

二〇〇九年三月四日

第五篇:十七屆六中全會將審議文化體制改革決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討論擬提請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的文件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新華網北京9月26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開會議,討論十七屆五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等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主持會議。

會議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范圍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文件稿提請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

會議認為,在這次征求意見的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各有關方面和黨的十七大代表對文件稿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吸收和反映,充分發揚民主,集中全黨和各方面智慧制定好文件,使之成為新形勢下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會議強調,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我們要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準確把握當今時代文化發展新趨勢,準確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奮力開創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局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改革開放。

會議指出,加強和改進黨對文化工作的領導,是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保證。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擔負起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政治責任,加強文化領域領導班子和黨組織建設,健全共同推進文化建設工作機制,發揮人民群眾文化創造積極性,提高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科學化水平。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暑期安全校訊通內容下一篇:食品檢驗員工作總結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