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ps海報設計實例教程

2022-12-12

第一篇:ps海報設計實例教程

PS海報制作教程:PS實例制作《電鋸驚魂VI》海報

慶祝電鋸驚魂第六部上映!在這里你將逐步學習如何使用Photoshop制作一個骯臟恐怖的《電鋸驚魂VI》海報。先看看最終效果:

最終效果

這是新的電鋸第六部的海報。我們將用靴子制造的腳來取代手套制作的手。本教程不是很復雜,任何水平都應該很容易做到。

圖1 (原海報)

這里是我所用到的資源:

圖2

制作步驟:

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在Photoshop中打開一個白色背景的新文件。使用套索工具、鋼筆工具,或其他任何能得到選區的方法剪下你想要的兩只腳。我強調一點我決定使用上述的圖像資源。要務必調整它們的大小,使兩只腳的大小看起來接近,用橡皮擦工具清除鋸齒狀的邊緣。

圖3

現在仔細剪下靴子的頂部,把它們放在腳上。使用變換工具(CTRL + T鍵)調整和傾斜。隱藏和顯示你的圖層以便可以每一次只看到一只腳,這樣會更容易把重點放在每只腳上。我使用的一個技巧是在靴子圖層上降低不透明度大概60%,使靴子和腳排成一排。這將使腳的兩側與靴子的邊緣相稱。調整好之后將其不透明度恢復到100%。

圖4

下一步要調整腳的色相/飽和度,以便使其更好的與靴子的顏色相配。你可以嘗試自己設置,還可以調整靴子,關閉它們。

圖5

使用一個中等大小低透明度的圓形軟橡皮擦擦除靴子的底部,使皮膚融入皮革中。使用一點描邊在鞋帶的邊緣。也要擦除一點腳的側面及腳后跟。

圖6

它們融合后,合并腳圖層和靴子層。要確保兩只腳在不同的圖層上,以便我們可以添加陰影,并且能夠移動它們?,F在回到色相/飽和度設置,我們將給腳去色,使皮膚呈現死灰狀。它們應該有一些色彩但要呈現沉悶和灰色。

圖7

下一步我們將調整色階得到一個更深的對比和更暗的陰影。你可能還需要打開亮度/對比度控制,調高一點對比度。

圖8

使用加深工具使邊緣變的更暗。調低曝光到15%,使用中等大小的圓形軟筆刷。改變范圍,加深陰影,中間調和高光。如果增加了太多的顏色就用海綿工具來吸收一些。

圖9

選擇后腳層,去濾鏡>模糊>高斯模糊。使用半徑1像素左右。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前腳,它需要增加一些深度。

圖10

在這里你可以自由發揮。去尋找一些不同的污點畫筆和紋理,隨機添加一些污物到皮膚上。我降低了紋理層的不透明度,改變混合模式為疊加。也可以嘗試使用柔光或強光來獲得不同的效果。

圖11

現在我們給皮膚添加一些具有折痕,裂紋和折疊效果的紋理。

圖12

下一步把紋理去色為黑色和白色。這將使它們在下一步中更容易融為一體。

圖13

更改混合模式為柔光,并減低一點不透明度。然后用圓形的軟筆刷輕輕的擦除混合后的硬邊。也要清除沒有覆蓋在腳上的多余的東西。

圖14

從靴子的腳趾部位剪切出有大量折痕的一塊放在前面的腳背上。

圖15

還是用同樣的步驟混合它。

圖16

剪切出一個地板的圖像,把它放在其他層的下方。我調整它的大小使它橫跨整個海報。

圖17

去色相/飽和度,調低飽和度給地板一種沉悶和臟的效果??梢哉{高一些亮度。然后使用不透明度設置為15%的大的圓形軟筆刷使地板褪色為白色。你也可以減少不透明度和填充來幫助它更好的融合。

圖18

現在我們要在一個新層上使用亮的軟筆刷添加陰影。慢慢地在腳的周圍涂抹,然后用柔軟的橡皮擦擦除邊緣?;旌夏J礁臑閺姽?,設置不透明度為60%。

圖19

在這個新層上你可以用一個更深的筆刷使它變暗使其與腳更好的融合。更改混合模式為顏色加深,減少不透明度和填充。

圖20

找一些血液或墨水飛濺筆刷,添加一些鮮血滴在地上,腳上也放一些。使用一個真實飽滿的暗紅色,改變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在血液頂部創建一個新層,用柔軟的白色筆刷在外邊緣涂抹,使血液看起來像在地板上一樣。

圖21

現在只需要在底部添加電鋸的LOGO以及電影的信息(你顛倒了海報的效果得到了在白色背景上的黑色文本)。你還可以在上方添加以前一些海報上常出現的鋸齒狀刀刃?,F在你就有了自己的電鋸電影海報了。

圖22

第二篇:PS制作時尚潮流人物海報實例教程

直線網

本教程過程雖然復雜,不過介紹的非常詳細,素材也提供得比較完整,非常適合學習和練習。教程難點是要掌握素材的融合及搭配,用到的素材相當多,怎樣構圖才完美,需要自己多花心思去美化。最終效果

一、用photoshop打開人物素材圖片。

二、因為圖片上方空間小,按Ctrl+Alt+T調整大小。

三、現在讓多出來的空間與背景顏色融合,選擇吸管工具,吸取與背景顏色最接近的顏色,新建圖層,創建選區,填充前景色。

四、還不是很完善,合并圖層,選擇修補工具,使顏色融合。

五、給圖片添加背景顏色,選擇漸變工具,徑向漸變。

六、選擇圖層蒙版,畫筆工具,讓人物顯現出來。

七、顏色加深,不透明度為60%。

八、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變形,使人物頭部上方有一個曲線。

九、調整圖層模式為柔光,不透明度為25%。

十、新建圖層,設置前景色為#464b61,用筆刷工具在人物周圍涂抹。

十一、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12%。

十二、重復步驟5,設置前景色為#000000。

十三、設置柔光,不透明度為25%。

十四、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調整位置。

十五、擦去多余部分,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60%。

十六、重復步驟7,這次放在人物頭部的右側;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80%。

十七、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調整位置;擦去多余部分,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70%。

十八、重復步驟9,這次放在人物頭部的右側;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80%。

十九、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調整位置。

十、選擇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

二十一、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80%。

二十二、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調整位置。

二十三、設置點光,不透明度為80%。

二十四、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調整位置。

二十五、按Ctrl +T,選擇變形。

二十六、選擇圖像—調整—色相/飽和度,設置點光,不透明度為80%。

二十七、打開素材圖片,Ctrl+i反色。

二十八、設置圖層模式為濾色。

二十九、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調整位置。

十、設置圖層模式為濾色。

三十

一、打開素材圖片,按Ctrl +T調整位置。

三十

二、設置圖層模式為濾色。

三十

三、選擇鋼筆工具,畫一彎曲閉合路徑,建立選區。

三十

四、新建圖層,選擇漸變工具,線性漸變,填充漸變。

三十

五、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60%。

三十

六、選擇鋼筆工具,畫一彎曲閉合路徑,建立選區。

三十

七、新建圖層,選擇漸變工具,線性漸變,填充漸變,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65%。

三十

八、選擇鋼筆工具,畫一彎曲閉合路徑,建立選區。新建圖層,選擇漸變工具,線性漸變,填充漸變。設置強光,不透明度為65%。

三十

九、選擇鋼筆工具,畫一彎曲閉合路徑,建立選區。

十、新建圖層,選擇漸變工具,線性漸變,填充漸變。

四十

一、設置疊加。

四十

二、選擇鋼筆工具,畫一彎曲閉合路徑,建立選區。

第三篇:ps綜合實例教程

綜合實例一:PS合成半臉半機器的創意人像

同是介紹圖片的合成方法。不過本文作者在合成的時候加上了不少的創意藝術。把一些生硬的效果中融入了活力元素。這樣效果圖看上去更加經典。

1、打開Photoshop,打開下圖所示的背景紋理素材。

2、選擇完紙張紋理,然后進入圖像“>調整>色相和飽和度。減少-100飽和,增加亮度42。如下圖。

3、打開下圖所示的金屬頭骨素材,用鋼筆摳出來,將金屬骨頭并將其放置在您的設計中心。

4、導入一個女孩的照片,再次單獨提取(摳圖)女孩的頭像,放置在顱骨層的面前。

5、減少女孩的照片不透明,使你可以進行對齊。也許你將不得不調整其大小使其對齊。

6、使用套索工具選中不需要的部分。然后打開:圖層“>圖層蒙版>”隱藏。

7、打開圖層“>圖層樣式>陰影?;旌夏J綖?ldquo;線性加深”,并選擇黑色。對于使用不透明度35%,為采用45度角,距離:5像素,擴展:0像素,大?。?0像素。

之后,選擇斜面和浮雕。樣式:內斜面,方法:光滑,深度:110%。方向:上,大?。?6像素,軟化:15像素,陰影:53,高度37。為了突出顯示,使用不透明度100%的白色。高光模式為:濾色,然后使用35%不透明的黑色,陰影模式為:線性加深。

8、打開下圖所示的溶漿素材,扣除白色背景。

9、使用橡皮擦工具(e)刪除一些地區,以配合臉型,使其融合得更好。

10、改變巧克力的混合模式為“柔光”。

11、打開下圖所示的素材。同上的方法進行溶圖處理。

12、選擇女孩的臉和巧克力重復新建個層。之后去濾鏡“>模糊”高斯模糊。使用15像素的半徑。改變混合模式為“疊加”。

13、在你的文檔里找一張紙張紋理,放到最頂層,改變混合模式為“柔光”。

14、這時候你就可以往畫面中添加一些標志性的圖案等。你可以做的更隱蔽點,使其更加微妙。不過,本教程的想法是向您展示如何使用一些非?;镜恼掌瓦^濾器創建一個超現實的設計圖。

綜合實例2:PS合成古船下神秘的美人魚

本教程用到的素材比較多,有海面、天空、島嶼、石頭、波浪、古船等。合成的時候先把素材整理好。然后按照由下至上的順序慢慢溶圖。大致滿意后再渲染局部及整體顏色即可。

1、新建900*1138大小的文檔,拉入美人魚的素材,擺放好位置。

2、拉入海水素材,擺放好位置,添加圖層蒙版,將多余部分用黑色畫筆擦拭,只剩下水波部分。

3、拉入天空素材,同樣的擺放好位置,添加圖層蒙版,用硬度0%的黑色畫筆擦拭底部。

4、拉入云彩素材,同樣的擺放好位置,添加圖層蒙版,用硬度0%的黑色畫筆擦拭。

5、拉入綠島素材,添加圖層蒙版,用硬度0%的黑色畫筆擦拭掉。

6、打開石頭,用磁性套索工具,將中間的山摳出,拉入文檔中,擺放好位置。添加圖層蒙版,將露出水面的部分擦拭掉。水下面的部分,用不透明度40%的黑色畫筆擦拭一下。

7、打開石頭素材,用鋼筆工具摳出一塊巖石,拉入文檔中,擺放在第六步做的巖石上方,做出露出水面的效果,同樣添加圖層蒙版稍微擦拭下。

8、拉入船素材,擺放好位置,編輯--變換--水平翻轉,給船轉個頭。

9、最后我們給圖層添加調整圖層,給整張圖色調調整下。新增調整圖層--照片濾鏡。

10、調整圖層--色彩平衡。

第四篇:PS經典實例教程及高級應用

目 錄

一、幾款透明質感按鈕 ................................................................................................................................ 2 1.1 AQUA按紐 ............................................................................................................................................ 2 1.2 LCD風格的按紐 .................................................................................................................................. 5 1.3 漸變透明按鈕 .................................................................................................................................... 12

二、用PS實現削皮效果 ............................................................................................................................ 17

三、玻璃球效果 .......................................................................................................................................... 24

四、PHOTOSHOP的激情盛夏與清涼海灘............................................................................................. 36

五、PS質感文字系列 ................................................................................................................................. 48 5.1蟒紋字 ................................................................................................................................................. 48 5.2鑄鐵字 ................................................................................................................................................. 59

六、PHOTOSHOP高級圖層技巧進階篇 ................................................................................................ 67 6.1 圖層蒙版和矢量蒙版 ......................................................................................................................... 67 6.2 調整圖層和填充圖層 ......................................................................................................................... 75

七、PS商業應用實戰:網站首頁設計 ..................................................................................................... 88 7.1 背景的制作 ......................................................................................................................................... 88 7.2 漸變條的制作 ..................................................................................................................................... 92 7.3 光環的制作 ......................................................................................................................................... 95 7.4. 主體文字的制作 ................................................................................................................................ 97 7.5變形文字的制作 ............................................................................................................................... 103

第 1 頁

一、幾款透明質感按鈕

幾乎沒有哪種按紐的受歡迎程度能與透明質感按紐相比。自這種風格的按紐一問世,立刻風靡全球,從龐大的商務網站到簡單的個人小站,處處都能看到剔透的風采。這種漂亮按紐最大的作用就是修飾網頁,僅僅使用幾個這樣的按紐,就會給你的網頁像水晶糖果一樣誘人。透明質感的按鈕種類之多,制作方法之廣,無法盡數。在這里,我總結了幾種較為好看的卻又比較簡單的,供大家作為參考。

1.1 Aqua按紐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透明按紐了,如果運用的好的話,效果是非常理想的。這種按紐的做法有很多種,有些真的是相當相當的麻煩。當然,效果也是相當相當的漂亮,漂亮到你會不舍得把它用于網頁按鈕。實際上,如果用那種耗費大量時間做成的按鈕裝飾網頁的話,需要小心喧賓奪主:游客會不自覺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漂亮奪目的按紐上,網頁最重要的內容卻會被忽略掉。說了這么多,好像偷懶是理所當然的了。那么這一次,我們應用圖層樣式來打造這個按鈕,這樣我們就可以一勞永逸,以后都可以坐享其成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制作的是可以裝飾你的網頁的按紐,它僅僅起到了點綴的作用,就像是做菜時使用的雞精,一點足以勾出鮮味,過多反而不好了。

1. 新建文檔,RGB模式,白色背景。建立圖層1,設置前景色為

第 2 頁 RGB(51,143,206)。然后選擇圓角矩形工具,在工具選項中,設置繪圖方式為填充像素,將矩形的圓角半徑設為50像素,選擇消除鋸齒。點擊幾何選項,將矩形的大小設為91×27像素,在畫布正中點擊一下,即會出現一個藍色的圓角矩形。(圖01)

圖01 2. 現在我們開始添加圖層樣式了。首先選擇投影:將投影的不透明度降低為33%,取消全局光,角度為134度,距離和大小均為1像素,擴展為0,品質不變;

然后是內陰影樣式:將內陰影的顏色設為RGB(0,56,113),不透明度為100%,取消全局光,角度為90度,距離為6像素,阻塞為15%,大小為16像素,品質保持不變,這樣,按紐就具有了立體感。(圖02)

圖02

3. 接下來我們要制作光線從按紐中透出的感覺。選擇內發光樣式,將混合模式設為顏色減淡,不透明度為30%,顏色為白色,方法為較柔軟,居中,阻塞為31%,大小為21像素,要特別注意等高線的形狀,打開默認的等高線編輯器,將曲線設為圖03的形狀,選擇消除鋸齒,范圍為31%;

第 3 頁 (圖03,04)

圖0

3圖04

4. 下面是最關鍵的一步——添加強烈的反光效果。選擇斜面和浮雕樣式,將樣式設為內斜面,方法為平滑,深度為81%,方向為上,大小為9像素,軟化為1像素,陰影的角度為90度,高度為73度,高光和暗調的不透明度均為100%,暗調的模式為正常,顏色為RGB(4,126,188),這樣高光效果就出來了。

但這樣是不夠的,我們希望高光效果更為貼切。選擇等高線,注意是斜面等高線,而不是光澤等高線,將等高線類型選擇為預設類型中的半圓,消除鋸齒,范圍為69%,這樣就能得到逼真的反光效果。(圖05)

圖05

5. 為了使按鈕看起來更好,我們添加一些簡單的陰影效果。但我們的樣式中已經采用了投影樣式,所以要另外想辦法。按住Ctrl鍵,載入按紐的不透明度區域,從編輯菜單中選擇合并拷貝命令,在圖層1之下新建一層,按Ctrl+V,將圖像粘貼到新層中,取消選擇。

合并拷貝命令可以復制選區內所有圖層的圖像,包括圖層樣式在內,

第 4 頁 這里,我們所用這個命令就是為了拼合圖層樣式的效果。此外,在粘貼前,如果沒有取消選擇,那么圖像會粘貼入選區中,否則的話,圖像會被自動粘貼到圖層的正中。

對圖層2使用高斯模糊,半徑大概為5.5像素左右。再用移動工具將圖層移動到按紐的右下方,作為透明陰影。(圖06)

圖06

6. 最后,在按紐上寫上文字即可。如果你更喜歡淡灰色的透明按鈕,這里有個簡單的法子:打開通道面板,點擊藍色通道,僅顯示這一個通道的圖像,由于我們的按紐是藍色調的,所以這個通道內的圖像最能體現按紐的情況。如果你的按紐是紅色調或是綠色調的,那么同樣,分別選擇紅色通道和綠色通道,就能得到灰色的透明按鈕了。(圖07)

圖07 1.2 LCD風格的按紐

一般來說,液晶顯示屏風格很適合各種面板的制作,也可以作為各種按鈕的載體,大多數類型的按紐與之配合都會很好看。但這一次,我們要

第 5 頁 來制作一個液晶顯示屏風格的按紐。

1. 打開Photoshop,新建RGB模式的白色背景文檔。新建圖層1,這一層我們作為按紐的基礎輪廓。用橢圓選框工具,按住Shift+Alt鍵,從中心向旁邊拖出一個圓形的選區。將前景色設為RGB(176,192,224),用前景色填充選區,不要取消選擇。(圖08)

圖08

2. 新建圖層2,在這一層中制作按紐的內陰影。復位色板,選擇描邊命令,將描邊寬度設為4像素,位置居中。取消選擇,用高斯模糊處理圖層,半徑為4像素。載入圖層1的選區,反選,在圖層2中刪除,取消選擇。將圖層的不透明度降低到28%。(圖09)

圖09 3. 新建圖層3,我們要在這一層中做描邊處理。再次載入圖層1的選區,打開描邊命令對話框,將描邊寬度設為1像素,位置居中,取消選區。將

第 6 頁 圖層的不透明度降低到32%,有必要的話,可以用半徑為0.2的高斯模糊消除邊緣細微的鋸齒。(圖10)

圖10

4. 下面我們來制作按紐內部透出的光線效果。新建圖層4,選擇畫筆工具中的噴槍選項,將畫筆大小設為200像素的柔化筆刷,將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為顏色減淡,填充不透明度為21%(不是圖層的總體不透明度),再次載入圖層1的選區,反轉色板,用白色畫筆在選區的下方點擊一下,畫筆范圍可達到選區的中上部;再將畫筆大小設為100像素,再點擊一下,加強效果。由于顏色減淡模式的作用,圖像會出現透光的效果。(圖11)

圖11 5. 接下來,我們來進行最關鍵的一步——給按紐增加高光效果。首先,我們來選取高光的區域。選擇鋼筆工具,勾出一條封閉路徑,要包括按紐的上半部分,如圖12所示。(圖12)

第 7 頁

圖12

按Ctrl+Enter,將路徑轉換為選區,再選取和圖層1相交的選區,方法是按住Shift+Ctrl+Alt鍵,點擊圖層1,載入圖層1和現有選區相交的選區,如圖13。選擇漸變工具,復位并反轉色板,選擇線性漸變工具,將漸變設為從前景色到透明,從選區的頂端到底部做出漸變,然后取消選擇。選擇高斯模糊濾鏡,將半徑設為2.0像素,模糊漸變圖層,用選擇工具將圖層向下移動幾個像素,這樣會使效果更逼真。(圖14)

圖13

圖14

6. 這時,按紐基本上就已經完成了。不過我們可以為它增加一些裝飾,使它看起來更漂亮。在圖層1上新建一層,為圖層6,這一層里,我們為它增加一些掃描線效果?;旧蟻碚f,1×2像素大小、上黑下透明的圖案應該是你的Photoshop里差不多都會有的一種基本圖案。如果沒有,那么花半分鐘時間做上一個也來得及。載入圖層1的選區,打開填充對話框,在填

第 8 頁 充類型中選擇圖案,找到掃描線圖案,用它來填充選區。取消選擇,將圖層的不透明度降低到8%,用模糊濾鏡稍加模糊(圖15)。

圖15 如果你的圖案是上黑下白的,那么在填充以后,需要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正片疊底,效果是一樣的。

7. 下面我們來添加文字部分。我們采用的像素字體為04b_03,大小為8點,如果不希望字體太過纖細,就將消除文字鋸齒的方式設為明晰。添加了字體之后,來看看效果,似乎不如想象中的好(圖16)。我們可以再來裝飾一下文字部分。在最頂層的文字層之下新建圖層7,將前景色設為白色,用矩形工具在按紐的上中部選擇一細長矩形。將文字層和這一層鏈接起來,居中對齊。載入圖層1的選區,反選,刪除圖層7的多余部分,取消選擇。將填充不透明度降低為10%,圖層混合模式為顏色減淡。(圖17)

圖16

圖17

第 9 頁 8. 我們來看看這個按紐的應用。我選擇把它放置在一個金屬面板上。首先,新建一個圖層組,將按紐相關圖層都放到圖層組中。在序列1下面新建圖層8,用橢圓選框工具選擇一個圓形,填充黑色后取消選擇。將圖層8和序列1鏈接,選擇序列1,使用對齊選項,將按紐和黑色圓形居中對齊,取消鏈接。

現在,我們關閉序列1的顯示,按ShiftCtrl+Delete,用白色填充圖層8的不透明區域。打開圖層樣式,依次添加下列樣式:

漸變疊加: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性為82%,漸變為從灰色RGB(174,174,174)到白色,線性,與圖層對齊,角度為-48度,縮放為70%;

內發光: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度為23%,顏色為黑色,發光源在邊緣,方法為較柔軟,大小為10像素,范圍為55%;

斜面和浮雕:內斜面、平滑,深度為51%,大小為8像素,陰影角度為130度,取消全局光,高度為15度,暗調的不透明度為0%,將等高線類型設為預設的半圓,范圍為53%,消除鋸齒;

外發光: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度為15%,大小為5像素,范圍為33%;

描邊:大小為1像素,描邊位置在外部,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度為31%,描邊顏色為黑色;

內陰影:混合模式為正常,顏色為RGB(115,115,115),不透明度為8%,角度為135度,取消全局光,距離為4像素,大小為2像素,等高線類型為預設的錐形;

第 10 頁 最后是投影:不透明度為11%,角度為135度,距離為4像素,大小為1像素(圖18)。

圖18 顯示序列1,這時,我們的圖像應該像圖19一樣了。

圖19 9. 我們希望做出按紐內陷的效果。在圖層8上新建圖層9,選擇一個比按紐稍大的圓形選區,填充白色,同樣使圓形和按紐居中對齊。對它添加圖層樣式:先是漸變疊加,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度為55%,反向默認漸變,角度為90度,縮放為90%;其次是描邊,大小為1像素,位置在外部,不透明度為40%,描邊顏色為RGB(210,210,210)。這樣,這個按紐就被很合適的鑲嵌在面板上了。(圖20)

第 11 頁

圖20 1.3 漸變透明按鈕

我知道,這個題目實在有些不合格。哪種透明效果中沒有用到漸變呢?漸變幾乎已經成為制作透明按紐的必備過程,拿它做標題實在有些應付差事的感覺。但是,我實在懶得再費心思在我們的按紐起一個響亮又貼切的名字了。(這些天來一直和按紐打交道,請大家原諒我的倦怠心理吧!)不過,這個按紐倒真的漂亮的沒話說,就拿它來作為小小的補償吧!這次的這個按紐,完全是由圖層樣式來決定的。完成之后,大家的樣式面板中又可以多一種漂亮的風格了。

1. 這一次,我們來新建一個透明背景的文檔,大小根據按紐的大小來定。新建圖層2,用橢圓工具選擇一個正圓形,復位色板,用背景色填充選區。不要取消選擇,按Ctrl+X將選區圖像復制到剪貼板上,刪除圖層2。

在圖層1中,用Ctrl+V將白色圓形粘貼到圖層1中。這樣,白色圓形就會處于畫布的正中。(圖21)

第 12 頁

圖21 2. 下面,我們就開始為按紐添加了圖層樣式了。

首先,我們為按紐添加基礎的顏色。選擇漸變疊加樣式,將混合模式設為正常,不透明性為100%,點擊編輯漸變色,將漸變的左端設為RGB(166,202,240),右端設為RGB(24,48,153),漸變樣式為線性,角度為123度,縮放為100%;(圖22)

圖22 其次,我們用斜面和浮雕樣式為按紐添加光澤:樣式為內斜面,方法為平滑,深度100%,方向為上,大小為18像素,軟化為3像素,陰影的角度為120度,取消全局光,高度為73,暗調模式為顏色減淡,高光和暗調的其他各項設定保持不變;(圖23)

第 13 頁

圖23 下面,我們用內陰影模式加強按紐的暗調部分:將陰影顏色設為暗褐色RGB(71,41,2),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度為38%,角度為90度,距離為7像素,大小為5像素,品質不變;(圖24)

圖24

接下來的投影和外發光,都是進一步修飾按紐邊緣的:先來選擇投影樣式,將投影顏色設為RGB(9,66,130),不透明度為35%,角度為90度,距離和擴展為0,大小為1像素;然后是外發光樣式,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度為38%,顏色為RGB(0,70,114),發光方法為較柔軟,大小為2像素;(圖25)

第 14 頁

圖25

最后,如果你覺得按紐的顏色單薄,可以選擇內發光樣式,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不透明度為39%,設置漸變發光,依圖26來設置漸變,漸變色從左到右依次為黑色、棕紅色RGB(187,83,7)、黃色RGB(255,249,157),兩個顏色中點的位置均為50%,發光方法為較柔軟,光源居中,大小為250像素,范圍為50%。你也可以自己設定內發光的顏色,這樣,按紐的顏色就豐富起來。(圖27)

圖26

圖27

第 15 頁 3. 接下來,我們為按紐加一個簡單的邊框。在圖層1下面新建圖層2,載入圖層1的不透明選區,用擴展命令將選區擴大8像素,填充白色。(圖28)

圖28

我們依然用圖層樣式添加立體效果。先選擇斜面和浮雕樣式,結構為內斜面,方法為雕刻清晰,深度為290%,方向為上,大小為4像素,軟化為9像素,陰影角度為90度,高度為45度,高光和暗調保持默認;再來添加描邊樣式,大小為1像素,位置在外部,混合模式正常,不透明度100%,描邊顏色為RGB(170,170,170)。(圖29)

圖29

這樣,這個按紐就完成了。想要改變顏色的話,可以重新設定各圖層樣式中有關顏色的設置。添加文字層后,也可以添加圖層樣式效果。如果想把這種樣式應用到其他大小的按紐上時,應注意縮放效果,使樣式符合圖像。

第 16 頁

二、用PS實現削皮效果

下面是原圖:

完成之后的效果如圖:

1.素材

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樣我們為了實現一個好的效果,工具和素材都是十分關鍵的。素材選好了,就會事半功倍。對于沒有繪畫功底的朋友們來說最好選用一些簡單的幾何體,比如柱形、球體等。因為我們即將要做的工作是將一個平面的物體變成一個看上去具有立體效果的物體,如果選擇的原型太復雜了,很可能會在透視上出問題。 2.扣圖

素材找好了就開始扣圖吧??蹐D的方法很多,挑自己順手的來吧。在這里我用pen/

第 17 頁 鋼筆工具扣出了雞蛋,用Extract/抽出濾鏡扣出雞雛。如圖

1、8。

3.鏤空原圖

在此先分析一下最終的那個效果圖。如果拋開中間的雞雛不說,從ps的角度看,要將一個平面的雞蛋作出此效果至少需要2個圖層,正面圖層

第 18 頁 和背面圖層。但是我們都清楚,原圖是不可能為我們提供背面的,這個層需要我們自己動手來畫。那么為了顯現出背面這個層,我們先需要將正面的圖層進行鏤空的處理。

方法很簡單,用pen/鋼筆工具勾勒出需要鏤空的地方,保存路徑以備修改,然后轉化路徑為選區,delete/刪除。

如圖

2、3

第 19 頁

現在正面圖層就基本做好了??墒沁@個雞蛋看上去并不是立體的,更像一個監獄里的囚犯,不是嗎?嘿嘿。接下來這步最關鍵了。

4.制作背面圖層

繪制背面的線條來銜接正面的線條,以產生螺旋的效果。方法依舊是用pen/鋼筆工具勾勒。如圖4

第 20 頁

勾勒好了之后保存路徑,新建一個圖層,將路徑轉為選區。前景和背景選擇兩種不同程度的灰,利用Radial Gradient/放射漸變工具填充選區。最后再添加5%左右的單色雜色Noise。如圖5

第 21 頁 6.其他

如果你還想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的話,就充分發揮你的想象力吧。 在此我添加了一只雞雛。如圖9

為了做的真實,別忘了再增加一些陰影。最終效果如圖。

附錄:再來看看作者另外兩幅精彩作品:

第 22 頁

第 23 頁

三、玻璃球效果

現在,各種各樣的類玻璃材質大行其道,幾乎每個Photoshop的教學網站上都會看到諸如“PS制作玻璃按紐”之類的文章。今天,我們也來趕趕流行,做些漂亮的玻璃球。

1. 在Photoshop中新建一個文檔,大小為256×256像素,RGB模式,白色背景。設置前景色為RGB(255,211,38),背景色為RGB(57,0,0),新建圖層1,按住Shift鍵,用橢圓選框工具選擇一個正圓形。選擇徑向漸變工具,設置漸變為從前景色到背景色。從選區的中下部分向上做出漸變,如圖01所示,取消選擇。

圖01 盡管在選取選框時,我們已經選擇了消除鋸齒選項,但做出漸變之后,我們發現在球體的邊緣還是會有一些鋸齒。為了消除這些鋸齒,我們可以載入圖層1的選區,反選,將選區羽化1像素,連續刪除兩次,取消選擇。這樣,你會發現球體的邊緣比剛才光滑了。

2. 下面,我們用圖層疊加的方法來表現玻璃球內部的情況。復制圖層1 ,將副本命名為hardlight。從名稱你就能猜到,這一層的圖層混合模式為

第 24 頁 強光,在編輯菜單中選擇變換,將圖層垂直翻轉;

再次復制圖層1,將副本層移動到頂端,命名為lighten,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亮光,不透明度為50%;

復制lighten層,將副本層命名為Color Burn ,將混合模式設為顏色減淡,這樣,我們的圖像就如圖02一樣了。

圖02

3. 現在我們要減去一些多余的紅色部分。載入圖層1的選區,反選,羽化12像素,將選區向上移動2像素,分別在lighten層和Color Burn層中刪除3~4次,直到球體的底部完全為黑色。這跟上一步的漸變有很大關系,漸變位置不同,最后形成的圖像會有很大差異。也許上一步中你的漸變非常理想,那就不用這一步的調整工作了。(圖03)

圖03

第 25 頁 4. 接下來,我們為球體增加底部的反光效果。在Color Burn層上新建圖層2,選擇直徑大小為65像素的柔化筆刷,將前景色設為白色,在球體的中下部點擊一下,如圖04所示,將圖層的不透明度降低為65%。這一層可被看作光線從球體透出的效果。

圖04

我們繼續來加強這種效果。載入圖層1的選區,確定當前工具為選框工具,按住Shift鍵,點擊鍵盤上的方向鍵,將選區向上移動30像素,然后按Ctrl+J,將圖層2的圖像復制到圖層3中。再選擇移動工具,將圖層3向下移動10像素,將圖層3的不透明度減低到55%,用模糊濾鏡組中的模糊濾鏡稍加模糊。(圖05)

圖05

5. 我們再來為球體的頂部添加反光。在頂部新建圖層4,載入圖層

1第 26 頁 的選區,復位色板,用從白色到黑色的線性漸變填充選區后,取消選擇。用變形工具,將圖層4變形,如圖06的形狀,將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為屏幕(即Photoshop7.0中的濾色模式),用模糊濾鏡稍稍模糊。(圖07)

圖06

圖07 6. 現在我們來制作球體頂部的反光。在圖層4的下面新建圖層5,載入圖層1的選區,用半徑為1像素的羽化命令柔化選區,選擇畫筆工具,還用剛才的畫筆,用白色在球體的中上部點擊一下,注意畫筆的邊屆要超過球體的邊緣。取消選擇,將圖層混合模式設為柔光。

在圖層5上新建圖層6,選擇更小一些的畫筆,如直徑大小為35像素,在剛才落筆的地方點擊。這樣可以加強反光的效果。(圖08)

第 27 頁

圖08 7. 是否覺得這樣的球體太單調了些?我們可以通過紋理圖層為球體的內部添加豐富的紋理效果。選擇Color Burn層,在其上新建圖層7,將其命名為texture。你可以有很多種選擇來添加紋理,這里介紹一種。

選擇渲染濾鏡中的云彩濾鏡,用前景/背景色渲染圖層。需要的話,可以再用分層云彩再渲染幾次。然后用自動色階命令,調整畫面的對比。接著,打開扭曲>玻璃濾鏡,將扭曲度設為9,平滑度為3,紋理類型為小鏡頭,縮放為200%;載入圖層1的選區,連續運用球面化濾鏡兩次,將選區內的圖像球面化,反選,刪除多余圖像后取消選擇。將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為疊加。

有很多時候,云彩濾鏡的效果不太令人滿意,你可以自由的在這個層之上再用其他渲染方式或是濾鏡做出紋理,將這兩個紋理都設為疊加模式,分別減低不透明度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像我們這個例子,除了玻璃濾鏡的渲染外,我還加了一個分層云彩的圖層,疊加出來的效果就比較理想了。有時,將圖像做反相處理,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圖09)

第 28 頁

圖09 8. 想要加上簡單的陰影的話,就復制圖層1,將圖層1副本移動到圖層1之下,用黑色填充不透明區域。應用半徑為2.0像素的高斯模糊濾鏡,稍加模糊。再復制這一層,向下合并,就形成了最簡單的陰影效果。(圖10)

圖10 到這里,我們的玻璃球還只能算是一個半成品。如果想讓它更漂亮,下面還有一些不可錯過的步驟。

9. 反光效果:也許你會決定奇怪,前面我們已經做過了兩次反光效果,為什么還要做呢?這是為了進一步增加球體內部的細節。這次我們用一種比較特別的方法,打開一副圖片,最好是亮度比較高的圖片,將其圖像大小定為200×200像素大小。按Ctrl+A選擇圖像,把它粘貼到我們剛才的文檔中,放置在texture層之上,圖像會被自動對齊到文檔正中。

第 29 頁 在這里,你選擇的圖片亮度越高,效果就越好。所以,有很多窗戶的居室圖片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這些圖片會有很好的光線。

選擇我們剛才粘貼進來的圖層,對它做去色處理,只保留圖像的明暗。然后對它做球面化處理,簡單的去除邊角。將圖層自由變形,縮小到比球體稍微小上一點,如圖11所示,然后載入紋理層的選區,羽化3像素,反選后,刪除3~5次,取消選擇,并將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為變亮,不透明度降低為15%。最后,用USM濾鏡銳化,將數量設為150%,半徑為0.5像素,閾值為0,使因縮小而模糊的圖像清晰起來。(圖12)

圖11

圖12 10. 現在,我們來制作立體的陰影效果。選擇我們剛才制作的陰影層,

第 30 頁 即圖層1副本層,將其復制,對副本2層應用半徑為4像素的高斯模糊。然后用變形工具中的縮放,按住Alt鍵,將變形框向中間收縮,并將整個變形框向下移動。確定變形,將圖層的不透明度降低為65%。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真實的陰影。(圖13)

圖13 11. 下面這一步,是表現球體透光的關鍵。在剛才所制作的陰影層上新建一層,用直徑35~50像素的柔化畫筆,確定前景色為白色,在球體下面點擊一下。畫筆的中心大概位于3D陰影的邊緣處。(圖14)

圖14

12. 最后,我們先來為玻璃球制作一個簡單的背景。選擇背景層,設置前景色為RGB(255,211,38),背景色為RGB(57,0,0),選擇徑向漸變工具,將漸變方法為從前景色到背景色,盡可能的從畫布中心向邊角拖

第 31 頁 動鼠標,做出漸變。(圖15)

圖15

打開雜色濾鏡,為畫布添加雜色,設置雜色數量為3,高斯分布,單色;然后從藝術效果濾鏡組中選擇繪畫涂抹濾鏡,設置畫筆大小為10,銳化程度為20,畫筆類型為簡單;最后用USM濾鏡銳化,設數量為100%,半徑為0.5,閾值為0,這樣,我們就得到一副簡單的背景圖像。(圖16)

圖16

你可能會覺得我們剛才制作的球體底部的光亮有些畫蛇添足的意思,那么試著將這一層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為疊加,不透明度減低到75%,你就不會覺得它是多余的了。(圖17)

第 32 頁

圖17 13. 到這里,我們的球體可以算是基本上完成了。不過我們還可以對它進行加工,使它更為完美。如果你覺得球體周圍的黑色過重,擋住了透射效果,那么我們就來處理它。選擇背景層,載入圖層1的選區,用擴展命令將選區向外擴展10像素,按Ctrl+J,將選區圖像復制到新層中。

將這一層移動到texture層之上,載入圖層1的選區,向內收縮4像素,清除選區內圖像,取消選擇。將圖層縮小到原來大小的80~90%。(圖18)

圖18

載入圖層1副本的選區,羽化2像素,反選,刪除,取消選擇。這時,我們的圖像看起來更像一個玻璃按紐。(圖19)

第 33 頁

圖19

最后,將這一層的混合模式設為強光,不透明度降低到25%。這個球體才真正的完成了。(圖glass)

圖glass 14. 現在,試著關閉一些圖層,看看圖像會出現哪些變化。在這個教程里,我們使用了大量的圖層混合模式,這些混合模式使圖像發生不可思議的變化。如果你關閉一些,或是改變其中一些的混合模式,那么你所創作的就不會僅僅是一副圖像了。舉個例子,下面這張圖里,我關閉了不同的圖層,效果是很明顯的。如果再使用調整圖層的話,那變化就更多了。(圖20)

第 34 頁

圖20 用不同的紋理來代替現有的紋理層,這樣會使你的圖像豐富多彩。你也可以把它當作玻璃按紐來使用。關閉背景層,按Ctrl+A,再從編輯菜單中選擇合并拷貝命令。這樣,所有的可見圖層都被復制到剪貼板中。選擇新文檔,粘貼,重定大小就可以了。

第 35 頁

四、Photoshop的激情盛夏與清涼海灘

炎炎夏日,酷暑難當,如果有幸拿到一個假期,與其悶在空調房中大吹冷氣,不如到海邊痛痛快快的暢游一番,好好松弛一下緊張的神經。想想看,藍天碧水,清新的空氣,健康的身體,更重要的是輕松的心情。帶著一身飽滿的精神和陽光的活力再次回到工作中,何樂而不為呢?不過對我們這些無法拿到假期的“苦命”人來說,海邊度假似乎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除了看看圖片過過眼癮之外,幸好還有Photoshop,自己來創做一個清涼世界,只能是汗流浹背之余一點微薄的享受了。

打開Photoshop,新建一個600×350像素的文檔,72像素/英寸,RGB模式,白色背景。

為了達到加倍清涼的效果,我們為畫面加入一些飲料的概念。在驕陽下活動,自然少不了水份的補充,碳酸飲料是種不錯的選擇。在所有的碳酸飲料品牌中,提起碳酸飲料,自然會想到可口可樂和百事。我個人比較

第 36 頁 喜歡可口可樂的文字標識,而是流暢的曲線也很符合我們圖像的目的。所以,這次我們就采用可口可樂文字標識的一部分來作為圖像的基礎。當然,這樣的選擇很多,比如可口可樂著名的曲線瓶造型,也非常漂亮。如果你能找到別的圖像代替文字來使用也是不錯的。過程大同小異,稍加改動即可。

將前景色設為黑色,選擇文字工具,打開字符調板,這里,我使用了一種名為“CocaCola”的字體,這種字體比較特殊,鍵入大寫字母C,就會出現我們熟悉的CocaCola斜體字樣。根據你的畫布設置文字大小,有必要的話調整垂直縮放和水平縮放值,就可以達到我們所需的文字外形。(圖01a)

我們只需要Coca這幾個字符,多余的字符要刪掉,但這幾個字母又是不可分的,在文字為矢量狀態下,無法對其進行像素的操作方式,這就需要柵格化文字圖層。對文字層柵格化之后,文字轉變為像素,用橡皮擦工具抹去多余圖像。先別急著調整文字位置,在這種圖像延伸到畫布外的情況下,除了畫布中可見的圖像外,還包含了一些不可見但存在的像素。你可以用增大畫布大小的命令來顯現它們。例如在我們的圖像中,如果我將畫布寬度增大到700像素,那么你會看到其余的字母并沒有消失(圖01b),

第 37 頁 如果用圖像>顯示全部命令,你會看到全部隱藏的像素。這些存在的像素會白白增加文檔大小,有時還會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所以,清除這些像素是必然的。按Ctrl+A,選擇全部圖像,用圖像菜單下的裁切命令,以現有選區為目標,對圖像進行裁切,清除多余像素。再用顯示全部命令檢查,畫布大小未曾改變,所有多余像素已被清除,文檔大小也縮小了。

下面我們要將文字對齊到背景中心。保持全選狀態,在工具箱中選擇移動工具,點擊工具選項中的垂直中齊和水平中齊按紐,將文字移動到畫布正中,取消選擇。(圖01c)

2.在下一步開始之前,我們照例保留一個原始通道。載入文字層的選區,在通道面板中,新建一個通道,將通道命名為orig,復位色板,用白色填充通道選區,取消選擇;

回到RGB綜合通道中,將C層重命名為main object,用白色填充整個圖層。下面我們來制作海平面。先用黑白漸變填充圖層,為了修改方便,

第 38 頁 我們采用了漸變疊加的圖層樣式:設置漸變的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性為100%,漸變為預設類型中的黑白漸變,樣式為線性,角度為90度,縮放為10%(圖02a)。滿意后在這一層之上新建一個圖層,將main object層與新層鏈接合并,拼合后的main object層內容不變,但沒有了圖層樣式。用色階工具調整,設定輸入色階為107,1.00,128,使圖像中僅剩下黑白兩色。隨后打開填充對話框,用50%灰色填充圖層,接著用消褪命令消去50%的不透明度。(圖02b)

3.新建兩個圖層,將頂部的圖層命名為lowlight,下面的圖層命名為highlight。復位色板,在lowlight層中,載入通道orig的選區,用黑色對選區描邊,寬度為1像素,位置居中;反轉色板,選擇highlight層,用白色對選區描邊,寬度為1像素,位置居中,取消選擇。

選擇移動工具,將highlight層的白色描邊圖像向上和左各移動1像素;

第 39 頁 將lowlight層的黑色描邊圖像向下和右移動1像素。將這兩層與main object層鏈接后合并。(圖03a)

選擇高斯模糊濾鏡,將半徑設為1.0像素;接著使用云彩濾鏡渲染圖層,緊跟著用消褪命令將模式設為柔光,不透明度為100%;載入通道orig的選區,用擴展命令將選區擴展3像素,使用羽化命令柔化選區邊緣,羽化半徑為3像素,反選后用黑色填充選區,用消褪命令將不透明度減低到75%。(圖03b)

從素描濾鏡組中選擇鉻黃濾鏡,我們用它來為圖像添加細節。將細節和平滑度都設為10,用消褪命名減去65%不透明度,模式為柔光,這樣圖像就不會過于平淡。下一步就是上色了,現擇色相/飽和度命令,勾選著

第 40 頁 色,將色相設為200,飽和度為51,明度為+8。這只是基礎顏色,待會兒我們還要調整?,F在我們要刪除多余的圖像。載入通道orig的選區,將選區擴展3像素,反選后刪除,取消選擇。(圖03c)

4.在背景層上新建一層,命名為stroke。我們要在這一層中為圖像加邊。載入main object層的不透明區域,用黑色填充后取消選擇。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選擇描邊,將描邊大小設為3像素,位置在外部,混合模式為正常,不透明度為100%,顏色依然為黑色。之后建立新圖層,把它和描邊層鏈接拼合,消除圖層樣式。(圖04)

5.在背景層上新建一層,命名為shadow。載入stroke層的不透明度選區,在shadow層內填充,取消選擇。復制shadow層,將其上的副本層重

第 41 頁 命名為glow。在golw層中,執行高斯模糊濾鏡,將半徑設為1.0像素。選擇shadow層,使用位移濾鏡,將水平和垂直位移量都設為8,即向右和下各移動8像素,打開高斯模糊濾鏡,半徑設為8.0像素,將圖層不透明度降低為75%,完成陰影的制作。(圖05)

6.我們還要對圖像的邊緣進行一些裝飾,使它更顯精致。在main object層上新建一層,命名為lowlight,載入通道orig的選區,用黑色描邊,寬度為1像素,位置居中;再新建一個圖層,命名為highlight,反轉色板,用白色描邊,寬度為1像素,位置居中,之后取消選擇。將highlight層的白色描邊向左上各移動1像素,lowlight層的黑色描邊向右下各移動1像素。這樣我們就得到了生動的立體邊緣效果。

這時,你可能會覺得圖像的顏色太過黯淡,我們可以用色階調整main object層的顏色。打開色階對話框,將輸入色階設為14,1.00,211,這樣圖像就呈現出碧藍的天空和深遂的大?!,F在,將除了背景層之外的所有圖層和main object層鏈接合并。(圖06)

第 42 頁

圖像主要部分制作完成。下面我們來建立沙灘背景。

7.選擇背景層,為了不妨礙視線,暫時關閉main object層,打開填充對話框,用50%灰色填充背景層。應用雜色濾鏡,對圖像添加雜色,數量為20%,平均分布,單色;用色相/飽和度命令為沙灘著色,選擇著色模式,設置色相為27,飽和度為25,明度為0。接著用云彩濾鏡渲染圖像,用消褪命令將云彩的模式設為疊加,不透明度為100%。隨后連續兩次用銳化邊緣濾鏡來銳化圖像。(圖07a)

下面我們要在圖像上添加一些小小的水珠,使它看起來更沁人心脾。首先來建立水珠的選區。轉到通道面板中,新建一個通道,命名為drops1,這個通道被用于制作沙灘上的水珠選區。我們希望用顆粒的方式為圖像加入紋理,但在黑色的通道中,顆粒濾鏡無法預覽(但效果依然存在),所以,復位通道色板,先用白色填充通道drops1,在此預覽顆粒濾鏡的效果。選

第 43 頁 擇濾鏡>紋理>顆粒,將強度設為100,對比度為42,顆粒類型為結塊。在預覽窗口出現了灰色的圖像,這一點不同于在RGB通道中出現的彩色顆粒。當你對預覽圖像滿意后,記下所有的數值,點擊取消;將通道drops1填充為黑色,再次打開顆粒濾鏡對話框,按剛才的數值設置濾鏡效果。在圖像上可能看不到什么變化,不過不用擔心,打開色階對話框,將輸入色階設為16,1.00,44,你會看到圖像中出現灰色斑塊。下面我們要做的就是整理這些白色區域,使之變為清晰的選區。

先進行第一次高斯模糊,半徑為1.0像素;調整色階,設置輸入色階為70,1.00,156,使灰色區域變亮;再進行第二高斯模糊,半徑依然為1.0像素;將輸入色階設為19,1.00,47,基本消除圖像中的灰色區域。(圖07b)

復制通道drops1,將副本通道命名為drops2,我們用這個通道進一步制作文字范圍內的水珠選區。載入通道orig的選區,反選,填充黑色,取消選擇。要使通道內的白色區域進一步明顯,還需要用高斯模糊濾鏡和色階工具;用半徑為1.0像素的高斯濾鏡模糊通道,然后調整色階,設置輸

第 44 頁 入色階為6,1.00,48。(圖07c)

8.回到RGB通道,在背景層上新建一層,命名為drops1,用白色填充圖層。載入通道drops1的選區,填充黑色后取消選擇。(或者你可以選擇通道drops1,按Ctrl+A選取全部通道圖像,Ctrl+V復制,回到drops1層中,粘貼,再用反相處理圖層,效果是一樣的。)

下面我們要為圖像添加立體效果。用半徑為1.0像素的高斯濾鏡輕微模糊圖像,打開風格化濾鏡組中的浮雕濾鏡,設置角度為-45度,高度為2像素,數量為150%;載入通道drops1的選區,將選區擴展2像素;羽化選區,半徑為2像素;反選,填充黑色后取消選擇。再次載入通道drops1的選區,反選清除后取消選擇。將圖層的混合選項設為疊加。如果覺得水珠的效果不夠明顯,可以復制drops1層,然后將drops1層,drops1副本層向下合并到背景層中。(圖08)

第 45 頁

9.現在我們來制作文字區域的水珠圖像,方法和剛才大致相同。在main object層上新建一層,命名為drops,填充白色。載入通道drops2的選區,將選區填充黑色后取消選擇。高斯模糊1像素,應用浮雕濾鏡,設置和剛才相同。載入通道drops2的選區,將選區擴展1像素,羽化1像素后反選,用黑色填充后取消選擇。再次載入通道drops2的選區,反選,刪除多余黑色圖像,取消選擇。將當前圖層的混合模式設為疊加,復制圖層。選擇main object層,將drops層與之鏈接合并;再與drops副本層鏈接合并,這樣就能在合并圖層的同時維持圖層疊加效果。(圖cool,09)

第 46 頁

最后,你還可以在圖像中增加一些裝飾元素,如鮮艷的花朵,清爽的檸檬等,或者用鏡頭光暈濾鏡渲染圖像,突出夏日海灘的迷人風情,這里就不再舉例了。

第 47 頁

五、PS質感文字系列

5.1蟒紋字

最近看到一則頗為有趣的報導:在多種令人恐懼的東西比較之后(包括具體的和抽象的),蛇竟然成為大部分美國人最害怕的東西!相對來說,中國人對蛇的恐懼程度遠遠沒有美國人高(勇敢的中華民族!)。不過,那種„„(連形容詞都令人毛骨悚然~)生物,在我看來也實在不能作為衡量膽色的依據。所以,這一次,我不得不違反常規,憑記憶而不是具體觀察,來作為繪圖的依據。在座諸位有勇力者,請在確保人身安全的情況下仔細觀察,再來提出你的寶貴意見!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寫這篇似是而非的文章呢?好吧!沒錯,Photoshop是很強大,只要肯下功夫,用Photoshop也能做出那些如同3D軟件渲染的,足以和實物相媲美的逼真物件。但你知道,用一個軟件的短處和另一種軟件之所長去比較,是沒有意義的。造型方面不如Lightwave、Rhino強悍,在手繪方面Photoshop的好評也不如Painter、Expression。但如果說到對圖像的加工、后期處理,即使最挑剔的人也不得不承認,Photoshop在這個領域內當之無愧的穩坐第一把交椅,目前為止,無人能望其項背。圖像處理,這就是Photoshop最大的長處?;氐竭@篇文章中,也許你會在這些圖像中挑出許多錯誤的地方,但它的目的,不是在你面前展示一條栩栩如生的蟒蛇,而是帶給你一種裝飾作用很強的文字效果。如果你

第 48 頁 理解并接受了這一點,就請繼續向下閱讀。

1.打開你的Photoshop,新建一個文檔,RGB模式,白色背景,圖像大小需要大一些。這個例子的大小為1000×400像素。

選擇文字工具,查看你的字體列表,找到一種比較粗大的字體,復位色板,用黑色在背景上寫上文字。記得為文字設置消除鋸齒。調整好文字的位置之后,柵格化文字。將這一層命名為text。本例中的字體是Minion,字型為Bold,大小為500點,消除鋸齒的方式為平滑。由于文字比較大,所以邊緣的鋸齒也較為明顯。為了使文字的邊緣更平滑,在柵格文字之后,載入文字層的選區,羽化,半徑為1像素,反選,刪除兩次,再取消選擇。這樣,文字的邊緣會變得更整齊。(圖01)

圖01 2.新建一層,命名為top,載入text層選區,設置前景色為RGB(52,230,56),用前景色填充選區,保持選擇狀態不變。

從紋理濾鏡組中選擇顆粒濾鏡,設置強度為22,對比度為41,顆粒類型為軟化;然后從藝術效果濾鏡組中選擇干畫筆濾鏡,設置畫筆大小為2,畫筆細節為8,紋理為3,用以簡化圖像;(圖02a)

第 49 頁

圖02a 下面我們要對選區圖像進行扭曲,要想達到隨機的效果,就需要選擇一種隨機濾鏡,這里,我們選擇了波浪濾鏡,如果你對這些生成系數很有研究的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設定波長、波幅等系數,如果覺得麻煩,那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點擊隨機化按紐,這樣,濾鏡就會產生不確定的變換,可以多試驗幾次,直到效果滿意。(圖02b)

圖02b 這是整個過程中很關鍵的一步,波浪濾鏡的效果影響到最終的圖像效果。所以,建議你在做扭曲之前,最好保留一個歷史快照,這樣便于恢復。

3.隱藏文字層,將背景色設為RGB(18,232,209),選擇藝術效果中的水彩濾鏡,將畫筆細節設為8,暗調強度為1,紋理為1,使圖像呈現簡化水彩的效果,顏色也較為飽和。(圖03)

第 50 頁

第五篇:ps新手入門實例大全詳細教程

(一)

本教程使用版本為photoshop7.0,其他版本的PS操作步驟基本雷同!

我想說的是:學習PS跟學習FLASH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說FLASH是以動畫原理為主,類似于數學公式或是物理公式,那么,PS就有點兒像學化學,無數的化學分子式,稍稍有所不同,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就像是四氧化三鐵和三氧化二鐵,看上去差不多,性質完全不一樣。PS的方式方法,條理性的少,感性化的多。FLASH是線多點少,而PS是線少點多,無數個知識點,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樣閃閃發光,學不勝學。再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FLASH是西藥,PS是中藥。三分黨參二分甘草、三分甘草二分黨參再加四分何首烏,效果完全不一樣的。所以, 學PS需要較強的記憶力 。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需要我們記憶的內容特別多。不然的話,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當時會做的效果,一段時間不做,又全忘記了。所以,我要特別提醒大家邊學邊記,努力記住。不光要記住知識點,同時也要 記住一種效果的制作步驟與思路 。當然,我在編寫過程中,也會特別努力讓大家容易記住,強調要記住的東西,反復實驗,以加強記憶。 好了,開場白就說到這兒了?,F在上第一課。為了提高大家的學習興趣,我們先不去學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和理論,我們來做一個有用的工作——照片的虛化處理。請看原圖與經過處理的圖。這樣處理的目的是把四周雜亂的東西去掉,更加突出人物面部。虛化后,使得畫面消去了四方的棱角,與周圍更加和諧,看上去更舒服一些,更富有情調。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所以非常值得一學。其實也并不難學。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F在我們來制作,一邊制作,一邊學習新知識。

1、打開PS。在菜單“文件”下的“打開”,找到自己電腦硬盤上的原圖后打開。

2、在工具欄上,按下第一排左邊的虛線矩形按鈕不放,(工具右下角有小三角的,表明這里面還有同類的工具)會出來四種選框工具。點“橢圓選框工具”,然后到照片上畫個橢圓。在照片上出現一個虛線畫成的橢圓。這時,畫得不準確沒有關系,一會兒就來調整。這個虛線框就是 選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記住它。 今后幾乎每一堂課都要提到“選區”的。 選區就是我們要進行處理的范圍。

3、到菜單“選擇”下的“變換選區”點一下,在選區的四周出現了大方框(調整框),它有一個中心點與八個方點(調整點)。

4、現在可以拉動右邊的小方點,會把橢圓拉寬;再拉下面的小方點,可以把橢圓拉長一點;拉四角的小方點,可以放大縮小框子;在框外移動鼠標,可以旋轉調整框;點框內空白處,可以移動整個調整框 。這樣,不斷地調整,直到滿意為止。不過, 不要拉到離照片邊緣太近的地方,需要留出一點余地 。按一下回車,調整框就消失了。

5、現在選區的位置已經定好了。我們來制作邊界的虛化效果。到菜單“選擇”點“羽化”,

在羽化半徑中填寫20。這個20是指我們需要虛化的邊緣的寬度,就是從清晰到不清晰直到消失的一個過渡的寬度值,這是一個估計值, 這個估計值與原圖的尺寸有關 。如果不合適,可以回過頭來改成30或者是任何數,主要是觀察效果好不好再說??墒?,現在是看不出來任何效果的。只好繼續往下做,做好了再說了。

6、這個橢圓框里的畫面,是我們框選的,是要保留下來的,而虛線框之外的畫面,是我們要刪除的。為了要刪除那些不要的畫面,我們就要選中不要的畫面?,F在,整個畫面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要保留的,另一部分是我們要刪除的。不是選中要的,就是選中不要的。那么,只要把現在這個選區反個個兒就可以了?,F在到菜單“選擇”下點“反選”,虛線框就反過來了。在橢圓選框的外面,出現了四方的選框,這表示:現在所選中的,是橢圓與方框之間的部分。注意:原先羽化的寬度,是向著橢圓內部的?,F在反過來是向著橢圓的外部了。

7、好,現在選中的這部分就是我們不要的了。到菜單“編輯”下點“清除”,這部分就沒有了,露出了白色的底及虛化的邊緣。

8、可能有些朋友點了“清除”之后,四周不是白色的,而是其它顏色的,這里就要補充說明一下顏色的設置了。

在PS中,設置顏色,分為前景色與背景色兩個部分。如白紙黑字,那么,白色就是背景色,黑色就是前景色。在工具欄下部,就有這么一塊,我們來看一下:

這里有兩塊顏色,前面一塊是黑色的,后面一塊是白色的。這就是前景色為黑色,背景色為白色的情況。

前景色與背景色當然是可以對換的。按那個雙向箭頭就可以了。

現在的情況是對換過來了,前景色是白色,背景色是黑色的。就像是學校里教學的黑板,寫上的是白色的粉筆字。記住這個雙向箭頭是前景色與背景色的對換按鈕。以后非常有用的。 而左下角的那個黑白小按鈕,是默認設置按鈕。即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什么顏色下,按下這個按鈕,就會馬上回到白底黑字的默認設置上來。

好。結合我們現在的情況,如果說要白色的背景的話,那正是一種默認的設置。這樣,你在清除之后,四周都是白色的底色了。關于如何改變顏色的問題,我們在以后的課中會來詳細講解。今天我們所要掌握的,就是二點:什么是前景色?什么是背景色?如何交換?如果設為默認的顏色?

9、畫面處理得差不多了,要把虛線框去掉。到菜單“選擇”下點“取消選擇”,虛線框就沒有了。

10、現在看一下虛化邊緣的效果。20這個半徑值還可以。但是如果換了一照片,就不一定是20了,這個值跟原圖的大小有關。如果羽化半徑值太小,虛化得太突然。如果太大了,虛化部分會影響到主畫面。(關于如何修改,重新設置羽化半徑值,這部分內容以后會講到。)

11、好?,F在要把 圖片保存 起來。因為起先打開的是“照片01.jpg”,現在如果在菜單下點保存,也會是同樣的文件名。彈出的對話框中,可以設置畫面品質,可以看到保存后的文件量大小是多少K。這可以讓我們保證能上傳到論壇上。其它就不用設置了。但是,這樣保存的話,原圖就會被復蓋了。萬一你要做另一種效果就不能再使用了。為了保存原圖,可以到菜單下點“存儲為”,換個文件名保存下來??梢匀匀槐4鏋镴PG格式。而且還以保存為PSD格式。這是PS的源文件,是可以修改的文件,正如FLASH中的FLA文件一樣。假如你制作到了一半,要休息了,臨時保存一下文件,就要保存為PSD文件,這樣,回來還可以修改。這是要注意的。

好了,今天是第一課,還是少一點兒內容比較好?,F在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天所學的知識點,也算是復習題:

1、什么是選區?

2、如何調整選區?

3、羽化半徑是什么意思?

4、如何刪除不要的部分?

5、什么是前景色、背景色?

6、保存有哪幾種情況?PSD格式的好處是什么?

7、對照片進行虛化處理有哪幾個步驟? 步驟是:

1、畫出所要的部分的選區。

2、羽化這個選區。

3、反選,選中我們所不要的畫面,把它刪除。

這里是先羽化,后反選。也可以先反選,后羽化。效果是一樣的。

(2):照片輪廓虛化處理

我們制作了圓形的照片虛化。但有時,需要我們制作勾勒輪廓的照片虛化處理。今天我們就在上一節課的基礎上,來制作一下,這樣,也有助于加深對照片虛化處理的印象。先來看原圖:

這是一張少女全身圖,姿態優美。如果再如上一課那樣,把它用圓框框起來,就不恰當了。這時,就要用輪廓圖了。制作步驟是一樣的,只是用的工具不一樣。

1、打開這張照片。

2、在工具欄第二欄的左邊,點“套索工具”。

套索工具可以畫出綿延不斷的曲線,把人物包圍起來?,F在先確定一個起點,按下鼠標不要松開,沿著人物的外緣拖動,與人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斷地畫出大輪廓來。一直到畫完一圈,全部包圍之后再松手就可以了。這樣,選區就做好了。

但是,有時我們會在走到半途時一不小心松了一下鼠標,就會自動產生一個選區,就會變成下面這個樣子了。

這沒關系。我們可以再畫一個選區,把新選區與舊選區相加。今天要學的就是這點。先到上面的“工具屬性欄”中,點中“添加到選區”這個按鈕。(每一個工具點中后,上面都會出現這種工具的屬性欄。如果你沒有,可以到“窗口”菜單下去點一下“選項”。)這樣,畫出來的新選區就會與舊選區相加了。

現在我們可以繼續畫了。在原先選區重疊的地方點一下作為新起點,開始向上畫,這時,套索工具上多了一個+號,表示是新添的選區。畫的時候要與原先畫的重疊。畫一圈后一直回到這個新起點后放手就可以了。

放手后,就會產生一個大的完整的選區了。我們要掌握如何讓兩個選區相加的手法。在做的過程中,PS允許后悔一次。在菜單“編輯”下點第一項“還原XX”。如果是用套索,就會寫成“還原套索”。

(3):照片裁剪和照片大小處理

前兩課算是玩了一回圖片,今天可要來講一點兒基礎的理論了。別害怕,還是很好玩的,也是很有用的。就是關于圖片的大小與圖片的裁剪。我們自己用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要上傳到論壇上或是制作到網頁中,就需要用到這方面的知識了。

先打開一張圖片。就看這一張吧。色彩很漂亮的風光照片??瓷先ミ@張照片并不大。其實這是我在制作網頁的時候強行縮小的。所以說圖片的真實大小,僅憑眼睛看是看不出來的。我們必須要知道它的具體尺寸。這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是下載圖片:在網頁上,用右鍵點“圖片另存為”,就可以把圖片保存在自己的電腦中。然后就可以看到這張圖片的尺寸大小與文件量大小了。

第二個辦法是:點一下圖片,讓它變成最大,然后用右鍵點一下圖片,再點“屬性”,可以看到一張圖片的尺寸大小與文件量的大小。如這張圖片的原圖是800*568,它的文件量大小是447k。我們可以用PHOTOSHOP來改變它的長與寬,并改變它的文件量,以適應網頁與論壇的需要。知道了原圖的尺寸,我們就可以避免馬賽克的出現。一張圖片,如果放大到了超過它的原先尺寸,它就會出現馬賽克。以后在制作FLASH時的時候就可以避免了。另外,有些圖片需要進行選題與裁剪,讓它更加突出主題,更加精練。這些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內容。

現在我們打開PS,打開這張圖片?,F在我們所看到的圖片也不是它的真實大小,而是PS調整的適當的工作面顯示大小。上面寫著50%,只是一半。如果是百分之百的話,就要有四張拼起來那么大。它的真實大小如果在800*600的電腦屏幕上來,會占滿整個屏幕,就是一張屏幕保護圖片。(以下顯示的圖片,都是在PS中的工作圖片,真實大小,沒有進行網頁的強行縮小)

一、裁剪圖片:先來學習如何裁剪圖片。點工具欄左下第三個工具“裁剪工具”。

然后到圖上,按下鼠標,在我們需要留下的畫面上劃出一個矩形后松手。這時,我們可以看到:矩形之外的畫面變暗了,變暗的部分是將要裁去的畫面。

這個矩形框我們已經熟悉了,它就是調整框。我們可以移動那些小方塊進行調整,還可以把矩形框旋轉,直到滿意為止。 現在我們要考慮的只是畫面的精練與美觀,長與寬的比例,而不必考慮它的尺寸大小與文件量的大小。這方面過后我們會再進行處理。當你對畫面滿意后,就可以按下工具屬性欄最右邊的“對勾”,(也可以在圖片內雙擊鼠標。)

圖片就裁剪成功了。我們要的部分即矩形框內的畫面被留下來了,其它部分就消失了。圖片就成了下面這個樣子了。

是不是比先前更精練,更有縱深感呢?這只是各人的藝術眼光不同而已。先前是突出山與石,現在是突出藍天與道路了。

那么,現在的新圖的尺寸又是多少了呢?接下來我們繼續進行處理。

二、處理圖片的長與寬尺寸大?。捍蜷_菜單“圖像”下的“圖像大小”。出來一個對話框。

(注意:上面所寫的“像素大?。?42k”不是文件量的大小。“文檔大小”也不是文件量的大小,因為這里面還有一個圖片像素分辨率的問題,與屏幕顯示分辨率的問題,這里所指的是打印機打印的情況。這些,我們都可以不去管它,我們只以像素值來衡量。如大多數的FLASH制作的尺寸是550*400。我們可以用這個尺寸也推斷圖片的真實大小。)

現在我們看到這張圖是440*498像素。這正是經過裁剪后的圖片的真實大小。而裁剪前的圖片是800*600,近一半大小。

不過,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經過裁剪的新圖也不是它的真實大小,還是在PS中的工作區顯示大小。 看一張圖片是不是真實大小,只要看圖片上邊沿的文件名@后面是不是100%就可以了。

現在,我們要把這張圖片的長與寬縮小。從這個對話框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尺寸是440*498。一般我們總是把圖片縮小為好,而不是放大。因為放大會影響到畫面的質量。同時也盡量把長與寬按比例地縮小,這樣才不會失真。這就是要在“約束比例”前打上勾。假定你想把你的圖片的寬度縮小到220像素,就把原來的440改成220,高度就不必填了,然后按“好”。圖片就 會按比例縮小。成了這個樣子。

現在的尺寸是220*249。是前面的一半大小。 現在你如果把圖片保存起來,它的畫面不變而長與寬都變小了,文件量自然

也變小了。你就可以這樣用到網頁或FLASH上去了。這樣的做法是最經濟的了,比網頁強制縮小顯示要節省很多的文件量。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vb部分學習用的材料下一篇:生產車間6s管理標準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