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嘉善產業新城規劃方案

2023-02-20

方案是對一項活動具體部署的安排和計劃,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樣的呢?如何才能寫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嘉善產業新城規劃方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第一篇:嘉善產業新城規劃方案

言 三門縣濱海新城產業發展規劃

(征求意見稿)

規劃依據、目的及背景

總體思路和目標定位

產業發展規劃

支撐服務體系 前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前

三門,位于浙東沿海三門灣畔,地處中國“黃金海岸線”中段,東瀕三門灣,南接臨海,西枕天臺,北鄰寧海。大陸海岸線長167公里,海域約481.7平方公里。全縣總面積為1510平方公里,轄10鎮4鄉,總人口40萬。

三門是連接寧波、溫州的大陸橋,為長三角經濟區南翼,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寧波機場、黃巖機場、北侖港、海門港距縣城均在100公里之內;甬臺溫、上三線高速公路穿境而過,104國道、甬臨省道、臺州沿海大通道交匯境內;健跳港為天然深水良港,常年不淤,為省定臺輪停泊點,健跳港區是臺州港六大港區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三門人民憑著永不屈服、敢闖敢拼的精神,在資源相對缺乏、經濟相對落后的條件下艱苦創業、奮力拼搏,走出了一條具有三門特色的工業興縣的道路。2003年底,全縣共有工業企業19000余家,其中國有和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為68家;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58億元,其中國有及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6.2億元;已經形成了橡膠、機電、化工、工藝品等四大支柱行業。1978年~2004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

%,2004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人均GDP 萬元。

當前,隨著內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動,三門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眾多新的機遇與挑戰。濱海新城建設,是三門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這個重要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需要,是“三港三城”建

- 1中心區塊,溫臺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組成,未來的三門濱海新城。

(二)確立濱海新城在全市產業發展中的功能定位

1、三門乃至臺州沿海城市與產業帶的重要組成。

2、近中期作為三門縣城東擴的重要功能區,遠期為三門縣城至六敖、健跳城市組合創造條件,構筑濱海城市新區。

3、形成三門灣資源保護與開發及華東電力城建設的綜合服務與配套基地。

4、滿足三門縣城功能提升過程中的各項設施用地與產業用地需求,成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區塊。

(三)確立濱海新城產業發展的重點

濱海新城產業發展的重點是:工業為主導,三產聯動發展。

三、規劃背景

(一)宏觀區域經濟發展背景

1、國際: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化,發達國家產業轉移持續推進,跨國公司加大了對我國的戰略性投資,國際貿易迅速發展,跨國資本流動不斷加劇,國際產業結構面臨新一輪的分工調整。中國是正處于工業化加速時期的發展中大國,有著快速發展的市場容量和潛力巨大的發展空間,具有勞動力成本低和工業配套能力強等優勢,是世界制造業轉移和對外直接投資的首選地。臺州把握這種趨勢,可以更廣范圍地分享國際資金、技術、資源和市場機會,改造提升傳統集群經濟,拓展新興產業,提升價值鏈,增強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然而,國際貿易磨擦、

- 3較高的特征。省委、省政府將緊緊圍繞推進“八八戰略”和建設“平安浙江”的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社會發展和構筑和諧社會。但作為資源小省,浙江在經濟發展中的生產要素資源約束問題尤為突出,其中能源、土地和人才的短缺將在較長時期內成為制約浙江經濟增長的瓶頸。這一系列的發展趨勢,客觀上要求臺州夯實基礎設施,“翻山越海”,更好地將本地經濟和產業融入到長三角中去,分享集群效益和規模經濟;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提升綜合服務功能,支撐制造業的升級;降低發展成本演就外來資本和當地民營資本的“聯手好戲”

4、臺州周邊地區:處于甬臺溫這條浙江“黃金海岸”中部的臺州,其南北溫州、寧波的發展勢頭強勁。今后一個時期臺州和寧波、溫州的關系將更加緊密。

通過基礎設施、產業關聯和城市功能三個方面,臺州與寧波將呈現更加密切的關系。隨著杭州跨海大橋的建成,寧波將成為聯系臺州和上海的必經之路;隨著洋山港建設、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將強化寧波港對臺州的輻射;隨著寧波北侖港地區開發程度的提高,穿山半島東南部至象山等沿海地區將成為今后寧波區域開發的重點,這將有力地推進臺州北部沿海地區的開發。寧波是長三角重化工業的主戰場。隨著臺州制造業結構的重型化,臺州將與寧波在裝備工業、造船業、石化原材料工業以及部分加工工業上形成較強的產業銜接性。隨寧波城市綜合實力的進一步增強,生產型服務業規模的擴展和層次的上升,寧波城市功能對臺州的輻射帶動作用將更加顯著。

- 5以及臺州市實施和推進四個工程(南北協作工程、北拓工程、“天仙配”工程、人才工程),為今后一個時期三門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確定了發展方向。

(三)濱海新城區域位臵

三門濱海新城位于三門城市東部,屬于晏站涂圍墾工程綜合開發區域,主要由東部珠游溪北側用地、晏站涂圍墾工程及花鼓漫島構成,規劃總用地3057.5萬平方米,其中晏站涂圍墾工程北臨旗門港,南接海游港,西靠三門城東用地,東面與花鼓漫島相鄰。建設濱海新城是開發環海游港經濟板塊的主要舉措,是實現三門城市從山谷向濱海發展跨越的客觀需要。

第二部分

總體思路和目標定位

一、總體思路

立足濱海資源生態優勢和環境基礎,依托三門縣橡膠、機電、工藝品等支柱產業,同時作為臺州北部濱海產業拓展區,積極參與溫臺沿海產業帶的區域分工和互補協作,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重點抓制造業發展,推動養殖、服務業等產業聯動發展,促進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轉化,形成

一、

二、三產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為實現在發展速度、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臨港型產業發展、打造“平安三門”構建和諧社會等幾方面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標奠定基

- 7

第三部分

產業發展規劃

一、產業發展原則

1、工業主導,三產聯動發展原則

工業立市,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臺州市今后一段時期堅持的發展戰略,以現代大工業帶動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是今后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濱海新城定位為三門縣城東擴的重要功能區,因此在其產業發展上也必須以工業為主導,同時利用資源環境基礎適當發展以養殖為重點的農業,以及以生態休閑旅游為主和為生產生活服務、完善城市功能的服務業。

2、特色支柱產業培育原則

對區域內的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通過引導培育,形成若干個特色主導產業。特別是工業方面,根據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的要求和臺州今后制造業發展的重點即重點發展汽摩及配件、醫藥化工、縫制設備、家用電器、塑料模具等五大主導行業,大力培育電子信息、新型材料、臨港型工業等新興產業,改造提升閥門泵類、鞋帽服裝、工藝美術、食品飲料等傳統特色產業,根據市場需求,充分利用三門現有的、在區域中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特色支柱產業集群,同時從市內、省內、國內引進相關產業,通過引導培育形成若干個有特色和市場競爭力的主導產業。

3、可持續發展原則

產業的發展必須牢固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生態環境是三門的

- 9型、多功能低壓電器,中高壓電器與電器成套設備等。依托電力能源基地建設,開發變壓器、電網智能控制裝備等電力設備。在三門現有的變壓器、傳輸電纜等電力設備生產的基礎上,通過從溫州、溫嶺等地引進生產相關產品的規模企業,形成產業鏈,推進產業集聚。

(2)泵類制造業

依托三門原有機電行業發展基礎,加快行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發展汽車空調用泵、生產工業用特種泵等新型高附加值產品。

2、工藝品行業

鞏固和拓展木制工藝品、節日燈、太陽傘、車內裝飾件等國內外已有市場,加快引進先進的制造材料、工藝和設備,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制作水平,發展電子玩具等新型智能化產品,進一步提高產品檔次,大力開發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較優勢的旅游休閑用品。

3、臨港型產業

考慮到海游港岸線條件制約,區域主要是以發展為健跳港及貓頭山修造船業配套的船舶及配件制造業為主,發展船舶配件產業。推進船舶制造業與模具塑料、普通機械制造、船舶五金、閥門與水泵等臺州其他制造業之間的互動。

4、其它行業

依托南北協作工程,采用筑巢引鳳的方式,主動參與區域產業轉移,吸引臺州南部區域的企業主要是汽摩配、家用電器以及塑料模具行業企業到區域內落戶,從而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

- 11立足旅游資源的特色優勢,通過協調統

一、合理、合力開發,著重發展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和專項特種旅游等。

發展方向:統籌濱海新城的山水和豐富的濕地資源,主要發展濱海濕地的觀光旅游和休閑旅游。整合濱海養殖區和生態農業區等特色資源,把山區生態旅游與海洋旅游結合起來,形成兼具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等功能的生態休閑旅游品牌。完善旅游交通網絡,建設旅游集散中心,并與其他縣市等合力開發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打造長三角南翼重要的生態旅游基地。

三、產業區域布局

1、總體布局

依據產業發展、分區功能、開發模式的要求,以“軸線組團、分區開發”引導新區整體布局,形成“一中心、兩片區”的規劃結構。

一中心:注重新區整體空間形態與山水生態綠廊的有機結合,規劃依托海游港、正峙港,圍繞正嶼山、花鼓漫湖形成“到T”形的公共中心區,注重濱海景觀面的塑造,兩條軸線形成行政商業中心、體育會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軸線的交點為正嶼山中央公園。中心區在空間形態上強調山水的滲透與交融,軸向面江構筑新區中心軸線。

兩片區:分別為西部的產業發展區和東部的居住生活休閑區。產業發展區以布臵工業產業、專業市場為主,適當安排居住配套和公建。居住生活休閑區主要利用花鼓島優越的自然條件布臵重點布臵新城的居住用地,結合自然景觀條件適當布臵少量度假與休閑用地。

2、分類布局

- 13環境引導,形成“一心、一軸、一帶、二片、五單元”的布局結構。

“一心”為啟動區的公共中心和生態綠化核心,圍繞人工湖布臵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綠化開敞空間,形成啟動區的中心。

“一軸”為在工業單元和濱海居住帶之間形成連續的公共軸線。 “一帶”為沿海游港形成濱海生態居住發展帶。 “二片”為中心居住片和西部晏站居住片。

“五單元”為形成五片工業單元,分別為水岙門片工業單元、中心片工業市場單元、中心西北工業單元、中心西南工業單元和東片工業單元。

第四部分

支撐服務體系

濱海新城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支撐服務體系。在濱海新城內建立一套功能合理、配套完善的支撐服務體系,是建設濱海新城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保證。濱海新城支撐服務體系發展的基本要求是:

提供良好的創業環境和投資環境,有利于產業發展;

保障濱海新城內企業進行科研開發、產品生產、人才培訓、信息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管理機構健全、管理方法先進、管理手段現代化; 保證企業員工和居民的物質生活、文化生活的各種需要。

- 15層次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保證能源源不斷地提供濱海新城產業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

二、濱海新城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

建立濱海新城企業技術創新服務中心,依靠國家的政策,充分利用濱海新城綜合優勢,通過實施指導性管理,提供綜合性服務和創業指導,為中小企業的起步和發展提供局部優化環境。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加快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吸引跨國公司、大企業集團以及國內科研院所來設立研發中心,支持企業到大城市設立技術中心;引導企業走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路子,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開放的、穩定的合作關系,把技術中心建成產學研聯合基地,集中力量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形成主導產品的自主開發能力;建立面向行業和中小企業的技術服務中心,開發推廣行業共性關鍵技術,解決中小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問題;完善技術信息體系,及時向社會發布技術政策、科技成果、難題招標、新產品介紹和技術人才供求信息;完善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加快引進國外先進的、關鍵的技術和裝備,提高制造水平。鼓勵企業引進技術裝備,引導企業把自主創新和引進技術結合起來,加強技術引進的消化吸收,對引進的技術、裝備進行二次創新,實現從模仿創新到自主創新的飛躍。鼓勵更多的企業按照國際標準和生產工藝組織生產。

- 17

第二篇:東營市濱海新城規劃方案解析

方案一:

濱海新城重點功能區規劃

新城建設區

濱海新城總用地面積147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面積68.6平方公里,水系(濕地)綠地等非建設面積78.4平方公里。其中濱海商務區規劃用地面積3.9平方公里;濱海游憩區規劃用地面積4.2平方公里;濱海生態居住區規劃用地面積31.6平方公里;科技研發區規劃用地面積6.2平方公里;發展備用地規劃用地面積18.6平方公里;內海湖面旅游區規劃用地面積16.1平方公里。

濱海新城建設成為服務黃河三角洲的現代服務產業區(MSD)。將防潮堤圍合區域海水利用與海水分級凈化淡化處理相結合,按照海水凈化淡化處理的不同階段進行水面區域劃分,根據不同的水質設計不同的項目與活動,實現對濱海土地的海陸統籌及水域空間的綜合利用,形成集行政、商務、金融、信息服務、旅游休閑、科教研發、海水凈化淡化等為一體的東營濱?,F代服務產業區。

空間功能劃分為四大板塊:

濱海商務板塊• 濱海游憩板塊• 濱海生態居住板塊• 科教研發板塊

1、濱海商務區

充分依托濱海新城海水梯度利用的空間區劃,將黃河路延伸線與現狀防潮堤交叉口周圍區域建設成為東營現代服務產業區,規劃用地面積3.9平方公里。將金融、商業、貿易、信息及中介服務機構集中,配套完善的商務辦公、酒店、公寓、會展、文化娛樂等設施,形成東營濱海商務區。

集中運作新金融產業,主要包括地權、水權、海權、碳權、排污權等的交易。

以金融街、投資服務中心、廣場及綠化帶構成核心區,承擔新區最核心的商務辦公、商業服務功能,旨在為各金融機構及總部經濟等高端服務業提供國際化的發展平臺。核心區內的國際甲級寫字樓及配套商業;周邊拓展區域的甲級寫字樓及配套商業。

行政中心:將黃河三角洲、東營及新城區相關行政機構集中于濱海新城商務板塊,實施行政推動城市發展,同時,相對的集中辦公能有效提供效率。

金融中心:以金融街為龍頭完整區域性金融中心,集合各大銀行、交易所、投資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現代典當公司等,有效拓展城市發展的投資渠道,為企業發展提供多方面服務。

商業中心:集酒店、文化娛樂、公共服務與商業為一體,與商務生活同步的個性化商業中心。

商務中心:以寫字樓為主,包括甲級寫字樓及乙級寫字樓。

2、濱海游憩區

利用海水凈化處理后的水體及其周邊環境,形成親水、浴水、臨水、戲水、入水、借水、

觀水、聽水、濱水、游水等利用水體、進入水中、借用水景的方式,打造東營濱海游憩區,規劃建設用地面積4.2平方公里。內海湖面旅游區規劃用地面積16.1平方公里。

水心:內海區域打造島嶼、沙洲、建筑景觀等核心標識系統和游戲目的地,休閑模式包括:水上屋創意風呂、溫泉水上度假屋等休閑度假場所;景觀小品、藝術建筑等景觀標志。

水面:藍海(內海)本身就是一道絕美的風景,可以打造濱海觀光環。水面上還可以船、筏(非機動)等為交通及游憩工具,以漂浮結構形成大地藝術景觀。其休閑模式包括:濱海水上樂園的水上游樂設施設備展示和推介,充氣類水上游樂設施設備,“水上嘉年華”的滑水、船筏、帆板、沖浪等;在漂浮物上進行的休閑 驗性活動;漂浮結構的景觀小品等。

水中(水下):水中(水下)是一個新的世界,可以潛水、游泳、戲水,也可以建設水下世界。休閑模式包括:水中的游泳、潛水等戲水游樂項目;海洋溫泉浴等水中休閑項目;濱海國際溫泉會都酒店的水下 餐廳等。

水空:水空是水面上的空間,可以創造凌空游樂的廣泛內容,包括水上熱氣球、水上傘翼等游樂項目;棧橋、浮橋、水上平臺、水上空中花園等景觀小品;水上空中花園茶室、酒吧等休閑項目。

水灘:水灘是水岸邊淺水區域,為親水戲水區,是水景制造最有價值的區域??梢允褂盟?、船屋等濱水建筑小品打造水上園林;可以開展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沙灘橄欖球、沙灘網球、沙灘風箏、沙灘田徑、沙灘運動車、沙灘拔河、沙灘舞蹈等濱海金灘的水灘游樂項目;開發沙雕藝術、日光浴、散步、沙灘浴等休閑項目。

水岸:水岸是近鄰水體的陸地,也是護堤區域,可以形成生態堤、藝術堤、水岸花園、濱?;▓@、濱海道路、水城建筑體系等多種景觀,也是水城的建筑互動關鍵。濱水區可以看到水體的岸上區域,是室內游樂、陸地游樂的區域。開發海洋溫泉公園、濱海溫泉水上度假村、濱海國際溫泉會都酒店、旅游房地產等。

3、濱海生態休閑居住區

依托圍海而成的濱海景觀資源及游憩、商業、金融等綜合服務功能,建設中高檔住宅,在滿足臨港產業區及現代服務產業區人口對居住的需要的同時,考慮濱海旅游度假、濱海休閑的需求,規劃用地面積約31.6平方公里。

居住區以中低層建筑為主,注重建筑的節能與生態能源的使用,注重與城市水系景觀的結合。

濱海旅游度假區要以低層、低密度住宅為主,以水為脈,將水與生活相結合,打造獨具風格的水城居住群,形成西班牙風情區、美式風情區等各種特色組團。

4、濱??平萄邪l區

科教研發區位于濱海高等級公路以東,與濱海居住、濱海游憩區及臨港產業區相鄰。規劃面積6.2平方公里。提倡生態辦公引領濱海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由具備高度信息化處理功能的樓群構成,是關注企業行為,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新型功能區。

從功能上來說是集中展示城市產業文化和形象的基地,滿足企業研發、會議、教育、培

訓等功能。優先考慮從亊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產業、海洋經濟產業的高科技企業及相關研究的科研院所入區。

作為產業升級基地、合作基地、創新基地項目,形成綜合性的以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產業、海洋經濟產業等高科技產業為主的生態產業研發辦公區;同時,聯合高校建設可研基地和實踐基地,促進產學研集聚聯動,成為濱海新區產業升級的重要聚集地和增長點。

科教研發區將建設產業升級技術支持中心、培訓中心、運營中心等,并引進相關的企業入區落戶,成為一個以環保產業、循環經濟產業、海洋經濟產業的高科技企業的總部、部分分支機構及研發中心為龍頭,關聯產業為支持的綜合性、國際性產業升級基地。

5、濱海新城核心建設區基本設計要求

水系與城市空間融合:通過濱海新城內部水系網絡將水庫、河流、海洋連接形成城市水景觀與城市水生態系統。重點對內海區域、觀海棧橋、黃河路水系、濱海商務區、游憩區、新填海區域進行特色設計。

低碳與城市設計融合:應用太陽能光熱、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LED照明等技術,以清潔能源作為城市的主要能源。合理開發利用黃河水源、海水淡化,加強城市供水節水、雨水及中水綜合利用等。采用新型建筑結構體系,建設保溫與結構一體化的低能耗建筑,重點包括社區、公共服務建筑等。

突出城市核心區的海岸天際線:通過高層集聚、多層過度、低層圍繞的布局方式,集中建設高層數、高容積率、高密度的區域打造城市中心區。

廣利港區及臨港產業區

1、廣利港區

建設面積:港口建設區面積41.2平方公里。

建設規模:5000噸級散貨泊位2個、3000噸級通用泊位1個、2000噸級碼頭1個,到2020年吞吐量達到300萬噸。

發展定位:黃河三角洲重要的現代商貿港,集商業貿易、旅游碼頭等多功能港口。

將廣利港遷至廣利河入??谕鈧壬钏畢^域,有效擴大廣利港吞吐能力。對廣利河入??诟浇M行綜合整治河口攔門沙和內河航道疏淤,重點建設5000噸級集裝箱泊位、5000噸級散雜貨泊位及5000噸級件雜貨泊位,建成中心城區的建筑材料、生活日用品和零散集裝箱海上運輸集散地,到2020年吞吐能力達到300萬噸。同時,建設旅游碼頭,發展海上觀光旅游。

2、臨港產業區

建設面積:35.4平方公里。

發展定位:黃河三角洲生態臨港產業基地

功能定位:濱海新城重要的產業支撐,新城區科技研發的成果轉化基地。

重點產業:重點發展新能源、海洋生物醫藥、生態技術、海洋裝備制造、先進制造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臨港商貿倉儲與物流等。

新防潮堤選線方案

新防潮堤位于渤海負兩米等深線,新堤長30.03公里,線型整體規整、局部靈活。新防潮堤內側為300米綠化帶和200米水系。

方案二:

相同點:

1、整體布局結構與方案一相同。

2、四大功能板塊與方案一相同。

3、水系分割、生態優先、組團布局與方案一相同。

不同點:

1、新防潮堤采用外環環抱式布局方式,利用采油島和觀海棧橋形成外海海灣。

2、水系布局更加靈活,水系面積更大。

3、水系分隔組團更加注重用地與水的相融。

第三篇:宿豫經濟開發區新城概念規劃方案設計任務書

宿豫經濟開發區新城(局部)概念性規劃及

運河濱水城市景觀規劃設計任務書

一、背景情況

宿豫經濟開發區新城融合了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文化娛樂、居住為一體,是具有高品質的人文景觀環境的開發區公共設施服務中心和生態型居住社區,同時也是經濟開發區對外展示的窗口。為了塑造一個新興的宿豫經濟開發區新城形象,開發區決定以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規劃為依托,全力打造開發區新城建設。

二、設計范圍及周邊情況

總體概念規劃范圍:宿豫經濟開發區西側,東至漓江路、南至香山路、西至京杭大運河、北至馬河,總面積323.89公頃,其中規劃城市建設用地309.99公頃。(詳見附圖)

三、規劃依據及參考資料

1、《宿豫新區分區規劃》

2、《宿豫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3、《宿豫經濟開發區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

4、結合現狀情況、開發動態以及重要規劃控制要素等規劃前提條件,進行綜合考慮。

5、國家、省、市相關規范、法規和文件

四、規劃設計的主要任務

1、總體要求

改善運河沿岸居住環境,提升運河駁岸景觀形象,拉動運河船民上岸消費,打造濱水城市、運河新城。

規劃設計應有獨特創意,突出標志性地域景觀的整體空間形象,在對運河濱水地區分析的基礎上,深入探討本區塊與周邊城市主要功能區塊關系,重點研究濱水空間景觀和公共開敞空間的布局及設計,濱水建筑的布局、容量、高度和體量,交通組織及與周邊功能組團的交通聯系;城市公共藝術(小品、廣告、雕塑、路燈等)的設計意向及方案;綠化植被的配臵與建筑色彩的意向;經濟可行性分析及分期實施的建議方案等內容。

2、詳細規劃

(1)總體策劃

①結合已編制的規劃,以土地經營為導向,對該區域內的建設項目進行合理策劃,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

②在整體策劃和布局的基礎上,對商務中心區的功能布局和空間結構進行深化設計;確定商務中心區的建筑形體、道路骨架和綠地景觀等的空間布局和規劃設計,提出具體的總平面布臵;

(2)道路交通

根據大范圍交通結構的要求,確定各建筑物主要出入口位臵、地上以及地下泊車范圍、泊車布局和泊車位臵;公共交通場站用地范圍和站點位臵以及步行交通等其它交通設施。

(3)綠化景觀

結合西側京杭大運河和北側馬河打造景觀河的要求,對規劃區域內的綠地、廣場的功能、范圍提出合理布局,并進行綠地、廣場的景觀設計。景觀設計應體現自然生態,做到室內與室外、地上與地下、觀賞與實用等功能的有機結合。

※(4)地下空間的合理利用

結合現狀場地標高,對地下空間合理利用。

(5)城市設計

注重新城區域與整體區域各部分之間空間形態的有機結合,以人為本,營造宜人環境,充分考慮西側京杭運河觀景與北側馬河的觀景效果。

(6)建筑單體設計

提供重要建筑物的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及透視效果圖。

3、主要原則

1、生態性原則——充分尊重、合里利用運河沿岸的原有自然條件,

以免或減少未來發展所可能導致的生態破壞,營造綠色生態的運河空間。

2、人本性原則——保證運河風光帶的公益性、參與性,使每個人擁

有自由享受景觀空間的權利,同時在設計中保證使用者的舒適、方便和愉悅。

3、人文性原則——充分展現泗陽歷史、文化底蘊,建設賦有歷史特

性、文化特質、時代特征及生活特色的運河景觀。

4、關聯性原則——各功能分區、活動單元能夠有機布局,生態與

人造、場所與場所、活動與活動之間存在有機聯系。

5、景觀性原則——塑造優美的整體景觀。

6、連續性原則——考慮合理的分期實施方案,確保近期與遠期的

銜接和各階段的景觀效果。

7、操作性原則——應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設計的理念與方向符

合功能定位。

8、服務性原則——考慮設臵水上服務生活、休閑、服務設施,服

務運河船民,挖掘運河經濟價值。

3、主要功能

1、確定沿線地塊功能

深入探討運河沿線地塊與周邊城市主要功能區塊的關系,與臨近地區的城市功能互相結合、互相支持,促進產業、空間的共生,達到城、河共融的目標。形成以休閑旅游、文化娛樂、商業服務、商務辦公、居住相結合,自然環境與人工景觀和諧共生的城市濱水空間。

2、合理組織道路交通

做好濱水地區機動車、非機動車及人行交通組織設計,充分考慮與周邊各功能組團的交通聯系,并引導水上交通線路的組織。

3、塑造特色城市景觀

加強城市開敞空間與濱水開敞空間之間的空間滲透,建立聯系軸線;加強水體空間與街區之間的空間鏈接,營造從城市空間延續至水岸的綠色視覺走廊。

運河沿線天際輪廓的設計強調四個方面:呼應城市形態,強化城市特色;沿運河景觀的標志性;由運河至腹地的層次性;與土地使用、城市功能集聚的一致性。

4、編制設計導則,為規劃管理部門提供管理依據

以圖則的形式對運河沿線地塊進行詳細控制,劃分強制性和引導性控制內容,最終為規劃管理部門提供管理依據。

六、規劃設計成果

規劃設計成果應包括說明書、圖紙等。

1、說明書

(1)現狀條件分析;

(2)規劃原則和總體構思;

(3)總體布局;

(4)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

(5)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

(6)各項專業工程規劃及管網綜合;

(7)豎向規劃;

(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2、圖紙

※(1)現狀各類資源要素評價圖

※(2)區域空間協調策略示意圖

(3)總平面圖

(4)功能結構分析圖

※(5)土地利用規劃圖

(6)綠地景觀系統規劃圖

(7)各項專業規劃圖

(8)豎向規劃圖

※(9)城市開放空間體系規劃圖

(10)主要景觀建筑平立面圖

(11)濱水公共空間等重要地段與景觀節點平面圖與效果圖

(12)濱水界面及夜景亮化規劃圖

※(13)城市意象要素體系分析圖

(14)視覺走廊與眺望系統規劃圖

※(15)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更新圖

(16)總體鳥瞰效果圖

(17)重點地段表現圖、重要節點透視圖(不少于5處,比例自定) ※(18)重點地段建筑及景觀、環境設計意象圖

※(19)規劃設計導則

第四篇:產業新城情況介紹

產業新城位于縣東南部、渝武高速公路進入四川的第一出口處,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起步區面積7平方公里。新城與重慶市合川區接壤,處于重慶一小時經濟圈之內,距離重慶、四川交界處僅5公里、縣城10公里、嘉陵江水運碼頭3公里、蘭渝鐵路萬善客貨綜合站20公里,到兩江新區不足1小時、南充高坪機場半小時、重慶江北國際機場1小時,具備完善的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交通網絡體系。產業新城區位獨特,具有培育西部中小城市的先天優勢。

一、發展優勢

(一)《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出臺。2011年3月1日,國務院正式通過《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成渝經濟區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三大經濟增長極之后的我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涵蓋廣安在內的四川15個市和重慶31個區縣,形成以重慶、成都為核心,沿江、沿線為發展帶的“雙核五帶”空間布局。位于“五帶”中的渝廣達發展帶,具備打造臨渝經濟區的先決條件。

(二)“川渝合作示范區”確立。2007年以來,川渝兩地先后簽署《川渝毗鄰地區合作互動框架協議》、《關于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等一系列合作協議。廣

- 12

規劃建設中的園區主路網結構圖

能源信息配套。率先在建立了水、電、氣“三大要素保障小組”?,F有的水廠日供能力達1萬噸。建成110KV變電站1座,主變2臺,容量為47500KVA;35KV變電站6座,變壓器10臺,容量為50150KVA;啟動220KV變電站建設。天然氣儲量1800億立方,年供氣能力7300萬立方,日出氣量20萬立方;園區規劃建設配氣站1個,配置DN159x6mm中壓燃氣干管。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廣“三網”融合、3G、數字電視等新技術,推進園區寬帶信息建設,信息化水平較高。

市政設施完善。新建150噸/天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1座,垃圾滲濾液處理站1座,建成后年處理垃圾5.48萬噸。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1座,占地面積1.3公頃,日處理污水不少于1萬噸。生活污水處理率2015年將達到70%以上,2020年達到90%以上。工業廢水達標排放率達100%。已建成道路2.15千米,敷設排水管網3.3千米,鋪設供水管網1.6千米。

生活配套齊全。大力實施“環境整治、場鎮開發、風貌塑造”三大工程,場鎮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場鎮面積達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余人,是省級試點小城鎮和廣安市重點發展小城鎮。商業金融、教育機構、醫療衛生、文化娛樂、農貿市場等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建設公租房230套,場鎮服務功能和承載能力顯著增強。

(三)資源集聚。土地資源?,F征用土地1500畝,完成土石方180萬方,整理土地1200畝,新報征土地950畝,為打造川渝合作基地優先配置了土地資源。金融資源。作為川渝合作打造的產業新城,正積極通過高起點規劃和優質土地資源,撬動域外金融資本向配置。目前,正通過1000畝的優質江景資源吸引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投入巨資打造產業新城。人力資源。全縣擁有富余勞動力20余萬人,各類學校、培訓機構224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學校5所,在校學生1.5萬人,每年可提供大量的技工人才。針對兩大主導產業的需要,規劃建設職業技術培訓城,開設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營銷、會計等專業,為園區產業發展培育一般員工、

- 56畝,以配套重慶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及富士康為主,建設為集成電路、筆記本電腦、手機配套的各類新型電子元器件、PCB板、汽車電子、LED封裝及應用、通信裝備制造業、太陽能電池等配套型生產企業。到2015年,引進入園企業20—30家,建成研發中心3—5個,培育進入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達到2—3家,進入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百強的企業達1—2家,培育具有國內競爭力的公司1家以上。規劃發展區用地3000畝,引進集成電路制造、平板顯示器件、LED芯片制造、片式元器件等生產企業入駐。到2020年,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150億元,現代信息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0億元。

工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起步區產業布局規劃圖

(三)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建立中小企業孵化基地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打造村鎮合作的中小企業孵化基地;搭建制度化、智能化的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環境,吸引更多的項目落戶。

(四)生產服務配套基地。整合資本、科研、設計創意、商務、現代物流、人力資源等六大類生產性服務,搭建生產要素公共服務平臺,依托產業園區建設,形成配套的高端房地產、生態休閑、商貿物流板塊。

園區50平方公里產業空間布局圖

四、模式創新

(一)產城互動。以工業化催生城市化,以城市化支撐工業化。實現以城興業、以業活城。通過在鎮區發展各類生產型服務業,形成片區的生產型服務業基地;在物流產業聚集區和產業園區配套相應的高端房地產,實現城市建設和產

- 910 -

第五篇:產業新城:縣域經濟發展新樣本

王小霞

2012-7-4 8:49:50來源:《中國經濟時報》2012年07月03日

中國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城鎮化已進入到與產業化對接、融合的階段。“產業新城”已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實踐。

“產業新城已成為我國城鎮化浪潮中的重要方式。以中心城市和產業新城協調互動形成城市群的發展,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興力量。”日前,在河北固安舉行的中國縣域經濟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固安“產業新城”模式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應走 “三區合一”城鎮化之路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在出席論壇時表示,與西方工業革命后的城鎮化發展背景不同,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必須走自己獨特的城鎮化之路。這種新道路就是老城區+工業新區+農村新社區的“三區合一”。

厲以寧認為,與西方工業革命后的城鎮化發展背景不同,中國能夠把80%、90%的人都移到城里來嗎?那中國城市的生活質量就會下降,社會秩序的混亂也可想而知。所以說,中國必須有自己獨特的城鎮化道路。

他進一步解釋說:“老城區的過去曾有很多商業、服務業中心,也建了很多工廠,但這些工廠遲早要遷出老城區。通過建工業新區,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各種試驗區和創業園等,既能方便信息交流,又能方便社會、政府服務和管理,也能防止環境污染源的擴散。再加上經過改造后農村的新社區,屆時,實現城鄉

居民權利平等,公共服務到位,社會保障實現一體化,這才是中國的城鎮化。”

“中國的城鎮化速度的確非???,這種快是一種自然規律,全世界富裕的國家,城鎮化的程度都很高。美國也經歷過相同的階段。”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原主席奧斯坦·古爾斯比也在會上表示,在近25年來,很多美國人不去種田,來到城市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但當這一人口流動的過程加速時,美國政府并沒有預料到,也沒有經過周密的規劃。因此,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同時也產生了如交通擁堵、犯罪率增高、生活成本激增、城市污染等諸多問題。

奧斯坦·古爾斯比說,根據美國的經驗,為了更好地應對城市化所帶來的挑戰,首先需要制定良好的政策和規劃。以固安為例,“產城結合”,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

與會專家也一致認為,中國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城鎮化已進入到與產業化對接、融合的階段。以產業發展為先導,帶動城市建設、功能完善與生態環境改善,形成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新的城市形態“產業新城”,已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發展實踐。

從“孤島”到“產業新城”

在專家討論中,“京南第一縣”固安被與會嘉賓頻頻提及,其“產業新城”建設也受到眾多好評。

自2002年啟動固安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以來,園區堅持用建設城市的理念發

展園區,即以“城市規劃高起點、產業促進新方法、城市建設高標準”來打造京南產業高地。經過10年開發建設,固安工業園區經濟建設發展迅猛,重大項目紛至沓來;基礎設施日新月異,產業承載力全面提升;環境建設成績斐然,綜合投資環境日益優化;民生建設碩果累累,人民幸福感顯著增強。園區已占據了縣域經濟“半壁江山”,“產業新城”正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大引擎。

專家們一致認為,產業與城市的共生發展可以有效解決“空殼城市化”等弊端。在當前全球趨勢及中國城市化背景下,固安工業園區“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的產業新城建設理念將是探索中國未來城市化發展的有益嘗試。固安工業園區堅持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雙輪驅動,以產業價值最大化貫穿始終,推動了園區價值最大化、城市價值最大化,并正在實現縣域經濟、區域經濟價值最大化。

與會專家指出,固安 “產業新城”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帶動了縣域經濟的整體躍升,成為環渤海地區的產業新區,是河北省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樣板區域,為解決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產業升級方向和縣域經濟相對薄弱的矛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固安縣委常委張建華在 “固安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十周年”發布會上向本報記者介紹,固安工業園秉持“產城融合”理念,經過十年建設,已從一個典型農業縣成長為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十年中,園區地區生產總值從1.5億元增加到51.7億元,增長了33.5倍;全部財政收入由0.13億元增加到5.23億元,增長了近40倍;工業總產值從2億元增加到112億元,增加了55倍;固定資產投資從10億元增加到116.6億元,增長了10.7倍;人均生產總值從7142.9元增加到24.62萬元,增長了34.5倍。

目前,富有鮮明固安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已具雛形,成為京南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高地。京東方、東方信聯、正興車輪、航天振邦等大批國內行業企業進駐。固安完成了從農業縣到工業縣的轉變。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健身房管理員工作職責下一篇:教師愛崗敬業事跡材料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