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英漢稱贊語外語教學論文

2022-05-01

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英漢稱贊語外語教學論文(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摘要】稱贊語是一種使用頻率較高的社會交際語言,它是指說話者清晰直白地或者委婉曲折地夸獎贊譽對方,贊美的內容通常是聽者本人或者與聽者相關的事物。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也反應出其所代表的傳統內涵。在實施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進程中,不同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也將越來越頻繁。

英漢稱贊語外語教學論文 篇1:

英漢稱贊語與應答語中的文化差異

摘 要:稱贊語是各種語言文化日常交際中經常使用的言語行為。它有助于加強交際雙方的感情交流,促進社交。本文分析英漢稱贊語與應答語的差異,探討產生差異的文化因素,以期增加對英語語言文化的了解,增強文化意識,促進英漢跨文化交際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稱贊語 應答語 文化差異

一次,幾位中國朋友應邀去一位美國人家里做客。參觀了主人的住所后,中國客人說:“你們的房子真大,庭院也很美?!迸魅寺犃撕荛_心,笑著回答說:“Thank you.”幾位客人聽了感到很意外。后來,在用餐時,主人稱贊年輕的女翻譯說:“Oh,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女翻譯謙虛地回答:“No,no,my spoken English is very poor.”女主人疑惑地看著她。

其實,美方女主人不是我們想象的不謙虛,我方女翻譯也不是對方想象的不誠實,都是因為雙方語言習慣不同,產生了理解上的偏差。雙方對上述兩種回答的反應,說明在稱贊別人或對別人的稱贊做出回應時,英漢兩種語言存在著差異。英漢語言交際時所發生的言語行為的差異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的。

1 英漢稱贊語及應答語禮貌原則的差異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禮貌原則或準則。中國社會人們遵循的禮貌原則無論在內涵還是表達等方面都與西方的禮貌原則有差異。前面提到的例子問題就出在英漢文化對于禮貌原則的理解和遵循程度不同。

在中國,“禮”從古至今都是制約人們社會行為的最基本規范和準則,而“禮”的本質規范是維護上尊下卑的等級秩序。其在交際行為規范的具體表現為“上尊下卑”或“卑己尊人”的原則。而西方社會重視平等取向,平行格局,對他們來說,禮貌的規范不是體現在“差別”上而是體現在“平等”上。這一點中西的原則是相悖的。另一方面,中國人以群體和集體利益為重,人們的言行必須符合社會和群體的期望。為了維系社會關系,從眾為上,謙虛、不吹噓自己的成就變成了交際準則。而英語文化崇尚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的個人價值和獨立的自我意識,因此,人們總是從個體主義立場出發,用個人的標準來評價人、物、思想和事件。這種文化環境下的禮貌原則體現在尊人而不卑己,誠實而得體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

英漢文化禮貌原則的差異,體現在稱贊及應答言語行為上分別為“謙遜”準則和“得體”準則。而這種反差在跨文化言語交際時常會鬧出笑話。有這樣一個例子,在一對中國青年的婚禮上,一位西方朋友出于禮貌,習慣性地稱贊新娘子漂亮,而新郎也是出于禮貌,習慣性地回應“哪里,哪里”。誰知這位西方人不懂中國人的“哪里,哪里”是表示謙虛的應答語,只好用生硬的漢語誠實地回答道:“頭發、眼睛、鼻子……都漂亮?!敝圃炝恕靶Α保ㄐВ┕?。

2 英漢語言習慣在稱贊對象及內容上的文化差異

2.1 對他人外貌的稱贊

在英語國家,對他人的外貌和魅力的稱贊是極其平常的,也是禮貌性和習慣性的,尤其對于女性更普遍,某種程度上有些像中國人見面時問候“上哪兒去”一樣平常。人們稱贊的對象不分年齡、社會地位、職業和種族,可以是家人、朋友、長輩、晚輩、同事、上司甚至陌生人。例如,一位年輕的男性可以對年長的女性說:“You look so pretty when you smile.”而當女性被稱贊“pretty、beautiful、charming”乃至“sexy”時,通常都很受用。人們稱贊的場合也是隨時隨地的,如,見面打招呼時,去別人家里拜訪時、聚餐,聚會時、乃至會晤、會談開始之前或結束之后的閑談時等等。

講英語的男士稱贊女士漂亮是司空見慣的,但類似的稱贊發生在中國,則可能犯了禁忌,會被認為輕浮,或心懷不軌。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經常有女性翻譯聽到外國客人夸她們“You’re charming.”時感到氣憤甚至認為受到了侮辱。許多中國人不能接受男性說“你妻子很可愛”或“你女朋友很漂亮”這樣的贊語??墒沁@種贊美在英語國家卻是極為自然的。自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文化認為追求愛是人的本性,有魅力是贏得異性的愛的一種重要資本,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因此,稱贊別人的外貌和魅力是很有禮貌,也是很重要的。而受到這樣的贊美同樣是使人愉悅的事情。但是,在中國,由于受長期封建文化的影響,“男女授受不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樣的思想道德觀根深蒂固,禁錮了異性間的交際行為,特別是女性的行為。在這樣的傳統文化環境下,這種異性之間互相贊美其外貌和魅力的行為,在夫妻、戀人這樣的親密關系之外,還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2.2 對變化和新意的稱贊

英語文化注重自我價值的表現,主張個性化,追求“變化”和“差異”,忌千篇一律和一成不變。這一點從他們第二天和前一天絕對不穿同一件衣服的習慣上可以看出。因此,只要有變化、有新意都會受到稱贊。例如,換了發型、穿了新衣服,小女孩戴了新發夾等,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稱贊“Oh,I like your new hair style.”“Look at you new shirt, it fits you perfectly.”“You’re wearing a new hair band.It’s lovely.” 而在假期過后人們見面時除了問候假期過得如何之外,通常會加上一句“Oh,you look so fresh after holidays.”來稱贊對方新的精神面貌。甚至同事之間都免不了每天見面互相贊美一番“I like your new blouse.You look smart in it.”有時“You look different today.”也是一種隱性的稱贊,因為至少說明有變化。所以,在英語國家,如果他人有了某種變化和新意,千萬不可視而不見,一定要適時、得體地加以稱贊,這是人際交往基本的禮貌規范。但是,中國文化所期盼的是“一致性”和“相同性”的群體價值,因此,人們對某些個人微小的變化和差異并不關注,也不認為有贊美的必要。所以人們在這方面受到贊美的程度不及英語國家。

2.3 對他人的所有物及禮物的稱贊

在英語國家,人們在贊美他人外貌的同時,也經常稱贊他人的所有物,包括服飾、住所、家具、汽車等。因為他們把“個性體現”看得十分重要,也是追求自我價值的表現。例如,去別人家里拜訪時,通常要贊美女主人以及孩子們的外貌,因為她們一定是禮貌性地刻意打扮過。然后要對主人的房子加以稱贊,如房子的大小、格局、裝飾和擺設等,但不要對他們的擺設過多評論和隨意欣賞,那樣可能會造成主人誤以為你喜歡而一定要送給你的尷尬局面。如果主人的房子有庭院,一定不要忘記加以贊美。因為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把庭院視為家的臉面,通?;ㄙM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打理,如果受到贊賞,他們會格外高興。中國人也有稱贊他人所有物的習慣,但關注點往往側重在所有物的價值或主人為得之而付出的努力,所以羨慕的成分多一些。如,“你的房子裝修得真漂亮,花了不少錢吧”。此外,西方人收到禮物一定會馬上打開,當面欣賞或品嘗禮物,并加以贊美“Oh,how nice!I like it very much.”而中國人通常不會當面拆禮物并贊美。

2.4 對自己家人的稱贊

在英語文化中,人們常??梢栽谕馊嗣媲胺Q贊自己的家人。例如,妻子夸丈夫勤奮,有成就;丈夫夸妻子體貼,廚藝好;父母夸孩子健康,有才華等。但在中國文化里,人們一般會以他人的家人為稱贊對象,而不會在外人面前稱贊自己的家人。對中國人傳統的家庭關系來說,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是一體的,或者可以說把家人看成自己的所屬品。而中國文化崇尚謙虛,所以稱贊家人就等于自我稱贊,這樣就違背了謙虛的禮貌準則,是沒涵養的表現。西方個人主義文化重視個人的獨立、自由、尊嚴和平等,所以家庭成員盡管有親密關系,但在另一種意義上也都是獨立的個體。而這種文化提倡人們誠實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感,如果自己或家人有值得稱贊的表現,那么在任何場合都可以隨時加以稱贊。不過,現在中國的父母也開始習慣在外人面前夸獎自己的子女,但對于其他家人的稱贊還不常見。

2.5 對他人能力及成就的稱贊

正如在英語國家對于外貌的稱贊以女性為主一樣,兩種語言文化中大多數對能力和成就的稱贊都集中于男性。所不同的是,在英語社會中,只有具有評價能力的人,才有資格在能力和成就方面稱贊別人。因此,通常是地位較高的人對地位較低的人,尤其是下級的能力和成就進行稱贊,以維持正常的上下級間關系為目的。而在中國情況則有所不同,少部分人一般對別人的工作能力和成就不進行稱贊,而多數人一般都是下級對上級的能力和成就進行贊美,通常是為了取得上級的好感。在話題上英語側重于稱贊對方經過努力后所取得的結果,如“Nice show”;而漢語在贊揚對方的成就的同時,更注重屬于個人本質的智慧、才能、努力等方面的內容,如“我很佩服你能做成這件事,一定不容易?!?/p>

此外,很多英語國家的人注重家庭或個人自制物品,例如食物、服飾或家具裝飾等。問及他人家里的某種物品否是自制的本身即是一種贊揚,意味著稱贊主人有創意、有能力,并且心靈手巧。如果收到他人自制物品的禮物,哪怕只是自制的小餅干或賀卡,人們都會大加贊賞地說“Oh,it’s fantastic!I love it. Thank you so much.” 如果是小孩子的自制禮物,通常還會用“amazing、unbelievable”等詞語表示對其創造力的驚嘆。但是在中國,人們對自制物品的看法就有所不同。若問他人物品是否是自制的話,對方就可能認為你看不起他而對你不滿。

3 英漢稱贊語中人稱的使用反映出文化的差異

英語稱贊語中主語除比較常見的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外,第一人稱的使用也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如,“I like your hair that way!”“I love this dish”。而在漢語中“I Like/love NP”句式幾乎不用于稱贊語。漢語稱贊語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第二人稱,如,“你女兒真可愛、你做的菜真好吃”,及第三人稱或非人稱結構,如,“這件衣服真漂亮;這幅畫很好”。這種稱贊語人稱選擇取向的差異體現了英漢不同文化規則對語言表達的制約。英語民族追求個性獨立,強調自我意識,忠實于自己的真實情感,所以英語稱贊語中常用代詞“I(我)”做主語。漢語文化群體主義至上,注重個人與社會、與群體、與他人關系的和諧、融洽,在交際中不主動表達個人的感受和需求而要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關心,因此,常以“你”或“你的”開頭來表達對他人的稱贊。

4 英漢語言對贊語做出應答的方式體現出各自社會獨特的文化內涵

杰弗里·利奇(Geoffery Leech,1983)認為人們的言語交際行為遵循禮貌原則,對稱贊語的應答就涉及其中的一致準則(Agr eement Maxim)和謙虛準則(Modesty Maxim)。在交談時如果雙方最大程度地去謀求一致而將異議減到最小,他們遵循的就是一致準則。而在交談時保持謙虛,將對自己的贊揚降到最低程度,最大限度地貶低自己,就是杰弗里·利奇提出的禮貌原則中的謙虛準則的實質。人們在應答贊語時,實際上是要在尋求一致和保持謙虛之間做出選擇。英語文化一般傾向于尋求一致,因此他們對別人的贊語不是去否認,而是禮貌地接受。而中國傳統則傾向于保持謙虛,一般會拒絕贊語,把謙虛放到比與對方保持一致更重要的位置。具體做法有以下幾種情況。

(1)在英語文化中,只要贊語不是明顯的不合實際,人們一般會接受(Acceptances)并表示感謝。如,在應答“Your dress is beautiful”時,只說“Thank you”。有時還會在表示接受之外,表達自己聽到贊語時的愉快心情。例如,親自下廚做的飯菜受到客人夸獎時,會回答“Thank you,I’m glad you like it”。

漢語文化在受到別人稱贊時,一般習慣于拒絕甚至自我貶低,否定贊美的真實性,以示謙虛。例如,聽到“你這條裙子真漂亮”時,會回答“哪兒呀,都已經舊了”。主人準備了豐盛的飯菜請人吃飯,當客人稱贊菜好吃時,仍會說“招待不周,請見諒、不會燒菜”之類的客套話。這種情況往往讓西方人很迷惑,“既然飯菜不好,又何必請我們,而且為什么不把最好的飯菜拿來招待我們呢?”

(2)如果贊語明顯與事實相符,英語文化的回答常常明確地表示認同。例如,有人稱贊孩子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父母可能回答說:“Thank you.We are really proud of him.”而在漢語文化里,如果有人說“你兒子鋼琴彈得真好,都參加學校的表演了?!备改傅幕卮饏s可能是否定的“哪里,哪里。他呀,平時太貪玩,不愛練琴,我經常說他呢?!蔽鞣饺艘欢ú欢?,為什么父母會責備一個表現好的孩子。實際上被稱贊者心里其實十分高興,只是表面上為了保持謙虛而表示不接受,這是漢語文化習慣于回答稱贊語的方式。

(3)英語文化中有時人們對贊語不是簡單的接受或否認。在這樣的情況下,常用緩和方式(Mitigating Responses),在回答時轉移稱贊話題,對所談論的物品做一番評述,以回避對方稱贊的焦點。應對“What a beautiful carpet”這樣的贊語時,他們可能回答說:“I bought it in China.My husband and I went there last year”?;蛘呗牭健癥ou’ve done a good job”時說“Oh,have I? Thanks to my teacher,she helped me a lot”。

有時,人們也會用稱贊語來應答稱贊語。應答“You played very well in the game today”時,他們也可能說“Thank you. So did you”。有時也會用向對方征詢意見的策略來應對稱贊語。如應對“I like your new belt.You look very nice wearing it”時,他們也可能說“Do you really think so? I was not sure whether it suits me”。

(4)如果英語國家的人感到對方的稱贊與事實不符,他也可能會很有禮貌地否認(Rejections)。例如,如果夸他漢語說得好, 他可能會說“Oh,I wish it could be true”?;蛘哒f“That’s very kind of you saying this”。他們幾乎不會采用直接拒絕的方式來應對,就像我們在類似的場合那樣說“No,no.That’s not true”,或者“Really?I don’t think so”。對方的稱贊與事實不符,也要先表示感謝,然后使用“but”來表述事實。例如,客人說“The cake is delicious”,主人回答“Thanks,but it didn’t turn out exactly right”。

與英語文化大相徑庭的是,漢語文化遵循的是禮貌原則中的謙遜準則,所以人們在回應稱贊的時候,總是選擇直接否定,或不正面接受的策略。例如,在取得某種成績受到贊揚時,人們會謙虛地說“哪里,哪里?!薄斑^獎,過獎”。雖然他們在心里也可能認同對方的稱贊,但表面上多數人還是會選擇拒絕。例如,“您今天的演出真精彩”,“哪里,哪里,獻丑了”?!澳愕墓ぷ髯龅煤芎?!”“不,不,還差的很遠”。

實際上,我國當今社會人們對稱贊語應答的禮貌準則的理解已有所改變,一部分人也認為過分的謙虛不合時宜,現在能夠直接或間接接受稱贊語的人越來越多了。如“你的鞋子挺漂亮的”,“謝謝,我也覺得挺好看的”?!澳愕纳聿脑絹碓矫鐥l了”,“是嗎?我每天堅持鍛煉呢”。

5 結語

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尚又都在該民族的言語交際行為中表現出來。雖然英漢稱贊語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持雙方和諧一致的關系,但英語稱贊語傾向于表達平等、一致的關系,而漢語則側重于表示尊敬、關心對方。英漢稱贊語及應答語使用的不同歸根結蒂是民族文化的差異。在一種文化中被廣泛認可和接受的言語行為在另外一種文化中有可能被認為是禁忌。但是隨著英漢跨文化交際的不斷加強, 存在明顯差異的中西文化也在互相滲透和融合。因此,加強對英漢稱贊語特點和差異的了解,增強文化意識,尊重對方的禮貌原則,盡量避免禁忌話題,并根據具體的交際情景做出有積極意義的應答,在跨文化交際時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 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 李慶明,黃勇.英漢語言文化比較[M].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5] 王振亞.實用英語語言文化[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

[6] 梁茂廣,王國鋒.英漢恭維語的跨文化對比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5(10):181.

作者:周海茹

英漢稱贊語外語教學論文 篇2:

英漢稱贊語對比分析對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啟示

【摘要】稱贊語是一種使用頻率較高的社會交際語言,它是指說話者清晰直白地或者委婉曲折地夸獎贊譽對方,贊美的內容通常是聽者本人或者與聽者相關的事物。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也反應出其所代表的傳統內涵。在實施一帶一路的偉大戰略進程中,不同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也將越來越頻繁。本文旨在通過對比分析英漢稱贊語及應答語在形式、內容上的差異,以期探索文化價值對語言的影響,加強大眾的語言文化意識,最終在一帶一路的國際交往中恰當得體地理解運用語言,避免交際溝通中的困難和障礙。

【關鍵詞】稱贊語 語言 文化 一帶一路

一、稱贊語對比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作為一種使用頻率很高的普遍語言現象,稱贊語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更被譽為“社交潤滑劑”,能否得體地稱贊別人以及能否有效地回復別人的夸贊,都是一個人社會交際能力的體現。稱贊語在英語和漢語中都有其相對應的表達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能夠恰到好處的使用,將會有效拉近雙方的距離,起到很好的溝通交流的效果。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他們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語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和傳播媒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得到國際國內社會的廣泛關注?!耙粠б宦贰睉鹇允橇暯街飨谥袊糯鷼v史背景提出的一個讓世界為之震撼的新合作發展理念和倡議,它的基本理念是互通互利,表現在語言理念上就是要實現語言互通,各國人民實現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耙粠б宦贰苯ㄔO涉及65個國家,50多種國家語言,200多種方言,分屬9大語系,文化多元且差異巨大,只有積極探索了解不同語言行為背后的文化差異,才能讓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建立共同語言,同時通過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加深彼此感情,建立相互信任,從而最終實現沿線各國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

二、英漢稱贊語內容對比分析

英漢稱贊語在稱贊內容方面較為接近,主要可以歸納為對對方外表、能力、性格以及所屬物品上的稱贊。但是英漢稱贊語在稱贊的內容上卻有著各自的特點。

首先,在英語稱贊語中,關于對個人外表的正面欣賞和評論,包括對其穿著打扮、妝容發型、身材管理的評論,是一個經常被稱贊的話題。因為在西方文化中,個性展現和個人的奮斗努力,都是追求自身自我價值的表現,是一種重要的價值觀。所以,在日常交際中,女性常受到男士的贊美,比如:

—“Your hairstyle is beautiful!”

—“You look so sexy!”

而在中國,男士直接稱贊女士的外貌、身材或者衣服則被視為是輕浮或別有企圖。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個人個性化的東西或是外表性的贊美在異性之間是相當克制的,而更加注重于對個人品質、能力及后天奮斗精神的贊美,尤其對女性的恭維更是謹慎。比如男性可以贊美女士的好客、賢惠、知書達理或者廚藝好,但是很少會涉及到容貌。如果一位男士贊美某位男性的妻子,如“你老婆很漂亮”之類的話語通常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甚至是輕佻的行為。

其次,社會文化傳統決定著稱贊的內容能否被接納,在西方文化中被欣賞被接受的贊賞話題,在東方文化中可能就成了需要避免的禁忌,反之亦然。不了解英漢稱贊語的內容差異,就難免在實際的跨文化交往中發生誤解。例如,在中國,人們喜歡稱贊的話題,不少是西方人認為的隱私話題,如年齡、體重、薪水、婚姻和家庭狀況等。

三、英漢稱贊語的句法和詞匯的對比

稱贊語所扮演的重要的社交功能使稱贊語的形式,不管是中英文,從詞匯和句法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公式化,有一定規律可循但也各具特色。美國學者Wolfson對英語稱贊語進行了大量的語料研究,其結果表明,英語稱贊語有三種常見的句型結構:

1. NP + be/look + (really) + Adj.

2. I +Love (Like)+NP

3. PRON + be + (really) Adj + NP

漢語稱贊語在句法方面更加靈活多變,但多使用第二人稱,往往從對方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使用頻率最高的句型為:“You +V +Adv”(“你+動詞+副詞”)。例如:“你跳舞跳的真好?!钡鹊?。在漢語稱贊語中是幾乎沒有“我喜歡……”這種句型的,因為在中國文化里,如果說話者表示他喜歡對方的某樣東西,對方會認為他是想擁有這樣東西,這就會威脅到對方的面子,將對方陷入尷尬境地。英漢稱贊語的不同句型表達體現了東西方文化對語言表達形成的不同的影響和約束。西方人一向崇尚個人價值和個人自由,評價事物時多注重個人感受,感情誠摯,表達直接。而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則更加具有集體意識,更注重對對方的尊重,以期創造一個更加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

在英語稱贊語的詞匯選擇方面,形容詞在英語稱贊語中所占的比例高達80%,另外還有16%是使用動詞來表達肯定的意思。同時,在所有形容詞中,有五個詞語的使用頻率最高,他們分別是:nice/great/good/pretty/beautiful。除形容詞外,有兩個動詞出現的頻率也高達86%,分別是:love和like。然而在漢語的稱贊語中,形容詞占46%,(使用最多的形容詞為:好,漂亮,好看等) 副詞占43%,而動詞僅占7%。通過對比發現,英漢稱贊語在句型選擇上都傾向于選擇一些使用率很高,易于識別,模糊性比較強的形容詞來肯定贊賞人或事物,這些在實際交往中更易實施,便于接受。

四、英漢稱贊應答語的對比分析

人們對稱贊的不同反應及回答體現出各自獨特的社會文化烙印,在應答方面,兩種語言有不少想通之處,總體上可以劃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接受式,對于對方的贊美,通常以“Thank you”或者“謝謝”的方式應答;或者同意對方的評價,回答“Yeah,I like it too”或“我也是很喜歡”。第二類是緩和式,在這類應答中,說話者往往選擇轉移贊美目標,或者降低對方的贊美程度,盡量避免自我表揚,同時也減少對他人說法的絕對否定。第三類是拒絕式。對于對方的夸贊一般以“No”或者“哪里哪里,沒有沒有”等給予直接回答。

由于東西方各國的社會文化背景及社會淵源不同,其稱贊應答語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據統計,對于對方的稱贊,西方國家尤其是英美人更多的是說一句“Thank you”,傾向于接受與同意為一體的回答方式。西方國家的這種稱贊應答語的回應模式也是緣由“合作原則”,與其民族的禮貌、合作觀念密切相關。只要對方稱贊的內容符合實情就盡量接受,這種回應既能使稱贊的一方避免陷入尷尬的境地,同時也能在避免自我夸獎的情況下對別人表示認同。

相比之下,對于稱贊,中國人更傾向于不正面接受。中國人在接受對方稱贊時,即使內心非常的高興,表面上也要表現出一定的否定,常常表現出受之有愧的樣子。這主要是由于中國人自古以來謙虛的傳統美德,在中國“謙受益,滿招損”這一觀念深入人心,對于別人的稱贊,本能地根據母語的文化準則做出回應。漢語之所以不注重“合作原則”而傾向“禮貌原則”,是與民族傳統“禮”密切相關的,注重謙遜和慷慨,對于自己或與自己相關的事物要“貶”要“謙”,對于他人或與他人相關的事物要“抬”要“尊”。

五、英漢稱贊語的差異對跨文化交流的啟示

古代絲綢之路通過文化外交和物質相交換與周邊國家和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傳統友誼,而當前我們國家提出的“一代一路”戰略,更需要發揮文化外交的積極作用,以實現沿線國家的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進程中,我們要積極發揮文化的橋梁作用和引領作用,增進了解,盡量減少不同文明間的沖突和對抗,加強相互的理解與溝通。英漢稱贊語作為一種積極的人類言語交際行為,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有許多方面的差異。隨著一帶一路構想的提出,來自于不同國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將變得越來越頻繁。正確地使用稱贊語并對其做出恰當的回答在積極的人際交際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面對英漢稱贊語及答語的東西方差異,中國有句俗語叫“入鄉隨俗”。在與沿線各國人民的交往中,我們有必要加強自身的語用文化意識。一方面,從理論上,我們應始終牢記,面對稱贊,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習俗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在英語環境下,對方對你的稱贊多是誠懇的發自內心的,并不是不懷好意,同時對方對你稱贊的回應直接明確也并不是傲慢的體現,而是對你的言語的認可。同樣在漢語環境下,沿線各國其他人民也應認識到中國人對于稱贊的不接受、不表態,并不是無禮的做法,而是謙虛美德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面,在實踐中,我們也可以加強練習,在大學課堂教學以及商務交際培訓中,將稱贊語、道歉語、感謝語等等言語行為融合在一起,結合理論與實踐不斷感受東西方文化及表達方式的不同,積極探索總結經驗,從而在真正的跨文化交往中,成為一名“耳聰目明”的外語使用者。英漢稱贊語的差異表面上是語言表達方式的差異,其根本原因在于各自文化價值觀念上的差異,在全球化時代,全面學習和了解不同語言在文化價值觀念上的差異對于任何一個跨文化交際者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Herbert,R.K.(1986),Say “Thank You” or Something.American Speech,Vol.61(1),76-88.

[2]Wolfson,Nessa.(1981),Complimen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TESOL quaterly,Vol5,No.2.

[3]郭愛先.美國英語稱贊回應[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10).

作者:吳婷

英漢稱贊語外語教學論文 篇3:

淺談英漢稱贊語差異及其對二語教學的啟示

【摘 要】稱贊語,作為一種表達積極禮貌信念的言語行為,是社會關系的潤滑劑。稱贊語的使用既受文化的制約,又反映著各自的文化。本文通過發放DCT問卷收集數據,從而對比分析中英兩個國家稱贊語及其應答語使用的差異,對我國二語教學提出一些實際的建議。

【關鍵詞】稱贊語差異;對比分析;二語教學

前言

稱贊是人際交往中最基本的言語行為之一,不僅可以縮短交際者之間的距離,還有助于維系社會正常的人際關系。學習并了解不同文化間在稱贊語使用上的差異,進而發現文化價值觀念上的差異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在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把語言和文化聯系起來,多創造真實的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稱贊語使用的跨文化差異,以獲得最佳的交際效果。

一、中英兩國稱贊語使用差異的研究

(一)研究過程

筆者利用在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孔子學院教學的機會,分別向北京語言大學和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發放了25份調查問卷(DCT),共50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數量44份。問卷分別使用被調查者的母語,共包括13道題目,涵蓋了對稱贊語話題,應答策略和句法層面的研究,問卷內容主要參考史耕山教授的研究進行設計。隨后,筆者借助SPSS以及EXCEL軟件進行頻數統計和數據分析,從而對稱贊語的使用情況有整體的了解。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無論是中國大學生還是英國大學生,英漢稱贊語的稱贊話題都主要集中在外貌和能力成就兩個方面。女性得到的恭維大多在外貌方面(63.7%)。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大多集中在外貌,而女性也希望對方能夠稱贊自己的外表,尤其是精心打扮之后。而男性使用的稱贊語話題則集中在能力方面(56.2%),這也是社會環境和價值觀決定的。另一個發現則是在中國學生中,“擁有的東西”這一話題位于“外貌”“能力”之后,并不避諱談及這類話題,原因是中國學生大多會視此類稱贊為調侃,以玩笑或者自嘲回應;而在英國的大學生群體中,“擁有的東西”這一稱贊話題在出現頻率最少。根據Holmes(1988a)的觀點,稱贊別人擁有的物品有可能被理解為想要得到對方的物品,進而威脅到對方的面子。

從收集的數據來看,兩國稱贊語使用的頻率差異并不大:同性之間,女性會更頻繁地使用稱贊語。這點在兩個文化之間之間并無明顯差異。正如Holmes提出的假設:女性使用稱贊語是為了建立友好關系,而男性是為了做出評估性的判斷。異性之間稱贊語使用的頻率在兩個國家略有不同。中國大學生異性之間直接使用的稱贊語少于英國大學生。筆者認為這是由于中國學生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女性一般認為直接夸獎男性會顯得不夠矜持,而男性直接夸獎女性會有失“面子”或擔心引起誤會。而英國學生則會在這些方面比較開放。

在應答策略方面,兩國大學生的稱贊語都有“接受”和“否認”應答策略。但是英語稱贊語大多使用“接受”應答策略(71.5%),而漢語稱贊語大多使用“否認(47.1%)”和“不知如何回應(40.9%)”的應答策略。雖然與之前的研究相比,漢語稱贊語應答選擇“接受”策略的人增多,但仍遠遠少于英國。此外,中國學生比英國學生更多地使用“謙遜準則”,不管是“接受”應答策略還是“拒絕”應答策略,他們都會大量使用“自貶”。這是由于儒家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一直在影響著中國人,面對稱贊,中國人傾向于采用“拒絕+否定”模式。根據Brown 和 Levinson 禮貌原則,如果謙虛準則和其他準則發生沖突時,通常會選擇遵循謙虛準則,否認贊揚的真實性來表現對對方的尊重。這并不意味他們不看好自己,只是表面上謙虛以符合中國文化。但西方人會覺得直接否定或拒絕是對方的無禮。

兩個國家稱贊語的使用在句法形式方面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公式化,但是又各有不同。中國大學生的稱贊語特點是一些句子結構的使用。例如,在特定情況下通常省略主語如直接說“帥”。除此之外,還會使用比較句如“你比老師還老師?!辈迦胝Z的使用也是一大特征,如“你這,喲呵,真是厲害啊?!本哂杏哪p松的意味,同時也起到了強調的作用。相比中國學生使用的稱贊語,英國大學生使用的稱贊語句式比較固定,如經常出現的“I+LIKE/LOVE+NP”和“WHAT(A)(ADJ)NP!”。

DCT問卷的數據表明在稱贊語的使用上,英國學生對第一人稱的句子結構有著獨特的偏愛,如“I like your paper.”(我看好你的論文。)而在中國,許多句子以第二人稱代詞“你”或“你的”開頭,例如“你真牛?!边@是因為英美文化的個人本位主義取向使他們更傾向于從自我的角度表達觀點和見解,而在中國文化中,群體關系或別人的事情往往比自身的更重要,這會讓人們在交往中盡量縮小自我,從而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

二、對我國二語教學的啟示

在二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教授和練習語言形式以便流利表達外,還要更多的為學習者介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語言是如何被使用的,有利于改善溝通效果,避免誤會的發生。

首先,教師在二語課堂上應當試圖創造情境式的活動,讓學生親自發現不同文化語言行為上的不同。比如通過情景和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應用所學詞匯和語法的模式來進行小組或班級演練。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為什么以及如何跟英語國家的人溝通。例如,可以假設在國外生活的場景,教師扮演稱贊者,稱贊學生的外貌(“The colors are so beautiful! And the style is special ”);學生根據情況給出答語。若學生否認對方的稱贊(“Oh,it’s just an ordinary dress that I bought yesterday.”)或不知道如何回應,教師則可以說出適合本國文化價值觀的應答語,并讓學生意識到“接受稱贊”是外國人展現禮貌和尊重的方式。隨后播放真實語境的節選視頻,讓學生真正了解國外文化。

其次,教師在語言教學上可以加開文化相關的課程,在語言教學和研究中關注社會文化因素對語言產生的影響。比如,在課堂熱身活動中,教師通過各種問題激活學生大腦,如你是否注意到了不同文化間稱贊語的文化差異?你會在什么時候贊美別人?當有人贊美你,你會如何回應?在討論了其他文化的贊美語后,可以和學生討論稱贊語在中英文化中的不同。目標語文化和本族文化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取得對稱贊語文化差異的積極認識。同時也讓學生意識到語言的學習總是和特定文化價值觀相聯系,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尊重并接受其他國家的文化。

最后,可能受錯誤的文化定勢和語言能力的影響,而且由于學生缺乏直接接觸目標語文化的途徑,他們在用英語回應恭維時出現過度接受恭維的現象,且在語言運用中表現出典型的中介語現象。高一虹(1995)指出,為了幫助不同文化的人們相互了解,就必須概括文化差異,建立某種文化定型;然而這些定型對于差異的“過分概括”或“標簽化”又可能會妨礙文化間的交流和理解。因此,在二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了解外國文化,盡量避免以偏概全,在符合目的語文化價值觀的前提下,使語言能力與語用能力協調發展。

三、結論

英漢稱贊語及其應答作為非常重要的禮貌性言語行為之一,既受文化的制約,又反映著各自不同的文化。只有了解彼此間的文化差異,才能相互理解稱贊語背后的意義,實現有效的跨文化交際。這就要求在當今的二語教學中,教師應盡力創造情境式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加開有關國外文化的課程,把語言的學習和特定文化價值觀相聯系;并恰當引導學生全面準確地了解外國文化,使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Brown P,Levinson S.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Holmes,J.(1988) Paying compliments:a sex-preferential positive politeness strategy.Journal of Pragmatics,12,445-465.

[3]Wolfson,Nessa.Compliment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TESOL Quarterly,1981,15(2):117-124.

[4]Yu M.Inter linguistic variation and similarity in second language speech act behavior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2004,(88):102-119.

[5]段成剛.2001.恭維語的跨文化對比研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7(2):74- 77.

[6]谷慧娟.漢英拒絕策略的文化映射[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7]高一虹.1995.“文化定型”與“跨文化交際悖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27(2):35-42.

[8]王集杰,徐正華.稱贊語及其應答語的跨文化對比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07).

[9]余靚,胡慧,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方價值觀差異[J].考試周刊,2016.

作者:徐菲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成本控制原則研究論文下一篇:投資控制項目管理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