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青海旅游發展的現狀范文

2023-09-23

青海旅游發展的現狀范文第1篇

1.旅游業發展勢頭迅猛。它已成為全球經濟中最強大, 最大的產業之一, 旅游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旅游資源豐富。中國歷史悠久, 地域遼闊。以自身的吸引力吸引海內外游客來此游覽。并且﹐自從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逐步加強對外開發水平, 提升自身軟實力, 旅游業配套水平、旅游業供給能力﹑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旅游住宿, 觀光等服務設施日益完善, 使旅游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3.旅游人力資源豐富。旅游業是勞動密集型服務業, 人力資源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的勞動力資源豐富, 勞動力市場廣闊, 儲備能力充足, 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優勢所在。

4.互聯網與旅游產業相結合。旅游行業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融合發展, 借助網絡的優勢, 擴大自己已經有的優勢, 互補發展。

二、農村旅游資源開發和利用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區域經濟特征綜合體具有生產, 生活, 生態和文化的多重功能。近年來, 與海外旅游和國內熱點相比, 鄉村旅游已成為中國旅游業的亮點之一, 鄉村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產業, 具有短期和便捷的特點。鄉村憑借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與人文優勢迅速發展。隨著旅游觀念的改變, 人們更加青睞于鄉村游。我國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只剛剛起步, 已經完全開發的鄉村旅游資源, 僅占很小的比重, 鄉村旅游具有無限的潛力和長久的活力。

三、旅游資源開發的發展對策

1.通過政府政策主導, 加快旅游支柱產業的良性發展。應協調和發展旅游業的六個要素。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購、娛”它是旅游業的完整產業鏈, 是不可或缺的。為了提升旅游業, 我們必須對這六個要素大驚小怪。根據市場細分原則, 提供不同層次, 分結構, 子要求, 系列化, 多樣化的旅游產品, 實現旅游元素的協調發展, 提升整體產業的整體效果。同時配套星級的旅游酒店建設, 開展創新發展研究, 培育具有特色的旅行社。

2.同時進行配套的交通信息服務, 交通路標明確, 停車場充足, 車輛維修保養等設施齊全。

3.完善旅游信息服務體系, 形成旅游咨詢服務體系, 主要由旅游層管理, 相輔相成。建設旅游信息平臺:電臺、微信公告號, 咨詢電話等等。

4.加快旅游投資體系建設。建立旅游產業發展基金, 積極融資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 充分利用民間和社會資金, 引導省內外各類投資主體投資全省旅游業。

5.建設旅游信用體系, 通過法律的完善, 管理旅游行業的不規范行為, 打擊違法行為, 規范旅游環境, 塑造旅游的良好形象。

6.實施精品戰略, 提升旅游業的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市場調研, 宣傳推廣體系, 重大活動策劃和組織, 推廣推廣方式的創新和突破, 加快旅游精品路線建設。

6.1精心策劃, 多方參與, 市場運作, 建立多層次, 多渠道, 多形式, 跨區域, 跨行業, 跨部門宣傳, 大型推廣網絡和聯動機制。

6.2創新機制體系, 深化國際國內重點客源市場拓展, 積極探索“本土化”在主要客源市場推廣中的形式和方法。主線產品, 重點目標客源市場為目標, 分線, 分市場, 積極協調旅游單位, 形成一批旅游推廣和推廣綜合體, 逐步建立全球旅游營銷網絡。通過聯合印刷宣傳材料, 聯合創建精品路線, 聯合媒體廣告和聯合節日, 潛在客戶得到廣泛刺激和招募。

6.3加強旅游區域合作。盡快實現無障礙旅游。加強與周邊地區的合作, 順應加快跨省旅游發展的趨勢, 采取更廣闊的視野和更積極的態度。更加務實的措施, 努力推出一批旅游產品, 促進旅游合作, 大發展。

6.4發掘當地文化旅游資源, 充分利用文化內涵, 打造當地的特色旅游產業, 樹立文化品牌。通過旅游業傳播文化內涵, 提升文化品位, 將文化底蘊作為旅游的基礎。

7.發行旅游卡, 景區優惠門票等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

結語:

旅游不僅僅是游山玩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的追求也不斷提高, 旅游業不僅僅有自己的特色, 跟需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蘊和服務。我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也暴露出很多問題, 很多旅游區加價競爭、壟斷和強買強賣, 以及和非法團隊合伙欺騙消費者等等新聞屢見不鮮, 所以, 通過加強法制管理, 群眾監督, 網絡公開等等措施, 規范旅游行業的秩序, 讓旅游各行業良性發展。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近年來中國旅游業發展迅速, 旅游業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朝陽產業, 旅游業在整體經濟下滑中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經濟迅速發展, 旅游產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產業。旅游業已成為提高國家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旅游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旅游資源,發展,現狀,特色

參考文獻

[1] 王衍用.對旅游資源應該進行深度研究[J].旅游學刊2007 (2) :11-12.

[2] 陳耀.堅持旅游規劃創新, 推進大旅游統籌發展[J].旅游學刊.2008.23 (5) :11-12

[3] 郭文.無景點旅游:一種新型旅游方式的興起膠影響研究[J].旅游論壇.2010.25 (3) :7-8

[4] 王瑩.政府作用與旅游區投資效益[J].旅游學刊.2004 (03)

[5] 趙新峰.政府主導型旅游發展戰略的實施內容[J].經濟論壇.2004 (03)

[6] 李景鵬.政府的責任和責任政府[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3 (05)

[7] 李濱.淺析我國旅游業戰略轉換過程中的政府職能[J].工業技術經濟.2003 (01)

[8] 高秦偉.論責任政府與政府責任[J].行政論壇.2001 (04)

[9] 陳國權.論責任政府及其實現過程中的監督作用[J].浙江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1 (02)

青海旅游發展的現狀范文第2篇

19世紀中期,托馬斯·庫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馬斯·庫克旅行社,標志著近代旅游業的誕生。1986年烏拉圭回合談判,首次將服務貿易列入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標志著旅游業進入成熟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國家為改革開放大局所需提出“大力發展旅游事業”,標志著中國旅游業開始崛起。在我國,不管是自然旅游資源還是人文旅游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且都具有各種功能。經過40年的發展,我國旅游業已具備一定的產業規模,產業布局日趨完善。有數據顯示,中國旅游業對GDP的貢獻比例逐年上升,從2012年的9.41%到2018年比例達到11.04%以上。由此可見,旅游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幸福產業。

二、興城旅游現狀

興城市隸屬于遼寧省葫蘆島市,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主要景點有古城、溫泉、首山、海濱景區、覺華島、紅海灘等。它也是遼寧省歷史文化名城,遠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祖先在這里繁衍生息。著名景點之一的興城古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明將袁崇煥駐兵于此,屢敗清兵。

興城旅游項目種類較多,但興城市旅游業發展較為落后。從數據上來看,2015年-2017年,興城市旅游接待人數分別為660萬人次、750萬人次和800萬人次,興城市旅游收入分別為36.2億元、41億元和43.9億元,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但橫向比較,2017年遼寧省旅游接待人數為50597.2萬人次,興城市在旅游接待人數上占比1.58%;遼寧省旅游收入為4740.8億元,興城市在旅游收入上占比0.93%,兩方面所占比重都較少。

本文選取了其他四個旅游型縣市級城市作以比較:浙江省寧波市寧??h,有前童古鎮、寧海森林溫泉等旅游景區,2017年旅游收入151.54億元,旅游接待人數1375.62萬人次;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有九丈崖、林海烽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旅游景區,2017年旅游收入43.5億元,旅游接待人數385萬人次;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重要水產品基地,有名勝古跡19處、革命紀念地4處,2017年旅游收入85億元,旅游接待人數620萬人次;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是《水滸傳》故事的發祥地,2017年旅游收入10.6億元,旅游接待人數423.64萬人次。通過數據可以發現:第一,寧??h的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數都遠遠高于其他四個城市;第二,同為北方城市,龍口市的旅游收入要高于興城市,但旅游接待人數不及興城市;第三,長島縣和興城市的旅游收入近似,但興城市的旅游接待人數多出長島縣1倍;第四,梁山縣的旅游接待人數是興城市的一半,但旅游收入遠低于興城市。

三、興城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興城市旅游季較短

不同于南方一些旅游城市,一年時間里可供游客游覽的時間較長。興城市屬于北方城市,可供游客游覽的時間較短,每年7、8月為旅游旺季,前后可延長一個月,后至十一有一段旅游小高峰,其他時間游人很少,很多商鋪尤其是海邊的商鋪處于關門狀態,單純依靠旅游旺季必然影響到興城市的旅游收入。

(二)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

興城的餐飲店鋪數量較少且種類比較單一,海鮮餐飲多數集中在海邊,其他種類的餐飲店鋪較少且分散。交通方面不便利,公交車發車間隔時間較長,且計價不明確;如果選擇打車,存在一些黑車亂計價的現象。住宿方面管理比較混亂,住宿條件較差,有些賓館附近停車不方便,比如海濱浴場北門的一等海公寓,車輛亂停亂放,甚至無處可停車。購物方面地點較少,華聯、銀象、大家庭能夠提供游客購物需求,但規模較小。以上幾方面體現出來的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不僅影響游客的旅游體驗,旅游收入也受到影響。

(三)旅游項目開發不全面

從興城市和長島縣的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數的數據對比上看,興城的旅游業盈利能力較弱,一方面體現在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另一方面體現在旅游項目開發不全面。興城大體上有城、泉、山、海、島,但游客來了之后只能單純地游玩表面上的這些項目,比如游客來到海邊只是單純地游泳,然后上岸吃海鮮,便結束了該項游玩,其他就再也沒有附加的旅游產品項目了。

(四)宣傳力度不夠

從梁山縣和興城市的數據對比上看,興城市旅游資源豐富,但吸引來的游客相比較少,一提梁山縣就想到《水滸傳》的故事,但提到興城,聽說明代古城的人就較少了??梢娕d城市的旅游宣傳力度不夠,有很多人沒有聽說過興城,聽說過的人對興城也沒有過多的了解。

四、對興城旅游業的建議

第一,開發冬季項目。興城旅游季較短,旅游淡季可供游客游玩的項目較少,如果開發出冬季旅游項目或可供四季游玩的旅游項目,就能增加一些旅游收入。

第二,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為了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應滿足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對餐飲、交通、住宿、購物等方面的需求。加大力度吸引餐飲、住宿商鋪的進入;調整交通路線,延長發車間隔;增加大型購物場所或建設商業街。

第三,加大對旅游項目的開發力度。對旅游市場進行調研,了解游客對旅游項目的需求,對已有的旅游項目進行進一步開發。另外,興城市旅游資源豐富,應大力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旅游項目,而且興城有很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如果把文化融入到旅游項目中,會給游客帶來全新的體驗。

第四,加大對城市的宣傳力度?,F在很多旅游景區都通過電視或網絡進行廣告宣傳,興城也應將自己特有的旅游項目和歷史文化進行宣傳,讓其他地方的人們知道興城,然后被吸引到興城。

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有了較多的資金和時間,再加上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進一步上升,旅游成為人們使用休閑時間的最佳選擇之一。旅游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對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戰略性關聯帶動作用。

關鍵詞:旅游,興城,產業

參考文獻

[1] 孫艷,郭偉.中國旅游業的比較優勢分析[J].經濟管理,2005,5(01):30-33.

青海旅游發展的現狀范文第3篇

關鍵詞:旅游業、品牌、交通

一、河南旅游業發展現狀

1、河南旅游業整體狀況

河南的文化旅游資源可概括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國前列,館藏文物達130萬件,占全國館藏文物總量的八分之一。

改革開放的20多年來,河南省的旅游業取得很大的發展。全省各地通過多種渠道,加大旅游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區、景點有300余處。龍門石窟、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龍亭、等一大批名勝古跡景點面貌煥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風光、生態環境、休閑度假旅游景區景點相繼建成并對外開放,云臺山、白云山、龍峪灣、等景區景點逐步成為新的旅游熱點。

青海旅游發展的現狀范文第4篇

1 我國生態旅游開發現狀及其存在問題

我國地域遼闊,地貌、氣候的多樣化造就了生物的多樣化;同時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這些構成了中國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 隨著生態旅游在我國的廣泛開展,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加強了對生態旅游研究,本文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把我國的生態旅游歸納為6種基本類型,并對每種生態旅游類型所特有的生態旅游價值作了簡要分析。

1、1我國生態旅游地的類型

(1)森林休憩生態游

森林休憩生態游是人們在天然或人工的森林生態環境里所從事的以休憩活動為主兼有其他活動的旅游活動。風景秀麗、氣候宜人的森林的生態旅游價值主要體現在:①森林中富含的負離子氧能使人消除疲勞,提高人體免疫能力;②一些植物分泌的芬芳和氣味能夠殺菌和治療人體某些疾病;③森林美景能夠給予人美的享受,陶冶情操;④森林中千姿百態的景物能夠激活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⑤森林中所蘊含的大自然的奧秘能夠激發人更深層次地認識生命的價值,熱愛大自然,自然地樹立環境意識,是回歸大自然的理想場所。

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森林體憩生態旅游地有:吉林長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云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陜西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浙江千島湖國家森林公園、廣西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等。

(2)草原風情生態游

草原是指在半干旱條件下,以旱生或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的生態系統。我國草原的主要類型為溫帶草原,集中分布在東北地區西部、內蒙古、黃上高原北部以及海拔較高地區的高山草甸。各類草地總面積約4億公頃。草地植被主要有4大類型,共56種生態系統。由此可看出不管從量上還是從種類上我國都具有豐富的草原生態旅游資源。

我國有代表性的草原生態旅游景區有: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河北北部壩上草原、新疆阿爾金山高山草甸、天山高山草甸等。

(3)濕地觀鳥生態游

濕地是一種多功能、獨特的生態系統,根據《國際濕地公約》定義:“濕地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

括低潮濕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在我國濕地鳥類占全國鳥類總數的26%,豐富多樣,自然而然,觀鳥活動便成為眾多濕地的最熱門的專項旅游活動。但是,必須強調的是,濕地核心區應受到絕對的保護,嚴禁進入,觀鳥等旅游活動只能在濕地的邊緣保護帶有限制的開展。

我國有代表性的濕地觀鳥生態旅游地有:青海湖高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鳥類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丹頂鶴等珍禽及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江西都陽湖和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江蘇鹽城珍禽自然保護區等。

(4)沙漠探險生態游

沙漠是在干旱、極端干旱的地區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發量超過2 00毫米的條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長極為貧乏之地。沙漠也是地表生態系統類型中的一種。

一般人認為“生態”便意味著生機盎然、郁郁蔥蔥。作為不毛之地的沙漠不可能成為生態旅游之地。但是,沙漠生態系統憑借其蒼涼荒蕪的原始自然景色、神奇的沙漠海市蜃樓、壯觀的風蝕地貌及沙漠探險中所蘊含的冒險精神強烈地吸引著眾多的探險旅游者。

沙漠中可以開展的生態旅游活動有:沙漠探險、科考、游覽、觀光、滑沙等。在我國的北緯30-50東經75—125的北方內陸盆地和高原,形成了一條西起塔里木盆地西端,東迄松嫩平原西部長約4 500km寬約600k m的斷續沙漠弧形帶,廣泛分布于新疆、內蒙占、甘肅、寧夏等省區。其中,在許多資源和市場條件都具備的地方已開發有沙漠生態旅游項目,如寧夏中衛的沙坡頭地區、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庫布齊沙漠等地已開發了極具市場潛力的沙漠生態旅游項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沙漠的自然生態環境本身已十分脆弱,一旦破壞,再難恢復。因此沙漠地區開發旅游項目應堅持保護為主,開發為輔,以利用促保護的方針,防止沙漠化的擴大。

(5)農業體驗生態游

農業體驗生態旅游主要包括鄉村生態旅游和觀光農業旅游。前者是指以古樸、原始、自然的鄉野自然風光及與其和諧相伴相生的獨特的農業文化景觀、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生產活動以及傳統的民族習俗為資源所開展的旅游活動;后者是指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生態旅游為主題,利用城鄉差異來規劃、設計、組合農業資源以引起旅游者特別是城市居民的消費欲望,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并體驗新型農業技術與生態農業等具有大自然情趣的一種旅游形式。

我國典型的鄉村生態旅游景區有:云南羅平的油菜花節、云南元陽哈尼族人所建的“哈尼梯田”等。觀光農業景區有:江西井岡山觀光農業旅游區、北京郊區觀光農業帶、上海浦東虹橋觀光農業區等。

(6)海洋度假生態游

未受污染的沙灘和海水,充足的日照陽光,溫暖濕潤的海洋氣候是吸引人們到海濱或海島旅游的重要條件。在國外3S ( Sun 陽光、Sand沙灘、Sea海水)旅游一直是最具魅力的旅游形式。海洋度假生態旅游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一是空氣和陽光,海濱或海島空氣清新陽光充足是理想的體閑、度假、療養的勝地;二是海洋資源,一望無際、波瀾壯闊的海水本身就是美麗壯觀的景色,五彩斑斕的充滿神秘的海底世界更是誘人;三是海蝕地貌,海蝕柱、海蝕穴、海蝕平臺等海蝕地貌形態各異,氣勢壯觀,構成海濱獨特的自然景觀。

中國已開發的海洋度假生態旅游地主要有:海南三亞的珊瑚礁,連云港連島海濱旅游度假區,北戴河旅游度假區,青島海濱旅游區等,福建福鼎、廣西北海和海南文昌的紅樹林生態旅游區等。

1、2我國生態旅游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

我國生態旅游雖比世界某些旅游業發達國家起步晚,但發展勢頭卻非常迅猛。因此,引發了許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不合理的規劃建設造成生態旅游資源本身的破壞

綜觀全國許多新開發的生態旅游地,存在問題還很多。其中沒有規劃、規劃和建設不合理的問題尤其突出,成為生態旅游資源受破壞的首要因素。比如張家界作為我國第一個森林公園,其內的武陵源景區由于缺乏正確規劃與科學論證,一些旅游服務設施建設如游道、賓館、索道等小僅破壞植被,而且把區域生態環境改變得支離破碎,不利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如興建黃石寨索道破壞了百余畝森林,并且噪音的增加打破了原來的張家界森林公園的寧靜與清新,許多野生動物逃而遠之。一些景區的管理者和開發商,無視規劃的重要性,僅僅憑自己的感覺來“規劃”,或者請專家規劃后,目的并不是要按照規劃文本來做,而是成為擺設,成為向上面要錢、顯政績的資本,實際中根本不予落實。另外,不少開發商、管理者將景區的“精品化”建設誤解為多蓋建筑物,結果造成了很多景區“城市化”。這也與各地執法不嚴,監督不力有關。如國家有禁止在各風景名勝區內興建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工程、設施的規定,但某些領導受各種人情關系的影響,批條子、打招呼,結果造成了很多違章建筑。仍以武陵源為例,其內充斥的建筑面積達36萬平方千米,其中違章建筑3.7萬平方米,著名的景點鑼鼓塔成了一座“賓館城”。以至于1998年世界遺產組織官員對景區旅游造成的環境污染,景區城鎮化給予了“黃牌警告”。

(2)許多旅游地管理粗放,旺季游客量大大超過旅游地承載力

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希望通過旅游收入促進經濟發展的心情強烈,但在缺乏經營和管理人才,對旅游資源認識不足的情況下,卻采取掠奪式的開發,短期效益明顯,但景區管理顯得十分粗放。這種片面追求外延擴大的發展模式,損害了旅游資源的不可再生性,降低了旅游質量,造成景觀衰退,使真正的生態旅游難以開展。與此同時,許多旅游地為短期經濟利益所驅動,在接待游客時來者不拒,使得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數遠遠超出旅游容量,尤其是在“五一”、“國慶”、“春節”長假期間。旺季游客量大大超過旅游地承載力,給景區造成了很大的環境壓力。據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2005年的一份調查顯示,我國己有22%的自然保護區由于發展生態旅游而造成保護對象的破壞,11%出現旅游資源退化,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現水質污染,61%存在建筑設施與景觀環境不協調或不完全協調的現象。很多地方本來規劃就不合理,又超飽和接待游客,游客素質又普遍不高,環境破壞已不可避免,結果生態旅游成了“破壞生態”的旅游。

(3)一些旅行社、景區把“生態旅游”作為綠色標簽,濫貼亂用

由于“生態旅游”這一名稱迎合了游客向往自然的心理,市場吸引力大,蘊藏著很大的商機。一些旅行社在沒有搞清楚什么是生態旅游、生態旅游產品對旅游經營者究竟有哪些要求的情況下,匆忙地推出許多“生態旅游線路”。這些旅行社推出的生態旅游產品,其主要特征就是以自然區域為旅游目的地,如森林、鄉村田野、海濱沙灘等。在整個旅游行程中,許多導游并不知道生態旅游導游與傳統導游的區別,自己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知識,沒有發揮、也無法發揮導游在生態旅游活動中應有的教育和管理作用。這就使

得目前進行的“生態旅”實際上與傳統的大眾化旅游活動沒有什么區別。另外,一些自然景區,哪怕沒有任何科學規劃和經營管理規范,沒有任何生態環境教育意識,都稱自己是“生態旅游景區”。“生態旅游”一詞不斷被濫貼亂用,成為一個時髦的“綠色標簽”,成了招徠游客的幌子,無形之中誤導了消費者。生態旅游活動被庸俗化了,負面影響很大。有的學者甚至提出不愿再使用生態旅游一詞而使用“綠色旅游”的概念。

(4)社區有效參與程度低,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潛力有待發揮

造福當地社區,幫助當地居民解決就業和發展,本是生態旅游的應有之義,也是國內外許多學者的共識。但目前的情況并不樂觀,許多地方在發展生態旅游時,社區有效參與程度低,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潛力遠沒有發揮。一方面,具有發展生態旅游資源條件的地方,往往經濟落后,當地政府資金缺乏,這直接影響其開發規模和投資能力。不少生態旅游地長期“開”而不“發”,“啟”而不“動”,分散的旅游資源得不到整合、盤活,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更是長期得不到完善,豐富的資源優勢無法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這種宏觀環境,要想通過有限的生態旅游活動來帶動當地居民創收和促進經濟的發展,有“杯水車薪”之感。另一方面,通過引進外資開發起來的景區,當地政府往往讓利較多,社區利益難于保障,如多數經營管理者是開發商從外地招引而來。不僅如此,當地居民幾乎無法參與景區的規劃和經營管理工作(少數是象征性的),多數只是在基層從事一般性接待服務,屬于季節性臨時員工。無論是管理者、經營者,普遍存在著忽視甚至排斥當地社區利益的現象。

實際上,國內生態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還有很多,如政出多門、管理混亂,許多生態旅游區歸屬不清,景區經營權和所有權高度統一,等等,其中的一些問題,不僅僅是生態旅游發展中的問題,也是傳統景區面臨的問題。

2、我國生態旅游的發展對策

生態旅游要持續發展,應是一種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與自然環境相和諧的旅游,必須把握適度的開發速度,控制接待人數,增強環保意識。為使我國生態旅游得以持續發展,針對上面提到的問題,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措施:

2、1加強森林公園建設,保護森林資源

森林是陸地最大的生態系統,是自然界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樞紐。森林公園則是在社會文明的發展中形成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經濟系統,因此,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加強森林公園建設是保證生態旅游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2、2統一規劃,有序開發

在編制旅游區總體規劃時,必須對旅游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對開展旅游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準備,并采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另外,為保證生態旅游的環境質量的高品位,旅游區的有關建設必須遵循適度的有序地的層次開發的原則,開發那些不影響或少影響生態環境的旅游項目,不允許任何形式的有損生態環境的開發行動,以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

2、3強化法制觀念,加大執法力度

生態旅游一定要加強環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旅游資源開發的政策和法規,嚴格執行和遵守我國的《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與旅游密切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和法規。增加補充規定對違反法規的開發行為和破壞自然資源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加大執法力度,使其承擔相應的民事和刑事責任。

2、4健全生態旅游的資格認證體系

國家旅游主管部門及相關部門應健全生態旅游的資格認證體系,命名一批符合條件的生態旅游區,規范生態旅游市場,約束旅游經營者的行為,同時建立生態環境信息反饋機制,用來檢測生態旅游的功效。

2、5加強生態旅游的科研力量,充實生態旅游的科技內涵

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維持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的經營模式,借以資助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是利用多學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建立起以科技為先導的資源利用形式。一是通過研究生物間的拮抗、互促、富集、同化等作用,構建起完善的生物調節體系。如在游人較多的控制流域,通過設置蘆葦、水浮蓮等生物屏障,可有效同化與消除水體中的有害物質;二是通過非生物因子(包括自然及部分人為因素)的研究,探討影響生態系統穩定發展的要素,制定出縝密的防止生態災害(如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等)發生的應急預案;三是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材料,盡量減少游客及旅游經營者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如推廣使用雙降解材料餐具來禁堵白色污染,利用沼氣、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技術,促進清潔能源的使用。

2、6加強生態教育,樹立環保意識

青海旅游發展的現狀范文第5篇

一、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基本情況

青島市高度重視鄉村旅游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先后出臺了《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意見 (青政辦發[2013]40號) 》《青島市促進鄉村旅游發展提質升級行動方案》《青島市鄉村旅游專項規劃 (2015-2020) 》《青島市全域旅游規劃綱要 (2018-2021年) 》《青島市精品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規劃 (2018-2022) 》等政策文件和發展規劃。經過多年培育和發展, 青島市鄉村旅游漸成規模。截至2018年底, 培育各級鄉村旅游品牌610多家, 其中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4個, 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戶4個, 中國鄉村旅游金牌農家樂28個, 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4個;國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3個;國家休閑農業精品景點21個, 中國美麗鄉村6個, 中國美麗田園2個, 涉及漁家風情、休閑山林、濱河生態、溫泉養生、田園休閑、歷史民俗等多種業態。打造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9個, 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211個, 建設42個旅游名鎮, 117個旅游名村, 并建設了鄉村旅游電商平臺—“鄉旅縱橫APP”。2018年落實“青島鄉村旅游扶持獎勵辦法”, 發放鄉村旅游扶持獎勵510多萬元。在政策的帶動下, 很多地市積極利用鄉村旅游資源, 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利用節假日以及周末等閑暇時間去鄉村旅游地區已經成為很多很多市民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 鄉村旅游供需兩旺, 是青島市鄉村旅游業的突出特點和優勢。

二、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特征分析

為了充分了解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的情況, 筆者設計了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調研問卷。問卷主要分為三部分:鄉村旅游意愿調研, 鄉村旅游行為調研和鄉村旅游滿意度調研。三部分圍繞15個指標進行了數據的調研, 還提取了被調研者的人口學信息。通過調研能夠看到青島鄉村旅游發展的潛力十分巨大, 大部分受訪的旅游者對鄉村旅游是“非常喜歡”和“比較喜歡”, 這也表明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進行鄉村旅游相關活動, 鄉村旅游發展前景廣闊。鄉村旅游者消費行為也表現出系列典型特征。例如鄉村旅游活動的旅游頻率一年一般在4次以下;鄉村旅游活動的時間段集中在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鄉村旅游活動的時間大部分在2天以內;鄉村旅游活動的方式以自助 (駕) 游為主;鄉村旅游人均消費額大部分在400元以下;目前青島市居民去嶗山區開展鄉村旅游活動最多等等。通過分析發現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呈現出以下特征:

(一) 鄉村旅游的空間格局不斷擴大

伴隨著全域旅游的發展, 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逐步呈現網格化發展格局。從鄉村旅游的分布來看, 逐漸形成了以西海岸、城陽、膠州為代表的環膠州灣區域, 以嶗山、即墨為代表的東部山水區域, 以平度、萊西為代表的北部山地區域三大鄉村旅游集聚區。鄉村旅游者的活動路線呈現出網格化區域輻射的特點, 并向旅游集聚區全域擴展。從三大集聚區的個性特征來看, 無論是資源稟賦和資源種類, 還是開發水平和發展潛力, 都具有鮮明的區域化特征, 呈現串點、連線、分區的空間格局。

(二) 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多元化

青島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正呈現從過去的漁家樂、農家樂觀光旅游模式到多元化模式迭代發展的良好局面。從游客感知來看, 有觀光農業模式、特色小鎮模式、主題民宿模式、特色景區點模式、美麗鄉村模式等不同的發展模式, 例如即墨的溫泉小鎮、平度大澤山的葡萄采摘、嶗山的美麗鄉村、嶗山的微瀾山居主題民宿等等。

(三) 鄉村旅游的業態不斷豐富

在傳統的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等傳統鄉村旅游業態的基礎上, 海洋旅游、低空旅游、溫泉旅游、康養旅游、體育旅游、研學旅游、生態旅游、紅色旅游等新的旅游業態在青島鄉村旅游發展中正在出現。鄉村旅游新業態發展也在呈現以旅游者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為主的趨勢。

三、青島市鄉村旅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 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 產品的內涵有待提升

從調研可以看出, “旅游活動項目單一、雷同、體驗性差”是目前青島鄉村旅游發展面臨最突出的問題, 各地鄉村旅游的普遍形式是農 (漁) 家樂、采摘園, 而其他的鄉村旅游產品形式相對還比較少見。另外“商業氣氛過濃”、“缺少鄉土氣息, 文化挖掘不充分”、“鄉村旅游點缺乏合理科學的規劃”、“高峰期游客人數過于集中”、“傳統歌舞表演”、“現代休閑娛樂活動”等也是目前青島鄉村旅游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以上調研結果反映出青島鄉村旅游的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 參與鄉村旅游發展的群體還比較局限, 還缺少富有特色化有內涵的旅游產品, 季節性、周期性經營問題比較突出, 還未形成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地方盲目照搬國外、境外的相關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打造一些仿制類產品, 與當地文化未能夠進行緊密的集合, 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日益突出, 鄉村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利用還任重道遠。

(二) 基礎設施建設還較為薄弱, 信息化水平有待突破

調研發現“衛生環境狀況”、“食宿條件、衛生條件有待提高”是鄉村旅游者關注的重點。但是從數據來看, 這些也是鄉村旅游發展的軟肋。近年來, 青島市各級政府加大了對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 但是由于在一些農村建設用地審批、融資等重大政策方面還缺乏有力的引導和支持, 導致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 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最為突出的是信息化水平, 無論是從網絡寬帶的接入、移動信號的支持、門票的預定、費用的結算等方面均與城市游客的需求和消費習慣有一定的差距。

(三) 專業化高素質人才還較為缺乏, 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通過調研顯示, 旅游者對待鄉村旅游的喜好程度上總體積較高, 但是非常喜歡的僅僅占29.1%;此外旅游者希望到鄉村旅游的過程中能夠多進行一些民宿、農事等方面的體驗, 能夠進行一些深層次的農村文化感受。這些較為深層次的旅游需求往往需要專業化人才的策劃、設計和實施, 對鄉村旅游從業者而言, 主要還是依托本地居民提供一些簡單的活動服務, 與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還有較大差距。專業化高素質人才的缺乏, 造成了鄉村旅游服務水平的不穩定性, 服務質量、服務標準、服務品質均有較大的差距。

四、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建議與對策

(一) 豐富產品供給與品質, 提升旅游消費水平

鄉村旅游核心競爭力在于其資源區別于城市的不同特質, 充分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鄉村文化旅游資源, 傳承鄉村歷史文化, 推動鄉村旅游產品設計方面的文旅融合, 設計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產品, 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品質, 不斷豐富鄉村旅游市場產品供給, 從而提升旅游消費水平。

(二) 改善基礎設施與服務, 提升旅游體驗水平

完善的鄉村基礎設施與服務是提高游客旅游體驗水平的重要保證, 是推動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A設施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 積極引入市場機制, 探索靈活多樣的資金籌集途徑和方式, 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鄉村旅游也是鄉村振興和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政府也要積極發揮政策和資金的作用, 加大對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 建設標準化的旅游服務設施, 提升鄉村旅游的接待服務能力。

(三) 促進鄉村旅游區域一體化發展, 創新鄉村旅游營銷體系

區域一體化是一個經濟學概念, 主要就是將不同區域內的經濟體相互整合和協作, 形成一體化合作的格局, 從而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當前鄉村旅游呈現出資源多樣性、產品雷同化的特征, 推動鄉村旅游區域一體化發展, 有利于促進區域內不同鄉村旅游資源的個性化發展, 從而形成資源集群, 提升鄉村旅游的影響力。充分利用鄉村旅游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機遇, 創新營銷形式, 建立一體化、品牌化鄉村旅游營銷體系, 提升鄉村旅游的區域效益。

(四) 加大政策調整與扶持, 培育鄉村旅游產業體系

利用鄉村振興的有力契機, 加大政策的調整和扶持力度, 培育鄉村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布局的鄉村旅游產業體系。加快培育一批生態游、鄉村游、觀光游、休閑游、農業體驗游等旅農融合產業, 開發農村生態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 讓“綠水青山”帶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加快發展鄉村旅游電子商務, 讓鄉村特色農產品能夠走出鄉村, 提高鄉村旅游發展的附加值。

(五) 實施鄉村旅游人才戰略, 培育鄉村旅游人才體系

人才是制約鄉村旅游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大力實施鄉村人才戰略, 建立培養-引進-培育三級鄉村旅游人才體系。推動旅游相關院校建設鄉村旅游學院, 培育專業化鄉村旅游人才;制定激勵性政策, 吸引專業化人才到農村就業、創業;大力實施鄉村旅游培訓計劃, 面向旅游從業者開展各類技能、服務、管理方面的培訓, 使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彈性學習的網絡培訓平臺, 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大對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和保護, 聯合相關的院校和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才的培養, 讓民間藝人和農村工匠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力量。

【相關鏈接】

青島, 山東省地級市, 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 簡稱青, 舊稱“膠澳”, 別稱“琴島”、“島城”。青島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新一線城市、經濟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國際性港口城市、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幸福宜居城市, 被譽為“東方瑞士”。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 膠東半島東部, 瀕臨黃海, 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 地處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東北與煙臺毗鄰, 西與濰坊相連, 西南與日照接壤;青島因地理位置優越繼而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置, 1897年德國租借建設港口和鐵路, 青島因“一港一路”而興, 擁有國際性海港和區域性樞紐航空港, 是實施海上絲綢之路、履行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的樞紐型城市。

青島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海濱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也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青島作為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 是國務院批準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核心區域龍頭城市。截至2017年, 青島總面積11282平方公里, 轄7個區, 代管3個縣級市, 有1個國家級新區 (青西新區) , 總人口920.4萬。2016年, 青島地區生產總值10011.29億元, 增長7.9%, 人均GDP達到109407元。

摘要:鄉村旅游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青島市高度重視鄉村旅游工作, 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青島的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推動青島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本文通過調研分析總結青島市鄉村旅游發展的特征、現狀, 并提出相關解決問題的對策, 為促進青島市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青島市,鄉村旅游,現狀,對策

參考文獻

[1] 吳建華, 鄭向敏.我國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 2004 (6) :5-9.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 (2018) 1號]

[3] 屈銀瑩.“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通遼市鄉村旅游發展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 2019 (1) :15-16.

[4] 張志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研究-以漳州市為例[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 2018 (6) :35-37.

青海旅游發展的現狀范文第6篇

濱海旅游是旅游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沿海地區,它又是海洋產業構成中的一個很大部分。濱海旅游業是指以海岸帶、海島及海洋各種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依托的旅游經營、服務活動。

中國瀕臨太平洋西岸,擁有1.8×104km的大陸海岸線,1.4×104km的海島岸線,島嶼6,500多個;可管轄的海域南北延伸近40個緯度,面積達300多萬km2,有中溫帶、暖溫帶的海上景致,更有熱帶、亞熱帶的海洋風光,擁有豐富多樣的濱海旅游資源。近年來,中國濱海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近年來,在國家拉動內需、加大投入的政策驅動下,我國濱海旅游業總體保持平穩發展,國內旅游增長較快,國際旅游逐步恢復。2010年,我國沿海地區依托特色旅游資源,發展多樣化旅游產品,濱海旅游業保持平穩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4838億元,比上年增長7.9%。2011年,我國濱海旅游業持續平穩較快發展,郵輪游艇等新型業態快速涌現,全年實現增加值6258億元。

中國濱海旅游業正處于快速發育的“少年期”。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旅游業發展階段等影響,中國濱海旅游業與世界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中國濱海旅游業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中國越來越重視海洋產業的開發,為大力推進中國濱海旅游業又快又好地向前發展,一些沿海城市也積極大力開發濱海旅游資源,制定濱海旅游業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根據中國總體經濟持續增長發展態勢預測,中國未來旅游業發展同樣會持續增長,而濱海旅游未來無論是資源利用深度或是品味等級層次都必然進一步得到拓展??梢灶A見,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會涌現出更多更好的海濱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國濱海旅游業有著光明而廣闊的發展前景。

前瞻網:2013-2017年中國濱海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濱海旅游的定義、范圍、興起過程、特點等,接著分析了世界及中國濱海旅游產業的現狀,并總結了國外濱海旅游業發展值得中國借鑒的經驗,然后具體分析了廣東,廣西,福建等主要濱海城市旅游業的發展,最后科學預測了濱海旅游業未來前景及發展趨勢。

上一篇:汽車修理廠獎罰制度范文下一篇:物聯網公司部門職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