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樓面裂縫措施范文

2023-09-21

樓面裂縫措施范文第1篇

經過仔細分析,我們回看到住宅工程現澆樓板裂縫發生的部位最常見、最普遍和數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陽角處(含平面形狀突變的凹口房屋陽角處)的房間在離開陽角1米左右,即在樓板的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側發生45度左右的樓地面斜角裂縫,此通病在現澆樓板的任何一種類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縮特性和溫差雙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處的樓層裂縫往往愈大。從設計角度看,現行設計規范側重于按強度考慮,未充分按溫差和混凝土收縮特性等多種因素作

綜合考慮,配筋量因而達不到要求。而房屋的四周陽角由于受到縱、橫二個方向剪力墻或剛度相對較大的樓面梁約束,限制了樓面板砼的自由變形,因此在溫差和砼收縮變化時,板面在配筋薄弱處(即在分離式配筋的負彎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結束處)首先開裂,產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縫。雖然樓地面斜角裂縫對結構安全使用沒有影響,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況下會發生滲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戶投訴,是裂縫防治的重點。根據上面的原因分析,近幾年的圖紙會審中,十分注意建議業主和設計單位對四周的陽角處樓面板配筋進行加強,負筋不采用分離式切斷,改為沿房間(每個陽角僅限一個房間)全長配置,并且適當加密加粗(即按照技術導則一的第6條中的前半條文采用)。多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凡采納或按上述設計的房屋,基本上不再發生45度斜角裂縫,已能較滿意地解決好樓板裂縫中數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顯著。

對于外墻轉角處的放射形鋼筋,我公司根據實踐檢驗,認為作用較小。其原因是放射形鋼筋的長度一般不大(約1.2米左右),當陽角處的房間在不按雙層雙向鋼筋加密加強而仍按分離式設置構造負彎矩短筋時,45度的斜向裂縫仍然會向內轉移到放射筋的未端或外側,而當采用了雙層雙向鋼筋加密加強后,縱、橫二個方向的鋼筋網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縫的發生和轉移,并且放射形鋼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層,在綁扎時常擱置在縱橫板面鋼筋的上方,導致鋼筋交叉重疊,將板面的負彎矩鋼筋下壓,減少了板面負彎矩鋼筋的有效高度,同時澆筑時鋼筋彎頭(即拐腳)

容易翹起造成平倉困難,所以建議重點加強加密雙層雙向鋼筋即可。

2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在整個行業來說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進行澆筑,但受劇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各商品砼廠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摻量,低價位、低性能的砼處摻劑,以及細度模數低、含泥量較高的中細砂作為降低價格和成本的主要競爭手段。因此建議有關部門牽頭,盡快健全和統一對商品砼廠商的行業管理,并根據成本投入比例,相應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場價格(特別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樓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廠商轉變觀念,控制好原材料質量,選用高效優質砼外摻劑,改善和減小混凝土的收縮值,建立好控制體系(即按技術導則中第二條執行),是一項改善商品砼質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訂購商品砼時,應根據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質提出對砼品質的明確要求,不能片面壓價和追求低價格、低成本而忽視了砼的品質,導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縮裂縫增多。同時現場應逐車嚴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檢查,以保證砼熟料的半成品質量。 3施工過程技術控制措施

樓面裂縫的發生除以陽角45度斜角裂縫為主外,其他還有較常見的兩類:一類是預理線管及線管集散處,另一類為施工中周轉材料臨時較集中和較頻繁的吊裝卸料堆放區域?,F從施工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并分類采取以下幾項主要技術措施。

(一)重點加強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措施。

鋼筋在樓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著抵坑外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防止砼收縮和溫差裂縫發生的雙重作用,而這一雙重作用均需鋼筋處在上下合理的保護層前提下才能確保有效。在實際施工中,樓面下層的鋼筋網在受到砼墊塊及模板的依托下保護層比較容易正確控制。但當墊塊間距放大到1.5米時,鋼筋網的合理保護層厚度就無法保障,所以縱橫向的墊塊間距限制在1米左右。 與此相反,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較難問題。其原因為:板的上層鋼筋一般較細較軟,受到人員踩踏后就立即彎曲、變形、下墜;鋼筋離樓層模板的高度較大,無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護;各工種交叉作業,造成施工人員眾多、行走十分頻繁,無處落腳后難免被大量踩踏;上層鋼筋網的鋼筋小撐馬設置間距過大,甚至不設(僅依靠樓面梁上部鋼筋擱置和分離式配筋的拐腳支撐)。

在上述四個原因中,前二條是客觀存在,不可能也難于提出措施加以改進(否則樓面負筋用鋼量將大大增加,造成浪費)。但后二個原因卻在施工中必須大大加以改進,對于最后一個原因,根據大量的施工實踐,建議樓面雙層雙向鋼筋(包括分離式配置的負彎矩短筋)必須設置鋼筋小撐馬,其縱橫向間距不應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別是對于φ8一類細小鋼筋,小撐馬的間距應控制在600毫米以內(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較良好的效果。對于第3條原因,可采取下列綜合措施加以

解決:

a、盡可能合理和科學地安排好各工種交叉作業時間,在板底鋼筋綁扎后,線管予埋和模板封鑲收頭應及時穿插并爭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減少板面鋼筋綁扎后的作業人員數量。

b、在樓梯、通道等頻繁和必須的通行處應搭設(或鋪設)臨時的簡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員通行。

c、加強教育和管理,使全體操作人員充分重視保護板面上層負筋的正確位置,必須行走時,應自覺沿鋼筋小馬撐支撐點通行,不得隨意踩踏中間架空部位鋼筋。

d、安排足夠數量的鋼筋工(一般應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澆筑前及澆筑中及時進行整修,特別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處以及樓面裂縫最容易發生處(四周陽角處、預埋線管處以及大跨度房間處)應重點整修。

e、砼工在澆筑時對裂縫的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受力最大區域,應鋪設臨時性活動挑板,擴大接觸面,分散應力,盡力避免上層鋼筋受到重新踩踏變形。

(二)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

預埋線管,特別是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是截面砼受到較多削弱,從而引起應力集中,容易導致裂縫發生的薄弱部位。當預理線管的直徑較小,并且房屋的開間寬度也較小,同時線管的敷設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方向時,一般不會發生樓面裂縫。

反之,當預埋線管的直徑較大,開間寬度也較大,并且線管的敷設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力向時,就很容易發生樓面裂縫。因此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應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要求增設垂直于線管的短鋼筋網加強。根據我公司的經驗,建議增設的抗裂短鋼筋采用φ6-φ8,間距≤150,兩端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300毫米。

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交叉布線處可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線管底部的砼灌筑順利和振搗密實。并且當線管數量眾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時,宜按予留孔洞構造要求在四周增設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構造鋼筋。

(三)材料吊卸區域的樓面裂縫防治

目前在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質量與工期之間的較大矛盾。一般主體結構的樓層施工速度平均為5-7天左右一層,最快時甚至不足5天一層。因此當樓層砼澆筑完畢后不足24小時的養護時間,就忙著進行鋼筋綁扎、材料吊運等施工活動,這就給大開間部位的房間雪上加霜。除了大開間的砼總收縮值較小開間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強度不足的情況下受材料吊卸沖擊振動荷載的作用而引起不規則的受力裂縫。并且這些裂縫一旦形成,就難于閉合,形成永久性裂縫,這種情況在高層住宅主體快速施工時

較常見。對這類裂縫的綜合防治措施如下:

a、主體結構的施工速度不能強求過快,樓層砼澆筑完后的必要養護(一般不宜≤24小時)必須獲得保證。主體結構階段的樓層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層為宜,以確保樓面砼獲得最起碼的養護時間。

b、科學安排樓層施工作業計劃,在樓層砼澆筑完畢的24小時以前,可限于做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最多只允許暗柱鋼筋焊接工作,不允許吊卸大宗標材料,避免沖擊振動。24小時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運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墻鋼筋進行綁扎活動,做到輕卸、輕放,以控制和減小沖擊振動力。第3天方可開始吊卸鋼管等大宗材料以及從事樓層墻板和樓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c、在模板安裝時,吊運(或傳遞)上來的材料應做到盡量分散就位,不得過多地集中堆放,以減少樓面荷重和振動。 d、對計劃中的臨時大開間面積材料吊卸堆放區域部位(一般約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撐架在搭設前,就預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立桿的縱、橫向間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擱柵增加模板支撐架剛度的加強措施,以增強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沖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鋪設舊木模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進一步防止裂縫的發生。

(四)加強對砼早期的妥善養護

砼的保濕養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

早期的妥善養護可以避免表面脫水并大量減少砼初期伸縮裂縫發生。但實際施工中,由于搶趕工期和澆水將影響彈線及施工人員作業,因此樓面砼往往缺乏較充分和較足夠的澆水養護延續時間。為此,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護,并建議采用噴hl等品種和養護液進行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減少對施工的影響。 4 對產生裂縫后的修補處理措施

樓面裂縫措施范文第2篇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進行澆筑,但受劇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各商品砼廠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摻量,低價位、低性能的砼處摻劑,以及細度模數低、含泥量較高的中細砂作為降低價格和成本的主要競爭手段。因此建議有關部門牽頭,盡快健全和統一對商品砼廠商的行業管理,并根據成本投入比例,相應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場價格(特別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樓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廠商轉變觀念,控制好原材料質量,選用高效優質砼外摻劑,改善和減小混凝土的收縮值,建立好控制體系(即按技術導則中第二條執行),是一項改善商品砼質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訂購商品砼時,應根據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質提出對砼品質的明確要求,不能片面壓價和追求低價格、低成本而忽視了砼的品質,導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縮裂縫增多。同時現場應逐車嚴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檢查,以保證砼熟料的半成品質量。

2、施工中應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

樓面裂縫的發生除以陽角45度斜角裂縫為主外,其他還有較常見的兩類:一類是預理線管及線管集散處,另一類為施工中周轉材料臨時較集中和較頻繁的吊裝卸料堆放區域?,F從施工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并分類采取以下幾項主要技術措施。

2.1重點加強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措施鋼筋在樓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著抵坑外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防止砼收縮和溫差裂縫發生的雙重作用,

而這一雙重作用均需鋼筋處在上下合理的保護層前提下才能確保有效。在實際施工中,樓面下層的鋼筋網在受到砼墊塊及模板的依托下保護層比較容易正確控制。但當墊塊間距放大到1.5米時,鋼筋網的合理保護層厚度就無法保障,所以縱橫向的墊塊間距限制在1米左右。與此相反,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較難問題。其原因為:板的上層鋼筋一般較細較軟,受到人員踩踏后就立即彎曲、變形、下墜;鋼筋離樓層模板的高度較大,無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護;各工種交叉作業,造成施工人員眾多、行走十分頻繁,無處落腳后難免被大量踩踏;上層鋼筋網的鋼筋小撐馬設置間距過大,甚至不設(僅依靠樓面梁上部鋼筋擱置和分離式配筋的拐腳支撐)。在上述四個原因中,前二條是客觀存在,不可能也難于提出措施加以改進(否則樓面負筋用鋼量將大大增加,造成浪費)。但后二個原因卻在施工中必須大大加以改進,對于最后一個原因,根據大量的施工實踐,建議樓面雙層雙向鋼筋(包括分離式配置的負彎矩短筋)必須設置鋼筋小撐馬,其縱橫向間距不應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別是對于Φ8一類細小鋼筋,小撐馬的間距應控制在600毫米以內(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較良好的效果。對于第3條原因,可采取下列綜合措施加以解決:A、盡可能合理和科學地安排好各工種交叉作業時間,在板底鋼筋綁扎后,線管予埋和模板封鑲收頭應及時穿插并爭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減少板面鋼筋綁扎后的作業人員數量。B、在樓梯、通道等頻繁和必須的通行處應搭設(或鋪設)臨時的簡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員通行。C、加強教育和管理,使全體操作人員充分重視保護板面上層負筋的正確位置,必須行走時,應自覺沿鋼筋小馬撐支撐點通行,不得隨意踩踏中間架空部位鋼筋。D、安排足夠數量的鋼筋工(一般應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澆筑前及澆筑中及時

進行整修,特別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處以及樓面裂縫最容易發生處(四周陽角處、預埋線管處以及大跨度房間處)應重點整修。E、砼工在澆筑時對裂縫的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受力最大區域,應鋪設臨時性活動挑板,擴大接觸面,分散應力,盡力避免上層鋼筋受到重新踩踏變形。

2.2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

預埋線管,特別是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是截面砼受到較多削弱,從而引起應力集中,容易導致裂縫發生的薄弱部位。當預理線管的直徑較小,并且房屋的開間寬度也較小,同時線管的敷設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方向時,一般不會發生樓面裂縫。反之,當預埋線管的直徑較大,開間寬度也較大,并且線管的敷設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力向時,就很容易發生樓面裂縫。因此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應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要求增設垂直于線管的短鋼筋網加強。根據我公司的經驗,建議增設的抗裂短鋼筋采用Φ6-Φ8,間距≤150,兩端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300毫米。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交叉布線處可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線管底部的砼灌筑順利和振搗密實。并且當線管數量眾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時,宜按予留孔洞構造要求在四周增設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構造鋼筋。

2.3材料吊卸區域的樓面裂縫防治

目前在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質量與工期之間的較大矛盾。一般主體結構的樓層施工速度平均為5-7天左右一層,最快時甚至不足5天一

層。因此當樓層砼澆筑完畢后不足24小時的養護時間,就忙著進行鋼筋綁扎、材料吊運等施工活動,這就給大開間部位的房間雪上加霜。除了大開間的砼總收縮值較小開間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強度不足的情況下受材料吊卸沖擊振動荷載的作用而引起不規則的受力裂縫。并且這些裂縫一旦形成,就難于閉合,形成永久性裂縫,這種情況在高層住宅主體快速施工時較常見。對這類裂縫的綜合防治措施如下:A、主體結構的施工速度不能強求過快,樓層砼澆筑完后的必要養護(一般不宜≤24小時)必須獲得保證。主體結構階段的樓層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層為宜,以確保樓面砼獲得最起碼的養護時間。B、科學安排樓層施工作業計劃,在樓層砼澆筑完畢的24小時以前,可限于做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最多只允許暗柱鋼筋焊接工作,不允許吊卸大宗標材料,避免沖擊振動。24小時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運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墻鋼筋進行綁扎活動,做到輕卸、輕放,以控制和減小沖擊振動力。第3天方可開始吊卸鋼管等大宗材料以及從事樓層墻板和樓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C、在模板安裝時,吊運(或傳遞)上來的材料應做到盡量分散就位,不得過多地集中堆放,以減少樓面荷重和振動。D、對計劃中的臨時大開間面積材料吊卸堆放區域部位(一般約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撐架在搭設前,就預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立桿的縱、橫向間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擱柵增加模板支撐架剛度的加強措施,以增強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沖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鋪設舊木模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進一步防止裂縫的發生。

2.4加強對樓面砼的養護

砼的保濕養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早期的妥善養護可以避免表面脫水并大量減少砼初期伸縮裂縫發生。但實際施工中,由于搶趕工期和澆水將影響彈線及施工人員作業,因此樓面砼往往缺乏較充分和較足夠的澆水養護延續時間。為此,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護,并建議采用噴HL等品種和養護液進行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減少對施工的影響。

3、對裂縫的彌補處理

樓面裂縫措施范文第3篇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進行澆筑,但受劇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各商品砼廠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摻量,低價位、低性能的砼處摻劑,以及細度模數低、含泥量較高的中細砂作為降低價格和成本的主要競爭手段。因此建議有關部門牽頭,盡快健全和統一對商品砼廠商的行業管理,并根據成本投入比例,相應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場價格(特別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樓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廠商轉變觀念,控制好原材料質量,選用高效優質砼外摻劑,改善和減小混凝土的收縮值,建立好控制體系(即按技術導則中第二條執行),是一項改善商品砼質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訂購商品砼時,應根據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質提出對砼品質的明確要求,不能片面壓價和追求低價格、低成本而忽視了砼的品質,導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縮裂縫增多。同時現場應逐車嚴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檢查,以保證砼熟料的半成品質量。

2、施工中應采取的主要技術措施

樓面裂縫的發生除以陽角45度斜角裂縫為主外,其他還有較常見的兩類:一類是預理線管及線管集散處,另一類為施工中周轉材料臨時較集中和較頻繁的吊裝卸料堆放區域?,F從施工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并分類采取以下幾項主要技術措施。

2.1重點加強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措施鋼筋在樓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著抵坑外荷載所產生的彎矩和防止砼收縮和溫差裂縫發生的雙重作用,

而這一雙重作用均需鋼筋處在上下合理的保護層前提下才能確保有效。在實際施工中,樓面下層的鋼筋網在受到砼墊塊及模板的依托下保護層比較容易正確控制。但當墊塊間距放大到1.5米時,鋼筋網的合理保護層厚度就無法保障,所以縱橫向的墊塊間距限制在1米左右。與此相反,樓面上層鋼筋網的有效保護,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較難問題。其原因為:板的上層鋼筋一般較細較軟,受到人員踩踏后就立即彎曲、變形、下墜;鋼筋離樓層模板的高度較大,無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護;各工種交叉作業,造成施工人員眾多、行走十分頻繁,無處落腳后難免被大量踩踏;上層鋼筋網的鋼筋小撐馬設置間距過大,甚至不設(僅依靠樓面梁上部鋼筋擱置和分離式配筋的拐腳支撐)。在上述四個原因中,前二條是客觀存在,不可能也難于提出措施加以改進(否則樓面負筋用鋼量將大大增加,造成浪費)。但后二個原因卻在施工中必須大大加以改進,對于最后一個原因,根據大量的施工實踐,建議樓面雙層雙向鋼筋(包括分離式配置的負彎矩短筋)必須設置鋼筋小撐馬,其縱橫向間距不應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別是對于Φ8一類細小鋼筋,小撐馬的間距應控制在600毫米以內(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較良好的效果。對于第3條原因,可采取下列綜合措施加以解決:A、盡可能合理和科學地安排好各工種交叉作業時間,在板底鋼筋綁扎后,線管予埋和模板封鑲收頭應及時穿插并爭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減少板面鋼筋綁扎后的作業人員數量。B、在樓梯、通道等頻繁和必須的通行處應搭設(或鋪設)臨時的簡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員通行。C、加強教育和管理,使全體操作人員充分重視保護板面上層負筋的正確位置,必須行走時,應自覺沿鋼筋小馬撐支撐點通行,不得隨意踩踏中間架空部位鋼筋。D、安排足夠數量的鋼筋工(一般應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澆筑前及澆筑中及時

進行整修,特別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處以及樓面裂縫最容易發生處(四周陽角處、預埋線管處以及大跨度房間處)應重點整修。E、砼工在澆筑時對裂縫的易發生部位和負彎矩筋受力最大區域,應鋪設臨時性活動挑板,擴大接觸面,分散應力,盡力避免上層鋼筋受到重新踩踏變形。

2.2預埋線管處的裂縫防治

預埋線管,特別是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是截面砼受到較多削弱,從而引起應力集中,容易導致裂縫發生的薄弱部位。當預理線管的直徑較小,并且房屋的開間寬度也較小,同時線管的敷設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方向時,一般不會發生樓面裂縫。反之,當預埋線管的直徑較大,開間寬度也較大,并且線管的敷設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力向時,就很容易發生樓面裂縫。因此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應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要求增設垂直于線管的短鋼筋網加強。根據我公司的經驗,建議增設的抗裂短鋼筋采用Φ6-Φ8,間距≤150,兩端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300毫米。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交叉布線處可按技術導則三的第4條采用線盒,同時在多根線管的集散處宜采用放射形分布,盡量避免緊密平行排列,以確保線管底部的砼灌筑順利和振搗密實。并且當線管數量眾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時,宜按予留孔洞構造要求在四周增設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構造鋼筋。

2.3材料吊卸區域的樓面裂縫防治

目前在主體結構的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質量與工期之間的較大矛盾。一般主體結構的樓層施工速度平均為5-7天左右一層,最快時甚至不足5天一

層。因此當樓層砼澆筑完畢后不足24小時的養護時間,就忙著進行鋼筋綁扎、材料吊運等施工活動,這就給大開間部位的房間雪上加霜。除了大開間的砼總收縮值較小開間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強度不足的情況下受材料吊卸沖擊振動荷載的作用而引起不規則的受力裂縫。并且這些裂縫一旦形成,就難于閉合,形成永久性裂縫,這種情況在高層住宅主體快速施工時較常見。對這類裂縫的綜合防治措施如下:A、主體結構的施工速度不能強求過快,樓層砼澆筑完后的必要養護(一般不宜≤24小時)必須獲得保證。主體結構階段的樓層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層為宜,以確保樓面砼獲得最起碼的養護時間。B、科學安排樓層施工作業計劃,在樓層砼澆筑完畢的24小時以前,可限于做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最多只允許暗柱鋼筋焊接工作,不允許吊卸大宗標材料,避免沖擊振動。24小時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運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墻鋼筋進行綁扎活動,做到輕卸、輕放,以控制和減小沖擊振動力。第3天方可開始吊卸鋼管等大宗材料以及從事樓層墻板和樓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C、在模板安裝時,吊運(或傳遞)上來的材料應做到盡量分散就位,不得過多地集中堆放,以減少樓面荷重和振動。D、對計劃中的臨時大開間面積材料吊卸堆放區域部位(一般約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撐架在搭設前,就預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立桿的縱、橫向間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擱柵增加模板支撐架剛度的加強措施,以增強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沖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鋪設舊木模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進一步防止裂縫的發生。

2.4加強對樓面砼的養護

砼的保濕養護對其強度增長和各類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別是早期的妥善養護可以避免表面脫水并大量減少砼初期伸縮裂縫發生。但實際施工中,由于搶趕工期和澆水將影響彈線及施工人員作業,因此樓面砼往往缺乏較充分和較足夠的澆水養護延續時間。為此,施工中必須堅持覆蓋麻袋或草包進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濕養護,并建議采用噴HL等品種和養護液進行養護,達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減少對施工的影響。

3、對裂縫的彌補處理

樓面裂縫措施范文第4篇

1 現澆樓面裂縫的種類及其成因

1.1 種類

結構裂縫。雖然現澆樓板承載力均能滿足設計要求, 但由于預制多孔板改為現澆板后, 墻體剛度相對增大, 樓板剛度相對減弱。因此在一些薄弱部位和截面突變處往往容易產生一些結構性裂縫。

溫差裂縫。由于溫度變化, 混凝土熱脹冷縮而形成的裂縫, 此類裂縫一般集中在東西單元的房間以及屋面層和上部樓層的樓板。

收縮裂縫?;炷猎谒苄允湛s、硬化收縮、碳化收縮、失水收縮過程中易形成各種收縮裂縫。

1.2 成因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過大, 或使用過量粉砂, 這些都容易導致裂縫的發生?;炷翉姸戎祵λ冶鹊淖兓置舾? 水、水泥、外滲混合材料外加溶液的計量偏差, 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由于收縮大, 抗拉強度低, 容易因塑性收縮而產生裂縫。泵送砼為了滿足泵送條件坍落度大, 流動性好, 易產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漿多的現象, 此時砼脫水干縮時, 就會產生表面裂縫。

由混凝土溫度變形和收縮變形引起的裂縫。當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變化時, 混凝土會產生溫度變形和收縮變形。樓板的收縮變形一般均超前于 (或大于) 梁、柱、墻, 使樓板內出現拉應力。另一方面是外縱墻與山墻在外界氣溫的影響下, 經歷熱漲和冷縮的反復作用, 它們的溫差合力對房間沿外墻角部樓板將產生較大的主拉應力。當樓板內拉應力超過了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并且樓板變形大于配筋后混凝土的極限拉伸的時候, 樓板內就會產生裂縫。

混凝土施工中過分振搗, 模板、墊層過于干燥?;炷翝仓駬v后, 粗骨料沉落表面呈現泌水而形成表面砂漿層, 它比下層混凝土有較大的干縮性能, 待水分蒸發后易形成凝縮裂縫。而模板、墊層在澆筑混凝土之間灑水不夠, 過于干燥, 則模板吸水量大, 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縮, 產生裂縫。

混凝土澆搗后過分抹干壓光和養護不當。過度的抹平壓光會使混凝土的細骨料過多地浮到表面, 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漿層, 引起表面體積碳水化收縮, 導致混凝土扳表面龜裂。而養護不當也易造成裂縫。過早養護會影響混凝土的膠結能力。而過遲養護, 由于受風吹日曬, 混凝土板表面游離水分蒸發過快, 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 而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 由于此時的混凝土強度比較低, 不能抵抗這種應力而產生開裂。特別是夏、冬兩季, 因晝夜溫差大, 養護不當最易產生溫差裂縫。

樓板的彈性變形及支座處的負彎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 過早拆模, 或者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上荷載等。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樓板的彈性變形, 致使砼早期強度低或無強度時, 承受彎、壓、拉應力, 導致樓板產生內傷或斷裂。施工中不注意鋼筋的保護, 把樓面負筋踩彎等, 將會造成支座的負彎矩, 導致板面出現裂縫。此外, 大梁兩側的樓板不均勻沉降也會使支座產生負彎矩造成橫向裂縫。

2 現澆樓面裂縫的防治對策

(1) 設計中應重點加強。對房間四周的陽角處樓面板配筋進行加強, 負筋不采用分離式切斷, 改為沿房間 (每個陽角僅限一個房間) 全長配置, 并且適當加密加粗。對于外墻轉角處, 重點加強加密雙層雙向鋼筋。外墻轉角處的里墻面, 要采用加貼保溫隔熱材料的方法, 使溫差對樓板變形帶來的影響, 減少到最低限度。實踐證明, 采納上述設計的房屋, 基本上不再發生45°斜角裂縫。

(2) 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研究開發泵送條件下的低收縮率的干硬性混凝土, 專門用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工程上。嚴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 減少收縮量, 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F場應逐車嚴格控制好預拌砼的坍落度檢查, 以保證砼熟料的半成品質量。

(3) 在混凝土澆搗前, 應先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 澆搗過程中應盡量做到既振搗充分又避免過度。在樓板澆搗過程中更要派專人護筋, 避免踩彎面負筋的現象發生。通過在大粱兩側的面層內配置通長的鋼筋網片, 承受支座負彎矩, 避免因不均勻沉降而產生的裂縫?;炷翗前鍧仓戤吅? 表面刮抹應限制到最小程度。樓板澆筑后對板面應及時用材料覆蓋、保溫, 認真養護, 防止強風和烈日曝曬。

(4) 預埋線管的集散處是截面砼受到較多削弱, 容易導致裂縫發生的薄弱部位。當預理線管的直徑較小, 并且房屋的開間寬度也較小, 同時線管的敷設走向垂直于砼的收縮和受拉方向時, 一般不會發生樓面裂縫。對于較粗的管線或多根線管的集散處, 應增設加強鋼筋網。線管在敷設時應盡量避免立體交叉穿越, 避免緊密平行排列, 以確保線管底部的砼灌筑順利和振搗密實。

(5) 嚴格施工管理, 澆搗樓板混凝土時, 必須鋪設操作平臺, 施同時加強澆搗樓板混凝土整個過程中的鋼筋看護。工后澆帶的施工應認真領會設計意圖, 制定施工方案, 杜絕在后澆出現混凝土不密實、不按圖紙要求留企口縫以及施工中鋼筋被踩彎等現象。同時, 更要避免在未澆注混凝土前就將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導致梁板形成懸臂, 從而造成變形等現象發生。

3 砼裂縫的處理方法

在采取了上述綜合性防治措施后, 由于各種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樓面裂縫發生。一般采取以下處理方法: (1) 表面修補法。該法適用于縫較窄0.2mm以下的, 用以恢復構件表面美觀和提高耐久性時所采用, 常用的是沿砼裂縫表面鋪設薄膜材料, 一般可用環氧類樹脂或樹脂浸漬玻璃布。 (2) 充填法。當裂縫較寬時大于0.2mm以上的, 可沿裂縫砼表面鑿成V形或U形槽, 使用樹脂砂漿材料進行填充, 也可使用水泥砂漿或瀝青等材料。 (3) 注入法。當裂縫寬度較小且較深時, 可采用將修補材料注入砼內部的修補方法, 首先裂縫處設置注入用管, 其他部位用表面處理法封住, 使用低粘度環氧樹脂注入材料, 用電動泵或手動泵注入修補。 (4) 如果裂縫影響到結構安全粘貼加固法。將鋼板或型鋼用改性環氧樹脂和粘結劑, 粘結到裂縫部位表面, 使鋼板或型鋼與混凝土連成整體共同工作。粘結前, 鋼材表面進行噴砂除銹, 混凝土刷凈干燥, 粘結層厚度為1mm~4mm。

綜上所述, 樓面裂縫應針對成因, 貫徹預防為主的原則, 完善設計, 加強施工等方面的管理, 使做到科學施工, 堅決摒棄違反科學的蠻干的做法。只有這樣, 才能使當前民用建筑樓板結構裂縫的這一質量頑癥得到有效遏制。

摘要:本文分析了現澆樓板裂縫的種類及其成因, 并提出了各種防治對策。

樓面裂縫措施范文第5篇

【論文關鍵詞】裂縫 原因 措施

【論文摘要】建筑墻體裂縫是建筑工程中經常發生的一種質量通病。墻體裂縫的出現,輕則影響房屋的美觀、適用性和耐久性,嚴重的將影響到整個房屋的結構承載力及使用壽命。本文總結分析了建筑物墻體裂縫產生的原因和裂縫控制原則,針對性地提出了建筑墻體裂縫控制的施工措施。

1.建筑墻體裂縫概述

1.1 不同墻體材料之間裂縫

在不同建筑材料間極易出現規則的裂縫,尤其是框架結構的工程在框架與填充墻之間經常出現這種水平裂縫和垂直裂縫,這種裂縫的特點是沿與梁、柱與墻觸面之間出現,裂縫較寬而深,如果梁寬大于墻體寬度則在梁底最易出現空鼓現象,嚴重時可引起梁底抹灰局部的脫落,很難全面預防。

1.2 應力集中裂縫

此類裂縫多在砌體結構相對薄弱部位出現,如門洞口上部、窗洞口上、下部及砼大梁下部的墻體上。其裂縫多為斜向,少部分為豎向和水平方向裂縫。

1.3 墻面抹灰龜裂

墻面抹灰完成后,有時會出現大面積細而密呈龜裂狀的裂紋,這種裂紋細而深度淺時危害不大,可不做處理,但開裂較深時往往伴隨著空鼓、脫落等現象的發生,一旦出現大面積空鼓、脫落,唯一的辦法是返工重做,但返工重做部分就象在墻面打了一塊“補丁”,很難恢復原貌,易在返工面周圍出現收縮裂縫,返工的效果既不經濟也不美觀。

2.建筑墻體裂縫形成原因

2.1 不同墻體材料之間裂縫出現的原因

2.1.1 對材料的性能和特點把握不準或很難把握。如加氣混凝土砌塊吸水后膨脹較大,失水后體積縮小,導致這種裂縫出現。

2.1.2 施工原因:組砌不合理,砂漿的飽滿度小于85%,或者由于拉結鋼筋漏放甚至不放,澆水過多,施工一次砌體高度過大,砂漿標號低,都可導致不同墻體材料之間裂縫的頻頻出現。

2.1.3 溫度的影響:由于各種墻體材料之間的膨脹系數的差別,必然引起結構熱脹冷縮及內外脹縮不一致的變形,因此也必然會將抹灰面層拉裂。

2.2 應力集中裂縫形成的原因分析

2.2.1 在荷載、收縮或溫度作用下,門窗洞口處,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共主拉應力約呈45度斜向方面分布,該處拉應力最大值往往超過彈性均勻分布拉應力2~3倍,當此局部應力集中產生的拉應力超過砌體的主拉應力極限值時,而出現了應力集中裂縫。

2.2.2 門窗洞口上部砌體砂漿強度不符合要求,砂漿末充分攪拌,和易性差,操作時,飽滿度不夠,水平灰縫厚度不均勻,砂子含泥量較大,不均勻,不嚴格計量,配合比不準,造成砌體強度下降。等等諸多原因都能造成應力集中裂縫的出現。

2.2.3 此外還有一種應力集中裂縫出現在鋼筋砼大梁下的砌體上,由于未設梁墊或設置不當,產生局部應力集中,導致砌體出現裂縫。

2.3 墻面抹灰龜裂出現的原因

2.3.1 抹灰砂漿配比不合適,水泥用量過大致使水化熱大,干縮嚴重從而造成龜裂。

2.3.2 基層表面平整度達不到要求,尤其是垂直度超標,造成抹灰層厚薄不均或抹灰層過厚,從而造成表面龜裂的發生,這也是引發龜裂現象較常出現的原因之一。

2.3.3 中高級抹灰應該分層施工,有時施工時為了趕進度或為了省工圖方便,從而抹灰基層、中層、面層分層不當,分層厚度不當,壓不密實,從而引發龜裂。

3.建筑墻體裂縫控制措施

3.1 不同墻體材料之間裂縫預防措施

3.1.1 對于加氣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塊而言出廠時含水率較高,以后砌塊會因逐漸干燥造成體積的不穩定,因此對于這種類型的建材應該提前組織材料入場,杜絕邊進料邊砌筑的施工方法,材料入場后不要隨意堆放,堆放時底部應墊起并防潮,雨天還要覆蓋以防吸水過大而引起體積的膨脹。

3.1.2 砌塊在組砌時不應為了加快施工進度而減少工序,將填充墻一次性砌至梁底,用砂漿塞實框架梁與填充墻之間縫隙后即進行墻面抹灰。

3.1.3 砌體的脹縮,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兩頭大而中間小,因此在柱、梁與砌塊接觸的部位易出現裂縫,因此在抹灰前宜在框架柱、梁與砌體接觸面上用膠泥粘結玻纖網,每邊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

3.2 應力集中裂縫預防措施

3.2.1 在門窗洞口兩側增設抗裂柱,或鋼筋砼門窗框;對于砼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則在洞口兩側設芯柱。

3.2.2 如為混水墻也可在門窗洞口處,設置45度斜向焊接網片或加強鋼筋,并用U形筋將斜筋固定在墻體上,再做外抹灰;在門窗洞口上部墻體中采用水平砌縫配筋的辦法,加強砌體抵抗水平變形的能力。砌縫配筋是由預先埋設在水平砂漿砌縫中的縱向和橫向鋼筋構成的,砌縫配筋的間距,最小為20cm,最大為60cm,或者在墻體中部設置3Φ6的通長水平鋼筋,在墻體轉角和縱橫墻交接處宜設置拉接鋼筋,數量為每120mm墻厚不少于1Φ6,豎向間距官為500mm。

3.2.3 支承在墻上的鋼筋砼大梁下部應設置梁墊。

3.2.4 在砂漿中摻入纖維,即采用纖維砂漿抹面。具體做法是將短纖維(聚合物纖維)按一定比例摻人砂漿中拌和即可制得。短纖維在砂漿中的作用是提高基體的抗拉強度,阻止基體中原有微裂縫的擴展并延緩新裂縫的出現,提高基體的變形能力和改善其韌性與抗沖擊性。在工程中常用的是聚丙烯單絲纖維。

3.3 墻面抹灰龜裂的預防措施

3.3.1 嚴格按配比拌制砂漿,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漿前要進行試配,使砂漿的和易性與保水性達到最佳。攪制設備要用專用的砂漿攪拌機,杜絕使用混凝土攪拌機(滾筒式)拌制砂漿。

3.3.2 在砌體施工時要嚴把砌體施工質量關,控制好砌體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體的垂直度,這樣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絕出現抹灰厚度不均勻,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龜裂情況的發生。

3.3.3 抹灰應分層進行,嚴格控制抹灰的總厚度和分層的厚度,中級抹灰平均總厚度宜控制在20mm內,高級抹灰宜控制在25mm內,外墻抹灰宜控制在20mm內。

4.結論

控制裂隙,重點在防,并需要從設計、施工上共同努刀,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裂措施,加大主動控制的力度,才能提高新建房屋質量的可靠性。只要嚴格執行規定,做到設計與施工緊密配合,控制裂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實踐證明,過去許多工程凡是采取了控制裂隙措施的,一般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樓面裂縫措施范文第6篇

1、界格縫設置根據«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規定,房間面積超過40m2或長度超過6m時,應設置界格縫,界格縫應延柱子周邊及內墻周圍留設,并與房間內留設的界格縫相通。界格縫應設置在應力集中的部位,把面積較大的樓面、地面合理劃分,界格縫處構造層(砂漿、混凝土及配筋)必須完全斷開,上下層縫貫通并保持順直,位置一致,界格縫寬度一般為15~20mm,中間應填充較大密度的苯板。

2、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不當,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是造成混凝土開裂的不可忽視的原因?;炷恋乃苄允湛s裂縫與混凝土的流態有關,中等流態混凝土相對收縮變形為60x10-4~100x10-4,大流態的混凝土相對收縮變形比中等流態混凝土收縮大10倍,因此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選擇對地暖管的地面裂縫影響很大,配合比設置時應嚴格控制水灰比,盡量減小塌落度,同時注意高溫季節給硬化帶來的影響,采取適當的措施緩凝,此外,應派專人負責檢查、監督用料、配料及攪拌時間,尤其應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外加劑的摻加,并應加強混凝土面層的保護,為了減少混凝土早期的收縮,可以適當摻入一定量的膨脹劑。

二、施工方面

1、填充層澆筑工藝

填充層施工建議采用二次澆筑工藝,第一次澆筑30mm厚的細石混凝土,將地暖管地面包裹,初凝前先墊好鋼筋網片,再澆筑25~30mm的水泥砂漿。

2、面層厚度

地暖敷設前應當先行施工找平層,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驗收,并保證基層的平整度,待找平層凝固硬化后方可敷設保溫層,澆筑混凝土時,用平板振動器振實至表面出漿,并控制混凝土抹光的時間,一定在終凝前刮平抹光,保證加熱管上面層厚度應不小于20mm,防止由于地面高低不平引起地暖管地面面層厚度較薄導致開裂。

3、養護工藝

早期微裂縫在很大程度上將成為后期宏觀裂縫的源頭,危害結構的耐久性甚至安全性,養護不當是混凝土早期開裂的重要原因,填充層澆筑后,應根據外界氣溫在混凝土澆筑完后3-12小時內用草簾、蘆席、麻袋等適當材料將混凝土表面予以覆蓋,并經常澆水保持濕潤,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對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并派專人進行養護,在初期應鋪薄板盡量減少走動對混凝土的影響,采用二次澆筑工藝進行填充層施工時,注意第2次澆筑應在第1次澆筑完畢并養護7天后進行。

4、管道的彎折與固定

地暖盤管在布設時,由于對塑料管材的性能掌握不夠熟練,容易發生在澆筑填充層時,保溫層不平或地暖管地面在局部翹起,給下一道工序的填充層澆筑留下開裂隱患,因此地暖管道地面固定時一定要平實、牢固,嚴禁管道翹起,在填充層作業時應當配合檢查,切不可存在管道飄起的現象,以免管道上部的混凝土部分不夠規定的厚度,引起面層開裂以致影響裝修和后續使用。

三、分格縫切割

地下車庫耐磨混凝土地面施工時,為避免結構柱周圍地面開裂,必須在地面與結構柱之間設置分格縫,縫寬5mm,分隔縫在地面細石混凝土強度達到70%后,用砂輪切割機切割。切割前,必須彈線,保證分格縫縫寬筆直。柱邊,通風、電氣、水箱間、消防等設備基礎邊均應設置分格縫,分割縫距設備基礎邊100mm,填充彈性材料。

柱邊分格縫位置縫見下圖:

嵌縫膏填充碎苯板填充粗砂填充樓面分格縫示意圖

上一篇:就業工作特色范文下一篇:廉政談話談心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