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村莊規劃戰略范文

2024-02-01

村莊規劃戰略范文第1篇

**縣按照“加快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縣城、小城鎮和小康村集中,生產生活設施向城鎮和小康村集中,實行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聯動,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路,針對農村自然條件、產業發展、村莊基礎等各不相同的實際情況,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特色,推廣“四種模式十大類型”,建設新農村,取得良好成

效。

依托產業建新村模式培育和依托產業是建設新農村的重要途徑。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出路在工型。我縣工業園、西牛、嘉定、大阿、鐵石口、大橋6個鄉鎮臨近縣工業園、食品工業小區、鐵石口工業小區、大橋工業小區的200多個村小組,組織大批農民到工業園、工業小區培訓和務工,人均月平均務工收入800元以上,相當于務農收入的3倍以上。二是優勢產業型。我縣今年拿出近300萬元扶持臍橙、煙葉、甜玉米、生豬生產,使臍橙、半夏等10大優勢產業規模變大,據初步估算,今年臍橙可實現產值3億元、甜玉米及加工產值2億元、生豬1.8億元、水產1.5億元,等等,農民從10大農業產業中人均可獲益1600元以上,加快了農民致富,發展了農村經濟,推進了新農村建設。三是亦工亦商型。我縣按照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化三化聯動的思路,引導農民進入城鎮,發展非農產業。

搞好規劃造新村模式為引導農民走城鎮化發展道路,我們按照“以人為本、合理布局、適度超前、城鄉統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把縣城與小城鎮、小康村、工業園區與農業基地、基礎設施與生態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和建設,形成了一個縣城、16個小城鎮、240個小康村“三位一體”城鎮化規劃體系,加快農民向縣城、小城鎮和小康村集中,推行四種類型,加速城鎮化進程。一是城市小區型。我們聘請了深圳設計院專家搞好了**縣城第三輪總體規劃修編。二是城鎮商住型。我們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16個建制鄉鎮規劃修編。在小城鎮,規劃了既有新農村特色又有商品房功能的社區化新城鎮。三是山崗別墅型。我們堅持以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住宅美化、過道凈化、環境潔化為主要內容,按照“適當集中、科學布局、節約耕地、體現小康”原則,建設小康新村。四是農村社區型。按照“農村社區化、社區城市化、城市生態化”要求,用城市社區建設的理念指導農村新社區的建設。

整理改造變新村模式我縣堅持把舊村莊整治與農村新社區建設結合起來,建設分布合理、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新農村。一是擴建治理型。對規模較大、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莊,采用部分保留、部分新建的方式進行改造,在其周圍擴建新區,吸引周圍自然村向新區集中。二是保留治理型。對原規劃建設還好的村莊,按照“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整體美化”要求進行改造治理,使舊貌換新顏,舊村變新村。小江鎮新店子新農村示范點,按照“三橫三縱、一溪兩岸”整體規劃,分住宅區、產業區、休閑區、服務區建設新農村,并搞好“三清三改”,建成了一個具有小橋流水、江南特色的新村。

自然和諧出新村模式通過長期不懈地植樹造林,**縣境內森林覆蓋率高達66.8。我縣利用和發揮綠水青山的自然山水優勢,實現山水、田園、民居、道路、綠化和諧統一,建設生態莊園型新農村。如,大塘埠鎮長崗上連塘新農村示范點按照“一座山頭一幢房、一片果園一口塘、一欄生豬一個池”形式建設小康樓,建成了**獨有的生態農莊型新農村。西牛鎮牛頸村羅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采取“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樹,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辦法,組織全體村民戶平集資1300元,大規模地進行“三清三改”,建設了一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綠樹掩映、鳥語花香的自然生態新村。

村莊規劃戰略范文第2篇

編制要點(試

行)

1 總

1.1 編制目的

為實現中共中央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總目標,結合我省各縣(市、區)的實際,規范我省各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編制工作,統一各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的內容深度,提高我省村莊布局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的質量,特制定《四川省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編制要點》(試行)。

1.2 村莊布局規劃的歸屬和作用

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是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導縣(市、區)域范圍內的村莊建設與整治規劃。應單獨編制。 1.3 編制主體和審批權限

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由縣(市、區)級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由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審批。 1.4 指導思想

堅持“區域統籌、城鄉統籌、環境統籌、社會服務統籌、基礎設施統籌”的指導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觀調控、統籌發展、規模適度”;

1 1.4.2 遵從農民意愿,適度集中。 1.5 規劃原則

1.5.1 依托城鎮,城鄉統籌; 1.5.2 集約用地,提高效率; 1.5.3 規劃引導,重點傾斜; 1.5.4 產業支撐,帶動發展; 1.5.5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 1.5.6 有利生產,方便生活; 1.5.7 完善功能,改善環境; 1.5.8 尊重自然,保護歷史。 1.6 編制依據

1.6.1 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 1.6.2 城鎮總體規劃; 1.6.3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1.6.4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1.6.5 其它相關的專項規劃或專業規劃;

1.6.6 《村鎮規劃標準》及其它有關法規、技術規范、技術標準。 1.7 本編制要點的適用范圍

本規劃編制要點適用于我省各縣(市、區)域范圍內建制鎮以下的農村地區的村莊布局規劃編制。 1.8 本編制要點的解釋權

本編制要點由四川省建設廳負責解釋。

2 2 村莊布局規劃要點

2.1 村莊布局規劃的作用

編制各縣(市、區)域的村莊布局規劃,主要用于指導村莊建設與整治規劃,并進一步深化和完善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 2.2規劃層面劃分

村莊布局規劃一般分為總體層面和詳規層面。

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屬于總體層面,與縣(市、區)域體系規劃保持一致;村莊建設規劃或村莊整治規劃則屬于建設性詳細規劃層面。

2.2.1 總體層面: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

(1)、以縣(市、區)域城鎮體系體系規劃為依據,落實縣(市、區)域生產力布局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

(2)、以行政區劃調整和“拆村并點、生態移民”規劃為依據,提出村莊撤并、遷移標準,明確遷移和保留的村莊的名稱、地點、人口及用地規模;落實并調整近遠期中心村聚居點、基層村聚居點、新型社區的空間布局;

(3)、重點解決各鄉駐地、中心村聚居點、基層村聚居點和新型社區的布點和發展規模;分區擬定村莊的各項建設標準;

(4)、協調安排村莊的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區域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擬定配套設施的建設標準,制定共建、共享方案;

(5)、提出區域空間管制規劃要求和環境保護規劃要求; (6)、提出實施規劃的政策措施。 2.2.2 詳規層面:村莊建設或整治規劃

3 (1)、依據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編制要點,對村莊聚居點進行綜合布局規劃或整治規劃,落實聚居點的各項用地規劃,

(2)、重點解決村莊各項生產生活設施的具體布局;引導村莊進行建設,促進村莊發展;

(3)、統籌安排村莊之間的共享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

(4)、對一般聚居點提出具體的建設、改造措施;對村莊環境整治和農房改造進行規劃設計。 2.3 村莊具體載體

鄉駐地、中心村聚居點、基層村聚居點、新型社區。 依據城鎮體系規劃確定保留的鄉駐地的位置和發展規模;

依據“拆村并點、生態移民”規劃和行政區劃調整規劃,確定中心村聚居點、基層村聚居點、新型社區的位置和規模。 2.4 村莊選址

村莊選址條件應當符合建設用地選址的一般性規定。 規劃新建的村莊不得在有自然災害隱患的區段內選址。 2.5 村莊布局

村莊布局應因地制宜,尊重歷史,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山林植被、河湖水系等自然條件,妥善保護、延續傳統文化和歷史遺存。 2.6 配建要求

2.6.1村莊聚居點應按照《村鎮規劃標準》配置村委會、支部活動室、科技服務點、文化活動室、醫療點、計生服務站、全民健身設施等社會公共服務設施,以及滿足生產生活需要的市政公用設施;

4 2.6.2有條件設置小學、托幼、圖書室、敬老院、農貿市場等設施的村莊聚居點,應根據人口規模和服務半徑的要求進行區域統籌配置。

3 建設規模及用地指標

3.1 人口規模:

3.1.1依據城鎮體系規劃分配并復核村莊聚居點的人口規模;聚居點的人口規??刂朴筛骺h(市、區)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3.1.2確定聚居點的人口規模時應當考慮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居住習慣、就業途徑、配套條件、耕作方式和耕作半徑等因素的影響。

3.1.3應避免不切實際、盲目求大、過分集中而造成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不便;還要避免過于遷就現狀,導致布局分散。 3.2 人均用地指標:

3.2.1依據各縣(市、區)的村莊建設用地標準自行確定聚居點人均用地指標;

3.2.2新型社區、城郊型村莊聚居點以及從事

二、三產業就業人口比重較大的村莊聚居點,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標可以取下限;山區、高原的村莊聚居點和一般聚居點的人均居住用地指標可以取上限。 3. 3 配套設施用地

配套設施用地按《村鎮規劃標準》和配套設施的規劃規模進行用地控制。

4 住宅建筑規劃設計要求

5 4.1人均住宅建筑面積

4.1.1人均住宅建筑面積依據各縣(市、區)的農房建設標準和當地村民的居住習慣自行確定;

4.1.2農房規劃設計中應結合各縣(市、區)的實際情況,合理配建農用機具停放場地、牲畜圈養設施及雜物堆放、涼曬場地。這些輔助面積不能計入人均住宅建筑面積。 4.2建筑形式

住宅建筑的形式應重視對傳統建筑文化的繼承與延續,塑造地方特色,并與周邊環境和鄉村風光相協調。 4.3建筑設計

村莊聚居點建筑層數大于或等于3層以及單跨跨度大于或等于6米的建筑,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進行設計;確保村莊建筑的使用安全性。

5 道路規劃建設標準

5.1過境公路

嚴格執行“三部一委”關于綠色通道建設的標準和要求,確保各級過境公路的建筑后退紅線寬度,禁止夾道建設。 5.2村莊對外聯系道路寬度

中心村聚居點的對外主要聯系道路,路面寬度宜為6-10米;基層村聚居點的對外主要聯系道路,路面寬度宜為4-7米;。 5.3村莊內部道路技術標準

6 中心村聚居點內部主要道路紅線寬度宜為7-10米,次要道路紅線寬度宜為4-6米,道路鋪裝率應達到60%以上;基層村聚居點的道路等級可適當降低;

道路線型設計應結合地形地貌,避免大挖大填,突出特色。 5.4建設時序

村莊聚居點道路建設應與管線的敷設同步實施。

6 管線工程設施規劃

6.1區域共享管線系統

依據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確定區域共建、共享的基礎設施管線系統。

6.2村莊獨立的管線系統

參照聚居點的用地布局規劃,配置各類管線工程設施。以遠期規劃規模進行規劃配置。 6.3指標及建設規模

依據各類工程規劃設計《規范》,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確定適合當地的工程設施指標和建設規模

7 環境衛生設施規劃

7.1區域共享的環境衛生設施

依據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確定區域共享的環境衛生設施(如垃圾處理場)。

7 7.2村莊獨立的環境衛生設施

參照聚居點的用地布局規劃,擬定聚居點環境衛生設施的配置要求及配置標準。

8 防災減災規劃建設

8.1區域防災

依據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細化區域防災規劃,確定防災抗災標準,落實區域防災減災規劃。 8.2防洪

中心聚居點防洪設施按不低于20年一遇的標準進行規劃,排澇設施按不低于3-5年的標準進行規劃。位于山區的聚居點應設置截洪溝,位于洪淹區的聚居點應設置避災場地。 8.3消防

聚居點應按消防規范要求留出消防通道,配置必要的消防設施;有條件的聚居點應結合給水管網設置消防栓,間距不大于120米;沒有集中供水設施的聚居點應設置消防水池,并配置消防器材。 8.4抗震

聚居點內的新建建(構)筑物和工程設施,應按國家現行的抗震設防標準和要求進行規劃建設;對現有建(構)筑物和工程設施,應進行評估鑒定,提出抗震加固的措施和建議。 8.5防地質災害

聚居點應遠離滑坡、塌陷等危險隱患地,所有建設工程在設計建設前,

8 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工程地質勘測和地質災害影響評估。 8.6避災疏散

應將聚居點內的綠地、廣場等開敞空間規劃作為災難發生時的緊急避難場所,并確保疏散通道的暢通。

緊急疏散避難所的人均用地不小于0.5-1.0平方米。

9 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建設

9.1保護對象

對具有重要歷史文化保護價值的各類建、構筑物、傳統街巷,規劃建設中必須進行嚴格的保護,均應按原貌保存和修繕;對現已破損的按原貌進行修繕和恢復。 9.2風貌協調

新建建筑物應進行嚴格的風貌控制,其體量、形式、材質、色彩均應與傳統風貌協調一致,繼承和發揚地方傳統建筑文化特色。 9.3文化傳統保護

對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非物質要素,如:民風民俗、傳說、典故、音樂、技藝、飲食等傳統文化應進行傳承和延續。

10 規劃主要成果要求

10.1 符合編制技術規定要求

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的編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技術規范,

9 符合四川省的村鎮規劃編制要求。規劃期限和規劃范圍與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一致。 10.2 基本內容要求

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應包括“三圖一書兩表” 具體內容要求如下:

10.2.1 規劃圖紙

(1) XX縣(市、區)域村莊分布現狀圖 (2) XX縣(市、區)域村莊空間布局規劃圖

(3) XX縣(市、區)域村莊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規劃圖10.2.1 規劃說明書

《XX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說明書》 10.2.1 規劃附表

(1).《XX縣(市、區)域村莊規劃建設標準一覽表》

(2).《XX縣(市、區)域村莊配套設施規劃一覽表》

10 附錄:成果內容深度規定

1. 規劃圖紙

所有圖紙都應以1:10000的測繪地形圖作為工作底圖,出圖比例可以按照表達方便的要求進行調整。

(1) XX縣(市、區)域村莊分布現狀圖

準確標明縣(市、區)域內各個鄉界、村界;

準確標明各個鄉駐地、中心村、基層村的位置、名稱、行政區域人口與區劃面積;

列表統計各個鄉駐地、中心村、基層村的聚居點人口、聚居點的用地面積;

準確標明各級現狀公路的名稱、等級,據實標明各類市政工程設施的位置、規模、容量,反映各類主要工程管線的規格、等級和走向;

(2) XX縣(市、區)域村莊空間布局規劃圖

依據行政區劃調整和“拆村并點、村莊遷移”規劃,準確標明縣(市、區)域內規劃的鄉界、村界;

依據縣(市、區)域城鎮體系規劃,標明經濟分區和產業用地; 準確標明規劃保留的鄉駐地、中心村、基層村的位置、名稱、規劃的行政區域人口與區劃面積;

列表統計各個鄉駐地、中心村、基層村、新型社區的規劃聚居人口和規劃的聚居點用地面積;

11 (3) XX縣(市、區)域村莊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規劃圖

準確標明縣(市、區)域內區域共享的中、小學位置、規模; 標明區域共享的醫療、長途汽車站、集市等社會服務設施的位置和規模;

準確標明縣(市、區)域內各級規劃公路的名稱、等級、標準; 據實標明規劃的各類區域市政工程設施的位置、規模、容量; 反映規劃的各類主要工程管線的規格、等級和走向;

標明縣(市、區)域內區域共享的防洪設施、消防站等防災減災規劃設施內容。

2. 規劃說明書

《XX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說明書》

詳細表述清楚縣(市、區)域村莊布局規劃的編制過程、規劃依據、規劃目的、規劃內容(全部)。做到圖文表述一致。

3. 規劃附表

(1).《XX縣(市、區)域村莊規劃建設標準一覽表》

村莊規劃戰略范文第3篇

××村全村幅員面積4.99平方公里,轄區16個村民小組,889戶,2700多人,有耕地2431.7畝,人均耕地不到1畝。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及村兩委會的努力,共建中心村1個,現居住戶100戶,400余人;附中心村3個,現居住戶150戶,500余人。全村共有堰塘54口,有百里渠橫貫全村,有鎮村道路5.9公里,天然氣用戶360戶,沼氣池用戶480戶,配有保潔人員16名。廣播、電視、光纖普及率達100%,通信率達100%。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村兩委的努力,在十一五實現人均純收入7198元。

××村村民委員會在十二五規劃中,首先是村莊規劃和分布全村村莊

1、

2、

3、

4、

5、

6、

7、

8、9組農戶建房圍繞老君村中心村,

10、

11、

12、

13、14組為附中心村建房點,時間從2011年開始至2015年共5年建房規劃,2011年向村中心村靠近建房20戶,40人,2012年附中心村建房14戶,48人,2013年向中心村靠近建房10戶,30人,2014年附中心村建房20戶,60人,2015年向中心村靠近建房8戶,25人。五年向村中心村靠近規劃區建房72戶,203人。通過大家的努力,五年來,中心村住戶達到712戶,居住人口2136人,占總農戶80%。

房屋立面打造分三步施工,第一步2013年從中心村開

始打造農村住房達到100戶,白墻青瓦,樣式純樸,風格別致,環境優雅,具有川西居民特色的農家小院;第二步2014年打造200戶,第三步2015年打造240戶,三年打造完。

綠化打造,在2014年老君村公里兩旁綠化打造10000米。

斷頭公路2.5公里,爭取在2015年前完成硬化路面。 中心村排污溝渠在2013年底整治500米。

溝渠改建19000米,2011年改建3000米,2012年2500米,2013年3000米,2014年2500米,2015年3000米。

我村村民委員會努力實現以上分年度項目實施,使我村村容村貌很快得到改善而努力工作。

××村村民委員會

村莊規劃戰略范文第4篇

一、準確反映近期現狀的村莊地形圖(要求電子版,比例1:1000)。

二、區域發展條件資料

1、鄉鎮域規劃:鄉域范圍內村鎮的等級層次、規模大小、功能及性質、村莊分布、對外交通與村鎮間的道路系統、電力電信等公用設施,主要村鎮企業生產基地的位置、用地范圍,主要公共建筑的配置,以及防災、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統籌安排。

2、農業區劃:對家業的生產發展條件、發展方向和途徑以及技術改革主要措施。

3、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計劃:如文教衛生、商業服務、道路交通、工農業生產等各行業的發展計劃。

4、包括村域內及附近區域的礦藏資源的種類、儲量、開采及運輸條件,以及農林牧副漁的一般情況。

5、周圍村莊的影響因素:了解規劃的村莊及其周圍村莊、鄉村有哪些與本村有密切的聯系,影響的因素無論是有利還是不利的都要收集到。

6、對外交通聯系:村域境內的公路技術等級、客貨運量及其特點、公路走向、長途汽車站點的布局及其與村莊的聯系。同周圍的村鎮聯系是否方便,有無開辟公路新線的設想。

三、村莊基本情況

1、村莊位置、行政區劃、自然條件、氣象資料、水文資料(降水量、洪水、地下水、流量)、地質條件、歷史沿革、歷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古建筑、近現代建筑、民俗傳說等)。

2、村莊人口數量及近10年人口變化情況(近10年人口資料,包括人口數、非農人口數、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長率、機械增長率等),就業安置情況,教育情況,勞動力情況。見下表:

人口現狀

年齡構成

3、社會經濟發展:產業發展(特色產業情況),人均年收入,村集體企業,出租土地廠房,村民福利(兒童、老人、五保戶等)等情況。

4、村莊土地利用:耕地、林地、養殖用地、荒山、荒地、未利用土地及水域等所占面積和比例,重點了解耕地中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等所占的面積和比例。

村莊居住建筑:住宅的等級、層數、建筑面積、給排水情況及住宅基本情況和主要附屬建筑;居住面積和建筑面積、建筑質量及宅基地面積的數量。;歷年修建數量、近期和遠期計劃修建的數量。

村民住房形式、占地面積、每戶建筑面積、層數要求等,建設施工方式情況,建設成本(含室內裝修、家電設備等,要分項說明)。

5、道路市政:現狀道路情況、橋梁等,運輸形式:機動車、農用車普及情況,停車管理,飲用水達標,黑水(廁所沖水)、灰水(洗漱污水)和雨水的收集處理,供電,電信,網絡,有線電視,采暖方式,燃料來源,垃圾收集處理等情況。

6、 公共配套:村委會、中小學、小學、托幼、衛生所、商業設施,文化站,閱覽室,敬老院,公共活動場所,公園,健身場地,公共廁所,公共浴室等情況。

7、村工業及農業生產服務設施

村工業的現狀以及近期發展計劃和遠期發展的設想,其中包括工業業產品和產量,職工人數、工幫面積、建筑面積、用水量、用量量、運輸量、運輸方式、工業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三廢”污染程度以及綜合治理情況等。

手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工業的種類、產量、產品、職工人數、場地面積、原料來源、產品銷售和運輸方式。

農業服務設施:有關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方面的現狀情況和發展資料。

三、規劃資料:縣城總體規劃、鎮規劃、鄉規劃、村莊空間布局規劃、已做的村莊規劃,其他相關專項規劃。

四、各級部門、領導對本次規劃的設想和意見。

五、黨和國家以及各級地方政府就村莊規劃出臺的有關方針、政

村莊規劃戰略范文第5篇

近年來,我鎮按照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提升工業化,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農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農村建設和社會發展明顯滯后,影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為了加快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保證農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上一個新臺階打下扎實的基礎,我鎮加大對環境整治的力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和民主建設,這勢必加快農村社會發展,使農村面貌有一個明顯改變。因此,為提升我鎮村莊的整體形象,促進農村居民共享村莊文明,我鎮結合自身實際,決定開展村莊計劃建設。

第二章 村莊概述

一、地理位置與自然條件

我鎮現有XX個行政村,面積XX萬余畝,人口3XX多人。地理位置優越,具有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和濕潤、四季分明 、無霜期較長的氣候特點,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農作物生長。XX國道南北貫穿全境,交通便利 全鎮以種植業和家具加工業為主,具有十足的發展優勢。

二、社會經濟情況及村莊現狀建設狀況 。全鎮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葡萄、 核桃等,養殖主要發展豬、牛、兔、桑蠶等。由于歷史原因,鎮內村莊村域內現有住宅建筑大都沿道 路而建,錯落無序,大多數居民點相對比較分散。村內功能設施不全,綠化不成體系,環境 衛生較差。除個別住宅外觀別致、造型新穎,達到小康型標準外,其余大部分房屋多為

二、 三層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建造的磚混結構樓房,房型老化、單

一、陳舊,結構不合理,缺乏科學設計理念。目前鎮內存莊村域內道路經過幾年的土地整理已基本形成體系,但部分道路質量較差。 通村公路基 本已達到村級公路標準,部分通組道路也已達到標準,大部分為碎石路。

四、目前主要存在問題

1、鎮內村莊分散建設,土地浪費嚴重 由于歷史原因,居民點分布較為分散,村莊中住宅布局較為凌亂,增加了公共基礎設施的配套難度,不利于節約土地,不利于生產力的協調和發展,給機械化耕作帶來難度。

2、公共服務設施、基礎配套設施滯后 雖然鎮內各村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了一定的經濟投入,但在村內交通、排水、文化娛樂、環 保等方面還相對落后, 村民點現狀房屋建設質量偏低, 缺乏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配套設施, 造成村民生活居住環境衛生條件較差, 不能適應收入不斷增長的農民群眾提高生活質量 的要求。 鎮內各村莊村內功能設施不全,道路較差,河道不清,環境衛生較差。村宅錯落無序,比較散亂, 房型老化、單一,結構不合理,缺乏科學設計理念。 第三章 規劃總則

一、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2、《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3、《XX縣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4、《村莊規劃編制辦法》;

5、《村莊規劃編制導則》;

6、鎮內各村莊村提供的有關設計條件;

7、與本規劃有關的規范、規定、標準等。

二、規劃原則

1、規劃編制根據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廣大群眾意愿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2、規劃編制要根據自然地理特征,歷史文化遺存,地方民俗風情,努力營造具有濃郁水 鄉特色,環境清新優美的農村新社區。

3、規劃編制要綜合考慮道路交通,給水排水,環境衛生,綠化休憩,防災減災等基礎設 施建設和環境建設,努力提高村莊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和村民生活質量。

三、規劃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大精神, 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 圍繞提前基本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這一總目標, 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切實改善農村群眾 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

四、規劃目標 為了徹底改善當前農村住宅水平較低,功能不全,外觀單調呆板,基礎設施不配套,居住 環境“臟、亂、差”等問題,引導農民轉變生活方式,切實幫助農民提高生活質量,規劃從大 魏莊村域現狀實際發展狀況和趨勢出發,圍繞“以人為本,以環境為中心”的先進理念,體現 特色,精心規劃,合理布局,對村域進行全面整治,創建出空間層次豐富,方便農民生活, 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的現代化新農村,實現農業和農村 現代化,保證農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更上一個新臺階。按照“環境整潔、村貌優美、設施 配套、布局合理”的目標,做到村莊的生活、生產、生態等功能分區布局合理,教育、醫療、 文化、娛樂等服務設施配套完善,建設成為能充分體現富有地方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 村莊內部實現五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衛生潔化、河道凈化、環境美化”。 ——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內路網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內主干道硬化;通中心村主干公 路達到四級以上標準。 ——村莊綠化。中心村(村莊)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達到 25%以上,村莊內有休閑健身 綠地,主要道路和河道兩邊實現綠化,住宅之間有綠化帶,農戶庭院綠化。 ——衛生潔化。給水、排水系統完善,生產、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排放,自來水普遍入戶; 畜禽污染得到有效治理;農戶普遍使用清潔能源;保潔制度健全,垃圾等廢棄物集中處理, 基本消除垃圾及廢水污染。 ——河道凈化。保護和管理好村域內現有的水面,做到水體凈化、河邊綠化;河道堤防和 排澇工程建設按規劃建設標準要求實施。 ——環境美化。村莊建設規劃要科學處理生產、 生活、 生態、 文化之間的關系,布局合理, 組團建筑有個性特色、美觀大方,組團建筑間相互協調;建筑布局能充分結合自然地形,依 林傍水,錯落有致;農戶住宅實用、美觀。

五、規劃范圍

XX鎮各村村域內所有土地為本次整治規劃的研究范圍。

第四章 村域村莊布局規劃

一、鎮各行政村經濟發展規劃 。各行政村確定村域的社會經濟發展重點為: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村民物質生活水平;新農村建設與舊村整治相結合,改善環境,提高生態效益;依托村域區位優勢和結合村域的自然條件,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結構的調整。

二、村域村莊布局規劃 根據村莊建設環境與場地分析, 結合村域經濟發展現狀, 依據 《濮陽市市域村莊布局規劃》 , 確定村域村莊建設空間發展方向,積極引導中心居民點建設。 規劃在村域內形成“一個中心,四個居民點”的規劃布局。 根據自然村現狀,依據村域發展態勢,遵循居住用地適度集中、農田適度集中、積極推進農田集約化管理、合理配置服務設施以及基礎設施、優化住區環境的原則,利用政策引導, 規劃近期結合村莊整治將各自然村進行整合,完善路網框架、市政設施,整潔墻面,注重宅前、宅后的綠化建設及河道整治建設,改善生產生活環境。遠期形成四個居住區,分別為居民區、商業區、小康樓、高層住宅樓、并將小康樓作為中心居民點統一進行規劃,配置文化 活動中心、 設置健身器材和公共綠地、 公廁等, 從而形成相對集中, 設施共享的新農村。 第五章 村域整治規劃 規劃根據目前農村較為突出的環境臟、亂、差等問題,結合村域區位特點、經濟條件和社 會發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對村域環境進行整治改造,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加強農村基層組織 和民主建設,使農村面貌有一個明顯改變,切實改善農村群眾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

一、房屋建筑整治規劃 老村內建筑整治一方面要從整體布局角度確定需要拆除的建筑, 另一方面也應從節省資金角度確定建筑的改良方式,多層次的解決不良建筑帶來的影響。

1、保留原有質量較好的農房,整治各住房間距內影響日照、采光、通風的各種雜房和陋 棚,整修道路和院落,種植綠化,改善居住環境。

2、新建農房相對集中,大力推廣定型圖,實行農房建設的專業化施工,逐步將零星農房 就近搬遷到規劃村居點。

3、全面清理違章建筑,拆除危險、廢棄房屋,多渠道籌資對保留的房屋進行統一的修繕 和粉刷,改善村莊的整體形象?,F狀建筑改造應遵循“不大動、少花錢、出效果”的原則,對 沿路建筑物依據不同情況分為基本可行建筑、 整修清洗建筑、 更換建筑色彩、 重點改造建筑、 盡快拆除建筑、遠期拆除建筑等幾種模式進行改造。

4、農村生活用房與生產用房應適度分離,提倡畜禽養殖的規?;图谢?,對污染物進 行統一處理和利用,即采用制造沼氣、采用高效生態綠地等污水處理系統,從而減少對環境 的污染。

5、規劃修繕和粉刷房屋 5 戶,粉刷面積約 1500 平方米;規劃近期零星房屋暫時保留稍作 修繕,中遠期隨著農民新村的建設逐步搬遷。

二、環境整治規劃

1、村莊綠化 規劃大力提倡房前屋后綠化,建立村莊和河道綠化系統。在強化整體布局的基礎上,以點 帶線,以點帶面,最大程度的展現村莊整治的精華。在節點上,以建筑、水、綠化、道路的 綜合強化與協調化,提升村莊的整體形象。 規劃于設置約 2450 平方米的公共綠地(小游園);規劃于房前屋后設置綠化帶或花壇。 在綠地建設中強調綠地的層次感與有機聯系,既要運用多種植物的交錯布置形成錯落有 致、 四季有形的規模性綠地, 也要加強綠地與周邊環境的聯系, 讓綠地與人的行為有機結合, 形成不同層次的小游園、觀賞園等,并配備相應的休憩、娛樂、健身設施。形成“人在林中, 家在水邊、綠在身旁”的田園風貌。綠化材料以經濟樹種為主,在部分地段種植桃、杏、山 楂、葡萄等經濟樹種,并在房前屋后留出自營種植區,鼓勵村民發展庭院經濟,一方面減少綠化投入, 一方面增加經濟收入, 更是使各行政村擁有了與眾不同的風味。 另外, 適當配置香樟、 紫荊、黃楊、棕櫚、杜鵑等美化樹種,并鋪設草坪、種植水生植物,增加觀賞性。綠化樹種 以當地鄉土樹種為主,結合推廣經濟林、果林栽種果樹林木。

2、河道凈化 結合河道保潔工程,對鎮內村莊小河進行清淤、疏浚,嚴禁養殖水草,建設生態護岸,兩岸設置生態的綠化帶。規劃通過路水相依等主題理念,既通過沿岸栽植親水植物體現柔水風情,也通過堤岸的靈活處理、觀色的有機導入,將水文化引入人的生 活,體現“智者樂水”的傳統理念。

3、衛生潔化 垃圾處理系統: 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和保潔制度, 村莊內按一定規模和半徑設 置垃圾收集點,,每 5-7 戶門前設置一只垃圾箱,全村設置一處垃圾收集房。村委設置一名 保潔員,負責整個村范圍內的垃圾收集清運以及相應設備的維護。 規劃配置垃圾箱 100 只,垃圾收集房 1 座。 污水的處理:大力推廣三格化糞池,普及率不低于 95%,規劃每戶農戶設置一座三格化 糞池,徹底消滅露天糞坑。畜禽糞便、生活糞便均可建沼氣池變成沼氣、作為肥料、應用高 生態綠地處理系統等工藝處理,從而達到對農村的污水進行高效凈化處理和合理利用。

三、公共設施規劃 規劃于各行政村內各建立一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集村民自治、治安防范、培訓教育、圖書 閱覽、文化活動室等功能為一體,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載體。

四、基礎設施規劃

1、通村連組道路硬化,達到機動車通行要求。 規劃通村公路達到四級及四級以上,路面寬度≥5 米,路面為瀝青路面或水泥砼路面,設 計荷載標準達到汽—20,掛-100。通組道路,路面寬度為≥3.0~3.5 米,路面采用水泥砼路 面。進戶道路,路面寬度為 2.0~2.5 米,路面采用水泥砼路面。 目前村域內道路已基本形成體系, 通村公路和部分通組道路已硬化并基本達到標準, 其余通組道路太窄, 且大部分為土路。 規劃繼續完善通村道路及宅前路, 主要道路兩旁增加綠化。 規劃硬化道路長度約5公里,其中通組道路約5公里。

2、推進城鄉一體化供水。 規劃村內自來水入戶率達到 85%以上,基本保障村民用水安全。

3、提倡應用環保、潔凈能源,逐步建立規模養殖業,沼氣發生、利用系統,積極推廣利用 太陽能。

村莊規劃戰略范文第6篇

一、目標定位:

以龍頭企業帶動私營經濟規模發展,做大做強第三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小康住宅”的十大標準,科技先導、適度超前、調整布局、全面規劃,改善居住環境,促進農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的轉變,使農民居住環境舒適、安全、方便,打造花園式現代化都市新村。

二、存在問題:

相臺辦所轄六個村人多地少,村莊建設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各村水平參差不齊,由于歷史原因,村莊建設曾一度為自由式發展,缺乏統一長期規劃,房屋布局較凌亂、樣式不一,基礎設施欠債較多,居住環境較差。

雖然轄區各村的地勢優越,都市村莊建設有一定的發展,但多呈自發式,商業服務、文化娛樂設施缺乏,自然資源利用低、無統一合理遠景規劃,都市村莊的獨特商業價值沒有充分挖掘出來。

村鎮規劃、修建樓房必須經各級部門審批,但審批手續困難、繁瑣,周期較長,同時有的村缺乏必要的啟動資金。有時城市基礎設施跟不上,影響到都市村莊的城市化進程。

三、實施方案:

在制定規劃方案時,本著節約土地、利于生產、方便生活、促進流通、繁榮經濟的原則,注重近期與遠期建設相結合、新建與改建相結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由于五個村情況不同,各村規劃各具特色。

鐵佛寺村:充分利用緊鄰安鋼生活區及交通便利、三產繁榮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高層住宅和沿街門面房。將鐵佛寺村以西鋼花路兩側,全部建設成六層住宅樓,一層為沿街門面房;郝家店利用鋼一路的有利地理優勢,在鋼一路兩側和文峰大道以北,修建二至六層住宅樓;郝家橋利用鋼花路的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商業門面;大莊村從鋼花路把路引到大莊西地搞別墅小區和六層住宅樓;南辛莊利用文峰大道的優勢,建設一棟底層為門面房的二至六層住宅樓。

柴庫村:柴庫村東鄰河南省重點企業安鋼、南鄰電廠、北靠洹河。107國道從全村南北貫穿而過。5000余口人,1300余戶,17個生產組。村東西長2000余米,南北寬1600余米,是個較大的村。

現設想在其村的107國道兩側蓋五層的樓,建成國道商業大街;在村委會院內,蓋三棟五層的商品住宅樓。

在村內修建五條道路連接五個住宅區,接好市水廠的水源,修好各住宅區排水溝。

將村內三個坑地:小南街、老槐樹、合作社街東面老學校進行老房改造,建成新的住宅小區,安排好村民住房。

梁邵村:該村南臨安林鐵路、安林公路,兩路成為該村向南發展不可逾越的障礙,所有市政南北規劃路段到此無法打通。村北邊是華中電網安陽電廠寬約500米的高壓輸電走廊,按電力法規定不準有任何建筑物,從商業和城建角度上都受到了制約。目前可行的幾種設想就是:

1、在有條件的地段(梁邵村小學舊址)建高層住宅樓,戶型為經濟實用型,嚴格來說這三棟高層住宅樓應是過渡時期的過渡住宅。

2、繼續別墅樓群的開發完善建設,最后形成規模。

3、舊村內的連片改造。找好基準點,統一規劃、設計、實施一片、規劃一片、實施一片。

4、把公路南側的舊村房屋逐步搬遷至村北,把安林公路兩側的土地騰出來,重新規劃、重新開發,發揮土地的最大價值

5、結合我市拉大城市框架的機遇,依照市政建設規劃,開發華祥路與建業路交叉地段住宅小區。從遠景看,這里將成為較理想的住宅及商業小區。

段邵村:明年與萬金渠管理處協商開發籌建六座村民公寓式高層住宅樓,一經實施可解決105戶村民住宅,也為全村南移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逐步把鄰安水大道的村民住宅區改造成一個集商貿、個體經營的基地。

焦邵村:該村將馬上動工,建二幢高標準村民住宅樓,可解決群眾住房50戶,出售商業房10戶。該村為我辦事處都市村莊改造規劃試點村。

四、具體要求:

1、大力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法律、法規的宣傳。

2、請國內一流專家對我區農村從整體和全局進行科學論證和規劃,規劃方案的實施要注重保持連續性。

3、成立區、鄉(辦事處)、村三級房屋開發建設管理機構,專門負責村鎮改建,按照農宅城市化、廠房標準化、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統一開發,分期實施,綜合測算,有序發展。

4、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能給予傾斜和支持,簡化程序、減免費用,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5、農民住宅和工業廠房的建設堅持高標準、高起點、高水平原則,建設項目的開發與環境同步建設,保證規劃的實施。

以上是辦事處都市村莊改造規劃初步意見,經過我們研究,潛力很大。鑒于研究時間短、無專業人士參與研究,缺乏科學嚴密的論證,規劃意見不盡完善,但我們迫切希望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安陽市拉大城市框架為契機,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縮短于先進地區差距,早日把我區農村建設成象鄭州市金水區“城中村”一樣的都市村莊。

上一篇:詞語運用練習范文下一篇:檔案編研系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