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草原民族文化論文范文

2023-09-23

草原民族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當代中國各級政府的重要文化政策之一,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角色與取向存在一定問題,如偏重于依賴政府,著眼于商業化的開發與利用,對其背后的文化與社會網絡缺乏足夠的認識與尊重,因此,為了更好了解這個十分復雜的綜合性文化現象,更好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傳統技藝傳承方式的“情境化”理解,可以引發技術與技藝教育的新認識,從這個新認識發展一種另外一種職業教育方法論,豐富職業教育的方法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考慮職業教育的未來。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職業教育方法論;傳統文化

作者簡介:[英]龍邁康(Michael Long),男,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孔子新漢學計劃”中央民族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人類學。

中國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中國的西北邊陲,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新疆的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無一不深深地吸引著我。古老的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著力提高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并且在之后的集體學習中,多次談到了要弘揚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了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的號召,加入到一帶一路的倡議中,筆者作為一個外國學生來華了解、學習中國文化,并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文化傳播者,向世界弘揚和傳播輝煌璀璨的中華文明,以一個國際友人的身份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在當地作者親眼見證了從自治區到自治州/縣的各級政府,就如何主動搶救這一特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做的全方位努力。這類自上而下的努力值得在世界范圍內贊揚和宣傳,因為,這種從上而下的方式保護和繼續傳承發展傳統文化有了政府層面的支持,使得搜集整理相關資料以及保護發掘傳承人等工作得以順利展開,各種本地文化也得以保存并延續下去。在這個中,作者能強烈地感受到當地政府對“講好中國故事”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熱烈期望,希望能用英語幫助當地人民把這個中國故事講出去。

在新疆特殊歷史、多元文化和社會迅速變化的大環境下,作者認為,在很多方面,如果沒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不少傳統文化都將會消失。雖然有上述這種情況,人們很容易就能發現,中國的特殊環境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和西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有所不同。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勝過一個,因為,每一種文化的特性都有其自身的優勢——但無論如何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本文特別提到中國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如何能促進對職業教育認識的復議和復審的。作者認為,中國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系統在某一層面能校正乃至發展成一種對職業教育的新的認識。在黨中央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工作已經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重視,但是我們不能指望政府對此全權負責,同時,學術界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項重要的工作中去。

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發展的主要問題

中國早就有類似的非遺保護理念,但它卻沒被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合國于2001年定義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其目的是為了建立世界范圍內的非遺保護體系來支持、保護和傳承世界各地的傳統文化。自此,中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例如,2003年,文化部、財政部會同國家民委、中國文聯,啟動“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 ”;2004年,中國正式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要求建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普查工作,審核的501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公示,而這500多個項目也為中國今后申報“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提供了后備資源。而且,2013年,為了促進和發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部成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簡稱“非遺協會”。

雖然2001年之前,‘非遺‘這個詞不存在于中國社會話語中,但中國對于‘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工作卻有著長久的歷史。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已經發現少數民族地區和農業社會的民間音樂、民間故事等文化現象能作為有效的意識形態傳播,因此,毛澤東和其他共產黨員干部開始收集并使用這些資源組織全面抗日戰線。新中國建國后,政府更加重視民間文化的發展與運用,一直到60年代中期,政府通過各種方法使得優秀的民間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傳承保護。但到1966年,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不得不停止此項工作。與之相反的是,民間藝術、技術、科學和歷史開始受到破壞,所以民間知識開始逐漸流失,地方的知識分子、老年人等也幾乎沒有辦法把傳統知識傳承下來。

20世紀70年代末,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政府開始全面整頓之前的混亂局面,決定花大量的時間、資源把已破壞的文化環境進行發掘保護。目前,非遺保護、傳承、傳播已經成為國家核心文化政策,并且國家領導者多次提到優秀民間文化對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在國家的重視和支持下,中國各個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中國少數民族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平均年收入的提高已經開始允許少數民族消費自己本民族傳統文化。另外,非物質文化保護中一個非常相悖的實踐是:“非物質文化”經常被“物質化”。由于上述情況,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就業機會肯定會有吸引力。但由于中國的國情,再加上中國對‘非遺’有著特殊經驗,世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中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很不一樣。在國外,非遺保護源于Grassroots(草根)。這就是說,非遺保護來自于民間自覺的保護意識,而且通過政策和IGO/NGO的支持下,自己來保護,發展、傳承,傳播他們認為很珍貴且正在消失的古老文明和文化遺產。

但是在中國,這個理念剛好相反。中國對非遺保護理念是以發起于黨中央與中央政府的國家層面上,逐級落實到到地方政府的。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要求地方政府挖掘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之進行保護、傳承和傳播。為了加強地方對非遺的保護和傳承,許多地方政府開始通過校內教育、培訓班、職業教育等方式系統地進行傳統民間技藝的傳承保護。前述兩種非遺保護和傳承方式各有優劣,但是以政府為主的非遺保護系統會遇到不少的困難,而且可能會威脅傳統文化。比如說,為了符合文化產業化政策,制造者經常會把傳統文化商業化。商業化的傳統文化放棄了傳統技術和制造方式,做出形式性的文化產品,失去傳統技術、傳統藝術和傳統知識。

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文化”理解的局限

作者認為,造成這些困難的但主要原因是:學術文化方面的管理人員不是專業人士。這就是說,在政府的指導下,沒有受到足夠文化方面的培訓和教育的干部需要落實學術性的工作并實施文化產業化的工作。這句話完全沒有意味著任何冒犯的含義,相反,這句話只是表示對政府和學術界不同社會責任界限的劃定。地方政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規劃地方政策和執行工作,而不是處理具體文化學術工作。政府管理層面的世界觀適合解決具體的社會問題、促進物質性社會發展等,但是這種世界觀并不適合抓住和定義抽象社會的綜合性文化現象。文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綜合性網絡系統,并且有關工作需要細節性的了解和解釋。但根據詹姆斯·斯科特(1998)所解釋,為了保證管理質量,政府管理系統不得不把社會的無極復雜狀況通過統計、公式、標準化等形式進行“使社會的易讀化”(making society legible)。當然,地方政府經常向有關學者進行咨詢工作,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咨詢一般都出現在項目申請的過程中。非遺項目的定義、初步項目的研究等工作已經被“使易讀化”開始形成對所謂的“文化產品”的保護。

在政府的指導下,政府追求“文化創意”,但是“創意”的概念很模糊;雖然非遺是一種“活態文

化”——這就是說它必然“自然地”改變——但是傳統文化體系以外的影響會引起“不自然”的文化變動和同化。在過去,人們基本上都假設“文化”是“靜態”,但如今這個觀念已經被全面拒絕了[1]。當代“文化”的概念——尤其是“非物質”文化——已經承認文化的“活態性”,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系統不是例外。中國對“文化創意”來自于一個中國特色社會發展模式的邏輯。據田青教授的研究,中國特色的“發展”理念已經開始影響中國對非遺保護的工作,并且,他認為,中國人需要重新審視對傳統文化態度。據他所闡述,中國對文化的“思想”包含進步論的元素,嚴重威脅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他說,對發展的思想“至今影響著我們非遺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而這個思想有更多的人會不假思索地接受。什么思想呢?就是傳統文化也要發展,非遺不單要保護還要發展……發展是硬道理,這是偉人說的,但是什么叫發展?怎么發展?發展的結果是什么?”并且,以中國傳統地方劇為例,田青解釋從改革開放后,大部分中國地方劇已經消失。為了保護傳統文化,人們使用當代經濟理念來“發展文化”,而且這種觀念就意味著對“文化”的“創意”。拿出四川地方劇的例子,他解釋,為了“發展”和“保護”川劇,發展者,“要盡量請名作家寫劇本,要貼近生活,反映現代生活,邀請作曲家來寫曲子,請話劇或者電影導演來導戲,然后請現在的舞美設計師用聲光電來包裝,結果你們知道是什么嗎?結果就是同質化和自己特色的消失。而消失了這個特色之后,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這種同質化是藝術末路,但是現代化帶給人們的一個思想就造成了所有藝術的同質化?!彪m然“文化”是具有活態性的現象,但是通過追求“發展”,通過“創意”意味著一中“非自然”文化變動。[2]

同樣,雖然政府對文化的保護是值得肯定的。但政府的目標不僅局限于追求文化保護,提高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推行大量的經濟發展政策和活動成為文化保護的出發點和目標。在此,短期經濟發展目標和長期文化保護理念經常產生矛盾。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文化開始被商業化了。而商業化的文化是非常表面性的文化,失去了文化的深奧核心。必須強調的是,非遺的重要特點是,非物質文化不是物質文化。傳承人和老一輩文化者去世后,非物質文化就會跟著他們一起走。連續幾十年后,這種商業化情況將會引起文化的形式化。這就是說,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存在,但是他的精髓已經消失了。一種具體事例包括草原民族的奶酒釀制案例:草原民族——尤其是中國蒙古族——崇拜奶制品,尤其是奶酒。根據有些蒙古人說,奶酒在蒙古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奶酒被視為“圣潔之物”,在典禮、儀式、祭祀或盛大的節日,都要飲用奶酒。在日常生活中,客人來訪,在進門時分享一杯酒是表示友好的一種禮節。雖然近年來,不同種類的酒已經開始融入平民生活,但是奶酒的地位和文化內涵仍然存在。比如說,在作者的調研區,老百姓普遍認為,奶酒不含酒精,而算是更高層面的物品??梢哉f,奶酒跟其他酒不一樣,它屬于純潔之物,它與蒙古文化也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奶酒的重要性在很大方面上是源于它的釀制方式,而不是它的酒醉功能。利用馬克思主義的話語來說,奶酒是一種非異化文化產品。在很多方面,可以說,奶酒的制作過程對奶酒的價值遠遠超過奶酒本身的價值。一旦脫離這個綜合性文化情境,奶酒就慢慢地失去其“圣潔之物”的文化地位。釀酒遠非一種獨立“文化元素”或“文化產品”。相反,釀酒文化與生活有密切連結。食物、歌曲、家里手工品制作和家人鄰居的穿梭來往都和釀酒文化有密切關聯。從日常消費的食物到社會性活動,這些活動都有包容性并使社會再生化,同時,也遠遠超越釀酒過程的最終產品的價值。通過釀酒的過程所做出的產品不限制于奶酒,但也好幾個奶制品,并且許多釀酒過程所產生的制品都助于家庭、家族乃至民族之間的社會化以及再社會化。因此,蒙古族所謂的,“奶酒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不能離開于其綜合文化環境;這就是說,釀酒本身不能被視為一個“文化產物”。

最后,這些商業化的開發與利用也會引起文化的Decontextualization (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 是一個人類學的概念。簡單地說,如果有一個文化的“東西”,這個東西也有自己的文化情境。脫離這個情境就會改變它的內涵。這不是說政府為了發展的目的驅使傳統文化的產業化,是有意的來破壞傳統文化體系。但是政府在它自身的角度、自身的利益下會優先考慮到自身的選擇和目標,因此,這篇文章中知識想提出一個想法:因為,非遺保護正在受到政府的極度重視,加上普通老百姓的經濟情況的不斷地改善及對自己本地區非遺興趣的發展,非遺的傳承體系不得不變成一個對非遺保護的核心考慮點。因為非遺又需物質性的形式進行傳承,非遺保護也必然列入一種技術職業體系。

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職業教育理解的啟示

這一點地方政府已經很清楚的意識到了,但是在許多方面,地方政府嚴重缺乏對發展相關政策的人才,況且中國少數民族集中地區經濟發展一般依靠自然資源。非物質文化保護概念不能再被視為政府的責任,雖然在中國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概念中,中國政府一直保持著核心角色,但是社會也必須更積極地、更主動地來參與并支持這項重要工作。因此,作者認為,職業教育研究界可以考慮開始重視傳統技術傳承人的相關研究,有助于當地政府更深入了解傳統文化技術的復雜體系、做出更完善的保護、傳承、傳播和產業化的政策來促進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必須保護當地文化特色的精髓所在。

最重要的是,教育學——尤其是職業教育研究界——也必須認可非遺的傳承體系不一定是一個“老師和徒弟”制度,也不一定能在一個教室里面傳承下來。也可以說,為了把握十分復雜文化網絡系統概念,傳統校內式或培訓班之類的職業教育方式都把其復雜文化概念簡單化了,在某些方面這種教育方式能容易使復雜綜合性文化系統去情境化、同質化。因此,職業教育本身需要把握此機會,深入研究各族傳統文化技藝傳承,重返鄉村,反思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世界觀。從這種新視角,“教育”變成一種又實驗性又全面性的文化經驗,并且,由于文化情境不同,每個教育和傳承模式都以其獨特情況而成熟起來。

通過專家對文化的復雜性的重視和深入研究,我相信,我們在發展地方特色的就業機會、發現新的經濟來源的同時,也能更好保護傳統知識、技術,而且不僅僅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一定會培養出下一代民間藝人。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舞臺以更好的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 Hoffman K. Culture as Text: Hazards and Possibilities of Geertz’s Literary/Literacy Metaphor[J]. Journal of North African Studies.2009,14(3).

[2] 田青.撿起金葉二集 田青“非遺”保護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7:17.

[責任編輯 張棟梁]

草原民族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草原退化的原因,論述了治理草原退化的具體措施,并提出了加強草原管理的方法對策,以期為草原生態恢復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草原退化;治理措施;草原管理;方法對策

在我國廣袤的國土總面積中,擁有各類天然草原(地),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勢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豐富,易成為沙塵暴的發源地。下面,介紹草原退化的原因,論述治理草原退化的具體措施,以期為草原生態恢復與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一、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草原退化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類對草原生態系統長期的嚴重干擾,導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壞,生態環境逐漸惡化,最終失去平衡。

(1)超載過牧。超載過牧是不顧草原第一性生產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規模和放牧頻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長期超過牧草再生量,實行掠奪式經營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況下繼續增加牲畜數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繼續增加→草原加劇退化的惡性循環。所以,沒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2)亂采濫挖。草原牧區、半農半牧區由于缺少燃料,農牧民群眾燒茶做飯,主要依靠拾糞撿柴,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鏟草皮、砍伐草原上的喬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對原生植被造成嚴重破壞。

(3)鼠蟲危害。草原鼠蟲害的發生與猖獗是在一定氣候、土壤、植被條件下形成的,氣候干旱和草原退化為鼠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創造了條件,而鼠蟲危害的發生,又加劇了草原的退化,處于一種惡性交替過程。草層高密度大鼠蟲害不易發生,而草原退化、草層變矮、變稀,有利于鼠蟲害的繁衍。近年來,雖然每年都采取化學、生物等防治措施進行防治,但因經費不足,防治面積小,每年的防治面積只占發生面積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災”的被動局面,防治成果難以鞏固。

(4)毒草危害長期以來,隨著草原“三化”面積的日趨擴大,許多草場優良牧草減少,有毒植物不斷生長蔓延,加劇了草原退化。

(5)監督權力亟需加強,監理經費不足由于草原管理機構位勢低,草原監理部門在執法方面存在很大困難,在處理草場糾紛、工業征占用等問題時,往往執法能力弱,缺乏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無法完成執法任務,或聽而任之。同時,由于經費不足,草原治安派出所、草原經濟民警隊缺乏必要的執法設備,執法過程中取證困難,制約了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治理草原退化的具體措施

(1)落實草原有償承包責任制落實草原分戶有償承包使用,理順草原管理體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無主、放牧無界、使用無償、建設無責”,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責、權、利相結合,適應現階段家畜私營形式的首要措施。這項工作在很多地方還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得到落實,因此,各級政府、領導、業務部門要依據《草原法》,全面徹底地落實草原有償承包責任制,健全投入機制,明確建設責任,真正做到“誰承包、誰建設、誰受益”,才能調動農牧民主動建設草原的積極性,也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進植被恢復。

(2)以草定畜,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加強草原圍欄建設,以草定畜,以畜定草,嚴格控制牲畜數量,實行劃區輪牧,科學合理利用草原,用養并舉。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場時,必須有正確的指導思想,首先要明確,草原是牧業生產資料之一,不單純是自然綜合體,更不能認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時候,必須具有生產觀點,而在利用中應該強調,要利用它就必須付出一定的勞動進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發揮自然生產能力。只有通過一系列的人為措施,才能維持并逐步提高草場生產力,使牲畜得以穩步發展。

(3)充分發揮夏季草場,發展季節畜牧業依據草原的季節分布特點,在調整畜群結構,提高適齡母畜比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場的牧草優勢,適時轉場輪牧,發展季節性畜牧生產,擴大出欄率和商品率,這樣不僅能夠增加農牧民收入,還可以有效減輕冬春草場的放牧壓力,防治進一步退化。此外加強人工草地建設,生產足量優質飼料,增加牧草貯備,降低放牧家畜對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壓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復。

(4)加大鼠蟲害防治力度,鞏固草原鼠蟲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護工作的重要一環,《草原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業務部門必須加強草原建設,搞好鼠蟲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須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鼠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5)加強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區草原為重點,建立重大毒草災害報告制度。實施草原毒草調查、技術規程和防治標準,逐步減少毒草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開展毒草災害的風險評估、生態示范工程、防治機具購置、治理設施的建設、除草藥劑的研制及基層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

三、加強草原管理的方法對策

1.退牧還草,利國惠民

對于草原保護和建設,要“小草,大事業”,即草原生態恢復與可持續發展中極理想的對策還是退牧還草。通過退牧還草,完善生態屏障,改善經營方式,促進經濟的發展,促進畜牧業的發展。既有效益又能保護生態,還能得到實惠。另外,還應加大對畜牧業特別是草原的投入,在某種情況下,對牧區應重點扶持,這也是中央的政策。不僅農業上要加大投入,還應在環境和生態方面加大投入。

2.“畜南下、禽北上”的新思路

“畜南下、禽北上”的思路也成為目前草原生態恢復與可持續發展中的一種新思想。這一思路主要針對畜禽所食植物的特點與植物所分布的特點來解決目前的草原生態退化所面臨的難題,其核心思想是通過科技投入充分利用牧區和農區各自的優勢,使得單位土地面積的光合產物增值,土地增值,節約出大量的土地用于生態保護。

總之,在我國廣袤的國土總面積中,擁有各類天然草原(地),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勢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豐富,易成為沙塵暴的發源地。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上來看,草原生態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本就十分重要。因此,加強治理草原退化和草原管理的方法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林立.草原生態問題及對策[J].水利規劃與設計,2005(3):20-22.

[2]蓋志毅.制度視域下的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漢)[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8.

[3]韓建國、孫洪仁.怎樣保護和利用好草原[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

[4]蓋志毅.草原生態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草原民族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一、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的現實性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切實落實內蒙古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的根本途徑,但如何轉變發展方式:不同的經濟類型及發展條件會有不同的著力點和方法。對于轉變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方式而言,根本在于草原畜牧業資源區域整合,實現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改變傳統畜牧業發展方式,必須以現代市場經濟組織運營思維調整畜牧業經濟發展戰略。目前,傳統畜牧業仍然是內蒙古畜牧業經濟主體發展方式。主要表現在草原資源規?;?、產業化和集約化水平比較低,畜牧業經濟區域分工協作及資源優化配置空間布局沒有形成,全區草原畜牧業資源產業整合效能不足,畜牧經濟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低。改變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現狀,根本在于提升畜牧業經濟集約化、產業化發展水平。而畜牧業經濟發展轉型,關鍵要著眼草原畜牧業資源整合優勢,著力草原畜牧業經濟特色功能區構建,推進區域畜牧業經濟規?;?、集約化和產業化發展。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對內蒙古畜牧業經濟轉型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性。

(一)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的自然基礎

內蒙古草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居延海畔,總面積7880萬公頃,占全區國土總面積的66.6%,占全國草地面積的22%,可利用面積 6359.09萬公頃,占全區草地總面積80.7O%。內蒙古草原草地類型依據區域水熱條件和植被特征差異,隨著地勢、氣候、土壤等生態因素變化,自東向西主要分為五大類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形成五個地帶性草地植被帶。草甸草原總面積862.87萬公頃,占全區草地總面積的10.95%,主要分布于大興安嶺山地及其嶺東、嶺西兩麓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區,其中以分布于嶺西呼倫貝爾高平原東部和錫林郭勒高平原東端的面積最大,占80%。草甸草原自然條件優越,地表水及地下水豐富,年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草原植物種類及飼用植物比較豐富,約220種,主要建群牧草以禾草和雜草為主,適于發展馬、牛等大型牲畜。內蒙古中部和南部屬典型草原,總面積為2767.35萬公頃,占全區草地總面積的35.12%,是內蒙古草原的主體,廣泛分布于呼倫貝爾高平原中西部、錫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陰山北麓丘陵一線、鄂爾多斯高平原東部和西遼河平原東南部。典型草原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是草原帶最基本的類型。該類草原是全區面積最廣的優良天然牧場,飼用植物比較豐富,有258種,自東向西半灌木、灌木成分逐漸增加,絕大多數植物均可供牲畜采食,粗蛋白質和無氮浸出物含量多,適于飼養馬、牛、羊等牲畜,尤其宜于養羊?;哪菰幱诓菰蚧哪倪^渡地帶,總面積841.99萬公頃,占全區草地總面積的10.68%,呈狹長帶狀由東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以錫林郭勒高平原西北部,烏蘭察布高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平原西部為主體?;哪菰瓪夂蚋珊?,年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飼用植物有137種,建群種由旱生叢生小禾草組成。該類草地植物采食率較高,干物質含量較多,尤其是粗蛋白質高。在荒漠草原中,二等草地占75%,屬于優良草地,適于羊的繁衍。草原化荒漠處于荒漠草原西側,總面積538.65萬公頃,占全區草地總面積6.84%。這類草原植被帶比較集中地分布在鄂爾多斯高平原西北角和阿拉善高平原東隅。草原化荒漠是地帶性荒漠植被中干旱程度偏弱的一個類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草地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為主,主要是豆科和藜科植物,次優勢種和伴生種為荒漠草原成分,牧草種類貧乏,產草量低,三等草地占83.5%,主要是旱生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并混生有大量的超旱生小半灌木植物,牧草脂肪和蛋白質含量高。這類草地適宜發展駱駝和羊?;哪怯沙瞪牍嗄竞凸嗄緸橹魉M成的地帶性草地,荒漠區域牧草稀疏且產量低,牧草具有帶刺、含鹽、灰分高特點,適宜發展駱駝??偯娣e1692.31萬公頃,占全區草地總面積的21.47%。位于內蒙古的最西部,東接草原化荒漠,大致以雅布賴山的分水嶺為界,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平原中西部,烏拉特中旗北部,烏拉特后旗西北部,杭錦旗西北部也有分布,年均降水量在30-100毫米?;哪貐^雖然沒有生機盎然的生態植被,卻擁有廣闊的空間地帶,空間資源。而且,這類草地的生產力雖低,但對畜牧業發展卻有特色價值,是阿拉善雙峰駝、白絨山羊和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野驢、野駱駝的重要產地。

基于內蒙古草原空間區域分布、地理氣候環境、生態植被、畜群等區域特點可以看出:內蒙古草原不僅總體面積大,草原畜牧業資源豐富,而且內蒙古草原生態和地理氣候環境呈現區域多樣性、差異性,形成草原區域不同生態植被,形成畜牧業不同地域種群和品質的差異性、多樣性,進而形成內蒙古不同區域畜牧業資源空間特色分布優勢,形成構建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及發展區域特色畜牧業產業經濟的基礎。著眼內蒙古草原畜牧業資源整合優勢、著力畜牧業區域特色優勢打造畜牧業經濟功能區對內蒙古畜牧業經濟發展轉型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二)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的價值

首先,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構建有利于區域經濟潛力發揮。內蒙古地域遼闊,草原資源豐富,自東向西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等五個地帶性草地植被帶,區域特色明顯,草原畜牧經濟的互補性較強,畜牧業資源整合及區域經濟協作潛力巨大。但多年來,從全自治區草原經濟優化資源整合開發利用的市場經濟大視野出發,積極地著力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及相關特色產業打造的意識不強,草原畜牧業資源主體功能區空間優化基本上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這種情形不僅影響著畜牧業經濟規?;?、集約化發展,而且也制約了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其次,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劃有利于轉變畜牧業資源利用方式。傳統粗放經營的自然畜牧業經濟缺乏規模經濟效應,而且經濟只注重畜牧業的初級產量產值,草原資源經營產業鏈短,草原畜牧業資源經濟附加值差,經濟效益低下,畜牧業資源基本處于原料性經營流通。要提升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力,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必須改變。但畜牧業的產業化升級需要畜牧業資源優化整合基礎,這就需要對草原畜牧業功能區的關注。

再次,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劃有利于科學規劃利用草原資源。推進內蒙古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是轉變內蒙古畜牧業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路,這就要立足資源特色,轉變區域經濟宏觀發展觀念,推進內蒙古草原畜牧業資源分類經營,打造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推進草原畜牧業資源的整合、草原畜牧業資源優化配置和特色畜牧業資源優勢發揮,發展區域特色畜牧業經濟,推進區域牧業經濟產業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發展步伐。

最后,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劃是關涉畜牧業經濟發展與草原生態環境保護戰略的大問題。內蒙古草原不同區域的自然生態與畜牧業經濟資源及區域經濟基本優勢不同, 而草原區域畜牧業經濟資源的配置與整合過程決定經濟運行的結果。因此,要使我區畜牧業經濟政策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就要明確各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的發展方向,促進不同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之間的分工協作,促進我區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著力草原畜牧業資源區域整合統籌,實現畜牧業經濟發展轉型與生態環境保護并舉。

二、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原則

草原經濟功能構建要立足內蒙古草原類型及畜牧業資源特色,促進內蒙古生態環境與畜牧經濟可持續發展,更好地實現畜牧業產業化發展與生態保護兩個目標,堅持有利于區域經濟產業化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原則。

(一),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要立足有利于區域經濟產業化發展。首先,樹立現代畜牧業經濟組織運營理念。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要轉變畜牧業發展觀念,以現代畜牧業經濟運營理論為指導,關注有利于區域畜牧業經濟分工協作,資源整合及集約化、產業化利用,在堅持以地域草原自然植被、種群等基礎條件為依據的前提下,同時應該考慮畜牧業經濟市場化、集約化和產業化的其他基礎條件、基礎設施環境因素,諸如交通、信息、畜牧業科技、區域畜牧業產業基礎等。其次,調整畜牧業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涉及突出區域畜牧業資源優勢發揮及區域畜牧業資源整合和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它是區域畜牧業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核心價值在于畜牧業資源的轉型開發利用,而畜牧業資源又是一個復合型資源范疇。畜牧業資源包括畜群種類、草原資源類型等,地理氣候因素、草原資源類型是畜牧業資源的核心基礎,不同地理氣候因素及草原類型其畜牧種群及生產能力不同,畜牧業經濟產業發展優勢不同,最終其畜牧業資源經濟功能不同,相應畜牧業經濟產業結構和畜牧業資源運營發展方式就不同。最后,內蒙古草原經濟功能區構建應堅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內蒙古草原地域廣闊,草原類型差異性較大,草原經濟功能區構建要因地制宜,充分認識草原經濟價值和環境保護功能,充分認識不同地域、不同草原生態環境及物種條件其功能不同,這就要依據草地資源的經濟性能、生態功能等產業化利用特征,科學構建基于草地經濟功能、草地生態功能等實施草地資源分類經營的功能分區模型,建立以區域畜牧業經濟主導功能區為核心的空間格局為主的草地資源分類經營調控機制,形成草地資源在經濟功能、生產系統空間結構優化,實現草原畜牧業資源區域整合與畜牧業產業結構合理布局兼顧的區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保障草原草地資源高效合理利用和畜牧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要立足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原則。廣袤的內蒙古草原是歐亞大陸草原重要組成部分,它連接東北、華北、西北,跨越了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和干旱三個氣候帶,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占據著大陸北方季風主通道和東北、華北上游水源地。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草原所具有的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生態調節功能,其生態狀況關系整個三北地區生態安全。不僅是我國畜牧業經濟的重要資源,也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防線,生態狀況直接關系到國家生態安全。因此,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要立足實現草原經濟區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并舉。

草原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第一,自然地理地質環境形成的問題,這些問題一般不應該納入生態環境范疇,而應該納入自然環境范疇,不應該將地理環境、地質環境的多樣性與生態環境問題相混淆。如內蒙古的一些沙漠戈壁有其特殊的區域環境地理功能,而且某種意義而言,這些特殊的地理植被環境也是一種資源。因此,應該樹立大生態、大資源的環境資源觀念,科學看待和分析自然環境狀況和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第二,由于草原經濟發展造成的環境問題。這類環境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采礦、開設工廠等草原區域工業經濟發展引起的環境問題。主要是大氣環境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局部植被破壞的環境問題。這類環境問題根本解決途徑在于優化工業經濟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和提升資源利用科技水平,著力產業升級,發展循環經濟,實現清潔生產。二是農牧業經濟發展造成的問題。農牧業經濟發展過程造成的問題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就內蒙古的草原生態環境問題而言,根本問題是要解決草地資源的利用方式,通過轉變畜牧業經濟發展方式解決草畜矛盾,解決草原畜牧業發展與草原生態保護問題。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總體上集約化程度比較低,草原資源效益不高,而又面對草原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因此,內蒙古草原經濟需統籌草原工業經濟與畜牧業經濟發展,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態環境局部治理與工業、畜牧業產業經濟空間合理布局及環境全面治理保護相結合。特別要把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轉型放在環境保護的核心地位,按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加快實施草原畜牧業經濟主體功能區戰略,通過對區域草地資源的分類運營,優化畜牧業經濟主體功能區,促進草原資源產業空間集約高效利用,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草原產業經濟空間格局,實現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統一。

三、加快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推進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加快草原經濟功能區構建,在于草原畜牧業資源的優化整合、集約化運營,在于著力推進畜牧業經濟產業化發展。這就要轉變草原畜牧業經濟運營觀念,明確草原畜牧業經濟區域產業化發展戰略,以有利于轉變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調整畜牧業產業結構、有利于區域畜牧業經濟發展力提升為指導思想,以打造特色草原畜牧業經濟產業為龍頭、草原區域畜牧業經濟特色產業集群為紐帶、草原區域經濟畜牧業特色產業園區為平臺構建草原區域畜牧業經濟特色功能區,以此為基礎規劃草原區域畜牧業經濟發展總體戰略。

(一),以構建區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為基礎,優化區域畜牧業經濟空間格局。目前,內蒙古畜牧業經濟仍呈現區域互補協作發展不足的狀況,整體經濟優勢得不到發揮,而區域經濟功能區是實現區域經濟資源優化配置的組織形式。因此,立足優化區域畜牧業資源配置,綜合考慮畜牧業經濟發展整合效益,從區域畜牧業資源基礎條件謀劃區域畜牧業經濟發展,著力打造區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優化區域經濟產業布局和提升畜牧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同時,畜牧業區域經濟應堅持非均衡發展戰略,推動草原畜牧業資源富集區和畜牧業產業化經濟基礎條件比較好的地區率先發展,形成草原畜牧業區域經濟功能區間合理分工,強化區域畜牧業協作整合草原畜牧業資源,形成新型草原區域畜牧業經濟新格局。

(二),發展特色畜牧業產業經濟園區,奠定構建畜牧業經濟功能區的產業基石。構建畜牧業經濟功能區要以特色畜牧業經濟產業園區為平臺,發揮區域特色畜牧業產業規模效應。區域草原資源特色需要以產業化經濟園區作為轉化平臺,特色畜牧業經濟園區是實現草原經濟產業規?;?、產業集約化的組織形式,是草原畜牧業區域經濟功能區的重要支撐。因此,要以特色區域草原畜牧業功能區為基礎,根據不同地區草原資源稟賦、區位自然生態條件差異,因地制宜打造畜牧業產業經濟園區。

(三),以推進草原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打造草原畜牧業經濟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可以突破單產業的邊界,實現產業資源利用互補,提升資源總量效益,形成產業資源優化配置和規模競爭力效應。打造草原畜牧業特色經濟產業集群必須從草原畜牧業資源利用效益、畜牧業區域產業經濟結構、畜牧業產業經濟要素優化整合及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考察,堅持有利于規?;?、集約化運營的指導思想進行經濟園區產業集群規劃設計,著力解決畜牧業產業鏈打造及畜牧業資源規模效益、集約效益的提升問題。

(四),培育畜牧業特色品牌龍頭企業,發展草原畜牧業經濟支柱產業。企業是產業經濟園區的基本要素,特定產業由同類企業構成,園區發展能力與產業構成密切相關,而龍頭企業對產業經濟園區發展具有示范帶動作用。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發展要圍繞建設國家重要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戰略目標,加快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合理統籌畜牧業產業布局和調整畜牧業產業結構,啟動企業創新驅動,特色發展計劃,加快畜牧業產業升級,優化畜牧業生產要素運營空間結構配置。以草原畜牧業特色經濟功能區為基礎實施品牌戰略,發展畜牧業產業品牌龍頭企業,形成區域畜牧業特色支柱產業。

基金項目:中共內蒙古黨校內蒙古草原畜牧業經濟功能區構建與產業化發展課題階段性成果。

(執筆:徐永平 內蒙古黨校、行政學院哲學部教授,法學博士;課題組成員:向榮 呼和浩特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室副教授;托婭 內蒙古黨校教務處副主任科員)

草原民族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保護和改善草原生態環境是內蒙古畜牧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本文在分析了肉牛產業化對草原生態環境的影響后,進一步提出了在畜牧業產業化的進程中如何保護和改善草原生態環境的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畜牧業產業化草原生態環境影響

草原畜牧業是指以天然草原為放牧地、以草原植被為主要飼料的家畜放牧飼養業。草原畜牧業對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尤其是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內蒙古自治區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同時又是一個蒙古族聚居的地區,因此,草原畜牧業在內蒙古的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作為草原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畜牧業產業化在內蒙古有了較快發展,而其中肉牛產業化的發展尤其突出。但是在肉牛產業化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草地資源及其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

一、草地資源在肉牛產業化中的地位

(一)草地資源為肉牛產業提供充足的飼料

肉牛產業化顧名思義,即肉牛產業是整個產業化鏈條中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整個發展必須以肉牛業為基礎。目前內蒙廣大農村牧區的肉牛飼養還停留在以放牧為主的傳統飼養方式上,只有一些肉牛育肥的大戶或是在冬春季節牧民才會進行短期的舍飼,也就是說,牧民飼養肉牛的飼料大部分來自于草地??梢?,在肉牛產業化中,草地為肉牛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飼料。不僅如此,由于草地中擁有多種生物物種,這種天然飼料中便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對肉牛的生長十分有利?;谏鲜鲆恍┰?,草地資源成為了肉牛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基礎,進而也間接的影響到肉牛產業化的順利發展。

(二)草地資源的使用可降低肉牛產業化的成本

內蒙古自治區的草地資源十分豐富,且利用成本較低。同時,草地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與耕地相比,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保證其可持續性生產,幾乎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投入。這樣一種資源的合理使用會使肉牛產業化的成本大大降低,從而增加肉牛產業化中農牧民、龍頭企業、育肥牛大戶及政府等參與主體的經濟利益,有利于推動肉牛產業化的順利進行。

(三)草地資源是肉牛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證

肉牛產業是草原畜牧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肉牛產業化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換句話說,如果要使肉牛產業化能夠持久地實施下去,必須保證肉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而肉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草地資源為依托,沒有草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肉牛產業的發展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資源基礎,肉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進而就會影響使肉牛產業化的進程放慢,從而影響到內蒙古農村牧區的經濟發展,與此同時還會導致農牧民的生活水平短期內無法提高,從而不利于農村牧區的社會穩定。

二、肉牛產業化對草原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超載過牧導致草地植被破壞嚴重,草地退化

長期以來,隨著內蒙古農村牧區人口的不斷增長和對畜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加之當地農牧民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不斷地增加對肉牛的飼養數量,使草場載畜量加大,超載過牧及草場過度開墾現象嚴重,進而導致草地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草地退化嚴重,使草原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F在內蒙古沙化、退化草場面積已達2000萬平方公頃左右,占內蒙古草場總面積的29%。

同時,草地的草群種類發生變化,原有優勢種或伴生種植物,在草群中逐步衰退以至消失,而一年生植物和某些雜類草或有毒有害植物相繼侵入,在嚴重退化地段甚至上升為優勢種地位,草群中優良牧草的生長發育因生長環境條件惡化而明顯減弱,覆蓋度降低,加速了草地沙化速度。

(二)草地生產力下降,草畜矛盾尖銳

由于草地沙化、退化、水土流失嚴重,使草地生產力嚴重下降,平均產草量較20世紀50年代減少30%-50%,嚴重地區多達60%-80%,草地載畜量普遍降低。據統計在內蒙古很多地區有70%-80%的草地超載過牧,一些農牧交錯區超載7倍以上,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嚴重影響了農村牧區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對內蒙古草原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三)草原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更加頻繁

由于對肉牛飼養數量的不斷增加,超載過牧現象的嚴重,進而使草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主要表現在:1.由于草地的嚴重退化,沙化,導致草原鼠害猖獗,沙塵暴頻繁發生;2.草地嚴重退化以后,草地涵養水分的能力下降,加之氣溫升高、蒸發量增大而降水量又在減少,導致冰川后退,河流徑流量銳減,水溪斷流,湖泊沼澤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使得農村牧區干旱缺水草場增多;3.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天然草地野生物種種群數量劇減,有些珍惜物種瀕臨滅絕,許多藥用植物幾乎絕跡。

(四)草地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低

長期以來,內蒙古單純地把傳統畜牧業作為經濟發展目標,過分依賴于單一的動物性產品產出,過度消耗資源,砍伐森林,掠奪草地等。加之內蒙古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使草地資源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優勢和潛力未能與肉牛產業這個支柱產業相結合,從而未能實現對草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就很難獲得最佳的綜合效益。

三、對策建議

保護草地資源,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對實現內蒙古地區草地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因此,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進行這項工作:

(一)進一步落實和完善草牧場“雙權一制”政策 在落實草牧場“雙權一制”問題上,要不斷明確這一政策所要解決的本質問題,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探索一系列在落實“雙權一制”過程中的技術方法,通過嚴格執行,實現草牧場落實“雙權一制”的公平與公正;推行各種形式,比如考慮出臺農牧民可以優先續包曾經包過的草牧場等政策,從根本上解決“所有權缺位”問題,使農牧民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建立草地保護獎懲辦法,對于草牧場養護較好的農牧戶要給予經濟或者物質上的補貼,對于過度開發、利用草牧場的農牧戶要嚴厲的懲罰,對承包農牧戶承包的草地一直處于破壞狀態的,可以考慮解除其承包合同(這些規定應在承包合同中體現);除此之外,還要進一步加強對草地租用的管理,尤其是一些對租用的草牧場只利用不養護的,要對承租者和租賃人進行嚴厲處罰,對于問題嚴重的要考慮解除承包合同。

(二)提高農牧民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意識

自然環境和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條件,尤其對畜牧業來說更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和生存環境。沒有優質的草原及適宜的牧草生長環境,就沒有畜牧業,更談不上畜牧業產業化及其現代化發展。所以應積極向農牧民推廣現代生態技術,教育農牧民自覺主動保護草地資源,合理利用草地資源防止草原退化、沙化現象的再度發生。這既是推動肉牛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工作,同時也是對草原生態環境一種較為有效的保護方式。

(三)實行退牧還草、以草定畜、禁開草原,逐漸轉變傳統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

草原生態環境惡化是內蒙古農村牧區肉牛產業化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問題,也是威脅內蒙古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原因。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減少草原上的放牧牲畜,實現退牧還草,以草定畜。由于農村牧區人口的不斷增加,要根據當地實際,在以草定畜的基礎上確定草原對人口的超載能力,進而實現以畜定人并做好多余人口的安置工作。此外,要采取各種措施,堅決杜絕開墾草原的作法,特別是要嚴格執行《草原法》,依法保護草原。另外,要加大對草原畜牧業的科技投入,加快改良牧草和家畜品種,將草原畜牧業發展轉變到依靠科技提高單產水平上來。

(四)加強宏觀調控,保證良性運轉,完善草場的動態監控體系

草地資源是肉牛產業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絕大多數草地因土壤、水分和氣候等原因不宜發展種植業,而適宜放牧。開發草地資源、發展草業經濟戰略途徑應遵循草業系統工程的理論,結合草地的區域特點,明確以發展專業化為目標,實行種草、養畜、加工、銷售有機的結合,大力推廣種草養畜,即農、牧、林、精、漁、副、工、商綜合性產業即草業的各項技術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充分發揮各項技術的綜合效益,使草業向標準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建立草地資源生產力及環境長期檢測預報網,監測草地環境、生產力演變規律,是實現草地合理利用和科學管理的一種手段。通過檢測適時提供草地資源動態,為計劃部門指導生產、制定計劃、實施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并可及時為畜牧業生產服務,保證肉牛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

(五)加強草地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對農村牧區輕度退化的草地要進行圍欄封育,實行階段性休牧,減輕草場壓力;中度退化的草地要進行長期封育,使草地休養生息,逐漸恢復植被;重度退化和沙化的草地要進行草地改良,或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地和難以恢復植被的草地建設高產優質的人工草地,增加牧草產量;生態環境嚴重惡化的地區要實施生態移民工程。

(六)擴大飼料來源,減輕天然草場壓力

農村牧區可因地制宜建立優質的人工草地,增加牧草產量。一般旱作條件下,單位面積的人工草地產草量比天然草地產草量增加3—5倍,在灌溉條件下,可增加10倍左右,而且顯著提高飼草質量,從根本上解決冬春季節飼草不足,遇災害難以抵擋和限制牲畜發展的瓶頸問題。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段開發高產飼料地,如青貯玉米和飼料高梁等優質飼料地,發展規?;?、舍飼化肉牛產業,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七)實施草地改良工程,改善草地生態環境,達到協調發展 協調發展并不是簡單地維持或恢復某種自然平衡,而是通過人的干預或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為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提供經濟利益和環境利益。草地是肉牛產業發展的基礎和關鍵,通過草地的改良治理,提高產草量,改善牧草品質,增強抗災能力,增強肉牛業發展基礎和后勁,實現草畜同步發展。草原生態恢復建設不僅要實現系統的良性循環,還要實現草原畜牧業經濟系統的良性循環,以及兩個系統耦合的良性循環。

草原民族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是保證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其關鍵在于把產業經濟活動納入地球生態系統的大循環中,以求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本文闡述了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概念、研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探討了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有機融合的方法及措施。

關鍵詞:產業生態化 生態經濟化 有機融合

近幾年來,面對世界性的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環境惡化等問題,一種全新的發展戰略—— 可持續發展已經被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所接受。我國政府于1994年就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提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社會、生態三位一體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資源豐富的中國,全面提升經濟質量、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的重點工作主要有兩個:一是環境資本經營,實現其資本收益的回收,即生態經濟化;二是產業經濟部門的生態化經營,徹底改變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輸出、大量廢棄的低經濟增長帶來嚴重環境資本收益流失或環境資本經營虧損問題,建立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廢物資源化和無害化的“資源—產品—資源化產品—環境加工—再生資源”的系統低成本高效率的產業生態經濟增長方式,即產業生態化。

1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內涵

1.1 產業生態化

1.1.1 產業生態的概念

產業生態化就是把作為物質生產過程主要內容的產業活動納入生態系統的循環中,把產業活動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置于生態系統物質能量的總交換中,實現產業活動與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實現產業生態化要求我們在生產中大力推廣資源節約型生產技術,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產業結構體系,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倡導綠色環保消費。

1.1.2 產業生態化精髓

產業生態化的精髓是實現產業流程的生態化再造,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產業經濟流的生態化再造,通過建立綠色可持續國民賬戶,科學評估反映生態經濟效率、生態可持續能力、財政運行可持續性、代內平衡與代際平衡等質量經濟指標,實現環境資本收益的回收。(2)產業代謝過程的生態化再造,通過投入產出的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等方法重建產業過程中物質、能量、信息以及資金流動的生態化網絡系統,實現系統成本最小化、消費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產業生態實體。(3)產業集群布局的生態化再造,通過資源循環、互補與共生的內在流動規律,實現關聯關聯產業的生態化集群,最大限度地利用該產業生態系統的資源創造價值,實現整個系統低成本高效率的經濟產出。

1.1.3 產業生態化的作用與意義

產業生態化是為了經濟走向質量與循環的優先發展道路,而不是狹隘的以保護生態來遏制經濟發展,因此這要求以質量經濟為最終目標的經濟過程的兩個方面必須相互協調。這就是說產業生態化并不是簡單強調保護生態環境而阻礙經濟發展,而真正要強調的本質是實現以低耗、優化利用生態原料資源的產業經濟系統,強調生態資本貨幣價值最大化的生態產業經濟化系統、重新進行有機整合形成一種新的社會經濟發展系統,這個系統在實現低耗優質的產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同時,更能夠實現生態資源經濟化的資本化經營實踐,這種發展系統正是與科學發展觀要求是相一致的,能夠保證生態系統的安全、社會發展的穩定、經濟發展優質的循環經濟發展系統。

1.2 生態經濟化

1.2.1 生態經濟化概念

生態經濟化就是采用合理經營和適度利用,通過市場機制實現環境資產的真實價值,合理回收環境資產的增值,建立健全綠色會計制度和國民賬戶體系,真正建立環境資產資本化經營機制,實現環境資產的有機生態循環以及環境資產持續考慮的價值供給和增值(亦即還原環境資產的資本性本質)。

1.2.2 生態經濟化本質

生態經濟化就是認為:環境是資產,是一種特殊資產。作為資產,它能夠通過交易發生產權或使用權的轉移,并能夠直接或間接地為擁有者(企業)帶來利益。作為特殊資產,一則體現在它與人力資本并列成為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典型方式包括:一是通過有形物質轉移實現價值或價值增值,如礦產、水、森林、土地以及各種生物等環境資源性資產;二是通過無形生態服務實現其價值或系統網絡外部性價值的增值,如區域性生態環境的生態凈化、生態舒適度、生態美度等環境功能性資產。盡管這些環境資產有諸多差異性,可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在傳統經濟方式下,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區域經濟強度的增強,環境資產愈加稀缺和有限,甚至形成環境悲劇。

2研究現狀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于20世紀80年代末提出“產業生態化”產業經濟發展思想,正是因為它與人類生存安全和真正富裕的質量經濟的需要相一致,隨后,很快就由概念轉化為指導產業設計的理論工具和方法?;仡櫰湓缙诘难芯颗c實踐,“產業生態化”僅是將生態學原理運用于產品和流程的產業設計中,目的是實現產業生態系統的能量和物質消費的優化,廢棄物產出的最小化;隨后發展到運用原理革新傳統經濟增長方式,重新構建一個全新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系統,以此來指導產品和產業過程設計,指導生產和消費賴以存在的經濟制度的設計,并指導人們深入分析經濟系統中復雜的物質和能量的流動規律。如同Cantlon的研究結論:將生態原理融入文化和制度革新,融入產業與政治經濟過程中的社會文化經濟中,才是令人滿意的、可持續的系統。

3存在問題

顯然,人們已經認識到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對于實現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但如何真正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機融合,仍然存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對于生態環境資源價格的制定缺乏一定的標準、法律法規及相關的職能部門。(2)沒有形成良好的自然生產要素市場。(3)生態環境資源的公共化和價格扭曲。(4)傳統的衡量社會發展水平的方式存在弊端,沒有將生態環境的貢獻納入其中。(5)對于如何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相互融合,仍然存在缺乏成熟完善的措施。

4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相互融合,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4.1 有機融合的必要性

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融合,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有力的保證。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前者是產業過程的變革,后者是生態系統的價值化與貨幣化。兩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整個社會發展的生態化和經濟化,實現社會的真正富裕。

(1)產業生態化為保證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實現經濟、生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其關鍵在于把產業活動納入到地球生態系統的大循環,以求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2)生態經濟化是掃除實現產業生態化的障礙的重要手段。當前許多公共資源產權不明,價格扭曲阻礙了產業生態化的進程。主要表現為因產權不明而導致的資源無價、低價,因補貼而造成的某些生產資料價格低于其生產成本等。生態經濟化就是通過制定規則,對污染量進行定價,對生態環境、資源的價格進行正確評估,從而有效地利用價格效應,進行市場交易。在市場價格效應下,環境資源的合理定價,會激勵廠商企業節省資源、綜合利用資源,以求利潤最大化。

因此,要使我國強大的環境資本成為真正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穩定、高效率增長的循環動力,就一定要革新高耗、低效的濫用環境資源制度,必須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融合,以確保資源性資本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堅實基礎。

4.2 實現有機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1)制定環境價格。價格是引導行業行為的有力杠桿。我們要根據一定原則對生態環境資源實行定價,以便所有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主體都因損害了生態環境資源的價值而付出了相應的代價,任何保護環境的產業都能因其恢復和增加了生態環境資源價值而得到豐厚的報償。(2)完善產權制度,提出完整的產業體系政策指導,加強環境立法。產權界定是產業賴以生存的基礎。許多生態環境資源是可以事實產權界定的,如森林、山林、草原、流域、湖泊等,可將限定用途的使用權交與一定的主體加以產業化經營和管理,并且賦予其不受污染破壞的權利。有的環境要素如大氣、海洋等不好進行產權界定,則需要采用立法的方式加以保護。(3)建立一個新的要素市場—— 自然生產要素市場。企業必須通過市場交易才能獲取這些要素,它們可能造成的外部成本就事先被內部化了。這就勢必使企業盡可能節約利用資源,推動產業向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減輕對環境的損害。(4)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生態經濟化與產業生態化的有機融合。從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經濟的角度看,生態經濟化與產業生態化是一致的。我們要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度上多下工夫,要在產業規模與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大力推進生態經濟化的進程,逐步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發展的同步。(5)轉變觀念,將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納入政績考核之中。我國在長期加強政府職能以來,認為環境產權公有,甚至認為生態環境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而忽視了它們是人類生存之本的重要性,或者是由于為了政績、為了片面追求地方經濟發展,而導致生態環境的嚴重污染與破壞。這要求我們必須強化宣傳教育,轉變人們的觀念,并且將環境保護與經濟質量作為政績考核的主要指標,加快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結合。(6)建立綠色會計制度和國民賬戶體系,利用綠色GDP來衡量社會的發展水平。綠色GDP=現行GDP-自然部分虛數-人文部分虛數,充分體現生態環境資源對社會發展的貢獻力量。

5結語

實現產業生態化與生態經濟化的有機融合,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真正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三者的協調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效益為中心,加強宣傳教育,強調協調發展,提高經濟質量,保護生態環境資源,從而達到產業生態化過程中的資源高效利用、產出經濟化與最大化、排放最小化與生態化的循環經濟,質量經濟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黃志斌,王小華.產業生態化的經濟學分析與對策探討[J].華東經濟管理,2004,14(3):7~8.

[2] 劉登義.生態安徽的理論與實踐[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41.

草原民族文化論文范文第6篇

2014年10月,中國當代著名詩人和文化學者吉狄馬加獲南非“2014姆基瓦人道主義獎”,并被授予“世界性人民文化的卓越捍衛者”稱號。頒獎詞中稱,這是為了表彰他在詩歌藝術領域的卓越造詣和在文化傳播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此獎曾授予納爾遜·曼德拉和勞爾·卡斯特羅。這是亞洲人第一次獲得這個獎項。吉狄馬加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為土地和生命而寫作”,致力于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在引領和推動國際詩歌創作發展和世界各國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許多艱苦卓絕的工作,其奠基性、開拓性和創造性貢獻世人公認,獲此殊榮,當之無愧。他在頒獎儀式書面致答辭中強調:“我將把這一崇高的來自非洲的獎勵,看成是你們對偉大的中國和對勤勞、智慧、善良的中國人民的一種友好的方式和致敬,因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在南非人民對抗殖民主義侵略和強權的每一個時期,都堅定地站在南非人民所從事的正義事業的一邊,直至黑暗的種族隔離制度最終從這個地球上消失?!比绻f榮獲“姆基瓦人道主義獎”能充分說明吉狄馬加與非洲最緊密的精神聯系,那么他的獲獎答辭則清楚地指出了自己獲獎的基礎和前提,是我們考察他與非洲緊密精神聯系時應當深思的。

情系非洲“黑人兄弟”

吉狄馬加1985年24歲時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即獲得國家級詩歌大獎的《初戀的歌》,就有不少直接或間接書寫非洲的篇什,其中1983年寫的《古老的土地》,30多年來一直受到國內外讀者和詩人的高度評價?!拔艺驹跊錾饺悍遄o衛的山野上,/腳下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是一片埋下了祖先頭顱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比歷史更悠久的土地,/世上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土地。/……我仿佛看見黑人,那些黑色的兄弟,/正踩著非洲沉沉的身軀,/他們的腳踏響了土地,那是一片非洲鼓一般的土地,/那是和他們的皮膚一樣黝黑的土地,/眼里流出一個鮮紅的黎明?!边@首詩真實生動地描繪了非洲人民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活力,把他們生活的沉重、不屈的奮斗和美好的夢想表現得淋漓盡致。作品的最后寫道:“古老的土地,/比歷史更悠久的土地,/世上不知有多少這樣古老的土地。/在活著的時候,或是死了,/我的頭顱,那彝人的頭顱,/將刻上人類友愛的詩句?!睙釔凼澜缟纤小肮爬系耐恋亍?,不論生與死都在頭顱“刻上人類友愛的詩句”,當然會打動世界上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包括非洲“黑人兄弟”。作品問世不久,吉狄馬加在接受埃及《十月》雜志記者澤西拉·比耶利博士訪問時,又應比耶利的要求,專門朗讀了這首詩,于是埃及和非洲各國人民迅速地聽到了中國詩人的心聲,感受到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靈犀相通,中國夢和非洲夢有共同性。進入21世紀后,這首詩在國外以不同的語言文字傳播,引起了更廣泛更強烈的反響。亞非拉和歐美詩人不時提到這首詩,因為詩中不僅表達了對“黑人兄弟”的深情厚誼,還表達了刻骨銘心的“人類友愛”。正是這種博大的“人類友愛”,縮短了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心靈距離,這首詩才引起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共鳴,并成為世人公認的經典。

非洲人杰地靈,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墒乾F在非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也面臨不少本土性和全球性問題。吉狄馬加始終情系非洲的和平與發展及“黑色兄弟”的福祉,并寫詩分享其歡樂,分擔其憂愁。

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在現代化過程中一直面臨著精神信仰的缺失和物質主義的侵蝕,許多獨特的本土元素逐步消失了,吉狄馬加為此曾再三寫詩表達憂思。如《最后的酒徒》:“你的血液中布滿了沖突/我說不清你是不是酋長的兒子/但羊皮的氣息卻彌漫在你的發間/你注定是一個精神病患者/因為草原失去的影子/會讓你一生哀哀地嘶鳴?!?007年8月《南方周末》記者問他:“酋長”、“羊皮”、“精神病患者”這些詞對一個彝族詩人意味著什么?他說,“精神病患者”是一個象征,指人類現代化過程中“自身的精神失衡”,“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恐怕全球都如此,彝族也不例外,很多值得留存的東西、個性的東西開始泯滅了?!苯又衷郀柣脑捳f:“非洲死一個部落酋長,相當于在歐洲毀掉一個博物館,這無疑是一件最叫人心痛的事?!敝袊腿艘灰环侵奕艘灰蝗祟?,都面臨“精神失衡”,這是被美國評論家稱為“中國西部一位偉大靈魂”的詩人無法消除的心結。2007年吉狄馬加寫的另一首詩《我聽說》,也心憂如焚:“我聽說/在南美安第斯山的叢林中/蜻蜓翅膀的一次震顫/能引發太平洋上空的/一場暴雨/我不知道/在我的故鄉大涼山吉勒布特/一只綿羊的死亡/會不會凍醒東非原野上的獵豹/雖然我沒有在一個瞬間/看見過這樣的奇跡/但我卻相信,這個世界的萬物/一定隱藏著某種神秘的聯系……”前面一首詩擔憂非洲精神“失衡”,文化個性“泯滅”;后一首詩則以自己故鄉綿羊的“死亡”和東非獵豹能否“凍醒”為喻,同樣沿著中國彝人一一非洲人一一全人類的詩學思維路線,表達是對中非和全球物種消失、生態失衡的焦慮。非洲戰火綿延,暴力不止,饑餓和瘟疫時刻威脅著人類,因此吉狄馬加在《科洛希姆斗獸場》、《鹿回頭》、《回望二十世紀》、《那是我們的父輩》等許多詩篇中不斷吶喊,呼吁結束戰爭、停止暴力、解救被饑餓、瘟疫和艾滋病逼到死亡邊緣的人們?!拔抑揽坡逑D范帆F場/可以容納六萬觀眾/他們在那里欣賞/殺人的歡暢/我知道這不是遠古的神話/喪盡天良的殺戮/亙古以來就從未消亡/從波蘭平原庫特諾的焚尸爐/到如今黑種民族/在南非遭受的屈辱”,“我將我的臉龐/貼在科洛希姆斗獸場的/老墻上/當刀劍的撞擊停息/當呻吟再沒有回響”;“……非洲的饑餓直到今天還張著絕望的嘴/我曾相信過上帝的公平,然而在這個星球上/還生活著許許多多不幸的人們/公平和正義卻從未降臨在他們的頭上?!边@類讓人讀后難以抑制驚悚、震撼、憤懣的詩性畫面,蘊藉著博大的人類之愛,也顯現了對非洲人民無比強烈的兄弟之情。

高度評價非洲現代文學及“黑人性運動”

原始、奇異、破碎、危險等,是世人對非洲的基本想象;非洲文明、文化、文學落后于世界潮流,幾乎是包括文學界在內的社會各界的共識。由于長期受西方文學中心論的影響,中國當代作家對非洲文學所知甚少乃至無所知者比例較大,知之較多認識較深者比例很小,因此在“中國作家談外國文學”這類圖書里,談西方文學者比比皆是,談包括非洲文學在內的非西方文學者寥若晨星,報刊上關于非洲文學的文章歷來罕見。吉狄馬加進入中國作家協會領導層之后有意改變這種狀況。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他已成為中國文學創作領域對非洲現代文學最關注、最了解,也對介紹和評論非洲現代文學最熱情、最給力的作家和文學領軍人。在吉狄馬加大約20部著作中,詩集里有許多關于非洲的詩歌,詩文集、演講集、訪談及隨筆集里有大量介紹和評論非洲文學的文章,其中介紹和評論非洲現代作家作品的文章最多。因為他的評論是在全球化演進、現代化嬗變和世界文學潮流起伏消長的大背景上立論的,所以話語中表現了吉狄馬加特有的大視角和大氣度。他的評論全面、新穎、深刻,給人以聞所未聞的感覺。這對糾正當代文壇漠視非洲文學的錯誤傾向,扭轉眾多作家對非洲文學認知缺失的局面,引導廣大讀者閱讀非洲文學作品和擴大世界文學視野,以及推動中外文學交流與對話,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世紀伊始,吉狄馬加在2001年第三期《世界文學》上發表重要文章《尋找另一種聲音》,立即引起廣泛關注,外國文學出版社2003年9月以此文題目為書名,推出“我讀外國文學”專集,收錄文章37篇,作者有莫言、賈平凹、劉心武、余華、張煒、蘇童、馮至、袁可嘉、鄭敏、海子、王小波、于堅等36位,無一不是名家。他們文筆從容,文章質地厚重,反映了當時中外文學交流的最高水平。但是名家們大多談的是讀西方文學的體會,談非西方文學者少,談的內容也不過三言兩語。莫言、殘雪談及拉美文學,吉狄馬加之外,沒人談非洲文學。36位作者中既談西方文學又談非西方文學,而且從根本上和整體上評論非洲文學與拉美文學者,是吉狄馬加。吉狄馬加文章中表現的世界文學觀念和文學價值觀念,以及對非洲文學的評論,在新舊世紀之交中國文壇上堪稱空谷足音。其要點有三:第一,吉狄馬加認為,世界文學“是世界不同國度、不同種族的文學”,不同國度和種族的文學大師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文學奇跡”,使人們“真正認識了這個世界”。他們不朽的作品,也成為人們“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吉狄馬加對世界文學這種認識超越了西方文學中心論,他對文學認識價值和精神意義的把握也是十分正確的。第二,吉狄馬加高度概括了黑人現代文學對非洲大陸劃時代的貢獻和對世界不同文明應當共存互鑒的啟示作用。他說:“黑人現代文學,是二十世紀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不少黑人作家的作品,今天已成為世界人民“公認的經典”,這些作品“把一個真實的非洲和黑人的靈魂呈現給世人”,使人們懂得“這個世界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從而“更加關心別人的命運,關心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共存?!钡谌?,吉狄馬加特別推崇出生于馬尼提克島的詩人塞澤爾和出生于塞內加爾的詩人桑戈爾,盛贊他們提倡的“黑人性”運動,認為他們擺脫歐洲文化中心主義影響,從黑人文化中吸取靈感,把源于他們祖先流傳的神話歷史,神圣語言以及殘酷的現實生活,都完整地融入自己的創作世界,在短暫的時間內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創造了一個現代神話”,對世界上一切弱勢群體的文學如何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示范”。他說,自己閱讀桑戈爾充滿祖先的精神,語言仿佛是非洲祭祀夢囈和祈禱一樣既感親切又感有無窮生命力的文學,“就像一股電流穿透了我的全身”;他還說,閱讀被稱為“非洲現代文學之父”的阿契貝和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索因卡的作品,也曾給他“難以估量的影響”。顯然,吉狄馬加對于誤解非洲但不固執己見的人們來說,仍舊有不少啟示性。

近十年間,吉狄馬加的非洲情懷上升至更高層面,他同非洲的精神聯系更為緊密,推動中國和非洲文明、文化、文學的交流互鑒更加不遺余力。單看其演講,就能證明這種趨向。他2005年11月9日在清華大學的演講《漫談我的文學觀與閱讀生活》,2008年10月16日在“當代世界文學與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演講《當代世界語境下的中國詩人的寫作》,2009年7月10日在中韓作家對話會上的講演《中國西部文學與今天的世界》,2009年11月23日在魯迅文學院的演講《多元民族特質文化與文學的人類意識》,2012年8月10日在國際土著民族詩人圓桌會議上的演講《我們的繼續存在,是人類對自身的救贖》,都一再談論非洲,對非洲文明、文化、文學的論述比以前更全面、更充分、更深入。他談論非洲現代文學,是站在21世紀這個時代的高度,以全球視野和人類意識觀察思考問題的,不像一般作家和詩人那樣局限在寫什么、怎么寫、寫得怎樣等層面;而身為作家與詩人,他評論非洲現代文學,又特別看重黑人精神和黑人心靈的創造性表達,關注文本的精神性、心靈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從上述演講中可以看到,他對非洲現代作家作品和文學現象的感悟和認知,特別是對非洲現代文學世界意義和人類學民族學價值的分析、理解與評說,不少方面超越了有關文學理論家和文學史家。其中在國際土著民族詩人圓桌會議上的演講就是典型的例證。這篇演講題為《我們的繼續存在,是人類對自身的救贖》,為會議的主旨演講,中心內容是論證世界土著民族、土著文化和土著文學的“繼續存在”對當今人類解救危機和世界減少災難的偉大意義。其中,最關鍵的話語就是從非洲詩人艾梅·塞澤爾說起的:“偉大的馬提尼克詩人和政治活動家艾梅·塞澤爾呼吁以‘歷史權利’,來進一步關注土著民族的文化傳承,他所提出的‘黑人性’,無疑是非洲以及世界黑人文化復興運動的最為重要的理論基石。艾梅·塞澤爾給了我們一個寶貴的啟示,那就是我們必須找回屬于自己的‘歷史的權利’,為真正實現和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文化多樣性而付諸行動。從21世紀開始以來,將多樣性當做一種現代性的象征來用已經成了人類的普遍共識,或者說成了絕大多數人所認同的一種具有道德精神的基本原則??梢哉f,今天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域的各個古老民族的存在和文化延續,將是人類對自身的救贖,因為我們曾長時間缺乏對不同文化和傳統的理解及尊重?!敝袊氖澜缥膶W史,有的根本沒有論述塞澤爾,有的只作了簡單介紹,吉狄馬加在一個國際學術會議的主旨演講中對塞澤爾及其倡導的黑人性文化復興運動作如此崇高的評價,可以說“史無前例”,是多重意義上的超越。如果我們知道吉狄馬加2012年還創作過專門獻給塞澤爾的詩篇《那是我們的父輩》,讀過“塞澤爾,我已經在你的黑人意識里看見了/你對這個世界的悲憫之情/因為凡是親近過你的靈魂,看見過你的眼睛的生命個體/無論他們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都會相信你全部的詩歌/就是一個離去和歸來的記憶……”讀過這種充滿崇高詩情和深邃歷史哲理的詩句,我們對非洲現代文學的認識,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認識,當然還有吉狄馬加與非洲精神聯系的認識,就必然更全面更深刻了。

獻給納爾遜一曼德拉的詩蘊藉著高尚而深邃的精神意義

在世紀之交有關非洲的詩歌中,吉狄馬加的《回望20世紀——獻給納爾遜·曼德拉》是一首大詩、奇詩,富有探索性和獨創性的好詩。它在人類幾千年歷史的坐標上,書寫當今世界100年的歷史,向世界發出了黃鐘大呂般的聲音。作品以“你(指20世紀)好像是上帝在無意間遺失的一把鋒利無比的雙刃劍”為總體隱喻,通篇都是“世界太息”和“世紀太息”,其中也包括對非洲人民遭受殖民統治時期悲慘命運的感喟,對非洲黑人土著文化相繼消失的嗟嘆。此詩的副標題“獻給納爾遜·曼德拉”,寓有深意。曼德拉是世人公認的非洲黑人解放運動領袖,非洲各族人民反抗新老殖民主義斗爭的偉大旗手,也是20世紀人類精神的代表。納爾遜·曼德拉這個名字已經是一個不朽的符號,以“獻給納爾遜·曼德拉”為副標題,增添了詩的內涵,擴大了詩美空間,既凸顯了非洲人民數不盡的歷史災難和艱苦卓絕的抗爭,也彰明了當今世界的時代主潮和人類的崇高精神?!痘赝?0世紀》70多行,用“我們”10余次,把“你”作為“20世紀”代稱用了30余次,這種寫法讓時間獲得了生命,在詩里形成了對話機制,同時也激活并貫通了文路,使全詩情思浩蕩、大氣淋漓?!澳銥榱笋R丁·路德·金聞名全世界/卻讓這個人以被別人槍殺為代價/你在非洲產生過博卡薩這樣可以吃人肉的獨裁者/同樣你也在非洲養育了人類的驕子納爾遜·曼德拉/你叫柏林墻在一夜之間倒塌/你卻又叫車臣人和俄羅斯人產生仇恨/還沒有等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真正和解/你又在科索沃引發了新的危機和沖突/你讓人類在極度縱欲的歡娛之后/最后卻要承受艾滋病的痛苦和折磨/你的確認人類看到了遺傳工程的好處/卻又讓人類的精神在工業文明的泥沼中異化而死亡……”這首詩內容與全球五大洲相關,與非洲的現實困境和精神危機當然也有切實聯系。其文本的話語系統蘊藉深厚,極富張力,表達總在顯現與隱藏、有解與無解之間,藝術天地極大。作品并沒有舍棄形象意象隱喻象征,同時又把20世紀眾多矛盾對立的人或事并置,構成歷史悖論,在真善美和假惡丑的對抗對撞中呈現百年的歷史哲學,從而激發人們的想象與思考,使讀者在情感和理智上得到提升。把非洲“吃人肉的獨裁者”博卡薩和非洲養育的“人類的驕子”曼德拉比較對照,其思想沖擊力和藝術震撼力是不言而喻的,認識非洲和世界的復雜性,正可由此進入。面對20世紀數不清的歷史悖論,如果讀者深入思索,從曼德拉身上就可以找到不少解惑的突破口,看到人類歷史的光明面,并且以正確的姿態面對21世紀。

2013年12月5日,納爾遜·曼德拉逝世,全世界都為他逝世而哀傷,用各種各樣的形式深切地悼念他,幾十億人民以數千種語言表達著自己的悲痛。吉狄馬加的方式是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漢語在幾天之后寫出了出于自己靈魂深處的詩句。這是一首長詩,2013年12月10日,即世人向曼德拉遺體告別之前問世,題目是: 《我們的父親》。在吉狄馬加心中,曼德拉是我們在精神上永遠不會死去的父親,他偉大的人格和巨大精神力量超越國界、種族以及不同的信仰,深刻地影響著人類對自由、平等、公正的價值體系的重構,從而為人類不同種族、族群的和平共處開辟出更廣闊的道路?!拔已鲋^——想念他!/只能長久地望著無盡的夜空/我為那永恒的黑色再沒有回聲/而感到隱隱的不安,風已停止了吹拂/是在一個片刻,還是在某一個瞬間/在我們不經意的時候/他已經站在通往天堂的路口/似乎剛剛轉過身,在向我們招手/臉上露出微笑,這是屬于他的微笑/他的身影開始漸漸地遠去/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他要去的那個地方,就是靈魂的安息之地/那個叫古努的村落,正準備迎接他的回歸……”這是長詩的開篇,用高視角和大視境,寫非同尋常的悼念:仰著頭長久地望著無盡夜空的想念。然而“永恒的黑色再沒有回聲”,不經意間“他已經站在通往天堂的路口”,出神入化的描述,凸顯了一種中外詩人都在孜孜追求的“神性”,但是吉狄馬加追求的這種“神性”,不是屬于上帝們的那種“神性”,而是人類尊崇的一種“精神”或“精神性”。你看,那個已經站在通往天堂路口、我們無限想念的人在向我們招手了,而且臉上還露出了我們非常熟悉的“屬于他的微笑”??梢哉f,這樣開頭是神性、人性、詩性的變奏與交響,匯合著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億萬人民群眾的無比悲傷與無限崇敬。法國一位文學評論家說,“吉狄馬加是一位偉大的講故事的人。我們信他的故事,我們跟隨這些故事,盡管它們是悲劇性的。也正因為它們是悲劇性的。在今日詩歌中擁有故事的敏感,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天賦?!边@段話在吉狄馬加《我們的父親》中,也得到了印證。在富有神性的開篇之后,吉狄馬加就開始給我們“講故事”了——從“一個黑色的孩子,開始了漫長的奔跑”講起,講“這個有著羊毛一樣有著卷發的黑孩子”怎樣“沿著他選擇的道路”百折不撓地前進,怎樣面對“監禁、酷刑、迫害以及隨時的死亡”,怎樣“帶領大家去打開那一扇名字叫做自由的沉重的大門”,怎樣“九死一生從未改變”、“始終只有一個目標”,怎樣堅信“愛和寬恕能將一切仇恨的堅冰溶化”,最后達到目標時又怎樣“用平靜而溫暖的語言告訴人類——忘記仇恨!”這的確是一個故事,不過不是一般的故事,而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一個頂天立地受到全人類敬愛的人類精神領袖的故事,而吉狄馬加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也極為充分地運用了他已操練、創造了30多年的“吉狄馬加詩學”,把這個故事從頭至尾由外到內徹底地精神化、心靈化、審美化了。應當說,30年來每一階段都有不少“標示當代詩歌等高線”、“寫得足夠大氣、誠摯、靈動,充滿抒情汁液”(唐曉渡語)的吉狄馬加,這些年來還有不少“超越”了“當代詩歌等高線”的好詩、奇詩和大詩,本文論及的《回望20世紀》、《那是我們的父輩》和這首《我們的父親》,都是這樣的詩篇。

詩歌閱讀廣泛的讀者,讀吉狄馬加悼念曼德拉的詩時,也許會聯想到美國詩人瑪雅·安杰盧同一時期悼念曼德拉的詩。安杰盧是一位有傳奇色彩的黑人女性,美國民權運動的知名人士,卓有成就的美國作家和詩人。作為美國黑人女詩人的杰出代表,她1993年曾在克林頓總統就職典禮上朗誦詩歌,轟動一時。2013年12月6日,即曼德拉逝世第二天,美國國務院公布了一段時長四分四十秒的錄像,內容就是安杰盧“代表美國人民致納爾遜·曼德拉的頌詩”。此詩題為《他的日子結束了》,開篇為“他的日子結束了”。/結束了。/消息乘著風的翅膀而來,/不愿馱起這份重負。/納爾遜·曼德拉的日子結束了。//消息傳到我們美國,/不意外,可還是不想聽到。/我們的世界突然變得黯淡,/我們的天空鉛一般沉痛。//他的日子結束了。//我們看見你們,南非的人民,無言地站立,當那最后的門猛然關閉,/再不會有旅人歸來了……”全詩也歌唱了曼德拉的偉大人格和精神力量,贊頌了他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歷史功績,表達了對人權、自由、和解、寬容的肯定和熱望。兩首長詩各有千秋,然而兩位詩人在歷史觀、文化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上的差別也明顯或隱蔽地活躍在字里行間,甚至同用“人權”、“民主”、“自由”等詞匯,所指也大為不同,需要細心解讀。要而言之,安杰盧是以美國為中心視角的,吉狄馬加采用的卻是中國——非洲—世界共同視角。詩的標題《他的日子結束了》和《我們的父親》,差異是極為明顯的。詩行中的話語差異更明顯。按血統說,黑人安杰盧與曼德拉同源,但其詩“他”字連篇,“這里,在美國,我們……”成為標準句型;而吉狄馬加筆下,“我們的父親”卻不曾離口,這不是故意做作的稱謂,不是矯情,與“黑人兄弟”、“我們的父輩”稱謂一樣,都表現了特殊的親情,帶有詩人的血溫。稱呼之內,有文化身份與寫作立場問題?!奥吕俏覀冊诰裆嫌肋h不會死去的父親”,是說曼德拉精神不僅屬于他個人和南非,也屬于我們中國人和全人類,不僅屬于過去和現在,也屬于未來??傊?,吉狄馬加《我們的父親》是吉狄馬加創作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很有可能成為世界詩壇悼念曼德拉詩歌中的經典,因為它不僅表現了中國詩人吉狄馬加與非洲的精神聯系,也表現了中國人——非洲人——全人類之間的精神聯系。

上一篇:發射天線廣播電視論文范文下一篇:小微物流企業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