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景觀文化范文

2023-09-21

景觀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遺產保護理念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不斷轉變,從單體文物保護到整體環境保護,從靜態、被動保護到動態、主動保護,我國的遺產保護體系已日趨完善。本文以大理古城為例,通過文獻研究和深度訪談,分析了大理古城活化利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整合文化資源、活化文化遺產、留住原住民、減緩開發速度等大理古城保護活化的對策措施,探討大理古城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大理古城;文化遺產;活化

早在1982年,大理古城就成為國務院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大理州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先后出臺《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2007)、《大理古城古民居保護管理辦法》(2012)、《大理市大理古城保護管理辦法》(2014)等地方性文件,開展了古城保護的積極探索,也取得了較大成績。然而,在全球現代化、城市化的沖擊下,大理古城遺產保護工作面臨一系列的挑戰,2013年曾因文化遺產遭到嚴重破壞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國家文物局通報批評,遺產保護與追求經濟效益的矛盾凸顯。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讓文物活起來做了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那么,應如何發揮文化遺產的作用,讓大理古城活起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一、大理古城概況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約3平方公里。全城西靠蒼山、東面洱海,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城,從南到北有五條大街,從東到西有八條巷子,明清棋盤式建筑格局,城區內風貌尚存,肌理清晰,保留部分城墻遺存。古城內分布著總統兵馬大元帥府、文廟、西云書院、天主教堂、蔣公祠等多處文物古跡,是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綜合體。

大理古城地處滇西要沖,是滇、川、藏的交通樞紐,是中國同東南亞、南亞各國交流的大通道。大理古城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白族人民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使得大理古城成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國內外不同文化和文明在此匯合交融。大理古城不僅承載著歷史各個階段的城市記憶,還積淀和傳承著鮮明獨特的白族文化。因大理文化在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中形成開放性、包容性和多樣性的特色,大理古城又常被人們譽為“最后的理想國”“烏托邦”,成為美好、自由的代名詞。大理古城旅游資源豐富,是云南昆明—大理—麗江旅游線路的重要節點,也是國際上較為成熟的旅游目的地。據2017年大理州旅游大數據分析,來大理旅游的2100萬游客中,大理古城是大部分游客的首選,全年接待游客1292.37萬次,占61.94%,是大理重要的旅游資源。

二、大理古城活化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真實性喪失

古城環境的形成是一個持續而漸進的過程,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有著不同時代的烙印,凝聚著前人的智慧,記錄著城市的生長和發展。大理古城內的建筑猶如層積巖一般共存共生,600余年的歷史變遷留下各個時期的歷史印記。近些年,古城大量拆除、改造或重建傳統建筑,對大理古城歷史遺存的保護和古城生命的延續起到了“建設性破壞”的作用。2018年實施的大理古城風貌提升項目,以恢復“清末民初”白族民居建筑風格為目的,對不符合古城風貌的門窗、強弱電線進行了拆除和改造,在某種程度大大提升了古城風貌。但遺憾的是將大理古城統一改造為同一時期的風格,使得大理古城各個時期的歷史印記被消除,古城的肌理和風貌逐漸趨同。大理古城同我國其他城市的古城高度相似,仿古建筑造出相同的商鋪、相同的街道、相同的門面,古城特色和民族特色正在被吞噬,讓人審美疲勞。

(二)遺產活力不足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出現了過度保護的現象,對需要保護的文化遺產通常是先界定為文物,然后封閉、隔離起來,采取博物館式的典藏、展覽。[1]這種將文化遺產圈起來保護在罩子里或者拉上警戒線的做法,使得文化遺產與民眾的生活越來越遠。然而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影響力正是在于“活”、在于“用”。大理古城活化做了很多有益嘗試,但由于各種原因,大多數文化遺產只是維持原狀的展示,或是作為一個旅游景點呈現,未能轉化為文化產品,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遺產保護與古城居民生活脫節,很多遺產游客知道去游覽,本地居民卻很少了解和參與其中。如古城內大理市博物館原為云南提督衙門,內設有歷史文物展廳、陶俑館展廳等板塊,每天進館參觀的人數不少,但據調查大多數是旅游團的游客,本地人很少,而且展廳布展形式陳舊且無VR、AR等數字技術,文物不會說話缺少吸引力,與民眾互動性弱,游客停留時間短暫。

(三)原住民流失

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內的市政建設長期停滯,生活基礎設施不完備,部分老舊民居因無力修繕逐漸淪為貧民窟。隨著旅游消費為主的各種店鋪集聚和擴張,古城居民的日常生活日益受到影響,哄哄鬧鬧的游客、來來回回的叫賣聲、營業到半夜的酒吧打擾了居民的生活;不健全的生活設施也是原住民流失的原因,由于生活工作不便利,加之出租房屋可以獲得不菲的租金,居民紛紛搬離古城,“空心化”現象日趨嚴重。古城人口結構特征呈現老齡化、去原住民化。當下,大理古城中的本地居民日益老齡化,原住居民以老年人為主,因年長之人往往故土難離,故一直堅守古城。年輕人為了更好的工作、生活和教育環境,大多搬到更為便利的下關鎮。若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本地居民區會越來越少,直至變成一個空心化的古城。如果大理古城徹底失去了原住民,失去了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古城也就成為一個歷史空殼。

(四)過度商業化

隨著資本的進入,大理古城出現過度商業化的現象。一些歷史建筑和遺存在商業化過程中被拆、改建或重建,原有風貌逐漸消失。旅游業的發展,使得大理古城的主街及小巷都充滿著各種商業化的店鋪,古城內很多房屋都被用作商業用途。據調查,近10年來人民路的商鋪租金漲幅超過10倍,地理位置較好、面積稍大的店鋪,年租金達百萬。一些具有地方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店,因無法承擔高額的租金,只能搬離古城,大理古城本土文化的原真性、多樣性遭到破壞。原被譽為“大理古城最文藝的街道”的人民路充斥著喧鬧的酒吧、各種義烏小商品、全國一樣的小吃,統一的店鋪風貌,雷同的商品,缺少本地文化與自身特色是因為追逐短期利益所致,舶來品使得大理古城特色黯然消失,削弱了文化的多樣性。

三、大理古城活化策略

大理古城是有生命的、不斷發展的古城,而不是靜態的、失去活力的文物。大理古城的保護不同于對文物和歷史遺址的保護,其保護的不僅僅是歷史文化遺存,更是對民族文化、生活方式的保護與延續,讓保護融入古城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中。

(一)尊重歷史風貌,整合文化資源

大理古城風貌提升項目,對建筑外立面造型、色調進行了統一,多采用仿舊木質材料,各街區建筑看起來很整齊,但這種一刀切的改造現象,把原具有歷史沉積的建筑變為全新的仿古建筑。建議古城保護尊重歷史風貌,遵循原真性原則,延續傳統風貌和建筑肌理。首先對于歷史建筑,要挖掘研究其傳統功能并予以保留。對不同時期建筑與其時代相符的風貌,摒棄統一改造方法,延續建筑風格的多樣性。其次在老舊居民區風貌加固時,保留一些有特色風貌的建筑和店鋪,新建部分則要盡可能保持新舊共生,使其能和舊建筑相互襯托,將建筑文化底蘊傳遞給群眾,這樣才能為建筑帶來更多的活力,更好地活化歷史古城。[2]

大理古城是大理傳統文化的空間載體和歷史見證。城內文化遺產眾多,但整體分布零散,就如一個個斑塊鑲嵌在古城的肌理之中,它們的價值未得到充分體現,形成合力。因此,在積極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應該強調它們的整合,使之形成系統合力,對這些遺產進行就地活化保護,使其與現代生活環境相適應,并通過線路設計將城墻、街巷、博物館、文保單位、傳統民居、歷史街區等歷史要素串聯整合起來,最大限度發揮歷史文化的輻射效應和社會影響力。此外整合歷史文化載體的同時,還應整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古城發展,開展非遺展示和傳播活動、開設體驗所、傳習社、從事非遺產品售賣,如建立扎染、甲馬、土陶體驗所等,這些特色活動既傳承了民族傳統文化,給旅游商品賦予濃厚的地方特色,又與現代生活相融合。

(二)活化利用遺產,走進人們生活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理古城文化遺產還可通過積極調整,通過空間意義重構讓舊空間煥發新生機,使歷史成為當下日常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文廟、蔣公祠等文保單位向居民免費開放,成為本地居民了解當地傳統文化,休閑娛樂的公共場所,遺產與群眾的關系拉近。2019年新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天主教堂,不僅僅具備文物價值,更是大理天主教教眾活動的場所,是“活”的文化遺產。古城內蒼坪街閑置的老床單廠改造成藝術園區,吸引大批藝術家、設計師入住,成為大理的“798”,以文化產業帶動古城發展,創造歷史與現代相融合的古城文化氛圍。一些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特色的老院落可改造為書院、咖啡店、客棧,活化再利用。因此,大理古城的建筑文化遺產不是博物館式的典藏保護,而是人們生活、辦公和活動的場所,文化遺產逐漸成為大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同時,還應深入研究歷史,充分挖掘文化遺產的價值,在數字文化產業時代把遺產轉化為時尚,轉化為文化產品,并將其打造成文化IP,以新的形式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將大理古城的特色文化作為素材,充分挖掘文化內涵,靈活設計多樣化的創意產品。[3]如南詔大理文化,甚至是金庸筆下武俠文化,都可以用其文化元素,開發相關的文化產品,如衍生出《天龍八部》文化產品鏈。以文化遺產為素材,開展文化創新活動,煥發古城文化新生機。北京對于故宮文化的開發、成都武侯祠對于三國文化的開發,都是可以學習借鑒的經驗。

(三)留住原住民,保持文化根基

保護不僅僅是有關部門的責任,更是生長于此的古城本地人的責任,自上而下被動式保護和自下而上的主動式保護相結合,必須觸發社會內生動力,提高人民主體性意識,使保護意識深入人心[4]。古城居民是古城生存的根基,是古城活力的主體[5]。因此,古城活化建設必須緊緊抓住這個“靈魂”。

古城人口老齡化和去居民化問題日益嚴峻,以居民為核心的古城保護理念越來越受重視。只有加強古城原住民的參與感,才能培育古城社區自我發展的內生力,這是促進文化遺產保護活化的重要條件。留住原住民,首先,應該改善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如提高生活便利性、完善服務設施,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其次,建立方便靈活的居民反饋機制,讓居民參與古城的保護和建設,提升居民的歸屬感和參與意識。再次,應健全醫療服務設施、增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場和公共聚會場所等公眾服務設施。為本地居民提供培訓就業機會等,對本地居民經營的特色店鋪給予政策上的扶持。應打造利用文化遺產成功創業的樣本,吸引原住民返鄉,承前啟后,傳承活化。生活水平質量的提升、方便便捷的設施、就業機會增多等措施都會提高居民主體性,減弱以商業為導向的去居民化的現象。

(四)減緩開發速度,再造多元文化

古城的保護與活化離不開多方面的力量,協調多方利益也是古城活化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大理古城的保護涉及政府、開發商、學者、本地居民、商戶等多方人員。歷史上大理古城具有包容性的特點,多民族、多宗教、多國家的文化都匯聚于大理古城,但在全球化、商業化的沖擊下,大理古城文化同質化現象明顯,只有協調古城開發和保護之間的矛盾,減緩開發速度,才能讓多元文化留在大理古城并傳承下去,才會使大理古城持續發展。大理古城可以通過優化政府主導、健全法律法規、管理投資商和商戶、學者參與、本地居民自主管理等措施,減緩古城開發速度。政府應建立傳統文化的資金,對大理本地非遺項目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在大理古城內開展各種弘揚傳統文化的活動,讓傳統文化走進人們生活,用特點鮮明的傳統文化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來稀釋古城地段商業氛圍過濃的問題[6];建立健全法規條例,以條例來處理對文化遺產破壞的情況。投資商和商戶應放眼未來,而不是為追求短期最大利益而大肆開發和破壞。學者注意收集、研究、整理大理古城的相關資料,參與古城保護和開發的項目,并形成學者監管體系。通過監督和反饋機制,本地居民可以對政府和開發商的工作實行監督,參與古城管理。加強對大理古城多元文化的保護和宣傳,讓文化遺產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大理古城多元的文化氛圍,再創“理想國”“烏托邦”。

四、結語

大理古城保護活化關鍵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有序利用,使其不脫離人們的生活,不孤立,讓人們看得見、看得懂、可參與。如何實現“活化”沒有一成不變的路徑,不變的是一方面要尊重和保護好古城及其伴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古城保護必須與時俱進,要在保護的過程中合理開發利用,貫穿其中的是對人的關注。面對未來,我們可以探索更多大理古城保護活化的發展路徑。

參考文獻:

[1]李麥產,王凌宇.論線性文化遺產的價值及活化保護與利用——以中國大運河為例[J].中華文化論壇,2016(7).

[2]徐玉竹,刁艷.中國近現代建筑的保護與活化[J].山西建筑,2020(7).

[3]王長松.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模式[J].人民論壇,2019(27).

[4]韓衛成,高宇波等.基于功能復興的歷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方法研究——以山西省孝義古城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7,24(12).

[5]陳順和.聚落景觀的保存與活化——關于嵩口古鎮復興的臺灣實踐思維[J].裝飾,2016(9).

[6]張應梅.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開發中的政府職能研究——以云南麗江大研古城為例[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20(5).

作者簡介:杜舒惠(1995-),女,漢族,遼寧大連人,大理大學民族文化研究院民族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民族文化遺產。

景觀文化范文第2篇

【摘 要】隨著城市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不斷提高。在現代化城市發展過程中,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已經越來越重要,園林景觀設計是人們對自然環境進行有目的的創造和策劃,滿足了現代化城市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我國是一個有著優秀歷史文化的國家,文化有著其獨特的價值,被廣泛應用在現代化的園林景觀設計當中。本文分析了我國園林景觀設計傳統文化應用現狀,探討了我國傳統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文化;園林景觀設計;應用;分析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不同的城市都有著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特征。在這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使得現代化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對城市中的園林景觀設計傳統文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化歷史,傳統文化深深印在了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將傳統文化應用在園林景觀設計,有效展現我國傳統的文化底蘊,增強了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感和人文情懷,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對現代人們有著很大的激勵作用。

1園林景觀設計的原則

1.1因地制宜

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就是地形,這也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必要條件。不同的地形就會有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不斷挖掘自然美景為園林景觀設計所用。地形的規劃對景點的布置起著決定性作用,在景觀設計必須根據地形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1.2地形與環境相協調

園林中的地形是具有連續性的,園林中的各組成部分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彼此不可能孤立存在。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地形與環境的協調性,可以有效達到自然過渡的效果。

2園林景觀設計和文化的關系

2.1文化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創作素材

由于園林景觀設計兼具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特點,設計的對象和方法會因為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具有獨特性的文化成為了設計師的創作素材,并將其融入到園林景觀中,以此作為對當地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的展現,從而使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品味得到提高。對設計師而言,要想在當地的地質植被、氣候水文等自然環境條件及人文歷史、風土民俗等人文環境中尋找靈感,必須對當地的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和理解,才能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充分地展現出當地特有的文化。

2.2園林景觀設計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

文化具有其獨特的魅力,能通過園林景觀設計的強大表現力反映出來,集中表現為當地人民的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同時也通過與園林景觀設計的融合獲得了更廣闊的創新及發展的空間。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在理解及吸收當地文化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的文化理念,讓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文化既有歷史性,又有時代性,以此加強園林景觀的吸引力和文化內涵,使游人在游覽園林景觀時能對當地的文化產生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因此,園林景觀設計是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

3園林景觀設計中文化的表達原則

3.1獨特性原則

設計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進行文化的表達時,應注意對當地的歷史建筑、文化傳統、風土人情及建筑風格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并對其獨特性進行充分的挖掘,從而使園林景觀具有更加深刻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游人展現出本地獨有的文化氛圍,實現設計的與眾不同和匠心獨運。

3.2整體性原則

文化的形成依托于環境,而環境則是一個生態系統,擁有整體性的特點,且與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的關系密不可分。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注意考察環境的因素,根據環境的客觀規律,把園林景觀中的自然、人文景觀和生態特點有機地結合統一起來,使園林景觀與文化具有一致性和協調性。

3.3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要求園林景觀設計必須加強對保護及利用人文、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的關注,從全局出發,綜合分析內的全部資源,使園林景觀符合科學發展觀,進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園林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園林景觀設計應注重對歷史遺跡的合理開發和建造,使歷史文化能夠可持續發展;二是園林景觀應對生態系統內的各個物質和能源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和利用,保障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4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文化不僅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產物,同時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于物質之外,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利用文化既可以彰顯文化的歷史價值,同時還能使得文化景觀設計更富有內涵。

4.1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得到傳承

隨著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園林景觀設計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文化元素,通過園林景觀將我國優秀的文化展現給大家,讓大家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使得文化在園林景觀中得到發揚和傳承。

4.2文化在園林景觀中得到升華

不同的城市都會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獨特的園林景觀反應了社會生活和城市的人文壞境,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見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利用文化元素,可以真實地反應人們生活狀態,并且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將文化升華,使園林景觀更加具有價值。

4.3園林景觀與文化互融

在園林景觀設計當中,文化不僅可以得到有效傳承,還可以與不同地段的文化在社會交融中互相融合,將文化應用到當地的園林景觀中去,展現給人們一種全新的視覺享受。景觀文化的展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從小環境融合到大環境中去。

4.4園林景觀設計與文化結合更有藝術感和價值

我國文化多種多樣、歷史悠久,有著性、傳統性和文化性,同時還有著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鑒賞價值,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并傾向于選擇有效的行動。將文化應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去,人們在對設計出來的園林景觀進行文化鑒賞的同時,也是對園林景觀藝術的肯定,從而提高園林景觀的藝術感和價值。

5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發展途徑

5.1凸顯文化性和區域特征

崇尚歷史和文化是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的一大特點。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文化性,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強調環境園林景觀設計的文化性,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凸顯特征,增加園林環境的文化藝術感。例如,蘇州的“小橋流水”反映了江南水鄉的獨特風貌,將江南地區的特征充分體現了出來。

5.2彰顯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性

園林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傳統文化的特性,同時還要將園林景觀的藝術性彰顯出來,創造出既具有歷史文化,又簡約明快的景觀設計風格,例如,西子灣水晶的營造,在綠地中開辟一條溪澗,不僅提高了景區的自然生態氣息,同時又展現給人一種既不失中國傳統文化,又不失園林景觀設計藝術性的感覺。

5.3注意園林景觀設計的協調性

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為了滿足人們的需要和環境建設的需要,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應當盡量利用現有的自然環境來創造人工環境,注重環境之間的協調性,從而在人們觀賞的時候,給人們一種美的享受。

6結束語

園林景觀設計是藝術的延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文化來提高景觀的文化內涵,增加景觀的鑒賞價值和意識感,同時使得我國優秀的文化得到發揚和傳承下去,促進我國文化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志.淺談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文化[J].科技致富向導,2014,(4).

[2]陳立,王茁.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作用[J].房地產導刊,2014,(29).

[3]陳璇,陳堅,樊國盛.文化元素在安寧隈莊度假區景觀規劃設計中的展現研究[J].藝術科技,2014,(2).

景觀文化范文第3篇

摘   要: 湖湘文化飽含創新意識,是培養師范生創新素質的重要思想來源。以湖湘文化創新精神之當代傳承為方向,結合師范生創新素質培養之實際,分析湖湘文化融入高師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價值、困境,在此基礎上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 湖湘文化   師范生   創新素質

當今知識時代,創新能力成為支配和主導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成為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目標。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新教育的全面推進,對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戰,教師要承擔起創新教育的責任。作為教師培養搖籃的高師院校,應把培養師范生創新素質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因為師范生的創新素質關系著國家未來人才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華文明綿延幾千年,在漫長的歷程中,繼承傳統與開拓創新是中華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寶,中華文化積累了豐富的創新思想,形成了系統的創新方法和創新模式,成為今天創新的不竭源泉,其中湖湘文化以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成為其中的代表。以開拓進取、求新求變、創新精神推動湖湘文化不斷發展,為開創崇尚創新的社會風氣提供思想基礎,可為提高民族創新素質提供理論指導[1],這是培養師范生創新素質的重要思想來源。本文以湖湘文化創新精神之當代傳承為方向,結合師范生創新素質培養之實際,探討湖湘文化融入高師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價值、困境和策略。

一、湖湘文化在師范生創新素質培養中的重要價值

湖湘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師院校進行創新教育的重要思想來源。

1.為強化師范生創新意識提供思想基礎。

培養創造性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標,需要教育工作者著眼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未來教師的師范生,在接受專業教育時應該培養青少年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強化師范生的創新意識是大勢所趨。湖湘文化中的“敢為人先”精神飽含開拓進取、吐故納新的創新意識,湖湘人士在思想觀念上的創新在歷史上層出不窮:從周敦頤開創宋明理學,到胡安國、胡宏父子創立湖湘學派,再到王夫之提出“趨時更新”的主張;從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成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到曾國藩創立湘軍、開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創辦中國近代第一個兵工廠,再到郭嵩燾作為中國第一個駐外公使,成為中國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外交人物;從譚嗣同力主變革維新,到黃興、宋教仁、蔡鍔在辛亥革命中為共和獻身,再到毛澤東同志、賀龍同志等為代表的革命人士以敢為人先的精神成立新中國,可以說湖湘文化中流淌著創新的血液,因此將湖湘文化融入師范生創新素質培養中,用湖湘歷史創新人物的思想與事跡,為強化師范生的創新意識奠定思想基礎,讓創新意識培養不再只停留于理論上的論證創新之意義,不再只用創業成功論證創新之重要,不再以為創新只是現在時局之需要……湖湘文化中名人創新事跡以客觀真實之歷史讓未來教師意識到敢為人先的重要性,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要性。

2.為激發師范生創新勇氣提供理論指導。

當今各類學校都制定了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教學行為,一方面帶來教學的規范化,另一方面容易讓教師陷入循規蹈矩,缺乏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的勇氣。教師如果缺乏教學改革的勇氣和膽識,那么培養創新型學生將難以深入推進。師范院校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勇氣也是新時期創新教育不可忽視的任務。湖湘文化在這方面可為激發師范生的創新勇氣提供理論指導。湖湘文化中“敢為人先”精神的內涵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四層含義: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革故鼎新的變革意識、不懼挫折的冒險意識[1]。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和不懼挫折的冒險意識都和創新勇氣有關。教師應該有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有民族意識、家國情懷,并以這樣的情懷振興民族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湖湘文化蘊含強烈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意識,從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之關注民生到賈誼的憂國之心,從左宗棠的收復新疆到譚嗣同以生命維護維新變法,再到現代歷史上湖南人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湖湘有識之士的家國情懷、強烈的責任意識是歷久彌新。教師擔當著培養未來接班人的重任,必然應該具有這種責任意識,湖湘歷史文化可謂激發這種責任意識的源泉。

教師應該有不畏艱辛、勇于拼搏的英雄氣概。創新之路往往是艱辛而困難的,難以一帆風順,這時需要有不懼挫折、不畏艱辛的精神突破舊的局限,挑戰新的高度。想要有這樣的創新勇氣,要先培養這種不畏艱辛的品質。湖湘文化的“敢為人先”就蘊含不畏艱辛、勇于拼搏的勇氣和氣概。湖南人的一大特點是霸蠻,這種霸蠻特性包含不避艱險、歷盡艱辛、披荊斬棘、百折不撓之精神,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歷盡千辛萬苦仍然矢志不渝,憂國之情澎湃于內心而不減。曾國藩一生中遭遇許多挫折,如科舉失敗、長沙之辱、靖港首敗、九江大敗……用他對逆境百折不撓、不畏艱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成就了傳奇。創新之路并非坦途,充滿各種挫折和挑戰,教師創新意識的培養融入湖湘文化的“霸蠻”精神,為創新之途做好精神動力儲備。

二、湖湘文化融入高師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困境

1.湖湘文化與創新教育理念的結合有待加強。

首先,一些高師院校創新教育理念不強。傳統觀念對基礎教育中教師的理念認知停留在“傳道、授業、解惑”的知識傳授上,認為中小學生因知識儲備還不豐厚,不具備創新能力,學習任務主要在學習掌握知識及鍛煉相關實踐能力方面。抱著這樣一種理念,高師院校的創新教育和其他類大學一樣,雖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但只在意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開設創新教育方面的課程,沒有將創新作為一種教育理念貫穿于以后的職業教育中。

其次,湖湘文化的創新精神在創新教育中被忽視。目前湖南高師院校的創新教育側重于創新思維訓練與創業精神培養,在創新精神培養上引用的素材多為創業成功事例,缺乏湖湘文化的引入。一些高校地域文化課程是以選修課或講座形式開設的,重點會放在講授湖湘文化的各類別知識上,沒有從創新的角度關注,往往與創新教育沒有交叉和融匯??梢哉f,湖湘文化與創新教育理念的結合需要大大加強。

2.高師院校創新素質培養體系建設有待完善。

首先,創新素質培養沒有系統、科學的規劃。當今高師院校都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創新部分以創新思維鍛煉為主要內容,以課堂講授為主要方式,這種形式的創新教育較單一,沒有形成系統的課程體系和培養計劃。創新素質教育主要涵蓋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和教育。如果只有一門課程進行創新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創新精神、創新人格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全面的過程,不僅是課堂教學,還應覆蓋于實踐教學、教育實習、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從時間上應貫穿大一到大四,以至于從教后的繼續教育中。

其次,創新精神考評體系缺乏。目前高師院校的創新教育是以創新創業課程形式展開的,這門課程以考試或者考查方式考查學生的創新教育接受情況。即師范生創新素質培養的考核是通過課程考試進行的,但創新素質所包含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是綜合性的思想意識,會反映到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不適合只用書面考試的方式考察,應該有多樣化的考查方式。一些師范院校把重點放在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考查上,創新素質的考查并沒有受到重視,也沒有相關的量化考查體系。讓學生對創新素質的培養不夠重視,只愿意把精力投入和績點、獎學金掛鉤的考查內容上。

這些問題的存在讓一些高師院校的創新教育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更多地停留于形式,沒有普遍、深入地展開。

三、湖湘文化融入高師院校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策略

1.學習湖湘名人思變求新之理念,培養創新勇氣。

長期以來,學校的教學圍繞考試內容展開,教師的考核以學生的成績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教師的教學自由,損害了其創新熱情。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學大綱上的教學內容成了一些教師習慣性的作法。培養教師的創新勇氣是培養創新素質的基礎,湖湘文化中的敢為人先之精神,正是培養師范生創新勇氣上佳的素材。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無論是在學術創新上,還是在救亡圖存的創舉上,都敢為人先,走在時代前沿,這正是創新勇氣的代表性事例。

將湖湘文化融入高師院校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首先應該組織學生學習湖湘名人的創新事跡,參觀他們的紀念館、故居,讓學生感受其敢為人先的勇氣,并將其潛移默化為自身的品質,追求獨立之人格,在教學上追求教學自由精神,破除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教育觀念,不隨波逐流,形成教學創新勇氣。

除了感受湖湘名人敢為人先的創新勇氣外,還應學習這些偉人的社會責任感、教育革新思想,讓師范生以對國家教育事業負責及培養天下英才的社會責任感思考教育的使命、教育創新的重大意義,激發作為一個教師的熱情。在湖湘文化中,石鼓書院、岳麓書院在宋代已聲名遠播,此后從明至晚清,書院都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湖湘許多文化名人受業于此,又在湖湘講學,如郭嵩燾曾為岳麓學子,有傳道濟世的社會責任感,曾在長沙城南書院和思賢講舍講學,深具改革意識,作為清朝首任駐外大使,力主開眼看世界,然走在創新前沿的郭嵩燾卻被國內守舊派所不容,對此郭嵩燾胸懷對國家的責任坦然以對:“謗毀遍天下,而吾心泰然?!背蔀槌剿帟r代力倡革故創新的先驅。他在教育改革上是新式教育的重要倡導者,最早奏請設立外語學校,學習外國語言文字,晚年回鄉創辦思賢講舍,增開西學課程。此外,參與教育改革的湖湘名人還有左宗棠、曾國藩,再到百日維新中湖南一系列新式學堂的建立,可以說湖湘大地在近代教育改革征途上一直走在前列,都是培養師范生教學創新的思想源泉。

2.創建湖湘文化協同育人基地,涵養創新人格。

湖湘文化的傳承和弘揚離不開社會力量的參與,湖湘文化融入師范生創新素質的培養也是如此。要引入社會湖湘文化保護和傳播的組織機構,讓他們參與到高校創新教育人才培養中。

高師院校與社會上的湖湘文化保護、研究組織機構形成合作關系,在校內設立湖湘文化協同育人基地,基地將湖湘文化與創新教育深度融合,讓學生在感受湖湘文化中培養創新素質,訓練創新思維?;乜梢酝ㄟ^空間環境設計布置、設立湖湘文化創新社團、開展各類活動協同育人。一是空間環境設計布置,可以在基地里面建設湖湘文化展廳,介紹湖湘文化中的創新精神和文化名人的創新事跡,設立湖湘文化名人雕像、陳列湖湘文化中革新事件的歷史文物等。二是在基地設立湖湘文化創新社團,以學習、探討、研究、宣傳湖湘文化中的創新精神、創新事跡為宗旨,組織社團成員定期開展活動。三是以基地為平臺,開展文化協同育人的各類活動。例如可以開展以湖湘文化的創新精神為主題的各類講座,舉辦湖湘文化創新精神演講比賽,舉辦宣傳湖湘文化創新精神寫作比賽,舉辦湖湘文化創新精神話劇演出,聘請湖湘文化研究機構人員為基地兼職工作人員,同時定期邀請中小學從事創新教育的教師來基地,共同探討從中小學創新教育實踐出發如何融入湖湘文化創新精神,實現高師院校與文化機構、中小學校協同育人。

3.開展研究湖湘文化的各類活動,培養創新能力。

首先,可組織學生分類湖湘文化,細化為若干類別,如湖湘文化等文化產品,分為詩歌、戲曲、繪畫、湘繡……讓學生對比發展歷史再分為傳統模塊、當今模塊、創新模塊,這種區分的過程,就是讓學生在傳統與現在、傳統與創新的對比中,感受創新是對傳統文化最好的繼承,激發對這些傳統模塊的創新意識,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創新模塊。

其次,組織學生對每一類文化產品及其模塊進行學習、研究,設置相應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與創新設計等創新素質和能力。如對于湖湘戲曲文化可以設計學生文藝演出活動,對湖湘繪畫藝術可以開展湖湘名人書畫展覽、學生書畫競賽,對湖湘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調研活動,調查傳統民俗現狀、保護情況和創新情況。學生通過參與這些實踐活動,鍛煉和培養了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創新素質。

再次,在前面兩類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已經對湖湘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學生進行學術沙龍、學術講座等活動,交流分享對湖湘文化的認識、感受,探討如何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和發展。組織學生進行湖湘文化的整理和傳播活動。如整理湖湘名人故居資料庫、整理湖湘名人創新事跡資料庫,在網絡上開設公眾號、微博等宣傳湖湘文學藝術、飲食文化、民俗風情、今天的創新發展等。通過這些交流探討和整理、宣傳活動,培養學生以創新發展的視角看傳統湖湘文化,在發現文化和解決問題中鍛煉創新思維和培養創新意識。

4.加強湖湘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創新氛圍。

校園文化環境能夠營造良好的氛圍,陶冶學生的情操。師范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創新氛圍。首先,校園環境景觀的湖湘文化植入,設計和布局校園環境時應充分利用湖湘歷史文化。從校園建筑到景觀的設計,從校園景觀的命名和裝飾到校園公共空間的裝飾與布置,都可以引入這些地方歷史文化。大致可以引入的地方歷史文化有地方歷史名人、地方歷史建筑、地方紅色文化、地方歷史特色文物、藝術品等類別。這些融入湖湘文化元素的實體,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揮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校園文化景觀的湖湘文化植入,師范高??梢赃x擇湖湘文化有代表性的創新元素,融入校園文化景觀中:一是將創新元素以剪紙、照片、工藝作品等藝術作品等形式裝飾于校園公共區域、樓棟大廳、樓梯走廊、教室墻壁等;二是在校園繪畫、各類標識、平面墻壁的圖案繪制中植入湖湘文化創新元素;三是直接將湖湘文化創新元素應用到校園建筑和道路的命名中。讓校園文化景觀體現出追求創新的價值導向,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參考文獻:

[1]孫敬睿.湖湘文化中的敢為人先精神及其時代價值[D].衡陽:南華大學,2013.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湖湘文化融入高師院校師德教育研究”(XJK18BDY004)。

景觀文化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建筑設計行業的不斷發展中,園林景觀設計也開始出現了形式化與表面化的問題,所以園林景觀難以成為城市的名片。因此,在開展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結合生態文化內容,融入人文精神,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傳統,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從地域文化上出發,做好定位工作,提高園林景觀的設計效果?;诖吮疚膶@林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地域文化;文化底蘊

城市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讓建筑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更多的機會。為了讓建筑群體之間不單調,也為了給建筑用戶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園林景觀的建設必不可少,但是由于許多地區的園林景觀建設過于表面化與形式化,導致園林建設中最為本質的地域特色已經逐漸消失殆盡,同質化問題的出現讓很多城市的園林建設失去特色,所以正確的園林設計應該將城市的主流文化以及人文特色進行融合,讓園林景觀發揮出基礎功能以外,還可以作為城市的名片,對當地的文化特色進行展現。

1概述

1.1園林景觀

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是指以結合現存的人工與自然要素為前提來進行園林景觀設計, 以滿足社會文化生活以及生態環境的需求, 并對整個園林中的事物進行排列、搭配, 使景觀的形態、色彩等相協調, 符合美的要求的同時也使人們的精神及物質文化生活更豐富多彩, 為人們創建美好的生存及生活環境。此外, 園林景觀設計能讓當地人們受到藝術熏陶, 處在輕松、舒適的環境中, 還能通過地域文化的融入將當地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意識、思維方式等準確表達出來。

1.2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則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及時間范圍內, 人們經過體力與腦力活動創造的并經過不斷的融合、發展與積淀而形成的精神及物質文化內涵, 涉及到很多方面, 如當地的文化修養、價值理念、生活方式以及藝術和經濟水平等等。由于自然氣候環境、地理結構不同, 加上社會精神及物質文明建設以及人們后期不斷進行改造, 使不同地域所形成的地域文化特色也不同, 同時也代表著生活方式、價值信念、文化水平及民族信仰的不同。地域文化是經過長時間積淀形成的, 所以已經深深融入到人們的骨髓里, 體現著不同于其他地域的文化, 具有較強烈的歷史及文化色彩。

2園林景觀設計

園林景觀作為一個載體,它以形態造型,意境的營造來表達當地的人文精神,通過一定的介質營造出和諧的氛圍。

2.1根據當地特色進行設計

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園林景觀也表現得不盡相同,例如北方氣勢壯觀宏偉的皇家園林,南方小橋流水人家的田園風光,還有上海的園林在傳統中融入美、日等國家的風格,使得園林雜而不亂,獨樹一幟。園林景觀設計根據人工及自然要素來表達思想,通過園林設計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豐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使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的美好。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園林設計越來越受到本土文化的影響,根植于本土文化,設計出與本土文化相和諧的園林景觀作品非常重要。

2.2景觀細節打造

需要在不同的地域選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地域文化可以為園林設計提供豐富的素材,因此設計人員通過對當地地域文化深入地理解,分析挖掘出文化內涵,然后應用到園林設計中,體現出當地的人文關懷,對當地的地域文化作出更好的詮釋。地域性人文精神和自然特色可以給設計人員帶來非常巧妙的靈感,同時,設計人員的巧妙設計可以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園林景觀設計為人民生活服務,要能反映出當地人民的精神面貌,這就要求設計師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詮釋當地的地域文化。

3園林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的關系

3.1地域特色文化

不同的地理區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文化,這種文化既包括不同的自然景觀,也包含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生活習俗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等,園林景觀設計既傳承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又促進了當地的城鎮化建設。

3.2建設材料的選擇

園林景觀設計所用的材料主要有自然材料、人工材料兩種。材料不同塑造出的效果也不盡相同,所傳遞的美感也就不同,自然材料所傳達的是一種“天然”的美感,人工材料所傳遞的是一種“巧奪天工”的質感,例如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綠色植物選擇以當地土生土長的植物和傳統的花卉為主,另外也可以選擇一些生存條件適應性強的一些綠植合理搭配,不但可以將外來文化與當地的人文景觀相結合,而且還可以形成獨特的自然植物群落,從而形成獨特的園林設計。

3.3搭配景觀色彩

一個科學有秩序的顏色搭配可以讓景觀上的特色展現的更加完美,也能從這些色彩上的搭配看出設計人員的基礎素質水平,因為色彩也是造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搭配的不好會直接讓景觀的景色呈現大打折扣,不能給欣賞的民眾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這個景觀設計就已經失敗了一半。色彩在景觀搭配中是最有表現力的,不同的組合搭配會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基礎素質水平高的設計人員會利用景觀色彩上的搭配將自己的創意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4. 地域文化應用與園林景觀設計

4.1尊重自然條件

園林的設計一定要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包括地形地貌、溫濕度、光照時間、風力大小、動植物的生長等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環境做一些調整,增加一些不同風情的動植物或者是建筑物,形成獨特的園林設計。

4.2尊重人文歷史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尊重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民風,將傳統與現代進行有機的結合,尊重歷史文化,就是對集體的尊重,對自己的認同。

4.3綜合性原則

在對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工作者要注意讓園林景觀的綜合功能得到發揮,通過建立綜合有機體的方式將特色文化進行呈現,地域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通過整體布局、實用功能、外觀形態等方式都可對地域的獨立景觀元素進行有機整合,讓其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讓整體景觀的主體特色可以得到凸顯,要對總領園林景觀的標志象征進行打造,可以建立一些歷史名人的雕像或是紀念碑等景觀達到凸顯景觀的目的。

4.4獨特性原則

在歷史的演變下,不同的地理區位會形成形態各異的風土人情,這些文化之間會存在很多的差異,但是其中也會融合一定的共性,需要專業人對這些元素進行整理,并從中提取出體現當地文化特色的元素,進行突出性的展現,這樣的處理可以讓人們的印象更加深刻,通過記憶這些凸顯文化特色的建筑或是景觀標志,可以讓人們進一步了解整個城市的文化。

結束語

地理位置上的差異,讓地域之間的文化風格迥異。這些區域上的文化特色讓園林的發展呈現出各式各樣的變化,所以為了將這些特色進行放大性凸顯,建筑設計人員應該將設計理念立足與地方特色文化上,但是最為基本的地域文化不能做出太大的改變,應該盡量以當地的區域文化作為設計重點,讓園林景觀經過設計被賦予特殊的生命力以及內涵,讓這些園林景觀上的創意設計以及攜帶的特色文化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參考文獻:

[1]試論我國風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弊端和改進措施[J]. 孫曉斐. 中國林業產業. 2016(12)

[2]針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 鳳秀娟. 四川水泥. 2016(11)

[3]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分析[J]. 曾勝蘭. 現代園藝. 2017(08)

[4]淺析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灰空間”形式[J]. 王雅彬. 中國林業產業. 2017(04)

景觀文化范文第5篇

黑龍江大慶市慶風小學始建于 1989 年,現有28個教學班,1400余名師生員工,隸屬于大慶油田教育中心,是一所省級示范學校。油城創業歷史的痕跡與現代教育發展的色彩在這里交相輝映。

作為學校中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學校價值觀能夠規范學校師生的行為,并在具體問題上容易達成共識。我們提出校訓“像鐵人那樣……”,引導學生像“鐵人”那樣發揚“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精神,充分開發本土文化,并通過環境文化建設體現學校文化核心價值。

學校環境文化是占據一定校園空間的有形實體文化形態,滿足學校主體實用需要并蘊含著特定教育理念、審美旨趣和價值追求的文化形態。一所優秀的學校必定有一套獨特而富有內涵的環境文化,它如同空氣,讓徜徉于校園中的每一位師生,無時無刻不接受著學校理念、歷史、品性、氣質的滋養。在設計中,我努力去重新審視、考量已擁有的學校文化資源,試圖用設計理念與技法,將學校的辦學理念、文化特質、行為規范等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符號,以標準化、序列化、統一化的手法,彰顯學校文化內涵,物化文化情懷,凸顯學校個性,構建有機的校園整體,塑造學校獨特的品牌形象。

1.校標設計

校標中間為篆體的“風”,以祥龍瑞云盤繞,寓意慶風小學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作為學校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學校精神、氣質和風采的形象化標志,是時代精神和辦學理念的折射,是學校獨特思想文化境界的體現。

2.學校建筑與布局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睂W校建筑更要體現出藝術性。它不僅要體現出樸素、典雅、鮮明、協調、造型新穎等藝術風格,還要富有學校特色的教育意義。

3.學校電動大門

左右兩側大門寓意為慶、風二字。大理石采用雕刻技法中的陽刻而非陰刻,因大門朝南,適合陽刻。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活字印刷就是陽刻,這樣雕刻的意圖正是符合了這個文化特性。校名題字由原教育部副部長柳斌親筆題寫,字體渾厚、意蘊深遠,彰顯了慶風小學的辦學實力。字體顏色呈中綠色,綠色象征生命活力,醒目而不沉悶,端莊而不失活潑,適合校園題字。大理石門內側為篆書書寫的校訓:像鐵人那樣。紅色書寫,象征鐵人精神、大慶精神的傳承與發揚,篆書表現莊重,更有歷史的厚重感。

4.主樓外側墻壁

由六塊大理石制作的“慶風油苗必會篆書一百字”。這一百字的內容是慶風小學全體教師集思廣益的智慧結晶。我們搜集常用字為素材,既符合小學生認知特點,又彰顯了學校教育特色。漢字是一種悠久的文化,我們之所以選擇大篆書體,是因為它是繼甲骨文、鐘鼎文之后最早具備形式美的字體,有著許多和象形文字的相似之處,圖畫和文字兼容,從漢字文化的研讀和趣味上來說都是小學生這個年齡最容易接受的、最適宜的一種漢字文化。

主樓三個樓層我們以“智、勇、愛”為主題,分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樓表現“智、勇”主題:一層大廳正面墻上是一幅16平方米的大型浮雕,歷時兩個月制作而成,主題為“智、勇”,即“智慧與勇氣”。畫面布局張弛有度、層次錯落有致。內容涉及古今中外,畫面主體為孔子像,是智者象征,旁邊竹簡造型上用草書鐫刻其《禮記·學記》語句。畫面右側為后羿射日,此為勇者象征。莎士比亞曾說:“有智必有勇,智慧的人絕不膽怯?!边@兩個內容是整個浮雕的主題,我們認為現今飛速發展的高科技社會,培養的學生應該具備智慧與勇氣。歷史文化的長河中涌現了多少燦爛文明,雕刻中,古有背景制作的甲骨文,今有表現“神舟十號”騰空的場景,都是華夏子孫為之驕傲的經典。中外人類文明的最高表現集中在長城與金字塔兩個建筑,和平的主題表現為炮火與白鴿。歷史發展到今天,作為鐵人的后代,慶風的小油苗,要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所以我又運用了磕頭機、鉆井房、中石油標志等題材作為表現手法,讓整個畫面更為充實,內容豐富、異彩紛呈。側墻浮雕為隸書雕刻的我校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旨在激勵學生,每日奮發。

二樓采用亞克力材料制作的我校主題文化:和美學園、情智育人,充滿時代氣息。另一側懸掛前市文聯主席徐勤的行書書法作品。

三樓表現“愛”的主題:在表現形式上,由我和藝體部教師歷時一個月完成三張大型重彩組畫。中國畫近代新興畫種——重彩畫。這種表現形式具有中國畫傳統繪畫的表現技法,同時兼具西方繪畫色彩上的絢麗感。我們選擇這個畫種作為表現形式,意圖就是在繼承和學習傳統繪畫知識時,要與時俱進地吸收外來文化,中西合璧,取長補短,學為己用。

在表現內容上,三幅大型組畫構成一個主題,即“愛”。 三幅作品都是以母愛作為題材展現的,母愛是人類最初的愛,也是所有愛的起點,我們要做母愛、友愛、博愛的人。

在主樓環境文化建設中,我們慶風小學的校領導、全體師生彰顯著“大愛者大智,大愛大智者大勇”。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伴隨著學校的成長歷程一路走來,一路完善。我們慶風人滿懷對教育的一片赤誠之心,用愛的羽翼撐起教育的一片天空。

景觀文化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從城市公共藝術的普遍性入手,結合西安城市文化背景及西安地鐵建設的具體情況,研究西安地鐵公共藝術在功能、形式、設計上的問題。系統分析其文化特質、設計理念與定位、現代性與乘客接受機制,并對其未來發展進行可行性展望。

[關鍵詞]文化特質 西安地鐵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對于“城市交通主動脈”地鐵系統來說,既是服務于軌道交通運輸管理的需要,也是展示城市的歷史文明、文化個性、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需要。因此,地鐵公共藝術具有形式多樣的藝術特色與內涵豐富的綜合功能。地鐵公共藝術是城市文明的標志,能體現城市人文內涵與精神特性,集中顯示城市精神,表現人文歷史、地域風格特征等豐富的內涵。對城市文化特色的發掘及科學合理的藝術表現,已成為地鐵交通深化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只有把城市自身文化特色體現在地鐵空間中,并結合巧妙的構思與適當的表現,才能營造出與眾不同的有利于城市長遠發展的特色化城市地鐵。西安地鐵項目歷經20年籌備,于2006年9月獲得國家批準并正式開工,作為展示歷史名城文化風貌和性格魅力的窗口,同樣面臨著對城市文化和特色的發掘與科學表現問題。影響西安城市發展的城市歷史基因就是三千年來逐漸積累和形成的歷史文化遺產。西安的悠久歷史鑄就西安獨特的歷史文脈并影響著經濟發展,規約著西安城市發展的軌跡。西安地鐵在我國和世界地鐵建設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意義,決定了其地鐵系統所有公共藝術展示與視覺設計都應該與之相適應。

西安地鐵建設在解決城市發展中的交通問題的同時,必須充分運用視覺元素和藝術語言創造性地營造西安的現代化國際城市形象。今天,以文物為代表的西安歷史文化在對外展出和文化交流中,已經逐步成為西安乃至陜西“對外政治、文化、貿易以及宣傳的重要窗口”,“成為推介陜西的一張特別的‘名片’”。

一、地鐵公共藝術闡釋

地鐵公共藝術屬于城市地鐵建設的一部分,服務地鐵小環境,服從于城市大環境,始終以城市為平臺,以地鐵為對象,研究城市地鐵運營空間的特殊性和功能性,解決人在地鐵特殊環境中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滿足和實現地鐵特殊環境的功能需要,同時地鐵公共藝術通常都帶有地域性色彩,反映和展示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色。地鐵公共藝術的實施過程是用藝術的手段從事地鐵環境建設,使藝術與周圍環境融合的行為過程,最大特點就是其永遠無法脫離與地鐵這一公共空間的伴生關系。在地鐵系統中,公共藝術應包括各類標識、標牌、圖示或系列標志設計、懸掛與展示等;為達到對于客流進行說服與引導,實現地鐵運輸的安全與便捷,準確有效管理的視覺符號以及地鐵站臺和運行車廂的環境藝術氛圍設計、時間或空間的純藝術品展示、廣告藝術設計的發布與展示等;通過視覺藝術的文化特性,營造人與空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設施和裝置。其存在形式依賴于地鐵空間,滿足地鐵功能需要,迎合乘客審美需求;同時裝飾美化地鐵空間,促進地鐵功能實現,影響提升乘客審美水平,宣傳推廣城市形象。地鐵公共藝術將藝術創作與公共場所中的實用要求相互結合,表現在分布于不同地鐵公共空間的公共設施中,形成現代設計“視覺的、環境的、產品的”三位一體的造型。作為一種表現的形式,“比建筑藝術更巨大,比規劃更廣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地鐵公共藝術品及其相關環境因素(地鐵公共藝術作品之間的相互協調關系)的建立,注重作品自身的完整性,更注重整個體系對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因而地鐵公共藝術要求突出地鐵空間的地域特征,突顯地鐵公共藝術的文化主題,提升地鐵空間物質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品質,增強公共藝術作品的可解讀性。

二、西安地鐵公共藝術的文化特質

提及城市公共藝術,有些城市,不管大小,都一律修廣場,建草坪,繪壁畫,塑雕塑……一些主題含糊,立意相近,風格形式大同小異的城市公共藝術,已經偏離了塑造城市性格與展示城市魅力本來的意義,可謂“千城一面”。城市建設的趨同化消解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城市的歷史個性也被無情地掩埋于城市現代化的浪潮中。如此狀況,不僅會造成新的形式雷同和資源浪費,而且會對已經崛起的,以歷史資源和文化資源為基本生產要素的旅游經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作為城市現代化公共交通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西安地鐵以其得天獨厚的交流性和展示性,成為展示西安城市形象魅力窗口和宣揚西安城市個性的重要媒介,擔負起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塑造城市獨特文化形象,維護城市特殊競爭力的重任。因此歷史文化主題與西安地鐵公共藝術的結合順應了西安市政府長遠的“復興唐城計劃”,于城市發展來看是一種必然。近年來,由西安政府組織和籌辦的位于西安明城墻南門廣場的“西安仿古迎賓入城儀式”先后接待了克林頓等數十位國家元首、國際友人,成為西安大型、高級別涉外接待的重要活動,成為古城西安涉外禮儀的象征。這種以地域性文化特色為依托的公共藝術活動已經成為西安面向世界的一大品牌。證明了以歷史文化代表西安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社會認知度,可見歷史文化主題的公共藝術在西安市城市發展和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公共藝術不僅是為公共場所塑造的裝飾,更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性質。作為處于協調人工環境與人文生態關系重要位置的一種綜合環境與人文的手段,公共藝術與市民的生活、城市的歷史與發展、區域的市政性質、環境的視覺結構都有著重要聯系,實質上是都市精神生活的顯現和物質生活的聚焦。地鐵公共藝術架構于地鐵環境空間,“反映特定的社會及文化價值取向,影響社會大眾的多種藝術形式”,“兼具審美與傳遞時代精神的雙重功能”?!笆且粋€城市、一個區域的時代精神的活化石和文化發展的里程碑”。西安地鐵公共藝術表現的和乘客體會到的是歷史文化,是繼承千百年來的歷史傳統。地鐵空間的視覺形象應是現代化的、與國際接軌的、具有國際化大都市氣度與時代氣息的科技空間。換言之,就是西安地鐵的公共藝術讓乘客感覺到的是歷史的傳承,是文化在現代環境下的新的發展和延續,是源于歷史的地域文化在新時期的新面貌。乘客應看到的是與時代背景相適應的視覺表現,整個空間的整體風格應具時代氣息。西安地鐵公共藝術的傳統神韻絲毫不會影響西安地鐵空間在審美特征上的時代感。

三、西安地鐵公共藝術文化繼承與設計理念及定位

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伴隨人類發展、社會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過去在研究,將來還將繼續被研究下去。繼承是為了發展,發展在某種程度上講就是在繼承,是在新時期新形勢新情況下適應新材料新技術新觀念的繼承,是順應時代潮流和社會歷史需要的繼承。繼承和發展目的是從精神和文化的角度深入分析和提煉精華,結合現代材料現代工藝現代技術適應現代環境現代需求以表現其文化內涵、人文意境和美學特征。針對西安地鐵的公共藝術建設本文提出“傳統神韻,現代演繹”的設計理念,即在西安地鐵現代化的環境中,借助現代化的技術材料手段,以適應現代環境特征需求的形式,闡釋和表現傳統的文化氣息和神韻,營造出具有現代感的傳統神韻。雖身在現代設施中卻心在傳統神韻內。地鐵作為理想的公眾出行方式,也最具典型性,最能窺見城市的文化風貌,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地鐵運營的地下空間環境是城市整體空間環境與人文生態環境的一部分,應從城市長遠發展和歷史延續的角度去思考,由城市的歷史文脈出發,將城市的地域性、整體性與文化性有機融合于地鐵公共空間中,保持城市個性,保證城市獨特競爭力。西安地鐵應以公共藝術的廣泛形式將歷史文化資源與城市地鐵空間相結合,把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歷史風貌體現在地鐵的運營環境中,使空間裝飾化,令裝飾主題化,有效地利用地鐵這一理想的宣傳媒介,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空間利用率,同時規范地鐵視覺環境。從總體上統籌規劃,深入設計,協調審美性與實用性公共藝術設施,實現功能與審美的協調并舉。在進一步方便乘客出行的基礎上,使西安地鐵成為西安歷史文化的載體,使軌道交通建設同時成為歷史文化推廣建設,創造出基于西安地鐵的兼顧審美與功能的地鐵公共藝術,迎合地域文化,保持城市個性,宣傳西安歷史文化的特色化西安地鐵,使西安地鐵運營空間成為西安特有的歷史文化的“時空隧道”。

設計是解決具體問題,反映宏觀主旨的有效手段,應該通過巧妙的形式把來自各方的訴求綜合起來,表現為“無聲的引導、無言的服務”。設計在思維上表現出的“唯他”性,而非“唯我”性的核心邏輯。所謂“唯他”,就是強調設計者將其創造根植于所服務的對象之上,并將服務對象的整體利益作為主體利益的思維核心。設計的思維,不是孤立的附庸風雅,也不是對技術文明和文化符號的簡單追隨,更不是在純粹藝術殿堂里抒發個人旨趣的單純思維。設計的思維,是一種肩負社會責任的思考,是一種探討人們如何健康生活的思維,是可貴的人文關懷。西安地鐵公共藝術應從“唯他”性的邏輯入手,以關懷性的設計思維、服務性的設計理念、有針對性解決地鐵于西安城市空間、人文環境、市民生活所面臨的問題。

四、西安地鐵公共藝術現代性與乘客接受機制

西安地鐵公共藝術借助傳統神韻的現代演繹使一定數量群體的乘客從心理上感受到與西安人文生態傳統相適應的傳統風貌,形成西安現代化地鐵的文化印象,“通過視覺刺激將大腦中的記憶喚醒,與原有記憶組合、聯系再充實以新的信息”。然而精神心理上的印象不能等同于生理行為上需求。尊重文化的自然生態,符合文化生態環境循環規律不能完全代表時代特征。它還應體現為對現代行為和習慣的充分重視。因此,西安地鐵公共藝術在從心理上營造歷史風貌的同時,還應保證地鐵環境的現代化時代氣息,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滿足乘客群體由生理行為習慣產生的對地鐵空間的認識和心理需求,兼顧歷史風貌和時代氣息,或者說表現歷史風貌,體現時代氣息。

對于地鐵公共藝術受眾——地鐵乘客來說,在地鐵站同在藝術展覽館中對藝術品的欣賞,有著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首先從心態上來看,博物館、美術館的藝術品欣賞者是有備而來的,帶著一種期待心理,地鐵中的作品往往給人以不期而遇的感覺,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從心情上來看,去藝術展覽館的人常常懷著一份悠閑、輕松的心情,展覽館就是他們的目的地,腳步的速度也基本保持在中到慢速,甚至停下腳步慢慢欣賞,地鐵中的人群向各自不同的目的地行進,地鐵車站不是終點,而是人們來往通過的場所,所以乘客往往帶著趕路的匆忙,腳步也基本保持在中到快速之間(除了在等車的時候腳步是停止的)。所以地鐵公共藝術品應針對乘客在特定場所的特定心理來創作。⑧地鐵的多數運營空間處于地下,通常情況下人們對完全地下空間的評價普遍好感度不高,主要的評價是不安、不快、消沉、孤立、黑暗、缺乏吸引力、不開闊、缺乏刺激、緊張、氣悶等。同濟大學地下空間研究中心曾對人在地下環境中的主觀心理感覺進行了測試。測試的結果表明:地面環境和地下環境在人體主觀心理感覺上有一個突變現象,環境條件的突變導致了人們心理上的連鎖反應。地下空間的物理環境相對較差,這就使一些人認為,地下空間環境對人體心理產生的一些不利影響主要是物理環境差造成的,只要把設計標準提高,改善地下空間物理環境,這些不利的心理影響就會得到解決,由此忽視了地下空間環境對人心理產生影響的深層次原因。

地鐵公共藝術的形式多樣,可以借助多種感官刺激,吸引乘客,分散注意力,緩解因環境突變所造成的心理不適和地下環境物理特征引起的情緒緊張。社會化的表現主題能夠引起乘客心理上的積極參與,文化性的主題形式能夠引起乘客情緒上的積極思考。借助地鐵公共藝術同地表環境的相互關聯乘客可以輕松定位,明確自身在城市中所處的位置和行進方向。通過從功能到形式,色彩到形象的心理暗示,地鐵公共藝術在營造優美場所的同時,為公眾的緊張情緒尋找到心理寄托。

五、西安地鐵公共藝術建設展望: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藝術創新

無論公共藝術設計是出于何種目的,審美需求都是一個無法回避的設計任務。研究受眾的審美心理就會發現,“千城一面”現象不但使地域特色消失,而且也會引起審美疲勞、心理厭倦。沒有創新特色的公共藝術設計會引起“似乎在哪見過”的心理感受。不具備文化特征的公共空間只會造成視覺上的盲目和心理上的蒼白。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就是特色化的創新,將某種新方式、新方向、新角度以藝術化的方式表現。藝術創新常會帶來嶄新的思考、嶄新的觀點和意想不到的結果,使公共藝術設計呈現多元化的局面?!拔幕允菑膬热萆媳硎究臻g最有效的辦法”,⑩不同的地域環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的文化屬性體現著各異地域特色。將藝術創新與地域文化特色結合,在公共藝術設計中追求服務地域文化特色的藝術創新,通過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藝術創新,或稱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為手段的藝術創新,實現城市公共藝術的個性。西安地鐵公共藝術設計應堅持服務地域文化特色的藝術創新原則,使西安地鐵特征鮮明,特色突出,使西安地鐵在實現城市交通設施功能的同時成為宣傳展示西安城市形象魅力的名片。

現代城市需要創建高品質的生存空間,公共藝術對整座城市而言不僅僅起“點綴”的作用。西安地鐵公共藝術設計應以地鐵為媒介借助藝術化、科學合理的設計表現手法,宣傳展示西安歷史文化風貌。將歷史文化宣傳與基礎設施建設有機結合。合理選擇歷史文化主題,以適當的視覺刺激營造地鐵閉合環境空間內部裝飾和文化景觀,以獨特的文化氣氛、良好的視覺環境和清晰明了的指示系統,在幫助乘客識別站點,區分主干道,確立自身在城市中的方位的同時,宣傳文化資源,塑造城市形象。使西安地鐵表現出與使用性質相適應的藝術氣氛,與人文環境相和諧的文化氣質,與生活前進步伐相一致的時代氣息。

上一篇:抗震鑒定范文下一篇:偶像爸爸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