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服飾藝術文化產業論文范文

2023-09-23

服飾藝術文化產業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民間服飾圖案作為絲綢印花設計中重要組成部分,為其設計與取材都提供了廣泛的設計思路與素材來源。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民間服飾圖案與絲綢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民間服飾圖案應用在絲綢印花設計中,使最終作品更具民族特色與文化氣息,且簡約優雅富含深刻內涵。

關鍵詞:民間服飾圖案;絲綢印花設計;應用策略;分析

近幾年來隨著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斷深入,中國傳統文化以及中國元素也被人們所追捧與喜愛。無論是對于國人還是外國人來說,中國元素都具備著特殊的韻味與文化內涵。隨著人們審美需求在不斷提升,設計師將傳統設計方式在不斷創新、完善,更注重利用人文特色以及精神內涵將中國元素更加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一、民間服飾圖案具備的特點分析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我國民間服飾文化一直都是時尚界的關注熱點。在受到禮教思想的影響下,民間服飾不僅作為蔽體御寒的衣物進行穿著,還蘊藏著深厚的文化氣息與人文精神。

通過對民間服飾的圖案、色彩等方面進行詳盡觀察與分析可以看出,在中國民間服飾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儒家思想的主要精華。在女子民間服飾的圖案中可以感受到中國女性的溫婉、大氣、簡約優雅[1]。從男子的民間服飾圖案方面來看,其設計結構整體呈現比較寬松的狀態,可以看出人們對休閑、恬淡生活的理想追求。

無論是民間服飾的整體結構還是民間服飾的圖案,都具備較強的美觀性與穩定性,可以看出,民間服飾圖案更傾向于平面鋪陳的設計方式。人們對服飾的審美要求在近幾年來得到了飛速提升,并希望呈現在服飾中的圖案更加精致、色彩搭配更加合理。而這些要求民間服飾圖案都可以充分滿足,并最終形成獨具藝術價值的藝術品。

二、絲綢印花設計的特點分析

(一)絲綢印花工藝的制作流程

絲綢印花的工藝制作方法主要分為三種:直接印花工藝、拔染印花工藝、防染印花工藝。在進行絲綢印花工藝的過程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流程:第一,設計絲綢印花的圖案。第二,將黑白稿進行掃描。第三,利用感光制作模板。第四,將顏色搭配,并打樣處理。第五,將白漿、胚料等材料準備好,最終調制成色漿。第六,印花。第七,對顏色進行加固[2]。第八,將絲綢印花的成品進行退漿操作。第九,成品完成,進行適當整理。

(二)絲綢印花設計特點

在進行絲綢印花圖案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會將自身的想法以及情感在設計作品中充分體現出來,在絲綢印花的圖案中也可以看出設計師對事物的理解、元素的選用、素材的設計技巧等方面。同時絲綢印花圖案設計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絲綢印花圖案還具備較強的美感與時代感,尤其對于女性來說,對于絲綢印花制品更是極其喜愛,其精美的圖案、絲滑的觸感都會滿足廣大女性對時尚的各項需求,還可以將女性柔美、溫婉、端莊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

三、民間服飾圖案在絲綢印花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無論是民間服飾圖案還是絲綢印花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在構造、文化內涵等方面都可以凸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以及文化內涵,將中國傳統文化蘊藏的人文精神淋漓盡致地進行表達。因此只有將民間服飾圖案合理應用在絲綢印花設計中,才能使最終成品具備獨特的設計風格與文化韻味。

(一)在絲綢印花設計中植入民間服飾圖案

民間服飾圖案的種類造型各異,且變化極為豐富,因此要想將民間服飾圖案應用在絲綢印花設計中,便需要將民間服飾圖案的特點以及構造進行分析,才能使絲綢印花設計的整體結構更加完整與美觀[3]。絲綢印花主要體現為服飾,這也是民間服飾形成了共同點,無論是國內外的設計師都將這點作為設計基礎,并將民間服飾圖案充分應用在了絲綢印花材質的服飾設計中。例如著名服飾品牌普拉達在2012的秋冬米蘭時裝周展示出的設計服飾作品中,將六邊形作為服飾圖案的主體圖案元素。同時設計師還將民間服飾的魚形圖案巧妙地提煉出六邊形的形狀,與服飾的整體結構以及圖案互相協調,還符合品牌整體的設計風格。再如范思哲在2012秋冬米蘭時裝周中展示的服飾作品中,利用綠色圓環圖案與黃色原點圖案分別象征的荷葉與水珠,在其中又加入了民間服飾的魚形圖案,形成一幅生動的江南水鄉荷塘畫面,并將服飾整體的視覺感受賦予極強的生命力。

(二)將民間服飾圖案植入到絲綢印花服飾圖案構成骨架中

在將民間服飾圖案植入到絲綢印花服飾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應用在女性服飾中,對于男性來說,通過利用民間服飾圖案,可以增強服飾整體的層次感與質感,使男性看起來更加俊朗與強壯。例如在Etro品牌在2012秋冬米蘭男裝周的印花襯衫系列作品中,便利用了民間服飾圖案。設計師主要將民間服飾圖案構成服飾的整體骨架,并將民間服飾的圖案合理植入到骨架結構中,色彩搭配主要為藍色、白色,給人以清新、新穎的感覺,并將設計風格進行了大幅升華與創新。

(三)對色彩進行合理搭配

在民間服飾圖案中,顏色的搭配極為重要。設計師在將么民族服飾圖案應用在絲綢印花設計過程中,對顏色進行合理搭配[4],應確保民間服飾圖案的顏色符合整體的顏色風格,才能將二者進行更好的融合,并生成新型的藝術感受與審美體驗。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環保理念的不斷提升,綠色作為表達這種理念的顏色,也表達了未來幾年的生態主義與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趨勢。設計師應將這一點作為設計基礎,在將民間服飾圖案應用在絲綢印花設計過程中,可以采用綠色以及其他的顏色進行設計與搭配,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同時,呼吁人們提升環保理念。例如國內的某知名服飾品牌在將民間服飾圖案應用在絲綢材料的印花服飾設計過程中,主要采用的色調便是綠色,其發布新品的時間是在春天,綠色也符合了春季的生機盎然,讓消費者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使得服飾作品更加鮮活、富有感染力,從而增強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因此設計師在進行絲綢印花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對顏色的合理搭配,才能使絲綢印花制品更富生命力。

(四)突破層面描述的限制,提升設計理念完整性

時代發展的腳步在不斷加快,設計師開始廣泛應用中國元素進行服裝設計。但部分設計師在表達中國元素、中國文化的過程中過于刻意,在設計作品中無法充分感受到中國元素蘊含的文化與內涵[5]。因此設計師在將民間服飾圖案應用在絲綢印花設計過程中,應突破傳統的層面描述局限,將設計理念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才能將民間服飾圖案中蘊含的中國元素、中國文化內涵在設計作品中充分凸顯出來,從而使現代設計風格與中國傳統文化風格互相結合,提升作品的韻味與境界層次。

(五)將民間服飾圖案與絲綢印花設計內涵互相融合

在我國傳統的民間服飾中,更加注重其具備的文化內涵與精神氣韻等方面的表達,且服飾具備主題特征明確,風格簡約優雅。在欣賞民間服飾圖案時可以感受到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充分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意義與內涵。絲綢印花制品的主要特點為面料柔軟、顏色艷麗,但缺點為容易出現褶皺,這與民間傳統服飾的設計結構近乎一致。因此設計師應利用二者的共同點將其互相完美融合,才能讓二者相得益彰,最終呈現出完美的視覺效果,充分凸顯出中國傳統文化蘊藏的獨特內涵韻味。

四、結語

在將民間服飾圖案應用在絲綢印花設計過程中,應在設計中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元素的內涵與精髓,才能使設計作品富含人文精神與獨特的文化韻味,促進絲綢印花設計水平得到升華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徐舫.民間服飾圖案在絲綢印花設計中的應用[J].絲綢,2014,01:60-64+69.

[2]張揚.民間服飾圖案在絲綢印花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藝術品鑒,2016,02:228.

[3]王建華.數碼印花技術在個性化服飾圖案印刷設計中的應用[J].網印工業,2016,08:41-45.

[4]張鵬輝.數碼印花技術在紡織服飾圖案設計中的應用[J].染整技術,2016,12:36-38.

[5]沈雷,郭萌萌.民間剪紙元素在絲綢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絲綢,2011,07:37-39.

服飾藝術文化產業論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針對如何將京劇服飾元素——“靠”應用到家紡設計中的問題,從“靠”的溯源,歷史發展背景,其構成要素的特點及工藝制作等方面進行研究,挖掘傳統服飾 “靠”元素所特有的魅力,并將其與現代家紡設計相結合。

關鍵詞:京劇服飾;靠;圖案;色彩;造型;工藝;結合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Home Textile-design with Pekin Opera Costumes – Kao

FU Yue-ying1, WEI Song-jie2, LOU Shu-fen3

(1. Textile School,Zhejiang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ingbo 315211, China; 2. Department of Design,Lehome E-Commerce Co. Ltd., Ningbo 315700, China ; 3. School of Art & Desig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 China)

Key words :Pekin Opera costumes; Kao; pattern; color; structure; process; combin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作為中國國粹之一的京劇,因其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吸引了眾多海內外戲迷。其中,人物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京劇服飾,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翱俊弊鳛槲枧_上最具視覺魅力的戲服,以其精美的裝飾圖案、夸張的款式造型、精良的制作工藝,不僅博得大眾的喜愛,也給設計師們帶來創作的靈感。

一、“靠”

(一)“靠”的溯源

“靠”源于清代將官之綿甲戎服①。是一種結構非常特殊的服飾,上衣下裳相連,給人以莊重威猛的形象(圖1)。這種戎服大多以錦料為面,綢料為里,內襯絲棉的形式制作,因此該戎服的作用相對于胄甲,更具舒適性和裝飾性。①

(二)京劇服飾“靠”

在京劇中,“靠”作為專用名詞,是指武職將帥所穿的戎服。這種以清代將官戎服為原型,為表現古代戰將身披鎧甲所設計的舞臺服裝,與現實生活中的鎧甲相比,妙在似與不似之間②,是一種美化了的服飾,極大程度地裝飾了演員形象,完美展現出人物在戰場上威風凜凜,叱咤風云的效果。

在京劇服飾中,“靠”屬于二衣。(京劇服飾分為大衣、二衣、三衣、云肩四大類)。其與大衣較其它服飾而言都為寬松,行動時,下擺的晃動十分具有舞臺表演性。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大衣多為文官,二衣則以武將、綠林好漢等為主?!翱俊庇袃煞N,分為“男靠”和“女靠”。其結構為前后兩片衣片,是一種自腋下“分離式”的服飾?!翱俊蓖庠煨秃啙?,內造型卻極為復雜,兩肩做成蝴蝶式或虎頭形,云頭式靠領,“靠肚”呈虎頭形,長袖緊口,腿的兩側系“靠牌子”。男靠覆有鎧甲紋樣,其多以魚鱗紋為主,輔紋樣為海水江芽紋等③(圖2)?!芭俊迸c“男靠”相似,但也有自身的特點,其中“似與不似”的五色飄帶裙在激烈的武打動作中呈現出絢麗靈動的氣息②(圖3)。

二、京劇服飾“靠”元素在家紡設計中的應用

(一)符號寓意的圖案

在外造型簡潔的“靠”中,精美繁復的裝飾圖案有著巧妙的寓意作用。男靠的主要紋樣為甲紋,有魚鱗、丁字紋兩種,寓意鎧甲。輔紋樣為海水江芽紋,寓“翻江倒?!敝?。女靠主紋樣為鳳紋,常與寓意富貴的牡丹花搭配,襯托出女將英武與陰柔之美。這種以簡易符號的寓意烘托宏大氣勢的方法也可用于家紡設計。以“鱗紋”為例,在造型簡潔的家紡產品中,用改良的鱗紋描繪洶涌的波濤,配以相對柔和的色彩,更容易營造簡潔舒心的感受(圖4)。在圖案的表現手法上也更加靈活,將海水江芽紋放大,用粗獷的麻繩簡單且抽象地刺繡在靠墊上,并以銅環來表示驚濤拍岸時激起的浪花(圖5),雖然改變紋樣依附的載體,但絲毫不失傳統圖案的風格。此外,其以簡約線條勾勒的方式更容易讓大眾接受。

(二)戲劇化風格的色彩

京劇服飾中“靠”分為上五色與下五色,并有著嚴格的用色規范。細分為紅靠、綠靠、杏黃靠、深黃靠、白靠、黑靠、紫靠、粉靠、藍靠、湖靠、古銅靠等,用于表現不同角色的身份和特征,如紅靠表示身份地位高或正直的將領(圖6),藍靠多用于猛將。在起到角色定位的作用之外,這些華麗炫目的顏色,充滿戲劇化的風格,也極具裝飾性和觀賞性。在家紡設計中采用高純度的色彩,具有醒目、濃郁的裝飾作用,考慮到家用的特性,可適當調整其明度,更符合人們的追求深沉莊重的感受(圖7、圖8)。

(三)“似與不似”的造型

“靠”的原型為戎服,其結構呈上衣下裳的形式,由前后兩片衣身相接而成,這種結構在整個“中外服裝史”上都是少見。雖然戎服已經沒有了保護身體的作用,但其甲胄的結構依然存在,使得“靠”在結構分割上顯得尤為獨特,給人一種衣非衣、甲非甲——“似與不似”的感覺。例如“女靠”靠肚下端連綴重疊的吊魚和飄帶裙,是由兩層數十條繁密的五彩飄帶所組成的“似與不似之裙”,站定時以裙裝示人,舞動時呈現出飛揚絢麗的動態之美(圖9)。市場上,家紡產品的造型普遍為四四方方,兩片式縫合。如今家紡設計中不斷融入服裝工藝,類似省道,褶裥用作裝飾。但從整體結構上進行開拓的較少。家紡產品的結構設計也可以在滿足功能的同時更具趣味性、觀賞性。以靠裙為靈感的桌旗設計中,在下垂的部位采用飄帶的形式,但每個飄帶之間以拉鏈進行連接,呈打開或連綴的狀態,展現出“分與不分”的巧妙(圖10),給家紡用品平添了與人的互動性、趣味性。

(四)新演繹的刺繡

毋庸置疑,“靠”上大量地運用了刺繡的工藝。相同的是,刺繡在家紡上的運用也是非常廣泛的?!翱俊鄙纤褂玫钠浇鹄C、平銀繡、絨繡等工藝凸顯了“靠”在整個服裝上的特有性。將平金繡的工藝應用到家紡設計中即可以表現古典特征(圖11),同時又可以拓展刺繡新材料,圖12中紗簾上以麻繩取代金、銀線,采用平繡工藝,進行以京劇文化為圖案的刺繡表現。

(五)“靠”元素的綜合應用

“靠”以其鮮明的特征帶給人無限的靈感。在這組設計作品中將京劇服飾“靠”元素進行拆分和重組。整體來看,依然可以欣賞到京劇戲服帶給人們的特有視覺感受(圖13)。通過紅色與藍色的強烈對比以達到奪人眼球的目的。從結構上來說,作品摒棄了家紡產品陳舊的分割方式,大膽采用了圓弧或者折線形的分割。材質上也不斷創新,一方面,采用牛仔布,在不改變“靠”所具有的硬朗特性外,替代了“靠”原有的錦緞,從而解決了家紡用品在使用時所要求的舒適性。另一方面,牛仔布、麂皮絨、雪紡紗、無紡布的普遍性、大眾化,使得其與家紡設計的結合更自然(圖14)。同時也保留“靠”原有的風格,運用折疊,排列,重復等手法來展現出作品華麗的一面,將抽象化的海水江芽、云肩等紋樣以獨樹一幟的刺繡方式呈現于面料上。配以銅拉鏈、銅鈴、鉚釘等摩登前衛的輔料,增添作品的趣味性(圖15),呈現創新且不失傳統的新中式風格。

結語

在現代社會多元化的需求下,家紡產品的設計開發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將傳統京劇服飾“靠”以嶄新的面貌應用于當下時尚前衛的家紡設計中,在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過程中,又為家紡設計增添了獨特的意蘊,提高市場競爭力,滿足人們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

注釋:

① 譚元杰.中國京劇服裝圖譜[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0:60.

②華梅,要彬,李小虎.服飾與演藝[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110.

③譚元杰.戲曲服裝設計[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115.

服飾藝術文化產業論文范文第3篇

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西部(銀川)服裝服飾藝術節暨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羊絨博覽會將于2010年9月3日~7日在寧夏銀川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發展、品牌、交流、合作”是本屆展會的主題。

第二屆中國西部(銀川)服裝服飾藝術節暨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羊絨博覽會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重磅打造的自治區級服裝類專業展會,它充分發揮了會展經濟作用,宣傳寧夏羊絨、服裝特色優勢產業,展示服裝服飾文化藝術,拓展寧夏紡織與國內外紡織業界合作渠道,全面提升了寧夏羊絨服裝、皮草服裝、回族服裝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自治區產業發展的升級需要

2002年以來,在寧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重視下,寧夏紡織服裝業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羊絨產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國際重要的山羊絨聚散地和羊絨制品加工基地。2009年全區紡織工業總產值71.31億元,同比增長17.4%。全區有各類服裝企業80多家,主要產品機織服裝、羊絨服裝、穆斯林服裝、皮草服裝服飾各具特色,呈現出“四花齊放”。

近年來,寧夏自治區政府斥資打造了中國西部服裝服飾藝術節、中國國際羊絨博覽會等專業展會,使寧夏紡織服裝產業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推動了特色優勢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的提升,搭建了展示商品、宣傳形象、合作洽談、招商引資的平臺。

以特色活動提升展會價值

大型服裝服飾展覽 展廳面積共3萬多平方米,分設羊絨展區、品牌服裝展區、皮草服飾展區、絲綢產品展區等五大展區。

品牌服裝發布及走秀 為國內外知名品牌及著名服裝設計師安排新品專場發布,以提升企業形象。

寧夏服裝服飾發布會 以T臺走秀的形式,向來賓集中展示寧夏服裝“四朵金花”——寧夏羊絨服裝、皮草服飾、西裝和回族服裝的最新款式,推介寧夏服裝精良的品質、時尚的風格。

第三屆中國國際羊絨行業高峰論壇 邀請國內外業界專家及知名人士對羊絨行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思路及如何促進羊絨業的發展進行探討交流。

第三屆中國寧夏國際羊絨節 通過參觀靈武羊絨產業同區和重點企業投資洽談,充分展示靈武精品羊絨產業城形象,實現優勢互補、產業共贏。

中國寧夏羊絨服裝服飾設計大賽暨作品展示 面向全國設計師征稿,鼓勵以市場為導向的羊絨服裝的設計和創新,倡導將流行趨勢研究與生產實際相結合的產品開發理念。

羊絨、服裝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

文藝演出 組織大型回族舞劇《月上賀蘭》等文藝演出,為國內外賓朋形象地展現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品質,彰顯寧夏回族文化歷史。

服飾藝術文化產業論文范文第4篇

傳統文化是城市文化發展的源泉

傳統文化是一個流動于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開放體系。雖然,人類社會已經進入快速發展、不斷更新的21世紀,但是處于城市中的人們,仍然在既定的歷史傳統、民族習俗、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中生活,并在這些因素的交互影響下成長。盡管人們有時想擺脫舊的傳統、抹去舊的烙印,創造新的生活和形成新的經驗,但是,卻不能完全克服傳統對自身的影響。因此,如何正確地對待傳統文化,即如何革除傳統中的消極內容,保護傳統中的積極方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就成為我們今天研究城市文化時應當特別注意的問題。

一、中華文明的若干特點

人類的起源、農業的起源、文明的起源是人類歷史上意義最為重大的三個變革,對這三個變革的研究被稱為人類歷史研究的三大課題。中華文明是世界幾大古老文明之一,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一古老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一問題是中國歷史上最重大的問題。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不能不重視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經過長時間的探討,學術界在對中華文明的一些基本問題逐漸達成共識的基礎上,近年來,中華文明特點的問題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關注,成為討論的熱點之一。

(一)中華文明的原生性

中華文明是在歐亞大陸東部產生的一支原生文明。近代以來,歷史學者通過對考古學、古人類學、古文字學、民族學等文獻資料的綜合研究,逐漸揭示出中華遠古歷史在中國大地上發展的基本脈絡。從目前的材料來看,至少在100萬年前人類已經在中國廣大的區域內活動。比如重慶巫山人距今200萬年前,云南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陜西藍田公主嶺和湖南鄖縣學堂梁子發現的人類頭骨化石也都距今接近或早于100萬年。“而河北陽原泥河灣發現的一些早更新世地點,雖然沒有人類化石出土,但是測定的年齡十分古老。比如小長梁遺址大約距今160萬年,近幾年發現的溝底遺址更早,有可能接近200萬年”。由上述的云南元謀人、陜西藍田人、湖南鄖縣人等“猿人”;到廣東韶關馬壩人、山西襄汾丁村人等“古人”;再到廣西柳江人、北京山頂洞人等“新人”,三個階段構成原始人類時期。

根據考古成果研究,我國稻作農業文化可推進到一萬年前。“從人類結束漂泊的生涯在大地上定居下來,開始從事農業活動算起,到現在僅僅大約500代人的時間。500代對所有生命形態而言,只是演化歷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間,即使最精細的生物學家也難以發現物種特征的變化。對人類自己創造的世界而言,則完全不是這樣。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已經難以想象1萬年前祖先的生活方式”。經過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的發展,中華文明經歷了從起源到逐步形成的過程,社會的復雜程度更加明顯,夏、商、周時期逐漸進入高度發達的階級社會,再經過秦、漢及其以后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的發展和衰落,中華文明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

在中華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夏鼐先生和蘇秉琦先生都提出過十分重要的見解。夏鼐先生認為,文明的起源應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蘇秉琦先生認為中國文明的起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應該有不同的模式,有原生型,還有次生型和續生型,最后才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統一國家。他們這些論述的正確性不斷被新的考古發現和學科研究成果所證明。

特別是考古發掘資料表明,公元前3500年前后,在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中,漸漸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北方地區,分布于內蒙古東南部和遼西地區的紅山文化晚期遺址中,發現了代表紅山文化最高層次中心聚落的大型祭祀建筑群、積石冢及以玉雕龍為主的隨葬玉器群。南方地區,長江下游的杭嘉湖地區發現了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的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遺址群,遺址群中心有莫角山大型宮殿建筑基址,其周圍數平方公里范圍內,分布有反山、瑤山、匯觀山等良渚文化大墓、祭壇以及隨葬的琮、鉞、璧等精美玉禮器。這些發現進一步證明了考古學前輩的科學論斷,也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進一步說明了中華文明扎根于中華大地的原生性特征。

(二)中華文明的可信性

我國古代文獻中,把黃帝和炎帝時期作為中國歷史的肇始期,把夏代作為第一個王朝。中華文明被認為具有五千年的歷史。作為歷史依據,見于我國傳統意義上的正史,即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司馬遷的《史記》,而《史記》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紀》,五帝的第一個就是黃帝。在《史記》里面關于黃帝的記載帶有一些神話色彩,可是也有很多看起來符合歷史事實的內容。今天,海內外的華人都將黃帝和炎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人文初祖”。但是,文獻中對黃帝和炎帝乃至堯舜禹時期的記述都屬古史傳說的范疇,對夏代歷史的記載也極其簡略,且均為后代的文獻,很難據此全面地研究當時的歷史,更無法判斷當時的社會形態。正因為如此,國內外學術界有人懷疑中國是否真正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部分國外學者甚至懷疑夏朝是否真正存在過。要解決這一問題,消除學術界存在的種種疑慮,僅僅依靠古代文獻是遠遠不夠的。近三十年來,中國考古學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發現為我們研究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提供了重要實物依據。以大量的考古資料為證據,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發展過程,科學地論證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對于消除對中華文明的種種懷疑,以及確立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20世紀80年代,夏鼐先生在名著《中國文明的起源》中提出了考古學研究我國文明起源這一學術課題,需要著重探索三種標志性遺存,即作為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活動中心的城市、文字記載、冶煉金屬,被稱為“文明三要素”。一是關于城市。我國已經發現不少古代城址,其中較大規模的城址至少在仰韶文化的晚期已經出現。如河南鄭州西山古城遺址、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遺址,都始建距今已超過6000年。而更多的古代城址,出現于龍山文化、或相當于稍晚的龍山時代,地點包括今天的內蒙古、山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一帶。二是關于文字記載。我國古代文字的起源雖然存在爭議,但是諸如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等出現的一些符號,普遍認為與文字有關。大汶口文化有符號的陶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良渚文化陶器上和玉器上的文字,則大約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300年。三是關于冶煉金屬。在我國出現很早,如在陜西姜寨遺址發現的半圓形黃銅銅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銅器;在甘肅林家遺址發現的小銅刀,屬于馬家窯文化,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器。

從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首次發現甲骨刻辭,到1928年我國學術機構首次組織對殷墟的發掘,再到1999年考古學家又在殷墟保護范圍的東北部發現洹北商城,考古發現和科學研究成果,使河南殷墟遺址具有了“文明三要素”的典型特征。在城市方面,殷墟作為晚商都邑遺址,它的文化遺存可與文獻中的商王朝相聯系,進一步證實了文獻中只有零星記載的商王朝的存在,更使《史記·殷本紀》等文獻所載內容成為信史。在文字記載方面,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

文字體系之一。殷墟出土的15余萬片甲骨不僅證明古老的漢字是獨立起源的,還提供了我國古代獨立的文字造字法則。對3000年以來的我國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至今仍為世界上1/4的人口所使用。在冶煉金屬方面,殷墟是出土商代銅器最多的遺址,總數約6000件,其所展示的高度發達的創造文明成果的技術手段是獨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塊范法青銅器鑄造技術,正是這種技術鑄造了包括重達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內的巨型青銅器。

這些古代文明因素的發現,雖然說還不夠完整、不夠系統。但是通過對這些文明因素的綜合研究,可以斷定我國古代文明起源的時間相當早,不晚于古史傳說的年代。也正是由于前述大量文明因素的存在,才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可信性,并為最終形成更為完整、系統的結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中華文明的整體性

中華文明的形成既是多元的,也是一體的,即所謂“多元一體化”。秦漢以后形成了中華民族,它既是指生活在中國的各民族共同建造的國家,又是在中國領域內56個民族的總稱。“中華民族的主流是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單位,經過接觸、混雜、聯結和融合,同時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統一體”。中華文明的演進過程,首先是多元文明的融合,是互相整合,而不是互相滅絕。“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方言隔阻,如果不是靠文化思想和文字為連系紐帶,中國不知道將要分裂成多少個獨立小朝廷”。各個地區的文化通過相互競爭、碰撞、融合,最終形成了完整的中華文明。無論各個地區的文明發展當初多么輝煌,其文化成就多么顯赫,最后都以百川歸海的態勢,納入到中華文明的軌道之中。

探討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原因,一是中華文明本身的規模因素,即地域的廣闊和整體規模的巨大,形成了一種難以征服與分割的力量。中華文明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相互關聯的文化整體。曾經對中華文明構成威脅的其他文明最終都被這一規模巨大的文化整體所吸收和同化。二是中華文明本身的文化因素,以血緣為紐帶的關系,發揮著巨大的維系文明的作用。如對中華民族共同始祖炎、黃二帝的崇拜,影響深遠,使中華文明在多元發展的同時,一以貫之地保持了完整性。

戴逸先生分析了對我國文化影響較大的諸項因素,包括經濟條件、政治結構、社會結構、地理環境,這些都對中國文化的發生、發展有所影響。首先,我國是農業社會,至少6000年以前,我國就種植農作物,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長期占統治地位,商品經濟不發達。在這樣的一個農業社會里,民族性格既有勤勞樸實的一面,也造成了穩定保守的一面。其次,我國幾千年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是長期的封建專制主義。從秦代算起已有2000多年歷史。專制主義、官僚結構對我國的傳統文化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第三,我國是個宗法、家族制度普遍盛行的國家。過去人們從小到老,生活在一個宗法結構中間。宗法意識、家族意識非常強烈,傳統文化普遍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形成。第四,地理環境也對我國文化產生了較大影響。我國在亞洲東部的大陸,東面是海洋,西北是高山、沙漠,將近10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與其他文化發達地區相隔較遠,交流較少。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形成了中華文明獨立而完整的,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文化系統⑦。

鑄成我國文化頑強的生命力和橫亙千古的再生力的條件,是中華文明本身所具備的內聚力和感召力。祖先崇拜的底蘊是強烈的本根意識,就是對自身本源之探究、認同、尊重與返歸?!独献印肥拢?ldquo;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淮南子·原道》:“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歸根、守根與現在常說的尋根,都體現了同一種本根意識,成為維系中華文明使之延綿不斷的一個重要原因。與祖先崇拜相關,以家庭和宗族為基本單位的社會模式,家庭、宗族與國家的同構性,以及宗族作為國與家的中介,都發揮著協調關系、維系國家、延續歷史的作用,也使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相比具有更加鮮明的整體性特征。

(四)中華文明的連續性

人類四大古老的文明,都是沿著江河發祥的。大約從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500年間,世界各地先后出現了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幼發拉底和底格里斯兩河之間的巴比倫文明,印度河與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黃河和長江流域的中華文明。之后還有地中海東部的愛琴海文明、邁錫尼文明和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然而,除中華文明之外,幾乎所有這些古老的文明都曾在其文化發展史上出現過中斷現象。在歷史上,古代埃及是文明出現最早的國家之一,但是古代埃及和現代埃及之間的關系非常曲折和遙遠,無論在人種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有很大的距離。古代的兩河流域,包括蘇美爾、阿卡德、亞述、巴比倫等幾個古國,和今天的伊拉克的關系也很少,它們的文明在很早以前,可以說在希臘、羅馬時代就被斷絕。即使希臘、羅馬這樣文明興起比較晚的古代國家,它們的文化到中世紀也已經中斷,所以后來才有所謂的文藝復興。英國歷史學家A.湯因比(A.Toynbee)在著作《歷史研究》中分析了各種文明的循環發展和衰落規律后指出,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有20多種文明已經消逝,而今天存在于世界上的幾種古老文明,都是在歷史長河中經過篩選、淘洗而傳衍下來的??v觀世界,俯仰古今,數千年來,世界不少文明古國,都曾有興盛一時的文明,但終因喪失了傳統文化,文明也就走到了盡頭。

如果與其它三大古代文明相比,中華文明的起源不算最早,但是中華文明卻是唯一從未中斷過的文明。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雖然歷經磨難,飽受風霜,然而其文化傳統卻始終一以貫之,未曾中絕。中華文明同根同種同文完整地保留下來,延綿不絕,傳至今天,這在整個世界人類歷史上是很獨特的現象。對此袁行霈教授認為:“我們可以從地理環境中找到一些答案,前三種文明都是在相對集中的一個較小范圍內展開的,回旋的余地不大,一旦遭到強悍的外族入侵和戰爭的破壞或自然災害,就難以延續和恢復。而中華文明則是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開展的,回旋的余地很大,便于將不同民族的勢力和文化加以吸納與整合,也不致因地區性的自然災害而全體毀滅,所以能夠傳承數千年而綿亙不絕”。

自從文明的曙光初照神州,中華各民族的祖先就在這片古老而遼闊的土地上生存、繁育。我們今天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就是那創造古老文明的先民之后裔,在這片土地上是同一種文明按照自身的邏輯演進、發展,并一直延續下來。同時,中華文明在發展過程中顯示了巨大的凝聚力,不僅沒有中斷,也沒有分裂;只有新的文明因素不斷增加進來。蘇秉琦先生指出:“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像中國如此之大的國家有始自百萬年前至今不衰不斷的文化發展大系”。

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是舉世罕見的,它不僅表現在語言文字方面的承傳不輟,也表現在我國古代的學術傳統和文化精神,只有一以貫之的發展,而絕無中絕或轉向。一般認為其連續發展是從夏商周三代開始的??鬃釉f:“殷因于夏禮”,“周因于殷禮”。這就是說,周代沿襲了夏、

商的文化,并又進一步加以發展??鬃?ldquo;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專門整理了周代典籍,修訂了魯史《春秋》,創立了儒家學說。到漢代,董仲舒繼承《春秋》,研究經學,司馬遷也繼承了《春秋》,但專治史學。從此,經學與史學作為中國古代傳統學術的主要支柱,一直沒有中斷。即使在中國社會處于南北分割,傳統也未曾中絕。“例如在西晉以后的公元4~6世紀期間,北方經學仍然遵循漢儒傳統,其繁榮的程度甚至超過了南方。就以北方最亂的十六國時期來看,其史學不僅未斷,而且還相當繁盛,這在古代世界史上是十分罕見的”。

(五)中華文明的先進性

技術發明是一切人類活動的共同基礎,它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方式、經濟發展和文化價值取向。帝國興衰、王朝更迭、戰爭勝負,雖然各有其復雜的原因和背景,但是無一例外都與人類的技術發明活動有著直接或間接的淵源關系。“中國為人類貢獻了不可缺少的許多重大發明,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發明家引領著技術創新的潮流。從春秋時期到宋代,1800年間中國發明家走在世界前列”。

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多年的遷徒、演化和融合,成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民族,創造了獨具特色、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影響深遠的諸子學說,浩如煙海的歷史古籍,氣象萬千的詩詞歌賦,匠心獨運的書畫雕塑,澤被后世的四大發明等等,這些都令世人推崇備至,令世界驚嘆不已。“正如黑格爾所說,當黃河長江已經哺育出精美輝煌的古代文化時,泰晤士、萊茵河和密西西比河上的居民還在黑暗的原始森林中徘徊”。我國古代四大發明對歐洲文明進程具有深遠影響,無論是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還是走出中世紀進入現代社會,我國的古代發明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公元前600年,我國發明了液態生鐵冶煉技術,使鐵礦石源源不斷地變成鐵,并且直接鑄造成型。這項發明解決了困擾人類千年之久的難題,促進了世界范圍金屬工具和兵器的更新,使人類迅速進入鐵器時代。“公元前300年,古代中國人發明了深井鉆探技術,使人類能夠獲取深藏在地下的財富。古代中國人發明的瓷器取代了陶器,為人類抹去了石器時代留下的最后一道痕跡,成為我們這個星球上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用品”。在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5世紀期間,中國文明在獲取自然知識并將其應用于人類的實際需要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成效得多。盛唐時代,中國就已是世界各國取經、朝拜和交流的主要目標國。1700年時,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東方大國的經濟收入各占當時世界總收入的23%,與整個歐洲相當。

近二三十年來,我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哲學已經為許多西方學者所重視。1988年,許多國家的幾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聚集法國巴黎并發表宣言,指出“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這就是說,西方學者在對自身文化進行反思的同時,開始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實際上,孔子和老子早已是歷代歐洲哲學家們心中偉大的思想家。法國的伏爾泰、狄德羅,德國的萊布尼茨等也都非常推崇中國的哲學和美學思想。與西方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一樣,中國有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和墨子。今天人們看到,在聯合國大廳里,赫然寫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國格言,說明中國傳統文化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

(六)中華文明的包容性

中華文化雖然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成長,但它也有過與外來文化的廣泛接觸。其中大規模的接觸、交流有過三次。第一次是佛教的傳入。從東漢起,歷經幾百年,經過長期的消化,文化的整合,到唐代,發展到高峰,產生了中國化的佛學——禪宗。到宋代,產生了在佛學影響下的儒學。佛教的傳人經過了幾百年的過程,這是中國與印度文化的一次大交流,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極大。第二次中外文化交流是明清之際,西方傳教士到中國來,從利瑪竇到湯若望、南懷仁,從明末到康熙年間,100多年期間,到中國來的傳教士數以百計,帶來了西方的宗教,也帶來了西方的文化,包括天文、歷法、數學、武器、地圖、建筑、繪畫和其他自然科學。第三次文化交流是在鴉片戰爭以后,外國的槍炮打開了中國的門戶,中國被動地吸收西方文化,形成中西方文化沖突與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吸收、交流、沖突,到現在還沒有結束。當然,現在封閉的局面已打破了,不可能再回到歷史上那樣的閉關狀態。中國已進入世界歷史的潮流中,中國的社會主義新文化將在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同時,隨著全人類文化一起前進”。

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歷史城區,保存著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歐洲人聚居地和亞洲早期貿易港的完整面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葡兩國居民在這片城區內,合力營造了不同風格和特色的生活社區。在這里供奉中國海神的媽閣廟與葡萄牙人航海主保的圣老愣佐教堂前后呼應;在這里中國商人聚會交流的關帝廟與葡萄牙人的慈善機構仁慈堂面對統一廣場;在這里中國富商大宅盧家大屋則與天主教主教座堂垂直相對;在這里與巍峨的大三巴牌坊并立的是精致小巧的哪吒廟。在當今因經濟利益或者價值信仰而紛爭不斷、暴力不斷的世界,澳門提供了一個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和平共處、多元發展、共同進步的典范。澳門歷史城區不但具有中西文化多元共存的獨特景觀,而且是集合不同種族、思想、信仰、文化和居民生活習慣的文化空間。不但展示了中、西式建筑藝術特色,更展示了中葡兩國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習慣的交融與尊重。這片歷史城區,見證了中華文化永不衰敗的生命力及其開放性和包容性。

事實上,傳統不是一個凝固的概念,傳統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不同種族、年齡、區域的人們共同創造、交流、融合的結果,從未有一種傳統文化可以完全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純之又純”的本土文化,基本不存在。中華文明就是由組成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的文化,經過不斷沖突和融合,形成和發展而成的。中華民族對外來文化從來不采取盲目排斥,而是有選擇地吸收,改造,使之為我所用。“數千年來,中華文化還吸收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各種外來文化因素,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其中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是中國文化吸納、消融外來文化的顯例,是華夏文明的偉大處。它的特點是充實主體、融化客體、思想再生、鑄造新文明”。中華文明具有海納百川,地承萬物的氣魄,歷來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因兼容并蓄而豐富多彩,因推陳出新而永葆活力,因特色鮮明而遠播四方,成為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僅存碩果。中華民族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創造力,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貢獻。

二、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定、保護與弘揚

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民族特色鮮明,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精神追求,蘊藏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個延綿數千年的文化呈現出獨特的智慧和特色,可以為今天人們探索和解決諸多城市發展問題,提供一種新的文化方式和思維選擇。因此,應該注重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定,保護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弘揚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這樣對于今后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注重傳統文化的價值認定

什么是傳統?這是一個有著各種不同看法和爭議的問題。羅國杰教授認為:“傳統就是已經過去了的事物,是長期以來積淀在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心理中,并在今天的現實中仍然發揮著影響和作用的一種現象”。傳統不是陳舊的、落后的東西,傳統是指一個民族中具有生命力的、一直在起作用的因素。雖然有些民族的傳統會被一些陳舊的、落后的形式所包裹,但它并不是內容本身。傳統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而且一直起著作用,主宰著民族的精神,就在于它具有容納新的文化因素的功能。傳統與文化密不可分,其表現形式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但是,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傳統?一般來說,是指同精神、思想、文化道德有關的傳統,是對人類過去所創造的精神現象的總稱,其內容主要包括從一定價值導向出發的哲學的、政治的、經濟的、法律的、藝術的、宗教的等等,各種思想觀念的總和。文化傳統不具有物質的實體,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卻無所不在,即留存于傳統文化之內,又表現于現實文化之中。文化傳統的核心,是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高尚道德品質的向往。文化是構成一個民族的基本因素,而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在整個人類的各種傳統中,文化傳統對社會發展、社會進步和社會安定,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什么是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指傳統社會形成的文化,往往對應于當代文化或外來文化等。傳統文化不僅包括歷史上存在,并延續至今的種種物質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例如民族服飾、地方戲曲、古典詩歌、生活習俗等,還包括價值觀念和文化意識。劉夢溪教授認為:“廣義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中國傳統社會中華民族的整體生活方式及其價值系統”。傳統文化產生于歷史過程,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傳統文化形成于民族傳承,帶有獨特的民族色彩;傳統文化成長于當地環境,帶有濃郁的地域特征,因此,傳統文化的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表現得最為鮮明。

今天之所以要繼承和弘揚文化傳統,就是因為其中包含著值得人們借鑒、吸收和弘揚的因素和內容。張岱年先生指出:“在現今時代,做一個中國人,最重要的是具有愛國意識。而愛國意識有一定的思想基礎。必須感到祖國的可愛,才可能具有愛國意識。而要感到祖國的可愛,又必須對于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有正確的理解”。他認為,我國幾千年來文化傳統的主要內涵是四項基本觀念,即:一是天人合一;二是以人為本;三是剛健自強;四是以和為貴。這些為中華民族在共同生活中所孕育、所崇尚、所提倡的文化傳統,不斷得到鼓勵和推崇,規范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制約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支配著人們的行為習俗,影響著人們的審美情趣,而且相互影響、互相激蕩,形成巨大的精神動力和物質力量。代代相傳的傳統文化是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天然紐帶,是全社會共同的文化遺產,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始終保持著連續性。

傳統文化既是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文化進步的智慧源泉。因此,有必要對傳統文化加以系統的、科學的挖掘和研究,以充分體現其積極的價值。雖然近年來陸續出版眾多研究我國傳統文化的文章,豐富的學術思想散見于各種學術論文、學術專著、文學作品、各類志書中,但是總體來看研究成果依然十分薄弱。宋健先生在2002年4月的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曾指出:“研究和借鑒歷史,不僅是歷史學家的任務,也是科學界、知識界的責任。歷史上寫著中國人的靈魂,指示著中國將來的命運?,F在世界上有人不喜歡中國人研究自己的歷史,這是沒有道理的。清人龔自珍曾注意到:‘絕人之才,滅人之國,敗人之綱紀,必先去其史’。我們和后人都應小心,不能上當”。這一忠告發人深省。

(二)保護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進入21世紀以來,更多的西方學者把目光轉向了東方,轉向了中國。更有一些國外的研究機構開始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系統的、全面的研究,希望我國傳統文化能對該國和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特別是當今世界,雖然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但是環境的破壞、戰爭的災害、貧富的差距等,對世界文明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這一情勢也彰顯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時代意義。

我國傳統文化是維系幾千年社會發展的精神支撐。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儲蘊了豐富的內涵,對社會發展的進程產生過重要作用。即使在今天乃至未來,其積極的內涵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傳統文化中積極因素的長期熏染、代代相承,使整個中華民族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倫理觀念、審美情趣等方面漸趨認同,形成了中華民族卓越的品格和精神,并逐步發展成為中華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006年4月,胡錦濤主席在美國耶魯大學的講演中對文化有一段至為深刻的論述,他說:“一個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也往往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行為準則。”中華文明中強烈的愛國精神、高尚的民族氣節,使中華兒女在國家和民族的危難關頭,能夠迸發出巨大的力量,維護國家民族的生存,并延續自己的文化。

傳統文化是文化國力的源泉,而民族精神是文化國力的支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維系。秦漢以后,中華民族不斷融合,二千年來形成一種共同的文化思想、共同的民族意識,這是十分珍貴的精神遺產。中華民族有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才能融入億萬民眾的血脈,孕育出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由此可見,我國傳統文化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具有鮮明的特點。羅國杰教授對我國傳統文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考察。

一是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倫理思想貫穿其始終。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質、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養美好的精神情操,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在人和人的相處中,一個人既要有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創造精神,又要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和愛人如己的博大胸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名著《易經》上的這兩句話,鮮明而又生動地表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人生態度、立身精神和理想境界。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厚德載物的精神則表明一切萬物都是人類的朋友,人類不僅要愛護自身,而且還要保護人類生活其中的生態環境。

二是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注重對于真理的追求和辯證的思考,有著濃厚的思辨傳統。在我國先秦的儒、墨、道、法幾個最著名的學派,都十分強調理智和智慧的重要,強調人們對真理的認識的重要意義。我國傳統文化中的辯證思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現象看做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并力求從整體的相互對立和相互聯系上來觀察和分析這些現象。因此,人們在了解、觀察、分析和認識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現象時,就一定要從一個統一體的視角來考察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

三是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審美意識和人文精神,在文學、藝術的各個方面,創造了輝煌的成就,是全人類文化中最重要、最燦爛的瑰寶之一。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

用詩歌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人生理想、價值觀念和生活情操的空前繁榮的時期。在文學藝術上,僅僅流傳下來的唐詩,就有五萬多首,其中著名的有一萬多首。繼“唐詩”之后,又出現了“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等幾個文學藝術的發展高潮,創造了絢麗多彩、輝煌燦爛、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學藝術傳統。而且形成高潮迭起的文學藝術的高峰,并以其獨特的方式,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意識和人文精神,熏陶和孕育著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素質和民族意識。

(三)弘揚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

傳統文化并非一成不變。一方面時代在前進,世代在交替,另一方面經驗在積累,知識在更新,傳統文化必然要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以調整自己的內容。傳統文化是人們共同生活的產物,也會隨著共同生活的變化而更新,其中某些成分會逐漸被淡化,新的成分會逐漸加入。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不同民族的不同傳統文化只要存在,就不可避免地有所接觸;只要相互接觸,就不可避免地進行交流;只要相互交流,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影響;只要相互影響,就不可避免地發生變化。但是,傳統文化的變化往往是緩慢的、漸進的,不同傳統文化,相互接觸、相互交流、相互影響,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同時,通過接觸所取、交流所得、影響所獲的內容,都必然要經過消化、吸納和整合的過程,才會在傳統文化中加入新的成分,帶來文化傳統的變化,“不會發生一蹴而就的奇跡”。

我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宏富的整體,是人們長期實際生活經驗的概括,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本價值追求,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幾千年生存發展、沒有中斷,而在今天又能重新為世界所重視的重要原因。“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愛國情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情懷,是我國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厚重的精神動力。“從典美博奧、汪洋捭闔的秦漢文章,到情致飄渺、新制迭出的盛唐氣象;從清深瘦勁、鞭辟入里的宋代風骨,到張揚俗趣、市井勾欄的明清景觀……”。“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發揚本民族文化傳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重任。一個民族的文化,既有歷史的延續,又是由各個地方文化共同融合、匯集而成的,它是經緯交織,繼往開來,富有生命活力的”。中華民族這清晰的文化脈絡,經過了漫長歲月的變遷,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的寶貴財富。

2004年10月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開幕的“走向盛唐”展覽,展現了從公元3世紀到8世紀這一重大歷史階段,我國文化藝術的發展歷程。這是中美合作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展品內容既重視藝術價值,又考慮歷史內涵,每件作品不僅是藝術精品,而且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該歷史時期的哲學思想、宗教信仰、社會習俗以及其他非視覺藝術的變革。展覽開幕反應熱烈,盛況空前。從2004年10月到2005年1月的三個多月里,來自美國本土和世界各地的觀眾達到幾十萬人,最多時每天有五、六千人。很多觀眾表示通過展覽更多地了解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和藝術,深刻地感受到中國古代自由開放的活力,以及由此產生的中外文化交流。在我國改革開放的今天,回顧一千年前盛唐時代的繁華,人們或許會感到有所啟迪,強盛的國家要有開闊的胸懷,包容多元的文化。

我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不僅表現為經濟競爭力的增強,還有文化影響力的提高。抓住我國和平發展的機遇,將漢語語言與我國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是增強我國文化國力的重要舉措。如今,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學習和使用漢語的風氣。例如在加拿大、澳大利亞,使用漢語的人口增長最快,成為使用人口最多的第二種語言;在美國,中文被列為關鍵外語,并且位居第二;在英國,政府批準資助英國人學習漢語,許多公立和私立學校都積極安排教授漢語課程;在法國,現今有近300所學校開設了中文課程。漢語熱的出現,既有我國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又有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厚基礎。截至2006年9月,我國已在4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108所孔子學院和12所孔子課堂。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成立至今,孔子學院已成為傳播我國傳統文化、推廣漢語教學的一個重要載體。漢語在世界的影響愈來愈大,使更多的人能通過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繼而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

三、城市文化是傳統文化的特殊產物

在我國,歷史性城市遍及各地,數量眾多,特色豐富。這些城市不但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各具特色的歷史建筑,而且它們的存在體現著中華民族燦爛的傳統文化。因此可以說,城市本身就是我國文化遺產中最寶貴的一部分,城市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特殊產物。今天,如何歷史地、科學地評價城市傳統文化?現代化要不要優秀傳統文化的支撐?怎樣將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今天研究城市文化有責任對這些問題作出回答。

(一)城市傳統文化的現實困境

自古以來,人們重視物質利益,為生存而奮斗。“路人問漁夫:你打這么多魚干什么?漁夫答:賺錢買船。買了船干什么?打更多的魚。打更多的魚又干什么?買更大的船,打更多更多的魚……”。人類從動物界脫穎而出。但是,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依然受食物短缺之困。生計問題一直束縛著人們的手腳和靈魂,思維沿著慣性滑行:勞作,不停地勞作。今天人們的生活狀況有了很大改善,絕大部分地區早已解決了溫飽問題。但是在以經濟發展為主導范式的社會價值追求中,物質財富的積累和經濟發展的指標又成了唯一的評價標準。“路人問老板:你蓋這么多房子干什么?老板答:賺錢買地。買了地干什么?蓋更多的房子。蓋更多的房子又干什么?買更多的地,蓋更多更多的房子……”。“發展”問題又一次束縛住人們的手腳和靈魂,思維繼續沿著慣性滑行:建設,不停地建設。這種片面的社會追求和評價標準,嚴重地沖刷和遮蔽了人類的精神世界。

在今日世界,城市處在嚴重的文化矛盾和沖突之中。這是一個對經濟發展樂觀展望和對文化發展悲觀期待并行的時代,是一個物質的滿足與精神的焦慮并行的時代。2003年的8月3日,法國《費加羅雜志》刊載G.杜銘那克(G.Domenach)的一篇文章,其中寫道:中國傳統文化令人迷惑。對于一個經常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來說,這種文化有時會給人以垂死的印象,有時又會讓人感覺到他的活力。這種矛盾現象產生的原因何在?現在是什么使得中國與自身脫離?G.杜銘那克文章中提出的問題帶有現實普遍意義。原因主要在于,多年來我們自己在對待傳統文化中出現的一些偏差,例如批判多于繼承,否定多于肯定,導致一些人對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無知,缺少自尊與自信,未能使傳統文化在城市發展中得到應有地弘揚。“盡管情況錯綜復雜,其共同點則可以歸結為對傳統建筑文化價值的近乎無知與糟蹋,以及對西方建筑文化的盲目崇拜,而實質上是‘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是所謂全球化與地域文化激烈碰撞的反映”。

目前我們一些城市還沒有形成健康合理、積極向上、特色鮮明的文化理念,在單一的經濟價值觀念下,它們片面強調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忽視了自身傳統文化的消失,忽視了文化資源與文化生產力的創造價值。在城市中,一方面是城市風貌的日新月異,呈現出物質財富的增長和

經濟的繁榮;另一方面,則是傳統文化的黯然失色,呈現出文化財富的銳減和文化生活的浮躁。人們在失去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廣闊的文化空間的同時,失去了形成文化共識的基礎,也失去了文化創造的能力。人們常說中華文明是綿延不絕,沒有斷裂的、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可是在現實中卻對傳統文化視而不見,沒有自信,缺乏應有的認知。面對當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延續受到的種種威脅,2006年6月馮驥才先生在部級領導干部歷史文化講座上大聲疾呼:“我們的后代將找不到城市的根脈,找不到可以自豪的個性化的文化憑借。當他們知道這是我們的所作所為——是我們親手把一個個沉甸甸的城市生命,變成亮閃閃的失憶者,一定會斥罵我們這一代人的無知”?,F在人們更多看到的是傳統文化的淪喪和為捍衛傳統文化而進行的抗爭。

影響傳統文化傳承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一些人將傳統文化與封建文化相提并論。于是,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置身于城市化加速進程之中,很多人在對待傳統文化上存在著一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為中華民族擁有的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又感到傳統文化似乎是今天前進道路上的羈絆,成為一種沉重的歷史包袱。毋庸諱言,傳統文化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也逐漸積淀了某些不良因素。傳統文化中也有消極的、同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內容,應當剔除或逐步改造。但是,事實上我們傳統文化的主流,不但不是封建文化的產物,而且是先進文化的代表,是現代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資源、財富和動力。

(二)城市傳統文化的時代責任

“神州大地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衍生棲息的地方,5000多年來,盡管自然災害、戰亂頻仍,但經過世代經營,我們的祖先建設了無數的城市、村鎮和建筑,也留下了中國非凡的環境理念。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古代城市大多是按規劃建造的。據科學考古和史料證實,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清時代,無論是古代的都城或地區統治中心,還是重要的邊防城鎮,都是事先經過周密的規劃,按照一定的建設程序和規律進行營造,同時在營造理念中體現了非凡的環境觀念和樸素的人文精神。在環境觀念方面,我國古代文獻中記載了基于山水文化理念的環境設計觀,各賦特色的環境意境的創造及其所表現的城市文明,這是我國傳統城市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城市史上也占有光輝的一頁。在人文精神方面,我國古代城市規劃基本上遵循了儒家傳統思想,因而一脈相承,獨具特色。特別是,我國的歷史性城市都曾具有重要的文化職能,遺存至今的文化遺產,仍然傳承著傳統人文精神。

今天在我們的面前存在著兩個不容回避的問題:一是如何重新認識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二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前者比較好理解和接受,要繼承傳統文化,就必須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通過認識深化使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后者可能不被人理解和接受,難道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也需要認同嗎?然而今天這一問題不但確實存在,而且矛盾日趨尖銳。當前確有一股潮流,拋棄自己的傳統文化,一切唯西方文化是舉,并且在某些領域愈發嚴重。居住在歷史性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最重要的是具有熱愛城市傳統文化的意識。而樹立這一意識必須有一定的思想基礎,必須感到自己城市的可愛。要感到城市的可愛,又必須對于優秀的城市傳統文化有正確的理解。

城市是完整的生命體系,它有內涵,有個性,而其中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城市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人們對城市傳統文化的認知,與城市的文化空間和生態環境密切相聯。例如江蘇自古以來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其文化底蘊極為豐厚,人杰地靈。據史料載,二十四史中有傳者2萬多人,其中6000余人為江蘇籍,約占1/3。清代114名狀元中有49人為江蘇籍,占40%以上。由此可見,江蘇的傳統文化對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又如蘇州的傳統文化主要體現在擁有2500年文化積淀,具有突出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歷史城區,使其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也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2500年前吳越之爭的“臥薪嘗膽”中得到新的啟迪;從1000年前宋代蘇州知府范仲淹抒寫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中汲取新的營養。近年來,江蘇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蘇州的城市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在全國領先,這些均與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即正確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密切相關。因此保護城市傳統文化,就是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就是保護城市的生命之根,對每一座歷史性城市來說都是一份重要的責任。

城市文化承載著人們的家鄉情結。通過了解城市文化,可以提高市民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滿意度,逐漸轉化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最終形成人們熱愛城市、建設家鄉的熱情。例如日本在戰后,一些城市紛紛制定《市民憲章》。各個城市的憲章名稱和內容雖然不盡相同,但是總的目的都是號召市民熱愛故鄉、熱愛城市的傳統文化,把自己的城市建設成舒適、幸福,并具有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市。這一運動使眾多日本城市走出了那一段最困難的年代。在經濟發展以后,很多日本城市仍然沿襲這一傳統做法。如東京在1979年發起“我的東京城”(My Town Tokyo)運動,引導市民更加熱愛自己的城市。這一運動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并為國際社會所關注。在意大利也有“我們的意大利”學會(ITALIA NOSTRA)這是一個保護意大利文化遺產的社會團體,有眾多的會員加入,熱心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三)城市傳統文化的永續傳承

千百年來,人們長于斯、居于斯,創造了獨特的城市傳統文化,構成了中華文明特有的人文景觀,更出現了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南京、北京等輝煌的城市,體現了一脈相承的城市文化傳統。我們不應該在走向現代化的路途中丟失自己的傳統文化之根。但是,要真正傳承和弘揚曾經輝煌的傳統文化,第一個要戰勝的困難就是我們自己。謝辰生先生指出:“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曾經有一個非常精辟的觀點,我是很贊成的。他在《唐代政治史論稿》這部書里講道,在南北朝的時候,存在一種現象,即判斷一個人的族別,不是看他的血統,而是看他的文化。那時的北魏、北齊、北周,有漢化了的胡人,也有胡化了的漢人。漢化的胡人忘記自己是胡人,胡化的漢人也只知道自己是胡人,而非漢人。這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就是一個人的文化要是變了以后,他對自己過去的歷史什么都不知道了。這充分說明了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歷史上在一些國家或民族曾經出現過所謂的文化危機、精神危機、信仰危機的時代,究其根源,都是因為文化傳統發生了問題。危機的消除也都是由于文化傳統重新得到了重視。當今世界,現代化的浪潮,使經濟全球化、市場一體化,無論哪個國家希望在世界舞臺上保留住自己的位置,都需要面對國際形勢不斷重新認識自己傳統文化的價值,強化對自己傳統文化的認同,都需要捍衛傳統文化的根基。劉夢溪教授曾形象地比喻說:“文化傳統的更新與重建,是民族文化血脈的溝通,如同給心臟病患者做搭橋手術,那是要慎之又慎的。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不是只把傳統視作時髦的‘懷舊情緒’,而是當作‘生存的必要’,傳統就能夠活在我們中間,使

我們每個人既是現代的又是傳統的,它的優秀者必成為涵蘊傳統意味的現代人”。今天一些國家比以往更加注意捍衛自己的傳統文化。如法國禁止其國內的商店使用英文標識,甚至禁止其互聯網站上出現“只使用英語”的網頁。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積極制定政策,加倍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

E.希爾斯(E.Hilles)曾指出:“傳統無所不在”,“現代永遠跳不出傳統的如來佛手心”。從發展的階段性來看,我國傳統文化又是一個不斷發展、豐富并自我更新的過程,既有古代傳統文化,也有近代傳統文化。就我國古代傳統文化而言,剛健有為、貴和尚忠、任民愛物、義以為上、天人合一等,都反映了當時的文化精神;就中國近代傳統文化而言,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科學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的時代的文化精神。傳統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增添新的內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對異質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繼承文化傳統決不能無視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上的新形勢、新局面,更不能作繭自縛,排斥一切外來的新成果、新經驗。對于文化孤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危害,我們曾深有體會。正是閉關鎖國和盲目拒斥,造成了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阻滯,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振興和發展。對不同質的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傳統文化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發生機,并變得更加健康、更有免疫力。也只有在新的時代不斷為既存的傳統文化增添新的內容,傳統文化才會更加充實、更有價值,才有可能融入今天的社會生活,成為活著的傳統文化。

每一個有生命力的民族,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質,它保留在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價值觀念中,世世代代地延續、凝固成一些規范、標準和模式,并通過城市與建筑等形式,最廣泛、最直觀和最可體驗地表現出來。城市發展的步伐固然能夠把一些陳規陋習拋到歷史年輪之后,經濟與社會發展也能使一些城市更充滿活力,但是,只有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科學人文精神,才永遠是城市的靈魂。一個社會的變遷絕不應該把業已存在的傳統文化徹底根除,而應該找到使傳統文化與當代新的因素融會貫通的契合點,豐富傳統的內涵并賦予它新的形式,形成新的文化體系。因此,城市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有形“史書”,任何傳統的繼承與現代的創新都會在城市這個載體上留下刻痕。城市中對歷史要素的保護與繼承不是為了陶醉與迷戀在過去的輝煌之中,也不是為了因循守舊而自縛手腳。

城市是流動的空間,時間是流動的記憶,任何人類積極的發展要素都應該在城市中找到應該屬于它的位置,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延續。一個有信心、有意識去傳承自己歷史的城市,也完全應該有自信心去接受創新、接受現代化。當然,這種意識上的融合并不是簡單地表現為城市文化空間上的疊加與城市文化形象上的沖突,城市文化保護與延續的先進理念已經為我們找到了可以解決問題的途徑。在歷史與現代,發展與繼承的交叉路口,傳統文化是個充滿魅力而又讓人感到沉重的話題。如何在進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同時傳承傳統文化,如何既無愧于祖先又對得起子孫,值得每一個城市和她的人民去思考和探索。正因為城市文化與傳統文化密切相關,這一基本關系時刻影響著城市文化的走向,也就使城市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研究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內涵、更加廣闊的天地和更加現實的意義。

中篇

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發展的基礎

地域文化集中體現城市發展脈絡,而城市在一定時期形成的文化特色往往又會積淀、留存下來,成為城市文化的表征,并進一步強化城市地域文化的特性。一座城市的傳統文化能夠延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域文化的延續,特別是在城市物質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的同時,地域文化表現出相對的穩定性和生命力。因此,一座城市的發展應從地域文化的深層結構中去尋找根脈,探索規律,獲得啟發。

一、中華文明形成的地域文化特征

我國各地的地理條件、自然環境、歷史變遷、經濟形態、文化傳統各不相同。因此,各個地區的文化發展和邁向文明的過程也往往具有不同的特點。地域文化有著多種內涵和表現形式。要研究一座城市文化發展的特點,必須探討其所在地域文化的特點,進而分析產生這些特點的背景與原因及其在城市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一)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

我國歷史久遠,民族眾多,地理和人文環境差別很大。但是,由于歷史資料的局限和受古代史學家的影響,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我國不少學者都把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看作是中原地區一枝獨秀,傲視群雄,即“中原中心論”,同時,將夏商時期的王朝國家看作是大一統的疆域國家,將周圍地區視為文化相對落后的蠻夷之地。但是,早在20世紀30年代,民族史學者林惠祥先生在討論中華民族的起源時就曾指出“中國文化蓋以上古時華夏系之文化為基本要素,此種文化依次與其他文化接觸而吸收之,吸收以后經一番錯綜混合而歸于融化”。這些為華夏系吸收的其他文化,林氏列舉有黎苗文化、東夷文化、荊蠻文化、百越文化、山狄文化、氐羌文化等。

近30年來,大量的考古發現猶如點點繁星鑲嵌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越來越多的考古資料證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不只是黃河流域,還包括長江流域。正是黃河和長江這兩條橫貫中華大地的河流,哺育了古老的中華文明。越來越多的考古資料還證明,除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這兩個主要的發源地之外,還有許多文明的遺存散布在各地。中華文明的組成,既包括定居于黃河、長江流域的較早以農耕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華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為主要生活方式的少數民族文明,揭示出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合而不同、相互依存、長期發展的文化根源。即中華文明起源不似一枝蠟燭,而像“滿天星斗”。應該說,中原地區在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核心地位是不容否認的客觀存在。但是,中原文化也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廣泛吸收周圍地區先進文化因素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在我國的東、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長點,呈“多元一體”狀態,使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多元性,在國內學術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共識。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考古學界便開始了對所謂“區系類型”這個概念的探索。在1981年第5期的《文物》上,蘇秉琦教授和殷瑋璋先生建議把全國考古學文化進行區、系、類型的詳細劃分。認為:“從全國范圍來看,我們可以將現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區的考古學文化分為六大區系,它們分別是:1、以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2、以山東為中心的東方;3、以關中(陜西)、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4、以環太湖為中心的東南部;5、以環洞庭湖與四川盆地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一線為中軸的南方”。并且指出“這六個地區都曾起到民族文化大熔爐的作用”,“很多地點考古文化面貌上反映的我國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文化淵源的連續性”,這也就是說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

雖然至今有關爭論仍在繼續,如有的學者提出,夏代及其之前,是以各地先進的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區匯聚為主;商周時期,則是中原王朝的以禮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和包括青銅冶鑄技

術在內的文化因素向周圍地區輻射為主。“匯聚與輻射”是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重要模式之一,等等。但是,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不同地區都有自己向文明社會邁進的過程。“黃河文化、長江文化、草原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三大源頭,共同鑄造了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格局。我們要把研究視野放得寬一些,角度要更新一些,深入進行比較研究”。“尤其像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從區域的發展來看,從來就有文化上的分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共同組合出色彩斑斕的中國文化空間的萬花筒式圖景。除列入保護名冊的歷史名城與歷史地段外,擁有文化傳統的城市和地段幾乎所在皆是,‘落花流水皆文章’,可以涌現出無窮的想象力,以生花之筆勾畫出情理兼融的大塊文章”。

(二)傳統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正如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地域文化一樣,同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也由于各個地區的歷史沿革、民族構成、地理環境、功能作用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而形成千差萬別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就地域文化特征的內涵來說又大致可以分為:地域歷史性特征、地域民族性特征、地域空間性特征和地域功能性特征等。

1.地域歷史性特征

我國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人們生活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世代生息繁衍,耕耘創造,形成了不同的歷史文化區域,共同創造了極其絢麗多彩的中華文化。愈來愈多的考古發掘成果證明,歷史久遠的中華文化實際上是不同時代歷史文化區域的鑲嵌。文化是有時代刻度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這個過程往往可以用時間來進行記錄。例如通常根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劃分,把文化分成“傳統文化”、“當代文化”和“未來文化”。如果進一步細分,還可以用時間區分出各個時期的文化,如商周文化、秦漢文化、隋唐文化、遼金文化、明清文化等等。這些文化概念很明顯的把時代文化特征和地理文化概念聯系起來,以探索不同的地域歷史性特征。

2.地域民族性特征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色,彼此交融,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形成文化的普遍性和特異性,一致性和多樣性。“中華民族從一開始就是多元的,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漢族不斷與周圍的民族相融合,形成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在這過程中,只有加入進來的,沒有分裂出去的。因此,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從一個側面看來就是民族融合的歷史,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的創造”。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也就是各民族間進行文化交流的過程。盡管民族之間文化交流通過各種方式,但是主要是通過人口大量流動和民族大遷徒來進行的,因此,文化的新發展往往與民族大融合重疊在一起。在每次民族大融合之后,往往會出現一次文化大發展,然后由統一的國家再把文化大發展推向新的更高階段。

3.地域空間性特征

我國地域遼闊,幅員廣大,山地占全國總面積三分之二。東低西高的山地環境,自東向西的三大階梯締造了主要江河西水東流的基本態勢,洶涌澎湃的江河之水把中華民族緊緊相聯。這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中華文化,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性格與倫理體系,造就了“天人合一”的歷史環境觀和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我國從青藏高原到東海之濱、從大興安嶺到天涯海角的各個地區,沿海與內地,南方與北方,東部與西部,無論是地理條件、經濟水平,還是城市化的程度,社會、文化開放性的差別均很大,城市與鄉村之間更是如此。公元前300年左右,先秦時期的《尚書·禹貢》根據地理環境各要素的內在聯系與差異,將全國分為‘九州’,以華夏為中心的地域空間視野,表達了古代的區域觀念。

4.地域功能性特征

早在“西漢時,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根據地區的山川、物產、風俗民情等將天下分為4大經濟區,進而細分為12個小區,從中分析19個中心城市的經濟特征”。我國城市在數千年封建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在數量上和種類上都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如曾經作為都城的西安、洛陽、開封、南京等;如作為商埠中心城市的揚州、臨清、九江、淮陰等;如曾經作為手工業中心城市的蘇州、杭州、景德鎮、佛山等;如曾經作為海外貿易城市的廣州、寧波、泉州、揚州等;如曾經作為地區性中心城市的成都、太原、武昌、昆明等;如曾經作為軍事重鎮的大同、宣化、榆林、山海關等,各類城市都有各自獨特的地域功能和文化特征。

(三)城市文化地域與“文化時空”

城市生長于特定的地理環境,也處于不同的城市文化地域之中。城市文化地域用于闡釋文化在地理上的分布狀況,是指一種文化傳統所占有或影響的地理空間。同時,文化是運動著的、變化著的、發展著的,是隨著時間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動態性概念,而時間在這里作為文化的一個屬性,反映出文化的過程性、連續性和變化性。因此,特定的城市文化地域具有特定的時間和特定的空間相統一的特征,也稱為特定的“文化時空”。一般來說,城市文化地域往往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村鎮為依托所形成的城市地區,再由若干城市地區構成的文化地域。城市文化地域包括影響文化的自然環境、社會條件、歷史傳統等要素,即每一個城市文化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地理環境、人口構成和特殊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因而形成了特定的地域文化。

“文化時空”是變化中的時間與空間的綜合構成,文化本身縱橫交織在縱向性與橫向性之間,縱向性即指歷史性的時間領域,橫向性即指地域性的空間領域,共同構成動態的文化體系。人們已經注意到,人類的居住環境是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的整體。任何事物的空間和時間都具有相關性,城市文化也是如此。將時間性與空間性分割開來談城市文化,只能是抽象的、片面的文化概念。而只有“將源遠流長的文化,融入時間的積淀與空間開發的變革之中,顯現智慧與文明的繼承與創新姿態,創造著異常燦爛的民俗與人文的景觀,實現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話”。關于“文化時空”的討論目前還在繼續,并啟發著我們對地域文化的進一步理解。

首先,城市文化地域是一個時間上的文化概念。它體現著時間延續的文化歷程和積累。人們從時間的維度對地域文化加以考察,就會發現不存在一種永遠凝固不變的文化形態,地域文化往往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地被重新組合建構,所以,一種地域文化應該只是某一時期內,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逐漸形成的文化。例如無錫,從商代周太王長子泰伯奔吳,帶來了中原文明,使之與本地文明相結合而凝結為吳文化;東晉時期北方人群大量南遷,又為無錫帶來中原的文化和技術,中原文明再度與吳文化融和而奠定了“江南文化”的總體格調;上海開埠以來無錫受其輻射和影響,使無錫的地域文化中又逐步增加了一種開放吸納、包容謙和、審時度勢、把握機遇的文化性格,有力地推動了城市文化的發展。

其次,城市文化地域是一個空間上的文化概念。它代表著空間關系的文化分類。當我們探討某類文化區域時,一定是指那些特定區域空間范圍內具有某些文化特質的地域文化。如北京

和天津、上海與南京、廣州和香港等。同樣在一個省域內,東西南北不同地域也可以分為不同的地域文化,以江蘇為例,大致就有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吳文化;以徐州為中心的漢文化;以揚州為中心的淮揚文化;以南通為中心的江海文化等。再如北方的地域生活造就了北方城市開敞明朗的空間布局,江南的生活方式則衍生出江南的深弄幽巷的地域文化空間。這些地域文化空間形成的原因往往十分復雜,時間往往較為久遠,但是對于今天城市文化的演進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

第三,城市文化地域是時間與空間組合的文化概念。“在考古學中也經常使用‘文化’這個詞,它的內涵同一般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所使用的‘文化’不盡相同,作為考古學的特別術語,某‘文化’是指某個時期、某一分布地域而具有明顯特征的一群遺跡和遺物共同體的總稱”。如考古學上按地域分布的考古文化有: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等等,這種種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原始部族文化的產物,是對應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時間段的空間布局。同樣,以方國轄區命名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是相對于從夏商周至秦漢這一歷史時期的方國文化的空間布局。同樣,以行政轄區命名的地域文化,如陜北文化、膠東文化、晉南文化、閩南文化等等,則主要是從漢唐到明清兩千年中逐漸形成的地域文化的空間布局。

綜上所述,城市文化地域和“文化時空”是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應重視城市文化地域的時間性與空間性,充分考慮某個特定時空范圍之內的地域文化演變、發展的過程。同時,時間與空間密不可分,地域文化的研究與考察,必須充分考慮時間性與空間性雙重因素。通過建立時間與空間坐標體系,可以把握城市文化在時間發展上的流動性和多樣性,在空間發展上的層次性和差異性,對地域文化發展有一個更為具體的、綜合的認識。

二、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體現

地域文化是城市生存、生長的土壤,不同的地域之間存在著深層次的文化差異。應該看到地域文化差異是永遠存在的,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時代,城市既要有意識地吸取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又要注重基于地域的不同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經濟社會條件,探索科學的地域文化發展道路,自覺地對城市特色和地區特色加以保護、繼承和創新,形成具有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城市文化。

(一)地域文化體現城市發展脈絡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城市里留下了大量歷史街區、傳統建筑、園林風景,以及民間風俗,所有這些,構成了一座城市獨特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特色的具體體現和寶貴資源。在挖掘城市的特色時,不但要研究城市風貌、建筑特征以及文物古跡等給人們直觀感受的文化,更要透過這些物質層面的文化遺存來研究城市地域文化的特質和精神,并融會貫通地在相互結合上下功夫,綜合分析城市自身優勢,實現城市中的文化遺產與人文精神的緊密結合。

城市具有動態的特征。只要人們在城市中生活,隨著人們思想、情感、認識、觀念等的不斷變化,人們多種多樣的生活要求就會不斷產生,城市變化就不會停止,促使城市面貌也隨之變化。“城市不但是成千上萬不同階層、不同性格的人們在共同感知(或是享受)的事物,而且也是眾多建造者由于各種原因不斷建設改造的產物”。不同民族、地區、經濟水平、文化程度以及不同群體的人們對于城市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城市作為人們多種多樣文化活動的載體,必然也要適應多種多樣的發展變化的需求。城市在不斷發展,其經濟、文化、政治的歷史也在不斷地交錯變化,正是如此,造就了一個城市的鮮明文化特色。同時,也正是由于這種變化的存在,如果加以正確引導,將使城市文化具有一種動態的美,并可以在后期的發展中通過逐步改善缺點而更加完美。但是也由于這種變化的存在,一個經過歷代營造所形成的良好環境,也有受到破壞的危險。因此就要求加強對城市文化類型、文化特質和文化個性的綜合研究,對城市發展和建設進行正確的控制和引導。

(二)地域文化體現城市設計理念

我國的歷史性城市,在一代又一代市民的智慧創造中展現出豐富的文化傳承,如街巷、溪流、建筑,空間變化有致;木構、磚墻、石地,色調樸素淡雅;木雕、石雕、磚雕,裝飾豐富精美,所有這些都來源于當地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文化感悟,他們結合各自的生活經驗與感性認識,醞釀藝術空間形象,創造出不同的環境意境,從不同的角度和內容反映了五千年文化傳承不斷豐富的內涵。城市不同于一件藝術作品,在一般情況下不存在特定的創作周期。盡管在一個時期內,一些建筑物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一些局部地區處于緩慢變化的過程。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城市永遠處于設計建造的動態之中,而人是其中最活躍的因素??陀^地講,每一片地域,無論大小,都會由于自然、地理、歷史、社會等原因,形成自身獨有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載體是富有活力的人,也就使這種地域文化特色具有了人格化的性格。

我國的歷史性城市從規劃理念到城市形態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特征,同時集錦建筑藝術、古典園林以及工藝美術、書法藝術等各種藝術精華,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深厚的技術、文化內涵,堪稱絕妙的城市設計創造,在世界城市文化史上占有光輝的一頁。“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種空間的結構,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長的時間過程去感知。城市設計可以說是一種時間的藝術,然而它與別的時間藝術,比如已掌握的音樂規律完全不同”。良好的城市環境藝術在于其既有內在的有機秩序,又有綜合和諧的整體精神。通過城市設計,在較大尺度的空間范圍內,在漫長的時間過程中,匯聚千百種各具表現力的藝術要素,形成整體協調的城市環境藝術。這種整體效果的實現需要城市中每一藝術要素的配合。正是由于城市中不同地點、不同時期、不同內容的地域文化要素相互契合,構成有序的系統組合,在整體上取得和諧統一效果,才能給人以整體協調的城市文化特征。

(三)地域文化體現城市文化底蘊

每一座具有世界影響的城市,都必然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與藝術流派。如提起維也納人們就會想起音樂,提起巴黎人們就會想起繪畫,提起洛杉磯人們就會想起電影,提起北京人們就會想起京劇。“美好的城市總閃爍一種特色之美”。建設特色城市要體現地域文化,而傳統地域文化又深刻影響著今天人們對城市發展的思考。不少歷史性城市自古以來留下的詩詞書畫等藝術作品,向人們長久地表達著該城市獨特的地域文化特征,給人們以新的啟發。例如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人們熟知的“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歷朝歷代都在虎踞龍盤之地留下城市文化的深厚積淀。又如紹興是有著2500年建城史的悠久古城,它那“三山萬戶巷盤曲,百橋十街水縱橫”的格局構成典型的江南水城特色,水網縱橫、山清水秀、風光秀麗,被稱為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再如《清明上河圖》則記載了當時開封的情景;店鋪商肆、酒店茶館、行人車馬、熙熙攘攘,一幅太平盛世的景象。

在文化類型方面,一些城市聚集著區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精華。如華北古城的凝

重,江南水鄉的靈秀,徽贛民居的厚樸,客家土樓的奇特,這些滲透在名城古鎮中的環境文化信息,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如麗江地處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及川西谷地交接地帶,位居喜馬拉雅橫斷山和三江并流民族走廊腹地,是漢、藏、印、緬文化交融地帶,是漢、藏、白、納西、彝、傈僳、普米等多種民族、多元文化交匯地區,也是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與彝族等民族原始宗教相互影響、滲透、并存的多元宗教文化生態區。同時由于麗江地處邊界,山高谷深,過去經濟社會發展緩慢,現代潮流沖擊干擾較少,使得麗江的民族文化珍貴資源得以較完整地保留和存活,體現出較純正的城市文化底蘊。

(四)地域文化體現城市環境意境

我國古代城市多臨水靠山,與地理環境渾然一體。各賦特色的環境意境的創造及其所表現的城市文化,在城市建設中形成了具有獨特山水文化審美特征的眾多城市。這些城市不論是在城市人居建設,還是在城市文化等方面,講求順應自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城市的協調發展,創造了富于傳統特色、符合地理環境、人文景觀優美、文化氛圍濃厚的城市人居環境,并形成了良好的人居建設傳統。這些傳統城市空間的特點,集中體現了詩性文化的理念。例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濟南;“片葉沉浮巴子圖,兩江襟帶浮圖關”的重慶;“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的桂林;“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的肇慶等等,都是很好的例證。

同時,“天圓地方”和天人感應學說;五行、陰陽思想和易學說;相土、形勝思想和風水學說等文化觀念,均對我國傳統城市選址,空間結構形成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江南自然條件優越,“山水形勝”,眾多江南古城的城市布局和設計巧妙地利用了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在人居環境建設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模式、城市形態等方面,則更趨于人性的、自然的原則,如江南地區“據龍蟠虎踞之雄,依負山帶江之勝”的南京城;“萬家前后皆臨水,四檻高低盡見山”的蘇州城;“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揚州城;“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城;“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城,“花有繁紅識京口,樹成嘉陰出城頭”的鎮江城等等。

上述這些城市顯現出人文與自然的融合性。水中建城,城中有山,山、水、城和諧相處,形成一座座山水城市。人們把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這兩大優勢疊加起來,使城內山、水、路、園林、古跡、民居等融為一體,使自然環境融入城市中的家家戶戶,融入到城市的人居環境之中,得到“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的意境。“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古人通過體味自然和生活中美的情趣,享受自然環境對性格的滋養和精神的安頓,凈化和提升自己的心靈,協調自己的情感,調劑自己的生活,取得人格理想的平衡。同時從大量褒贊這些城市“山水形勝”的詩句來看,在古代文人心目中,作為一個優美的、適宜人居的城市而言,除了良好的自然與人工環境外,還需要歷史與文化,兩者缺一不可,即所謂“江山雖好,亦賴文章相助”,使城市進一步彰顯出“人文、生態、宜居”的特色。

(五)地域文化體現城市建筑特色

在城市中,往往建筑物數量最多,比重最大,作為單體建筑需要具有本身的完整性,而構成建筑群體時,每幢建筑的形態又作為群體組合的一部分而存在,需要進一步考慮建筑與群體的完整性。擁有眾多建筑群體的完整性才能構成城市和諧統一的建筑環境。因此,任何單體建筑或建筑群體都不應完全脫離城市整體環境而獨立存在。例如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澳門歷史城區,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鄭家大屋、大三巴牌坊、圣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東望洋炮臺等20多處歷史建筑,以及之間相鄰的廣場和街道,從上述建筑的名稱及功能不難看出,在我國的歷史城區中,這是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組合。澳門歷史建筑群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它有著大量中國最古老的西式建筑群和獨具特色的民間建筑,表現出在空間結構概念、建筑風格、美學觀念、建造技術等方面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刻影響。整個澳門歷史建筑群中西兼容,相互尊重、互相滲透、相映成趣,構成完整和諧的建筑環境。再如西藏地區的藏式傳統建筑是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現,其中優秀的文化理念值得借鑒。例如人、建筑與自然有機融合,“自然融入建筑,建筑歸于自然”,形成共生整體,無論是傳統建筑的選址,還是建筑材料的選用,都較好地適應雪域高原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正是由于長期以來、勤勞智慧的西藏各族人民對自然巧為利用,又賦予其豐富的文化內涵,使西藏建筑的生態與文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傳統的建筑形象受自然條件,特別是氣候條件影響較大。我國北方寒冷,建筑物敦厚穩重、色彩濃艷;南方濕熱,建筑物輕盈通透、色彩淡雅。盡管現代建筑有趨同的傾向,但地域差異仍將存在。在建筑形式方面,有黃土高原的窯洞、皖南的民居、開平的碉樓、閩西的圍屋、侗族的鼓樓、西雙版納的竹樓、川東的吊腳樓、北京的四合院以及上海的石庫門等等。在建筑構造方面,各地傳統建筑中都有許多精神空間和藝術語言,諸如內院、天井、影壁、拱廊、騎樓、花池、壁龕、斗拱、柱礎、窗格等等,構成不可多得的地域建筑藝術。例如晉東南地區是我國早期木結構建筑的寶庫,據不完全統計,在該區域5萬多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有元代以前早期建筑165處,不少于全國早期建筑總量的三分之一,包含其中的建筑藝術、雕塑藝術、繪畫藝術,以及宗教信仰,民間信奉等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已經被公認為我國獨特的文化遺產。

三、重視地域文化的研究與保護

一個城市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出區別于其他城市的文化心理和文化結構,具有超越時代的內容。地域文化的多樣性,直接導致了城市文化的特色性。城市特色是一個城市地域文化的外在體現,更是城市發展的根基。不同的城市,由于歷史沿革、文化積淀和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城市特色,成為這個城市的生命體現,成為城市的靈魂。

(一)地域文化保護面臨的問題

千百年來,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和地理環境的制約,城市之間處于相對隔離狀態,各自具有較強的地域文化特色,成為今天城市文化的資源。但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物資、交通、電信等條件的改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大加強,地域文化特色隨之逐漸削弱。為了使城市面目“日新月異”,不少城市都在進行著大規模的建設與改造,遺憾的是,由于一些城市決策者缺乏對城市歷史的全面認識,缺乏對本土文化的應有感情,在大規模建設之前又很少能夠深入調查和思考城市自身原有的地域文化基礎,挖掘和體會城市歷史文化精髓和特色。在開發建設中缺少對地域文化的繼承,反而淡化地域文化特色,將高樓大廈視為現代化的代表,將西方文化看作現代化的標志,由此相互攀比,流弊甚深,引發了諸多問題。特別是一些歷史性城市的原有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地域文化特色面臨災難性破壞,甚至使一些文化品位極高的歷史文化名城也向毫無特色的城市行列滑去。更為嚴重的是,不僅在城市建設中割斷了地域文化的連續

性,同時以這種概念建造的城市,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造成了目前地域文化保護面臨的困境。

毫無特色的“千城一面”的開發模式,是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建設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不僅是沿海城市,而且在內陸城市,甚至少數民族地區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例如近年來,西藏拉薩的城市建設,無論其建設規模還是速度,都進入了史無前例的高潮。盡管各方面成績很大,原有城市的特色卻在逐漸消失。“現在,拉薩市區的建筑與內地城市區別不大,眾多的援藏項目,未能按保持西藏地方特色的要求去設計,只是簡單地把沿海平原的房子式樣搬到拉薩”。“對拉薩城市建設出現的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如果拉薩繼續這樣建設下去的話,布達拉宮沒有幾年時間就會被包圍在一堆沒有任何特色的現代建筑中間,這樣一來布達拉宮風貌的整體性就會遭到徹底破壞”。同時,“銀川市市長就認為他現在最大的煩惱,就是作為回族自治區首府的城市里找不到代表伊斯蘭風格的建筑,現在到處是高樓大廈”。上述情況,一方面,說明這些地區城市建設正在加快展開,另一方面,也說明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正在慢慢消退,原本特色鮮明的城市正在退化成為“失去記憶的城市”。

楊東平先生在《城市季風》中指出:“當工業文明以其不可阻擋之勢改變著世界的面貌時,由不同的國家、民族和歷史形成的文化特色和獨特的文化遺產正在迅速消滅。在全球化的文明演進中,城市的面貌和生活方式從沒像今天那么雷同和千篇一律。因而,保存和營建城市獨特的文化魅力,不僅是一種屬于歷史的、地域的、民間的文化的自我拯救,也是城市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嚴肅課題,一個重大的挑戰。”。目前,抄襲和模仿似乎成為我國城市規劃建設的主要方式。哪里的建筑群有名氣就去哪里“考察”過來,什么樣的建筑形式新穎時尚就去“學習”過來,國內沒有可參照的對象,就到國外去搬來“新、奇、怪”的方案加以仿制。全然不顧及項目所在地域的氣候特征、地形地貌、城市文脈以及生活習慣。許江先生有些不解地問,“早年間不少城市沒有什么規劃,但是很有特色??上У氖?,現在很多城市都在改造中越來越趨同,規劃是有了,但是特色沒了。”。新加坡規劃師劉太格先生則感慨地說:“你們中國是千篇一律的城市風貌,基本上走過一個城市,其它城市就不必再看了。城市規劃設計最重要的是尊重城市的身份,就像老人、小孩、主婦等各有各的身份一樣,小孩固然活潑可愛,但老人臉上的皺紋也同樣很有個性”。

(二)重視地域文化的差異與特色

城市文化雖然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但歷史并未割斷,歷史在城市建設的空間上不斷被物態化和凝固化的同時,地域文化方面仍在延續,如不同城市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以及民間風俗等,體現著城市文化的生命力和傳承性。特別是有著悠久歷史、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城市更加如此。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了許多城市體現著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的相互交融。如前所述,經過800多年都城歷史冼煉而成的北京“京味文化”和由中外文化融匯而成的上海“海派文化”,都是城市文化的寶貴資源。地域文化的差異是文化多元的重要因素,重視地域文化差異就是重視文化多元的保護。

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城市文化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同時,具有不同城市文化背景的市民在思維、行為、觀念、價值取向等方面也必然存在各種差異,構成不同的文化模式。這些都需要我們從多學科領域對城市文化的發展模式及其地域文化的變異狀況作出科學的研究。今天我們對于地域文化的研究顯然是不夠的。雖然長期以來人們在歷史研究、考古學研究、古代建筑史研究、城市規劃史研究等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開創性的工作,但是,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則相對不足,甚至有經缺緯。地域文化內涵十分廣泛,僅就地域建筑文化而言,就包括從建筑到城市,從人工建筑文化到山水文化,從文化生態到自然生態的綜合內容。因此,地域文化有待我們發掘、學習、光大。“凡此可見,世界文化真是源遠流長,或涓涓細流,或大江大河,時而交匯,時而分流,文脈相承,洋洋灑灑,最終百川歸海,每一文化有它賴以成長的肥沃土壤,有締造它的偉大人民,還有杰出的代表人物,當然也必然有其杰出的城市建筑與園林作品,有這些杰作的背后,更蘊有智慧、哲理,反映著民俗、風情……。所有這些,真是天外有天,看不懂,也學不完。但自覺認識到這點與不認識它很不一樣,了解了這些,進一步認識了世界文化淵源及對中國與客觀世界的關系,思想可更開闊,對何去何從可以有一個輪廓概念”。

對我國當前城市文化發展來說,必須研究各個地域、各個城市的特殊性,探索各自的城市文化特點和規律,我國城市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特色危機”正是由于對地域文化的忽視和簡單化所導致。由于城市發展的背景千差萬別,具有不同地理、歷史、經濟、社會、人文環境,以及沿海、山地、丘陵各有不同的規劃條件,與此同時城市還有不同功能和歷史條件。因此,城市發展的途徑也應當是千差萬別的,應該把對地域文化特殊性的認識作為城市發展的起點。面臨全球化進程,在學習借鑒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理念,創造當代城市文化的同時,對地域文化的挖掘、繼承和創新更需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

(三)實現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傳媒的進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從積極的意義來說,其經濟方面可以促進文化交流,給地域文化發展以新的內容、新的啟示、新的機遇,地域文化與世界文化的溝通,也可以對世界文化發展有所貢獻。但是,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必然帶來文化的趨同,需要重視城市文化的歷史淵源?!侗本椪隆氛J為:過分鐘情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世界各種民族文明應多元共存的可持續發展新的生態倫理,這種共存的重要性就是人類文化的“生物多樣性”的體現。區域文化的差異是文化多元的重要因素。重視區域文化差異就是重視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季羨林先生認為:“探討中國文化問題,不能只局限于我們生活于其中的這幾十年、近百年,也不能局限于我們居住于其中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我們必須上下數千年,縱橫數萬里,目光遠大,胸襟開闊,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問題的全貌,而不至于陷入井蛙的地步,不能自拔??傊?,我們要從歷史上和地理上擴大我們的視野,才能探驪得珠”。

任何城市的誕生和發展都有特定的自然條件,都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影響愈是多樣化,城市的整體特性就愈復雜、愈有個性,深層次的文化差異就愈明顯,因此需要對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個性進行提煉和概括。特別是對于一些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歷史性城市,如西安、洛陽、拉薩、麗江、曲阜等,這些城市的城市化發展更不應該追求統一的形象和風格,必須研究它們的特殊性,突出它們的特色與個性。對于這些城市而言,城市化進程必須遵循其地域文化脈絡和自然格局,千方百計地保護和傳承其精華,同時城市建設要格外慎重,避免造成對地域文化不可挽回的破壞。同時,各個地區、各個城市都應該探索各自的規律,擬定各種不同發展模式。

地域文化本身是不斷發展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簡單理解為純之又純,隨著時代的發展,地域文化也要發展變化。“在城市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建筑面臨的任務已不僅是蓋房子,簡直就是‘蓋城市’、‘設計城市’,而在當今城市中之所以出現許許多多重大的問題,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沒有把它當作內容廣博的人居環境建設”。吳良鏞教授強調:“現代城市設計是將人居環境及其相關部分進行四維的設計,‘將人工構造物與自然環境相結合服務于現代生活的藝術’”。只有正確駕馭今日城市發展面臨的城市功能與城市文化、現代觀念與傳統理念、科學技術與營造藝術等之間的關系,在功能性的城市建設中注重歷史文脈對于城市的價值,才能做到在城市的規劃設計和建設中堅持對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記得1986年,東京大學建筑系教授、日本著名建筑師大谷幸夫先生來我國進行學術交流,分別在北京、天津、上海和西安等地作了題為“關于傳統與現代化問題”的學術報告,筆者受中國建筑學會委派全程擔任翻譯,因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幾場報告中他始終強調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問題。他認為今天建筑師們并不需要挖空心思去“尋找”特色,更不應不及余力地“發明”個性,而只要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環境、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遵循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創作,那么設計作品中的每一筆線條、每一個構思都一定不會是別國、別地的文化表現,建筑創作的成果就一定是對地域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下篇

文化多樣性是城市文化發展的動力

21世紀是人類文明獲得發展的世紀,但是也將是人類文明沖突加劇的世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快,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交通信息的日益便利,綜合國力競爭的日趨激烈,各種文明的互動也在不斷加強。在此背景下,城市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同時,文化的交流和傳播也成為今天城市與城市之間相互聯系的橋梁,各具特色的文化在交流和傳播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呈現出既相互對照,又相互融合的發展態勢。

一、世界文化發展的潮流與文化危機

在全球化進程中,一方面強勢文化以經濟優勢和政治實力為支撐,企圖形成對弱勢文化的控制與統治,形成文化霸權。另一方面現代信息傳媒的發展、網絡科技的普及,使人們過多地注視熒屏,而西方文化中的一些腐朽、消極的內容,也借助這些現代傳播手段在全球到處泛濫。這一情勢,使人們的文化生活與本土的優秀傳統和鮮活的民間藝術漸行漸遠,造成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基因逐漸萎縮,直至消亡。

(一)文化信息傳播的加速

經濟全球化極大地推動了世界各國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帶有自身的文化屬性,例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褲、可口可樂和麥當勞,都被視為美國文化的代表。同時,經濟全球化導致人口更大規模的流動。大量的移民將其民族文化和傳統習俗帶至移居國,加速了不同背景文化的互動。例如倫敦是一個人口結構極其多樣化的城市。目前幾乎1/3的倫敦人屬于少數民族,而這一數字在今后5年內將增加到倫敦人口的50%。經濟全球化也促進了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加快了全球的信息流動。僅2002年,全球由紙張、膠片及磁、光存儲介質所記錄的信息生產總量就達5萬億兆字節,足以填滿50萬座美國國會圖書館。

經濟上的強勢和政治上的強權,衍生出文化霸權主義??鐕鴬蕵贩招袠I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向世界每個角落推廣全球文化一體化,傳播占經濟統治地位的最富有社會所特有的知識、技能、文化趣味,以及價值標準等。如今,一款時尚服裝、一首流行音樂、一部首映電影,甚至一個新穎的建筑設計方案等,都會迅速地向四方傳播,在極短的時間內為人們所欣賞和模仿。這一趨勢直至擴大到文化和思想領域,擴大到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方式。在快速融合的世界文化潮流中,傳統文化、地域文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隨著資本運動的全球化及跨國公司的發展擴大,西方經濟強國借助對商品輸出的主導權,實際上支配了全球以信息或影視為載體的文化產品的輸出。美國的電影占世界市場份額的50%以上,電視占70%以上。1985年,其影視和音像產品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排行第11位,1994年躍居第6位,成為僅次于飛機出口的第二大出口產品,2000年前后則又超過航天航空業,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當今世界的全球信息流量中,90%以上的新聞為西方發達國家所控制。在文化產品中,歐美國家在世界上的占有量達到86%以上。這種嚴重的不對稱性,導致全球文化產品的單一化。

文化遺產保護也正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危險境況,每一天,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種技藝、一種語言永遠地從地域文化中消失。例如語言,20世紀70年代全世界通用的語言有8000多種,可是30年以后的今天已有2000余種消失,互聯網的普及使語言的滅亡以加速度飆升。“據專家預測,如果按目前的消失速度,在未來100年間,世界上現存的6700多種語言將有一半消失,另有2000多種語言的生存也將面臨極其嚴重的威脅”19世紀中期,雅克布·格林曾經呼吁建立語言的法則,因為“構成民族界限的,不是河流,也不是山脈,而只能是跨越河流和山脈的語言”。美國杜克大學教授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認為,“語言的滅亡意味著民族文化樣式的消逝,在語言丟失的同時,以這種語言為載體的文化也可能喪失。那些丟失文化家園的民族,不得不為了生存,加入到全球化的潮流中”。“我們不難想象,一個只存有一種語言的地球,一個只流行一種文化的地球該是何等的枯燥和貧瘠。”

(二)強勢文化侵蝕的加劇

文化霸權主義以自我文化價值為尺度,以世界文化主宰自居,壓制、否定并試圖改變其他文化,以便在事實上控制、削弱和消滅其他文化和價值觀念。文化霸權主義拒絕對話,要求所有“弱勢”文明附屬于其所謂的主導文明。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認為,美國在軍事、經濟、技術和文化等四個方面的力量居于全球首屈一指的地位,而“美國的民族文化絕無僅有地適宜于經濟的增長”。美國學者S.P.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中坦稱:西方的普世主義信念斷定全世界人民都應當信奉西方的價值觀、體制和文化。因為它們包含了人類最高級、最進步、最自由、最理性、最現代和最文明的思想。這一理論的潛在邏輯是,世界文化和文化多樣性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根本不存在,弱勢文化和文明只能接受被淘汰的命運。他還提出一個頗具影響的觀點:前蘇聯解體后,伊斯蘭和儒家文明正成為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脅。這種將其他文明看作潛在威脅的觀點,實際上也是文化霸權主義的表現。

當今世界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侵蝕正在逐步加劇。經濟強國的文化產品在所謂自由貿易的旗幟下,伴隨資本在全球流動和擴張,波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產品的標準化和單一化,致使一些國家的文化基因流失。目前,強勢文化正在逐漸包圍越來越多的人類活動領域,“原因是它企圖促進所有符合它的東西,而破壞所有抵制它的東西。它對某些思路獲得的知識給與優惠,而損害其他形式的知識;它使某些價值占優勢,無論它們是屬于美

學范疇,還是倫理范疇;它激起某些領域的活動的飛躍,鼓勵某些才華和感情的發展,而無視其他一切。這樣,整個的創造性領域遭受壓制,社會的個性和獨特形態遭到破壞”。當然,人類歷史不會完全按照他們的邏輯和愿望發展,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現象確實嚴重存在。

由于我國的文化遺產價值觀在近代以來曾經發生過多次斷裂,一個時期以來曾把中華傳統文化看成是封建、落后、愚昧的東西,一度還以政治運動否定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進入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載體在急遽消失,特別是十分豐富然而又十分脆弱的文化遺產消失得更快。對于任何民族來說,特別是對于那些弱勢民族來說,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就等于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根脈,失去了自己民族的精神家園。如果文化的多樣性受損,世代積累的人類文化和精神世界無疑將因此受到威脅。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的單純的物質消費觀念又導致了對城市文化傳統的放棄,許多城市都用“現代化”這個單一體系取代中國文化在數千年文明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樣性。另一方面,由于西方文化的滲入,不可避免地使我國的傳統觀念和行為習慣發生動搖,尤其傳統文化和它所賴以生存的環境面臨新的危機。“大街上隨處能聞到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的油酥香味,而小巷里“桂花糖粥、酒釀圓子”的吆喝聲卻隨風殆盡”。

(三)城市文化趨同的加快

目前,城市文化在其物質層面上,由于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社會交流的普遍開展,已經達成了不少共識,但是城市文化在精神層面上,由于各個城市的文化傳統與社會發展進程的差別,以及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的差異,更由于舊的國際文化秩序的存在,話語權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使得現實的文化交流具有極大的不平衡和不對等性。人們普遍擔心全球文化一體化推廣的結果,使社會的“非地方化”日益增強,使各個城市的傳統文化和地域文化失去其自主性,甚至被外來文化所同化。

事實上這種擔心正在成為現實,不同文明、文化之間互動的加速過程,對不同文明和文化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文化多樣性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全球文化一體化的發展與所在地域文化日趨脫節。面臨席卷而來的強勢文化,處于弱勢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內在的活力,缺乏明確的發展方向和自強意識,不自覺地保護與發展,就有可能喪失自我的創造力與競爭力,淹沒在全球文化一體化的大潮中。對于這種潮流可以稱之為世界范圍內城市文化的“趨同現象”。

雖然人類社會的發展實踐已經證明,西方社會的發展模式和文化范式,并非是全世界所有國家實現社會發展的唯一道路和文化發展的唯一模式,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念也絕非唯一的價值判斷標準。但是,目前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在西方文化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對方的認同與對話資格,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和價值體系,轉而以西方文化為楷模,努力在文化理念與實踐等諸多方面進行所謂“重新整合”,其結果,是本國傳統文化個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喪失,人類文化多樣性遭到破壞,這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的嚴重問題。

保護文化多樣性不僅僅是對文化本身的保護,而且要注意對文化的原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時有古今,地有南北,每一種文化現象都會因時間的不同和空間的差別而發生質或量、內容或結構的變化。俗話說“橘逾淮則變枳”,自然界物種的變異是這樣,人類地域文化的變異也同樣如此。這些年全國地方戲劇種退化萎縮的速度非常之快,根據目前的調查,20世紀60年代還有360多個劇種,現在已銳減到267個。體現黃河文化、中原文化的河南地方戲曲原有40種,現在僅有豫劇、曲劇、越調等六七個劇種還存活在舞臺上,其余大部分都已經萎縮或者消亡。

二、文化多樣性的國家戰略與國際共識

當前,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形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安全問題不再僅僅是單純的軍事、政治問題,已經涉及到文化、經濟、金融、科技等諸多領域,文化安全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經濟全球化不等于文化全球化,經濟的強勢不意味著文化上的霸權,尊重和承認文化多樣性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普遍接受的國際關系準則。

(一)文化多樣性維護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首先就國家而言,主要是指國家的文化主權神圣不可侵犯。“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發展選擇權必須得到尊重,包括國家文化立法權、文化管理權、文化制度和意識形態選擇權、文化傳播和文化交流的獨立自主權等”。由兩極對抗的意識形態戰略轉變為“文明的沖突”的世界,不以國家制度為標準發展國家關系,成為許多國家的現實選擇。于是,文化安全就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存在方式。同時,“文化軟實力”作為一種重要的國家力量被提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更使文化獲得了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戰略身份和地位,成為國家戰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面對經濟全球化,各國相互依存性日益加深,而互補性源于文化多樣性。相互依存性存在于文化多樣性之中,并通過文化多樣性表現出來。沒有文化多樣性,就沒有相互依存性,所以堅持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就必須承認和尊重文化多樣性。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如果站在自己文化的背景上對異己文化指手畫腳,或自恃實力強大而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其他國家和民族,都很容易趨向文化殖民主義。同樣如果片面強調世界的相互依存性、統一性,無視或忽視文化多樣性和特殊性,或因弱小而自卑自棄,放棄自主自立而依附于別的國家,都將使其自身的文化利益受到損害。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其根源就在于世界上存在著不平等的經濟秩序、政治秩序的同時,存在著不平等的文化秩序。我們必須看到,在當今世界,以國際壟斷資本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絕非一個純粹的經濟過程,它同時又是一個通過經濟擴張而推行文化擴張的過程。經濟上的單邊主義,也是文化上的單邊主義。因此,文化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在國際社會已被提升到抗衡強權、抵制霸權,以及人類多元文化生死存亡的高度。人們在經過無數深刻教訓后意識到:世界文化的發展決不能像世界經濟一體化那樣實現全球文化一體化,而以西方所謂的“先進”文化取代、統一全球不同民族的文化,無疑是人類的災難。

目前,在多邊貿易談判中,越來越多的國家提出并堅持“文化例外論”,反對無限制開放本國文化市場,從經濟全球化大潮中提出“文化例外論”到形成成熟的“文化多樣性”理念,國際文化領域始終存在著劇烈的沖突。法國J.希拉克(J.chirac)總統曾經指出: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多極化的世界,但當今世界正面臨著單一文化的威脅,很多民族文化和語言正處于邊緣化的危險??芍幕鄻有允嵌鄶祰业墓餐竿?,而文化霸權主義所帶來的全球文化一體化的危險,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例如同為移民國家的加拿大竭力保持自己國家區別美國的獨立的文化形象,韓國也在努力營造著在亞洲的新形象。

人類文化本來就是由多樣性的文化所組成。文化多樣化是對每個國家和民族文化選擇權

利的尊重,同時也賦予了他們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選擇的責任。因此,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存在是人類社會的福祉,也是人類文化生生不息的生機所在,要像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尊重文化多樣性。“今天,一方面,是世界文化的一體化趨勢日益加深,另一方面是世界文化多元化趨勢更加突出,而后者正是對前者的有利反擊。人類文明本來便是由不同文明共同組成的,但在西方強大的文化工業和現代傳媒帝國擠壓下,在‘西方文明中心論’面前,其他文明都面臨著邊緣化的危險,甚至面臨著被覆蓋吞噬、徹底喪失文化個性的危險。這是當今中華文化所面臨的國際文化背景,也是我們在進行國內文化建設和對外文化交流時必須保持清醒的現實”。

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波瀾壯闊,也曾跌宕起伏,甚至幾度危難當頭,但始終得以傳承并正在展現出新的風姿,這也是我們為世界文化多樣性作出的獨特貢獻。我們必須認識到,當目前我們這個地球上的許多地區充滿著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文化間的敵視、仇恨乃至曠日持久的戰爭的時候,維護文化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遺產與文化選擇,便不僅僅是文化的問題,它實際上關系著人類的前途。必須從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高度,從維護民族傳統、維護國家文化主權的高度,辯證地、歷史地看待文化多樣性,在全球化、現代化的過程中保護住我們民族的精神、民族的血脈、民族的根。

(二)文化多樣性維護文化生態

1879年德國植物病理學家安東·豆·培里最早提出“生物共生”的思想,他在非常廣泛的意義上把“不同生物一起生活”稱之為“共生”,“多樣共生”即是生物之間的一種互利關系,也是人與人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相互依存、和諧統一的共存關系。人類仿佛生活在兩個世界之中,一個是各種生物共享的自然界,另一個是人類締造的文明世界。我們享受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類創造發明的結晶。今天,世界的差別,主要是后者的差別。一個物種從基因的多樣性中汲取力量,生態系統從生物的多樣性中汲取力量,人類則從文化的多樣性中汲取力量。如同生物多樣性維持著生物的平衡和生命的延續,文化多樣性維系著人類的文明賡續綿延。

文化生態學認為文化多樣性、差異性是人文環境的主要特征。世界各個國家、民族的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構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互相依存、互相競爭、互相協同、互補發展。美國人類學家博克說:“多樣性的價值不僅在于豐富了我們的社會生活,而且在于為社會的更新和適應性變化提供了資源。”一種文化如同一種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反之,如同物種基因單一化造成物種的退化,文化單一化將使人類的創造力衰竭,使文化的發展道路變得狹窄。事實上,文化多樣性是當今世界的最大和最基本的現實。目前國際社會有近200多個國家實體,它們之間不僅在地理區位、領土面積大小、人口多少等方面各不相同,同時,他們的歷史、民族、文化、語言、宗教也存在極大的差異;另外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社會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更是差別顯著??傊?,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充分體現了文化多樣性,也正是這種文化多樣性,構成了我們今天豐富多彩的世界,對此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不應提出異議。因此,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構筑了文化的多樣性;正是文化多樣性與差異性的存在,構成了人類文化生態。尊重文化多樣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差異性,而保護文化多樣性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同樣重要。

在全球化日益向縱深發展的今天,不同文明間是固守文明沖突論;還是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差異性,這不僅是文化選擇問題,而且關系人類未來的命運。文化的差異是最根本的差異,擁有不同文化的人群,如何實現交往,如何相互對話,如何在同一個“地球村”里和睦相處,是新世紀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事實上,目前我國眾多少數民族地區,雖然在經濟上是欠發達的,但是她們在文化上卻是極其富有的。同時,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也不是56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加在一起的總稱,而是各民族、各地區文化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步交融、整合而形成的有機的文化整體。這一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各民族、各地區在長期的文化互動、交流中形成一體化現象,并逐步整合成具有共同價值取向的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模式。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僅要保護漢民族的傳統文化,更要保護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保護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工藝技術等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文化多樣性的理念被普遍地接受,從而拓寬了人們的視野,增進了不同國度、不同族群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尊重與平等交流。以健康的文化心態,認同與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法國高度重視自己國家的文化遺產,不遺余力地捍衛自己的文化特征,并不斷以此加強文化合作;被稱為“睡在祖先遺產上”的意大利,通過不懈的努力使全世界都對其所擁有的每一處文化遺產深懷敬意。幾個月前筆者與意大利總理普羅迪先生會談時,他不無驕傲地表示,意大利的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具有世界最先進水平,在中意文化合作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把文化遺產問題提升到全球化背景,事關國家意識的重建、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民族文化的復興。文化多樣性也為各國開展文化遺產保護相互借鑒,加強合作與協調,實現共贏提供了基本的依據。

(三)文化多樣性維護文化傳統

文化就其本質來說,是同各民族、各地區的歷史傳統緊密相連的,其中包括各民族、各地區的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思維方式、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心理素質等。文化多樣性是客觀存在,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是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它涉及以下基本認同,即每種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定的人群中產生和發展的,它不僅包括上述所列文化范疇,還包括生活方式、價值體系、宗教信仰、工藝技能、傳統習俗等極其豐富的內容。文化多樣性是文化發展和文化創新的策源地。每一種文化都具有解釋世界和處理與世界關系的獨特方式,這些文化共同構成了人類文化的寶庫。

今天,在國際層面,中華文化應有的地位與其在世界文化多樣性格局中實際應該發揮的作用,仍然存在較大的反差。這與中國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居住在海外的華僑華人超過三千萬的全球人口格局很不相稱,與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大國和亞洲經濟強國,經濟總量已排在世界前列的國際地位也不相適應。文化是綜合國力中的軟實力。文化安全是國家穩定發展的精神前提。在世界文化格局中,中華文化從來就不僅是中國的,而且也是世界的。這既是維護民族文化獨立性和國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和平發展的中華民族在全球化時代應該承擔的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歷史責任。

“著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區的行動”。也許正是中國的文化多樣性保護了自己的傳統文化,成為世界古代文明的僅存碩果。在這樣一種世界大格局下,我國如何更加珍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搶救、整理、發展最具民族特征的文化遺產,并將其溶入現代社會生活之中,使其在世界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就顯得異常重要。人們常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

的。意義就在于,只有每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發展和展示,整個世界才會更加豐富多彩,才會形成相互影響、相互映襯的世界文化的和諧局面。“錢穆先生言要對中國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今日崇文,亦饒有意義。要有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文化自尊的態度,文化自強的精神,文化自新的努力,面對強勢文化的挑戰,像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對文化多樣性進行必要的保護、發掘、提煉、繼承和弘揚”。

如何建構多元化的全球文化,保護多樣化的文化生態,抵制文化霸權和文化單一化等問題,其核心是一個文化自覺問題。因為無論政治、經濟、科學、技術都是以人為本,而人又離不開一定的文化。沒有文化自覺,就談不上不同文化的多元共生。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指出:“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規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種子……種子就是生命的基礎,沒有了這種延續下去的種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樣,如果要是脫離了基礎,脫離了歷史和傳統,也就發展不起來了。因此,歷史和傳統就是我們文化延續下去的根和種子”。主動自覺地維護中華文化的歷史和傳統,使之得以延續并發揚光大,這就是文化自覺。

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民族血脈綿延至今從未間斷,其中文化遺產的承續傳載功不可沒。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托。中華民族在全面邁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固然要積極吸納人類一切優秀的文明成果為我所用,但捍衛民族文化的獨立性及其文化主權,維護人類精神文化的多樣性,同樣不容置疑。因此,保護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對文化遺產實施堅強有力地全面保護,不僅符合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自身利益,也符合人類文明發展演進的歷史走向,符合當前世界潮流。

三、城市文化與文化多樣性

1981年國際建協華沙宣言指出:“當今世界豐富多彩。人們的生活水準和生活狀況各不相同,他們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地理環境中,氣候、社會經濟體制、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念都不一致。因此,他們進一步發展的方式也理應不同。人居環境規劃必須充分尊重地方文化和社會需要,尋求人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文化城市理所當然應該具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成為具有個性和文化多樣性的地方。

(一)城市需要文化繼承性

今天,在經濟大潮的沖擊與交融之中,捍衛自己城市的文化,發揮自己城市文化特色的呼聲日益增高。世界上任何城市的文化傳統和特性,都積淀在這些城市民眾的骨髓里,奔騰在這些城市民眾的血液中。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化總是要發展變化的,但一個城市的文化精神則綿綿生息,成為這個城市最本原的活態文化基因。從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看,人類既要保護好城市的自然生態環境,也要保護好文化生態環境,保護好文化的多樣性。如此,城市中的人們才有一種歸屬感、自豪感。因此,對于任何城市而言,保護文化多樣性都是正確的發展方向,這意味著城市文化不僅要有國際的、現代的和世界的一面,也要有民族的、傳統的和地域的一面。

今天應慎重選擇自己城市文化的構建和發展模式,保護文化多樣性不僅僅是口號,更要在城市文化中實施,而文化多樣性恰恰是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思想基礎。“它導致人們對區域特性、地方特性、民族文化的追求,越來越有目的地、自覺地去發展地區文化,包括保留城市內部的“亞文化群”,歷史城市及城市中的歷史地段的保護,地區建筑特色的追求等。”過分鐘情于全球化的科技成果,并不符合國際社會普遍倡導的可持續發展和文化多樣性的生態倫理。只有當城市文化能與民眾的生活需求、生活習慣,以及當地自然和人文環境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對城市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種文化現象的產生與存在既與相關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有關,也與這種文化產生的土壤和背景,包括民族、地域的獨特生活方式、文化傳統、文化心理、審美原則、風俗習慣有關。因此,我們不能僅僅以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及其物質生活的富裕程度來判斷某種文化現象的“先進”與“落后”,更不能以自己的審美原則和審美習慣,來衡量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產生的文化現象。不能僅僅用“先進”或者“落后”的二元論來審視我們有著幾千年歷史和五十六個民族的無比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在所謂的“先進”與“落后”之間,還存在著大量共存共生共榮的文化,存在著大量的在一個文化體系里被視為“落后”,而在另一個文化體系里被認為是“先進”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人類的認識總是在不斷地進步和更新,人們的認識水平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其不同特點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環境、歷史沿革、生活狀況的差異程度和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定。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之間雖然可以進行比較,但是不存在絕對的判斷標準。更不存在所謂超越民族、超越歷史、超越地域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文化傳統。因為各自的文化傳統都是各自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形成的,是本民族專屬的,都具有民族性格,都具有歷史特征、都具有地域特點,對于自己的民族來說必然最為合理。盡管一些國家或代表人物將自己的傳統稱為世界上最高級、最進步和最文明的文化傳統,甚至鼓吹是全人類的代表,強迫或誘導別的民族接受,這是沒有根據的,也是不可能奏效的,只能證明他們自己的無知與狂妄。

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性并存的格局將長期的存在,恰如羅蘭·羅伯遜所說,全球化和本土化相互作用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所謂“全球本土化”現象的出現:全球化不可能全然取代本土化,本土化也不可能阻擋住全球化的浪潮,這二者之間始終存在著某種“可調節和妥協、可伸縮和談判”的張力。從歷史上看,任何一種想把人們統一在單一生活方式下的想法,最后的結果都是人類的一場災難。馬克思曾經問道:“你們贊美大自然令人賞心悅目的千姿百態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并不要求玫瑰花散發出和紫羅蘭一樣的芳香,但你們為什么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相信只有自然成長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是最美好的。

(二)城市需要文化包容性

文化多樣性與文化包容性一樣,都是人類生存、發展、繁榮的寶貴資源。文化多樣性體現了人類群體適應和改變生活境況的能力,文化包容性則體現了多種文化群體和文化觀念多元共存的要求和可能性,這兩者是培育人類創造力的基礎。“認同、尊重不同文化存在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既是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權、文化個性表達權和文化發展道路選擇權的充分理解與尊重,也是對其他民族國家文化特色的包容與欣賞”。城市是一個多種文化的共存體,既錯綜復雜、矛盾重重,又琳瑯滿目、多樣統一。這種傳統與創新、本土與外來的共存,有它必然的、內在的規律性,關鍵是如何更加自覺地認識和駕馭這些規律來創造美好的文化環境。

文化多樣性和差異性是互補的前提。文化多樣性是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的個體性、獨特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動力。任何一種文化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并

不是自我封閉,而是在相互交流中保護自己的特色,在競爭和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每一種文化都有其長處和不足,如果兩種文化完全相同或相似,就不存在取長補短,也就不可能吸收新的文化因素,文化的發展與創新也就沒有活力。一種文化沒有活力,就會停滯不前,就會衰落,歷史上許多文明的消亡大多是由于文化自身失去活力而導致的。因此,多樣性有利于取長補短,促進城市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單一性將使城市文化缺乏活力,而導致生機窒息。

總體而言,不論未來城市的結構與形態如何變化,但是,在城市文化的組成中,必然既有傳統文化,又有創新文化;既有本土文化,又有外來文化。例如紐約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世界上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有移民在紐約。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紐約市的800萬人口中,在國外出生的占35.9%。紐約市民來自230個種族,120個國家,使用115種語言。紐約就像是由一個個小“國家”組成的“聯合國”,全城遍布唐人街、印度街、德國城、俄國城、小意大利、小韓國、小哥倫比亞、猶太人區、愛爾蘭人區等。紐約的曼哈頓沒有傳統中軸線,沒有民族特色。但它有許許多多局部的軸線,許許多多民族的特色。聚集2000萬人口的紐約大都市區,多種族多文化多階層共存,相互間的文化差異和利益沖突既是刺激競爭的催化劑,也是阻礙發展的摩擦力,當然,更是文化融合和文化創新的不竭動力。

維護文化多樣性,首先就要對文化遺產和傳統文化保持一種尊重。例如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國家,建國歷史雖然不長,但是其政府在城市總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保護、繼承和發揚,高度重視本土多元文化的相容性和繼承性,并把社會經濟發展與本土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在制定和推行“舊屋保留”計劃時,力求在發展市區和保留區內具有文化遺產的建筑之間求取合理的平衡。在牛車水街區的保護與發展中貫徹了這一理念,該歷史文化街區不僅僅商業繁華,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新加坡政府認為,牛車水作為歷史見證,必須采取審慎措施加以保護。經過保護整治,美食街、大排擋等重返牛車水,引來熙來攘往的人潮,同時,傳統建筑、廟宇等也恢復了原有風貌,融入社區民眾生活。

(三)城市需要文化創造性

文化多樣性并不贊成文化孤立主義。文化孤立主義忽視歷史上不同文明和文化間的積極互動關系,片面強調保存自己文化的獨特性,頑固地認為不同文明和文化間具有一種“不可通約性”。因此,為保護“未被污染”和“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不加區別地反對所有的外來文化,將自己與外部世界完全隔離,自我孤獨。其實,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和交往,歷史悠久而漫長。在中國古代哲人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中,便具有文明對話的涵義。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亦有“對話主義”交往的理論。哈貝馬斯在其著名的“交往行為理論”中也詳細探討了“對話”和“交往”這兩個哲學命題。

城市文化要延續并發揚光大,只有繼承和包容還不行,還要有創造。費孝通先生認為傳統和創造的結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因為傳統失去了創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斷創造,才能賦予傳統以生命”。文化自覺應包含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方向,這樣的文化自覺就不是回到過去,而必須面對現實。文化是經濟和技術進步的真正量度,即人的尺度;文化是科學和技術發展的方向,即以人為本。文化環境建設是人居環境建設的最基本的內容之一。“總之,我們要提倡“人文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的人文精神”。“在全球性文化融合中,重建新人文主義的新美學與新倫理學,使人們‘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之上’”。同時,“全球不同地區的文化智慧、價值觀念豐富了人類社會,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融合、發揚不同的文化,為人類尋找一個美好的未來,這是我們考慮問題的基點。”

今天我們的城市處于一個充滿變數的時代,一個充滿矛盾與沖突的時代,也是一個極易迷失自我定位的時代。伴隨著新的城市時代演進,必然將不斷出現新的時空觀、新的自然觀、新的技術觀和新的文化觀,都需要城市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地積極應對。構建理想的價值觀念體系是大多數城市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例如新加坡于1991年公布了《共同價值觀白皮書》,提出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核心,即“五大價值觀”:一是國家至上,社會為先;二是家庭為根,社會文本;三是關懷扶植,尊重個人;四是求同存異,協商共識;五是種族和諧,宗教寬容。各個城市固有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與全球化的沖突是客觀存在的,但并非絕對排斥。應該用平等而不是傲慢的態度來對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例如在建筑領域,各個城市的傳統建筑形式,是當地民眾在漫長的相對封閉的狀態下逐漸形成的,難免有跟不上現代人們生活需要的一面,需要采取適當方式加以改進,但是它們的存在卻極大地豐富了建筑文化的多樣性?,F代建筑強調使用功能與當代技術的結合,有其積極進步的方面,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功能的趨同性和技術的通用性,現代建筑領域呈現出同質性、趨同性、無地方性等缺陷。

中華文化創造力的強弱與多元文化的頻繁交流、密切互動緊緊相連,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不可能產生偉大的文化創造。凡是強健的文明都是自信的,充滿自信的文明無一例外都是多元的、寬容的。就文化言,如能將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進行比較研究,有助于深刻地了解世界,也更能正確地認識自己,發展自己。研究外國文化,更有利于認識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研究近現代文化,更有利于對傳統文化加深理解,將其用之于現代;研究多學科的不同觀點,更有利于深入地剖析問題;著眼于現實問題的研究與創造,更有利于發掘傳統文化的積極部分。“錯綜復雜的現實問題,不是某一種傳統,或某一種現成的近代理論、方法、途徑所能得以解決的,我們必須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遺產中廣泛地汲取營養,在比較文化中認識和發展自己,博采所長,取其所需。更重要的是融會貫通,立足于創造”。

(責任編輯 周廣明)

服飾藝術文化產業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黨中央倡導推進“雙一流”建設的要求,是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深刻認識世界一流的標準,理解當今世界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和路徑,借鑒國際相關領域一流大學辦學和成長經驗,同時立足我國各地、各校實際,堅持中國特色辦學,是比較全面、合適的選擇。

關鍵詞:“雙一流”建設;特色發展;一流學科

對國際大學辦學經驗的觀察和體會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發達國家,有四千多所各類高校,不僅有赫赫有名的綜合類大學,而且也有許多小型的特色學校的特色專業,如多米尼克大學的兒童書籍編輯出版、信息管理;芝加哥藝術學院的藝術創作和鑒賞;帕森斯學院的藝術設計和服裝設計;紐約時裝學院的時裝設計和時尚商業。這些學校都在自己擅長的學科專業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成為該行業的世界一流高?;蛐纬闪霜毺氐膰H一流學科。

這些國際知名的小型特色高校有三個共同特點:一是學校規模不大且學科專業并不多;二是差異發展,各有擅長;三是特色明顯,優勢突出。分析這些高校的發展,我們還可以發現,這些高校和其他同行一樣,處于一個相對寬松、公平的發展環境,沒有被排除在某一層級之外,使其能夠堅持辦學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建設成若干世界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從而也會成為一流大學。

百花齊放、特色發展是“雙一流”建設的必由之路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出《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確定全國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名單的公布,牽動了全國高校乃至全社會的關注,目前社會有關評價也一定程度上存在對于部分高校身份固化,影響更多高校百花齊放、共同追求國際一流目標的隱憂。結合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布局和各類高校服務區域、服務行業而建設發展的實際,必須大力鼓勵我國全體高校立足實際,搶抓發展機遇,以世界一流、中國特色乃至區域特色為要求,進一步明確辦學定位,凝聚學科優勢,全面提升學科專業和辦學水平。

首先,在突出特色優勢中建設一流學科。對于綜合實力強的高校,如本次一流大學名單中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強的高校,鼓勵支持其建設一流大學。其次,對許多未進入“雙一流”名單的高校,應該鼓勵和支持其通過專心聚力,建設一個甚至若干個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水平卓越的學科專業。最后,制定有效措施,為我國高校持續發展提供公平有序、機會均等的生長環境。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產業創新和技術革命,任何高校與學科都會是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過程。因此,激勵我國高校各自保持特色,在各自行業中發揮優勢、作出貢獻,加快提高水平,才是“雙一流”建設取得實效的基本前提。

北京服裝學院“雙一流”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雙一流”建設,首先包含了“開放競爭”的高校管理和資源配置理念。這對于北京服裝學院這樣在服裝服飾相關學科具有獨特優勢的高校,以及服務于服裝服飾相關的特定領域、行業和國民生活需要的特色高校,是凝聚學科能力,創建一流的難得發展機遇。學校實事求是,切實立足自身作為行業性、??菩?、特色大學的實際,布局“雙一流”建設發展。

1.堅持始終立足實際、追求一流的發展目標

一是立足辦學傳統。學校是以服裝服飾為特色、藝工融合的我國第一所服裝大學。學校立足服務產業行業,從無到有,探索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服飾學科專業建設,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中獨樹一幟,成績獨特、貢獻獨特。二是立足學科基礎。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上,學校實際承擔具有中國特色的服裝服飾、時尚學科專業建設的主要責任,是中國服裝服飾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三是立足實踐基礎。學校逐步在服裝服飾、產品設計、藝術設計上確立特色優勢,全國領先、國際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力的辦學實踐,服務首都北京、服務紡織服裝服飾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中的積極貢獻,以及由此形成的良好社會聲譽,是“雙一流”建設的基本立足點。

2.從一流特色學科到一流服裝時尚大學的路徑選擇

學校在制定“十三五”規劃、謀劃“雙一流”建設工作中,始終立足辦學實際和傳統,提出了立足中國、立足時代、建設世界一流的服裝服飾學科專業為己任的辦學責任和使命。一是特色發展、科學明確的辦學路徑。始終強調世界一流與中國特色的辯證關系,立足實際,提出了“從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服裝服飾特色學科,到一流時尚大學”的建設思路。在此基礎上,確立了學校未來的辦學目標: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相適應的,在服裝時尚學科發展中發揮領軍作用、具有世界時尚高等教育引領能力的國際一流時尚高校。二是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立足學校獨特的學科傳統和優勢,確立了以服裝服飾學科為核心的“一流學科建設”方向,以“一流學科推進一流大學發展”的建設思路,做到凝心聚力,務實推進。三是圍繞一流學科,加強體制機制改革。為進一步凝聚學科優勢,開展了院系機構和專業調整工作,大力加強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服裝設計與工程學院,整合新建了服飾設計與工程學院、時尚傳播學院。圍繞服裝服飾、抓好服裝服飾文化、藝術理論、設計理論、設計管理、服裝服飾材料科學與工程、服裝服飾設計與工程、產品設計、藝術與科技、時尚技術、時尚管理、時尚傳播、時尚經濟等以服裝服飾為主的時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生態鏈。同時,制定或完善相關制度予以保證。四是強化一流人才培養,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宗旨,大力推進實施創新創業教育,提出了“以創新創業教育促進一流人才培養”的工作要求,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在首都高校中成績較好,畢業生的創新能力、創業成績得到社會肯定。2017年,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被教育部評為第二批五十強學校。

3.在強化中國意識、中國特色中提高辦學水平

推進“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是學術標準,是面向世界、在學科學術創新能力上走在同類學校前列,發揮引領作用。富有特色的“雙一流”建設內涵,就是要大力強調學科建設增強“中國意識”,強化中國文化自信、學術自信和價值自信。一是中國特色,即要扎根中國大地,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建設中作出一流貢獻,在學術發展、科技創新上,在責任擔當中堅持服務國家戰略,主動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主動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二是中國意識,即要堅持做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的推動者,創造性地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將中國價值融入辦學全過程,切實承擔知識發展、科技創新的責任,承擔先進思想和優秀文化傳播的生力軍,培養具有國家情懷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

(作者系北京服裝學院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卜 珺]

服飾藝術文化產業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中國傳統服飾是中國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然而現在卻面臨傳統服飾的文化工藝失傳。人們對中國傳統服飾的認知還不夠,因此,要進行中國傳統服飾的現代化,必須通過教育推動傳統文化工藝的發展、通過多方面的宣傳提高人們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認知、通過傳媒提高中國傳統服飾品牌形象、通過政府層面的引導來推動傳統服飾文化的復興。

【關鍵詞】中國傳統服飾;現代化;傳承;發展

1 中國傳統服飾簡介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中國傳統服飾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發展與中華文化的前行是同步的,所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五千年中華文明孕育的服飾藝術,盡管上至商周,下至明清的歷朝歷代都有著不同特征的服裝款式和服飾結構,但總體看來,仍然可以梳理出一條貫穿始終的脈絡[1]。傳統服飾代表著古代各個時期人們對美的的追求,基本上,傳統服飾有兩種形式: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

2 中國傳統服飾現代化存在的問題

第一,傳統服飾的文化工藝的失傳。在這五千年的歷史過程中,各民族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學習,促進了文化融合,這讓不同的民族之間文化流通,進而潛移默化地進行影響,當中包括傳統服飾。在近代社會,精簡使用的生活方式慢慢的滲入了少數民族,新的觀念使得族民對傳統服飾變得不重視,復雜煩瑣的民族服飾逐漸被現代簡約便宜的服飾取代。另外,又因為少數民族的族民選擇的就業方向為大城市,遠離他鄉就業,從事傳統服飾工藝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導致一些傳統的工藝瀕臨失傳的邊緣。

第二,人們對中國傳統服飾的認知不足。我們針對中國傳統服飾相關問題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在這些受訪者中,對傳統服飾感興趣的絕大多數是年輕女性。而在這些受訪者中,有89.42%的人對傳統服飾的喜愛是來源于近年興起的古裝劇,這反映了人們接觸到傳統服飾的渠道過于單一,從而也導致他們對傳統服飾的認知不夠。

第三,缺少走向國際的中國品牌。中國一直都有著“衣冠禮儀之邦”的美譽,而現代的中國傳統服裝服飾卻沒有利用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優勢與特質來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品牌,以至于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還有所欠缺。其實現在的服飾市場上也有不少做得好的傳統服飾的品牌,例如裂帛,五色風馬,素蘿等,然而,人們對這些品牌卻知之甚少,甚至從未耳聞,稍微有一些了解的還是從大型的時裝走秀上看到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第四,政府在傳統服飾方面缺少了相應的激勵機制和管理手段,特別是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保護,導致了傳統服飾文化的流失,使得一些傳統的工藝瀕臨失傳的邊緣。雖說近幾年來政府對傳統服飾文化的關注逐漸加深,很多制作傳統服飾的手法工藝也都已經被政府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但是這顯然是不夠的,傳統服飾并未得到全方位保護,并且人們還是不會主動去了解和傳承中國傳統服飾。

3 中國傳統服飾現代化發展的措施

3.1 通過教育推動傳統文化工藝的發展

教育對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應力推傳統服飾文化進課堂。例如,揚州的特色課堂里加入了剪紙工藝,北京京劇也已經成為課堂教學內容,一些學校也專門開設了與傳統工藝有關的協會。但從全國的角度來看,這些現象的覆蓋面并不大,傳統文化還沒能真正地走入課堂,還沒有形成健全的體系與規范,這對于一個擁有五千多年傳統文化的古國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缺憾。在基礎教育中進行知識教育是一項非常有效的工作,也是一項長期工作,傳統服飾在這持續的教育中方可得到普及與推廣。中國傳統服裝工藝多種多樣,除了常見的裁剪、縫制、手工工藝和歸拔等,還有各種具有傳承價值的工藝方法,例如,刺繡、扎染、印染、鏤空、磨花等,雖然這些工藝不可能全部都走進基礎教育的課堂中,但是可以開設一些可以將愛好者聚集在一起的組織以及一些傳統工藝傳習所、社團,如興趣班、學校協會等。

3.2 通過多方面的宣傳提高人們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認知

在生活中,人們會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娛樂影視,旅游等方面上,充分利用這些機會,向人們傳輸傳統服飾文化,會讓人們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認識得到提高。

3.2.1 通過旅游業提高人們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認知

自1980年起,中國旅游業逐漸興起,民族服飾是一個地方的重要象征之一,旅游業的發展也為民族服飾提供了一個發展機會,典型的例子有大理周城的扎染,這技術一直流傳于民間,后來是通過旅游業的興起而被人們熟知。在旅游業迅猛發展的熱潮中,民族服飾也隨之穩步前進,那些具有傳統元素的民族服飾在各個旅游景區都有銷售,這些服飾慢慢成為了當地旅游景區的獨特紀念品。與此同時,在旅游景區中,傳統服飾無處不在:民俗村、民俗歌舞演出、賓館酒店服務員的穿戴等,這都對民族服飾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3.2.2 通過娛樂媒體提高人們對傳統服飾文化的認知

在21世紀科技迅猛發展的年代,電視劇和電影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都非常大,遍及世界的每個角落。一部《延禧攻略》讓人們看到了清朝服飾的精美,一部《花樣年華》使旗袍這種傳統服裝大放光彩,成為流行的亮點,一部《大漢情緣》讓人們領略了傳統漢服的風采??梢娪耙曌髌穼θ藗兩畹挠绊懛浅4?。相比教育課堂等專業教育平臺,影視娛樂等輕松的較為人們喜愛的生活元素更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而近年來古裝影視的興起,更是帶動了傳統服飾的流行。

3.3 通過傳媒提高中國傳統服飾品牌形象

身處信息發達的時代,必須抓緊信息傳播速度快,傳達面積廣的優點,積極弘揚傳統服飾文化,使它散播在世界各個角落,這是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常用且有效的方式。我們可以通過拍攝紀錄片、編寫雜志期刊、發表熱門微博話題、開設專題微信公眾號等多種途徑,并結合運用當今大數據時代的各種高新技術來宣傳和弘揚中國傳統的服飾文化。

3.4 通過政府層面的引導來推動傳統服飾文化的復興

政府是深受人們信賴的存在,由政府提倡的政策會更讓人們容易接受。在發展傳統服飾方面,政府應該積極鼓勵人們在春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上穿著具有傳統元素的服飾,這會加快人們接受傳統服飾的過程,能極大地推動人們對傳統服飾的關注度,提高人們對傳統服飾的重視。例如,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特別強調“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劃,設計制作展現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裝服飾”。設計出來的服裝服飾極具中華傳統民族特色,能代表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展現中華文明元素。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服飾要在當今競爭激烈的時尚圈占得一席之地,樹立屬于中國傳統時尚的標桿,就必須要結合各行各業的力量共同發力,政府引導、社會宣傳、民眾參與來聯手推進傳統服飾的發展。另外,要通過各種有效的宣傳途徑來傳播傳統服飾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服飾,不斷發掘傳統服飾的內在精華、優勢和作用,讓中華傳統服飾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正面性的社會文化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這才能使得國民從心底接受傳統服飾,并真正意識到穿著傳統服飾是對優秀文化的傳承,進而培養起對傳統服飾的喜愛,最終促進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文霞.折射中華文明的中國傳統服飾[J].中國藝術,2012 (05):28.

上一篇:高校教師修養師德論文范文下一篇:會計信息模式管理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