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感人事跡征文范文

2023-10-02

感人事跡征文范文第1篇

評論:一個人一生只要做出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他的價值無疑得到了升華,他的人格魅力在一瞬間得到了體現。張麗莉的事跡是實打實的,無半點造假成分,她人品好,心靈美。試想,一個缺乏道德和社會公德、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而痛苦之上的人,會做好事嗎?會有拋棄自我得失的崇高境界嗎?在關鍵時刻作出英雄壯舉嗎?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張麗莉受傷了,但她同樣用一個弱女子的軀體建造了起一座永恒的精神天國!此刻的她是最美麗的。(湖北工程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朱曉陽)

評論:幾步之近,卻又是一生之遠。一個趔趄,那么簡單,而在那刻,一個教師的職業慣性卻又無需辯解地詮釋著生命的感動與人性的美麗。人說:醫者父母心。師者,又何嘗不是父母心。傳道、授業、解惑。我想不但張麗莉的學生一定會用一生的時間來理解和銘記那一刻老師的所謂的“沖動”,作為一個不是看客的旁觀者,又怎能無動于衷于這偉大的力量。

雖然傷痛將會與崇高同存,雖然以后的道路沒有人知道是平坦還是坎坷,但我堅信,好人一生平安。我祈禱,我祝福,希望張老師早日重上那三尺講臺。因為學生需要她,學校需要她,社會需要她。因為無論何時,無論怎樣,她永遠是人們心中最美麗的女老師,也是人們心中最普通的女老師。(商學院工管類專業張小哲)

感人事跡征文范文第2篇

**今年52歲,1985年從農村轉到**開發區熱力公司當了鍋爐工。由于工作出色,1991年,單位管理開發區浴池,領導便調他去負責。這活輕快,他卻覺得不自在,硬是要求領導調他回去燒鍋爐。1993年,熱力公司的鍋爐多了,他又被調回去干了鍋爐維修班班長。

維修比燒鍋爐,既不輕快責任又

大,**苦學苦干一絲不茍。夏天維修時要鉆進高溫爐膛,經常要經受孫悟空進八卦爐的考驗。為了讓全班的人都認真起來,他制訂了“三不放過”的原則,即故障原因不明不放過,違章作業不放過,簡化維修程序不放過。他自己帶頭,經常在別人完成任務后自己再鉆進爐膛重新檢查一遍才放心。10多年來,在他的帶動下,抓檢修,“三不放過”成了人人遵守的鐵律。

**說:“設備也有‘感情’,你對它好,它就聽話干活不出事。”他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先到各供熱站轉一圈,檢查設備運行情況。他天天與設備泡在一起,就連女兒結婚這么大的事,頭天他還加班到晚上10點多。正因為這種強烈的責任心,十幾年來,公司從未出過安全事故。

**只有高中文化水平,卻特別愛琢磨事兒。燒鍋爐時,他總結出一套“勤加煤、快壓火”的操作法,提高了燃燒率,降低了煤耗,4年節約成本6萬元;當維修工,他倡導對螺絲釘等配件回收再利用,節約10萬多元;對爐排齒輪焊補重用,使檢修期縮短一半,節省了大量經費;改造利用舊設備重復利用高溫冷凝水,使軟化水溫提高20多度,每年節約降耗50多萬元。

**是熱力公司的工人技術權威,但他不當“甩手掌柜”,關鍵時刻,總是挺身而出。1996年8月的一天,通往正海電子公司的分段井蒸汽管,按常規需要停汽維修。但是,一旦停汽,正在生產中的產品就要報廢,直接和間接損失就是幾百萬元。為此,他們決定不停汽維修。由于分段井空間小,蒸汽高溫80多度,維修作業難度大、險情高,幾個人先后下井,都找不到原因被高溫頂了上來。最后,**先后兩次胸口抱著冰塊,與高溫蒸汽搏斗,冷熱交加,頭暈腿軟胳膊無力,冒著生命危險強力支撐,終于找到故障維修成功,上來的時候,癱軟在地上躺了好長時間才緩過氣來。多年來,老曲多次帶領工人排除故障,保證了開發區中外企業的正常生產和居民的生活供暖。

二十多年來,區、市、省各級授予**一大堆榮譽稱號。面對榮譽,**非常清醒,他說,榮譽是鞭策不是資本,勤奮勞作、把工作干得更好才是咱工人的本色。

感人事跡征文范文第3篇

3月1日早上10點,剛到武漢市洪山區關山街的周朝輝和周海文,給理發工具和座椅噴了一遍消毒液,為當天的志愿理發做準備。

“你有什么需求,是要剪短一些還是留長一些?”每次理發前,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這樣問。周朝輝說:“雖然是在疫情期間,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會盡量滿足不同人對發型的需求。”

周朝輝今年41歲,周海文今年33歲,兩人來自湖北赤壁,都是武漢渼樹理發店的理發師。2月14日,周朝輝看到同濟醫院招募志愿理發師的公告后,馬上報了名。“我想為武漢疫情防控盡自己一份力。”周朝輝說,他隨后在理發師的工作群里發起號召,周海文看到信息后也報了名。

周朝輝和周海文第一次出門當理發志愿者就是服務同濟醫院的醫護人員,由于要近距離接觸,他們坦言當時有些緊張。但隨著防護認知提高,兩人的心態也平穩起來。“我們每次出門都會戴手套、口罩,穿防護服,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服務對象。”周朝輝說,如果去醫院,他們還要戴好護目鏡。

只要抗擊疫情前線的人需要理發,周朝輝和周海文都會開車前往,提前一天預約好之后,他們會在早上7時50分左右出門。每次給一個人理發大概要10到15分鐘,為女性理發需要更長時間。一天下來,周朝輝和周海文平均要服務***個人,回到住處往往已經晚上八九點。摘下護目鏡和口罩后,他們的臉上都會留下深深的勒痕。

2月29日,許久沒回家的周朝輝收到了9歲兒子的一封信:“我們能保護好自己,你只用保護好自己就行了,不管多少天,我們在家都會很開心……”看完信,周朝輝哭了:“我們每天接觸的都是抗擊疫情一線的人群,為了家人的安全,我們一直在外面住。”

“疫情只要不結束,我們就不收費。”周朝輝說,抗擊疫情一線的人更辛苦,能為抗擊疫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覺得很有意義。周海文說:“等疫情結束后,我一定要好好去吃一頓火鍋。”

疫情期間的英雄感人事跡心得(二)

從除夕夜第一批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出征,到現在已兩個月有余。4000余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堅持精準施治,用愛心溫暖了很多患者。記者走近其中3名軍隊醫護人員,傾聽他們的抗疫故事……

來自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三科主任謝渭芬——

“要精準治療,細節是關鍵”,一次握手、一句撫慰都可能是“良藥”

他常說自己就是一名普通軍醫。事實上,在醫學消化內科領域,他可算是全國領軍人物之一。他就是來自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支援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三科的主任謝渭芬(見圖①,曹希攝)。大年初二剛查完房,他來到院長辦公室,言辭懇切地說:“如果沒有上戰場,就愧對軍醫這個身份!”請戰最終獲得批準,謝渭芬趕往抗疫一線……

“要精準治療,細節是關鍵。”查房時,謝渭芬會隨時提問管床醫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壓數據分別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時的溫和,黑著臉批評對方……

一天,醫生鄒最從病房門口經過,看到謝渭芬正在盯著輸液管,嘴里默念著一串數字……鄒最明白:謝主任是在計算每分鐘輸液的滴數。個性化治療,對輸液速度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100毫升液體需要45分鐘內輸完,每分鐘至少50滴。那天,謝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數滿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謝渭芬說,一次握手、一句撫慰都可能是“良藥”。一位74歲的患者,高度焦慮,謝渭芬每天查房都握著老人的手,俯身嘮嘮三五分鐘;他還請心理醫生柏涌海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幾天之后,老人飯量大了,睡覺也踏實了。出院那天,老人緊緊握著謝渭芬的手說:“是您救了我一命!”

來自聯勤保障部隊第980醫院的火神山醫院感染八科一病區主任趙玉英——

“心病還要心藥醫”,隨時回復微信群里的各種提問,每天數百條

2月4日,火神山醫院收治首批***名感染患者,其中***名被分到了聯勤保障部隊第980醫院副主任醫師趙玉英(見圖②,劉會賓攝)所在的病區。每個班4名護士,除了基礎護理,還要負責打掃衛生、照顧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體都吃不消……

“剛住到醫院的患者們,情緒有些焦慮,有什么緩解的好辦法?”作為感染八科一病區主任,趙玉英試著建起了一個“感染八科醫患交流群”。從此,趙玉英就像一個應答機,隨時回答群里的各種提問,每天回復數百條,最短的一個字或者一個表情,最長的要一兩百字。漸漸地,患者的焦慮感少了,醫生也松了一口氣:即使不是自己當班,也能隨時了解患者的情況。趙玉英總結:“心病還要心藥醫。”

“心”藥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鐘阿姨身上。得知鐘阿姨的兒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較輕,在另一家醫院隔離治療。趙玉英多方協調,把小李轉院到火神山醫院,安排和鐘阿姨住同一個病房??匆妰鹤觼砹?,鐘阿姨臉上有了笑容,在兒子的照顧下,身體一天天好起來。

后來,趙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這個病房,既方便溝通交流,又可以讓小李幫助照顧生活起居。在小李帶動下,志愿者越來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幫助醫護人員照顧重癥患者起居;醫技樓外,有的患者協助醫護人員推輪椅、抬擔架;樓道里,他們拿起掃把和拖布,打掃衛生、傾倒垃圾……

如今,病區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邊備注上“已出院”,還繼續留在群里給大家鼓勁加油。這個病區的醫護人員也用上這劑“良方”,建起了自己的醫患交流小平臺;即使醫療隊離開武漢,他們也可以隨時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了。

來自火箭軍某醫院的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十四科護士長李曉莉——

“稱呼一改,暖心多了”,進病房不叫床號,而是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地叫著

江城的第一縷陽光灑進窗戶,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十四科護士長李曉莉(見圖③,趙法勝攝)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個人防護裝備,即將奔赴她的戰場:重癥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區,感染風險極高。來自火箭軍某醫院的李曉莉,個頭嬌小,短發齊耳,說話如蹦豆,走路帶陣風,干啥事就一個字:快。

李曉莉當兵31年,臨床護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曉莉雖然已經上報了退休,仍帶領科里護士集體遞交請戰書。到了武漢,她擔任感染十四科護士長,在全科護士中年紀最大,卻也最拼。主管護師喬惠霞與李曉莉一起共事13年,對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護服就像充滿了電,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勁兒。”

在李曉莉的帶動下,護士進病房從不叫床號,而是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地叫著。“稱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曉莉說,這個“特殊規定”,她已堅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訴記者:“一下子感覺我們像是親人,特別熱乎。”胡阿姨年前從杭州到武漢探親,沒成想滯留江城無法返鄉,還染上了新冠肺炎,剛入院時心情很糟……李曉莉每次見她一口一個“大姐”,和她聊幾句家長里短,還在防護服上畫上西湖風光,緩解她的“思鄉之苦”。如今,胡阿姨不僅身體恢復很快,還樂呵呵地給病友加油。

92歲的王奶奶,是李曉莉重點護理的患者。這天,她要出院了。李曉莉想臨別前給她說上幾句話,一進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邊等她:“閨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們比您還高興呢,一會兒用輪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這些事,第一個……”李曉莉湊在王奶奶耳朵邊,叮囑了一番,帶人把她送出了大門……

送王奶奶出院,李曉莉又開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顯得有些嬌小,卻在大家心里越發高大……

疫情期間的英雄感人事跡心得(三)

(3月29日)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90后海關關員胡銀寬,在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他和同事們一起把守著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關,他說站在國門前,就要為人民攔住風險。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華南地區最大的進出境空港口岸,航線通達國內外***個通航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峰期時,這里每小時仍有超過數百名旅客入境。

胡銀寬是廣州白云機場海關的一名衛生檢疫關員,旅客自廊橋一下來,立即進入測溫通道,胡銀寬就開始忙著健康申明卡初篩和再次核驗,進行流行病學調查。

幾天前,在排查過程中,一名境外回國的旅客引起了胡銀寬的注意。

細心的胡銀寬沒有放松警惕而是繼續追問,得知旅客在國外居住的社區有陽性病例報告,胡銀寬第一時間判定她有染疫可能。

過去奮戰的40多天,胡銀寬就是這樣如履薄冰,他說,疫情防控沒有小事,只有每個細節做到位了,才能遏制住疫情在口岸傳播。

疫情期間的英雄感人事跡心得(四)

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剛完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任務的科室主任孫國兵又忙碌起來。“比起早期抗擊疫情時,我們現在輕松很多。”孫國兵說,現在急診科室已經恢復正常功能。

自1月25日起,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正式成為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那時候我們只接診發熱病人,大家壓力都很大。”孫國兵說,那時急診科一天就要接診四五百名發熱病人。隨后,醫院緊急改造隔離病床共950張,全院1000余名醫務人員投身抗疫一線。

其實,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早已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斗中。2019年12月26日,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張繼先接診一對發燒、咳嗽的年長夫妻,他們的CT結果與已知的病毒性肺炎截然不同。她立刻讓這對夫婦的兒子做同樣的檢查,該男性雖無發熱、咳嗽癥狀,但CT結果與其父母有相同表現。“一般來說,一家人來看病很少三人同時得一樣的病,除非是傳染病。”張繼先覺得此事非同尋常,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給醫院,醫院又匯報給了疾控中心。

截至2月14日,醫院改造完成***個隔離病區,開放334張病床,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及急診留觀疑似患者***人。醫院從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2月14日,共收治***名確診新冠肺炎和疑似患者,治愈出院***人次。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期間,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在執行國家診療方案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西醫專家聯合查房、會診、病例討論和制定診療方案,辨證施治,用中藥湯劑、注射劑、中成藥等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院長安長青介紹:“我們醫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醫藥使用率達到**.*%,中醫藥參與治療的患者**%以上治愈出院。”

針對需要氧療、呼吸治療等的重癥、危重癥患者,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聯合使用中藥,使用連花清瘟顆粒、清肺排毒湯等一人一方,對改善患者呼吸困難、提高機體免疫力產生很好的效果。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形勢嚴峻,但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仍然派出多支醫療隊,對口支援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和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派出醫務人員承擔包括社區隔離點、長途汽車客運站等在內的核酸檢測任務,并于2月12日接管了江岸區塔子湖方艙醫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輕癥患者1100余人。2月25日,醫院還承擔了鄂州市梁子湖區人民醫院新冠肺炎病人救治工作。

2月21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成立新冠肺炎康復病區,組成專家團隊,運用中藥治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中醫傳統導引及功法治療和現代康復治療,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功能障礙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治療方案,構建“預防—治療—康復”一體化中西醫結合診療模式。

3月15日,按照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部署安排,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作為第一批接診非新冠肺炎患者醫院,逐漸恢復門診工作,恢復24小時急診急救工作。

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共完成肺部CT排查10***人,承擔了包括社區、社會福利院等單位的核酸檢測6943例,共收治住院病人1***人,治愈出院***人。

疫情期間的英雄感人事跡心得

(五)

“阿姨,您別下床了,衛生間我去收拾!”“謝謝!謝謝!太不好意思了……”

在火神山醫院的病房里,洗消護士吳昊步履匆匆,像這樣與年老體弱患者的對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說了多少遍了。

吳昊負責清洗消毒的病區,是火神山醫院收治患者的首個病區。當時為了盡快讓病區達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吳昊和戰友們夜以繼日,全力配合施工單位和設備調試人員,收拾各種建筑垃圾和設備器材的外包裝。作為洗消護士,她毫不猶豫當起了病區保潔員,一個病房接一個病房撿拾垃圾,一袋接一袋往病房外扛垃圾。

首次“突擊”,吳昊一干就是一天多,手磨破了,眼熬紅了,但她依然堅持戰斗。因為她知道,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接收之前,她必須按標準把整個病區打掃干凈、消毒完畢。那一夜,她幾乎通宵達旦,直到首批患者住進病房,她才松了一口氣。

腰酸背痛的她,晚上乘公交車返回賓館的時候,歪著頭靠著車窗睡著了,公交車駛到賓館,戰友們發現她沒下車,返回車上一看,她還沒睡醒。“她可能太累了,讓她再睡一會兒吧。”公交車司機說。

這些日子,她出現好幾次這樣睡著的事,但從來沒有叫一聲苦、說一句累。一天晚上11點多,幾天沒給家打電話的吳昊,突然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問她在火神山醫院的情況。

“就跟以前一樣,就是照顧患者,一點都不累!”她忍著全身酸痛這樣告訴家人,說完“美麗的謊言”,吳昊的眼淚不由流了下來。

抗疫當前,戰斗在火神山的吳昊和戰友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忘我戰斗著。50多歲的護士長陳紅,白天往污染區搬運了40床新被褥;每天去病房為患者輸液的護士姐妹們,透過滿是霧水的護目鏡,為患者輸液;下夜班的姐妹們,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長期擠壓留下深深的壓痕……

每天,吳昊都要進入污染區打掃病房衛生,為每一個房間噴灑消毒劑、掃地、拖地、收拾垃圾,一個病房至少需要10分鐘,整個病區收拾消毒完,需要兩三個小時不停歇。往往還沒有忙完,吳昊已是汗流浹背。

感人事跡征文范文第4篇

xx教授自2001年調任管理學院院長以來,一直將謀求學院的長遠發展作為自己的奮斗方向。在他看來,領導班子及教師隊伍間的團結及師資隊伍建設是學院發展的前提和基礎。2004年在學院新學期工作會議上,段院長又重申了團結的重要性。他說我們管理人應該最清楚團結的力量,團結可以產生1+1>2的合力,團結可以出智慧,團結可以出感情,團結可以出業績,團結可以出生產力!在工作中他更是身體力行,積極引導領導班子成員進而帶動全體教職員工,互助合作、開拓創新。在每一次會議上他都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但同時,一旦方案確定之后,全體成員就必須不遺余力的執行、鼎力支持。用他的話說就是分工不分家。正是這種求真務實的工作理念,正是這種協同互助的精神使得整個管理學院上下齊心,親如一家人。另一方面,改進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更是段院長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說,多年的教師生涯使他深深的懂得:教育,大則關系民族國家興衰,小則關系個人家庭際遇。而高質量地培養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因此他要求每一位老師扎實肯干,嚴格要求自己,爭做合格、優秀的老師。我們不會放棄每一個人才,但也不會姑息庸才。如今提起領導班子的團結和教師綜合業務素質,段院長滿臉的自豪與興奮,自己和自己比,我們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幾年中,管理學院在黨政建設、本科教學、畢業生就業、社會實踐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這些都是與段院長的努力、老師們的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分不開的。

在常規工作之余,段院長還積極謀求學院的開拓創新和全面發展,2004年3月,他與學院領導班子牽頭成立的淄博經理人學院,主要對淄博中小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進行職業培訓、管理策劃,并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經理人學院自成立以來,成功的為淄博企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管理人員,為提高本地企業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深入企業生產管理一線,加強了對企業管理實際的了解,也增強了自己教學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段院長自豪地說,成立經理人學院是校企間合作的一次大膽嘗試,不僅提高了xx理工大學的知名度,為我們的教師提供了一個提升理論水平、增加管理實踐經驗的基地,同時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實習就業的廣闊平臺。

行政工作中,段院長播撒汗水收獲成功。在科研、教學方面他也是卓有建樹的。段院長曾先后主編教材4部,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完成科研課題7項,教學研究課題8項,并先后在省、市、校等各級部門組織的教學、科研評比中獲獎,多次獲校級優秀教師獎。2005年,又榮獲xx理工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在眾多的成就與榮譽包圍中,段院長卻依舊淡然的揮揮手說:我的科研成果還是太少,想要鉆研的領域還很多。況且我是老教師了,一些榮譽問題,應該先讓那些年輕的老師上。說著又去忙碌了。他把榮譽看的云淡風輕,卻把工作看的至高無上。忙碌于行政、教學和科研之間,段院長很少有休息的時間,節假日連續加班也早就成為家常便飯??伤麉s常說,做管理、搞科研、授課、教學,這些都是我的工作,把該做的做完,這是自己的職責所在,盡心竭力、問心無愧而已。這也許就是他那種求真務實,盡心盡責精神的真實體現吧。

就像那幽藍深邃的海水,他在鮮花與掌聲面前總是平靜的,但內心深處卻洋溢著深深的慈愛與熱情。在同學們眼中,段院長是一個可親可敬的老師,其實我更愿意學生們喊我段老師。他說的最多的是我首先是一個老師。正是這句話,他才會風雨兼程地去給學生們上課,才會走進宿舍食堂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生活,才會對學生普遍關心的入黨、獎學金、貧困生補助等問題,處處嚴格、事事公正。一個關注生活點滴的長輩,一個引導學生健康人生的良師,一個學生成長路上難得的益友,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誠懇、勤勉開創精彩的人生。 在老師們的眼里,段院長是一個真誠務實,不事張揚的好領導。他人品好。能力強、干事踏踏實實,對教職工非常關心,經常親自過問老師們的困難,從沒領導架子。李老師對他如是評價。而段院長卻說,學院60余名在職教師承擔了全院3000余名學生的教學工作,老師們都很敬業,老師們辛苦了,真心感謝他們;管理學院所取得的工作成績,是與學院領導班子對我的支持和老師們的辛苦工作分不開的。

感人事跡征文范文第5篇

我花了很多時間想,我應該用什么樣的名字能夠涵蓋今天的報告,最后想了很多很多的題目,最后我鎖定是“災情就是命令”。

13日深夜11:35我們接到了出發的命令,第二天早上7:00出發,坐上了浙江省衛生廳組織的包機直接到成都,我們是12點到達成都。就開始了我們艱難的心理危機干預。我們向南壩挺進,平常5個多小時的路,足足走了16小時半,整個晚上都是上車、下車。一次,我們的車剛過,后面就嘩一下,煙霧騰騰,很大的塌方就下來了,我回過頭去看,如果這個塌方下來,剛好是我們經過的話,后果不堪設想。盡管如此,我們仍然有一輛救護車被一塊從山上滾下來的石塊砸中了車頭,油箱、水箱都被砸破,我們只好中途把這輛車廢棄在路邊,繼續往前走,因為災區太需要我們了,指揮長堅決命令:不顧一切往前走。

我這次去過才知道,地震是如此的厲害,整個地都猛烈向上抬,高度可以達到4.5厘米,伴隨著地震,比打雷還要猛烈的來自地底下的轟轟聲,極其恐怖!我們經歷了一次6.8級余震,那天我剛好在廣場上,給災民做心理干預,地震來時,地面往上鼓,足足持續了有20多秒鐘,廣場上的老百姓因為剛剛經歷了8級地震,所以他們以為8級地震又來了,當場都恐懼地哭,你抱著我,我抱著你。

我們到現場后,看到有那么多的受災群眾,而我們的心理危機干預隊只有10個人。我們這支隊伍是專業隊伍,團隊中有三位是全國心理危機干預專家,曾經參加過云娜臺風、桑美臺風、東南亞海嘯、云南地震的心理危機干預。出發前一個星期,我們才從山東4.28鐵路事故的危機干預中回到杭州。到現場以后,我們迅速對災民展開心理評估,我們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急需心理干預,通過心理評估以后,我們震驚地發現,至少有25%的人已經患有達到診斷標準的急性應激障礙;而像恐懼、焦慮、抑郁、情感麻木的群眾達到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那么多。

第一次用上了EMDR技術

這是我第一次把EMDR(快速眼動信息再加工)技術,大量應用到心理創傷治療上。很多當地人在地震過程中,曾親眼目睹血淋淋的畫面。不用回憶,這些畫面也會在頭腦中閃回,如果不能有效地去除,后續的心理危機干預會有很大的困難,所以這一次我大膽起用了EMDR。

這種技術現在在國際上非常流行,特別是在美國。當年從伊拉克戰場回來的美國士兵都曾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障礙”,美國的心理學家就大量應用EMDR技術,粉碎了他們在伊拉克戰場帶回來的創傷性的畫面,實踐證明是非常有效的。

在國內,這是第一次大量把EMDR用于粉碎災后創傷性記憶。我還在四川的時候,有朋友告訴我,新浪網上有一個很大的爭論,說我把這個技術用在了一個12歲的小孩身上。有專家提出來,對小孩是否也適用EMDR?因為它的前提是要把傷口撕開,這似否太殘忍了。但大概一星期后,網上的意見基本上統一了,包括香港在內的很多心理專家都參與討論,最后明確認為:EMDR用于小孩子闖入性記憶粉碎是有效的,是可以的。

我們用的第二個治療方法,叫CISD,即把有相同心理問題的人集中在一起,走完這個程序后,問題就會慢慢獲得解決,也就是團體輔導。

5月12日下午2時28發生大地震,我們13日上午就接到國家衛生部和浙江省衛生廳指令,要求我們迅速組建心理危機干預的專家隊伍,等候命令。13日這一天我心情非常焦急,因為心理危機干預在事件后的第一個星期,尤其是頭三天,是黃金時間,一個月內是實施心理危機干預的最好時間。

這就是總理接見過的那個小女孩(圖1),12歲,我去的時候有4家媒體在采訪,一遍一遍要求她說,你外婆是怎么死的,你弟弟是怎么死的,你同學是怎么死的?她一邊流眼淚一邊說,很可憐。

我是在綿陽社會福利院碰到她的,她跟5個孤兒在一起,當時她也被暫時認定為孤兒。

我來到她的帳篷里,話都沒說,她就哭了。她父母親遠在兩座大山以外的農村,為了讓她在鎮上讀書,她的外婆帶著這個女孩子和她弟弟,三個人在學校邊上租了一個房子生活。地震發生了,女孩和班上8個學生跑了出來,其他全部被壓進廢墟。她跟老師一起挖啊,最要好兩個同學被壓死了,是她自己親手挖出來的。后來班主任也被挖出來,也死了,她站在那里發呆的時候,有人告訴她說,校長也挖出來了,也死了。她哭著哭著想起來:外婆怎樣了?她拼命跑回家去,外婆和弟弟全都死了。

這次干預非常困難,女孩患的是復合型心理創傷,她的同學,還有老師、校長、外婆、弟弟的死,對她刺激非常大。我決定先處理她頭腦中血淋淋的場面,她說腦子里整天是兩個好朋友的影子。我用了大概30分鐘時間,用EMDR非常成功地粉碎了她腦中那兩個血淋淋的場面,直到她看不清楚,她說已經看不到了,很模糊,只有一個輪廓了,這樣就把闖入性的創傷性記憶畫面抹去了。

女孩子很想弟弟,說“天天晚上做夢,弟弟抱著我在哭”,我說你真的很想,你試著給弟弟寫信,你弟弟會知道,這個小女孩大聲說:“寫信有什么用了!弟弟已經死了呀!”干預非常難進行。后來我讓她試著把弟弟的小汽車抱在懷里,當作是弟弟,可以跟弟弟說話。

后來女孩主動問我說,現在翻大山是不是非常危險?說你為什么說這個話?她說她爸爸媽媽正在翻大山,他們正在找我,我就意識到,這個女孩子處理她弟弟的死的時候,已經快被擊跨,再處理她的爸爸媽媽的問題,她會承受不住。所以我跟她說:一定不會。你爸爸媽媽是農村里長大的,這兩座山他們已經走過很多次,不會有危險,她有些寬慰地說:是。我是回到杭州以后才知道,她的父母親真的活著!到福利院把她領回去了。我心里稍微輕松了一點。我足足花了70分鐘的時間來處理她的情緒,我出來以后,總體上她的情緒是穩定的。

我想,接下去我們去回訪,我一定要再去找到她,我要知道,她對弟弟的死有沒有處理完,如果沒有處理完,孩子長大以后,她的心理健康水平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孤獨男孩:媽媽為什么這么說

這是一個真正的孤兒小郭(圖2),很遺憾現在已經失訪了,因為第二天我再去看他的時候,他已經被轉移到上一級的安置點去了。

那天我到安置點去,從第一個帳篷走到第四個帳篷,其他孩子都在外面玩,唯獨他一個人在帳篷里坐著,我一進去,他就很驚恐地看著我,我說你不要怕,叔叔是心理學的老師,我來幫助你。我說完以后,孩子就一頭扎在我懷里哭,用四川話跟我說,我想我媽媽。

在講述的過程中,小郭不自覺地把手伸我到的袖子里面,緊緊握著我的手,就說想媽媽。

他地震時在學校睡午覺,突然之間床開始搖晃,他以為又是同學跟他在玩,眼睛睜開一看,其他的同學還在睡覺,沒有人在搖床,他馬上意識到地震了!他從床上跳下來,跟同學們說:快跑,地震了!沒幾分鐘,整個樓塌下來,他很多同學都被壓死。小郭出來找到維修工人,“快去救我們的同學!”可是挖出來學生都是血淋淋的,他們班里沒有一個活的,全部壓死。

小郭的爸爸兩年前患肺癌去世,媽媽帶著他一個人過,他跑回家去找媽媽,媽媽也被壓死了。

在帳篷里,我注意到,小郭使勁地想把手伸到我的衣袖里面去,我的襯衫袖扣本來扣住的,注意到這個細節后我把扣子解開,他就把手深深地伸進去,緊緊抓住我的手,一邊反反復復問我一句話:媽媽為什么要這么說?媽媽為什么要這么說?

我就問他,我說媽媽說了什么?他說,每天我在家里吃完中飯都要回到學校里去睡午覺,媽媽都會說:放學了馬上回來,不準在外面貪玩。唯獨就是這一天,媽媽說:你一定要好好讀書,你要讓媽媽放心。

小孩子朦朦朧朧覺得媽媽好像是知道這一天要發生事情,但是他就是不明白,只是一遍一遍問,媽媽為什么要這么說?

當時我聽了以后,我也很震撼,這個小孩子,把媽媽最后這兩句話記住了,但是我想這不是一個壞事情,媽媽這兩句話對他來說,也許有激勵作用。我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幫助他把創傷性的畫面都粉碎,但我沒打算粉碎他媽媽留下的那兩句話。

我非常遺憾當時沒有把他的聯系地址留下,結果我第二天再去找他的時候,這個孩子不見了,被轉移了。我真的在這里祝福他,希望他今后能夠非常健康地成長,像所有的小朋友一樣。我祝福他! 悲傷的母親:讓我替女兒死

這是一個悲傷至極的阿姨(圖3),她的女兒在這次地震中死了,她女兒不是南壩小學的老師,是學校借調來教英語的。她媽媽悲痛地一遍遍說,家里面變賣了很多東西,供她女兒把本科讀出來,工作

才一年,結婚才三個月。

這位老師真的很偉大,當時我聽了眼淚都下來了。

地震發生的時候她在教室里,她帶了8個同學,從四樓跑到二樓,結果在二樓拐彎的地方整個教學樓塌下來,她跟八個孩子全部被埋在里面,找到她的時候,她兩只手緊緊抓著兩個孩子的手,8個孩子都面向老師的方向互相抱著。

當地政府決定把她和8名學生埋在一起,但老師的媽媽不同意。這個媽媽抱著我們說:我一定要替女兒去死掉。她認為自己去死掉了,女兒就可以活了,這是她反復說的一句話。而且幾天來她已經自殺好幾次,她無法接受女兒死去的現實。

我們花了很多很多力氣,最終把她的心理調整過來了。后來我們告訴她,你女兒死后跟學生在一起,這不是很好嗎?如果你現在要去死掉,你女兒她會怎么想?怎么看?你女兒會安心嗎?你女兒一定不安心。后來她慢慢也想通了。

我前后去了她那里兩次,她漸漸地恢復過來了,離開的時候我知道,她已經離開南壩,回家割麥子去了。給她做干預的是我們團隊的技術骨干傅素芬,也是衛生部的心理危機干預專家。 自責的校長:忘不掉學生的臉

這是平通鎮小學的王校長(圖4)。給她做輔導的是我團隊的梁醫生,平通鎮從南壩鎮下去還要兩個小時,路途非常艱難。整個平通幾乎被夷為平地,地上是厚厚一層石灰。我們先是給老師做心理干預,老師都說,你們去幫幫我們的校長。

校長把自己禁閉在帳篷里面,為什么?她自責。“我的學校死了那么多學生,我作為校長,我有責任。”校舍倒塌的瞬間,她的兒子就在附近一個學校讀初二,而且她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兒子也被埋進去了,但她央求大家救救學生。不少人幫助學校救孩子,第一天就挖出來46個學生,不過都死去了。

心理干預處理得很困難,我還用EMDR技術。處理前,我知道一定要先幫助她找到安全島,就是她平時呆在那里感覺最安全的地方。

我說你心中有這樣的地方嗎,她說我有的,我們學校有一條溪,溪后面是山,我經常跑到溪那里去,溪里面水很清新,魚在那里游動,我非常喜歡,我常坐在那個地方。

我說這個好啊,你現在把眼睛閉起來,你回到你的溪溝邊上去,如果你到了那里,你把右手舉起來,

我足足等了她一分鐘,但她把眼睛睜開后,說真的很抱歉,我找不到這個地方,我腦子里都是灰蒙蒙的場面,都是教學樓塌下來那一剎那,我再也找不到那個小溪,流動的水。

情急之中,我改換了一個方法,我先給她推進神經肌肉放松程序,足足花了一刻鐘的時間把整個的程序走完,就開始處理她的創傷性畫面,她的創傷性畫面就是學生挖出來以后,一排排的,學生的臉都是青紫色的,她不停地說,這些學生的臉怎么都是青紫色的?好像在問我,又好像在自言自語。

這個老師我花了很大的力氣給她做治療,第二天我要求回訪,指揮部命令開緊急會,我就委托另外一個專家去回訪?;卦L后來告訴我,昨天晚上校長睡得很好,第二天早上開始,她就在外面開始指揮學校的老師,做災后重建的工作,嗓門也很大。學生要搭帳篷,要開設帳篷學校,她在指揮。這個老師是走出來了,這個干預還是很成功的。

1、老師身體斷成兩截仍緊握兩學生

廢墟中,她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么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疏散學生離開教室??吹接袃蓚€學生手足無措,她大步跑過去,一手摟住一個,朝門外沖。教學樓突然垮塌,她和幾名學生被埋在廢墟中。這位老師叫向倩,去年大學畢業,到什邡龍居小學當英語老師。

2、女警家中10口親人全部遇難仍奮戰在抗災一線

5月12日中午12時許,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蔣敏和她遠在北川縣、朝思暮想的兩歲小寶貝的一次電話通話。兩個小時后,14時28分,蔣敏與女兒永遠天各一方。在這場災難中,蔣敏全家10口人遇難??肋h也揩不完的眼淚,蔣敏轉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災的第一線。

3、11歲少年背著3歲妹妹逃生

在北川,一個11歲的少年背著3歲半的妹妹,非常吃力地前行。這名少年叫吉萬,同行的爺爺、奶奶已經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萬就勇敢地擔負起小男子漢的責任,為了逃生,深山中步行了12個小時。

4、女護士奮力救援后流產

地震發生時,四川省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4歲的護士陳曉滬,一趟又一趟背著、抬著病人,搬運氧氣罐、床、被子„„在成功轉移了病人后,她卻先兆流產,孩子無法保住。

5、死難學生手里僅僅攥著一支筆

綿竹市漢旺鎮東汽中學的一名死難學生手里僅僅攥著一支筆,讓人欲哭無淚。

6、警花當眾解衣為災區嬰兒喂奶 16日,四川江油縣公安局女民警蔣小娟,在地震災民庇護所,當眾解衣為一名地震災區孤兒喂奶。蔣小娟坦言,看著懷里的孩子,她擔心起在婆婆家吃奶粉的兒子(6個月大)。從5月12日以來,蔣小娟一直沒有看見自己的兒子,她說:“送走的時候小家伙17斤,現在肯定又長了。”

7、痛失14為親人仍堅守在救援第一線

北川縣民政局局長王洪發在地震中失去15位親人,卻沒有時間傷心,仍堅守在救援第一線。

8、母親臨終喂奶,女嬰含乳生還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了救援者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人們無法想象,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喂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里。也許是這位母親感動了上蒼,女嬰含乳得以生還。

9、武警親手刨出老父遺體,噙淚堅持指揮救援

武警成都支隊二大隊副隊長張秋紅率隊解救都江堰一廢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親和嫂子就埋在這片廢墟中,他親手刨出老父和嫂子的遺體,來不及哭泣,噙淚堅持指揮救援。

10、11歲小女孩跳下六樓逃生脫險后返身救老師 康潔是汶川縣映秀小學6年級學生,地震發生時,她正在6樓上課,意識到危險,她立即從6樓縱身跳下,“我努力讓自己屁股著地,最后居然只有腿被劃傷。”康潔對此也感到不可思議。脫險后,康潔冒險跨進隨時可能倒塌的教學樓,四處搜尋同學和老師,看到一些老師被砸傷,康潔使出全身力氣將老師往外拉。逐漸體力不支的她跑出廢墟求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個老師。”

被救出的“救人英雄”

被埋廢墟50個小時后,13歲的何翠青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生還。5月20日,記者在廣元市中心醫院看到了這位正在接受治療的地震幸存者。記者采訪了解到,這位堅強女孩原來是一位救人英雄:地震發生時,本來已經跑出寢室的何翠青,因想叫醒午睡的同學又返回寢室,使自己錯過了最佳逃生時間而被埋廢墟。 何翠青是青川縣木魚中學初一學生。5月12日地震發生后,學校一幢3層的宿舍樓發生坍塌,正在午休的400多名學生被埋廢墟。

地震發生時,何翠青正在睡午覺,她們寢室共19名學生,當天幾名學生剛好不在。“當地面晃動時,我已經起床走出了寢室來到走廊。當意識到地震發生時,我就開始跑,突然想到寢室里還有許多同學,我就返回寢室去喊她們。”何翠青說,“地震剛開始時,一些同學還以為是有人在搗蛋搖床,我進來后大喊‘地震了!地震了’,許多同學才趕緊起床往外跑。”

在何翠青喊人的同時,學生寢室就開始倒塌。她和另外4名女孩一起被壓在廢墟底下。她說,下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也無法動彈。剛開始4個人還能夠互相說話,互相鼓勵,都說要好好活下去,并且輪流呼救以保存體力。她說:“但后來能夠說話呼救的學生越來越少,不知過了多久,只剩下自己還能說話。” 在災難發生47個多小時后,14日14時左右,現場救援人員聽到廢墟中傳來微弱的呼救聲,他們加緊行動并于當日16時58分將何翠青救出。當天晚上,她被緊急送到廣元市中心醫院急救,由于被埋時間太長,何翠青右小腿已發生壞死被迫截肢。

記者問何翠青后悔不后悔返回寢室救人,這位救人小英雄說:“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沒有救出更多的同學。”

地震中15歲的英雄

一個在地震中受傷的15歲孩子能做什么? “我把她藏在我的肚子下面。”“我使勁掐他,我們還一起唱《團結就是力量》。”甯加馳說。

甯加馳,都江堰聚源中學三·2班的學生,15歲。

12日汶川大地震中,甯加馳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學樓廢墟里,埋在他身邊的還有一男一女兩位同學„„

地震后,甯加馳被掩埋,雙膝跪在地上,左手被死死地壓著,頭也不知道被什么東西緊緊壓住,無法呼吸。出于求生的本能,甯加馳不停地扭動脖子,左臉擦破一塊皮以后,他終于將頭側了過來,鼻子可以自由呼吸空氣了。 還來不及平靜一下,一個驚恐的聲音從甯加馳右邊傳來。“甯加馳,救救我。”說話的是甯加馳的同學曾婧。“那你到我肚皮底下來嘛。”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甯加馳伸出能活動的右手,幫助曾婧一點一點移動過來,躺在自己蜷起的膝蓋和肚子之間的空隙里。

剛被掩埋時,甯加馳的頭靠在一個男同學的屁股上,這個男同學就是祝祥。其身體的上半部分被壓住,動彈不得,但是還能和甯加馳說話。

為了麻醉身體的疼痛和心里的恐懼,甯加馳和祝祥開始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起來。聊著聊著,祝祥逐漸迷糊起來,聲音越來越低,最后竟毫無聲息了。甯加馳趕緊掐了祝祥一把,祝祥有點反應了。

90后英雄:令人感動的解放軍小戰士

19日上午9時28分,上海第二軍醫大學設在綿陽安縣的抗震救災醫療救護中心進行了一臺緊急手術。成都軍區某裝甲部隊士兵嚴情勇年僅18歲,帶病在山區背送病員三天三夜后暈倒。

主刀的兩位主任大吃一驚,就差一點點,這個年輕戰士的生命就不保了。 昨天上午,長征醫院護理部總長楊亞娟更是將這位小戰士認作干兒子,希望自己只比他小三天的女兒能向這位小哥哥學習。

連續入山搶救災民

安縣的高川鎮被發現道路毀壞,災民無法出來后,指揮部立即調配昆明的一支陸軍搶險部隊趕赴現場,下死命令,要求盡力營救災民。這個滿臉稚氣的年輕士兵說,他15日晨抵達高川鎮搶險。高川鎮整條山路都毀了,坍方的泥石流從高川鎮所在的山腳下延伸到村民聚居的山頂處,單程需要7至8個小時。戰士們采用接力的辦法。嚴情勇負責的一段山路,背著食品爬上山需要兩個半小時,背著傷員下山需要3小時,他一度連續往返20余趟,中間沒有休息過。 16日,他突然覺得腹痛,由于救災任務重,他也沒當會事,繼續和戰友們一起扛著包行進救援,第二天當他背著50公斤糧食進山時,陣痛加劇,像是有什么東西卡住了腸子,異常難受,可他沒有吭聲,只是把腰帶緊了緊,死死扎住痛處。 第三天,他背著一名老奶奶蹣跚著向山外行進,突然身子一歪,但他仍拼命用手撐住地面,將老奶奶輕輕放下,捂著肚子暈了過去。 晚一刻可能就沒救了

看到嚴情勇倒下,戰友們立即圍了過來,災民拿出戰士們背進山里的水,輕輕撒在他的頭上,隊長立即決定將其轉到災區醫院。

救護車疾駛,他被送進安縣上海二軍大長征醫院的急救帳篷,普外科主任陳學運教授、江道政教授緊急為他會診,由于疝氣引起大網膜穿孔,小腸已流進陰囊造成腫大,變成了嵌頓性腹股溝疝,必須立即手術,否則腸壞死,危及生命。 兩位教授親自主刀。一個小時后,小嚴的腸復位了,可是由于時間太久,大網膜已經壞死部分,只能切除,進行高位結扎。江教授說,手術很成功,對以后的生活不會有影響,這種病完全是因為過度勞累和負重造成的,腸子穿孔的疼痛非常人所能忍受,何況小嚴腸穿孔三天還在來回負重奔波,那是何等痛苦啊。

堅韌精神感動護士

護士長王靜華是一個參加過自衛反擊戰的老兵,小嚴被推下手術臺后,她帶著護士們為他清理全身,更換衣物,看著他十個磨爛的腳趾和背脊上嚴重的壓痕,還有為了止痛用武裝帶緊緊勒住腰部造成的紫痕,,本文由范文論文網搜集整理,大家都哭了。這才多大的孩子啊!醫療隊最小的護士是1985年出生的,可這個戰士出生于上世紀90年代,這么小的年紀為了救人忍受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大家為他換上全套干凈的衣服,可是他太累,沒有被驚醒。

看到記者要采訪,王護士長拉著記者去看小嚴的行軍背包,進入災區時剛發的新背包,這時已看不出它本來的模樣了,除塵土外,所有地方都磨了一遍,背包的蓋子已被頂破,他們為了給災民多送點物資,每天都拼命往里塞。

護理總長:叫我軍醫媽媽

護理部總長楊亞娟,每隔10分鐘都要用濕潤的紗布輕輕沾濕小嚴干澀起泡的嘴唇,用母親般的目光看著熟睡的小嚴。她說小嚴是幸運的,他堅強的意志和軍人的使命救了他,腸穿孔這種突發疾病最忌諱的就是在發病時吃東西、喝水,小嚴的背囊里全是水和食品,可他愣是沒有動,全部送進山里給災民了,發病的這三天,小嚴幾乎沒有進食,這也為搶救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楊總長說,小嚴的事震撼了大家,一線的戰士們是那么可愛,值得敬佩。小嚴一醒來,她就要認這個貴州籍的小戰士為干兒子,讓他叫自己一聲“軍醫媽媽”,也希望自己比小嚴小三天的女兒能和這位小哥哥結對,向他學習。

作文素材

一、救援篇: 將愛心傳播,為生命祈禱

1、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

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余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于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鉆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后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

幾個戰士聽見了就不管了,轉頭又要往里鉆,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里轉的戰士馬上給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只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

不這些子弟兵24小時沒日沒夜地奮戰在廢墟中,手刨肩頂,忍受饑餓與寒冷,克服種種困難,連續作戰,他們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心中千萬遍地呼喊著“救人”“救人”。

2、一排牙印的故事

撕心裂肺,莫過于生離死別。這一幕,從昨天到今天,一直在地震遇難者遺體掩埋現場的什邡市洛水鎮青峰墓地上演。

今天,在執行維護墓地秩序的子弟兵中,空降兵某團黃繼光生前所在連一級士官李武手臂上一排深深的牙印,格外引人注目。當地百姓凡是知道這排牙印來由的,無不唏噓感嘆。

由于聚集在墓地的遇難者家屬過多,為了防止死難者親屬情緒失控,妨礙現場遺體掩埋,當地政府規定在掩埋過程中,每具遺體下葬時只能有一名親屬進入墓地送葬。

五月十五日十七時,當里圈負責掩埋的戰士們準備將一具遺體下葬時,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從人群中哭著沖了出來,一頭撞在了負責維護秩序的李武身上,想鉆入掩埋現場。李武和戰友看著滿臉淚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攔她進入,一面好言好語安撫她。眼見無望沖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只胳膊,猛地咬了上去。

面對情緒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強忍身上的劇痛和心中的悲傷,紋絲不動。小姑娘見李武沒有反映,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針,對著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約三厘米長的胸針一下子全扎入了李武手臂,霎時間,涌出的鮮血迅速染紅了他整條胳膊,順著肘部滴淌下來。

但李武就像沒有感覺一樣,繼續安慰著小姑娘,腳下還是一步不退。在場的所有老百姓都被這一幕驚呆了,有的當場就哭出聲來。一位老大爺走出人群,輕輕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著啊,我們回家吧。”

小姑娘凝視著李武汗流滿頰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隨著老大爺向后退去„„后來戰士們掩埋遺體時,就再也沒有過群眾沖撞警戒的情況。

李武后來告訴筆者,“當時真正痛的不在手上而在心里,小小年紀一下子失去了親人,能不傷痛嗎,只要我的傷痛,能減輕她的一點傷痛,那就讓她咬吧!”

3、特殊的新婚儀式

我們牽手為連理,這個日子,我們鄭重地分配這甜蜜。一分給你,一分給受難的同胞兄弟。當我們的熱血流進了親人的脈管,這甜蜜,就有了新的意義。——5月13日,在河北省血液中心的獻血屋內,剛舉行完婚禮的新郎薛旭、新娘卜碩斐攜手為四川地震災區獻血,奉獻愛心。

4、愛心匯聚成河

“廣州日報,災情最先報!買一份報,一元獻愛心。”昨日7時開始,本報發行公司上千名投遞員分赴全市各區義賣報紙,形成了一股紅色暖流,無論是老板、職員、學生、保安、民工等各個階層的市民,紛紛踴躍解囊,其中不乏外籍人士。一個上午,兩輪義賣,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報紙就全部售罄,各義賣點臨時增加了至少三次報紙,都滿足不了市民的熱情。全天報紙銷售比平常增加20%。 捐款數十萬日元的兩名日本低收入者,他們都是原在華日本遺孤的后代,其父母于戰后是在善良的中國人照料下才得以幸存并返回日本的。他們表示,中國于自己有恩,現在是報恩的時候了。“中國也是我們的故鄉。故鄉遭災了,我們心痛”,他們這樣說自己的心情。

5、鐵女子張泉靈

有“北大才女”之稱的張泉靈,是《東方時空》的主持人,先后主持了跨世紀慶典的直播、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雅典奧運會、連戰及宋楚瑜大陸之行等大型直播活動,同時還以記者身份深入到抗擊非典第一線、羅布泊無人區、阿富汗戰亂地震災區等做連線報道。并連續多年擔任《一年又一年》節目的主持人。張泉靈每每以其大氣的表現和得體的談吐,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成為央視具有大型直播節目主持能力的主持人之一。

作為一名記者,張泉靈總是勇于接受挑戰。幾天前,她還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珠峰大本營做全程直播報道。當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她馬不停蹄地直奔四川,奔赴正在打通的都江堰至汶川縣公路的第一現場,并向觀眾發回了最新消息。雖然有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但祖國需要她,她便冒著生命危險毅然奔赴災區。雖然當地余震不斷,但張泉靈仍堅持在第一線,堅持在最危險的地方進行報道。正是有了數不清的“張泉靈”們,祖國人民才能及早了解到災區人們的情況。

6、發怒的溫總理

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國家總理溫家寶一向是溫文爾雅、和藹可親的。然而,在抗震救災中,平日里溫和的溫總理卻發怒了,這一下,讓看過這條新聞的人無不為之吃驚。

溫總理沒有理由不發怒。由于連綿的大雨導致救援行動受阻,在廢墟下的民眾急需救助,心系民眾、心急如焚的溫總理面對空降部隊的領導說出“我就一句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已看著辦”的話語是自然而然的。

溫總理沒有理由不發怒。地震災區的慘烈,震憾了一個國家總理的心靈,受難的百姓讓他淚流滿面,他嘶啞的聲音響徹在災區的萬山叢中。因為在廢墟下,在狂風暴雨中,在漫漫長夜里,還有無數人民群眾在等待著救援人員的到來。

無論是2005年颶風“卡特里娜”襲擊美國,還是2004年底印尼大海嘯,世界其他國家很少有領導人會在災難發生時,除趕到現場視察災情、慰問群眾之外,還要親自擔任救災總指揮。畢竟前者屬于政治職責,后者屬于專業領域。

溫家寶親臨一線,四處疲于奔命地指揮、調度、慰問。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之下,總理的到場除了提高應變效率、爭取黃金時間、督促地方官員、現場拍板解決問題之外,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指揮救災、慰問百姓,更是災場和全國民心穩定的巨大精神力量。

中國總理這個職位,自周恩來時代開始,就被賦予了兢兢業業、克盡職守的形象,“周總理”三個字既是一代中國人對周恩來的永恒紀念,也是對繼任者的道德標尺和衡量比照。新加坡《聯合早報》18日刊登署名周兆呈的文章說,“中國的總理難為”,“中國式總理,無法復制,想學也學不來”。

7、國際大家庭

大難面前,愿愛心永恒!此時,中國災難不斷,困難重重,急需來自世界各國的援助和支持,請不要讓國內四濺的口水和各種污言穢語淹沒了國外更多人的熱心和善意。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之心,真誠之意,友好之情,和平之愿,大度之懷,文明之風,會使中國多方受益,早日走出困境。

二、親情篇:一定記住我愛你

1、父母的愛:北川,2008年5月14日,在父母身下與死神抗爭四十多小時后,三歲的小女孩宋欣宜終于獲救,救援人員喂她喝牛奶。她的父母在活著的時候,以脆弱的身軀拼死保護著她,直到雙雙逝去,還保持著那種姿勢。父母的愛感動了上天,讓孩子得救了。

2、母罹難,女嬰含乳頭活了。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了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她立刻哭鬧起來。”龔晉說,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

“我無法想象,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喂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里。”龔晉掩面而泣。一個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子,在婦產科見慣了初生的媽媽給自己孩子喂奶的場景,而此時此刻,這樣一個幸福的場景卻讓他產生無法抑制的悲慟。

3、妻子說“愛你”支撐瓦礫下的丈夫締造生命的奇跡 。“我不行了,你快離開這里!照顧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 “老公,不要放棄,馬上就會有人來救你!”„„昨日上午,都江堰金鳳鄉政府家屬區里,妻子朱芙蓉流著淚朝廢墟里呼喊,鼓勵丈夫譚剛義堅持下去。 “我大腿被石頭砸中,可能堅持不了多久了。”丈夫平靜地說,“老婆,這里很危險,你快下去,好好活下去„„”聽到丈夫的話語,朱芙蓉感到一絲不祥:“老公啊,你一定要堅強。我和孩子那么愛你,我們誰都離不開誰。”言畢,夫妻二人失聲痛哭„„ 為防止廢墟再次坍塌造成人員損傷,街道辦工作人員趕來勸朱芙蓉離開現場。“老婆!你放心,我一定會堅持住!”譚剛義保證。上午10時30分許,武警官兵用手將譚剛義從廢墟中刨了出來,此時,距地震發生已經過去20小時。

4、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磚頭上敲了幾下,里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筑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尸體前,費力地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摸了幾下,他高聲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地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的庇護,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感人事跡征文范文第6篇

本人熱愛社會主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積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熱愛本職工作,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書育人,勇挑重擔,勇于探索,服從工作安排,從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得失,學校安排的工作從不推三阻四,盡心盡力,想辦法完成,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XX年3月,由于長期的超負荷工作,我得了肺結核,但是口袋里裝著醫生開的病假條,我又走了講臺。只到高考結束,才不得不住院。XX年春,同行有病,學校讓我跨年級代課,我毫無怨言,把兩項工作都做得很好。除此之外,每年的高考報名信息管理工作也由我承擔,工作責任大,沒有任何酬勞,尤其是暑假的時候,還不能休息,征補志愿進從早到晚都要在辦公室守著,其他時間還不時有學生打電話或者直接來詢問上學的有關事情,我總是耐心地予以解說。

多年來,我始終堅持備好每一節課,堅守“不備課不上課”的信條,每次教學檢查,我都是優;堅持上好每一節課,力求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收獲,不浪費有限的教學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認真進行作業批發和自習輔導,保證學生學習知識的落實,從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不斷反思,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態度決定了學生對其的尊重程度,所以我的語文課始終深受學生歡迎。20年來,正是我有著這樣的教學態度,這樣的敬業精神,無論期中、期末還是其他各級各類考試,我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一直居校同年級前列,XX-XX年高考連續三屆所帶班級語文成績平均分、過線率均居全校第一。 XX年所帶兩個美術班,語文平均成績超過80分,和文理科成績不相上下。

作為班主任,我一直實行科學民主管理,優化管理過程,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能動性,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全面調控。每天早中晚都堅持跟班,抽出時間來和同學們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狀況,及時做好細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班級各項工作均出色完成,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班集體”“文明班級”。

XX、XX年,我教的班XX年高考過本科線人數占全校過線人數的一半,XX年我所帶美術班49人參加高考,其中過

一、二類線32人,三類8人,本科過線率達到%。

社會是進步的,時候是發展的,一個老師要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績,要不但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一直積極參加省、市、縣等各級組織的培訓。XX年,我校轉制,由原來的中專改辦高中,為了能盡快地適應高中的教學工作,整整一個暑假我都在家里學習。在參加區組織的高中老師綜合能力測試中,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在高中教學中,我也很快地適應了新的教學方式。我不斷追蹤教育科研信息,及時了解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動態,潛心鉆研教材教法,虛心請教,業務水平不斷提高。兩次參加高考閱卷,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我把在閱卷中獲得的信息運用到教學中,使自己不斷進步。

上一篇:廣告專用術語范文下一篇:健康小班教案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