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蘇少版五下美術教案

2022-10-20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少版五下美術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篇:蘇少版五下美術教案

蘇少版五下美術《線條的魅力》教案

第3課線條的魅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體會不同工具所畫出的線條特色和美感,用富有變化的線條描繪形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嘗試畫出輕重、粗細、疏密、快慢、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描繪形象,體會線條的不同表現力、節奏感和豐富的表現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線條傳達出的不同美感,感悟作者的性格、偏好及微妙情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不同工具所畫出的線條特色和美感,嘗試畫出輕重、粗細、疏密、快慢、虛實等不同變化的線條,表達出作者微妙的情感,體現性格和偏好。 教學難點:學生用富有變化的線條描繪形象,體驗線的豐富表現力。 教學設計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都用什么工具畫畫? 生:(學生回答)

師:今天老師用一樣特殊的工具來畫,你們能看出我畫的是什么嗎?(老師出示綢帶)老師就用這根帶子作為畫筆來畫,你們邊看邊猜老師畫的是什么?(師舞動綢帶畫波浪、山脈、龍卷風、河流、漩渦等)哪位同學也想上來試試?我們猜猜他畫的是什么?(請學生上臺表演)這些舞動的線條是不是很神奇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體會一下這神奇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揭題)

設計意圖:老師利用綢帶代筆畫出各種豐富的線條能激發學生好奇心,點燃他們學習的熱情,讓學生上臺舞動綢帶描繪形象能進一步讓大家感受到線條豐富的變化,為下面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欣賞大自然中的線條,感受線條的魅力

師:說到豐富、美麗的線條,在我們生活中、在自然界就有許多,一起來欣賞。(課件) 1. 這是城市中的高樓大廈,直直的線條給你怎樣的感覺?

生: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說出直直的線條向上伸展,有一種挺拔堅韌向上的感覺)。 2. 堅硬的山石上居然有這么美麗的線條,由于形態不同帶給我們的感覺還不一樣,誰來說說?

生:學生回答(引導學生感受畫面,左邊的線條粗粗細細,溫柔舒展,右邊的卻曲曲折折,有粗糙、堅銳的感覺)。 3. 這是樹木年輪和漩渦的線條,它們都是一圈一圈,從中心擴散出去,但卻給了我們什么不一樣的感受?

生:學生回答(感受年輪是凝固的線條,漩渦的線條給人旋轉的動感)。

4. 這是城市立交橋的夜景圖,這些流暢彎曲的線條讓你想到什么?生:學生回答(彎曲流暢的線條充滿了活力,讓我們感到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 師:同學們,除了剛才我們欣賞到的,你們還發現生活中有哪些漂亮的線條,誰來說一說? 生:學生回答(柳樹的枝條、水的波紋、流線型汽車、雨絲、斑馬、海螺花紋等)。 師:通過欣賞交流我們一起來總結下線條有哪些形態特征?(課件) 生:學生回答(引導學生回答線條有粗細、長短、疏密、曲直的不同形態)。

師:這些長短、粗細、曲直不同的線條都是線條的魅力。(長短、粗細、疏密、曲直)老師邊說邊板書。

三、學生第一次作業

1. 師:同學們,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根據我們總結的知識,你能用手上的筆簡單地畫一畫剛才我們見到的不同線條嗎?隨便用繪畫工具畫,線條的變化越多越好,(每個學生的工具不一樣)2分鐘時間。 2.作業反饋。

師:剛才同學們使用不同工具來描繪線條,這些線條給人的感覺是否一樣,來欣賞下。(老師把學生用不同工具勾畫的線條在投影儀上展示,請學生說感受,主要重點分析不同工具畫的線條特點,發現不同工具畫出的線條可以帶給人不同的美感)

(炭筆:松軟層次豐富,有輕重、深淺、粗細變化。水彩筆:顏色純凈,粗細、深淺變化不明顯,線條邊緣光潔。鉛筆:層次清楚、刻畫細膩、質感逼真。)

四、教師范畫

師:同學們,其實咱們畫中國畫的毛筆如果畫在宣紙上那線條變化可豐富了,看老師的筆先蘸上水,筆尖上蘸一點墨畫出的線條會有怎樣的變化?如果老師運筆的速度變一下,執筆的方式不一樣看看線條還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生:老師示范,學生回答(引導說出有濃淡、干濕、虛實、枯潤的變化并板書)。 師:在外國人的眼中我們的毛筆是非常神奇的,它有非凡的表現力。其實畫家是最善于用這些變化的線條來描繪作品,來欣賞一下。(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范畫,學生對水墨畫工具描繪線條的變化會有更直觀的了解感受,對不同工具表現不同線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學會用這些技能技法來描繪、裝飾自己的作業,解決本課的難點。

五、欣賞

1.師:這幅是元代大畫家趙孟頫的作品《秀石疏林圖》,趙孟頫是古代著名的書畫家,他的圖畫對于線條的運用十分講究。我們仔細來找一找這幅畫上的線條有何特點?我剛才示范的線條的變化,你能找出來嗎?(畫家是將書法筆法融入繪畫中,畫面線條有枯潤、濃淡、粗細、虛實的對比,展現了中國畫非凡的表現力和迷人的魅力)

2.師:這幅作品吸引你嗎?有趣在哪里?它乍一看好像線條有點亂,但亂中有序,富有動感。它是美國當代畫家凱文•歐森畫的鋼筆速寫,畫家抓住大提琴演奏家的動態特征,用看似凌亂的線條,畫出了樂手的動感以及酣暢激動的情緒,情感表現非常到位。

3.師:這兩幅作品是素描,一幅是荷蘭畫家倫勃朗的《大象》,還有一幅是德國畫家珂勒惠支的《人物》。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它們畫面的線條各有什么特點?(輕松隨意的線條準確地抓住了大象的外形特征,表現了質感。用輕重、粗細、濃淡、虛實、明暗不同的線條表現出了物體的空間感.

六、欣賞音樂,學生作業

師:同學們,欣賞了那么多作品,現在我們一起來放松一下聽一段音樂,請你們都舉起雙手隨著旋律的變化來打節奏,思考下音樂語匯的哪些內容與線條的虛實、輕重、流暢等豐富變化特別相似。引導學生感知(音樂的旋律變化起伏、音調的高低、節奏的快慢與線條的虛實、輕重、流暢等特點很相近)(課件)。

師:要不怎么說藝術是相通的,音樂和線條都可以表達人的情感,你們看這幅畫就是繪畫大師安東尼·塔皮埃斯的作品,多么富有個性的畫面,通過它我們能感受到畫面線條表達了作者的主觀情緒等抽象的內容。

設計意圖:藝術是相通的,音樂的感覺也可以通過美術的語匯來表現,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體驗又讓他們覺得有趣好奇。通過引導學生想象線條的特點與音樂語匯的共同點并用語言描述,可以進一步感知線條的魅力。

七、欣賞學生作業

師:大師的作品固然精彩,同學們的作業也不賴,我們來欣賞他們是怎樣用線條來畫畫的。(課件)

1. 這張作業是一幅什么畫?誰可以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描述。(學生回答)師:能找到虛實、粗細、枯潤、濃淡變化的線條嗎?這位同學用豐富的水墨線條,描繪了近處的樹和遠處的房子,一派鄉村美景。

2. 再看這張,看出來用了什么工具?(炭筆),用炭筆畫的同學可以學一學她是怎樣用線條表現的,中間的虛實、輕重變化很是精彩。 這張作業是同學用鉛筆畫的寫生花卉,流暢的線條富于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花朵的勃勃生機。

八、學生作業

師:接下來的時間就交給你們,我們看一下作業要求:請你用手中的工具在規定時間內,用富于變化的線條描繪一幅簡單畫面,內容自定(人物、動物、風景都可以)。

九、作業反饋 學生把完成的作業貼上展板,可以自評、互評、點評。(要引導學生結合線條的形態、特征、畫面的內容進行點評,可以評價自己的也可以是同學的,還可為同學提出些建議。說說畫面上吸引你的是哪些線條?變化體現在哪里?)

十、結束語

今天大家用充滿魅力的線條描繪了我們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也表現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這些有趣的線條也在打扮著我們的生活。(課件)你們看,向空中發散的禮花給我們帶來節日的喜慶,螺旋形的蚊香是老師童年的記憶,流線型的椅子簡潔漂亮,你們看這就是利用漩渦線條旋轉的形態設計的樓梯,它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還裝扮了我們的生活。生活中的線條無處不在,點綴著我們的生活,希望大家多去發現學會欣賞。 作業要求

用手中的工具在規定時間內,用富于變化的線條描繪一幅簡單畫面,內容自定(人物、動物、風景都可以)。

第二篇:蘇少版五下美術第14課《橋》教案

第14課 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讓學生了解橋梁的結構、外形特征,以及它們的種類與功能。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運用陶泥表現橋梁,動手制作時掌握由整體到局部,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陶泥表現自己喜歡的橋的去體會人類修建橋梁的偉大成就,培養學生對橋梁建筑的保護意識和對建設者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橋梁的種類以及外形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多種廢舊材料的組合或泥工制作中多種成型方法的綜合表現,體現造型特點、功能特點,在拼插、組合、安裝以及細節、美觀、變化、創新等方面體現美和創新。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趣,引入課題(約5分鐘)

1. 師:同學們喜歡魔術嗎?今天就讓老師給你們變一個魔術好么?(教師用泥條、泥片、泥塊快速做出一個現代拉索橋) 2. 提問:老師變的是什么?(橋)

這座用泥片做的橋的橋面很長,而且為S形的造型,為什么不會斷?你發現了什么秘密?(有鐵絲) 還有這座橋的橋面上的拉索和護攔是用泥條做的,又細又長又軟但也不會斷,它又有什么秘密?(里面有鋼絲線)

橋有什么用途?你都見的印象最深的橋是這樣的?

3. 教師總結:為了到達彼岸,人類造了各種各樣的橋。橋是道路的特殊形態,也是富有詩情畫意的美麗景觀。

教師出示課件: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橋是遠古人利用橫倒在河流上的樹木,跨過河流去采摘或狩獵,這是最原始的橋。歷史發展到今天,橋的含義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它不僅架在河流上,還架在陸地之上和峽谷之間,使天塹變通途,同時也給我們展現了其獨具魅力的橋之美。 4.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橋”。(板書)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變魔術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情,在老師演示的同時讓學生發現方法的同時解決了教學難點,為下面的教學做好了鋪墊。達到了可以是美即現、趣即生的良好效果。

二、感知與體驗 教師:同學們,課前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張“調查家鄉的古橋和新橋”的調查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后推選出一名代表來介紹你們組調查的“新橋”有哪些? 1. 了解身邊的“新橋”。

教師出示課件:(江陰長江大橋)知道這座為長江兩岸的溝通,南北經濟的騰飛插上了翅膀的是什么大橋嗎?

教師小結并再次提問:這就是以我們江陰城市名稱命名的江陰長江大橋,是我們江陰的一張響亮的名片。那誰來介紹你們了解的有關我們江陰長江大橋的知識呢?讓我們同學們長長見識。

生介紹展示調查結果(略)。

師:(出示課件)頗有氣派的斜拉索橋得名的原因是比一般的橋多了塔柱、斜拉索等組成部分:塔柱高高地豎立在橋面上,用來固定斜拉索,剛勁有力的纜索一端固定在塔柱上,另一端拉牢橋的主梁,遠遠望去,仿佛一架豎琴橫臥在水面上???,剛才老師變出的是不是很像現代的拉索橋?這樣的橋,用什么方法可以制作? 2. 認識身邊的“古橋”。

教師出示課件:我們江南的橋大多為石拱橋,我們來觀察一下石拱橋的特點吧。 師出示課件配音樂:(1)江南水鄉,橋自然也多。小橋流水人家,人從橋上走,水在橋下流的景象在江南隨處可見。(2)橋不僅是交通工具,它同時也代表著江南文化,是美和力的完美結合。(3)在江南橋與水,橋與人,橋與船的結合是充滿著詩的意境的。(4)“小橋夜靜人橫笛,古渡月明僧喚舟”。(5)一座橋就是一首詩、一幅畫、一個傳奇。(6)楓橋有月落烏啼的詩境。(7)斷橋有白蛇許仙的傳說。(8)一座座古橋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與碧波綠水交相共鳴,彈奏著江南古老典雅的樂章。

師:如此多姿多彩的江南橋,它是我們童年記憶中永遠揮不掉的對家鄉的眷戀。地處江南水鄉的江陰橋自然也多,老師請一個小組來介紹一下他們的調查的水鄉的“古橋”有哪些?好嗎?

學生介紹本組的調查結果(略)。

師:同學們,讓我們也試著為家鄉建造一座美麗的石拱橋吧。 3. 教師示范。

(1)拍一泥片,放在木搭子上,使其順勢彎曲; (2)用小泥塊做成磚頭砌橋欄; (3)用一長條泥板鋪好樓梯一樣的臺階; (4)根據需要,添置上橋柱等裝飾物。 4. 學生第一次小練習。 師:同學們,我市規劃局正向廣大市民征集不同的橋梁設計作品,可以是現實中的橋,也可以是未來設計的橋,還可以是一座幻想中的奇異的橋,讓我們為我們的城市架上一座美麗的橋梁吧,用陶泥表現一座與周圍環境和諧的一座橋梁,你們愿意嗎?

現在讓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家鄉的古橋和新橋。找出它們的結構特點和外形特征。合理分工嘗試著做一座橋吧,并選出一位代表介紹討論結果和設計方案。 教師巡回指導,并小結作品。

三、賞析探究,拓展思維

過渡:同學們,我們所了解的都是身邊的橋和家鄉的橋,想設計制作一個有特點的橋就一定要了解更多的橋的有關知識和內容,現在跟老師走進博物館去了解認識更多橋和橋的種類吧! 1. 認識浮橋。

教師出示課件:中國是橋的國度,三千多年前,就有建造浮橋的記錄。

沒有橋墩等部分的浮橋是橋梁中最神奇的橋。聰明的人類依靠水的浮力,將許許多多的船、木筏或竹筏,用繩索連接起來直接作為橋身。還在船、木筏或竹筏上面鋪上木板。走這種橋,時?;位斡朴?,但也有一番趣味。浙江的靈江浮橋就是一座非常古老的浮橋。 請同學們相互討論一下:為什么叫浮橋?有什么優點,有什么缺點? 2. 了解梁橋。

師:形形色色的橋梁在構造上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獨特之處。橋梁的結構類型,決定了橋梁的形式。以橋墩和橫梁為主建造的橋梁,我們稱之為梁橋,也叫平橋,是橋梁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種形式。這是歐洲鄉村的木橋,這是江南的古代石板梁橋,紹興八字橋都是有名的梁橋,還有我國西南地區古老的廊橋。誰來說說這些橋的特點?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歐洲鄉村木橋) (江南水鄉古代石板橋) (紹興八字橋) (我國南方的古代廊橋) 3. 了解拱橋。

師:早在北宋時期,大畫家張擇端就在《清明上河圖》中濃墨重彩地畫了虹橋。這幅北宋大畫家張擇端的作品什么地方最吸引你?你覺得哪里畫的最精彩?

師歸納:《清明上河圖》虹橋上推獨輪車和騎馬的、馱著米袋騾子,正要上橋,挑擔的、拉客的、攤販的„„橋下縱橫交錯的商船„„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汴京的繁華景象,使橋的畫面更加豐富而生動,充滿濃濃的生活氣息。

科學家稱畫中的宋代虹橋為“木制懸梁橋”,跨度達20米,橋上可以通過相當于2-3噸的車,是當時世界橋梁史上的獨創。 4. 出示趙州橋。

木制拱橋保留時間不宜過長,聰明的人們建造了石拱橋。“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這詩句描畫的就是這座被譽為天下第一的河北趙州橋。趙州橋是現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橋,為隋代李春設計。橋的主拱有四個小拱,是為了減輕水流的沖力、分散橋上的載重量,同時減輕了自重,這是世界橋梁史的首創。 (趙州橋)

欣賞橋身裝飾雕刻:同學們,當你站在橋上,也許一些獨具特色的橋梁欄桿也能吸引住你的目光。其實古人架橋原是沒有欄桿的,后來人們為了方便行走和美觀,開始給橋修上欄桿。橋梁的欄桿帶給人們安全感,同時還帶給人們美的享受。一座橋,安裝上與橋體和周圍環境相適應的欄桿,就如同畫龍點睛,使橋梁變得瑰麗多姿。所以歷代建筑匠師們非常重視欄桿的精雕細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趙州橋上的精美雕刻。 5. 出示盧溝橋。

盧溝橋也是石拱橋,也叫“抗戰橋”,當初日本人就是從這里入侵我們中國的。盧溝橋工程浩大,結構精良,工藝高超,是我國古橋中的佼佼者。尤其是這些雕刻精美、神態活現的石獅子極為生動:“„„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側身轉首,兩兩相對,好像在交談;有的在撫育獅兒,好像在輕輕呼喚;有的高豎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傾聽著橋下潺潺的流水和過往行人的說話„„真是千姿百態,神情活現。”天下名橋各擅勝場,而盧溝橋卻以高超的建橋技術和精美的石獅雕刻獨標風韻,譽滿中外,實屬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觀! 審美體驗——水鄉的橋。

過渡:瞧!這座造型別致的揚州的五亭橋,是我國風格獨特的一座園林石拱橋。出示蘇州周莊的雙橋。水鄉的石拱橋有什么特點?下面讓我們走進江南水鄉。 6. 再現索橋。

在盛產竹子、藤蘿的西南地方,人們也常用竹子和藤蘿來建橋,如古代滕鎖吊橋,古非洲代滕鎖吊橋。用竹子和藤蘿修建的橋古色古香,帶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有些橋成為有名的旅游景點。中國古代西南地區的古代鐵索橋,四川瀘定縣的瀘定橋。引導學生說出它們的結構特點和外部特征。 7. 欣賞世界的橋。

師:因為設計者獨具匠心的設計,因為選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因為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因為處在不同的歷史環境中,所以許多橋便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我們家鄉的江陰長江大橋也是索橋的一種,是現代斜拉索橋。這是上海黃浦大橋,你能發現出他們的不同了嗎?

師出示課件:古今橋梁建造是科學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杰出成就。瞧!這座橋多有氣勢!這是英國倫敦著名的古老塔橋。它的下層讓人和車通行。如有巨輪,下層橋面可以翹起,此時行人從上層通過。橋塔中有商店、酒吧,供人休息購物。

教師:同學們,前面啊,我們看到的都是江河之上的,想不想去看看跨海大橋呢?課件出示:悉尼海港大橋,引導欣賞觀察。

師小結提問:多種多樣的風貌在世界橋梁中獨領風騷。各種形式、各種結構的橋梁豐富多彩,同學們知道主要有哪幾種類型嗎?

學生回答、老師補充:梁橋、拱橋、吊橋、索橋、浮橋等。

師小結:通過前面的欣賞了解我們發現橋歸納起來主要有:梁橋、拱橋、浮橋、吊橋等。其實橋的種類還有很多,還有千千萬萬座形狀不同的橋梁聳立在我們的地球上,極大方便了我們的交通,也形成了眾多美麗的景色。

設計意圖:對世界名橋的觀察欣賞,讓學生再一次感受到了橋梁建筑的魅力,加深對橋梁的熱愛,深切感受橋梁藝術的形態美、內涵美。

四、創設情境,探究方法(第二次小練習,2分鐘)

師:同學們,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因為河流、湖泊、海峽的阻擋,影響了交通,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我們把剛才欣賞了解的橋梁結合我們剛才的小練習,你們能不能進一步完善,用陶泥表現做出更具特點和特色的橋梁?你們愿意嗎?我們還是小組合作,先畫出設計圖,再小組討論分工,最后選出代表在“競標會上”展示你們的作品。先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其他同學的作品:出示3幅學生作品,說一說你喜歡哪一座橋?你能說出他用了什么方法嗎?你有什么建議?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分組合作做。

五、情景互動,展示評價(5分鐘)

教師創設“我做的橋招標會”,六位經小組推薦、全班評議出的“設計師”分別展示、講解自己的設計方案,其余學生化身為“招標人員”進行提問與評價,“設計師”則現場回答提問者提出的各種問題。

“招標人員”:提出問題,角度特別。 “設計師”:回答精彩紛呈,出人意料。

六、拓展或延伸(1分鐘)

師:好,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橋的結構、外形和種類,感受了橋之美,并學習了用陶泥設計制作了不同造型的橋,懂得了橋的結構,了解了橋的不同功能特點。同學們,橋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它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希望你們長大以后要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為人類創造出更加安全、美觀、科學的橋梁。課后我們還可以用不同的材料表現奇特有創意的橋。大家都發現了美、感受了美、記錄了美,記?。河袠虻牡胤骄陀酗L景,祝大家能走更遠的路、過更多的橋、感受更美的風景。 作業要求

分兩次作業練習:

第一次作業:市規劃局正向廣大市民征集不同的橋梁設計,可以是現實中的橋,也可以是未來設計的橋,還可以是一座幻想中的奇異的橋,讓我們為我們的城市架上一座美麗的橋梁吧,用陶泥表現一座與周圍環境和諧的一座橋梁,你們愿意嗎?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家鄉的古橋和新橋,找出它們的結構特點和外形特征。合理分工嘗試著做一座橋。 教師巡回指導,并小結作品。

第二次作業:把剛才欣賞了解的橋梁結合我們剛才的小練習,進一步完善,用陶泥表現做出更具特點和特色的橋梁。依然是小組合作,先畫出設計圖,再小組討論分工,最后選出代表在“競標會上”展示你們的作品。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分組合做做。

第三篇:蘇少版五下美術第12課《綜合版畫》教案

第12課 綜合版畫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發現廢舊材料的新價值,學習綜合紙版畫的制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讓學生感悟材料綜合運用的藝術魅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感悟美,創造美。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關注材料,發現材料的美感,并能綜合運用。 教學難點:學生對綜合紙版畫的制作方法,合理、巧妙地運用材料。 教學設計

一、感知、體驗材料

1. 直覺:出示一件材料(例如:水果套)

(1)了解學生平時生活中對這種廢舊材料是怎么處理的。

(2)初步感知材料美感:請同學們挑幾件不同的材料,拿在手上,用眼睛看,也可以用手觸摸一下,看一看,想一想,手上的材料有什么特點。 (3)小組交流討論:大膽講出對材質的感覺。 (4)小結:材料不同,肌理就不同。 2. 發現

(1)獲得材料肌理的方法討論:動腦筋,有什么方法可以將這些有趣的肌理取下來?看看哪個小組的點子最多,方法最可行!有條件的小組還可以試一試。

(2)根據學生的回答,滲透印制的文化:印制的文明從遠古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如,我國古代陶器上富有美感的印紋圖案;又如,我國漢代風行的捺印封泥術„„ (3)學生嘗試:挑幾塊自己喜歡的不同材料組合起來并拓印下來。 (4)肌理的視覺效果:講出對不同材質拓印出的視覺效果的感覺。

二、學習、運用材料 1. 材料的對比(出示課件)

(1)看圖:請學生比較兩張圖的區別。 (2)出示兩幅圖的底版,直觀材料的綜合運用。 (3)學生暢談:顯然,材料的一加就形成了一個新的視覺效果。 2. 出示課題:做一個有自己創意的、屬于自己的綜合紙版畫。

3. 材料的巧用(出示課件) (1)請學生仔細看一組圖并思考:這幾幅圖使用了哪些材料,如果你來做,你會怎么考慮? (2)學生圍繞材料展開討論。 (3)直觀感悟材料綜合運用的表現方法和藝術感染力。(播放老師平時保留的學生制作綜合紙版畫的錄像)

4. 學生議論:誰先發現材料誰就能去創造一個新的視覺。

5. 學生再次嘗試 (1)小組討論:利用我們身邊的材料,你們想做些什么,準備怎么做? (2)作業形式:可以小組合作,也可以單獨做。

6. 評價:學生自由談創作體會,互相交流,欣賞同伴作品。

三、欣賞、發現新材料

1. 啟迪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可以制成版畫?

2. 欣賞不同材料制成的版畫作品。(出示課件) 體會人類非凡的創造力,感悟藝術的創新形式無所不在,關鍵在于你是否善于發現和敢于嘗試。

3. 反饋交流:暢談學習體會,激勵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感受、去創造。 作業要求

第一次作業:拓印材料的肌理。 第二次作業:肌理的重新組合。

第四篇:蘇少版美術五下第9課《我設計的圖書》教案

第9課 我設計的圖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書的裝幀設計,了解封面設計的基礎知識,欣賞封面藝術。 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融美術字與圖案于一體,大膽設想,運用繪畫方法,設計出具有個性創意的封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欣賞與學習各種書籍的裝幀設計,領略不同的設計風格,培養藝術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封面設計的內容,學習封面設計的方法。

教學難點:突出書籍主題內容,大膽想象,運用繪畫方法,完成封面的個性設計,力求體現美感。 教學設計

一、視頻欣賞,活躍氣氛,導入新課

1. 觀視頻,“會動的書”。 師:這是動畫,還是? 生:快速翻動的書。

師:生活中,我們時時與書相伴在一起,能談談你對書的認識嗎? 生:參與活動,回答問題。

師:(教師實物投影一本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書的組成部分。 生:封面、封底、書脊設計和內頁設計。 2. 細探究,認知“封面”。

師:其中最先印入眼簾的是書的哪一個部分? 生:封面。

師:因為它最顯眼。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封面有哪些作用呢? 生:美化書刊、保護書芯、宣傳,欣賞、收藏等作用。

師:有人說“只要書寫的有趣,封面好不好看并不重要”;也有人說“只要封面設計的吸引人,什么書都能暢銷”。你們有什么觀點? 生答。

師:一本書不僅僅有好看的內容,還要有好看的封面設計,這樣才能給讀者的第一眼以較深的印象,那么怎樣來設計一個獨特的封面呢?設計封面時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內容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我設計的圖書封面

二、探究封面,體驗風格,嘗試練習 1. 發現封面設計的組成要素。

師:(多媒體課件,封面的欣賞)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封面,各不相同,就像我們的五官,請你找找封面上的“五官”。生:書名、作者、出版社名、圖畫。

師總結:書名、作者、出版社名等,可以用一個詞來表述——這些都是文字。(在黑板上板書“文字”)

2. 了解封面圖畫的不同風格。

師:剛才我們欣賞的幾幅圖片雖然都有圖畫,但是圖畫的內容是各不相同的,讓我們仔細的探究一下其中的奧秘。

(1)繪畫——較適合少兒,活潑,清新,可愛,適合表現童話故事類主題內容的書籍。 (2)攝影——真實,適合自然、探索類主題內容的書籍。

(3)圖案——具有裝飾的美感。包括純文字的,要將書名當作面,作者名當作點,出版社名當作線,以圖案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帶來的書,看看你們手中的書屬于那種類型,互相說說設計師們設計的理由?

3. 嘗試封面設計的創作體驗。

師:講了這么多,同學們一定很想試試看,老師這里有一本書,(教師拿出一本空白書面的故事書),先來看看書的主題內容是什么? 生:大荷葉。

師:那在封面上書名就是? 生:《大荷葉》。

師:能確定作者與出版社名嗎? 生:在文字內容中尋找并回答。 師:設想一下,封面中的圖畫采用何種形式?說說自己的理由。

生:繪畫類,并闡述理由。(可適當引導學生再次比較繪畫、攝影與圖案設計的區別) 師:那你想畫什么內容呢?畫只兔子行不行?可不可以畫上故事中的其他人物? 生:討論回答。(以荷葉、故事中形象描繪為主等)

師:說得非常好!我們來一個挑戰,給同學們五分鐘的時間,請你將《大荷葉》封面設計出來,可以不涂色,記住剛才講的內容要出現在封面上??纯凑l最快! 生:嘗試練習。

4. 初次嘗試的指導與修改。

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收集幾份學生的草稿,在實物投影儀下進行指導修改。 師生共同點評,點出優點,修改不足,對封面設計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 (1)圖書的封面要能明確的表達內容主題,構思獨特,具有美感. (2)書名文字本身就是封面設計的重要環節,書名要醒目、清晰,作者名字和出版社名不能比書名搶眼。

(3)色彩主色調的把握,運用色彩對比、調和關系,充分體現書籍的內容與風格。

三、分層欣賞,交流感受,激活靈感 1. 欣賞裝幀設計家的作品,加深認知。

師:接下來我們再來欣賞一組封面,看看能給你什么樣的啟發。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注意這些封面的色彩、圖案、文字的大小和排列方式。2. 欣賞學生的設計作品,激活靈感。 師:相對于之前我們欣賞的封面設計,你發現了什么不同的地方?(材料,封面與書脊、封底的統一設計)

3. 教師的重難點部分示范,突出實踐。

師:看到了這么多豐富的封面,同學們對封面設計一定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下面老師也想設計一個封面,需要同學們的幫助與提醒,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下進行具體步驟的示范。 (1)選擇一張彩色紙折成一本書的形狀。 (2)確定書名等文字的位置。 (3)根據書名設計相關的圖畫。 (4)調整完成。

四、大膽想象,個性構思,創作表現

教師出示五本書籍內容,(《阿嚏》《同行》《烏鴉喝水》《壓歲錢的故事》《借你一把傘》)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任選其一,進行封面設計,力求體現藝術美感。 1. 主題內容突出,構思獨特,表現方法適當;

2. 文字清晰、醒目,構圖美觀、顏色鮮明。 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展覽,品評交流,享受成功

1. 將課堂作業展示活動布置成封面設計沙龍,請學生觀看與互評交流。

如:說說自己的構思,師生從構思、構圖(文字、圖畫)、色彩等方面去交流評價。 2. 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學們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封面設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老師要將這些作品印刷、裝訂,讓它也出現在我的書架上!

六、欣賞拓維,延伸空間,隱性鋪墊

師:平面的書籍都如此的吸引人,把它變成立體的,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覺?(教師播放PPT展示立體書)我們下一節課的內容就是來做一本圖書,期待著你們更加精彩的表現!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作業要求

教師出示五本書籍內容,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任選其一,進行封面設計,力求體現藝術美感。

1. 主題內容突出,構思獨特,表現方法適當; 2. 文字清晰、醒目,構圖美觀、顏色鮮明。

第五篇:蘇少版八下美術教案

第一課《生活的藝術——中國工藝美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產生的原因,了解工藝美術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理解工藝美術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

2、過程與方法:圍繞問題觸發學生去思考,對器物由表及里地進行探究,不求答案的一致性和準確性,提高學生對工藝美術審美的情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覺性,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和藝術修養。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主要類別、發展概況、突出成就,了解主要工藝品種的基本特點及時代風格。

教學難點:通過對彩陶、青銅、漆器、瓷器等工藝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紋樣等方面的討論,領會其審美特點及文化內涵。

教學過程

導入(合作探究)

一. 導入

問題一:你們去過博物館嗎?這些是哪里的博物館?無錫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師:博物館里的內容很多,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各地的博物館去了解一下生活的藝術——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揭題 師: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主要可以分成陶器、漆器、青銅器、瓷器、玉器和絲綢等等,這些工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這節課我們重點來欣賞陶器、漆器、青銅器和瓷器。

二. 新授知識

第一部分:彩陶(板書) 彩陶的意義:中國原始社會的文化遺存最有代表性的是彩陶,彩陶的發明是人類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邁進的重要標志。 (板書:“生活的藝術——中國古代工藝美術”)

彩陶的定義:彩陶是在打磨光滑的陶胚上,以天然礦物為彩料描繪圖案,然后入窯燒制而成的一種陶器。燒成的器皿胎質堅硬,圖案清晰美麗,呈紅色圖案的是用赤鐵礦顏料,黑色的是用錳顏料。

賞析作品《雙耳瓶》

猜猜它是干什么用的?為什么瓶底做成尖底?為什么瓶口做的那么小?兩側的耳環又有什么作用?(師生共同討論) 師:古人根據生活的需要創造了許多造型不同的陶器。它們都是干什么用的呢?(課件展示:缽、甕、盆、鬹、瓶、杯)

A.器形特點:

這些器型各有各的特點,腹大便于儲物;口小不易外溢;口大便于盛物;三足便于燒煮,等等。原始制陶的外形基本特征是圓形器,輪廓曲線連貫流暢,勻稱優美,富有韻律,具有一種大氣穩重、和諧寧靜之美。

B.紋飾特點:

中國彩陶最具有特色的地方體現在它的紋飾上。 師生共討論:為什么陶器上的紋飾都在腹部以上?

賞析作品《渦紋彩陶罐》 賞析作品《舞蹈盆》:從陶盆的紋飾中反映了早期人類的精神追求。 師生共同討論:為什么古人喜歡將魚紋和蛙紋畫在許多陶罐上?

這是一種生殖崇拜,人們模仿它,崇拜它,希望獲得與它一樣的能力,把一種美好的愿望賦

予其中。這種似蛙非蛙、似人非人的怪物,被稱為“蛙神”。 很多考古學者認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龍”就是由“蛙”演變過來的。

師:現藏于山東博物館的《黑陶高腳杯》你們發現顏色有何變化?

生:由紅轉黑。

黑陶的工藝介紹:這是古代的一種獨特的陶器燒制工藝,采用了“封窯的技術”,當窯內達到一定溫度,就滅火澆水封口,窯內會產生煙,這些煙中的碳分子滲透到陶體中,使杯身變成了黑色。出窯以后再打磨、拋光,就是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非常漂亮。在這之前,我們看到的陶器都是泥條盤筑而成,這個高腳杯卻使用了拉胚工藝技術,這是古代陶器工藝的一大進步,直到今天我們還在延用這種方法。

總結:同學們,彩陶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標志,造型與裝飾非常豐富,滲透著創造者對生活的理解和適應。遠古彩陶不僅以其獨特的造型風格和特定的藝術內涵成為后世人類文明的開端,同時也對后來華夏民族的思維形成、審美意識及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部分:青銅(板書)

隨著彩陶的發展,人們又發明了新材料和新工藝——青銅工藝。

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上,夏商周的青銅藝術水平是最高的,流傳下來的數量也最多。

師:讓我們走進湖北博物館,聽一段由青銅器演奏的音樂。(課件展示)剛才我們聽到的那段大氣磅礴的音樂是用世界上最大的青銅樂器“編鐘”演奏的《國殤》,對它的了解我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已經通過文字進行了解讀。

青銅的種類和產生的意義:青銅器的造型非常豐富,除了樂器以外,還有兵器、食器、酒器、車馬器等生活用具。青銅的出現,對提高社會生產力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賞析作品《爵》

師:你們看,這是在河南偃師博物館里館藏的中國現存最早的青銅器《爵》,它是一個盛酒器,造型很特別,整個外型像個麻雀的形狀,前面是雀嘴,后面是雀尾,收腹,細腰,三足的設計使器型非常穩定,底部可以點火,加熱溫酒,設計非常合理。

欣賞比較《司母戊方鼎》《毛公鼎》 《雙耳瓶》(課件)

這是打水器皿,底尖便于入水,瓶口小不易讓水潑出,兩側的雙耳便于提攜。這與他們的生活有關,遠古的人類席地而坐,視線成俯視狀,自上而下,所以大口器皿的紋樣大多裝飾在內側,小口器皿的紋樣裝飾在外面的上半部,這樣不影響觀賞,體現了古人盡善盡美的追求?,F代人對此杯做出了這樣的評價:黑如漆,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此杯器型左右對稱,高貴典雅,散發著一種深邃神秘的感覺。青銅文化藝術以其雄偉的造型,古樸的紋飾,豐富的銘文著稱于世,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上又一顆燦爛的明珠。

師:這兩件青銅器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司母戊方鼎》是目前發現的最重的青銅器,另一件是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館里的《毛公鼎》,它們都是當時國家的重器,標志著使用者的等級和身份。但最主要的作用還是用來祭祀天地鬼神和祖先。

不同之處:器形:一方一圓、一剛一柔。紋飾:一繁一簡、一猙獰一素雅,紋飾非常精美,饕餮紋、夔紋、人獸結合的紋飾是當時人們所崇拜的神靈,富有想象力。

銘文:一長一短。在中國的青銅器上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要鑄刻文字,也就是金文,這是與其他國家青銅器不同的地方(青銅器最早出現在公元前3800年西亞的兩河流域)?!睹Α肥乾F在發現銘文最長的青銅器,鼎里面鑄有497個字,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是研究當時社會、政治、文化藝術很寶貴的歷史資料。 賞析作品《牛形燈》

師:在古代,青銅器在生活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這是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牛形燈》。此燈分三個部分,均可拆卸。燈座是牛身,上面分燈盞,煙管。點火以后所產生的煙塵通過煙管導入燈座腹腔中的清水溶解,從而保證室內空氣的清新。制作上巧用銅銀紋飾,設計得非常合理、精美,體現了當時實用和藝術相結合的最高水平。 中國的古代有嚴格的“列鼎制度”象征著國家統治的秩序。

《毛公鼎》文字書寫的完美布局,章法縱橫寬松疏朗,錯落有致順乎自然而無做作,呈現出一派天真爛漫的藝術意趣。說明西周晚期的文字書寫已具有純熟書寫技巧和表現手法的形式和規律。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通過對彩陶、青銅、漆器、瓷器等工藝品的功能、造型、色彩、紋樣等方面的討論,領會其審美特點及文化內涵。

第二課《 輕描重彩總相宜》

教學內容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作為中國傳統的花鳥畫,洋溢著特有的審美,可以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及責任感。工筆花鳥畫有其 獨特的藝術繪制程式,講究用筆用墨,筆墨不僅是視覺形式,更是 氣韻、精神的載體。教材選材靈活,宋人花鳥,給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教學視角。引導學生感受宋人花鳥畫“以技進乎道”的高妙,感受畫面空靈、至美的視覺遐想。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宋人花鳥畫的表現語言、構圖形式、造型特征、色彩運用及畫面情趣的表達。

技能目標:臨摹一幅宋代花鳥畫小品,體驗工筆花鳥畫的表現 技法,感受畫面的書卷氣息。

情感目標:感受宋代花鳥畫崇尚詩意的情趣,品味畫面“筆工而意寫”的意境、氣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工筆花鳥畫的繪畫步驟及其藝術特征。

教學難點:工筆花鳥畫詩意畫面的構建。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熟宣、勾線筆、染色筆、顏料。

教學過程 個性思考

一、觀察探討

通過對比宋人花鳥作品與攝影花鳥作品,引導學生探究工筆花鳥畫如何表現對生命的追尋與動植物的特質的,分析花鳥畫如何借助想象、聯想的手法表達充滿詩意的畫面的。

二、賞析體驗

賞析層層渲染的宋人花鳥代表作品,探討畫家對生命的關注,分析作品的布局、用筆、用色及畫面意境的構建,了解工筆畫的四種表現方法。觀察教師演示步驟,領悟渲染的技法要求,臨摹一幅宋人花鳥,體驗描繪技法,感受畫面的情意表達。

三、展示評價

在班級展示臨摹作品,要求同學之間相互交流臨摹宋人小品的體會、用狼毫筆勾線時的提按變化、羊毫筆渲染色彩時的接染效果、畫面構圖的留白空間、細致精微的描摹技法、畫面蘊含的生機與情意傳遞„„同學互評及教師點評作品。

這節課圍繞臨摹練習這一手段,培養學生在宋人畫冊中探究傳統花鳥畫在造型、設色、布局方面的裝飾美,在借鑒、繼承的學習氣氛中提高審美品位。

教學中采用學生自主探究、教師現場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探究臨摹步驟,緊貼宋畫的精髓,體會古人的花鳥畫立意與情感表達。技法的演示不宜太復雜,注意渲染時用水、用筆、過渡自然等技法的傳授。學生根據能力分層完成或局部或完整小品的臨摹任務。

新課導入

攝影《夏荷》與宋人花鳥《出水芙蓉圖》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 導入課題“輕描重彩總相宜”。

新授課程

1. 探討交流

仔細品味《出水芙蓉圖》,你看見了什么?發現了什么?

在團形的畫面中,畫家截取一花一葉,并巧妙地組合,構圖簡潔而富有張力,自然生態下的荷花形象被畫家賦予了一種超自然的美。

看見:荷花、蓮蓬、花蕊、荷葉、花莖。

發現:作品的布局穩定、空靈,用筆精妙,用色沉著,精湛細密。荷花精微的暈染勾勒,夸張的蓮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現技法,舞動的荷葉,使小小的畫面傳達出一種空靈清虛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葉,凝聚了畫家對生命的關注,融入了畫家的生命整體。

感受:畫家在荷花中捕捉著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一種境界,蘊含著寧靜、平淡、和諧的詩意和超出具體細節刻畫之上的一種“禪境”。

2. 分析討論

3. 分組分析《雞雛待飼圖》《碧桃圖》,從畫面細節處談一談各自的感受。 《雞雛待飼圖》畫面只畫了兩只小雞,畫家對雞雛動態捕捉、神形的畢現,讓我們想起兒時飼養的雞雛,如聞啾啾的雞叫,兒時的幸福溫濕眼眶,整個畫面在工整細膩中充滿了濃濃的春意。

《碧桃圖》透露出畫家觀察的睿智,畫面洋溢著春天的生活氣息,花朵的用心刻畫,與畫家觀察體驗生活并反復筆墨修煉緊密相聯。

3. 欣賞感悟

《百花圖卷》(縱31.5 厘米、橫1679.5厘米)。 觀察:畫卷在用筆、用墨和表現技法上的特征。

欣賞:故宮博物院館藏,宋代佚名,是以白描為主,濃淡墨烘染為輔的巨幅長卷。

圖中繪有梅花、山茶、罌粟、牡丹、荷花等五十余種花卉,花間穿插、點綴禽鳥、草蟲、蛺蝶、小魚等,極富自然情趣。其間在枝桿、花葉正反翻轉的形態及紋理、蜻蜓、鳥類、草蟲的用筆都有微妙而精致的變化。配以墨色的烘染,生動傳神。譬如荷葉的用線,是重線勾花頭,極精致的淡細勾花脈,雞冠花用點、蜻蜓翅上勾脈線,都一絲不茍而各有變化,故氣韻別致。感悟:宋代畫家力倡畫面的“詩境”,使得畫家由追求再現自然美升華到把花鳥與人、自然與人聯系在一起??梢赃@樣說,宋人的“寫生”再現,起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花鳥魚蟲皆被賦予人格,展現人生的體驗,生命的感悟。宋人冊頁花鳥畫,盡管畫幅不大,但表達得氣勢宏大、意境悠遠,在意境上追求自然和生命的氣韻,流露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4. 探究分析

思考:宋人花鳥作品,畫家在苦心“經營位置”時,背景為什么要留白? 宋人花鳥小品,無一例外地都沒有背景,布白的經營在整個構圖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梢钥吹綄m庭畫院的畫家們在構圖上強化“獨幅畫感”,即畫面的完整性。將畫面留白處理極盡精妙,“計白當黑”,使畫面遐想的空間更大??瞻自诋嬅嬷胁坏珮嫿丝臻g問題,同時還把空白構建的空間關系納入另一境界之中,也就是說,空白構建的空間不是虛無的空間,是虛與實的相互依存。

5. 教師演示

如何臨摹宋人花鳥畫?需要做哪些準備?

工具介紹:熟宣、絹、墨、硯、染色用的羊毫筆、勾線用狼毫筆、水盂、顏料、調色盤等。

臨摹經典工筆花卉步驟:勾線、渲染、罩色、刻畫。 教師演示《出水芙蓉圖》步驟,將步驟圖一一展示。

勾線——先用鉛筆在白紙上起稿,勾勒造型后,拷貝至熟宣或絹上,選擇勾線筆勾線。根據畫面需要,描繪花卉的線條淡些,葉、莖深些,使線稿有濃淡變化。

渲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梢杂脙芍P,分多次進行,一支筆蘸墨或色,另一支筆蘸水,將墨色拖染開去,形成墨色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宋人花鳥畫都經過層層渲染,色彩透明、厚重,質感和立體感強。

罩色——根據畫面平涂一層淡色,使畫面統一豐富,可以多次進行,要求用色透明,露出底色。細分為統染、罩染、提染等。

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并局部渲染。

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地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刻畫——勾勒花瓣的花絲,堆出花蕊的厚度,點染花莖的小刺。細致描繪,豐富畫面細節。

6. 學生作業 作業內容:

臨摹一幅宋人花鳥畫冊頁,體會工筆花鳥畫技法。

基本要求:

了解工筆花鳥畫的工具、材質,完成一幅花鳥畫小品。 個性要求:

完成一幅工筆花鳥畫小品,并用其美化居室。

7. 展示評價

學生在班級展示自己的臨摹作品,同學之間交流臨摹宋人小品的學習體會,互評及教師點評作品。評價結果以簡練的語言記錄,并給予學生恰當反饋,以提高學生學習傳統繪畫的興趣。

小結

在中國畫家筆下,花鳥畫反映了中國人與審美客體的聯通關系,抓住自然生物與人的思想感情的某種聯系加以強化的表現,所謂緣物寄情、托物言志。表現在繪畫的技法中,則是中國花鳥畫既以“寫生”為基礎,又不拘泥于單純視覺的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和“似與不似之間”的審美韻味,著重于通過表現對象的基本形象特征來傳達一種主觀化的審美神韻。 第三課《筆情墨意抒胸臆》

教學內容

本課是在上一課寫意水墨畫的基礎上安排的又一節“造型.表現”課,大寫意水墨畫更加摒除謹細的物象描繪,以簡練概括。通過淋漓的水墨使人產生一種“心靈的震撼”,它能讓人感到一種大氣磅礴的美。水墨畫是中國千年文化傳統的濃縮,其審美價值、表現方法均體現了中國人的特殊情懷,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所以本課主要是使學生能品位大寫意水墨畫的特殊韻味,并能用大寫意畫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從而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對中國大寫意水墨畫的傳統背景、歷史源流有所了解。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品位大寫意水墨畫的特殊韻味,并能用大寫 意畫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3.引導學生欣賞,提高審美能力,發展獨特的個性,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難點 1.欣賞各種風格的大寫意作品,了解淋漓水墨的韻味和畫家的 飽滿激情。

2.如何運用大寫意畫法來抒發你的感情。(本課應突出它的趣 味性與嘗試性,讓學生在玩中學,逐步地體驗淋漓痛快的筆墨情趣。)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多媒體課件,生宣、毛筆、顏料、墨汁等國畫配套 工具

教學過程

一、欣賞:

首先通過欣賞畫家筆下的水墨畫,使學生了解大寫意水墨的風格與激情,

提高對水墨畫的欣賞水平,為水墨畫的創作做鋪墊。如徐渭的《芭蕉》、

林鳳眠的《雙鶩》閔貞的《八子觀燈圖》等

二、討論:

欣賞后讓學生自由討論:a.大寫意水墨畫給你怎樣的一種感覺?b.大寫意水墨畫與工筆畫的區別是什么?c.你能從作品中感受到畫家的激情嗎?d.你能比較一下大寫意水墨畫和西方表現主義繪畫作品的異同嗎?e.你喜歡用大寫意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嗎?

三、 講解:

根據討論情況,教師及時發現和表揚學生的獨特見解,突出寫意畫強調作者的個性發揮,用大筆潑墨直抒胸臆,注重大的節奏變化,大開大合的氣勢,不要拘泥于一筆一畫的小變化,達到一種“大美”。

四、示范 :

教師簡要地演示一下潑墨的各種筆墨效果和皴法的不同表現,(墨的干濕濃淡,只有趁濕的時候,在生宣紙上才會產生墨韻變化。只要學生學會正確的運筆蘸墨方法,把精力集中到所描繪的內容里,一些奇妙的筆墨效果,往往會是不思而遇的。不妨讓學生試一試,感受一下筆墨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五、創作:

學生根據作業要求進行練習,可臨摹自己喜歡的例圖的局部,進一步感受;也可隨意涂抹再作添加;基礎較好的同學可根據寫生作品或記憶自己創作一幅,嘗試著用大寫意的畫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六、作業過程

(1)由于學生的程度不一,學生作業可分層教學,可臨摹自己喜歡的例圖的局部,也可隨意涂抹再作添加;基礎較好的同學可根據寫生作品或記憶自己創作一幅,盡量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使他們嘗試多種方法。

(2)創作過程中學生仍可進行交流,交換意見。 (3)要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己的個性,敢于用筆用墨,充分體現大寫意水墨的韻味。

小結:水墨畫是中國千年文化傳統的濃縮,其審美價值、表現方法均體現了中國人的特殊情懷,本節課主要我們用寫意畫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從而使更進一步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

第四課《水墨交融寫青 山 》

教學內容

中國山水畫是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形成于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開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于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繪畫題材之一。對傳統山水畫的學習進一步強化了民族文化,符合課標的要求。教材通過感受古人的“筆墨”、追尋大師的意境等版面分割,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適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學生通過嘗試山水畫的筆墨語言,明了傳統不是凝滯不變,而是不斷發展前進的。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感受山水畫生動變化的筆墨意趣,了解山水畫的程式化 語言及獨特的藝術特色。

技能目標:了解山水畫的程式美,筆墨的表現方法及一般的構圖法 則。嘗試與他人合作或個人創作一幅山水畫。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欣賞中國山水畫,體悟山水畫意境,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興趣,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山水畫的程式化表現及其藝術特色。

教學難點:山水畫作品意境的表達。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宣紙、畫筆、查閱相關歷史資料。

教學過程 個性思考

教法

1、感受分析

感受古人的筆墨,引導學生分析“筆墨”的多層含義。中國水墨畫的繪畫語言常被稱為“筆墨”,其既是中國畫的主要工具,更是畫家營造的畫境。

2、表達體驗

觀察教師演示筆、墨的技法,引導學生嘗試用筆、用墨的方法,體驗琴弦一般敏感的線條、變化豐富的墨色,交流實踐后對“筆墨”的感受,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情境交融的山水畫表現特征。

3、追尋創新

“師法自然”的理論在中國畫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畫家對自然中樹木、山石的表達形成鮮明的程式,追尋大師的意境,融合自己掌握的筆墨語言,大膽地畫一幅山水作品,描繪出對山 川景物的感受。

這節課采用賞析、示范、臨摹、小組交流等不同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實踐中國山水畫用水、用筆、用墨的方法,表達不同的意境、情趣。盡量多地運用直觀教學法,教師演示山石不同的皴法,不同樹木的造型,展現中國畫筆墨造型的意趣。

教學評價

不同時期的山水畫作品寄托了畫家的不同心志,讓學生體驗對不同作品的理解,并將作品進行班級展示,交流對中國畫筆墨情趣的體驗及感悟。教師應該從理解、表現、運用等角度點評學生學習全程。

一、新課導入

自然山水與中國的山水畫有什么關系?

山水畫——以表現山川景色為主體的繪畫。不但表現豐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體現了中國畫家的自然觀和審美意識,畫家們從自然中提煉出生動變化的筆觸墨韻營造畫境。中國的山水畫不僅描繪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畫家個人的情感和理想,強調了畫家的主觀感受。

二、新授課程

1. 情景交融,古人的筆墨 分析探討:

《秀石疏林圖》傳遞怎樣的意境?畫中樹木、石頭的筆、墨有哪些變化? 石塊用筆方折、爽利——側鋒;樹干線條渾圓飽滿——中鋒。

“石分三面、樹分四枝”形象地概括了中國山水畫中樹、石的造型方法。

思考分析:

中國山水畫中有哪些表現程式?

程式的本意是法式、規程,它含有規范化的涵義。中國畫家在表現自然時,注重景物的總體精神和特征,在長期深入觀察和積累中,對樹木、山石形成了獨特鮮明的表現程式。背景空白,突出了筆墨情趣。

欣賞感悟:

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能體會到中國山水畫家追求的境界嗎? 中國畫的中心——筆墨,中國畫講究墨的濃淡,淡要淡得厚,淡得有韻味,不能淡薄;濃不能濃得有火氣、燥氣。筆墨就是構成,有意識地將筆墨的安排作為構成來思考。由于筆墨的偶然性和現場發揮并不完全依畫家的旨意和預期,所以在作畫過程中還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

2. 追尋表達,大師的意境

中國山水畫的空間分割講究造境。中國畫三遠的布局章法,可以用尺幅之紙表現萬里江河、萬仞高山。自近而望其遠曰平遠,平遠之致沖融;自下而仰其巔曰高遠,高遠之勢突兀;自前而窺其后曰深遠,深遠之意重疊。

3. 《寒江獨釣圖》畫面表現的是什么內容,你能聯想到一首詩嗎? 作者表現了怎樣的情感?大面積的留白表示什么意思?

作品描繪了詩一般的意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作品描繪了一葉孤舟漂泊在無垠的水際,只有一位老者,身穿蓑衣,頭戴斗笠,在獨自垂釣。大面積的留白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像水天相連,像茫茫白雪,像霧氣迷茫,充分表現了寒冷的感覺。

體會:意境之美,中國山水畫情與景交融的獨特審美內涵。中國的山水畫不僅描繪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畫家個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時也表達了畫家的主觀感受。

《山水》畫面意境:清幽靜謐。石濤運用線的粗細、剛柔、濃淡、疏密等形態組合的變化構成近山遠水,岸柳板橋,不受客觀世界中光線、色彩、透視的制約,形成畫面節奏,從而傳遞畫家的情緒、感受和富有生命力的內心世界。

教師示范:示范樹木與山石的技法。

古代畫家畫樹葉時創造的各種點葉法:菊花點、胡椒點、介子點、松葉點等。

古代畫家畫山石時創造的各種皴法:是表現山石﹑峰巒紋理的畫法,有披麻皴﹑雨點皴﹑斧劈皴等。

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各種筆法、墨色、墨法,談談對用筆、用墨的感受,并試著對同學的筆墨造型進行分析,判斷它們各使用了哪些筆法、墨法。

3. 合作臨摹,創造的樂趣 作業要求:融合自己掌握的筆墨語言,臨摹或創作一幅以大自然為主體的山水畫。

展示評價:學生展示自己的臨摹作品,同學之間交流學習體會,互評及教師點評作品。

相關鏈接

中國山水畫獨特的藝術體現:

1. 要求創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即要求畫家把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認識,與被描繪的客觀對象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寫景是為了抒情,抒情又離不開具體的景物,情與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宋代的翰林畫院曾出過幾道頗為有名的創作命題:“踏花歸來馬蹄香”“深山藏古寺”“野渡無人舟自橫”,無形無狀的東西如何創造不朽的作品。

2. 在空間處理上采用“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手法。

即把畫家自己看作是一個巨人,面對自然,如同看盆景。這樣,即使是千里江山也可以盡收眼底,不受視覺的局限。畫幅雖小,但所表現的范圍和境界可以很大。中國古代山水畫家創造的這種獨特的空間處理手法,不僅表現了中國畫家觀察自然的獨特方法,而且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意趣和中國人民的自然觀。

3. 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

中國傳統藝術,如戲曲、中國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技術格式。例如,中國戲曲表現手段的四個組成部分——唱、念、做、打,都有程式。中國山水畫表現自然界的各種樹石,也有許多程式。

如表現山石和樹皮的紋理,就有披麻皴、雨點皴、斧劈皴、卷云皴等十多種皴法。這是中國古代山水畫家在長期藝術實踐 中,根據各種山石不同的質地結構和不同樹木的表皮狀態,加以概括而形成的許多行之有效的表現程式。

教學反思

第五課《園林•探幽》

教學內容

本課屬于綜合• 探索領域。園林藝術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華,蘇州園林成為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其中蘊涵了建筑、園藝、風俗以及“詩情畫意”的中國古代人文精神。蘇州園林試圖在有限的內部空間里完美地再現外部世界的空間和結構。園內庭臺樓榭、游廊小徑蜿蜒其間,內外空間相互滲透,得以流暢、流通、流動。透過格子窗,廣闊的自然風光被濃縮成微型景觀。題詞銘記無處不在,為園林平添了濃郁的人文氣息。涓涓清流腳下而過,倒映出園中的景物,虛實交錯,把觀賞者從可觸摸的真實世界帶入無限的夢幻空間。

可謂“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 身居鬧市而有靈泉之致”。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從蘇州園林的造園元素中體驗江南園林的藝術品質,了解園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則技能目標:能夠從審美的角度對蘇州園林有新的認識。

情感目標:體驗江南園林中所蘊含的人文氣息和精神風貌。 教學重難點 對蘇州園林多重藝術風貌的理解。

教學準備 相關的園林、蘇州園林、皇家園林、西方園林的各類圖片資料。 其中以蘇州園林的圖片資料為主,包括漏窗、題詠、磚雕、植物、 花窗的局部圖片。

教學過程 個性思考 教學過程與方法

1、探索與查閱 查閱和了解江南私家園林中著名園林的藝術特色,比較皇家園林,了解江南園林中的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重要造園元素的特點。了解不同時期江南園林造園時的社會風尚和人文環境,體驗這些因素對江南園林的影響。

2、交流與探討 尋找例證。將江南園林所蘊含的人文情境的場景和中國山水畫作對比,體會江南園林中縮景模擬的山水寫意,從小景、小品、窗格、題詠、花草植物中尋找應對江南園林建筑中的人文思想,體會江南園林中的深層意味。

3、創意與制作 江南園林是從畫中走出來的,所以江南園林的景致隨處都是可 以入畫的,以線描、速寫的形式記錄園林的一角,配以自己對園林認識的文字,完成對園林的初步認知。尋找園林中最具有特點的景致、物件,由點展開,呈現園林的人文風貌,制作和繪畫相結合,形成大型活動式場景,完成江南園林的再創造。 教學評價 1. 本課在教學中,賞析的核心是引領學生進入江南園林中“詩、情、畫、意”的文化情趣之中,并通過對這一境界的體驗,賞析園林中的建筑之美、文化之美,以便淺析江南園林背后的人文情懷和藝術之美。 2. 作業設計中的重點是以點帶面地展現對江南園林的理解和視覺感受,建議著重由園林向其他藝術形式的轉變中展現“園林”的韻味。 課題一:江南之韻——從漏窗說起。

一、教學目標 1. 完成園林中漏窗的創作草圖。 2. 充分認識園林中漏窗的圖案元素。 3. 漏窗與造園藝術的關系。 4. 完成漏窗的雕刻制作。

二、教學要點 1. 漏窗在園林(蘇州園林)中主要出現在什么建筑上? 2. 漏窗的形式和內容各有哪些? 3. 比較有漏窗的建筑和沒有漏窗的建筑在藝術上視覺上的不同。 4. 漏窗上的圖案內容和園林中中國古代文人精神有怎樣的聯系? 5. 列舉蘇州園林中的漏窗圖片并建議討論說明。

三、創作思考 1. 要求學生了解和欣賞漏窗并設計一幅漏窗草圖。 2. 示范并解讀設計制作要點。 3. 漏窗規格:40 厘米×40 厘米、30 厘米×30 厘米、20 厘米×20 厘米。學生創意草圖。 4. 展示“琴、棋、書、畫”漏窗,要求學生欣賞并思考:①這組漏窗在蘇州的哪座園林?②造園的人想告訴我們什么? 5. 漏窗和園林建筑相結合會產生怎樣的視覺效果?

四、課后延展 1. 今天我們欣賞了這么多的漏窗,都來自什么建筑群呢? 2. 課后思考漏窗在園林中的作用。

課題二:韻律與寫意——園林中的元素再造。

一、教學目標 1. 園林中建筑與園藝植物、山水的韻律與寫意。 2.中國畫中水墨與寫意的藝術表現形式。 3. 基本完成與漏窗相結合的整體裝置的創作。

二、教學要點 1. 為什么蘇州園林又被稱作是“山水園林”? 2. 山水在中國繪畫中有哪些表現形式? 3. 為什么山水畫的形式會表現在蘇州園林的園林建筑設計中?(精神因素和客觀因素) 4. 造園者又是通過哪些造園元素將中國繪畫的形式表現在園林建筑中的呢? 5. 蘇州園林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三、創作思考

1. 疊山、理水、種樹、植花,因勢利導的園林建筑中有著怎樣的中國寫意繪畫的神韻,怎樣通過一個局部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呢? 2. 植物的選擇在蘇州園林中有何意義,人文的情懷和國畫寫意表現有怎樣的聯系?

3. 中國寫意繪畫中“墨色”是如何應用的?

4. 要求找出透過漏窗所看見的一個片段,運用水墨寫意的方式,畫一幅山水花鳥的局部寫意作品。

5. 寫意的核心精神價值和人文價值是什么?

四、課后延展

1. 如果說江南園林是一幅風雅的寫意,那么皇家園林又是什么呢? 2. 在寫意而風雅的江南園林背后蘊涵著怎樣的人文特質和風俗畫卷?

3. 設計和建造園林的人,和那些曾經的園林主人對園林會寄托著怎樣的情懷?

課題三:造園者說——藝術與人文的對話。

一、教學目標 1. 蘇州園林建筑中造園者是怎樣實現“借景造園”這一園林特質的。體會理解蘇州園林的造園藝術與造園技巧。 2. 比較體會皇家園林與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理解造園背后的文化情境。 3. 尋找蘇州園林中最能反映古代文人精神面貌的建筑和場景,理解蘇州園林中的人文情懷。

4. 運用線描描繪與文字描述相結合的方式完成對蘇州園林中局部的“描寫”。

二、教學要點

1. 蘇州園林中反映人文情懷的建筑和場景是借怎樣的形式表達出來的?

2. 疊山理水、題詠扁額,不同的園林會有哪些不同的造園主題,背后的個體人文情懷又有什么不同?如拙政園、獅子林的造園主題。 3. 是什么樣的客觀原因形成了蘇州園林中各自獨特的園林特質呢?畫家、文人參與設計嗎?

4. 從園林的建筑到園藝,蘇州園林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怎樣的象征意味和人文內涵? 5. 園林的主人又都是些怎樣的人呢?

三、創作思考 1. 體會和尋找最具蘇州園林代表的園林局部場景,這些場景同時可以反映出園林的建筑風貌和藝術特點。

2. 尋找不同園林中各自的特質和造園主題,描繪可以代表這些特質和主題的園林場景。

3. 一個局部場景,可以是一個亭角,也可以是透過圓門的山水景色,它們都有什么樣的象征意義呢?

4. 山水園林的重點是山水,怎樣表現才能反映最典型的這一特點?

四、課后延展 1. 園林中事物的象征意味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怎樣的聯

系? 2. 造園中的設計建筑技巧和中國的傳統審美有哪些異曲同工之處? 3. 你了解西方園林藝術嗎,和蘇州園林比較,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

相關鏈接 滄浪亭位于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現存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主要以山林為核心,四周環列建筑,亭及依山起伏的長廊,通過復廊上的漏窗的滲透作用,溝通園內、外的山水,使水面、池岸、假山、亭榭融成一體。園中山上石徑盤旋、古樹蔥蘢、箬竹被覆、藤蘿蔓掛、野卉叢生、樸素自然,景色蒼潤如真山野林。全園漏窗共108 式,圖案花紋變化多端,無一雷同,環山就有59 個,在蘇州古典園林中獨樹一幟。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院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魚之廳”“林泉耆砍之館”“還我讀書處”“冠云臺”“冠云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云峰,兩旁為瑞云、岫云兩峰;北部具有鄉村風光,并有新辟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筑。留園內建筑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墻、洞門等建筑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院小品。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拙政園位于蘇州市東北街178 號,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東部明快開朗,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主要景點有:“蘭雪堂”“綴云峰”“芙蓉榭”等。中部為拙政園精華所在,池水面積占1/3,以水為主,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

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點有:“遠香堂”“香洲”“荷風四面亭”“見山樓”等。西部主體建筑,其特點為臺館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別有情趣,裝飾華麗精美。主要景點有:“卅六鴛鴦館”“倒影樓”等。 獅子林至今已有650 多年的歷史。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遂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獅子林假山,群峰起伏,氣勢雄渾,奇峰怪石,玲瓏剔透。假山群共有9 條路線,21 個洞口。橫向極盡迂回曲折,豎向力求回環起伏。游人穿洞,左右盤旋,時而登峰巔,時而沉落谷底,仰觀滿目迭嶂,俯視四面坡差,或平緩,或險隘,給游人帶來一種恍惚迷離的神秘趣味。 附簡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分析初步認識中國園林的造園手法。 情感目標:通過認識園林、理解園林達到喜愛與神往的境界。 操作目標:能在造型創作中靈活運用一些園林藝術元素。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園林的造型要素。

教學難點:使學生了解園林的文化內涵和造園藝術中的“詩情畫意”。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蘇園六記》的片段視頻。 新課導入階段

(一)投影圖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外觀及內部蘇州園林庭院“明軒”的圖片。

(二)教師說明:明軒是上世紀80年代初,蘇州造園工匠應邀在大都會博物館建造的訪古園林庭院,她的母本是蘇州網師園的“殿春簃”。

(三)學生思考:在大都會博物館展示蘇州園林,說明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史上有什么樣的地位?

(四)歸納:書本小卡片,1997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 話題拓展階段 蘇州這方土地為園林建造提供了什么條件? 結合《姑蘇繁華圖》來分析蘇州當地的經濟狀況、文化工藝水平以及當地的物產為園林建造提供的有利條件。

(一) 我們身邊的園林遺存。 結合圖片欣賞始建于宋代的滄浪亭、始建于元代的獅子林、始建于明代的拙政園、清代的留園。

(二) 帶著問題觀看視頻,了解古人造園理念。 問:古人是按照什么理念來建造這些園林的呢? 答:營造具有自然情趣和藝術美感的城市山林。

(三)展開解說。 1. 對比拙政園平面圖與凡爾賽宮苑的平面圖。 2. 通過環秀山莊的視頻與自然山澗的比較體會城市山林的感覺。 3. 通過園景與繪畫的比較感受園林如畫的藝術美感。

創作嘗試階段

(一) 畫家筆下的園林與園林實景的比較,提出園林是立體畫卷得概念。

(二) 請同學們用現場準備好的材料嘗試參考照片描繪園林。

(三) 作業展示、點評。 課后拓展指導 第六課《美麗的書》

教學內容

本課屬于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

書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種文化載體,因而一本好的書不僅要從內容上吸引讀者,同時成書的形式還要有趣,這就要求書籍設計者應具有良好的立意和構思,使書籍設計從形式到內容形成完美的藝術整體。書籍設計是一種立體的思考行為,從書籍封面、封底和書脊,再到內頁,如果單獨去看都是平面的,但隨著人們的翻閱,視覺的流動,這些平面則組合成一本立體的書籍,帶給人以美的感受。本課從書的整體形態到書的構成要素、書的封面、書的結構,步步為營,啟發學生自主思考、激發想象,引導學生創造屬于自己的個性書籍。學生則可以通過參與書籍設計,融入到書的豐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之中,形成“形式與 內容高度統一”的設計思想,提高創意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書籍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學習書籍設計的基本知識。

技能目標:為自己喜愛的一本書重新設計封面、封底與書脊。

情感目標:感悟書籍設計的藝術美,樹立創意為先的設計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通過封面、封底、書脊的設計表達出書的內涵,恰當地使用圖形、色彩、文字等視覺要素以及構成關系。 教學難點:書籍設計中內容與形式的高度一致性和相互映襯關 系。

教學準備 各類書籍圖片、A4 紙、畫筆、顏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個性思考

教學過程與方法

1、分析討論

評判一本最美的書的標準是什么?一本好書必須具備哪些要素?優秀的書籍設計應該是怎樣的?通過層層設問,引導學生主動 探究美麗的書。

2、欣賞感悟

書的形態千變萬化,美麗的書籍封面如何設計?需要哪些元素?運用問題探究法引導學生探究紙質文化的魅力,探究從平面紙張——翻閱——視覺的流動——立體的空間轉變構成,形成設計意識。

3、實踐探究

動手制作手工書,通過個人的創意和簡單的技術,認識、體驗書籍裝幀??梢酝ㄟ^封面、環襯、扉頁、目錄、版權頁、頁碼和書眉、版式設計、文學插圖等完善一本書的裝幀??梢赃x擇身邊的多種材料,探究書籍的形式,表達個性風格。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型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運用小組討論法,通過設問,引導學生大膽發表自己對書籍設計的看法;運用問題探究法,深化討論的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通過對書籍內容的熟悉及創意要求,對自己喜愛的書重新設計,可以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新課導入:每當我們拿起一本書時,是否會仔細地品味書的包裝是否漂亮、觸感是否舒服、內文編排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具有美感?這種印象使我們喜歡上了美麗的圖書。

揭示課題:“美麗的書”。

新授課程 1. 分析討論

評判一本最美的書的標準是什么?

每年在德國萊比錫舉辦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活動,代表了當今世界圖書裝幀設計界的最高榮譽,反映了世界書籍藝術的最高水平。萊比錫提出的評判標準值得借鑒:第一是設計和文本內容的完美結合;第二要有創造性;第三,它是給人以閱讀享受的,一定是在印刷和制作方面有最精致、獨到的地方。

2. 欣賞感悟

書籍設計重在對文化的理解。引導學生分析《朱熹千字文》一書,探究書的要素。觀察:翻開《朱熹千字文》,遒勁、粗獷的字跡仿佛從紙上立起來,鑲嵌入一個古老的石碑,似乎讓人感覺到當年篆刻人手上的力度。

3. 分析:構成這本書基本的形式要素,古樸的形式和外觀氣息的要素正是一本書必備的。

思考:一本書必須具備哪些要素呢?

3. 探究分析

一本好的書籍設計應該是怎樣的?

書的內在精神的形象化體現,讓讀者閱讀起來方便、易懂、有趣,并使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是好的書籍設計。書籍是一個帶有情感的事物,其形式充分體現了紙文化的魅力。其不僅僅是文字信息的傳達,在翻頁閱讀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動態的閱讀體驗,也是非常有趣和有益的。

4. 探討交流

觀察:《小藍和小黃》封面由黃色、白色、黑色大塊面分割而成,環襯由黃、藍圓圈相隔而成,非常形象地點題,突出書的主題。這本認識色彩的圖畫書由色彩、文字、構圖構成愉悅、輕松的風格,非常吸引小朋友閱讀。

思考:一本書的封面又該如何設計呢?

交流:一本書的封面就是書的外衣,它既保護了書籍,又是書籍的臉面,讓我們快速地了解此書的內容。

構圖——封面藝術的構圖,從內容到形式再到內容相互作用的反復滲透,巧妙結合,凸顯設計者的審美意趣。

書名——一目了然,有先聲奪人之勢。

色彩——封面色彩要富有裝飾性,簡潔強烈,給讀者以視覺、心理上的沖擊。

藝術手法——寫意、比擬、象形、象征、變形等手法進行藝術處理,揭示書稿主題。

空白——空白是一種特殊藝術手法,畫面中空白是意象的空間,給讀者留下聯想與思索的余地。

小組分析朱贏椿的《蟻囈》、教材P27 頁的《奇斯馬的偵探故事》等。 《蟻囈》這本書是嘗試從設計到內容具有自主性和實驗性價值的書籍,設計者想借此傳達一種特別的書籍理念:閱讀的樂趣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參與。書中大量留白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和創作空間,向讀者發出一個誠摯的邀請:這是一本需要與讀者共同補充、創造和書寫的圖書。

5. 學生作業 作業內容:為自己最喜愛的一本書設計封面、書脊、封底。

基本要求:

合理運用材料,完成一本書的裝幀設計。

個性要求:

為自己的作品集進行裝幀設計,將民族性和科學性有機結合。

6. 展示評價

學生展示自己設計制作的書籍,與小組成員分享設計的過程及設計思路,同學互評及教師點評。

小結 創造書籍之美在于了解書籍傳播這一載體的特點與本質,必須掌握書籍的設計規律。

書籍不是靜止的裝飾之物。讀者在翻閱過程中,與書溝通并產生互動。書成為一個駕馭時空的能動的生命體。讀者從中領悟生命的脈動、智慧的啟示、幻想的誘發;體會情感的流露、視覺傳達的規則、圖像文字的美感,從而享受到閱讀的愉悅。

書籍設計師在完成內容傳達的同時,仍不忘營造書籍設計中從整體到細節、從無序到有序、從空間到時間、從抽象到物化、從邏輯思考到幻覺遐想、從書籍形態到傳達語境,這是一個富有詩意的感性創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過程。 第七課《張貼的畫》

教學內容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張貼的畫,按其字義,揭示了招貼畫的意義、作用和特征。招貼畫簡潔、鮮明、明確,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通過接觸招貼畫,讓學生設計制作一些主題明確的校園招貼畫,可以促使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欲望,并增強學校、班級的凝聚力。教材從招貼畫的概念、意義、構成、分類、主題及張貼的環境介入,引導學生關注招貼畫,培養設計意識。引導學生把構思、創意通過視覺表達方式形成招貼畫,以提高視覺表達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認識和了解招貼畫的特點和作用,分析招貼畫的構成形式及基本創作方法,體會招貼畫的藝術美感。

技能目標:嘗試運用文字、圖形及色彩為班級、學?;蚰稠椈顒舆M 行招貼畫設計,體驗招貼畫的設計過程和制作特點。

情感目標:感受招貼畫設計的形式美,逐漸使藝術學習活動融入自己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招貼畫的構成形式及基本創作方法。

教學難點:招貼畫設計的創意及設計品位的提高。

教學準備 名畫圖片、牛皮紙、畫筆、顏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個性思考

教學過程與方法

1、分析探討

在學校里,招貼畫常用于文藝演出、運動會、故事會、展覽會、家長會、節慶日、競賽游戲等。招貼畫設計總的要求是使人一目了然。一般的招貼畫通常含有告知性,所以主題應該明確顯眼、一目了然。還應該信息完整,如發生的時間、地點、附注等主要內容。招貼畫的插圖、布局的美觀通常是吸引眼球的好方法。

2、欣賞感悟

通過賞析優秀招貼畫,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形式獨特的招貼畫設計的創意設計思路、設計方法、設計環境。通過對比,分析成功、有創意廣告的新穎構思、強烈個性表現等。感悟招貼畫多樣的表現手法, 如寫實的、對比的、懸念的、連續的、寓意的、夸張的等,感悟把各種形象凝練成一個簡潔符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方法,明確圖形必須要新奇、典型,易懂、易讀、易記等,幫助學生樹立主動探究的學習意識和創新的學習觀念,以及解決設計問題的實際能力。

3、演示操作

一張招貼畫的目的是什么?目標人群又是誰?創意點在哪里?表現手法有哪些?教師通過簡單演示,再次強調一幅招貼畫特定的信息主體,并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進行一定的創意表現。然后學生根據校園主題活動,聯系生活經驗,完成招貼畫的設計制作。

這節課圍繞招貼畫的構成、基本創作方法及創意這一目標,采用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分步驟演示、小組選題創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結合校園文化,讓學生根據能力分層完成設計任務,提升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相互間的凝聚力。

(一)新課導入

當你在城市的街道閑逛、在地鐵站等車、在參觀博物館時,你會發現招貼畫無處不在。而那些最好的招貼畫設計總是讓我們駐足停留,招貼畫所傳達的信息清晰明了,離開后腦海里還會常常想著它們。

思考:我們身邊熟悉的招貼畫,哪一幅令你印象深刻,為什么?它的顏色、圖形、信息、文字又是怎樣表現的?

揭示課題:“張貼的畫”。

(二)新授課程 1. 分析探討

分析招貼畫《中國民間剪紙》《濕地保護》等作品。 思考:招貼畫的概念及意義是什么?

小結:招貼畫是廣告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向公眾傳播思想觀念、介紹商品、報道服務內容和文化體育信息的一種藝術化的宣傳方式,又稱為宣傳畫、海報和廣告。

探究:招貼畫的構成及分類?

討論:招貼畫的構成內容包含圖形、文字、色彩等,分為公共招貼和商業招貼。公共招貼,是以社會公益性問題為題材;商業招貼,是 以促銷商品、滿足消費者需要的內容為題材。

2. 欣賞感悟

思考:一幅設計精美的招貼畫憑借什么吸引著我們?分析招貼畫《我愛黃河 我愛國旗 我愛長江》。

分析:設計師在設計招貼畫時對圖片的選擇可以說是成敗的關鍵。圖片的作用是簡化信息,避免過于復雜的構圖。圖片能夠使難以用文字表達的內容清晰地呈現。

觀察:黃色代表黃河,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紅色是鮮艷的國旗,表現了革命戰爭的艱苦歲月;藍色代表長江,表現了建設祖國的激情。

交流:招貼畫《我愛黃河 我愛國旗 我愛長江》運用象征手法、紀念碑的藝術形式,主題鮮明的招貼組畫設計,吸引了觀者的目光,較好傳達了準確的信息,具有很強的視覺吸引力、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等藝術特征。

小結:招貼畫設計的藝術元素。

創意——招貼畫設計的核心。緊扣主題、新穎絕妙、意境深遠是創意的追求。

構圖——符合形式美法則,疏密有致,均衡搭配,合理運用空白等。 色彩——平面作品中的靈魂,為意境服務,烘托主題。

文字設計——字體要與主題貼切;用語力求精練傳神。

創作方法——攝影、黏土、手繪、剪貼等。

創意手法——合理夸張法、以小見大法、運用聯想法、富于幽默法、借用比喻法等,利用各種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質上,努力凸顯視覺空間,產生強烈視覺效果,令人拍案叫絕。

3. 教師演示

如何設計一張具有感染力的招貼畫,使觀看的人能夠直接接觸最重要的信息?演示招貼畫的創作步驟:審題——選取形象——組合構圖——色彩設計——制作方法——完成張貼。

小結:一幅招貼畫必須有特定的信息主體,并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進行創意表現,以生動、具體、直觀的方式進行信息的表達和傳播。招貼的信息構成有創意畫面、準確信息、鮮明色彩等,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在設計思想方面往往采用一些不同尋常的創意和策略。

4. 分析小結

思考:如何通過各種不同的創作手法設計出一張引人注目的招貼畫呢?

分析教材中《麥當勞錯在哪》《反對戰爭》招貼畫,啟發學生的創意。 小結:常用的招貼畫創新思維方式有打破定勢思維法,定勢思維是人們按習慣的固定思路去考慮問題,形成先入為主的成見。逆向思維法,拋開問題所提供的條件和習慣的思路導向,有意識地從常規思維的反方向去思考問題。招貼畫中圖形創意往往采用“原形置換”的逆向思維方式,制造懸念,有意將我們的預想阻斷,令人驚異甚至是震撼,然而仔細品味不但不悖情理,反而感到趣味盎然。

5. 學生作業 作業內容:

選擇一項校園主題活動,進行海報的創意設計。注意合理運用構圖、表現手法、材質、文字、色彩等,明確表達主題。

創作要求:

(1)分析海報的主題及張貼的地點,尋找海報中適用的圖片。 (2)決定海報的設計主題,確定目標對象、色彩及材質的運用。 (3)選擇作品的表現形式,使作品能夠準確傳達有關信息。 (4)確定海報構圖的焦點,信息的主次及文字排版。

基本要求:

創作手法不限,主題醒目,信息準確。

個性要求:

創造性運用圖形、色彩、文字等綜合元素,使畫面具有視覺沖擊力。

6. 展示評價

張貼在合理環境,凸顯招貼畫主題,為校園文化添風采。邀請不同學科教師、家長共同評價作品,評選出

一、

二、三等獎以資鼓勵。

7. 課后拓展

針對校園中存在的某個現象,利用招貼畫的作用,設計制作相關公益招貼,為同學做善意的提醒。

廣告衫——活動的招貼,嘗試制作一件有趣的廣告衫,傳遞校園文化。

相關鏈接

招貼畫的創意手法: 1. 合理夸張法

通過夸張的手法能更鮮明地強調事物的特質,加強作品的藝術效果。 2. 以小見大法

這是創意的濃縮,不是一般意義的“小”,而是小中見大,以小勝大。追求簡潔,高度提煉,充分表達了主題思想。

3. 運用聯想法

在審美的過程中通過豐富的聯想,能突破時空的界限,擴展藝術形象的容量,加深畫面的意境。4. 富于幽默法運用幽默的語言,展現招貼畫主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5. 借用比喻法

比喻手法較為含蓄隱伏,有時難以一目了然,可一旦領會其意,便能給人以意猶未盡的感受。

第八課《 一目了然 》 教學內容

本課屬于設計• 應用學習領域,包含公共標志和信息圖表兩大內容。教材則立足于生活,從生活中的圖形符號切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公共標志的含義、特點及設計要素,探究圖表的作用、構成要素、設計方法,其內容適合初二年級學生進行嘗試與體驗,利于學生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創意設計則從學生身邊事物入手,深入感受標志、圖表對生活的影響。利用圖形符號開展有目的的校園綜合活動,可以培養學生勤于觀察、善于發現、嚴于計劃的良好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提升基本的美術素養。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賞析公共標志、圖表,認識和了解圖形符號的分類及各自的特征、設計要點。

技能目標:通過為班級、學?;顒釉O計標志、圖表,讓學生體驗圖形符號的設計過程和制作特點。

情感目標:通過對同學設計的標志、圖表進行恰當評價,認識和體會圖形符號的不同功能和藝術美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標志、圖表設計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圖形符號設計的形式美與精神內涵的統一體現。

教學準備

各類標志、圖表、畫筆、顏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個性思考

教學過程與方法

現代學習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驗性,強調學生身體的參與。本節課,通過校園內圖形符號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每位學生參與、探究設計過程,重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取,允許不同層次的學生有相對獨立的學習空間,或制作,或設計,或展示,注意為學生提供展示動手操作絕技、發表獨特見解的表現空間。

1、觀察思考平日生活中的公共標志、圖表的作用,交流這些圖形符號帶來的生活便捷及審美效果。

2、欣賞研究

分析公共標志、圖表,探討公共標志設計的要素、特點,探討生活中圖表的設計形式。以具體圖形符號為例,討論設計的步驟、要求,開拓學生的設計理念及表現手法。

3、分析實踐

借助優秀的圖形符號,教師演示設計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感悟設計與人、設計與生活、設計與科技的密切關系,合理而巧妙地運用材料的質感、肌理等設計語言,體現設計創意。以班級標志或課程表入手,結合校園文化特色,完成圖形符號的設計、制作。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思考:這些圖形是干什么用的?人們為什么要設計這么多“圖形”? 請學生觀看課件的展示,由學生講講屏幕上展示的是什么圖形。 思考:什么樣的圖形容易記住?

小游戲:圖形印象測試——看一看誰記住的圖形多。 思考:根據生活經驗想一想為什么,揭示課題:“一目了然”。

(二)新授課程 1. 分析理解

探究:生活中的公共標志有什么作用?提供幾組公共標志,學生合作分析。遵循標志設計的藝術規律,創造性地探求恰當的藝術表現形式和手法,錘煉出精當的藝術語言,使設計的標志具有高度的整體美感、最佳視覺效果,呈現出符號美、特征美、單純美。

思考:公共標志設計的特點有哪些?有哪些設計要素? 分析“心靈的聯合國”圖標設計、交通信號標志。

小結:公共標志設計的特點有可識別性、普遍性、公益性、約束性。公共標志設計的要素有圖形、色彩、文字。

觀察地鐵上的公共標識,并分析其圖形的構成特色。

標識名稱——愛心專座

標識圖形——漢字愛心專座及大寫字母

COURTESY SEAT,四個相套的圓形及簡潔的人物造型,告知了愛心的對象,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激起大家奉獻愛心的熱情。

專用色彩——綠色,單純、明快,賦予和諧共處的理念。

象征圖案——圓環與綠色的運用,確定了標志的精神追尋,體現出人性的關懷。

標準組合——圖形與文字相結合,體現“整體設計”思想。

2. 討論體驗

探討:能否將校園內標語改為親和度較高的圖形符號?如何從不同角度明確標志的信息效果?

思考:班級標志要求象征意義、現代氣息、獨特別致。以學校文化為基石,班級標志才會具有一目了然的信息效果和旺盛的生命力。

設計步驟:通過

具體實例及老師演示,掌握標志設計步驟。

討論:校園中有哪些事物可以進行品牌形象的設計?校園文化尋找什么作為支撐點:科技、管樂、足球、藝術、儒學?

3. 學生作業 作業內容:

(1)選擇一個校園中的事物,集體創意設計一個品牌。

(2)校園文化節——吉祥物設計,進行整體的品牌形象的策劃與設計。涉及文具、校服標志、拎袋、海報等,設計時既要注意文化的內涵,又需考慮學生的方便使用。

基本要求:

合理運用設計原則,完成品牌形象設計。 個性要求:

合作完成學校整體品牌形象的策劃、設計、制作,突出校園文化特征。

4. 展示評價

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完成校園文化品牌的設計制作,交流彼此設計的心得。在全校展示圖形符號設計,邀請家長、校友共同參與點評,為學校的校園文化發展提供形象標志。

第二課時

1. 提問思考

下節是什么課?明天上午第一節是什么課?怎么知道?(課程表的功勞)課程表即是圖表的一種。

請學生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圖表,在表述中引導思考,需要改進的生活中的圖表有哪些?為什么?

分析、討論圖表的特性與作用。

小結:圖表傳達的信息一要準確,二要便于識讀,三要美觀。圖表不但能夠顯示結果,還能夠表示不同結果之間的關系和事物的發展趨勢,以便人們找出事物的規律。

2. 賞析研究

(1)可以嘗試設計圖表的主題確定。(根據生活中的需求)

(2)選擇怎樣合理的表達方式,突出圖表的醒目、直觀。(構圖、色彩、材質等因素合理為表現服務)圖表的設計方法:根據信息可選擇積木式、注入式、分割式等;分析課本中的作品圖例,啟發學生留意身邊的事物,培養他們細致觀察生活的能力及多向思維能力。

3. 設計實踐

結合以前教學中涉及到設計、色彩、圖案等知識進行設計、制作。 給自己的班級設計一個別致的課程表。

結合生物課程,觀察動物或植物的生長變化,合理運用圖表表現這一變化過程。

要求:準確、直觀、美觀。

4. 展示小結

(1)突出圖表的表現途徑,培養學生多向思維能力、觀察力和創新表現力。 (2)形成設計意識,提高動手能力,突出圖形符號的應用性、審美性、趣味性。

相關鏈接

標志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圖騰”。那時每個氏族和部落都選用一種認為與自己有特別神秘關系的動物或自然物象作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標記(即稱之為圖騰)。如女媧氏族以蛇為圖騰,夏禹的祖先以黃熊為圖騰,還有的以太陽、月亮、烏鴉為圖騰。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科技、文化的飛躍發展,公共標志、國際化標志開始在世界普及?,F在經過精心設計從而具有高度實用性和藝術性的標志,已被廣泛應用于社會一切領域,對人類社會性的發展與進步發揮著巨大作用和影響。

色彩信息傳播的速度,比點、線、面對人的視覺沖擊力更強更快,它以每秒30萬千米的光速傳入人的眼睛,是一種先聲奪人的廣告語。這一快速功能,被用在一些指示“緊急”和“危險”的汽車上,如紅色救火車、白色救護車,具有高度提示人們的警覺與注意力的功能。

在標志設計過程中,運用色彩的感覺與聯想信息,展示自己的品牌個性,尤為重要。為此設計者必須認真學習與研究色彩的感情、色彩的冷暖以至于色彩的輕重感、色彩的軟硬感、色彩的面積感、色彩的空間感、色彩的味覺感。

色彩的感覺指不同色彩的色相、色度、明度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暗示。如紅色——熱烈、刺激、溫暖;黃色——中性、高貴、較安靜;綠色——中性、活力、青春、和平、較安靜 ;藍色——給人清冷、恬靜、深遠感;白色——給人純潔、干凈、凄涼感;黑色——給人莊重、樸實、悲哀感。

色彩的冷暖感:紅色、橙色、黃色為暖色;紫色、藍色是冷、暖色之間的中間色,給人涼的感覺;青色、綠色屬冷色。

色彩的輕重感:明度強的顏色感覺輕,明度弱的顏色感覺重,也就是說淺色給人的感覺輕,深色給人的感覺重。

色彩的軟硬感:暖色、亮色感覺軟而柔和,冷色、暗色感覺硬而堅固。 色彩的面積感:深暗的色

彩給人面積小的感覺。

色彩的空間感:明度較強的色彩感覺遠,明度較弱的色彩感覺近。 色彩的味覺感:黃色、藍色、綠色,給人酸味感;白色、乳黃色、粉紅色給人甜味感 ;茶色、暗綠色、黑色給人苦味感;紅色給人辣味感。暖色系列給人溫暖、快活的感覺 ;冷色系列給人以清涼、寒冷和安靜的感覺;如將冷暖兩色并用,給人的感覺則是暖色向外擴張、前移,冷色向內收縮、后移。了解色彩規律,對選擇色彩突出品牌名稱很有實用價值。

附簡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標志和圖表的信息傳達方式,初步掌握課程表的信息結構。

技能目標:通過課程表設計基本方法的學習,合作完成設計作品。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更好的理解課程表與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關注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課程表設計的構成元素。

教學難點:創意的設計和運用課程表設計作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手工作品等。

學生準備:彩色卡紙、布、顏料、美工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課

生動的形

蟹字的圖形→文字

提問:什么讓我們“一目了然”? 直觀的圖形信息

圖形信息比起文字符號來說,更直觀、更具體,具有一目了然的信息效果。

導入課題:《一目了然》

(二)尋找標志 發現的眼

1. 圖形符號的歷史發展:引出標志

圖形符號是人類傳達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彩陶的彩繪圖案和原始洞窟的野牛壁畫,甚至早期的文字都是由圖形符號演變而來?,F代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圖形符號讓我們生活的更便捷和安全。

2.圖片:禁煙標志和男女標志

(三)尋找圖表

1.提問:還有什么也能夠一目了然?時鐘、溫度計、天氣分布圖、地圖„„

圖表 2.提問:什么是學習生活中最常用的圖表?

課程表 具體分析課表信息 課表信息包括: 時間:5天、節次 內容:課程 空間:表格

3.具體分析“風車課表”的時間、內容和空間信息 4.創意的想

提問:如何改變表格式的空間結構? 表格→對話框

具體分析“微信課表”的時間和內容信息 5.設計是一種整體的創意:“胡蘿卜課表”

只要能夠體現課表設計的必備信息,不同的造型、制作材料和方法,都可以創意的表現課程表。

提示:造型方面,整體設計的創意變化體現在拔出的胡蘿卜。

(四)作業 以6人為小組,設計一周5 天的課程表,體現完整的時間、內容和空間信息,達到實用、美觀、創意的設計要求。(時間:25分鐘)

個性的你

以小組為單位,學生作業展示

(五)

(五)拓展:學生電腦設計課表

教學反思 第九課《 歷史的畫卷 ——外國歷史畫、宗教畫 》

教學內容

本科屬于欣賞• 評述學習領域。 本課內容為歐洲歷史畫、宗教畫。理論家們把歷史畫看作是最重要的繪畫題材。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它是藝術家們追求藝術表現的重要領域,并讓它成為人類文明史上很重要、很直觀的文化遺產。使它承載著人類凝重的歷史,教材分別以“記錄歷史,宗教故事、歷史故事,對現實的記錄,莊嚴與華麗的證明”四個小標題作了方向性的指引。

歷史畫的題材往往是主題性的,內容獨特,意義重大。其本身常常具有“成教化,助人倫”的社會功能,欣賞中要借此挖掘思想內涵,要讓學生了解歷史畫的更多知識,相關的繪畫表現形式,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要利用多方面的資源,以“理性入手,感性提升”的思路,引導學生通過欣賞、感受、分析與討論,提高鑒賞歷史畫、宗教畫的能力。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初步了解外國歷史畫的概況,對其作用、創作方法、自身發展、表現形式和表現語言有所認識。

技能目標:體驗和發現外國歷史畫的藝術個性和藝術魅力, 初步了解他們的社會、歷史價值。初步學會運用歷史畫的基本欣賞方法賞析具體的作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豐富想象力。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文化背景中體驗外國繪畫作品的藝術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啟發學生尊重、理解和接納人類的文化遺產。

創新目標:通過欣賞與評述的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參與意識,討論、合作、互動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分析、評述美術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難 點

教學重點:外國歷史、宗教繪畫作品的概況及藝術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歷史畫欣賞的特殊視角和畫家在作品中傾注的感 情。

教學準備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歷史畫、宗教畫相關圖片及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查找相關文字、圖片資料,可制作課件用于課堂交 流。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和方法 ■ 記錄歷史

示例作品:《阿克琉斯與埃阿斯玩骰子》

1. 基本信息:《阿克琉斯與埃阿斯玩骰子》是“黑繪風格”的代表作。“黑繪風格”出現于公元前6 世紀初,止于公元前5 世 紀。它是利用其他顏色的點染,在燒成后陶土紅赭色底子上顯出黑色的圖案。其形象有如剪影,外部輪廓十分突出,細部用線表現,是強烈的大效果與微妙的細節處理的有機結合,從而達到裝飾醒目且耐人尋味的境界。雅典是盛產這種優美而“時

髦”的陶瓶的藝術中心。

2. 歷史史實:此瓶畫所描繪的題材,已經不是東方紋樣,而是荷馬史詩中提到的兩個英雄——阿喀琉斯和埃阿斯在出征特洛伊途中遇到風暴,在帳篷里玩骰子的情節。兩位英雄盔甲不解,長矛依肩卻興致勃勃地玩耍,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情趣。

3. 繪畫技巧:繪畫形式沒有完全擺脫埃及藝術的影響。這兩個人仍舊嚴格地用側面像表現,眼睛看起來還仿佛是正面。但是身體已經不再是埃及樣式了,手和臂也沒有那么生硬。最值得注意的是畫家已經敢于只畫出阿喀琉斯左手的一小部分,把其余部分隱藏到肩膀的后面。

4. 畫家情感:古風時期的希臘畫家開始信賴自己的眼睛從特定的角度觀察到情況,特別是繪畫中敢于運用短縮法來表現特定的視覺感受。整個畫面極富裝飾情趣。

■ 宗教故事、歷史故事 示例作品:《最后的晚餐》

5.1. 基本信息:作者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名人,和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并稱文藝復興三杰,他不僅是天才的畫家、雕塑家、建筑師、詩人、哲學家和音樂家,而且是位很有成就的解剖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工程師等等。

2. 歷史史實:題材取自《圣經》故事。猶大向官府告密,耶穌在即將被捕前,與十二門徒共進晚餐,席間耶穌鎮定地說出了有人出賣他的消息,達·芬奇此作就是耶穌說出這一句話時的情景。

3. 繪畫技巧:構圖時,他將畫面展現于飯廳一端的整塊墻面,廳堂的透視構圖與飯廳建筑結構相聯結,使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達·芬奇是這樣來構思這一題材的,他對稱地設計了兩邊六個門徒的形體動作: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么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墻的窗戶里,通過窗戶,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只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于故事發生的中心。

4. 畫家情感:此畫體現畫家的人文主義精神。

5. 教法建議:社會學式鑒賞。人文主義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示例作品:《圣母像》

1. 基本信息:拉斐爾(1483-1520)意大利畫家、建筑師。與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三杰”。拉斐爾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樣。

2. 歷史史實:拉斐爾借助宗教主題表現現實與理想相結合的完美女性形象,以頌揚人性中的至善、至美。

3. 繪畫技巧:畫面中的人物畫得令人贊嘆不已,圣母側頭俯視著兩個孩子,她的表情使人難以忘懷。拉斐爾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并認真領悟,博采眾長,尤其是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最后形成了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尤其是畫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繪,圣母瑪利亞的端莊、文雅,均為前輩畫家作品中所罕見。

4. 畫家情感:拉斐爾創作了大量的圣母像,顯露出其非凡的天才。他的一系列圣母畫像,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

5. 教法建議:合作學習,共同感悟和探討拉斐爾圣母像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示例作品:《亞歷山大的勝利》

1. 基本信息:阿爾布雷希特·阿爾特多菲,德國畫家。

2. 歷史史實:公元前331年10月1日,在亞歷山大東征之戰中,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的軍隊(4 萬名步兵,7000 名騎兵) 與波斯王科多曼·大流士三世的軍隊主力( 約8萬名步兵,近15000名騎兵,200輛戰車,15只戰象) 在高加米拉進行了一場決定性會戰。

3. 繪畫技巧:阿爾特多菲爾是德國繪畫史上最著名的大師之一。其畫以線條準確和色彩豐富著稱。在這幅《亞歷山大的勝利》之前,沒有任何歷史繪畫試圖描繪出這種看起來無限數量的士兵。

4. 畫家情感:阿爾特多菲爾在這幅畫中表現出的天才并不僅限于對細節的和諧組合,更突出的是其畫面布局的宏大。

5. 教法建議:引導學生了解阿爾特多菲在這幅畫中表現的“全球疆界”:畫家引領我們的視線穿越整個地中海地區!畫面中央是東地中海和塞浦路斯;越過狹長的地峽是紅海;紅海右側是埃及和尼羅河,尼羅河三角洲被準確的描繪為7 塊;左側是波斯灣;而高聳的山峰下是巴比倫塔。

■ 對現實的記錄

示例作品:《自由領導人民》

1. 基本信息:布面油畫,尺寸:325 厘米×260厘米,1830 年創作,現藏于法國巴黎盧浮宮。

2. 歷史史實:《自由領導人民》這件作品直接取材于法國的1830 年七月革命。

3. 繪畫技巧:主體人物(即赤裸著上身、左手握槍、右手高舉三色旗的自由女神)作為畫面中心的女神,處在穩定的三角構圖的制高點。她手中的旗幟色彩是畫面最鮮艷奪目的色彩。身體的比例也比畫面中的其他人物大一些。開闊的空間襯托出自由女神豐碩的身軀,這也和畫前部密集雜亂的人群形成了對比。

4. 畫家情感:《自由領導人民》具有激動人心的力量,是對現實斗爭的歌頌。

5. 教法建議:引導學生理解攝影不可替代繪畫,畫家有意地突出中間的幾個主要人物,同時削弱其他人物的對比效果。強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戲劇性效果,與豐富而熾烈的色彩和充滿著動力的構圖形成了一種強烈、緊張、激昂的氣氛。

示例作品:《梅杜薩之筏》

1. 基本信息:希里柯 ( 法國),尺寸:491厘米×716 厘米,布面油畫,藏于巴黎盧浮宮。

2. 歷史史實:1816 年7 月,法國政府派遣巡洋艦“梅杜薩號”,載著400 多名官兵以及少數貴族前往圣·路易斯港。在途經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時不慎擱淺,船長卻和一群高級官員乘救生船逃命了。

3. 繪畫技巧:在畫面上,船帆與木筏上的幸存者正好構成一個三角形,成為畫面的中心,展現出木筏在海上飄蕩的情景。有的人已經死去,有的人奄奄一息,有的人抱著親人的尸體陷入沉思„„而一堆振臂向前的人沖破了穩定的大三角形的束縛,又構成一個動蕩、富于激情的三角形。他們一個推一個,直到最高處的人被高高舉起,與迫在眼前的死亡相比,它意味著生的希望。而畫家有意在背景上畫一風帆,逆風將木筏往后吹行,這就造成了遇難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風逐漸將木筏往后吹的現實形成對立的緊張氣氛。

4. 畫家情感:畫家用了18個月的時間來描繪這幅力作。盡管這一事件已經過去許久,但當人們站在畫作前,似乎又看到了洶涌的海浪,又看到了士兵們孤立無援的境況。

5. 教法建議:畫面不是在四平八穩地敘述,而是通過匠心獨具的布局和觸目驚心的描繪,強烈地刺激了觀賞者的情感。

示例作品:《1808 年5 月3 日夜間的槍殺》1. 基本信息:戈雅(1746-1828),戈雅是西方美術史上開拓浪漫主義藝術的先驅,是18 世紀至19 世紀西班牙最偉大、最愛國的畫家。

2. 歷史史實:1808年5月法軍進入馬德里,對抗法的西班牙人民大肆屠殺,戈雅在目睹了愛國的游擊隊員們夜間被行刑的慘狀后,開始譴責法國人。 3. 繪畫技巧:畫家用馬德里的夜景作為刑場的背景。在一道坡墻前,一個身穿白衣黃褲的西班牙青年,全身被照亮如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等待著被槍殺,一些人萎縮著身子躲避著,另一些人則已倒在血泊之中。起義者大無畏的態度,法軍不敢直視的內心怯弱,正義和非正義形成強烈對比。

4. 畫家情感:

《1808年5月3日夜間的槍殺》一畫,堪稱是美術史上抗議民族壓迫,有力控訴侵略戰爭的作品之一。表現了畫家對正義慘遭蹂躪,而愚昧與丑惡得勢的憤慨之情。

■ 莊嚴與華麗的證明

示例作品:《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

1. 基本信息:達維特(1748-1825)是法國著名畫家,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赌闷苼鲆皇兰用岽蟮洹酚彤?,現藏巴黎盧浮宮。

2. 歷史史實:畫家真實記錄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舉行的國王加冕儀式的一幅油畫杰作。

3. 繪畫技巧:這幅畫不愧是達維特一生的精心之作,它充分發揮了畫家的素描造型與色彩寫生的卓越才能 :色彩服從整體構思,金光閃爍,富麗堂皇,表現了人物衣著與殿內環境的強烈質感。古典主義繪畫的嚴正性達到如此境地,這在畫家中可謂無以復加了。

4. 畫家情感:這幅巨制中,達維特對拿破侖的歌功頌德,也已達到了頂點。達維特的藝術氣質是與法國中小資產階級在大革命時期表現出來的銳氣密切相關的,它是啟蒙學派的理想王國的理想在藝術上的表現。

5. 教法建議:《拿破侖一世加冕大典》一共畫了兩幅,一幅現存盧浮宮,一幅現存凡爾賽宮。兩幅一模一樣,唯一的差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暑期學習會心得體會下一篇:暑期三下鄉活動心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