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張小龍大作文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張小龍大作文范文

白銀市中考滿分作文-小龍潭游記

小龍潭游記

我觀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也游覽過山清水秀的仙都,但我更喜愛風景奇異的小龍潭。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深深地吸引著我。

陽光明媚的一天,涼爽的春風把我送到了神往已久的小龍潭。我高興得像快活的小鳥,飛一般地跳下車子,沿著小石子鋪成的山路拾級而上。

老遠,我就望見對面那陡峭的山澗,一條飛流而下的瀑布,從上游筆直地傾瀉下來。我走近山澗,抬頭一看。啊,龍頭真是雄壯威武!只見它那張開的血盆大口中噴出了晶瑩剔透的大水柱,一雙神采奕奕的大眼睛放射出潔白的光芒,兩根又長又細的龍角直棱棱地向上挺立著。好一派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湍急的水流嘩嘩作響,從山峽里直沖下來。水花濺在巖石上,像一股股白煙,又似一團團云霧,飄飄灑灑,紛紛揚揚。水珠滑在我的面頰上,涼絲絲的,沁人心脾。此時此刻,我情不自禁吟起了李白的千古名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俯下身子,只見小龍潭的水清澈見底,一眼就能看清河底的細沙,還不時可以看見一條條小魚在自由自在游著。這一切,在陽光的照耀下,好似披上了一縷金色的紗衣。這般美景,真是讓人如癡如醉。

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來到了山腰的仙水龍洞。早就聽說喝了仙水可以成仙,我便一馬當先,跑到水池前。只見一滴滴“仙水”從石縫中鉆了出來,濺起一朵朵小花。我心里直癢癢,馬上拿起杯子接了一杯水,“咕咚”喝了一口。啊!它滋潤了我的喉嚨,也滋潤了我的心田,一直甜到我的心窩里。頓時,我精神抖擻,又向山上奔去。

許久,我才登上了頂峰,來到山頂的涼亭上舉目眺望???,那雪白的是梨花,那粉紅的是桃花,那淺綠的是草地,一片片縱橫交錯,形成一道道絢麗的七色彩虹。艷麗的映山紅這邊一簇,那兒一叢,把大山點綴得格外美麗。微風吹來,花兒跳起了優美的舞蹈,葉子沙沙作響,彈奏著動聽的樂曲。一陣涼爽的山風襲來,梳理著我蓬亂的頭發。欣賞著這樣的美景,我仿佛進入了奇美的童話世界。

一抹粉霞掛在半空,夕陽也不知不覺地半隱在地平線上。我回頭望望奇異無比的小龍潭,戀戀不舍地踏上了歸途。

第二篇:張小龍8小時演講

微信背后的產品觀

張小龍8小時演講

一、微信回顧

微信自2010年11月19日啟動至今433天,用戶數突破1億,成為移動互聯網的新入口。

二、用戶篇

(一)產品經理是站在上帝身邊的人

帝是一個建立了簡單的規則,然后讓這個世界演化。產品經理和上帝一樣,也會俯瞰蕓蕓眾生,知道他們的欲望,建造系統并制定規則,讓群體在系統中演化,讓他們按照這個規則來運轉。

只有簡單的規則才可以演化出一個非常復雜的事件出來。一開始就做一個復雜的規則出來,最后沒有任何演化的空間。我們看到很多的產品,像Twitter之類的產品都非常簡單,它的規則簡單到你們都瞧不起它,但是這樣的東西是最有生命力的。如果一個產品計劃的邏輯,要花一個小時才能看懂,那一定不是一個好的產品。

(二)了解人性

作為產品經理來說,一方面是自身要保持饑渴,保持一個覺得自己很無知的狀態。但是對用戶來說,要想辦法讓他們知道他們的饑渴在哪里。第二點,要滿足他們的貪嗔癡。

所以做一個產品的時候,研究人性,而不是研究一個產品的邏輯。最重要的是產品為什么是這樣子,而不是那樣子,最后是對于人性的分析。這個人性不是說產品需要,所有的產品都需要有人性的研究。

1、人是環境的反應器。

電腦屏幕(微博本身,內容)也是環境,微博上follow的人就是你的世界。產品營造環境,決定用戶反應。

2、人是懶惰的。

懶惰導致發明,是創新的動力(例如:語音查找聯系人)。

3、時尚是驅動力。

人是跟風的,“因為別人都在用”。在互聯網產品中,“時尚”是重要驅動力,但不要太“工具化”。

4、人沒有耐心。

用戶沒有耐心看你的說明書,讓用戶一分鐘愛上你,產品做好前不輕易拉用戶來你的產品。

5、人不愛學習。

微博的衰落,是否是RSS(訂閱BLOG,訂閱新聞)的原因?馬桶閱讀理論:不要給用戶超過馬桶上看不完的內容。

(三)了解群體心理

什么是產品體驗?總結一個字的話,產品體驗就是爽,作為兩個字來說是好玩。群體是有一個趨同性的。另外一個觀點是群體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那么群體會有群體的運作規律,這個和產品相關。產品會給幾千萬、幾億人來用,這些用戶是一個群體,不是一個人。

1、用戶是烏合之眾

群體智商低于個體智商,互聯網產品的用戶是群體,不是個體,不用用對待個體的方式來對待群體,尤其是互聯網產品。

2、重視“屌絲”用戶群

facebook, pinterest, instagram, path等產品解決了人的“存在感”問題。存在感是指人離開了SNS就覺得自己與人群脫節被孤立而無價值。這些產品在中國不能普及,因為中國人面臨的問題比存在感還低一個層次,是“生存感”。但中國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既有生存感的壓力,又有存在感的渴望,這群人就是“屌絲”。中國互聯網的主題用戶心理和需求,應從了解屌絲群生存和心理狀態入手,搞清了屌絲,就把握住了用戶群。

3、從日常體驗中發現本質

偉大的產品應該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如觸碰開關,比普通開關更貼近人的情感。

4、讓不上微博的用戶來用你的產品。

懶到連微博都不上的,他們才是主題用戶群,他們就在你的身邊,時刻想到,他們才是你的用戶。

5、人性化即使以己推人

你無法理解他人,只能理解自己,你需要了解人最普遍的心理活動。

三、需求篇

產品的終極目標是滿足人性需求,不再產品中摻和自己的道德感,需求是滿足人們的貪嗔癡, 滿足貪嗔癡,但又要用戶“少發微信”。對新點子,99%的情況下否定是對的,不臆想需求,大部分“我有個好主意”都是脫離需求的。

(一)需求的來源

1、需求來自于對群體效應的好奇。 案例:漂流瓶,附近的人,搖一搖。

2、需求來自于自身需要和周邊朋友反饋。

案例:藍牙支持,Web微信,待辦置頂,換手機遷移。

3、需求來自于對當下生活潮流的理解

案例:朋友圈:人們需要從和朋友的互動中很安全地找到存在感,并且很舒適。

4、需求來自于對平臺的理解。 開放平臺的接口很美,開放平臺的生態很誘人,開放平臺帶來的不確定性令人期盼,生態系統,而非單獨產品。

5、需求來自于對信息流的理解。

案例:訂閱平臺讓所有信息成為可Push的,讓個體都能顯現,讓品牌通過朋友傳播。

6、需求來自于建立新系統。

讓二維碼普及起來,成為入口,通過建立簡單規則,創作一個自運行系統,滿足人群的某種心理或經濟需要。

(二)要求

1、不要用戶說要什么就做什么。

用戶需求是零散的,解決方案是歸納抽象的過程,用戶反饋只是幫助你了解到他們的想法,不直接滿足用戶需求。

2、大部分新功能是可以砍掉的。

3、不從同類產品里找需求。

從別的產品里,你無法深刻理解需求。

4、不要聽從產品經理的需求。

他們不是用戶卻以為代表用戶,他們的分析過于理性。

5、需求之來自對用戶的了解。

需求不來自調研,不來自分析,不來自討論,不來自競爭對手。

6、從微博上感受用戶潮流。

每天花一小時看普通用戶在微博上討論他們是如何用你的產品的,他們的場景、感受等,他們所處的時代潮流往哪里走,忽略評論家意見,等待他們說“太好玩了”。

7、從用戶討論中發現靈感,微博上的用戶帖子,才是真實場景的反應。

8、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產品,對時代潮流保持敏銳。

9、滿足自己需求優于滿足用戶需求。

10、無法滿足海量的個體的個性需求。

你無法真正理解他人,你無法滿足海量的個體的個性需求,人同此心,從自身捕獲大眾需求。

11、找到需求背后的心理訴求。

需求的本質往往可以歸結為心理訴求(案例:漂流瓶,滿足傾訴,好奇的心理,這是一個心理驅動的范例)。人民的傾訴欲望是如此之強,如果為做交友而做漂流瓶,會把握不到本質。

12、心理滿足的驅動力遠勝工具甚至省錢。

省錢的短信替代工具不會成功。如果定位于更省錢的工具,可能就麻煩了。(案例:微信不是QQ,“微信,不只是一個通信工具”,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反映的是心理滿足至上)。

13、“爽”勝過功能。

爽! (營銷的目的是讓用戶覺得“爽”),好玩!(微博評論說“好玩”就對了),口碑傳播的基礎是“好玩”,爽是體驗。體驗比功能更易傳播。

14、為群體效應而做。

案例:附近的人,不是為了陌生人交友,是為了好奇心,他們會發生什么?它是有群體效應的,每個人在觀察別人,也在被觀察,他們第一次在現實中大規?;ハ嗫吹?。人們會喜歡簡單的行為動作,人們會對隨機好奇,人們會對跨空間的同類好奇,它有群體效應。

15、為想法而做。

(案例:朋友圈的想法:人人需要在朋友關注中獲得存在感,照片是手機最佳互動載體,人只需要三五好友,人需要不暴露好友但又要扎堆,一種比facebook, path更私密的社區,想法比功能重要,為自己要用而做)。

16、只抓主場景,不做全功能,。

做大而全很容易,做少很難,如果沒有化繁為簡的能力,就克制自己的做多的欲望,做多源于不自信,每天看到幾個需求的爽,遠大于提出幾個需求(案例:朋友圈只能發照片,發140字的難度遠勝一張圖片)。

17、不要從扎略分析來逆推需求。

調研獲得需求是騙人的,從大量反饋看出需求是騙人的(群的需求,用戶會告訴你他們需求的是QQ群),用戶反饋能幫助完善體驗,但不會告訴你要做什么新東西,從數據統計看出需求更是騙人的。

18、在最后一刻才決定新版本特性。

不預先規劃版本功能,一個版本做完了,才確定下個版本的需求,長期在腦袋中醞釀各種可能的特性,重要的需求會在合適的時間自己浮現(案例:附近的人)。

19、世界是新的。

忘記過去的數據甚至經驗,對當前和未來趨勢的洞察才重要,PC上的入口在搜索框,手機上的入口在二維碼。

20、產品是演化出來的,而非規劃出來的。

微信的每個版本該做什么,都是等上個版本發布后才確定,我們不可能知道半年后的產品形態。規劃是騙人的,每個版本的確定越后越好,取決于當時的整體用戶環境,以及對當下環境的判斷。

21、有DNA的產品才會演化。

DNA是產品的價值觀,認知,如果將產品比喻為生命體的話,它是有DNA的。

22、群體效應是社交產品的核心。 通過對人內心欲望的洞察,建立虛擬社會的規則,引發群體效應,群體在推動規則變化。

23、將用戶分為高中低端是不道德的。

做人人都愛用的產品,通用產品做得低齡化是不專業的體驗,產品面前,人人平等。

24、先做產品結構,之后才是功能細節。

產品結構是骨骼,不可多變和復雜,創作從骨骼開始,而不是先造肌肉。

25、功能模塊之間是有機聯系的關系。

四、設計篇

手機和PC的區別在于手機是肢體的延伸,手機和人是一體的(通過各種傳感器)。PC是外物,即外部環境。移動互聯網產品不是簡單的PC到手機的移植,如果沒有手機,就沒有這份PPT。(采用Evernote隨時在手機上記錄想法,電腦做不到),做沒有web的移動互聯網產品。朋友圈的演化故事:反復PK各種場景,在頭腦中模擬群體進入后的集體行為,找到關鍵點,放棄枝葉(評論回復,分組,屏蔽)。

(一)要求

1、設計就是分類。

分類是人類大腦的識別模式,分類是化繁為簡的方法之一,PM每天都應思考如何讓事情更有條理(案例:微信保證只有四個底部tab)。

2、抽象方能化繁為簡。

抽象是提取實物的共有特性,抽象使得用簡單模型覆蓋多樣性,高度抽象帶來簡單化(案例:一個認證帳號,覆蓋名人,藝人,企業,餐飲,網媒,平媒等)。

3、越簡單的分類越易于被接受。

4、找到需求背后的本質需求。

朋友圈該在通訊錄里做分組嗎?用戶說要分組,但屏蔽幾個人才是需求,如果你做了分組,又沒人用了。

5、面向場景來做設計,而非功能列表。

不堆砌功能。功能服務于場景和整體體驗。沒有孤立的功能。面向場景,才能取舍。

6、讓功能存在于無形之中。

讓新版看不出有變化,只有新手才將所有(新)功能羅列在顯眼的地方。

7、不過度設計。

做得越多可能錯得越多,對主干精雕細琢,對枝葉不做審慎。

8、做一勞永逸的事情。

好特性不需要不斷做加法,一次成型。

9、讓用戶推動用戶。

10、極簡方能不被超越。

11、面向兩年后的場景來設計。

12、操作的響應速度,永遠是第一體驗。 案例:朋友圈的timeline的流暢度。

13、如果一個特性不能讓人興奮,不如不做。

你不能真正理解自己不感興趣的需求,好奇心是PM的驅動力,邏輯的完美也是令人興奮的,在單點獲得口碑,而不是一些列可有可無的特性(案例:QQ郵箱中轉站)。

14、保留變化。

不在1.0做2.0該做的,對不確定的,保留變化余地,先不做,上線是為了驗證想法,是改進的開始(案例:web微信,朋友圈評論的回復)。

15、如果沒有自然增長,就不必推廣。

硬導入用戶,只會給用戶留下壞印象,以后再也不來了,KPI是好產品的副產品,不為KPI而改變產品。

16、保持粗放,保持笨拙。

如果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就先放著不做,抓大場景,忽略小場景,非重要特性就放到設置里,放到設置里不如不做。

17、如果解決方案非常復雜,一定是問題錯了。

18、在每個細節中體現認知。

每一個細節都做到自己滿意。滿意是否就好:取決于你的水準。

19、給用戶選擇權。

除了核心功能,都做成可卸載的插件,保持簡單。 20、尊重用戶。

保護用戶隱私(通訊錄上傳要經過同意,LBS暴露位置要告知),不誘導用戶,在每個體驗點上以用戶為重。

21、全球只做一個版本。

案例:郵箱、微信國際化。微信不會做各個地區的本地化版本,而保持全球一個版本。

22、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就是創新。

23、你的價值觀(態度)決定產品特性。 理性的分析是功利而不完美的。

24、改變用戶習慣。

電話發明一百年來,都在騷擾人,微信視頻通話,不允許突然呼叫別人,你無法重新發明電話,但可以改變打電話的方式,新的習慣,讓用戶更舒適。

25、拋棄不人性的創新。

創新不是基于推理,創新是為人服務的(案例:耳機的按一下開始說話(而不是按住),是不能被接受的)。

26、避免戰略行為替代真實需求。

避免“打通”。需要打通,說明不是需求。避免“整合”。需要整合,說明都不行了。避免“拉動”。需要拉動,說明是KPI了。避免“導入”。需要導入,說明沒有生命力。避免“多平臺”。不為平臺而平臺。避免“全面”。全面東西是平庸的。

27、從人出發,改變商業模式。 讓品牌在朋友中傳播,媒體的電子化。

28、沒有設計,只有解決問題。不以設計為導向,以用戶為導向。

29、創新,還是抄襲?

你不可能重新發明電話,但你做的每樣事情都可以是新的,跟隨用戶,而非業界產品,用產品來說話。

五、自然篇

自然觀。自然是人最本能的行為和心理反應,對產品的啟發:簡單,不用想(搖一搖:一連串的自然反應)。

去技術化思維??纯碔OS是如何隱藏技術的:file? Folder? Uninstall? Process?復雜的技術要隱藏在極度易用性背后,產品是由理性搭建,卻用來表達感性,產品接受中不允許出現“支持”兩字,“支持XX特性”,這是過時的產品表達。

“酷”是未來的體驗方向??崾亲匀欢唵蔚?案例:隔空抓圖)。

(一)要求

1、讓交互模擬自然。

用動畫效果逼近自然,朋友圈的評論彈出動畫,交互就是獲得反饋,盡可能產生反饋,產生自然易理解的反饋。

2、單一路徑。

一個固定哪怕更長路徑的操作,勝過提供幾個但需要用戶思考的路徑,快捷方式不重要,且不可依賴,不把多個功能合并到一個操作里,會增加復雜度。

3、做三秒就會用的特性。

去掉一切文字說明(至少隱藏),清晰易懂勝過一切修飾(案例:搖一搖的說明圖)。

4、“管理”是不自然的。

5、單線索最美。

一維勝過二維,TWITTER,微博的TIMELINE是一維的代表。手機屏幕上,盡可能不在標題欄使用TAB/下拉框 增加維度。

6、換膚是不自信的體現。

缺乏對默認皮膚的信心,損失視覺品牌效果(WEICO等以個性設計為賣點的APP除外),專注做好默認皮膚。

7、不讓用戶選擇。

只提供一種最通用模式。不提供可選的方案(如列表和瀑布可選),每增加一種選擇,都讓用戶迷惑。

8、簡潔。

自然是種直覺,發條消息還要回頭看是否發出是否送達是否已閱是累贅而不可接受的,消息帶尾巴是不簡潔不自然的。

9、少比多更好。

內容太多會破壞社區氛圍,朋友太多會導致社交恐懼,關注太多會導致缺乏吸引力(案例:微信不會批量導入手機通訊錄和QQ好友;朋友圈不會導入QQ空間日志)。

10、一億用戶就是一個用戶。 他們是相同的,“自然”地摹擬他們,廣泛聽取他們的需要,理解他們的需要,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心懷一億用戶。

11、瞬間成為傻瓜用戶。

訓練自己瞬間成為傻瓜用戶的能力,通過大量CE來了解人們是如何用產品的,從傻瓜用戶角度來體驗產品,才能發現問題,注重第一次體驗的感覺,用熟就不能發現問題。

12、鍛煉對“自然”的直覺。

通過對上千問題的分析來形成直覺,倒空自己的過往經驗,以更本性的眼光看世界。比如技術控的去除,對復雜問題的解決,可能不來自推理,而是直覺。

13、PM的心態。

求知,不為自尊心而戰,放下情緒,才能深入問題本質,用數據和調研來說話,短板可能就是強項(社交恐懼者可能知道怎么做社交產品)。

六、氣質篇

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是“個”,不是“種”,微信和QQ的區別在這里,QQ郵箱:常聯系。

(一)微信存在的意義

1、“少發微信”。

除煙以外,還有哪個產品會讓用戶少用?這反映你對產品和用戶的理解高度,不為營銷而做。

2、讓技術產品傳達人文意識。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感覺(案例:微信啟動畫面)。

3、改變舊世界的意愿。

我對iPhone5的唯一期待是,像iPad (3G)一樣,不支持電話功能。這樣,我少了電話費,但你可以用kik跟我短信,用google voice跟我通話,用facetime跟我視頻(發表于微信立項前一天)。

(二)要求

1、不聽搖滾的程序猿不是好產品經理。

搖滾意味著反傳統,人性,自由等,搖滾幫助找到本性的狀態,這種狀態,會反映在產品里,聽搖滾的程序猿有與眾不同的思維,做與眾不同的事。

2、你沒有競爭對手。

重要的是,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他們在做什么。微信沒有競爭對手,也不分析競爭對手,與其關注同行,不如關注未來。

3、有自己的理念和愿景。

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理念決定了你的產品的高度,你的態度會反映在產品的各個細節中,無可回避。

4、讓歡迎頁成為你的產品發布會。

新功能羅列是技術思維,不開線下的產品發布會,每個歡迎頁都是一個故事,是產品中為數不多的可以表達你的感受的地方,讓產品值得期待。

5、做人性化的廣告。

不為廣告而廣告,自用戶的感受是最好的(很多是來自用戶在微博用的原話,如“微信,讓熟悉的聲音騷起來”)。

6、找最牛的合作方。

7、文字反映氣質。

產品中的文字是你和用戶在說話,反映了你的氣質,清晰易懂。表明你是有邏輯頭腦清晰的人,不討好用戶;不抬高自己。把用戶當朋友。

8、一些避免使用的詞語。

不用“吧”(“立即注冊吧”),不用“哦”(“網速很慢哦”),勉強用戶的句式 (“還不邀請朋友”),不用“成功”(“已保存成功”,有已保存失敗?),用“你”,不用“您”。

9、未來感。

視覺關鍵詞:未來,科技,抽象,簡約。忘記中國元素。抽象,還是摹擬現實?只有體會到簡約之美,才能應用它。

10、作品,而不是產品。

作品渴望完美,會打敗功利的產品(Steve Jobs如此評價對微軟的競爭)。

11、工匠,而不是設計師。

每天優化十個細節(自己和周圍人使用中遇到不便的地方),你做的每個細節都是在創造,它包含了你的看法,思路,實現方法的選擇,不空談設計。

12、做有靈魂的產品。

有靈魂:有機聯系的結構(產品結構),有肌肉(功能),有氣質(價值觀),反映敏捷(速度快),理性(邏輯清晰,交互合理),談吐(文案)。像人一樣,是整體和諧而不精神分裂的,保持對產品的堅持甚至獨裁才能使產品不分裂。集體決策導致平庸和各個部分的分裂。但需要集體討論和理解他人意見,產品是有個性的。它可能不完美,但應該像手工藝品一樣外表精致,內在和諧。

13、讓個體更自由。

互聯網產品應該讓個體更自由。個性化產品是未來走向,工業化滿足低成本,個性化體現獨特價值。

七、UI篇

UI是通過產品和用戶交談。 UI圍繞特性,而非反之。先特性,再UI,不因為一個好的UI創意而改變場景和特性。

(一)要求

1、探索手機上的新交互。

手機往往在運動中使用,手機是肢體眼神,有更多傳感器(案例:如何識別到一個屋子里的人?朋友圈看圖的自動縮小)。

2、鍛煉自己的審美能力。

你的產品的美感不會超過你的審美能力,每個細節都會體現你的審美力(案例:朋友圈的下拉轉輪,簡單的美感)。

3、禁止使用競爭對手的產品。

UI設計師禁止使用競爭對手產品,避免被誤導,產品經理可以體驗,但不應多用直接競爭對手產品。

4、條理清晰勝過視覺表現。

分類體現在縮進關系中,條理清晰比快捷更重要(案例:對話輸入條,一行還是兩行?)。

5、只有一種式樣。

一個應用中,為保持一致,盡可能只有一種字體,一類控件,一種式樣,一種背景……盡可能用標準的界面,合理比個性更重要,多種表現讓用戶迷惑。

6、每個界面只有一個主題。

攝影原則:一張照片只有一個主題,不做二分式界面,突出主題。

7、每個對話框,都有一個明顯的默認按鈕。 別讓用戶思考(案例:發送原圖令人迷惑)。

8、對最常用操作精益求精。

做到最上面的自動拉取的平滑性,聊天背景的進化。

9、需要文字解釋的功能不是好體驗。

不要假定用戶會看文字解釋,不要假定用戶了解背景知識,做到不用解釋就會用,少用tip,像膏藥。

10、隱藏數字。

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第三篇:張小龍 第二周實習總結

AI、SMT車間實習總結

通過一周的實習,我對AI、SMT車間有了一個比較全面而系統的認識。

一、AI車間實習

控制器分廠的AI車間分為6樓的東南角和8樓的東半部分,首先對AI車間的機器類別、型號,制造商進行了了解,接下來對整個車間的生產流程做了深入的學習。具體可分以下幾個方面:

(1)AI車間的機器有三類:編帶機、立插機、臥插機。分別為深圳環球公司和日本松下株式會社制造。編帶機集中在8樓,型號為2596C,臥插機有環球和松下兩種,立插機也是環球和松下兩種,環球的型號為6292C、6292B、6683D、6241F,松下的型號為AVK

3、AV1

31、VK313, 環球的型號為6380A、6380B、6389A,松下的型號為RHS2B,其中,松下的全自動化,而環球的部分需要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相比不高。

(2)根據產品的要求,會有一些小批量的主板需要先經過編帶機的編帶的物料在臥插機上插裝,最終止立插機。根據物料先矮后高,先小后大的原則,一般先進行臥插,再進行立插,其生產流程為編帶→臥插→立插,大部分產品主板的生產流程為臥插→立插。

具體根據產品的型號,版本和編碼,操作員工先從電腦中調出此種版本的程序,根據換接料的物料站位,可調整程序的站位,總之,保持物料的規格型號編碼所在的那個站位和程序中的一致。根據封樣,操作員先按步驟打出一塊,自檢,后又班組人員互檢并確認,無誤后,將連續打,當機器出現錯料停機時,操作員需看程序提示找出錯誤的物料規格及位置,手工補插,在繼續打。整個機器的運行,除了靠電源的帶動,還有氣的作用,氣壓值為80PSI,電氣結合帶動分配頭分配物料,通過傳輸鏈條至剪腳器,剪腳器剪腳后再至插件頭,自動插入板上對應的孔中。一般對于同一型號的主板而言,需臥插的點數較立插的點數多,因此臥插的工時大于立插的工時。

二、SMT車間實習

SMT主要了解了基本工藝構成,和生產流程中每個工序的作用于主要事項。 SMT基本工藝構成要素:

絲印(或點膠)-->貼裝-->回流焊接--> 檢測 --> 返修 絲?。浩渥饔檬菍⒑父嗷蛸N片膠漏印到PCB的焊盤上,為元器件

的焊接做準備。所用設備為絲印機(絲網印刷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

點膠:它是將膠水滴到PCB的的固定位置上,其主要作用是將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所用設備為點膠機,位于SMT生產線的最前端或檢測設備的后面。

貼裝:其作用是將表面組裝元器件準確安裝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設備為貼片機,位于SMT生產線中絲印機的后面。

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將焊膏融化,使表面組裝元器件與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所用設備為回流焊爐,位于SMT生產線中貼片機的后面。

檢測:其作用是對組裝好的PCB板進行焊接質量和裝配質量的檢測。所用設備有在線測試儀(ICT)、自動光學檢測(AOI)、功能測試儀等。位置根據檢測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產線合適的地方。

返修:其作用是對檢測出現故障的PCB板進行返工。所用工具為烙鐵、返修工作站等,配置在生產線中任意位置。

二、問題存在:

①等待浪費

通過對臥插機RL-131設備利用率統計表的觀察,發現非工作時間太長,存在極大的浪費現象。(AI、SMT車間都存在)

這臺設備的故障停機時間最短為7min,最長為3h8min,待料時間最短26min,最長為2h40min,換線時間最短為5min,最長為10min,調試時間最短為2min,最長為 9min。其中,某一次,故障時間為3h8min,換線時間為5min,調試時間為3min,待機時間為2h30min,保持清潔時間為15min,計劃開始時間為10.5h。設備利用率為0.426,當然這只是一次隨機的情況,但整體來看,整個設備的故障停機時間,待料時間,換線時間,調試時間都很長,機器設備沒有合理的利用,造成時間上的浪費。

②搬運浪費

通過親自操作8樓東半部外面的一臺立插機,發現機器多次故障,機器打彎料,不上料,造成物料的浪費的,后續需員工手工插裝,增加無增值作業時間,另外還存在搬運浪費。

當本次的任務完成后,操作員需要到東邊的臥插機搬運自己下一次要做的PCB主板,臥插機打完所需的PCB主板還好說,一次性全部拿完,要是臥插機直打了一部分,那么這臺立插機的操作員需多次搬運操作,而他附近有一臺臥插機確在做另一個計劃,這兩臺機器歸屬不同的計劃員,做不同的型號的板。

改善建議:

(1)操作員工每人每日點檢后,需進行互撿。防止操作工疏忽或者未進行點檢。針對機器的臥插機,檢查插件頭,剪腳器等部件,SMT的貼片機的供料器,吸嘴等部件是否完好,氣壓是否達標,對于有問題的機器,及時報修或更換器件保證設備正常運轉。

(2)定期培訓員工,按照標準動作操作,提高員工時間利用率,減少調試時間,換線時間等無效時間,根據標準工時,合理評估每臺設備的最大產能和最佳生產產品類型,結合生產計劃,合理分配每個機器的任務,應根據就近原則,減少搬運距離和次數,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保持上下工序之間的節奏,從而保持生產線平衡,減少了庫存積壓浪費。

控制器分廠

張小龍2010年8月8日

第四篇:人物故事:微信創始人張小龍

騰訊擁有1700多款產品,以及數以千計的產品經理。但進入公眾視野、成為傳奇的,迄今除了馬化騰,就只有鼓搗出微信的張小龍。微信自2011年誕生以來,目前注冊用戶突破6億,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讓中國移動運營商頗感壓力,而宿敵奇虎360CEO周鴻t坦承,“自己50個產品加起來比不過一個微信”。很多網友更是把張小龍稱為“中國的喬布斯”!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牛人,他是如何創造青春神話的?

張小龍曾是“無業游民”

1987年,18歲的張小龍從湖南考入華中科技大學電信系。

1994年獲碩士學位后,張小龍到廣州一家軟件開發公司當程序員,自稱為“IT民工”。在這里,他利用業余時間寫代碼,開發了處女作Foxmail。

張小龍從公司辭職后,當起了“自由軟件寫作者”,也就是人們眼中的無業游民。

1998年的一天,剛出任金山軟件CEO的雷軍

給張小龍發了一封郵件,問張小龍是否愿意把Foxmail賣給金山。此時,Foxmail的維護越來越讓張小龍不堪重負、內心焦慮,想干脆一賣了之,開價僅15萬元。

令人遺憾的是,雷軍當時忙于聯想注資的事,心無旁騖,而金山的談判人員認為,金山自己也能做Foxmail,雙方沒談攏。不料到2000年,官方統計的中國上網計算機總數有650萬臺,Foxmail卻擁有了200萬用戶。

張小龍不停地改進軟件,推出新版,但依舊賺不到錢。

那段時間,張小龍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媒體上,作為中國免費軟件開發者悲劇性命運的代表性人物。在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萌生去美國打工做軟件的念頭。在那里,一個免費軟件開發者也可以憑借廣告、捐助,每個月有上萬美元甚至更多的收入。

令張小龍做夢都沒想到的是,2000年秋季,他生命中第一次重大轉機出現了——博大軟件宣布以1200萬元收購Foxmail。事后看來,這次收購針對的更像是張小龍這個人。張小龍隨后進入博大任副總裁兼CTO,成了國內第二代程序員中的領軍人物。

5年打拼成騰訊公司副總裁

2005年3月16日,上市不久的互聯網新貴騰訊宣布整體收購Foxmail。張小龍再次成為自己作品的“陪嫁”,進入騰訊廣州研發部,帶領QQ郵箱團隊與MSN、GMAIL等抗衡。他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人員,而是踏上了產品經理人的新征程。

但張小龍產品經理人的征程走得并不順利。他被馬化騰寄予厚望,可接手后,便陷入對MSN的瘋狂模仿迷局。半年后,一款被稱為“巨無霸”的郵箱產品面世,但它無比笨重,速度超慢,基本沒有操作的價值。

接下來的3年,張小龍度過了孤獨寂寞的一段時光。也正因為如此,他有時間停下來拋開生硬冰冷的產品表面,去思考究竟如何賦予產品活的靈魂。

2006年底,轉機出現。張小龍帶領的郵箱團隊決定放棄之前的打法,用精簡、輕便的思路打造新版本。第二年春天,QQ郵箱速度問題得到解決并上線,一切恢復正常,用戶量開始緩慢增長。

隨后,張小龍式的應用創新陸續面世。其中一個讓QQ郵箱獲得高人氣的創新,是發送大容量附件功能——其它郵箱通常只能發送5M左右的附件,而它卻將容量擴大到了1G。

到2008年,QQ郵箱已從瀕死狀態重獲新生,榮膺騰訊公司七星級產品,張小龍的團隊也獲得了公司的年度創新大獎。據其團隊成員統計,在張小龍的領導下,QQ郵箱的創新點多達400多個。作為產品經理人,他再成翹楚。

2010年8月2日,張小龍被任命為騰訊公司副總裁,具體負責騰訊公司廣州研發部的管理工作,同時參與公司重大創新項目的管理和評審。

把QQ郵箱做到全國第一的位置,張小龍已有些意興闌珊了。他在接受采訪時曾說,自己進入了半退休的狀態。實際情況是,他身體退休了,但思考一刻也沒停過。

作為喬布斯的崇拜者,張小龍繼續著自己對Iphone5的無限猜想。他希望它沒有電話功能,可以省下大量話費,盡量減少被打擾;需要時,可以找到傾訴對象進行視頻。最終,他的想法被自己的“微信”實現。

廣州研發部爭取到微信項目,緣于張小龍的敏銳。2010年10月,他看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即時通訊類工具米聊、Talkbox、Kik、Whatsapp等不斷出現,便給馬化騰發了一個郵件,建議公司應啟動手機通訊工具類項目。馬化騰同意由廣州研發部作為研究性項目啟動,并給產品取名“微信”。

一個月后,騰訊微信正式立項。按照張小龍的想法,如果能讓大家體驗到手機免費短信,微信肯定會被大家接受。因此,在微信1.0版本中,他率先推出了相當于免費發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戶新鮮感很快過去。在國內大大小小類似的應用產品中,微信很難搶占到用戶的手機界面。在張小龍的帶領下,從硬碰硬的產品層面,研發人員開始思索如何讓產品有靈魂,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貪欲”。

用微信改變6億人生活

據張小龍介紹,微信的第一個轉折點是對講功能的實現;第二個轉折點是尋找附近好友功能的發布;第三個轉折點是搖一搖功能和漂流瓶的加入。

張小龍說,2011年1月微信剛剛推出時,還沒有人能想到它日后的輝煌。人們以為,微信不過是善于模仿的騰訊推出的又一款山寨產品。但到了4月,就沒有人這么想了。當微信推出“尋找身邊的人”功能時,用戶數量增長曲線出現了一個陡峭的上升;而當“搖一搖”手機,就可以與千里之外同樣在搖晃手機的人配對聊天時,微信真正引爆了。

在張小龍看來,如果一個產品的功能需要用提示框告訴人們如何使用,那么這一功能本身就是失敗的。而從微信設置的插件進入界面,只有一個震動的手機,多數人看到這個界面會想當然地搖幾下。隨著來福槍聲響起,用戶的好奇心驟起:有誰和自己在同一時間搖呢?當然用戶不一定要和對方建立聯系。

細心的張小龍曾擔心“搖一搖”會讓女性朋友覺得煩,但女同事透露,實際她們私下里也在較量誰接到的招呼多,沒有受打擾的感覺!

2012年8月,騰訊微信推出4.2版本,微信用戶可以視頻通話了。作為騰訊廣州研發部的“精神領袖”,張小龍提出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的口號。他認為,只有通過體驗,才能觀察到最人性化的需求。所以,在騰訊廣州研發部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有新版本的產品或推出一個新功能,開發人員都要在第一時間沖去找保安,讓他們先體驗。

張小龍對產品的執著已經精確到了像素級別。他曾問微信的產品經理:微信3.1和3.0的會話列表有什么修改?大家都沒有注意到,會話列表每一行的高度減少了兩個像素,這在iPhone里用肉眼很難分辨,但他看出來了。

誕生僅5年多,微信就已經成為同類軟件中的霸者,目前注冊用戶突破6億,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它讓中國移動運營商頗感壓力,而宿敵奇虎360CEO周鴻也坦承,“自己50個產品加起來比不過一個微信”。很多網友更是把張小龍稱為“中國的喬布斯”!

在中國,張小龍是極少數能夠將個人風格投射于產品中的移動互聯網人。這是人們喜歡把他和喬布斯聯想在一起的一個理由。還有一個理由,就是他們的性格同樣偏執、剛愎、追求完美,并且不怎么近人情。

張小龍是一個極“護犢”的人。對于在他的產品上動商業腦筋的想法,只要他認為會影響到用戶體驗,他就會像小動物警惕野獸時一樣豎起全身的毛,不會有絲毫讓步。開發產品時,往往收到很多來自公司高層的意見,他會解釋為什么不能加,為什么不合適,堅持自己的想法。如果對方一定要加,他會說,“等我離開騰訊你再加吧。”

針對微信商業化的批評,張小龍沒有發表任何回應。他的團隊只是默默地做出了新決策:公眾平臺上線后,為了防止出現微博的水軍泛濫、頻繁刷屏的局面,他硬性規定每個賬號每天只能廣播一條信息,即使是通過認證的加V賬號,一天的上限也只有3條。在發現有些網站利用病毒式傳播誘使用戶擴散信息后,他更是毫不猶豫地砍掉公眾賬號內的頁面直接讀取功能,代之以不那么方便的微信中間頁。面對叫苦連天的營銷賬號,他只是冷冷地在朋友圈上扔下一句話:“從現在開始,微信安靜了。”

[人物故事:微信創始人張小龍]相關文章:

第五篇:張小龍瘋言瘋語的微信中可背誦精彩語句集粹

1.什么是擔當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其位,謀其政。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2.順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難事看擔當。敢擔當,更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是共產黨人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不成事不罷休的精神品質。

3.總書記說,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

4.現實中,如果都抱著“猴子疊羅漢”的態度,碰到難題畏畏縮縮,承擔責任互相扯皮,遭遇失敗彼此指責,那問題誰來管,工作誰來抓,責任誰來負?

5.或是不能正視問題,找借口、尋托辭,擊鼓傳花,把現實問題拖成“歷史問題”;或是信奉“不干事就沒事”,“職能不對口”、“條件不具備”、“問題很復雜”等等,張口就來;或是搞“愛惜羽毛”那一套,當“開明紳士”,遇到矛盾繞著走,態度曖昧,“獨善其身”。

6.面對任務勇挑大梁,面對矛盾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挺身而出,面對邪氣堅決斗爭。有勇氣,才能肩負起改革發展穩定的艱巨任務,才能應對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風險考驗。

7.“打鐵還需自身硬”,肩膀硬、腰桿直,不僅要一身正氣,還要與時俱進,善于學習、才有新招。有底氣,才能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在改革深水區、社會轉型期,更好地掌權執政。

8.改作風,必須講擔當,貴在有擔當。有勇氣、能大氣、增底氣,我們就一定能不辱使命,取得“接力賽”中,我們這一棒的優異成績。

9.“特權”與“腐敗”是阻擋社會進步的毒瘤。在茫茫歷史煙塵中,多少偉大民族與偉大國家的沉浮,都與這顆毒瘤相關。

10. 一定意義上講,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是特權思想和腐敗的一個縮影。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與特權思想緊密相關,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與腐敗密切相聯,而特權思想又是腐敗的根源和條件。

11. 有實事求是的認識路線,才能求真務實做事,擯棄形式主義的做法。有民主集中制的決策方式,才能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杜絕想當然、拍腦袋等官僚主義習氣。有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才會把群眾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筑牢思想上的防護墻,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侵襲。有不斷開拓的創新能力,才能激發改革活力,避免守攤吃老本等現象。有以身作則的模范作用,才能立信于人,防止光說不做、言行不

一、說一套做一套等行為。認識路線、決策方式、宗旨意識、創新能力、示范作用,這五個方面既是作為“責任主體”的完整實踐結構,同時,又是有效衡量與評價“責任主體”的基本坐標。

12.按照“治治病”要求,對濫用權力、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要以零容忍態度堅決糾正,對違反黨紀政紀的予以組織處理,對違法犯罪者繩之以法,通過嚴格問責激發反“四風”、樹新風的正能量。

13.權力的規范運行,需要厘清“責任主體”的定位與社會責任的重托,需要權力規則與有效約束的制衡,只有在這樣的軌道上,權力列車才能沿著為民、務實、清廉的方向,駛向政治文明的新境界。

14.人們熱衷“拼假”,“愛‘拼’才會贏”,就是為了錯峰出游,有一個高質量的假期。然而,硬性的假期設置,讓假期數量與質量之間存在不少尷尬與無奈,合理化的休假安排距離百姓有多遠?

15.中國自古有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休息休假權的落地,既是人作為生產要素的調整,也是公民意義上權益與福利的彰顯。

16.去年以來,“拼假”成為中國式流行語,各種“拼假攻略”甚囂塵上,創意的背后,是民眾對假日安排的焦慮與怨尤。

17.“拼假”盛行,細究動因,無非有三:一是勃興的休閑需要與捉襟見肘的假日供應之間的矛盾。二是呆板的休假安排與個性多元的假日需求之間的矛盾。三是不變的制度設計與多變的社會生活之間的矛盾。

18.傳承中國的假日文化,需要有穩定而眾望所歸的預期。但愿中國的民眾休假不要總是“愛‘拼’才會贏”;更但愿假日制度調整,能真正躬身聽聽勞動者的聲音。

19.通過具體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和公信政府,正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執政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保障

20.依法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是人民政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轉變政風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現代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和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重要舉措

21.要采取配套措施,加強相關制度和平臺建設,讓政府政策透明,讓權力運行透明,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要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把人民群眾的期待融入政府的決策和工作之中,努力增強提升政府公信力、社會凝聚力的軟實力。

22.走群眾路線關鍵在于具體的制度安排。群眾路線是黨和政府的生命線,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不僅需要進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進行相應的制度設計和制度安排。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因此,與思想作風相比,組織制度更重要、更關鍵。

23.“透明”和“回應”是現代政府的基準。一個國家的現代化,不僅需要現代的科技和經濟,而且需要現代的政府和政黨,從某種意義上說建設現代政府和政黨的任務更為艱巨?,F代政府的要件和基準,就是透明、法治、回應、責任、服務和公信。近年來,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理念得到一定的關注,這是重大進步。問題是,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的構建離不開透明政府和回應政府。實際上,透明是法治的前提,回應是責任的基礎。在聯合國對于“善治”界定的框架中,參與、法治、透明、回應責任等都是基本要件。而所有這一切,都要以有效的信息為前提。所謂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首先是知情權,沒有必要的信息獲得就無從參與、表達和監督。因此信息公開至關重要。

24.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制度軟實力。只有信息公開了,才能構建透明政府;只有政府透明了,才能保障公民參與;只有公民參與了,政府才能有的放矢地回應社會關切;只有政府回應及時有效,公共政策才能顯示民意;只有公共政策顯示民意,政府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才能具有公信力。這是環環相扣的過程,如果說信息公開是其邏輯起點,那么政府公信力則是其必然歸宿。

25.用制度管人,管權,管錢,這已經成為一種常識,一個共識。

26.制度不給力,好人就會吃虧,甚至還可能變壞。

27.在許多人眼里,不僅是作風問題,包括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突發事故之類的問題,也一律歸因制度弊端,解決措施也全寄望于制度。

28.如果人人為制度鼓與呼,執行時卻?;?,“不把制度當依據,只把制度當工具”,“制度歸制度,工作歸工作”,那么制度的生命力在設計完成時就耗竭了。

29.文化構成了制度運行的基礎,沒有文化內核,空有制度一堆,到頭來制度也只是在文件中落實、在實際中落空。

30.用制度治療作風痼疾,更需要人與制度的良性互動。

31.自成立至今,我們黨從來都十分重視理想信念,精神鈣質等精神文化的塑造,為良好作風的形成和維續提供了強大內驅力。

32.當人人把制度從手頭嘴邊銘刻到心中腦中,當好作風從案頭文件落實為行為習慣,制度的優勢才能被發揮出來,而制度的弱項也會因精神力量得到補強。

33.“制度讓想犯錯的人犯不了錯,文化讓有機會犯錯的人不愿意犯錯。”

34.協同好制度與人的互動關系,作風建設才不會因為落入“制度陷阱”而做無用功。35.“兩高”的司法解釋,既是“授權”,也是“限權”,目的是告別依靠個人意志、行政命令的管控,將“依法治網”進一步納入“依法治國”的框架。

36.沒有政府的法治化,不可能有國家和社會的法治化。古人說得好,“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對于執法者而言,要求別人守法,自己先要守法;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試想一下,如果執法者心無敬畏、目無法律,人們的法治信仰如何建立?如果執法者刻意曲解法律、甚至以法律名義踐踏法律,執法者的權威公信又從何談起?在這個意義上,依法行政是執法者自身守法、公正審慎的必然要求,這是提升執政能力的重要一步,也才是真正對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負責。本身也是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表現。

37.難道應試教育真的讓孩子反感到在最戀家的年齡也想逃離?對絕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說,熱土難離,仍然要咬著牙拼命學習,在千軍萬馬中擠上高考那道獨木橋。這是中國教育的中堅力量,也是最不能辜負的下一代中國脊梁。是否中國教育改革的相對滯后,應試教育對下一代的壓抑,對人的全面發展的限制,使得今天的教育滿足不了國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強烈渴望?越來越多普遍家庭的孩子踏上留學路,本身也是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表現。

38.一是改革教育模式,讓下一代獲得全面發展的機會,擁有基本生存能力和感知幸福的能力:二是推進公立教育均等化建設,讓中國任何地方的孩子,都有相差無幾的教育環境和錄取標準:三是創造公平取士的教育環境,鼓勵寒門學子通過努力改變命運,合理調節社會階層有序流動,為國家民族補充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39.在經濟持續發展、科技日益進步的今天,政務微博、領導信箱、市長熱線、親情電話、陽光問政、熱點社區等新平臺新方式應運而生,為溝通交流創造了新條件,拓展了新空間。

40.朱德同志曾說過,只要比一般群眾高過一個指頭就行,不要高得太多,跑得太遠。這番話談的是方法,其實更是領導作風。

41.必須建立并不斷維護常態化的干群溝通渠道,收集群眾意見、匯聚群眾智慧、激發群眾力量。

42.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問題的溝通態度深受歡迎,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事情當家事、?;丶铱纯吹臏贤ㄒ庾R廣受贊譽,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的溝通方式最得民心。群眾意見是風向標。堅決改正群眾反感的,始終堅持群眾歡迎的,以誠為先消除隔閡、以信為基交心談心、以實為要拉近距離,方能使干群溝通更富實效、交流更加親和,在干群之間架起一座座連心橋。

43.常態化的干群溝通是贏得民心、贏得支持、贏得未來的基礎性工程。因此,圍繞民意表達,構建雙向多維的溝通網絡,勢在必行。黨員干部把群眾請進來聽心聲,請群眾坐下來談心事,也應主動走出去曬陽光,沉下去接地氣,更要延伸黨委政府的工作觸角,多層次、廣角度、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

44.和則通、通則順、順則達,同群眾溝通,務必用真心、付真情、使真勁,唱不得“空城計”、演不得“樣板戲”、來不得“凌波微步”。群眾看得見交流的誠意,我們就能摸得著發展的變化。

45.農村養老服務存在著缺乏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能無靠等突出問題。

46.出門一把鎖,歸來一盞燈,這是許多農村留守老人當下生活的真實寫照。

47.《禮記》中對于“大同社會”的描述之一,是“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48.現代文明社會,讓留守老人“老有所依”,亦應當成為現代國家的價值取向。

49.相關部門在大力倡導、弘揚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社會風氣的同時,也要逐步探索城鄉互助以及跨區域幫扶機制,鼓勵建立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和合作關系。

50.“養老問題”早已被先賢列為衡量社會發展進步水平的重要“標尺”之一。

51.法國哲學家霍爾巴赫說過:“在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關聯的,宇宙本身只不過是一條原因和結果的無窮的鎖鏈”。

52.中國傳統文化中同樣有一些文化陋習在社會歷史變遷中殘存了下來。這些文化陋習經過“社會化”成為國民素質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對國民心態產生了不良影響。在這些不良影響下,國民表現出了一些不文明的行為舉止。

53.當你走出國門,你就是一張中國“名片”,你在看世界的同時,世界也通過你在看中國。為此,我們必須要努力、用心去打造好“中國名片”:首先,提高國民整體道德素質。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傳統的禮儀之邦,有著許多的優良的傳統和美好品德取其精華,棄之糟粕,加強國民道德素質教育,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其次,主動了解西方文化。我們既然知道東西方文化存在差異,生活習慣有所不同,為什么不能夠主動的去在出游前做好功課而入鄉隨俗,卻非要等到這種不文明行為曝光在世人面前才“知恥而后勇”?游客在出國旅游前要做好功課,對目的地的文化習俗有一定了解,到達目的地后也要先觀察當地居民怎樣做,加以效仿即可,盡量做到入鄉隨俗。

54.政府相關部門也應該肩負起游客文明旅游的宣傳教育責任,如拍攝倡導文明出游的公益宣傳短片在各類媒體中播出,印制各類倡導文明出游的資料在游客密集的交通樞紐平臺上派發等,為文明出游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55.這些網絡成語為何會出現?干擾了漢語的純潔嗎?對語言的沖擊到底有多大?

56.僅僅從這個角度來看待網絡成語,仍有可能忽略當前青少年所承受的文化沖擊、他們的自覺探索和存在的不足,我們應該從中更多地看到漢語言的生機、今天一代人的成長,長遠地說,還要看到文化傳承和民族復興的契機。

57.因為無論傳統成語還是西方縮略語在表達上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策略,并非單純組詞游戲。

58.傳統成語如此復雜但又易懂,如此深奧但又明了的傳播效果,顯然不是網路成語能所企及的。反過來,這恰恰說明,今天的青年在傳承文化上迫切需要成年人的引導和自己努力。

59.引導他們從掌握成語開始,深入理解傳統文化的深層次結構和運行邏輯,那最后收獲的肯定不止幾個成語,更有年輕一代對民族傳統的熟悉、認同、繼承和創新,這肯定要比追求漢語言的“純潔性”更應該為整個社會所關注吧。

60.按照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的觀點,發展的途徑與最終目的,應該是人的自由權利的發展。在這里,發展不僅僅是GDP、工資水平和生產效益,還包含了政治參與的提高、社會保障的實現、透明性制度體制的建立以及對人身財產安全的有效保護。

61.長久以來,我們推行的往往是集體利益至上的管理和運作模式。也就是說,我們的發展政策一般都是“大處著眼”、“高瞻遠矚”,由集體至個人,先集體后個人。邏輯是:只有整體好了,社會經濟發展了,才能更好地推動人民生活的提升。如此,我們忽略了個人的自由發展,忽略了個人的自由發展對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而不可估量的作用。

62.發展的含義長期以來被我們單一化、扭曲化。很多人視GDP或者人均收入的增長為衡量社會發展的指標。這有情可原,因為中國正在用幾十年的時間經歷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變革,我們有足夠的理由重視GDP,重視工資增長,重視企業利潤。但走到現在,好比是一個十字路口,中國要么選擇繼續沿著老路走,要么選擇一條艱辛但是回報更多的路。 63.中國是時候仔細地思考一下國民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了。因為這不僅僅關乎一個社會的進步,也關乎一個民族的未來。

64.這種預測能否部分成為現實,是區別科學預測與信口開河的重要條件。黃維與湯森路透公司都根據發表論文后的引用數來預測,但后者還有更重要的依據:確認哪些研究是重要的基礎研究和發現,然后再確定該研究和發現的最重要貢獻者。

65.中國的科研當然有接近甚至超過國際水平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是什么,數量有多少,還難以確認。而且,它們也未必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青睞,因為這個獎項選擇的是開創性或奠基性的研究。

66.有人批評諾貝爾獎有傾向性以及它表現出的某種不公正,但從諾貝爾獎的統計學分析來看,無論對于哪個國家而言,它都是大餐,而非家常便飯,就連獲獎最多的美國也不例外。

67.所以,即便10年后中國人的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筍般地出現,也需要時間來驗證它們到底是真還是假,是重大還是一般。要在那時就能把獲得諾貝爾獎當作常態,實在有難度。黃維先生預測的準確性能否高于湯森路透公司,我們不妨耐心等待。

68.這些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和時代楷模,在平凡中見偉大,在樸實中見崇高,生動地詮釋了以“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為內涵的當代人的共同價值觀,成為群眾熱議、追捧、學習的草根明星、平民英雄。在這個百花盛開的時代,所有奮發向上、創新發明、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積極奉獻、廉潔奉公的人,都是“中國最美的人”。

69.時代需要弘揚正義,頌揚真善美,鞭打假丑惡。在物欲橫流的時代,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盛行,道德滑坡,講奉獻,勤節儉的少了。各地出現表現正面、積極、優良的人性、道德、良心、品質的時候,各級媒體應該大力宣揚,并且是長期堅持下去。他們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獻、美在責任、美在瞬間,用“最美”生動詮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境界;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立足平凡、追求高尚的美好情懷;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職業精神,在他們身上凝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每個人都爭做時代“最美”的人。

70.誰是“中國最美的人” ?我想應該沒有“最美”,只有“更美”;沒有“完美”,只有“更美”。

71.我們的大城市可以讓摩天高樓接踵而建,我們的中小城市可以在短時間內棄老城建新城,世界上也早有地下排水系統是“城市良心”的共識,國外一些城市,或許樓沒有我們高,路沒有我們闊,但排水設施,卻比我們遙遙領先。對應于城市安全等基本功能的基礎設施,嚴格說來也與城市大小無關。問題只在于城市發展建設的思路,思路背后,是對城市發展目的的認識。

72.說明白了,其實就是發展與人、政績與民生,誰是核心和根本的問題。城市是現代人的主要生活場所,人們選擇城市,從主動性上來說,無非是城市能為人的生存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這也應該是城市建設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而我們目前的問題,是政績觀和資本的共同驅動,城市成了一個逐利和展示炫耀的場所,城市居民失去主體性,也失去發言權,對應于居民安全、舒適等要求的城市功能,在發展建設排序上落在后面。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城市可以建那么多高樓,卻建不好排水系統,為什么有的城市忽略土壤、綠地的排洪蓄水功能,不切實際地搞“無土城市”建設。

73.在這些令人側目的中國新時代土豪中,富豪質量問題再度令人深思。姑且不論其致富的渠道、方式是不是經得起良知和法治的拷問,但如此炫富,迷戀奢華,講求面子,讓人直接想起美國知名作家理查德康尼夫對美國土豪的絕妙諷刺:無論在世界何處,當一個人成為“大狗”,他們便開始不再像“人”,而與孔雀、老虎、獅子或非洲豹的脾氣秉性更為接近。

74.這令人遺憾的退化說明,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不少人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但卻尚不能擁有駕馭金錢的能力和真正懂得財富的意義,最終淪為引領社會價值倒退的負能量。按照全球致富的規律,富人的進化需要完成從富到貴再到雅的艱難跨越,這需要時間,但在貧富差距日益加大、階層固化形成的中國,他們必須提速,完成財富之上的責任、信仰的建立,否則只會為全社會仇富情緒火上澆油。美國鋼鐵大亨卡耐基有句忠告值得在這里重復:帶著巨富死去是一種恥辱。

75.據媒體報道,在攀比、享樂之風驅使下,繼中國少年為得到一部iPhone4賣腎后,最近又爆出富士康女工為了得到有土豪金之稱的iPhone5s去當廠妹,賣淫湊錢的丑聞。除了一些先富者惡劣的示范效應之外,中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存在的先天缺陷不容忽視。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作文去動物園范文下一篇:政務信息簡報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