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尾礦庫安全管理機構

2022-10-28

第一篇:尾礦庫安全管理機構

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

西藏中瑞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

一、尾礦庫筑壩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了加強尾礦庫的一次性筑壩安全管理,保證尾礦庫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筑壩安全管理。

3 職責

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和作業計劃精心施工、做好記錄,監理公司負責監督工程的進度、質量、安全,由選礦廠安排相關人員監督管理。

4 內容及要求

4.1 嚴格按照設計技術參數和筑壩方式進行筑壩,尾礦壩的內外坡比不得陡于設計規定,尾礦庫采用一次性建壩形成庫容、庫后和庫周邊放礦、攔擋主壩前尾礦水澄清工藝。

4.2尾礦壩筑壩材料選用風化土料筑壩。水上筑壩土料選用露采剝離的表層風化土(含礫石粘土);水下填筑料采用將干填粉質粘土或礫石粘土填筑水下壩身,圍堰采用袋裝粘土;壩體上、下游護坡及下游壩腳外購石料壓坡。

4.3壩體堆筑完畢,按下列內容進行質量檢查,檢查記錄需經主管技術人員簽字后存檔備查。

1)壩體長度、剖面尺寸、軸線位置及內外坡比; 2)壩體的壩頂及內坡趾灘面高程、庫內水位; 3)尾礦筑壩質量。

4.4壩體出現裂縫、滑坡、滲漏、管涌等現象時,相關技術人員應通過現場觀測和分析,判明其成因、種類,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加以整治。

4.5壩外坡面維護工作(包括筑溝、覆土、種草)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防止壩坡沖刷、尾礦流失污染環境。

4.6嚴禁在庫區范圍內放牧、開墾、爆破、采石和建筑,濫挖尾礦、取水,外來尾礦、廢水和廢棄物入庫等一切違章行為。

2 4.7每年至少測繪一次尾礦庫現狀地形圖,檢查壩標高、內外坡比、平整度等參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二、排放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了加強尾礦庫的安全排放管理,確保尾礦庫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尾礦排放安全管理。

3 職責

尾礦庫技術管理人員須編制尾礦庫運行狀態相對應的尾礦庫年、季作業計劃和詳細運行圖表,統籌安排和實施尾礦輸送、分級和排放,選礦廠組織尾礦工認真落實尾礦排放計劃,尾礦工嚴格按放礦點、放礦方法的要求精心操作,認真檢查,排除故障。

4 內容及要求

4.1尾礦庫采用一次性建壩形成庫容、庫后和庫周邊放礦、攔擋主壩前尾礦水澄清工藝。尾礦工必須嚴格按年、季、月度排尾作業計劃,在庫區范圍內認真實施放礦工作,放礦時應有專人管理、不得離崗,并做好記錄。

4.2由于尾礦庫庫區可能有巖溶的存在,可能會對尾礦庫運行帶來一定的影響,為防止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良好的放礦工藝是必不可少的,放礦過程中,在保證回水水質的前提下,將尾礦庫內的水位盡量抽低。

4.3 尾礦工必須加強放礦的日常檢查、維護等管理工作,及時按要求調整放礦地點、處理故障。

4.4 尾礦壩灘頂高程必須滿足生產、防汛、冬季冰下放礦和回水要求。尾礦壩堆積坡比不得陡于設計規定。

4.5 尾礦排放時,及時做好監控,控制好庫內水位,確保壩體穩定和調洪庫容。

4.6 壩體較長時應采用分段交替作業,使壩體均勻上升,應避免灘面出現側坡、扇形坡或細粒尾礦大量集中沉積于某端或某側。

4

三、 尾礦庫水位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了加強尾礦庫的水位控制,確保防汛、排滲設施完好而且正常運行,使尾礦庫水位控制作業活動程序符合《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確保尾礦庫的安全渡汛,尾礦庫安全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正常安全生產的水位控制和管理。 3 職責

有回水設施的尾礦庫由水泵工協同尾礦工控制庫水位,一般情況由安環部指導尾礦工根據氣象、回水、浸潤線水位、壩坡滲流情況控制庫水位。

4 內容及要求

4.1 控制尾礦庫內水位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4.1.1在滿足回水水質和水量要求前提下,盡量降低庫內水位; 4.1.2在汛期必須滿足設計對庫內水位控制的要求;

4.1.3當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不符時,應在汛前進行調洪演算; 4.1.4當回水與尾礦庫安全對澄清距離和安全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時,必須保證尾礦庫安全;

4.1.5水邊線應與壩軸線基本保持;

4.1.6巖溶或裂隙發育地區的尾礦庫,應控制庫內水深,防止落水洞漏水事故。

4.2汛期前,尾礦庫安全管理人員應對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4.3庫內設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每天做好正常運行水位的觀測記錄。 4.4排出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內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

4.5非緊急情況,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擋水。

5 4.6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水井、排水涵洞、截洪溝等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打開排水井預制件或投入大功率水泵抽水等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降雨后發生垮壩事故。

4.7由生產技術部定期測量庫內水邊線、壩體的沉降位移,并核準當年尾礦庫的實際調洪能力,確保庫內積水水下庫容,生產回水、沉淀懸浮物的存水高度,調洪高度、壩體安全超高。

6

四、尾礦庫防汛措施和排洪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了落實尾礦庫防汛措施和加強排洪設施安全管理,確保尾礦庫安全度汛,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排洪設施安全管理。

3 職責

3.1防汛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選礦廠成立防汛領導小組。廠長任組長、生產廠長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級單位、部室第一負責人組成,實行統一指揮,分單位、部室管理,落實防汛崗位責任制。防汛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防汛辦)設在安環部,安環部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3.2各二級單位必須成立防汛小組,遵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具體負責管轄區內的日常防汛工作,并制定本單位的防汛措施。

3.3選礦廠成立防汛突擊隊,由機關部室全體成員組成,安環部主任任隊長,負責隊員召集、突擊任務分派。各二級單位要成立防汛搶險應急隊伍,制定搶險方案,定人員、定地段、定措施,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4 內容及要求

4.1原則與獎懲

4.1.1防汛工作實行“安全第

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遵循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4.1.2對防汛工作抓得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差的給予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法律責任。

4.2聯系與預警

4.2.1防汛辦應加強與當地氣象部門的聯系,隨時掌握和傳達氣象信息,并按相應預警信號落實應急防范工作。尾礦庫值班室應配置電視機,便于尾礦工隨

7 時掌握天氣情況。

4.2.2應在庫區內適當位置或排水構筑物設置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由尾礦工每天進行觀測和記錄。

4.2.3出現藍色暴雨預警信號時,安環部主任要落實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各部門(單位)負責人要組織落實應急防范措施,落實應急物資。

4.2.4出現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時,生產礦長要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立即趕赴現場,落實應急防范措施,庫區工作人員和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工作,由安環部專門負責尾礦庫渡汛。

4.2.5出現橙色暴雨預警信號時,礦長要迅速趕赴現場組織落實應急防范措施,并親自調度和協調指揮,生產礦長督促落實,指定安環部和生產技術部具體負責尾礦庫渡汛工作。

4.2.6出現紅色暴雨預警信號時,礦長要立即趕赴現場,根據需要和可能適時啟動《尾礦庫應急救援預案》,停止其他一切生產作業,舉全礦應急之力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工作。生產礦長具體負責落實尾礦庫度汛工作,確保人員安全。

4.2.7汛期,防汛抗洪領導小組成員一律不得關機,確保手機24小時處開機狀態,便于成員間及時聯絡,信息順暢。

4.3準備與處置

4.3.1汛前:各二級單位應對排洪排水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加強庫壩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將發生的問題和處理意見報防汛辦。

4.3.2各二級單位、部室應準備好必要的搶險物資,交通運輸、通訊工具,安全帶、救生衣,供電設備和照明器材等,及時維修上壩公路,以便防洪搶險。

4.3.3各二級單位要強化尾礦庫護壩人員責任心教育與操作技能培訓,督促檢查其工作質量和防范意識。

4.3.4各二級單位要加強對尾礦庫的護壩工作,要維護、完善好尾礦庫防汛設施和制定防汛措施,建立原始觀察記錄。

4.3.5汛期: 汛期實施尾礦庫值班巡查制,要有專人負責,專人巡壩查險,做到24小時不少于2人值守巡查,電話24小時開通;發現險情必須立即采取搶 8 護措施,并及時報告防汛辦。

4.3.6汛期: 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排出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內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不得在尾礦灘面或壩肩設置泄洪口;非緊急情況,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擋水。

4.3.7當險情威脅人身安全時,緊急搶險過程中,各二級單位應先組織受災群眾迅速撒離到安全地帶,并做好生活安排;保衛部門要加強治安管理和安全警戒工作。

4.3.8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4.3.9災害發生后,各二級單位、部室要深入災害點,做好搶險救災物資的供應,并積極組織恢復生產,同時將災情情況收集報防汛抗洪領導小組,由防汛辦報市防汛指揮部。

4.4暴雨預警信號

1、藍色——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2、黃色——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3、橙色——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4、紅色——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4.5排洪設施安全管理

4.5.1礦根據設計文件構建尾礦庫排洪設施,滿足尾礦庫防洪要求。 4.5.2尾礦庫排洪設施的施工及驗收應按《尾礦設施施工及驗收規程》和其他有關規程進行。

4.5.3主管技術人員、尾礦工應加強排洪設施的日常檢查、維護和疏通工作。 4.5.4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停用后,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及時封堵,并確保施工質量。嚴禁在排水井井筒上部封堵。

9

五、尾礦庫滲流控制和排滲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排滲設施的維護管理,加強對尾礦庫浸潤線的控制,防止壩面或壩肩出現滲流,掌握各設施的工作狀況及其變化規律,及時發現各種異?,F象,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滲流控制和排滲設施安全管理。

3 職責

3.1由選礦廠負責尾礦庫運行期間須進行壩體浸潤線的觀測,注意壩體浸潤線出逸點的位置、形態、流量及含砂量的變化情況和分布狀態,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觀測和控制。

3.2尾礦庫礦庫運行過程中,如壩體浸潤線超過控制線,應經技術論證和安全部門批準增設或更新排滲設施,由生產技術部負責組織實施。

4 內容及要求

4.1 礦根據設計文件采取下列措施控制滲流:

4.1.1 尾礦筑壩地基設置排水棱體、水平排滲管(溝)及溢洪道等; 4.1.2 尾礦壩馬道位置設置排水溝(渠); 4.1.3 與山坡接觸的壩肩處設置截水溝(渠)等; 4.1.4 適當降低庫內水位,確保調洪庫容滿足防洪的要求;

4.2 當壩面或壩肩出現集中滲流、流土、管涌、大面積沼澤化、滲水量增大或滲水變渾等異?,F象時,可采取下列措施處理:

4.2.1 在滲漏水部位鋪設土工布或天然反濾料,其上再以堆石料壓坡; 4.2.2 增設排滲設施,降低浸潤線。

4.3 尾礦庫排滲設施包括排水棱體、內貼坡反濾層及壩排滲管等。 4.4 排滲設施屬隱蔽工程,施工期間必須每天去現場檢查施工質量,技術人員則應經常親臨現場進行檢查,遇到技術難題時必須要在現場,施工時必須按設

10 計要求精心選料、精心施工,施工材料由工程部、選礦廠與施工單位共同檢驗,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工程部須仔細填寫隱蔽工程施工和驗收記錄,并存檔。

4.5 尾礦庫各種排滲設施施工后均交付選礦廠使用,其維護、保養及保護工作由尾礦工負責。運行過程中如發現丟失、損壞等情況應及時報告選礦廠、設備部、工程部等相關部門。

4.6 壩面排水溝、壩肩溝及截洪溝的清理工作由護壩工每天進行一次。汛期特別要加強巡視和及時清理,確保安全暢通。

4.7 壩體浸潤線觀察由選礦廠負責,每月一次,結果報生產技術部、安環部。 4.8 專業技術人員應對觀察成果及時進行整理分析,繪制圖表。如有異?,F象應通知進行復查,并提出處理意見和措施。

4.9 生產技術部每年年終應進行資料匯編分析。分析意見和主要參數應做出書面報告,并存檔。

4.10 尾礦工應每天檢查各排滲設施外觀情況、排滲設施周邊區域滲漏情況和壩肩溝出口等異性材料接觸處滲流情況。遇有局部隆起、坍陷、流土、管涌、滲水量增大或滲漏水混濁等異常情況,應立即采取抗滲、疏導、快速固結等相應的有效措施,同時加強觀測,并報主管領導和調度室、安環部、生產技術部等,由生產技術部組織有關部門分析、處理。

4.11 安環部組織季度安全檢查時,應對上述項目進行認真檢查,并做好記錄。針對檢查中查出的隱患,組織有關部門研究對策,確定整改方案,并監督實施。

11

六、尾礦庫防震與抗震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尾礦庫的防震與抗震安全管理,做好尾礦庫震前預防工作,盡量保證尾礦庫安全抵御地震災害,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該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防震和抗震安全管理。

3 職責

生產技術部:編制防震抗震計劃,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震前安全檢查,組織防震抗震人員,組織防震抗震物資調配。

安環部:震前預警,對尾礦庫現狀進行抗震評估。

選礦廠:做好震前庫水位控制,震前加強尾礦庫巡查;震后對破壞設施修復和加固。協同保衛部負責尾礦庫防震與抗震現場應急管理。

4 內容及要求

4.1 抗震

4.1.1當選礦廠接到震情預報時,應立即停止生產并采取各種措施降低庫水位。

4.1.2礦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及時撤離下游或受潰壩影響的周邊人員及設備。

4.1.3救援人員及物資設備處于臨戰狀態,隨時準備投入救災搶險工作。 4.2 抗震標準、穩定性

4.2.1尾礦庫原設計抗震標準低于現行標準時,必須進行安全技術論證,進行加固處理。

4.2.2震前應注意庫區岸坡的穩定性,防止滑坡破壞尾礦設施。

4.2.3嚴格控制庫水位,確??拐鹪O計要求的安全灘長,滿足地震條件下壩體穩定的要求。

12 4.2.4應了解上游所建工程的穩定情況,必要時應采取緊急撤離、降低庫水位等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4.2.5震后應進行檢查,對被破壞的設施及時修復。

西藏中瑞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八月三十日

第二篇:尾礦庫安全管理規定

尾礦庫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尾礦庫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設有尾礦庫的企業。

第三條尾礦庫的建設與管理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四條尾礦庫的勘察、設計、安全預評價、施工及施工監理等工作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和中介技術服務機構承擔。

第五條企業職工對一切損害尾礦設施安全的行為有權監督、檢舉和制止;當發現事故隱患或違反操作規程的現象時,除及時向主管領導匯報外,有權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第六條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應當支持和鼓勵尾礦庫安全科學技術研究,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促進尾礦庫安全生產;開展尾礦庫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作業技能。

第七條對尾礦庫安全作出貢獻,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企業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二章 尾礦庫安全管理

第一節尾礦庫管理

第八條企業經營管理者是尾礦庫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應在規定管轄的范圍內指定或設立相應的機構負責實施本規定中對尾礦庫安全所規定的各項要求,組織制定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規章制度,配備與實際工作需要相適應的專業技術人員或有實際工作能力的人員負責尾礦庫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證必需的安全生產資金。

第九條企業尾礦設施安全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尾礦庫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及技術規范;

(二)編制尾礦庫安全工作年度計劃和長遠規劃并組織實施;

(三)編制尾礦庫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并檢查執行情況;

(四)編制各種災害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

(五)負責技術資料的收集、分析、保存和整理工作;

(六)按有關規定審批和報批尾礦庫設計、建設施工和檢測項目;

(七)組織落實尾礦庫安全隱患治理工作;

(八)負責尾礦庫搶險和工程救護,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和險情要及時向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緊急情況下,應報請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給予協

1 助;

(九)組織尾礦庫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第十條尾礦車間、工段或班組主要職責:

(一)認真貫徹上級下達的各項指令和任務;

(二)建立健全尾礦設施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三)編制年、季作業計劃和詳細運行圖表,統籌安排和

實施尾礦輸送、分級、筑壩和排洪的管理工作;

(四)日常巡檢和觀測,發現不安全因素時,應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向上級報告;

(五)對尾礦設施的安全檢查和監測作出及時、全面的記錄。

第十一條企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文件的要求和有關技術規范,做好尾礦濃縮分級、放礦筑壩、回水排水、防汛度汛、抗震等安全檢查和監測工作。

第十二條未經技術論證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變更下述涉及尾礦庫安全的事宜:

(一)筑壩方式;

(二)壩型、壩外坡坡比和最終壩軸線的位置;

(三)壩體防滲、排滲及反濾層的設置;

(四)排洪系統的型式、布置及足寸;

(五)設計以外的尾礦、廢料或廢水進庫等。

第十三條企業必須經常巡視庫周山體,發現滑坡及異?,F象要及時處理。

第十四條未經技術論證和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庫區從事采礦作業。嚴禁在庫區爆破、濫挖尾礦和炸魚等危害尾礦庫安全的活動。

第十五條尾礦庫使用到設計最終壩高的1/2 2/3高度時,應對尾礦堆積壩進行工程地質勘察和穩定性分析。

第十六條尾礦庫使用到最終設計高程前2 3年,應進行閉庫設計,當需要擴建或新建尾礦庫接續生產時,應根據建設周期提前制定擴建或新建尾礦庫的規劃設計工作,確保新老庫使用的銜接。

第十七條尾礦庫閉庫設計和施工方案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并須報省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

尾礦庫閉庫設計和閉庫施工方案,未經省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或審查不合格的,企業不得進行尾礦庫閉庫施工。

2 第十八條尾礦庫閉庫工程結束后,必須報省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安全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關閉尾礦庫。

未經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企業不得關閉尾礦庫。

第十九條閉庫后的尾礦庫安全管理工作由原企業負責,關閉破產企業閉庫后的尾礦庫,由當地政府落實負責管理的單位或企業。閉庫后的尾礦庫重新啟用或改作他用時,必須經過可行性設計論證,并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查批準。

第二十條企業必須建立下列尾礦庫管理檔案:

(一)建設文件及有關原始資料;

(二)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建設;

(三)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和持證上崗情況;

(四)防洪搶險組織和防洪物資的準備情況;

(五)尾礦庫抗洪搶險措施;

(六)尾礦庫各構筑物運行指標和實測數據;

(七)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

第二節尾礦排放與筑壩

第二十一條尾礦壩灘頂高程必須滿足生產、防汛、冬季冰下放礦和回水的要求。

第二十二條尾礦筑壩必須有足夠的安全超高、沉積干灘長度和下游壩面坡度。

第二十三條每一期筑壩沖填作業之前,必須進行岸坡處理。岸坡處理應做隱蔽工程記錄,如遇泉眼、水井、地道或洞穴等,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經主管技術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沖填筑壩。

第二十四條上游式尾礦筑壩法,應于壩前均勻分散放礦,修子壩或移動放礦管時除外,不得任意從庫后或庫側放礦。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一)粗顆粒尾礦沉積于壩前,細顆粒排至庫內,在沉積灘范圍內不允許有大面積礦泥沉積;

(二)沉積灘頂應均勻平整;

(三)沉積灘坡度及長度等應符合設計的要求;

(四)嚴禁礦漿沿子壩內坡趾橫向流動沖刷壩體;

(五)放礦礦漿不得沖刷壩坡;

(六)放礦應有專人管理。

3 第二十五條壩體較長時應采用分段交替放礦作業,使壩體均勻上升,應避免灘面出現側坡、扇形坡或細顆粒尾礦大量集中沉積于一端或一側。

第二十六條放礦口的間距、位置、同時開放的數量、放礦時間以及水力旋流器使用臺數、移動周期與距離,應按設計要求或作業計劃進行操作。分散放礦支管、導流槽伸入庫內的長度和距灘面的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第二十七條為保護初期壩的反濾層免受尾礦水沖刷,應采用多管小流量的放礦方式,以利盡快形成灘面,并采用導流槽或軟管將礦漿引至遠離壩頂處排放。

第二十八條冰凍期、事故期或由某種原因確需長期集中放礦時,不得出現影響后續堆積壩體穩定的不利因素。

第二十九條巖溶發育地區的尾礦庫,應加強周邊放礦,以加速形成防滲層,減少滲漏和落水洞事故。

第三十條每期子壩堆筑完畢,應進行質量檢查,檢查記錄需經主管技術人員簽字后存檔備查。主要檢查內容:

(一)子壩剖面尺寸、長度、軸線位置及邊坡坡比;

(二)新筑子壩的壩頂及內坡趾灘面高程、庫內水面高程;

(三)尾礦筑壩質量。

第三十一條尾礦灘面及下游壩坡面上不得有積水坑。

第三十二條壩外坡面維護工作可視具體情況選用以下措施:

(一)壩面修筑人字溝或網狀排水溝;

(二)坡面植草或灌木類植物;

(三)采用碎石、廢石或山坡土覆蓋壩坡。

第三節尾礦庫水位控制與防汛

第三十三條控制尾礦庫水位應遵循的原則:

(一)在滿足回水水質和水量要求前提下,盡量降低庫水位;

(二)當回水與壩體安全對灘長和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時,應確保壩體安全;

(三)水邊線應與壩軸線基本保持平行。

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要求不符時,應在汛期前進行調洪演算。

第三十四條汛期前應采取下列措施做好防汛工作:

(一)明確防汛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值班、巡查和下游居民撤離方案等各項制度,組建防洪搶險隊伍;

(二)疏浚庫內截洪溝、壩面排水溝及下游排洪河(渠)道;詳細檢查排洪系統及壩體的安全情況,要根據實際條件確定排洪口底坎高程,將排洪口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堵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確保排洪設施

4 暢通;庫內設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標明正常運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三)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應急救援措施;

(四)及時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氣象預報情況,確保上壩道路、通訊、供電及照明線路可靠和暢通。

第三十五條排除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

第三十六條巖溶或裂隙發育地區的尾礦庫,應控制庫內水深,防止落水洞漏水事故。

第三十七條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攔洪。

第三十八條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暴雨后發生垮壩事故。

第三十九條不得在尾礦灘面或壩肩設置泄洪口。有地形條件的尾礦庫,可設置非常排洪通道。

第四十條尾礦庫排水構筑物停用后的封堵,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并確保施工質量。一般情況下,必須在井內井座頂部封堵或在隧洞支洞處封堵,嚴禁在排水井井筒上部封堵。

第四節排滲設施管理與滲流控制

第四十一條尾礦壩的排滲設施包括排滲棱體、排滲褥墊、排滲盲溝和各種排滲井等。在尾礦壩運行過程中如需增設或更新排滲設施,應經技術論證,并經企業安全管理部門的批準。

第四十二條排滲設施屬隱蔽工程,必須按設計要求精心選料、精心施工,詳細填寫隱蔽工程施工驗收記錄,并繪制竣工圖。排滲設施的施工可參照《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規范》執行。

第四十三條壩肩、盲溝等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防止發生集中滲流。

第四十四條尾礦庫運行期間應加強觀測,注意壩體浸潤線出逸點的變化情況和分布狀態,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

第四十五條當發現壩面局部隆起、塌陷、流土、管涌、滲水量增大或滲水變渾等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加強觀察,同時報告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情況嚴重的,應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第五節尾礦庫防震與抗震

5 第四十六條處于地震區的尾礦庫,應制訂相應的防震和抗震的應急計劃,內容包括:

(一)搶險組織與職責;

(二)尾礦庫防震和抗震措施;

(三)防震和抗震的物資保障;

(四)尾礦壩下游居民的防震應急避險預案;

(五)震前值班、巡壩制度等。

第四十七條尾礦庫原設計抗震標準低于現行標準時,必須進行加固處理。

第四十八條嚴格控制庫水位,確??拐鹪O計要求的安全灘長滿足地震條件下壩體穩定的要求。

第四十九條上游建有尾礦庫、排土場、水庫等工程設施的,應了解上游所建設施的穩定情況,必要時應采取防范措施。

第五十條地震后,必須對尾礦庫進行巡查和檢測,及時修復和加固破壞部分,確保尾礦庫運行安全。 第三章 尾礦庫安全檢查

第一節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

第五十一條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內容包括:設計防洪標準、尾礦沉積灘的干灘長度和尾礦壩的安全超高等。

第五十二條檢查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是否符合現行尾礦設施設計規范的要求。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高于或等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可按原設計的洪水參數進行檢查;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低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應重新進行洪水計算及調洪演算。

第五十三條尾礦庫水位標高的檢測,其測量誤差應小于20毫米。

第五十四條尾礦庫灘頂標高的檢測,應沿壩(灘)頂方向布置測點進行實測,其測量誤差應小于20毫米。

當灘頂一端高一端低時,應在低標高段選較低處檢測 1--3個點;當灘頂高低相間時,應選較低處不少于3個點;其他情況,每100米壩長選較低處檢測1--2個點, 但總數不少于3個點。

各測點中的最低點作為尾礦庫灘頂標高。

第五十五條尾礦庫干灘長度的測定,視壩長及水邊線彎曲情況,選干灘長度較短處布置1 3個斷面。測量斷面應垂直于壩軸線布置,在幾個量測結果中,選最小者作為該尾礦庫的沉積灘干灘長度。

6 第五十六條檢查尾礦庫沉積干灘的平均坡度時,應視沉積干灘的平整情況,每100米壩長布置不少于l-3個斷面。測量斷面應垂直于壩軸線布置,測點應盡量在各變坡點處進行布置,且測點間距不大于10 20米(干灘長者取大值),測點高程測量誤差應小于5毫米。尾礦庫沉積干灘平均坡度, 應按各測量斷面的尾礦沉積干灘平均坡度加權平均計算。尾礦庫沉積干灘平均坡度與設計平均坡度的偏差應不大于10%。

第五十七條根據檢測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出的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最高洪水位的最小于灘長度是否滿足下列表中要求。

上游式尾礦壩的最小干灘長度

尾礦庫等別 一

二 三 四 五 最小干灘長度(米) 150 100 70 50 40 下游式、中線式尾礦壩的最小干灘長度 尾礦庫等別 一 二 三 四 五 最小干灘長度(米) 100 70 50 35 25

第五十八條根據檢測出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在最高洪水位時壩的安全超高是否滿足下表要求。

尾礦庫的等別

等別 全庫容(萬立方米) 壩高(米) 二 不小于10000 不小于100 三

不小于lOOO、小于l0000 不小于60、小于100 四 不小于lOO、小于1000 不小于30、小于60 五 小于100 小于30 尾礦壩的最小安全超高

尾礦庫等別 一 二 三 四 五 最小安全超高(米) 1.5 1.0 0.7 0.5 0.4

第二節排水構筑物安全檢查

第五十九條排水構筑物安全檢查主要內容:構筑物有無變形、移位、損毀、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滿足要求等。

第六十條排水井安全檢查內容:井的內徑、窗口尺寸及位置,井壁剝蝕、脫落、滲漏,最大裂縫開展寬度,井身傾斜度和變位,井、管聯結部位,進水口水面漂浮物,停用井的封蓋方法等。

排水井最大裂縫開展寬度應符合下表規定:

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最大裂縫寬度的允許值 結構構件所處的條件最大裂縫寬度(毫米) 水下結構水質無侵蝕性水力坡度*不大于200.3 水力坡度大于200.2 水質有侵蝕性水力坡度不大于200.25 水力坡度大于200.15 水位變動區水質無侵蝕性年凍融循環次數不大于500.25 年凍融循環次數大于500.15 水質有侵蝕性 0.15 水上結構 0.3

水力坡度為沿滲水路徑的水頭差與滲徑距離之比。

第六十一條排水斜槽檢查內容:斜槽斷面尺寸,槽身變形、損毀或坍塌,蓋板放置、斷裂,最大裂縫開展寬度,蓋板之間以及蓋板與槽壁之間的防漏填充物,漏砂,斜槽內淤堵等。

第六十二條排水涵管檢查內容:涵管斷面尺寸,變形、破損、斷裂和磨蝕,最大裂縫開展寬度,管間止水及填充物,涵管內淤堵等。

第六十三條排水隧洞檢查內容:隧洞斷面尺寸,洞內塌方,襯砌變形、破損、斷裂、剝落和磨蝕,最大裂縫的開展寬度,伸縮縫、止水及填充物,洞內淤堵等。

第六十四條溢洪道檢查內容:溢洪道斷面尺寸,沿線山坡滑坡、塌方,護砌變形、破損、斷裂和磨蝕,溝內淤堵,溢流口底部高程,消力池及消力坎等。

第六十五條截洪溝斷面檢查內容:截洪溝斷面尺寸,沿線山坡滑坡、塌方,護砌變形、破損、斷裂和磨蝕,溝內物淤堵等。

第六十六條截水溝檢查內容:截水溝斷面尺寸,截水溝沿線山坡穩定性,護砌變形、破損、斷裂和磨蝕,溝內淤堵等。

第三節尾礦壩安全檢查

第六十七條尾礦壩安全檢查內容:壩的輪廓尺寸,變形、裂縫、滑坡和滲漏等。

第六十八條檢測壩的外坡坡比。每100米壩長不少于2 處,應選在最大壩高斷面或壩坡較陡斷面。水平距離和標高的測量誤差不大于10毫米;實測的壩外坡坡比不應陡于設計坡比減1。

第六十九條檢查壩體位移。要求壩的位移量變化應均衡,無突變現象,且應逐年減小。當位移量變化出現突變或有增大趨勢時,應查明原因,妥善處理。

第七十條檢查壩體有無縱、橫向裂縫。壩體出現裂縫時,應查明裂縫的長度、

8 寬度、深度、走向、形態和成因,判定危害程度。

第七十一條檢查壩體滑坡。壩體出現滑坡時,應查明滑坡位置、范圍和形態以及滑坡的動態趨勢。

第七十二條檢測壩體浸潤線的位置。應查明壩面浸潤線出逸位置、范圍和形態。

第七十三條檢查壩體滲漏。應查明有無滲漏出逸點,出逸點的位置、形態、流量及含沙量等。

第四節尾礦庫庫區安全檢查

第七十四條尾礦庫庫區安全檢查主要內容:周邊山體穩定性,違章建筑、違章施工和違章民辦采選活動等情況。

第七十五條檢查周邊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等情況時,要詳細觀察周邊山體有無異常和急變,并根據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分析周邊山體發生滑坡的可能性。

第七十六條檢查庫區范圍內危及尾礦庫安全的主要內容:違章爆破、采石和建筑,違章取尾礦再選、取水,外來尾礦、廢石、廢水和廢棄物排入,放牧和開墾等。

第三篇:XX尾礦庫安全管理制度

一、尾礦庫水位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了加強尾礦庫的水位控制,確保防汛、排滲設施完好而且正常運行,使尾礦庫水位控制作業活動程序符合《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確保尾礦庫的安全渡汛,尾礦庫安全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正常水位控制和管理。

3

職責

一般情況由安環部根據氣象、回水、浸潤線水位、壩坡滲流情況控制庫水位。

4

內容及要求

4.1

控制尾礦庫內水位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4.1.1在滿足水質和水量要求前提下,盡量降低庫內水位;

4.1.2在汛期必須滿足設計對庫內水位控制的要求;

4.1.3當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不符時,應在汛前進行調洪演算;

4.1.4當回水與尾礦庫安全對澄清距離和安全超高的要求有矛盾時,必須保證尾礦庫安全;

4.1.5水邊線應與壩軸線基本保持;

4.1.6巖溶或裂隙發育地區的尾礦庫,應控制庫內水深,防止落水洞漏水事故。

4.2汛期前,尾礦庫安全管理人員應對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確保排洪設施暢通。

4.3庫內設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每天做好正常運行水位的觀測記錄。

4.4排出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內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

4.5非緊急情況,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擋水。

4.6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水井、排水涵洞、截洪溝等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打開排水井預制件或投入大功率水泵抽水等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降雨后發生垮壩事故。

二、尾礦庫防汛措施和排洪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了落實尾礦庫防汛措施和加強排洪設施安全管理,確保尾礦庫安全度汛,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排洪設施安全管理。

3

職責

3.1防汛工作實行行政領導負責制。防汛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防汛辦)設在安環部,安環部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3.2選礦廠聯系龍橋礦業礦山救援隊成立防汛突擊隊,安環部主任任聯絡員,負責隊員召集、突擊任務分派,制定搶險方案,定人員、定地段、定措施,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4

內容及要求

4.1原則與獎懲

4.1.1防汛工作實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遵循團結協作和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4.1.2對防汛工作抓得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差的給予批評教育,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法律責任。

4.2聯系與預警

4.2.1防汛辦應加強與當地氣象部門的聯系,隨時掌握和傳達氣象信息,并按相應預警信號落實應急防范工作。

4.2.2應在庫區內適當位置或排水構筑物設置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由尾礦工每天進行觀測和記錄。

4.2.3出現汛情預警信號時,安環部主任要立即趕赴現場,根據需要和可能適時啟動《尾礦庫應急救援預案》,停止其他一切生產作業,聯系鎮政府及所在村部,并聯系當地礦山救援隊伍,全力以赴做好抗洪搶險工作。安環部主任具體負責落實尾礦庫度汛工作,確保人員安全。

4.2.4汛期,防汛抗洪領導小組成員一律不得關機,確保手機24小時處開機狀態,便于成員間及時聯絡,信息順暢。

4.3準備與處置

4.3.1汛前:人員應對排洪排水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加強庫壩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將發生的問題和處理意見報防汛辦。

4.3.2準備好必要的搶險物資,交通運輸、通訊工具,安全帶、救生衣,供電設備和照明器材等,及時維修上壩公路,以便防洪搶險。

4.3.3強化尾礦庫護壩人員責任心教育與操作技能培訓,督促檢查其工作質量和防范意識。

4.3.4汛期:

汛期實施尾礦庫值班巡查制,要有專人負責,專人巡壩查險,做到24小時不少于2人值守巡查,電話24小時開通;發現險情必須立即采取搶護措施,并及時報告鎮防汛辦。

4.3.5汛期:

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排出庫內蓄水或大幅度降低庫內水位時,應注意控制流量,非緊急情況不宜驟降;不得在尾礦灘面或壩肩設置泄洪口;非緊急情況,未經技術論證,不得用常規子壩擋水。

4.3.6當險情威脅人身安全時,緊急搶險過程中,安環部主任應聯系當地政府組織受災群眾迅速撒離到安全地帶,并做好生活安排;并做好治安管理和安全警戒工作。

4.3.7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4.3.9災害發生后,各單位要深入災害點,做好搶險救災物資的供應,并積極組織恢復生產,同時將災情情況收集報鎮防汛抗洪領導小組,由鎮防汛辦報上級防汛指揮部。

三、尾礦庫防震與抗震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為加強尾礦庫的防震與抗震安全管理,做好尾礦庫震前預防工作,盡量保證尾礦庫安全抵御地震災害,特制定本制度。

2

適用范圍

該制度適用于本礦尾礦庫防震和抗震安全管理。

3

職責

編制防震抗震計劃,組織相關部門進行震前安全檢查,組織防震抗震人員,組織防震抗震物資調配;震前預警,對尾礦庫現狀進行抗震評估;做好震前庫水位控制,震前加強尾礦庫巡查;震后對破壞設施修復和加固。協同保衛部負責尾礦庫防震與抗震現場應急管理。

4

內容及要求

4.1

抗震

4.1.1當選礦廠接到震情預報時,應立即停止生產并采取各種措施降低庫水位。

4.1.2礦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及時撤離下游或受潰壩影響的周邊人員及設備。

4.1.3救援人員及物資設備處于臨戰狀態,隨時準備投入救災搶險工作。

4.2

抗震標準、穩定性

4.2.1尾礦庫原設計抗震標準低于現行標準時,必須進行安全技術論證,進行加固處理。

4.2.2震前應注意庫區岸坡的穩定性,防止滑坡破壞尾礦設施。

4.2.3嚴格控制庫水位,確??拐鹪O計要求的安全灘長,滿足地震條件下壩體穩定的要求。

4.2.4應了解上游所建工程的穩定情況,必要時應采取緊急撤離、降低庫水位等措施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4.2.5震后應進行檢查,對被破壞的設施及時修復。

第四篇: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責任書

一、明確工作目標。有關鎮人民政府要強化安全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尾礦庫安全隱患,堅決關閉非法違法生產、整治無望和嚴重污染環境的尾礦庫,杜絕發生尾礦庫潰壩、垮壩等事故。

二、明確領導職責。要切實加強對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領導,有關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是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

體抓,負直接責任;相關領導按分工范圍合力抓,形成齊抓共管的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新格局。

三、明確監管責任。根據縣政府下達的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責任,有關鎮人民政府要根據部門職能分工,建立健全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和安全監督管理機制,并逐級分解抓好落實。依法履行尾礦庫安全隱患整治、環境污染整治、打擊無證非法開采等工作職責,加強尾礦庫安全專項整治,確保各尾礦庫安全專項整治目標實現。

四、明確主體責任。有關鎮人民政府要切實強化安全監管主體責任,督促尾礦庫企業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作業條件,落實各項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和完善安全工作長效機制;督促尾礦庫企業對停用庫實施閉庫,對無人主管的廢棄尾礦庫,指定管理單位,加強管理,落實閉庫工作。督促各尾礦庫企業切實強化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認真抓好尾礦庫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

五、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機制。有關鎮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制定尾礦庫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完善應急救援體系。尾礦庫業主單位應當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和器材,并每年定期進行演練。要督促建立企業與周邊農村、工廠、市場、居民點等的聯防聯動機制,遇有險情,要立即進行轉移、疏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六、建立督促檢查機制??h尾礦庫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負責督促、檢查、協調、指導有關鎮人民政府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責任的落實,并定期通報各地整治落實情況。有關鎮人民政府應建立督促檢查機制,確保尾礦庫安全整治工作落實到位,確保轄區內尾礦庫安全運行。

第五篇:尾礦庫安全標準化安全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XXX礦尾礦庫安全標準化系統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XXX礦XXX尾礦庫安全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AQ2006—2005 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 YS5418—95 尾礦設施施工及驗收規程; ZBJ1-90 尾礦庫設計規范;

尾礦庫安全監督管理規定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令第38號。

3、術語和定義

3.1尾礦庫

是指筑壩攔截谷口或圍地構成的用以貯存金屬非金屬礦山進行礦石選別后排出尾礦的場所。

3.2全庫容

某壩頂標高時尾礦庫的全部庫容,包括有效庫容、死水庫容、蓄水庫容、調洪庫容和安全庫容等五部分 3.3有效庫容

某壩頂標高時,初期壩內坡面、堆壩外坡面以里(對下游式尾礦筑壩則為壩內坡面以里),沉積灘面以下,庫底以上的空間,即容納尾礦的庫容。

3.4調洪庫容

某壩頂標高時,最高沉積灘面、庫底、正常水位三者以上,最高洪水位以下的空間。

3.5總庫容

設計最終堆積標高時的全庫容。

3.6浸潤線

為排除尾礦壩壩體滲水,增強壩體穩定性,在壩體內設臵排水系統,尾礦庫內的水沿尾礦顆粒間的孔隙向壩體下游方向不斷滲透形成滲流,穩定滲流的自由水面線稱為浸潤線

3.7尾礦壩

貯存尾礦和水的尾礦庫外圍壩體構筑物,一般指初期壩和堆積壩。

3.8初期壩

基建中用當地材料筑成的,作為堆積壩的排滲體和支撐體的壩。 3.9堆積壩

生產過程中在初期壩壩頂以上用尾礦充填堆筑而成的壩。

3.10上游式尾礦筑壩法

在初期壩上游方向充填堆積尾礦的筑壩方式。

3.11中線式尾礦筑壩法

在初期壩軸線處用旋流分級粗砂沖積尾礦的筑壩方式。

3.12下游式尾礦筑壩法

在初期壩下游方向用旋流分級粗砂沖積尾礦的筑壩方式。

3.13沉積灘

水力沖積尾礦形成的沉積體表層,常指露出水面部分。

3.14灘頂

沉積灘面與堆積壩外坡的交線,為沉積灘的最高點

3.15灘長

由灘頂至庫內水邊線的距離。

3.16壩高

對初期壩和中線式、下游式筑壩為壩頂與壩軸線處壩底的高差。 3.17總壩高

與總庫容相對應的最終堆積標高時的壩高。

3.18堆壩高度或堆積高度

尾礦堆積壩壩頂與初期壩壩頂的高差。

3.19尾礦庫擋水壩體

長期或較長期擋水的尾礦壩,包括不用尾礦堆壩的主壩及尾礦庫側、后部的副壩。 3.20員工代表

在企業員工中產生、由員工自主選舉并經主要負責人任命的代表員工職業安全健康利益的人員。 3.21關鍵任務

屬特定的工作任務,如果其未正確執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財

產損失、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 3.22事件

導致或可能導致事故的情況。 3.23危險源

可能導致傷害、疾病、財產損失、工作環境破壞或其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3.24危險源辨識 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 3.25風險評價

評價風險程度并確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風險范圍的全過程。 3.26相關方

關注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績效或受其影響的個人或團體。 3.27資源與能力

包括實施安全標準化所需要的人員、資金、設備、設施、材料、技術和

方法,以及得到證實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3.28供應商

為企業提供材料、設備或設施及其服務的外部個人或團體。 3.29承包商

在企業的作業現場按照雙方協定的要求、期限及條件向企業提供服務的

個人或團體。 3.30安全績效

指企業根據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在控制和消除職業安全健康風險方面取得的可測量結果。 4核心內容

4.1安全組織保障 4.1.1目標

4.1.1.1目標與指標的設立

4.1.1.1.1礦尾礦庫的安全生產目標是:xxxx 4.1.1.1.2 礦尾礦庫安全生產指標是:xxxx

4.1.1.1.3在制定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的同時,充分考慮法律法規要求及我礦的風險特點與核心業務 4.1.1.2目標與指標的的實施

4.1.1.2.1制定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的實施計劃。根據監測結果和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及時的對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實施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監測、修正或更新。

4.1.1.2.2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的設立、溝通、回顧的責任部門是安環科、尾礦車間。

其具體職責是:安環科具體負責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的設立和溝通;制定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監測規定;對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實施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監測、修正或更新。

尾礦車間具體負責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的實施和回顧,確保尾礦庫安全生產目標與指標的有效性。 4.1.2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4.1.2.1法律法規意識

4.1.2.1.1各級人員均應了解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要求的重要性,特別是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義務。

4.2.1.1.2定期組織調查了解各級人員的法律法規意識。

4.2.1.1.3根據調查情況,制定職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意識的提升計劃,并及時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跟蹤。 4.1.2.2需求識別與獲取

4.1.2.2.1建立安全生產法律法法規控制制度。確定渠道,識別、獲取影響尾礦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規范性文件。

4.1.2.2.2通過合理化建議活動、意見箱、調查表等渠道建立有效途徑,及時獲取職工和部門對尾礦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的需求。

4.2.2.2.3組宣科集體負責識別、獲取、評審與更新尾礦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以及其他要求,并及時傳達貫徹落實到與尾礦庫相關的所有層面的職工。 4.1.2.3融入

4.1.2.3.1將識別獲取的與尾礦庫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全面及時的融入到本企業的管理制度中。

4.1.2.3.2根據識別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的需求,對與尾礦庫相關的所有層次的人員提供培訓。 4.1.2.3.3向受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影響的人員,發放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或為其建立獲取途徑。 4.1.2.4評審與更新

4.1.2.4.1按制度定期(每季度)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的變化進行識別、獲取、評審與更新。

4.1.2.4.2確保使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的有效性。

4.1.3安全機構設置及人員任命

4.1.3.1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設臵尾礦庫管理機構或配臵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設立尾礦庫管理的尾礦車間。車間下設庫區工段和城門峒工段,分別管理兩個尾礦庫。同時在我礦技術科配備了尾礦庫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在車間配備了專職的安全員。

4.1.3.2礦山的安全管理人員、應急救援人員等特殊職位人員都由礦主要負責人書面任命。

4.1.3.3被任命的人員都接受相關的培訓,并具備必要的知識和能力。

4.1.4安全生產責任制

4.1.4.1建立尾礦庫所有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主要責任人、管理人員和各崗位作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

4.1.4.2安全生產責任的描述具體、簡明、界定清晰并能考核。 4.1.4.3針對尾礦庫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制定、溝通、培訓、評審與績效測量等環節建立管理制度并明確人員及職責。 4.1.4.4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規定礦主要負責人對本礦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4.1.4.5礦主要負責人和管理層人員都明確自己對安全生產的領導責任,并以實際行動表明對安全生產的承諾。

4.1.4.6安全生產責任制人手一冊,確保各崗位人員對本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充分理解,特別是主要責任人和管理層人員。 4.1.4.7安全生產責任制定期評審,并根據需要予以更新。

4.1.5文件與資料控制

4.1.5.1文件控制要求

4.1.5.1.1建立文件控制的管理制度,確保尾礦庫安全規章制度產生、使用、評審、修訂以及控制的效力和效率。

4.1.5.1.2定期或不定期對安全規章制度進行評審,必要時予以修訂或廢除。

4.1.5.1.3確保安全規章制度能被所需要的人員獲取。 4.1.5.2安全規章制度

4.1.5.2.1根據風險和作業性質,建立健全尾礦庫安全規章制度。 4.1.5.2.2尾礦庫安全規章制度包括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培訓教育制度、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重大隱患整改制度、職業危害預防制度、特殊工種管理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設備和設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獎懲制度。 4.1.5.3安全記錄要求 4.1.5.3.1對主要的安全生產過程、事件、活動建立安全記錄,并確保安全記錄的有效控制。

4.1.5.3.2所有安全記錄確保符合下列規定: ——內容真實、準確、清晰; ——填寫及時、簽署完整; ——標識明確、編號清晰; ——易于識別與檢索; ——完整反映相應過程;

——明確保存期限,并按期限保存。

4.1.6外部聯系與內部溝通

4.1.6.1建立外部聯系渠道,外部聯系實行歸口管理,分別由礦辦公室、安環科等部門聯系與協調,確保與外界就相關安全事項進行及時有效的聯系。

4.1.6.2采用文件化的形式,及時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事項,特別是可能影響尾礦庫下游居民安全健康及相關方面的事項。

4.1.6.3建立文件化的內部溝通制度,明確溝通的方式、時機、內容、職責及信息的處理。

4.1.6.4主要負責人定期與員工就安全問題進行溝通,召開安全問題討論會,收集員工關心的問題并及時處理。

4.1.6.5建立合理化建議制度,聽取員工和相關方面的意見及建議。合理化建議制度有效地執行,以確保管理層以公平的方式來評審所提出的各項建議。

4.1.6.6合理化建議箱放臵在辦公樓一樓走廊,合理化建議表放臵各車間、單位安全組,以方便職工獲取。

4.1.7承包商的選擇與管理

4.1.7.1建立承包商的選擇、評價與管理制度,確保承包商的能力滿足企業的要求。

4.7.1.2與承包商簽訂的合同應明確雙方的安全生產責任與義務 4.1.7.3確定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并保存批準過程相關的記錄。 4.1.7.4識別承包商工作給礦山帶來的風險,并在允許承包商的員工使用礦山的設備、設施前,對其進行安全交底和培訓。

4.1.7.5對承包商的服務過程實施檢查,以識別并控制承包商造成的風險。

4.1.8安全投入

4.1.8.1制定確保安全生產費用投入并有效管理的制度。安全生產費使用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內容: ——按規定足額提取經費; ——??顚S? ——專門賬戶管理;

——安全措施計劃的編制要求; ——責任部門、人員及職責。 4.1.8.2礦山主要負責人確保尾礦庫安全生產所需的投入,并承諾對因投入不足所導致的后果負責。

4.1.8.2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用于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本質安全程度。

4.1.9工傷保險

4.1.9.1完善職工工傷保險管理制度。

4.1.9.2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并為職工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

4.2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4.2.1辨識與評價要求

4.2.1.1辨識與評價要求

4.2.1.1.1建立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制度,辨識各類危險源,系統進行風險及其影響的識別與評價,特別是重大危險源及其風險。 4.2.1.1.2確保不同層面員工參與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過程。 4.2.1.1.3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考慮所有的活動、設備、設施、人員和管理,包括: ——正常和非正常的情況 ——現在和計劃的生產活動 ——內部和外部的改變

4.2.1.1.4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結果文件化,并定期進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回顧。 4.2.1.1.5選擇與我礦相適應的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的方法,并確保方法的適應性、一般性、可重復性及可評價性。 4.2.1.1.6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方法能提供充足的信息。 4.2.1.1.7當員工安全健康與財產保護發生矛盾,優先考慮確保員工安全健康的措施。

4.2.1.1.8持續地進行風險評價,及時處理重大風險。

4.2.2尾礦庫風險評價

4.2.2.1對尾礦庫進行初始風險評價,評價過程充分考慮內外部因素。 4.2.2.2對生產流程進行識別,建立關鍵流程及其關設備設施清單,并對其進行風險評價,分析與之相關的安全及故障模型,依據分析結果制定針對性措施。

4.2.2.2依據初始風險評價結果進行風險分級管理,初始風險評價結果問價化。

4.2.3關鍵任務識別與控制

4.2.3.1建立關鍵任務識別與分析制度,完成關鍵任務風險分析。 4.2.3.2認定需要工作票,或經許可方可進行作業的范圍,并對工作票或許可的簽發人進行培訓和能力評估。定期對工作票或經許可方可作業的范圍進行評審與更新。

4.2.3.3建立任務觀察制度,確保在所需現場,按照計劃執行完整任務觀察與局部任務觀察。 4.2.3.4實施任務分析并編制關鍵任務清單,依據關鍵任務分析和作業實際情況編寫作業指導書。

4.2.3.5執行任務分析與觀察的人員接受相關培訓,具備相關知識和能力。

4.3安全教育培訓 4.3.1員工安全意識

4.3.1.1建立對員工識別、監測、提升安全意識的制度。提供必要的充足的教育培訓資源,保證有關人員具備良好的安全意識和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和能力。

4.3.1.2對員工的安全意識進行辨識,考察員工對安全健康問題的掌握與熟悉程度。建立監測、跟蹤意識提升效果及深層次意識培訓需求的機制。

4.3.1.3安全教育培訓將根據職工的實際情況,分入廠教育、轉崗教育、復工教育。教育分我礦、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

4.3.1.4建立全員安全教育計劃,堅持每周班組安全活動,學習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企業規章制度,運用各種事故案例,開展各種安全活動,提高職工安全意識。

4.3.2培訓

4.3.2.1識別、分析培訓需求。培訓需求的識別針對所有員工和所有作業過程,并充分考慮:用工連續性;變化的需求;特定崗位的能力要求;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風險評價結果。

4.3.2.2針對已識別的培訓需求,制定包括下列內容的正式培訓計劃:培訓目標;培訓大綱;培訓教材;培訓時間;培訓內容;培訓方式;考核方式。

4.3.2.3保存所有培訓過程和結果的記錄。

4.3.2.4建立培訓的適宜性評估機制,對培訓數量與培訓效果等進行評估。

4.3.2.5使用適當的方式測試學員的能力,同時評估培訓效果。評估途徑包括:學員反饋;績效改善調查;管理層反饋;測試結果的分析;現場應用能力的跟蹤。

4.3.2.6培訓負責人就一下內容接受培訓: ——事故調查分析技術;

——危險源辨識、分析評估和風險控制技術; ——溝通技巧; ——檢查、審核技術; ——法律依從性管理; ——應急管理; ——職業衛生管理; ——變化管理。 4.4尾礦庫建設

4.4.1尾礦庫勘查、設計、施工與驗收

4.4.1.1建立尾礦庫建設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包括: ——建設項目“三同時”的要求;

——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和“驗收評價”的要求; ——對承擔勘探、設計、施工的單位的資質審核; ——所有階段和活動各單位的任務、職責和權力; ——各單位的各階段和活動的流程銜接; ——勘探、設計、施工、驗收和批準的資源分配; ——各單位各階段驗收程序;

——參與勘探、設計、施工單位的管理銜接; ——資料、圖紙及施工記錄的保存。

4.4.1.2企業妥善保存地形測量、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勘察等相關資料。

4.4.2尾礦庫的閉庫與再利用

4.4.2.1建立尾礦庫閉庫與再利用管理制度,對閉庫與再利用進行有效控制。

4.4.2.2制定尾礦庫需要重新啟用或改作他用時的相關制度。 4.4.2.3尾款庫閉庫設計、施工、管理等應符合相關規范標準。 4.5尾礦庫運行

4.5.1尾礦輸送、筑壩與排放

4.5.1、1建立完善的尾礦濃縮設施、尾礦輸送、筑壩、排放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明確下列管理要求: ——操作人員的要求; ——維護要求;

——檢驗、測試及試驗要求; ——報廢要求;

——技術資料、圖紙和記錄管理要求。

4.5.1.2加強尾礦輸送線路的維護管理,做好尾礦輸送系統損壞、維修記錄。

4.5.1.3根據AQ2006-2005和其他相關規定的要求,制定子壩的堆筑與排放操作規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4.5.1.4編制尾礦庫年、季度作業計劃和詳細的運行圖表。 4.5.1.4壩體出現沖溝、裂縫、塌坑和滑坡等現象時,應及時妥善處理。

4.5.2水位控制與防汛

4.5.2.1制定水位控制安全管理制度、尾礦庫防汛措施和排洪設施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尾礦庫防洪能力滿足AQ2006-2005的要求。 4.5.2.2汛期前應對排洪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和疏浚,確保排洪設施暢通。庫內設臵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標明正常運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4.5.2.3制定連續降雨發生跨壩的措施。

4.5.2.4洪水過后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及時修復,并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

4.5.3尾礦壩滲流與防震、抗震

4.5.3.1制定尾礦壩滲流控制措施和排滲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4.5.3.2按規定對壩體浸潤線進行觀測,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 4.5.3.3當壩體侵潤線超過控制線時,經技術論證并得到批準后,及時增設或更新排洪設施。

4.5.3.4制定尾礦庫防震與抗震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設計的抗震標準進行尾礦庫防震與抗震管理。

4.5.4作業現場安全管理

4.5.4.1基于風險評價建立了下列安全管理制度: ——電力線路管理制度; ——照明管理制度;

——危險地段安全警示標志管理制度;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4.5.4.2針對體檢要求制定體檢計劃。 4.5.4.3制定職業危害控制制度和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4.5.5變化管理

4.5.5.1建立變化管理制度并確定部門、人員及其職責。 4.5.5.2實施變化前,進行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 4.5.5.2變化的相關資料完整移交。

4.6檢查 4.6.1一般要求

4.6.1.1制定尾礦庫安全檢查制度,確保所進行的安全檢查覆蓋所有作業場所、活動、設備、設施、人員和管理。 4.6.1.2所有檢查記錄存檔并可獲取。

4.6.2日常巡檢和定期觀測

4.6.2.1對尾礦庫實施日常巡檢和定期觀測。日常巡檢和定期觀測內容包括:

——識別并糾正尾礦工不當的行為; ——輸送、排放設備、設施的狀況; ——尾礦壩有無不良的狀況; ——壩體沉降是否有突變; ——排滲設施有無不良的狀況; ——浸潤線的高低; ——排洪設施有無不良的狀況; ——周圍地質環境是否變化; ——周邊是否有亂采濫挖現象; ——有無外來尾礦影響; ——有無放牧和開墾現象; ——糾正與預防行動的效力。

4.6.2.2檢查和定期觀測清單存檔并進行回顧更新。

4.6.3防洪安全檢查

4.6.3.1按規定對尾礦庫進行防洪安全檢查。防洪安全檢查內容包括: ——檢查尾礦庫設計的防洪標準是否符合規定; ——尾礦庫水位;

——尾礦庫干灘長度、平均坡度和灘頂高程;

——尾礦庫在最高洪水時壩的安全超高和最小干灘長度是否滿足要求;

——排水井、排水斜槽、排水涵管、排水隧道、溢洪道和截洪溝等排水構筑物有無變形、位移、損毀、淤堵,排水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4.6.3.2針對檢查內容制定標準的檢查表,反映排洪系統特定的危害。

4.6.4壩體安全檢查

4.6.4.按規定對尾礦壩進行安全檢查,安全檢查內容包括: ——外坡坡比; ——位移; ——縱、橫向裂縫; ——滑坡狀況; ——浸潤線位臵; ——排滲設施和滲漏狀況; ——壩面保護設施。

4.6.4.2針對檢查內容制定檢查表,并對檢查表進行回顧和更新。 4.6.4.3對執行檢查的人提供包括危害識別、分類以及補救行為和報告要求的培訓。 4.6.4.4所有專項檢查記錄存檔并能方便獲取。

4.6.5庫區安全檢查

4.6.5.1按規定對尾礦庫庫區安全檢查。庫區安全檢查內容包括: ——周邊山體滑坡、塌方、泥石流和溶洞等情況; ——違章爆破、采石和建筑; ——違章進行尾礦回采、取水;

——外來尾礦、廢石、廢水和廢棄物排入; ——放牧和開墾。

4.6.5.2針對檢查內容制定安全檢查表,并對檢查表回顧和更新。 4.6.5.3所有專項檢查記錄存檔并能方便獲取。 4.6.6糾正與預防措施

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實施的保障制度,確保對安全標準化系統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保障制度明確規定以下內容:

——依據問題的嚴重性,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計劃; ——實施糾正和預防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及時反饋糾正和預防的實施情況及其有效性,并與員工和相關管理層進行溝通;

——必要時需要對糾正和預防的實施情況及其有效性進行評審; ——保存及管理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紀錄的要求。

4.7應急管理 4.7.1應急準備

4.7.1.1認定緊急情況

4.7.1.1.1根據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結果,并考慮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以及以往事故、事件和緊急狀況的經驗,認定潛在的緊急情況。 4.7.1.1.2認定緊急情況時,應特別關注:

——自然災害導致的潰壩事故,如洪水、泥石流、地震等; ——周邊環境導致的潰壩事故,如外來尾礦、廢水,周圍采礦作業,庫內采、選尾礦等;

——工藝和設施導致的潰壩事故,如水位超過警戒線、排洪設施損毀、排洪系統堵塞、壩體深層滑動等。 4.7.1.2應急準備管理

4.7.1.2.1設立應急管理機構并指定專人管理應急工作,并根據應急演練中的風險和企業內外部事故、事件的應急經驗,及時完善應急準備工作。

4.7.1.2.2定期評審與我礦有關的外部應急部門,如消防、醫療部門。 4.7.1.2.3將評審可能造成我礦緊急情況的外部機構及其影響,如危險貨物的供應商及其危險物品的類型、數量、位臵的信息等。 4.7.1.3建立應急管理及響應制度,應急管理及響應制度應包括以下要求:

——緊急事件認定要求; ——應急預案編制要求; ——緊急事件組織準備要求; ——應急裝臵配臵要求; ——緊急事件演習要求; ——相互支援識別與協調要求。

4.7.2應急計劃

4.7.2.1配備編寫應急預案的人員,針對認定的緊急情況建立應急管理及響應制度,編制應急預案,并明確有關人員的職責及履職方法。 4.7.2.2編制應急計劃時考慮: ——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結果; ——安全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 ——以往事故、事件和緊急狀況的經驗; ——現有的應急能力和應具備的應急能力; ——專業應急部門可以支援的應急能力; ——政府在應急管理中的作用等。 4.7.2.3應急計劃的內容應包括: ——接警與通知; ——指揮與控制; ——警報與緊急公告; ——應急資源; ——通訊;

——事態監測與評估; ——境界與治安; ——人員疏散; ——醫療與衛生; ——公共關系; ——應急人員安全; ——搜索與援救; ——泄漏物控制; ——現場恢復。 4.7.3應急響應

4.7.3.1編制緊急事件應急預案,設立應急指揮機構。

4.7.3.2根據事故或緊急情況確定啟動應急程序,并按事先規定的相應級別實施應急響應。

4.7.33確保足夠的應急能力支持。

4.7.4應急保障

4.7.4.1建立完善的應急組織機構,并規定職責及作用。設立應急控制指揮中心時,確保其具備必需的能力。

4.7.4.2根據認定的緊急情況,建立應急響應隊伍,包括: ——消防; ——醫療救護; ——搜索與援救; ——安全保衛; ——通訊; ——搶修。

4.7.4.3根據認定的緊急情況配備必須裝備,包括: ——通訊設備; ——急救用品;

——緊急備用電源、設備及物資; ——攝影設備;

——應急人員的識別標識; ——急救防護用品。

4.7.4.4為應急人員提供完整的應急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培訓。 4.7.4.5我礦在配臵應急裝備時,考慮外部可以支援的應急能力,并建立正式的相互支援協議。

4.7.5應急評審與改進

4.7.5.1建立規范應急演練及對應急預案評審的制度,定期評審和更新應急計劃,確保所需的應急計劃。 4.7.5.2應急預案評審制度明確下列內容:

——應急預案評審的頻率;

——應急預案評審的組織要求;

——應急演練的方法;

——應急演練的頻率;

——應急演練的策劃要求。

4.7.5.3根據認定的緊急情況,按計劃進行演習。

4.8事故、事件報告、調查與分析 4.8.1報告

4.8.1.1制定事故、事件報告制度,制度闡明事故、事件的定義及類別,報告的范圍、時間及方式,事故、事件的響應程序。

4.8.1.2為事故、事件的報告提供暢通的渠道。對報告的事故、事件進行登記建檔并定期審查,以確保所有的事故、事件均得到有效調查和處理。

4.8.2調查

4.8.2.1建立事故、事件調查與跟蹤制度,明確事故、事件類型,調查人員的組成,調查內容,調查要求,調查方法,溝通方式、對象與時間。

4.8.2.2調查過程考慮專業技術需要,必要時有專業技術人員參加。 4.8.2.3在形成調查報告之前,應與所涉及的職工進行交流。 4.8.2.4調查遵照“四不放過”的原則,確保查明事故、事件的直接與間接原因和標準化規范系統暴露的問題,調查報告應提出事故、事件的處理意見和防范措施的建議。

4.8.2.5對所有相關文件和資料進行整理,并歸檔保存。

4.8.3統計與分析

4.8.3.1 明確事故、事件統計分析的指標要求、內容要求、時間要求和統計方法,為事故、事件的統計分析提供足夠的資源。

4.8.3.2按要求公布統計分析結果,并向管理層匯報事故、事件統計分析結果。

4.8.3.3對記錄的事故、事件進行統計分析比例,對事故、事件統計進行回顧并與上進行比較。

4.8.3.4對職業病癥進行評估,辨識非職業病或職業病。 4.8.4事故、事件回顧

4.8.4.1對事故、事件的回顧做出明確規定,要求員工、班組利用班組例會等定期進行事故、事件回顧,引發討論學習以總結經驗教訓。 4.8.4.2回顧已發生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4.8.4.3通過個案研究或展示促進了解,鼓勵討論。

4.9績效測量與評價 4.9.1績效測量

4.9.1.1制定安全績效檢測制度,制度包括監測內容及計劃、監測人員能力要求、監測過程要求、記錄要求和溝通回顧要求。 4.9.1.2按監測計劃進行監測,監測內容包括: ——目標; ——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事故、事件調查完成率; ——職業危害監測;

——糾正和預防行動完成率及其效果效率; ——安全、健康有關數據統計和分析情況 ——任務分析及任務觀察、執行情況; ——變化管理回顧情況; ——培訓情況; ——法律法規依從程度; ——持續改進安全標準化系統效力的情況; ——安全投入。

4.9.1.3明確監測頻率、監測范圍與位臵、監測程序與標準、資源配備和監測方法與技術。

4.9.1.4對收集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用分析結果說明標準化系統的事宜性和有效性,監測結果與相應人員溝通并保存。

4.9.2系統評價

4.9.2.1內部評價

4.9.2.1.1建立安全標準化系統內部評價制度,對企業的安全生產績效進行測量,為安全標準化系統的完善提供足夠信息。 內部評價制度包括以下方面: ——組織要求; ——時間與人員要求; ——評價方法與技術要求; ——過程要求;

——評價報告與分析要求。

4.9.2.1.2安全標準化系統是動態完善的過程。根據內外部條件的變化,定期和不定期對安全標準化系統進行評定,不斷提高和完善安全標準化水平,持續改進安全績效。 4.9.2.1.3內部評價每年至少一次。 4.9.2.2外部評價 4.9.2.2.1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對安全標準化的實施進行監督,對不符合標準化要求的提出改進意見,以促進安全標準化的實施效果。 4.9.2.2.2政府安全監管部門定期組織安全標準化的評定。 4.9.2.2.3尾礦庫評價應明確給出企業安全標準化等級。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衛計委主任述職報告下一篇:未交流干部監督意見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