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機專業合作社簡介

2022-10-05

第一篇:農機專業合作社簡介

農機專業合作社簡介

多元合作促發展,互惠共贏奔小康

XX縣XX農機專業合作社簡介

一、概況

XX縣XX農機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8月,位于XX縣XX街道XX居委北107國道路西,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注冊資金660萬元,占地面積33畝?,F有大型拖拉機58臺,小麥聯合收割機68臺,玉米收獲機22臺,糧食烘干機2臺。辦公用房800平方米,曬場4000平方米。2017年11月,又將以種植、農機等為主的10個合作社聯合一起,成立了“XX縣XXX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多次被評為省、市、縣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2015年被評為“河南省平安農機合作社示范社”;2016年、2017年連續被評為“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

二、搞好幫扶獻愛心

1、幫生產;在扶貧幫扶工作中,合作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每年三夏、三秋期間,都出動收割機,拖拉機為貧困戶免費收割,耕種。平均每年免費為貧困戶收割小麥、玉米300多畝。

2、教技術;XX農機專業合作社同時開設了農機駕駛培訓學校,凡是貧困戶中家庭成員來參加培訓的,一律免費。

3、助脫貧;安排貧困戶家庭中有勞動能力的人員到合作社打工,增加經濟收入。兩年來,共對XX個居委會XXX戶貧困戶進行了幫助,使他們在合作社的幫助下,由貧困逐步向脫貧邁進。其中,XX村X組貧困戶XXX在合作社的幫扶和帶動下,于2018年已經脫貧。2017年,XX農機合作社被XX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表彰為幫扶先進單位。

三、服務三農促增收

1、深松土地,提高地力。為了改善土壤水肥環境,提高耕地生產潛力,2018年秋季,XX農機合作社利用國家農機項目資金,免費為農戶深松土地32000多畝。

2、實行訂單作業,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合作社增益。目前合作社流轉農戶土地2218畝,托管農戶土地4000多畝,實行訂單作業。即:農戶把耕地托管給合作社,農戶麥季先期每畝支付260元,合作社負責種子、化肥、農藥、除草劑及耕、種、收;收獲后農戶再付給合作社耕、種、收、植保等作業費用120元,然后合作社以每斤高于市場5分的價格進行回收。流轉和托管的土地,年種植小麥、花生、玉米等糧食作物4200余畝,年生產銷售糧食2180余噸,有力的帶動了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3、開展電子商務,實行“互聯網”+“現代農業”。為了更好的服務三農、幫助農民增收,2017--2018年,XX農機合作社成立了“XX縣聯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注冊了以谷類、新鮮蔬菜、水果、活動物、樹木、植物種子為范圍的“XXX”商標。不僅為合作社農產品的銷售打下了保障基礎,而且為速度更快、效益更高的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提供了信息渠道和平臺。

四、服務社會,實現多贏

近幾年來,在XX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合作社逐漸壯大,每年組織大型收割機30--40臺參加全國麥收會戰。XX農機合作社每年麥收與政府簽訂秸稈有償打捆協議,組織秸稈打捆機10余臺為XX個居委會的麥田秸稈進行打捆回收,秋季與農戶簽訂玉米秸稈青儲協議。有利于秸稈禁燒工作的開展,政府滿意;方便了農民耕作,群眾樂意;秸稈打捆后銷售增加了收入,合作社得利;秸稈得到再利用,減少了污染,保護了環境,整個社會受益。

在以后的發展中,我們將為合作社做大做強共同發展,團結合作,鼓足干勁。努力向著更高、更遠、更美好的目標邁進!

2019年1月17日

第二篇:農機專業合作社先進事跡簡介

促進農機發展 合作共創致富

吉安市青原區爐下農機專業合作社先進事跡簡介 吉安市青原區爐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后被評為“市級合作社示范點”、“省級合作社示范點”,多次被評為市級“十佳”優秀合作社。合作社企業法人劉漢湘,被評為“全省農機先進個人”,吉安市百名農民“創業標兵”,青原區首屆“優秀人才”獎,青原區“十佳”農村科技致富能手以及被列為新圩鎮“三培兩帶”的帶頭人和“種植能手”。

一、合作社發展

新圩鎮是個種糧大鎮,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大部分年輕強壯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在家務農的絕大多數是些老弱病殘者。特別是農忙雙搶季節,原來的牛耕木犁原始耕作方式給農民增產增收帶來很大困難,并有撂荒現象。針對這一矛盾,村支部書記劉漢湘思考再三,認為機械化耕作勢在必行,也是今后的發展方向,在中央出臺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大背景下,為排民憂,解民難,于2006年10月23日,在青原區工商局登記注冊掛牌成立了吉安市也是全省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時辦理了組織機構代碼證并依法進行稅務登記,由劉漢湘任法人代表和合作社董事長,購買了一臺大型拖拉機(704型)、一臺收割機為農戶耕地、收割。特別是一些老弱病殘者優先照顧,價格優惠,得到群眾的好評。2007年7月1日農業合作社法正式出臺,2007年7月10日,法人代表到工商局更名。吉安市第一家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成立,注冊資金63萬元,共擴展社員129名,該社全部

農民、社員取得了合作社頒發的社員證,合作社目前80%的社員擁有農業機械。合作社擁有大型耕作拖拉機5臺、收割機34臺、旋耕機6臺、開溝機3臺、挖掘機1臺、打穴機1臺、開荒玉華犁1臺、手扶拖拉機、耕整機28臺、插秧機7臺(其中1臺高性能乘坐式插秧機)、育秧大棚33座、育秧播種機流水線1套、育秧硬盤24000個、機動式噴霧器7臺(其中1臺大型輪式噴霧器)、滅蟲燈60多盞,農業機械總價值280多萬元。2009年合作社著手建立一棟培訓大樓、機具車庫、維修車間,共計1500多平方米,做到農機閑時有地方停放,農機故障有地方維修、有人維修,機械操作有地方培訓,解決了農業機械停放和維修的一大難題。

二、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市場運作行為

1、規范運作。一是農機合作社的財務公開,每季度向社員公開財務收支情況,讓社員明白放心;二是合作社所有農機具對外作業,統一由合作社負責業務聯系和財務收支管理;三是出臺了社員自有耕地作業優惠條件,合作社社員每畝機收、機種、機耕的價格比市場價優惠10元。

2、完善制度。理事會、監事會由社員通過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推選劉漢湘為合作社理事長,同時制定了《青原區爐下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章程》,完善了合作社內部管理制度,實行社員大會、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理會“四會制度”,重大事項執行“一人一票”表決制度。

3、強化服務。一是聘請市農機局專家和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給

社員授課,對社員進行農機操作技術維修培訓,多次舉辦培訓班;二是為社員提供機耕、機收、機插、農機維修等服務,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拓展服務范圍,提高經濟效益

2007年,合作社在爐下村建立1000畝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基地,做到統一耕種品種、統一浸種育秧、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機耕機收、統一配方施肥的“五統一”工程。從提供種子至機耕、機收、機插、病蟲害防治、機噴,為群眾每畝降低成本50元,其中,種子優惠2元/斤,優惠10元/畝;機耕、機插、機收分別優惠10元/畝;病蟲害綜合防治只收取燃油費4元/畝,群眾可節省資金10元/畝?;剞r民全年種糧增收13萬元,合作社帶動受益農戶2800多戶。

2008年冬季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該社以每畝30元的價格從爐下村委會轉入935畝土地,從富灘鎮社山村轉入782畝土地,共計1717畝,所有流轉來的土地全部建成了油菜高產示范基地,示范品種為“贛油雜1號”,從機耕、開溝、機噴到機收進行一條龍機械化操作,產量達到235斤/畝,增收115元/畝,為社員增收197455元。

2009年,為進一步提高農機合作社機械化作業能力,加大服務力度,我社又購進福田324拖拉機1臺、1.6米旋耕機2臺、手扶拖拉機3臺、收割機5臺、插秧機1臺。

2010年,在國家農業部推行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和江西省推動“推進機插秧 創建高產縣”活動的深入開展的倡導下,該合作社

作為省級20個工廠化育秧示范基地之一,按照青原區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示范試點方案要求,做好了如下工作:

(一)深入學習,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術服務模式。該社年初安排技術人員到省農機局參加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理論學習,同時聘請省、市、區農機局技術專家進行實地指導,培訓專業大戶,讓農民親自了解水稻工廠化育秧技術。采取基地帶大戶,大戶帶農戶的基本形式,發展基地育秧種植面積700畝,大戶育秧種植面積500畝,農戶育秧種植面積200畝。以整村示范試點逐步向全鎮乃至全區推廣。

(二)精心組織,制定了一系列職責分明的工作措施。爐下農機合作社以村黨支部書記劉漢湘同志帶領的村級班子做基礎,分工明確,職責分明。行政管理由黨支部書記劉漢湘負責,技術管理由劉文均負責,財務管理由易宇航負責。其他同志分別負責相關協調工作。

(三)超前準備,做好了一系列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該社選擇了育秧溫室大棚和簡易大棚相結合的形式,綜合了水稻育秧與蔬菜栽培。既減少了成本,又充分利用了空間。

(四)制定進度,確保了一系列項目實施的進度。在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項目的帶動下,合作社的1500多畝地實現了糧食增產,切切實實的增加了社員的收入。

到目前為止,農機合作社為農民收割水稻43500畝,耕地27210畝,機插2640畝,作業純收入212.16萬元。合作社處在起步階段,功能、設施還不完備,走發展規范化建設合作社之路,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逐步解決:一是資金不足,實現機械化全程服務的設備配型、數量滿足不了農業生產的需要。二是合作社管理工作尚需完善,特別是

財務管理問題亟待解決。三是對管理人員、農機人員需加強培訓,提高管理者水平和農機人員技術素質。在今后的農機化合作社發展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把合作社越辦越好!

第三篇:農機合作社簡介

壺關縣集店鄉東關壁村六合農機合作社

內容提要: 集店鄉作為全省“農機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示范鄉”,必須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又必須具備自身的建設和發展特點。綜合分析全鄉工業、農業、牧業、商貿流通業的基礎情況,以農業全程機械化為龍頭的現代農業應當成為集店鄉獨具特色的支柱產業,同時又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理當列為我鄉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

(一)農機基礎

——組織領導基礎較好。集店鄉十分重視全程農業機械化。特別是全省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示范區建設實施以來,打造農業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樣板,進行了全心投入、全力武裝和全面建設,努力擴大集店鄉在農業機械化示范中的影響和輻射作用,使東關壁村不僅被確定為重點武裝的示范單位,還被確定為農業機械化示范聯系點取得了許多政策優惠。

——農機配備水平很高。憑借省農發辦和市財政的大量資金投入,配套農業機械,大力加強庫房建設,提高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使東關壁具備了實施全程農業機械化的硬件條件?,F擁有大、中型拖拉機

臺,其中包括英國進口凱斯

臺,每臺價值

萬元,

型機車 臺,價值

萬元;擁有大型收割機

臺、大型青貯機

臺,每臺價值

萬元;還擁有其他配套農機具

臺,農機設備總量達到

臺(套)。建起車庫

平方米外,并計劃今年再建農機培訓基地

平方米、鋼構架庫房

平方米。

——經營運作形式理想。全程農業機械化的實施使集店鄉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發展條件和發展空間。所以去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在省市各級領導的悉心關懷、大力支持下,在長治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發揮農機裝備設施的使用效益,推動全程農業機械化,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凝心聚力,真抓實干,銳意創新,以組建農機合作社為依托,啟動了農業機械化耕作示范工程。

月,鄉黨委、政府悉心指導東關壁成立了六和農機專業合作社。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采取股份制形式,把國家補助投入形成的資產拆分成股份,作為集體股劃歸合作社代行經營權,廣泛組織動員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和非農業資本的社會自然人投資入股。到目前為止,入股社員投資額達到

萬元,農業機械化作業得到了迅速啟動和實施。

——管理問題解決較好。為辦好農機合作社,切實強化農機事業管理, 在廣泛學習本地、外地農業機械化管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摸索總結出了自身的成功做法。首先是較好地解決了經營模式問題。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實行股份制經營。以謀求成員的共同利益為宗旨,組織實施全程機械化生產,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維修、培訓、咨詢服務;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和民主管理,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接受農機主管部門指導,組織實施國家支持的農村發展項目;成員入股自愿、退股自由、地位平等、權力均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以個人賬戶出資額和公積金份額為限,承擔入相應的經濟責任。其次是較好地解決了盈余分配問題。明確規定,由國家補助投入形成的資產集體股,暫不參與紅利分配,每年只按作業量或交易額提留一定比例的公益金;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土地承包人和非農資本的社會自然人入股,資金或資產折合金額記為個人股,參與紅利分配,分配額度根據投入比例大小確定;個人股每份

元,入股人員投入資金份額不限。第一個入股年限成員不得中途退股,在紅利分配后退股的,要扣除各種風險損失、費用和固定資產折舊,再返還剩余的股金。第三是較好地解決了管理監督問題。對合作社成員,規定了“八項權利”和“七條義務”,同時對資格條件、資格終止、成員的退出等都做出了具體規定;對合作社組織,設立成員大會,為合作社管理最高權利機構,每年至少開會一次,討論和決定合作社的重大問題,還成立了理事會、監事會,前者行使法人代表權力,后者行駛監督權力。此外,合作社還建立健全了一系列 規章制度,用以激勵、約束合作社成員搞好生產經營。如生產管理,實行了“六統一”,即機具統一停放,作業統一指揮,質量統一驗收,收費統一標準,油料統一供應,設備統一維護;財務管理做到“四確保”,即確保核算公平、公正、公開,確保公益金提取合理,確保股份分紅兌現,確保固定資產保值增值;人員管理也達到“三懂四會”標準,聘用的技術員、修理工要懂機械構造、懂機務規章、懂生產技術,做到會操作、會保養、會排除故障、會使用機械作業,為搞好運營提供了人才保證。

(二)運營現狀

針對農村“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對實施農業機械化產生的阻力和影響,集店鄉大力活化運營方式,堅持與農民互利共贏,力求以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

一是實行了土地規?;洜I。直補款發給農民。依照民間土地流轉價格,動員農戶以土地入股,經營權流轉給合作社,合作社與農民共享紅利、共擔風險;采取合同約定的方式,“反租倒包”土地,租金略高于民間價格,年初一次性給付;實行“訂單作業”,為農民提供有償的耕作服務,收費標準視作業量大小、隨行就市確定。到目前為止, 已有

戶農民以土地入股,面積達

公頃;共包租、完成“訂單作業”

公頃,其中跨區作業

公頃,打破了小家小戶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也減少了生產成本,提高了土地耕種效益。目前看,已實行機械化耕種的土地每公頃增產一成糧食毫無問題,

公頃土地至少增產

萬斤。而出租土地的農戶,既拿租金又得直補款,每公頃土地什么都不用管即可坐收

元。 二是實行了作業標準化管理。改變粗放的耕作方式,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力求作業規程一致、標準一貫、質量一流。利用大型機械統一進行整地,土地全部深松深翻、整平耙細;統一購買種肥,大力落實測土配方施肥的相關技術要求;統一安排種植計劃,適時早種,保證一次播好種、一次拿全苗;統一實施田間管理,搞好中耕、施肥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搞好秋后統一收獲、統一銷售,追求更好的經濟效益。由于以大型現代化裝備推進標準化作業,目前集店村的耕地質量得到改善,農業抗災能力和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可以說是豐收在望。從另一個角度看,實施標準化作業也起到了節本增效作用。如統一購買種肥、統一實施田間管理、統收統銷糧食等,每公頃土地至少節本增效

元。

三是實行了農藝集約化推廣。以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符合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方向。集店鄉重點應用高附加值、性能先進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在抓好機械播種、深施肥等常規項目的同時,在生產環節上擴大應用領域,向玉米寬窄行種植、精量播種等新技術方面延伸。共種植寬窄行玉米

公頃,可實現糧食增收

萬元。秋后收割,還將利用新購進的大型青貯機實施秸桿青貯作業,讓玉米秸桿成為新的增收來源。

四是實行了產業發展多樣化。集店鄉的農業全程機械化為農機產業的多樣化發展打下了雄厚基礎、提供了廣闊空間。今年,農機合作社在對集店村周邊村開展了玉米種植跨區作業的同時,在鄉村環境衛生整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可觀收益,共實現收入

多萬元。依靠上級投入,目前集店鄉正在準備實施機械噴灌設施建設,擬新建噴灌圈

個,耕地噴灌面積可達

公頃。同時,從今年秋天開始,集店鄉將利用大型青貯機械設備,以青貯為依托發展生態養殖業和生態飼料倉儲銷售業,做好玉米秸桿增收的文章。

(三)產業效益

實施全程農業機械化,給 集店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巨大動力和旺盛活力。今年,將完成對

公頃土地的連片規模經營,并盡可能多地搞好合同作業、訂單作業,計劃機械收割玉米

公頃、秋季深松整地

公頃。年內,農機合作社可實現收入

萬元以上,實現純利潤 萬元。除此之外,農業機械化還可為集店鄉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

一是解放了勞力,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和多渠道致富增收。農業機械化改變傳統耕作方式,節省人力、提高效率的優勢十分明顯。合作社連片耕種的

公頃土地,現在只用原來勞動力的20%就可以搞定,其它80%的勞動力都可以轉移到

二、三產業中去,另走生財之路。由于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今年僅集店村就有

多名勞動力獲得解放,或進廠務工,或外出打工,或在家創業,都拓寬了致富門路。進本地園區企業務工人數達

人,可實現增收

萬元;新增赴外打工人員

人,可實現增收

萬元;從事牧業和

二、三產業的人數也增加了10%。預計今年,這個村農民人均收入可接近8000元,比上年增長20%以上。

二是保護了生態,促進了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過去,由于使用小型機械耕作多年,農村普遍存在耕地土壤板結、保水保墑能力差、作物產量不高、抗災能力弱的問題?,F在,由于使用大型機械,搞好深松整地、根茬還田和秸稈過腹,這些問題沒有了,農業生產的生態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實踐表明,大型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狀,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土壤的肥力和蓄水保墑能力,節約水資源。此外,秸稈青貯、根茬還田作業還能避免秸稈焚燒、減少污染,非常有利于發展農村生態種養殖業,這些都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產的良性發展。

三是啟發了群眾,促進了學習型鄉村建設和農民科技素質提升。改變粗放耕作方式,運用農業機械進行規?;s化生產,勞動強度小,作業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生產質量優,得到群眾一致認可。隨之而來的,是群眾對“第一生產力”理念的再提升,由村而鄉,引發了一場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潮。鄉里每次搞培訓,總是座無虛席,農民參加培訓非常踴躍。特別是一些小年輕的,確實改變了“喝小酒,看小牌,扯閑白”的不良習慣,有空就泡進村圖書室讀書,養成了學科技的好習慣。 四是積聚了實力,促進了鄉村公益事業建設和民生條件的改善。 村集體經濟基礎原來并不好,基本沒有收入來源,并負有一定債務,長期處在“沒錢辦事”的狀態。所以無論是基礎設施條件,還是民生福利待遇,都不能與我市好的地方相比。實施農業機械化示范,使村上有了機械設備等大量固定資產,并被作為合作社的集體股,使村集體有了公益金提取渠道。應當相信,隨著機械化經營的發展壯大,這個村的集體積累會越來越多,基礎設施、公益事業、民生條件將得到不斷改善,群眾的生活水平將得到有效提高。

(四)近期計劃

集店鄉在實施農業機械化上付出了一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合作社運營時間還不到 年,目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遠未顯現出來,農戶對實施農業機械化認識還不足、入社積極性還不高、農機作業因土地連片不足而費用較大、服務領域還比較狹窄等問題也比較突出。所以下一步,在以農機業帶動現代農業發展上,主要應當做好以下工作:

——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機合作社,切實增強合作社管理經營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實力。爭取到2015年,使東關壁村農戶全部入社,社會自然人入社比例實現大幅增加。

——進一步推進土地集中連片經營,切實實現農機作業的節本增效。到2015年,集中連片經營土地要達全鄉耕地面積的60%以上,農機作業年收入達到3000萬元;到2020年,實現全鄉耕地100%集約化經營。農機作業年收入實現6000萬元。

——進一步實行農機作業的標準化管理和農機農藝技術的集約化推廣,持續做好以現代科技改造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工作,重點加強高附加值、性能先進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應用,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效益的最大化。

——進一步延伸農機產業鏈條,搞好相關連帶產業生產經營,進一步提升農機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年要成立機耕隊、工程服務隊,實現農機的跨區作業。同時完成好青貯飼料場站建設任務。

——認真總結示范點經驗,在全鄉各村推而廣之。2015年前,要在西莊村、辛村村再辦兩家農機合作社,使之具備與東關壁村同等的機械化作業生產能力,以農機業大發展的強勁實力和靈活的經營機制,更好地推進經濟發展,讓現代農業之花到處開放,加快我鄉農村工業化、城鄉化進程。

第四篇:新時代農機合作社簡介(推薦)

武勝縣新時代農機合作社簡介

武勝縣新時代農機合作社由農機局牽頭,引入農機大戶、有實力的農機經銷商、農業技術專業人才組建而成,采取“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通過合作社這個紐帶,將松散、單個的農機戶聯在一起,明確了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性質,明晰了農機專業合作社責、權、利,建立健全了合作社良好運行機制,同時,根據農業生產特點,提供季節性、時段性、環節性農機服務,有效提高了農機作業的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服務水平。

合作社位于飛龍鎮梅托村10社,占地1972平方米,有機庫1266平方米,管理房260平方米,集中大中型機械75臺套,小型機械408臺套,其類型包括耕、種、植保、提灌、收獲、加工六大類。 合作社設理事會(內設秘書處)和監事會,下設6個部門。在冊社員380人,分布于全縣31個鄉鎮,已形成服務網絡,理事長胡小燕,秘書長曾云峰。

建社的宗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服務三農、實現社員與農戶、業主共贏;同時,作為全縣農業機械化“33211”發展戰略的紐帶,助推全縣農機化服務整體水平的提高。

自今年2011年5月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投入運行以來,從提高作業服務質量入手,不斷擴大服務范圍、服務項目,完善服務設施和提高服務水平,積極開展農機化作業服務,很好地解決了一家一戶小規模農業生產難以實現機械耕作的難題和“有機戶有機無活干,無機戶有活無機干”的問題,對武勝縣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五篇: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

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 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

《棗莊市臺兒莊區農機專業合作社現場觀摩及經驗交流材料》

一、我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基本情況

臺兒莊區總面積53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1余萬畝,轄5鎮1街,共有211個行政村,農業人口23萬。截止到2011年底全區已擁有農機總動力31.1萬千瓦,各型拖拉機6300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2600余臺,聯合收割機900余臺,各種配套農機具16000臺套。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一家一戶經營規模小,生產能力弱,農機新技術推廣慢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因此,我區農機部門把培育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

從2008年至今我區共成立農機專業合作社17家,會員298戶,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80臺、聯合收割機127余臺、免耕播種機等配套農機具600臺(套),固定資產總額達2000多萬元。服務于農戶的數量達到38000戶,從業人員達到680人。

二、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我區農業生產中帶來的效益

合作社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服務農業,服務社員,服務農民;誠信守約,用戶至上,質量第一,合理收費;突破地域,跨區作業;提供多功能農機作業服務,創一流服務品牌的服務宗旨,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增強自我造血能力,積極促進社員增收。合作社以種植業農機服務為重點,突出農機跨區作業, 創合作社服務品牌。合作社在不斷創新服務模式的同時,最大程度地發揮農機作用,提高農機化作業水平,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在組織好外出跨區作業的同時,也積極吸引外地機械到本地一起參加機收會戰,設立跨區作業接待處,為他們提供配件、油料供應、食宿等服務工作。幾年來,與安徽的阜陽、蒙城、利辛、懷遠、渦陽,河南省的駐馬店、漯河以及本地相鄰區市合作社結成了對子,聯動互派機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合作社按照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原則,對機具實行“五統

一、一核算”管理,集體作業,單機核算,開展訂單作業和合同作業2011年共簽訂作業合同160份,完成作業面積16萬畝,年收入達到950萬元,真正做到了成立一個,服務一片,帶動一方。

三、樹立典型,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為了更好地發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我們重點抓了合作社的建設,以點帶面推動我區農機專業合作社有序地發展。2010年惠民農機專業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1000余畝進行土豆蔬菜等種植,合作社將流轉土地統一進行調整,科學規劃,實行“統一機械耕作,統一供種、肥,統一病蟲防治等田間管理,統一技術標準”的四個統一經營之路,確保流轉田的高產豐收,積極發揮典型帶動作用。大大節約了成本開支。帶動周邊土豆種植500余畝,可增加農民收入10萬余元?;菝褶r機專業合作社先后受到了省辦的表彰和獎勵,2009年獲得省農機辦“農機規?;鳂I推進項目”獎勵,同時獲得臺兒莊區“優秀專業合作社”稱號,2011年4月12日省政府在濰坊市組織召開的全省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上,臺兒莊區惠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被授予“全省明星農機合作社”稱號,該合作社是我市唯一受到省表彰獎勵的農機專業合作社。東方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典型投資30余萬元新建辦公室和車庫,建筑面積達到800㎡,2011年完成作業面積1.6萬畝,收入達到86萬元,獲得省2010年“農機規?;鳂I推進項目”。

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使各家各戶的機具組合到一起聯合作業,提高了農機使用效率,降低了作業成本。讓大型農業機械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又促進了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使用和推廣,帶動走農機致富道路。

四、我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1、我區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組織發展尚處在初級階段,管理不夠規范,制度還不健全。

2、資金不足。農機專業合作社資金籌措困難,難以繼續發展壯大,阻限發展步伐。

3、培訓機制不健全,缺乏專門的技術人員和專業的管理人員。

4、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加強。

五、促進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建議

1.進一步爭取落實利于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各項政策,加大扶持,促進健康發展。通過補貼資金和項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擴大合作社的實力和規模,促進農機合作社積極、穩妥、有序、健康的發展。農機部門應在其工商登記、財政補貼、稅收優惠、保證農機用油等方面成為廣大農機戶的堅強后盾。 2.加強安全、技術培訓。 一些農機操作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操作技術不過硬,在麥收期間盲目操作,易造成機毀人傷事件,嚴重影響農機戶的作業收入。因此,各合作社要對全縣農機手加強技術、安全培訓,避免農機手出現不應有的損失。

3、積極穩妥,推進土地流轉。要突破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的制約,引導農民要盡最大可能流轉土地,實行連片整地,實現土地連片種植,使農業機械從家庭自用型向社會化服務型轉化,大大提高農機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為農機化事業發展提供空間。

4、樹立典型,確保發展方向。大力宣傳農機合作組織的先進典型和成功經驗,增強農民對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認同感和加入合作社的積極性。發展農機合作經濟組織,政府應當采取引導和扶持的方法,以典型示范推動其發展。要推出一批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的先進典型,總結推廣它們的做法和經驗,帶動更多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

我區農機專業合作社尚處于發展初期,需要在多方面加以完善,予以支持。合理制定發展規劃,積極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爭得更多財力資金扶持以及加強配套服務和強化示范帶動等。加強安全、技術培訓 ,提升合作社成員的業務素質,引進推廣優質高效農業機械,提高裝備水平,加快推進農機合作組織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和人才培養。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向農機專業合作社傾斜;多渠道爭取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資金,強化合作社基礎設施條件建設,完善合作社服務功能,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經濟實力。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男朋友每次都想親熱下一篇:女生如何學動漫設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