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節能,值得持久關注的話題

2022-09-11

目前, 資源環境約束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瓶頸。展望“十三五”, 我國不僅要實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國際承諾低碳目標, 還有到2020年能源消費及煤炭消費總量的雙控目標。在前不久西安召開的第六屆全國石油和化工節能技術交流會及投融資大會上, “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節能目標能否實現成為了與會業內人士共同關注的焦點。如果按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指標來考核, “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節能指標已經基本完成。然而, 對于國家考核單位工業增加值 (GDP) 能耗, 目前全行業距離完成目標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企業的節能工作也是喜憂參半。

“十二五”的節能目標能否完成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 全行業的節能目標能否實現一直為各方所關注, 這對于石油和化工行業下一步的節能工作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按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下降來考核的話, ‘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節能指標已經基本完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節能與低碳發展處處長李永亮說。

李永亮所作出的結論也得到了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所提供數據的證實。在節能協會于9月17日發布的《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進展報告》中, 節能協會資深專家張覲桐對外強調, 如果按單位主營業務收入能耗計算, 僅“十二五”的前4年, 全行業就實現節能量14196.8萬噸標煤, 完成了節能目標的146.9%, 提前超額完成了“十二五”節能目標。通過各行業產品的單位能耗降低, 2014年與2010年相比, 全行業實現節能9722.2萬噸標煤, 也已超額完成“十二五”節能絕對量目標9666萬噸標煤的節能任務。

張覲桐介紹說, 從石油化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能耗來看, 2014年是376.7千克標煤/萬元, 2010年是468.7千克標煤/萬元。由468.7千克減去376.7千克所得的101千克再乘以1405626252萬元 (全行業2014年主營業務收入) , 因此得出了節能量為14196.8萬噸標準煤。

“以上的數據已經是實際發生的。另外, 通過對石油和化工行業內的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原油加工、合成材料制造、化肥制造、化學農藥、化學礦采選、有機化學品制造、無機化工原料制造、橡膠輪胎制造業等9個子行業產品的能耗降低情況分析, 除2014年原油加工單位綜合能耗比上年上升了0.21%以外, 其他各子行業產品的單位能耗均有所降低, 因此, 2014年與2010年相比, 全行業實現節能9722.2萬噸標準煤, 也提前完成了‘十二五’的節能目標。”張覲桐明確表示。

各方分析認為, 這一節能成績的取得, 主要源于“十二五”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把節能減排工作擺在“調結構、轉方式”的戰略位置, 持續深入推進, 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而為促進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 “十二五”以來, 行業能效水平顯著提升。2014年, 全行業萬元收入能耗為375千克標煤/噸, 同比下降0.1%, 其中化學工業為412千克標煤/噸, 同比下降2.7%。2014年, 乙烯綜合能耗816.3千克標煤/噸, 同比下降2.3%;燒堿綜合能耗374.1千克標煤/噸, 降幅2.3%;電石綜合能耗1010.2千克標煤/噸, 下降3.1%;黃磷綜合能耗3076.9千克標煤/噸, 下降3.2%, 純堿綜合能耗316.7千克標煤/噸, 下降1.6%。

其次, 節能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十二五”期間, 圍繞“調結構、轉方式”, 廣大企業和科研院所積極開展聯合攻關, 在能源清潔高效利用、能效水平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 研發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 并在全行業廣泛推廣應用, 有力地促進了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如乙烯生產中的輻射爐管強化傳熱技術、氯堿組合式旋流干燥技術等, 不僅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 而且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 提升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再次, 行業節能管理體系初步形成。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出臺了《石化和化學工業節能減排的指導意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2011年本、2013年本) 》等一系列產業政策, 強化了規劃、標準和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行業初步建立了能效領跑者發布制度, 連續四年向社會發布了相關重點產品能耗情況, 通過樹立典型, 引導全行業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先后發布了36項涉及燒堿、尿素、聚氯乙烯等產品能耗限額的強制性國家標準, 由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公布執行;企業的能源管理體系也初步建立, 有150多家重點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 節能效果顯著。

然而, 有業內人士表示, 對于“十二五”節能目標, 國家考核的是單位工業增加值 (GDP) 能耗。而目前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距離完成目標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盧文新表示, 石油和化工行業“十二五”的節能目標是,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要比2010年降低16%。但全行業2014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1.7362噸標煤/萬元, 比2010年的1.8826噸標煤/萬元下降了7.8%, 離時序進度目標尚有差距。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進展報告》對全行業節能任務完成情況的評估結果也顯示, 2014年的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了7.8%, 顯然沒有完成進度目標, 與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6%的目標相去甚遠, 差距達到了8.2%。

張覲桐談到, 要實現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16%的目標, 到2015年的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就必須達到1.5814千克標煤/萬元才行。若按7%的速度增長, 到2015年, 全行業的工業增加值應達到32090萬元, “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絕對量目標則應該是9666萬噸標準煤。“但是‘十二五’前四年, 按工業增加值能耗以定比計算, 全行業只完成了4665萬噸標煤, 只是任務的46.2%。”張覲桐說。

李永亮也談到, 就全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目標的完成來說, 雖然到目前為止有一定的進展, 但是否完成還要看今年第四季度行業節能的后續情況, 尚需要在后面的幾個月時間里繼續做一些更有成效的工作。而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完成情況不能盡如人意, 與化工行業產業和產品結構不盡合理, 大宗、高能耗產品占比較大且產能過剩有直接關系。

“目前, 我國化工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高于美國和日本, 在化工行業平均技術水平和產品結構上與美國和日本還有一定的差距。近年來, 國內化工行業工業增加值率為27%左右, 即如果產值是100元的話, 國內工業增加值是27元。而美國和日本的工業增加值率則分別為52%和41%, 這樣算下來我國化工行業工業增加值的能耗本身就比日美要高出不少。這一指標表明行業在結構節能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 我國化工行業應該發展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 延伸產業價值鏈, 以提高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精細化率和工業增加值率。”李永亮強調。

盡管“十二五”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節能目標實現起來頗有難度, 張覲桐、劉瓊玉、王建東等專家卻表示, 這一節能目標或許能“被完成”。他們的理由是, 企業和政府都希望能夠完成目標, 均需要業績, 因此在目前部分企業節能管理不到位、能源消耗數據統計并不規范的情況下, 最終上報的數據可能會皆大歡喜, 實現節能目標。也有一些業內人士告訴筆者, 因為完成情況都是由企業和各省自己來報, 所以這個節能目標有可能“說完成就完成了”。

石油和化工行業做好節能工作、實現節能目標的主體是企業。李忠銘等人坦言, 實際上國內很多企業的節能管理水平還比較低, 能源管理人員不足, 能源消耗數據統計不規范;節能服務機構 (包括技術專家隊伍、服務水平、市場化機制等) 不健全, 還不能滿足當前企業節能的迫切要求, 不少企業的節能工作也處于應付的狀態。因此, 政府相關部門還需要進行深入調研, 制定、出臺更加符合我國國情的節能管理政策和法規, 切實提高國內企業的節能工作水平。

張覲桐談到, 目前企業節能工作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最重要的是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同, 企業節能工作的發展并不平衡。也就是說一部分企業, 特別是耗能少的企業對節能的重視程度不夠, 他們往往以效益為中心, 總是考慮先把產品產量搞上去。而能耗高的企業對節能則比較重視。如合成氨、燒堿生產企業能源成本占到了總成本的60%~70%, 所以這樣的企業一般比較重視節能。因為“不抓這個抓什么呀”, 但如果能耗只占成本的5%的企業, 自然就不會下大力氣節能了。而這類企業占到全行業企業總量的30%左右, 對全行業節能目標的完成十分不利。

還有多少節能潛力可挖?

石化行業“十二五”的節能任務能否完成或許目前還不可知, 但有一點可以明確, 全行業的節能潛力是有的, 也有不少石化企業表示提前完成了“十二五”節能任務。而我國石化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高于美國和日本, 以及行業重點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評選中先進值與落后值的巨大差距, 也從另一角度印證了全行業在“十三五”的節能潛力。那么, 我們到底還有多少節能潛力可挖?這些節能潛力存在什么地方?哪種方式的節能潛力更大?又該如何挖掘這些潛力?筆者對此進行了調研。

可實現節能潛力——3000萬噸標煤

連續4年參與行業重點耗能產品能效領跑者評先與發布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節能與低碳發展處處長李永亮明確告訴筆者, 從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能效水平以及4年來的能效領跑者評選結果來看, 全行業還有30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潛力可挖。

李永亮介紹說:“通過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甲醇等15個重點耗能產品的能效領跑者水平和行業平均水平的對比可以看出, 如果在今后幾年內, 這15個品種的行業平均能效水平達到2014年度能效領跑者的水平, 則可以實現每年約3000萬噸標煤的節能潛力, 這將是實實在在可以實現的節能潛力, 而且這還沒有考慮能效領跑者水平不斷進步的情況。”

“另外, 我國化工行業的工業增加值率為27%左右, 而美國和日本則分別為52%和41%, 導致我國化工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高于美國和日本。這說明我國在結構節能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李永亮說。

氯堿是高耗能行業之一。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張鑫談到, “十三五”期間, 氯堿行業的節能潛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節能技術裝備的支撐。隨著我國燒堿行業裝備的升級換代, “十三五”期間將全部采用離子膜電解槽, 并且有50%以上的電解槽在“十二五”末進行了膜極距改造。預計“十三五”期間膜極距改造還有一定的節能空間。

二是節能管理水平還有提升空間。“十二五”期間, 氯堿行業積極推進能效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企業積極開展燒堿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能效對標等工作。此外, 與美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相比, 我國燒堿的運行管理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 如在鹽水精制指標控制、離子膜使用壽命和非計劃停車次數等方面都有待改進。

三是由技術節能向系統節能轉變。“十二五”期間, 氯堿行業積極推進建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工作, 特別是“煤電鹽化”一體化項目, 涉及的產業多、產品多, 能源管理更加復雜。

當前貢獻最大——技術節能

任何行業的節能幾乎都要依靠技術節能、管理節能和結構節能等幾種方式來完成。多數專業人士表示, 在這幾大節能方式中, 技術節能的貢獻率最高、節能潛力也最大, 不僅在“十二五”的節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十三五”期間也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據了解, “十二五”期間, 石油和化工企業積極投入資金, 開展節能技術改造。其中, 煉油行業重點實施了煉油裝置生產過程優化、公用工程能量系統優化等技改項目, 提高了煉油系統和煉化裝置能效水平;乙烯行業重點實施了裂解爐、壓縮機等關鍵設備的優化和改造;合成氨和氮肥企業積極開展氣化技術優化改造、全低溫變換工藝、低壓低能耗氨合成技術、合成氨—尿素蒸汽自給等節能改造工程;純堿行業重點推廣新型變換氣制堿技術;氯堿行業膜極距離子膜電解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 噸堿綜合能耗大幅下降;炭黑行業積極開展余熱發電技術改造, 提高了余熱利用效率和質量。

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資深專家張覲桐介紹說, 他曾就國內的技術節能、管理節能和結構節能等的貢獻率做過一個課題。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 管理節能的貢獻率比較高。那時候全行業的管理水平都不太高, 企業只要稍微加強管理就可以節約很多能源。但現在隨著企業管理的加強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管理節能的貢獻率已經越來越小, 從過去的30%~40%, 下降到了15%~18%;技術節能和結構節能的貢獻率在逐漸增大, 而且技術節能占比越來越大, 已經超過40%, “十三五”期間技術節能仍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調查中, 一些專業人士也表示, 盡管技術節能的貢獻率最大, 但也不能忽視其他節能方式所起的作用。

“要實現大規模的節能, 必須有技術創新。不過在沒有產生重大的技術突破之前, 企業的節能工作也不能干等, 日常的管理節能還是必須做的, 畢竟革命性節能技術的出現可遇不可求。”河南金山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霍小永說。

河南金山化工是純堿行業連續幾年的能效領跑者, 他們在管理節能上最有效的做法是推行內部“節能技改投資多元化”管理體系, 相當于在企業里搞合同能源管理。以公司某車間實際為例, 車間針對原工藝運行的不足提出了優化方案, 車間主任組織員工對項目的預期效果、投資風險、具體實施等環節進行了客觀分析, 達成共識后, 由員工自愿參與該項目投資, 并與公司簽訂項目投資與實施協議。該項目投資僅60萬元, 半年節約成本242萬元, 員工投資收益率高達50%。

“河南金山的這個管理機制很有特色, 極大激發了員工的主動性, 既讓員工得到了實惠, 公司的生產成本也明顯降低。”中國純堿工業協會技術咨詢部部長齊玉娥評價說。

有專業人士表示, 在期待革命性的節能技術出現之時, 不光是管理節能, 結構節能也必須更加重視。

山東華魯恒升集團有限公司節能管理主任許立和告訴筆者, 他們已經超額完成了“十二五”的節能目標, 主要是通過結構節能來實現的。他們利用原有煤氣化平臺所產的合成氣上馬了耗能少的醋酸、己二酸、多元醇等產品, 通過調整產品結構, 在向下游延伸產業鏈的同時, 減少了能源的消耗。企業的產品能耗成本由原來單一尿素時的70%下降到現在的34%左右;萬元產值綜合能耗由原來的7噸標煤下降到現在的3.88噸標煤。每年投入1億元左右的節能技改資金, 不斷優化裝置的煤、電、蒸汽的平衡利用, 合成氨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達到了1381千克標煤/噸的全國最好水平, 能源利用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

許立和還強調, 從節能潛力來說, 淘汰落后也有很大的潛力。比如現在有很多小化肥企業還在使用固定床造氣, 成本太高, 節能效果也不好。所以落后的固定床必須淘汰, 無論是站在國家、地區, 還是行業的角度, 以先進的流化床替代固定床, 都是化肥企業的必由之路。對企業來說, 長痛不如短痛, 因為老舊設備的開開停停, 對節能十分不利。

要深入挖掘節能的潛力, 必須重視系統節能。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偉善談到, 節能的關鍵是系統節能, 這一點應該引起全行業的重視。

中國石化南化連云港堿廠能源副高級主管孫維兵告訴筆者, 要了解未來有多少節能潛力可挖, 可以看目前工業設計的能耗理論值是多少, 企業實際的運行值是多少, 運行值和理論值之間的差距就是節能潛力。

“我舉一個最常見的工業鍋爐熱效率的例子。工業鍋爐熱效率的理論值在89%~92%之間, 但我們在實際運行中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企業鍋爐目前的熱效率只有84%左右, 這是因為鍋爐廠設計水平不高所致。我們想改進鍋爐, 給鍋爐廠提交了很多改進鍋爐熱效率的建議和具體的改進措施, 但鍋爐廠都沒有采納。其實他們在設計鍋爐的時候存在的缺陷我們都看得一清二楚, 鍋爐廠即使有所改進也改不到要點上, 這其實影響了化工企業的節能。”孫維兵強調, “其實節能是一項系統工程, 產品能源消耗首先是設計出來的, 如果要提高化工企業能源使用效率, 應該從源頭改進產品的工藝技術流程, 從提高設計院的設計水平入手。”

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技術部工程師何佳瑋也認為, 系統節能潛力仍然有文章可做。比如鍋爐生產9.8兆帕高壓蒸汽, 氣化、甲醇、MTO等裝置產生中低壓蒸汽, 等級較多。但由于目前部分裝置沒有滿負荷運行, 副產蒸汽量不夠, 只能通過高壓蒸汽減溫減壓補充, 造成鍋爐能耗較高。這就迫切需要優化工藝, 做好系統能源平衡。

中圣集團市場部經理曹兵表示, 在各種節能方式中, 從設計抓起的系統節能最合理。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后, 產品市場突然放大, 加上國內當時的人力成本優勢, 凡是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都有利潤, 企業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如何擴大市場和擴產方面, 工程設計的收費是按照工程的總造價來收取的, 因此最初的產品工藝流程設計時并沒有充分考慮節能或者是把節能作為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來考慮。但是隨著國內產品產能逐步過剩, 人力成本上升, 以前的優勢正在慢慢褪去, 系統節能變得格外重要, 尤其是對于耗能占企業生產成本較大的行業或企業顯得更為重要。研究企業的整個生產流程, 從系統的角度考慮每個環節, 找到最具節能潛力的環節, 應用先進且經濟上合理的技術解決關鍵的、不合理的耗能, 是企業可持續發展永恒的話題。

曹兵還認為, 未來新建的企業需要系統節能, 改造的企業也需要診斷系統, 分析、發現并找出可節能的關鍵點?;は到y節能聽起來是個龐大的工程, 但是仔細分析無非要考慮幾個方面:首先考慮工藝的合理性, 工藝最優和具有前瞻性是最為核心的部分;其次要考慮動力源, 例如鍋爐、壓縮機、電機等核心耗能或產能設備;再次是能量傳遞過程節能, 合理的傳輸途徑, 傳輸過程中的節能, 例如優異的絕熱防腐工程等;最后是最優的效率, 保證原料使用合理, 轉化率最佳等。“節能就是海綿中的水, 擠一擠總是有的。在國內產品同質化嚴重的今天, 合理節能是企業勝出的重要策略之一。”曹兵說。

進一步節能難點在哪兒?

目前, 資源環境約束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瓶頸。展望“十三五”, 我國不僅要實現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國際承諾低碳目標, 還有到2020年能源消費及煤炭消費總量的雙控目標。但與此同時, 在新常態下, 外部經濟下行的壓力, 產能過剩的現實, 給全行業進一步的節能投入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再加上部分企業對節能認識不夠、投入不足以及節能效益下降等因素, 給未來全行業的節能增加了不少難度。

一是企業節能存在諸多阻礙。

在面臨不利外部環境的同時, 部分企業自身對節能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也成為未來節能的難點。

江漢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院長李忠銘談到, 未來行業節能的最大難點是節能措施的落實, 企業認識不足會影響到資金投入, 導致真正的節能減排技術和設備無法被采用。

張覲桐告訴筆者:“我們在企業調研時發現, 對于先進節能技術的推廣, 肯定是節能服務公司比化工企業更著急, 因為推廣技術對于前者來說是有效益的。但到了企業卻不是這么回事, 有的企業不接待, 因為新技術很難馬上見效。我們給企業做免費診斷時, 也曾帶一些節能服務公司到企業去。由于是節能協會推薦的, 企業才肯接納。‘十二五’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降低的任務雖然完成了, 但新技術推廣難的問題依然存在, 需要相關企業提高認識。”

一些化工企業也針對節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光明認為, 傳統的熄焦方法采用噴水降溫, 顯熱浪費較大。而干熄焦避免了這些缺點, 節能效果明顯, 還有利于改善焦炭質量, 減少環境污染。陜焦化工也想進行干熄焦改造, 但干熄焦投資大, 需要1.5億元, 目前企業經濟效益不好, 主要難點在于資金缺乏。另外, 上干熄焦項目后, 污水處理成本增大。同時噸焦炭產生蒸汽500千克, 而目前企業鍋爐蒸汽本身已有富余量, 但自發電上網面臨政策障礙。他表示, 焦化企業的荒煤氣帶出熱約占焦爐總輸出熱的36%, 余熱回收利用潛力很大。但目前上升管余熱利用技術還沒有完全突破, 集中回收難度較大, 推廣應用也較少。因此, 他呼吁發電上網政策傾斜, 而對于節能設施投資, 政府應給予一定補貼。

陜西陜化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企管處副處長劉水峰則表示, 企業需要的節能技術很多, 但目前一些技術良莠不齊, 不知道選擇哪種效果更好、更成熟, 僅靠企業自己甄別, 成本較高, 工作量較大。他們準備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用到余熱發電改造, 但目前扶持政策不太清晰, 是鼓勵節能服務單位還是使用企業?補貼能否到位?這些都是關鍵問題。

延長石油集團煉化公司天然氣液化廠生產技術部副經理曹強強說, 天然氣液化工藝需要大量冷劑換熱, 但在乙烯、丙烷、異戊烷等混合制冷劑配備過程中存在放空現象, 能源浪費較多。怎么配?配多少?先配哪些?都需要技術突破。

二是行業節能面臨外部壓力。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近期強調, 在行業節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 也要清醒地看到, 行業發展仍然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能力較弱、能源需求壓力巨大等瓶頸。

首先, 傳統產業及部分新興產業產能普遍性過剩嚴重制約了行業節能目標的實現。在這些過剩產能中, 落后產能占相當大的比重, 直接拉低了全行業的節能水平。

其次, 能耗總量持續增長, 部分產品單耗出現反彈。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總能耗約5.28億噸標煤, 繼2013年后再次突破5億噸標煤, 行業能耗總量持續增長。與此同時, 2014年, 原油加工單位綜合能耗65.08千克標油/噸, 同比上升0.21%, 這也是繼2013年以來連續第二年呈現上升趨勢。

石化聯合會節能與低碳發展處處長李永亮分析認為, 目前全行業節能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結構問題。能耗總量增速較快, 而行業經濟運行指標增速放緩, 是造成“十二五”期間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量下降緩慢的主因。比如最近幾年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一直在8%~10%, 而“十一五”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達20%。

同時, 李永亮指出, 由于先進、節能效果顯著且易于推廣的節能技術逐漸缺乏, 技術問題成為全行業未來節能面臨的又一個突出問題, 也是“十三五”行業節能的最大難點。

“‘十一五’期間, 全行業在節能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由于投資回報期較短, 投入不大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所以企業的節能積極性較高, 很多好的節能技術也已在這一階段實現了大范圍推廣。反觀‘十二五’期間, 隨著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進步和節能工作的深入, 量大面廣、節能效果明顯、投入產出比適中、操作條件寬松、管理難度較小、易于推廣的節能技術逐漸變少, 甚至到達了一個瓶頸期。如果今后幾年節能技術, 包括提高生產率的技術或更高效的工藝技術沒有實現大的突破, 將來通過技術手段推動節能的力度就會逐漸減弱。”李永亮強調。

李永亮同時指出, 目前新型煤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 也給行業節能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

據石化聯合會不完全統計, 目前已建、在建及規劃中的煤化工項目中, 煤制天然氣項目達1500億立方米, 按1000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氣消耗2.2噸標煤計, 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 總能耗將達3.3億噸標煤;煤制油項目規模在1500萬噸, 1噸煤制油的能耗是4噸標煤, 預計總能耗將達6000萬噸標煤;未來煤制烯烴規模將達1200萬噸, 以生產1噸烯烴的能耗7噸標煤計, 未來又將有8400萬噸標煤的能耗增量。幾大新型煤化工的總能耗將達4億多噸標煤, 若按70%的開工率計, 能耗也將達3億多噸標煤。

“眾所周知, 全行業2014年的能耗總量是5.28億噸標煤, 如果將來再加上煤化工的能耗, 總能耗將大幅增加。如果煤化工按現在的勢頭發展的話, 對未來節能工作還是會有較大的負面影響。”李永亮強調說。

節能協會專家張覲桐表示, 新常態對行業節能減排有利有弊。行業發展速度降下來了, 用能總量減少, 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廢水等減排是有利的, 但對節能是不利的。不利之處在于, 當年在高速發展之下, 企業裝置的開工率和負荷較高;目前產能過剩, 企業開工不足, 裝置負荷下降, 開開停停, 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會隨之上升。

三是未來節能還得啃硬骨頭。

“十三五”期間, 全行業節能工作將面臨比“十二五”更為艱難的外部環境——經濟下行、能源價格下滑、產能過剩、企業開工不足, 效益低下。接下來, 節能工作到了要啃“硬骨頭”的攻堅階段。

張覲桐談到, “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至關重要。對于石油化工企業而言, 不能再一味地增加消耗, 要搞好結構調整, 調整好存量, 優化好增量, 減少能源消耗。同時, 國家也要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企業的節能工作。

張覲桐建議, 要抓重點產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措施, 從方方面面開展節能工作。比如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中, 石油和化工企業有近2000家, 估計能源消費量3億~3.5億噸標煤, 但此外還有2億多噸標煤是由上萬家中小化工企業消費的, 更要抓好這些企業的節能工作。

除此之外, 還要抓好結構調整, 實施結構節能。長期以來, 石油和化學工業的快速增長主要靠鋪攤子、上項目、高投入來支撐, 這種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 相應帶來了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消耗和污染物的高排放。因此, 未來要進行的結構調整應該是多層面的, 既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裝備結構、組織結構、原料結構調整, 也包括能源結構、企業資產結構等調整, 這是實現行業節能的一項重要措施。

當然, 技術節能仍是未來最有貢獻率的節能方式。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開發研究院副院長盧文新表示, 未來行業節能的最大難點仍然是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在追求利潤和持續發展的前提下, 大部分企業的節能意識已經顯著增強, 難點是如何開發一些先進的節能技術和裝備。在這方面, 國家可以為有潛力的創新技術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導向, 如可將科技計劃向節能減排技術開發上傾斜, 為采用節能減排新技術的企業減免征稅等。

節能服務企業中圣公司董事長郭宏新則談到, 現在市場上有先進的節能技術, 推廣和應用卻受到阻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完全的“最低價中標原則”阻礙了技術推廣。最低價中標, 看上去客觀而合法, 但也給偽劣技術增加了機遇。“既好且又最便宜的技術, 幾乎是不存在的, 天上不會掉餡餅。僅憑價格一項來評判產品和技術優劣, 是缺乏考量的。以我們多年和國際化公司合作的經驗來看, 有多年供應商管理經驗的他們, 在招標過程中不是以最低價中標。他們的技術專家對產品的技術評分是決定供應商能否中標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同時嚴格控制供應商的數量, 投標的供應商水平在幾乎相等的技術水平上。畢竟, 性價比才是考量產品、技術、服務的最佳方式, 且有助于化工行業未來節能。”郭宏新如是說。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語感的形成與外語學習下一篇:淺析公司僵局的非訴訟救濟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