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朝鮮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2022-12-31

第一篇:朝鮮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論朝鮮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朝鮮戰爭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經歷了3年多,以中朝兩國人民的勝利,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失敗而結束。這場戰爭無論是對中國、朝鮮、美國、蘇聯和日本,還是對遠東乃至整個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它對中國的影響更加突出、更加深遠。 第一,保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鞏固了中國的人民政權。1950年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當局不僅干涉朝鮮內政,同時,還令其第七艦隊駛入臺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隨后,美國操縱聯合國糾合一支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大舉進犯朝鮮北方,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并出動飛機轟炸中國的邊境城鎮,使中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中國抗美援朝并取得勝利,粉碎了美帝國主義妄圖占領整個朝鮮半島和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里的迷夢,保衛了中國的國家安全。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謴徒洕挽柟陶?,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務。這迫切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朝鮮戰爭及其勝利極大地改善了新中國面對的安全形勢,為新生的人民政權的鞏固創造了基本的外部環境。正如章百家指出的那樣:朝鮮戰爭進行的三年,也是新中國不斷鞏固的三年。由抗美援朝而煥發起的革命熱情和生產積極性成為推動中國國內各項社會改革、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巨大動力。

第二,促進了新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推動了新中國的社會改革,為新中國大規模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有計劃地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周邊和國際安全環境。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迫切需要集中精力醫治多年戰爭造成的創傷,全力以赴重建家園。然而,朝鮮戰爭的爆發,破壞了新中國恢復經濟和鞏固政權所迫切需要的和平的國際環境,使新中國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更不利。中國出兵朝鮮、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就是要取得一個進行長期和平建設的環境,得以保證大規模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有計劃的社會主義建設。這場戰爭極大地調動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和生產積極性,使經濟生產、財政收入連續大幅度增長??梢?,這場戰爭,因此,這場戰爭的勝利,有利地促進了中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更重要的是為中國50多年來的和平經濟建設,贏得了良好的周邊和國際安全環境。

第三,鍛煉了中國軍隊,促進了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朝鮮戰爭是一場現代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國軍隊雖然武器裝備處于劣勢,但是參戰軍兵種之多是空前的,陸軍、空軍、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防空兵、通信兵、衛生部隊和后勤部隊等,都在這場戰爭中經受了鍛煉,取得了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尤其是進行現代化戰爭的寶貴經驗。這正如毛澤東所說:“朝鮮戰爭是個大學校,我們在那里實行大演習,這個演習比辦軍事學校好。” 第四,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確立了新中國在解決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中國軍隊出兵朝鮮,敢于同不可一世的世界上最強大的美軍作戰,這一舉動本身就極大地震動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國軍隊以弱勝強,在國際上更是引起了巨大反響。這場戰爭的勝利,一掃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國人民真正地揚眉吐氣了,中華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經過這場戰爭,不論是當時的敵人,還是朋友,都不能不對新中國刮目相看了。美國軍政首腦從此都承認中國是世界上的軍事強國之一。美國官方在總結朝鮮戰爭時說,中國“再也不是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了”,中國在這場戰爭中贏得了聲譽和提高了地位。美國從此不敢再輕視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不得不把中國擺到適當的位置。“聯合國軍”第二位總司令李微奇在他的回憶錄《朝鮮戰爭》一書中總結的一條教訓,就是美國當初不相信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力量,不相信中國人說話是算話的,沒有重視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正是總結了這一教訓,在60、70年代的越南戰爭中,美國的地面部隊才未敢越過北緯17°??傊?,正如彭德懷所說的:“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1954年國際上召開日內瓦會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及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中國理所當然被邀請參加會議。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中國在解決亞洲重大問題上的地位。 新中國剛成立時,美國在外交上對中國采取孤立政策,聯合其他西方國家拒絕承認新中國和拒絕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朝鮮戰爭開始時,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只有16個,并且絕大多數是社會主義國家。經過朝鮮戰爭,中國的國際威望和影響迅速擴大了。朝鮮停戰以后,包括英、法、荷、意等在內的許多參加對中國實施封鎖禁運的西方國家,于50年代中后期,先后恢復了與中國的正常貿易關系。到50年代末,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就翻了一番。70年代中期,在朝鮮戰爭中參加“聯合國軍”行動的國家除了美國外已先后同中國建交,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已達到100余個。70年代初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和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70年代末中美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有朝鮮戰爭這個因素在影響著。 第五,使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的計劃擱置起來,延緩了海峽兩岸統一的進程。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計劃著出兵臺灣,解放臺灣。但1950年朝鮮爆發內戰,美國當局立即宣布武裝干涉朝鮮內政,隨后又糾集“聯合國軍”擴大侵朝戰爭。杜魯門還下令美國第七艦隊開到臺灣海峽,他說:“臺灣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的簽訂或經由聯合國的考慮。”并聲稱要“阻止對臺灣的任何進攻”。美軍登陸朝鮮后,不顧中國政府和人民的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大舉進犯朝鮮北方,迅速向中朝邊境推進,并出動飛機轟炸中國的邊境城鎮,中國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在此形勢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向中國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請求。是出兵援朝還是解放臺灣?中國政府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朝鮮戰爭的爆發,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創造了良機,另一方面又使中國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中國政府從大局出發,從中朝兩國人民的利益著想,認識到朝鮮的存亡與中國的安危是密切關聯的。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中國政府最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雖然中國取得了這場的勝利,但因此而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喪失了解放臺灣的良機,使解放臺灣的計劃擱置起來。 朝鮮戰爭結束后,美國對華政策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一直堅持霸占臺灣、澎湖、金馬等島嶼。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爾在致國會的特別咨文中要求使用武裝部隊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28日,美國參、眾兩院通過授權美國總統在臺灣海峽使用美國武裝部隊的緊急決議。1958年,美國進一步陳兵臺灣海峽地區,制造緊張局勢,炮轟金門、馬祖島。長期以來,美國不僅長期霸占臺灣、金馬等島嶼,而且美國軍艦、軍用飛機不斷侵犯中國領海和領空,從1958年9月7日到1971年底,中國政府已先后向美國提出497次嚴重警告??梢?,美國對臺灣地區的政策一直阻礙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直到50年后的今天,臺灣的統一問題仍是中國政府擺在桌面上的問題,也是海峽兩岸關注的焦點。 第六,導致了中美之間20余年的敵對。朝鮮戰爭挫敗了美國妄圖以武力壓服中國的戰爭計劃,也打擊了美帝國主義在亞洲的侵略政策。但也使已經開始惡化的中美關系不可逆轉,中斷了改善中美關系的可能,中美關系呈現全面對抗的態勢。1950年夏,美國政府確定了敵視新中國的政策。首先,美國宣布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1951年5月18日,美國操縱聯合國第五屆代表大會通過對中國實行禁運的決議。10月,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美國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禁止把313種戰略物資運往社會主義國家。如果任何國家不遵守此法案,就不給這些國家以任何援助。在美國的高壓下,在1953年已有45個國家參與對中國實行禁運。1957年5月30日,美國重申將繼續奉行對華全面禁運政策。其次,美國阻撓中國進入聯合國。1953年6月,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共產黨中國政府不應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作為中國的代表”的提案。1954年7月7日,艾森豪威爾愛記者招待會上說“我完全而且無可改變地反對在目前局勢下接納紅色中國進入聯合國”。1957年6月28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舊金山發表題為“我們對中國共產主義的政策”的演說中說“如果我們同中共建立關系,那是愚蠢的,因為這種關系會增強他們,傷害我們同我們朋友的能力”。因而,在歷屆聯合國代表大會上,美國一直阻撓中國的合法權利,直到1971年仍把臺灣蔣介石集團當作中國人民的代表。

總之,50多年來,朝鮮戰爭對中國的內政外交產生過重大影響,中國政府和人民在這場戰爭中所積累起來的寶貴經驗,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

參考書籍:沈志華《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 《李奇微回憶錄》

王樹增《遠東朝鮮戰爭》

約瑟夫•古爾登《朝鮮戰爭:未曾透露的真相》 莫里斯·艾澤曼《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

第二篇:論朝鮮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摘要】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發生的朝鮮戰爭是美蘇爭霸的必然產物。它不僅確立了亞洲的冷戰格局,而且對于參戰國中國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也導致了中美關系緊張,從而導致了被美國操縱的聯合國拒之門外。而且也導致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封鎖,阻礙了中國的發展。 【關鍵詞】朝鮮戰爭;中國;美國;影響 朝鮮位于東亞的朝鮮半島,是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在歷史上多次被俄羅斯,蒙古,日本,以及中國侵略過。1910年,日本再度侵略并占領了日本。在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上,羅斯福建議戰后應該由美蘇中三國托管20至30年,使其能完全自治。二戰末期,杜魯門繼任把三八線作為美蘇兩軍在朝鮮的分界線。美蘇分別占領朝鮮的局面以及各自實施的政策直接為朝鮮戰爭的爆發埋下了種子。之后南北兩個政府相繼成立,以金日成為首的北朝鮮,以李承晚為首的南朝鮮,宣稱各自都對朝鮮有統治權。

從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韓在“三八線”附近共發生2000多起糾紛。這種武裝沖突不斷升級,終于于1950年6月25日大規模的沖突在“三八線”上爆發了。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韓國的突然進攻。打了韓國一個出其不意,當時韓國軍隊大多都沒有進入戰備狀態。三天之后,1950年6月27日漢城就失守了。1950年6月27日,杜魯門發表聲明,已命令??詹筷犇铣r掩護和支持。并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組織中國解放臺灣。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向北推進。唇寒齒亡,中國不能坐視不管。中國總理兼外交部長的周恩來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請印度轉告美國:“如果美國超過三八線,中國一定要管”【1】”這番警告被杜魯門視為中國對聯合國的“外交訛詐”而沒有被重視。10月1日美軍還是跨過了三八線,把戰火引導了中國東北邊境。1950年10月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權衡利弊,感到了美國對中國的威脅,最終決定出兵朝鮮,彭德懷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從此中美兩國開始了慘烈的為期近三年的戰爭,戰爭最終以談判結束,三八線還是為南北朝鮮的分界線。

一、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鞏固了新生政權。

朝鮮戰爭爆發時,新中國成立還不到一年,百廢待興。為了經濟恢復和發展。1950年初開始縮減軍費,以支持經濟發展。但是朝鮮戰爭突然爆發導致了這項政策的中斷。三年慘烈的戰爭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北朝鮮基本淪陷的情況下,把以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這極大地提高了中共政權在國內人民心中的地位。在國家上,中國的形象也明顯提升了。在戰爭期間,麥克阿瑟在同阿哈里曼的談話中 把新中國的軍隊形容成軍閥時期的烏合之眾,“對一支現代化軍隊而言不過是炮灰”。據《紐約時報》報道,華盛頓的一名高級官員把可能參戰的中國軍隊形容成俎上肉。 朝鮮戰爭的勝利直接挫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國,也消除了日后美國對中國邊境的威脅。

二、中美國開始了長達20年的冰凍時期,中國遭到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失去了統一臺灣的有利機會

在新中國成立伊始,毛澤東正式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同時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21950年1月5日,杜魯門對新聞界宣布:“美國對臺灣或中國其他領土從無掠奪的野心,美國不會使用武裝部隊干預現在的局勢,同時美國政府也不會對在臺灣的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或提供意見。同時,杜魯門還強調,開羅宣言規定把臺灣歸還中國,美國及其盟國自日本投降后均承認中國對該島行使主權。3】

然而不幸的是,朝鮮戰爭的爆發打破了這一脆弱的狀態,戰爭的爆發直接導致了美國放棄承認新中國的想法。正如美國學者喬納森所說:“朝鮮戰爭不論對中國還是美國,都是歷史的分水嶺”【4】從此美國從政治,經濟到軍事對中國全面的遏制。1950年7月“巴黎統籌委員會”把對蘇聯的貿易管制擴大到了中國。1951年5月8日,美國操縱第5屆聯大通過了決議。“立即對中國實行汽油,原子能材料、強制等軍事物資的禁運”。這些政策使中國陷入了鼓勵的境況,對中國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消極作用。既然中美兩國已經關系破裂,那么被國民黨占領的臺灣,美國自然不會坐視不管。從剛開始的‘“撒手政策”到“插手政策”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解放臺灣之際,美國直接接入,增加了解放臺灣的難度,進攻計劃不得不擱置下來。195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向軍方傳達了新的方針:“我國的態度是譴責美國侵略臺灣,干涉中國內政,我們軍隊的打算是,陸軍繼續復員,加強海軍建設,打臺灣的時間往后推延”?!?9 5】。針對美國政府干澀中國內政的做法,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于6月28日發表聲明:“不管美國帝國主義采取任何阻撓行動,臺灣屬于中國的事實,永遠不會改變,這不僅是歷史的事實,且已為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及日本投降后的現狀所肯定。我國全體人民,必將萬眾一心,為從美國侵略者手中解放臺灣而奮斗到底。”【20 6】但是,美國政府卻對中國政府的警告置之不理,鼓吹“臺灣地位未定論”,“臺灣獨立”等。而且以各種名義派遣武裝人員進入臺灣。對臺灣提供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甚至在1954年12月簽訂了《美國共同防御條約》,規定:月2日簽定了(美蔣共同防御條約》。條約規定:美國維持并發展臺灣的武裝力量,締約國之領土遭到武裝攻擊時,雙方應采取共同行動;條約的適用范圍為臺灣和澎湖,以及可以經美蔣雙方共同協議所決定之其它領土。這樣,美國政府就以條約的形式明確決定要阻撓中國人民解放臺灣,威脅并損害了中華人民其和國的根本利益。12月8日,周恩來鄭重宣告:“臺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臺灣·····一切關于所謂臺灣‘獨立國”、臺灣‘中立化’和‘托管’臺灣的主張缺乏實際上都是割裂中國領土,侵犯中國主權和干涉中國內政,都是中國人民絕對不能同意的”?!?1 7】由此看來,朝鮮戰爭的爆發使中美走上了對立的道路,從而讓中國失去了解放臺灣的大好機會。臺灣問題,也成了中美關系的焦點。

三、朝鮮戰爭也影響了中國的政府組織建設

新中國成立后,面臨兩大任務:一是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遺留任務,徹底解決中國人民三大敵人的矛盾,二是動員全國人民努力醫治戰爭創傷。朝鮮戰爭的爆發,打破了原來的各項工作計劃的進行,做出了出兵決定后,各地為配合戰爭需要進入備戰狀態。中央用命令下達手段調撥各地物資,集全國之力來支持朝鮮戰爭。朝鮮戰爭的爆發影響到了新中國領導人對中國政府機構的設想,只能將戰爭體制的狀態延續。

總結

1、 志愿軍靠極端落后的武器戰爭了當時最強大的美軍,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鞏固了新生政權。

2、 美國企圖占領朝鮮的目的沒有實現,企圖威脅中國國防、阻止中國人民援朝的密度沒有達到、“遏制共產主義”的國際戰略受挫。朝鮮戰爭使,美國的全球侵略攻勢遭到嚴重的創傷。

3、 美國在朝鮮戰爭中舉著聯合國的旗號進行戰爭,這一做法大大削弱了美國在聯合國的影響,也導致了聯合國的威信下降。

4、 對于朝鮮本國而言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由于戰事拉鋸般地蔓延到整個半島,加上美軍狂轟濫炸,雙方的民眾死亡上百萬人,半島上經濟慘遭破壞。尤其是朝鮮北方的城市和大多數村鎮完全被夷為平地,停戰時人們形容平壤“不僅找不到一幢完整的房子,甚至找不到一塊完整的磚頭”。戰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過戰爭不僅沒有解決,還進一步惡化,朝鮮半島作為世界軍事舞臺上的一個熱點持續至今。

【參考文獻】

1、《周恩來外交文學》中央文獻出版社

2、《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

3、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研究局《臺灣問題文獻資料選編》人民出版社

4、《敵人朋友還是伙伴—中美日戰略關系演變》中央文獻出版社

5、《中國的建設問題與人的訓練》生活書店1935年版 6《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三輯)三聯書店1957年

7、《中美關系二百年》新華出版社1984年版第186頁

第三篇:論朝鮮戰爭對中國及其相關各方的影響

中國在朝鮮戰爭爆發四個月后以“志愿軍名義”派兵參戰,確實迫不得已,不過最終還是達到了維護我國安全和履行國際義務的雙重目標。斯大林等人在朝鮮戰爭前餓決策雖有重大錯誤,毛澤東在戰時的決策還是高明的。朝鮮戰爭是以平局結束的,抗美援朝戰爭卻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近些年來國內出現一些否定抗美援朝的論調(不論是出于無知還是別有用心),都是十分荒謬的。

整整60年前,及1950年6月25日,在中國東鄰朝鮮半島上發生了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規模最大的局部戰爭。朝鮮戰爭給半島的南北雙方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也改變了亞洲乃至世界的戰略格局。

朝鮮戰爭不該打,抗美援朝戰爭不能不打 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朝鮮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是既有關聯又有重大區別的兩個概念。前者于1950年6月25日爆發,后者從1950年10月25日正式開始。對6月25日開始的朝鮮戰爭,朝鮮政府一直稱為“祖國解放戰爭”,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將那場戰爭統稱為“朝鮮戰爭”,而韓國方面則出于自尊則稱為“韓國戰爭”(后來亦有“6·25戰爭”或簡稱“韓戰”)。朝鮮戰場的參戰方對戰爭有不同的稱謂,主要是因為參與此戰的目標有重大差異。

對中國人而言,只是每年10月25日這個志愿軍參戰日舉行紀念“抗美援朝戰爭”的活動??姑涝瘧馉幍哪繕?,只是援救危在旦夕的鄰邦并“保家衛國”,對此前四個月的戰事國內戰史往往一帶而過,因為有許多忌諱之事不便深談。上世紀90年代以后,俄羅斯檔案解密,國內許多人也比較清楚地了解到朝鮮戰爭(并不等同于抗美援朝戰爭)的起因,自然更應該只紀念對中國而言有重大意義的“10·25”。 朝鮮戰爭于1950年6月25日開始時,原來北南雙方的內戰,兩天后因美國參戰變成國際戰爭。在此之前,李承晚為總統的韓國政府則叫嚷要“北進統一”,金日成領導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則要實現“祖國解放”,現在國際上有人炒作“在朝鮮誰打響第一槍”,其實子1948年麼蘇軍撤出朝鮮和1949年美軍撤出朝鮮后,對峙的雙方相互之間便槍聲不斷,三八線兩邊的戰斗在1949年末至1950年初已上升至營級規模,最終演變為力量處于強勢的一方發動大規模攻勢以謀求實現統一。 回顧當初朝鮮民族的分裂和內戰,恰是美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劃分勢力范圍的惡果。1945年8月日本投降時,美蘇兩國以北緯38度線為界在朝鮮劃界而治,雙方各自的占領區內都建立了宣布代表全朝鮮的政府,這便種下了內戰的種子,美蘇撤軍后的南北爭端仍未能擺脫兩大國在冷戰中對峙相爭的影響。

美國鑒于李承晚政權的軍事歷練若于北方,反對其“北進”而要求取守勢。1949年以前,斯大林也一直反對朝鮮人民軍南進,看到中國革命勝利時美國并未干涉態度才有所改進。

1950年1于12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美國基本立場講話”中談到西太平洋防線從阿留申群島、日本到菲律賓,未提到朝鮮和臺灣。據當年斯大林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這篇講話斯大林研究了很久,后來解密的俄羅斯檔案證明1月3日這天,斯大林致今日成的電報便改變了原來的態度。隨后的事實卻證明,斯大林等人對美國反應的判斷出現了重大戰略錯誤。2月14日中蘇同盟條約簽訂后,美國高層馬上為“丟失中國”發生爭吵,對于尚能控制的南朝鮮絕不肯放棄,并在積極尋找干涉朝鮮、臺灣的行動借口。 對朝鮮內戰的戰略決心,中國方面得到消息的時間已經很晚?,F在已經公布的俄羅斯檔案說明,1950年4月,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兼政府首相金日成、勞動黨副委員長外相樸憲永訪問蘇聯后,又于5月中旬到達北京,向毛澤東通告了斯大林已經同意的大致方案,并說不需要中國提供援助。隨后斯大林雖在電報中說了一句由中朝同志共同商量決定,實際山是把既成事實擺在面前,毛澤東從當時的意識形態或國家關系出發都不便反對他人已經確定之事。金日成、樸憲永離開北京一個多月后,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

四十多年后,當時任中央政治秘書室主任并在毛澤東身邊擔任俄文翻譯的師哲在1992年出版的回憶錄《在歷史巨人身邊》中這樣寫道:“戰爭爆發后,我們才得到消息。”這句話雖短,卻大有深意。當時師哲在毛澤東身邊處理電文特別是同蘇聯往來的電報,不過在國內公開出版物中不便多談這段史實。1989年他曾向筆者敘述過此事的來龍去脈。1992年他在向旅美大陸學者陳兼口述回憶錄時,也說明戰爭爆發后朝方才來了一名校官通報情況(此回憶錄在美國已經以英文出版)。

當然,朝鮮爆發內戰屬于其本國的內政,美國卻操縱聯合國污蔑朝鮮北方“侵略”了南方。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筆者參加一些國際研討時同美國學者就朝鮮戰爭的許多事實能一致認定不過經常對戰爭開始時的一個用詞發生爭執。美國總是永北方“入侵”(invade),本人則堅持不能用此詞,只能說6月25日當天“內戰開始”。這一個用詞之爭,其實關乎到戰爭的性質。因為按照國際公認的準則,國內戰爭只有進步和反動之分,“侵略”一詞只適用于國家之間。朝鮮南北兩方都只承認有一個朝鮮,雙方無論是誰先采取行動,都不能稱之為“侵略”。如同美國19世紀的南北戰爭一樣,不能說北方“侵略”了南方。美國武裝干涉朝鮮內政兵乘機占領臺灣,阻止中國實現統一,才是名副其實的侵略。美國的武裝干涉朝鮮,使戰爭的性質迅速起了變化:對美國來說是一場侵朝戰爭,整個朝鮮戰爭也有本國內戰變成一場許多國家參加的國際局部戰爭。以國際準則來看,美國干涉他國內政的霸權主義無疑使造成戰爭擴大的原因,自然是這場國際沖突的罪魁。從斗爭的策略角度看,當時在國際共運中居于領袖地位的斯大林也有嚴重的判斷錯誤,而交戰者又只考慮自身而為多考慮外部因素。 朝鮮內戰演變成這樣一種嚴重的結果,使當時的蘇聯和中國領導人始料不及的。朝鮮戰爭作為冷戰時期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造成了小國把大國拖入現代局部戰爭的后果(當時的蘇聯外長莫洛托夫晚年在回憶錄中也認為使朝鮮把蘇聯拖進去的,赫魯曉夫的回憶錄也于同樣的觀點),到頭來又加劇了冷戰。美國以“聯合國軍”的旗號糾集其盟國組成國際反共陣線,給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局面,對新中國的危害則更為嚴重。面對美國出兵朝鮮,斯大林當即表示了退縮,撤退在朝鮮的軍事顧問。朝鮮人民軍的主力卻傾力南進,企圖在美軍未到達時解放朝鮮全境,結果在洛東江前受阻僵持50天,美軍又于9月15日在其后方仁川登陸。9月下旬戰局惡化時,今日成向蘇聯求援,斯大林表示不能出兵,要他向中國求助。

1950年10月1日,今日成向中國請求派兵援助,斯大林的意向也要中國出兵,兵愿意向中國提供武器兵在費用上由雙方“共同負擔”(最后落實為“出廠價五折對華計費)。10月上旬美國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邊撲來,此時新中國已無法解決臺灣問題,若在朝鮮問題上再次示弱,美國勢必得寸進尺,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將更為惡劣,國內反動氣焰也會增高。面對這種嚴峻的形式,毛澤東以其獨有的魄力顯示了”補天之功”,以出兵參戰的方式扭轉危局,達成當時情況下對新中國最有利的結果。

歷史證明“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朝鮮內戰爆發后迅速演變為國際戰爭,是當時的世界戰略格局所決定的。新中國成立后對蘇聯實行“一邊倒”,使美國格外重視遠東局勢的變化,力圖遏制所謂的“共產主義勢力”。在改變中國共產黨內外政策的試探無效后,美國高層在1949年便開始籌劃出兵干涉臺灣,1950年2月的中蘇同盟條約簽訂使其下定最后決心,只待一個借口。童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兩天后即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即發表聲明宣布軍事干預朝鮮,同時出兵臺灣兵大力支援侵越法軍,從三個戰略方向對中國構成了威脅。 美國以南朝鮮爆發內戰為理由出兵控制中國領土臺灣,完全是踐踏國際法準則的侵略行為。同年11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伍修權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控訴美國侵略臺灣時,又針對其荒謬借口批駁說:“能不能設想,因為西班牙內戰,意大利就有權占領法國的科西嘉?能不能設想,因為墨西哥內戰,英國就有權利占領美國的佛羅里達?這是毫無道理的,不能設想。”

美軍入侵南海,使中國的統一大業就此受阻,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又使東北工業基地受到威脅,剛剛解放并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國自然不能沒有反應。面對朝鮮、臺灣、越南三個戰略方向出現的威脅,中共中央根據毛澤東強調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則,選擇了合適的反擊地點。當時中國因為沒有??哲姸y以在臺海作戰,出兵越南后勤供應又及其困難,只有在朝鮮戰場同侵略者較量才最便于發揮自身的陸軍優勢。正如在中國從朝鮮撤軍前夕周恩來在志愿軍干部大會上對此總結的那樣:“我們和美帝國主義較量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看選擇在什么地方。這個當然是決定于帝國主義、但同時也決定于我們。帝國主義決定在朝鮮戰場,這個對我們是有利的,我們也決定來抗美援朝?,F在我們想一想三個戰場,大家會懂,不論從哪條來說,如果在越南作戰,更不要說是在沿海島嶼的作戰了,那就比這里困難得多了。”

面對美國入侵中國領土臺灣,新中國完全有理由采取反擊,中共中央卻考慮到國內的極端困難局面,進行對美作戰準備時還是力爭避免直接入朝參戰。1950年10月上旬和中旬,面對朝鮮危在旦夕,十幾天內中共中央又開會反復討論,多數人列舉種種困難而不主張出兵,蘇聯出動空軍的問題上也一再退縮(開始稱三個月內不能出動,最后聲稱其飛機不能飛過鴨綠江)。毛澤東經過許多天不眠不休地思考,曾兩次要求入朝不對暫停行動,經最后權衡厲害還是確定:“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毛澤東敢于出兵同美國進行較量,既體現了非凡的膽略,在戰場范圍、出兵時機好殘障方式又表現出極其謹慎、量力而行的科學態度。中國參戰之前先發出“不能坐視不理”的預先警告,出兵選擇在美軍逼近鴨綠江時,同時規定不再朝鮮以外攻擊美軍,并以非政府的“志愿軍名義”出兵,為在局部戰爭條件下保持國內和平創造了重要條件。這些有高度政策性的措施,體現了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所力爭的是“朝鮮戰爭地方化”即不要擴大。

當時美國的戰略重點在歐洲,主要對手是蘇聯,也不愿在亞洲過分地擴大戰爭,因此杜魯門總統很快將主張對華開展的麥克阿瑟撤職。事實證明,新中國能在朝鮮這一局部戰場與美國較量,便于集中力量對敵,能有效達到既援助兄弟鄰邦又保證國內安全的作戰目的。毛澤東作出出兵朝鮮的決策,是他一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之一,也是一個決心正確、政策和策略水平都比較高明的決策。

抗美援朝雖有代價,收益卻更為巨大

三年零一個月的朝鮮戰爭,基本回到了開戰時的三八線位置,可謂平局。中國進行的二年零九個月的戰爭卻是從鴨綠江邊開始,取得了將世界頭號強國擊退500公里并挽救了鄰邦的勝利,這一成就是任何熟悉歷史且又正確立場的人都會肯定的。 新中國剛剛成立,便參加了朝鮮半島上的一場當時世界山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局部戰爭,難免要付出一定代價??姑涝瘧痍囅群笥?97萬部隊以志愿軍名義入朝,直接消耗戰費62億元人民幣,還對蘇聯欠下30億元人民幣(當時折合13美元)的軍火債,戰時犧牲15萬多人(因又有事后補報的因病傷亡者,確認烈士為18萬人)。中方付出的代價于戰果相比,還是相對較少的,尤其是在裝備處于絕對劣勢的條件下發揮很高的作戰技巧,人力物力損失都小于對手。按聯合國軍公布的數字,戰時美軍死亡共5.4萬人,韓國軍隊死亡22萬人,還有其他盟國的數千人,美國的直接戰費超過200億美元。 將抗美援朝戰爭的花費與當時中國的國民經濟總量相比,其總量并不算太高。戰爭期間中國的整個國民生產總值達2000億人民幣,國家財政支出為600億元人民幣,抗美援朝戰爭的開銷只占同期財政支出的十分之一。正因如此,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國內順利完成了國民經濟恢復,每年經濟增長率均在15%以上。至1952年底,我國工農業生產都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并于1953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

新中國站在“第一線”出兵朝鮮,讓蘇聯站在“第二線”,這種民族犧牲也換來巨大的經濟回報。在中國出兵朝鮮后,蘇聯領導人才改變了過去援華項目不大慷慨并有懷疑的態度,中國得到了歷史上規模最大一次外來經濟援助。1952年蘇聯同意向中國提供141個大型工程項目,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時又增加15個項目,形成了后來通稱的“一百五十六項(最后落實為150項)。這些援華項目的設備雖然還算成本費,技術轉讓卻全屬無償,就此中國能以堪稱世界上最低的成本奠定了工業化的最初基礎。上世紀80年代時,解放初期主管經濟工業的中共中央副主席陳云對此曾回憶說:”那時他們對我們的援助是真心誠意的。比方說,蘇聯制造了兩臺及其,他們一臺,我們一臺„„那真是援助,體現了蘇聯人民對我們的情誼。”蘇聯能夠在援助中體現這種情誼,受中國抗美援朝的精神所感動可謂重要原因。有了這種援助,一使中國眾多老一代人有那么深的“蘇聯情結”。不過一切事物往往有帶兩面性,若全面地看,在接受蘇援時全面照搬蘇聯模式,也給后來中國的長遠發展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 中國出兵朝鮮,于世界頭強在戰場上取得均勢,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輝煌勝利,這在政治上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中國于蘇聯真正形成了基本平等的兄弟關系(東歐各國與蘇聯則是父子關系)。在舊中國,2萬8千八國聯軍舊能長驅進入北京,60萬日軍就能占領大半個中國,而朝鮮戰場上的百萬“十六國聯軍”在境外便被打退,此戰又稱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最為揚眉吐氣的一場對外戰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政協會上,毛澤東宣告“占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豪言,在朝鮮戰場上變成了現實。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終于被公認為強國,獲得了近代從未有過的地位,美國也承認自此才把新中國看稱一個平等的對手。過去日本社會上都輕蔑地稱中國未“支那”,看到自己最敬佩的美國居然被中國人在朝鮮打敗,才口服心服地改稱正式國名。 中國在軍事上取得了百年來對外戰爭從未有過的輝煌勝利,又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共產黨的凝聚力,子鴉片戰爭后百年來喪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從此得到了恢復。不夸張地說,抗美援朝戰爭當之無愧地成為中華民族走向歷史復興的重要心理支撐點。新加坡的資政李光耀也總結說,中國人民走向民族復興,是從跨國鴨綠江那一刻開始的。

經過抗美援朝這一仗,中國解救了處于危機中的朝鮮政權。不論后來的半島局勢演變如何,我國工業重心東北就此獲得了一個重要的外部安全屏障,我國所顯示的為例也使周邊出現了一個較好的安全環境。后人總結抗美援朝戰爭的意義時,認為又兩大成果最值得重視:一是打出了幾百公里的安全縱深,二是打出了幾十年的和平建設環境。

朝鮮戰爭對其他相關各方的影響

中國參加朝鮮戰爭(在國內稱抗美援朝戰爭),從總體上看收益大于付出。站在美國的立場看,這一仗也是有得有失,不過是苦澀大于收獲。美國政要都一直認為,此戰保住了南朝鮮還是值得打的。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1951年5月在國會上批評麥克阿瑟說過一段話--“假如把戰爭擴大到共產黨中國,會把我們卷入一個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敵人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中。”我國有的著述過去引用此話時刪去第一句前置短語,便曲解了本意。如看這段話的全文便可領會到,美國當權者當時只是擔心將其擴大到中國會引起嚴重后果,從不認為介入朝鮮戰爭是錯誤的。

朝鮮戰爭結束時,美國高層卻充滿了沮喪,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上將自稱是“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軍司令官”。自命為全球霸主的美國人有此心情,其實也很自然。因為若是一個體大無雙的世界拳王于一個剛剛康復奮起的病夫比賽,就算打成平局,人們肯定會嘲笑拳王是失敗者。戰時曾任國防部長的馬歇爾也嘆息說:“神話破滅了,美國并不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一個強國”。美國經濟受朝鮮戰爭影響,放慢了戰后的發展速度,此后又長期受到軍備競賽拖累,這反而為西歐和日本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剛剛站起來的新中國敢于出兵朝鮮同美國作戰,還能戰而勝之,這對當時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組織及其領導人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使他們相信毛澤東的論斷--“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就在朝鮮停戰的前一天,古巴的卡斯特羅開始了武裝斗爭。越南人民軍受中國抗美援朝勝利的鼓舞,也對法國殖民軍展開了全面攻勢,沮喪的法國政府在翌年不得不宣布撤軍,越南軍民隨后又敢于同美國展開持久戰。1954年秋,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又開始了抗法民族解放戰爭„„上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的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徹底動搖了西方列強的殖民體系,改變了世界面貌。

通過朝鮮戰爭,美國認識到自己的實力難于打贏地面局部戰爭,戰爭結束后便實行“大規模報復戰略”,把軍備重點轉到發展核武器和空軍方面。美國的軍費,又朝鮮戰爭前的150億美元,飆升至戰爭期間的年400億美元以上,同蘇聯展開了持續的軍備競賽,導致冷戰局面進一步加劇。

從某種意義上看,蘇聯在朝鮮戰爭中卻成了受益者。雖然援朝和援華花費了一些經費,在其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卻很小,中朝牽制美國的主要力量還使其能處于安全的地位,新中國也更堅定地站在蘇聯陣營一邊。正由于看到這一點,斯大林希望朝鮮戰爭長期進行下去,1951年6月他接見中國派出的高崗和朝鮮的金日成時曾表示:“你們打得很好,為什么要談判呢?”看到中朝希望和平建設的愿望,斯大林不能不同意和談,卻不希望馬上停戰,于1952年秋天支持中方在戰俘問題上的態度,以便繼續拖住美國。1953年斯大林突然去世,新的蘇聯領導人忙于解決內部問題,才表示希望盡快停戰,為此提出應在戰俘問題上讓步。蘇聯通過朝鮮戰爭雖鞏固了自身陣營,卻也加劇了同美國的冷戰氣氛和軍備競賽,后來一些蘇聯和俄羅斯學者也認為,從長遠角度看這對本國也產生了消極影響。 朝鮮戰爭的爆發和美國隨后出兵臺灣,使垂危的國民黨當局十分欣喜。此前美國雖籌劃干涉臺灣,其打算卻是排除蔣介石而至此島內地方勢力,后因對抗新中國的需要使其由“棄蔣”改為大力“援蔣”,在一段時間內不再支持“臺獨”。上世紀50年代臺灣當局得到美國20億美元以上的無償軍事、經濟援助,在臺灣站住腳跟,并未后來的“經濟起飛”奠定了主要基礎,也成為朝鮮戰爭的主要受益者。

在朝鮮戰爭中獲得最大經濟收益的,恰恰是此前幾年剛剛戰敗的日本。

據戰后的1946年統計,日本因國內生產破壞和喪失多數海外市場,國民產值只相當于戰時最高年份的四分之一,眾多國民還處于饑餓之中。經過幾年恢復,至1950年經濟還未恢復到戰前水平。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將日本列島作為主要后方基地,軍需品也大都在此采購,當地經濟馬上繁榮起來。1951年日本經濟總量便超過此前的歷史最高水平,隨后又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當年的日本政客也都承認朝鮮戰爭對其國內恢復可謂“天賜良機”。戰時美國謂鞏固后方,又允許日本以“自衛隊”的名義重組軍隊,美日軍事同盟的基礎也在此時奠定。

至于朝鮮戰爭的最大受害者,則是朝鮮南北雙方。由于戰事拉鋸般地蔓延到整個半島,加上美軍狂轟濫炸,雙方的民眾死亡上百萬人,半島上經濟慘遭破壞。尤其是朝鮮北方的城市和大多數村鎮完全被夷為平地,停戰時人們形容平壤“不僅找不到一幢完整的房子,甚至找不到一塊完整的轉頭。”戰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過戰爭不僅沒有解決,還進一步惡化,朝鮮半島作為世界軍事舞臺上的一個熱點也持續至今。

彈指一揮間,60年過去了。追昔撫今,縱觀當年朝鮮戰爭和形勢發展演變,不能不令人感慨萬千??梢哉f當年的朝鮮戰爭改變了世界的戰略格局,抗美援朝戰爭又改變了新中國的地位。不過直至今日,朝鮮戰爭的遺留問題仍然沒有解決,那里的局勢變化仍然關乎我國的安全?;仡櫘斈甑臍v史并總結經驗教訓,對今天的人們無疑還會有啟迪作用。

第四篇: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產生的影響

中日甲午戰爭發生的時間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甲午中日戰爭最終以中國的戰敗而告終,而甲午戰爭的慘敗,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民族危機,徹底打破了中國“天朝上國”的美夢,從國際上來看,中國戰敗國際地位大大下降,從而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使中國面臨空前的亡國滅種的危機。在危機面前,人們一旦發覺自己已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往日那種盲目自信再也無法原封不動地保持下去了。它像一次突然襲來的風暴,雖不能把舊事物連根拔起,至少也使它的根基發生嚴重的動搖。人們不能不對自己民族的過去和傳統信條引起深刻的反思,盡力以新的眼光去審視外部世界,力圖從中汲取足以挽救民族危亡的力量源泉。

在危機面前,“救亡”,這個深藏在千千萬萬人心中的口號,就這樣響亮地喊了出來。從而促使了中華民族的真正覺醒,各階層紛紛掀起救亡圖存的斗爭。戊戌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思想發展路程中的一座豐碑。它有兩個鮮明的特征:既是偉大的愛國救亡運動,又是偉大的民主啟蒙運動。這次運動在提高民族覺醒和民主意識方面產生的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是中國人以前從來沒有見到過的。不管運動發動者們自己怎么想,它為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以至日后中國歷史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作了必不可少的準備。而站在救亡圖存和變法維新前列的,正是代表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要求的知識分子。他們把向西方學習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即不但要求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而且要求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這便成為中國近代民主啟蒙運動的真正起點。

第五篇:甲午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福建師范大學網絡教育學院0903屆 韋建新

指導老師

福建師范大學 呂雪峰

【摘要】: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及隨后《馬關條約》的簽定,給中國近代社會帶來了極為嚴中的影響。帝國主義在甲午戰爭之后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陷入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同時,各國帝國主義大量向中國輸出資本,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但是,此時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得到一定的發展。甲午戰爭也刺激和促使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思想解放。

【關鍵詞】:甲午戰爭,中國近代社會,影響

甲午戰爭以中國的慘敗而告終,是持續30余年之久的洋務運動最后失敗的標志,又成為中國近代民族覺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甲午戰爭猶如中國近代史之網的綱,抓住了它就必然會帶動整個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拓寬和深入。”①中日甲午戰爭是中國乃至遠東近代歷史上劃時代的重要事件,不僅對中日兩國產生了巨大的直接影響,而且使遠東國際形勢的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作為處在風雨飄搖中的近代中國,甲午的戰敗對中國的影響深入到政治、經濟乃至思想文化等多方面,歷時之久,百年延續。自甲午戰后相關研究工作業已展開, 70年代后,研究工作進一步拓寬和深化,相關研究成果極其豐富。本文就甲午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方面,作簡要論述。學識淺薄,敬請前輩專家指正。

1894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在英美等國列強的默認下,尋找借口,悍然發動了蓄謀已久的甲午戰爭,由于中國清朝政府腐朽無能和封建統治階級內部 “主和派”“投降派”的干擾,歷時八個月的甲午之戰終于以中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結束。強弩之末的龐大封建帝國在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中國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及隨后《馬關條約》的簽定,給中國近代社會帶來了極為嚴重的影響,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陷入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

甲午戰爭之前,中國封建官僚虛驕自大,盲目樂觀,雖然對西洋列強比較忌憚,但是根本不把日本放在眼里,其它列強也較高地估計中國實力。甲午戰爭的結局,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敗和國防力量的虛弱,從此也改變了遠東國際關系原有格局。自此以后,帝國主義列強都以中國為宰割對象,爭先恐后地在中國掠奪利權,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短短幾年里,就使中國陷入了被瓜分的格局。

1、 “三國干涉還遼”是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開端。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后,清政府于1895年4月與日本政府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其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附近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關于割讓遼東半島的規定,引起了

1

早就企圖吞并中國東北地區的俄國政府強烈反對,認為這是對他們獨霸中國東北的直接威脅。因此在《馬關條約》簽定的同一天,俄國就正式向德、法兩國政府建議:三國聯合勸告日本退還遼東半島,如日不應允,即“對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軍事行動。”②

德法兩國出于各自目的,接受了沙俄建議,于1895年4月23日向日本政府遞交了照會。英美各國也別有用心地勸告日本,于是,日本退還了遼東半島,但向中國索取了三千萬兩“贖還費”。“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是俄、德、法、日在中國爭奪勢力范圍的集中表現,標志著由帝國主義列強宰割中國土地的開始。

2.從《中俄密約》開始,帝國主義列強迅速搬起了瓜分中國的高潮。“三國干涉還遼”以后,清政府對俄國產生了很大幻想,俄國便尋找機會向清政府索取“酬勞”,充當了瓜分中國的急先鋒。1895年冬,俄國以“還遼”有功為借口,迫使清政府給予俄國軍艦在膠州灣過冬的權利。1896軍6月,俄國又利用清朝欽差大臣李鴻章赴俄慶賀沙皇加冕的機全,訂立了《中俄密約》,在“共同防日”的名義下,俄國取得了建筑中東鐵路的權利,并且取得了在鐵路沿線開礦、興辦工礦企業以及派駐警察的權利,把中國東北地區變成了它的勢力范圍,《中俄密約》的簽定,空前加劇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爭奪中國的矛盾,德、法、英、美、日等國紛紛向中國勒索,在中國劃界租地、爭奪勢力范圍達到高潮,正如列寧所指出的:“歐洲各國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國)已經開始瓜分中國了。”③

從1895年到1898年短短三年內,各國列強利用迫使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強租或強占等手段,將中國大部分土地變成了他們的勢力范圍:俄國的勢力范圍在長城以北,德國在山東半島,法國在滇、粵、桂三省(包括海南島),英國在威海衛和港九地帶,日本在臺灣和福建。此時的中國處于被瓜分的境地,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的存亡危機。

二、各國帝國主義大量向中國輸出資本,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

在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甲午戰爭后,列強對中國經濟侵略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變商品輸出為主為資本輸出為主.其主要形式有:

1.向清政府進行政治貨款。

《馬關條約》規定了巨額戰爭賠款,加上后來所謂的“贖還”遼東半島的款項,共計二億三千萬兩白銀,相當于當時清政府三年的財政總收入,清政府除了進一步搜刮民財以外,只得大舉借外債。而列強為了加強對中國的控制和掠奪,爭著向中國投放貸款,并附加苛刻的政治條件。戰后三年內,清政府以海關稅、鹽稅、厘金作抵押,分別向俄、法、英、德等國借巨款共計三億多兩白銀。這些貸款利息重、折扣大,使帝國主義列強輕而易舉地撈取了高額利潤,更為嚴重的是,列強通過貸款合同中附加的政治條件,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海關、內地,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2.列強資本在中國投資辦廠。

甲午戰爭之前,外國資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雖已出現,但一般投資較少,規模不大,并且沒有法律依據.《馬關條約》是第一個允許外國資本家在中國開設工廠、利用中國廉價原料、榨取中國人民剩余價

2

值的不平等條約。自此,列強在中國開辦工廠合法化規?;?。“1895年至1900年間,外國資本投資總額達到五億二千萬元,比1894年以前五十年的總和還多三十倍。1895年至1900年,外資新辦工廠達933家,為甲午之前幾十年總和的九倍。”④

對中國的地下礦產,列強早就有所企圖。甲午戰爭后,外國資本家與中國買辦官僚互相勾結,千方百計掠奪中國礦產。他們以“合辦”形式插足,誘迫清政府簽定礦務合同,取得了在中國開采礦山的特權:德國在直隸、山東;俄國在奉天、東山省鐵路沿線以及蒙古、新班,英國在四川、河南、云南、山西等省;美國在直隸、山西;法國在四川、云南的一些地區都取得了采礦權。

3.修筑鐵路,攫取路權。

在當地修筑鐵路,是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重要手段,也是他們用來壓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有力工具。甲午戰爭后,外國在華投資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攫取路權。1896年至1900年,列強多次爭的鐵路借款權,貸款總額巨大,并且攫取大量路權。同時它們還控制了沿線的大片土地和資源,有些還享有沿線的行政權和普察權,使這些中國領土的主權名存實亡。另外,帝國主義各國還通過開設銀行和擴大銀行活動范圍,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金融和財政。

總之,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列強從各方面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進而控制了中國的政治、經濟甚至軍事,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程度。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夾縫中得到一定的發展

甲午戰爭的失敗,標志著清政府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失敗破產,“洋務派”已無法壟斷近代民族工業。清政府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再也無力投資設廠開礦了。封建統治階級為了向人民勒索“捐輸”,不得不給民族工商業讓出一點道路;同時,甲午之后由于允許外國資本在中國自由辦廠,清政府也不得不放松了對商辦企業的限制;國資本在中國的經濟活動,也為民族工商業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如市場的開拓、勞動力來源增加、交通條件有所改善等等);加之民族危機加劇,促使一些商界人士對振興本國經濟的熱情大為增長,紛紛投資于工礦企業。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甲午之后一段時間內,商辦工業得到一定的發展,其速度遠遠超過了所謂的“官辦”工業。如1895年至1898年里,有資本額(一萬元以上)可查的八十家國內企業中,商辦資本占資本總額的70%,官辦與官督商辦資本僅占3D%,而在1894年之前這二者比例正好相反。另據有人統計,從1895年到1913年,新投資一萬元以上的國內工廠已有463家,資本總額達到9100多萬元,為1894年的數倍。⑤

但是,甲午之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遭到重重阻礙,表現在:第一,清政府雖然給民族工商業讓出了一點出路,但仍然沒有給予真正的法律保障:國貨從口岸到內地的稅金負擔往往比洋貨重;第三,列強一方面在中國經營廠礦,一方面還向中國輸入大量的過剩商品,使中國民族工業處于受排擠的狀況;第四,帝國主義控制著路權及主要礦產資源,為民族工業發展帶來極大困難。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中國經營了許多輕工業和重工業的企業,以便直接利用中國的原料和廉價的勞動力,并以此對中國的民族工業進行直接的經濟壓迫,直接地阻礙著中國生產力的發展。”⑥

3

四、甲午戰爭刺激、促使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思想解放。

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人民是一次大刺激、大震動,是中國近代史進程中的一次大轉折、大變化.戰爭的慘敗不僅掃除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盲目驕妄之氣,而且也促使中國有志之士重新認識自己民族。甲午戰后的五年中,25歲左右的梁啟超面對嚴酷的現實,充分發揮青年人特有的朝氣和敢于抨擊時弊的膽識,結合其善于思辨和勇于捕捉時代潮流的思維定式,在一系列論著中評論日本的歷史、文化、社會和經濟變遷,初步形成了較系統的日本觀,集中反映了當時一代人在甲午戰爭失敗后的新的思索。“透過梁啟超的言論,大體可以看出中國人在承受巨大的戰爭創傷后,怎樣去觀察、思考、評論日本這個威脅中華民族生存的‘仇人’。”⑦從此之后,變法救亡運動和新的思潮廣泛掀起,民族資產階級(無論是改良派還是革命派)自此登上了政治舞臺,從而開始了中華民族覺醒的新時代。表現在以下幾點:

1.康有為等人發動和領導的維新變法運動是民族資產階級覺醒的衣現,在中國近代民族覺酸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甲午戰爭給中國造成的民族災難,驚醒了以康有為為首的民族資產階級維新派。他們在得知《馬關條約》簽字的消息后,即發動當時在京參加會試的1700多名舉人聯名上書清政府,痛呈割地賠款將引起的嚴重后果,提出“拒和”、“變法”之主張,這就是厲史上有名的“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雖然沒有阻止《馬關條約》的簽定,但它標志著醞釀多年的維新變法思潮已經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維新派很快接受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努力喚醒人們“與天爭亡”的形勢下,“圖保存之舉,舍變法外別無它圖”。⑧舉起了變法救亡之大旗。這是民族資產階級覺醒的第一個標志。民族資產階級覺醒的第二個標志是以“天賦人權”為武器,宣傳自由平等,批判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延續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是中國社會發展緩慢的根源。自鴉片戰爭后,主張改革的也不乏其人,但直到甲午戰爭,封建士大夫和洋務派的改革只不過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甲午慘敗,使中體西用的洋務理論黯然失色,有識之士通過探討戰爭失敗的原因,對封建專制改體發生了懷疑,進而提出了批評,“考中國敗弱之由,百蔽叢生,皆由體制尊隔之故。”⑨

因此他們主張通過變法實行君主立憲政體,從而點嫩了爭取民主自由的火種。維新派在甲午戰后覺醒的第三個標志是他們能猛烈沖擊代表封建文化的舊學,大力提倡學習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新學。

甲午戰前還沒有人敢向以濡家思想為核心的封建文化公開宣戰。甲午戰后,康有為、嚴復、譚嗣同等人認識到了封建文化的腐朽沒落,主張廢科舉、辦學校,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他們的主張和努力,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社會風氣有所轉變。因為維新派的推動和客觀形勢的通迫,終于導致了1898年的“戊戌變法”。但是,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維新派在政治變革上只求漸進,反對飛躍,不敢觸動封建制度的基礎;在思想文化上,不能徹底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變法運動中又幻想依靠少數封建官僚,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結果導致了戊戌變法的失敗。這就證明了在當時歷史條件下,走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4

2.中華民族覺醒的另一個表現,是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群眾自發地樹起了反帝滅洋的大旗。 甲午戰爭后,中國農民群眾自發地反洋教斗爭在許多省份普遍展開,并且日益同反帝斗爭聯系起來。1895年夏,福建古田縣爆發了“齋教起義”,號召群眾征服外國人的上帝,初步表露了滅洋思想。1898年廣西天地會起義,立誓驅盡洋人。十九世紀末,農民群眾自發的反帝斗爭匯合成了全國規模的義和團運動,給予帝國主義以重大打擊,使列強認識到中國地土廣闊,民氣堅勁,不得不采取“以華制華”政策,從而打亂了列強瓜分中國的侵略計劃。

由于農民群眾的階級局限性和散漫性,不能認清封建統治階級的真實面貌,也不能形成統一行動,結果以“挾清滅洋”為目的的義和團運動終于在帝國主義和清政府的聯合扼殺下歸于失敗。義和團血的教訓告訴有志之士,“洋”要滅,“清”也要掃,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統治。

3.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華民族覺醒的重大飛獲,為近代中國徹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莫定了基袖。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也曾經歷了從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到革命民主主義的轉變。甲午戰爭前夕,孫中山還曾上書李鴻章,希望通過封建統治階層的改良,達到“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⑩的局面。甲午戰爭后,孫中山等拋棄了對統治階級改良的幻想,走上了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在1894年11月,孫中山等人就成立了革命團體—興中會.疾呼要振興中華。1895年春,又成立興中會總部,在其章程上明確提出了“驅除撻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綱領。以后,興中會又聯合其它革命團體成立了中國革命同盟會,提出了較為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堅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經過資產階級革命者長期反復地斗爭,喚醒了越來越多的民眾,民主革命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支持,終于經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因為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妥協性以及革命的不徹底性,中國人民并未完全擺脫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統治。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就落在了新興的革命階級——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肩上。

甲午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災難,也在國人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其中,有揮之不去的痛苦,但更多的,是通過這次災難吸取教訓。“喚起吾國四千年之大夢,實自甲午一役始也。”⑾結果,以甲午戰爭為歷史轉折點,中國人民經過反復探索和長期斗爭實踐,終于找到了正確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所以,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民族解放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也可以說是近代中華民族覺醒、奮斗的真正發端。

參考文獻

①戚其章,《中日甲午戰爭史研究的世紀回顧》,《歷史研究》,2000年,第1期。 ②李侃,《中國近代史》(第三次修訂本) ,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232頁。 ③《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1頁。

5

④柳長毅,《論甲午戰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江漢論壇》,1994年,第7期。 ⑤全慰天,《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3頁。 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592頁。

⑦李習所,《“強敵”成為榜樣:梁啟超在甲午戰爭后對日本的反思》,《歷史教學》,2007年,第4期。 ⑧⑨翦伯贊等,《戊戌變法》第二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97頁,第223頁。 ⑩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頁。 ⑾翦伯贊等,《戊戌變法》第一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95頁。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常用檢驗項目臨床意義下一篇:誠信主題班會活動心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