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呂著中國通史讀書報告

2023-03-06

報告是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常見記錄方式,報告有著明確的格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怎么樣正確編寫報告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呂著中國通史讀書報告》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第一篇:呂著中國通史讀書報告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世界史

在人性本私的歷史中,歷史的主體是人以及人組成的不同群體,而在他們的活動中,生存以及更好的生存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則。再養一場生存游戲就像是一場博弈,可以用博弈的觀點來透視歷史上的生死存亡是十分合適的。讀史讓人明智。 在博弈的視角下的全球通史中,獲得利益是所有具有理智的人都追逐的目標,而力量則是獲得利益的最大保證。

再看到社會的起源這一部分時,想到了一個網上流傳的故事,正好十分的形象。

實驗人員把五只猴子關在一個籠子里,頭上有一串香蕉,旁邊有個裝置一旦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后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釋放,換進去一直新的猴子A 。A看到有香蕉便立刻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只猴子狠狠地揍,因為其他猴子認為A會害他們被淋到。如此以往,每只舊猴子都被一個個換出去了,籠子里的猴子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他們不知道為什么,只知道動香蕉的猴子會被狠狠揍。這就是道德的起源。

實驗繼續,人員改變了裝置,水只會噴向想拿香蕉的那只猴子,人員又換出了一只猴子,換進了一直特別強壯的猴子C。C當然看到香蕉也是馬上去拿,其他四只猴子想要揍他,結果被強壯的C狠狠揍了。于是,C拿到了香蕉,也被淋濕了。其他四只沒有香蕉吃也比較開心,畢竟沒被淋到。后來C發現只有去拿香蕉的猴子會被淋到,他就強迫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其他三只更加開心起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于是5只猴子分成了3個階級。這就是階級的起源。

讀到這樣一個故事便沒再忘掉,反觀史書上復雜的理論來解釋道德、階級的起源。這樣一個故事是我所想到概括這兩個起源最好的方式。

再來分析一下。這個香蕉就是人類社會中的利益,猴子們追逐香蕉,便體現了人類自私的天性———趨利避害。

就像英國哲學家霍布斯假設的人類的原始狀態。在沒有工業、知識、藝術、社會的自然狀態下,人與人之間就像狼與狼一樣,是“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每個人都力圖保護自己的利益,企圖占有別人的東西,每個人是每個人的敵人。而為了擺脫這一狀態,便會聚在一起有了新的契約,這就是國家的形成。理論上說,國家和道德都是為了使人類走出戰爭困境的機制,而這種機制的特點就是賞罰。通過法律來制約,是新的社會的誕生。

但是不論強盜還是受害者,不論國王還是勞動階級,他們關注的最基本的東西,還是利益。 理智、正義和平等都沒有足夠的力量統治地球上的人類,唯有利益有這種力量。

第二篇:《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全球通史

第一編

史前人類

第一章

人類-食物采集者 a) 從類人猿到人類 b) 食物采集者的生活 c) 種族的出現 第二章

人類-食物生產者 a) 農業的起源 b) 農業的傳播 c) 農業的種類 d) 食物生產者的生活 e) 對人口和種族的影響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人性的本質

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a) 古代文明的起源 b) 古代文明的傳播 c) 古代文明的類型 i. ii. iii. iv. 美索不達米亞 埃及 克里特 印度河 v. 商朝

d) 游牧民族獲得權力 e) 游牧民族摧毀古代文明 i. ii. iii. iv. 中東 希臘 印度 中國

第四章 古典文明開啟歐亞大陸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a) 一致性的根源 b) 商業紐帶 c) 文化紐帶 第五章

希臘-羅馬文明

a) 希臘文明的形成時期(公元前800年-前500年) b) 希臘文明的古典時代(公元前500年-前336年) c) 古典時代中的希臘文明

d) 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36年-前31年) e) 羅馬歷史上的早期共和國(截至公元前264年) f) 羅馬文明的后期共和國(公元前265年-前27年) g) 早期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 h) 后期羅馬帝國(公元284年-467年) 第六章

印度文明 a) 雅利安人的影響 b) 改革與反改革 c) 孔雀帝國

d) 侵略者、商人和傳教士 e) 芨多古典時代 第七章

中國文明 a) 過渡時期 b) 哲學家和經典 c) 秦帝國 d) 漢帝國 e) 漢帝國的衰落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 a) 古典文明的衰落 b) 蠻族的入侵

c) 居住在西方的日耳曼人和匈奴人在西方 d) 蠻族對西方的持續入侵 e) 西方歷史的獨特性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

第三編

歐亞大陸中世紀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中世紀文明形成歐亞大陸一致性 a) 商業紐帶 b) 技術紐帶 c) 宗教紐帶 d) 擴大的視野 第十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a) 穆罕默德 b) 征服時期

c) 從阿拉伯王國到伊斯蘭帝國 d) 伊斯蘭教文明 e) 哈里發統治的衰落 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a) 突厥人的入侵 b) 成吉思汗的征服 c) 蒙古帝國 d) 蒙古帝國的衰落 e) 突厥人的復興

f) 突厥人和蒙古人入侵的意義 第十二章 傳統的拜占庭文明 a) 拜占庭的出現 b) 拜占庭的黃金時代 c) 拜占庭的衰落 d) 拜占庭的滅亡 e) 拜占庭的遺產 第十三章 傳統的儒家文明 a) 隋朝和唐朝 b) 宋朝的黃金時代 c) 元朝蒙古人的入侵

d) 明朝的民族中心主義和內向型 e) 中國文明在日本 f) 日本的封建制度 g) 日本的內向型和孤立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a) 西方的多樣性 b) 地理背景 c) 技術的進步 d) 發展中的經濟 e) 新君主國的崛起 f) 文藝復興的醞釀 g) 西歐的擴張主義 h) 西方文明中的女性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發達社會與“遏制領先”

第四編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亞歐大陸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a) 地理環境 b) 農業和鐵器 c) 伊斯蘭教 d) 貿易與蘇丹帝國 e) 王國與諸侯國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a) 土地和民族 b) 美洲的土著文化 c) 美洲的土著文明 d) 歷史上的美洲和印第安人 e) 澳大利亞

第十七章 歐洲擴張前夕的世界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歷史中的種族

第五編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區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擴張時的穆斯林世界 a) 現代穆斯林帝國的崛起 i. ii. iii. 奧斯曼帝國 薩菲帝國 莫臥兒帝國

b) 穆斯林帝國的輝煌 i. ii. iii. 軍事力量 行政效率 經濟的發展

c) 穆斯林帝國的衰落 第十九章 西方擴張時的儒家世界 a) 中國文明的連續性 b) 皇帝的更替 c) 與西方的早期關系 d) 日本吸收中國文明 e) 德川幕府 f) 與西方的早期關系

第二十章 擴張中的西方文化: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a) 現代化 b) 文藝復興 c) 文藝復興的遺產 d) 德國宗教改革 e) 德國以外的宗教改革 f) 天主教改革 g) 宗教改革的遺產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擴張:經濟擴張和國家建設 a) 擴展中的經濟 b) 技術的發展 c) 資本主義的出現 d) 民族君主國的崛起 e) 擴張前夜的西歐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歷史與關于歷史的流行理論

第六編

西方崛起時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歐的擴張:伊比利亞階段,1500-1600年 a) 伊比利亞擴張主義的根源 b) 哥倫布發現美洲 c) 葡萄牙在亞洲 d) 世界的瓜分

e) 西班牙征服者和新西班牙 f) 伊比利亞的衰落

第二十三章 西歐的擴張:荷蘭、法國、英國階段,a) 西北歐早期的擴張 b) 荷蘭的黃金世紀 c) 英、法競爭 d) 英國的勝利

第二十四章 俄國在亞洲的擴張 a) 俄羅斯擴張的地理環境 b) 俄羅斯的早期擴張 c) 征服西伯利亞

d) 西伯利亞的行政管理和發展 e) 征服烏克蘭

第二十五章 全球統一性的開始 a) 新的全球性視野

b) 人類和動植物的全球性擴散 c) 全球性經濟關系 d) 全球性政治關系

年 1700-1763e) 全球性文化關系 f) 歷史視野中的近代初期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從世界歷史看地區自治與全球統一

第七編

西方占優勢地位時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歐洲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 a) 科學革命的根源 b) 科學革命的歷程 c) 科學革命的意義 d) 工業革命的根源 e) 工業革命的進程 f) 工業革命對歐洲的影響 i. ii. iii. iv. v. vi. 工業革命的傳播 人口的增長 城市化 財富的增長 新消費主義 女性的新角色

g) 工業革命對非歐洲世界的影響 i. ii. iii. 早期帝國的歐化 新帝國主義征服新帝國 新帝國主義的影響

第二十七章 歐洲的政治革命 a) 政治革命的格局 b) 英國革命 c) 啟蒙運動 d) 美國革命 e) 法國革命 i. ii. iii. iv. v. vi. 革命的根源 貴族革命 資產階級革命 民眾革命 戰爭和恐怖 拿破侖

f) 民族主義 g) 自由主義 h) 社會主義 i) 政治革命中的女性 第二十八章 俄國

a) 1856年以前的俄國和歐洲 b) 俄羅斯和歐洲,1856-1905年 c) 1905年以前的俄羅斯和亞洲 i. ii. iii. 阿拉斯加 阿穆爾河流域 中亞 iv. 滿洲和日俄戰爭

d) 第一次俄羅斯革命芨其后果,1905-1914年 第二十九章 中東

a) 巴爾干半島的基督教徒 b) 土耳其人 c) 阿拉伯人 第三十章 印度 a) 印度的傳統社會 b) 英國的征服 c) 英國的統治 d) 英國的影響 e) 印度民族主義 第三十一章 中國和日本 a) 中國的開放 b) 中國的改革與革命 c) 日本的現代化 d) 日本的擴張 第三十二章 非洲 a) 奴隸貿易 b) 探險時代 c) 非洲的瓜分 d) 歐洲的影響 i. ii. iii. 經濟影響 文化影響 政治影響

第三十三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 a) 種族上的歐化 b) 政治上的歐化 c) 經濟和文化上的歐化 第三十四章 波利尼西亞 a) 島嶼和航海者 b) 商貿與殖民地 c) 歐洲的影響

第三十五章 全球統一性的鞏固 a) 歐洲的政治優勢 b) 歐洲的經濟優勢 c) 歐洲的文化優勢 d) 白人的責任

e) 對歐洲優勢的最初挑戰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馬克思的預期與世界歷史的發展

第八編

1974年以來西方衰落與成功的世界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 a) 戰爭的根源 i. 經濟上的競爭 ii. iii. iv. v. 殖民地的爭奪 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 不可調和的民族主義情緒 不可逆轉的軍事時間表

b) 薩拉熱窩

c) 戰爭的歐洲階段:1914-1917年 i. ii. iii. iv. 1914年:西線的消耗戰 1915年:東線上的俄國退卻 1916年: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1917年:流血和失敗主義

d) 戰爭的全球階段:1917年的俄國革命 i. ii. iii. 三月革命 兩次革命之間

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

e) 戰爭的全球階段:美國的介入 f) 和平解決

g) 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世界歷史上的作用 第三十七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義起義 a) 土耳其 b) 阿拉伯中東 c) 印度 d) 中國 第三十八章 1929年以前的歐洲革命與和解 a) 共產主義在俄國的勝利 b) 共產主義在中歐的失敗 i. ii. 德國魏瑪共和國 中歐的革命與倒退

c) 意大利成為法西斯國家

d) 西歐的民主問題歐洲的穩定與和解 第三十九章 五年計劃和大蕭條 a) 五年計劃 i. ii. iii. iv. 戰時共產主義 新經濟政策 蘇聯計劃經濟 對世界歷史的意義

b) 大蕭條 i. ii. iii. iv. 經濟崩潰的根源 世界范圍的大蕭條 社會和政治影響 國際影響

第四十章 走向戰爭(1929-1939年) a) 日本入侵滿洲 b) 意大利征服埃塞俄比亞 c) 西班牙內戰 d) 吞并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e) 戰爭的到來

第四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影響 a) 戰爭的歐洲階段 i. ii. iii. iv. 瓜分波蘭 從波蘭到法國 不列顛戰役

對巴爾干半島各國的征服

b) 戰爭的全球階段 i. ii. iii. iv. v. vi. 入侵蘇聯 日本襲擊珍珠港

1942年:軸心國勝利的一年 1943年:形式的逆轉 歐洲的解放 日本的投降

c) 世界歷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四十二章 諸帝國的終止 a) 殖民地革命的根源 b) 印度和巴基斯坦 c) 東南亞 d) 熱帶非洲 e) 南非 f) 中東

第四十三章 大同盟、冷戰及其后果 a) 戰時的團結 b) 歐洲的冷戰 c) 遠東的冷戰 d) 冷戰結束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工業革命:全球性影響 a)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源和性質 b) 對發達的第一世界的影響 i. ii. iii. 戰后的繁榮與衰退 社會影響

對社會主義世界的影響

c) 對不發達的第三世界的影響 d) 對全球的影響 i. ii. iii. iv. 對生態的影響 對種族關系的影響 對于性別關系的影響 對于戰爭的影響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

第一編

史前人類

第一章 人類-食物采集者

? 生物是由非生物自然進化而來的。按照組織的分類等級標準將所有的物質加以分類,在這一組織的某一等級上無機物轉變成了有機物。更具體地說就是,電子、質子和中子相互結合形成各種原子,各種原子相互結合組成各種分子,各種分子再組成有機化程度的聚合體,其中有一類有機聚合體形成了生物。

? 從宏觀的視角來看,人類的出現是地球發展進程中的第二大轉折點。第一大轉折點是生命從非生命物質中進化出來。人類既改變自己基因,又改變所處的環境的第三大轉折點也即將來臨。 ? 人類,且只有人類,能夠創造一個自己想要的環境——這一人化的環境被稱為文化,因為只有人類能從現實生活中觀察到或抽象出概念和事件。只有人類能笑;只有人類知道自己會死去;只有人類才思索宇宙及其起源,才考慮自己在宇宙中的位臵和自身今后的命運。

? 從技術變革的產生到允許其大規模發揮效用所必須的社會變革的出現時間,存在著一個時間差。造成這種時間差的原因是:技術變革因為能夠提高生產能力和生活水平,通常很受歡迎,所以馬上會被采用;而社會變革則由于要求人類進行自我評估和自我調整,通常會讓人感受到受威逼和不舒服,因而通常也就會遭到抵制。這就解釋了當今社會的一個悖論,即人類在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變得越來越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改變環境的同時,卻不能使他們的環境變得更適于居住。簡而言之,人類作為一個種群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自身知識的不斷增長與如何運用這些知識的智慧相對滯后之間的矛盾。

? 農業革命還觸發了一場鏈式反應,它引發了城市化,階級分化以及社會分裂,從而損壞了原始社會令人神往的平等,但這一來它也打破了部落通過傳統主義形成的約束性的結合,使人性得到了解放。

第二章 人類-食物生產者

? 新時期時代的人與他們舊石器時代的前輩在兩個方面有所不同:一方面新石器時代的人不再用打制法,而是用磨制法來制作石器;另一方面是他們食物的來源大半或全部都是靠栽培植物和蓄養動物,而不是靠狩獵或采集去獲得的。

? 早期農業的粗放性,使得休耕的土地與正在種植的徒弟的比例在任何時候總是處于5:1到10:1之間。因此人類不斷地“脫離”原來的農業居留地,進入食物采集者居住的人口比較稀少的地區。農業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從其發源地(中東)向四面八方傳播。 ? 最早的農耕技術被成為“刀耕火種”技術。

? 迄今為止,歐亞大陸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偉大文明興起和衰亡的歷史,而每一個偉大文明的衰亡都是因為內亂削弱了其自身的力量而游牧民族又隨時準備入侵。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人性的本質

? 歷史教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就是,核戰爭并非不可避免。因為戰爭的發生不是因為人類的本性,而是因為人類社會。而人類社會又是由人類組成的,因而它也可以由人類重新構建。我們真正繼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我們不是被動地接受塑造,而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三章

最初的歐亞大陸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 最早的文明中心是蘇美爾,其地域范圍大致相當于現在的伊拉克。 ? 伴隨著影響深遠的技術進步,產生了影響同樣深遠的制度改革。兩者先是相互作用,然后共同促使城市產生和文明形成。 ? 階級分化:村社圣祠(巫師)-城市寺院(祭祀)-軍事首領(頻繁的戰爭)-國王。

? 在看到各古代文明獨特性的同時,我們也應承認他們具有某些共同性,其中最顯著的兩個共性可能就是,社會關系的不平等和性別關系的不平等。

第四章

古典文明開啟歐亞大陸一致性(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 古典文明時代最引人注目的的特點就是在此期間首次形成了歐亞大陸一致性。

? 鐵器的普及使得文明核心區的范圍相應地擴大。

? 隨著經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社會和政治也發生了同樣重大的變化:軍事貴族在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的蠻族入侵活動中所獲得的顯赫地位由于商人、工匠和海員階層的興起而日趨瓦解;舊的部落社會由于鑄幣的出現正在經歷變革;個人的依附效忠關系正被市場需要所代替。

? 那時期的發展變革引起了社會關系、政治組織、生活方式和謀生之道等方面的深刻變化。這樣普遍的根本性變動使人惶惶不安,令人無所適從。它促使人們深刻自省,不斷地提出新問題、尋求新答案;也促使思想家們重新評估他們各自的傳統,或將其拋棄,或使之適應過渡時期的需要。當時引起人們思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礎,社會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方面。

? 到公元一世紀時,羅馬帝國、安息帝國、貴霜帝國、和漢帝國連成了一條從蘇格蘭高低到中國海橫貫歐亞大陸的文明地帶,從而使得各帝國一定程度上產生了相互影響。

? 東西方貿易大發展始于公元前后,約持續了兩個世紀。貿易大發展的一個原因是中國在中亞不斷增長的影響。中國打通了好幾條路上商路,促進了絲織品這種最重要的跨地區貿易品種的銷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包括整個地中海以及歐洲中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地區在內的羅馬帝國的統治得到了加強,出現了所謂的“羅馬治下的和平”時期。在這一時期里過去一直阻礙貿易的土匪和海盜行徑已經絕跡,關稅壁壘和各種雜費也幾乎全被削減。此外,帝國的富庶也促進了貿易的發展,特別是由于富裕的羅馬統治階級喜愛奇特的外國貨,又有錢購臵這些奢侈品。 ? 希臘殖民擴張運動的結果便是產生了大量獨立的城邦,而不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

? 希臘文化傳遍整個東方,主要是靠追隨亞歷山大軍隊東進的希臘商人完成的。同樣,印度佛教傳播到中國的歷程也可以沿著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追尋到。

? 真正的音標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他們于公元前13世紀將原有文字發展成由23個輔音字符組成的字母系統。這一字母系統后經由希臘人增補原音字母而進一步完備,形成希臘字母。 ? 字母文字的意義就在于它開啟了智力交流的世界,使智力交流的范圍遠遠地突破了從前僅囿于祭司和官吏獨享的那個圈子。 ? 盡管希臘文化的傳播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卻并沒有在中東留下永久的印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希臘文化的影響僅限于希臘殖民者居住的城市和一些希臘殖民王國的宮廷所在地。雖然有些土著民族也受到了影響,但真正受到影響的則幾乎僅囿于少數上等階層。廣大農村甚至許多城市的絕大多數民眾仍在繼續說自己的語言,崇拜自己的神。由于希臘文化并沒有深深扎根,因而它也就不能永久地在它的移植地生存。

? 比希臘文化的影響要持久得多的是基督教和大乘佛教這兩大世界性宗教的影響?;浇毯痛蟪朔鸾膛c古典時代后期從其各自的發源地中東和印度開始向外傳播。在隨后的幾個世紀中,基督教傳遍了整個歐洲,佛教則贏得了亞洲的大部分。這量大宗教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們共同具有的某些新特點:其一,他們都著重于靈魂的拯救,允諾來世可以獲得永恒的幸福;其二,都堅持平等主義——向所有請求加入的人敞開大門,不論男人或女人、富人或窮人、自由人或奴隸,都一視同仁;最后,都強調崇高的道德準則,強調要靈魂得救就必須遵守這些準則。 第五章 希臘-羅馬文明

? 到公元前6世紀末希臘地區部落制讓位于城邦制,其他社會等級聯合起來向貴族階層發起挑戰,工商業開始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重大作用,希臘的殖民地也又開始逐漸遍布整個地中海沿岸一袋。所有這些發展構成了希臘世界形成時期的全面轉變,并為它后來順利地進入古典時代打下了基礎。希臘地區的地理特點是促成這些發展的基本原因。希臘地區的自然資源很貧乏,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廣闊的平原;希臘和小亞細亞沿海地區連綿不絕的山脈,不僅限制了當地農業生產率的提高,還把鄉村隔成了互不相連的小塊,結果造成希臘人沒有天然可作為地區合并基礎的地理政治中心。而入侵者在入侵之后就會在彼此隔離的村莊里安居下來。這些村莊通常坐落在易于防衛的高低附近,因為高地上既可設立供奉諸神的廟宇,又可以作為遭遇危險時的避難所。這些由村莊擴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被成為“城邦”,而提供避難所的地方則被成為“衛城”或“高城”。各城邦多設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移民,以便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城市。許多小城邦就是這樣形成的,他們彼此相互隔絕,但卻又生氣勃勃地獨立發展。 ? 7世紀時希臘社會的改革運動大大加強,這應歸功于以往在戰場上起決定先作用的貴族騎兵此時已為穿戴盔甲的重裝步兵所取代。。這一新軍種不僅瓦解了貴族政治權利的軍事基礎,而且提高了那些獨立的、能為自己提供進入方針必須裝備的農民和工匠的地位,增加了他們的政治影響。

? 希臘人贏得希波戰爭的勝利有著重大影響。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它使希臘人免遭東方專制主義的統治,得以保持自身民主政治的特色,從而為人類文明作出其獨特的貢獻。其次希臘人的勝利,特別是雅典海軍的勝利,也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展。因為劃船投入戰斗的劃手都是沒錢將自己裝備成重裝步兵的公民,所以城市貧民這次在軍事上所以的作用甚至比有財產的重裝步兵還要重大。而這自然也加強了民主政治運動的發展,它在伯里克利時期達到其最高潮。

? 雅典帶頭聯合愛琴海各島及小亞細亞各希臘城邦組成了一個同盟,因同盟總部起初設在提洛島上,故稱提洛同盟。同盟的宗旨是防備波斯人再次發動進攻,以確保盟邦的共同安全。

? 對希臘人的非凡成就作出兩點解釋:首先,希臘人住的地方離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文明中心很近,能夠從后者最早的成就中受益,但是他們之間的距離又沒有近到使希臘人不能保持自己的特色的地步。城邦的出現和持久的存在,是促成希臘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個因素,因為城邦為文化繁榮提供了必須的制度保證。 ? 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體的理論和實踐,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學和哲學思想,對個人自由和個人責任心的強調——所有這些都是古典希臘留給人類的光輝遺產。

? 古希臘時代的歷史意義在于:它打破了歷史上形成的東、西方各自獨立發展的模型,使它們合二為一?,F在,人們首次想到要把整個文明世界當作一個單位——一個文化高度發達的文明核心區-來看待。

? 古希臘名人:蘇格拉底、柏拉圖、荷馬、亞里士多德、阿基米德。 ?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的尊號,這標志著羅馬已由共和國轉變為帝國。

? 羅馬人在思想意識方面最重要的貢獻也在于,他們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習俗。

? 在4世紀初對基督徒進行了最后一次大迫害后,皇帝君士坦丁頒布了米蘭赦令(公元313年),承認基督徒不再為異教徒,準許基督教同其他宗教一樣享有信仰自由。

? 羅馬同中國一樣,一旦前進到一定程度就再也不能前進了。那一限度一經達到,帝國疆界就固定下來,甚至開始萎縮,于是從前隱藏的帝國結構上的缺點也就漸漸開始顯露出來。 第六章 印度文明

? 4大世襲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 印度與中國不同:在中國,是長期的帝國統一間隔以短暫的分裂;而印度則恰恰相反,是短暫的統一間以長期的分裂。這并不是說印度就沒有統一。印度有統一,但這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印度文化強調的是忠于社會秩序而不是終于國家,這從種姓等級制度的地位高于任何政治制度這一點可以證實。因此可以說,印度文明在一個范圍里增進了統一的文化的同時又在另一個范圍里破壞了政治的統一。 第七章 中國文明

? 中國的發展史上沒有明顯的突然停頓。雖然也曾有許多游牧民族入侵中國,甚至還建立了某些王朝;但是最后的情況不是中國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語言、習俗或游牧經濟,而是入侵者自己被迅速而徹底的中國化。

? 在中國,與文化同一性一樣重要的是,各時期之間存在著驚人的政治統一性。這種政治統一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可歸因于中國文明具有獨特的現世主義,這一點可以從中國文明是世界文明中惟一的在所有歷史階段都未產生過祭祀階級的偉大文明這一事實中看出來。

? 經濟的循環:社會秩序的重新安定導致人口的增加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從而相應的使收入增多、國庫充實。之后的穩定期間,他們將人力和財力分散到公路、運河、防御工事、宮殿、宮廷鋪張和邊疆戰爭上。因而每個王朝在它建立約100年后都會開始面臨財政上的種種困難。為了彌補虧空,朝廷就會提高賦稅。而賦稅大部分則又沉重地壓在自耕農頭上。在每個朝代開始時自耕農總是占農民的大多數,但是隨著賦稅的增加他們日益被迫將自己的小塊土地讓與大地主,而自己則淪為佃農。由于地主憑借與其財產相當的政治影響只交納微不足道的賦稅,所以他們占有的土地愈多,政府的收入就愈下降,落在數目日趨減少的自耕農頭上的賦稅也就愈增加。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腹水增加,財政收入下降,公路和溝渠的修整被忽視,生產率下降,最后則是饑荒、盜匪活動和全面的農民起義。與此同時,邊防可能也會被忽略,從而招致游民部落越境前來劫掠。

? 公元前124年朝廷建立了一種帝國大學,即太學。

? 雖然中國史學家也意識到了促成王朝衰落的各種社會和經濟因素,但他們卻又總是認為這些因素與他們所相信的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原因——統治者是否具有合格的道德品質——相比,處于次要位臵。于是,中國的編史工作也就傾向于匯編各種原始資料而不是讓史學家本人對各種問題提出自己的分析。 第八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

? 各個古典文明走向衰落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其生產技術水平的相對停滯不前,而這種技術水平的停滯狀態則又導致社會生產率長久地保持在較低水平。

? 正是這種哲學家與工匠相分離的觀念阻值了歐亞大陸各古典文明的技術發展。而也正是哲學家那有條理的思維與工匠所擁有的實踐經驗和傳統知識這兩者的相互影響,才使得西方在近代完成了偉大的科技和工業革命,從而為人類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 ? 西方長期屢遭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馬札爾人和維京人的侵略,因而其古典社會秩序遭到破壞的程度也就比歐亞大陸上的其他地區遠為嚴重。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種破壞正是導致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原因。因為在舊文明的廢墟上能夠產生出一種嶄新的文明,一種更能適應變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

? 游牧民族的遷移方向一般都是自東向西,因為歐亞大草原的地理坡度使得大草原西部水源較充足、土地更肥沃,從而吸引著來自東方的游牧民族。

? 在中世紀,蠻族的侵略在西方拖延的時間,遠遠超過其在歐亞大陸其他地區持續的時間。因此西歐也就出現了古典時代獨特的結局—帝國結構及其古典文明無可挽回地消亡了。這一結果的意義十分重大,以至于它被認為是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之所以如此,則是因為古典文明大規模的消亡為早應發生的技術革命掃清了道路。

? 技術停滯不前是各古典文明結構上的一個主要弱點。那么既然所有的古典文明都具有這一弱點,為什么只有西歐的古典文明會垮掉呢?首先,古典時期的西歐并不像其他地區(比如中國)那么富饒。據估計,單位面積里生產的稻米所含的卡路里,是小麥所含卡路里的5倍。因而中國的生產率也就大大高于西方,而這則又導致了中國的人口自農業出現至今也相應地比西方稠密。生產率以及人口上的優勢,轉而又使中國能夠更好地維持帝國的官僚機構和軍事機構,更有力地抗擊滿足侵略者——必要時還能同化他們。其次,西方缺乏可與中國相媲美的文字系統,也沒有中國的科舉制度。這種文字系統提供了文化上持久的同一性,而這一科舉制度則使中國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強了穩定性。最后,羅馬帝國邊境上的敵人更難對付。由于地處入侵路線的最西段,歐洲幾乎在各游牧民族的每次進攻中都是首當其沖。此外,羅馬帝國鄰近的日耳曼人要比中國西北邊境上的游牧民族人數更多,而且與帝國相鄰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也比中國的蠻族近鄰更為先進,從而其軍事威脅也就更大,更長久。

? 回顧歷史,西方文化的這一嶄新開端的重要性便顯得十分明顯。在古代時期的幾千年中中東曾經一直都是創始力的中心,許多主要文明也都由此傳播出去。而到了古典時期,大部分發明創造則都是自歐洲、印度和中國,中東卻遠遠地落在后面。究其原因恰恰是因為中東的古代文明在公元前2000年的侵略中得以幸存下來,而邊緣地區的古代文明卻被毀滅,從而為新的開端——新的古典文明的出現掃清了道路。古典文明向中世紀文明的過渡也是如此。但這一次卻是所有地區的古典文明都幸存下來,唯有西方例外,因而也就只有西方能夠毫無束縛地朝新的方向奮進,并在中世紀發展起新的技術、新的制度、新的觀念,即新的中世紀文明。到了近代,這種新的文明,就像早期農業文明必然戰勝部落文化一樣,遠遠勝過歐亞大陸其他地區乃至全世界“停滯不前”的古典文明,從而顯示出了它的優越性。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 ? 經濟權力平等和社會地位相同是新石器時代村社的特征。 ? 同帝國行政機構關系密切的是教會統治集團,該集團的產生也是文明的一個根本特征。這種神學和祭祀集團都是為維持顯存的社會制度服務的,他們賦予政治制度和政治領袖以神的制裁力和神的屬性。

? 隨著文明的到來,一個遠為復雜的新社會出現了。因此社會也不再只有單一的文化,而是形成了所謂的雅文化和俗文化。雅文化傳播于城市的學校、寺廟和宮殿之中;俗文化則存在于鄉村之中。雅文化通過哲學家、神學家和文人學士以書面形式流傳;俗文化則在目不識丁的農民中口口相傳。

? 我們還回到題目中所提的問題上: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答案是:在過去它兩者都是;而至于將來怎樣則取決于從過去文明中積累的知識是被用于毀壞的目的還是被用于建設的目的。

第三編

歐亞大陸中世紀的文明(公元500-1500年)

第九章

形成歐亞大陸一致性

? 中世紀不同于古代時期和古典時期,它不是因歐亞大陸游牧民族的路上侵略而結束,而是因西方的海上冒險而終止的。西方探險家、商人、傳教士和移民的海外擴張,標志著人類社會由中世紀向近代的過渡,標志著世界歷史由歐亞大陸地區性階段向全球性階段的轉變。

? 中世紀最為著名的宗教革新運動還要數伊斯蘭教的出現。除其教義外,這一新宗教在公元632年其創始人穆罕默德死后突然從阿拉伯半島向外廣泛傳播,它對歐亞大陸和非洲廣大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十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 伊斯蘭教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比起他們的軍事擴張更為顯著。盡管被征服的地區曾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但到11世紀時中東地區的語言已經阿拉伯化,文化也已伊斯蘭化。

? 是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這兩條基本紐帶將哈里發統治下的各民族聯結到了一起。

? 伊斯蘭教是一條比基督教更有力的紐帶,因為他不僅是一種信仰,而且是一種社會和政治制度以及具有普遍性指導意義的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

? 突厥人不是同一種族,但他們因都說突厥語系而被共同連接在一起。

? 拜占庭帝國的衰亡雖然發生在1453年,但其衰亡的原因卻可以追溯到1071年被阿拉伯伊斯蘭教占領小亞細亞。

? 公元9世紀伊斯蘭教來到印度還涉及到一個社會沖突的問題,即兩種不同制度的社會的沖突。也正是從這時起這里開始了兩種根本不同的文化的斗爭,結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印度半島分裂成信仰印度教的印度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

? 當人們開始相信尋求上帝比了解自然更為重要時,這就意味著經院哲學取得了勝利。 ? 蒙古衰落的首要原因在于人口上的劣勢:同屬國人民相比他們人數太少,并且太不開化。正如普希金所說的那樣,蒙古人是“不懂亞里士多德和代數的阿拉伯人。”因此,他們一旦從馬上下來居住在被征服地區就很容易被同化。在這方面,蒙古人與阿拉伯人迥然不同:阿拉伯人擁有自己的語言和宗教信仰,這一語言和信仰為其屬國人民所樂于采納,并成為帝國統一的強有力的紐帶。蒙古人在文化上遠沒有阿拉伯人先進,因而絲毫不具備這種優勢。而且蒙古人還采用了比他們更先進的屬國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從而喪事了自己的特點。 第十二章 傳統的拜占庭文明

? 在土耳其共和國取代奧斯曼帝國之前君士坦丁堡一直統御著這一廣大地區,但在這之后基馬爾〃阿塔圖爾則將首都從博斯普魯斯海峽沿岸遷到了安納托利亞高原上的安全地帶即安卡拉城。 ? 8世紀時的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文化上與東方的伊斯蘭教帝國和西方的新歐洲都截然不同的國家。

? 拜占庭皇帝和東正教主教之間密切的相互支持,也使得帝國更加穩固。東正教教會必須依附于拜占庭朝廷的原則是舉國公認傳承已久的準則。

? 綜觀歷史,拜占庭顯然在各個領域都做出了重大貢獻。第一,他起到了屏障作用,使其后的西方能夠自由地發展起自己的文明。第二,拜占庭促進了貿易和經濟的全面發展。第三,在文化領域,拜占庭挽救了不計其數的古代文化藝術珍品,并將他們連同其自身的遺產一起傳給了子孫后代。最后,拜占庭帝國對東斯拉夫人而言,就如同羅馬帝國對日耳曼人所起的作用一樣,都是該民族偉大的教育者。偉大的引導著以及宗教和文明的源泉。 第十三章 傳統的儒家文明

? 漢朝被強有力的地方家族所削弱,這些地方家族積聚起巨大的、自給自足的且享有免稅權的地產,并在這上面建造起堡壘式的莊園,成功的與中央政權想對抗。佛寺的出現進一步促進了國家的分裂。隋朝和唐朝提出了解決這種政治分裂的辦法。它由“均田制”組成,“均田制”的實施的確有助于削弱大家族的控制,加強唐朝統治它一度中止了半封建大地產的膨脹,也增加了國家的稅收,因為雖然擁有政治權力的大地主不需要交稅,但廣大小農卻要納稅。

? 唐朝時中國的宗教信仰十分自由,思想極為開放,因而各種佛教宗派相繼形成。

? 在帝國統治的最后一個半世紀中,唐朝統治者面臨著一個王朝衰落時通常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帝國財政入不敷出;人口增長大于土地攻供給,農民家庭不再能分到小塊土地;“均田制”被破壞,富貴人家再次搜刮農民,大肆實行土地兼并。由于稅收制是以人頭稅為基礎,因此支付不斷增長的帝國開支的捐水負擔也就都落在了農民頭上,而這時農民占有的土地卻正在減少。

?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這對整個歐亞大陸都具有重大意義。商業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國經濟生產率的顯著提高。生產率的提高為人口的相應增長提供了保障,而人口的增長反過來又進一步推動了生產的發展,如此循環往復。經濟活動的迅速發展還增加了貿易量。中國首次出現了主要以商業活動而不是以政務活動為中心的大城市。 ? 宋朝時期的中國人首次大規模從事對外貿易,而不再主要依靠外國中間商。因而可以說,宋朝時的中國正在朝著一個海上強國的方向發展。但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言,最致命的事實是這一潛在的可能卻從未實現。

? 定都北京是元朝統治者最持久的貢獻。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地處西至中亞東到滿洲的交通要沖,至今仍是重要的軍事、經濟和政治中心。

? 從推翻蒙古人在中國的統治到共和國的出現,明、清兩朝統治了中國500多年。這幾個世紀的中國構成了人類歷史上行政管理竟然有些、社會生活安寧穩定的一個偉大范例。出現這一空前持久穩定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一種被成為“新儒學”的新的儒家玄學占據了思想領域的絕對統治地位。

? 朱熹(1129-1200年)憑借其杰出的綜合才能他發展了一種解釋方法,把佛教、道教的成分融入儒家。在明朝作為一種反對外來的前蒙古人統治的反映,當時社會上存在著明顯的民族優越感和對過去傳統的回顧。在這種氣氛中,朱熹漸漸被認為是最終和絕對的權威。

? 自朱熹批注的儒家經典成為文職人員考試的根據以后,這一新儒學構成了帝國官方的正統觀念,并一直延續到19世紀后期。其結果是通過對社會存在的學術推理,使不斷增長的社會僵化得到加強。這從根本上有利于獨特而歷史久遠的中國文明的延續,但其代價卻是形成了一種與外界所有獨創性和新觀念相反的、顯得有些荒謬可笑的循規守舊。中國的穩定也可以歸因于所謂的貴族統治階級的頑固勢力——一股在以農業為基礎的官僚帝國中同時占有土地和官職的勢力。作為地主和放債者,貴族控制著鄉村和城鎮的經濟生活。地方貴族和帝國官僚之間聯系密切且相互支持。 ?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同一的民族,其歷史的悠久無與倫比,人口也持續穩定增長……其真正原因可歸結為三個原則和一種制度……這三個原則是:

1. 以德治國優于憑武力治國。

2. 選拔最賢能的人為國家效力是實現國家的政治清明必不可少的條件。

3. 如果君主道德敗壞、醉生夢死,并由此導致高壓的暴政,那么人民有權力處臵這樣的君主。 一種機制是:

公開選拔文官的科舉考試制度……

? 中國古代的人民沒有立法權,也沒有自行收稅、彈劾統治者以及限定和停止納貢的權力,因此他們只有起義的權力。起義在中國傳統上是一種憲法賦予的合法手段,人們經常以次種方式來阻止武斷而暴戻的立法和行政。 ? 明朝政府極力控制、壓迫商人階層。這是中國社會同西方社會根本的、影響最大的差別。商業革命和技術進步都未給中國帶來徹底改變社會的革命性影響。其根本原因是,中國歷史具有極強的延續性。因此可以說,是傳統的官僚貴族統治集團利用新儒學作精神支柱吞噬了新技術和經濟發展的作用。

? 中國統治集團另一個對內限制政策是竭力反對海外擴張。1712清朝皇帝頒布了一道詔令,禁止中國人在東南亞經商和定居。五年后,清朝又發布了另一條布告,允許那些已經定居國外的海外華人返回家鄉,不必擔心受到懲罰。1729年清朝再次頒布法令,規定了海外華人回國的具體日期,逾期未歸者再不允許回國。這種政策同西方國家形成了何等鮮明而又驚人的對照。

? 15世紀明朝皇帝下詔禁止進一步海外遠征,并強迫立即執行這一禁海令。這就是中國官方對海外活動持消極態度的一個最鮮明、最重大的表現?;实壑阅軌蝾C布禁海令,是因為中國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擁有的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正是由于制度結構上和海外拓張的動力方面的根本差別,在世界歷史的這一重要轉折關頭中國的力量卻轉向內部,將全世界海洋留給了西方的冒險事業。

? 6世紀中國文明大規模傳入日本,氏族組織遭到破壞。最終導致日本的大化革新于645年開始,它試圖以中國唐朝為樣板將日本改革成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

? 國家的軍事職務通常由軟弱的宮廷貴族掛名充任。結果反對蝦夷人的戰爭則由農場貴族指揮。這時,這些農村貴族和他們的侍從即武士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封建關系。這種關系以理想化的道德即“武士道”為基礎。武士在法律和禮儀上享有特權,但是反過來他們也必須絕對效忠于他們的封建領主。

? 由于西方強國對東南亞和東亞海域的入侵,阻止了日本擴張主義的自然發展。西方海上軍事技術的明顯優勢以及西方傳教士在日本列島上的驚人作用,使日本人感到驚恐。為此,17世紀初德川幕府采取鎖國的政策,使日本退回到幾乎完全與世隔絕的境地之中。為了穩定,德川幕府從中國引入了儒家學說和制度。他們采納了儒家對社會的四階層劃分法——即武士管理者、農民、工匠和商人,借用了儒家哲學,強調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尊卑次序。

第十四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 “為了避免即將降臨的災難,人們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祈禱上帝的人;第二類是經商、種田的人;第三類是為了防護前兩類人、使之免受不公和傷害而產生的騎士。”這既是中世紀西方社會的階層劃分:教士、勞動者和騎士。

? 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方新的多元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如下:獨立于而非聽命于皇帝的教會;取代了帝國朝廷的封建君主和封建主;取代了羅馬時期奴隸種植園、各自開墾荒地的自給自足的采邑;產生于城市、發展順利從而面對貴族、高級教士、甚至君主有所沖擊的新興商人階層。 ? 900-1300年西歐經濟穩步發展,然后就出現了14世紀的經濟大蕭條。這次大蕭條由多種因素共同引起,其中包括連年的糧食歉收和饑荒、黑死病、英法“百年戰爭”以及德國和意大利的斗爭。不過,1400年后不久經濟開始復蘇,從此以后經濟發展就呈現一種普遍上升的趨勢。

? 單就人口和貿易量而言,中世紀西歐的城市同中國、印度或中東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但是由于這些城市擁有日益增長的自治權和政治力量,他們的地位顯得十分獨特。

? 當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皇帝企圖強迫意大利北部的米蘭、布雷西亞、帕爾馬、維羅納等富庶城市納稅并接受帝國管轄時,這些城市變結成倫巴蒂聯盟。

? 1350年不萊梅、呂貝克、斯德丁、但澤等波羅的海沿岸的90個城市組成了漢薩同盟,打擊海盜,并迫使外國人承認它們的商業特權,他們也憑此實際上壟斷了北歐的貿易。

? 整體看來,查理曼死后西歐政治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9至11世紀,教皇和皇帝總體來說是合作的。教皇幫助皇帝反對德意志世俗貴族,作為回報皇帝支持教皇反對與羅馬皇帝權威相對立的拜占庭教會勢力。1073年教皇格列高里七世任職,羅馬教皇的權力開始達到頂峰。教皇和皇帝為了爭奪日耳曼主教的任免權而發生沖突,結果格里高利七世獲勝,從而削弱了帝國行政區和皇權。到13世紀教皇英諾森三世實際上已經卷入了歐洲各國的事務之中,國王和皇帝由他認命或廢黜。 ? 歐洲君主新權力的獲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興商人階層的非正式聯盟。自治市的自由民向君主提供財政援助和貢獻管理才干,成為國王的內侍等。作為回報,新君主向自由民提供保護,以反對封建領主和主教的頻繁戰爭和苛捐雜稅。他們還為保護商人利益廢除了五花八門的地方自治權,這些地方自治權各有各的關稅、法律、度量衡和貨幣。隨著這些障礙的消除和國家法令的實施,民族君主國出現了。

? 到15世紀,民族君主國的范圍已初步覆蓋了今天的英國、法國、葡萄牙以及斐迪南和伊莎貝拉聯姻后的西班牙的版圖。 ? 4至10世紀之間,歐洲曾遭到日耳曼人、匈奴人、馬札爾人、維京人和穆斯林的侵略。但從10到14世紀這種局面卻戲劇性的顛倒過來,歐洲開始全線進攻。

? 在西方新文明中女性的地位主要由兩種制度決定——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在理論上講,教會主張兩性之間的平等,這類似于它主張的種族平等和階級平等。然而,在實踐中教會在性別問題上的的態度卻極度含混不清。在教會內部,婦女不能被授予牧師的神職,也沒有布道的權力。然而教會卻專門為中世紀的婦女設計了一個重要機構,即女修道院。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發達社會與“遏制領先”

? 中國人擁有高度發達的文化,先進的工藝、大規模的商業、以功績為基礎的有效的官僚政治和提供社會凝聚力及思想意識基礎的儒家學說。于是中國人也就順理成章地認為他們的文明優于其他文明,并將外國人視為“野蠻人”。

? 在從一個歷史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轉變中,落后的邊緣地區反過來處于領先地位的情形字歷史上并不鮮見。這種發展模式表明,歷史的發展并不像通常所說的“一事成功,事事領先”,人類學家將此成為“遏制領先法則”。該法則認為,在轉變時期起先最發達和最成功的社會想要改變和保持其領先地位將是困難的。相反,落后和較不成功的社會則可能更能適應變化,并在轉變中逐漸處于領先地位。

?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充滿轉變的時代,歷史發展的速度與中世紀相比已大大加快。僅從二戰后幾十年中所發生的變化來看,這種加速發展也十分明顯:日本和德國的經濟從戰爭的蹂躪中迅速恢復;蘇聯突然間發生政治解體,從一個超級大國變成了世界地圖上的一個空白地帶。在這樣一個變化不斷加速的時期,適應能力對個人和種族的成功——或許應該說是對個人和種族的生存——至關重要。我們必須以變應變!

第四編

公元1500年以前的非亞歐大陸世界

第十五章 非洲 第十六章 美洲和澳洲

? 歐洲人對美洲的迅速入侵和開發,與其遲至幾個世紀后才得以入侵和殖民非洲,形成了鮮明對比。造成這種差異的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美洲大陸在地理上更易接近,更吸引人。另一個原因則是印第安文化的總體性質使得他們不能進行有效的抵抗。 第十七章 歐洲擴張前夕的世界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歷史中的種族

第五編

公元1500年以前各孤立地區的世界

第十八章 西方擴張時的穆斯林世界

? “五功”和《古蘭經》的規訓不但造就了一個宗教,而且形成一種社會準則和政治制度。

? 約1500年后的穆斯林世界還以它的三大帝國——地跨中東、北非和巴爾干半島的奧斯曼帝國,波斯的薩菲帝國和印度的莫臥兒帝國——而聞名于世。這些帝國當時都已臻于強盛,統治者伊斯蘭教的中心地帶

? 穆斯林帝國衰落的原因:1.缺乏歐洲那樣改革的動力。2.穆斯林對西方有一種優越感:他們妄自認為自己是不可戰勝的。3.三大穆斯林帝國都是陸上帝國。 第十九章 西方擴張時的儒家世界

? 中國科舉制度在發展到其比較完備的時候是由一系列的考試組成的:首先是地區和縣城的縣試,然后是省城的鄉試,最后是京城舉行的會試。

? 中國第一個皇朝為興起于黃河流域北部的商朝。

? 繼商朝之后是周朝。它雖然綿延數百年,但卻始終未建立一個穩固的中央政府。周朝的政治結構與中世紀的歐洲有些相似。周朝有許多封國,他們無視周名義上的最高領主地位,彼此爭戰不休。不過,對這種**的政治局面的擔憂也促使中國的知識分子進行反省。

? 在普通的年代里這種秩序或持久或許可被看作幸事。但是現在卻是在一個生氣勃勃的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運動、商業革命和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統治迅速擴大到全球的強大的民族國家的崛起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穩定成了噩夢,而非幸事。

? 有史以來,從未有過一個民族面對未來竟如此自信,卻又對即將面臨的風暴如此缺乏了解。

? 大化改新始于645年,它試圖仿照中國唐朝把日本改造成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

? 但實際上,日本人改變和調整了他們從中國借來的一切東西。他們通過允許貴族保有大地產限制了天皇的權力,他們借用漢字,但發展起了自己的文字系統。他們借來了儒家學說,但修改了其道德標準、調整了其政治原則,以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同時他們還保留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他們以唐都長安為榜樣,在奈良和京都先后建立了新的京城,但無論寺院、樓閣、神龕或庭園,都確實無誤地具有日本特征。

? 645年大化改新所引進的中國的帝國體制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有效地發揮了作用。不過,到12世紀它已為日本種種封建制所破壞和取代。原因之一是,國司們過于喜愛京都的優美,往往將自己的權力、指責委托給地方部屬。另一個原因是,強大的地方豪族和佛教團體總是渴求著土地,并常以暴力奪取。這使得納稅土地的數量減少,從而也就意味著自耕農的稅負增加。于是,自耕農們或者逃亡到北部邊境地區,用武力驅走那里的蝦夷人,或者將自身連同土地寄托給莊園主。這使他們可以免除賦稅,得到保護,但付出的代價則是淪為農奴。這一過程的最后結果是,到12世紀末,納稅土地僅占全部耕地的10%甚或10%以下,地方政權已由新興的農村貴族接管。

? 在日本,家庭與國家之間的和諧遠遠超出中國,從而為其民族團結和民族活動提供了民眾基礎,進而又為其19世紀的明治維新提供了便利。

? 對于解釋約始于公元前1500年的中國文明的連續性而言,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中東的歷史則明顯不同: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傳播了新興的希臘文化;穆斯林的征服則引起了種族、語言、文化以及宗教方面的根本變化。印度的情況也不例外: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他遭到雅利安人入侵,公元1000年后它又遭到穆斯林入侵;這些入侵都使印度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歷史的發展則從未被這種顛覆性的劇變動搖過。 第二十章 擴張中的西方文化: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 中世紀后期和現代歷史前期的現代化內容包括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經濟擴張、資本主義的出現、國家建設和海外企業的興起。這些發展引發了科學、工業和政治領域的一系列變革,而這些變革則塑造了人類從17世紀到現在的歷史。

? 現代歷史學家雖然沒有丟棄“文藝復興”合格熟悉的名次,但更多的是把它定為從中世紀轉向現代文明的一個過渡時期,大概從1350年到1600年,而不是一個明顯的斷代時期或轉折點。 ? 文藝復興藝術家和作家的贊助人都是商人和貴族教皇,這也是文藝復興時期世俗主義和人文主義同時并存的主要原因。文藝復興關心的是人活著時現實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關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學。

? 大多數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文學關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運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們不再需要關注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自己本身的潛能。

? 大約1550年,經歷了兩個世紀活躍的發明創造活動之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衰落。原因之一是1494年法國的入侵引發了其后幾十年歐洲國家對意大利的戰爭,使意大利半島遭受了嚴重破壞。從長遠來看,最根本的原因則是航海家達〃迦馬1498年5月22日在印度加爾各答港的登陸給意大利經濟以沉重打擊,它結束了意大利在貿易上的壟斷地位,使印度人成為西歐和東方貿易的中間人。

? 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說,文藝復興的重要性在哪里呢?顯然,對人本身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視比中世紀的世界觀更能推動海外擴張。這種觀點很容易被夸大,因此需要對其做進一步調整。實際上歐洲的文藝復興并不是以科學為向導的,其代表人物對美學和哲學精神的重視更甚于客觀主義和懷疑主義。他們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紀的思想方式。他們繼續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務。他們仍然試圖找到哲學家們所說的能將普通金屬變成黃金的石頭。他們繼續相信占星術,并把它與天文學相混淆。 ? 宗教改革的其中一個原因是,14世紀的“巴比倫俘虜”事件削弱了教皇的權威,當時法國國王菲利普四世的士兵逮捕了教皇。此后,教皇的首都遷至阿維尼翁,在那里教皇被迫受制于法國。對教皇名譽損害更大的是14世紀末的“大分裂”事件,兩個教皇,一個在羅馬,一個在阿維尼翁,各自宣布是圣彼得的合法繼承人并把對方逐出教會。宗教改革同樣有其政治原因,比如說北歐國家中國家觀念的增強和許多國家內部“新君主制”的發展。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做外國人,他無權干涉國家事務和在本國疆域內征稅。大眾對教會收稅和遍布西歐的教會土地財產十分憎惡,這成為宗教改革的最終力量。

? 宗教改革引發了不同教義間的沖突和互不相容,并導致了一系列血腥的宗教戰爭。由此造成西歐基督教世界的解體,迫使各宗教派別認識到任何一種教派想要獲得壟斷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 宗教改革直接和決定性的影響是權力由教會向政府的轉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宗教改革代表了現代民族國家演進史中的一個時代。

? 就宗教改革產生的間接歷史影響而言,它將中世紀統一的教會組織拆分為大量的地方教會,有些是省一級的,有些則僅局限在一個城市。這些地方教會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由世俗統治者控制。不管是否仍然堅持天主教教義或是擁護清教信仰的一個派別,都由世俗權力機構控制教會神職人員的任命和教會的財務。宗教改革直接和決定先的影響是權力由教會向政府的轉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宗教改革代表了現代民族國家演進史中的一個時代。 第二十一章 西方文明的擴張:經濟擴張和國家建設

? 《威斯特伐利亞條約》(1648年)的領土條款并沒能維持很久,但它整體上的影響卻是確定無疑的。此后單一主權國家被認為是國際政治的基本行為體,國家間的關系被臵于公認的外交實踐的原則之下。由此一個由擁有無限制主權的國家組成、處于無政府狀態的國際社會也就誕生了,這一國際社會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 西歐農奴越來越多地使用貨幣而不是勞動來支付地租——就這樣封建領主變成了地主,農奴變成了自由農民。農奴制的衰落是西歐擴張的先決條件,它創造了一個流動性更強的社會,這個社會能夠積累資本,提供組織,解放探險、征服和移民事業所需的勞動力。歐洲各國海外事業的成功程度與封建束縛的解放程度成正比。

? 資本主義被定義為:“一種以獲利的渴望為根本動機、使用各種精巧的、往往是間接的方法、利用大量積累的資本賺取利潤的制度。” ? 資本主義的出現是劃時代的。它不僅影響了經濟,還影響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前的社會和經濟制度中,沒有一個是建立在成長的觀念上的——他們的目標只是保持、而不是提高過去物質生活的水平——但是資本主義卻恰恰與之相反。利潤被用來進行再投資,利潤的“資本化”,即剩余價值被轉化成更多資本,正是“資本主義”一詞背后的邏輯。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歷史與關于歷史的流行理論

? 為什么這么多人曾經相信或仍在相信如此眾多毫無根據的理論?原因之一是人們錯誤地認為,相同的習俗就意味著共同的起源。 ? 文明是從中東向西北歐、北非、南亞和東亞傳播的呢,還是在這些不同的地區獨自發展成長起來的?對此擴散傳播論者和獨立創造論者長期以來都在爭論。

第六編

西方崛起時的世界(公元1500-1763年)

第二十二章 西歐的擴張:伊比利亞階段,1500-1600年 ? 對歐洲其他民族來說,伊斯蘭教只是一個遙遠的威脅,但在伊比利亞眼里則是一個傳統的、一直存在的敵人。

? 在15世紀的海外事業冒險中,葡萄牙居領先地位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它疆域不大,而且位于大西洋沿岸,三面為西班牙領土所包圍。這使葡萄牙人可以免受將自己的財力浪費到歐洲戰爭中去的誘惑。其二是葡萄牙從意大利人那里獲得了較多的航海知識。 ? 為什么只有大約200萬人口的葡萄牙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高度文明的、擁有更多人力物力的亞洲各國呢?首要原因就是葡萄牙人有能夠利用不久就開始從美洲大陸源源而來的巨大的金銀的優勢。他們來的恰逢其時,使葡萄牙有足夠的資金與東方通商。另一個原因在于印度次大陸的一盤散沙。雖然歐洲人顯然是不團結的——他們之間充滿了政治和宗教上的紛爭——但在向東擴張以獲取利潤并戰勝伊斯蘭教這一點上他們卻完全一致。最后還由于他們的海軍力量占有優勢。葡萄牙人當時發展了有效的海軍新火炮,這種火炮使他們能將艦船當作流動炮臺,而不再是為部隊提供膳宿的運輸船。

? 伊比利亞衰落的根源:將注意了集中于歐洲大陸,并不斷地卷入歐洲戰爭;經濟上長期依賴于西北歐;大批金銀財寶源源流入國內,引起了急速的通貨膨脹,這樣一來就將西班牙工業臵于嚴重的不利地位,因為其產品過于昂貴,無法在國際市場上競爭。 第二十三章 西歐的擴張:荷蘭、法國、英國階段,1700-1763年 ? 雖然西北歐的世界霸權直到1763年以后才得以實現,但其基礎則是在1600至1763年間奠定的。

? 到17世紀末,荷蘭人直接管理的地區僅有一小塊,但已成為荷蘭保護國的國家卻有很多,它們形成了一個大得多的地區。接著在

18、19世紀期間荷蘭全部吞并了這些保護國,從而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 在18世紀中,荷蘭在經濟發展和海外活動方面落在了英國和法國后面。其衰落的一個原因在于,英、法兩國政府通過頒布一系列針對荷蘭人的歧視性法令,堅持不懈地努力建立起他們自己的商船隊。另一個原因則是它為一系列勞民傷財的戰爭所削弱。更主要的原因還在于荷蘭人缺乏其競爭對手所擁有的資源。法國人擁有眾多的人口、繁榮的農業和一個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均有出??诘母辉W鎳?。英國人也擁有較荷蘭人豐富得多的自然資源,并享有海島位臵帶來的巨大優勢——地處海島使他們無須付出時常遭受入侵的代價。

? 英屬殖民地的特點之一就是人口稠密,其人口遠遠多于法屬殖民地人口,他們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政治上的獨立性。每個殖民地都有英國任命的一名總督、一個咨詢會議和一個法院系統。同時幾乎每個殖民地都還有一個民選的立法議會,它通常與委任的官員們不和。

? 英、法兩個帝國在

17、18世紀中的爭斗最終以英國壓倒性的勝利而告終。其原因之一在于,法國更感興趣的不是海外殖民地,而是歐洲霸權。另一個原因是,依據殖民地的英國人較法國人要多得多。英法兩國的競爭幾乎持續了一個世紀,直到1763年英國大獲全勝為止。在這期間一共爆發了接連四次英法戰爭。 ? 最終的決戰第四次戰爭——七年戰爭以英國的勝利而告終。七年戰爭的海外方面是由美洲的魁北克和印度的本地治里的陷落決定 的。但是歐洲方面的戰爭卻一直拖延到1763年即交戰國締結《巴黎合約》時。

? 對世界歷史而言,更重要的事實則是法國從此丟掉了北美洲和印度。

第二十四章 俄國在亞洲的擴張

? 為什么俄羅斯人能夠如此迅速地從波羅的海擴張到太平洋組?地形:組成今天大部分俄羅斯的歐亞平原被一條從黑海伸展到太平洋的天然邊界所圍繞。這條邊界由一系列連續不斷的山脈、沙漠和內海組成。河流系統:由于地形平坦,俄羅斯的河流普遍又長又寬,沒有湍流的阻礙,因而它們是非常寶貴的貿易、殖民和征服的通路和交通工具。土壤——植被帶:有四種主要的土壤——植被帶并行橫穿俄羅斯東西。在遙遠的北方,沿北冰洋海岸是荒蕪的凍土帶,凍土帶的南面為森林帶,它是四個植被區中最大的一個,森林帶南部是大草原,第四個區域即面積最小的沙漠區。 ? 一個東歐的小公國在經過幾個世紀的擴張之后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它擁有除原來的斯拉夫人以外幾十個少數民族。而且直到1917年這個國家仍是沙皇帝國。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后這個國家成為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后它被獨聯體所取代。 第二十五章 全球統一性的開始

? 美洲印第安人貢獻了非常豐富的糧食作物,特別是玉米和馬鈴薯。這些原產于印第安的作物非常重要,它們構成了今天世界上全部植物食品產量的一半。除了這些糧食作物之外,美洲印第安人還培植了兩種主要的經濟作物:煙草和棉花。

? 到18世紀后半期,規模巨大的洲際貿易有史以來首次發展起來。而在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販運的主要是奢侈品。這種有限的奢侈品貿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擴大而轉變為大規模貿易。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從世界歷史看地區自治與全球統一 ? 公元1500年之后的時代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標志著地區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間開始起了沖突。

? 對西方全球統治的反對不足為怪。因為這種統治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偏離現象,它產生于錯綜復雜的特定歷史條件之下,因而它的存在也必定是暫時的。

? 我們這個時代**頻仍,其中多數都是因為這量大相互矛盾力量的沖突而起。一方面,由于現代通訊媒介、跨國公司以及環球飛行的宇宙飛船的發展,現代技術正在前所未有地將全球統一起來;而另一方面,那些沉睡至今的大眾則也開始覺醒并決心創造自己的未來,全球因此又陷入四分五裂。

?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場正在進行中的戰斗的結果日益變得捉摸不定。問題已經不再像幾十年前那樣看起來黑白分明。當亞洲人民成功地采納和應用西方的科學技術時,這不僅僅是東西方之間的對抗。同樣,當社會主義國家放棄計劃經濟和一黨專政時,這也不僅僅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對抗?,F在在第三世界中對所有外來模式的幻滅感都在增長,這種幻滅感導致了國家發展目標和戰略陷入混亂。中國總理周恩來所稱的“天下大亂”真是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好描述。

第七編

西方占優勢地位時的世界(公元1763-1974年)

第二十六章 歐洲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

? 歐洲之所以能夠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擴張,是因為其現代化進程一直在繼續和加速?,F在化進程早在此前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

第三篇:《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一直都知道讀史可修身知史可養德 。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盡管《史記》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但是它也只記載了一國之史??v觀我國的史學著作超出一國范圍面向世界的無不受西方思維的影響這不但體現在思想上而且體現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國史學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錢茂偉所批評的 ‘在《傳統史學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對以前人結論代替自己研究的惡劣學風進行了批評明確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個結論都是特定時代、階級、學識的產物。在引用前人結論時一定要先作具體分析切忌斷章取義地搬用前人現成的結論來代替自己的具體研究”。’他們丟棄了史家珍貴的靈魂這靈魂是史家之所以成為史家最重要的東西丟失了它也就丟失了成為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寫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紹

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對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與一般卷帙浩繁的史書,讓史料、歷史事件占多數,而是用一種定論性的話語將人類歷史幾千年來的有關文明、朝代的更替、社會制度的變遷等等問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闡釋。

二十世紀是一個發展的世紀人們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發展超過了以前的總和。但這也是一個讓人類悲痛的世紀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在發展中也被一些問題所困擾如:環境問題生態問題水資源短缺資源枯竭恐怖主義宗教矛盾……這些讓在發展中的人類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戰結束后為指引人們走出迷茫韋爾斯寫成《世界史綱》一樣斯塔夫里阿諾斯為在迷茫中的人們寫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諾斯教授在《致讀者》中寫道“這種多樣性顯示出21世紀在擁有巨大潛力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危險。雖然歷史學家沒有魔法師的水晶球不能夠準確的預知將來但是他們能夠基本確定地預測到21世紀既不是烏托邦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擁有各種可能性的世紀。至于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夠實現則取決于這本書的讀者你們在未來幾十年中的所作所為將是有決定意義的??紤]到這些因素我們現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騙式的烏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憂天式的悲觀預言現在到了對現存的實踐和機制做一個冷靜的再評價的時候了我們應當保留那些性質有效的拋棄那些不合適宜的——這正是當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也是本著這樣一種精神本書才有了這個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于這一在評價的過程從而實現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拋棄他所反對的“卑微目的”。

記得馬克思主義說,事物總是有著“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的,那么人類呢?我們在不斷創造歷史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墳墓嗎?我們會最終殊途同歸地走向末日嗎?對于我們每一個個體的人來說,生命的過程遠遠比結果來得重要,所以即使我們走向毀滅的必由之路也用不著驚恐。我們對于歷史的研究和認識,更重要的是能更好地幫助我們認清現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來,而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現在的一切。

第四篇: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一直都有歷史課。學過中國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課程從小學到大學似乎也沒有間斷過。但一直以來都未能形成一個人類歷史的全景圖。中國史里無世界,世界史里無中國。不知道秦皇漢武與何人歐洲何人并立于世,不知道中國與世界何時開始的。最近閱讀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所著《全球通史》算是稍稍彌補了以往的疑惑。

該書把世界歷史分為

隨著歐洲人發現新大陸,世界才開始成為“一個世界”。人類諸種族的混合必然伴隨著動植物的相應混合,“今天,全球范圍內人類之間,動物之間和植物之間的混合仍在繼續”??梢韵胂?,地球上的人種終將混同。不同人種之間的精子與卵子并不拒絕合作,正如酒精與水倒在一起變成你仲有無我中有你的混合物,所差的只是時間問題。

最初國際性的競爭舞臺是現在的中東地區,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印度巴比倫,興衰輪替是歷史的必然,人無百日旺花無百日紅,還沒有那個王朝能夠維持百年霸權?,F在的老大美國1914年也才剛剛有力量趁著歐洲內訌,扎緊自己的籬笆。亡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是他后來居上,其中有沒有規律?

從發現新大陸開始,人類歷史開始進入世界史。最初的引領者是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與葡萄牙。他們通過對美洲大陸的掠奪和通過新航路與東方的貿易中得到大量財富,由于長期的宗教戰爭,國立衰敗。由于大量財富流入,導致國內物價大漲,產品沒有競爭力,所以工業得不到發展。最終被西北歐的荷蘭、英國控制了經濟命脈。并在其國力衰敗之后,取代了其對海上航線的壟斷。

趁著歐洲大陸之間的攻伐不斷,悶聲大發財的英國后來居上。一方面內部工業革命提供了工業基礎,另一方面,海外殖民的競爭中取得較大優勢,成為日不落帝國,也把英語這個島國方言推上世界第一語言的寶座。當時世界發展的發動機無疑是歐洲,歐洲對待世界其他地區的手段是赤裸裸的掠奪。

面對歐洲的霸權,正如作者總結的那樣,有兩種反應:第一種割裂同入侵勢力的一切聯系,撤回到與世隔絕的境地中,在傳統的信念和習慣中尋找安慰,“回到美好的從前”。第二種力圖采納外國社會的東西,“向西方學習,與西方戰斗”。恰好是清王朝與日本的寫照。

恰如英國趁著歐洲大陸忙于戰爭,發展壯大。美國趁著英國陷入歐洲大陸的戰火,取得獨立,獲得壯大。美國何以取得世界霸權?不是這只瞎貓碰到了歐洲內戰的死耗子這么簡單。美國在歐洲革命的基礎上,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新教基礎上形成以個體自由為中心的社會倫理。他脫胎于歐洲,并戰勝了歐洲。

今天的世界,遠未到達大同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不可避免,中國目前遠難談得上樂觀。是躲在傳統的幻想中尋找安慰,還是“向西方學習,與西方戰斗”,答案似乎不難理解,實施起來卻不是那么簡單。

第五篇:《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鍵入公司名稱]

《全球通史》讀書筆記

[鍵入文檔副標題]

王興2011200690

國際關系學院2011級一班

《世界通史》是一本論述從史前史到二十一世紀全球人類文明發展的通史。這本書讀起來語言流暢易懂,卻含義深遠,發人深思。

這本書因被認為是第一部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而在史學界享有盛名。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運用全新的全球史觀及全球視野為我們展現了一幅世界各文明在1500年前相對獨立地發展以及1500年后各文明的互動與影響的圖畫。

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三點是全球史觀、作者的歷史的現實感和對一些具體歷史觀點的闡述。

首先來說全球史觀?!妒澜缤ㄊ贰窡o疑可以說是全球史觀的代表作。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和時代的發展,“新世界需要新史學”,運用全球視角觀察歷史成為了史學研究的新方向之一。斯塔夫里阿諾斯正是看到了這一趨勢,并將這一觀點鮮明地體現在其作品之中。在書中,作者不再以傳統的以西方為中心的視角,而是以全球視野來觀察和講述歷史,探尋各文明發展的軌跡、相互的影響及彼此的共性與差異,將世界歷史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作者對1500年前各文明發展的描述,讀者從中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歐洲文明、伊斯蘭文明、印度文明、中國文明、非洲文明以及美洲和澳洲文明在有限的互動下相對孤立地發展的文明的特點,也可以窺見后來歐洲文明崛起的背景與原因,找到其他歐亞文明的高度發達和后來的相對衰落的答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將人類文明發展程度差異的原因歸結于該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可接近性”而并非是種族或基因優勢。這一觀點不僅能較為圓滿地解釋了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某些文明的崛起與其他文明相對“落后”的原因,更體現了作者著重于人類文明聯系的全球視野及對傳統狹隘的歷史和民族觀念的摒棄。此外,全球史觀還體現在作者對1500年后世界的論述上。雖然作者對歐洲的快速發展、崛起與擴張做了較大篇幅的描述,但仍把其放在全球體系中加以觀察研究,強調其對于全球統一性的意義和對其他文明或民族的影響和在此影響下諸民族做出的反應??傊?,在書中作者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個在聯系和互動中發展的全球文明史,而非一個個的國家和文明史。從這點來看,作者給我們樹立了全球史觀研究的一個典范。

全球史觀雖是《全球通史》享有盛名的原因之一,但留給我更深印象的則是作者在書中體現的對于歷史強烈的現實感。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說:“我們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問并給出新的答案的新歷史”,歷史雖然是研究過去的事件,但如果不能對人們有所教益和啟示的話就會變成一門沒有生命力且缺乏意義的學科。在《全球通史》中,每一編后都有一個叫做“歷史對今天的啟示”的部分。在這一部分中,作者將歷史啟示、觀點、經驗與現實相結合,試圖用歷史來回答和解決當今世界的種種問題。如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受到阻滯的領先”,不僅能解釋歷史上歐亞大陸上先進文明往往被相對落后文明趕超的原因,而且給予現代社會與民族以更深刻的啟示:在當前歷史發展速度已大大加快的今天,個人和民族如果不能快速適應當前的變化,就會被落后于時代甚至被淘汰。聯系到當今的中國,這一觀點對于我們同樣有著重要啟示。一方面,它使我們看到了作為在世界中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的中國通過自身發展趕超西方發達國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要求中國盡快適應當前瞬息萬變的世界,在與其他國家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加速發展。它也啟示我們個人要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的變化,不要驕傲自滿,固步自封。作者并沒有對這些問題做出明確的回答,而是給讀者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其實并不局限于每編的最后,在書中歷史的現實感處處可見,同樣體現在作者對歷史的述說中。從其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對當今世界的影響和與現實的聯系。作者并非單純地講述歷史,而是在敘述中傾注自己對于歷史的反思和對現實的思考。在我看來,無論是“歷史對今天的啟示”和對歷史的敘述,還是新的全球史觀和該書不斷更新的內容和版本,都是作者對通過歷史解決現代世界問題的一種努力與嘗試。“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這句話在該書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歷史被作者賦予了生命力和時代感,這也體現了作者作為歷史學家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

給我留下較深刻印象的第三點便是作者在書中的一些歷史觀點。這些觀點更為具體地體現了作者的歷史智慧。首先我先對上文已列舉出的兩個觀點做一些進一步的闡述和自己的一些感悟。關于決定人類不同發展水平的關鍵是各民族之間的可接近性的理論,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數千年里被一次次驗證:從古典文明中希臘—羅馬文明的繁榮,到中世紀中國文明的高度發達,再到近代歐洲尤其是西歐文明的迅速崛起,以及其他地區如美洲、澳洲土著文明的相對落后。這一理論不禁讓人聯想到明清時代海禁政策與閉關鎖國政策給中國帶來的消極影響,建國后西方國家的封鎖對新中國帶來的巨大困難,和在上世紀七十年末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示:“關起門來搞建設”是行不通的,中國只有繼續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潮流、參與全球范圍內與各國的合作競爭才能獲得迅速發展的機遇。而從全球角度來看,在當今全球化潮流使得世界發展速度大大加快的時代背景下,這一歷史理論再一次經住了歷史的檢驗,在當下仍舊保持著生命力,更體現了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前瞻性與智慧。

關于“受到阻滯的領先”的理論,同樣發人深思。封建王朝下的中國便是這一理論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中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典文明和中世紀文明,在作者斯塔夫里阿諾斯看來在從六世紀到十六世紀的“整整一千年中”“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對人類遺產的巨大貢獻,始終居世界領先地位”。同時,這一千年也是“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空前穩定的時期”,“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偉大的黃金時代”。創造輝煌燦爛、高度發達的中華文明又是為何在近代衰落的呢?對于這個問題諸多中外史學界專家都紛紛提出過自己的見解。在書中作者則將其歸結為中國沉浸在自身的創造的高度文明中,喪失了變革和發展的動力,變得日趨保守。在西方正在經歷巨大變革的時期,穩定成了“禍事”而非幸事。據此作者在書中進一步提出了“受到阻滯的領先的法則”。這一法則認為“最具適應性、最成功的社會要在轉變時期改變和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是極為困難的”;與此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會更有可能適應變化,突飛猛進”。在歷史發展速度大大加快的今天,適應能力對民族的生存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一法則對于當代中國同樣具有重要啟示。在代表當今最發達文明的歐美國家深陷經濟危機的今天,中國作為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不應一味模仿西方發展模式,而應開創出適合本國國情的“中國模式”加速發展,趕超發達國家。

同樣使我陷入思考的是作者提出的文化變革滯后于科技變革是人類歷史以及當代世界問題的根源的觀點。雖然我對作者的觀點不敢完全贊同,但近代以及當代存在的一些災難與沖突的確與其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隨著當今科技變革的不斷加快,這一滯后將會變得更加明顯。這通過當今科學與倫理之爭表現得尤為明顯,克隆人至今仍在學術界爭論不休。而當代的重要問題如核戰爭威脅、恐怖主義、環境保護、可以在此大膽設想,未來科技變革終將會沖破人們的傳統觀念,帶來一次徹底的文化變革:民族主義、種族主義的觀念以及傳統的國家觀念將會消失;傳統倫理觀將會因克隆人、人工智能等的發展而受到劇烈沖擊„„總之,作者的觀點要求社會及個人的思想要與時俱進,通過新思維解決新時代的問題,這也正與作者撰寫本書的思路相一致。

除去上文提及的觀點外,本書仍有許多觀點閃爍著作者睿智的光芒。誠然該書不可能達到盡善盡美,也存在一些瑕疵,但這并不影響該書成為經典之作。這本書對于初學者或對歷史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在文章的末尾,我在想這本書能否給當今中國的歷史教科書以一定的啟示,使我們的教科書更加貼近當今社會,用更開闊的視野看待歷史。

參考文獻: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第七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模電課程設計實驗報告下一篇:名詞性從句講解與練習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