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佛教與中國文化修改

2022-08-30

第一篇:佛教與中國文化修改

佛教與中國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國文化是世界人類三大文化中光輝燦爛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在長達2000年中,中國與佛教的有機結合產生了極為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其影響擴大到亞洲其他國家,促進了各國民族文化的發展與繁榮。近2000年來,佛教逐漸與中國的本土文化道家和儒家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影響。在中國社會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今天,研究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對于如何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與時俱進、理論創新的問題,促進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具有重大意義。

佛教原產生于古印度,于東漢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傳入我國,迄今已經有1935年的歷史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約有1800年的歷史。佛教的發展大致可分三期:前六百年,為部派佛教形成時期;中六百年,為顯教大乘發展時期;后六百年,為秘密佛教流行時期。初期佛教以上座、大眾兩部為主,三四百年中分化為十余種部派。其中上座部,分為南、北二傳。中期的大乘佛教,于公元二世紀中傳人中國漢地,公元七世紀起又自漢地和印度傳入西藏。公元十一世紀起,印度后期逐漸盛行的秘密佛教,又大量傳入西藏。印度這后二期的佛教,又在中國形成漢語系和藏語系兩大系統的佛教。

在長達兩千年的歷史時期中,中國傳入了印度佛教三個時期的全部內容,形成了三大語系的佛教。我們從阇那崛多、玄奘和阿底峽的傳記及譯經史實得知,大乘顯密經論的原本中國保藏最多,其中不少重要經論,印度本土反而沒有全部流行,如《華嚴經》、《大集經》、《大智度論》等。

中國佛教的豐富性,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為典籍的浩瀚,二為宗派的繁多。

在漢語系佛教中,現存譯典一千四百八十二部,五千七百零二卷,除去重譯本還約有四千四百卷,其中聲聞乘三藏約一千四百卷,大乘經論約三千卷,全部約合梵文二百五十萬頌。另有歷代漢文著述一萬余卷,折合梵文

七、八百萬頌。全部合計約有一千萬頌。我國正在編輯的《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共收二萬三千余卷。藏文《甘珠爾》及《丹珠爾》兩部共收譯典五千九百六十二部,約合梵文三百萬頌。藏文著述數量亦極龐大,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編目工作。傣語系佛教除巴利語原典外,還有傣文譯本及大量傣文著述。三個語系的佛教典籍之豐富是極其驚人的。以漢語系為例,漢文化歷史悠久,文獻之多,

古代無比。

大乘佛教在印度只分“中觀”與“唯識”二“見”和“波羅密多”與“真言”二“乘”,并未形成學派或宗派。但傳入中國后,在漢地由于長期對教義進行鉆研和辨析,逐漸形成許多宗派。如地論師、攝論師、楞伽師、涅槃師,天臺宗、三論宗、律宗、法相宗、華嚴宗、密宗、凈土宗、禪宗、三階教等,禪宗后來又分七宗。西藏語系佛教也分為寧瑪派、迦當派、迦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希解派、覺宇派、覺曩派、郭札派、夏魯派等。傣族巴利語系佛教也分潤派、擺莊派、多列派、左抵派等。佛教在中國所形成的這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是中國佛教內容豐富多彩的具體表現。

中國漢藏兩語系的佛教雖與民族文化緊密結合而發展,但并未成為民族的宗教,反而廣泛流傳到其他民族和國家。如漢語系佛教即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地。西藏語系佛教即傳入蒙、滿各族。近代,這兩語系的佛教又傳入歐、美兩洲各國。

中國禪宗叢林制度實施后,大大改變了佛教在中國社會和民眾中的形象,也促進了禪宗自身的發展。近千年來,大小叢林在全國星羅棋布,遍及城鄉,僅南京城就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宏偉景象。有的叢林建筑氣勢恢弘,肅穆的山門、巍峨的大殿、寬敞的禪堂、神秘的藏經樓、塔、閣,整個建筑群呈軸對稱圖形,其堂皇氣派儼如皇家宮殿;也有的叢林建筑精巧別致,依山傍水,古樸典雅,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渾為一體;還有的叢林甚至建于險峻的山崖之顛,鑿石埋樁做支撐,寺院建筑凌空懸立,人行棧道以往返,其奇妙的構思設計,高超的工藝技巧,令人嘆為觀止,拍手叫絕。千姿百態、美侖美奐的叢林建筑,給全國山光水色增添了無限的詩情畫意,充分表現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品格風貌,其建筑學、美學、力學和環境學都極具研究價值,也成為留給人類世界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和資源。中國古老叢林的所在地,不僅自古以來成為善男信女們心中的圣地,信眾竟相前往朝拜,同時也是現代中外旅游者觀光渡假的勝地,他們慕名而來,趨之若騖。最具特色的“四大叢林”: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目前仍以其宏大的規模,鼎盛的香火而聞名于世界。與此同時,禪宗的叢林制度及其同修互助的團體生活方式,對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與創新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宋代以來我國所普遍實行的書院制度,就是借鑒佛教叢林制度建立起來的。一度對佛教持排斥態度的儒家學者們,特別是自宋朝以后的理學家們,也改變了原來的觀念,他們不僅在學術上思想上深受禪宗的影響,而且在建立理學的門庭、講學的風格、書院的規范和人格教育的方法上,有很多方面都得益于禪宗精神和叢林制度的經驗和融和。其實,實行叢林制度的改革,是佛教為適應中國國情現實需求的舉措,在行為儀式和

內部管理制度建設方面,也吸納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其中包括了儒家以禮樂為主的制度和道家樂于自然的思想,形成了釋道儒融通與共的中國特色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以佛教的叢林制度建設為特征,中國首先在文化機制方面開了“民主自由”的先河,在禪宗的佛教王國里建立起一個學術自由、民主生活的師道尊嚴的模范,它與中國封建君主獨裁體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后,和中國文化相結合,發展是多方面的。

1、佛教與中國的思辨哲學相結合,而向學術化發展,對教義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達到高度的繁榮。

2、佛教與中國的精美工藝相結合而向藝術化發展,使佛教成為絢麗多彩的藝術寶庫。

3、佛教與中國的人生理想相結合而向社會化發展,使佛教與中國社會密切聯系。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大乘佛教提出菩薩應以五明為修學的主要內容以來,佛教已由避世潛修的宗教信仰和思辨哲學轉而向世間的學術、文藝、理論科學、生產工藝的領域邁進。我們千多年的歷史經驗證明,佛教在中國大地上吸取中國文化的營養,沿著這一人間佛教的方向發展,取得極其巨大的成功。我們教祖釋迦牟尼的“成熟有情,莊嚴剎土”的偉大理想已在東方的廣大地區在一定的程度上化為具體的現實。在人類所創造的各支古老文化中,佛教已以獨具的精深哲學思想,豐富的精神財富,龐大的文獻寶藏,精美的文化遺產而成為東方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支柱。它在長期進行“成熟有情,莊嚴剎土”的崇高事業的同時也使自身成熟起來和嚴凈起來了。

現在我們處于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各種現代化的事物層出不窮,各種社會變化應接不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了生存,人們已漸漸麻木,漸漸缺少人生的思考,但是這種思考卻是我們自古至今一

直都需要的。如果缺少了思考,人們便很容易陷入思想的恐慌。

那么,到底該如何使心靈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了?首先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夢、如幻,如水面的氣泡,轉瞬即逝。我們平時所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相,世界上真正的形相是“無相”。這樣,世界上的一切便都不值得執著。

不執著,無念系,就可以達到真正的解脫。雖然在現實生活我們每個人很難做到真正的無欲無求,然而我們可以告誡自己不必太執著于俗世的種種“沽名釣譽”,學會有所“放棄”,一切隨心所至就好。因為有這樣一份心境才成就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淡泊;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感受才有了“詩佛”王維心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靜謐。

我們相信,在未來的世代中,佛教必能一如既往,進一步與全人類的先進文化相結合,開出更加絢麗的花朵。我們佛教徒必將以更加精進勇猛的精神,深入學習五明,廣行利他事業,為全人類的和平、進步和幸福的光輝遠景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第二篇:一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

為什么要正確認識佛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中國,它與道教并列。在兩千年的漫長歷史時期里,佛教與佛教思想在中國廣為傳播,對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文化學術產生了極其深遠和復雜的影響。這種影響突出地表現在哲學、倫理學、文學、語言學、藝術(美術、建筑)等方面。佛教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也起過一定作用。佛教影響更深浸到人們思想觀念、風俗習慣以及情感之中。

哲學:佛教哲學本身蘊含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人類理性的反省,對概念的分析,有著深刻獨到的見解。在中國哲學史上,佛教哲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觀念與命題,豐富了中國人的哲學思想,起過積極的作用。中國歷史上有眾多對中國哲學作出過貢獻的佛教思想家,如僧肇、智顗、吉藏、法藏、慧能、神會、宗密等,還有如謝靈運、柳宗元、王安石、蘇軾、李贄等許多卓越的思想家,他們都從佛教哲學汲取過思想資料。宋明理學主要受華嚴、禪宗等的影響,晚清民主思想啟蒙者紛紛從中尋求思想武器:龔自珍、魏源、嚴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章太炎等。很多佛教經典本身就是典雅瑰麗的文學作品。如《維摩詰經》、《法華經》、《楞嚴經》、《百喻經》。佛教尤其是禪宗思想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影響了謝靈運、陶淵明、王維、白居易、王安石、蘇軾等大文學家的詩歌創作。文體方面,四聲的發明、律體詩的產生(沈約、周颙);唐宋以來的平話、小說、戲曲等中國俗文學源自文辭酣暢、想像豐富的佛經變文。中國的建塔造像起源于佛教。它對中國傳統的建筑和雕塑藝術影響深遠?,F在我國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許多佛教建筑已成為各地著名風景點的標志。舉世聞名的敦煌、大同云岡、洛陽龍門等石窟更是中國雕塑、繪畫藝術的寶庫。佛教對晉唐以后的繪畫藝術影響極大。東晉顧愷之、南朝陸探微、張僧繇、唐代閻立本、吳道子,唐王維的文人畫發展到宋明寫意畫,與禪宗和般若學思想有關系。

◎不研究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就無法寫出真正的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甚至中國歷史。季羨林茶葉的盛行亦源于佛教。唐代茶圣陸羽,長期生活在寺院中,他的《茶經》就是對僧人制茶、飲茶技術的記錄。此外,伴隨佛教而來的還有天文、醫藥、音樂等內容。 二如何正確認識佛教:佛教有兩千多年的漫長歷史,自從它在印度創建以后,南傳至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地,北傳經中亞到中國、朝鮮、日本,又傳到中國的西藏和中國西北部蒙族、蒙古人民共和國以及前蘇聯遠東布里亞特族地區。經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等不同發展階段,形成了南傳佛教、北傳佛教、藏傳佛教三大體系,并出現了許多部派、學派和宗派。首先,認識佛教在教主、教義、教徒方面的特點佛、法、僧三寶:佛教與其它宗教相比,有明顯的特殊性。佛教在信仰上比較松散與自主,在教義上比較開放與自由,在組織上不嚴密。其次,要區分佛教發展的不同階段與不同形態。佛教自創始起經歷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個階段。大乘佛教中先后形成了中觀學派、瑜伽行學派以及密教。中國佛教,是佛教的一個特殊形態。佛教傳入時期的中國,已是一個具有高度發達文明的國家。中國人對佛教不是簡單地接受,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之上批判地汲取。佛教只有適應中國的環境與條件加以改造,才能在中國民眾中扎根。 中國人對外來的佛教在中國的思想土壤之上加以理解與發揮,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學派與宗派。 世界名人論佛教

※恩格斯《自然辯證法》□佛教徒處在理性思維的高級階段;只有辨證的思維才是有效的,東方的佛教徒和希臘人處在人類辨證思維的較高發展階段上。

□人類到釋迦牟尼佛時代,辨證思維才成熟。弗里德利希尼采(德國著名哲學家) □佛教是歷史上唯一真正實證的宗教。它視善良和慈悲為促進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伯特蘭羅素(英國著名哲學家) □多種宗教中,我所贊成的是佛教。

□我覺得不論是智慧還是人格佛陀都超過耶穌。

□如果有任何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愛因斯坦

□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瘸子,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瞎子。 □空間、時間和物質,是人類認識的錯覺。

□未來的宗教將是宇宙的宗教。它應當超越個人化的神,避免教條和神學,涵蓋自然和精神兩方面。它的根基,應建立在某種宗教意識之上,這種宗教意識的來源,是在把所有自然的和精神的事物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來經歷時得到的體驗。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種宗教。 ※章太炎

□佛法本來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無非是斷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斷不是建立一個宗教,勸人信仰?!醴鸱?,與其稱為宗教,不如稱為哲學的實證者。 ※梁啟超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跤蟹湃f丈光焰于歷史上者焉,則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數百年中,志行高潔、學識淵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圍?!T嗣同 □佛教大矣,孔次大,耶為小□私謂釋迦玄言,出過晚周諸子不可計數,程朱以下尤不足論。 ※孫中山

□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佐科學之偏。國民不可無宗教思想,蓋教有輔政之功,政有護教之力,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魯迅

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生有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啟示了,真是大哲。

第二講 佛教的產生

一、佛陀的時代—佛教產生的背景

喬達摩²悉達多:迦毗羅衛國凈飯王之子;釋迦牟尼(前565-前486):釋迦族的圣人;“吠陀文明”(雅利安人);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吠陀》信仰;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社會變動→思想上百家爭鳴;沙門,六師外道

二、佛陀傳記與傳說 17歲:耶輸陀羅、羅睺羅 29歲:出家35歲:成道(傳道45年)80歲:涅槃 “如來”:乘如實道,來成正覺“佛陀”:Buddha 覺悟者 菩提 Bodhi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samyak-sambodhi (無上正等正覺) 佛陀的足跡

降生地:迦毗羅衛;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轉法輪: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加;竹林精舍:摩揭陀國王舍城;祇園精舍:拘薩羅國舍衛城

三、佛陀的面貌思想家:重理性;倫理家:重現實;哲學家:辯證思維;文學家;教育;宗教家

佛陀是一個為了追求理想——解脫大眾的疾苦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徹底的人,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真理的追求者,他不安于現世安逸的生活,不愿稀里湖涂在生死中沉浮,艱苦探索,精進努力,從貴族家庭走進沙門的行列。幾十年間,經過無數次艱難困苦的考驗,又克服了內心中的種種矛盾,追求人生的奧秘、宇宙的真實,得出了在當時是十分獨特和杰出的結論。他本人也成為歷史上極少數以個人力量改變人類面貌的偉大人物之一。 第三講佛法的基本內容(一)

一、人的本質

1、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四圣:聲聞、緣覺、菩薩、佛六凡:天、人、阿修羅、畜生、鬼、地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2、人的本質:五蘊

色:物質。四大即地、水、火、風;五根即眼、耳、鼻、舌、身;五塵即色、聲、香、味、觸。受:領納之義,指感覺。如六根領納六塵所生之喜怒哀樂等感受。想:取像之義,攝取事物的相貌,知道是青黃赤白,是長短方圓等。相當于知覺、表象和概念。行:意志一類的心理活動,亦即對于外境,生起貪嗔等意念。思維是推動身心活動的力量,所以叫做行(即業)。識:了別、分別之義,指總的意識活動,對于所認識的對象,予以判斷和推理。 四諦—佛教的人生觀苦—痛苦集—原因滅—寂滅道—途徑

1、苦諦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盛陰

2、集(原因)無明→執著、欲望→煩惱(三毒:貪瞋癡)→造業→苦

3、滅諦 nirvāna滅煩惱得解脫有余涅槃無余涅槃

4、道諦(八正道三學六度)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三學戒(Sīla) 定(Samādhi) 慧(Mati) 戒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十戒:不涂飾香鬘、不視聽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 具足戒:男子250條,女子348條(《四分律》)

定“定”: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生定”,“修定”)“禪”“靜慮”、“思維修”、“棄惡”、“功德叢林”:心緒寧靜專一,深入思慮義理。 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

慧斷惑證理。決斷疑念,達于無為之空理,獲得智慧解脫。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六度 Pāramitā(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6

5432般

┌┴┐ ┌┴┐ ┌┴┐ ┌┴┐ ┌┴┐ ┌┴┐

一法生 意口身 求修斷 無法生 饒攝律 無法財

切空空 定定定 化精精 生忍忍 益善儀 畏施施

智智智

精進進 法

有法戒 施

情戒

└┬┘ └┬┘ └┬┘ └┬┘ └┬┘ └┬┘

“六度”體現了大乘佛教的倫理道德觀念,它以大慈大悲,濟渡眾生為道德的出發點,以克制自我,救助他人為行為的準繩,以“自利利他”,“自覺覺人”即以個人利益和眾人利益的統一,一己的解脫和拯救人類的統一,作為社會倫理關系的基本原則,和人生解脫的最高理想。由于這些修持方法所體現的倫理道德觀念,如大慈大悲、自利利他、普渡眾生、忍辱、精進等,同古代社會理想化的道德規范近似、相通,從而在歷史上引發過美好善良、利國利民的動機,在先進的人們中激勵過英勇奮斗、自我犧牲的熱情。 無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萬物無常存者。—《長阿含經》

三、緣起論

——宇宙的真實——存在的本質

1、緣起論

緣起論是關于世間萬有的形成及變化原因的理論觀點。 “緣起”:諸法由因緣而起。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發生存在,都是相對的互存關系和條件;離開關系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一個事物或現象。

定義: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佛教認為:一切現象或事物都是由一定條件而產生,在相互依存的關系中而存在的。世界就是由時間上無數的異時連續的因果關系,與空間上無數的互相依存關系織成的無限的網。 由緣起論,可以導出以下論點:無造物主無我無常

2、無常

無常: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時時在變,永遠在變。 一期無常念念無常。生住異滅、生老病死、成住壞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3、無 我

無 我:一切存在都沒有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合成的、相對的和暫時的。

人無我法無我

無造物主—無作者義、有因生義 四法?。?ldquo;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漏皆苦” 諸行無常 -緣起論

諸法無我滅諦(說苦的消滅-涅槃的道理)

涅槃寂靜道諦(滅苦的方法-怎樣涅槃)苦諦(世間之苦) 有漏皆苦 -十二緣起-

集諦(苦的原因) 第四講佛教初傳與中國佛教的特點

一、佛教初傳中國

1. 佛教傳入的路線 陸 路(包括南北兩道):南道由敦煌越過沙漠,經鄯善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昆侖山北麓,到達于闐(今和田),再向西北前進到達莎車。北道是指由敦煌北上到伊吾(今哈密),經由吐魯番到龜茲(今庫車),然后再到疏勒(今喀什一帶)。

海路:經由斯里蘭卡、爪哇、馬來半島、越南到達廣州。印度來華的僧人大多通過南北陸路到達內地,走海路的較少。 2. 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

昔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受《浮屠經》。(《三國志》卷三十《魏志》注引《魏略²西戎傳》) 《后漢書²楚王英傳》: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詔天下有死罪可用絹贖,楚王英亦奉黃絹、白紈五十匹。明帝詔曰: 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 3. 佛教傳入中國的社會背景

佛教傳入時期的中國,已經是具有高度發達的經濟與文化的國家。 思想意識領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宗教思想:沒有定型的宗教

4. 佛教立足中國,融入中國文化的原因

一、佛教的可塑性、調和性(pk 基督教)

二、漢人的開闊胸襟、善于攝取外來文化的能力(pk 南傳佛教/藏傳佛教) 二中國佛教的基本特點

1. 中國佛教依附于封建統治“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高僧傳》卷五《道安傳》)。統治階級把教團納入自己管轄范圍僧官制度:后秦設僧正,北朝立沙門統,南朝立僧正、僧主等。唐代受祠部和鴻臚寺管轄,又設左、右僧錄等僧官。 寺院經濟的依附性

2. 中國佛教思想對傳統意識的調和性

東晉孫綽: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內外名之耳。(《喻道論》,《弘明集》卷三) 劉宋宗炳:孔、老、如來,雖三訓殊路,而習善共轍也。(《明佛論》,《弘明集》卷二) 顏之推:內外兩教,本為一體,漸積為異,深淺不同。(《歸心》,《顏氏家訓》卷五) 何承天:佛經者,蓋九流之別家,雜以道、墨、慈悲愛施,與中國不異。大人君子仁為已任,心無憶念。且以形像彩飾,將諧常人耳目。(《全宋文》卷23) 六朝時期,僧侶談玄習儒;儒生周流三教成為風氣。 張融《遺令》:¡°死后三千買棺,無制新衣,左手執《孝經》、《老子》,右手執《小品》、《法華》。¡±

3. 由中國傳統文化的性格所決定, 在中國傳播與發達的主要是大乘佛教

¡°自度度人°不斷煩惱而得涅槃¡±→入世精神 修持簡便易行→居士佛教

豐富的學術文化內容→文化發達 4. 宗派佛教的建立,是中國佛教 成熟的標志與成果

從隋代開始建立的宗派,各以一定佛典為典據,來進行獨立的理論發揮。宗派佛教首先以“教相判釋”(“教判”或“判教”)來組織教理體系。各宗派在¡°教相判釋¡±的基礎上,對佛教的基本理論如緣起理論和修持方法,提出自己的主張。 宗派佛教推動了中國佛教發達的宗教哲學和宗教學術。 法華宗 三論宗 律宗 唯識宗 華嚴宗 凈土宗 密宗 禪 宗 中國佛教各宗派遠傳到三韓、日本和越南,對這些國家的佛教以至文化的發展造成了巨大影響,特別是日本,傳入、保存了許多宗派,又創造出一些新的宗派,相延流傳至今。 中國宗派佛教的發展,豐富了佛教學術的內容,對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5. 在中國佛教歷史上,民眾間低俗的信仰實踐是其重要內容

在社會的廣泛階層,特別是在民眾中,傳播著以實際救濟為主要內容的信仰潮流。 觀音信仰(《法華經》)、凈土信仰(彌陀凈土、彌勒凈土)、舍利信仰、經典信仰(《金剛經》、《法華經》等)、寺塔信仰

佛教這一外來宗教,移植到中國土壤之上,逐步適應了中國經濟基礎與各方面的需要,也逐步適應了中國人的思想與生活實際。 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隨著佛典大量傳譯和中國僧俗研習、體會的深入,佛教思想得到了普及和發展,佛教信仰也在民眾中扎下了根。這個從外國移植來的宗教在中國思想文化的土壤中生長出新的根株枝葉。水土變異,橘化為枳。佛教逐步中國化,最后形成了中國化佛教。

隋唐五代時期的宗派佛教已完全是中國佛教,它與印度佛教已大異其貌。 宗派佛教的形成,標志著佛教中國化的完成。禪宗是完全革新的中國佛教。 禪宗,又稱“佛心宗”,傳說的創始人是印度來華僧侶菩提達摩。實際的創始人是道信、弘忍。至弘忍弟子神秀與慧能,觀點出現分歧,到慧能弟子神會,明確分立為北南二宗。后慧能一系的南宗禪法大盛,在諸宗中長期保持一枝獨秀之勢。 禪宗教義的核心:對平凡人的自性清凈心的肯定。

人性本自清凈,自性清凈心就是佛心。但它被染污了,因而不能實現。所以,涅槃、佛土、菩薩等等都不須外求,繁瑣的宗教教條也不必研習,真正的解脫只在求凈心這種宗風標新立異,代表了佛教中的一大變革。 禪宗的發展階段

禪宗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思想觀點的變化表明理論的逐步深化,同時也與現實社會的思潮相呼應。

第一階段以道信、弘忍及其弟子神秀為代表 第二階段以弘忍弟子慧能及弟子神會為代表 第三階段以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為代表 第四階段:南宗禪分裂為“五家七宗”(晚唐到宋初) 第一階段:以道信、弘忍及其弟子神秀為代表

弘忍(601-674)俗姓周,從道信出家,永徽三年(652),道信付法傳衣,在黃梅雙峰山東馮茂山另立東山寺,稱¡°東山法門¡±。 神秀(606-706),俗姓李,從弘忍出家,為東山寺上座。 這一系的禪法,重在¡°修心¡±。弘忍說: 諸佛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

神秀認為心如明鏡,需勤勤拂拭,清除染污,這就是¡°凝心如定,住心看凈,起心外照,攝心內證¡±。這樣,就廓除了一切經典教條和煩難修證,把佛性的實現變成了心性修養功夫,把彼岸的追求變成了現實的理想。

在這種理論中,平常心不是清凈心,清凈心是修習的目標,平常心轉化為清凈心要一番漸修的過程。

第二階段以弘忍弟子慧能及其弟子神會為代表 慧能(638-713),俗姓盧。咸亨三年(672)到黃梅東山寺為踏礁行者。 南宗禪以¡°見性¡±和¡°頓悟¡±為兩大綱領。¡°見性¡±就是見自性本自清凈:自性常清凈。日月常明,只為云復蓋,上明下暗,不能了見日月星辰。忽然惠風吹散卷盡云霧,萬象森羅,一時皆現。(《壇經》)

《神會語錄》說:眾生心即佛心,佛心即眾生心。 六祖慧能悟道時,脫口而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頓悟成佛

每個人的平常心與清凈心統而為一。這種自性清凈心本自具足,與見聞知學無關。 因此,體道只要¡°頓悟¡±即可。不須要勤勤拂拭地漸修?!秹洝罚悍鹗亲孕宰?,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佛。

頓悟則無修、無作、無念。隨所住處恒安樂,隨其心凈則佛土凈,一切計較思慮都是不必要的。這樣又把心性修養變成了人性的自然復歸。 第三個階段,以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為代表 道一(709-788):俗姓馬,受法于南岳懷讓,先后在建陽佛跡嶺、南康龔公山、鐘陵開元寺等地說法,被尊為“馬祖”;弟子知名者有百余人,稱“洪州宗”。希遷(700-790),俗姓陳,端州高要人。曾受法于慧能及其弟子行思,后往南岳衡山南寺,稱“石頭和尚”。他與道一一主湖南,一主江西,稱并世二大士。 這一時期的禪的特點:對平常心的肯定。

慧能與神會講自性清凈心,把佛心歸結到凡人的心,但卻仍有“悟”與“未悟”之別。 道

一、希遷及其弟子,則直指平常心就是清凈心。 “平常心是道”: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穿衣吃飯,莫非佛道。 因此道不用修,背離經教,呵佛罵祖。 南泉普愿:還我本來面目

百丈懷海:求佛人是,騎牛覓牛¡± 興善惟寬:心本無損傷,云何要修理 丹霞天然:成佛之一字,永不喜聞。

佛陀說法不過是用黃葉代錢止小兒啼,佛經則如眼中金屑,雖寶終為病。 平常心就是佛心,每個人都要自作主人公,作唯我獨尊、不受外惑的人。 禪發展到這一階段,又把心性修養功夫變成了任運隨緣的生活。 第四階段:南宗禪分裂為“五家七宗”(晚唐到宋初)

自弘忍開創的禪宗,發展到中唐時期思想最為活躍、最有創造性。當時的禪風具有開放性、民眾性、哲理性與實踐性的特色。但到了晚唐,禪風又有所轉變,這即是禪的貴族化與形式化。

時代的衰敗,使許多官僚士大夫不得已而遁入禪門;而當時凋敝的形勢,又沒有孕育新鮮有生機的思想意識的可能。這樣禪就走向它的反面,建立起一套獨特的言句形式,而法系上的斗爭愈演愈烈,遂形成了“五家七宗”。 “五家七宗”:南岳系的溈仰宗和臨濟宗;青原系的曹洞宗、云門宗、法眼宗 溈仰宗的創始人是溈山靈佑(771-851)和仰山慧寂(814-890),此宗活動在今湖南、江西。 臨濟宗的創始人是臨濟義玄(?-867),此宗主要活躍于今河北,以鎮州(今河北正定縣)為中心。

曹洞宗的創始人是洞山良價(807-869)和曹山本寂(840-901),此宗主要活動在今江西。 云門宗的創始人是云門文偃(864-949),此宗主要活動在今嶺南一帶。 法眼宗創始人是法眼文益(885-959),主要活動在今江蘇、浙江一帶。 到了北宋時期,臨濟宗又分立為楊岐、黃龍二派。楊岐派的創始人是楊岐方會(992-1046);黃龍派的創始人是黃龍慧南(1002-1069)。到南宋,只臨濟、曹洞二宗傳承較盛,其余各宗皆先后衰微。

到了后期,禪不再注重思想的創造,而轉化為說“公案”,斗“機鋒”的文字禪。 禪宿為接引學人常引用一些話頭來截斷常識情解,這些前輩故事成了參悟對象,如官吏斷案一樣要以測量學人水平,所以叫做“公案”。

禪師與弟子間互相測試、啟發、對問,又用一些問題進行勘問答辯,對答中顯示各自禪解的高超,此之謂“機鋒”。

五家七宗各自總結這方面的經驗,提出了一系列的公式,如臨濟宗的“四料簡”、“四照用”,曹洞宗的“五位君臣”,云門宗的“三種句”和“一字關”等等。

這樣,形式上最為活潑自由的禪變成僵化的教條。禪風的這種轉變,是禪宗衰落的表現。 禪宗之禪已不僅是一種修持方法,而是一種思想方法、一種哲學理論,進而融化到生活中,成為一種生活哲理。這種理論不但大大改變了中國佛教,而且大大改變了中國傳統哲學、文學和藝術,影響了并至今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佛教的寺院殿堂 寺院建構的演變 殿堂配置與塑像 佛 塔

佛教的寺院殿堂是供奉佛和菩薩的地方,也是出家僧人居住和修持的場所,歷來為佛教活動的中心。從文化和景觀的視角來說,佛寺殿堂作為薈萃建筑、雕塑、繪畫、書法的琳瑯滿目的綜合藝術館,既是古代文化活動中心之一,也是人們休憩游覽的勝地。它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藝術的熏陶、神奇的聯想,也為詩人和藝術家提供了創作的激情和靈感。佛教寺院不僅和宗教、文化、藝術、教育相聯系,還和農業生產、商業經濟、以及社會福利事業相聯系,具有多種社會功能。

二、殿堂布置:寺院典型結構 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總稱。

殿是供奉佛像供瞻仰禮拜祈禱的地方, 堂是僧眾說法行道和日常生活的地方。

主要建筑位于南北中軸線上,附屬設施安置在東西兩側。

寺院的主要建筑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樓)。東西配殿有伽藍殿、祖師殿、觀音殿、藥師殿等。

主要生活區常集中在南北中軸線左側(東側),包括僧寮、香積廚、齋堂、庫房(辦公室)、客堂(接待室)等。旅宿區常設在右側(西側),主要是云水堂(旦過寮) 中國佛教寺院建筑,體現了追求對稱的美學法則,是造型藝術的杰作,它與佛教雕塑、繪畫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動了佛教藝術的繁榮。 佛教與中國藝術 一佛教雕塑 早期佛教雕塑

早期佛教認為釋迦佛的形象是不可描述的,一切藝術手法都不可能具體表現其風貌。所以直到印度阿育王(前273—前232年)時200多年中,印度佛教藝術中始終沒有釋迦佛的形象,表現佛前生(本生)和今世生平的繪畫和浮雕都用象征手法,如佛到一處刻一腳印,說法的地方刻一法輪、寶座或菩提樹等。直到公元1~2世紀犍陀羅才出現了佛的形象。 犍陀羅佛教藝術特點

其式樣模仿希臘人之骨相,面貌不同于印度人,佛像面容呈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梁高而長﹐一反中印之螺發,而呈現波狀發紋并有頂髻,身披希臘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薩像有時且帶胡須等。 中國的佛教雕塑藝術

中國佛教雕塑藝術,經歷了直接取法印度佛教雕塑,到與中國傳統雕塑藝術相結合,再到中國化的過程。

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初期,中國佛教造像迎來了它的興盛期。

后趙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金銅佛像是我國現存有明確紀年的最早佛像,標志著定型化的單獨佛教雕塑已普遍出現。 佛教造像的中國化

印度佛像傳入中國后,適應中國人的審美習慣作了改造。這以南方東晉戴逵為代表。

據《歷代名畫記》卷五記載,逵“善鑄佛像及雕刻,曾造無量壽佛木像,高丈六,并菩薩。逵以古制樸拙,至于開敬,不足動心。乃潛坐帳中,密聽眾議,所聽褒貶,輒加詳研,積思三年,刻像乃成。”“遂成東夏制像之妙„„致使道俗瞻仰,忽若親遇。” 佛教造像的中國化

早期佛教造像,面相豐圓,肢體肥壯,神態溫靜。北魏孝文帝親政以后,大力推行漢化政策并遷都洛陽。這時的佛教雕塑,受到南方以戴逵為代表的“秀骨清像”風格的影響,融合南北,出現了以龍門石窟為代表的面容清瘦,褒衣博帶,性情爽朗,風神飄逸的佛教造像。 隋唐時期:雕塑藝術史的輝煌時代 佛教雕塑在武則天時代達到高潮。龍門奉先寺是唐高宗和武后開鑿的大型摩崖像龕,包括盧舍那佛及弟子、羅漢、菩薩、天王、力士等十一尊巨像,主像高17米。群像布局嚴謹,刀法純熟。佛像面容貼切近人,身體圓肥豐碩,筆意豪壯;菩薩細腰斜款、雍容華麗;天王、力士肌肉怒凸,糾糾雄武。

玄宗時期是中國佛教造像的黃金時代,此時的造像,圓潤豐腴,寬妝高髻,充滿生命的活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圓熟與完美。

唐代雕塑家競相在佛教藝術舞臺上獻藝,此間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雕塑家楊惠之,世稱¡°道子畫,惠之塑,奪得僧繇神筆路¡±。 佛教石窟:佛教雕塑的寶庫

佛教雕塑最集中地體現在佛教石刻藝術上。佛教有石窟寺,即在山崖河畔開鑿的佛教寺廟。佛教石窟源于印度,中國石窟開鑿始于3世紀,盛于7至8世紀,延及16世紀。 國內現有石窟寺遺存約為100多處,其中重要的有新疆拜克孜爾石窟,吐魯番伯孜克里克石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鞏縣石窟,河北邯鄲響堂山石窟,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云南大理劍川石窟和浙江杭州飛來峰造像等等。其中,敦煌、云岡、龍門是是我國最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

二佛教與中國繪畫

中國關于佛畫的記載見于東漢明帝時期(公元58-75年) 《魏書²釋老志》:“明帝并命畫工圖佛,置清涼臺顯節陵上。”這是中國最初的佛教繪畫,也大概是中國藝術家自作的佛教繪畫。而中國佛畫的興盛始于魏晉南北朝。近代畫家傅抱石指出:魏晉南北朝時代“洵可說是完全的佛教美術”時代。這個時代的佛畫藝術家代表是戴逵、顧愷之、曹仲達、張僧繇。相傳東晉顧愷之以《維摩詰像》所得布施為建瓦官寺捐款,此像以其神妙而得觀者布施百萬錢。東晉戴逵“十余歲時于瓦官寺中畫”,代表作《五世佛》與顧愷之的《維摩詰像》和獅子國(斯里蘭卡)送來的玉佛在當時并稱“三絕”。北齊曹仲達亦工畫佛像,他多畫印度打坐入定的釋氏人物,代表作有《禪定圖》等。梁代畫家張僧繇以善畫佛像著名,梁武帝崇奉佛教,凡裝飾佛寺多命其畫壁。所畫佛像,自成體系,有“張家樣”之稱,被雕塑者取作范式。

唐代,以吳道子和周昉為代表的初唐和中唐畫風,都以創作“滿壁風動”的寺觀壁畫而載譽史冊。吳道子,擅長佛教人物畫,尤長壁畫。在長安、洛陽兩地作壁畫三百余間,情狀皆不相同。他畫人物或從臂起,或從足先,卻能不失尺度,繪佛像圓光、屋宇柱梁都一筆而就,被后人譽為“畫圣”。其佛畫代表作是《地獄變相》。吳道子弟子盧楞伽所作《六尊者像》亦是今存佛畫名作之一。 周昉“妙創水月觀音之體”,在兩京寺剎作佛教壁畫多處,朱景玄認為“其畫佛像皆神品。”(見《唐朝名畫錄》)

北宋以后,佛畫雖不如從前發達,但一直占很大的比重。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收錄從五代到宋神宗時畫家250人,以釋、道人物為主的畫家有110多人。

據南宋鄧椿繼郭若虛之后統計:從北宋熙寧七年到南宋乾道三年載畫家144人,其中仙佛鬼畫家34人。

又《宣和畫譜》將中國繪畫分作十科,十科中道釋人物科居首。

宋以后至元、明、清,以佛畫而名垂畫史的代不乏人。如元代的趙孟頫、任仁發,明代的丁云鵬、仇英、商喜,清代的禹之鼎、丁觀鵬等。 趙孟頫《紅衣天竺僧卷》、《無量壽佛圖》,丁云鵬《羅漢圖》,丁觀鵬《釋迦牟尼佛會圖》、《法界源流圖卷》 佛畫特點 ⑴佛像特點:佛像雖然有千萬之多,但相貌、體態、神情都大致相仿,他們的區別只是手印、法物、坐姿有所不同,衣飾、背光、蓮座有所變化而已。佛像的相貌、神態就是:安祥、靜穆、崇高、完美,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漢地佛像:顏容奇妙,常若少年,面如滿月,眼如垂鳳,鼻如懸膽,口如仰月,唇如涂朱,齒如編貝,兩耳垂肩,雙手過膝,足可容龜,肌如凝脂,胸背平滿,遠觀巍巍,近觀恰恰。 總之,具備一切貴美之相、大人之相,回避一切賤丑之相、貧薄之相,集真、善、德、福、神、妙、常、樂、凈、定、慧、明等人間諸種妙好于一身。 ⑵菩薩像特點,菩薩像可分兩類

第一類侍立菩薩:如釋迦牟尼身旁的文殊、普賢菩薩,阿彌陀佛身旁的觀世音、大勢至菩薩等。其中觀音菩薩像,就有幾十種,如一面兩臂觀音、一面多臂觀音、多面多臂觀音、如意觀音、送子觀音、魚籃觀音等等。第二類是佛像旁所畫的供養菩薩,如獻花菩薩、獻香菩薩、音樂菩薩等。菩薩外貌特征與佛相像,即剛足16歲的童男、童女相,凝聚著安祥之美,體現著慈愛精神。所不同的是佛頂有肉髻,菩薩頂無肉髻;佛面如滿月,菩薩面如雞子、芝麻或鵝蛋;佛的服飾單純樸實,身披袈裟、偏袒右肩、顯露心胸,菩薩的服飾華美莊嚴,首戴天冠、身披瓔珞、手貫環玔、衣曳飄帶。菩薩的相貌、衣飾相近,唯一的分別方法是手印和法物。如觀音菩薩手持楊枝凈瓶,而大勢至菩薩手持蓮花;衣飾則幾乎相同,不同之處在于觀音菩薩天冠中有一化佛(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天冠中有一寶瓶。彌勒菩薩(天冠彌勒)手持寶塔,文殊菩薩手持經筐或經卷,地藏王菩薩手持摩尼寶珠和錫杖等。

佛教傳入對中國美術的影響:

一、佛教傳入引起了美術創作隊伍的變化;

二、佛教傳入帶給中國美術全新的內容;

三、佛教美術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精彩紛呈的不同流派,促進了中國美術向多元化方向的發展;

四、佛教傳入給中國美術帶來了全新的技法和理論。 三佛教與中國書法

(一) 佛教對書法的看法

1、書法是修行培福之道寫經功德殊勝,易于收攝身心

2、書法有助揚佛教之功 (二) 佛教對書法的貢獻

1、保存書法文化:佛教大量的寫經、抄經、刻經、造像題記,以及有關佛教的碑、銘、志、記、帖等,累積了無數有關書法文化遺產,對研究各朝的書法貢獻匪淺。

2、影響書法藝術創作:佛教與書法的結合,豐富了書法創作的題材 對中國書法風格的影響(“晉唐尚法”、“宋人尚意”)

四佛教音樂:是中國傳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佛教傳入中國后,逐漸與中國固有文化融合而最終形成中國化的佛教。佛曲隨佛教傳入中國后,也經歷了大體相同的過程。

中國佛教音樂史大致可分為四個階級:

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階段;

二、自東晉至齊梁的華化及多樣化階段;

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階段;

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及衰微階段。

第三篇: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期中感想

我對佛教的興趣緣自奶奶的影響,在我的家鄉,佛教很盛行,大部分的老年人都信仰佛教.雖然他們中的大部分都目不識丁,但他們虔誠的態度絕對不亞于任何人.從小時候就看到奶奶每逢初一十五燒香,有時還要去縣城中的太昊陵拜神.另一個與佛教有關的就是《西游記》.這部與佛教有關的動畫片更是增添了我對佛教的許多了解.

那時候總是對鬼神的事由懷疑,以為佛教只是有人憑空編造出的東西,世上不可能有這么離奇的東西,更是對佛教的創始及發展一無所知.但看到奶奶一些老人那么虔誠,總還是存在一些敬畏.

上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第一節就被老師所說的“虛空粉粹,大地平塵”震撼了,那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呀?還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雖然不甚了解,卻懷著一股崇敬.自那時開始真正被佛教吸引了. 佛教的精髓在于修心,追求內心清靜,體會佛教的這個特點有助于反省內心, 像老師說的:”佛者,覺也。覺的宗教,自覺自力自立自度自救. 重內因,平常心,舒展心靈 慈悲心大智慧,隨順自然,不執著 ,放下 ,保持清靜的內心就能對外界的誘惑有抵抗力.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從而不迷失自己的方向.

從老師課前給我們播放的短片中可以看出佛教對世界細致入微的剖析,對哲理的體悟.雖然不是信仰佛教的人,但了解佛教對自己的生活有很大的啟示意義

釋迦牟尼,佛教的創始人,從他出生就異于常人,最后放棄王子地

位,歷經磨難,在菩提樹下靜坐禪思七天七夜后睹明星而悟道,自言自語曰:”奇哉!奇哉!終生皆具如來智慧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之后在鹿野苑初轉法輪,自此開始弘法,最后在二月十五日,在拘尸那拉城(拘尸那拉國的都城)外娑羅樹林入滅.他的一生有太多的神奇,似乎他的出生就是為了創立佛教,向世人展示佛法的神奇.這更使我迷惑,是否在釋迦牟尼之前就有佛存在,如果是的話,那佛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真有那么靈異的事物存在嗎?我渴望找到答案.

佛教的基本教義中三法印給我的印象最深,三法印分別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指一切有為法皆生滅變異,不可常住.諸法無我,指一切事物中沒有起主宰作用的我或靈魂.有情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又因因緣而離散,其中沒有主宰身體,永恒存在的我或靈魂.涅槃寂靜,指由觀無常無我而熄滅煩惱,能證得寂靜的涅槃境界.我想三法印主要闡述一種人與自然的融合,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空靈.生命無開始也沒有終結,人生也許就是一種虛幻.

之后佛教經過幾次演化與分裂,經過幾次集結,形成了上座部佛教和大眾部佛教,各自傳播.佛教傳入中國最早記載于東漢成書的《四十二章經序》,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夜夢金人,經太史傅毅解夢,帝遣蔡愔一行人去西域尋求佛法.蔡愔一行人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大月氏國(現在新疆西部伊犁流域遇見了沙門迦葉摩騰和竺法蘭. 兩位西域沙門接受邀請用白馬馱著經卷,隨蔡愔一行人到了洛陽住鴻臚寺.后來明帝為兩位沙門建精舍,命名“白馬寺”。兩位沙門在白馬寺譯出《四十二章經》. 之后佛教再中國開始了發展。與中國文化開始碰撞

和融合。佛教曾受到許多皇帝的推崇,在中國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時比儒道還顯赫。當然也有少數的皇帝不相信佛教,甚至消滅佛教,不知是巧合還是什么,他們最終的下場都很慘。

佛教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禪宗,神秘高深卻又與現實世界相關。禪宗的起源于靈鷲山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傳說: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百萬人天大眾舉目罔措,頭陀迦葉破顏微笑,如來正法眼藏獨得薪傳 。釋迦牟尼佛傳授給迦葉尊者的這種正法眼藏,就是禪宗.這種傳授方法就是以心傳心,(心心相印)而迦葉尊者也就成了禪宗的開山祖師。中國禪宗開始于達摩,達摩于梁武帝普通7年9月21日到達廣州,見到了梁武帝,與梁武帝一番對話后去少林寺面壁九年。達摩把他帶來的印度禪學奧旨(如來禪)傳給一個中國高僧慧可 (神光)并以《楞伽經》作為理論依據,付衣缽為憑.至此之后,中國禪宗一代代傳下來。至六祖惠能,中國禪宗蔚為壯觀的千年大戲拉開帷幕。

惠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雖然字面意思易懂,但暗藏玄機,使人體會到佛教那種空靈的境界,這種境界令我向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西方的哲學也在探討人的存在問題,哲學家們思索宇宙的來源,思索生命的本質是什么,上帝是否存在等問題。而佛教思索的問題似乎已超越了我們當前的世界。佛教解答的問題不僅關于今生,還有前生,來世。已經超越了常人能感知的范圍。一念三千,何等微妙又宏大的境界呀!

對于佛教,我還知之甚少,希望在下半學期的學習中,能好好感受它的神奇,認識它與中華文化的融合,提升自身修養。

第四篇:《中國佛教的經驗與啟示——在“佛教:繪制亞洲的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詞》

法 音

2011年第7期 (總第323期) 第18頁

------------------

中國佛教的經驗與啟示

——在“佛教:繪制亞洲的歷史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詞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學 誠 (2011年6月18日)

“亞洲的文化和歷史經驗,從過去到現在,超過了人類經驗的一半。”(羅茲·墨菲:《亞洲史》)透視亞洲地區眾多歷史悠久、紛繁復雜的文明形態,我們可以發現一條共通的文化脈絡——佛教文化。亞洲的歷史經驗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佛教的廣泛傳播。在佛教從印度傳向整個亞洲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佛教處于承前啟后的樞紐地位,前承印度佛教之勝概,后啟東亞各國佛教之肇興,對整個亞洲地區產生了廣泛深入的影響。

漢明帝遣使求法是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標志。佛教之所以能夠在地理環境、文化風俗迥異于印度的中國生根發芽,有其深刻的歷史因緣。漢代儒士普遍崇尚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學說,讖緯、巫蠱等諸多鬼神方術泛濫成災,引發的社會亂象層出不窮。由于漢代方術濃重的迷信色彩和低級的功利導向,不但無法滿足人們探究宇宙奧秘、追尋人生意義的精神渴求,還嚴重侵蝕了道德倫理的社會基礎。富于哲學思辯、重視因緣果報的佛教思想恰好彌補了這些學說的嚴重缺陷,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因而備受統治階層的禮遇和支持。隨著取經、譯經、釋經、授經活動的逐步展開,在外來與本土高僧的精誠合作下,佛教終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得到整個社會的廣泛信仰,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發展高峰,此時的中國儼然已成為佛法最虔誠的效學者,同時也是佛教最熱情的傳播者。代表前者的靈魂人物是玄奘,代表后者的靈魂人物是鑒真。他們標志著中國佛教“承前”階段的圓滿完成和“啟后”階段的正式開始。玄奘大師跋涉五萬里,遍游五印,轉益多師,對印度佛教各派學說備悉底蘊,造詣精深,受到印度僧俗各界的一致尊崇。玄奘大師回國后以傳譯經典為職志,將當時印度佛教思想的精華——法相唯識學完整系統地傳入中國,標志著佛教中心逐步東移的歷史大勢。鑒真大師則把中國佛教的思想結晶——唐代律宗與隋代天臺宗完整地傳入日本,他所倡導的梵網戒與天臺教義對于日本佛教的特征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而兩位大師百折不回、為法忘軀的大無畏精神,更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亞洲國家間的和平共處與世代友好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宋代以后,隨著本土宗派的正式建立和修學體系的日臻成熟,漢傳佛教從僧眾的叢林修行和士大夫的談玄說妙,開始真正進入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局面。從某種意義上說,觀音信仰是中國佛教社會化趨勢的獨特象征。與教導人們追求來世極樂的阿彌陀佛信仰不同,觀世音菩薩把解決人間的現實苦難作為攝化眾生的主要方式。由無數感應事跡總結出的“三十三觀音”,正是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精神的完美詮釋:菩薩并非身居高高的神壇與縹緲的仙境,而是應現在每個普通人的身上。時至今日,觀世音菩薩的中國化形象早已深入民心,身影遍及亞洲的各個角落。觀音信仰被稱為“半個亞洲的信仰”,并成為推動“人間佛教”實踐的重要源泉。

一種文化的先進性與時代性,是其得以廣泛傳播的有力保證。中國佛教在東亞各國的廣泛傳播,并非簡單承襲印度佛教的結果,而在于對佛教傳統創造性地發展與深化,主要體現為“承前”與“啟后”的完美結合。“承前”代表學習與吸收,“啟后”代表定型與傳播。“承前”是“啟后”的前提條件,“啟后”是“承前”的必然發展。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中國佛教的茁壯成長自始至終都根植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沃土。佛教悲智雙運的核心內涵正是通過深具大乘氣象的中國文化而得以圓滿的開顯。這是中國文化對亞洲乃至世界的巨大貢獻,也是佛教跨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發展的成功范例。

在佛教邁向全球化的今天,佛教因其以和為貴的性格和開放包容的胸懷,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欣賞與認可,也為實現世界的宗教合作和文化融合帶來了新的曙光。亞洲地區正處于一個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的最佳發展階段,以佛教為重要紐帶的亞洲文明,即將迎來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復興。在此過程中,亞洲的發展與佛教的傳播相輔相成,共存共榮,而中國佛教的歷史經驗勢必會給予人們深刻的啟迪,并將對亞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第五篇:中國佛教文化概要

第一章 歷史演變

第一節 佛教在印度的發展

印度佛教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原始佛教:公元前

6、5世紀至前4世紀中葉,為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及其弟子承傳結集時期,稱原始佛教階段。

二、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紀中葉至公元1世紀,由于對教義、戒律理解的不同,佛教內部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并從中演化出許多教團,后稱十八部或二十部,是部派佛教階段。

三、大乘佛教:從公元1世紀左右至7世紀為大乘佛教階段。大乘佛教以普渡眾生到彼岸世界為標榜,因而自稱大乘。大乘佛教后來又分為兩大派,即中觀學派,也稱空宗;瑜伽行學派,也稱有宗。

四、密教:公元7世紀以后,大乘佛教部分派別與婆羅門神教混合而成密教。至13世紀初,因受外來侵略的沖擊,佛教在印度趨于衰落。

第二節 佛教在中國的流播

一、漢晉南北朝時期佛教:佛教約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它起初只在皇室宮廷內獲得信奉,到西晉時才開始走向民間。東晉及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佛經大量翻譯,寺院廣為建造,中國僧侶佛學論著紛紛問世,產生了“六家七宗”等般若學的不同學派,民間信仰也日益廣

1 泛,是佛教在中國傳播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二、隋唐時期佛教:佛教在中國經過東漢以后四五百年的流傳,到隋唐進入集大成時期,由南北朝時的學派進而形成若干新的宗派:天臺宗、三論宗、律宗、法相宗、華嚴宗、凈土宗、禪宗和密宗。隋唐時期佛教寺院經濟十分發達,佛經翻譯的規模和水平空前絕后,佛教信仰進一步普及,其影響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隋唐時期,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達到鼎盛階段。

三、宋元明清時期佛教:宋元明清時代,佛教的各個宗派在不同地區的發展變化并不平衡,主要是禪宗還在流傳,其次是凈土宗較有影響,但佛教各宗之間出現了明顯融通趨勢。佛教與儒學的調和傾向越來越鮮明,佛教對理學產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此期佛教演變的一個重要特點??偟膩砜?,宋元明清時期的佛教已轉向衰落。

四、藏傳佛教:主要傳播于中國藏族、蒙古族聚居區。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傳入西藏,8世紀時印度僧人到西藏傳播顯、密兩系佛教,9世紀時朗達瑪禁止佛教流傳,10世紀以后佛教在西藏得以復興。藏傳佛教在教義上大小乘兼容而以大乘為主,大乘中顯密俱備,尤重密宗。主要教派有格魯派、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等,清代以后格魯派成為最大派系。

第二章 基本教義

第一節 四諦

2 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法,“四諦”指“苦、集、滅、道”四個最基本的真理。“四諦”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認的基礎教義。

一、苦諦:“苦”是說“人生皆苦”,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取蘊苦。

二、集諦:“集”是指造成“苦”的原因,包括“業”,即人們的身、口、意等活動及其結果;也包括“惑”,即由愚妄而引起的無邊煩惱。“業”和“惑”集合招致了痛苦。

三、滅諦:“滅” 是指苦的消滅,即根絕一切“業”與“惑”,脫離生死苦海,達到“入滅”或“涅槃”。

四、道諦:“道” 即通向涅槃之路,指達到“涅槃”的一切理論教法和修行方法,理論教法包括“三藏”佛經,修行方法包括“戒、定、慧”三學,即“八正道”。

第二節 十二因緣—–四諦理論基礎之一

一、緣起:佛教認為,“諸法由因緣而起”,即人生和宇宙事象都是多種原因和條件的和合而生起的,一切事物都處于這種因緣中,依一定的條件起變化。從緣起理論看,一切現象都是剎那變化、永遠變化的,即“諸行無常”;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起的,沒有永恒不變、自我主宰的實體,即“諸法無我”。

二、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用“緣起”理論解釋人生本質及其流

3 轉過程,由十二個概念構成一個前后相續的因果鏈條,所以也叫作“十二支緣起”。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十二因緣是說明眾生生死流轉的因果聯系的,任何一個有情識的生命體,在沒有獲得解脫前,都依此因果律。

第三節 業報輪回—–四諦理論基礎之二

一、因果報應:即任何思想和行為,都導致相應的后果。“業因”未得“果報”之前,不會自行消失;“果報”未有業因之緣,不會自動產生。因果相應,毫厘不爽。這種業報使人在前世、現世、來世三世間輪回沉浮,因行善而上升,因作惡而沉淪;前世決定今生,今生又決定來世。

二、六道輪回:按照業報法則,眾生在“六道”中流轉。“六道”是對世間“有情”種類的劃分,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鬼、地獄。眾生在六道中的輪回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自身行為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眾生能夠洞破事物緣起無常的本質,舍棄貪欲,斷除煩惱,停止造業,就能最終跳出六道,得到徹底的解脫。

第三章 諸佛菩薩

第一節 佛陀

一、佛的含義:佛是佛陀(梵文Buddha)的略稱。小乘佛教一般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認為其數甚眾。

二、八相成道:釋迦牟尼的一生,按佛傳所說可分為八個階段:下天、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滅,即“八相成道”。

三、佛像:釋迦牟尼佛像的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所有的佛像基本上都按釋迦牟尼像來塑造或描繪,區分這些佛像可依照各種佛像空手時的手勢和持物時的姿勢。其中,手勢特稱“手印”,如施無畏印、與愿印、觸地印等。

第二節 菩薩

一、菩薩的含義:菩薩是菩提薩埵(梵文Bodhisattva)的略稱。梵文意為“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指依據大乘教理修行,將來可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二、四大菩薩;八大菩薩;十二圓覺菩薩。

第三節 羅漢

一、羅漢的含義:羅漢是阿羅漢(梵文Arhat)的略稱。在小乘佛教中是修行者最高的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則為第三位,低于佛、菩薩。

二、四大羅漢;十六羅漢;十八羅漢。

5

第四節 諸天

一、諸天的含義:指護法眾天神。佛經言欲界有六天,色界之四禪有十八天,無色界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之諸天。

二、二十諸天;天龍八部;十大明王。

第四章 宗派及經典

第一節 主要宗派

漢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理論的學術化和漢化,僧人間對佛教理論的解釋不一致,于是產生了漢化佛教中若干宗派的雛形。佛教發展到隋唐時代,除理論歧見因素外,因寺院經濟十分發達,為了維護寺院財產,師徒傳承儀式等制度逐漸固定下來,形成了具有組織性質的不同宗派。隋唐時期比較興盛的八個宗派是:天臺宗、三論宗、律宗、法相宗、華嚴宗、凈土宗、禪宗和密宗。

天臺宗,創立于隋朝。以 “一心三觀” 即所謂“圓融三諦”為核心思想。還提出“一念三千”學說。

三論宗,創立者為隋朝吉藏。以主要研習印度佛教的中觀學派“三論”而得名。又因著重闡揚諸法性空理論,也稱“法性宗”。

法相宗,唐朝玄奘所創。用一系列佛教名相對一切物理現象和心理現

6 象進行概念的分析、解釋,宣揚一切事物“唯識”所變的觀點。

律宗,唐朝道宣所創。因以研習和傳持戒律為主而得名。 華嚴宗,依《華嚴經》立宗,著重闡明法界緣起的觀點。

凈土宗,由東晉慧遠初創,至唐代正式建立。該宗以稱名念佛為法門,專念“阿彌陀佛”名號,以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民間流傳很廣。

禪宗,完全中國化了的佛教宗派,因以“禪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名。相傳南朝梁時達摩從印度來到中國,將心法傳給慧可,再下傳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弘忍門下出神秀、慧能二大弟子。神秀一派主張漸修,弘傳禪法于北方;慧能主張頓悟,嗣后回嶺南傳教?;勰?、神秀形成了南頓、北漸兩派,史稱南北禪宗,后來南宗成為中國禪宗的主流?;菽苋ナ篮蟊蛔馂榱?,弟子們把他平時言論編集成《壇經》。禪宗的宗旨是單刀直入,指示人人本來具有的心性,以徹見此心性而成佛。自唐以來,禪宗是中國佛教中流傳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宗派。

密宗,淵源于古印度佛教中的密教。唐時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先后來華,翻譯佛經,傳播密教,形成宗派。

第二節 重要典籍

《阿含經》:早期佛教基本經典的匯集?;緝热菔钦撌鏊闹B、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和善惡報應、六道輪回等小乘佛教的基本教義。

《阿彌陀經》:是敘說阿彌陀佛凈土功德莊嚴而勸導念佛往生的經典。

7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主要說明般若的實際在于不著事相(無相),即情無所寄(無住)。中國禪宗南宗的重要典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般若類經典的核心和綱要。 《法華經》:主要表達“諸法實相”的思想。天臺宗的主要典籍。 《華嚴經》:主要宣說“法界緣起”的思想。華嚴宗的主要典籍。 《壇經》:是禪宗的基本著作,記錄了慧能的行跡及語錄。中心思想是主張凈性,強調自悟,提倡頓教。

第五章 僧眾及職位

第一節 僧眾類別

佛教是有嚴密組織與紀律的宗教團體。其信徒依所受戒律約束之寬嚴不同,又加以男女之別,共分為七種類型。以漢化佛教為例,他們是:

一、比丘,是指出家后受過“具足戒”的男僧,俗稱“和尚”;比丘尼,出家后受過“具足戒”的女僧(尼),俗稱“尼姑”。比丘和比丘尼是真正的出家人,在佛教徒中屬最高層次。

二、式叉摩那,年滿十八歲的受過“十戒”的出家女性,在受具足戒以前,要用兩年左右時間受“六法戒”,此時稱式叉摩那。

三、沙彌,七歲以上二十歲以下,受過“十戒”的出家男性;沙彌尼,七歲以上十八歲以下受過“十戒”的出家女性。

四、優婆塞,受“三皈”、“五戒”的在家男信徒;優婆夷,受“三皈”、

8 “五戒”的在家女信徒。優婆塞和優婆夷屬最低的一個層次,他們是在家的佛教信徒,常稱“居士”。

第二節 寺院僧職

一、住持:寺院主持者,職能為住寺護持佛法。

二、執事:寺廟各類日常事務的負責人。八大執事:監院、知客、維那、僧值、殿座、寮元、衣缽、書記。

第六章 殿堂及器物

第一節 寺廟殿堂

殿堂是寺院重要房宇的總稱,殿是供奉佛像以備瞻仰禮拜祈禱的處所,以所供奉的主要神佛而定名;堂是僧眾說法行道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以所發揮的用途而定名。禪宗的殿堂配置比較固定而有章法,因此成為佛寺建筑的范式。

一般寺院的殿堂按南北走向從南往北依次排列坐落。佛寺大門稱山門,一般有三座門,至少中間一座蓋成殿堂式,這座山門殿殿內塑有兩大金剛力士像;由山門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天王殿再往北是正殿,俗名大殿,正名大雄寶殿,殿中供奉主尊的佛。大雄寶殿前院兩側常有東西配殿。大雄寶殿后面的一進院落,正房為法堂即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法堂之后是佛寺的最后一進院落,正房多為兩層閣樓,下層是

9 千佛閣,上層是藏經閣。有些佛寺還有一些較為獨立的殿堂,如羅漢堂。佛寺的生活區多集中于寺院的東側,有方丈、茶堂、齋堂。一般僧人住僧房,打坐參禪在禪房。佛寺的塔是獨立建筑,建于寺內寺外皆可。

第二節 佛教器物

一、法器:寺院中用于各種佛事的器物,以及七眾所用的修道用具,稱為法器。

1、鳴器:鐘、鼓、磬、木魚,鈴、鐃等。

2、莊嚴具:龕、帳、幡、幢、蓋等。

3、供具:三具足。

4、隨身具:凈瓶、戒刀、拂塵、禪杖、數珠、瓔珞等。

二、僧服

1、法服:僧人的正規制服。三衣;五衣。

2、常服:僧人的日常服裝。直裰,大袍,小褂、中褂、長褂。

第七章 儀軌及佛事

第一節 戒律條規

一、戒律:佛教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規,借以防非止惡。

二、在家居士受戒:五戒;八戒。

三、出家僧眾受戒:十戒;具足戒。

四、大乘菩薩戒:六重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

第二節 日常行事

一、課誦:每日僧眾的共同宗教活動,就是“朝暮課誦”,俗稱“早殿”和“晚殿”,即早晚一齊到大殿或法堂讀誦經文并拜佛。

二、早殿:即早課。早殿上二堂課。誦《楞嚴經》、《大悲咒》、《心經》等。

三、晚殿:即晚課。晚殿上三堂課。誦《阿彌陀經》,作禮懺,放蒙山施食。

第三節 節日佛事

一、節日活動:佛誕日、佛成道日、佛涅槃日;觀音菩薩生日、達摩祖師生日、僧自恣日等。節日內容,如佛誕日舉行“浴佛法會”,自恣日舉行“盂蘭盆會”等。

二、重要佛事:放焰口,從為餓鬼施食演變而來;水陸法會,以供飲食為主,為超度水陸一切亡魂而設。

第八章 文化影響

第一節 佛教與古代哲學

11 佛教的傳入,一方面極大豐富了中國哲學資料和思維方式;一方面又通過時空無限、心性染凈、見性成佛等具體命題,極大拓寬了中國哲學的研究領域,加大了中國哲學的思維深度,促進哲學提出新的命題和新的方法,給中國哲學巨大的啟示和推動。從魏晉玄學直至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在思維模式、理論內涵等方面都深受佛教的影響。

第二節 佛教與古代文學

一、佛教與古代詩歌:魏晉南北朝以后,許多詩人崇信佛教,他們的人生觀念、審美意識都深受佛教影響,其詩作境界滲透了濃厚的佛理禪意。佛教還深刻影響到中國古代詩歌理論,“以禪喻詩”即是受佛教禪宗影響而出現的典型詩論。

二、佛教與古代小說:神異多彩的佛經故事增強了中國古代小說作家的文學想象力;佛教的廣泛傳播豐富了中國古代小說的故事情節和題材內容;“苦”、“空”、“因果報應”等佛教觀念影響到中國古代小說的主題立意和結構模式。

第三節 佛教與古代藝術

一、佛教與古代雕塑

兼有印度和希臘風格的犍陀羅佛教雕塑藝術傳入中國,直接帶動了中國佛教雕塑的發展,為后世留下了數以千萬計的佛教造像;中國佛教造像在服飾、面相等方面形成了民族化的特征。

二、佛教與古代繪畫

佛教對中國古代繪畫影響最顯著的是壁畫。佛教壁畫的流行,促使中國佛寺道觀壁畫迅速發展,也給中國繪畫帶來了新的技法。中國佛畫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印度佛畫的長處,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相結合,逐漸形成自己的佛畫特點,

第四節 佛教與漢語

佛教的傳入,極大推動了漢語的語音、語法、詞匯等各方面的的豐富和發展。我們日常使用的許多詞語,如“世界”、“實際”、“平等”、“知識”等都來自佛教詞匯。佛教詞語還形成許多成語被吸收到漢語中,如“一塵不染”、“三生有幸”、“五體投地”、“現身說法”等。漢語中還有許多運用比喻的與佛教相關的生動話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等。佛教對中國文化的滲透已抵達人們的深層意識,成語即是其突出的表現。

第五節 佛教與民俗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長期流傳,一些佛教節日逐漸演變成了民間節日;佛教宣揚因果報應、輪回轉世、佛國凈土、餓鬼地獄,對民間信仰影響甚大,派生出拜佛、燒香、還愿、誦經、塑佛像、造佛塔、建佛寺、趕廟會等民俗活動,以行善積德、祈福禳災。

13 附:閱讀參考書目

《中國佛教》(1-4冊) 中國佛教協會 知識出版社,1980年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 湯用彤 中華書局,1983年 《漢化佛教參訪錄》 白化文 中華書局,2005年 《佛教史》 杜繼文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中國佛教發展史略》 南懷瑾 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佛教哲學》 方立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年 《中國佛教哲學要義》 方立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郭良鋆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佛陀的智慧》 陳兵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釋迦牟尼傳》 王惕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中國禪宗通史》 杜繼文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中國禪宗》 劉長久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禪外說禪》 張中行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壇經的智慧》 賈題韜 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 《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 方立天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佛教與中國文化》 湯一介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佛學與中國文化》 張立文 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佛教與中國文化》 薛克翹 昆侖出版社,2006年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赴江蘇監獄學習心得下一篇:放管服改革實施方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