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論文

2022-04-22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論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摘要]戰后初期,在華僑社會進步的推動下,菲律賓華文教育得以迅猛發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后,隨著“菲化”浪潮的不斷沖擊以及華人政治認同的轉變,菲律賓華文教育逐漸發生變化,并加快了與菲律賓本土文化的融合進程。

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論文 篇1:

略談菲律賓華文教育

摘 要: 菲律賓華文教育始于1899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菲律賓曾先后被西班牙、美國、日本統治,1946年,菲律賓獨立建國。本文以時間為線索,介紹了菲律賓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政策下華文教育的狀況。目前,菲律賓華文教育取得了應有的發展,但在教育資源、師資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關鍵詞: 菲律賓 華文教育 發展歷程 問題與困難

在談菲律賓華文教育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菲律賓這個國家的概況。菲律賓擁有“西太平洋明珠”的美譽,素有“花園島國”的美稱。陸地面積29.9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8857萬。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馬來族占全國人口的85%以上。菲律賓有70多種語言,國語是以他加祿語為基礎的菲律賓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在菲律賓民族中,華僑華人有160多萬,占全國總人口的2%,華人血統約占20%,大多數華僑華人祖籍福建。

一、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歷程

菲律賓祖先是亞洲移民。早在初唐時期,中國商人就帶著絲綢、瓷器來到菲律賓經商。隨著兩國交往的愈加密切,隨商船到菲律賓定居下來的華人日益增加。但是,由于當時中國商人大都是只身到菲律賓經商謀生的,因此不存在子女的教育問題。1565年,西班牙侵占菲律賓,自此統治菲律賓300余年。

(一)美國統治時期(1898—1935年)

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布獨立,成立菲律賓共和國。同年,美國竊取了菲律賓的革命果實,在菲建立了殖民統治。在教育領域,美國在菲律賓鼓勵私人辦學。所以,菲律賓華僑可以自由辦學,無須向美國在菲律賓的殖民政府立案。在這種寬松的辦學環境下,菲律賓華僑學校在數量上和層次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1899年,菲律賓創辦了第一所華僑學?!靶嗡未笄逯形鲗W堂”(今菲律賓中西學院)。1912年,怡朗市創辦了馬尼拉以外的第一所華僑學?!手腥A實業學校(現怡朗華商中學)。1923年6月,菲律賓華僑教育會創辦了第一所中學——華僑中學(現菲律賓文華中學)。

(二)菲律賓自治政府時期(1935—1942年)

1935年成立的菲律賓自治政府對華僑在菲律賓辦學仍然沒有任何限制。政府僅要求華僑學校的英文部向教育部立案。但是,此要求是屬于非強制性的,所以,菲律賓華僑學校的英文部在菲律賓政府教育部立案的僅占一半左右。據統計,至1936年,全菲共有116所華僑學校[1]。

(三)日本統治時期(1942—1945年)

從1942年開始,日本統治菲律賓,在這期間,所有華僑學校全被關閉,有的被日軍占為軍營,導致華僑學校學生有的失學,有的轉入菲國學校。

(四)菲律賓獨立建國后(1946年—現在)

二戰結束后,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正式擺脫美國殖民統治,再次獲得獨立。此時,菲律賓政府允許自由辦學,各華校分中文部和英文部,政府只要求英文部向政府立案,對英文部進行督察,對于華文部的課程、學制和教材等,菲政府不予過問,即對華校只進行半督察。在華校,華文部在上午上課,英文部在下午上課,這體現了華校以華文部教學為主的特色。

1947年,中菲兩國簽訂友好條約,規定雙方可在對方境內設立僑校。在這樣的政策下,菲律賓僑社紛紛建立新的華僑學校,原有的華校也開始復辦。根據1947年統計,菲律賓共有各類華文學校149所[2]。其中,1955年馬尼拉中正學校創辦了華僑師專,成為全菲華僑學校中唯一的大專院校。不久,華僑師專與中正學校合并為中正學院。

1956年后,菲律賓政府對華校實行全面督察,使之中文課時少于英文,但是相差不大。但是,菲政府對華文學校的具體工作管理不嚴,華校照樣可以利用各種明目和機會加授中文課,華校數量和在校學生人數穩步發展。此時,菲政府的全面督察政策有名無實,因此,華校性質保持不變。

據1956年統計,全菲僑校150所(包括師專1所、完中2所、完中暨附小13所、初中暨附小27所、小學105所、女職校2所),在校生4.8萬余人(包括師專生100余人,高中生2582人,初中生6275人,小學生33173人,幼兒園5974人)”[3]。至20世紀60年代達到高峰,共有各類學校223所[4]。1972—1973年,菲律賓全國共有154所華僑學校,學生68505人[5]??梢?,此時菲國華僑教育蓬勃發展。

1973年4月16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頒布第176號法令,規定1973年至1976年為過渡期,限定所有外僑學校最遲須于1976年完成菲律賓教育體制一體化;同時申明:“一、只有100%為菲人所有或菲人控制60%以上的社團可創辦學校;二、學校董事會成員和行政主管必須全部為菲公民;三、任何學校招生,外僑學生不得超過該校全部學生人數的三分之一?!保郏叮?/p>

在“菲化”的過渡期間,馬科斯總統于1975年4月11日頒布了第270號法令,放寬了外僑入籍條件,隨后,為加速華僑入籍的進程等又頒布了其他有關法令。于是,隨著大部分華僑及其子女加入菲律賓國籍,華校的董事、行政主管及學生的國籍問題都獲得了解決,從而也使華僑學校順利達到“菲化”的規定。經過三年的過渡,于1976年夏實現了“菲化”,此時僑校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由原來的華僑教育轉變為華人教育。

華校被“菲化”后,從幼兒園到大學全部采用英語或者菲律賓語進行教學,華語只能作為一門外語,華文課程只能作為選修課,授課時數每天不得超過120分鐘。據統計,“菲化”后的華校共有126所,其中馬尼拉41所,中呂宋17所,南呂宋9所,米骨地區13所,米沙鄢地區29所,南島17所,學生101600人[7]。同時,不少華校進行擴建,辦成自幼兒園至中學連貫制的學校。截止到2004年度,統計90所華校在校生數量為68299人[8]。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經濟的快速發展,華語實用價值的日益提高,學習漢語的人也越來越多,“漢語熱”一直增溫,據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預測,到2010年,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將達一億。華語逐漸成為菲律賓社會的重要語言之一。目前,全菲有僑中學院、中正學院等大約130所華文學校,2000多名華文教師,超過10萬名學生在校學習華文[9]。

二、目前菲律賓華文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雖然菲律賓華文教育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師資隊伍。

華校的華語教師絕大多數是非專業人士,而且絕大多數是女教師,青年教師少,老齡化趨勢明顯,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二)教學對象。

過去,華文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居住在菲律賓的“炎黃子孫”或者寓居國外的華僑子弟。目前,華文教育的對象更加廣泛,除華僑、華人外,還有少數其他語系的外國人,他們在語言、文化方面都有差異,學習目的和學習環境都各不相同,這就給華文教育帶來了困難。

(三)教材問題。

菲華校一般采用中國臺灣、內地和香港編寫的課本和讀物,有的還使用我國內地的中小學教材?;緵]有適合菲律賓本國特點的教材。所以,應該編寫一些“本土化”的教材與讀物,使華文教育取得更大的收效。

(四)語言環境。

在菲律賓華校,華語已不是學校規定的交際語言,取而代之的是菲語與英語,華語被邊緣化,可說華語的語言環境已被破壞殆盡。至于學生回到家中,第二、三代的華人家長也都以說菲語為主進行交流,華語語言環境不盡人意。

三、結語

華文教育作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之一,是菲律賓華僑、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尤其中國和東盟關系的日益改善,必將推動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筆者相信,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菲律賓華文教育存在的問題會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黃耀東.淺談菲律賓華文教育[J].東南亞縱橫,2006,(9):43.

[2]唐燕兒.東南亞華文教育發展的背景條件[J].比較教育研究,2000,(增刊):296.

[3]吳端陽.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歷史演變以及振興對策初探[A].見:東南亞地區華文教育論文集[C],1996:275.

[4]蔣尊國.東南亞國家華文教育之比較研究[J].東南亞縱橫,2005,(8):37.

[5]同[1],第44頁.

[6]顏長城,黃端銘.菲律賓華文教育的演變[J].華文教育,1995,(9):3.

[7]朱榮智.菲律賓華語課本的重編與審修[J].東南亞華人教育論文集,1995:77.

[8]史學浩.多元文化視野中的華文教育—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生存與發展之道.http://www.gdoverseaschn.com.cn/qw2index/2006dzkwlsfbq/200610100039.htm.

[9]中國僑網.http://www.chinaqw.com/news/200706/15/97607. shtml.

作者:秦 瑤

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論文 篇2:

傳承與融合:菲律賓華文教育變遷(1945-1975)

[摘要]戰后初期,在華僑社會進步的推動下,菲律賓華文教育得以迅猛發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后,隨著“菲化”浪潮的不斷沖擊以及華人政治認同的轉變,菲律賓華文教育逐漸發生變化,并加快了與菲律賓本土文化的融合進程。從戰后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來看,華人政治認同的改變對華文教育的變遷產生影響,教育菲化案加速了華文教育的融合進程,菲律賓華文教育的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變遷

戰后初期,重視發展華文教育成為菲律賓華僑社會的潮流,在廣大華僑社團的積極推動下,加上菲律賓政府推行的“菲化”運動尚未波及華文教育領域,華文教育得到了蓬勃發展。但20世紀50年代后,在“菲化”浪潮的不斷沖擊下,菲律賓華社陷入困境,華文教育開始出現危機。到60年代中期后,隨著馬科斯政府放寬入籍條件,大批華僑加入菲律賓國籍,華人政治認同發生了轉變,華文教育也開始發生變化,并逐漸與菲律賓本土文化發生融合。戰后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所經歷的跌宕與曲折,正是在菲華融合的大背景下展開的。研究菲律賓華文教育的變遷,無疑對當前我國漢語國際推廣戰略的實施具有借鑒意義。鑒于此,本文擬對1945年至1975年間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演變的背景、過程及其深層動因做一探討。

一、戰后初期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

在美國統治菲律賓時期,菲律賓的華文教育開始興起并得到發展,但在太平洋戰爭期間,華文學校遭到了嚴重破壞。二戰后,隨著華僑經濟的逐漸復蘇,菲律賓華僑中的有識之士在恢復華文教育的同時,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于興辦僑校,華僑社會出現競相創辦教育的局面,菲律賓華文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華僑社會投資教育的形式,一是在華僑學校設立董事會,資助和規劃學校的日常運作與發展。有些董事會分屬各種特殊團體,如馬尼拉佛教組織創辦的能仁中學、嘉南中學等,在教育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也為佛教組織培養后備人才。有的兄弟會團體也為自辦的學校設立董事會,維持學校的日常開支。二是由同鄉會、宗親會、同業會、校友會等團體設立助學金、獎學金和獎教金,資助華僑子弟和從教者。如1947年,隴西李氏宗親會首創“族生清寒補助金”,幫助貧寒學生解決教育難題。翌年,太原堂王氏宗親會也設立獎學金。也有商界成功人士為紀念先人、獎勵成績優秀的后輩而設立獎學金。50年代,菲律賓華人宗親會的發展進入一個高潮期,先后成立了相當數量的宗親會,相繼設立了各種獎助學金來資助優秀和貧困的“族生”。隨著華僑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菲律賓華文教育出現了較為鮮明的商業化傾向。許多有經濟實力的商人把辦學校作為一種投資方式,這種投資方式在效益上雖不能立竿見影,但會提高自身的名譽和信譽,從長遠角度看能夠對自己的事業產生良性的影響。在華僑社會的推動下,菲律賓華文教育煥發出新的生機。

這一時期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還得到了臺灣當局的支持。為了爭取東南亞華僑支持其實現“反共復國”等目標,國民黨政權敗退臺灣后便積極借助國際環境中的有利因素,利用政治、外交和經濟等手段,扶持東南亞的華文教育,以此擴大臺灣對東南亞華社的政治影響。臺灣當局重視東南亞華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得到美國和菲律賓“盟友”的支持。1950年前后,尤其是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開始重新思考和確定其遠東政策,菲律賓和臺灣都成為美國遠東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菲律賓成為美國遏制共產主義在東南亞擴張的一個重要屏障,臺灣則被作為反共的橋頭堡與中國大陸抗衡。1953年美國副總統尼克松訪問東南亞時,注意到一部分華僑在祖國政治認同上還處于搖擺狀態,就建議美國政府幫助臺灣扶持東南亞的華文教育,與中國大陸爭奪華僑社會的文化陣地。臺灣當局還把華僑教育列入“政府的重要施政方針”范圍,一再強調“無僑教即無僑務”,大力推進島內僑生教育,扶植海外華文教育,極力培養海外華人社會對自己的歸屬感,以獲得華僑社會的向心力。臺灣當局極力扶助菲律賓華文教育,對薪傳和弘揚中華文化,培育菲華社會人才起到積極作用,推動了當地華僑社會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作為戰后新興的獨立國家,菲律賓政府把經濟建設放在國家戰略發展的首位。為排斥華僑經濟,菲化運動成為戰后菲律賓經濟政策的“主旋律”,而此時菲化目標并未涉及華僑社會的華文教育。1947年4月18日,中國國民政府與菲律賓簽訂了“中菲友好條約”。其中第六條規定:“締約此方之國民,允許在彼此領土內,在與任何第三國國民同樣條件下,依照彼方之法律規章,享有設立學校,教育其子女之自由?!痹诖藯l款下,菲律賓私立教育局對華僑學校只是“加強監督”而已,中文部的華文教育只需向中國政府僑委會立案,菲教育部對此并不干涉。華文教育因此贏得了自由發展的空間,這為華文教育的繁榮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在菲律賓華僑社會的推動以及臺灣當局的支持下,戰后初期菲律賓華文教育得到了迅猛發展。比如這一時期華僑創辦了菲律賓華僑圖書館,成立了華僑師范學校,積極推行國語運動和華文新文學運動,還為華僑學校培訓大批師資人員,使華文教育出現良好態勢。1955年,華文學校已增至150所,教師1649人,學生4.8萬人。另有《華僑商報》《新閩日報》《大中華日報》和《公理報》四家中文報刊,以及大東、長城、中菲和國泰四家中文廣播社。戰后的10年間,菲律賓無論是華校的華文教育,還是社會方面的華文教育,都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這個階段是華文教育的黃金時期。

二、“菲化”運動對華文教育的沖擊

20世紀50年代后,菲律賓政府對“菲化”運動重新定位,并把目標逐漸轉移到對華僑的同化上,試圖使華僑逐漸融人菲律賓的社會中,利用華人經濟為菲律賓國家建設服務,“菲化”運動最終波及華文教育領域。1955年8月,菲律賓眾議院反菲活動委員會發表報告,稱宿務的華僑學校內有共產黨分子潛伏,傳播共產思想。隨后《馬尼拉時報》和《紀事報》均以大幅標題報道此消息,并發出關閉華僑學校的“呼聲”。還有人在報上公開指責僑校蓄意向華僑社會灌輸中國民族主義思想,導致華僑學生在思想上只認同中國,阻礙了菲政府的同化政策。菲政府即責成私立教育局成擴專門委員會對華僑學校的經營、管理,以及共黨滲透的可能性等問題進行調查。華僑學校事件經報端渲染后,菲律賓朝野有人建議政府采取措施關閉僑校。菲政府軍事當局也提出所謂“防止共黨滲透僑?!钡挠媱?,其中就包含停止核準和開辦華僑學校的內容。此外,菲方還提出對僑校進行“全權督察”的方案。后雖經臺灣“駐菲大使”陳之邁出面交涉,菲教育部仍然堅持對華僑學校的中文部進行督察,致使菲律賓華僑學校最終由先前的只對英文部進行“半督察”,轉變為對僑校的全面督察。

1956年5月,菲私立教育局頒布了第三號通令,即從新學期開始,華僑學校所有中文課程與授課時數、教職員的任教資格、學生人數與國籍等必須報送審批,僑校教育“菲化”拉開帷幕。1960年1月,菲律賓反菲委員會主席貝禮示稱,許多華僑學校未按菲律賓政府的規定教授菲律賓的教育課程,沒有聘請菲人教授英文課程。與此同時,眾議院移民歸化委員會也有人提出,華僑既然要在菲律賓永久居留,則應該送子女人菲校學習,學習菲人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才是合情理之事,不宜自立門戶,并力主封閉所有華僑學校,加速華人同化進程。但菲教育部反列采取立法手段關閉僑校,理由是如果此舉只針對華僑學校,而避及歐美人士所辦學校,則不僅違反了中菲友好條約,而且構成了種族歧視,同時也與菲政府“加強亞洲文化交流”的政策背道而馳。如果在全社會范圍內實行這一政策,那么首先華僑學校數量很多,其次許多著名大學,如圣托馬斯大學等都是外籍人士開辦的,因此這種政策勢必給菲律賓各級教育都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同時菲律賓政府收容這些學生的話,也會造成財政困難。因此“關閉華僑學?!钡淖h案最終未能通過。2月9日,私立教育局長白彬迎稱他在訪問泰國時發現當地只準華僑小學每周教授6小時中文,中學、大學均不準教授中文。他認為泰國的同化政策很有功效,并主張仿效泰國的做法。隨后“反菲”委員會和教育委員會主張撤廢中菲督察僑校協定,因為他們認為中文課程及教師資格依照中國教育法規,由中國“大使館”審定的條款有辱菲國法律尊嚴,并公開向國會建議關閉僑校。10月初,菲眾議院移民歸化、教育、反菲及廉政等四個委員會聯合提出議案,稱中菲簽訂的有關督察僑校的備忘錄授權外國人來監督菲律賓境內的學校,這是有違菲律賓憲法“主權至上”原則的,因此應予立即廢除。廉政委員會還指責菲政府未能明確提出同化外僑的方案和措施,致使菲律賓成了東南亞唯一允許僑校存在的國家。該委員會還稱,菲律賓僑校招生時不限國籍,此舉將使菲律賓人被華僑“訓練”成中國人,而且業已“歸化”的菲籍華僑卻仍舊擔任華僑社團的首領,這也是違背入籍誓詞和國籍法的。

這一時期,菲律賓內部關于華僑學校的問題爭論非常激烈。1960年10月8日,菲教育部長羅慕洛對僑校問題的嚴峻形勢發表談話,明確反對關閉華僑學校,他認為僑校對菲國社會的文化活動與公益事業的捐助,均超過菲律賓學校。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文旦洛議員也呼吁政府慎重檢討僑校問題。1962年2月,眾議員麥加洛則提出一個臨時動議,即建議組織特別委員會進行調查“僑校從事共產活動”之情形,主張禁止外僑在菲國境內設立專門為教育外僑子女的學校。一些平時排華最激烈的議員隨即附和,指出全菲165所僑校,大多數有共產黨活動,因此要求調查或禁止開辦僑校。但馬卡帕加爾就任總統后并不打算修改《中菲友好條約》,也不愿意關閉僑校,認為改革華僑學校一事,應該通過外交途徑解決㈣。1965年4月,私立教育局長表示贊成在10年內菲化全菲外僑學校,以利于同化外僑。1966年1月,菲律賓移民局長美莫以“僑校把華裔兒童培養成另一種特殊人群,威脅了菲律賓的國家安全”為借口,再次堅決主張關閉僑校。當時華僑社會數名領袖人物與企業家,如楊啟泰、莊清泉等人都被列人黑名單。在這種背景下,1964年5月,華僑校聯合總舉行全體理事會議做出了回應,表示:(1)關于同化問題,贊成文化交流的自然融合與自由意志的發展,而僑校的存在正是這個平臺。(2)不少歸化的華人對菲國有重大貢獻,得到菲國朝野的敬重,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是僑校培育的人才。在人籍法未放寬以前貿然關閉僑校,不但違反中菲友好協定,而且剝奪華僑子女要接受中國基本教育的權利。(3)僑校教授中文并不影響團結。中華文化悠久,一直采取兼容并蓄的政策,國內各種語言并行,而進步繁榮為世界所公認。

1966年2月,菲教育部發出第二號通令,規定僑校自動改制,將中文改為選修科目。眾院移民歸化委員會主席巴里地建議嚴禁雙重國籍,亦主張關閉僑校,認為許多入籍華人仍送子女就讀僑校,不符合政府同化政策。1968年初,眾院教育委員會又召開會議,討論僑校問題,認為需要重新修改教育法律。6月,馬科斯總統正式命令教育部細查新辦僑校的情況,同時代理教育部長柯布斯亦正式下令私立教育局,停止批準開辦新僑校,或增加新科目。7月,私立教育局又發布56號通令,要求各華校報告在校學生的國籍情況。1970年,菲律賓朝野人士認為自治憲法完全仿效美國政制,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紛紛提議制定新憲法。1972年初,制憲會議教育委員會通過的新憲法中規定:“教育機構,除由宗教單位、教會宗派與慈善組織所設立者外,須全由菲籍公民或菲人占有資本60%以上之公司,或聯合會所擁有。教育機構之管理與行政須全由菲籍公民主管,教育機構不得專為外僑所設。外僑學生在任何學校內不得占學生總數1/3?!鄙狭袟l文已明定各學校須由菲人設立,行政由菲人管理,各學校不得專為外僑所設,僑生不得超過學生總數的1/3。1973年4月16日,馬科斯總統根據憲法新條款,迅速發布176號行政令,僑校有三年的調整期,從1976年起必須全部遵行新憲法條款。至1973年,全菲華僑學校共計154所,學生6.8萬人。20多年來的華僑學校的“菲化”抗爭宣告失敗,菲律賓政府的教育“菲化”已成事實。

三、華人政治認同變化與

菲律賓華文教育的轉變

1954年3月,為抗爭日益嚴重的菲化運動,菲律賓華僑成立了全菲華僑的最高機構組織——“菲律賓華商聯合總會”。在商總的帶領下,廣大華僑對內提升華僑的教育文化素養,強化族群自身建設,對外發展與主流社會的友好關系,推動當地主流社會對華僑的全面了解。商總主要以“民間外交”為渠道,采取“主動出擊”方式,以達到融洽菲華族群關系的目的。但是商總的努力在抗爭零售商菲化案方面沒有取得成效,失利后使眾多華僑生存面臨危機,華僑的寓居觀念發生動搖,許多華僑產生融入主流社會的想法。

1955年4月,中國政府在萬隆會議發表聲明,放棄“雙重國籍”政策,鼓勵海外華僑融入當地社會。華文教育目標也從培養華僑國民意識,轉為鼓勵華僑學習當地文化并效忠當地政府。1956年,中國僑務委員會倡導華僑在當地辦學,高中畢業之前的華僑學生盡可能安排在僑居地就讀。在鼓勵華僑維護、堅持和興辦華文教育的基礎上,中僑委更加明確地提出,國外華僑學校應教育華僑子女熟悉當地語言、文字、歷史和地理,僅保留一定時數的華文課程舊。1960年,中僑委提出華僑愛國主義的表現是立足于當地,學習當地語言文化,熱愛當地國家,團結當地人民㈣。甚至強調,學習當地語言是融入當地的首要條件,華僑教育、報刊轉向當地,既有利于華僑在當地謀生,也有利于減少華僑與當地人民在文化、心理上的距離,有助華僑融合

于主流社會。中國政府的華僑政策的變化,對于菲律賓華僑融入所在國以及教育當地化產生一定的促動作用。

1962年馬卡帕加爾就任菲律賓總統后,菲律賓制定了吸引外資發展菲律賓工業的經濟政策,同時調整了對華僑的政策,使華僑經濟絕處逢生。馬卡帕加爾還熱情邀請華商參加政府推行的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對于菲國經濟發展做出真正的貢獻。為表明與政府的合作態度,華商聯合總會更名為菲華商聯總會,華僑社團也由主要服務華社轉為覆蓋全菲社會,標志著華僑社會政治認同趨于當地化的傾向。1965年馬科斯執政后,菲律賓制定了連續性的經濟開發計劃,并堅持實行吸引外資的政策,對華僑采取懷柔政策,由排斥為主轉為利用為主。1966年8月,僑領高祖儒就任商總理事長,憑借與馬科斯私交甚篤的有利條件,率領商總積極推動華社與菲政府的溝通與合作。一方面,商總向菲政府表達華人效忠菲律賓的誠意,積極配合政府推行一系列方針政策,努力推進華菲關系,共創菲律賓經濟繁榮。另一方面,商總呼吁華僑配合菲律賓的各種經濟方案,協助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強調只有菲律賓經濟繁榮和社會安定,華人的事業才能獲得保障與發展。1967年3月,馬科斯簽署了《關于解決華人問題的基本政策》的法令,解除了限制華僑經濟發展的禁令,華僑經濟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1974年4月,華社捐獻250萬比索在巴利奧建設75所中小學校舍。為此,馬科斯盛贊華僑為國家經濟、政治及社會進步所作出的貢獻,并重申菲政府“無分種族,一律平等待遇”的政策。在菲華族群的共同努力下,華社與主流社會之間的友好互動得到加強,菲華族群的關系進一步融洽。由于華僑與祖國大陸的長期阻隔,華人社會像一個斷了臍帶的嬰兒,在社會成員和中華傳統方面都無法獲得母體的補充,此后只能靠“自我繁殖”來維持自身的發展。由于種種原因,華人放棄了落葉歸根的傳統觀念和“暫居客”的心態,開始作在菲永久居留、落地生根的打算。這是菲華歷史上華人首次作出這種觀念上的根本性轉變,但這已為他們與菲人實現同化或融入當地社會準備了主觀條件。

1975年4月,為加速華僑融入菲律賓社會進程,馬科斯頒布第270號法令,放寬華僑入籍條件,簡化外僑申請入籍程序,這是菲律賓華人社會發展變化的分水嶺和轉折點。許多華僑獲得了菲公民的權利后所獲得的安全感和責任感,使他們迅速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為菲律賓國家建設服中去。華人族群政治認同的變化是華人社會發展過程中最根本的變化,同時還是推動非政治認同變化的動力。作為文化傳播者的族群成員,無法回避政治認同問題,這種政治認同也必然會在文化傾向上表現出來。因此,文化認同在此作用下也逐漸發生著變遷。許多在菲律賓出生的華裔年輕人,從小接受菲律賓當地教育,長期以來他們在習俗和文化上已經更適應菲律賓的生活。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語言的變化。華文教育體制的改變,使菲律賓國民教育課程占據主導地位,漢語成了華校中的選修課,這勢必會使華裔青年產生輕視母語的心態。華人族群與主流社會互動的增強,也會使作為少數民族的華人使用漢語的機會和范圍日益減少,其漢語運用能力也越來越低。同時,移居菲律賓的華人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文化沖突,華人為了適應當地生活,也就必須學習當地的語言,這是華人適應菲律賓其他方面生活的前提條件。1969年,菲律賓華人問題研究學者杰拉爾德·麥克貝斯(Gerald Mebeath)就指出,菲律賓華裔青年已經逐漸同化了,尤其表現在語言和文化方面。他對3100名馬尼拉和一些省會城市的華人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目的是想了解這些華人學生和他們父母使用語言的情況。結果調查表明,大部分華人學生已經不大會說華語,更不會華文的讀寫。許多民族文化的式微就是從語言的衰弱開始的,語言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守護神,如果語言發生蛻化,其文化內涵必然產生松動。

風俗習慣的趨同。許多菲律賓華人年輕一代,都采用菲律賓起名方式,在名字后面還加上中國姓,如Yap、Lim等。在著裝方面,大多數華人都喜歡穿菲律賓式的服裝,如巴隆或西裝等。在飲食方面,菲律賓越來越多的華人家庭喜歡使用刀叉和湯勺,并逐漸開始飲食菲律賓食品。正如菲律賓華人問題學者洪玉華女士所說:“制作中式點心的華人飯店已放棄原來經營品種而出售快餐包、松軟餡餅之類的食品?!痹诙Y儀方面,華人家庭接待客人,一般不再沿用中國式的禮儀,如華人姑娘迎接她的菲律賓教母,已完全采用菲律賓方式。

教育的當地化。據1974年的調查,全菲華人中、小學校有154所,其中菲人和華人合辦的147所,占95%,完全由華人舉辦的只有7所,占5%。這些學校中教師4077人,學生68505人,學生中55%為菲律賓籍,中國籍的占45%。菲律賓華文教育已經從過去的面向中國改變為面向當地,以適應華僑、華人在菲島生存發展的需要。隨著華校教育目標的改變,華文教育朝著“多元文化并存、促進民族融合”的方向發展。菲律賓華人當中,30歲以下的華人青年,幾乎有80%以上的人都是大學畢業。而華僑學校的畢業生中,越來越多的華裔青年選擇在當地繼續深造。如:1962年,菲律賓華人中僅有32人人臺灣大學深造;1966年減少至19人,1968年減少至16人,1969年減少至12人,1970年減少至11人。這一數字,在全菲華僑學校畢業生總人數所占百分比,更是微乎其微。絕大多數華僑學校畢業生都進入菲人大專院校深造。1970年,在東方大學、遠東大學、國立菲律賓大學、馬尼拉大學、拉薩大學、圣伯達大學及菲律賓女子大學等深造的華僑中學畢業生多達15000人。

四、關于菲律賓華文教育

融合問題的思考

在菲政府以歡迎的姿態吸納華僑入籍,中國政府也倡導華僑融入當地后,大多數久居菲島的華僑即選擇了歸化的道路。中華文化作為華人族群的主要標識之一,在傳承的過程中明顯表現出順應政治認同而發生變遷的特點,文化屬性的要素,如語言、習俗、觀念等方面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在華人政治認同轉變的同時,華人文化逐漸演變成為更適應當地的混合文化。隨著在菲律賓出生的華裔青年逐漸增多,他們在當地接受文化教育,政治上更加傾向當地,甚至認為菲律賓才是自己的故鄉。1970年,杰拉爾德·A·麥克貝斯估計超過75%的華人居民年齡低于30歲,其中95%出生于菲律賓。這些超過30歲的人則僅有15%的人出生在菲律賓。另一組1973年的數據估計50萬華人種族中85%的人口出生在菲律賓,這些人口中95%的年齡低于25歲。在這種情況下,華文教育發展勢必發生變遷。

菲律賓的華僑同化政策是在菲化運動后期出臺的“國策”。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菲化案雖出臺較晚,卻是執行最為徹底的菲化法案。經濟菲化案的目的是排斥華僑,在實施過程中菲政府嚴

格控制華僑加入菲國籍。而教育菲化案是為了同化華僑并使之融入大社會中,為此菲政府卻放寬了華僑入籍條件,鼓勵華僑投身菲國建設。菲政府還試圖使華僑成為菲律賓公民后,借助政治認同的轉變來影響華文教育的變遷,并逐步使華人對民族傳統文化淡化,在文化教育上達到同化華人的目的,最終使華僑成為“真正”的菲律賓公民。因此,菲政府在執行教育菲化案時態度堅決,不僅限制華文課時,嚴格審查華文教材,還改變華文教育體制和教育目標,致使華文教育日漸式微??梢哉f,在華人族群融合的背景下,教育菲化案加速了華文教育變遷和融合的進程。

馬科斯總統的同化政策實施后,菲律賓華僑社會逐漸演變成華人社會。同樣,華人教育也是由華僑教育轉化而來的,而華僑教育是地道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下,移居菲島華人為了能夠繁衍生息,就必須選擇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文化體系,而客觀環境對華文教育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菲律賓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族群之間政治地位平等,相互交流緊密,共同促進了社會文化發展,逐步形成了菲律賓社會的多元文化。華人族群和主體民族的關系日益和睦和融洽,為文化融合創造了條件。尤其是本地出生的華裔青年,學習中文的興趣不斷下降,家長為使其在本地就業,對子女學習中文的重視程度也就必然降低。他們在社會和文化方面已經適應當地生活,語言、教育、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趨同于當地社會。甚至越來越多的華人已經跳出華人社會的圈子,積極參與當地的非民族性社團組織。由此可見,華文教育的融合發展也是必然的趨勢。

筆者認為,雖然菲律賓華文教育走上融合發展的道路,這種文化傳承的變化是為了使華人更適應當地生活,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華人文化徹底失去原有的基本屬性,消失在當地文化的海洋之中。毋庸置疑,華人既然加入菲國籍就應效忠所在國,并學習當地教育文化和習俗,但華人畢竟還是應當保持華人的民族文化特性。如果全盤拋棄中國文化,華人就會失去民族根基,而文化的“斷裂”就會使華人成為找不到方向的民族。融合文化和存留固有文化并不矛盾,如果說融合是為了發展,那么保持是為了更加豐富多元文化的內涵。華人文化應立足當地,在蘊含中華文化的精髓的同時,又融合有菲律賓本土文化的特點。為此,菲律賓中正學院原院長邵建寅先生提出,華人社會中華文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中華文化氣質的菲律賓公民,此論頗引起有識之士的認同。馬科斯總統曾經強調說:“國際政治、經濟和社會之間發展應兼顧少數民族……新社會對于少數民族的政策與舊的有所不同,舊的政策是少數民族應同化于國家主流,但新的政策是鼓勵少數民族保留其古老文化及生活方式……一個不為自己的文化傳統感到驕傲的民族是沒有精神的力量,沒有根和命運的民族”。這為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土壤和有利的條件。因此,菲律賓華人為了適應社會環境,逐漸融入主流社會,華人自身的文化要素都在發生變遷,這是客觀生存的需要,文化融合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華人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認同和效忠于所在國,文化上在保持本民族文化傳統和特性的同時,力圖促進華人與所在國原住民之間的相互接近、理解、交流、提高和發展,以達到和諧相處和共同繁榮的目的。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在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漢語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漢語國際推廣也成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但是,在文化傳播過程中,不僅要注重所在國的華文教育政策,還要研究社會公民的接受心態,尤其是在華人已經轉變為異質群體、政治認同傾向于當地而非中國、文化認同也存在復雜性的情況下。同時還要掌握華文教育演變歷程,以及多元文化架構下華文教育發展的趨勢。絕不能“越俎代庖”,即不顧所在國的教育政策和華文教育的現實狀況,“大轟大嗡,搞運動,宣傳意味太濃,容易引起對方的懷疑和反感。這樣做,又恰恰違背軟實力的基本特點”?!按猴L化雨,潤物無聲”,用古老悠久的中華民族燦爛文明來感染和豐富當地文化,才符合中華文化思想的深邃內涵。

作者:姜興山

菲律賓華文教育發展論文 篇3:

淺談PRAAT語音分析軟件在菲律賓華校漢語語音教學中的應用

摘 要:近年來,菲律賓的華文教育有了很大發展,而從菲律賓社會的實際出發,聽說讀寫四個技能中聽和說顯得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語音教學更是重中之重。傳統的語音教學無非是教師口頭直接傳授法,通過教師帶讀,模仿等方法習得語音。文章從菲律賓部分華校漢語寫作教學實際出發,探討PRAAT語音分析軟件在菲律賓華校漢語語音教學的應用,希望借此并提出提高菲律賓漢語語音教學的新方法,以促進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菲律賓華文教育 漢語語音教學 PRAAT語音分析軟件

一、前言

傳統的語音教學都是通過教師的口頭傳授來教授語音,如對比法、夸張演示法、手勢法等方法,并通過聽辨練習,模擬練習來鞏固教學成果。但這種教學方法的前提在于教師必須自身掌握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并能糾正學生的發音。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這個重要的前提。

我們發現絕大部分華校主要集中在馬尼拉地區,除了中正學院,僑中學院等有實力的幾所華校外,其余的都是小學校,學生人數就幾百人。菲律賓華校的漢語教師中,絕大部分是非專業人士,且女性化,老齡化嚴重。徐茗(2005)對菲律賓華文教師的調查結果是教師平均年齡為45.8歲,年齡最小者23歲,最長者73歲。40—60歲的教師群是教師隊伍的主要力量,占到了近50%。[1]我們以2010-2011學年馬尼拉嘉南中學的27名本地漢語教師為例,調查結果呈以下特點:

(一)女性26名,男性1名。

(二)教育系畢業的老師僅8名。

(三)年齡在50歲以上的老師有21名。

(四)來自香港地區的老師3名,臺灣地區的老師1名,其余是菲律賓土生土長的華人。

綜上所述,菲律賓華校師資方面存在較大問題,且大部分教師的普通話發音并不標準,在這樣的師資背景下,學生的漢語語音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在無法改變這種師資條件的客觀制約下,找出一條新的語音教學方法是關鍵。我們可以將目光轉向PRAAT語音分析軟件。

二、PRAAT語音分析軟件介紹

PRAAT語音學軟件,是一款跨平臺的多功能語音學專業軟件,主要用于對數字化的語音信號進行分析、標注、處理及合成等實驗,同時生成各種語圖和文字報表。PRAAT的作者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人文學院語音科學研究所的主席保羅·博爾斯馬教授和大衛·威寧克教授。

PRAAT的主要功能是對自然語言的語音信號進行采集、分析和標注,并執行包括變換和濾波等在內的多種處理任務。作為分析結果的文字報表和語圖,不但可以輸出到個人計算機的磁盤文件中和終端的顯示器上,更能夠輸出為精致的矢量圖或位圖,供寫作和印刷學術論文與專著使用。[2]近年來這個軟件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用于語音研究,如方言的聲調研究,外語語音研究,不同語言語音對比研究等。值得一提的是,臺北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馬寶蓮副教授和應用外語語言學系劉慶剛副教授將其應用在臺灣的華語語音教學,給筆者帶來了很大的啟發。

另外,將這個軟件應用于菲律賓華校語音教學擁有以下優勢:

1.教師和學生從網上可以免費獲得而無需購買(因為是開源軟件)。

2.軟件無需安裝即可運行,使用方便。

3.軟件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平臺。

4.附有詳細的手冊文檔,使用方法通俗易懂。使用手冊有中英版本,菲律賓華校師生可以自行下載閱讀。

4.攜帶方便。以筆者使用的PRAAT5304_wn32為例,僅9.34MB,相當于兩首歌曲的容量。

5.該軟件可將語音轉化為圖像,只要教師加以解釋,通俗易懂。

三、PRAAT軟件在菲律賓華校漢語語音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

(一)菲律賓學生有很強的英語水平

PRAAT軟件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在于目前尚無除英語以外其他語言的版本,部分用戶可能會遇到語言障礙。但這個缺點反而成為菲律賓華校運用PRAAT軟件的有利條件。

筆者在菲律賓教學期間發現菲律賓人的英語水平很高,只要你會英語在菲律賓就不存在語言交流障礙。這是因為“從十九世紀末到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菲律賓淪為美國殖民地長達40多年。美國人占領菲律賓后,為了更好地實行殖民統治,在菲律賓全國各地大力推廣英語?!盵3]到了現在,菲律賓的英語教育已經十分成熟。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文,在小學、中學甚至大學階段每天都有英語課。在教材上學生大部分都是使用英文教材,上課也是以英文來授課。因而菲律賓華校的學生使用PRAAT軟件在語言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二)菲律賓華校的多媒體教學日趨成熟

由于菲律賓華文教育長期受到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相關機構的資助,每年都有中文教師到菲律賓宣講多媒體教學的方法,因而菲律賓華校的多媒體教學還算普及。筆者在菲律賓教授華語時也發現多媒體教學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因為英文課里有電腦課,故菲律賓基本上每所華校都有專門的電腦房。以馬尼拉嘉南中學為例,該校有專門的IT部門,統籌學校的電腦和多媒體教學,這給PRAAT軟件的應用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學生心理上渴望接觸新事物

根據劉蕓[4]論文中的調查,菲律賓學生對學習外語的興趣普遍很高,對華語的興趣小,因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關鍵。由于曾經被美國殖民過,美國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對菲律賓產生了重大沖擊。學生在課堂上大多渴望接受新鮮事物,希望有開放式的教學模式。PRAAT語音分析軟件的應用可以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有利于使語言課堂生動有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PRAAT語音分析軟件的具體應用

筆者自己運用PRAAT語音分析軟件,錄制“我愛中國”這個句子,將其轉化為圖像如下:

圖一

圖一上方是“我愛中國”錄音的音高分析圖,我們不難發現音高圖和漢語中這四個字相對應的“上聲、去聲、陰平和陽平”相對應。如果我們對其分析,會發現“我”字的上聲因為發音的時候音起得過高,故不符合“214”的原則,而收尾的地方又落下,故發音存在缺陷。其他的三個字發音基本符合漢語這三個字的發音原則。

圖二

圖二可以分析這句話的音調,可以分析整個句子從低往高的走向,從而確定錄音中音調的正誤。

從以上的分析結果不難看出,這個軟件可以將語音轉化成非常直觀的圖像,簡潔易懂,只要教師進行指導,學生很快就能掌握,從而幫助學生自我糾正發音,達到發音準確的效果。

五、結論

從傳統語音學的口耳之學到實驗語音學,石鋒[5]指出現代語音學的主要方法是實驗,這就從定性分析轉為定量分析。而作為在菲律賓的漢語教師,完全具備實驗的基本條件,教師們有能力運用簡單的語音分析軟件來進行語音教學,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希望本篇文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讓菲律賓的漢語教師在菲律賓華文教育的實踐中應用PRAAT語音分析軟件,從而對在菲律賓華校的漢語語音教學有一定的啟發與幫助,促進菲律賓華校華文教育的發展。

注釋:

[1]徐茗:《菲律賓華文教師對華文教育態度的調查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5年,第4期。

[2]http//zh.wikipedia.org/wiki/Praat%E8%AF%AD%E9%9F%B3%E5%AD%A6%E8%BD%AF%E4%BB%B6。

[3]薛穎:《菲律賓的英語優勢》,21世紀,2003年,第2期。

[4]劉蕓:《菲律賓華校學生的華語學習動機與華校的激發策略》,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5]石鋒:《語音學探微》,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參考文獻:

[1]王燕燕.菲律賓華校華語教學評介[J].南洋問題研究,1996,(03).

[2]李坤.關于菲律賓華語課堂教學的幾個問題[J].八桂僑刊,1998,(02).

[3]李奇瑞.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現狀與前景[J].九江師專學報,2003,(03).

[4]徐茗.菲律賓華文教師對華文教育態度的調查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5,(04).

[5]薛穎.菲律賓的英語優勢[J].21世紀,2003,(2).

[6]劉蕓.菲律賓華校學生的華語學習動機與華校的激發策略.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7]石鋒.語音學探微[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蔡武 福州 福建師范大學海外教育學院 350007)

作者:蔡武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語文學生觀指導教學論文下一篇:語文課德育美育教學論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