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

2023-02-03

第一篇: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

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

(2016-2020年)

工業強基工程實施指南

(2016-2020年)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組織實施好工業強基工程,夯實工業基礎,提升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推進制造強國建設,特制訂本指南。

一背景

工業基礎主要包括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簡稱“四基”),直接決定著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是工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的根本體現,是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條件。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工業總體實力邁上新臺階,已經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工業大國,形成了門類較為齊全、能夠滿足整機和系統一般需求的工業基礎體系。但是,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嚴重依賴進口,產品質量和可靠性難以滿足需要;先進基礎工藝應用程度不高,共性技術缺失;產業技術基礎體系不完善,試驗驗證、計量檢測、信息服務等能力薄弱。工業基礎能力不強,嚴重影響主機、成套設備和整機產品的性能質量和品牌信譽,制約我國工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已成為制造強國建設的瓶頸。未來5-10年,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夯實工業發展基礎迫在眉睫。

工業強基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任務,決定制造強國戰略的成敗,是一項長期性、戰略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制定推進計劃,明確重點任務,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各方資源,組織推動全社會齊心協力,抓緊抓實,長期堅持,務求抓出實效。

二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落實制造強國建設戰略部署,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高端突破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需求,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破、產需結合、協同創新”,以企業為主體,應用為牽引,創新為動力,質量為核心,聚焦五大任務,開展重點領域“一攬子”突破行動,實施重點產品“一條龍”應用計劃,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平臺,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動“四基”領域軍民融合發展,著力構建市場化的“四基”發展推進機制,為建設制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堅持問題導向。圍繞重點工程和重大裝備產業鏈瓶頸,從問題出發,分析和研究工業“四基”的薄弱環節,針對共性領域和突出問題分類施策。

——堅持重點突破。依托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和骨干企業,區分輕重緩急,點線面結合,有序推進,集中資源突破一批需求迫切、基礎條件好、帶動作用強的基礎產品和技術。

——堅持產需結合。瞄準整機和系統的發展趨勢,加強需求側激勵,推動基礎與整機企業系統緊密結合,推動基礎發展與產業應用良性互動。

——堅持協同創新。統籌各類創新資源,促進整機系統企業、基礎配套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面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產品開發全過程對接、全流程參與,探索科技與產業協調、成果和應用互動的新模式。

(二)主要目標

經過5-10年的努力,部分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達到國際領先,產業技術基礎體系較為完備,“四基”發展基本滿足整機和系統的需求,形成整機牽引與基礎支撐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夯實制造強國建設基礎。 到2020年,工業基礎能力明顯提升,初步建立與工業發展相協調、技術起點高的工業基礎體系。40%的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先進基礎工藝推廣應用率達到50%,產業技術基礎體系初步建立,基本滿足高端裝備制造和國家重大工程的需要。具體目標是:

——質量水平顯著提高?;A零部件(元器件)、基礎材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穩定性顯著提升,產品使用壽命整體水平明顯提高。

——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推動80種左右標志性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70種左右標志性關鍵基礎材料、20項左右標志性先進基礎工藝實現工程化、產業化突破。先進軌道交通裝備、信息通信設備、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電力裝備領域的“四基”問題率先解決。

——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建設40個左右高水平的試驗檢測類服務平臺,20個左右信息服務類服務平臺,服務重點行業創新發展。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10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形成10個左右具有國際競爭力、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的基礎產業集聚區。

三重點任務

(一)推進重點領域突破發展

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高端發展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統籌規劃,利用各類資源,分領域分階段分渠道解決重點工程和重大裝備的“四基”發展亟需。發揮工業強基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突出重點,創新管理,梳理裝備和系統需求,分析產業現狀,遴選170種左右標志性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組織開展工程化、產業化突破。按照小規模、專業化、精細化的原則組織生產專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重點解決終端用戶的迫切需求。按照大批量、標準化、模塊化的原則組織生產通用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推廣先進基礎工藝,重點提升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組織實施“一攬子”突破行動,集中成體系解決十大重點領域標志性基礎產品和技術,完善機制、搭建平臺,引導材料、零部件研發生產企業、工藝和技術研發機構等有機結合,協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工程化、產業化,解決高端裝備和重大工程發展瓶頸。

專欄1 十大領域四基“一攬子”突破行動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嵌入式CPU、支持DDR

4、3D NAND flash的存儲器、智能終端核心芯片、量子器件、FPGA及動態重構芯片等核心元器件。突破8英寸/12英寸集成電路硅片,顯示材料、光刻膠、光掩膜材料、高端靶材、集成電路制造材料和封裝材料等關鍵基礎材料。突破集成電路16/14nm FinFET制造工藝、CPU專用工藝、存儲器超精密工藝等先進基礎工藝。突破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工業軟件等關鍵基礎軟件。

(二)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高檔智能型、開放型數控系統、數控機床主軸、絲杠、導軌、大型精密高速數控機床軸承、機器人專用擺線針輪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及軸承、智能活塞壓力計、高速高性能機器人伺服控制器和伺服驅動器、高精度機器人專用伺服電機和傳感器、變頻智能電動執行器等核心基礎零部件。開發具有系列原創技術的鈦合金、高強合金鋼、滾珠絲杠用鋼、高溫合金、高強鋁合金等關鍵基礎材料。推廣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高效增材制造工藝、精密及超精密加工(切削、磨削、研磨、拋光)工藝等先進基礎工藝。

(三)航空航天裝備“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顯示組件、慣性器件、大功率電力器件、航空傳感器、智能蒙皮微機電系統、緊固件和軸承、SoC/SiP器件、微機電系統等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開發高強高韌輕質結構材料、高溫結構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高性能碳纖維材料、PBO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高性能Rusar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耐高低溫和高耐候性氟硅橡膠材料、耐650℃以上高溫鈦合金材料、拉伸強度超過1400MPa的高強鈦合金材料、高性能高導熱鎂合金材料、飛機蒙皮和機翼用鋁合金材料、高溫合金單晶母合金、標準件用高溫合金等關鍵基礎材料。推廣熱加工工藝與精密高效快速成形技術、復合材料構件制造工藝、增材制造用高性能金屬粉末制備工藝等先進基礎工藝。

(四)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齒輪、密封件、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智能化電控系統、深水作業和機械手等核心基礎零部件。開發高性能海工鋼、特種焊接材料、雙相不銹鋼、高性能耐蝕銅合金、低溫材料、降低船體摩擦阻力涂料等關鍵基礎材料。推廣高可靠、高精度激光焊接工藝等先進基礎工藝。

(五)軌道交通裝備“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車軸、車輪、軸承、齒輪傳動系統、列車制動系統、軌道交通用超級電容、功率半導體器件、車鉤緩沖裝置、空氣彈簧、抗側滾扭桿等核心基礎零部件。開發高強度大尺寸中空鋁合金型材、絕緣材料、高性能齒輪滲碳鋼、新型高分子材料等關鍵基礎材料。推廣金屬型壓力鑄造技術、無?;T造成型技術、雙頻感應熱處理技術等先進基礎工藝。

(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電控噴油系統、動力總成電子控制、驅動電機、電機電子控制系統、動力電池系統及電堆、機電耦合裝置、自動變速器等核心基礎零部件。開發輕量化車身復合材料、輕合金材料、動力電池電極和基體、電機用硅鋼和永磁材料、特種橡膠、高強度鋼、低摩擦材料、高端彈簧鋼、超高強汽車板等關鍵基礎材料。推廣輕量化材料成形制造工藝、汽車件近凈成形制造工藝等先進基礎工藝。

(七)電力裝備“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重型燃氣輪機高溫部件、大型核電壓力容器、蒸汽發生器、高溫變送器、核級變送器、變頻智能電動執行器、冷卻劑主泵、煤粉泵、固體泵、堆內構件,大型核電汽輪機焊接(整鍛)轉子、2000毫米等級末級長葉片、德士古汽化爐專用熱電偶、自補償式智能固態軟起動裝置、無功補償裝置、大型半速汽輪發電機轉子、可變速水泵水輪機轉輪、大型水輪機轉輪模壓葉片、大容量發電機保護斷路器等核心基礎零部件。突破重型燃機關鍵高溫材料、葉輪用高強韌不銹鋼等關鍵基礎材料。推廣重型燃機高溫合金熔模鑄造及定向和單晶鑄造工藝、超大型鑄鍛件制造工藝及焊接和熱處理工藝、典型高溫零部件結構設計與制造工藝、高壓開關滅弧室核心部件3D打印一次成型等先進基礎工藝。

(八)農業裝備“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轉向驅動橋及電液懸掛系統、農業機械專用傳感器、導航與智能化控制作業裝置等核心基礎零部件。

(九)新材料“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新一代功能復合化建筑用鋼、高品質模具鋼、圓珠筆頭用高端材料、特種工程塑料、高端聚氨酯樹脂、高性能輕合金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單體、生物基材料、功能紡織新材料、高性能分離膜材料、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特種陶瓷和人工晶體、稀土功能材料、3D打印用材料、可再生組織的生物醫用材料、高溫超導材料、特高壓用絕緣材料、智能仿生與超材料和石墨烯材料。

(十)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一攬子”突破行動。突破8MHU以上大熱容量X射線管、新型X射線光子探測器、超聲診斷單晶探頭、2000陣元以上面陣探頭、微型高頻超聲探頭(血管或內窺鏡檢測),MRI用64通道以上多通道譜儀、CT探測器、PET探測器(基于硅光電倍增管)、超精密級醫療機械軸承等核心基礎零部件。開發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透析材料、醫用級高分子材料、植入電極、3T以上高場強超導磁體、臨床檢驗質控用標準物質等關鍵基礎材料。突破抗體藥物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技術,開發重組蛋白藥物新型治療性疫苗和細胞免疫治療嵌合體抗原受體CAR-T細胞技術等制劑,推廣具有生物活性的3D打印人工血管工藝。

以上包括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80種左右、關鍵基礎材料70種左右、先進基礎工藝20項左右。

(二)開展重點產品示范應用

應用是提升基礎產品質量和可靠性,促進“四基”發展的關鍵。以需求為牽引,針對重點基礎產品、工藝提出包括關鍵技術研發、產品設計、專用材料開發、先進工藝開發應用、公共試驗平臺建設、批量生產、示范推廣的“一條龍”應用計劃,促進整機(系統)和基礎技術互動發展,協同研制計量標準,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體化組織新模式,推進產業鏈協作。鼓勵整機和系統開發初期制定基礎需求計劃,吸收基礎企業參與;鼓勵基礎企業圍繞整機和系統需求,不斷開發和完善產品和技術。鼓勵整機和系統企業不斷提高基礎產品質量、培育品牌,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先進基礎工藝的普及率,提升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促進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

專欄2 實施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

(一)傳感器“一條龍”應用計劃。立足光敏、磁敏、氣敏、力敏四類主要傳感器制造工藝提升,與主機用戶協同,開發針對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的全系列配套傳感器及系統;構建模擬現場的試驗環境;建設適合多品種小批量傳感器生產的柔性數字化車間;通過批量應用和工廠實際環境考驗,優化產品設計與工藝,大幅度提高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提升電子信息和通信領域傳感器技術水平,在軌道交通、機械、醫療器械、文物保護等領域推廣使用。

(二)控制器“一條龍”應用計劃。立足現有可編程控制器(PLC)與機器人控制器產品的基礎,與系統集成和主機用戶協同,開發針對離散制造自動化生產線和多關節機器人的控制器產品以及相應的控制軟件模塊;構建模擬實際應用的可靠性試驗環境;推進制造過程的數字化;通過批量使用,不斷改進硬件設計和軟件功能,提高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

(三)控制系統“一條龍”應用計劃。立足現有分散型控制系統(DCS)和地鐵交通綜合監控系統的基礎,開發石油、石油化工、高鐵等領域高安全要求的安全控制系統;創建安全系統的試驗環境,取得國際功能安全的認證,建設高質量要求的生產線,從試點應用到逐步推廣。

(四)高精密減速器“一條龍”應用計劃。突破非標擺線曲線修正設計、材料極限穩定、整機性能測試、非標角接觸球軸承設計研制、高精度工裝夾具研制、專用機床研制或通用機床專機化改造、高精密裝配等核心技術和產品。在保證批量生產RV減速機產品性能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嚴格控制生產成本。

(五)伺服電機“一條龍”應用計劃。發揮稀土永磁技術和產業優勢,開發伺服電機,改造升級數控化、智能化伺服電機生產線,提高產品性能及可靠性;加快推廣伺服電機在機器人、數控機床、注塑機中的應用;帶動電機智能制造設備及新材料等相關產業發展。

(六)發動機電噴系統“一條龍”應用計劃。推廣高壓共軌系統(共軌噴油器、共軌泵、共軌管及ECU)應用。建立完善在線檢測與試驗的數字化裝備體系,積累關鍵制造環節測量數據;系統研究質量評價標準和規范,與主機用戶協同,構建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加大裝機應用量,通過檢測數據的積累與分析,優化制造工藝和產品設計,建立保證性能穩定性和質量一致性的制造體系;推進批量生產所需高檔數控設備、智能裝配系統的研發與應用。

(七)輕量化材料精密成形技術“一條龍”應用計劃。針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及先進軌道交通等高端裝備輕量化需求,采用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及超高強度鋼,高性能尼龍、纖維復合材料,高性能聚酰胺等輕量化材料,推廣鋁及鎂合金精密成形鑄造工藝、塑性成形工藝及連接工藝、超高強度鋼精密塑性成形工藝等,實現既“控形”又“控性”的“雙控”目標。

(八)高速動車組軸承及地鐵車輛軸承“一條龍”應用計劃。組織鋼鐵行業、軸承行業和鐵路、地鐵部門協同創新,進行工業性試驗,裝車運行考核,組建示范性生產線,提升批量化生產能力。同時,帶動整個軸承行業實現高端突破,由國際軸承產業鏈的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九)IGBT器件“一條龍”應用計劃。集合國際研發資源,發揮國內8英寸600V~6500V IGBT芯片生產線優勢,開發系列化IGBT器件及組件產品;推廣IGBT在鐵路機車與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從應用端快速獲取反饋信息進行產品改良;推動IGBT器件及功率組件在風電、太陽能發電、工業傳動、通用高壓變頻器和電力市場等領域的應用。

(十)超大型構件先進成形、焊接及加工制造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針對核電等能源裝備及海洋工程和船舶裝備等對超大型構件先進制造工藝的需求,推廣超大型構件鑄造工藝、鍛造工藝、焊接工藝及加工工藝、超大型構件精密焊接工藝等。

(十一)超低損耗通信光纖預制棒及光纖“一條龍”應用計劃。推廣超低衰減光纖的制造技術,包括超低衰減光纖關鍵原材料制備及質量控制技術、超低衰減光纖剖面設計與精確控制技術、光纖精密拉絲退火技術、光纖全套性能分析測試評估技術、超低衰減光纜制備技術,實現批量化穩定生產,在下一代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長距離通信光傳輸網絡中推廣使用。

(十二)工程機械高壓油泵、多路閥、馬達“一條龍”應用計劃。立足高端高壓柱塞泵型液壓馬達、液壓泵、整體式多路閥的數字設計技術、材料、鑄造技術、加工工藝技術、試驗技術和檢測標準等,實現工程機械急需的高端液壓元件穩定批量生產及在主機上的大批量配套。

(十三)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耐高溫葉片“一條龍”應用計劃。立足世界先進的精密鑄造工藝技術,實現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以及民用航天等領域的旋轉葉輪式熱力發動機熱部件批量化生產,加快推廣應用;有效地推動耐高溫陶瓷材料、高溫合金材料等應用以及機械加工、特種工藝焊接、等離子噴涂和電火花精確打孔等上下游工業領域的長足發展;促進精密鑄造行業的高精尖生產制造設備的開發和應用。

(十四)高性能難熔難加工合金大型復雜構件增材制造(3D打印)“一條龍”應用計劃。突破產學研用結合,推廣鈦合金、高強度合金鋼、難熔金屬等高性能難加工合金大型復雜構件高效增材制造(3D打印)工藝以及系列化工程化成套裝備、質量和性能控制及工程化應用技術,實現“工藝-裝備-材料-質量-標準”整套成果在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船舶、重型軌道交通、核電等重大裝備研制和生產中的應用示范及工程化推廣。

(十五)石墨烯“一條龍”應用計劃。立足石墨烯材料獨特性能,針對國家重大工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引導生產、應用企業和終端用戶跨行業聯合,協同研制并演示驗證功能齊備、可靠性好、性價比優的各類石墨烯應用產品。

(十六)存儲器“一條龍”應用計劃。積極拓展服務器、臺式計算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及手機等終端應用中CPU和存儲器有效保障水平,逐步形成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和具有競爭力的價值鏈,提升整機產品的安全可控能力、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和存儲器產業競爭實力。

(三)完善產業技術基礎體系

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發展需求,圍繞可靠性試驗驗證、計量檢測、標準制修訂、認證認可、產業信息、知識產權等技術基礎支撐能力,依托現有第三方服務機構,創建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產業技術基礎服務體系。根據產業發展需要,持續不斷對實驗驗證環境、儀器設備進行改造升級,形成與重點產業和技術發展相適應的支撐能力。注重發揮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和互聯網的作用,鼓勵企業和工業園區(集聚區)依托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構建國家工業基礎數據庫,推進重點產業技術資源整合配置和開放協同。鼓勵在工業園區(集聚區)率先建立第三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工業集聚集約發展水平。

專欄3 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

(一)產業質量技術基礎服務平臺。圍繞《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點領域建設40個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產品可靠性、穩定性、一致性、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等關鍵問題研究;開展計量基準及量值傳遞、標準制修訂、符合性驗證、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質量技術基礎研究;研究制定試驗檢測方法;加強計量基標準建設,完善提升量值傳遞體系;研制相關設備,提供相關服務。

(二)信息服務類服務平臺。研究先進的信息采集工具,構建專題信息庫和知識產權資源數據庫,建設20個公共服務平臺,提供政策研究、產業運行分析與預測、信息查詢、知識產權分析評估和綜合運用等服務,向政府、行業、社會推送產業信息。

(三)工業大數據平臺。支持在工業園區(集聚區)建設工業大數據平臺,實現對產品生產、流通、使用、運維以及園區企業發展等情況的動態監測、預報預警,提高生產管理、服務和決策水平。

(四)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通過實施十大重點領域“一攬子”突破行動及重點產品“一條龍”應用計劃,持續培育一批專注于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等細分領域的企業。完善市場機制和政策環境,健全協作配套體系,支持“雙創”平臺建設,鼓勵具有持續創新能力、長期專注基礎領域發展的企業做強做優。優化企業結構,逐步形成一批支撐整機和系統企業發展的基礎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鼓勵基礎企業集聚發展,圍繞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和先進基礎工藝,優化資源和要素配置,形成緊密有機的產業鏈,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培育和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基礎企業集聚區,建設一批先進適用技術開發和推廣應用服務中心。

專欄4 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優勢產業集聚

(一)培育百強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通過基礎產品和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形成100家左右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的“專精特新”企業。該類企業應具備以下條件:(1)掌握本領域的核心技術,擁有不少于10項發明專利;(2)具有先進的企業技術中心和優秀的創新團隊;(3)主導產品性能和質量處于世界先進水平;(4)主導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20%左右,居于全國前兩位;(5)年銷售收入不低于10億元。

(二)打造十家產業集聚區。圍繞重點基礎產品和技術,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打造10家左右創新能力強、品牌形象優、配套條件好、具有國際競爭力、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的“四基”產業集聚區。針對集聚區企業生產過程改進提升的共性需求,建設一批技術服務中心,提供先進適用技術、產品的開發、應用及系統解決方案,有效提高工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水平。

(五)推進“四基”軍民融合發展

調動軍民各方面資源,梳理武器裝備發展對“四基”需求,聯合攻關,破解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體系等制約瓶頸。建設軍民融合公共服務體系,支持軍民技術相互轉化利用,加快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充分發揮軍工技術、設備和人才優勢,引導先進軍工技術向民用領域轉移轉化;梳理民口優勢領域和能力,跟蹤具有潛在軍用前景的民用技術發展動態,促進先進成熟民用“四基”技術和產品進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推進軍民資源共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工業基礎領域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與國家重點實驗室、軍工重大試驗設備設施與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備設施相互開放、共建共享。推動國防裝備采用先進的民用標準,推動軍用技術標準向民用領域的轉化和應用。

專欄5 實施“四基”軍民融合發展聯合行動專項

(一)軍民共性基礎和前沿技術聯合攻關。圍繞“四基”領域軍民通用重點產品的現實需求和長遠發展,聚焦3-4英寸碳化硅單晶、光刻膠、漿料、鋰電材料等電子材料,高性能真空電子器件、大功率激光器、紅外焦平面、MEMS器件等元器件,突破相關基礎理論、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重點開展電子用高純化合物、高性能碳纖維、高溫合金/鈦合金回爐料、高純陶瓷粉體等低成本工程化制備技術研究。構建材料基因組工程數據庫。圍繞軍工科研生產中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高端元器件和測試儀器、科研生產軟件等,加大攻關力度,推進軍工能力自主化。推動軍民共性基礎技術轉移轉化和關鍵技術工程化應用,培育“四基”領域百家軍民融合典型單位。加強軍民兩用計量測試技術攻關及計量基標準建設。

(二)重點領域軍民兩用標準聯合制定。國家和軍隊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建立軍民通用標準建設的協同機制,推進軍民標準通用化;通過軍用標準轉化、民用標準采用、軍民標準整合和軍民通用標準制定,完成集成電路、衛星導航等領域150項軍民通用標準制修訂及發布工作;探索開展其他領域軍民通用標準的建設、民用標準采用等工作。

(三)引導“四基”領域軍民資源共享。編制發布年度軍用技術成果轉民用推廣目錄,向全社會發布不少于100項成果,推動先進軍用技術成果向民用領域轉移轉化,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編制發布民參軍技術與產品推薦目錄,向軍工單位和軍隊推薦不少于100項技術成果,促進民用先進適用技術與產品參與國防建設。鼓勵工業基礎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與軍工重大設備設施、民用設備設施相互開放共享。建立軍工重大試驗設施分批分類發布機制,推動100余項軍工重大設備設施面向社會提供服務。

四組織實施

(一)目錄引導

支持咨詢機構組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重點企業等單位編制印發《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根據實際適時調整,引導社會資金資源投向。以目錄為依托,細化年度工作目標和工作重點。引導各地區協同推進發展目錄的落實,根據本地區產業基礎,在進行充分市場分析的前提下,確立“四基”發展重點和目標,分階段、分步驟穩步推進。發揮中國工業強基信息網的平臺作用,組織信息對接。

(二)協同推進

健全工作機制。組織各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等建立工業強基工程實施統籌協調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加強部門聯動。充分發揮工業強基工程專家咨詢組作用,研討“四基”發展重點和推進機制,為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發展提供咨詢建議。鼓勵地方加強組織考核,制定工作方案,圍繞重點領域開展需求對接。

實施示范項目。圍繞實施方案,突出年度重點,創新工業強基示范項目組織模式,采用公開招標、競爭性評審等遴選方式確定示范項目。創新資金支持方式,分類施策,采用后補助(獎勵)、貸款貼息、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通過示范項目實施,帶動基礎產品和技術實現高端突破,培育“四基”企業持續發展能力。

引導社會參與。鼓勵研發實力較強的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成立技術研發聯盟,集中資源對涉及多個應用領域的共性技術進行協同攻關。加強宣傳引導,通過總結典型經驗、宣傳示范應用案例、組織現場會等方式,利用各種媒體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鼓勵民營企業廣泛參與,推進“四基”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重視基礎、積極參與的氛圍。

(三)考核評估

細化年度工作重點和推進計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年度、中期等動態評價體系,根據評價結果對重點任務和實施目標進行動態調整。完善示范項目考核辦法,建立項目全周期管理流程,將項目考核評價情況和后續支持相掛鉤,促進承擔單位如期完成任務和目標。

五保障措施

(一)優化“四基”產業發展環境

完善工業基礎領域標準體系,加快標準制定,推進采用社會團體標準,強化標準試驗驗證,加強產業鏈上下游標準協同,推動重點標準國際化。開展“四基”領域知識產權布局,建立產業鏈知識產權聯合保護、風險分擔、開放共享與協同運用機制。加強國家量傳溯源體系建設,提升國際承認的國家最高校準測量能力。規范檢驗檢測等專業化服務機構的市場準入,提高第三方服務的社會化程度,構建公正、科學、嚴格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體系,并加強監督。加大對創新產品的采購力度,完善由國家出資或支持的重大工程招標采購辦法,運用政府采購首購、訂購政策積極支持基礎產品發展。建立“四基”產品和技術應用示范企業。營造基礎領域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鼓勵更多民營企業進入基礎領域。

(二)加大財政持續支持力度

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積極支持“四基”產業發展。研究通過保險補償機制支持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首批次或跨領域應用推廣。充分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引導作用,帶動地方政府、創投機構及其他社會資金支持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四基”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對涉及科技研發相關內容,如確需中央財政支持的,應通過優化整合后的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統籌考慮予以支持。

(三)落實稅收政策

切實落實基礎產品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等稅收政策。適時調整《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清單》,取消國內已能生產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進口稅收優惠政策。

(四)拓寬“四基”企業融資渠道

促進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配合,加強政府、企業與金融機構的信息共享,引導銀行信貸、創業投資、資本市場等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下加大對“四基”企業的支持。對于主要提供《工業“四基”發展目錄》中產品或服務的“四基”企業,在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時“即報即審”,并減免掛牌初費和年費,在首發上市時優先審核。積極支持主要提供《工業“四基”發展目錄》中產品或服務的“四基”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機構間報價系統和證券公司柜臺市場發行公司債券(含中小企業私募債),進一步擴大融資規模。

(五)加強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面向工業強基發展需求,探索推廣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和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工業基礎相關專業建設,提高職業培訓能力,著力培養“大國工匠”。設立卓越工程師引才計劃,支持企業引進一批工業“四基”重點發展領域急需的頂尖高技能人才。健全高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加強對企業職工培訓教育經費使用的監督。

第二篇:工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實施指南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工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實施指南

1范圍

本標準為以下對象提供實施指南: a)應用DB37/T1013-2009的工業企業。 b)其他相關方。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 DB37/T IOU-2009工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要求 3術語和定義

DB37/T1013-2009確立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4能源管理體系要求 4.1總要求

用能單位應將能源管理體系作為企業管理的一部分,根據其規模、性質和能力等狀況確定能源管理體系邊界,邊界范圍內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動應符合DB37/T1013-2009的要求。

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應通過以下活動進行: a)體系策劃

? ? ? ? ? ? ? ? 識別評價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及貫徹執行情況; 評價能源利用和管理現狀; 確定能源基準、標桿; 識別評價能源因素; 制定能源方針、目標、指標; 確定能源管理職責,配備資源; 建立內、外部信息交流機制; 將策劃的結果形成文件。

b)體系實施

? 對實體系范圍內機員實施培訓

好好學習社區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執行體系文件,對能源利用過程進行控制,包括能源規劃、設計、采購、貯存、加工轉換、傳輸分配、使用、回收利用等過程;

? ? 全過程監視和測量;

對不符合采取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必要時實施應急預案。

c)體系檢查與改進

? ? ? 實施內部審核; 實施管理評審;

識別節能潛力,確定改進措施,提供必要資源。

4.2文件要求 4.2.1總則

用能單位應通過建立適宜的文件,溝通意圖、統一行動,最終實現能源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能源管理體系文件應系統闡述用能單位能源管理體系范圍內全部能源利用和管理過程,為評價體系有效性和適宜性提供評價標準和客觀證據。

a)體系策劃與文件編寫應緊密結合,其中: ? 能源方針、目標。能源方針、目標是用能單位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能源方針應表明用能單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向,成為全體員工的行為準則,具有用能單位自身特點,并保持先進性和相對穩定性。能源目標是具體的、可測量的,能源方針為能源目標的制定提供原則指導,而能源目標的完成情況為能源方針的實現提供評價證據。

? 能源管理手冊。能源管理手冊應闡述體系能源方針、目標、組織機構等能源、管理體系要求,對能源管理體系的范圍、程序、過程進行描述,并且描述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規定對過程進行控制的各項準則,是體系內容的綱要。

?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針對所識別的需控制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動,闡明過程中人員的職責、權限、相互關系,明確活動方法和評定準則,并作為執行、驗證和評審能源管理活動的依據。能源管理體系要求對文件控制、信息與溝通、設施和設備、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識別評價與策劃、能源目標和指標、能源采購、過程監測、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內部審核等要素編制程序文件。

? 節能改進方案。節能改進方案是用能單位針對具有節能潛力的重要能源因素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在制定節能改進方案時應充分考慮自身資源狀況、技術的適用性和經濟的合理性。同時,還應制定對方案進行有效策劃、運行、控制和驗證的系列文件。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對能源管理體系相關過程提出更詳細的要求或操作方法。能源利用和管理過程中關鍵性的過程和環節,宜制定作業指導書對其進行控制。

? 記錄。記錄用于證實活動的結果,表明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中規定的活動已實施,為能源統計和能源利用效率分析提供資料,是建立能源管理體系的證據及能源管理績效改進的依據。

b)在建立文件化的能源管理體系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 ? 體系所覆蓋的所有文件應根據用能單位的變化與發展及時更新;

用能單位可根據自身規模、能源消耗類型、能源利用過程及相互作用的復雜程氣度、人力資源狀況、能源管理需求、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等確定文件數量,并選擇回合理適用的文件結構,建立書面或電子形式的文件;

? 制定程序文件時,文件的相關人員應參與文件的編制,并傳遞其對文件草案的反饋意見,能源管理負責人應對意見的采納與否作出最終判斷;

? .能源管理體系各層次文件在內容上可以互相引用,并且要做到結構合理、明確、協調有序;

? 對文件使用者的職責和權限做出規定,尤其對電子形式的文件及其修改權限加以控制;

? 能源管理體系文件可與其他管理文件整合。

4.2.2文件控制

用能單位應編制程序文件,明確控制內容、方法、場所、時間、人員及其職責,對管理用能單位內部及外來文件進行控制,確保所有崗位人員都能獲得適宜的文件,使體系文件能夠指導其工作。應對文件做如下控制:

a)文件控制方式應簡單、實用

b〉文件發布前由授權人批準;文件實施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定期進行評審,由授權人組織進行,并保證其獲取評審所需資料:文件實施過程中發現不適宜,應經授權人批準后,由文件編制人員對文件進行更改,授權人對更改后文件重新審批;

c)確保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對無效、作廢的或暫時不用的文件做出相應標識,并從發放和使用場所及時收回,防止文件的誤用;需要保留的作廢文件,應做出適當標識

d)識別外來文件,控制其分發范圍;

e)能源記錄可采用文字或電子形式,要求清楚、完整、真實、準確、及時,使其具有可追追溯性;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f)對各類文件應做出標識(名稱、編號等〉,并明確保存期限和保存方法〈地點、環境、方式等〉,并由授權人決定對其進行處置;

g)能源記錄應能夠被相關崗位人員明確理解、使用、統計和分析,以證實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動符合體系要求和所取得的能源管理績效。 5管理職責 5.1管理承諾

管理承諾明確了最高管理者的領導責任和能源科學管理的要求,是用能單位能源管理體系充分、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其關鍵是將承諾貫徹落實到體系實施中。為兌現對策劃、實施、保持和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所作出的承諾,最高管理者應開展以下工作: a)通過召開會議、建立制度及發布文件等方式,要求全體員工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b)組織制定、實施能源方針和目標,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 c)提供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支持;

d)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及條件組織人員進行管理評審; e)以現有的企業文化為基礎,構建、強化節能文化; f)采用節能新技術和產品,優化能源結構。 5.2能源方針

最高管理者應組織制定能源方針,并審核、批準實施。能源方針應與本單位的,總體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方針相適應并確保其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為用能單位制定和評價能源目標、指標提供指導原則。能源方針所用語言應通俗易懂,易于單位內部溝通和員工理解。制定能源方針時應考慮的問題: a)遵守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要求的承諾;

b)用能單位的性質及活動、產品和服務范圍、任務、發展戰略、核心價值觀和信念; c〉相關方的要求及信息交流; d)相關指導原則; e)資源條件;

f)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持續改進的承諾;

g)與用能單位的其他方針相協調(如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咎。 5.3職責與溝通

最高管理者應為能源管理體系的運行規定相應的職責和權限: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a)任命能源管理負責人,授權其負責能源管理體系的運行,并形成文件; b)設立能源管理機構,應明確能源主管部門,規定其職責與權限,并形成文化; c)明確各職責間的關系與溝通方式,并制定制度。 5.3.1能源管理負責人

能源管理負責人是由最高管理者任命,授權其負責組織并監督能源管理體系運行的高層管理人員。

a)能源管理負責人應具備以下條件:

? ? ? ? 節能專業知識; 節能工作經驗;

管理、溝通能力和節能意識;

技術職稱,重點用能企業應具有中級以主職稱。

b)能源管理負責人應履行以下職責: ? ? ? ? ? ? ? 組織、實施能源管理體系及節能改進方案; 協助最高管理者提供并保證充分的資源; 組建和領導能源管理隊伍;

監督和溝通能源管理體系的運行狀況;

識別能源管理體系的改進機會,確保其實施,并評價效果; 評估和改善能源管理績效;·.. 及時向最高管理者報告體系的運行情況。

5.3.2信息與溝通

用能單位應建立內、外部信息交流機制,用以獲取與交流能源管理體系運行的有關信息。 5.3.2.1內、外部信息交流的主要內容

a)內部信息交流: ? ? ? ? ? ? ? 能源方針、目標、指標、節能改進方案等; 適用的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其他要求; 識別評價出的能源因素及重要能源因素; 體系運行的監視和測量結果; 組織的能源管理績效;

初始能源評審、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及外部評價的結果; 各部門的職責;

好好學習社區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 ?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源管理手冊、程序文件及作業指導書; 不符合及糾正、預防措施。

b)外部信息交流

? ? ? ? ? ? 管理承諾、能源方針、能源管理目標; 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其他要求的更新;

府及節能主管部門對能源管理的要求、發布的各項政策等; 外部機構對于能源利用狀況的反饋; 基準、標桿的相關信息;

成熟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節能技術。

5.3.2.2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

a)內部信息交流方式主要包括z會議、廣播、公告、內部報刊、意見箱、網站、電子郵

b)交流方式主要包括:正式的討論、焦點問題的溝通對話對外開放日、專業技術交流、公開發行的刊物、新聞發布會、網站、電子郵件、廣告、年度報告(表)、熱線電話等。 6資源管理 6.1人力資源 6.1.1節能意識

用能單位應強化全體員工的節能意識??刹扇∫韵麓胧? a)加強宣傳教育

? ? ? ? 法律法規和上級對節能的要求; 節能形勢、政策; 能源方針、目標和指標;

節約能源所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等。

b)開展節能活動

? ? ? ? ? ? 節能知識競賽; 組建節能小組; 征集合理化建議;

能源報表統計分析,能源審計和能效對標等活動; 評選節能先進; 節能技術講座等。

好好學習社區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c)完善規章制度

? ? ? 節能目標責任制; 績效考核制度; 再教育制度等。

6.1.2能力和培訓

用能單位應對能源管理體系相關人員的能力進行評價、培訓和驗證,保證其有能力勝.任崗位工作。

a)用能單位應當對預期的能力需求與現有的能力進行分析,確定崗位所需的能力對崗位能力評價可考慮以下方面:

? ? ? ? 所需的學歷要求; 有關的專業培訓要求; 技術能力要求; 工作經歷要求。

b)用能單位應根據崗位需要和人員能力等因素來確定培訓內容,可采取考試、考核、實際操作、證書的取得、業績評定等方式對培訓的效果進行驗證.培訓內容可包括: ? ? ? ? ? ? ? ? ? 節能意識培訓;

能源管理體系建立、實施、運行和審核知識培訓; 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及體系文件培訓; 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的培訓; 節能管理知識培訓; 節能技術培訓;

能源計量、統計等知識培訓; 用能設備操作培訓; 政府要求及其他要求的培訓。

6.2設施和設備

設施設備的先進程度和運行狀況對能源消耗有重要影響,計量器具和監測裝置配備、管理狀況是能源利用過程得到有效控制和考核能源管理績效的前提。用能單位應制定并實施相關程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a)設施設備的購買、安裝要求; b)設施設備操作要求;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c)設施設備使用、維護要求; d)設施設備檢修、檢定要求; e)設施設備報廢要求;

f)明確設施設備管理、使用等部門的職責、權限和考核準則。 6.2.1基礎設施. 用能單位應當提供實現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的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主要包括:與能源管理體系相關的建筑物、工作場所〈如辦公場所,實現能源利用信息和數據即時在線采集、匯總、分析的設備安裝空間等〉和相關設施〈如水、電、汽供應設施等〉P支持性服務設施(如: 運輸設施、通訊設施設備等〉。對基礎設備的管理可包括:

a)考慮因基礎設施而引起的節能問題;

b)制定并實施基礎設施的維護保養和運行驗證的規章制度 6.2.2用能設施設備

用能單位應對用能設施設備的選購、安裝、運行、維護和報廢進行管理,制定管理措施,措施包括:

a)用能設施設備的選擇和評價。在采購用能設施設備時要掌握國內外技術發展的動向和規律,考慮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要求,并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性能好、能效高、與用能系統匹配的設施設備;對已購人的用能設備,要及時做好安裝、調試工作等,組織專業人員對其進行節能評估、驗收。

b)用能設施設備的合理使用。用能單位應建立設施設備臺賬,并根據各種用能設施設備的性能設置能效限定值和經濟運行指標,合理安排運行負荷,制定用能設施設備使用規程和管理制度。

c)用能設施設備的檢測和維修。對用能設施設備進行定期檢測,制定對其維修及日常檢查的管理制度,定期進行巡檢維修等。

d)用能設施設備的更新和改造。對用能設施設備的技術改造要考慮法律法規要求和節能效益,結合自身資源做好用能設施設備技術改造的整體規劃。用能設備的淘汰、更新、改造記錄應載入設備檔案。 6.2.3計量和監測裝置

用能單位應嚴格執行GB17167的規定,同時考慮行業特點和自身能源管理的要求,配備與管理計量器具和監測裝置,保證及時獲得全面、準確的能源數據,并對數據的處理作出規定。措施包括: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a)建立完善的能源計量器具臺賬、能源計量器具檔案、能源計量器具量值傳遞或溯源圖,制定具體的使用管理辦法、規章制度等;

b〉設立專人對能源計量器具進行管理,同時能源計量管理人員應通過相關部門的培訓考核,持證上崗,建立和保存管理人員的技術檔案等;

c〉按有關計量法律法規的要求,定期對計量器具進行檢定(校準〉,保證所用計量器具狀態完好,且在檢定周期內。如發現汁量器具失準,應采取糾正措施;

d〉采用規范的表格,明確被測量與記錄數據間的轉換方式和關系,建立能源統計報表,保證數據的可追溯性;

e)有條件的用能單位可建立能源計量數據中心,實現能源計量數據的即時化、網絡化管理。 6.3資金

用能單位應提供確保能源管理體系的持續運行和推進節能技術進步的資金,包括確定資金需求、資金管理等活動。

? ? ? ? ? ? ? ? 應急和預防成本的分析; 不符合成本的分析; 節能改進方案成本的分析;

設施設備維護、檢修及壽命周期成本的分析; 培訓成本的分析; 監視和測量成本的分析; 辦公費用成本的分析;

創新性持續改進工作成本的分析等。

b)資金管理

? ? ? 識別所有能源管理活動所需的資金,根據資金估算和進度計劃進行預算編制; 依據資金管理制度,對能源管理體系所用資金的使用過程進行控制;

根據規定的時間間隔、數據收集與預測的頻次對資金使用的有效性進行評審,對出現的偏差進行分析,并采取糾正措施。

7過程策劃

7.1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遵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是用能單位建立能源管理體系的基本要求。用能單位在建立、實施和保持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控制程序時,應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規定和落實: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a)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收集與識別。識別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目的是選擇適用的具體條款。收集的內容至少包括:

? ? ? ? ? 相關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行政法規,如《公共機構節能條例》; 地方性法規,如《山東省節約能源條例》; 政府及節能行政主管部門的其他要求;

節能標準,如山東省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地方標準。

b〉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傳遞與落實。確保對能源利用可能具有影響的工作人員熟悉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相關要求,并嚴格落實。

c)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監督與更新。對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落實情況進行定期的檢查。此外,還要定期根據其獲取的更新信息,及時進行調整。 7.2用能系統

用能單位在建立或優化用能系統時應進行合理用能評價。

a)評價人員應全面了解項目設計方案的意圖、思路和內容,對以下方面進行重點分析: ? ? ? ? ? ? ? 設計開發的項目及產品是否符合國家、省、市的節能政策要求; 用能系統新增能源獲取的可行性和區域的承載能力; 生產工藝是否先進、合理,設施設備是否高效、節能;

系統之間、設施設備之間、系統與設施設備之間的配置是否優化合理; 對需要監控和監測的關鍵點和重要部位是否配備了計量與檢測裝置; 是否有利用清潔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可能性; 在系統設計時余熱余壓等余能是否再利用。

b)對新、改、擴建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和其他法律法規、標準等要求進行項目的節能評估審查。用能單位還應對建立或優化能源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相關申請、批復、設備說明等資料按照文件和記錄控制程序進行妥善建檔保存,以備查用。

7.3識別、評價與策劃

用能單位在策劃用能系統的管理時,重點做好過程識別、能源因素識別與評價、過程控制策劃等工作。

7.3.1能源利用過程的識別

識別人員應從能源管理和利用兩個方面進行全過程識別。特別是對于初次建立能源管理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體系的用能單位應采用初始能源評審的方式,對用能系統進行全面診斷。

a)能源管理方面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 ? ? 是否制定能源方針,確定目標、指標,并評價其合理性; 機構配置是否完善,能力是否滿足體系要求;

能源的生產、采購、貯存、加工、轉換、傳輸、使用、回收利用的制度是否科學規范,且嚴格執行;

? ? ? 評審能源計量及統計工作是否系統規范; 是否制定節能技術進步制度,且充分落實; 是否對能源管理系統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更新。

b)能源利用方面應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 ? ? ? ? 產品產量、消耗能源的數量及品質分析; 能源成本分析;

單位產品能耗指標分析、工序產品能耗指標分析; 重點耗能設備效率分析; 輔助、附屬系統的能耗分析。

7.3.2能源因素的識別與評價

能源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是過程策劃的基礎工作,能源因素的識別是否全面、重要能源因素評價是否合理決定著過程策劃的成敗,需要管理者高度重視,提供人力和技術保障,綜合運用目前先進成熟的方法和工具進行能源因素的識別和評價。能源因素識別工具可采用能源審計、物料平衡、能量平衡、能源檢測、能效對標等。能源因素評價的方法可采用打分法、專家判斷法、面談法、過程觀察法、是非判斷法、數理統計分析法等。

a〉能源因素的識別

為了保證能源因素識別的全面、系統,評價人員可根據能源利用過程的識別結果從四下途徑進行: ? 按能源消耗的種類和工藝流程進行識別。即:可從電、煤、油等能源消耗種類或工序、車間、生產線等工藝流程著手,分析哪些條件或原因能夠對能源的消耗產生影響,將分析結果進行逐條記錄,并分類匯總。

? 按機構設置的部門職能進行識別。即:可從用能單位所涵蓋部門的職能著手分析哪些條件或原因能夠對能源的消耗產生影響,將這些條件或原因進行逐條記錄,并分類匯總。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將識別的能源因素進行全面匯總,形成能源因素清單。

b)重要能源因素的評價

該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對能源因素清單中所列的能源因素進行逐一評價,評價出重要源因素,按其重要程度進行排序,以確定需要優先控制的重要能源因素。在評價重要能源因素時應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 ? ? 能源因素是否產生了能源浪費或出現了用能違規行為; 產生能源浪費或出現用能違規行為的頻次及造成的影響;

產生能源浪費或出現用能違規行為的最終原因是什么(可從能源和原材料、人員、設施設備、控制方法等方面分析〉;

? ? 改變重要能源因素的技術難度; 采取措施減少能源影響所需資金。

7.3.3策劃過程管理

a)過程控制及管理

? ·對能源消耗及能源利用效率有影響的每個過程單元和(或)環節進行有效策劃,使能源利用的全過程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保證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和避免用能違規行為的發生,以保證能源方針、目標、指標的實現,達到預期能源管理績效;

? 能源主管部門應組織各部門充分利用過程方法,針對不同類型能源需求,完善相應的工藝流程、工藝文件、工作說明、檢驗計劃、控制計劃等文件。在對用能系統進行控制與管理的策劃時,應針對每一個過程進行全面分析,充分考慮各系統、過程、環節、能源因素之間相互制約的影響。

b)重要能源因素的控制及管理

? 應制定節能改進方案對具有節能潛力的重要能源因素或能源利用較為薄弱的過程單元進行控制;

? 應選取重要能源因素明確進行優先控制,制定全面的節能改進方案,并在對比各種不同措施的節能效果的基礎上,確定最佳措施作為節能改進方案;

? 應將暫時無法采取控制措施的重要能源因素列入備選方案中,在時機及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采取措施進行控制。

c)過程控制的策劃

用能單位對能源利用過程的管理控制進行策劃時,其步驟為=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 ? ? ? ? ? ? ? ? ?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識別過程并確定該過程的目標; 確定過程輸入,包括輸入的具體內容; 確定過程輸出,包括輸出的具體內容;

分析并確定實現該過程需開展的活動、順序和職責; 研究開展活動的最佳方法,形成文件;

分析、確定開展活動所需的資源,并進行配置; 執行文件化程序,開展過程中的各項活動; 對實施過程的運行質量進行測量和監控; 測量過程輸出,評價其滿足規定要求的程度;

將該過程的輸出提供給與之相關的其他過程作為其輸入。

7.3.4識別、評價與策劃的持續改進

用能單位應按體系規定的時間間隔對用能系統進行識別、評價和策劃。當下列三類情況中的某一類或多類發生變化時,用能單位還應及時追加識別、評價和策劃: ? 新增、淘汰或更新重要耗能設備,而導致系統所消耗的能源品種、數量及結構發生變化;

? ? 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發生變化;

成熟的外部節能技術、工藝或經驗方法適用于本單位。

7.4能源目標和指標

能源目標和指標是落實能源方針的具體體現,也是評價能源管理績效的依據。為此用能單位應建立相應的程序文件對確定能源基準、能源標桿和制訂能源目標和指標的方法和步驟進行規定。用能單位建立能源目標指標可按如下步驟進行: a〉在充分考慮目前能源管理模式和能源利用流程的基礎上,借鑒節能標準或者行業成熟的統計指標體系,剔出不可比因素后制訂一個完善的能源指標框架,其內容可包括:指標名稱、單位、統計口徑,必要時還可以包括對總體目標實現的影響程度。一般來講,能源指標的基本框架由目標性指標、過程性指標、條件性指標三部分組成: ? ? ? 目標性指標,如:節約能源量、萬元GDP綜合能耗、萬元增加值能耗等; 過程性指標,如z單位產品能耗、工序產品能耗、耗能設備效率等; 條件性指標,如:人員培訓合格率、持證上崗率、能源損耗率等。

b)用能單位可根據初始能源評審結果,考慮不可控因素的影影響將各項指標數值計算后填人指標框架中,形成基準。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c)可行時,用能單位可建立標桿,獲取先進耗能企業的能耗指標,在獲取標桿時應考慮在哪一方面需要獲取標桿以及怎樣獲取數據等因素,使標桿的獲取更具有針對性和可用性。通過標桿和基準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差距以及產生差距的原因,將消除差距的各項措施貫徹到能源管理體系中,指導能源目標、指標的;

d)用能單位在依據能源方針,根據已確定基翩翩數據,充分考慮自身能力的情況下,確定各項指標預計達到的數值,填入指標框架體系中,制定出切合自身實際的能源目標指標體系。需要注意的是形成的目標指標體系應盡量細化和量化,利于測量,以保證對各層次績效的考核。在建立能源目標、指標時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 ? 自下而上z用能單位應先尋找問題,查找能源因素,然后挖掘節能潛力,判斷自身能夠達到的程度,最后將確定達到的程度定為能源目標、指標;

? 自上而下:用能單位根據標桿數據、政府節能指標的要求以及相關方的建議,并結合自身的設施設備情況、工藝狀況以及現行的管理狀況,制定一個可行的能源目標,根據各部門或過程的不同,將能源目標分解至各個層次。

e〉用能單位還應采取定期考核和內部審核等方式對能源目標、指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如果發現不適合,應及時調整和更新。 8運行控制 8.1總則

用能單位應當對能源利用和管理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并且對能源采購、具有節能潛力的重要能源因素和余熱余壓等余能進行重點控制。 8.2控制要求

用能單位應根據策劃的結果,對以下能源利用過程進行控制,并形成記錄,以備查用。 a〉通過經驗確定、專家評判、檢驗測試等手段,根據能源目標、指標確定各用能系統、過程和環節的經濟運行區間及參數;并制定達到經濟運行狀態的操作規范或程序;

b)明確運行過程中的能源利用信息的傳遞方式和手段,保證能源的協調調度和過程的優化匹配;

c)在控制過程中,為確保其經濟運行,應對用能設備進行檢查維護,內容主要包括:對設備檢查的項目,所用的儀器,檢查的方法以及數據處理的要求等;

d)對于能源消耗和能源利用效率影響較大的過程和環節,應當利用過程控制的方法,對其輸入/輸出以及過程內部運行的參數進行規定,并按規定的時間間隔、方式和方法對能源消耗的合理性進行評價;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e)對因缺乏程序文件而可能導致偏離的運行過程和環節,應加以糾正,并制定相關文件進行控制。 8.3控制重點 8.3.1能源采購

用能單位應根據能源消耗的種類、數量和其他要求,編制形成程序文件對能源采購進行控制。

a)確定使用能源的產地、種類、品質和數量; b)從供方的供貨能力等方面確定穩定的供方; c)以文件的形式明確所需能源的品質; d)確立獲取能源的渠道和采購的流程和方法; e)在采購過程中準確計量能源的數量,并形成記錄;

f)對采購的能源進行檢驗,以滿足經濟生產的要求,并形成記錄; g)定期對采購過程進行評價,以驗證其有效性。 8.3.2節能改進方案

用能單位應對策劃過程中評價的具有節能潛力的重要能源因素進行分析辨識,根據現行的技術和自身實際情況,確定需要制定節能改進方案的重要能源因素。并根據工藝技術、實施過程等要求,制定方案,方案內容可包括:

a〉針對重要能源因素和預計實現的節能效果; b〉明確實施部門及其職責;

c)采用的技術方法、施工方法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d〉確定需要的資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

e〉實施過程所分解的步驟,以及每個步驟所預計達到的效果; f)實施完成后,對節能效果進行驗證的方法或標準;

d)應對實施過程形成記錄,如z實施進度完成情況、節能效果實現情況等。 8.3.3余熱余壓

用能單位應重點考慮余熱余壓等余能的利用,當用能單位的能源利用過程中存在余熱余壓等余能時,在經濟合理、技術可行時,應按8.3.2制定節能改進方案進行控制。. 8.4過程監測

用能單位應對能源管理體系的運行情況進行監視測量,以滿足日常運行控制的需要,并根據監測的結果判斷體系運行的情況: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a〉利用能源計量、檢測等工具對各用能系統、過程和環節的運行參數進行日常性的監測,并將監測結果與標準或者規定進行對比,以確定其是否在規定狀態下運行;

b〉利用能源統訪等工具,匯總、分析用能數據,判斷能源、目標、指標的實現情況以及節能改進方案是否符合預定安排;

C〉利用巡檢、不定期的抽查等方式對執行文件的符合性進行檢查; d)如果能源目標、指標出現未完成的現象,則應進行分析和糾正;

e〉監測過程應形成記錄,并采用能量平衡、能效對標等工具進行分析,為挖掘節能潛力提供依據。

8.5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用能單位應識別能源利用和管理過程中的不符合,并針對不符合制定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a〉用能單位應根據過程監測、內部審核過程的結果,識別不符合; b)針對識別的不符合制定糾正措施; c)在實施過程中應驗證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d〉采用專家診斷、頭腦風暴等方法,識別潛在的不符合,制定預防措施; e)對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的結果進行記錄,并定期評審其有效性;

f)用能單位可識別判斷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并制定應急預案,最大限度地減少緊急情況對能源的浪費,并在發生緊急情況之后或定期對其有效性進行驗證。 9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對能源管理體系進行定期、全面的檢查方式,目的是評價能源管理體系實施和運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a〉實施內部審核應滿足下列要求: ? ? 審核前應進行策劃,明確審核的范圍、確定審核人員及能力要求;

編寫審核計劃,明確審核目的、準則、各部門具體審核時間及人員安排等內容,并制定相應表格;

? ? ? 審核過程中收集的信息應具有針對性、代表性; 審核結論應經過評審,并形成報告;

對發現的不符合應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并進行效果驗證。

b〉驗證的方法

? 體系性符合驗證。體系性符合即能源管理體系文件能否滿足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標

好好學習社區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中國3000萬經理人首選培訓網站

準、政府及節能主管部門的要求。用能單位的能源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等體系文件與能源管理體系標準、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進行對比、評價。

? 實施性符合驗證。實施性符合即體系文件的運行情況能否滿足體系文件的要求。用能單位可將收集到的信息〈生產昧、生產能耗報表)或現場控制活動的觀察與操作規程、相關體系文件的規定對照、評價。

? 效果性符合驗證。效果性符合即體系的運行效果能否實現能源管理體系預先規定的要求。效果性驗證是能源管理體系內部審核的重點,包括能源目標、指標和節能改進方案的實現程度,如重點用能設備和系統的運行效率、產品綜合能耗、產值綜合能耗和節能量等。用能單位通過采用節能檢測、能源審計、能量平衡、統計分析等工具,通過對監視測量、生產消耗統計數據的匯總,依據綜合能耗計算分析、節能量計算分析、用能設備測試等方法對內部審核進行驗證、評價。

10管理評審

最高管理者應按規定的時間間隔主持管理評審工作,對能源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判,以持續改進能源管理體系。管理評審每12個月至少一次,一般在一次完整的內部審核后進行。管理評審過程要記錄,結果要形成評審報告。管理評審可采用以下步驟進行: a)制訂計劃,明確開展管理評審的時間、目的、內容、參加人員,對管理評審輸入信息的有關部門提出資料準備等要求;

b)組織實施管理評審,記錄評審過程;

c)編制評審報告,內容包括: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評價,持續改進措施等; d)對提出的改進措施及時實施,并進行效果驗證; e)當發生以下重大變化時可臨時追加管理評審

? ? ? ? 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發生變化; 能源管理體系人員發生重大變化; 經政府及節能主管部門的要求發生變化; 企業組織機構、能源結構等其他發生變化。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http://

好好學習社區

第三篇:固本強基工程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使全省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為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省委九屆三次全會通過了《關于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近日,省委將《決定》下發全省各級黨組織,將集中三年時間,在全省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決定》把固本強基工程當作我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舉措,緊密圍繞基層黨組織所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我省部分基層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等方面存在與新形勢新任務不相適應的狀況,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明確的基本要求和具體措施。

《決定》將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提出注重選拔愿意為群眾服務的經濟能人任村主要領導;鄉鎮領導干部每年下村時間應不少于4個月。鄉鎮領導干部要堅持工作日住鎮,每天應有鄉鎮領導干部值班;鄉鎮領導干部每年要有20天時間住村進戶,每人要掛鉤幫助一個后進村;鎮村干部每人要聯系5戶以上不同類型農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各市、縣都要按照鎮、村總數的2-5%的比例,每年分別排出一批問題相對突出的鎮、村作為重點幫扶單位,逐個組派工作隊駐點幫扶;在村級集體經濟尚未發展起來的地方,村干部報酬每月應不少于300元,由市、縣、鎮、村四級按一定比例分擔,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從今年起,省每年撥出50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對貧困村的干部實行獎勵補貼。省委強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必須通過施行強有力的舉措,夯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和相對突出問題,為我省加快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因應國有企業、社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機關等不同形式的基層黨組織,《決定》分別作出了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各種對策,如積極推行和完善國有企業領導班子“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力爭到2005年達到90%以上;力爭通過2——3年努力,全部街道黨委都改為黨工委,全部社區都建立黨組織;到2005年底,50人以上的企業都有黨員,100人以上的企業90%單獨建立黨組織;開展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開展以創新思想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為主題的“三創新一優化”作風建設年活動,等等。

針對所有基層黨組織建設帶有共性的問題,《決定》要求在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的同時,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強調要保證生產工作一線的新黨員數量占當年發展總數的60%以上,積極穩妥地做好在新的社會階層中發展黨員工作,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把實施固本強基工程與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廣泛深入開展以“班子建設好、工作業績好、群眾評價好”為目標的“三好”黨組織創建活動。(編輯 趙建中)

第四篇:**********強基提質工程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為加強人口計生基層基礎建設,提升人口計生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基本能力,促進工作深入健康發展,根據市人口計生委《關于實施人口和計劃生育“強基提質”工程的實 施方案》精神,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明確基本職責、 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穩定和健全社區人口計生公共服務網絡體系,進一步拓展服務內容,不斷提高人民群眾享有均等人口計生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為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提供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則堅持以人為本,保障育齡群眾的計劃生育知情權、生殖健康權,保障計劃生育家庭優先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堅持公益性質,明確人口計生基本職責,強化政府在推進人口計生基本公共服務中的責任和投入。 堅持突出特色,創新和完善管理機制,以家庭為核心,拓展服務內容,圍繞人口和生命全過程開展多樣化、個性化、人性化服務。堅持能力建設,全面開展人口計生干部隊伍職業化建設,提高基層人口計生組織依法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能力 與水平。

三、工作目標隊伍素質和能力建設方面。全面推進隊伍職業化建設, 建立分級分類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方式方法。

四、方法步驟

(一) 工作目標 人口計生人員學歷教育按“工作

目標”要求開展教育。

(二)工作任務

1、明確工作職責。社區具體負責法律法規政策咨詢、統計、宣傳教育和避孕藥具管理等工作, 做好已婚育齡婦女的孕情訪查、藥具發放、產后術后隨訪、 優生優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宣傳咨詢服務、搜集育齡群眾 的婚孕育信息、居住地變更信息和需求信息等項工作。 2、配強班子。辦事處重點選好配強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服務中心主任,逐步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年輕化的村級計劃生育服務管理隊伍。

3、積極協調。對在人口計生部門工作時間較長、貢獻突出的計劃生育工作者,在其離退工作崗位后,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工作步驟 擴展完善

(四)工作目標 1.人口計生人員學歷教育按要求得到實現。 2.各項政策、制度運行有效。 3.工作任務得到落實

(五)工作任務

1、積極拓展人口計生服務機構的公共服務功能。拓展社區的服務領域和內容,以育齡人群為重點,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首要任務,切實承擔宣傳倡導、技術服務、優生指導、藥具發放、信息咨詢、隨訪服務、生殖保健、人員培訓等八項職能。鼓勵社區從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以家庭為中心,開展嬰幼兒早期啟蒙教育、老年預防保健等綜合服務,適應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方面需求。

2、加強計劃生育群眾自治組織建設。適應群眾計劃生育、 生殖健康需求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加強計劃生育協會組織建設。

(六)工作措施

1、加強基層人口計生工作人員的培訓。推進大規模教育培 訓,提高人口計生工作人員的學習能力、服務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信息采集能力等。 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對基層人口計生工

作人員的在職培訓。

2、強化依法管理責任。在基層人口計生工作中,要確立依 法管理、文明管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特別是在生育證發 放、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手術并發癥治療、病殘兒鑒定、 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和處理突發事件等工作中,遵守人口計生 群眾工作紀律,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得損害和侵占 群眾利益。要普遍堅持依法管理責任制,實行行政執法過錯 責任追究制度,不斷提高人口計生依法管理工作水平。鞏固驗收

(七)工作目標 :機構和組織設施,實現公共服務網絡體系的制度化、規范 化、科學化。

(八)工作措施

1、督查指導。通過督促指導,查漏補缺,完善措施,確保 落實。建立科學的工作評價機制,推動“強基提質”工程的順利實施。

************

2012年1月25日

第五篇:新一輪“強基工程”的實施意見

各鎮黨委,各黨工委,市各部委辦局,市各金融單位,市各直屬單位黨委(總支、支部):

堅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層打基礎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是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作出的戰略部署。為鞏固和拓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在新的起點上全面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根據市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實施意見》(句委發〔2010〕28 號)精神,現制定新一輪“強基工程”的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以加強基層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以保持黨員干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核心,以統籌城鄉基層黨建工作為重點,進一步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創先爭優,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為“推進同城同建,打造南京副城”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2、基本原則

——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把握時代特點,立足新的實踐,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新情況,探索新思路,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

——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緊緊圍繞“推進同城同建,打造南京副城”發展戰略和創業型城市建設,更好地把基層黨的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

——以人為本、強化服務。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和主體地位,充分發揚民主,擴大社會參與,堅持為黨員和群眾辦實事,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類型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著眼全局、統籌規劃,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整合資源、以強帶弱,促進基層黨建工作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3、目標任務。通過5年努力,到2014年,實現基層黨組織建設“兩全四化”的目標。“兩全”,即基層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科學發展能力全面提升,全市“雙強”型基層黨組織書記占80%以上,基層干部輪訓率達80%以上,茅山老區村集體收入達20萬元以上,其它地區村達50萬元以上?;鶎狱h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面覆蓋,全市75%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都有黨員,具備單獨組建條件的新經濟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率達100%,不具備單獨組建條件的新經濟社會組織黨的工作覆蓋面達100%。“四化”,即進一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的規范化、信息化、一體化、品牌化建設,不斷提高科學化水平,從而使基層黨的組織體系更加科學、工作格局更加開放、資源整合更加有效、服務發展更加有力,絕大多數基層黨組織達到“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群眾反應好”的“五個好”目標要求。

——基層黨建工作規范化建設切實加強。鎮、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規模以上“兩新”組織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率達100%,區域型黨組織全面建成功能比較完備的綜合服務中心,單位型黨組織全面建成黨群活動室,建立市級以上各類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示范區200個。黨領導的基層民主機制進一步健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更加完善。

——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全面拓展句容先鋒網功能,建成集信息管理、教育培訓、黨員服務、日常辦公等多功能的通用業務平臺,構建市、鎮、村三級互聯互通和雙向互動交流的網站系統,并逐步向其它基層黨組織延伸,確保70%以上的基層黨組織建成數字化黨建系統,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的信息化水平。

——基層黨建工作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鶎狱h組織統籌共建參與率達80%以上,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機制、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和黨建帶群建、群建促黨建的機制不斷健全,組織共建、黨員共管、資源共享、工作聯動、協調發展的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化創建有力推進。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大力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品牌化建設,培育一批代表領域特點、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輻射帶動和示范導向作用較強的特色黨建品牌,基本實現“一黨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目標。

二、工作重點

(一)突出選育并重,實現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能力素質的新提升

大力選拔“雙強”型基層黨組織書記。樹立崇尚實干、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用人導向,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基層黨組織書記隊伍。適應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需要,拓寬選人用人渠道,打破地域、單位、行業、身份限制,注重從本地致富能手中選拔一批、從機關干部中選派一批、從退伍士兵中選培一批、從返鄉創業的黨員中選用一批、從優秀大學生中選育一批,著力解決基層干部來源較窄、后繼乏人的突出問題。村黨組織書記著重從政治素質強、發展能力強的“雙強”型黨員中選拔產生;社區黨組織書記著重從政治素質強、服務意識強、協調能力強的社會工作骨干中選拔產生;機關黨組織負責人著重從政治素質強、業務能力強、工作活力強的干部中選拔產生;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著重從政治素質強、生產經營管理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中選拔產生;新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著重從政治素質強、業務能力強和社會形象好的黨員中選拔產生。普遍推行符合條件的村、社區和企業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村委會主任、社區居委會主任、企業工會主席;普遍推行中小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黨組織書記兼任行政負責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雙強”型村黨組織書記跨村任職。

加大基層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力度。把基層黨組織書記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干部培訓、社會人才培訓總體規劃,建立健全分級培訓責任制,依托市鎮兩級黨校、高校、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平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等,分類組織集中輪訓、崗位培訓和學歷培訓。定期開展農村干部集中培訓,不斷提高他們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引領經濟發展、服務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依法進行管理的本領,增強履行崗位職責能力。村黨組織書記每年至少參加一次集中培訓,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7天。對社區專職工作者進行培訓。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書記每兩年集中培訓一次。實施社會組織黨組織“誠信服務帶頭人”培訓計劃。對新任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實行任前培訓。

完善基層黨組織書記考核管理辦法。全面實行基層黨組織書記“三制”管理,即年初工作目標公開承諾制、年中上級黨委檢查談心制、年末履職情況評議考核制。貫徹落實《村黨組織書記績效考核辦法(試行)》(句組字〔2010〕28號),進一步健全考核激勵機制,有效激發村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領民致富的工作熱情。開展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評選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書記積極爭當促進科學發展、服務基層群眾的模范。健全述職述廉、經濟責任審計、誡勉談話、不合格調整等制度,強化教育監督,改進工作作風。調整任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須報市委組織部備案。

(二)完善工作體系,拓展基層黨建工作的新領域

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適應經濟結構、產業布局、組織形式、行業分工、黨員流向的發展變化,按照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黨員參加活動、有利于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統籌推進黨組織組建和設置調整工作,實現黨組織和黨的工作有效覆蓋、有效管理。改進村、社區黨組織設置,凡有50名以上黨員的村和社區,都要建立黨總支或黨委,并按黨員地域分布、從業情況、興趣愛好等,靈活設置黨支部、黨小組;村黨組織要繼續推進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產業鏈、外出務工經商人員相對集中點建立黨組織工作;社區黨組織要積極探索在小區、樓宇、社區活動團隊中建立黨組織。重點加強新經濟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工作,落實組建工作責任制,全面推行新經濟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雙報雙推”制度(“兩新”組織登記申報時要推動建立黨組織,年檢年報時要推動已建黨組織發揮作用)。規模以下非公有制企業在開發區的,由開發區黨工委下設若干綜合黨組織,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分片劃區覆蓋和管理;在鎮(管委會)、村(社區)的,由鎮(管委會)、村(社區)成立專門黨組織進行屬地管理,黨組織負責人由鎮(管委會)、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兼任,鎮(管委會)要配備專門工作人員,實現黨組織100%的組建率;以律師、會計師和建筑工程中介服務行業協會為重點抓好社會中介組織黨建工作,以商會為重點抓好社會團體黨建工作,以民辦學校、民辦醫院為重點抓好民辦非企業單位黨建工作,黨員人數較少的社會組織劃片分區設立黨組織,使10人以上的社會組織基本實現黨組織覆蓋,10人以下的社會組織基本實現黨的工作覆蓋。各鎮(管委會)要建立新經濟社會組織黨工委,配備相應工作人員,認真做好“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和區域型黨組織書記選聘工作,切實加強“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鼓勵村與村、村與企、居與企聯合建立黨委,探索組織分配與黨員自愿相結合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的設置模式。

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圍繞“五個好”目標,制定各領域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標準,開展“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示范點”創評活動。突出抓好以“有陣地、有保障、有制度、有活動、有作為”為主要內容的非公企業黨組織“五有”規范化建設和以“有健全班子、有規范陣地、有完善制度、有豐富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四有”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整體水平。以推進“四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有場所議事,構建城市基層區域化黨建格局)建設為重點,整體推進黨在社區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作風建設。繼續深化以爭創“黨建工作先進鎮(局、公司)”為龍頭的“三級聯創”工作,著力解決村級集體收入增長不快、社區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兩新”組織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明顯、黨員干部作風有待改進等突出問題。

(三)深化統籌共建,構建城鄉一體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格局

統籌城鄉黨建資源配置。按照“統籌開放、優勢互補、城鄉聯動、發展共贏”的原則,廣泛開展部門與村黨組織“幫帶型”共建、企業與村黨組織“合作型”共建、部門與企業黨組織“服務型”共建、社區與村黨組織“聯動型”共建、社區與“兩新”組織黨組織“融合型”共建等多種形式的共建活動,推動黨建資源整合,建立健全城鄉黨的基層組織互幫互助機制,著力構建以區域黨組織為核心、各類單位黨組織為基礎、區域內黨員為主體、群眾組織共同參與的開放式黨建工作體系,促進以城帶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推進城鄉干部人才雙向流動。有計劃地從市、鎮機關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農村基層一線、經濟建設一線、社會維穩一線中實踐鍛煉,從農村選調優秀年輕干部到鎮級機關、城市社區跟班學習。認真組織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多途徑選聘高校畢業生到基層任職,建立長效培養管理機制。鼓勵城市優秀人才到農村傳播現代科技知識、創辦經濟實體、領辦服務組織、興辦公益事業。吸引城市有一技之長人員到農村創業發展,引導事業有成的農民工黨員返鄉創業。

實行城鄉黨員動態管理。建立健全城鄉一體黨員動態管理機制,推廣使用流動黨員信息管理系統,為黨組織聯系和教育管理黨員提供信息化平臺。繼續做好《流動黨員活動證》的發放、使用工作,努力實現流動黨員管理的全覆蓋,保障流動黨員參加黨內生活,行使黨員權利,發揮黨員作用。

(四)強化教育管理,激發黨員隊伍的新活力

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堅持黨員標準,慎重發展黨員,突出思想入黨,保證隊伍質量。加大在工人、農民中發展黨員的力度,高度重視在高知識群體、“兩新”組織等領域優秀青年中發展黨員工作。積極推行城鄉基層黨組織一方為主、接續培養、兩地考察、相互銜接的優秀農民工入黨辦法。強化宏觀調控,科學制定發展黨員工作計劃,在確保質量前提下,保持新黨員數量適度增長,實現均衡發展。每年新發展的黨員中35歲以下的占70%以上,生產工作一線的占30%以上,女黨員占35%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的占90%以上,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的占30%以上。強化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區別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培養,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端正入黨動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強化預備黨員教育管理,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幫助他們不斷增強黨性觀念,真正解決好思想入黨問題。強化制度創新,加強對發展黨員工作的督查和指導,及時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推動發展黨員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提升黨員隊伍素質。按照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要求,鞏固和擴大學習實踐活動成果,不斷提高廣大黨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把集中性教育與經常性教育結合起來,推行黨員學分制考核、積分制管理辦法,引導黨員積極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營造黨內崇尚學習的濃厚氛圍。堅持和落實“三會一課”、黨日活動、民主評議黨員、“雙重”管理、按時交納黨費、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處置不合格黨員等黨內基本生活制度,切實加強對黨員的日常管理、監督和服務。認真貫徹落實《2009-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以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為平臺,以基層黨校、科技示范基地為主陣地,推進農村黨員干部“雙提升”活動,重點實施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素質培訓、新黨員政治輪訓、黨員創業就業技能培訓等培訓工程,切實提升農村黨員隊伍的科技文化素質和發展致富能力。大力實施“兩新”組織“黨員人才培養工程”,將“兩新”組織中50%的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80%的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50%的黨員業務骨干培養成中高級管理人才。

發揮黨員隊伍作用。認真落實《關于建立健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深入推進黨員隊伍先進性建設的實施意見》(句委發〔2007〕43號),全面實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繼續深化黨員示范崗創建活動,積極推廣黨員目標承諾、黨員示范戶評比、黨員責任區、黨員義工服務、黨員“聯戶幫富”、“進千家入萬戶”等做法,引導黨員遵守黨章規定的義務,爭做學習提高的模范、爭創佳績的模范、服務群眾的模范、遵紀守法的模范、弘揚正氣的模范,進一步樹立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形象。

(五)加強基礎工作,搭建服務黨員群眾的新平臺

加強服務陣地建設。大力推進城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參照鎮辦發〔2009〕3號文件要求,建設和規劃部門把新小區開發建設和舊城片區改造中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納入總體規劃,由市社區工作辦公室、規劃局共同商定城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方案,通過購買、新建兩種方式推進城市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5年內在現行征收的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中按每平方米2元的標準計提,建立社區建設專項資金,由市財政局、規劃局統籌安排,實行??顚S?,力爭用5年時間使城市社區全面建成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綜合服務中心。制定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規范化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功能設置,提升服務水平。按照有標識、有黨旗、有圖書資料、有電教設備的“四有”標準,切實加強新經濟社會組織黨員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單獨建立黨組織的新經濟社會組織應建立規范的黨員活動室,分片劃區設立綜合黨組織的所在地黨(工)委要整合資源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2012年前,鎮、開發區普遍建立黨員服務中心、城市社區普遍建立黨員服務站(點),為服務黨員群眾、開展黨內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指導幫助村級組織立足實際修訂完善發展規劃,積極探索經營帶動型、物業增收型、盤活資產型、資源開發型、現代服務型等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村級發展經濟新增稅收鎮留成部分,可根據村級經濟實際情況,按照50%以上的比例返回給村。鼓勵村通過土地開發整理,有效增加村集體耕地數量,用于農業綜合開發,新增耕地流轉后租賃或開發收益歸村集體。在新市鎮、新社區建設過程中,各鎮、管委會要在安置小區建設時,安排一定面積的經營管理用房,由村集體對外發包租賃,增加穩定的經濟來源。鼓勵村通過村莊整理,置換出掛鉤建設用地指標,用于在鎮工業集中區或其他功能規劃區內建設標準化廠房、商業用房等物業增收項目,也可以由鎮、管委會統籌使用,并給予村里一定的資金獎勵,進一步增強凝聚農民群眾的物質基礎。

建設數字化黨建系統。本著“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級建設、分期實施、面向社會、注重應用”的原則,在全市范圍內逐步建成業務功能完整、管理模式先進的數字化黨建系統,搭建服務黨員群眾的新平臺。建成統一的黨建辦公平臺。依托網絡公文辦理系統,進行公文流轉、日常事務辦理、一般審批事項、資料檢索等。建成便捷的信息管理平臺。依托網絡實現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分類數據庫管理、黨費在線收繳和本市范圍內的組織關系網上接轉等功能。建成實時的教育培訓平臺。整合開發教學資源,滿足不同類型黨員群眾網上學習培訓需求。建成特色農產品宣傳推介平臺。引導農村專業合作社、農家樂旅游點和種養大戶創辦農家特色網頁,組織網絡銷售,提升農村產業建設的信息化水平。

(六)堅持以人為本,健全黨內關懷激勵的新機制

關心黨員生活。 按照“一定三有”(定崗位職責和工作目標,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發展前途、退崗有一定保障)的要求,健全基層干部保障激勵機制。按照不低于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上年農村勞動力人均收入水平,確定城市社區(僅指市社區工作辦公室管轄的社區)、村黨組織書記基本報酬,并為他們辦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基本報酬,由市財政局和市社區工作辦公室按照7:3的比例統籌安排,定期發放到個人??己藞蟪暧墒猩鐓^工作辦公室自行考核確定。探索建立“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工作補貼和風險補償資金制度。進一步健全談心談話、黨員政治生日等制度,了解黨員的思想困惑、工作困難、生活困境,及時做好釋疑解惑、排憂解難的工作。關心建國前老黨員和生活困難的黨員,努力將他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繼續開展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關愛黨員成長。大力實施“三培養”計劃,努力把致富能手、工作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工作骨干,把黨員致富能手、工作骨干培養成黨的基層干部。要健全表彰激勵機制,大力宣傳表彰創先爭優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優秀黨員,激發廣大黨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加大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以及選聘到村任職的大學生中考錄鎮公務員、招聘專項事業編制人員的力度,鎮、管委會領導班子中要配備一名有村、社區書記工作經歷的同志。試行村黨組織書記“提級不離崗”制度,進一步拓展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的發展空間。

關注黨員創業。圍繞培養一支對黨有感情、支持黨的工作、善于經營管理的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隊伍,積極實施“百名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圍繞增強農村黨員的創業致富能力,大力推進“農村黨員創業幫扶工程”,市財政局、農委、科技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信用聯社等部門,要通過設立黨員創業信貸資金、落實創業項目、強化創業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每年重點幫扶一批思想政治素質好、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黨員成功創業,努力形成農村黨員帶頭創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生動局面。

(七)積極探索實踐,推動黨內基層民主的新發展

改革和完善基層黨組織選舉制度。改進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候選人提名、介紹和選舉方法,積極推行組織推薦、黨員群眾舉薦和個人自薦相結合的辦法產生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候選人。研究制定《公推直選村(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暫行辦法》,普遍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公推直選。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大直接選舉其他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的試點范圍。

試行黨員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研究制定《黨員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實施辦法》,著重建立調研視察、列席黨委會、評議領導班子、聯系黨員群眾、黨內情況通報、重要事項征求黨代表意見等制度,充分發揮黨代表在閉會期間的積極作用。探索建立黨代表提議制度,全委會前聽取80%以上黨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對10人以上相同意見和建議,提交市委常委會研究確定后,責成相關部門辦理。

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規范基層黨組織議事決策規則和程序,深化基層黨務公開工作。發展完善黨領導的村(社區)民主自治機制,全面推行村(社區)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即由黨組織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居)民代表大會決議,決議和實施結果向全體村(居)民公開。積極拓寬黨內事務上情下達的渠道,健全黨內情況反映、重大決策征求意見、黨務信息發布等制度,實現黨員對黨內事務的廣泛參與和有效監督??偨Y推廣“民主懇談”、“黨群議事”等做法,探索黨員群眾參與黨內事務、開展民主評議的有效途徑。

(八)推進改革創新,開創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健全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長效機制,聯系實際,進一步做好現有政策和制度的修訂完善和銜接配套工作,著力構建上下貫通、相互配套、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系統總結學習實踐活動中完善干部考核、教育黨員干部、加強基層組織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堅持下去,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

創新服務載體。根據不同領域黨組織的功能定位,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服務大局、服務中心的新載體。在機關,以提高社會滿意度為目標,結合軟環境建設“服務能力提升年”,開展以“走進企業、走進社區、走進農村,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為主要內容的“三走進三服務”活動;在農村,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目標,深化“雙學”(鄉村學華西,農村干部學吳仁寶)活動,大力開展“創新發展模式、創業致富群眾、創優農村環境,增強班子活力、增加集體收入、增進社會和諧”為主要內容的“三創三增”活動;在社區,以建設和諧社區為目標,著力開展以“服務群眾、幸福群眾”為主要內容的“零距離服務”和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活動;在企業,以推動企業科學發展為目標,實施以“支持創業者、關心勞動者、當好參與者”為主要內容的“凝聚力工程”;在新社會組織,以塑造新社會組織良好形象為目標,開展以“公平正義、誠信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公信力工程,著力加強行業自律,提升社會公信力,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學校、醫院等其它基層黨組織也要結合各自特點,創新活動載體,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舞臺。

創建黨建品牌。突出黨組織活動的思想性、教育性、先進性,探索發展基層黨建文化,倡導開放式黨建活動,不斷改進活動方式,提高活動質量,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滲透力。積極實施黨建品牌戰略,緊扣發展大局,結合創先爭優活動,立足推進重點、破解難點、打造亮點,大力開展“為發展所需要、為黨員所歡迎、為群眾所擁護”的“三為”基層黨建品牌創建活動,培樹一批具有較強號召力和影響力,較大示范帶動作用和鮮明時代特點的基層黨建品牌。加大基層黨建品牌的宣傳和推廣力度,用品牌效應提升基層黨建工作的社會影響力,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更好地服務和推動科學發展。

三、組織領導

1、強化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認真執行《黨委(黨組)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實施辦法》,真正落實黨委(黨組)管黨五項制度?;鶎狱h(工)委書記和部門黨組書記要切實增強“抓黨建工作是本職,不抓是失職,抓不好是不稱職”的責任意識,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分管領導要履行直接責任人的職責。建立健全基層黨委定期研究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堅持完善黨員領導干部抓基層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緊密配合,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2、加大基層黨組織建設經費投入。積極探索基層黨建工作多元化投入機制,通過財政投入、黨費支持、吸納社會資金等途徑,建立黨內關愛資金,重點加強陣地建設、培訓黨員干部、幫扶困難黨員,為“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提供風險補償,為有創業愿望的黨員提供無息或貼息貸款。從2010年開始,市財政每年核撥250萬元黨建工作專項資金,用于新一輪“強基工程”的投入。各基層黨(工)委留存黨費主要用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并按每名黨員不低于100元的標準設立基層黨建工作專項資金。進一步提高村和社區工作經費標準,確保村和社區組織正常運轉。要進一步落實“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經費按不低于職工年度工資總額千分之五的比例,在企業管理費中列支,據實在稅前扣除”的規定,健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

3、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督查指導。市委把基層黨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內容,每半年檢查一次,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據。各基層黨(工)委要結合實際,制定新一輪“強基工程”實施辦法,確定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推動工作落實。要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領域、不同行業基層黨建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堅持分類指導,發現和培育典型,努力打造一批黨建工作示范點、示范片。新聞媒體要加強輿論宣傳,加大對先進典型的宣傳報道力度,營造扎實推進新一輪“強基工程”的濃厚氛圍。

中共句容市委員會

二○一○年七月一日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關于教育實習總結精選下一篇:關于開展黨性分析活動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