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規劃

2023-06-02

第一篇: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規劃

增材制造產業介紹

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體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先進材料技術、數字制造技術的密切結合,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二十年來,增材制造技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快速原型制造”、“三維打印”、“實體自由制造”之類各異的叫法分別從不同側面表達了這一技術的特點。

國內增材制造產業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增材制造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基本同步,在高性能復雜大型金屬承力構件增材制造等部分技術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我國增材制造產業化仍處于起步階段,與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離實現大規模產業化、工程化應用還有一定距離。

當前,增材制造技術已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應用,其與信息網絡技術的深度融合,或將給傳統制造業帶來變革性影響。加快增材制造技術發展,盡快形成產業規模,對于推進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國應把握機遇,整合行業資源,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努力實現增材制造產業跨越式發展。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部署,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加快推進我國增材制造(又稱“3D打印”)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

我市增材制造產業現狀與未來

以假亂真地3D打印已逐漸走進了百姓的生活中,精美的工藝品、文物,精細的汽車、飛機、醫療、建筑的零部件都能用3D打印神奇的“克隆”出來。目前,3D打印技術已應用于多個領域,醫學上已實現用3D打印技術打印骨頭、血管、膽管等簡單的人體組織器官。在航空制造領域,3D打印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新機設計試制過程,我國2012年首飛成功的殲-15機型的整個前起落架及鈦合金主承力部分就是以3D打印技術完成。2014年第六屆連云港文博會期間,我市唯一一家3D打印定制機構連云港兆軒三維科技有限公司攜高質量的3D打印機入駐文博會現場,為港城人民展示FDM 3D打印,彩色石膏打印,水晶內雕,Q版彩色人像等高精尖技術。

我市增材制造產業技術還處于產業化初期階段,發展面臨諸多挑戰。首先連云港具有3d打印技術的企業數較少、規模較小,不具備打印復雜結構物件的技術;二是技術創新體系不健全,標準、試驗檢測、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缺失;三是市級產業政策體系尚未建立;四是我市沒有專門從事3d打印技術方面科研攻關的研究機構或者院校。

為盡快推動我市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未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前部署,統籌推進。

一是加強上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制定市級層面的增材制造行動計劃;由相關單位或者科研機構專家制定增材制造技術路線圖、技術引進方案圖、增材制造中長期發展戰略,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大財稅政策引導力度,加大對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的專項財稅政策。

三是組建增材制造行業組織。要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組織行業力量開展產業政策研究,創新體制機制,推動增材制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四是建立增材制造應用示范基地。根據我市增材制造技術的發展水平與現有的水平,立足裝備制造業,重點選擇在生物醫療、農用機械、電子制造等領域推廣應用,分步驟、分層次開展應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標準化、自主知識產權的應用平臺,加快推進產業、技術和應用協同發展。

第二篇:增材制造

盧秉恒院士提出增材制造對于中國制造來說是非常需要的,因為中國在制造方面還是很強的,但是在產品的開發能力嚴重不足,而增材制造給我們補足了這個短板,它可以先把我們的設計利用很短的流程進行迭代,作出樣機,評價、分析,確定了設計之后再進行生產。

這是被世界各國都采用的技術,美國奧巴馬政府就提出,怎么樣用一半的時間和一半的費用來去完成新產品的開發。

增材制造最近幾年發展非???,幾乎年增長率20%幾到40%幾,FDM尤其是迎合了創客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發展非???。SLA在產品開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金屬3D打印機發展非???,2017年比2016年設備的銷售量增加了80%,占據了3D設備的51%。

對大型結構件來說,用絲材來進行熔化可以是更好的方法,它的能源可以是激光的,也可以是電子束的,也可以是電弧的,就像傳統的電焊一樣。這個技術已經可以做到尺寸大于2米、5米,甚至已經做到8米,用電子束進行熔融堆積的,也有用電弧堆積的,我們實驗室已經做到2米,在做5米6米的裝備。還有把更多傳統技術用于3D,因為這是用了層層堆積的概念,例如鑄造,可以進行一層層鑄造來形成3D新的技術。當然在每一層鑄造中可以采取鍛打的辦法,來提高它的強度,增加結構材料的致密度,來提高它的性能。我們也做了很多實驗,認為是大型結構件高效的制造方法,可以達到每小時5公斤甚至10公斤。

在金屬3D打印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怎么樣能夠使結構件強度能夠提高,這里面有很重要的問題需要進行研究。我們知道,無論是鑄造還是鍛壓,人們都一直在研究凝固學理論,尤其是鑄造,但是鑄造和焊接中熔融規模比較大,所以在宏觀的體積內來進行冷卻和凝固。在3D打印中無論是激光束還是電子束,它的熔池比較小,所以從理論分析,小的熔池產生的缺陷肯定要小的多,所以材料結構的強度能夠得到提高。但是怎么樣控制它的一些晶粒的生長,晶粒增長的幅度影響了大小,影響了結構強度。所以實際上它是一個在強非平衡態凝固學理論,但可惜現在還沒有能夠完全認識到這樣的科學問題。所以無論是對熱應力的分析等等還處于實驗階段,還不能形成很好的理論來指導這個事情。

最近幾年增材制造一些創新不斷涌現,像面曝光的技術,用光固化的原理,材料像拉拔一樣快速上升,這樣使效率提高了50倍到100倍。像金屬打印,用一體技術打印的概念也出來了,雖然是用光固化的材料加上粉末,也可以把陶瓷粉末用于這個辦法進行打印。打印過以后需要進行脫脂、燒結。所以3D是一個嶄新的概念,但是在這個嶄新的概念中可以把傳統的制造技術進行融合,來產生一些新的創新技術。

功能梯度的材料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就像剛才弗朗恩霍夫研究院教授講的一樣,用兩種技術、三種技術甚至更高的技術。還有一種是把材料分層,不同材料在不同層出現,我們就可以知道在表面是耐磨的、耐腐蝕的,里面的是強硬的,韌性好的,再里面就像人體的骨頭一樣,是一個疏松的結構,是一個蜂窩狀結構,這是增強剛性來減輕重量的。這些東西在航空航天都有了很重要的用途,當然還有復合材料的應用,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在這些方面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在材料腐蝕中界面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界面的作用力以及3D結構形成的過程不一樣,溫度環境和其他物理環境不一樣,這樣會不會引起界面內應力的增加而影響性能,這都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我們在這方面應用前景還是非常廣的,像汽車、飛機和航天結構,都需要減輕重量,但需要高的強度或高的剛度,就需要復合材料。當然纖維復合材料中有長纖維的復合材料,像碳纖維的汽車車身,當然也可以用短纖維的復合材料去制造,這里面是有優勢的。長纖維復合材料車身的制造可能技術上還有很多的難關,在表面比較展開的一些曲面上是比較容易制造的,但是在曲力變化比較大的一些凹凸結構的比較難以實現。但我們也可以用短纖維或樹脂復合解決這個問題,也可以達到很好的強度。所以綜合我們所獲得性能的改善以及經濟性和工藝可實驗性,之間要平衡。這在汽車制造中,我認為可能是前景比較大的,短纖維復合材料可能更容易實現,因為它仍然可以用模具制造,所以能夠適應汽車大批量生產。當然,長纖維的也可以用來制造樣車,在樣車制造中我們可以花費比較大的代價來完成一些更好的性能。所以3D打印在應用中要發揮它更好的效應,必須和傳統的制造相結合,來綜合平衡它的性能和成本。

3D打印最近在各種高端制造,在航空航天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由于3D打印對復雜形狀零件的適應性,它可以把很多零件集成在一個零件上,這樣是傳統制造沒法兒實現的,所以在航空中,火箭發動機零件個數就減少了80%,可以把很多焊縫用3D打印來實現,甚至有說法提出3D的出現會不會使焊接變得沒有用了,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是很多方面可以用3D打印來代替,這樣來減少焊縫帶來的強度的破壞以及一些可能發生的故障。

3D打印用于建筑,現在也開始了很多探索,目前打印低層建筑日漸成熟,用的越來越廣泛了。高層的建筑還有一定的難度,這方面有待于材料的改進和材料打印工藝的發展。

西工大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3D打印,但主要是完成以3D打印為核心產品快速開發的技術,這方面和傳統的制造技術相結合。例如我們做家電設計的時候可以用硅橡膠去復制模具。我們在做汽車覆蓋件的時候可以用技術噴涂法覆蓋模具,我們曾經用100天時間做了兩款車全部外覆蓋的模具,成本就是100萬人民幣,如果我們正規制造模擬的辦法投入要幾個億甚至是10億以上,要一年多的時間,所以這樣以來就大大節約了產品開發中所需要的費用和時間。

所以3D打印可以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寬廣,各種民用的消費品、文化創意產品、建筑的設計??梢灾苯佑糜诤娇蘸教斓慕Y構,這方面國內很多研究單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經用在飛機結構件的承載件,用在C919很多零件上?,F在中國民用飛機也有自己的目標,像上海商發準備80%的零件都用3D打印來支持研發。像GE公司也已經有三分之一的飛機發動機零件用3D打印進行生產。所以這方面越來越顯示3D打印一些技術顛覆性。

充分發揮3D打印個性化的特征,用于下額骨個性化的替代,2000年我們就做了這個實驗,也是國內做的最早的,去年得到了國家藥監局的批號。同時3D打印用于醫療,在牙科的修復方面,在矯形方面,還可以用于癌癥的靶向治療,通過3D打印導航模板,能夠使藥物沿著準確的路徑送到癌細胞那里去,來實行精準的化療。也可以用于矯形,20幾個脊椎骨在矯形定位的時候怎么打孔。

3D打印和傳統鑄造技術相結合,可以形成一些精密鑄造,一次性的鑄造好燃起機的渦輪盤,我們鑄造出來的渦輪盤已經在壓縮機上運行一年多了,安全可靠,速度達到400。用于柴油機精密鑄件的3D打印。

第三篇:“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2017項目(編制大綱)

“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

2016項目申報指南

項目申報全流程指導單位:北京智博睿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 1 —

依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國制造2025》,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實施方案》編制工作,在此基礎上啟動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重點專項2016項目,并發布本指南。

本專項總體目標是:突破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的基礎理論,取得原創性技術成果,超前部署研發下一代技術;攻克增材制造的核心元器件和關鍵工藝技術,研制相關重點工藝裝備;突破激光制造中的關鍵技術,研發高可靠長壽命激光器核心功能部件、國產先進激光器,研制高端激光制造工藝裝備;到2020年,基本形成我國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的技術創新體系與產業體系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促進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支撐我國高端制造業發展。

本專項按照“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的要求,圍繞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的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關鍵工藝與裝備、創新應用與示范設置任務。

按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2016年首批在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2個方向上啟動29個項目。

1.增材制造

1.1高性能金屬結構件激光增材制造控形控性研究(基礎前沿類) 研究內容:針對激光熔覆沉積大型金屬結構件和激光選區熔 — 2 —

化成形復雜金屬結構件,研究激光/金屬熱交互作用及熔池冶金動力學行為和超高溫移動熔池非平衡凝固行為,揭示增材制造構件成形的幾何特征和沉積態組織形成規律;研究成形過程的應力應變和變形開裂規律,提出預防變形開裂的工藝準則;研究增材制造過程及后續熱處理過程材料組織形成規律,形成優化的熱處理制度;研究增材制造工藝條件下合金成分與材料組織和性能的關系,形成增材制造專用合金的設計原則;研究金屬結構件增材制造的質量控制與評價方法,形成質量評價規范與標準。

考核指標:熔覆沉積成形結構件最大方向成形尺寸≥3m,變形量≤0.5mm/100mm;選區熔化成形構件最大方向成形尺寸≥400mm,變形量≤0.2mm/100mm;成形結構件的綜合力學性能接近或相當于同種金屬合金的鍛件水平;成形構件實現工程試用。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2項

有關說明:優先支持緊密圍繞國家重大工程應用需求的產學研合作研究。

1.2高效高精度激光增材制造熔覆噴頭的研發(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研究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噴頭的粉末輸送特性、影響因素以及粉末輸送質量的評價方法,提出高效、高精度制造的粉末輸送與增材制造工藝的匹配原則;研究送粉激光增材制造

— 3 —

熔覆噴頭結構的優化設計方法,包括模塊化設計、送粉通道結構優化設計、水冷結構優化設計;研究噴頭工作距離自動調控裝置及噴頭工作距離變化條件下的工藝技術。

考核指標:匹配激光器功率范圍100~20000W,連續開光熔覆時間≥8h,溫升≤200℃,可自動調節工作距離處的光斑直徑。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1-2項

1.3高性能大型金屬結構件激光同步送粉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分層處理、路徑規劃及工藝過程等全流程控制軟件;高效高精度增材制造工藝特性及精度和效率匹配控制策略;防污染、防反射光路設計,長程高精度多路粉體同步送進技術及增材制造過程氣氛控制技術;成形過程實時可視監控技術與成形質量參數的特征辨識與智能處理技術;大跨度高精度激光束/數控工作臺或機器手的聯合運動控制技術。研制高性能大型金屬構件激光同步送粉高效高精度增材制造工藝裝備,在開展工藝試驗基礎上,形成工藝數據庫以及工藝、裝備、制件的相關標準規范。

考核指標:裝備最大成形尺寸≥3500mm,成形效率≥450cm3/h(以Ti-6Al-4V合金沉積為參考),連續工作時間≥240h。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2項

— 4 —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優先支持緊密圍繞國家重大工程應用需求的產學研合作研究。

1.4粉末床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高精度成形的裝備設計原理與實現方法(包括成形平臺定位精度、光斑定位精度、粉末預熱溫度的設計與控制方法等);高效率成形的裝備設計原理與實現方法(包括多激光束、多振鏡的應用,更高效的鋪粉方式等);先進成形軟件設計(包括分層厚度、填充策略等);裝備運行的高穩定性和可靠性設計與制造;高可靠性氣氛控制;制造過程的溫度、幾何、氣氛等參數的實時監測、診斷與智能處理;研制相應的成形裝備,在工程中開展試用,建立相關裝備的工藝數據庫和標準規范。

考核指標:(1)高穩定性粉末床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的指標:支持鈦合金、高強合金鋼、高強鋁合金、高溫合金等4類金屬材料復雜構件的高精度成形;單激光器成形效率≥45cm3/h(以鈦合金為參考);成形尺寸范圍≥250mm×250mm ×350mm;成形幾何精度≤±50μm,表面粗糙度≤Ra6(以成形標準試塊為參考);裝備的無故障運行時間≥2000h。(2)大尺寸粉末床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支持鈦合金、高強合金鋼、高強鋁合金、高溫合金等4類金屬復雜構件的高效率成形;制造效率達到≥120cm3/h(以鈦合金為參考);成形尺寸范圍

— 5 —

≥500mm×500mm ×500mm;成形幾何精度≤±100μm,表面粗糙度≤Ra12(以成形標準試塊為參考);裝備的無故障運行時間≥500h。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2項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優先支持緊密圍繞國家重大工程應用需求的產學研合作研究;高穩定性粉末床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大尺寸粉末床激光選區熔化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可以單獨申報。

1.5高效高精非金屬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面成形光固化增材制造技術;高性能樹脂及其復合材料的高精度和大型構件增材制造技術;大尺寸鑄造砂型高效3D打印技術;研制相應的工藝裝備,建立相應工藝裝備的適應材料、設備可靠性、環保安全等標準規范。

考核指標:(1)面成形光固化增材制造裝備的成形效率≥2×106 mm3/h, 成形精度≤±0.02mm;(2)高性能樹脂及其復合材料大型構件增材制造裝備,最大成形方向尺寸≥2m,成形精度≤±0.1mm,制件強度性能≥100MPa;(3)大尺寸鑄造砂型高效增材制造裝備最大方向打印尺寸≥2m,層厚0.2mm~0.8mm可調,成形效率≥250L/h,砂芯抗壓強度≥6MPa,抗拉強度≥1.4MPa。

實施年限:5年

— 6 —

擬支持項目數:3項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面成形光固化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高性能樹脂及其復合材料大型構件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大尺寸鑄造砂型高效增材制造工藝與裝備可以單獨申報。

1.6個性化植入假體增材制造關鍵技術(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針對植入假體和精準診療輔助裝置個性化制造的需求,研發符合臨床診療需要的個性化假體的快速建模、分析軟件和增材制造工藝軟件;研制支持良好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增材制造裝備;開展醫學臨床應用研究,建立增材制造個性化假體的質量標準規范。

考核指標:工藝裝備支持3種以上個性化假體的成形;個性化假體的設計制造時間不超過72h;不少于50例的臨床試用或應用。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5項

有關說明:臨床應用單位牽頭、產學研聯合申報,強化各主體的優勢作用。

1.7基于互聯網的3D打印制造創新應用(應用示范) 研究內容:針對創新創意設計和產品快速原型設計的需求,研究基于Web的三維輕量化建模技術,開發大眾參與的3D打印創新創意設計軟件,開發支持產品個性定制化設計、設計師協同創意設計以及3D打印的云服務應用平臺;針對教育、文化創意、

— 7 —

消費品等領域的需求,開發低成本、網絡化、智能化多材質彩色3D打印設備,并實現產業化應用。

考核指標:(1)面向3D打印的云服務平臺指標:支持在線個性化定制、創新創意設計、訂單交易等功能,提供20種以上相關云服務,支持1萬人以上同時在線,實現初期注冊用戶10萬人以上用戶規模,形成不少于500個應用案例。(2)普及型智能彩色3D打印機研制及其產業化指標:自主研制低成本、多用途、網絡化、智能彩色3D打印設備,實現市場銷售2000臺以上。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面向3D打印的云服務平臺3項、普及型智能彩色3D打印機研制及其產業化5項。

經費配套:其他經費與中央財政經費比例不低于2:1 有關說明:面向3D打印的云服務平臺和普及型智能彩色3D打印機研制及其產業化可以單獨申報;企業牽頭申報。

2.激光制造

2.1 大功率激光焊接機理研究(基礎前沿類)

研究內容: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研究激光焊接能量耦合機理,探索羽輝形成機制及其對光束傳輸與吸收的影響規律,揭示厚壁構件超窄間隙大功率激光焊接的焊縫熔池熔體非平衡凝固過程及接頭組織特征與形成規律;研究激光焊接冶金特性,發展超厚超窄間隙激光焊接優質焊縫凝固組織控制新方法及焊縫組織性能同 — 8 —

步調控新技術。

考核指標:突破厚度≥100mm厚板超窄間隙焊接;高強鋼、鋁合金等典型材料焊態接頭強度系數≥90%;完成2項以上工業應用。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1-2項

有關說明:優先支持結合國家重大工程需求,開展產學研合作研究。

2.2 高性能激光晶體制造工藝與裝備(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面向制造用先進激光器的重大需求,研究激光晶體/光學晶體與激光器性能參數的關聯性,掌握以過氧化物為代表的高熔點激光晶體生長工藝、制備技術及制造裝備集成技術;研究晶體加工表面損傷機理、表面完整性加工新工藝、控制技術以及加工技術;發展激光晶體/光學晶體高效低損傷超精密磨削、拋光等裝備集成技術。

考核指標:研發高熔點過氧化物激光晶體制備工藝與裝備,支持最高可生長晶體熔點不低于2400°,可生長激光晶體尺寸大于30mm×30mm;研發激光晶體/光學晶體加工工藝與裝備,加工粗糙度Ra≤1nm、面型精度pv≤λ/6。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1-2項

2.3制造用工業化皮秒/飛秒激光器技術(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 9 —

研究內容:針對精細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需求,研究高重復頻率皮秒/飛秒激光的產生、放大、傳輸、操控等技術,探索激光時間、空間分布變換等關鍵物理機制和過程;研發關鍵功能器件,開展激光振蕩輸出、功率提升、光束質量控制、頻率變換等關鍵技術研究,提出功率和穩定性提升的方案;發展工業化皮秒/飛秒激光器系統集成和模塊化組裝技術。

考核指標:開發出高可靠性120W皮秒激光器與40W飛秒激光器,單脈沖能量大于50μJ;解決80W皮秒激光器與30W飛秒激光器產品化問題;項目驗收時實現制造用的皮秒激光器200套/飛秒激光器100套以上的銷售量。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1-2項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申報。

2.4復雜構件表面的激光精細制造工藝與裝備(重大共性關鍵技術類)

研究內容: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突破激光光束路徑規劃及高速掃描、激光制造裝備在線監測與補償、光學檢測輔助柔性夾持定位等關鍵技術;研制激光光束空間高速傳輸定位、光束空間指向/功率實時校正等機構;研究面向航天典型零件表面圖案激光精密加工、航空復雜構件的激光修理及環型薄壁化銑件激光刻型等技術與工藝;研究成套多軸光、機制造裝備系統集成。

— 10 —

考核指標:研制復雜圖案精密加工、構件修理、環型薄壁化銑件刻型等不少于3類高端激光制造工藝與裝備。圖案制造尺寸誤差小于0.02mm(以1m2全復雜圖案考核);零件特征結構修理尺寸誤差小于0.005mm;第2次重復刻型精度誤差小于0.06mm(以直徑1m以上環型薄壁件考核);在工程中得到實際應用。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1-2項

有關說明:優先支持緊密圍繞航空航天等國家重大工程需求的產學研用合作研發。

2.5激光強化技術重大工業示范應用(應用示范類) 研究內容:面向航空航天、交通等關鍵部件長壽命及其它高性能需求,研究激光光路控制、加工過程的多自由度運動規劃、關鍵零件激光掃描基準面的三維坐標定位、激光掃描跟蹤、質量在線檢測等關鍵技術;研究零件強化過程工藝參數優化的控制方法,進行高可靠性激光強化裝備集成研發,建立激光強化工藝數據庫,形成工藝規范和標準。

考核指標:針對至少2個應用領域,研發不少于2類激光強化處理的成套工藝與裝備,典型構件硬度提升20%以上、疲勞強度提高15-30%及以上、強化結構件壓應力層深度最大1.5mm、葉片表面最大殘余壓應力800MPa,提高壽命80%以上;軌道激光強化處理最大速度不低于50m/h,激光強化后提高鐵軌道耐磨壽命

— 11 —

10 倍以上。在典型企業示范應用。

實施年限:5年 擬支持項目數:2項

經費配套:其他經費與中央財政經費比例不低于2:1 有關說明:企業牽頭申報;優先支持與航空航天、交通等領域國家重大需求緊密結合的產學研團隊;企業牽頭申報。

— 12 —

第四篇:美國增材制造實驗室匯總

OFweek3D打印網

美國增材制造實驗室匯總

美國大學研究室主要是以基礎研究為主,這些高校研究的資金主要來自NASA、能源部等大財主。金屬材料3D打印大熱,“2020年之前通用航空公司將制造出10萬個增材零件”

在金屬材料研究方面,美國的優勢并不像高分子材料、納米材料等其他新材料的那樣明顯,其最發達的是金屬材料在軍事和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眾所周知,美國的軍事、航空航天實力全球第一,這也得益于美國在這兩個領域全球領先的金屬材料研發能力。近年來,增材制造(即3D打印)迅速升溫,美國也于2012年10月在俄亥俄州揚斯頓成立了首個世界前沿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NAMII),以鞏固其在增材制造領域的優勢。

在國家研究室方面,除了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埃姆斯國家實驗室、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等享譽全球的國家實驗室,還有美國金屬加工技術國家中心等專門從事金屬材料研究室以及新近成立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

美國的大學研究室主要是以基礎研究為主。除了知名的MIT、西北大學等老牌材料工程名校,還有側重金屬材料研究的康涅狄格大學等,這些高校研究的資金主要來自NASA、能源部等大財主。金屬材料研究大名鼎鼎的公司,則主要是波音、通用等。

大學研究室:

MIT發現金屬材料自我修復

大學方面,麻省理工學院、西北大學、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都是傳統的材料科學工程研究頂尖院校,這些大學在細分的金屬材料方面也有著較深的研究底蘊。

在全美高校之中,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專業全美排名第一。除了前期介紹過的納米技術實驗室、先進材料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還擁有一個快速成型實驗室(RFL),主要進行金屬材料等的快速成型試驗。該實驗室始建于2007年,初始啟動資金來自于Lord Foundation。目前,該實驗室RFL擁有數控銑床和車床,兩個3D打印機,激光切割機,和一個CAD/CAM工作站。

自然界中的生物體在遭受損傷時具有自我康復的功能,但你一定沒聽過金屬材料也能自我修復。

日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材料工程系的邁克爾·戴姆克維茲教授和研究生徐國強在一項金屬特性實驗中意外發現受損的金屬也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并通OFweek3D打印網

OFweek3D打印網

過計算機模型重現了這一修復機制。發現這個機制后,MIT的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研究如何設計出相應的金屬合金,以便在特殊應用條件下產生自我修復的功能。“我們為之打開了通途,如何設計出可以自我復原的金屬材料不會太久。”上述研究人員稱。

西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排名全美第二,其材料系與阿貢國家實驗室廣泛合作,尤其是光電子材料和納米材料方面。西北大學的金屬材料包括:形狀記憶合金(生物醫學植入物)、輕型車輛和高溫引擎的多元合金、金屬間化合物合金的儲氫、電子顯微技術的高級特征、合金中納米析出相的原子探針研究等。

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位列美國前三。該學校除了擁有數個全球頂尖的納米材料實驗室,還擁有眾多與金屬材料研究相關的實驗室,包括材料研究實驗室(MRL)、多功能材料和結構中心(Cemmas)、節能材料中心(CEEM)、復合材料研究所(Los Alamos)、先進材料中心(MC-CAM)、國際材料研究中心(ICMR)等。

其中,材料研究實驗室是世界公認的五大材料研究中心之一,研究范圍寬廣,在全球范圍內影響力巨大。復合材料研究所(Los Alamos)則是加州大學圣芭芭拉分校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合作成立研究項目,主要從事金屬復合材料和工程材料方面的研究。此外,先進材料中心(MC-CAM)則是與日本三菱化學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合作成立的研究機構。

賓夕法尼亞大學,主要研究如何研發新型高強度、高韌性合金材料,致力于金屬間化合物的基礎系統研究,比如鈦鋁合金和銀鉬合金等。

此外,康涅狄格大學、密歇根理工大學、田納西大學、奧本大學、新墨西哥礦業技術學院、密蘇里大學-羅拉分校、普渡大學、凱斯西儲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伍斯特理工學院等院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名氣雖不如MIT等名校,但這些學校的材料工程偏重金屬材料的研究,各有千秋。

康涅狄格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IMS)成立于1965年,是一個先進材料研究中心,研究所占地面積達80000平方英尺。該研究所材料科學方面的研究橫跨金屬聚合物、金屬納米材料、生物醫學金屬材料等領域。此外,該研究室擁有一系列生物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加工、金屬機械材料測試、核磁共振及磁檢測、金屬粉末特征等相關的先進研究儀器設備。

“美國學校做的也都是基礎方面的研究為主,很多學校研究資金的來源都是NASA。”一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機械與宇航工程系研究員表示,“就增材制造(3D打印)涉及的金屬材料方面,美國做得比較好的學校有德雷克賽爾大學、密蘇里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等。”

“在以上大學中,德雷克賽爾大學的鈦合金、鎂合金研究比較出色,鈦合金可用于人造植入物,鎂合金可以溶解,用于飛機制造。密蘇里大學準備要做這方面的研究,最近剛爭取到資金支持;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發了10年的鈦合金,但沒什么特別的成果。”上述研究員進一步表示。

OFweek3D打印網

OFweek3D打印網

國家實驗室:美國國家

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陣容龐大

在美國,除了世界鼎鼎有名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埃姆斯國家實驗室、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設有專門的研究金屬材料團隊之外,還有一些并不耳熟能詳但是在高端金屬研究領域極具地位的研究所,其中包括美國金屬加工技術國家中心(NCEMT)、美國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下設一個專門的材料科學和技術部,該部門是由之前的凝聚態物質科學部和金屬與陶瓷部整合而成的,金屬方面的研究涉及合金、材料在極端環境,如高溫、強腐蝕性介質、強輻射下的交互以及材料的物理應用,其中包括材料的超導、熱電、儲氫、光電催化、能源存儲性能等。

埃姆斯國家實驗室材料制備中心(MPC)對金屬的研究開發業界知名的,在2013年1月份,美國能源部宣布在該實驗室設立重要材料研究所(CMI),主要目的是解決維護美國能源安全所需的稀土金屬和其他材料短缺的問題。

美國金屬加工技術國家中心專業研究范圍包括金屬的澆鑄、半固態、成型、焊接和粉末冶金,其中粉末冶金等靜壓技術的研究處于前沿。

“鈦合金在航空航天領域用得比較多,現在可以用激光以及電子束加工成型,這些金屬加工技術是這幾年才興起來的。”前述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向記者表示。

而這位研究員提到的用激光和電子束加工成型的技術正是近年來炒得火熱的3D打印,也叫做增材制造。作為科技強國,美國在這方面自然不甘人后,2012年10月,美國在俄亥俄州揚斯頓成立了首個世界前沿的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NAMII)。

美國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所由來自行業、學術界、政府和勞動力發展資源領域的成員組成,是奧巴馬政府提議在全國建立的15個制造業創新學院的一個。

目前該研究所至少擁有85家公司,主要包括全球知名的特種金屬生產商阿勒格尼技術公司、馬丁航空公司,以及3D打印公司ExOne公司、波音公司、通用動力、通用電氣、IBM等企業,此外,還包括至少13所研究型大學,主要有卡內基-梅隆大學,凱斯西儲大學,肯特州立大學,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羅伯特莫里斯大學,美國里海大學、阿克倫大學,匹茲堡大學、揚斯頓州立大學以及9個社區學院和18個非營利機構。

研究所所有成員的目標是將3D打印技術轉變成美國制造技術的主流,而研究所的主管愛德華·莫里斯也表示,美國國家增材制造研究所正探索方法,把美國制造業再次轉變成主導全球經濟的力量。

公司研究室:3D打印

OFweek3D打印網

OFweek3D打印網

改變公司金屬加工方法

學術、研究和商業形成一體,相輔相成,不僅是美國眾多高校研究所和國家實驗室運營模式,美國很多大型公司的研究和生產相結合的模式也日臻成熟,波音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是當之無愧的典型。

美國波音公司是世界上航空航天領域規模最大的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商,也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主要服務提供商。除了設計和生產我們所熟知的民用飛機外,同時也是軍用飛機、衛星、導彈防御、人類太空飛行和運載火箭發射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先者,而且還處于無人駕駛系統軍事技術領域的前沿。

波音公司研發機構命名為鬼怪工程部(Phantom Works),與該研究部產生的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相互映襯。

在美國,有4000多名波音員工投身其中成為波音特種工程師,從事著近500個高科技項目的研究。鬼怪工程部的制造加工團隊曾率先使用高速加工、攪拌摩擦連接、自動化纖維放置和樹脂膜注入縫合的方法生產出結構更強、質量更輕、體積巨大的整塊復合金屬結構并運用于F/A-18E/F“超黃蜂”艦載戰斗機上。

另外一個非常重視前沿金屬材料研發和生產的公司是通用電氣。打開通用電氣公司的增材制造主頁,“增材制造正在重塑我們的工作方式”的標語赫然出現。目前,通用電氣公司使用了超過300件的3D打印器材。

通用電氣研究增材制造有20多年之久,其公司著名的全球研發中心下面專門設有一個增材制造實驗室,團隊里面包含600名工程師,分布在世界21個點,主要專注于新合金的開發、擴充、加工和運用。

OFweek3D打印網

第五篇:山東增材制造項目申報材料(申請報告)

山東增材制造項目

申報材料

僅供參考

報告說明—

增材制造(又稱 3D 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將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產生深刻影響,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

該增材項目計劃總投資 13997.66 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 10820.72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 77.30%;流動資金 3176.94 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22.70%。

達產年營業收入 24530.00 萬元,總成本費用 18730.16 萬元,稅金及附加 266.03 萬元,利潤總額 5799.84 萬元,利稅總額 6865.85 萬元,稅后凈利潤 4349.88 萬元,達產年納稅總額 2515.97 萬元;達產年投資利潤率41.43%,投資利稅率 49.05%,投資回報率 31.08%,全部投資回收期 4.72年,提供就業職位 482 個。

2018 年我國增材制造產業規模有望達到 18.3 億美元左右。另據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統計,2018 年中國增材制造產業增速維持在 25%以上,同時提供增材制造服務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 500 家。

目錄

第一章

概況

第二章

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第三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項目市場分析

第五章

項目建設內容分析

第六章

項目選址說明

第七章

土建方案

第八章

項目工藝先進性

第九章

環境保護分析

第十章

項目安全衛生

第十一章

風險防范措施

第十二章

項目節能情況分析

第十三章

項目實施進度

第十四章

項目投資計劃方案

第十五章

項目經濟效益

第十六章

評價結論

第十七章

項目招投標方案

第一章

概況

一、項目提出的理由

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俗稱 3D 打印,融合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與成形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以及醫用生物材料,按照擠壓、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制造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對原材料去除-切削、組裝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種“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從無到有。這使得過去受到傳統制造方式的約束,而無法實現的復雜結構件制造變為可能。

3D 打印技術,又稱增材制造技術,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體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先進材料技術、數字制造技術的密切結合,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項目概況

(一)項目名稱

山東增材制造項目

(二)項目選址

xxx 產業基地

山東省,中國華東地區的一個沿海省份,簡稱魯,省會濟南。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北緯 34°22.9′-38°24.01′,東經 114°47.5′-122°42.3′

之間,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 4 省接壤。山東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東部是山東半島,西部及北部屬華北平原,中南部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貌,類型包括山地、丘陵、臺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種類型;地跨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截至 2019 年 9 月,山東省轄 16 個地級市,共 57 個市轄區、27 個縣級市、53 個縣,合計 137 個縣級行政區。664 個街道、1092個鎮、68 個鄉,合計 1824 個鄉級行政區。截至 2019 年末,山東省常住人口 10070.21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71067.5 億元,人均生產總值 70653 元。

投資項目對其生產工藝流程、設施布置等都有較為嚴格的標準化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經濟效益并綜合考慮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據項目選址的一般原則和項目建設地的實際情況,該項目選址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的要求。項目選址應符合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和項目占地使用規劃的要求,同時具備便捷的陸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場址,并且與大氣污染防治、水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相一致。

(三)項目用地規模

項目總用地面積 42507.91 平方米(折合約 63.73 畝)。

(四)項目用地控制指標

該工程規劃建筑系數 78.59%,建筑容積率 1.32,建設區域綠化覆蓋率6.07%,固定資產投資強度 169.79 萬元/畝。

(五)土建工程指標

項目凈用地面積 42507.91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積 33406.97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56110.44 平方米,其中:規劃建設主體工程 42780.17平方米,項目規劃綠化面積 3407.92 平方米。

(六)設備選型方案

項目計劃購置設備共計 94 臺(套),設備購置費 3559.59 萬元。

(七)節能分析

1、項目年用電量 1347665.06 千瓦時,折合 165.63 噸標準煤。

2、項目年總用水量 14595.50 立方米,折合 1.25 噸標準煤。

3、“山東增材制造項目投資建設項目”,年用電量 1347665.06 千瓦時,年總用水量 14595.50 立方米,項目年綜合總耗能量(當量值)166.88噸標準煤/年。達產年綜合節能量 47.07 噸標準煤/年,項目總節能率22.7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環境保護

項目符合 xxx 產業基地發展規劃,符合 xxx 產業基地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和國家的產業發展政策;對產生的各類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嚴格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內,項目建設不會對區域生態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九)項目總投資及資金構成

項目預計總投資 13997.66 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 10820.72 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 77.30%;流動資金 3176.94 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 22.70%。

(十)資金籌措

該項目現階段投資均由企業自籌。

(十一)項目預期經濟效益規劃目標

預期達產年營業收入 24530.00 萬元,總成本費用 18730.16 萬元,稅金及附加 266.03 萬元,利潤總額 5799.84 萬元,利稅總額 6865.85 萬元,稅后凈利潤 4349.88 萬元,達產年納稅總額 2515.97 萬元;達產年投資利潤率 41.43%,投資利稅率 49.05%,投資回報率 31.08%,全部投資回收期4.72 年,提供就業職位 482 個。

(十二)進度規劃

本期工程項目建設期限規劃 12 個月。

對于難以預見的因素導致施工進度趕不上計劃要求時及時研究,項目建設單位要認真制定和安排趕工計劃并及時付諸實施。

三、項目評價

1、本期工程項目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和規劃要求,符合 xxx 產業基地及 xxx 產業基地增材行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政策;項目的建設對促進 xxx產業基地增材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優化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

2、xxx 實業發展公司為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擬建“山東增材制造項目”,本期工程項目的建設能夠有力促進 xxx 產業基地經濟發展,為社會提供就業職位 482 個,達產年納稅總額 2515.97 萬元,可以促進 xxx 產業基地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和社會穩定,為地方財政收入做出積極的貢獻。

3、項目達產年投資利潤率 41.43%,投資利稅率 49.05%,全部投資回報率 31.08%,全部投資回收期 4.72 年,固定資產投資回收期 4.72 年(含建設期),項目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對各地、各部門在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提出了十條要求,包括清理規范現有針對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的準入條件、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資金等公共資源對民營企業同等對待、支持民營企業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等等。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在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方面,工信部將開展鋼鐵產能置換方案專項抽查,持續推進落后產能依法依規退出。與此同時,實施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推動制造業加快數字化轉型。

四、主要經濟指標

主要經濟指標一覽表

序號 項目 單位 指標 備注 1

占地面積

平方米

42507.91

63.73 畝

1.1

容積率

1.32

1.2

建筑系數

78.59%

1.3

投資強度

萬元/畝

169.79

1.4

基底面積

平方米

33406.97

1.5

總建筑面積

平方米

56110.44

1.6

綠化面積

平方米

3407.92

綠化率 6.07%

2

總投資

萬元

13997.66

2.1

固定資產投資

萬元

10820.72

2.1.1

土建工程投資

萬元

4074.28

2.1.1.1

土建工程投資占比

萬元

29.11%

2.1.2

設備投資

萬元

3559.59

2.1.2.1

設備投資占比

25.43%

2.1.3

其它投資

萬元

3186.85

2.1.3.1

其它投資占比

22.77%

2.1.4

固定資產投資占比

77.30%

2.2

流動資金

萬元

3176.94

2.2.1

流動資金占比

22.70%

3

收入

萬元

24530.00

4

總成本

萬元

18730.16

5

利潤總額

萬元

5799.84

6

凈利潤

萬元

4349.88

7

所得稅

萬元

1.32

8

增值稅

萬元

799.98

9

稅金及附加

萬元

266.03

10

納稅總額

萬元

2515.97

11

利稅總額

萬元

6865.85

12

投資利潤率

41.43%

13

投資利稅率

49.05%

14

投資回報率

31.08%

15

回收期

4.72

16

設備數量

臺(套)

94

17

年用電量

千瓦時

1347665.06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14595.50

19

總能耗

噸標準煤

166.88

20

節能率

22.73%

21

節能量

噸標準煤

47.07

22

員工數量

482

第二章

項目建設單位基本情況

一、項目承辦單位基本情況

(一)公司名稱

xxx 有限公司

(二)公司簡介

展望未來,公司將圍繞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在“夢想、責任、忠誠、一流”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圍繞業務體系、管控體系和人才隊伍體系重塑,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和管理及業務模式的創新,加強團隊能力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供應鏈管理平臺。

公司是強調項目開發、設計和經營服務的科技型企業,嚴格按照高新技術企業規范財務制度。截止 2017 年底,公司經濟狀況無不良資產發生,并嚴格控制企業高速發展帶來的高資產負債率。同時,為了創新需要及時的資金作保證,公司對研究開發經費的投入和使用制定了相應制度,每季度審核一次開發經費支出情況,適時平衡各開發項目經費使用,最大限度地保證開發項目的資金落實。

二、公司經濟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實業發展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2360.38 萬元,同比增長29.50%(5094.34 萬元)。其中,主營業業務增材生產及銷售收入為17954.60 萬元,占營業總收入的 80.30%。

上年度營收情況一覽表

序號 項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計 1

營業收入

4695.68

6260.91

5813.70

5590.10

22360.38

2

主營業務收入

3770.47

5027.29

4668.20

4488.65

17954.60

2.1

增材(A)

1244.25

1659.01

1540.50

1481.25

5925.02

2.2

增材(B)

867.21

1156.28

1073.69

1032.39

4129.56

2.3

增材(C)

640.98

854.64

793.59

763.07

3052.28

2.4

增材(D)

452.46

603.27

560.18

538.64

2154.55

2.5

增材(E)

301.64

402.18

373.46

359.09

1436.37

2.6

增材(F)

188.52

251.36

233.41

224.43

897.73

2.7

增材(...)

75.41

100.55

93.36

89.77

359.09

3

其他業務收入

925.21

1233.62

1145.50

1101.45

4405.78

根據初步統計測算,公司實現利潤總額 5412.82 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1291.11 萬元,增長率 31.32%;實現凈利潤 4059.61 萬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 545.00 萬元,增長率 15.51%。

上年度主要經濟指標

項目 單位 指標 完成營業收入

萬元

22360.38

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萬元

17954.60

主營業務收入占比

80.30%

營業收入增長率(同比)

29.50%

營業收入增長量(同比)

萬元

5094.34

利潤總額

萬元

5412.82

利潤總額增長率

31.32%

利潤總額增長量

萬元

1291.11

凈利潤

萬元

4059.61

凈利潤增長率

15.51%

凈利潤增長量

萬元

545.00

投資利潤率

45.58%

投資回報率

34.18%

財務內部收益率

20.11%

企業總資產

萬元

23555.73

流動資產總額占比

萬元

29.57%

流動資產總額

萬元

6965.56

資產負債率

21.76%

第三章

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增材項目背景分析

2018 年我國增材制造產業規模有望達到 18.3 億美元左右。另據中國增材制造產業聯盟統計,2018 年中國增材制造產業增速維持在 25%以上,同時提供增材制造服務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 500 家。

事實上,中國增材制造技術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從基礎理論研究到關鍵設備的自主研發再到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都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

在我國,增材制造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生態鏈。經過相關查閱資料,當下業界對增材制造技術的生態鏈有兩種表述,一種是增材制造技術的生態鏈主要涉及逆向工程、軟件提供商、服務提供商、系統提供商和材料五個部分;另一種是將增材制造技術的生態鏈概括為上游、中游、下游三層。其中,上游為增材制造

材料與軟件的研發制造層,中游為增材制造設備研發制造層,下游為面向消費者和企業的應用層。

材料是增材制造技術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材料的性能決定了增材制造能否有更廣泛的應用。發展至今,增材制造的材料種類已從過去的塑料成型擴展到了樹脂、石墨、陶瓷、金屬以及有機生物材料。根據 3D 科學谷的市場調研,當前中國增材制造市場在樹脂、尼龍、PLA、鈦合金、不銹鋼等材料的需求上占主導地位。

總體上,我國增材制造材料發展較為迅速,生產商大都圍繞增材制造設備以及應用展開對材料體系的研制,另外還有一些從事化工龍頭的企業加入。

目前,國內從事增材制造材料生產的代表企業有銀禧科技(塑料)、瑞熙鈦業(鈦及鈦合金)、鉑力特(金屬)、飛而康(金屬)、華曙高科(尼龍和金屬)、聯泰科技(樹脂)、極光爾沃(PLA)、閃鑄科技(ABS 和 PLA)、金石三維(光敏樹脂和 ABS)、盈普(高分子粉體)、中瑞科技(樹脂、金屬、尼龍、陶瓷、覆膜砂等)、迅實科技(光敏樹脂和光固化蠟)、長朗科技(熱塑性塑料)、敬業增材(金屬粉末)、賽隆金屬(金屬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光華偉業(PLA)、萬華化學(光敏樹脂和 TPU)、捷諾飛(生物材料)等。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增材制造軟件依然是我國整個增材制造技術生態鏈發展的短板。盡管我國已經意識到軟件在增材制造過程中的重要性,但我國的增材制造軟件開發,在學術方面,更多是集中在科研課題和國家重點項目上;商業方面,通用型的增材制造軟件我國依然匱乏,期待未來能有國有軟件廠商能打破這一僵局。

當前光固化的設備占據中國市場主流,占比為 39.8%,其次是選擇性激光熔化及材料擠出設備。事實上,自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 SLA 成型技術發展以來,國內外已經出現了十幾種不同的增材制造成型技術,目前在我國主流的增材制造技術包括 SLA 技術、SLM 技術、SLS 技術、DLP 技術、FDM 技術、LMD 技術等。

具體而言,國內 SLM 設備制造的廠商主要包括鉑力特、永年激光、漢邦科技、金石三維、易加三維、數造科技、西帝摩等;SLS 設備制造廠商以銀禧科技、華曙高科、華科三維、盈普、中瑞科技、隆源成型、易博三維等為代表;SLA 設備制造廠商主要有聯泰科技、極光爾沃、中瑞科技、金石三維、數造科技、長朗三維等;DLP 設備制造廠商則以黑格科技、創必得、大族激光、閃鑄科技、迅實科技、先臨三維、恒通等為代表;FDM 設備制造的典型廠商有弘瑞、創必得、西通電子、德迪、

先臨三維、長朗三維等;LMD 設備制造的廠商代表有煜宸激光、鑫精合、輝銳集團、天弘激光等。

中國增材制造技術正處于快速發展初期,整個行業“小而散、同質化”的現象較為嚴重,即企業數量越來越多,但真正上規模的少,大部分企業都是在靠賣設備生存。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增材制造生態鏈建設在材料、軟件、成型技術、服務等指標上還有很大差距。

因此,我國增材制造技術的規?;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圍繞增材制造技術的生態鏈,接下來幾年會有更多的企業通過不斷攻克新技術、建立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引導增材制造技術進一步向生產制造方向演化。同時,隨著物聯網、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未來增材制造有望真正以附加值創造的方式與傳統制造業深度結合,重塑企業的競爭力。

二、增材項目建設必要性分析

增材制造(又稱 3D 打印)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將對傳統的工藝流程、生產線、工廠模式、產業鏈組合產生深刻影響,是制造業有代表性的顛覆性技術。

3D 打印的工作原理是以計算機三維設計模型為藍本,通過軟件將其離散分解成若干層平面切片,由數控成型系統利用激光束、熱熔噴嘴等方式將材料進行逐層堆積黏結,疊加成型,制造出實體產品。

3D 打印行業產業鏈從上中下游來看,上游為塑料、金屬、蠟、石膏、砂等其他各種材料。中游為 3D 打印設備及技術,下游則為制造、醫療、建筑、軍事等應用領域。

上游:塑料、金屬、蠟、石膏、砂等其他各種材料。不同的 3D 打印技術,對材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光聚合成型主要以液態光敏樹脂為主要材料;顆粒物成型的主要材料為金屬、塑料、陶瓷等;而熔融層積型的適用材料為塑料等混合物。

中游:3D 打印的中游為設備研發及制造。目前,3D 打印設備主要分為桌面級和工業級兩種。桌面級是 3D 打印技術的初級階段,可以直觀地闡述 3D 打印技術的工藝原理;工業級的 3D 打印設備主要分為快速原型制造和直接產品制造,兩者在打印速度、精確度、尺寸等方面各有不同。

下游:主要是 3D 打印服務,延伸到各個細分的實際應用方向,其中包括制造、醫療、軍事、建筑等領域均有所應用。隨著 3D 打印行業的快速發展,3D 打印技術應用場景將不斷拓展。

2018 年中國 3D 打印市場規模達到 23.6 億元,同比增長近 42%。伴隨著中國 3D 打印技術的相應成熟,在航天航空,汽車等行業需求將持續增加,預計 2019 年中國 3D 打印市場規模將近 30 億元。

3D 打印機主要分為消費級和工業級。工業級 3D 打印機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醫療等領域廣泛應用。目前,工業級 3D 打印機在國內 3D 打印市場結構中,從銷售收入來看占比遠超消費級 3D 打印機。

我國高度重視增材制造產業,計劃到 2020 年,增材制造產業年銷售收入超過 200 億元,年均增速在 30%以上。關鍵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同步發展水平,工藝裝備基本滿足行業應用需求,生態體系建設顯著完善,在部分領域實現規?;瘧?,國際發展能力明顯提升。

第四章

項目市場分析

一、增材行業分析

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俗稱 3D 打印,融合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材料加工與成形技術、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通過軟件與數控系統將專用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以及醫用生物材料,按照擠壓、燒結、熔融、光固化、噴射等方式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

物品的制造技術。相對于傳統的、對原材料去除-切削、組裝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種“自下而上”通過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從無到有。這使得過去受到傳統制造方式的約束,而無法實現的復雜結構件制造變為可能。

自 1986 年,美國科學家 CharlesHull 獲得 SLA 技術發明專利,并成立全球首家增材制造公司 3DSystems 開始,3D 打印產業拉開了帷幕。

3D 打印是集材料、3D 打印設備研發以及下游應用的產業。上游為3D 打印材料研發制造層,包括輔助運行(三維掃描儀、控制軟件等)、基礎配套(步進電機、芯片等)和打印材料(鈦合金、金屬粉、尼龍材料等)。中游為 3D 打印設備研發制造,下游為應用領域,3D 打印主要應用場景于航空航天、模具鑄造、生物醫療、汽車領域等。

3D 打印設備主要分為桌面級和工業級兩種。桌面級是 3D 打印技術的初級階段和入門階段,能夠很直觀地闡述 3D 打印技術的工藝原理。工業級的 3D 打印機主要分為快速原型制造和直接產品制造兩種。兩者在打印精度、速度、尺寸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其中,打印支撐和打印實體可分參數打印的設計是區分工業機和桌面機的最重要標志。

3D 打印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技術。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以可用的材料的方式,并以不同層構建創建部件。3D 打印常用材料有尼龍玻纖、

耐用性尼龍材料、石膏材料、鋁材料、鈦合金、不銹鋼、鍍銀、鍍金、橡膠類材料。

由于我國近年才引入 3D 打印技術,與國外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全球已經發展至金屬 3D 打印、高分子 3D 打印、陶瓷 3D 打印以及生物3D 打印技術,我國則主要在層壓、激光燈。不過近年來我國生物 3D 打印技術不斷獲得突破,推進了 3D 打印醫療器械、人工組織器官的臨床轉化進程。

我國 3D 打印從 1988 年發展至今,呈現出不斷深化、不斷擴大應用的態勢。2015-2017 年的 3 年間,中國 3D 打印產業規模實現了翻倍增長,年均增速超過 25%。2017 年,中國 3D 打印領域相關企業超過500 家,產業規模已達 100 億元,增速略微放緩至 25%左右,但仍高于全球 4 個百分點。2018 年上半年,中國 3D 打印產業維持 25%以上增速,2018 年整體規模有望達到 18.3 億美元。

3D 打印應用領域廣泛,其在下游應用行業和具體用途領域的分布反映了這一技術具有的優勢和特點,同時也反映了這一技術的局限和在發展過程中尚需完善的地方。3D 打印機需求量較大的行業包括政府、航天和國防、醫療設備、高科技、教育業以及制造業。目前,應用領

域排名前三的是工業機械、航空航天和汽車,分別占市場份額的 20.0%、16.6%和 13.8%。

從 3D 打印機類型來看,2017 年,國內桌面 3D 打印機出貨量增長27%,其中約 95%是個人或桌面打印機,工業級 3D 打印機出貨量雖只增加了 5%。但從銷售收入來看,工業級 3D 打印機占總收入的 80%。所以,雖然消費級設備支撐了出貨量,但工業級設備支撐了整個行業的銷售收入,未來工業級 3D 打印設備是行業收入增長的主力軍。

近幾年來,我國 3D 打印市場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態勢。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想要分這塊大蛋糕,紛紛進入該領域,目前中國所有 3D 打印相關企業中,約有 46.9%是 2016 年以后進入 3D 打印市場的。當前中國市場的主流設備品牌包括聯泰、EOS、華曙、鉑力特、3DSystems、GE、Stratasys、惠普等,多為國外品牌。

我國 3D 打印產業雖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關鍵技術滯后、關鍵裝備與核心器件嚴重依賴進口的問題依然較為突出。此外,中國的專用材料發展滯后,目前國內只開發出鈦合金、高強鋼等幾十種金屬,材料成形品性能普遍不高。而行業領軍企業及巴斯夫等材料企業紛紛布局專用材料領域,突破一批新型高分子復合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生物活性材料、陶瓷材料等專用材料。

二、增材市場分析預測

3D 打印技術,又稱增材制造技術,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體現了信息網絡技術與先進材料技術、數字制造技術的密切結合,是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傳統鑄造技術相比,3D 打印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不需要模具即可實現各種形狀產品的制造。因此,3D 打印技術特別適合應用于利用模具鑄造困難、形狀復雜、個性化強的產品。傳統制造技術中,單個模具價格很高、加工周期長,但使用模具有助于提高產品的一致性,便于流水線生產,降低批量生產的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研發階段產品外形常需多次調試,研發階段所用模具無法應用于隨后的生產中,故模具的使用也大大提高研發成本。3D 打印技術特別適合此類產品的研發,大大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對于一切外形定制化、個性化的產品,3D 打印技術均顯示出巨大優勢。目前,3D 打印技術已被應用于醫療、模型制造、復雜零件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表現出巨大潛力。從以上意義上講,3D 打印技術的出現,首先是一種生產方式的創新,解決了傳統鑄造弊端及其無法解決的問題。

從更廣闊的層面思考,3D 打印技術更是一種革命。3D 打印技術的應用可滿足消費者的定制化需求,將其與互聯網、物聯網、智能物流結合,則有可能催化產生全新的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

在傳統生產方式的前提下,每個產業存在從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品牌商→分銷商→零售商→消費者的價值鏈條,在這樣的鏈條中,每一個節點滿足其下一個節點的需求,最終由零售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由消費者產生的消費需求無法直接傳導至生產商。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理念的成熟,目前已允許消費者將消費需求直接傳導給生產商、品牌商,甚至原材料供應商。3D 打印的廣泛應用,恰能幫助上述信息的直接傳導產生直接的價值,即每個節點可能直接為消費需求負責,從而形成有別于傳統“價值鏈”的“價值網”。

由價值鏈向價值網轉變,是在當今市場、科技等大背景下的必然趨勢,而缺少了 3D 打印技術,此轉變無法實現。

目前,3D 打印技術仍處于技術發展階段;也由于受到技術的限制,3D 打印對新的商業模式參與仍較少。整個 3D 打印市場可分為上游 3D打印原材料、中游 3D 打印機制造、下游 3D 打印服務、以及外圍技術培訓等。

對于一個較成熟的產業,往往是由下游需求帶動上游的供應,繼而帶動周邊產品;而對于技術仍處于發展當中、市場仍待發育的 3D 打印產業來講,境況有所不同,即:目前 3D 打印的發展仍然受到 3D 打印原材料發展及 3D 打印機技術發展的制約??捎玫脑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對應可用的 3D 打印技術,進而決定了相關產品可應用于何種領域;某些領域雖然也符合定制化、個性化等特征,但由于其對應的原材料無法在現有的 3D 打印技術下進行加工,市場就無法放開。例如,鋁合金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結構材料,但目前可用于 3D 打印的鋁合金僅 1-2 種。

原材料的發展仍是制約 3D 打印技術廣泛應用的主要因素。按照所使用的原材料不同,可將 3D 技術分為金屬 3D 打印、高分子 3D 打印、陶瓷 3D 打印、生物 3D 打印等。其中金屬 3D 打印技術多屬于工業級,其壁壘遠高于高分子 3D 打印;而陶瓷、生物 3D 打印技術仍多處于研發狀態。

目前無論是 3D 打印技術,還是相關市場都處于急速發展期。2011年全球 3D 打印行業整體收入約 17.14 億美元,到 2015 年行業整體收入已達到 51.65 億美元,近五年年均增速超過 30%。未來幾年高增速有望持續,到 2018 年,全球 3D 打印行業整體收入將超過 100 億美元,

我國 3D 打印市場有望超過 100 億人民幣;目前正是布局 3D 打印產業的最佳時期。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上游 3D 打印材料和中游 3D 打印設備制造的產值分別占整個 3D 打印市場的 37%和 39%,遠高于 3D 打印服務 24%。這一分布特征也表現了材料和技術發展先于市場培育的特征。

在我國產業升級的大變革背景下,3D 打印技術自然而然得到國家層面的重視。特別是 2015 年工信部發布《國家增材制造(3D 打印)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首次明確將 3D 打印列入了國家戰略層面,指出對 3D 產業的發展做出了整體計劃。到 2016 年,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制造產業體系,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目前來看,3D 打印發展迅速,但也受到一定的制約,產業發展規模仍較小。根據我們的分析,原材料開發壁壘遠高于提供 3D 打印服務的壁壘,原材料的發展仍是主要的 3D 打印技術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發力原材料,特別是金屬原材料,將有可能獲得產業鏈中的最厚利潤?!秶以霾闹圃?3D 打印)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也指出,3D 打印產業的發展,應“以材料研發作為突破口,鼓勵優勢材料企業

從事 3D 打印專用材料研發和生產,針對航空航天、汽車、文化創意、生物醫療等領域的重大需求,突破一批 3D 打印專用材料。”為此,我們認為應首先看好上游材料的發展;對于下游,我們看好 3D 打印技術在附加價值更高的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的應用。

第五章

項目建設內容分析

一、產品規劃

項目主要產品為增材,根據市場情況,預計年產值 24530.00 萬元。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經濟建設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的目標,國家出臺并實施了加快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對于相關行業來說,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管理水平、籌措發展資金、參與國際分工,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尤其是隨著我國國民經濟逐漸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各行各業面臨市場國際化,相應企業將面對極具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品牌優勢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將會形成新的分配格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形成,相關行業的市場競爭愈加激烈,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求得突破,就要聘請有營銷經驗的營銷專家領銜組織一定規模的營銷隊伍,創新機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通過對國內外市場需求預測可以看出,我國項目產品將以內銷為主并

擴大外銷,隨著產品宣傳力度的加大,產品價格的降低,產品質量的提高和產品的多樣化,項目產品必將更受歡迎;通過對市場需求預測分析,國內外市場對項目產品的需求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市場銷售前景非??春?。

二、建設規模

(一)用地規模

該項目總征地面積 42507.91 平方米(折合約 63.73 畝),其中:凈用地面積 42507.91 平方米(紅線范圍折合約 63.73 畝)。項目規劃總建筑面積 56110.44 平方米,其中:規劃建設主體工程 42780.17 平方米,計容建筑面積 56110.44 平方米;預計建筑工程投資 4074.28 萬元。

(二)設備購置

項目計劃購置設備共計 94 臺(套),設備購置費 3559.59 萬元。

(三)產能規模

項目計劃總投資 13997.66 萬元;預計年實現營業收入 24530.00 萬元。

第六章

項目選址說明

一、項目選址

該項目選址位于 xxx 產業基地。

山東省,中國華東地區的一個沿海省份,簡稱魯,省會濟南。位于中國東部沿海北緯 34°22.9′-38°24.01′,東經 114°47.5′-122°42.3′之間,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 4 省接壤。山東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東部是山東半島,西部及北部屬華北平原,中南部為山地丘陵,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貌,類型包括山地、丘陵、臺地、盆地、平原、湖泊等多種類型;地跨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截至 2019 年 9 月,山東省轄 16 個地級市,共 57 個市轄區、27 個縣級市、53 個縣,合計 137 個縣級行政區。664 個街道、1092個鎮、68 個鄉,合計 1824 個鄉級行政區。截至 2019 年末,山東省常住人口 10070.21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71067.5 億元,人均生產總值 70653 元。

園區鼓勵標準廠房建設。深入推進實施 135 工程,合理確定產業園區標準廠房建設總體布局、規模以及有關配套設施。緊緊圍繞產業特性、行業特點、企業特征進行規劃建設,突出標準廠房建設的實用性。完善標準廠房集中區域內道路、電力、通訊、給排水及污水處理等基礎配套設施,滿足入駐企業生產經營基本需要。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和引導各類企業、組織及自然人投資建設產業園區標準廠房。園區建立重大項目滾動發展機制。圍繞我市“十三五”規劃和“五個一百”三年行動計劃,以民間投資為重點,謀劃重大項目庫,精心組織實施一批發展前景好、投資效益高的標桿性重大項目。開展重大項目前期攻堅行動,建

立市、縣(市、區)協同推進重大項目前期攻堅計劃機制,市級主抓 50 個左右重大項目前期,各縣(市、區)政府和各開發主體同步啟動編制本地重大項目前期攻堅計劃,全市協同推進實施 500 個左右重大項目前期。

投資項目對其生產工藝流程、設施布置等都有較為嚴格的標準化要求,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經濟效益并綜合考慮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根據項目選址的一般原則和項目建設地的實際情況,該項目選址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的要求。項目選址應符合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和項目占地使用規劃的要求,同時具備便捷的陸路交通和方便的施工場址,并且與大氣污染防治、水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保護相一致。

近年來,項目承辦單位培養了一大批精通各個工藝流程的優秀技術工人;企業的人才培養和建設始終走在當地相關行業的前列,具有顯著的人才優勢;項目承辦單位還與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緊密合作關系,并建立了向科研開發傾斜的獎勵機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對重點產品及關鍵工藝開發的獎勵。項目承辦單位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自主創新、自主研發”的理念,始終把提升創新能力作為企業競爭的最重要手段,因此,積累了一定的項目產品技術優勢。項目承辦單位在項目產品開發、設計、制造、檢測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質量保證和管理體系,通過了 ISO9000 質量體系認證,贏得了用戶的信賴和認可。

二、用地控制指標

該項目均按照項目建設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建設用地規劃設計要求進行設計,同時,嚴格按照項目建設地建設規劃部門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供的界址點坐標及用地方案圖布置場區總平面圖。

三、地總體要求

本期工程項目建設規劃建筑系數 78.59%,建筑容積率 1.32,建設區域綠化覆蓋率 6.07%,固定資產投資強度 169.79 萬元/畝。

土建工程投資一覽表

序號 項目 單位 指標 備注 1

占地面積

平方米

42507.91

63.73 畝

2

基底面積

平方米

33406.97

3

建筑面積

平方米

56110.44

4074.28 萬元

4

容積率

1.32

5

建筑系數

78.59%

6

主體工程

平方米

42780.17

7

綠化面積

平方米

3407.92

8

綠化率

6.07%

9

投資強度

萬元/畝

169.79

四、節約用地措施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承辦單位根據項目建設地的總體規劃以及項目建設地對投資項目地塊的控制性指標,本著“經濟適宜、綜合利用”的原則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投資項

目依托項目建設地已有生活設施、公共設施、交通運輸設施,建設區域少建非生產性設施,因此,有利于節約土地資源和節省建設投資。

五、總圖布置方案

1、同時考慮用地少、施工費用節約等要求,沿圍墻、路邊和可利用場地種植花卉、樹木、草坪及常綠植物,改善和美化生產環境。undefined

2、投資項目綠化的重點是場區周邊、辦公區及主要道路兩側的空地,美化的重點是辦公區,場區周邊以高大喬木為主,辦公區以綠色草坪、花壇為主,道路兩側以觀賞樹木、綠籬、草坪為主,適當結合花壇和垂直綠化,起到環境保護與美觀的作用,創造一個“環境優美、統一協調”的建筑空間。場區綠化設計要達到“營造嚴謹開放的交流環境,催人奮進的工作環境,舒適宜人的休閑環境,和諧統一的生態環境”之目的。

投資項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統,分別匯集后排入項目建設區不同污水管網。undefined

3、項目用水由項目建設地市政管網給水干管統一提供,供水管網水壓大于 0.40Mpa 可以滿足項目用水需求;進廠總管徑選用 DN300?L,各車間分管選用 DN50?L-DN100?L,給水管道在場區內形成完善的環狀給水管網,各單體用水從場區環網上分別接出支管,以滿足各單體的生產、生活、消防用水的需要;室外給水主管道采用 PP-R 給水管,消防管道采用熱鍍鋅鋼管。

投資項目生活給水主要是員工工作及休息期間的個人飲用及衛生用水,生活給水水壓 0.35Mpa。

4、

工業電視部分:在場內主要場所進行重點監視,適時錄像并存儲圖像,不僅可以了解工作人員及場內來往人員的情況,還可通過查詢錄像資料,為事故鑒定、責任劃分提供法律認可的視頻圖像證據。項目承辦單位設計提供監控系統的基本要求和配置;選用系統設備時,各配套設備的性能及技術要求應協調一致,系統配置的詳細清單及安裝、輔助材料待確定系統成套供貨商后,按技術要求由成套廠商提供;系統應由資信地位可靠、具有相關資質、有一定業績、服務良好、具有現場安裝調試、開車運行經驗、能做到“交鑰匙”工程的成套廠商配套供貨,并應對項目承辦單位操作人員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

六、選址綜合評價

投資項目用地位于項目建設地,用地周邊交通便利,由于規劃科學合理,項目與相鄰大型建筑物有一定安全距離,與周圍建筑物群體及城市規劃要求協調一致,項目施工過程中及建成運營后不會對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構成任何影響,是投資項目最為理想、最為合適的建設場所。項目承辦單位通過對可供選擇的建設地區進行縝密比選后,充分考慮了項目擬建區域的交通條件、土地取得成本及職工交通便利條件,項目經營期

所需的內外部條件:距原料產地的遠近、企業勞動力成本、生產成本以及擬建區域產業配套情況、基礎設施條件等,通過建設條件比選最終選定的項目最佳建設地點―項目建設地,投資項目建設區域供電、供水、道路、照明、供汽、供氣、通訊網絡、施工環境等條件均較好,可保證項目的建設和正常經營,所選區域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配套的生活設施為項目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第七章

土建方案

一、建筑工程設計原則

項目承辦單位本著“適用、安全、經濟、美觀”的原則并遵照國家建筑設計規范進行項目建筑工程設計;在滿足投資項目生產工藝設備要求的前提下,力求布局合理、造型美觀、色彩協調、施工方便,努力建設既有時代感又有地方特色的工業建筑群的新形象。

功能分區合理,人流、車流、物流路線清楚,避免或減少交叉。建筑布局緊湊、交通便捷、管理方便。應留有發展或改、擴建余地。應有完整的綠化規劃。

二、土建工程設計年限及安全等級

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的規定,投資項目中所有建(構)筑物均按永久性建筑要求設計,使用年限為 50.00 年。

三、建筑工程設計總體要求

項目承辦單位的建筑設計應遵守國家現行技術規范、規定,特殊建筑物按專門的技術規范、標準執行。根據需要,積極采用經過驗證的新技術和經過國家或省、部級鑒定的新材料,并盡可能利用地方建設材料;在生產工藝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采用聯合廠房,并考慮開敞與半開敞甚至露天裝置以節約項目建設投資。

四、土建工程建設指標

本期工程項目預計總建筑面積 56110.44 平方米,其中:計容建筑面積56110.44 平方米,計劃建筑工程投資 4074.28 萬元,占項目總投資的29.11%。

第八章

項目工藝先進性

一、技術管理特點

原材料倉庫按品種分類存儲;庫內原輔材料的保管應按批號分存,建立嚴格的入庫、分發制度,堅決杜絕分發差錯,堅決杜絕因混批錯號、混用原材料而造成的質量事故。

二、項目工藝技術設計方案

工藝技術生態效益與清潔生產原則:項目建設與地方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將項目建設與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納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并與區域環境保護規劃方案相協調一致;投資項目建設應與當地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相結合;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大幅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產生和對環境的壓力,項目選址應充分考慮建設區域生態環境容量。工藝技術節能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原則:項目建設中所采用的工藝技術必須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確保安全生產和清潔生產的需要;項目產品生產工藝技術要有利于環境保護,不會對生產區域內外環境質量構成危險性或威脅性影響;盡量采用節能、污染少的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從源頭上消除和控制污染源,嚴格貫徹“三同時”原則,搞好“三廢”治理;項目承辦單位要大力采用現代化的生態技術、節能技術、節水技術、循環技術和信息技術,采納國際上先進的生產過程管理和環境管理標準,要求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最佳平衡。

技術設備投資和產品生產成本低,具有較強的經濟合理性;投資項目采用本技術方案建設其主要設備多數可按通用標準在國內采購。投資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產品技術,該技術具有資金占用少、生產效率高、資源消耗低、勞動強度小的特點,其技術特性屬于技術密集型,該技術具備以下優勢:

三、設備選型方案

項目承辦單位在選擇設備時,要著眼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最大限度地保證產品質量的需要,努力提高產品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程度,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能源降低生產成本和檢測成本。

項目擬選購國內先進的關鍵工藝設備和國內外先進的檢測設備,預計購置安裝主要設備共計 94 臺(套),設備購置費 3559.59 萬元。

第九章

環境保護分析

按照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則,重點在電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裝備制造、農畜產品加工、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行業選擇一批工作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鼓勵企業采用綠色建筑技術建設改造廠房,預留可再生能源應用場所,合理布局廠區內能量流、物質流路徑,推廣綠色設計和綠色采購,開發生產綠色產品。采用先進適用的清潔生產工藝技術和高效末端治理裝備,淘汰落后設備,推廣余熱回收、水循環利用、重金屬污染減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廢渣資源化等綠色工藝路線,建立資源回收循環利用機制,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排放,實現工廠的綠色生產。鼓勵企業建立能源管理中心,開展電力需求側管理工作。

一、建設區域環境質量現狀

投資項目所在地大氣環境質量功能區劃定為Ⅱ類區,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Ⅱ級標準,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較好,符合功能區劃要求。投資項目建設地點―項目建設地主要大氣污染物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 PM10,根據當地環境監測部門連續 5.00 天監測數據顯示,項目建設區域監測到的二氧化硫、PM10 和二氧化碳濃度較低,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Ⅱ級標準要求,未出現超標現象,環境空氣質量本底值較好。

二、建設期環境保護

(一 )建設期大氣環境影響防治對策

運輸車輛不應裝載過滿并盡量采取遮蓋、密閉措施,減少沿途拋灑,同時,及時清掃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沖洗輪胎并定時灑水抵塵,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揚塵。

(二)建設期噪聲環境影響防治對策

項目建設承包單位應加強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時間,午間(12:00-14:00)及晚間(22:00-6:00)嚴禁高噪設備施工,降低人為噪聲,合理布局施工現場,嚴格按照施工噪聲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嚴格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中的有關規定,避免施工噪聲擾民事件的發生。施工機械產生的噪聲往往具有突發、無規則、不連續和高強度等特點,施工單位應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機械操作

時間的方法加以緩解,并減少同時作業的高噪施工機械的數量,盡可能減輕聲源疊加影響。

(三)建設期水環境 影響防治對策

施工現場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臨時處理設施,對含油量較高的施工機械沖洗水或懸浮物含量較高的其他施工廢水需經處理后方可排放;砂漿、石灰等廢液宜集中處理,干燥后與固體廢棄物一起處置。

(四)建設期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防治對策

由于建筑垃圾是土建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此,要求項目承辦單位和施工單位必須做好施工垃圾管理,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避免建設期間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對施工現...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政府辦黨支部工作總結下一篇:重點人員穩控工作情況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