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gpsrtk測量誤差分析

2023-06-28

第一篇:gpsrtk測量誤差分析

測量密度實驗中的誤差分析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密度”這一知識點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社會生活及現代科學技術中密度知識的應用也十分普遍,對未知物質密度的測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特別是為物理的探究式教學,自主參與式學習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值得我們認真地探索和挖掘。

在“測量物質密度”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只要求學生掌握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方法,下面就從誤差的分類和來源兩各方面來分析常見的幾種實驗方法中的誤差產生原因和減小誤差的方法。

一、誤差及其種類和產生原因:

每一個物理量都是客觀存在,在一定的條件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大小,人們將它稱為該物理量的真值。進行測量是想要獲得待測量的真值。然而測量要依據一定的理論或方法,使用一定的儀器,在一定的環境中,由具體的人進行。由于實驗理論上存在著近似性,方法上難以很完善,實驗儀器靈敏度和分辨能力有局限性,周圍環境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待測量的真值 是不可能準確測得的,測量結果和被測量真值之間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這種偏差就叫做測量值的誤差。

測量誤差主要分為兩大類:系統誤差、隨機誤差。

(一)系統誤差產生的原因:

1、測量儀器靈敏度和分辨能力較低;

2、實驗原理和方法不完善等。

(二)隨機誤差產生的原因:

1、環境因素的影響;

2、實驗者自身條件等。

二、減小誤差的方法

1、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

2、完善實驗原理和方法;

3、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三、測量固體密度

(一)測量規則固體的密度: 原理:ρ=m/V

實驗器材:天平(帶砝碼)、刻度尺、圓柱體鋁塊。 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圓柱體鋁塊的質量m;

2、根據固體的形狀測出相關長度(橫截面圓的直徑:D、高:h),

2 由相應公式(V=Sh=πDh/4)計算出體積V。

3、根據公式ρ=m/V計算出鋁塊密度。 誤差分析:

1、產生原因:(1)測量儀器天平和刻度尺的選取不夠精確;

(2)實驗方法不完善;

(3)環境溫度和濕度因素的影響;

(4)測量長度時估讀和測量方法環節;

(5)計算時常數“π”的取值等。

2、減小誤差的方法:(1)選用分度值較小的天平和刻度尺進行測量;

(2)如果可以選擇其他測量工具,則在測量體積時可以選 擇量筒來測量體積。

(3)測量體積時應當考慮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如“熱

脹冷縮”對不同材料的體積影響。

(4)對于同一長度的測量,要選擇正確的測量方法,讀數

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且要多測量幾次求平均 值。

(5)常數“π”的取值要盡量準確等。

(二)測量不規則固體的密度: 原理:ρ=m/V

實驗器材:天平(帶砝碼)、量筒、小石塊、水、細線。 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內V1;

3、用細線系住小石塊,使小石塊全部浸入水中,測出總體積V2;

4、根據公式計算出固體密度。ρ=m/V=m/(V2-V1) 誤差分析:

1、產生原因:(1)測量儀器天平和量筒的選取不夠精確;

(2)實驗方法、步驟不完善;

(3)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

2、減小誤差的方法:(1)選用分度值較小的天平和刻度尺進行測量;

(2)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和體積的順序不能顛倒;

(3)選擇較細的細線;

(4)測量體積時應當考慮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如“水

的蒸發”等因素對的體積影響。

(5)測量質量和體積時,要多測量幾次求平均值。 誤差分析:

1、產生原因:(1)測量儀器天平的選取不夠精確;

(2)實驗方法、步驟不完善;

(3)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

2、減小誤差的方法:(1)選用分度值較小的天平進行測量;

(2)測量小石塊的質量和體積的順序不顛倒;

(3)選擇較細的細線;

(4)測量體積時應當考慮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如“水

的蒸發”等因素對的體積影響、“水質(選用純凈水)” 因素對水的密度的影響等。

(5)測量質量時,要多測量幾次求平均值。

四、測量液體密度

原理:ρ=m/V 方法一:

實驗器材:天平、量筒、燒杯、水、鹽。 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

2、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調制出待測量的鹽水,用用天平測出燒 杯和鹽水的總質量m2;

3、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導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V;

4、根據公式ρ=m/V=(m2-m1)/V計算出固體密度。 誤差分析:

1、產生原因:(1)測量儀器天平和量筒的選取不夠精確;

(2)實驗方法、步驟不完善;

(3)環境溫度和濕度因素的影響;

2、減小誤差的方法:(1)選用分度值較小的天平和量筒進行測量; (2)盡量將燒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3)測量體積時應當考慮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如“水

的蒸發”等因素對的體積影響。

(4)測量質量和體積時,要多測量幾次求平均值。

說明:該試驗方法中因為無法將燒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在燒杯內壁上或多或少會殘留一些水,還有不好控制水的多少,所以實驗誤差較大,建議一般不選擇此方法測量液體密度。

方法二:

實驗器材:天平、量筒、燒杯、水、鹽。

實驗步驟:

1、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調制出待測量的鹽水,用天平測出燒杯

和鹽水的總質量

;

;

2、將適量的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量筒中的鹽水的體積

3、用天平測出剩余的鹽水和燒杯的總質量

;

4、根據公式ρ=m/V=(m2-m1)/V計算出鹽水的密度。 誤差分析:

1、產生原因:(1)測量儀器天平和量筒的選取不夠精確; (2)環境溫度和濕度因素的影響;

2、減小誤差的方法:(1)選用分度值較小的天平和量筒進行測量;

(2)測量體積時應當考慮環境溫度和濕度等因素,如“水

的蒸發”等因素對的體積影響;

(3)測量質量和體積時,要多測量幾次求平均值。

以上就是初中階段測量固體和液體密度的一些常用方法,以及這些實驗中產生誤差的原因和如何減小誤差的方法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當然,初中階段不要求學生對誤差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處理,但也要求學生能找出簡單的誤差原因,在教學過程教師應該對每個實驗中對產生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根據其原因提出如何來減小這些誤差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數據和結果的處理和分析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第二篇:從誤差分析談談“測量固體的密度”實驗改進期

江蘇省江陰市新橋中學(214400)徐美蓉 1“測量固體的密度”教學目標分析 《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為了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應體現物理學的本質,反映物理學對社會發展的影響;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應對未來社會挑戰的需求;應發揮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的重要作用。”此階段的物理課程,不僅應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創新意識、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等方面的培養。

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密度知識的應用》一節安排了學生實驗——測量物質的密度,要求選擇一個固體,測量其密度。要求“學會測量液體或一些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密度”、“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本課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技能,鍛煉學生的思維,還能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2“測量固體的密度”實驗設計

在社會生活和現代科學技術中,利用密度知識來鑒別物質、間接測量物體的質量或體積等,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常見的測量固體密度的方法如下(以測量小石塊的密度為例)。 2.1實驗步驟

(1)調節天平平衡,用天平測出小石塊的質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測出水的體積V1。

(3)用細線系好小石塊,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測出總體積V2。 (4)小石塊的體積為V2-V1。

2.2實驗數據記錄及處理

收集其中一組學生的實驗數據,見表1。

學生根據每次算出的小石塊的密度,求出小石塊的平均密度:

這是初中物理計算物理量時常用的計算方法,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小測量誤差。 3“測量固體的密度”實驗誤差分析

由于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條件和測量人員水平以及種種因素的局限,誤差總是存在,不可避免。在物理教學中,經常采用第一種方法來測量固體的密度,對第一種實驗方案誤差分析如下。

3.1小石塊的質量誤差分析

該實驗在測量小石塊的質量時采用的是秤量為200 g、感量為0.2 g的JPT-2型架盤天平。根據實驗方案,小石塊的質量能比較準確地被測出,但實驗數據還是有所偏差,可能是讀數時存在誤差或天平本身存在系統誤差。小石塊的質量誤差計算如下:

用貝塞爾公式計算任意一次質量測量值的標準差為:

用格羅布斯判據剔除壞數據,查表得G6=1.82,G6S=0.14 質量不確定度的A類分量為ΔA=S(m)=0.077 g 托盤天平的儀器最大允差Δ儀=0.001 g

質量的測量結果:m=(11.7±0.08) g 通過計算可知,小石塊質量的測量誤差為0.001 7,其中該誤差因素本身的誤差為0.08,相應的誤差傳遞系數為0.22。 誤差分析如下:

(1)由于天平的制造、調整和實驗時的環境、溫度等原因,一般天平的兩臂總是不嚴格相等。因此,當天平平衡時,砝碼的質量和游碼所示質量之和并不完全等于物體的質量。為消除這種誤差,可以利用杠桿原理進行檢測,求出天平臂長之比,從而做出更精確的測量。

(2)砝碼的誤差。由于使用時間長,砝碼可能在操作過程中有磨損、生銹等各種現象發生,對測量結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另外,托盤天平的靈敏度較低,也是一部分影響原因。 3.2小石塊的體積誤差分析

在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時,采用了間接測量的方法。為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改變了水的量,但從實驗數據看出,小石塊的體積每次測量的結果也有一定的誤差。而測量的體積不僅包括小石塊的體積,細線也占了一定的體積,所以測得的體積偏大。對小石塊體積的計算及其誤差分析如下:

用格羅布斯判據剔除壞數據,查表得G6=1.82,G6S=0.14 體積不確定度的A類分量為ΔA=S(V)=0.077 cm3

體積的測量結果:V=(4.6±0.3) cm3 通過計算可知:小石塊體積的測量誤差為0.16,因素本身的誤差為0.3,相應的誤差傳遞系數為0.54。 誤差分析:

(1)在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時,由于細線也占有一定的體積,導致測出的小石塊的體積存在誤差。為減少這部分誤差,細線越細越好,浸入液體中的細線越少越好,而且細線的吸水性也要進行考慮。

(2)小石塊本身可能吸附了一些雜質,對其體積的測量也有一定的影響。 3.3小石塊的密度的計算

根據測量結果,小石塊密度的置信區間為(2.3,2.7),相對不確定度為8%。據分析,體積誤差因素對實驗結果總誤差的貢獻較大。 4實驗改進

在實驗過程中,要減小實驗誤差,可以用更加精確的測量儀器,如用電子天平來測量小石塊的質量,也可以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實驗,如可以用測力計或力傳感器測量小石塊的重力,從而算出小石塊的質量。還可以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測量小石塊的重力。

根據計算,小石塊的體積誤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較大,所以在實驗時要盡量減小小石塊體積的誤差,如用較細的細繩系住小石塊、選用比較干凈的小石塊進行實驗,減少雜質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等。

除了以上方法測量小石塊的密度,還可以利用阿基米德原理來測量小石塊的密度,實驗步驟如下。

(1)用細繩系住小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上,靜止時測出小石塊的重力G。

(2)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小石塊慢慢浸沒在水中,靜止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

5結束語

本實驗方案只用了一種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也可以用力傳感器來代替彈簧測力計。由于采用了較精密的測量工具,該測量方法實驗誤差小,而且避免了細繩的體積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當然,在測小石塊重力時,繩子的重力也對測量結果有一定的影響。誤差不可避免,具體選擇哪種方法進行實驗,還要考慮學生認知特征和思維特點。

第三篇:野外地質測量中手持GPS定位的誤差分析(精)

四川測繪第29卷第1期2006年3月11 野外地質測量中手持GPS定位的誤差分析

劉少杰 宋在超 劉剛(中國地質大學,湖北武漢,430074) [摘 要]GPS在工程測量、導航定位等應用中所具有的優越性和方便性使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在野外地質測量中小巧方便的手持GPS機能夠起到輔助定點和導航的重要作用,是新時期實現現代化數字地質調查的基礎設備之一。但由于野外地形、樹木等多路徑環境因素的影響,其測量精度和應用受到限制。針對手持機的特點,通過實際測點分類統計分析各方面因素對誤差產生的影響程度,進而得出修正方案,提高測量精度和實用性。

[關鍵詞]地質測量;GPS定位;誤差分析;地形因素;數字地質調查;GeoSurvey系統[中圖分類號]P2281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8379(2006)01-0011-04 ErrorAnalysisofHandheldGPSPositioninginFieldGeologicalSurvey LIUShao-jie SONGZai-chao LIUGang (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GPSiswidelyusedmoreandmoreinprojectmeasure,navigationorientation,andsoon.Italsoplayanimportantroleinfieldworkofgeologicalmeasure.TherearekindsoferrorslimitingtheprecisionofhandheldGPSinfield.Basedonstatisticsmethod,wecananalyzetheinfluenceofdifferentaspectssuchasterrain,vegetationandtime,ofpointmeasureinfieldpractice.Andthen,wetrytofindamodifiedschemetoimprovetheprecisionofGPS. Keywords:geologicalsurvey;GPSpositioning;erroranalysis;terrainfactor;digitalgeologicalsurvey;GeoSurvey 1 引言

GPS的英文全稱是NavigationSatelliteTimingandRanging/GlobalPositioningSystem。含義就是利用導航衛星進行測時和測距,在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 時三維導航與定位,構成全球定位系統[1]。

各種類型的GPS接收機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也出現了基于藍牙無線傳輸的便攜式GPS,便于野外攜帶和觀測[2]。在利用GPS進行定位時,會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影響GPS定位精度的因素可分為以下幾大類:GPS衛星有關的因素(衛星星歷誤差、衛星鐘差等);與傳播途徑有關的因素(電離層延遲、對流層延遲、多路徑效應等);與接收機有關的因素(接收機天線相位中心偏差、接收機精度等);數據分析的軟硬件誤差等。本文探討和分析在野外地質調查工作中GPS手持機誤差產生的主要來源和具體類型,提出提高其定位精度的方法。 [4][5][6][9]

若干個樣點的坐標,并利用微地形法則將其實際位置標注在地形圖手圖上,回到室內進行計算和統計分析。實測數據記錄項目包括每個點的GPS坐標、地形、高程以及定點時的天氣和時間。同時記錄該點較其他點的特殊因素(比如某一點的植被較好)。實際操作時,利用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開發的計算機輔助地質調查系統GeoSurvey(圖1),對比計算實際點與GPS所定的點的距離誤差以及方位角誤差,然后分別得出各種地形、高程、天氣等因素對GPS定位誤差影響。以下是本次試驗流程:數據獲取y數據轉錄y統計比較y分析原因y提出校正模型。 2 試驗方案設計

本次試驗所用的手持GPS是美國麥哲倫公司(Magellan)于1999年推出的GPS315手持式儀器。其大小如同手機,重量約200克,定點經緯度顯示精確到秒級。為了分析不同因素對GPS誤差產生的

,,圖1 GeoSurvey系統的操作界面

12四川測繪第29卷第1期2006年3月

3 數據分析

按照上述方案,筆者在典型的北京周口店地區對多個樣點進行對比研究,從實際出發,針對手持 點號

NO11NO12NO13NO14NO15NO16 坐標

39b41c30dN,115b56c35dE39b41c35dN,39b41c41dE39b41c26dN,115b56c19dE39b41c32dN,115b56c13dE39b41c34dN,115b56c15dE39b41c35dN,115b56c21dE 高程(m)15117884116112148 型GPS的定位誤差進行分析。實際取得100余個點位的數據,具體如表1所示。 通過對試驗區樣本與手圖實際值的對比計算, 地形溝谷山腰,平地陡崖下山腰高地山脊 時間16:4017:0015:3815:189:1810:02 天氣陰陰陰陰晴晴 植被較好備注

表1 野外原始數據點的記錄示例

路徑效應。由于接收機周圍環境的影響,使得接收機所接收到的衛星信號中還包含有各種反射和折射信號的影響,甚至接受機無法捕獲衛星或接收不到衛星的信號,使定位精度大大降低。在城市或在野外使用GPS時,接收機有時僅僅能接收到2-4顆衛星信號(6-8顆衛星時才能做到精確定位),而且時間短促,加之手持型接收機的

定位精度一般也就在20-30m左右(排除以上因素),這樣誤差達到50米甚至近百米也就不足為奇。在地形因素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水。水面對電磁波有 圖2 極坐標系內GPS定點相對 于實際點的漂移投影散點圖

很強的反射能力,因此在湖面湖邊等處,GPS定位的精度也大打折扣。對于多路徑效應,目前在手持機方面還沒有很成熟的方法加以克服。

可以使用數據的離散程度來衡量在該種地形地貌下誤差的大小,使用統計學中的AVEDEV函數來計算某地形下數據絕對偏差的平均值。

AVEDEV:result= 在極坐標系(以距離誤差為極半徑,以方位誤差為極角)內繪出GPS定點相對于實際點的飄移投影散點圖(圖2)??梢钥闯鯣PS點相對于實際點的漂移并非雜亂無章。統計結果顯示7212%的漂移的距離誤差集中在0)80米范圍內,7210%的方位誤差集中在0)90b范圍內。誤差的這種分布規律可以認為是在影響GPS定位精度的眾多因素中有一個指導性因素的指示。 地形的影響主要是引起信號傳播過程中產生多

E x-x/n x:數據平均值,n:樣本數。

表2即反映了各地形因素下的偏差平均值。換句話說,在地形因素影響下,偏差平均值越大,數據越混亂,在這種地形下的GPS誤差也就越大。 表2 地形因素下的偏差平均值

四川測繪第29卷第1期2006年3月

(續表2) 誤差影響 地形類型

距離誤差影響的范圍(m)均值(m)距離誤差影響的平均偏差 山脊山腳山坡山腰

2512)67174513)1461330)75122313-10410 36160881045915739164

121

44351831817114196 13 方位誤差影響的平均偏差 261

4828116451111361775 圖3和圖4分別是不同地形因素下距離誤差和方位誤差的分布。從上面圖表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在各個不同地形下誤差的大小(注意:對于方位誤差,筆者在進行統計時所用的是360b角形式,這不是一種有效的分析地形因素下角度誤差的方位表示值,所以超過180b的角進行圖4的統計時使用的是其與180b的差值。所以不能單從角度的大小來衡量方位誤差的大小)。

度、緯度、高度;若只能收到3顆衛星的信號,它

只能計算出2維坐標:經度和緯度,而且這時經度、緯度也不是一個很準確的值。這時它可能還會顯示高度數據,但這數據是無效的。在野外定點時,不推薦使用手持GPS進行高程測量。

從理論上講時間對GPS野外測量誤差沒有影響,實踐中GPS定位的距離誤差不受使用時間影響,而方位誤差則在時間因素上成不規律的波動。 4 小結

手持型GPS從野外應用來看,具有方便攜帶、定位速度快等優點,但是精度不高,且誤差易受外界條件干擾。從上面對各因素對距離誤差和方位角誤差的影響分析可以看出,外界因素中對GPS測量

圖3 不同地形因素下距離誤差平均值

誤差的影響最大的是地形因素(也就是多路徑效應),其他因素雖對GPS測量誤差也有影響,但不及地形對其影響大。同時,GPS本身的定位精度也制約著其精度的提高,如GPS315,定位精度到秒級,接收機本身有可能產生15)20m的誤差。

同時,計算機輔助填圖(GeoSurvey)系統是利用投影轉換將GPS所測量的經緯度坐標,投影到地圖平面的大地坐標的相應位置上,而GPS使用 圖4 不同地形因素下角度誤差平均值

WGS84世界坐標體系[7],若不經坐標轉換直接輸入數據存在一定的誤差,但誤差在比較小(1-3m)的范圍內。實際誤差的計算需要通過相應的功能軟件來實現,本文不再展開討論。

衛星在運動過程中不停地發送信號,接收機接到信號后也在不停地運算,所以將手持機放在空曠的地方不動,定點后,其坐標數據仍會波動,并且高程的波動值要比經緯度波動值大。實際定位操作中,GPS開機后不宜立即讀數,應按GPS手持姿態要求運行幾分鐘后再讀數。

從以上的分析不難得出,在野外使用手持型GPS時,山腰、山脊、山頂、無山平坦處等地形下,GPS所受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在陡崖、溝谷等地GPS所受的影響較大。陡崖處的接收機定位誤差很大,又無規律可尋,可以考慮使用GPS相對定位代替絕對定位,至于在山腰等處的定位點可以加上修正模型加以更正。

此外,高程、時間不是影響誤差的關鍵因素。在地表范圍內甚至不能單純的說高程是影響GPS定位精度的因素。有個問題必須指出,手持型GPS高程定位能力是比較差的,GPS能夠收到4顆及以上衛星的信號時,它能計算出本地的3維坐標:經 5 修正方案探討

從前面對試驗區數據的分析中可以對數據給出簡單的修正方案,修正方案根據誤差類型可以分兩,2, 14四川測繪第29卷第1期2006年3月參考文獻 [1] 高成發.GPS測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2] 楊德麟,等.大比例尺數字測圖的原理、方法與應用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3] 胡家華,陳清禮.GPS定位精度的影響因素及差分定

位[J].江漢石油學院學報,1997,19(4):39~42.[4] 王寧寧.GPS定位精度探討[J].解放軍信息工程學

院學報,1996,15(3):29~32. [5] 付水旺.淺談GPS測量與誤差分析[J].采礦技術, 2000,406~408. [6] 常慶生,唐四元,等.GPS測量的誤差及精度控制

[J].測繪通報,2000,(4):13~15. [7] 徐衛明,趙俊生.GPS測量坐標轉換實用性問題分析 [J].測繪工程,2000,(2):10~15. [8] 袁曉民,張欣,等.GPS測量中若干誤差的削弱[J]. 濰坊高等??茖W校學報,2000,(4):12~13. [9] 董申保,賈北昌.GPS定位的誤差與接收機精度的檢 驗[J].礦山測量,1997,(4):41~42.[收稿日期]2005-09-20 [作者簡介]劉少杰(1983-),男,河南人,中國地質大學資源學院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本科生。

重新設定原點。按照以一定半徑的圓內落入的點數目最多為原則。經過嘗試,選定(36m,50b)為新的原點,也就是說要對GPS點進行向50b方向偏移36m的修正,修正的數據如表3所示。

表3 原始距離誤差與修正后的距離誤差對照表距離誤差 誤差范圍<30m30)50m50)100m>100m 所占百分比2513%2411%3713%1313% 修正后的距離誤差誤差范圍<30m30m)50m50m)100m>100m 所占百分比5017%1710%2513%617% 可以看出,經過修正以后,GPS的數據精度大大增加。再考慮地形因素,尤其對于山頂、山脊、山腰等地形下的數據精度非常適用,可以考慮作為開闊地區進行GPS手持接收機測量的一條具有參考價值的修正方法。

第二種方案是利用計算機輔助區域調查系統提供的相對定位方式來消除隨機誤差,即利用未知點在已知點的相對方位來定點。并且在運用這種相對定位方式時,同一類地形條件之間相對定位更為有效。本文提出的方法對于不同型號的GPS都是適用的。

(上接第16頁)

4 總結

本文從遙感圖像監督分類的角度探討了最大似然分類和最小距離法聯合的分類器分類技術,該技術能有效提高分類準確率。對于其它分類器如K最近鄰法(KNN)、子空間分類法、地統計學分類法、概率松弛法以及非監督分類方法還沒有顧及,這將是今后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孫家柄.遙感原理與方法[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 社,2003,P199-208. [2] 賈永紅.數字圖像處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 社,2003,P91-92. [3] 曾志遠.衛星遙感圖像計算機分類與地學應用研究 [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35-47. [4] 許榕峰,徐涵秋.多步驟分類法在土地利用覆蓋專題

提取中的應用[J].福州大學學報,2003,408-412.[5] 駱劍承,王欽敏,等.遙感圖像最大似然分類方法的

EM改進算法[J].測繪學報,2002,234-2391[6] 任靖,李春平.最小距離分類器的改進算法)))加權

最小距離分類器[J].計算機應用,2005,-9941 (5):992 [收稿日期]2005-09-28

第四篇:測量誤差報告制度

湖南路橋青海海東平安新區空港北路2號橋

測量誤差報告制度

測量誤差報告制度

第一章 總則

測量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精確的測量成果來自于測量人員認真細致的工作和嚴密的檢查校核制度,但是由于現場條件的復雜性,測量工作會受到現場施工和周邊環境以及測量人員能力的不同等諸多因素影響,最終得到的測量成果中難免會出現誤差。建立和健全合理的誤差報告制度,便于相關部門及時采取合理措施,盡力避免因測量誤差而帶來工程上的損失,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章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崇靖高速公路土建工程六-1項目部下轄的所有測量機構和測量人員,包括項目部各工區測量組,以及所有協作單位的測量機構和人員。 第三章 報告流程

當測量成果出現誤差時,所在測量單位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立即通知現場施工單位和本單位技術部門以及工程管理部門,并且報告給上一級測量單位。 在不超過一個工作日的時間的內將誤差發生的情況、發生原因、采取的措施、估計造成的影響等內容形成書面匯報材料上報至項目部。書面匯報材料應包括以下附件:

1、外業觀測原始記錄和電子記錄原始數據

2、內業計算,校算成果資料;

3 、相關圖紙、資料、現場變更通知單等; 4 、使用儀器的檢定證書和自檢記錄;

1 湖南路橋青海海東平安新區空港北路2號橋

測量誤差報告制度

5 、相關人員的資質證書和身份證件; 6 、其它必要的相關材料。

收到上報書面材料后,項目部精測隊應及時組成聯合調查小組進行相應調查,并應在不超過七個工作日的時間內將調查結果匯報給相關部門。

第五篇:平面度誤差的測量

一、實驗目的

1.了解平面度誤差的測量原理及千分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平面度誤差的評定方法級數據處理。

二、實驗內容

用千分表測量平面度誤差。

三、測量原理

平面度公差用以限制平面度的形狀誤差。其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的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并規定,理想狀態的位置應符合最小條件,常見的平面度測量方法有指示表測量、用光學平晶測量平面度、用水平儀測量平面度級自準儀和反射鏡測量平面度誤差。

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測量得的平面度測值,應進行數據處理,然后按照一定的評定準則處理結果。平面度誤差的評定方法有:

1.最小包容區域法,由兩平行平面包容實際被測要素時實現至少四點或者三點接觸。且有下列形式之一者,即為最小包容區域,其平面度誤差值最小。最小包容區域的判別方法有一下三種形式。

(1)兩平行平面包容被測表面時,被測表面上有三個最低點(或三個最高點)及1個最高點(或一個最低點)分別與兩包容平面接觸,并且最高點(或最低點)能投影到三個最低點(或三個最高點)之間,則這兩個平行平面符合最小包容原則。

(2)被測表面上有2個最高點和兩個最低點分別與兩個平行的包容面相接觸。 并與兩個最高點投影與2個低點連線之兩測。則兩個平行平面符合與平面度最小包容區原則。

(3)被測表面的同一截面內有2個最高點級兩個低點(或相反)分別和兩個平行的包容相接觸。則該兩平行平面符合于平面度最小包容區原則。

三角法是以通過被測表面上相距最遠且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個點建立一個基準平面,各測點對此平面的偏差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絕對值之和為平面度誤差。實測時,可以在被測表面上找到三個等高點,并且調到零。在被測表面上安布點測量,與三角形基準平面相距最遠的最高和最低點的距離為平面度誤差值。 2對角線法是通過被測表面的一條對角線作另一條對角線的平行平面該平面即為基準平面。偏差此平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絕對值之和為平面度誤差。

四、實驗步驟

檢測工具:平板、帶千分表的測量架等。

檢測時被測量零件放在平板上,帶千分表的測量架飯在平板上,并使千分表測量頭垂直地指向被測零件表面,壓表并調整表盤,使指針只在零位。然后,按照圖2所示,將被測平板沿縱橫方向均布花好網絡,四周離邊緣10MM其畫線的交點為測量的9個點。同時記錄各點的度數值。全部被測點的測量值取得后,按對角線法求出平面度誤差值。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1993年屬雞人全年運勢下一篇:軒轅劍楓之舞dosbox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