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南京夫子廟調研報告

2022-10-05

一份優質的報告,需要以總結性的語錄、合理的格式,進行工作與學習內容的記錄。想必你也正在為如何寫好報告而發愁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南京夫子廟調研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篇:南京夫子廟調研報告

南京夫子廟導游詞

夫子廟導游詞

位于南京市健康路以南,主要指的是孔廟、學宮、貢院三 大建筑群,但習慣上將圍繞這三大建筑群一帶的街道都稱做夫 子廟。在東自平江府路,西至瞻園路的約0.5平方公里的范圍 內有商場商店300多家、影劇院2家及諸多賓館及游樂場等,地 下還有一個約10000 平方米的地下商業街??梢哉f夫子廟是一 個集旅游、文化、商業、餐飲、娛樂等多功能的服務中心。節 假日的人流量達15萬人次以上,逢金陵燈會期間更是盛況空前。 東晉咸康三年,(337年)丞相王導在秦淮河北岸建學宮, 這是夫子廟的最早建筑。宋明道元年(1032年)宋仁宗在學宮 前建孔廟,彌夫子廟。后因戰亂幾次被毀,幾次重建?,F在的 建筑為1984年重新規劃修建起來的。它重現了明清時代江南街 市的風貌景觀,一派古色古香。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占地2.63 萬平方米。照壁在秦 淮河南岸,高10米、長110米,壁頂覆小圓筒青瓦,四角略翹, 其長度為我國照壁之最。河北岸有彎月形泮池,岸上還有一排 明代建成的雕鏤石欄。石欄東邊是三層六面飛角的奎墾閣;北 面是四柱三門的文樞坊,中間上刻“天下文樞”四個金字;西 面是重檐雕脊飛角的聚星亭,大成門前是六柱三門石砌的欞星 門。此處建筑皆帶“星”字,意指天下文曲星集于此地。 大成門為古代抬梁穿斗式建筑,翹角龍脊,三門并立,每 扇門上有45枚門釘及龍頭銜環。門內左右兩側立南齊、元、宋 時期的石碑四塊,內院兩側有廊連接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 主體建筑,高16.2米、寬27.3米、深20. 9 米,七楹重檐, 四坡五脊,主脊上的雙龍戲珠立雕為國內首創,加上全殿的56 根巨型石往,巍峨壯觀。殿前丹墀正中立孔子銅像,高 4.18 米,為全國之冠。東西兩側圍墻外是按明清風格精心規劃設計 的東西市場,以經營古玩玉器、文房四寶、名家字畫及旅游紀 念品為主。 學宮位于大成殿后,由明德堂、尊經閣、崇圣祠、青云樓 等一組建筑組成,是古代州府的最高學府,明德堂是學宮的正 堂,現辟為游樂場。 由文樞坊向東左拐即可見到一座斗拱飛檐的正方型三層木 結構建筑——明遠樓。它是原江南貢院的中心建筑,是考試期 間監視考生和發布命令的地方。樓后院落兩側是仿明清時科舉 考試的號舍,號舍長寬約1.5米,僅有上、下兩塊木板,上為 桌、下為凳??荚噹滋炜忌院人谶@狹小的空間內,帶進 去的食物全要檢查,連饅頭也要切開看,以防夾帶作弊。最盛 時期,江南貢院占地7萬多平方米,號舍20644間,規模為全國 貢院之首。明遠樓現稱“江南貢院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 位。 歷史上的夫子廟曾經是一個畸型的繁華鬧市,特別是明清 時期,每逢開科秋闈,上萬名(最多達 2萬多人)考生云集于 此,于是書肆、茶館、客棧應運而生,酒樓妓院也就滋生蔓延。 當年秦淮河南岸的一些街巷即為富家子弟的“溫柔鄉”、“銷 金窟”。還出過不少名妓,如李香君、董小宛等被稱為“秦淮 八艷”。今在鈔庫街38號重建了媚香樓,做為李香君故居對游 人開放。 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曾居住于秦淮河畔,歷經19年,在此 寫出了抨擊科舉制度的名著《儒林外史》。在他的故居——秦 淮水亭的遺址上如今建起了明清河廳河房式樣的建筑,為“秦 淮人家”賓館。內設拾風堂,舉行仿古婚禮等民俗活動。 游覽夫子廟還可以順便品嘗秦淮風味小吃,目前已挖掘出 傳統小吃品種100 多個,加上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足可讓 游人大快朵頤。 金陵燈會更是遠近聞名,名為農歷正月十二上燈,十八落 燈,其實從年初一開始,買燈、賣燈和觀燈者即人如潮涌,各 色彩燈達數十種,使人眼花綴亂,目不暇接。

各位游客,今天我們是要到位于秦淮河畔的夫子廟游覽。夫子廟地處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為豪的歷史遺跡和旅游景點,它是一個以夫子廟為中心,集游覽、購物、品嘗風味于一體,展示古城風貌和民族風情的旅游地。 【秦淮河的由來和歷史變遷】

秦淮河,是一條曾對古城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的河流。它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全長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相傳秦淮河是秦始皇下令開鑿的一條人工運河。秦始皇東巡會稽,經過南京時,為方便船只行駛,曾下令開鑿方山,使淮水與長江溝通,因而這段河道得名“秦淮河”。但據地質考察證明,秦淮河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是曾從方山經過,但由于地理變遷,河流改道,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河道。歷史上的秦淮河,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干橋一帶筑石頭城以后,河道開始變窄,并被分隔成內、外秦淮。內秦淮河由東水關入城,經夫子廟,再由西水關出城與外秦淮河匯合,河流全長10公里,這就是古往今來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贊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里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她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樣的《儒林外史》中,也都對“十里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

古老的秦淮河與流經南京城北的長江相比,顯得十分渺小,但是它與南京城的誕生、發展,以及南京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這里已有人類繁衍生息。迄今為止,沿河兩岸發現的原始村落遺跡多達五六十處。六朝和明初封建朝廷一直把它作為都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和皇宮所需的天然通道。東吳孫權定都建業(南京)后,曾在秦淮河兩岸作“柵塘”,既可御敵,又可防洪。從六朝時起,夫子廟一帶的秦淮河兩岸已是居民密集、市井相連的繁華之地,秦淮河充當了南京地區對外貿易的主要航道,河中舟船穿梭,一派繁榮。據說,舊時的秦淮河兩岸歌樓酒肆林立,河房水閣爭奇斗艷,游艇畫舫燈火通明,富豪貴族在這里過著尋歡作樂、紙醉金迷的生活,勞動人民,特別是廣大婦女卻是以淚洗面,飽嘗了人間的辛酸。那時南京的妓女大多集中在秦淮河兩岸。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她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

美麗的秦淮河曾流淌過蠻荒時代的寂寞,六朝以來的繁華和奢靡,舊社會的污垢和勞動人民的血淚,甚至還溶有南京大屠殺的血腥。然而,今天的秦淮河,經過了歷史的沉淀和人民的改造,已散發著健康文明的馨香,展現了清澈動人的風姿。它是南京歷史的見證,難怪人們慣于把“秦淮”當作南京的代名詞。 夫子廟簡述

夫子廟,又叫孔廟、文廟,是祭祀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鬃釉诠糯蝗藗冏鸱Q為孔夫子,故其廟宇俗稱"夫子廟"。由于儒學的正統地位,它的創始人孔子備受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士子們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廟遍布全國各地,有的地方還不只一個。夫子廟作為封建士子崇拜的場所,大多與教育設施(如學宮、貢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謂的廟附于學,一般是在學宮的前面或一側。歷史上,南京城區的夫子廟曾有三處,一處在今市政府大院內,另一處在朝天宮?,F在我們要參觀、游覽的,是第三處,也是最有名氣的一處。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從朝天宮遷來的,初為建康府學,元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學,后為應天府學,清遷出府學,改為江寧、上元兩縣學。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同治年間(1869年)重建,抗戰中為日軍焚毀?,F存夫子廟為80年代初重建。它采用前廟后學,孔廟在前,學宮在后,后來設立的貢院被布置在學宮的左側。因此,南京夫子廟比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廟、學宮、貢院。以大成殿為中心的南北中軸線及兩側的主要建筑和以明遠樓為中心的江南貢院陳列館成為夫子廟地區最主要的旅游觀光點。

夫子廟地區由于悠久的歷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廟出現之前,就已成為古代南京比較有名的"佳麗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點外,還有吳敬梓故居、古桃葉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條街、文德橋、王謝故居、烏衣巷、媚香樓等景點。 【秦淮畫舫—泮池—夫子廟照壁—廟前廣場—欞星門】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已站在夫子廟中軸線的起點部分--夫子廟廣場。環顧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舫,東西兩側有聚星亭、魁光閣及商業區,北有中軸線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廟東西兩側的東、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廟區別于其他城市孔廟的獨特氛圍,即歷史上形成的廟市合一的格局。河中的畫舫都是仿照明代建筑風格制造的,船頭掛有大紅彩球和紅燈籠。每當元宵節南京人習慣來這里游玩賞燈。

我們眼前的這段秦淮河是內秦淮河的一部分,自宋以后就成了夫子廟(孔廟)的泮池,又稱月牙池,因曲阜孔廟泮水流過而得名。古時候皇帝講學的學宮叫辟雍,諸侯講學的學宮叫泮宮,夫子廟的學宮相當于諸侯講學的地方,所以這池稱“泮池”。泮池上一般建有三座石橋,按等級而論,縣官、學官走中間一座,秀才走兩邊的橋。相傳古時候有位秀才誤上中橋,有犯上作亂之罪,進退兩難,只好自己跳進了泮池。

再請各位看南岸的這段朱紅色石磚墻,是建于明萬歷(1575年)年間的大照壁,長達110米,氣勢磅礴,為全國照壁之冠。照壁起遮蔽和裝飾作用,是整個夫子廟建筑群的開始。 泮池北岸石欄則為明正德(1514年)年間所建,是歷經了滄桑變遷之后,成為夫子廟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戰前曾加以修整。游人至此,憑欄小憩,觀覽秦淮秀色,心曠神怡。

泮池西側的文德橋,現為漢白玉橋。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因為橋向與子午線方向一致,所以每逢農歷11月15日子時左右,皓月當空,憑欄俯視,在橋的兩邊分別可看到橋影將河中明月分成兩個半月,被稱為"文德分月"。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一書中就有記述,如果您有機會的話,不妨在農歷11月15日來文德橋邊看一看。

文德橋南烏衣巷口的一組徽派建筑群,為"王謝古居"。作為東晉豪族王謝兩大家族聚居區,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唐劉禹錫名作《烏衣巷》的詩句,使烏衣巷、王謝舊居變得非常有名,現為"南京六朝歷史文化陳列館。"大家有時間可以進去參觀參觀。

各位游客:這座夫子廟始建于東晉成帝咸康三年(337年),當時成帝采納了王導的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決定立大學于秦淮河畔。原來只建有學宮,孔廟是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在學宮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所以夫子廟是一個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它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三大主要建筑群,其范圍南臨秦淮河北岸,北抵建康路東端,東起姚家巷,西止四福巷,規模龐大。夫子廟雖屢遭破壞,但各代都加以興修擴建,到清末民初,其樓閣、殿宇的結構和布局堪稱東南之冠?,F在的夫子廟建筑,一部分是清代末年重建的,一部分是近幾年重建的。

現在我們看石欄北側是新復建的天下文樞坊,表明此處為天下文化中心。三門四柱,頗為壯觀。在古代,它與后面的欞星門對應,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間高門坊是皇帝幸臨的御道,左右供郡親王出入,一般的官員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時都用木柵欄封閉起來。廣場東西兩端豎有兩塊碑,高有一丈許,上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文武大臣至此下馬”,表示對圣人孔子的崇敬。

廟前廣場西側的聚星亭,六角飛檐、古樸大方,外表看雙重飛檐翹角,貌似兩層結構,其實只有一層,“聚星”取群星聚集、人才薈萃之意。建于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也曾幾經興廢,到清同治八年(1869年)才由江寧鄉賢朱芙峰等人籌資重建。這是一座在日軍炮火中惟一幸存的清代建筑,可惜在1968年被當作“四舊”拆除,1983年又得以重建,恢復了原來的風貌。

kuí再請看東邊,臨水而立的小院子是奎光閣,閣內的奎星亭,三層六面,下臨秦淮,景致獨特。古有"奎主文章"之說??羌纯?,是文運興旺之兆,是科舉時代考試奪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歷代學子奉為神靈??忾w與聚星亭東西犄角相望,互為呼應,融為一體。

廟前廣場北面的石砌坊門,是孔廟第一道大門--欞星門,門是石結構的,六柱三門,古樸優美,中間橫楣刻有篆文"欞星門"。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后來被毀,又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不過,現在所見到的欞星門是1983年再次重建的。據傳欞星是天上主管教化的星宿,是古代天文學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學士集學于此的意思。三門之間鑲嵌有牡丹圖案的磚刻浮雕,精雕細琢,美輪美奐。石柱頂端皆用云板,即華表之意,作為一種標志。此乃皇帝祭孔的儀門。欞星門東西兩側便是東市、西市。東市和西市是由原來進出學宮的東、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經銷商品的場所,現已成為夫子廟地區最具特色的工藝美術品、文化用品銷售場所和文化活動場所。 【大成門—大成殿—學宮】

jǐ各位游客:走過欞星門,便是孔廟的正門,叫大成門,也叫戟門,兩旁為持敬門。封建時代只有官員可以由大成門出入,一般士子只能從旁門進出。進入門內,左右分別樹有四塊古碑。第一塊是《孔子問禮圖碑》,刻于南朝齊永明二年(484年)。記載了春秋末年奴隸制衰亡之際,孔子出于對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崇拜,抱著興國安邦、濟世訪賢的愿望,于魯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從家鄉曲阜去周王城洛陽考察典章制度,尋求鞏固魯國奴隸主政權辦法的經歷。碑的上半部有“孔子問禮圖,吳敬恒題”的題字。圖中是二人駕車,一組身穿古裝人物在城門前歡迎的場面,還有“永明二年,孔子在魯人周門禮周流”的字樣。這塊碑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圖文仍清晰可辨,是難得的珍貴文物。第二塊碑是《集慶孔廟碑》,碑文是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重建孔廟時由盧摯撰寫的,到元至順元年(1330年),由純齋王公書寫刻石。第三塊碑是《封四氏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文宗皇帝詔示:加封顏回、曾參(孔子的兩個弟子)、孔汲(孔子的孫子)、孟軻(孔子的再傳弟子)為四亞圣之事。第四塊碑是《封至圣夫人碑》,講的是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皇帝頒旨加封孔子之妻為至圣夫人之事。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臺為丹墀,俗稱露臺,四周圍以石欄,有云頭望柱24根,臺前兩角設有石燈籠。此露臺用作祭祀和歌舞。古時每年二月、八月的第一個丁日和孔子誕辰這一天(農歷八月二十七日),地方官吏都要在孔廟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祭祀采用的是西周奴隸主祭天地鬼神的禮儀,在大成殿前擺上仿青銅器做的祭器,上供牛2頭、豬16頭、羊16shūsù頭,以及大量布帛菽粟、干鮮果品、香紙蠟燭等。主祭人要穿特制的古裝祭服,宣讀祭文,向孔子及“四配”(孔子高徒)、“十二哲”(孔家子弟)牌位行三拜九叩禮,還配有樂隊和舞隊表演,以歌頌孔子,所以大成殿前要設舞臺。露臺中央的孔子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銅質地,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間透露出偉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wǔyì象。露臺兩旁原是兩廡,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和存放祭祀、儀禮、佾舞用具的處所?,F縮為小兩廡,改為碑廊,陳列有趙樸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書法家墨跡的碑石30余塊,供游人欣賞。

現在請各位游客隨我進人孔廟主殿——大成殿。這是一座氣勢巍峨,重檐廡殿頂的仿古建筑。正面屋檐下海藍色豎匾,上書"大成殿"??鬃訛?quot;大成至圣先師","大成"當指孔子。"大成"一詞,源出《禮記.學記》,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又見于《孟子.萬章》。"孔子,圣之時

chī者也??鬃又^集大成。“大成”意思是孔子集古圣先賢思想之大成。"屋脊鴟吻中有造型精美的"雙龍戲珠"立雕,這在國內同類建筑中屬首創之作;屋面覆蓋青色小瓦所體現的輕秀之勢,與北方孔廟屋面采用黃色琉璃瓦的富麗恢宏之勢明顯不一樣,更顯隨和、入俗之意,這亦是南京夫子廟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現之一,亦或稱之為"入鄉隨俗"吧。 這種規格的建筑在全國也是屈指可數的。殿中央陳列有國內最大的孔子畫像,畫像前二側4位門生,即孟子、孔汲、曾參、顏回,前面還陳列有琴、古箏、鼓等古代樂器。四周墻壁懸掛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鑲嵌壁畫,稱為"孔子圣跡圖",是由浙江樂清200匠師耗3年之功雕成,總投資580萬元人民幣?,F在的大成殿已被辟為“南京鄉土文化博物館”。 請大家再往前走,這里便是夫子廟的學宮。學宮是封建時代培養人才的場所,有不同層次,如縣學、府學(路學、州學等)和國學,都與孔廟毗鄰,以示儒學立國、修身的正統地位。學宮包括明德堂、尊經閣、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樓等單體建筑。 門楣上方原來有“學宮”匾額,柏木牌坊上題有“東南第一學”。牌坊的北面是四周圍有木欄的花圃,左右有四書齋,是學子自修讀書的地方。這四齋名稱分別是“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后面是明德堂,這座建筑建于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堂名為文天祥所書。明德堂是學子集會的地方,每月朔望(農歷初一和十五)朝圣后,學子在此集會,訓導師宣講圣教和上諭,以培養學子們忠君愛國的思想。對于明德堂的名稱,可能有的游客要問:各地夫子廟建筑群中只有"明倫堂",何以南京夫子廟例外,叫作"明德堂"?確實,南京夫子廟內,明德堂原來也稱"明倫堂",只是當年元軍即將攻克南京之時,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為了表明他寧死不屈的決心,親自手書,改"明倫堂"為"明德堂",以明效忠國家、報效民眾之志氣,故保留至今。東墻有“臥碑”,就是訓教的法規。左右橫梁上懸掛著江寧府所屬六縣舉貢員生題額。明德堂后的尊經閣,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層,重檐丁字脊歇山頂,氣象非凡,是當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諭講課的講堂,現為民俗風情陳列館。與尊經閣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樓,尊經書院分置尊經閣后兩邊。崇圣祠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現為梨香閣,改為游樂場了。青云樓建于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是供奉歷代督學使的祠堂,初建時為三層樓,因為臨近貢院,為防止有人從樓上偷看貢院,清代時改建成二層樓為圖書館。這也是舊學宮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建筑之一。各位游客:參觀完學宮建筑后,我們再去參觀一下夫子廟的另一座古建筑群——貢院。 【貢院街—貢院—明遠樓】

現在我們所站的地方便是貢院街,貢院街北面就是古代時南京規模龐大的考試場——貢院。貢院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是縣府考試場所。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這里成了鄉試、會試場所。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但南京仍作為陪都,加上江南又是人文基本之地,考試仍在這里按期舉行。明成祖繼續派人建造江南貢院,明清兩代對貢院不斷擴建,到清光緒時,貢院規模之大,已成為當時23個行省的貢院之最。對此,我只要告訴大家一個數字,你就可想而知了——到清代同治年間,已建供考試用的號舍有20644間,且還不包括司考官員、職司人員的辦公住宿用房??上КF存貢院建筑已屈指可數,明遠樓就是保存下來的貢院建筑之一,而其他大部分已被辟為市場。

現在,我們所見的這座三層建筑,就是明遠樓了。樓呈四方形,四面設窗,地處貢院中心,是貢院舉行考試期間用來警戒和發號施令之所,在此可以監視考生和貢院內執役人員。“明遠”的意思就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封建王朝教育士子以“孝悌忠義”為立身之本??忌纪旰?,“金榜”就張貼在前面的貢院街。清末廢除科舉后,貢院也隨之失去了原來的作用。如今樓下拱門內保留的明、清和民國年間的石碑,詳盡記載了江南貢院的盛衰歷史。為有效地保存封建時代科舉考場的情景,8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在此建立了"江南貢院陳列館",復建了以"千字文"命名的部分號舍,陳列了神態各異的應試學子的塑像,供人們參觀。同時,游人們還可以親自體會一下"金榜題名" 的古趣。各位朋友,您不想試一試? 我們大概可以把夫子廟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兩點。

第一,夫子廟是一個廟市合一的活動場所,這是其最大特色,而其他城市的孔廟建筑及其文化氛圍通常與商業文明、市井文化相隔離。在夫子廟,一方面是圍墻內嚴謹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是圍墻外、秦淮河兩岸充滿活力的商業文明,充分體現了夫子廟的繁華和與眾不同。 第二,夫子廟建筑布局中有許多中國之最。如象征南京母親河--秦淮河的長達110米的高大照壁,是全國最大的;泮池是以天然河道秦淮河的一段改作的,是所有孔廟中獨一無二的。由此可知,秦淮河在夫子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南京夫子廟學宮明德堂的名稱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大成殿"三寶"--孔子畫像、雕像和孔子生平事跡壁畫,堪稱全國之最。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逛一下夫子廟的東市、西市,同時也可選購一些喜愛的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還可以去西街一帶品嘗夫子廟的風味小吃,夫子廟可謂是全國聞名的小吃薈萃之地。

夫子廟的其他情況:

夫子廟地區除了夫子廟自身建筑之外,還有更為引人注目的民風民俗、特色市場和風味小吃。

其一,南京人向有過燈節的習俗,六朝時期佛興燈旺,作為帝王之都的南京,每至元宵節,燈火滿市井,為全國之冠。明朝時放燈時間延長,正月初八為上燈節。十八日為落燈節,是我國歷史上為時最長的燈節,那時南京人幾乎"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由此,延至清代以及近代,南京燈節都極為隆重,以夫子廟地區為最盛。建國以后,夫子廟燈會在政府的支持和組織下,每年的正月,夫子廟的大街小巷、店堂鋪面、河房屋頂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彩燈,前來觀賞的人群絡繹不絕,熙熙攘攘,煞是壯觀,其規模之大、延續時間之長、燈彩式樣之多,在全國同類燈會中均名列前茅。 其二,夫子廟除了它的文化特色外,其商業文化也比較發達,首先是夫子廟建筑群兩側的東、西二市就以其豐富的工藝美術品、古玩、字畫及其他文化用品交易而顯示出文化的商業性價值;其次在夫子廟還有小商品市場、花鳥蟲魚市場和古玩、珍藏品交易市場,體現了南京人的一種閑適心態和文化品位。夫子廟已成為現代商品云集的商業中心區之一。

其三,夫子廟還是南京四時茶食的發源地,隨著各種節令的更替和食俗的形成,夫子廟秦淮小吃因時更新,各種茶食店鋪,攤販小吃,應有盡有,成為我國東南地區歷史最久、最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旅游區。從泮池文德橋至文源橋方圓百米左右的市面,風味飲食店就有數十家之多??芍^咸甜葷素風味迥異;東西南北各有千秋。最著名的店面有百年老店永和園、六鳳居、老正興、奇芳閣、蔣有記等,風味名點和小吃有數百種,極大地強化了夫子廟的區域性特征。

第二篇:南京夫子廟景區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光臨南京夫子廟。夫子廟地處城南秦淮河畔,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方便,是南京人引以為自豪的歷史遺跡和旅游景點,是新興的文化、商業、游覽中心和廟市合一的繁華之地。

夫子廟,又叫孔廟、文廟,是祭祀我國著名的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地方??鬃釉诠糯蝗藗冏鸱Q為孔夫子,故其廟宇俗稱"夫子廟"。由于儒學的正統地位,它的創始人孔子備受封建社會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和士子們的尊崇,祀奉他的孔廟遍布全國各地,有的地方還不只一個。夫子廟作為封建士子崇拜的場所,大多與教育設施(如學宮、貢院等)布置在一起,即所謂的廟附于學,一般是在學宮的前面或一側。

歷史上,南京城區的夫子廟曾有三處,一處在今市政府大院內,另一處在朝天宮?,F在我們要參觀、游覽的,是第三處,也是最有名氣的一處。它是宋景佑元年(1034年)從朝天宮遷來的,初為建康府學,元為集慶路學,明初為國學,后為應天府學,清遷出府學,改為江寧、上元兩縣學。咸豐年間毀于兵火,同治年間(1869年)重建,抗戰中為日軍焚毀?,F存夫子廟為80年代初重建。它采用前廟后學,孔廟在前,學宮在后,后來設立的貢院被布置在學宮的左側。因此,南京夫子廟比較完整的格局包括三部分,即孔廟、學宮、貢院。以大成殿為中心的南北中軸線及兩側的主要建筑和以明遠樓為中心的江南貢院陳列館成為夫子廟地區最主要的旅游觀光點。

夫子廟地區由于悠久的歷史、方便的水上交通,使其在夫子廟出現之前,就已成為古代南京比較有名的"佳麗地"和名士聚居地,因此除了以上所述主要景點外,還有吳敬梓故居、古桃葉渡、萃苑、百年老店一條街、文德橋、王謝故居、烏衣巷、媚香樓等景點。

現在我們已站在夫子廟中軸線的起點部分--夫子廟廣場。環顧四周,南有泮池、照壁、木坊,東西兩側有聚星亭、魁光閣及商業區,北有中軸線上主要建筑大成殿和分布于孔廟東西兩側的東、西二市,形成了夫子廟地區區別于其他城市孔廟的獨特氛圍,即歷史上形成的廟市合一的格局。

請看廣場前的這一條河,它叫秦淮河,是南京人民的母親河,全長110公里,孕育了早期的南京文明。流經廣場的這一段是內秦淮河的一部分,建廟時被改造為泮池,因曲阜孔廟泮水流過而得名。南岸的一堵紅墻,是建于明萬歷(1575年)年間的大照壁,長達110米,氣勢磅礴,為全國照壁之最。照壁起遮蔽和裝飾作用,是整個夫子廟建筑群的開始。泮池北岸石欄則為明正德(1514年)年間所建,是歷經了滄桑變遷之后,成為夫子廟建筑群中唯一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小品,抗戰前曾加以修整。游人至此,憑欄小憩,觀覽秦淮秀色,心曠神情。

泮池西側的文德橋現為漢白玉橋。因儒家提倡文章道德而得名。因為橋向與子午線方向一致,所以每逢農歷11月15日子時左右,皓月當空,憑欄俯視,在橋的兩邊分別可看到橋影將河中明月分成兩個半月,被稱為"文德分月"。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一書中就有記述,如果您有機會的話,不妨在農歷11月15日來文德橋邊看一看。

文德橋南烏衣巷口的一組徽派建筑群,為"王謝古居"。作為東晉豪族王謝兩大家族聚居區,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唐劉禹錫名作《烏衣巷》的詩句,使烏衣巷、王謝舊居變得非常有名,現為"南京六朝歷史文化陳列館。"大家有時間可以進去參觀參觀。

現在我們看石欄北側是新復建的天下文樞坊,表明此處為天下文化中心。三門四柱,頗為壯觀。在古代,它與后面的欞星門對應,用于帝王出巡朝圣祀孔,中間高門坊是皇帝幸臨的御道,左右供郡親王出入,一般的官員臣民不能通行,因而平時都用木柵欄封閉起來。

廟前廣場西側的聚星亭,六角飛檐、古樸大方,外表看雙重飛檐翹角,貌似兩層結構,其實只有一層,亭名取群星聚集、人才薈萃之意。再請看東邊,臨水而立的小院子是魁光閣,閣內的魁星亭,三層六面,下臨秦淮,景致獨特。古有"奎主文章"之說??羌纯?,是文運興旺之兆,是科舉時代考試奪魁的象征,因而魁星被歷代學子奉為神靈??忾w與聚星亭東西犄角相望,互為呼應,融為一體。

廟前廣場北面的石砌坊門,是孔廟第一道大門--欞星門,六柱三門,古樸優美,中間橫楣刻有篆文"欞星門"。欞星是古代天文學中的"文星",取名之由是要表示天下文人學士集學于此的意思。三門之間鑲嵌有牡丹圖案的磚刻浮雕,精雕細琢,美侖美奐。石柱頂端皆用云板,即華表之意,作為一種標志。此乃皇帝祭孔的儀門。

走過欞星門,我們就來到大成殿的大成門前。

大成門,又稱戟門,是夫子廟的正大門,兩旁為持敬門。封建時代只有官員可以由大成門出入,一般士子只能從旁門進出。進入門內,左右分別樹有四塊古碑;東邊有元至順二年(1331年)的《封至圣夫人碑》和《封四氏碑》,西邊有公元1330年的殘碑《集慶孔子廟碑》和由市政府遷來的南齊永明二年(484年)的《孔子問禮圖碑》。以《孔子問禮圖碑》為著。

院落通甬兩旁排列了孔子十二門生中的八位,即閔損、冉耕、冉求、端木賜、冉雍、宰予、言偃和仲由,均由漢白玉雕刻而成,狀甚虔誠,栩栩如生。

向前看,大成殿前的平臺為丹墀,俗稱露臺,高1. 4米,東西寬21.8米,南北長14.0米,四周圍以石欄,有云頭望柱24根,臺前兩角設有石燈籠。此露臺用作祭祀和歌舞。露臺中央的孔子雕像格外引入注目,青銅質地,高達4.18米,重2.37噸,做工精細,惟妙惟肖,體態豐盈,面部慈祥、深沉,眉宇間透露出偉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露臺兩旁原是兩廡,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牌位和存放祭祀、儀禮、佾舞用具的處所?,F縮為小兩廡,改為碑廊,陳列有趙樸初、林散之、武中奇等著名書法家墨跡的碑石30余塊,供游人欣賞。

露臺盡頭即為巍峨莊嚴的夫子廟主殿--大成殿,高16.22米,寬27. 3米,進深27.9米,是重檐歇山頂的仿古建筑。正面屋檐下海藍色豎匾,上書"大成殿"??鬃訛?quot;大成至圣先師","大成"當指孔子。"大成"一詞,源出《禮記.學記》,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又見于《孟子.萬章》。"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屋脊鴟吻中有造型精美的"雙龍戲珠"立雕,這在國內同類建筑中屬首創之作;屋面覆蓋青色小瓦所體現的輕秀之勢,與北方孔廟屋面采用黃色琉璃瓦的富麗恢宏之勢明顯不一樣,更顯隨和、入俗之意,這亦是南京夫子廟更接近俗文化的表現之一,亦或稱之為"入鄉隨俗"吧。整座建筑重檐飛翹,斗拱交錯,氣勢雄偉;殿堂七楹,殿廊環立26根仿木圓柱;前后花格長門16扇,內殿藻井枋檁,素雅肅穆。殿中央陳列有高6.5米、寬3.5米的國內最大的孔子畫像,畫像前二側還有12位門生中的另4位,即孟子、孔汲、曾參、顏回,前面還陳列有柷、琴、臥箜篌、編磐、編鐘、古箏、鼓等古代樂器。四周墻壁懸掛了38幅反映孔子生平事跡的鑲嵌壁畫,稱為"孔子圣跡圖",是由浙江樂清200匠師采用取自浙江、福建、內蒙古、遼寧、青海、廣西、廣東等省(區)的內玉石、雞血凍、壽山石、翡翠綠、周村凍等石中名品及黃金、珠寶、羅鈿等貴重的珠寶飾件,耗3年之功雕成,總投資580萬元人民幣、畫面采用中國古典全景式構圖方式,輔以考證有據的細部描述,做工精細,色澤自然,富有立體感,給人以逼真神奇之感。每幅畫高2.5米,寬1.3米,畫中共有人物408位,造型面目自然、栩栩如生。38幅壁畫分別是圣跡之日、題首前言、尼山致禱、麒麟玉書、二龍五老、鈞天降圣、俎豆學禮、職司委吏、命名榮貺、職司乘田、問禮老聃、在齊聞韶、晏嬰沮封、退修詩書、夾谷會齊、歸田謝過、誅少正卯、女樂文馬、因膰去魯、匡人解圍、丑次同車之

一、丑次同車之

二、宋人伐木、楛矢貫隼、適衛擊警、學琴師襄、西河返駕、靈公問陳、子路問津、在陳絕糧、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壇禮樂、跪受赤虹、西狩獲麟、夢奠兩楹、治任別歸、漢高祀魯。體現了孔子"萬世師表"的光輝典范形象,這恰如殿中對聯所寫"氣備四時興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真乃謂"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垂憲萬世"。

由大成殿東廡北門出,經東市即進入學宮區。 東市和西市是由原來進出學宮的東、西甬道改成,用作秦淮河上往返船只經銷商品的場所,現已成為夫子廟地區最具特色的工藝美術品、文化用品銷售場所和文化活動場所。

學宮是封建時代培養人才的場所,有不同層次,如縣學、府學(路學、州學等)和國學,都與孔廟毗鄰,以示儒學立國、修身的正統地位。學宮包括明德堂、尊經閣、敬一亭、崇圣祠和青云樓等單體建筑。走進學宮大門,就是古風盎然的明德堂,是士子們每月朔、望日朝圣(即孔子)之后,集中聽訓導師宣講圣教和上諭(倫理和政府法令)的場所,以培養學子們忠君愛國的思想。對于明德堂的名稱,可能有的游客要問:各地夫子廟建筑群中只有"明倫堂",何以南京夫子廟例外,叫作"明德堂"?確實,南京夫子廟內,明德堂原來也稱"明倫堂",只是當年元軍即將攻克南京之時,身陷囹圄的民族英雄、南宋宰相文天祥為了表明他寧死不屈的決心,親自手書,改"明倫堂"為"明德堂",以明效忠國家、報效民眾之志氣,故保留至今。明德堂后的尊經閣,始建于明朝中期,高三層,18.7米,重檐丁字脊歇山頂,氣象非凡,是當年存放儒家典籍、教諭講課的講堂,現為民俗風情陳列館。與尊經閣并排而立的是崇圣祠和青云樓,尊經書院分置尊經閣后兩邊。崇圣祠祀孔子父母,現為梨園;青云樓清時改為圖書館;尊經書院為講課之所,相當于現在的教室。尊經閣后小高地,叫衛山,建有敬一亭,天下文廟皆有敬一亭始于明嘉靖時,亭內立皇帝御題的"敬一箴",作為生員士子的座右銘。所謂"敬一"就是對孔學的敬業之意。

游完學官,向東過貢院西街走數十米,就是江南貢院。利用這一段時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夫子廟的其他情況。夫子廟地區除了夫子廟自身建筑之外,還有更為引人注目的民風民俗、特色市場和風味小吃。

其一,南京人向有過燈節的習俗,六朝時期佛興燈旺,作為帝王之都的南京,每至元宵節,燈火滿市井,為全國之冠。明朝時放燈時間延長,正月初八為上燈節。十八日為落燈節,是我國歷史上為時最長的燈節,那時南京人幾乎"家家走橋,人人看燈",由此,延至清代以及近代,南京燈節都極為隆重,以夫子廟地區為最盛。建國以后,夫子廟燈會在政府的支持和組織下,每年的正月,夫子廟的大街小巷、店堂鋪面、河房屋頂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彩燈,前來觀賞的人群絡繹不絕,熙熙攘攘,煞是壯觀,其規模之大、延續時間之長、燈彩式樣之多,在全國同類燈會中均名列前茅。

其二,夫子廟除了它的文化特色外,其商業文化也比較發達,首先是夫子廟建筑群兩側的東、西二市就以其豐富的工藝美術品、古玩、字畫及其他文化用品交易而顯示出文化的商業性價值;其次在夫子廟還有小商品市場、花鳥蟲魚市場和古玩、珍藏品交易市場,體現了南京人的一種閑適心態和文化品位。夫子廟已成為現代商品云集的商業中心區之一。

其三,夫子廟還是南京四時茶食的發源地,隨著各種節令的更替和食俗的形成,夫子廟秦淮小吃因時更新,各種茶食店鋪,攤販小吃,應有盡有,成為我國東南地區歷史最久、最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旅游區。從泮池文德橋至文源橋方圓百米左右的市面,風味飲食店就有數十家之多??芍^咸甜葷素風味迥異;東西南北各有千秋。最著名的店面有百年老店永和園、六鳳居、老正興、奇芳閣、蔣有記等,風味名點和小吃有數百種,極大地強化了夫子廟的區域性特征。

好,我們已到了始建于1168年的江南貢院遺址。江南貢院是專門用來考試的場所,起初規模并不大,只供府、縣學考試之用。明初鄉試、會試集中在此舉行。后貢院規模擴大,待到清朝,正式定名為江南貢院,已經是規??涨?,形成東起姚家巷,西至學宮、孔廟,南臨秦淮河,北抵建康路的方形整體,其號合達兩萬多個,在當時全國貢院中首屈一指。民國之后,貢院冷落,只有明遠樓等,作為歷史文物被保留下來。

我們現在看到的明遠樓,上下三層,四四方方,飛檐出甍,面面皆窗,它本是貢院舉行考試期間用來警戒和發號施令之所。如今樓下拱門內保留的明、清和民國年間的石碑,詳盡記載了江南貢院的盛衰歷史。為有效地保存封建時代科舉考場的情景,8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在此建立了"江南貢院陳列館",復建了以"千字文"命名的部分號舍,陳列了神態各異的應試學子的塑像,供人們參觀。同時,游人們還可以親自體會一下"金榜題名" 的古趣。各位朋友,您不想試一試?

游罷夫子廟的主要觀光點,我們大概可以把夫子廟的特點歸納為以下兩點。

第一,夫子廟是一個廟市合一的活動場所,這是其最大特色,而其他城市的孔廟建筑及其文化氛圍通常與商業文明、市井文化相隔離。在夫子廟,一方面是圍墻內嚴謹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是圍墻外、秦淮河兩岸充滿活力的商業文明,如工藝美術品、小商品、花鳥及現代商場、批銷中心,以及業經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俗文化,如傳統的民風民俗--秦淮燈彩、秦淮風味小吃、云錦工藝、南京白局等,一應俱全,充分體現了夫子廟的繁華和與眾不同。

學宮、孔廟與市場(東西市等)、俗文化(秦淮民風民俗等)和諧相處,高雅的儒學文化與通俗的市井文化、商業文化相互兼容、共同發展,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秦淮文化。

第二,夫子廟建筑布局中有許多中國之最。如象征南京母親河--秦淮河的長達110米的高大照壁,是全國最大的;泮池是以天然河道秦淮河的一段改作的,是所有孔廟中獨一無二的。由此可知,秦淮河在夫子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南京夫子廟學宮明德堂的名稱在全國也是少有的;大成殿"三寶"--孔子畫像、雕像和孔子生平事跡壁畫,堪稱全國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南京夫子廟的與眾不同,地方政府和國家旅游局自80年代以來,開發并形成了以夫子廟為中心的秦淮風光帶。在東起東水關、西迄西水關的十里秦淮,發掘出那些被歷史湮沒的秦淮勝跡,如瞻園、白鷺州、中華門城堡以及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游和沿河景觀,即所謂的"四點一線",形成了集山水、園林、市街、河房河廳和民風民俗于一體的綜合旅游區?,F已布局井然,初具規模,景致獨特,美不勝收,成為全國旅游景區四十佳之一?;诖?,有關部門還開辟了"夜泊秦淮"水上游旅游線路和陸上游一條線,成為繼"湖南路燈光夜市"后又一顆照亮南京一片天空的"夜明珠",使得夜晚的南京城更顯魁力。

各位朋友,夫子廟的游覽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第三篇:游南京中山陵、雨花臺、夫子廟有感

公元2012年4月7日,周六,晴,氣溫14—25℃日,無錫商院老師帶領我們新疆鄉鎮管理班的學員進行了南京一日游。我們分別游覽了南京中山陵、雨花臺、夫子廟。

第一站:中山陵園。步行20分鐘左右進入陵園內,首先映入眼臉的是石頭雕刻的“鐘山國家重點景名勝區—中山陵園風景區”。遠處有一座塔矗立著,感覺不是很遠,于是我們就朝著這座塔奔去。臺階太多了,一段比一段陡峭,有三段很長的臺階。據說三段臺階象征三民主義,三個階段越來越艱辛。到頂上就是平坦開闊的視線,看下方看不到臺階,卻是平坦的地面,象征勝利之后的平坦道路。平坦處是孫中山先生當葬于此,他的雕像屹立在大殿正中央,威嚴可敬。

第二站:雨花臺烈士陵園。遠處就看見高聳的碑,同樣有很長的臺階,爬到跟前才看清碑上赫然印著金黃色的七個大字:雨花臺烈士紀念碑,這是鄧小平同志親筆題的詞。在這里我們舉行了簡短的紀念儀式:向烈士三鞠躬,由我作為代表發言,宣讀宣誓詞,合影留念。有一點我沒明白:三鞠躬的時候為什么少數民族不鞠躬,難道他們的習俗里有什么特殊的規定?納悶,在這種場合還是顧全大局的好。

第三站:夫子廟。有當地的同鄉帶領,我們很快就到了那種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地方。南京秦淮河畔就在于此,是以夫子廟為中心,包括學宮和貢院在內的建筑群及其文化遺跡。站在秦淮河的橋上,可以看到宏偉巨大的二龍戲珠圖墻,河里的小船悠閑的劃著,這里還有夫子廟尊經閣、丹樨孔子銅像、江南貢院等。來這里游玩的人還真是不少,街道到處都是小吃攤、小吃店,各具特色,色香味美,讓我一到這地方就尋覓起小吃來。這里還有很多工藝品,百貨街,美味店-------參差不一,逛累了坐在供休息的石凳木椅上,欣賞來往的帥哥靚女,煞是愜意。

匆匆南京一日游就這樣結束了,大家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離開了南京,此時想起一句話:來過就不曾離開。我已深深的愛上了這片土地,以后回到家鄉,把我們的家鄉也要建設的如這般美好。

第四篇:達子廟水源地自評估報告

根據兵團水利局下發《水利部辦公廳關于更進一步明確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評估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的工作要求,我公司認真開展了水源地調查評估工作,具體情況如下:

一、水源基本情況

達子廟水源地位于兵團第七師125團達子廟,坐標:東經84°27′23〃~ 84°29′48〃,北緯44°31′03〃~ 44°34′48〃,面積18639畝。達子廟水源地建設有達子廟水廠,水廠現有員工8人,水源井13口。設計日供水量為6萬立方米,目前水源地實際供水能力4-5萬立方米,123團、125團、126團、127團、128團、129團、胡楊河市、五五工業園區用水,2017年飲用水供水量為592萬立方米,6年平均供水量為467萬立方米。

二、水量自評估

(一)年供水保證率

供水保證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五。

(二)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 無

(三)水量調度管理

我公司擁有專業的供水調度部門和完善的調度規程,能在以供水安全為前提的情況下,確保相應的保證率,滿足用水戶的用水需求,并有特殊情況下的應急供水調度方案。如《關于科學調配達子廟水源地機井運行方案及冬季供水主管網壓力范圍的方案》。

(四)供水設施運行情況

達子廟水源地供水設施中有泵站1座,供水管線2條,分別是DN600的玻璃鋼管供水管線一條,長27390米。DN700的玻璃鋼管供水管線一條,長77598米。其他相關供水供水設施若干。供水設施運行情況狀態基本良好,定期對供水設施進行巡查保養,保養次數為半年一次。

三、水質自評估

(一)水質達標率

通過監測,監測頻率為一月一次,達子廟水源地所有項目均達到《地下水質量標準》III類水質標準以上,沒有出現超標現象。

(二)封閉管理及界標設立

保護區設置了保護區標志,以圍欄為基礎實行封閉式管理,封閉面積為7000~8000畝,保護區標志共有72個,無排污口。

(三)保護區交通設施管理

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水廠管理制度健全,配有專人對水源地進行巡查。

(四)含磷洗滌劑、農藥和化肥等使用

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情況,禁止從事有污染的農牧業活動和使用持久性或劇毒性的農藥,禁止傾倒、堆放工業廢渣及生活垃圾、糞便和其它有害廢棄物等。

(五)保護區植被覆蓋率

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在第七師退耕還林區域內,無交通設施,保護區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

四、監控評估

(一)視頻監控、巡查制度

我公司對達子廟水源地及水廠投資安裝攝像頭24個,建立了達子廟水廠對飲用水源地的24小時視頻監管制度,視頻監控局部覆蓋,覆蓋水源地井房,廠區門口等重要部位。

根據公司供水運行管理制度規定,配備專人對水源地進行巡查,巡查次數:冬季三天一次,夏季為2/天(白天一次,晚上一次),保證供水工作及供水安全正常。

(二)特定指標、水質監測

水質檢測中心擔負七師各類水質檢測,化驗室位于車牌子分公司,能按照《地下水監測規范》(SL183)有關規定對水位、取水量等進行定期監測。

(三)信息監控、應急監測

目前,我公司正處于信息自動化建設初期,通過試點改造及電話詢問等渠道收集信息,并通過視頻監控能第一時間了解水源地情況。

五、管理評估

(一)保護區劃分、部門聯動機制

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在第七師退耕還林區域內,保護區圍欄已建設完成。我公司有完善的信息互通渠道,遇有重大隱患匯報和防止各類突發事故緊急情況,可第一時間上報。

(二)管理機構、辦法、人員配置和應急預案及演練 達子廟水源地建設有達子廟水廠水廠現有員工8人(8人都為一線員工),已制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相關規章和辦法,各類事故配備相應的應急預案,各應急預案定期進行演練,其演練效果已完善相應的應急預案。

(三)資金保障及年運行管理經費

有穩定的資金保障及年運行管理經費,需要經費時,根據實際情況向公司報告申請,資金來源為我公司供水收入。

奎屯天泉供水有限責任公司 2018年3月10日

第五篇:夫子廟

Confucius Temple and the Qinhuai River Scenic Area 夫子廟及秦淮河風光帶

The Qinhuai Scenic Spot includes the Qinhuai River, Confucius Temple,the Examination Musium(Gong Yuan),the street of local delicacies,Former Residence of Wang and Xie`s at Wuyi Lane etc.Most of the buildings in Confucius Temple area were rebuilt and renovated in the mid-1980s and 1990s and the area becomes the a tourist site of culture and commerce.It is an ideal place for tourists to underst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well as enjoy shopping.秦淮風景區包括秦淮河,夫子廟,貢院,風味小吃街,烏衣巷的王謝故居等。夫子廟大部分的建筑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重建并修復,并使這一地區成為文化和商業的旅游景點。夫子廟不僅為游客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理想場所也是游客逛街購物的好去處。

To the south of Nanjing sits the Confucius Temple on the bank of the Qinhuai River .First built in 1034 during the Northen Song Dynasty, Confucius Temple is the ritual place of worshipping and offering sacrificials to Confucius. It was gradually renovated and expanded to a place with a group of the Ming and Qing style buildings.The Confucius Temple people often talk about should include three great buildings: the Temple of Confucius with Hall of Great Achievements as the main body, the Palace of learning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 Center.The present Confucius Temple was extended on the bases of the Palace of learning.The Confucius Temple complex includes the pan pool, screen wall, the gateway of all scholars, Juxing Pavilion, Kuixing Pavilion, Lingxing Gate, the Dacheng Hall and the Dacheng Gate and so on. 夫子廟坐落于秦淮河畔,位于南京的南邊。夫子廟始建于北宋1034年,是崇拜和祭祀孔子的禮節性場所。后來它逐漸修復和擴大,發展成為包含許多明清式建筑的旅游風景區。我們常提的夫子廟應該包括三個建筑群:孔廟及主體建筑大成殿,學宮和國家考試中心。如今的夫子廟是在學宮的基礎上擴建起來的。夫子廟綜合包括:泮池、照壁、天下文樞坊、聚星亭、魁星亭、欞星門、大成殿和大成門等。

The Pan Pool and The Screen Wall 泮池和照壁

The natural stream of the Qinhuai River was taken as the The Pan Pool,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Pool of Crescent Moon‖ by the local people.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pan pool is the Screen Wall, which is 110 meters long and 10 meters high. It ranks top among all the screen walls across the county. The wall was built in 1575 and newly renovated in 1984 .The function of the wall was to indicate that the Confucius’ profound learning was accepted by common folks. Another function was to cover up the main buildings of the temple, so as to give people an impression of grandeur and magnificence.泮池是利用天然河道內的秦淮河而形成的,當地人也稱它為月牙池。泮池南邊是照壁,它110米長,10米高, 位于全國所有照壁之冠.這個照壁建于1575年,重建于1984年.照壁的功能是表明孔子淵博的學問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另一功能是遮擋住寺廟的主體建筑以便給人們一個輝煌而莊嚴的印象. The Gateway of all scholars 天下文樞坊

The Gateway of all scholars was first built in 1586 in an imitation of that in Qufu. The building structure symbolized Confucius as the center of all writings and morals in ancient times. It is the first entrance to Confucius Temple. 天下文樞坊始建于1586年仿曲阜天下文樞坊,它結構的意思是所有文章和道德的中心都歸于孔子。它是進入夫子廟的標志。 Lingxing Gate 欞星門

Lingxing Gate is also called the Gate of Etiquette, specially built for emperor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The Gate built in front of Confucius Temple implies the meaning of ―talented people coming forth in large numbers and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欞星門又叫禮儀門,它是專為皇帝祭祀孔子而建的。它建于孔廟前的寓意是大量人才涌現國家穩定。

Dacheng Gate or the Gate of Great Achievements大成門

Dacheng Gate or the Gate of Great Achievements is also called Halberd Gate, which is the front door of Confucius Temple. As Confucius epitomized Chinese culture, he was posthumously granted the title of supreme saint Confucius. In the entrance of the gate there are four old stone tablets:大成門或集大成的門,又叫戟門,它是夫子廟的前門。作為中國文化縮影的孔子,他死后被授予至圣先師的稱號.進入門內有四塊古碑: The tablets of Confucius Asking Laozi of the Ethical Codes 孔子問禮圖碑

It was carved in 484 AD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y, recording his experiences of Confucius on his visit to Luoyang, the capital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in 518 B.C. Confucius made investigations on the system of institutions of the Zhou and sought for the ways of prospering and stabilizing the country, and consolidating the power of slave-owners in the Lu State. 孔子請教老子道德經的圖碑, 刻于南朝公元484年,碑上記錄的是孔子去洛陽(公元前518年東周王朝首都)訪問的經驗??鬃友芯苛酥芡醭闹贫?尋求如何繁榮和穩定國家的方法以及如何在魯國聯合奴隸主的力量。

The tablet of Jiqing Confucius Temple集慶孔子廟碑

In 1308 when the Yuan Dynasty reigned over the country, emperor WuZong issued an imperial edict ―take education as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he empire‖. In the next year when Confucius Temple started to be rebuilt, Luzhi wrote an inscription for the tablet. But the tablet was not made right away until 22 years later in 1330. During the Xianfeng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Confucius Temple was burnt down in a war and the tablet was missing. Dur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fucius Temple in 1986, the tablet happened to be unearthed from the underground.. 1308年元朝統治全國,武宗皇帝發布了圣旨以興學作士為政.第二年孔廟開始被重建,盧摯為碑撰寫了碑文.當時沒有碑石,直到22年后的1330年才刻好.清朝咸豐年間,孔廟在戰爭中被毀且此碑失蹤. 1986年復建文廟時碑在地下被發現。 The tablet of the four saints封四圣碑

In 1331 emperor Wenzong of the Yuan dynasty granted the four disciples of Confucius------Yanhui, Zengshen, Kongji and Mengke as 4 saints second to Confucius and their names were carved on a stone tablet to inform the whole country. 在1331年元朝文宗皇帝加封孔子的四個門徒-顏回、曾參、孔伋和孟軻為四亞圣,以此刻在石碑上告知全國。 The tablet of madam super saint Confucius封至圣夫人碑

In 1331 the wife of Confucius was posthumously awarded the title of Mrs Supreme Saint and a stone tablet was made for her according to the imperial decree and erected here side by side with the tablet of the four saints. 1331年孔子之妻被加封為至圣夫人,以此旨勒石刻碑 ,與封四氏碑并列于夫子廟。

Dacheng Hall or the Hall of Great Achievements大成殿

Dacheng Hall or the Hall of Great Achievements is the main building of Confucius Temple and the very place to enshrine and worship Confucius. The hall is a double-eaved and gable-roofed structure in ancient structure .In the hall there is a huge portrait of Confucius, which is the largest one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lso there are the portraits of YanHui, ZengShen, KongJi (the grandson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the four disciples of Confuciu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s. On the inner walls of the hall there are 38 jade-and-jadeite-carved paintings inlaid with gold, jewelry and mother-of-pearl about the life story of Confucius . In the temple courtyard enclosed by roofed corridors, there is a large open-air terrace, which used to be an altar for holding sacrificial ceremony and performing songs and dance. On the terrace there stands a huge bronze statue of Confucius. The forehead of the statue appears a unique wisdom-and-foresight of the great thinker, better making a deep impression on visitors. 大成殿是一個重檐歇山頂仿古建筑。在大廳里有一個中國最大的孔子巨幅畫像。還有孔子的四個弟子的畫像——顏回,曾參,孔汲(孔子孫子)和孟子,以及一些古老的樂器。掛在大廳內的墻壁上有38個用玉器和翡翠雕刻,黃金、珠寶和羅鈿鑲嵌的孔子生平事跡的畫。在有封閉走廊的廟院里,有一個大型的露臺,曾是祭祀和表演歌舞的地方。露臺上立有一個巨大的孔子銅像,眉宇間透露出偉大思想家特有的睿智 ,給觀光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Juxing Pavilion聚星亭

In the west temple square there stands a hexagonal pavilion (the pavilion with its 6 eaves upturned) called ―Juxing‖. The name of Juxing means ―assembly of stars‖ or ―a galaxy of talents‖, because all the men of letters or well-educated people were regarded as stars in the sky in feudal China. Juxing pavilion was the place for intellectuals to converge on and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 by exchanging their experiences in study. 在西廟廣場有一個六角涼亭(涼亭與六飛檐翻過來的)叫做―聚‖。名稱聚的意思是群星匯聚和人才薈萃 ,因為所有的書生或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被視為封建中國天空中的群星。聚星亭是知識分子聚集和互相學習,交流學習心得的地方。

Kuixing Pavilion (now called Kuiguang Pavilion)魁星閣(現又叫做魁光閣)

In the east of Pan Pool lies the Kuixing Pavilion, which is also called the Pavilion of God of Literature. The three-storeyed hexagonal tower was the place for provincial examination candidates to pay worship to Confucius before they sat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Later on, the pavilion was turned into a teahouse for candidates to meet friends with tea drinking. Kuixing is the star at the tip of the bowl of the Big Dipper, one of the 28 constellations in the sky. It was said to be God of Literature dominating the fortun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Confucius was regarded as the God. In tim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the examination candidates often came to offer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in the hope of successfully pass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becoming a provincial graduate.魁星閣位于東部的泮池,也被稱為文星閣。這三層六角塔是鄉試士子們應考前拜孔的地方。后來,這個館變成茶社,應考者在此喝茶會友??鞘潜倍沸侵谝恍?,天上28個星宿之一。據說這是主宰文運之神 ,以及孔子被視為上帝。在科舉時代,應考者往往來拜孔子,希望能成功地通過科舉,以求中舉。 The Palace of Learning學宮

The Palace of Learning is an architectural complex consisting of Mingde Hall or the Hall of Bright Virtue, Zunjing Library, Qingyun Tower and Ancestral Temple for Worshiping the Parents of Confucius etc.. The Palace of Learning was a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of the prefecture in ancient times, usually built behind Confucian Temple. Mingde Hall or the Hall of Bright Virtue was the main hall of Palace of Learning ,the place for putting up the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year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was also an assembly auditorium for the students to attend lectures on Confucius teachings and imperial edicts given by assistant instructor after their pilgrimage on the first and the 15th day every lunar month. Zunjing Library was a two-storied building with each having 5 rooms. The upstairs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learning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downstairs was the lecture hall ,where assistant instructors used to give students lectures. The Qingyun Tower is a memorial temple for enshrining educational inspectors of the past dynasties . The Ancestral Temple for Parents of Confucius was the place for students to offer sacrifices to Confucius parents. But someone also says it is the Saint-Admiring Temple specially for enshrining the deciples of Confucius. 學宮是一個由明德廳或明德堂 ,尊經閣,青云樓和崇圣祠等組成的建筑群。學宮是一個古代的高等學府,通常建在文廟后面。明德廳或明德堂是學宮的正堂,是張懸科第題名榜的地方。在多年的科舉系統,也是一個每正月朔,望日朝圣后聽訓導師宣講圣教和上諭的集會禮堂。尊經閣是一個上下兩層各五楹的建筑 。樓上被用來收集明代國學。樓下是訓導師用來給學生講課的講堂。青云樓是供奉歷代督學使的祠宇。崇圣祠是孔子的學生為孔子的父母供奉的地方。但也有人說,這是祭祀孔門弟子的專祠。 Jiangnan Imperial Examination Center江南貢院

Jiangnan Imperial Examination Center was located to the east of Confucius Temple.It was first built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extended for times in the Ming anf Qing Dynaties.Named after Jiangnan Province established in the Qing Dynasty,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Center was the place to select talented people for the country through imperial examinations.Especially in the early Ming Dynasty when Nanjing was made the national capital ,the provincial and metropolitian examinations were all held here in the examination center .In1421 Emperor Zhu Di,the third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moved the capital to Beijing,but Nanjing still served as the rear capital and the examinations were held here as before.Now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Center has been turned into Nanj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Museum since 1980s.江南貢院位于夫子廟東側,始建于宋朝,在明清兩代又多次擴建。江南貢院因秦朝的江南省而得名,通過科舉考試挑選全國各地的人才。特別是在明代早期,南京為首都,鄉試和會試都在此舉行。1421年,明代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但南京仍為留都,科舉考試仍在此舉行。如今,江南貢院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為南京科舉考試博物館。 Wuyi Lane 烏衣巷

Wuyi Lane is one of the oldest lanes in Nanjing , it is located nearby the Confucius Temple and to the south of the Wende Bridge. There was several sayings about the name of the Wuyi Lane, one of them was:Jingling people Wangxie , a man who was living by voyaging on the sea. One day , his ship was confronted with a big storm and sank. Fortunately he was survived , he was floated by the wind to a place named Wuyi kingdom. He got married there and has children. Several years later, Wangxie came back to his hometown . But he missed his family in Wuyi kingdom so much that he named the street on which he was lived as the Wuyi Lane. Actually, the place was the former army garrison of Wu Kingdom dating back to over 1700 years ago. The soldiers wore black gowns at that time, hence the name Wuyi lane . During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poet Liu Yuxi visited Wuyi Lane and sighed in his famous poem: ―Now by the Red-sparrow Bridge wild grass are growing,and on the Black-gown Alley the evening sun is glowing. And swallows which once graced the Wang and Xie hall,now feed in common people’s homes –without their knowing. 烏衣巷是南京最古老的巷子之一,位于夫子廟附近文德橋的南岸。關于烏衣巷名稱的說法有好幾種。其中有神話傳說,金陵人王榭,以航海為業。一日,船遇大風浪而沉,王榭大難不死,漂至烏衣國,并在那娶妻生子。幾年后,王榭回到故里,但是他十分思念烏衣國的家人,因此,便將自己所住的巷子取名烏衣巷。事實上,這里原是1700多年前吳國駐守城區部隊營房所在地,因軍士所穿衣服為黑色制服,故以“烏衣”為巷名。唐中期,大詩人劉禹錫尋訪了烏衣巷并留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p>

Fortunately, in order to excavate and show the distant source established history of Wuyi Lane, recently the government in NanJing invested the huge sum to construct a group of brand-new buildings in the style of the ancients——the memorial reisidence of Wang&Xie. The main building of the residence is Lai Yan Hall and Jian Jin tower, besides, the residence also includes the displays of Wang-Xie’s family history, the six Dynasties’ history and the culture and art, the painting showroom of half the scene of Feishui Battle, the showroom of Eastern Jin residence, the showroom of paintings and calligraphic works from the six Dynasties, the sculpture hall, and the mural hall of Deity of Luo River.etc.In 1997,the Qinhuai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renovated Wuyi Lane and Former Residence of Wang’s and Xie’s.值得慶幸的是,為了挖掘、展示烏衣巷源遠流長的歷史,南京市政府近年投入巨資,營造了一組嶄新的仿古建筑群——王謝古居紀念館。古居的主體建筑為來燕堂和鑒晉樓,另附有王、謝家族陳列、六朝歷史和文化藝術陳列、淝水之戰半景畫室、東晉起居陳列室、六朝書畫、雕塑廳、洛神賦壁畫等。1997年,秦淮區人民政府恢復了烏衣巷并重建了王謝古居。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南丁格爾傳讀書心得下一篇:那次玩得很開心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