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stm32三級及項目感想

2023-06-28

第一篇:stm32三級及項目感想

STM32使用心得

stm32使用心得

第一次使用stm32,以前用過

51、avr、pic、2812,感覺stm32還真有點不一樣,呵呵。

因為是第一次使用,下面說的肯定有不少錯誤,誠心求大家指正。

這次做的是用stm32f103zd+lattice 的lc4256v做一個波形發生器。通過上位機可以控制生成波形的頻率,然后stm32根據頻率計算波形占空比數據,通過總線形式傳給cpld,然后cpld把這些數據轉換成相對應占空比的pwm輸出,外部接RC濾波電路,產生相對應的波形。由于頻率范圍較大,計算量也比較大,所以采用了stm32+cpld的結構。Stm32運行在72MHZ,通過mco腳給cpld 36M HZ的時鐘,stm32和cpld通過總線方式通信。

此系統中Stm32主要用到的資源是:一個UART,一個TIMER及其中斷,FSMC和DMA。

本人總結了下,Stm32初始化一個片內外設一般過程一般有以下幾部分:

1.InitStructure配置及初始化

2.時鐘使能

3.相對應的IOInitStructure配置及初始化

4.相對應的IO時鐘使能

5.外設使能

6.中斷配置及中斷程序編寫

下面介紹一下自己所用的UART、TIMER、FSMC、DMA的初始化。

UART初始化:

此系統中使用的是UART2,未用UART中斷。UART初始化主要有:IO初始化,UART InitSturcture初始化,UART時鐘使能,UART使能。程序如下: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USART2_Tx as alternate push-pull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2;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USART2_Rx as input floating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3;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IO時鐘使能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USART_InitTypeDef USART_InitStructure;

/* USART2 configured as follow:

- BaudRate = 9600 baud

- Word Length = 8 Bits

- One Stop Bit

- No parity

- Hardware flow control disabled (RTS and CTS signals)

- Receive and transmit enabled

*/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BaudRate = 9600;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8b;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StopBits = USART_StopBits_1;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No ;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 =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 Configure the USART2*/

USART_Init(USART2, &USART_InitStructure);

//UART時鐘使能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USART2, ENABLE);

/* Enable the USART2 */

USART_Cmd(USART2, ENABLE);

TIMER初始化

使用的是TIM2。初始化主要包括TIM2 InitSturcture初始化,時鐘使能,TIM2開啟,中斷配置,及中斷服務程序編寫。此TIM2作用主要是給DMA提供時鐘,DMA在TIM2 UP時啟動一次DMA發送過程。TIM2程序如下:

TIM_TimeBaseInitTypeDefTIM_TimeBaseStructure;

//定時器2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2, ENABLE);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33;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RepetitionCounter = 0x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ClearFlag(TIM2,TIM_FLAG_Update);

TIM_ARRPreloadConfig(TIM2,ENABLE);

TIM_ITConfig(TIM2,TIM_IT_Update,ENABLE);

TIM_Cmd(TIM2, ENABLE);

//中斷配置

/* Enable the TIM2 gloabal Interrupt */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2_IRQChannel;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定時器2中斷服務程序

void TIM2_IRQHandler(void)//這個函數可以在文件stm32f10x.c文件中查找到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2,TIM_IT_Update);

}

FSMC初始化

FSMC主要用來和CPLD進行總線通信,由DMA方式發送,在TIM2計時時間到后啟動一次DMA發送,發送的數據由已計算好的數組中的一個16位數據以16位方式發給FSMC的地址。由于此系統電路已固定,stm32與CPLD間數據線是8位,故在向FSMC地址寫16位數據時,FSMC會將數據拆成2部分發送。本人在實際編程時發現,如向*(volatile u16*)(Bank1_NOR4_ADDR+0x40)地址給CPLD寫16位數據時,會在40h接收到低8位數據,在41h接收到高8位數據。按道理來說這些數據應該與NBL0, NBL1信號有關,本人在CPLD編程時未理會這個,具體時序不是很清楚,有待考究。

FSMC初始化程序如下:

FSMC_NORSRAMInitTypeDef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

FSMC_NORSRAMTimingInitTypeDefp;

p.FSMC_AddressSetupTime = 3;//6

p.FSMC_AddressHoldTime = 0;//3

p.FSMC_DataSetupTime = 8;//25

p.FSMC_BusTurnAroundDuration = 0;

p.FSMC_CLKDivision = 0;

p.FSMC_DataLatency = 0;

p.FSMC_AccessMode = FSMC_AccessMode_A;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Bank = FSMC_Bank1_NORSRAM4;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DataAddressMux = FSMC_DataAddressMux_Dis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MemoryType = FSMC_MemoryType_SRAM;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MemoryDataWidth = FSMC_MemoryDataWidth_8b;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BurstAccessMode = FSMC_BurstAccessMode_Dis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WaitSignalPolarity = FSMC_WaitSignalPolarity_Low;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WrapMode = FSMC_WrapMode_Dis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WaitSignalActive = FSMC_WaitSignalActive_BeforeWaitStat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WriteOperation = FSMC_WriteOperation_En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WaitSignal = FSMC_WaitSignal_Dis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ExtendedMode = FSMC_ExtendedMode_Dis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AsyncWait = FSMC_AsyncWait_Dis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WriteBurst = FSMC_WriteBurst_Disable;

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ReadWriteTimingStruct = &p;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FSMC_WriteTimingStruct = &p;

FSMC_NORSRAMInit(&FSMC_NORSRAMInitStructure);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FSMC, ENABLE);

FSMC_NORSRAMCmd(FSMC_Bank1_NORSRAM4, ENABLE);

//IO初始化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D | RCC_APB2Periph_GPIOG | RCC_APB2Periph_GPIOE |

RCC_APB2Periph_GPIOF, ENABLE);

/*-- GPIO Configuration -----------------------*/

/* SRAM Data lines configuration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Pin_1 | GPIO_Pin_8 | GPIO_Pin_9 |

GPIO_Pin_10 | GPIO_Pin_14 | GPIO_Pin_1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D,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7 | GPIO_Pin_8 | GPIO_Pin_9 | GPIO_Pin_10 |

GPIO_Pin_11 | GPIO_Pin_12 | GPIO_Pin_13 | GPIO_Pin_14 |

GPIO_Pin_15;

GPIO_Init(GPIOE, &GPIO_InitStructure);

/* SRAM Address lines configuration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Pin_1 | GPIO_Pin_2 | GPIO_Pin_3 |

GPIO_Pin_4 | GPIO_Pin_5 | GPIO_Pin_12 | GPIO_Pin_13 |GPIO_Pin_14 | GPIO_Pin_15;

GPIO_Init(GPIO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Pin_1 | GPIO_Pin_2 | GPIO_Pin_3 |

GPIO_Pin_4 | GPIO_Pin_5;

GPIO_Init(GPIOG,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1 | GPIO_Pin_12 | GPIO_Pin_13;GPIO_Init(GPIOD, &GPIO_InitStructure);

/* NOE and NWE configuration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4 |GPIO_Pin_5;

GPIO_Init(GPIOD, &GPIO_InitStructure);

/* NE4 configuration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2;

GPIO_Init(GPIOG, &GPIO_InitStructure);

/* NBL0, NBL1 configuration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 GPIO_Pin_1;

GPIO_Init(GPIOE, &GPIO_InitStructure);

此處簡單介紹一下FSMC總線方式的使用。

FSMC初始化完了之后,進行如下定義,

#define Bank1_NOR4_ADDR((u32)0x6c000000)

#define cs_sin*(volatile u16*)(Bank1_NOR4_ADDR+0x40)

然后cs_sin=1000就是往這個地址寫數字1000=0x03e8,則cpld 40h地址收到數據為0xe8,41h收到的數據為0x03

i=cs_sin,就是讀這個地址的數據,由于定義的是16位的數據地址,故讀到的數據是40h為低8位數據,41h為高8位數據

DMA初始化:

DMA在TIM2 UP時觸發,將已經計算好放在數組dat_tocpld的16位數據發送到fsmc地址為(Bank1_NOR4_ADDR+0x40)的空間。

初始化程序如下: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

DMA_DeInit(DMA1_Channel2);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DMA1, ENABLE);

/* Enable TIM2 DMA interface */

TIM_DMACmd(TIM2, TIM_DMA_Update, EN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BaseAddr = (u32)(Bank1_NOR4_ADDR+0x

40);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 (u32)dat_tocpld;

DMA_InitStructure.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DST;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1152;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DataSize =DMA_PeripheralDataSize_HalfWord;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DataSize = DMA_MemoryDataSize_HalfWord;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DMA_InitStructure.DMA_Priority = DMA_Priority_High;

DMA_InitStructure.DMA_M2M = DMA_M2M_Disable;

DMA_Init(DMA1_Channel2, &DMA_InitStructure);

/* Enable DMA1 Channel2 */

DMA_Cmd(DMA1_Channel2, ENABLE);

最后附上源自http://sxqstudy.blog.163.com/blog/static/34562512009625103148709/介紹的關于PWM電壓轉換電路。

在PWM用于DA轉換的場合,阻容濾波電路是關系轉換效果的重要環節。

由RC充放電常數我們可以大致計算出阻容環節的充放電頻率,一般為了得到理想的濾波效果,這個頻率要遠小于PWM的輸出頻率(小于四分之一)。

一般情況下,當C較小R較大時,DA轉換出的電壓損耗很小,但是紋波卻很大;當C較大R較小時,DA轉換出的電壓損耗很大,但紋波相對較小。

所以當需要進行線形度很高的精確DA轉換時必須使用較小的濾波電容,且盡量避免使用電解類電容。而為了得到較強的信號輸出,RC慣性環節之后還必須加一級高性能的電壓跟隨,然后在跟隨器輸出的地方加上一個濾波用的電解電容,用于平滑RC慣性環節的紋波。但是這還不夠,因為這時的輸出電壓里可能含有較多的交流諧波成分,如果處理不當,跟隨器有可能自激。解決的辦法就是使用一個小的去藕電容。而且這里電容的放置順序必須是電解電容在前,去藕電容在后!

如果輸出電壓精度和線形度要求不高,但是對紋波要求卻很高,或者這個電壓比較固定時,可以使用電容較大的濾波組合。因為,雖然大電容的直流損耗較大,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調節PWM占空比來達到要求的輸出電壓,或者通過一級AD轉換的反饋來實現精確的固定電壓輸出。只是這里仍然要加一級電壓跟隨器,以便于后級采集電路使用,且AD采集點放置在跟隨器輸出處。

第二篇:STM32 PWM輸出總結

學習后發現stm32的定時器功能確實很強大,小總結一下方便以后使用的時候做參考。Stm32定時器一共分為三種:tim1和tim8是高級定時器,6和7是基本定時器,2—5是通用定時器。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主要功能上的差異。今天我主要是用定時器做pwm輸出,所以總結也主要是針對pwm方面的。

先大致說下通用和高級定時器的區別。通用的可以輸出四路pwm信號互不影響。高級定時器可以輸出三對互補pwm信號外加ch4通道,也就是一共七路。

所以這樣算下來stm32一共可以生成4*5+7*2=30路pwm信號。接下來還有功能上的區別:通用定時器的pwm信號比較簡單,就是普通的調節占空比調節頻率(別的不常用到的沒去深究);高級定時器的還帶有互補輸出功能,同時互補信號可以插入死區,也可以使能剎車功能,從這些看來高級定時器的pwm天生就是用來控制電機的。

Pwm輸出最基本的調節就是頻率和占空比。頻率當然又和時鐘信號扯上了關系。高級定時器是掛接到APB2上,而通用定時器是掛接到APB1上的。APB1和APB2的區別就要在于時鐘頻率不同。APB2最高頻率允許72MH,而APB1最高頻率為36MHZ。這樣是不是通用定時器只最高36MHZ頻率呢,不是的;通用定時器時鐘信號完整的路線應該是下面這樣的: AHB(72mhz)→APB1分頻器(默認2)→APB1時鐘信號(36mhz)→倍頻器(*2倍)→通用定時器時鐘信號(72mhz)。

在APB1和定時器中間的倍頻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假如紅色字體的“APB1分頻器”假如不為1(默認是2),倍頻器會自動將APB1時鐘頻率擴大2倍后作為定時器信號源,這個它內部自動控制的不用配置。設置這個倍頻器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在APB1是36mhz的情況下通用定時器的頻率同樣能達到72mhz。我用的庫函數直接調用函數SystemInit(); 這個函數之后時鐘配置好了:通用定時器和高級定時器的時鐘現在都是72mhz(你也可以自己再配置一下RCC讓他的頻率更低,但是不能再高了)。定時器接下來還有一個分頻寄存器:TIMX_PSC經過他的分頻后,才是定時器計數的頻率。所以真正的時鐘頻率應該是72mhz/(TIMX_PSC-1),我們設為tim_frepuency下面還會用到。

stm32的時鐘頻率弄得確實是很饒人的,所以關鍵就是先要把思路理清楚。時鐘的頻率弄好了下面終于可以開說重點PWM了。當然還少不了頻率:pwm主要就是控制頻率和占空比的:這兩個因素分別通過兩個寄存器控制:TIMX_ARR和TIMX_CCRX。ARR寄存器就是自動重裝寄存器,也就是計數器記到這個數以后清零再開始計,這樣pwm的頻率就是tim_frequency/(TIMX_ARR-1)。在計數時會不停的和CCRX寄存器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如果小于的話是高電平或者低電平,計數值大于CCRX值的話電平極性反相。所以這也就控制了占空比。

下面是定時器1的配置代碼: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2;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OCInitTypeDef TIM_OCInitStructure;

TIM_BDTRInitTypeDef TIM_BDTRInitStructure;

//第一步:配置時鐘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RCC_APB2Periph_GPIOB|RCC_APB2Periph_TIM1,ENABLE);

//第二步,配置goio口

/********TIM1_CH1 引腳配置*********/

GPIO_InitStructure2.GPIO_Pin=GPIO_Pin_8;

GPIO_InitStructure2.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2.GPIO_Mode=GPIO_Mode_AF_PP;

//設置為復用浮空輸出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ure2);

/*********TIM1_CH1N 引腳配置********/

GPIO_InitStructure2.GPIO_Pin=GPIO_Pin_13;

GPIO_InitStructure2.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2.GPIO_Mode=GPIO_Mode_AF_PP;

//設置為復用浮空輸出

GPIO_Init(GPIOB,&GPIO_InitStructure2);

//第三步,定時器基本配置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1000-1;

// 自動重裝載寄存器的值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72-1;

// 時鐘預分頻數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TIM_CKD_DIV1; // 采樣分頻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_CounterMode_Up;//向上計數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RepetitionCounter=0;//重復寄存器,用于自動更新pwm占空比

TIM_TimeBaseInit(TIM1, &TIM_TimeBaseStructure);

//第四步pwm輸出配置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Mode=TIM_OCMode_PWM2;

//設置為pwm1輸出模式

TIM_OCInitStructure.TIM_Pulse=500;

//設置占空比時間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Polarity=TIM_OCPolarity_Low;

//設置輸出極性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State=TIM_OutputState_Enable;

//使能該通道輸出

//下面幾個參數是高級定時器才會用到,通用定時器不用配置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NPolarity=TIM_OCNPolarity_High;

//設置互補端輸出極性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utputNState=TIM_OutputNState_Enable;//使能互補端輸出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IdleState=TIM_OCIdleState_Reset;

//死區后輸出狀態

TIM_OCInitStructure.TIM_OCNIdleState=TIM_OCNIdleState_Reset;//死區后互補端輸出狀態

TIM_OC1Init(TIM1,&TIM_OCInitStructure);

//按照指定參數初始化

//第五步,死區和剎車功能配置,高級定時器才有的,通用定時器不用配置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OSSRState = TIM_OSSRState_Disable;//運行模式下輸出選擇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OSSIState = TIM_OSSIState_Disable;//空閑模式下輸出選擇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LOCKLevel = TIM_LOCKLevel_OFF;

//鎖定設置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DeadTime = 0x90;

//死區時間設置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Break = TIM_Break_Disable;

//剎車功能使能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BreakPolarity = TIM_BreakPolarity_High;//剎車輸入極性

TIM_BDTRInitStructure.TIM_AutomaticOutput = TIM_AutomaticOutput_Enable;//自動輸出使能

TIM_BDTRConfig(TIM1,&TIM_BDTRInitStructure);

//第六步,使能端的打開

TIM_OC1PreloadConfig(TIM1, TIM_OCPreload_Enable); //使能TIMx在CCR1上的預裝載寄存器

TIM_ARRPreloadConfig(TIM1, ENABLE);

//使能TIMx在ARR上的預裝載寄存器

TIM_Cmd(TIM1,ENABLE);

//打開TIM2

//下面這句是高級定時器才有的,輸出pwm必須打開

TIM_CtrlPWMOutputs(TIM1, ENABLE);

//pwm輸出使能,一定要記得打開

TIM_OC1PreloadConfig(),TIM_ARRPreloadConfig();這兩個函數控制的是ccr1和arr的預裝在使能,使能和失能的區別就是:使能的時候這兩個局存期的讀寫需要等待有更新事件發生時才能被改變(比如計數溢出就是更新時間)。失能的時候可以直接進行讀寫而沒有延遲。 另外在運行當中想要改變pwm的頻率和占空比調用:TIM_SetAutoreload() TIM_SetCompare1()這兩個函數就可以了。

第三篇:拓展訓練心得體會32個感想

明陽天下拓展心得體會——兩天32個感想

曾經很固執的以為自己就是天生的團隊成員,以為能夠為他人所想,能夠始終為團隊奮斗,能夠和大家很好的相處便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團隊細細的品味著這兩天的每一個過程,所有的關于團隊的理論知識都顯得那么蒼白。 團隊成員精彩感言:

1.此時此刻,我們已經把自己最寶貴的財富生命交給了我們并肩作戰的同志!

2.無論你有多強,終究是一個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團隊的力量卻可無限放大。

3.相信自己,相信隊友,你才能完成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4.團隊不是簡單的1+1=2,而是會1+1>2。

5.當團隊緊緊團結在一起,專注于某一件事的時候,力量是多么的可怕。

6.你幸福,所以我們都幸福,你成功,我們都共有成功。 7.不管隊友的能力有多大差距,你都需要隊友的幫忙,需要借力,否則都無法完成任務。

8.團隊首先需要的是信任,要互相幫助,搭檔配合,哪怕你的隊友只是簡單的支撐或者借力。 9.學會關心、珍惜、感恩,更為融洽的融入團隊。 10.個人的力量畢竟渺小,搭檔的幫助和配合,困難就會都留在腳下。

11.斷橋一小步,人生一大步。

12.清晰的認識理解自己的責任與目標,整合有限資源,提高對資源有效利用的認識,合理的部署團隊合作計劃。 13.有效的溝通,加強知識,共享經驗,增進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這是團隊協作的要素。

14.合理使用方法及有效的激勵機制,人的潛力是可以逐步開發出來的。

15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計劃,再行動,找到正確的方法去解決面前的問題,團隊尤其需要如此。

16.只有個體的團結與協作,才能達到團隊的最佳狀態。 17.戰勝恐懼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令你恐懼的事情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在斷橋上超越自我,勇敢跨。

18.我們要相信我們的領導,相信我們的團隊,要互相鼓勵,互相幫助,才能共同進步。

19.在我們現實生活工作中,面臨困難,也有過退縮的時候,就如同我們面對斷橋,會膽怯,會想到退縮。但是如果我們能想在斷橋上一樣超越自我,勇敢的跨過那一步后,回頭看那些之前所謂的困難時,其實也沒有那么可怕,只是我們把困難放大了,把我們的能力縮小化了。只要我們敢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自己,那些所謂的困難也就會變得如此簡單。 20.當我們面對一個困難,反復嘗試和跨過它,你會發現越過困難已經成為一種享受。

21.做為一名基層人員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22.執行各項任務時,要按輕、重、緩、急列出計劃表,在實施過程中,慎重把握關鍵問題。

23.只要我們擰成一股繩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每件工作都當作拓展中的一次挑戰,就沒有不能戰勝的困難。

24.相同的距離相同的人,在高空和地面的同樣的距離,卻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其主要原因就是每個人在自己的心里設了一道障礙。

25.一個團隊是需要長期的磨合才能達到完美的狀況,但偶然事件中,沒有辦法達成完美團隊時,我們更多需要創造力或者方法。

26.選擇最好的隊友當然是最值得慶幸的事,但現實中很難會有這樣有如天作之合的同伴。一味的要求隊友,按自己的要求去設立高要求,高目標,最后會失去隊友。在一些不可能一個人完成的事情中,這是毀滅性的。但也不意味著要完全從隊友的角度出發,順從隊友的低目標,這樣會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而應該要了解隊友,幫助隊友達到超越隊友的期待的目標,這才是離自己目標最近的地方。同時要學會鼓勵隊友,隊友制定較低的目標,有時僅僅是不自信,而不是能力。而更多同伴的鼓勵,能夠讓每一個人都超越自己的能力。這才是一個團隊真正被稱為團隊原因。

27.什么是隊友,就是有同樣的方向,會為同一個目標相互鼓勵,同樣堅持,意志堅定的一人。

28.團隊是有紀律的,言行一致是一個團隊信任的底限。 29.不自信--自信--自滿--自負是個一件事從不敢做到成功,最終又導致失敗的心理路程。

30.理解任務--------資源分析-----------找出方法---------執行和秩序--------其他

(英雄、奉獻精神、有效的溝通、運氣等)是一個任務成功的線索。

31.準時不意味著早到,要學會合理的利用時間資源。 32.完美的團隊不是每個個體都是完美的,而是每個人都能在關鍵的時刻為團隊做出貢獻。

本文轉自明陽天下拓展官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第四篇:房地產質量及工程項目管理培訓的感想

這次有幸參加了為期二天的房地產及工程項目管理高級研修班,全部課程由王金升老師主講,王老師有著在中海、萬科兩在房地產集團十余年工作閱歷,目睹了這二大房地產集團的快速發展歷程,參與或負責眾多地產經典項目和管理工作,在會議上剖析了現在各個房地產企業管理模式,闡述了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理念,去編寫工程項目規劃書去制約工程的施工程序和工序等眾多理念。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根本保證。質量是工程管理員的尊嚴。房地產工程質量管理是提升企業競爭能力、企業素質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房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經濟和廣大客戶的切身利益。因此房地產開發經營者,不僅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客戶第一”的觀念,而且還應以工程管理體系、規劃書等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和研究技術質量管理策略和措施,提高房地產質量作為主要責任。

房地產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影響因素

1.1質量管理及其重要性。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 通常包括質量方

針和質量目標的建立,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提高 質量是企業在競爭中取勝的保證, 是企業經濟效益不斷增長的基礎; 提高質量水平, 能從根 本上改善企業管理。以質量為核心的管理方式也是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 更好、更快的滿足

客戶的要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目標, 也是質量管理的目標。

1.2影響質量管理的主要因素。影響施工項目質量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人員素質、材料、工藝方法、機械設備、環境等對這幾個方面的因素嚴格加以控制,是確保工程目標實現的關鍵。 1.2.1人員素質的因素

施工時首先要考慮到對人的因素的控制,因為人是施工過程的主體,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工程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1.2.2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標準。所以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材料的檢驗在國家現行的相關施工技術規范中對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實際施工過程中只要我們嚴格執行,就能確保施工所用材料的質量。

1.2.3工藝方法因素

施工方案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工程質量控制能引順利實現。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慮不周而拖延進度,影響質量,增加投資。為此,制定和審核施工方案時,必須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狀況,從技術、管理、工藝、組織、操作、經濟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力求方案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工藝先進、措施恬當、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質量、加快進度、降低成本。 1.2.4機械設備

是保證施工的重要工具,合理選擇機械的類型和參數,設置地點,正確地操作。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并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修、保養、管理,杜絕發生安全責任事故。 1.2.5環境因素

影響工程質量的環境因素較多,往往前一道工序保證后一道工序的實施,前一分項、分部工程保證后一分項、分部工程的實施。因此,根據工程特點和具體條件,應對影響質量的環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嚴加控制。

房地產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

2.1施工方面的原因

2.1.1工程施工隊伍素質過低

各施工企業內部新工人比較多,技術培訓跟不上,工人技術素質較低,甚至個別工人對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體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操作時不按規程順序進行,這就很難達到質量標準。尤其是許多未經過專業訓練的農民工涌入建筑行業,導致了施工隊伍整體素質下降很快。雖然農民工可以使房屋建筑中的人工造價降低,可其技術水平也很低。不少建筑企業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無法按照設計與施工圖紙的規定和要求進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規范性施工。 2.1.2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

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的質量控制體系,工序與工序,工種與工種之間沒有嚴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隱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時處理,甚至蓄意隱蔽。 2.1.3施工管理混亂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對工程的監管不到位。例如線管敷設過程中沒有按規范施工,造成墻面線管處產生裂縫等。施工現場成品和半成品亂堆亂放,隨意損壞,嚴重地影響整體工程質量。 2.2材料選用方面的原因

由于材料選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質量問題也比較常見。例如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門窗木材品種的選擇等,都對工程質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由于材料及設置質量低劣而造成的質量通病比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當嚴重的。 2.3設計方面的原因

現在許多設計研究院,他們大多考慮的是建筑外觀造型、結構形式新穎等因素,而考慮地區環境差異、抗震構造、施工條件限制和整改難度等因素卻比較很少,在施工過程中設計變更聯系單出具比較頻繁。鑒于這些情況應加強使用設計指導書,統一技術要求,嚴把圖紙審核關,保證圖紙質量,落實圖紙預審機制,有效的減少現場設計變更的數量。

2.4工程成本過低

房屋工程的質量問題和工程的成本有直接的關系,造價過低,會增加施工企業經營壓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質量無保證。房屋工程的投資價格應嚴格控制,應當符合使用要求,適當的節約而不是盲目的壓低造價,由于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壓低造價的影響,造成“低價低質”的局面,這也是產生質量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5現場監理不到位

施工現場監理行為不到位是造成質量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監理機構的人員資格、配備要求不符合,現場監理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監理人員對材料、構配件、設備投入使用或安裝前未進行嚴格審查,沒有嚴格執行見證取樣制度,有些項目監理機構甚至未按規定程序組織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就進入下道工序施工,許多質量隱患得不到及時解決。

加強質量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施工企業的綜合素質,改進施工工藝

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質量問題占所有質量問題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業人員的綜合素質,減少困施工不當造成的質量題至關重要,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3.1.1提高施工企業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熟練掌握工程質量問題形成的規律并具有預防工程質量問題的技能,有效地指導本企業施工技術工作。

3.1.2改進施工操作工藝,對一些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的工藝要加以改進。對某些容易形成工程質量問題的部位或工藝要加大管理力度,以預防工程質量問題形成。 3.1.3加強施工技術人員對規范、規程的學習,認真組織施工,倡導優質服務,建立有效的獎罰機制。對違反規范、規程施工造成質量問題的予以嚴懲,對能按質按量,有效消除工程質量問題的技術人員做出獎勵,并通報表揚,激勵技術管理人員的積極心。

3.2

重點把好材料、制品及設備質量關

材料使用前嚴格遵守“先檢后用”的原則,做到:

3.2.1擇優選購,不要采購生產廠家不清、質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設備。

3.2.2購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須嚴格按規定進行質量檢驗和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 3.2.3對一些性能尚未完全過關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

3.2.4對于地方生產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設備應該加強質量管理,實施生產許可證和質量認證制度,從根本上杜絕不合格的產品的流入工地。

3.3

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

質量管理不僅是對工程質量的預控,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個完善、高效能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

有了這個體系, 就可以把各環節的質量管理納入統一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 使質量管理工作制度化、標準化、程序化。

3.3.1

樹立“質量第一”,“客戶第一”的意識

建立質量管理保證體系是對質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行認識的統一, 這是高質量的重要保證。應成立全面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建立定期質量檢查制度,適當提高工程施工標準。 3.3.2

明確質量規劃和目標, 并與專業管理相結合

緊緊圍繞公司確定的目標和總體方案, 把各部門、各級的質量管理工作統一起來,有效的發揮各方面的力量, 把質量管理的理念及要點, 融會貫通到各專業管理之中, 進一步強化各專業的管理基礎工作和質量責任制, 形成以質量為中心的質量保證體系。 3.3.3

建立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 只有他們充分參與他們才能給企業帶來最大收益。同時應加強對員工的業務培訓, 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技能,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質量管理保證體系的運行質量。 3.3.4

堅持監督檢查, 保證工程質量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 對工程預算的審核、施工隊伍的落實、材料設備采購招投標、工程質量驗收等進行嚴格的審核。

建立材料樣板間,加強對材料設備和備品備一件的管理制度,嚴格控制材料進場驗收關,而且最好做些交房樣板間、工藝樣板間、施工樣板間。使客戶在購買住房時了解建造房屋所使用的材料、工藝的流程、交房的標準。

只有在過程中嚴格按管理體系把控各個環節,切實解決監督制約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從而保證了工程保質保量完成。

質量是客戶的質量,質量是你我的質量,質量是預防的開始,一分析缺陷三分代價,沒有了質量就沒有未來,工程施工項目管理中,我們要高度認識工程質量的重大意義,堅持“以質取勝”科學管理,規范施工, 努力提高房地產工程的質量。

第五篇: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實驗報告

姓名 小編

班級 01**101

學號 011**01** 組別

實驗日期 2011-11-23

課程名稱

大學物理實驗

同實驗者

指導教師

成績

掃描隧道顯微鏡(STM)

一.實驗目的

1掌握和了解量子力學中的隧道效應的基本原理。

2學習和了解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基本結構和基本實驗方法原理。

3基本了解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樣品制作過程、設備的操作和調試過程,并

最后觀察樣品的表面形貌。

4正確使用AJ—1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控制軟件,并對獲得的表面圖像進行處

理和數據分析。 二.實驗儀器

AJ—1型掃描隧道顯微鏡;P-IV型計算機;樣品(高序石墨);

金屬探針及工具。

三.實驗原理 1.隧道電流

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學的隧道效應。對于經典物理學來說,當一粒子的動能E低于前方勢壘的高度V0時,它不可能越過此勢壘,即透射系數等于零,粒子將完全被彈回(如圖3)。而按照量子力學的計算,在一般情況下,其透射系數不等于零,也就是說,粒子可以穿過比它的能量更高的勢壘,這個現象稱為隧道效應,它是由于粒子的波動性而引起的,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這種效應才會顯著。經計算,透射系數

(1)

由式中可見,透射系數T與勢壘寬度a、能量差(V0-E)以及粒子的質量m有著很敏感的依賴關系,隨著a的增加,T將指數衰減,因此在宏觀實驗中,很難觀察到粒子隧穿勢壘的現象。

掃描隧道顯微鏡是將原子線度的極細探針和被研究物質的表面作為兩個電極,當樣品與針尖的距離非常接近時(通常小于1 nm),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電子會穿過兩個電極之間的勢壘流向另一電極。隧道電流I是針尖的電子波函數與樣品的電子波函數重疊的量度,與針尖和樣品之間距離S和平均功函數Φ有關

(2)

式中Vb是加在針尖和樣品之間的偏置電壓,平均功函數,Φ1和Φ2分別為針尖和樣品的功函數,A為常數,在真空條件下約等于1。隧道探針一般采用直徑小于1mm的細金屬絲,如鎢絲、鉑—銥絲等,被觀測樣品應具有一定的導電性才可以產生隧道電流。

由(2)式可知,隧道電流強度對針尖和樣品之間的距離有著指數的依賴關系,當距離減小0.1nm,隧道電流即增加約一個數量級。因此,根據隧道電流的變化,我們可以得到樣品表面微小的高低起伏變化的信息,如果同時對x-y方向進行掃描,就可以直接得到三維的樣品表面形貌圖。 2.STM的結構和工作模式

STM儀器由具有減振系統的STM頭部、電子學控制系統和包括A/D多功能卡的計算機組成(圖4)。頭部的主要部件是用壓電陶瓷做成的微位移掃描器,在x-y方向掃描電壓的作用下,掃描器驅動探針在導電樣品表面附近作x-y方向的掃描運動。與此同時,一臺差動放大器檢測探針與樣品間的隧道電流,并把它轉換成電壓反饋到掃描器,作為探針z方向的部分驅動電壓,以控制探針作掃描運動時離樣品表面的高度。

STM常用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a.恒流模式,如圖3(a),利用壓電陶瓷控制針尖在樣品表面x-y方向掃描,而z方向的反饋回路控制隧道電流的恒定,當樣品表面凸起時,針尖就會向后退,以保持隧道電流的值不變,當樣品表面凹進時,反饋系統將使得針尖向前移動,則探針在垂直于樣品方向上高低的變化就反映出了樣品表面的起伏。將針尖在樣品表面掃描時運動的軌跡記錄并顯示出來,就得到了樣品表面態密度的分布或原子排列的圖象。這種工作模式可用于觀察表面形貌起伏較大的樣品,且可通過加在z方向的驅動電壓值推算表面起伏高度的數值。恒流模式是一種常用的工作模式,在這種工作模式中,要注意正確選擇反饋回路的時間常數和掃描頻率。

圖3 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兩種工作模式 b.恒高模式,如圖3(b),針尖的x-y方向仍起著掃描的作用,而z方向則保持絕對高度不變,由于針尖與樣品表面的局域高度會隨時發生變化,因而隧道電流的大小也會隨之明顯變化,通過記錄掃描過程中隧道電流的變化亦可得到表面態密度的分布。橫高模式的特點是掃描速度快,能夠減少噪音和熱漂移對信號的影響,實現表面形貌的實時顯示,但這種模式要求樣品表面相當平坦,樣品表面的起伏一般不大于1nm,否則探針容易與樣品相撞。 3. STM針尖的制備

隧道針尖的制備是STM技術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針尖的大小、形狀和化學同一性不僅影響著圖象的分辨率和圖象的形狀,而且也影響著測定的電子態。針尖的宏觀結構應使得針尖具有高的彎曲共振頻率,從而減小相位滯后,提高采集速度。如果針尖的最尖端只有一個穩定的原子而不是有多重針尖,那么隧道電流就會很穩定,而且能夠獲得原子級分辨率的圖象。針尖的化學純度高,就不會涉及系列勢壘。例如,針尖表面若有氧化層,則其電阻可能會高于隧道間隙的阻值,從而導致在針尖和樣品間產生隧道電流之前,二者就發生碰撞。

現在常用鉑銥合金作為隧道針尖材料。鉑材料雖軟,但不易被氧化,在鉑中加入少量銥(例如鉑銥的比例為80%:20%)形成的鉑銥合金絲,除保留了不易被氧化的特性外,其剛性也得到了增強.為了得到銳利的針尖,通常對鉑銥合金絲用機械剪切方法成型。 4. STM的減震

由于STM工作時的針尖與樣品間距一般小于1nm,同時由式(2)可見,隧道電流與隧道間距成指數關系,因此任何微小的振動,例如由說話的聲音和人的走動所引起的振動,都會對儀器的穩定性產生影響。許多樣品,特別是金屬樣品,在STM的恒流工作模式中,觀察到的表面起伏通常為0.01nm。因此,STM儀器應具有良好的減震效果,一般由振動所引起的隧道間距變化必須小于0.001nm。 建筑物一般在10到100Hz頻率之間擺動,當在實驗室附近的機器工作時,可能激發這些振動。通風管道、變壓器和馬達所引起的振動在6到65Hz之間,房屋骨架、墻壁和地板一般在15到25Hz易產生與剪切和彎曲有關的振動。實驗室工作人員所產生的振動(如在地板上的行走)頻率在1到3Hz范圍。因此,STM減震系統的設計應主要考慮1到100Hz之間的振動。隔絕振動的方法主要靠提高儀器的固有振動頻率和使用振動阻尼系統。目前實驗室常用的減震系統采用合成橡膠緩沖墊、彈簧(或橡膠帶)懸掛以及磁性渦流阻尼等三種綜合減震措施來達到減震的目的。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底座常常采用金屬板(或大理石)和橡膠墊疊加的方式,其作用主要是用來降低大幅度沖擊震動所產生的影響,其固有阻尼一般是臨界阻尼的十分之幾甚至是百分之幾。除此之外,對探測部分采用彈簧懸吊的方式,金屬彈簧的彈性常數小,共振頻率較小(約為0.5Hz),但其阻尼小,常常要附加其它減震措施。在一般情況下,以上兩種減震措施基本上能夠滿足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減震要求。對儀器性能要求較高時,還可以配合諸如磁性渦流阻尼等其它減震措施。測量時,探測部分(探針和樣品)通常罩在金屬罩內,金屬罩的作用主要是對外界的電磁擾動、空氣震動等干擾信號進行屏蔽,提高探測的準確性。

【實驗裝置與控制處理軟件】

NanoView-I型掃描隧道顯微鏡是面向教學實驗開發的新型實驗裝置。 1. 頭部系統

掃描系統采用壓電陶瓷管作為掃描器,樣品固定在掃描器上,樣品相對于探針作掃描運動。支撐系統包括基座、三根鋼柱、懸吊支架和三只掛腳構成的托架系統。驅進系統由雙手動螺旋測微頭和一只精密步進馬達頂桿(可手調也可計算機控制)組成,三點支撐針塊并控制樣品與針尖距離。防振系統采用三根彈簧吊住底盤,靠彈簧衰減由基座傳入的震動。

驅進調節機構的設計主要用于粗調和精細調節針尖和樣品之間的距離。利用兩個螺旋測微頭手動粗調,配合步進馬達(可以手調也可計算機控制調節),先調節針尖和樣品距離至一較小間距(毫米級),然后驅動步進馬達,使間距從毫米級緩慢降至納米級(在有反饋的情形下),進入掃描狀態。退出時先驅動步進馬達,使間距緩慢增大,退出掃描間距后,可加快退出速度。

STM系統的振動隔離措施采用平板堆垛系統加上懸吊來隔離振動。平板堆垛系統由大理石塊(或金屬平板)和橡膠圈構成。用于較大范圍的掃描時,這種措施已經能夠有效地隔離振動。在進行精細的掃描(比如獲得原子圖象)時,需要采用彈簧進行懸吊。 2. 電子學控制系統 STM電子學控制系統的核心是一個無靜態差動反饋回路,控制隧道結間距變化。在恒流工作模式中其基本過程是首先測出隧道電流并轉換成電壓,然后與參考電流比較,經過差動放大后再輸入積分器,由積分器輸出控制掃描管Z方向的伸縮,使得隧道電流恒定在預設的工作點上。由于反饋系統是一種高增益電路,隧道電流又在納安的數量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對系統要進行很好的屏蔽。 3.軟件系統

512,系統包括實時采集控制、離線分析處理、文件處理、調色板四大模塊。在主控命令條中使用相應的按鍵就可以啟動相應的模塊,各模塊之間可以任意切換。?STM軟件系統采用Windows95/98為操作界面,具有使用方便的菜單和工具箱,圖象的存儲可以采用多種格式,最大分辨率可達512 實時采集控制提供馬達開/關、單步進/單步退、自動驅進/自動脫離等馬達控制功能,提供任意角度掃描、定標、局域等功能。

離線分析處理提供圖像瀏覽、縮放、線三維、表面三維等多種顯示功能,提供斜面校正、平滑、卷積濾波、FFT、邊緣增強、反轉、兩維行平均等圖像處理手段,可對圖像進行粗糙度、模糊度、剖面線分析及距離和高度定標。 調色板系統包含16種調色板設定,任一種調色板均可由用戶在R、G、B三分量上無級編輯,每一種調色板均包含灰度與彩色,信息可任意切換。

文件處理提供實時的屏幕硬拷貝功能,可保存當前任意區域的屏幕內容,提供標準圖像格式輸出,輸出圖像可為其它任何通用圖像處理軟件所識別與處理,以便用戶編輯、排版、打印。 四.實驗內容

1. 準備和安裝樣品、針尖

將一段長約3厘米的鉑銥合金絲放在丙酮中洗凈,取出后用經丙酮洗凈的剪刀剪尖,再放入丙酮中洗幾下(在此后的實驗中千萬不要碰到針尖!)。將探針后部略彎曲,插入掃描隧道顯微鏡頭部的金屬管中固定,針尖露出頭部約5毫米。

將樣品放在樣品座上,應保證良好的電接觸。將下部的兩個螺旋測微頭向上旋起,然后把頭部輕輕放在支架上(要確保針尖和樣品間有一定的距離),頭部的兩邊用彈簧扣住。小心地細調螺旋測微頭和手動控制電機,使針尖向樣品逼近,用放大鏡觀察,在針尖和樣品相距約0.5—1毫米處停住。

2. 金團簇樣品圖象掃描

啟動計算機,打開控制器電源開關。單擊桌面的“AJ-1”圖標,執行操作軟件。此時屏上出現在線軟件的主接口,再單擊菜單中“顯微鏡校正初始化”,屏上跳出一個選擇框,選定“通道零”,然后多次點擊“應用”,左邊的通道零參數不斷變化,選定一個其中變化參數絕對值最小的值,最后單擊“確定”。

單擊菜單“視圖高度圖像”,屏上會出現高度圖像(H)、Z高度顯示(T)、馬迖高級控制(A)共三個操作框。然后再將“圖像模式”修改成“曲線模式”,同時出現“高度曲線”框。此時的屏顯示如圖10所示。

選擇“馬達控制”,“隧道電流”置為0.3~0.4nA,“針尖偏壓”置為250mv,“積分”置為5.0,點擊“自動進”。至馬達自動停止。 “掃描范圍”約為1微米,然后單擊“掃描”。點擊“調色板適應”以便得到合適的圖象對比度。調整掃描角度和掃描速度,同時也可微調面板上的“積分”旋鈕(反饋速度)。

手動進針。首先仔細觀察樣品表面位置并找到鏡像小紅燈,此時可在樣品表面上看到在鏡像紅燈背景下的鏡像針尖。

自動進針。在計算機控制主接口上,單擊“馬達高級控制”菜單,再在馬達高級控制面板(A)中單擊“連續進”,并密切注意觀察屏上顯示進針情況,待“己進入隧道區馬達停止連續進”的提示框出現后,再點擊“確定”,此時紅線應在-50~+100V之間。然后進行單步操作,即單擊馬達高級控制面板(A)中的“單步進”,使紅線最后調節于中間位置時停止操作,進針結束。最后關閉“馬達高級控制面板(A)”圖框。

光柵樣品的掃描。

A、“掃描控制面板”框中:設置“掃描范囲”為最大;“X偏置”和“Y偏置”為O;設置“旋轉角度”為O;“掃描速率”為1Hz左右。

B、在“反饋控制面板”框中:設置“比例增益”為5.0000;“積分增益”為18.0000;設置“設置點”(即隧道電流)為0.500nA;“偏壓”為50mV左右;而“反饋循環”為“使能”狀態。

C.在“高度控制面板”框中:設置“顯示模式”為圖像模式;“實時校正模式”為線平均校正;“顯示范囲”置于150nm;并設置“顯示中心點”為0.00V。

掃描結束后一定要將針尖退回!“馬達控制”用“自動退”,然后關掉馬達和控制箱。 五.圖象處理

(1)平滑處理:將像素與周邊像素作加權平均。

(2)斜面校正:選擇斜面的一個頂點,以該頂點為基點,線形增加該圖象的所有像數值,可多次操作。

(3)傅立葉變換:對當前圖象作FFT濾波,此變換對圖象的周期性很敏感,在作原子圖象掃描時很有用。

(4)邊緣增強:對當前圖象作邊緣增強,使圖象具有立體浮雕感。

(5) 橫切面分析

六。思考和分析。

1. 闡述恒高模式和恒流模式的基本工作原理。

a.恒流模式,如圖3(a),利用壓電陶瓷控制針尖在樣品表面x-y方向掃描,而z方向的反饋回路控制隧道電流的恒定,當樣品表面凸起時,針尖就會向后退,以保持隧道電流的值不變,當樣品表面凹進時,反饋系統將使得針尖向前移動,則探針在垂直于樣品方向上高低的變化就反映出了樣品表面的起伏。將針尖在樣品表面掃描時運動的軌跡記錄并顯示出來,就得到了樣品表面態密度的分布或原子排列的圖象。這種工作模式可用于觀察表面形貌起伏較大的樣品,且可通過加在z方向的驅動電壓值推算表面起伏高度的數值。恒流模式是一種常用的工作模式,在這種工作模式中,要注意正確選擇反饋回路的時間常數和掃描頻率。

圖3 掃描隧道顯微鏡的兩種工作模式

b.恒高模式,如圖3(b),針尖的x-y方向仍起著掃描的作用,而z方向則保持絕對高度不變,由于針尖與樣品表面的局域高度會隨時發生變化,因而隧道電流的大小也會隨之明顯變化,通過記錄掃描過程中隧道電流的變化亦可得到表面態密度的分布。橫高模式的特點是掃描速度快,能夠減少噪音和熱漂移對信號的影響,實現表面形貌的實時顯示,但這種模式要求樣品表面相當平坦,樣品表面的起伏一般不大于1nm,否則探針容易與樣品相撞。

2.通過對STM的實際操作,請說明和分析不同的掃描速度對樣品表面形貌圖的影響情況。

圖片會不清晰,出現一些條紋,會影響的但圖片的處理。 3.樣品偏壓和隧道電流的不同設置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在掃描時,掃描的圖片的真實度-與樣品的表面實際情況,影響到實驗結果的精確度。

4.用STM技術獲得的樣品表面形貌圖實質上它表示的內容是什么?

樣品表面原子分布的高低程度。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12345市民熱線知識庫下一篇:flxbsc常見錯誤提示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