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岳麓書院所有對聯

2022-08-11

第一篇:岳麓書院所有對聯

岳麓書院對聯

惟楚有材

于斯為盛

千百年楚材導源于此

近世紀湘學與日爭光

三湘雋士講研地

四海學人向往中

合安利勉而為學

通天地人之謂才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業精于勤,而荒于

惟楚有材,于斯為盛,沅生芷草,澧育蘭 嬉花

一水長流池不涸

兩賢互磋道終同

岳麓學府傳千載

書院育材有良規

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涉岳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學府傳千古人因道立,道以人傳,一代風流直到今

圣域修文,前有朱張講壇,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墳五典,諸子百家

學貫九流,匯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賢事業名山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無偶,百代弦歌貫古今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開,咸尊首出道隆群圣,統金聲玉振,共仰大成

覺世庸民,詩書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類拔萃,河海泰山麟鳳,莫喻圣人

氣備四時,與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道若江河,隨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

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

不為子路何由見

非是文公清退之

業精干勤,漫貪嬉戲思鴻鵠 學以致用,莫把聰明付蠹蟲

陟此峰顛,看湖浪湘波,總是源頭活水

拜茲堂上,仰賢關圣域,無非心地嚴師

教同化雨綿綿遠

泉似文瀾汩汩來

學憶宋張綿圣脈

書傳虞夏刻螭虬

金聲玉振

虎躍龍騰

胸懷子美千間廈

氣壓元龍百尺樓

放鶴去尋三島客

任人來看四時花

地接衡湘,大澤深山龍虎氣 學宗鄒魯,禮門義路圣賢心

江闊天高試此心之分量 鸞飛魚躍見斯道之流行

春風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塵

第二篇: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觀游覽,很高興能作為大家此次游覽的導游!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呢就是岳麓書院的大門了,請大家抬頭看一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啊岳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岳麓書院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這一千年學府的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了。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古院落形式,其中講堂呢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

我們現在所站的地方就是赫曦臺了。赫曦臺呀就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當年,朱熹應理學大師張拭的邀請來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到岳麓山頂去看日出,每當看到日出呢就高聲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呢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拭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沿著中軸線我們就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了。請大家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岳麓書院”這一塊匾,這是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御賜的,其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所炸毀,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1984年按照照片所復制的?,F在大家在看向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才,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才”呢是出自與《左轉》。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與《論語》。那么這一副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當年朱熹在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在這里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啊又稱“忠孝廉節堂”。 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先生所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學院的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鬯n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hào兩兄弟。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栻shì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謝謝大家!

第三篇:岳麓書院

游岳麓書院有感

我們化工與制藥1004班的團日活動來到位于岳麓山的岳麓書院,早上全班同學聚于岳麓山下,經過了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終于登上岳麓山。來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坐落在湖南長沙岳麓山東麓,因山而名,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自從其于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創立以來,歷時千年,弦歌不絕,世稱“千年學府”。

來到書院入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千年學府”四個歐體大字以及“唯楚有材,斯文為盛”的楹聯。不能不說,這副楹聯是湖湘文化輝煌成就的最好詮釋。岳麓書院千年辦學培養出大量具有道德人格的人才。未進書院,心中已然生發了無限敬意。

從前門進來,第一個參觀點是赫曦臺。“赫”為火紅色之意,而“曦”是太陽的意思,“赫曦”當意為火紅的太陽升起來。據說,這里還隱含著一段關于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和張栻同登岳麓山頂看日出的佳話。

赫曦臺兩側墻面上分別寫著“福”“壽”兩個字,其中,左邊的“壽”字形如龍蛇纏繞,暗含著“藏龍”之意,而右邊的那個“福”字則狀似猛虎下山,暗含著“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有“藏龍臥虎”的寓意。

的確,岳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聞名于世,終成八方英才薈萃之地。歷史上,諸如楊樹達、程潛、王夫之、陶澍、楊守仁、左宗棠、曾國藩、曾國荃、李元度、皮錫瑞、楊昌濟、魏源、陳天華、蔡鍔、范旭東等眾多歷史名人都與岳麓書院有著很深的淵源關系,即使是現代史上,從岳麓書院也走出了一大批諸如蔡和森、何叔衡、鄧中夏等經世緯國之才。此外,理學史上頗負盛名的“湖湘學派”就是在這里得以發展的;朱熹曾兩度在此講學,書院盛極一時,出現了“座不能容”、“飲馬池水立涸”的盛況。其后,明代中葉的陽明學、明末的東林學、清乾嘉時期的漢學及晚清的新學,都曾在此得以傳習和交流。岳麓書院的學術與教育,對湖湘文化傳統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岳麓書院用它淵博的學識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雅士,由此看來,這里怎不是個藏龍臥虎之地呢?

書院的中心位置是講堂,這是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曾經8次重建,小規模的修繕則達30余次,今天游客們所看到的建筑,是清代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勉勵莘莘學子大力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也隱約地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講堂里,懸掛著很多對聯,這些對聯或表達個人志向,或稱頌書院功德,或闡釋為人處事之道,不一而足,當你置身其中,就仿佛被濃厚的文化氛圍所包圍著,讓人沉醉。最吸引我的是曾為書院山長的曠敏本所撰的一副對聯:是非審之于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全聯共66個字,其內容耐人尋味。直白地來解釋,對聯的意思大概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身來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說去吧,得和失只能聽

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情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來把握?圣賢的道統又如何來傳播?當你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都有了答案。”對聯所闡釋的大多為儒家的倫理道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舊時的教育思想。從修身養性的角度來看,其中所講到的很多道理,今天的人們同樣能夠受到教益和啟發。

岳麓書院是一所塑造和培養高尚道德人格的書院,培養出具有崇高精神的理想人格,能達到“天地合德,鬼神同用,悠久無窮”的精神境界的人才??v觀岳麓書院千年辦學歷史,曾涌現出無數忠貞不屈、浩然正氣的愛國志士、豪杰君子,他們保持靈魂高潔,崇尚真才實學;他們努力追求知識與真理,勇于實事求是;他們能夠在戰場上流血橫尸,為民族尊嚴和大眾利益,他們樂意服從真理和良知,敢于抵制外辱與邪惡;他們依照自己的道德理性作出價值選擇,絕不使自己成為聲名利祿的奴隸。

徜徉于這座古老的書院之間,我感覺自己已然沉浸在醉人的墨香之中,這灰墻青瓦、琉璃脊飾、墨柱朱枋,這一磚一瓦、一柱一枋、一聯一匾,無不流露出雋永的儒雅和迷人的古韻,縱使多么浮躁的心也能片刻間平靜似水。

第四篇: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觀游覽。很高興能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呢就是岳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抬頭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啊,岳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 、河南嵩陽書院 及睢陽書院 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好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從岳麓書院這幅平面圖上 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呢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

這里呢是赫曦臺 ,赫曦臺啊是古時候求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栻修了個臺,取名赫曦臺。

沿著中軸線 我們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請大家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岳麓書院這塊匾,這是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是出自《左傳》,下聯“于斯為盛”是出自《論語》。那么這一副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呢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了忠孝廉潔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潔堂。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 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所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學院的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大家再過來看一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呢,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認得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实鬯n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這一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呢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那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重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呢是一個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 張栻和朱熹而設的,當時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 從全國各地趕來聽將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 當年啊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 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要參觀的呢是書院作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

好了,我們今天的游覽也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謝謝大家

第五篇:逛岳麓書院

[瀟湘風情]系列

逛 岳 麓 書 院

如皋蔣文祥

岳麓書院,位于文化名山岳麓山腳下,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書院,名列四大書院之首,比我在廬山看到的白鹿洞書院氣派多了?,F占地21000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的古建筑群,中軸線上依次為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北側是半學齋、文廟、湘水校經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筑,南側有教學齋、百泉軒、麓山寺等景點。

岳麓書院始創于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清末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后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范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歷經千年,弦歌不斷,世稱“千年學府”。岳麓書院比法國的巴黎大學早280多年,比英國的牛津大學也要早300年。岳麓書院的前門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額,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洵的字鐫刻而成。

從前門走進,可以看到赫曦臺,這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赫曦臺建于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著名理學家朱熹從福建來到岳麓書院,與書院主教張栻進行學術交流,兩人經常相約登岳麓山觀日出,每當看到朝陽光芒四射,朱熹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栻就在這里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春贞嘏_左邊墻壁上近丈高的“壽”字,柔中帶剛,形如龍蛇盤繞。右邊墻壁上的“福”字,筆力強勁,狀若猛虎下山。“福、壽”二字看似龍騰虎躍,暗含岳麓書院是藏龍臥虎之地。 大門門額“岳麓書院”四字為宋真宗趙恒親筆御書。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以岳麓書院辦學有方,又聞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特別召見周式,拜為國子監主簿,請他留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岳麓,仍請歸院。于是皇帝賜以經書等物,并親書“岳麓書院”御匾,懸于大門正上方。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源地。

大門兩旁掛有一副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出自《左傳》,下聯取自《論語》,源出經典,聯意關切,道出了岳麓書院英才輩出的歷史事實。有被譽為“一時之英才”的抗金名將吳獵,主張“官兵一體”大敗十萬金兵的功臣趙方,“忠鯁可嘉,宜得獎謚”并加贈龍圖閣學士的彭龜年,主張“身教重于言傳”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改革家魏源,晚清“中興名臣”、著名湘軍首領曾國藩,收復新疆的愛國名將左宗棠,首任駐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氣節的外交大臣郭嵩燾,“欲栽大木柱長天”的領袖之師楊昌濟,以《猛回頭》、《警世鐘》遺世的陳天華,還有早期的共產黨人蔡和森、鄧中夏等。

大門之后是二門,二門至講堂兩側均為昔日師生居舍,過去學生大量活動時間就是在這里自修。右側是教學齋,左側是半學齋。“教學齋”齋名出自《禮記》,“半學齋”齋名源出《尚書》。教學齋和半學齋反映了岳麓書院教學中“教學相長,惟教學半學”的辨證思想。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多次寓居半學齋從事革命活動。

講堂位于書院的中心,是書院教學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書院的核心部分。檐前懸有“實事求是”匾,由湖南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撰寫。校長將其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實事求是”語出《漢書》,對青年毛澤東也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毛澤東逐漸豐富發展了其內涵,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這是岳麓書院對近代中國革命的最大貢獻。

大廳中央懸掛兩塊鎏金木匾:一為“學達性天”,由康熙皇帝御賜,意在勉勵張揚理學,加強自身修養;一為“道南正脈”,由乾隆皇帝御賜,它是皇帝對岳麓書院傳播理學的最高評價,表明了岳麓書院在中國理學傳播史上的崇高地位。

講堂墻壁上嵌有許多極有價值的碑刻文物。比如由朱熹手書、清代山長歐陽厚均刊刻的“忠孝廉節”碑,由清代山長歐陽正煥手書、歐陽厚均刊立的“整齊嚴肅”碑,清代山長王文清撰文的《岳麓書院學規碑》、《讀書法》等十數方,這些都是我國書院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史料,即使在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啟迪意義。

講堂南側是百泉軒、麓山寺。百泉軒始建于北宋之初,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乃書院風景絕佳之地。歷代山長喜愛溪泉之妙,筑軒而居,享盡自然的天籟之音。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朱熹訪院,與山長張栻“聚處同游岳麓”,“晝而燕坐,夜而棲宿”,都在百泉軒中,相傳二人曾在此論學三晝夜而不息。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碑,由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文、書丹并鐫刻,因為文、書、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絕碑”之稱。

講堂北側是文廟、湘水講經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筑。文廟由照壁、門樓、大成門、大成殿、兩廡、崇圣祠、明倫堂等組成。岳麓書院祭祀孔子始于書院初創時期,北宋時期曾建禮殿于講堂前,內塑先師十哲像,畫七十二賢。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改為宣圣殿,“置先圣像于殿中,列繪七十二弟子”。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改名大成殿。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遷于現址。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重修,正式稱為文廟。湘水校經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從岳麓書院遷到城南天心閣附近,原堂址改為船山祠。船山祠是專門祭祀著名思想家王夫之的。王夫之不到20歲就進岳麓書院讀書,深受當時山長吳道行經世致用的傳統學風影響,后來結社著書,評議朝政,又在衡陽揭竿起義,舉兵抗清。晚年隱居石船山,以筆桿為武器,潛心著述。在他71歲時,清廷官員前來拜訪,王夫之雖在病中,但認為自己是明朝遺臣,拒不接見清廷官員,也不接受禮物,并寫了一副對聯,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風有意難留我,明月無心自照人”。王夫之借由這副對子表現了自己的晚節。

穿過講堂,就是御書樓。御書樓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開始叫書樓,后來屢建屢毀,搬了好幾個地方,名稱也改為藏經閣、尊經閣。御書樓是清代民間較大的一座圖書館,藏書最豐時有2萬多卷,制定有藏書條例,管理科學而且嚴格。今天的御書樓仍然作為圖書館供教研人員和學生使用,現在的藏書量已超過5萬冊。大型工具書如《四庫全書》、《續解四庫全書》、《四部叢刊》、《四部備要》、《古今圖書集成》等均有珍藏。

逛完岳麓書院,我忽然想起了湖湘文化。岳麓書院對湖湘文化的形成、發展、演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故而它成為湖湘文化的象征?,F在人們一提到湖湘文化,就會聯想到岳麓書院;一走進岳麓書院,就會聯想到湖湘文化??梢哉f,岳麓書院是現代湖湘文化人的精神“圣殿”,人們將岳麓書院視為湖湘文化的思想發祥地。到今天,湖湘文化中的精髓思想仍然在影響著湖湘文化人。岳麓書院千年積淀的學風,也成了湖湘文化人的精神特質。岳麓書院培養的一代代人才,更體現出湖湘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貢獻。我想,恐怕這就是迄今為止岳麓書院總被一代代湖湘子弟視為精神圣殿的原因吧?!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用平常心面對考試下一篇:醫聯體合作協議書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