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洱海流域研究綜述

2022-07-09

第一篇:洱海流域研究綜述

洱海流域環境現狀分析

*

李兆林1

岑華2

(1.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云南.昆明.650092 ; 2.昆明冶金高等??茖W校.云南.昆明.650033) 摘要: 在初步了解洱海流域概況及其環境現狀的基礎上,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針對洱海流域存在的環境問題展開分析,從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時空分布、“三廢”污染、區域環境差異和水源生態環境等方面入手,重點分析評價了其現狀環境的污染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改良措施。

關鍵詞: 環境; 洱海; 可持續性;

中圖分類號: 文獻識別碼:

1.洱海簡介

1.1自然狀況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內,流域面積2565km,跨大理市和洱源縣,湖面面積約250km,湖盆南北長約40km,東西平均寬6.3km,最寬處為9km,平均湖深為10.5m,最深處為20.7m。地貌類型豐富,第四紀新構造運動跡象較為明顯,屬瀾滄江水系,主要補給源為大氣降水、森林滯留水及少量融雪,入湖河流北有彌苴河、羅時江,西有蒼山18溪,南有波羅江,東有南村、向陽、挖色等小溪,湖西南角的西洱河為洱海的唯一出口。(如圖1)洱海流域氣候濕潤,是典型的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干濕季明顯,年均溫15.1℃,年平均降水量為1048mm, 正常庫容量為28.87×10, 歷史最高水位1 975.64m(1966年),最低水位為1 970.52m(1986年),水溫常年在10~20℃之間,屬暖性湖泊,水溫垂直分布具正溫層的特點。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流域內生物多樣,生物量大,種群密度較高,是我國物種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生物生產量平均為16.6kg/m,總生物量達479 000T(鮮重),是云南省高原湖泊中生物量最大的湖泊。 [2]***

3[1]

8 **

22 圖1

洱海 Fig .1 Erhai

Lake

1.2社會狀況

流域所在地區大理開發歷史悠久,交通相對優越,大理距省會昆明377km,是320國道(昆明-大理-瑞麗)和214國道(滇藏公路)交叉處的“重鎮”,同時大理又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優秀旅游城市,是滇西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1995年大理機場啟用,1998年廣(通)大(理)鐵路、楚(雄)大(理)一級公路相繼通車,1999年大(理)麗(江)準二級公路也通車了,加上正在修建中的大(理)保(山)路,使大理地區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交通運輸網。洱海流域含20個鄉鎮、167個村公所,總人口約80萬,有白、漢、彝、回等25個兄弟民族,流域內有大專院校3所(含電大),中專學校7所,特殊學校1所(聾啞學校),基本上形成了較完備的教育體系;共有衛生機構210個(醫院、衛生院、衛生所),專業技術人員3 000多人,7 000多個醫療床位,醫療衛生條件日趨成熟。區域傳統文化豐富多采,淵源流傳,電視覆蓋率達95%以上,人民群眾受教育水平走在全省的前列。 ———————————

*收稿日期: 修定日期:

作者簡介:李兆林.(1978----).男.白族.云南大理人.云南師范大學旅游與地理科學學院98級地理專業本科生. 致謝: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云南師范大學陳永森教授的悉心指導,特此致謝.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洱流域污水治理項目專家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預可行性報告》1996.3-7.15-21.58-59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洱海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專家組《洱海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預可行性報告》 1996.13

**

[3] 1

2.洱海流域環境現狀分析

洱海自然風光優美,流域所在地傳統文化意義深遠,每年都吸引大量的賓客,促進了區域的經濟發展。在云南三大高原湖泊之中,洱海在自然和社會區域環境方面都具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如表1)洱海是云南

表1 云南三大高原湖泊

Tob 1 The three biger Highland lake of Yunnan 名稱 所屬水系 湖面面積 平均水深 庫容 生物量 水質

283 (km) (m) (10m) (t)

滇池 金沙江 309.5 4.4 15 136000 劣五類

洱海 瀾滄江 250 10.5 28.87 479000 二類

撫仙湖 金沙江 212 87 185 400 二類 省第二大淡水湖泊,生物量最大,水質較好,可以直接飲用,與滇池相比,洱海水質、水深、生物量和庫容等自然條件明顯優于滇池;洱海所在區域社會發展水平顯然比撫仙湖所在地區高。目前,洱海的環境還算良好,但是近幾年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相對集中,社會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洱海的自然生態環境也面臨嚴峻的形勢,研究表明其整體環境質量有下降的趨勢,改良整治工作未能持續進行,生態保護日趨緊迫。目前其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水量的供需矛盾、分配的不平衡、“三廢”污染、水源生態保護以及水體的營養化等方面,而導致這些問題加劇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

2.1“三廢”污染分析

廢水的污染對于洱海本身而言,主要是生活污染,而對整個流域而言生產污染又是重點。生活污染到處可見,只是其程度具有地區差性,排放最嚴重的地區是湖西壩子,其次是鳳儀、海東、挖色;直接注入洱海的工業污水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的波羅江,對流域污染最大的企業是大理造紙廠、洱濱紙廠和云南人纖廠,據估計三家企業排放污水中的CODcr、BOD5和SS負荷量中CODcr和SS污染物分別占洱海廢水排放的約92%和82%,造成這些污染的原因是企業生產技術落后,設備陳舊,人員技術水平差,管理制度不完善。1996年以后大理市進行產業的必要調整,人纖廠等相繼停廠、破廠,廢水污染現集中在大理造紙廠和波羅江沿岸的一些企業,目前大理造紙廠處于待停狀態。工業廢水問題日益改善。特別在下關沿西洱河兩岸建成了長6.7Km的排污水管,改善了西洱河上游市區內的污染狀況。

大氣污染在洱海地區未產生嚴重的影響,長期未受到重視,目前洱海地區主要的大氣污染源仍是一些企業,特別是大理造紙廠,其排放的煙塵達1 250mg/m、SO2為10.4kg/t、NO2為2.0d/t,由于地處湖泊的西南方,地區主導風向又是西南風,使其排放氣體中的有毒物質向四周擴散,并隨著降水污染湖泊;另外在湖東南地區也有一些廠礦產生廢氣,但由于地處人口少的山地,大氣污染影響還算不大。這幾年隨著國家對森林砍伐的嚴格管理,大理地區農村廣泛使用了蜂窩煤,生活中產生了大量的CO2和SO2,到目前為止雖然未產生極大的影響,但長期的使用就會使大氣質量下降,加之交通運輸業和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大氣環境問題不得不讓人深思。

固體廢棄物形成的廢渣是目前洱海流域環境治理的最難點,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1996年研究認為城市固體污染和非點源污染是目前洱海環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有關機構提供的統計數據表明,城市固體廢棄物在2000年前每年增加10%,從2000年后每年增長8%,由此可預測其近幾年數量,(如表2)目前產生城市固體廢棄物最多的是下關,喜洲最少,相差達20多倍,主要原因是下關城市發展較快,污染大戶多集中于此,大理古城垃圾大量運往下關,深長村山菁垃圾堆放場已超負。在所有的固體廢棄物中工業企業和醫院產生的物質危害較大,據環境衛生管理站在1995年對工業廢棄物所作的調查,1994年大理市工業固體廢棄物總產量為 97 282T,其中的413T被視為有毒和危險廢物,洱源縣工業固體廢物的總量為5 160T,其中有毒和危險廢物為6T;大理市13所醫院中最大的第一人民醫院每年產生205T固體廢物,有9.5T是危害廢物。如今,城市固體廢物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但未形成持續利用、科學監管的流程。而鄉村固體廢物由于分布廣、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 洱海流域制漿造紙工業污染控制項目專家組 《洱海流域制漿造紙工業污染控制項目預可行性報告》 **

3 * 2 1996 37-38.附錄11.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 洱海城市固體廢物處置項目專家組 《洱海城市固體廢物處置預可行性報告》 1996 21-22

表2 洱海區域近年固體廢物排放及預測(單位:104T)

Tab.2 Erhai Lake zone drain off solid refuse and calculat in recent years(unit: 10T) 地區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下關 5.23 5.75 6.32 6.95 7.65 8.26 8.92 9.63 10.4 大理 0.54 0.59 0.65 0.72 0.79 0.85 0.92 0.99 1.07 鳳儀 0.47 0.52 0.57 0.63 0.69 0.75 0.81 0.87 0.94 喜洲

0.21

0.23 0.25 0.28 0.31 0.33 0.36 0.69 0.42 總計

6.45 7.09 7.79 8.58 9.44 10.19 11.01 11.88 12.83 ——————————————————————————————————————————————

資料來源:《洱海城市固體廢物處置預可行性報告》

分布散,難于統計,資金短缺且投入較分散,難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以至鄉村附近的一些河流成為了全村的“垃圾場”。近幾年旅游熱又導致一些流動性固體污染,每年幾次旅游旺季,幾十萬賓客的涌入,“白色污染”增加,為固體污染的整治帶來更大的困難。

由于上述各種污染的存在,近年來洱海水質變化急劇,水體營養狀況變化顯著,從1985年到1994年的十年內洱海水質已從貧營養過度到了中營養狀態,尤其是1994年洱海銀魚生長帶來的生物性污染,至今未能改變。環海水產養魚塘以及航運和生產大力發展起來的機動船只引起的污染自作“雙取消”后有所改良。根據洱海水質監測結果顯示,目前其水質尚清潔,屬Ⅱ類水,并且正處于恢復保養階段。 2.2生態環境分析

洱海地區由于自然條件和社會發展的原因,區域生態環境存在差異,近年來隨著人口的增加,社會發展的加快,其區域差異就更加顯著。在不同的區域表現出水資源的分配不均及水體污染等問題。在湖西大理、喜洲、下關一帶,人口密集,水量相對較豐富;而湖東南丘陵地區則由于自然條件的原因,水資源出現季節性貧缺且水質較差,加之森林分布少,群眾節水意識差,到干季水資源短缺;在水量豐富的地區由于社會發展迅速,造成很大的浪費和污染,洱海水量時空分配不均現象較為顯著,而區域環境差異最終導致流域生態環境存在不同的形勢。

湖泊的上游地區(洱源縣部分)目前的環境問題主要是水源區的過度開發和河流的攜泥沙量。(如表3 )洱源縣河流攜沙廣泛,其中攜泥沙最大的是彌苴河水系,達68.4×10T,輸沙模數達920t/km,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水源區的過度開發,化肥施用量大,目前上游耕地面積為92 670畝,化肥施用總量為1 754 T,養分流失總量達1 117.5T,其中有大量的K、N、P肥和復合肥,造成大量水土流失,進而影響到洱海

表3 洱源縣各河流年輸沙情況

Tob.3 The condition of the rivers carry sand every year in Eryuan County 河流名稱 徑流面積 長度 輸沙模數

22 (km) (km) (t/km) 彌

年輸沙量 (10T) 折合方量

4合計 推移質 懸移質 (10T)

4*

4

24彌苴

河干 563.0 23 270 37.5 9.4 28.1 22.1 流段

鳳羽 249.32 35 400 13.3 3.32 9.97 7.8 河 段

彌茈 529.55 35 250 17.6 4.4 13.2 10.4 河 段

總計 1341.87 58 920 68.4 17.1 51.3 40.3 3 資料來源:《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預可行性報告》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洱海流域污水治理項目專家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預可行性報告》1996.3-7.15-21.58-59

整體的生態環境。洱海的中游地區(湖西大理、喜洲,湖東海東、挖色等地)是湖泊的主體,也是目前人類活動較廣泛的區域,環境人為干擾較大,海東、挖色等地人口總數相對較少,但相對集中,自然條件不優越,地處湖泊東部,山地居多,山勢不高,有部分的工礦業;大理至喜洲地段是目前旅游業開發的熱點,據估計在這些地區每年要接待游客幾十萬人次,蒼山腳地區近年來修建了大量的休閑場所,增加了人類對蒼山自然環境的影響。整個中游地區人口總數多,由于歷史等原因,開發較早且深刻,經濟發展較快,農業耕種大量使用化學肥料,18溪河壩管理不完善,土壤侵蝕增強;下游地區(下關等地)是整個流域社會發展的中心,人口最多,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較快,許多污染企業都集中于此,產生大量城市廢棄物,一些老舊企業擁有很強的根基和歷史背景,使產業調整和經濟結構的優形勢趨于緊張。 2.3水環境分析

洱海水源主要是大氣降水、森林滯留水和少量冰川融雪,并以徑流的方式注入湖盆,入湖河流水量占洱海水量的50%左右,近年來蒼山終年積雪出現年際變化,18溪年內季節性相當明顯,中段甚至有斷流的情況;洱海正常庫容量為28.87×10m,流域人口約為80萬,人均水量3 600 m,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 952.8m),水量不算豐富,而且近幾年社會的快速發展,需水量又不斷增加,據估計工業和生活年需水0.6×10m,農業灌溉用水1.3×10m,發電用水5-7×10m,“引洱入賓”(引洱海水到賓川縣)工程用水0.5×10m,每年固定用水近8×10m,換水周期為兩年半(891天),豐水年暫且可以滿足供水,貧水年水位就會下降,加之水體不斷的遭到人為的影響,使供需矛盾更加嚴峻。

流域植被分布不平衡,覆蓋率年年逐減,目前大理市、洱源縣森林覆蓋率分別約為16.8%、27.2%,而且大理市森林覆蓋率高的地區又主要集中在大理至下關一段的蒼山中部和團山等一些風景區,環海地帶樹木稀疏,大理至喜洲段由于大理石開挖等原因,蒼山山體破壞大。導致洱海水源區環境問題更加突出,注入洱海的主要河流大都存在污染問題,目前污染最嚴重的河流是南部的波羅江,主要原因是沿河段附近一些建材廠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排放;18溪尚處于清潔狀態,但伴隨旅游業的過度發展,蒼山山腰地段的過分開發,河道建設管理不善,不僅使河源地區產生大量的污染物質,而且還促使河流水質變差,水量逐年減少,直接影響到洱海的庫容;北部河流主要存在攜沙量大的問題,目前攜沙量最大的是彌苴河,主要原因是上源地區農業耕種過度,河口地段養殖業發展過快,如今養殖業已得到控制,但整體形式不容樂觀。

*838

383

8383

83

333.洱海環境改良措施

3.1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針對洱海存在的環境問題,我們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洱海環境的可持續改良不僅要在科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而且還要在實證的基礎上以法律的形式給予確立。針對不同的地區采取不同的方式,實施不同的方針、政策,解決不同的環境問題:

上游地區(洱源縣部分)——主要針對農業的過度開發,在廣泛的山腳地帶適當的進行“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畜牧業,進而增進其乳制品加工,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其沿湖地區嚴格控制水生養殖面積,“退耕還水”,加強湖岸綠化和海底綠化,減少農用化肥的使用量, 擴建茈碧湖水庫,控制鳳羽河給彌苴河帶來的泥沙。

中游地區(海東、挖色、大理、喜洲等地)——大理、喜洲地區主要是保護蒼山植被和18溪的河床,減小山腳的開發,適當“退耕還林、還草”,保護環境和水源,耕種區減少化肥的使用,優化經濟結構,建立一套完善的鄉村廢棄物監管、控制系統;海東、挖色兩地則要進行大量的植樹造林,加深和加強沿湖地區濕地、灘涂的建設和管理,海東地區交通方便

地段可適當利用其地形特點發展一定的工業;整個中游地區必須對交通、旅游業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

下游地區(下關等地)——主要是控制工業污染和城市廢棄物的大量排放,在嚴格控制“三廢”污染的基 4 礎上合理的優化產業結構,減少第二產業的數量,加強第三產業的建設,盡快建成大垃

圾處理技術,對必要的污染企業進行遷移或分流,建立完善的設施,就地處理污染物,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洱海流域污水治理項目專家組.《大理城市污水治理預可行性報告》1996.3-7.15-21.58-59 不能進行區際轉嫁,力爭區際生態環境的和諧。 3.2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群眾法制和環保意識

洱海環境的保護不僅要從法律上作出確立,政策上進行實施,而且要以人為本,全面進行思想教育。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用事實教育群眾、用思想武裝群眾,讓群眾不僅從經濟效應上感受到洱海的價值,而且從生態效應上意識到其價值;加大教育投入,可結合當地掃盲工作進行鄉土環境教育,對直接參與洱海開發和管理的人員進行培訓、考核,逐步對洱海作業的船只進行適當的作業考評,建立科學監管的體制,嚴格控制人類干擾的范圍和程度,使開發從無序走向有序,短期轉向長遠,群眾的法制觀念和環保意識得到不斷的提高。把保護洱海似如保護我們的眼睛一樣的重要,讓“東方的日內瓦”永遠璀璨。 3.3加強水域工程建設和管理,合理進行產業布局

水域工程建設是流域環境改良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切實加強,洱海水域工程建設對環境的改良和資源的利用都有十分巨大的作用。目前,“引洱入賓”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平衡,18溪的河壩修建對入湖河流的攜沙量和土壤的侵蝕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必須建立相應的制度來完善管理那些管理不善或無長期無人無津而糟人為破壞的已建水域工程,建設相關的蓄水工程,防洪抗旱,緩和水資源的分布差異和季節分配不均,嚴禁湖區圍墾;在北部水源區和沿湖地帶建立生態保護點和“綠色生命線”,使自然環境形成天然的“透視走廊”,以便發展“生態旅游”。在“退耕還林、還草”的同時適當的“退耕還水”,保持水域面積的穩定,進而保證水位和水質,保護各類水生生物的繁殖生長。沿湖的產業分布最好進行優化,下關地區的一些企業可以進行產業轉移或者分散產業的過度集中,結合城市的建設和規劃,合理的對老舊產業進行調整,對一些職工妥善安置,城市建設要以“生態城市”、“田園城市”、“山水城市”、“信息城市”、“旅游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在整個流域內,依托自然生態環境條件,注意城鄉聯系和行政連帶,發展經濟,在盡可能不浪費耕地資源的前提之下,適當加強交通建設;讓有污染或重污染的產業遠離湖區和水源區,力求生態效應和經濟效應并行。

參考文獻

[1].薛琳 主編. 新編《大理風物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18-19 [2].云南省林業規劃院.《云南自然保護區》.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9.288-301 [3].大理文化叢書.《走近大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8-40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Envivonment Situation in Erhai basin LI Zhaolin 1

CEN

Hua2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092,2.Kunming Advanced

Metallurgy College. kunming .650033 ) ABSTRACT: The author intally introduces the survey and the Current envivonment Situation in Erhai Lak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author analyses envivonment problems in Erhai basin. These analyses include the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ces,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ces, the contamination of water resouces,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envivonment, the ecological envivonment of waterhead,etc. The author especially analyses and evaluates the envivonment pollution problems at present. 5 Moreover,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Envivonment;

Erhai L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第二篇:水陽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規劃綜述

1.1流域概況

1.1.1自然地理、水系及經濟發展概況

水陽江、青弋江、漳河流域位于長江下游南岸,由青弋江、水陽江、漳河三水系組成,地跨安徽、江蘇兩省21個市縣,分別于當涂、蕪湖和澛港匯入長江,流域面積18850km2,其中安徽省占93%,江蘇省占7%。流域西北部濱臨長江,東北部以茅山山脈與太湖流域為界;北與秦淮河接壤;東南、南、西南三面以黃山、天目山及九華山為分水嶺,分別與新安江、秋浦河等為鄰。流域大地構造屬江南古陸與南京凹陷的過渡區,由于地殼差異性的升降運動,地貌呈南高北低態勢。流域內山地面積占54%,丘陵區面積占27%,平原圩區面積占15%,湖泊面積占4%。水陽江和青弋江分別發源于天目山山脈和黃山山脈的北麓。流域上游屬叢山峽谷地區,巖石分布主要為花崗巖和變質巖。流域中游為低山丘陵區,崗巒起伏,為皖南山區與沿江平原的過渡地帶。下游為濱臨長江的平原圩區,主要由長江及本流域河流的沖積作用和湖泊淤積而成,河道縱橫,水網交錯,土壤肥沃,為著名的魚米之鄉,一般地面高程為7~8m,低于汛期洪水位3~4m。

流域水系主要有兩江、一河、四湖,即水陽江、青弋江、漳河、南漪湖、固城湖、丹陽湖和石臼湖。

水陽江位于流域東部,流域面積10385km2,干流長273km。東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三條支流在河瀝溪附近匯合,河瀝溪以上為上游。干流流經宣城后即進入圩區,經新河莊后進入下游水網區,流經水陽鎮、西陡門后稱運糧河,至花津后稱姑溪河,在魏家渡匯青山河后由當涂金柱關入長江。水陽江最大的支流為右岸的郎川河,流域面積2526km2,郎川河直接與南漪湖相通,經湖泊調蓄后,通過北山河在新河莊與水陽江相匯;此外,支流還有華陽河、夏渡河,流域面積分別為280km2及360km2。

青弋江位于流域中部,流域面積7100km2,干流長233km。主源有麻川和舒溪兩支,兩河匯合后稱嘗溪,至陳村為上游區,出陳村峽谷后稱青弋江,沿途經涇縣、西河鎮至灣址后稱為下游。其下河流分為二支,一支經清水河至蕪湖匯入長江,一支經趙義河、青山河由當涂入長江。青弋江較大支流有徽水,流域面積1072km2;其次為琴溪河,流域面積442km2;還有寒亭河、孤峰河等。

漳河位于流域西部,流域面積1365km2,長95km,南陵以上為上游區,黃墓渡為中下游分界,經石硊,在澛港匯入長江。漳河下游河道彎曲,石硊~澛港段彎曲系數達3.5以上。主要支流有峨溪河、后港河等。

水陽江、青弋江、漳河自進入中下游以后,比降平緩,水系發育,河道交織。水陽江和青弋江之間有黃池~烏溪河和青山河,青弋江和漳河之間有資福河和上潮河串通,下游地區還有許多支汊河道,形成復雜的河網。

南漪湖位于水陽江中游,固城湖、丹陽湖及石臼湖位于水陽江下游。四湖在12m水位時,總面積為695km2,總容積為38.1億m3。六十年代以來,由于人工圍墾,現湖面已大大縮小,南漪湖面積減少了7%,固城湖面積減少了60%,石臼湖面積減少了23%,丹陽湖低圩滅螺,已圍墾82%。由于四湖所處位置不同,因而對調節本流域洪水的作用各異。對水陽江來說,其調洪作用以南漪湖最為顯著,其次為固城湖、丹陽湖、石臼湖;反之,若承受長江倒灌的洪水,首當其沖為丹陽湖、石臼湖,其次為固城湖、南漪湖。 流域水系有當涂、蕪湖和澛港三口與長江相通。長江洪水較高時,經常發生頂托或倒灌現象。影響范圍:漳河可達黃墓渡,青弋江達灣址,水陽江至新河莊附近。倒灌現象尤以蕪湖為甚,倒灌時間一般在4~8月。下游湖泊充蓄高程,一般受蕪湖及當涂二口水位控制,介于二口的長江水位之間,因而常出現由蕪湖口倒灌,經清水河~青山河或經清水河~運糧河~姑溪河,至當涂口出流的現象。

流域范圍涉及皖、蘇兩省的2個地區、4個省轄市的21個縣。其中長江與青弋江交匯的蕪湖市是皖南的政治、文化、商業、交通中心,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

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域國民經濟雖取得了一定發展,但發展速度相對長江下游地區而言,還是較低的。流域內工業依托自然資源,結合城市建設,已初步形成門類較齊全,并具一定規模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有鋼鐵、造船、電力、紡織、化肥、農機、建材等。農作物以水稻為主,是著名的稻米產區,其播種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55%以上,其他糧食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茶、煙、麻、竹等。

流域內的主要城市蕪湖市,位于長江和青弋江的交匯口,歷來是皖南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交通中心。由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蕪湖港已被列為長江沿岸首批對外開放港口之一,蕪湖市已成為安徽省皖江開發區的中心城市,并在長江流域經濟發展戰略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蕪湖市工業主要以輕紡為主,造船、建材、機械、化工、冶金等門類齊全,此外,蕪湖還是水陽江、青弋江及巢湖地區農付產品的集散中心,是全國“四大米市”之一。

流域內另一重要城市宣城市,位于皖贛鐵路與宣杭鐵路交匯處,在建的高速公路318國道穿城而過。蕪湖長江大橋和318國道的建設使宣城市北至合肥,東至杭州,南至黃山均有便捷的陸上通道。以水陽江為干線的水上通道可直達蕪湖,并通往長江黃金水道。建國以來,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宣城市已形成了門類齊全、以輕、重工業并舉的工業體系,主要涉及采掘、原料加工、機械制造、紡織、食品、電子、輕工等行業。城區貿易發展也較快,“九州市場”現已成為安徽省十大貿易市場之一。另外,宣城市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越,人文景觀豐富。鰲型古城、宋代雙塔、敬亭山風景區、夏渡森林公園及揚子鱷湖均是著名的旅游景點,每年接待大量游客。

流域已初步形成包括鐵路、干線公路及水運在內的綜合運輸網,境內現有寧銅、皖贛、宣杭等鐵路線。公路干線網發達,318國道橫穿流域(廣德~蕪湖),此外還有馬鞍山~蕪湖~銅陵,蕪湖~涇縣~黃山,蕪湖~寧國~黃山三線貫穿南北,現在基本上每個鄉鎮都有公路相通。水運北依長江黃金水道,流域內有下游水運網,通航里程約670km,其中分段常年通航里程150km,最大可通航300t級駁船,年運量80~100萬t。

流域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豐沛,是我國著名的稻米產區和重點的經濟作物產區;工業以輕工業為主,已逐步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流域下游水道縱橫,內河航運有一定基礎,全流域通航里程約670km,但由于受地勢及長江水位影響,全年通航里程僅約150km。

流域水力資源不甚豐富,青弋江水系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31.6MW,水陽江水系為145.3MW??砷_發水力資源500kW以上的電站,青弋江有37處,裝機容量為257.5MW,年發電量7.55億kW.h;水陽江23處,裝機容量86.4MW,年發電量1.92億kW.h。流域水能資源已初步開發,裝機容量近200MW,年發電量6億kW.h,其中陳村水電站裝機15萬kW,是長江下游支流上最大的水電站。

據1997年統計,流域總人口652.8萬人,其中安徽598.8萬人,江蘇54萬人;耕地543萬畝,其中安徽476萬畝,江蘇67萬畝。國內生產總值435.1億元,其中安徽408億元,占94%。工農業總產值640.7億元,其中安徽573.9億元,約占90%。

1.1.2流域防洪規劃工作概況

本流域洪澇災害頻繁,嚴重影響當地國民經濟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對流域內洪澇災害治理極其關注。20世紀50年代,長江水利委員會下游工程局對全流域進行了查勘,后來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在《長流規要點報告》中提出了初步規劃意見;20世紀70年代以來,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對該流域的綜合治理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研究工作,先后提出了《青弋江、水陽江、漳河流域初步規劃意見》、《青弋江、水陽江、漳河流域規劃意見》等報告;安徽、江蘇兩省有關部門和水電部十四局也在流域內開展了大量規劃設計工作。1981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編制完成《青弋江、水陽江、漳河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較全面提出了流域綜合治理和開發方針,防洪除澇規劃方案和工程措施。主要防洪規劃方案為:

上游興建陳村(已建)、港口灣(正建)、牛嶺、鳳凰山和湯村水庫,以控制上游黃山、天目山暴雨中心洪水,削減干支流洪峰。

中游地區,青弋江、漳河兩岸圩區需要繼續加高加固堤防。為改變青弋江洪水東下的狀況,減輕水陽江行洪壓力,修建青弋江改道工程;水陽江中游繼續加高加固堤防,實施南漪湖控制運用,以充分發揮其調蓄干支流洪水的作用。擴大雙橋河,使分流入湖流量由1000m3/s增加到2700m3/s,進口處建閘控制;擴大北山河,設計出流量1000m3/s,最大倒灌流量1500m3/s,并建閘控制,新河莊設計水位12.5m,下泄設計流量2000m3/s。

下游地區,結合青弋江分洪道工程進行漳河下游裁彎取直;水陽江水陽鎮河段卡口擬進行拓寬,擴大行洪流量。丹陽湖擬定為蓄洪墾殖區,固城、石臼二湖建閘控制運用;為減輕長江洪水對圩區威脅,在蕪湖、當涂二口建閘控制。

1992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根據80年代發生大洪水情況,對流域防洪規劃進行了必要的分析補充,對流域綜合治理近期工程規模和防洪效益進行了補充研究,完成了《青弋江、水陽江、漳河流域防洪補充規劃報告》。上述規劃報告上報后由于多種原因尚未審批。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流域內連續發生了199

1、199

5、199

6、199

8、1999五場大洪水,流域內洪澇災害嚴重。水利部對本流域防洪治理十分重視,安排長江水利委員會開展防洪規劃。本次規劃對流域內已發生的洪水進行了大量的分析計算工作,并根據新的洪水形勢對上述規劃報告中提出的防洪治理方案進行了復核。經復核認為,上述規劃報告中擬定的防洪治理基本方案是合理的。由于流域內洪水水情和工情變化,港口灣水庫正在建設,90年代大洪水新河莊水位多次超過13m,且新河莊以上堤防堤頂高程一般已超過14.0m高程,為了處理好上下游防洪關系,本規劃通過分析研究后,雙橋河進南漪湖流量由原規劃2700m3/s調整為1300m3/s,將新河莊水位由原來提出的12.5m增加到13.0m,下泄設計流量相應由原來提出的2000m3/s提高到2300m3/s,由此可減少新河莊以上超額分洪量約1.8億m3,減少破圩分洪面積50km2,新河莊及以下擴大河道泄流能力:整治貓兒湖分洪旁道,進行水陽鎮開卡,對裘公河東門渡和揚泗渡兩處擴寬;上姑溪河局部擴卡、下姑溪河完成水下疏浚。完成以上防洪工程后,流域總體可防御1996年型洪水。其中,水陽江中游約20年一遇,水陽江新河莊、青弋江西河鎮、漳河三叉口以下水網地區約20~40年一遇防洪標準。

1.2洪水、洪災和流域防洪形勢 1.2.1洪水

本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集中發生在5~7月份,個別年份由于臺風暴雨形成的洪水出現在

9、10月份,如1961年,其徑流特性與降水基本一致。由于上游系黃山、天目山地區,是皖贛山地暴雨區的暴雨中心,加之上游山區山高陡峻,河流坡降大,河槽調蓄能力小,降雨匯流迅速,所以洪水頻繁并具有洪峰高、歷時短的特點。一次洪水歷時一般為3天,多則7天,其中1天洪量占3天洪量的50%左右,3天洪量占7天洪量和7天洪量占15天洪量均約70%左右,流域洪水年際變幅較大,年最大洪峰、洪量變差系數Cv值均在0.5以上。

經過洪水統計分析,水陽江宣城站洪峰1996年最大,考慮破圩洪水還原后,頻率約50年一遇。一天洪量1961年最大,頻率約40年一遇。三天~十五天洪量1999年列第一位,七天和十五天洪量頻率達100年一遇以上;新河莊控制站(現新河莊站以下干流與北山河出流匯合斷面,下同)十五天洪量199

9、198

3、1996年列前三位,頻率分別為90年、70年和約20年一遇;郎川河合溪口站最大洪峰、一天、三天洪量1984年最大,特別是最大洪峰和一天洪量頻率接近100年一遇。七天洪量1999年最大,頻率55年一遇;青弋江西河鎮站最大洪峰、一天洪量1998年最大,頻率約45年一遇。三天、十五天洪量1996年最大,頻率53年一遇。七天洪量1999年最大,頻率為77年一遇;漳河南陵站1983年洪峰、一天洪量仍為解放以來的最大值,其頻率為45~70年一遇。三天~十五天洪量1999年最大,其中七天、十五天洪量頻率超過100年一遇。上述各站頻率計算成果詳見表3-2~3-6。

本流域洪水集中發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長江洪水發生在7~8月份,兩者洪峰遭遇不常見。九十年代,由于長江連續出現了幾場大洪水,本流域出口長江水位較高,頂托了水陽江、青弋江、漳河的洪水下泄,加之流域內也發生了較大洪水,從而造成嚴重的洪災。據長江蕪湖弋磯山站解放以來年最高水位及洪水期時段最高水位統計(見表3-

7、3-8),平均每十年洪水位上漲0.07~1.0m。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與八十年代比,洪水位平均上漲達1.0m,增幅十分明顯??梢?,九十年代長江和本流域均出現豐水期,流域內較大洪水遭遇長江高洪水位頂托,影響本流域洪水下泄。

1.2.2洪災

青弋江、水陽江、漳河流域上游系皖贛山地暴雨區的暴雨中心,由于降雨量大且集中,河流下游洪水受多種條件制約而排泄不暢,因而流域內洪災頻繁、嚴重。據歷史資料記載,近300年來,流域內共出現大小洪災200多次,平均三年二次,每次洪災都給當地居民造成了嚴重損失。又據解放以來50年(1949~1998年)資料統計,流域平均每年受災93萬畝,成災51萬畝,其中安徽省平均每年受災79萬畝,占全流域每年受災的85%;每年成災44萬畝,占全流域每年成災的86%。流域內成災30萬畝以上的年份有25年,平均2年一次;成災面積100萬畝以上的有9年,平均不足6年一次。洪水泛濫,給流域內的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命財產帶來極大的破壞,也嚴重影響了流域內國民經濟的發展。

形成洪水災害的主要原因有: ⑴上游山區缺乏控制性蓄洪工程,中游區間洪水亦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本流域位于南北冷暖氣流交匯頻繁地帶,受低壓槽、江淮切變線及臺風等影響,上游山區常以災害性暴雨氣候出現。特別是1990年以來,暴雨發生的機遇增加,先后發生了1990、199

1、199

5、199

6、1998和1999年局部或流域性特大暴雨,給中下游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已建陳村和正建港口灣水庫雖可發揮較大作用,但水陽江上游東津河、中津河及支流華陽河、郎川河和漳河等均未建蓄洪水庫,常使中下游地區形成洪災。

⑵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嚴重不足,加之圩區水系紊亂,泄洪不暢。 目前,水陽江干流雙橋河口以上河道安全泄量約5000m3/s,宣城北門約4000m3/s,兩水庵以上約3000m3/s,新河莊約1300m3/s。而解放以來,宣城站實測流量超過4000m3/s的年份就有10年,通過雙橋河口分流約1000m3/s,并考慮港口灣水庫的削峰作用,仍有199

6、198

3、1961年等年份的洪峰流量超過河道安全泄量。在一些年份,當上游約4000m3/s的洪水至兩水庵、新河莊,通過蔡莊河、北山河分洪入南漪湖約1500m3/s,尚余約2500m3/s需下泄入江。而小河口至西陡門段泄洪能力更是嚴重不足,如在1999年洪水位下干流僅下泄1300m3/s左右,計及裘公河分流約500m3/s,合計僅下泄1800m3/s左右,約相當于干流來水的70%左右,致使該河段成為排泄上中游洪水的卡口河段。洪水被迫滯留在中游水網區,使新河莊、南姥咀、水陽一線持續保持高水位,對中游圩區構成嚴重威脅,這是中游地區破圩成災的根本原因。青弋江干流由于上游修建了陳村水庫,中游河道安全泄量已達5000m3/s左右,泄洪能力不足的問題基本解決,但下游河道泄流能力仍然不足,需要結合青弋江改道予以解決。此外,漳河行洪能力不足1000m3/s,需要結合青弋江改道進行其下游裁彎,以擴大河道行洪能力。

青弋江西河鎮、水陽江宣城水文站和漳河資福河口以下進入圩區,“兩江一河”進入圩區以后,水系紊亂,水網交錯,泄洪通道不暢。在青弋江和水陽江之間有烏溪河、青山河等相通,當青弋江和水陽江同時發生洪水時,由于蕪湖口出水不暢,加之水位受長江影響西高東低,青弋江大部分洪水由清水河~烏溪河東下,部分洪水由青山河出當涂口,另一部分進入水陽江干流,或注入其下游湖泊,或轉經姑溪河出當涂口。這樣不但妨礙水陽江洪水順利下泄,而且抬高了水陽江及下游湖泊水位,延長了青弋江和水陽江洪水持續時間。青弋江和漳河之間,上有資福河、下有上潮河相通,在一般情況下,漳河洪峰在先,部分洪水通過資福河流入青弋江,當青弋江洪峰到達時,漳河洪水減小,可通過資福河向漳河分流。因此,資福河為一天然調節河流,而上潮河目前淤積較大,調節洪水作用不明顯。

⑶流域出口受長江洪水影響,常出現頂托甚至江水倒灌現象。

水陽江、青弋江、漳河出口直接與長江相通,尚無控制工程,因此常常出現長江洪水頂托甚至倒灌現象,抬高了內河水位,充蓄下游湖泊。倒灌時間一般在4~9月,且主要由蕪湖口倒灌,倒灌水量或充蓄湖泊、河網槽蓄容積,降低本流域洪水的調蓄能力(如1980年),或擠占由當涂口排洪入江的河道,延長防汛時間(如1983年)。長江洪水頂托倒灌的主要原因在于蕪湖至當涂之間的長江河段,由于東、西梁山鎖口壅水,形成0.7~1.0m的落差,抬高了蕪湖水位,影響了本流域的出流,加重了下游廣大圩區洪水災害。

⑷湖泊圍墾、河道設障,加重了洪水災害

自六十年代起,流域內的一些人為因素加劇了洪災的損失。其一,流域下游湖區由圍湖造田、低圩滅螺,發展到大規模、無計劃盲目圍墾,與湖爭地,使湖泊調洪作用減少,目前下游丹陽、固城和石臼三湖面積分別減少了82%、60%和23.4%,中游南漪湖面積也減少了7%;其二,出于塞支強干、聯圩并圩,減少堤防戰線的需要,一些支岔河道被封堵,而干流行洪能力并沒有相應提高;其三,干流河道堤外江灘被圍墾,有些河段堤外建房、建碼頭磯頭、過量拋石等。

以上種種因素,降低了湖泊調蓄能力及河道行洪能力,進一步加劇了上游來量與中下游泄量不平衡的矛盾,降低了中下游圩區抗御洪澇災害的能力,增加了防洪負擔。

1.2.3流域防洪形勢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建國50年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本流域的治理工作,先后興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迄今為止,流域中下游堤防均普遍進行了加高加固,已初步形成了堤、庫結合的防御工程體系,防洪能力有所提高。目前,水陽江中下游部分地區堤防防御能力約5~7年一遇,漳河接近20一遇,郎川河約7年一遇。與此同時,流域內還修建了大量的綜合利用水庫,據統計,流域內現有水庫457座,總庫容約40億m3。其中位于青弋江上游的陳村水庫和位于水陽江上游支流西津河上的港口灣水庫,為流域上游防洪控制性水庫,水庫總庫容分別為26.9億m3和9.58億m3。陳村水庫建成后,可使青弋江中游地區的防洪形勢得到顯著改善,防御洪水標準由5年一遇提高到約30年一遇;港口灣水庫建成后,可使寧國縣和宣城市的防洪標準達到約20年一遇,使水陽江中游圩區防洪標準達到約10年一遇左右。

經過多年治理,流域防洪工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流域整體防洪能力仍較低,洪災仍然頻繁嚴重,防洪形勢仍然相當嚴峻。

流域防洪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⑴上游山區洪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特別是水陽江上游河瀝溪以上東、中津河和漳河上游的洪水得不到控制。

⑵中下游河段泄洪能力不足,加之圩區水系紊亂,泄洪不暢。特別是新河莊以下至西陡門河段安全泄量目前僅700~900m3/s,與該河段泄洪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⑶水陽江中下游湖泊尚無控制工程,加之由于圍墾減少了湖泊的調蓄作用; ⑷流域出口無控制工程,受長江洪水頂托,常出現江洪倒灌現象。 ⑸洪水預報、調度手段落后,非工程防洪措施不完善。 總之,上述問題是本流域綜合治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水陽江中下游是經濟較為發達地區,但防洪能力最為薄弱,改善該地區防洪能力不足的現狀是流域治理的重點和當務之急。

1.3規劃指導思想、原則、標準和水平年 1.3.1規劃指導思想

以《水法》和《防洪法》為依據,貫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按照人水協調的治水思路,研究和制定流域防洪體系及總體布局,為流域防洪工程的分期實施和國家有關部門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3.2防洪規劃治理方針原則 根據《水法》中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基本原則以及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的總方針,水陽江、青弋江、漳河流域的開發治理以解決防洪問題為主,結合除澇、灌溉、航運、發電。綜合利用規劃的總方針為:“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團結治水,分期實施。”,達到興利除害,以促進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根據本流域的自然條件和防洪方面存在的問題,確定流域防洪治理的原則為:上、中、下游兼顧,上游以蓄為主;中游泄蓄兼施;下游在充分利用湖泊調蓄作用的基礎上,盡可能將洪水外排;江口建閘控制,防止長江洪水倒灌;同時注重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建立起完善的防洪體系。

流域治理涉及到兩省和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綜合治理開發時,要貫徹顧全大局、團結治水的原則,協調好各方面的矛盾,促進治理開發方案的實施。

1.3.3防洪治理標準與設計洪水代表年

依據《防洪標準》(GB50201-94),結合流域的防洪現狀、洪水災害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大小,以及興建防洪工程的合理性,并考慮到本流域是長江開放城市—蕪湖市的腹地,是皖江開發的重要一翼,擬定本流域防洪治理標準分別為:水陽江中游萬畝以上大圩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宣城市是地級市,是皖東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加之318國道穿城而過,考慮城市發展需要,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遠景配合其他防洪工程到達50年一遇;流域內郎溪、高淳、涇縣、寧國、旌德、廣徳、蕪湖(灣沚)、南陵、繁昌、當涂等縣城,按照其城市規模,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這些城市經濟發展,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水陽江、青弋江及漳河下游水網區,水系相互串通,圩區耕地總面積100余萬畝,防御標準取20~40年一遇。蕪湖市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防洪城市,其防洪標準按照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1990年修訂)的規定,以長江1954年洪水為防御對象并擬定相應的防洪工程措施。

由于本流域洪水組成復雜,三江出口又受長江洪水影響,總體采用頻率洪水作為防御對象較為困難,宜選用與防御標準基本相當的代表年洪水進行防洪總體安排。根據宣城、西河鎮等水文控制站資料統計分析,1996年典型洪水在水陽江中游約相當于20年一遇,在“三江”下游水網地區約相當于20~40年一遇。防御對象取為1996年洪水,基本符合上述擬定的防洪標準。本規劃中選取1996年為設計洪水代表年,長江水位取1996年實測水位,進行整體洪水分析,安排流域防洪治理措施。“三江”出口段下游堤防受長江洪水影響,以1954年型洪水位控制。

1.3.4規劃水平年

本次規劃的基準年為1999年。

根據本流域經濟發展和防洪工程建設情況,擬定規劃水平年近期為2010年,遠景為2020年。

1.4流域防洪體系與防洪工程規劃 1.4.1流域防洪體系

早在20世紀70~80年代,長江水利委員會(原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會同皖、蘇兩省對本流域的防洪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并確定了流域防洪治理的總體布局。本次防洪規劃,經進一步分析論證認為,原規劃總體布局是較為合理的。但由于幾十年來,流域工程現狀、水文條件發生了較大變化,根據進一步的分析研究,擬定流域防洪規劃總體布局如下:

上游除已建陳村、在建港口灣水庫外,結合興利修建牛嶺、鳳凰山和湯村水庫(總庫容41.14億m3,其中調洪庫容14.37億m3),以控制上游黃山、天目山暴雨中心洪水,削減干支流洪峰。

中游地區,青弋江、漳河兩岸圩區需要繼續加高加固堤防;為改變青弋江洪水東下的狀況,減輕水陽江行洪壓力,修建青弋江改道工程;水陽江中游繼續加高加固堤防,實施南漪湖控制運用(包括修建雙橋閘、馬山埠閘及北山河局部整治和油榨溝封堵等,使雙橋河分洪入湖流量達到1300m3/s,北山河最大倒灌流量達到1700m3/s和設計出流量達到1000m3/s左右),以充分發揮其調蓄干支流洪水的作用;為保證宣城市城市防洪安全,擬在干流右岸孫家埠附近雙橋聯圩設置分洪區,分洪區面積約5km2;另外,將新河莊設計洪水位提高到13.0m,使其在遭遇設計洪水時下泄流量達到2300m3/s左右,并通過南漪湖控制運用,為下游防洪創造條件。

下游地區,結合青弋江改道工程進行漳河下游裁彎取直和對漳河肇家埠擴卡;水陽江水陽鎮河段卡口擬進行拓寬,擴大行洪流量;裘公河擬對東門渡、楊泗渡兩處卡口河段進行整治;并進行貓兒湖分洪旁道整治;丹陽湖擬定為蓄洪墾殖區,固城、石臼二湖建閘控制運用;對姑溪河進行局部擴卡和水下切灘,對鐵、公路橋阻水建議與交通部門商議解決;青山河局部崩岸段進行拋石護岸治理;為減輕長江洪水對圩區威脅,在蕪湖、當涂二口建閘控制。

此外,還需建立較為完善的水情自動測報系統和防汛指揮決策支持體系,加強上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及防洪工程的管理。

1.4.2防洪工程規劃

⑴上游興建綜合利用水庫

本流域上游系天目山、黃山暴雨中心,河道坡降大,洪水陡漲陡落,匯流迅速,結合水資源綜合利用,興建大中型水庫以有效控制洪水,從而減輕中下游洪水威脅。經過多年規劃研究,提出上游興建陳村、港口灣、牛嶺、鳳凰山和湯村等五座水庫工程。其中陳村水庫已于1972年建成,港口灣水庫現已基本建成,為青弋江、水陽江防洪發揮了巨大作用;其他三座水庫也在有關規劃文件中多次予以肯定,現仍考慮作為控制上游防洪的主要措施。

以上水庫均有綜合利用效益。主要表現在:防洪方面水庫削減了洪峰流量,減輕中下游地區的洪水威脅,提高下游防洪標準;其次,為中游丘陵區提供穩定的灌溉水源,為農業增產創造條件;同時具有發電、水產養殖等效益。五座水庫主要指標詳見表5-7。

⑵河道整治

水陽江中游是本流域防洪問題比較突出的河段之一。上游興建港口灣水庫,可提高本河段防洪標準,但仍不能適應該河段防洪要求。為了進一步解決中游防洪問題,原規劃在綜合分析基礎上選擇中游分洪道方案。198

3、1984年大洪水,特別是九十年代連續發生幾場大洪水后,流域水情、工情均發生了較大變化。本次規劃分析認為,上游洪水經港口灣水庫調蓄、且近期主要工程實施后,雙橋河不需再實施原擴大方案。而當上游洪水通過雙橋河分流1300m3/s左右,尚余約4200m3/s,經北山河倒灌流量1700m3/s,考慮河道槽蓄后,基本與新河莊設計下泄流量相應。這與安徽省《水陽江中游南漪湖治理規劃報告》分析結論基本吻合。同時,經過分析擬定南漪湖最高洪水位為13.50m,新河莊最高洪水位為13.0m。為了實現南漪湖控制,北山河需局部擴卡,封堵油榨溝,同時在雙橋河、北山河建閘控制。

水陽江下游起于新河莊終于當涂河口。為了提高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需對新河莊至西陡門河段和姑溪河局部河段進行拓寬整治。本次規劃經分析認為,由于九十年代以來水陽江中游堤防普遍經過了加高培厚,同時水文系列延長后設計洪水有所增大,考慮到1983年以來新河莊水位多次超過13.0m,最高已達14.65m這一實際情況,應結合中下游堤防現狀對新河莊設計水位予以修正。本次經過洪水演進方案分析計算,當遭遇1996年洪水時,若新河莊設計水位取12.50m,新河莊附近需分洪約1.8億m3洪水,破圩分洪面積約50km2,規劃擬定新河莊設計水位13.0m,新河莊附近不再需破圩分洪。

水陽江下游新河莊至西陡門河段整治基本維持原規劃方案,即貓兒湖旁道整治、牛耳港封堵、水陽鎮開卡拓寬和楊灣閘加高等。水陽鎮開卡在國務院批準的水計〖1989〗46號文所定線路的基礎上江蘇省相國圩再向內多退5m,并在水碧橋河口建閘??紤]裘公河的歷史與現狀,規劃對楊泗渡、東門渡兩處擴卡,使其在設計條件下安全泄量達到700m3/s。

姑溪河是水陽江入江主河道,分上下兩段。上段花津至魏家渡長18.73km,河道安全泄量約1300~1500m3/s;下段魏家渡接青山河后至當涂的金柱關入長江,長4.7km,河道安全泄量約1500~2000m3/s。九十年代,安徽省先后對姑溪河進行過一些治理工作,目前河道斷面和泄流能力基本達到設計標準。本次規劃,經水網洪水演進分析計算認為,上姑溪河青山水泥廠至窯頭村段束水河道需進行局部擴卡,下姑溪河船廠段和拉絲廠段需繼續完成水下疏浚,上述工程完成后姑溪河泄流能力基本可滿足規劃要求。而姑溪河鐵路橋橋址處河道狹窄,橋面下緣較低,高水時阻水嚴重,應與交通部門商議予以解決。鐵路橋至公路橋段河道斷面小,泄流能力不足。另外,需加強河道管理,防止水泥廠、窯廠棄渣形成新的阻水河道。

青弋江水系在上游干支流興建了陳村、牛嶺水庫后,其中游西河鎮防御標準將達到約30年一遇,基本滿足中游防洪要求。西河鎮以下,由于與資福河、上潮河相互串通,加之受長江高水位時倒灌影響,在下游水網區形成極其紊亂的水系,從而造成水陽江洪水宣泄不暢并增加青弋江洪水入江流程及歷時,抬高了清水河~雁翅一線水位。為了有效改善下游平原圩區防洪問題,改造極為紊亂的水系,并為有效地控制運用下游湖泊創造條件,根據高水高排原則,擬結合漳河下游裁彎取直,實施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經綜合分析,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分洪規模擬定為2500m3/s。

青山河左岸為蕪當聯圩,右岸為大公圩和下六圩。大公圩段河勢復雜,流態紊亂,右岸基本無邊灘,河槽近岸近堤。查灣渡口段由于對岸姑山鐵礦廠過去開采時的廢棄礦渣大量傾倒在沿河外坡,從而形成對查灣渡口段的挑流沖刷,加上該段堤身堤基含沙量高,抗沖刷能力低,致使該段堤坡坍塌嚴重,危及堤防安全。隨著青弋江分洪道工程的實施,本河段分流減少,河岸沖刷會得到一定改善。需對青山河局部坍塌段采取拋石護岸措施,防止險情進一步發展。

漳河上游無適宜的地形修筑控制性水庫,防洪問題需通過加培堤防來解決,隨著青弋江改道工程的實施,漳河防洪可得到較大改善。另為有利于洪水下泄,需對肇家埠河段進行局部擴卡。

⑶湖泊綜合利用

本流域內的湖泊有南漪湖、固城湖、丹陽湖、石臼湖。南漪湖位于水陽江中游,固城湖、丹陽湖及石臼湖位于水陽江下游。四湖在12m水位時,總面積為695km2,總容積達38.1億m3。有關湖泊特征值見表5—8。

天然湖泊(包括濕地)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生態環境財富,應當從環境保護要求出發,根據其地理位置,特點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全面規劃,綜合利用。針對本流域湖泊大規模盲目圍墾的情況,早在1980年水利部在有關文件中指出,湖泊的利用應本著“瞻前顧后、全面規劃、綜合利用,一般不應圍湖造田,更不應大規模圍墾”的原則進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尤其是1998年長江大洪水后,中央明確提出了“退田還湖”的基本方針。對已圍墾的湖泊,希望皖蘇兩省按照水法規定,采取措施妥善處理。

對于上述四湖的綜合利用,在長江委1981年提出的《青弋江、水陽江、漳河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報告》提出的有關意見的基礎上,規劃安排如下:

南漪湖:地處水陽江中游,有雙橋河、油榨溝、蔡莊河、北山河與干流相通,并接納最大支流郎川河的來水。干流出現洪水時,南漪湖通過分流河道分蓄洪水,郎川河洪水經南漪湖調蓄,在干流洪水稍退后,南漪湖所蓄納的洪水由北山河排至干流。該湖在天然情況下調蓄干支流洪水作用顯著。但由于進出河道無控制工程,相當一部分調洪容積被峰前來水充蓄,使南漪湖不能充分發揮調蓄干流洪水的作用,同時主要出口河道北山河過流能力不足,不能及時搶排湖泊充蓄的洪水,限制了湖泊調洪容積的重復利用。為此,規劃擬定,擴大北山河局部卡口段,在北山河、雙橋河河口建閘控制,并封堵油榨溝,以充分發揮南漪湖分蓄洪水的作用,同時為灌溉、航運等創造條件。本次規劃擬定南漪湖設計洪水水位13.5m。

固城湖:位于水陽江下游右岸,原有牛耳港、水碧橋河,磚墻河、獅樹河、官溪河等與水陽江干流相通,對干流洪水有一定調蓄作用。70年代初期,官溪河楊灣建閘,固城湖初步控制以后,蘇皖兩省先后封堵了磚墻河、獅樹河、牛耳港,使水陽江小河口至西斗門河段泄(分)洪能力減少??紤]兩省聯圩并圩、堵塞分洪支流的現狀,規劃在相國圩原退堤堤線基礎上再向內多退5m,同時實施牛耳港封堵,水碧橋河建閘和楊灣閘加高加固,以改善固城湖地區的防洪條件,其中水碧橋閘在設計洪水以下(二十年一遇)不再向固城湖分洪,當出現超標準洪水時,仍需開閘承擔分蓄干流洪水任務。

丹陽湖:位于水陽江下游,干流穿湖而過,因長期泥沙淤積,湖底高程在7m左右,枯水期成為沼澤地,釘螺滋生,血吸蟲流行嚴重,皖、蘇兩省60年代為滅螺而開始圍墾,后逐漸加高圩堤。目前丹陽湖已圍墾82%以上,堤頂高程一般超過13.0m,對水陽江干流排洪帶來一定影響??紤]到流域的防洪、血防及農業生產的需要,規劃確定丹陽湖圩區為蓄洪墾殖區,當下游干流水位超過設計水位時臨時扒口分洪,以降低下游圩區水位。

石臼湖:位于水陽江下游右岸,為充分發揮其綜合利用效益,有效分蓄干流洪水,建議建閘控制。對石臼湖盲目圍墾的現狀,亦希望皖、蘇兩省按水法規定,采取措施,妥善處理。

⑷堤防加高加固

本流域洪水災害嚴重,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洪災較為頻繁,在抗御洪澇災害過程中,圩區主要堤防逐步得到加高,但堤防斷面相對較為單薄,需按標準對未達標堤防進行加高培厚。經過洪水演算,并根據解放以來實際發生的最高水位和有關城鎮、農田防洪要求,擬定流域主要控制點設計水位為:宣城北門16.8m,新河莊13.0m,南漪湖13.5m,蕪湖13.4m,三埠管14.0m。

按照上述設計水位,依據《堤防工程設計規范》的規定,并考慮本流域實際情況,對主要干流堤防進行達標建設,以形成本流域的堤防防御體系。

⑸江口建閘

本流域的出口直接與長江相通,長江洪水一般較水陽江、青弋江和漳河洪水發生的時間早,汛期常出現長江高水頂托甚至倒灌,抬高內河水位、提前充蓄下游湖泊,延長下游水網區高水位持續時間,當本流域洪水到來時,使湖泊喪失調節洪水能力,對水網區防洪不利,規劃在蕪湖、當涂二口建閘控制。二口建閘后,當1954年洪水重現時,蕪湖關閘防止江水倒灌,可降低下游圩區水位0.3~0.6m。當1996年洪水重現時,蕪湖關閘控制可減少江水倒灌流量約1800萬m3,下游圩區洪水位相應有所降低。

漳河出口澛港在長江高水時洪水倒灌較少,青弋江改道實施后倒灌更少,規劃不考慮澛港口建閘。

1.5主要城市防洪規劃意見 1.5.1規劃目標與原則

本流域城市主要受江河洪水的威脅,需要防御的洪水峰高、量大,一般都不能完全獨立地自行解決,必須在流域總體防洪規劃的基礎上,根據其自然地理、城市經濟發展和防洪治澇工程現狀,通過適當興建或按防洪標準加高加固堤防,建設或完善城市防洪封閉保護圈。使近期達到規定的防御標準,初步形成較完善的城市防洪治理工程體系,在此基礎上加快所在河流上游防洪水庫建設的步伐,從而進一步提高城市防御洪水的標準。

城市防洪規劃應以流域總體規劃為依據,并與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相協調。規劃的總原則是: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統籌兼顧、分期實施。因地制宜、因害設防、蓄泄并舉,近期與遠景相結合,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正確處理好外洪與內澇的關系。

1.5.2城市防洪規劃意見

蕪湖市:位于長江下游右岸、青弋江與長江的匯合處。市區有蕪銅、皖贛及淮南等鐵路,附近有灣里軍用機場和沿江內外貿易港口等重要設施,是安徽省長江經濟帶的中心,是皖南的門戶和水陸交通樞紐,也是全國重點防洪城市之一。市區土地面積230km2,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約35km2。1998年末市區人口62.8萬人,工農業總產值379.5億元,其中工業產值340億元,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81億元。根據1996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復的《蕪湖市城市總體規劃》,蕪湖市被定為區域中心城市,規劃到2000年成為寧漢之間最大城市,主城區人口60~65萬人,建設用地65km2;到2010年主城區人口將達到90~100萬人,建設用地109km2。

蕪湖市城市防洪分城北和城南兩片保護,其防洪規劃方案如下:城北片,采用中間圈堤方案,堤線自青弋江的弋江站起,沿青弋江北堤至永安橋,再沿扁擔河西堤至莊村,向西折至龍頭山,與四褐山長江大堤相接。線路全長44.9km,其中堤長40.8km,保護面積116km2;城南片,規劃采用麻浦橋方案,堤線自桂花橋以北一線直至工農窯廠,桂花橋向南沿長江堤延伸至澛港、再沿漳河堤到麻浦橋,在麻浦橋向東沿白馬山~魯港公路新筑一道橫埂堤,接白馬山再向北沿崗地和沿鐵路東側筑堤連接崗沖洼地直到工農窯廠,堤線總長30km,堤長22km,保護面積45km2。

根據長江流域防洪規劃擬定的防御1954年型洪水,作為蕪湖市的防洪標準。主要控制站設計洪水位分別為:漳河口13.70m、青弋江口13.48m、姑溪河口12.44m、清水鎮14.00m和麻浦橋13.76m。

宣城市:系皖東南門戶,周連8縣,位居中樞,其東臨郎溪縣,南接寧國市,西靠南陵縣,北接當涂縣?,F城區下轄螯峰、濟川、澄江、西林和敬亭山5個辦事處,城區面積14.18km2,人口14.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51萬人。根據《宣城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年城區規劃人口35~40萬人,建設用地面積45km2。改革開放以來,宣州市經濟發展迅速,1998年工農業總產值96.2億元,其中工業產值85.6億元。國民生產總值達57.4億元,人均6988元。 宣州市位于我國經濟基礎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影響圈中,與皖江經濟帶最重要的中心城市蕪湖市僅距76km,受滬杭經濟輻射強烈,經濟基礎較好。根據《防洪標準》,宣州市屬地級中等城市,考慮到宣州市是皖東南門戶,是全區乃至皖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同時兼顧國家、地方財力情況,宣州市的防洪標準近期取20年一遇,遠景配合流域綜合治理工程達到50年一遇。

按照流域總體規劃,擬定宣城水文站和宣城北門防洪設計水位分別為18.50m和16.80m。依照上述設計水位進行敬亭圩、城東聯圩堤防加高加固,并興建陳村~水陽江邊的水口隔堤,使城東聯圩成為一個封閉的圩堤。宛溪河和道汊河內河堤防設計請地方按照規劃擬定的干流控制點水位為邊界條件推算求得,并相應進行支流堤防的加高加固。另外需進行敬亭山撇洪溝整治工程。

郎溪縣:郎溪縣位于安微省東南邊錘,北部與江蘇省高淳縣和溧陽市毗鄰,東南接廣德縣,西與宣州市接壤,全縣轄8鎮9鄉,總面積1104.8km2??h城位于老郎川河北岸第一聯合圩上半部,總面積18.65km2,距老郎川河入南漪湖口13km。城區地面高程(吳淞基面)10.0~13.0m,至2000年底城區面積4.0km2,人口4.3萬。規劃至2010年城區面積7.9km2,人口8~10萬人。據統計,1998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30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4.39億元,國內生產總值10.88億元。1999年縣城遭受特大洪水災害,造成全縣經濟大滑坡,工農業總產值和國內生產總值分別比上年下降30%左右。

縣城所在的第一聯合圩南北以老郎川河與鐘橋河為界,堤防總長度27.6km。歷史上縣城一直以整個圩區設防,由于防汛戰線長,堤身隱患多,尤其是第一聯合圩下半部堤頂上村莊密布,給堤身加培和防汛搶險增加許多困難,造成郎溪縣的防洪標準較低,建國后縣城四次進水,分別是19

54、19

57、1983年、1999年,損失相當慘重。如198

3、1999年縣城進水均是下部潰破洪水倒灌入城。1999年大水后,為提高縣城防洪能力,沿縣城西緣南北方向建設一道內隔堤,將第一聯合圩一分為二,縣城位于內隔堤以上,使防汛戰線由27.6km縮短為17.6km。

建成后的城區防洪保護圈由郎川河堤(羅山閘至城西站5.38km)、鐘橋河堤(史家村至吳橋長3.8km)、內隔堤(長3.97km)和南、北撇洪堤等組成(長分別為0.95km和3.5km),全長為17.6km。

依據《防洪標準》,郎溪縣城所在的第一聯合圩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其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根據流域總體規劃,南漪湖設計水位取13.5m,利用中斗閘控制老郎川河下泄800m3/s,推算得郎溪縣東門埂水設計位為15.5m,以此對縣城封閉圈堤線全面加高培厚。

高淳縣:高淳縣城淳溪鎮城區南臨固城湖,西靠官溪河,北抵大豐圩,東部為丘崗。城區現有面積14.18km2,縣城總人口15萬左右,其中流動人口5萬人。全縣1999年工業總產值29.6億元,國內生產總值23.0億元。

城區地勢高差較大,最高處吳淞標高為21.7m,最低處為4.0m左右??h城警戒水位為10m。目前,沿高淳的土堤堤頂高程為14.5m,堤頂寬度6~8m,內外坡比緩于1:2.5。漿砌塊石防洪墻長2.5km,堤頂高程14.5m,防洪能力相當于20年一遇。

按照《防洪標準》,高淳縣城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防洪標準可提高到50年一遇,相應固城湖水位為13.0m,以此為標準進行縣城防洪封閉圈建設。 涇縣:地處皖南丘陵山區,是著名的宣紙之鄉。涇川鎮為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區面積約7km2,縣城總人口5.6萬。全縣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國內生產總值10.5億元。

按照安徽省政府批復的城市規劃,涇縣縣城東以青弋江總干渠堤防、南以秦坑河堤防、西以青弋江干流堤防和北以山口河堤防形成縣城防洪封閉圈。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青弋江總干渠位于縣城上游,地勢高于城區20余米,一旦發生險情,城區將遭受重大損失;青弋江穿縣城而過,長1050m的古城墻基礎多處被水掏空,部分城墻嚴重外傾,防洪過水斷面不夠;山口河上游水土流失嚴重,造成河口城關段河床逐年淤高,影響泄洪。對于上述問題需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從而保證縣城防洪安全。

依據《防洪標準》,涇縣縣城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其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

寧國市:寧國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全市總人口38.19萬人,總面積2487km2。市區現有人口8萬人,面積12km2,位于西津河與東、中津河交匯口上游的三角洲地帶,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7億元,財政收入2.88億元。

由于地理、氣候條件特殊,山區洪水來勢兇猛,且流經城區的西津河、東津河防洪標準較低,市區易受淹。目前,東津河防洪堤防洪標準為5年一遇,西津河防洪堤經加高加固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但城北防洪堤尾部有1000余米未封閉,且兩河受河道上橋梁阻水影響,城市防洪壓力較大。目前西津河上游骨干防洪工程港口灣水庫已建成攔洪蓄水,大大提高了市區防洪能力。

市區防洪排澇規劃遵循以疏為主,以堵為輔,疏堵結合,犧牲局部,保護重點的原則,采取以下防洪保安措施:維修加固窯潭大堤,新建津北竹林段護岸,整治小南河、龍潭河、星河;新建河瀝溪分洪河道,加高加固河瀝溪段河堤;對西津河、東津河市區主河道疏浚、清漳,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依據《防洪標準》,寧國市縣城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以此為標準對縣城封閉圈堤線進行加高培厚。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其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

旌德縣:旌德縣位于皖南山區北麓,東與寧國相連,南與績溪交界,北與涇縣毗連,西與黃山市接觸。全縣面積905.5km2,

旌德縣縣城在旌陽鎮,轄3個街道居委會,5個行政村,城區總面積3.2km2。城區人口2.7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5萬人,農業人口0.92萬人,暫住人口0.10萬人。1999年工業總產值1.79億元,農業總產值1588.4萬元。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6.25億元。

旌德縣城區主要受徽水河洪水的直接威脅。沿河兩岸保護城鎮的防洪工程少,原有防洪設施年久失修,工程老化,由于缺少維修經費,一直帶“病”運行,有的基礎淘空,有的墻身坍塌,已逐漸失去抗洪能力。前人所建的“三橋”,歷經滄桑,已是千瘡百孔,急需加固。

縣城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著社會的進步及經濟的發展,縣城防洪的重要性日顯突出,結合縣城的防洪現狀及縣級經濟的實際,近期按20年一遇防洪標準建設防洪設施,在支流白沙河上修建白沙水庫(控制面積46km2),城區臨江堤修建鋼筋混凝土防洪墻,下市橋下游修建節制閘或橡皮壩。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可適當提高縣城防洪標準。

蕪湖縣城(灣沚鎮):地處青弋江下游東岸,呈長條形,以蕪湖路為中脊線,向西向東地勢逐漸降低,西緣為沿河路,地面高程為12.0m左右,東緣為蕪屯路,地面高程為14.60m左右。 蕪湖縣城每逢汛期,需抵御青弋江洪水襲擊,目前縣城防洪沿青弋江分為城南段、城中段、城北段。蕪湖縣城現有城區面積5.0k㎡,規劃擬向東、南擴展,將羅保圩、小泥圩納入城關防洪圈內,2010年城關防洪保護面積達10.3k㎡。根據《防洪標準》GB5021-94的規定,蕪湖縣城屬一般城市,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在經濟條件許可時可適當提高防洪標準。為此防洪規劃安排為:達標建設羅保圩、小泥圩青弋江堤防約9.5km,改建涵閘斗門,拆遷堤身房屋;改建城中段現有的鋼筋混凝土防洪墻;加高城北段蕪屯公路;擴建羅保圩、小泥圩4座現有排水站,擴建城關排水站,新建南湖(6×160kw)和東湖(4×160kw)排水站。

繁昌縣:地處皖南北部,東以漳河與蕪湖縣為鄰,南與南陵縣接壤,西以黃滸河與銅陵縣為鄰,北臨長江與無為縣相望。全縣轄9鎮11鄉,總面積880k㎡,總人口44.7萬人。2001年全縣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2.5億元??h城位于全縣中部,屬山間盆地,城區面積4.11k㎡,2000年城區總人口6.24萬人。城區地處峨溪河上游,地形為西北高、東南底,被西門河、南門河二分為三,城區上游34.5k㎡的來水經西門河、南門河匯入峨溪河。由于流經城區的西門河、南門河河道狹窄,河床淤積,阻水建筑物多,加之城關的安定圩防洪標準不高,城區易進水成災。

城區防洪排澇規劃應遵循以排為主,發展為輔,犧牲局部,保護重點的原則,采取以下工程措施:加固長江及漳河成圈堤防;建設峨橋排水站增容站,增強排哄能力;對城區的西門河、南門河進行整治,修建防洪墻,加固城郊成圈堤防;新建城區撇洪道,理順城區水系,更新城區現有泵站,增強泄洪和排澇能力。依據《防洪標準》,寧國市縣城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城市經濟發展,在經濟條件許可時可適當提高防洪標準,以此為標準對縣城封閉圈堤線進行加高培厚。

南陵縣:南陵縣地處長江以南,屬黃山余脈向沿江圩區過渡地帶。東與宣州市隔青弋江相望,南與涇縣接壤,西鄰青陽、銅陵、繁昌縣,北與蕪湖縣毗鄰。全縣總面積1263.7平方公里,轄21個鄉鎮,總人口54萬,耕地面積51萬畝,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17.8億元。

南陵縣城位于漳河中游兩岸,城區以上流域面積341km2。目前建成區面積6.75 km2,常住人口5.4萬。根據《南陵縣城總體規劃》,2010年城區規劃人口11萬人,城區面積13 km2。

根據城區上游獅子山水文站實測資料統計,漳河中游20年一遇洪峰流量約1040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約1440m3/s。依據《防洪標準》,南陵縣城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

防洪規劃主要措施:⒈上游興建向山水庫(控制流域面積60km2,總庫容6500萬m3),削減洪峰;⒉打開肇家埠鎖口,確保中游洪水順暢下泄;⒊加高加固現有西城區堤防5km,新建西城區防洪堤防4km,新建東城區沿河堤防6km,確保規劃城區位于堤防保護范圍內。

廣德縣:地處皖東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屬長江流域水陽江水系,土地總面積2165km2。城區位于318國道、宣廣高速、廣寧公路和宣杭鐵路的交界處,2001年城區總面積9.3km2,人口10萬人,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到2005年規劃總面積15 km2,人口15萬人。到2010年規劃總面積為25 km2,人口達18-20萬人。2001年城區國內生產總值28.9億元,人均5674元,工農業生產總值44.9億元。 城區內主要河流有無量溪河和糧長河。其中,無量溪河和糧長河分別穿越現城區長3.5km和4.7km,防洪能力約5年一遇。1984年開始,在糧長河考勤城區段右岸修建了1.5km的防洪堤,使該段防洪標準達10年一遇。城區現有主要排水溝總長11.5km,僅3處出口,老城區198

3、198

4、199

1、1999年內澇嚴重。內澇較為嚴重的1984年,洪水標準僅20年一遇,城區平均進水深達1.5m。

根據《防洪標準》的規定,廣德縣城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遠景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城區擬采取分區設防,即老城區、雙河工業區、西關商業區和新城區等4片。

老城區:主要防御糧長河洪水,規劃防洪堤全長4km,其中在筲箕灣上下游2.6km,兩岸興建鋼筋砼防洪墻,與原防洪堤相接,對宣廣高速錢村大橋以下2km進行裁彎取直,并對老河道淤積嚴重段進行開挖疏浚。

東部雙河工業區:主要防御無量溪河洪水,規劃防洪堤東大木橋以上3.5km,對整個河道進行開挖疏通,并對2.5km河道進行裁彎取直。

西部西關商業區:在做好糧長河防洪墻的基礎上,對西關和太極商城排水不暢地帶興建排水工程,總長計13.7km。

南部新城區:規劃在南部新城區上游建一水庫,水庫來水面積30 km2,總庫容2400萬m3,沿318國道自西向東開挖一條撇洪溝引洪入無量溪河,全長2.5km。

當涂縣:城區北界采石河與馬鞍山市相鄰,西臨長江,南界姑溪河,東依十里長山丘陵區。城區總面積46km2,總人口10.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3萬人。城區內外水系主要有長江、姑溪河、采石河、襄城河和乙字河,據2001年末統計,城區工農業產值4.6億元。

城區防洪堤長19.51km,經過近幾年來建設,白竹山至采石閘段堤防基本能抵御1954年型洪水。但對山丘區山洪經采石河下泄卻嚴重受阻,由于采石閘口未建排洪站,汛期洪水不能自流入江抬高采石河水位,直接影響城區至寶慶圩段5.5km堤防安全,對城區防洪構成較大威脅。由于該段堤防已在流域之外,建議有關部門統籌安排。

根據《防洪標準》的規定,當涂縣城近期防御標準取20年一遇,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防洪標準可適當提高。

1.6超標準洪水對策研究

在主要規劃項目實施后,流域總體防御1996年型洪水,相應防洪標準約為20~40年一遇。但在遇到超標準洪水時,要充分利用綜合治理工程并配以其他應急措施,防止發生毀滅性的洪水災害,使洪災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為此需研究超標準洪水處理方案。根據本流域特點,處理超標準洪水的主要對策有:

⑴超標準洪水優化調度:通過建設完善的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提高洪水預報的精度及洪水預見期,相應制定合理的洪水調度方案,以減輕洪災損失。

⑵在一定條件下提高新河莊運行水位:水陽江中游是本流域防洪的重點,也是防洪的薄弱環節,新河莊水位在防汛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次經過大量的分析研究,規劃新河莊水位為13.0m。但在流域遭遇超標準洪水,如遭遇1983年和1999年型洪水時,同時遭遇長江高水位,如蕪湖弋磯山水位分別為12.41和12.01m,均超過警戒水位。為了提高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增加外排泄量,減少新河莊附近的超額洪量,新河莊實時運用水位可提高到13.5m。而且,根據調查由于九十年代流域接連發生大洪水,流域內主要圩區堤防普遍經過了加高,特別是新河莊以上干流堤防高程均超過14.0m,因此適當提高新河莊控制水位是可行的。

⑶提高南漪湖運用水位:南漪湖面積在12.0m水位時,面積214km2,庫容10.7億m3,對調節水陽江中上游地區區間洪水起著巨大的作用。本次規劃擬定南漪湖設計水位13.5m,但在發生超標準洪水情況時,南漪湖運用水位可提高到14.0m,約增加調蓄容積2.75億m3。

⑷在一定條件下打開水碧橋閘,向固城湖控制分洪。規劃水碧橋建閘,一般條件下水碧橋關閘不進洪,在發生超標準洪水,水陽鎮水位超過12.80m時,開閘向固城湖分洪,當固城湖水位超過12.0m時關閘停止分洪。

⑸運用分蓄洪區:當新河莊水位超過13.5m,南漪湖水位超過14.0m時,如仍有超額洪水,則運用丹陽湖、石臼湖、固城湖等湖泊的部分圩垸破圩分蓄洪水。

⑹其他應急措施:當采取上述措施仍不能滿足調蓄超標準洪水需要時,則可考慮在干流雙橋河口至新河莊、郎川河合溪口以下及南漪湖周邊地區選擇適當地點進行破圩分蓄洪水。 1.7水土保持規劃意見 1.7.1水土保持現狀

水陽江流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森林植物和經濟作物生長,天然植被由喬、灌、草構成,人工造林以杉、松等針葉林為主,森林覆蓋率為54%。農業生產用地土壤以水稻土和紅壤土類為主。該區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蝕為主,重力侵蝕次之,水力侵蝕占侵蝕面積的94%,侵蝕模數973t/km2.a,屬輕度侵蝕。

本流域下游水網區的地貌特征是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鮮有臺地和丘陵,其中平原區廣泛分布著水稻土。根據水土流失普查以及區域劃分結果,絕大部分水土流失地區是重點預防區、重點監督區,很少涉及到重點治理區。水土流失的形式以面蝕為主,其次是溝蝕、重力侵蝕、人為侵蝕??偟恼f來,該區水土流失并不十分嚴重。近年來,隨著工業、交通和水利基本建設規模的擴大,城鎮工業的興起,森林資源的盲目開采,水土流失日益嚴重。尤其是工程建設中缺乏水土保持措施,破壞了原生植被,廢棄石渣亂棄亂堆,一定程度的加重了水土流失,應在建設過程中加以重視。

1.7.2水土保持規劃意見

遵照《水土保持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實行預防為主,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設防、水土保持與生產建設相結合的原則,擬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植樹造林可以涵養水源,減少坡面流速,減緩地表徑流的沖刷作用,同時攔截泥沙,減少洪水含沙量,延長洪水匯流時間,削減洪峰,減免洪澇災害。同時對氣候也將產生有利影響。因此,應大力提倡封山育林、植樹造林為主的生物措施。利用荒地種植經濟林、用材林等。在城市主干道種植風景林。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實行退耕還林,對15~25度坡地采取植樹、種草的原則進行治理。同時通過農田基本建設,改良土壤結構,進行保土耕作。

修建水工建筑物來防止水土流失,主要以坡地改造工程和溝道工程為主,大力發展水平梯地,對一些侵蝕較為嚴重的地區,以小流域為單元,按照先治坡、后治溝,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的原則,興建谷坊、魚鱗坑、攔沙壩、山塘等工程設施,控制水土流失的發展。

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渣、棄石,不得隨意向江河、湖泊、溝渠傾倒,首先應將挖方用于筑堤、填塘,盡可能減少水土流失。對無法用于筑堤、填塘的棄渣必須予以妥善處理,必要時修建攔渣工程。對于建設過程中產生的邊坡應采取相應的護坡措施。取料場使用完畢后,應及時進行料場平整。對棄土、棄渣場和料場,宜復耕的復耕,無需復耕的盡可能作為綠化用地使用,植樹種草。

另外,在群眾中廣泛宣傳《水土保持法》,各區、縣應設立預防監督站,各鄉(鎮)、村配備專職或兼職監督員,以形成預防監督網絡。建立、健全水保執法體系,以杜絕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發生,防止產生新的水土流失。

1.8環境影響評價 1.8.1環境影響分析

隨著流域防洪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的實施,將形成較為完善的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可顯著提高流域防洪標準,有效減輕洪澇災害,對流域社會、經濟、環境可持續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如南漪湖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通過上下兩閘的控制運用,使南漪湖水位保持相對穩定,對開發養殖、發展灌溉和改善航運都將產生有利影響。如青弋江改道工程實施后,結合下游圩區水系整頓、聯圩并圩、縮短防洪堤線,相應減輕下游水網區防洪負擔。

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的主要有:施工期將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渣,如處置不當易形成水土流失。施工中產生的生活垃圾,易形成蚊、蠅、鼠等病媒的孳生地。施工期對空氣的影響源主要為粉塵和燃油廢氣,對人群較集中的村鎮影響不容忽視。施工機械的噪聲級較大,這些噪聲對靠近施工點或場內外交通道旁的居民產生一定影響。施工中生產廢水、生活污水將對水環境產生影響。工程實施后,如南漪湖建閘控制、青弋江改道并建閘,將隔斷洄游魚類通道。另外,工程建設將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土地、耕地,地表植被和土壤也將遭到一定程度破壞,對土地資源和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施工時大量施工人員集中在血吸蟲病流行疫區,對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構成威脅,也應引起重視。

1.8.2環境保護對策措施

針對各防洪工程實施后產生的主要不利影響,提出如下對策措施:

⑴防洪工程建設要嚴格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水土保持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⑵防洪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應在不同工程設計階段,進行環境保護設計或編制環境保護實施計劃,最大限度地減輕工程施工造成的環境影響。如施工期產生的棄土、棄渣、廢水、污水須進行妥善處理。如棄渣運往指定地點集中堆放,廢水集中排入沉淀池,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生活污水集中排入附近農田坑內。施工廢氣、噪聲也需采取措施,使其符合有關規定要求。加強施工區環境衛生及防疫等。

⑶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角度出發,應采取措施保護珍稀生物。如配合建筑物修建魚道,建立魚類增殖站等。

總之,在大力開展防洪工程建設的同時,應采取相應措施防止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使流域防洪標準和環境狀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為當地人民創造安居樂業的環境。

1.9防洪非工程措施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洪水預報(包括洪水測報和洪水通訊預警系統)、防洪減災規劃、超標準洪水的處理預案、政策法規研究等。

水陽江、青弋江、漳河流域是一個洪災頻發地區。經過解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的建設,本流域內已初步建成了防汛站網系統。防汛信息的采集、處理收集等技術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手段落后、自動化程度低、防汛標準低等問題,不能及時、可靠地將測報信息傳送給決策部門。規劃全面提高流域的水文基礎設施的防洪標準和水文測報能力,完善水文信息測報系統,實現流域內水情、工情、災情等信息自動采集、存儲和處理,并通過超短波、通訊衛星和有線郵電網實現測站、中心站、預報預警中心、防汛指揮中心之間的信息傳輸。

洪水預報是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在防汛指揮決策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流域的洪水預報系統應以洪水測報系統中各水文網站自動測報的雨情、水情等信息的基礎上,運用數據庫、計算機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手段,結合本流域的河流水系特點,選用先進的洪水預報模型、降雨徑流模型、河道洪水演算模型、水庫洪水調度模型,甚至全流域的水網水力學數學模型等進行分析,實現流域洪水的可預見性,為防洪決策提供依據。 通訊預警系統是防汛工作的生命線,主要為水情、工情、災情等信息,為防汛調度、搶險救災、指揮命令的上傳下達提供通信手段,以及向分蓄洪區發布洪水警報等等。本流域通訊預警系統的建設應充分利用郵電公網和監測系統所建立的超短波、衛星通信系統,在現有防汛通訊網的基礎上,進一步建設流域的通訊主干網,提高水情、工情、災情等信息傳輸的及時性、可靠性,確保防洪通訊指令的暢通。

洪水保險是防洪救災的有效手段。通過推行洪水保險制度,鼓勵分蓄洪區和防洪受益區的法人、公民都參加洪水保險,適當開發分蓄洪區的土地資源,建立合理的洪水保險運行機制。一方面有利于加快恢復受災區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減輕國家的財政負擔,減少洪災所造成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可通過增加洪水保險費用的辦法,限制防洪區內的不合理開發、利用。

本流域內的洪水災害發生頻繁,應結合新的水情、工情,加強對流域洪水的研究,特別是超標準洪水的防御對策研究,制定超標準洪水預案,當發生超標準洪水時起用相應的洪水預案,把洪災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另外,通過立法和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規,如建立洪水保險,控制分蓄洪區人口和經濟規模等,達到減少洪水災害和降低災害損失的目的。對于河道、湖泊管理應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并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和管理法規。嚴禁對河道、湖泊、洲灘進行新的圍墾和侵占,對狹窄河段應進行清障、退建處理,對已圍墾湖泊進行必要的退田還湖、擬定分蓄洪區和蓄洪墾殖區等。制定科學合理的分蓄洪區運用調度方案和分蓄洪區運用審批程序,通過有關法律法規明確各級防汛部門在分蓄洪區運用的相應權限等。

1.10防洪工程實施程序意見

本流域防洪治理工程項目較多,應區分輕重緩急逐步安排,分期實施。針對流域的實際情況,選擇建設條件較成熟,綜合效益大,收效快的工程,優先安排,以盡快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

在流域上游,目前已建成陳村、港口灣兩骨干水庫,使中下游地區的防洪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牛嶺水庫已完成初步設計,與陳村水庫聯合調度,將進一步改善青弋江中下游地區防洪條件,建議盡早實施。鳳凰山、湯村水庫也應抓緊進行前期研究工作,逐步安排建設。

水陽鎮河段開卡拓寬工程,對于改善下游地區的泄洪條件,減輕中游地區的洪水壓力具有重要意義。1989年長江委根據水利部(88)水電計字第53號文、水計(1989)第16號文和國務院批準的水計(1989)46號文精神,編制完成了《水陽鎮河段開卡拓寬工程初步設計階段性報告》并上報。進入九十年代以來,本流域洪水災害頻繁,加之由于人為原因,干流河道被進一步束窄,支叉河道被封堵,本河段卡口更加嚴重。為此,水陽鎮河段開卡拓寬迫在眉睫,規劃列入第一批工程實施。同時,為使水陽鎮河段開卡拓寬能順利實施,牛耳港封堵、水碧橋建閘宜同步實施。另外,根據洪水分析計算,為了使1996年洪水順利外排入江,還應同時進行裘公河的局部擴卡拓寬,使裘公河分洪流量達到700m3/s左右。同時對貓兒湖分洪旁道進行疏浚整治,使其承擔一定的分洪任務。

水陽江中游南漪湖控制運用工程:即在南漪湖進出河道雙橋河、北山河上分別建閘控制,并封堵油榨溝,局部擴大北山河。南漪湖在天然情況下,有一定的調蓄干支流洪水的作用,但由于進、出河道無控制工程,相當一部分調洪容積常被峰前洪水充蓄,使其不能充分發揮調洪作用。規劃在水陽鎮河段開卡拓寬基礎上,實施南漪湖控制運用,即在上游來水不超過河道安全泄量時,盡量利用河道使洪水排泄入江;當上游來水超過河道安全泄量時,利用南漪湖調蓄洪水,將有效降低新河莊、南漪湖、水陽等控制點水位,花津以下及其下游水網區水位也有一定程度降低,從而減輕水陽江中下游的洪澇災害。因此,南漪湖控制運用工程是流域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工程,對提高水陽江中游防洪標準作用較大,建議盡早安排實施。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是改善流域下游防洪形勢的重要工程,利用高水高排,讓青弋江上游洪水大部分從澛港排出,將顯著改善下游地區洪水的總入流與總出流間的嚴重不平衡,從而使灣址以下水位大幅度降低。同時,本工程對水陽江新河莊以下水位降低也較明顯,為水陽江水陽鎮河段開卡、南漪湖綜合治理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因此,規劃將此工程列為第一批實施工程。

姑溪河局部整治對改善水陽江下游入江口的泄流能力有一定作用,建議列為第一批實施工程。

蕪湖口控制閘工程也是改善流域下游地區防洪形勢的重要工程。工程實施后,在發生1954年型洪水時關閘以拒長江洪水倒灌,配合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可降低閘內水位0.3~0.6m,大大改善圩區的防洪條件。因此,規劃將其列為第二批實施工程。

堤防加高加固、圩區水系整理、局部河段整治等工程項目,應結合每年的水利基本建設逐步安排實施。當涂及石臼湖口門建閘,在條件成熟時亦應逐步安排實施。

1.11投資估算

本工程投資估算依據水利部水建[1998]15號文,《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概(估)算費用構成及計算標準》,水利部(88)《水利水電建筑工程概算定額》,能源水規(90)《水利水電工程估算指標》;水利部(91)《水利水電施工機械臺班費定額》等國家現行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按規劃設計階段要求、2001年上半年價格水平估算,靜態總投資約42億元(總投資中未計城市防洪投資)。

第三篇: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研究論文

一、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

1.水量水質聯合調度

水資源配置不能只考慮水量調度,僅解決資源性缺水問題,還要同時研究水質調度,解決濕潤地區由于社會經濟集中發展超出水資源承載力時,造成水質性缺水問題。水質和水量問題是密切相關的,離開水質談水量沒有實際意義。因此,在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過程中,還必須加強對生態需水的研究。在確定調度方案時,要以生態為導向進行宏觀調控,以全局最小的能耗獲取最大的社會效益,除考慮區域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外,還應綜合考慮區域水能平衡、水鹽平衡、水沙平衡和水量平衡,進行水量水質聯合調度,以維護生態系統必需的水量和維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

2.水資源配置的保障體系

水資源配置牽涉到各方用水主體的利益,因此建立廣泛的社會參與機制是保障配置公正性的外部條件。還需要與水資源統一管理相融合。水資源配置是在水資源管理范圍內的配置,只有加強管理,建立相應的政策法規,建立相應的補償激勵機制,才能充分發揮市場效力,提高水資源配置效率,保證水資源配置的正常運行。

二、技術方法的改進

1.新技術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技術以其多學科交叉特征被廣泛應用于眾多的研究和應用領域,尤其地理信息系統以其高效的空間數據管理和靈活的空間綜合分析能力,通過將地理空間模型化,并存儲在計算機中,便于對地理信息的快速查詢、空間分析,以達到對研究對象進行描述、模擬和預測的目的,在水資源綜合開發利用中的應用發展,也很迅速。但目前大多數GIS仍是側重于數據獲取、存儲、管理和查詢檢索的初級階段,空間分析、預測預報、決策支持功能很低,GIS在今后的應用中,還有很大的空間需要挖掘。近年來,模糊理論、對策論、博弈論、神經網絡、基因算法在水資源領域的各個方面均有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應用數學中的新理論、新方法,例如,粗糙集理論、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理論、物元可拓集理論、系統科學理論、模擬退火算法、混沌算法等數學建模理論和方法,以及計算工具性能的不斷提高,為水資源優化配置理論的研究與實踐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證。隨著這些理論方法的發展和應用能力的加強,以及這些方法與原有大系統分析和多目標決策等方法的結合,水資源配置的建模和求解方法將更趨完善。

2.決策支持系統和專家系統的完善

在決策者參與決策的過程中,不同決策者主觀意愿不盡相同,由決策者參與提供大量輔助信息且經過模型模擬或優化得到的方案多種多樣,通過對多種方案的比較與研究,能夠獲得更為優質的技術選擇。所以,我通過對配置模型的優化選擇能夠提高水資源合理配置的實時性,另外,通過對水資源模型的內部算法的進一步優化,同樣可以提高水資源配置的工作效率??磥?,這樣的優化配置選擇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我們要加強對水資源配置工作內容多方面的了解,在以往的工作經驗與工作效率中總結水資源配置的最合理優化的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模型中如何考慮專家經驗,也是值得研究的。應用決策支持系統可以更好地實現多種模型方法共同處理問題,更全面發揮計算機對于決策的輔助作用,因此,為實現進一步合理配置水資源的目的,需要完善水資源配置決策支持系統和專家系統,建立良好有序的交互能力,更方便簡潔地實現決策者意圖,發揮人的主觀能力和經驗優勢??傊?,只有不斷加強水資源配置理論的深入研究,借助先進的數學方法、計算機技術、經濟、生態等多學科的知識發展水資源配置技術,才能真正提高水資源配置效率,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第四篇:對金華江流域水污染的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金華江流域的特征,并且在金華江流域的污染狀況上進行了研究,總結了其污染特征,分析了金華江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建議。 關鍵詞:金華江流域 水污染 防治

1.流域概況

金華市位于浙江省中部,總面積10918km2。金華江流域集水面積6782 km2 ,占金華市總面積的56.8%。金華流域范圍的地貌屬于浙中丘陵盆地。金華市的中部以金衢盆地東段為主體,四周鑲嵌著武義盆地、永康盆地等山間小盆地。地勢南北高、中間低,平原、丘陵、山地呈階梯狀分布。 金華市地處亞熱帶,四季分明,年溫適中,但易出現旱澇災害。金華熱量資源豐富,年均氣溫為17.5℃。金華年降雨量較為充沛,春季時雨多,梅雨季節雨量達,夏秋冬雨量少。

在金華水文站實習中,筆者了解了與金華江流域相關的情況。金華水文站位于金華江干流上游,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1430mm,最大年降水量為1944.1mm,發生于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為916.8mm,發生在1978年。流域內已建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有50余處,在

四、五月份的春汛及梅雨季節初期,起了蓄水調洪的作用。

金華江是金華市內的主要水系,也是錢塘江的三大支流之一,主源全長180.1km。上溯東陽江和武義江。據吳樟榮和賈春瑤關于金華江水文特征分析,東陽江是金華江的主流,入義烏納南江后,又俗稱義烏江。流域分布3407 km2。東陽江上游屬山區性河流,多洪水、挾大量泥沙礫石而下,灘多水淺,流至義烏后坡降逐漸平緩。武義江是金華江的主要支流。源于武義縣董源坑,繞經緩云、永康、復回武義,流入金華縣境。在市區匯入金華江,全長116km,流城面積2610.9km2。[1]此后,金華江流入蘭溪市區與衢江匯合成蘭江,再流向下游杭州地區。

2.金華江流域污染狀況

2.1 水質分析

根據馮佳虹,馮利華關于利用模糊綜合評判在評價金華江水質的結果顯示。第一,金華江的水體污染主要以有機物污染為主。其中,在影響金華江流域各斷面水質的主要污染物是NH3-N,氟化物和磷。[2]

此外,在吳宗龍2006年的研究中顯示,金華江流域水體中有多種毒性較強的雜環化合物及多環芳香烴(PHA)S檢出應引起重視。[3]

2.2水污染特點

第一,金華江的水質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4]枯水季節的水質明顯比豐水季節的差。 第二,從各斷面的水質情況來看,義烏江與金華市區交接處斷面以及武義江與金華市區交接處斷面的水污染狀況嚴重。

第三,因為金華江上游的工業區較密集,而下游相對有較多由發源于山區的水質較好的支流水匯入有關,金華江流域的水質狀況具有從上游向下游逐漸變好的趨勢。

第四,從2004年到2010年,金華江流域斷面水質明顯改善。2004在金華江水質污染報告中,以東陽江為例,提到東陽江在磐安境內水質良好,至東陽境內受到嚴重污染,在義烏斷面以V和劣V類水為主。當東陽江水進入義務境內后,污染進一步加劇,低田斷面的水質除豐水期6月份為V類之外,其余11個月均為劣V類水,而東陽江水質自義烏出境至金華境內逐漸有所好轉。[5]

但是,在2010年的調查顯示,全市全市18個交接斷面III類水質斷面達標率達57.4%,比2004年提高11.1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所占比例23.1%,下降15個百分點。全市9個出境斷面中,有8個的水質達到水功能區要求,其中5個達到Ⅱ類水標準;根據省政府跨界斷面水質考核辦法,市本級、蘭溪、磐安、武義、浦江出境斷面水質綜合評定為良好。

上述統計數據顯示,金華已經開始重視防治水體污染,下大力氣改善金華江的水質。對于水體污染的治理,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效。

3.金華江流域污染原因分析

3.1 沿江工業企業眾多

金華江沿江有眾多的中小型工業型企業聚集。僅2002年的數據顯示,金華江流域分布著1 102家水污染企業,年排放廢水6239萬t。這些水污染企業主要是經營電鍍,化工,印染和造紙等對水體污染影響最嚴重的行業。除此以外,東陽江和武義江沿岸還分布這眾多“小冶煉”企業。在2009年,金華市就累積關停了2200多家小冶煉加工作坊,淘汰了一大批低小散企業和落后生產工藝、重污染產品生產企業。

3.2 工業企業超標排放污水嚴重

調查發現,在金華江沿江企業中,存在不少企業違規排放大量超標廢水,甚至還有很多偷排漏排現象,造成的水污染特別嚴重。由于工藝等問題,企業常年大量超標排放含氨氮廢水,成為金華江流域水質污染超標的重要污染源之一。[6]

3.3污水處理不到位

第一,某些企業由于環境保護意識的薄弱,對污水的有效處理后再排放缺乏重視,導致大量超標污水被排入金華江。第二,污水處理的設施不完備或者不先進,導致在不能夠事污染水體到達理想的清潔程度。第三,污水處理費用無疑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因此,為了節約自身的成本,不少企業存在污染水體根本沒有處理,污染水體沒有完整處理等等的各種情況。

3.4生活污水大量排放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城鎮生活污水的產生量逐年增加。另外,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滯后,導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還有一些建設不規范的垃圾填埋場,污水或滲漏或直排,對江水造成的污染也極為嚴重。

3.5農村農業污染

隨降雨沖刷到土壤入河中的化肥、養分和化學物質、農田污染物、畜牧業廢棄物和水產養殖區排水等也是造成金華江流域水體污染的原因。

4對水體污染的防治建議

4.1企業污染控制對策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對工業污染源的整治是金華江流域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首先要調整產業結構,嚴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其次,加強企業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建立和完善處理設施運行的新機制。第三是落實污染治理措施,減少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總量。最然后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的監管力度。

4.2加強市民環保意識

俗話說:“治標不治本。”市民對水污染的重視和自己對生活中的踐行才是治理污染的“本”。政府部門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定期舉辦有關高效節水、充分用水的宣傳活動,培養市民的用水意識,真正做到在生活中控制水污染。

4.3 加強農村面源污染防治

第一,嚴格控制畜禽養殖污染,規范漁業養殖行為。重點研究和推廣畜禽糞便的無害化、生態化技術。大力推廣綠色水產養殖技術,開發和引進優良品種,按照環境容量控制養殖規模和餌料投放量。第二,加大農業產業化結構的調整力度,推廣秸稈還田、發展綠肥生產,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全面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減輕農藥污染。以“控害、降殘、增效”為目標,全面禁止生產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和控制農業生產全程農藥的施用,提高農藥的使用效率,加快發展生物治蟲技術。[7]

參考文獻:

[1]吳樟榮,賈春瑤.金華水文特征[J].浙江師大學報:1994(17).

[2]馮佳虹,馮利華.模糊綜合評判在水質評價中的應用——以金華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1).

[3]吳宗龍,張苗云.金華江流域有機污染物監測與調查分析.第三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文集.

[4]俞建軍.金華江水環境狀況、特點及對策研究.浙江水利科技.1992(1).

[5]初等教育系調查小組.金華水質污染報告.

[6]胡新民.金華江流域地表水污染治理對策研究.環境防治與污染,2005(4).

[7]陳金花,王方園,丁林賢,郭婷,李文.金華江小流域氨氮污染狀況分析及控制對策探討.四川有色金屬,2011(9).

第五篇:新媒體廣告監管研究綜述 綜述

在對這個題目進行解讀時,我們決定從以下三個方向入手:新媒體、新媒體廣告、廣告監管;通過這個三個關鍵詞我們進行資料的檢索,檢索結果包括期刊論文、行政部門制定的法規政策、媒體報道資料、廣告業界新聞等等,所獲取的資料應該是比較充足的,基本涵蓋了現有關于“新媒體廣告監管”這個課題的所有公開信息,大致四百多篇的文獻數,通過通讀篩選大致保留了十幾篇質量較高的期刊文獻文作為我們本次研究綜述觀點呈現的主要參考文獻。 其中關于廣告監管的文獻最多,國內主要研究主題現狀如下: (1)政府監管

現有文獻對政府監管行為研究主要分為:

①監管體制,如對廣告市場管制的博弈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廣告監管制度。廣告監管體制改革的研究。指出了在進入 WTO 的背景下,政府該如何借鑒 WTO 的法律框架體系和西方發達國家成熟的市場經濟規則,改革我國現行的廣告監管體制,才能使其既符合 WTO 的規則并與國際慣例接軌。指出我國廣告監管體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對如何完善我國廣告監管體系提出了意見

②監管隊伍建設,如提高執法人員的主動性,提高干部素質和更新知識。建立運行暢通的廣告監管網絡,做到廣告監管職能到位,有效地保證廣告執法到位。對監管隊伍堅強培訓、明確目標和完善責任追究制度。

③監管的技術手段,如科學監管的廣告監聽監視網絡和監督舉

報機制的建立。全面推行廣告監測制度,實現廣告發布活動監管職能到位。運用高科技手段推動廣告監管工作,實現監管手段現代化。 (2)行業監管

對行業監管的研究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

① 行業自律。廣告自律規則的重要性,以及中外廣告自律規則的比較,提出了我國自律規則的不足。廣告自律的形式、內容和作用,以及強化廣告自律的措施。廣告協會在規范行業行為、制定行業規則、自我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② 道德規范。廣告行為道德軟化的成因及其糾正措施。分析廣告與道德沖突的原因,確立廣告道德的必要性及廣告道德規范的實施措施。廣告道德在廣告規范中的作用。廣告道德的負面影響及其規范。提高廣告人的道德素質、優化廣告道德的外部監督體系、構建全民守信的社會誠信體系及提升社會道德水準,以構建社會道德對廣告的制約機制。 (3)廣告主的不正當廣告行為。 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① 不正當競爭行為。探討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不正當廣告行為以及如何使用法律和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分析廣告主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和法律責任。導致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原因剖析。分析了廣告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現狀、成因及對策。 ② 廣告主體資格認證。介紹了廣告經營資格集中檢查的基本情況及廣告市場經營主體的特點,廣告經營資格檢查工作的主要做法。規范廣告經營主體資格,調整經營資質標準。 (4)廣告公司的不正當廣告行為。

國內學者對這個主體的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①虛假廣告如分析虛假廣告的表現形式、產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論述虛假廣告的刑事責任。從理論上,對比研究虛假廣告的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對虛假廣告管制制度進行了博弈分析,提出改進廣告監管制度的初步措施。探討媒介在虛假廣告上應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探討名人做虛假廣告的相關法律問題。②不正當競爭行為。如探討廣告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達到表現形式。介紹廣告制作公司的不當競爭行為所帶來的危害?!斗床徽敻偁幏ā穼V告公司不正當行為的制約和對策。 (5)廣告監管法律和法規

廣告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和強制力,這里主要是指《廣告法》。對《廣告法》研究的文章很多,主要都是討論《廣告法》的內容、存在的問題以及修改建議等。如:《廣告法》的內容評價。未來《廣告法》修改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廣告法》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修改建議。

廣告法規是指國務院依據憲法、法律、法令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和,包括《廣告管理條例實行細則》等。對廣告法規的研究主要有:①中外廣告法規比較。發達國家在廣告監管上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因此它的廣告監管法規也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對中外廣告法規進行對比研究,可以提升我國的立法水平。②廣告法規對廣告制作的影響。這樣的研究有助減少虛假廣告。 (6)社會監管

對于社會監管的研究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①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識別違法廣告的知識能力。②論述消費者監督與市場經濟行為的關系,說明消費者監督的重要性。③介紹社會監督的特點,以及介紹了提高消費者自我保護能力的途徑。

(7)醫藥廣告監管

統計顯示,醫藥廣告在我國廣告市場中占有重要份額,醫藥廣告收入在各類廣告收入中位列第一。然而,醫藥廣告存在的問題也是最多的。2001 年至 2004 年,工商部門查處的違法醫藥廣告 7 萬多件,居查處的各類廣告案件之首。鑒于醫藥廣告的重要性與特殊性,因此,很多國內學者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

了建議,主要有:①從法律和行政的角度,提出了規范醫藥廣告的建議。②建議建立藥品監督信息網,并根據不同藥品類別限制藥品廣告的發布。③揭露醫藥廣告違法的現狀、成因,并從政府、行業和社會的角度提出了監管建議 (8)網絡廣告監管

研究發現,網絡廣告是從 1998 年開始才開始引起學者的注意。之后對網絡廣告的研究就越來越多。從研究的發展趨勢看來,網絡廣告將會成為未來的研究熱點。我們所搜集到的文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網絡廣告進行了研究:①介紹網絡廣告的特點及其監管的特殊性。②列舉網絡廣告的監管難點,為有效監管網絡廣告5)其他相關研究其他與本論文相關的研究還有廣告傳播模型的研究、監管績效的評價模型等。

上述研究現狀我們借鑒了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優秀博士論文作者劉凡的論文《基于公眾利益的廣告監管模型及其策略研究》,這是我們所閱讀到的對中國廣告監管最系統的文獻,但缺點是其只是針對一般性的廣告監管,除了在網絡廣告監管上和我們主題聯系密切外,但基于新媒體廣告監管也是被包涵于一般性廣告監管里的,在共性上可以通用,所以我們認為在監管措施上新媒體廣告是可以借鑒的。

或許是由于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和具有較強的技術性,我們從檢索的文獻中發現傳媒業界遠比傳播類的學界談新媒體廣告監管要多得多。學界系統的以“新媒體廣告監管”為課題研究對象的文獻還沒有,大部分都是作為新媒體研究或廣告監管研究的補充觀點,對 “新媒體、新媒體廣告、廣告監管”三個方向的文獻閱讀中都發現或多或少的有涉及對新媒體廣告

監管的措施,有關于新媒體廣告監管的研究主題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別:

1、 聚焦新媒體

2、 新媒體廣告的現狀、發展前景或優劣勢分析

3、 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傳統廣告業及社會的影響

4、 廣告監管的現狀、實踐困境、理論探索及未來挑戰

5、 中外廣告監管體制對比研究

因此,我們做此研究綜述采用的方法是:通過對以上五個方面的總結歸納,結合新媒體的自身特色和傳統媒體廣告監管,提出一般性的新媒體廣告監管措施。 以下將對上述五個方面做簡要的說明,其中

1、

2、3圍繞新媒體展開并作一部分,中外廣告監管體制對比歸入廣告監管的理論探索,所以

4、5并作一部分。

一、 關于新媒體和新媒體廣告 1.新媒體的定義

1.1新媒體的定義和特征

新媒體是一個寬泛的、相對的、運動的概念,通常是指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

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嚴格地說,新媒體應該稱為數字化新媒體。還有學者把新媒體定義為“互動式數字化復合媒體”被形象地稱為“第五媒體”。以上主要是從技術革新的角度定義,還有從傳播變革的角度定義的,如美國《連線》雜志對新媒體的定義:“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

新媒體就是能對大眾同時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的媒體,是傳播者和接受者融會成對等的交流者、而無數的交流者相互間可以同時進行個性化交流的媒體。

基于以上的定義,可歸納出新媒體的特征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2.新媒體廣告形態

2 . 1 新媒體廣告形態進化

新媒體廣告依靠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新媒體廣告形態進化為移動媒體、數字電視、互聯網三大體系,目前,三體系廣告產品都在試驗期,發展速度以互聯網廣告為最具代表性。 2 . 2 移動媒體廣告形態

移動媒體廣告形態是依靠移動媒體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廣告形態,主要以手機為載體。手機終端的主要表現是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強。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來自傳媒,而是來自移動運營商。移動、電信、聯通以及廣電的CMMB。具體形式為短信廣告、彩信廣告、彩鈴廣告、手機網站類廣告。 2 . 3 互聯網廣告形態

聯網廣告形態主要有三大類。

2.3.1門戶廣告

主要廣告形式有:(1)橫幅廣告;(2)按鈕廣告;(3)對聯廣告;(4)漂浮廣告;(5)文字鏈接廣告;(6)彈窗廣告,其中又包括普通彈窗、背投彈窗、右下角彈窗;(7)拉鏈廣告;(8)富媒體廣告;(9)導航 廣告;(10)視頻廣告。 2.3.2 互動形態廣告 (1)搜索引擎關鍵字廣告

一種新興的廣告模式,逐漸占據了廣告市場的半壁江山,包括百度“關鍵字競價排名”及“火爆地帶”,google的“Google AdWords”,以及后起之秀阿里媽媽的廣告買賣模式等。

(2) 置入式網絡廣告

置入式網絡廣告是隨電影、電視等現代媒體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廣告形式,指在影視節目、游戲、體育賽事中將產品或品牌的信息刻意插入,以達到潛移默化的宣傳效果,被稱為秘密的廣告。在美國有90%的產品在電視上出現是出于產品置入。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壯大,置入式廣告又找到了一片新的土壤——互聯網。如網絡游戲《Crazy Taxi》中的乘客會要求玩家把他們帶往必勝客或是肯德基;Everquest II游戲中,點擊“pizza”命令,游戲者甚至可以進入必勝客網站并定購外賣比薩餅。

(3)社區廣告營銷

FIDO社區正式落戶貓撲“我的空間”,作為貓撲的用戶FIDO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空間,并且在很短時間就發展成為備受喜愛的主題圈落,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生活在你、我身邊。在這個案例中,貓撲采用了不同的營銷組合:1.FIDO日,每個月7日,FIDO形象會出現在貓撲網頁面的很多地方,向大家問好,不僅征集朋友、擴大FANS群,更獲得了大量曝光的機會。 (4)博客(話題)營銷廣告

一種借助Blog口碑傳播的話題營銷服務,Blogger可以接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邀請,并在Blog中以文章形式對廣告主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介紹、評論等營銷行為。 (5)網站廣告營銷

即需要廣告主創建自己的媒介載體,而不是單純的從現有網絡出版商手中購買廣告空間。

(6)展示廣告

推送到閱讀器中的廣告形式。與傳統網頁上的廣告相比,它的不同在于:①較高的點擊轉化率;②迅速吸引讀者并適合長期建立品牌形象;③廣告主自定義廣告價格;④精準的廣告投放。 (7)網頁文章嵌入式廣告

以受網民關注的網絡最終頁正文文字為載體,并根據網民的興趣及文章內容的相關性,自動標記關鍵詞,通過語義匹配系統,最終實現廣告內容與文章文字的精準匹配。

(8)互動廣告

如網易互動廣告 ,它是網易首創的一種面向企業的網絡互動廣告服務。企業可以根據用戶的年齡、性別、職業、地區、愛好等特征自主選擇廣告投放對象,實現廣告精準的投放,并利用互聯網的互動功能實現口碑傳播的效果,提高企業銷售額、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9)電子郵件廣告

除傳統的電子郵件廣告之外,最新的是郵箱精準匹配廣告。 (10)即時通訊廣告

比Email更快的反饋速度、便于快速解決問題、多功能便利性。正是因為這些優勢使得IM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因此基于IM的廣告也隨之得以開發。 (11)網站提供的精準定制整合廣告營銷方案

隨著web2.0新媒體時代到來,用戶“浮出水面”,用戶的屬性特征也通過博客、TAG、space、RSS定制、內容分享等新的技術應用變得相對顯性起來。用戶獲得觀察別人,和被別人觀察的機會,那么相對于傳統門戶時代,廣告主也更容易了解到

用戶的興趣和喜好,理論上獲得了更多“通過準確的方式、以準確的通路向準確的人傳送準確的信息”的精準營銷的機 會。

2.3.3 精準行為定向廣告形態

所謂(行為)定向廣告,是指網絡服務商利用網絡追蹤技術(如Cookies)搜集整理用戶信息,并對用戶按年齡、性別、職業、愛好、收入、地域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記錄儲存用戶對應的IP地址,然后利用網絡廣告配送技術,根據廣告主的要求及商品、服務的性質,向不同類別的用戶發送內容不同‘,一對一’式的廣告。用一句來概括,就是‘在適合的時候對適合的人推適合的廣告’。相比以往廣而告之的廣告形式,定向廣告體現的是“按需分配”特性,是一種更精確的網絡營銷模式。

3 我國新媒體廣告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

近幾年來,以數字技術和雙向互動為特征的新媒體的觸角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體廣告也以火爆之勢迅猛發展,其占有的廣告份額逐年遞增,正蠶食著原先由電視、報刊、廣播等傳統媒體把持的廣告陣地。,盡管它占廣告投入額的比重還遠低于傳統媒體廣告,但其增速驚人,以致有些人為此驚呼“新媒體廣告時代已經到來”。

目前概況大致如下。 3.1互聯網媒體高速發展

互聯網媒體高速發展,廣告產品快速升級, 銷售模式不斷創新互聯網作為新媒體中的龍頭老大,已連續8年保持高速增長。據中國傳媒大學廣告主研究所統計,中國網絡營銷市場規模自2001年開始便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其年增長率最高超過100%,速度遠遠高于傳統媒體,而其市場規模在整個廣告市場的比重也逐年上升。艾瑞市場咨詢的數據預測,到2010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占整體廣告市場的比重將接近美國,達到10.5%。 3.2 商務樓宇液晶電視

商務樓宇液晶電視深度滲透, 有效到達都市高收入人群高檔商務樓宇中的液晶電視受到了很多高端商務人群的關注,尼爾森媒介研究所的調查發現,喜歡樓宇液晶電視作為廣告媒體的人數百分比相當高,以北京為例,高達66.5%的目標人群喜愛樓宇液晶廣告。毫無疑問,樓宇液晶電視在廣告產業中擁有比較良好的發展前景,它從受眾定位到整個廣告的傳播渠道,為傳統媒體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 3.3 LED 開拓了戶外媒體新領域

在繁華的城市商業區,LED彩屏媒體以與眾不同的傳播介質和地理位置,豐富的色彩,生動的表現力,塑造了其獨特而時尚的媒介價值。在眾多戶外媒體廣告中,其到達率僅次于戶外大牌。設置于城市時尚地段的彩屏LED廣告擺脫了單一無聲的靜止畫面,避免了審美疲勞,與行人停留、瀏覽習慣相吻合,從而使其接觸率和留意度大增。

3.4 手機媒體載體優勢潛力巨大

當前我國的手機擁有量已雄踞世界第一。手機作為一種新型媒體,它的新角色身份也呼之欲出。它集多媒體、移動性、隨身性、私密性、交互性、定向傳播、定向記錄、即時反饋等特色于一身,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新型媒體。從世界發達國家廣告市場變化情況看,新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廣告在社會進入數字化時代后,必然獲得急促擴張。如美國2007年網絡廣告收入達到210億美元,占整個廣告收入的40%,且近幾年這一比例基本未變,目前新媒體的廣告收入只占中國廣告經營額的2%,但其年增長率已達到30%。從發展趨勢看我國必然也會形成發達國家這一態勢。 4.新媒體出現對傳媒業的影響

(1)新的傳播理論結構變化。傳播理論的研究框架發生變化,從大眾傳播轉變為人際傳播、小組傳播。傳播理論的調整為三個重點:

一是選擇信息和接收信息者研究、發布信息和發表意見者研究、研究用戶對因特網的信息倚賴模式;企業經營理念發生變化,從4P、4C、4R到 4V;

二是整合營銷傳播,即將所有與產品或服務有關的訊息來源加以管理的過程,使顧客以及潛在消費者接觸整合的資訊,并且產生購買行為,并維持消費忠誠度; 三是數據庫營銷,即企業通過收集和積累消費者的大量信息,經過處理后預測消費者有多大可能去購買某種產品,以及利用這些信息給產品以精確定位,有針對性地制作營銷信息,以達到說服消費者去購買產品的目的。

(2)廣告創作表現手段的新變化,包括制作手段采用數字技術給廣告創作帶來極大影響;傳統廣告形式產生了新變化,產生了植入式廣告、影視角色嫁接廣告等等新的廣告形式;產生了諸多新興的廣告表現形式,如流媒體廣告、游戲置入廣告、閃屏廣告、富媒體廣告、博客廣告等;

(3)媒體創新的不斷開發和出現:新位置——傳統電視媒體的拓展;如樓宇電視(電梯、超市)、移動電視(公交、地鐵、出租車)、戶外液晶電視等。新技術——傳統媒體的數字化數字電視、數字廣播、數字報紙、數字雜志、數字電影等傳統媒體的數字化正在被不斷開發和拓展。新融合——媒體與其他行業的結合,傳統電視媒體向手機、互聯網、電視等行業的融合;

(4)新的廣告理念:具有長尾效應的互聯網打破了廣告投放規模資金的定勢,大大降低廣告投放門檻,還能精準地針對目標群體給出符合特別需求的廣告?;诤A康挠脩羧后w的資料收集以及強大的數據分析,互聯網可以智能地實現傳統媒體根本無法想象的精確到個人的個性化廣告。通過對用戶搜索歷史和瀏覽記錄的綜合分析,搜索引擎和大型購物網站可以用一個用戶喜歡的表現形式、智能地向他提供他可能會感興趣的廣告信息。這種高度個性化的、在分眾廣告基礎上再次細分的廣告理念意義重大。 5.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

互聯網的迅速滲透、高新科技帶來的信息溝通,這些使社會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與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呆在家中點擊鼠標或者在公交地鐵等公共場合按按手機按鍵就可以知道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只要有網絡和移動訊號在的地方,人與人的溝通交流就不會是問題。新媒體是未來的主流媒體就成了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體的運用將會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 (1)政治:

執政新理念:要贏得未來必須贏得新媒體 執政新考驗:挑戰攜機遇悄然而至

執政新課題:加強黨對新媒體的建設、運用的管理 (2)市場:

目前市場是一個分眾消費的時代,產品與市場在經濟社會中不斷地細分,傳統的電視等媒體已不能在完全意義上為消費者服務了。正是因為這種消費,是品牌的銷售也從廣泛群體轉向一些特定群體。面對這樣一個市場空間中新的消費市場,廣告也就創意出新的媒體形式

來抓住特定消費群體,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消費者

新媒體的價值功能全面滿足了宅居族工作、生活、娛樂的需求。 廣告主

看重互動性強、具有數據監控效果的新媒體。新媒體對宅居族有無法比擬的優勢。

參考文獻:《宅經濟時代的新媒體廣告策略》 《廣告新媒體研究》 《黨對新媒體的建設》

二、 新媒體廣告監管的必要性

(一)新媒體廣告監管的必要性

1.維護消費者的根本利益,維護我國廣告業的健康發展。

——沒有公信力的媒體其廣告信息是不會被受眾信任的,是沒有廣告效果的

2、需要不斷完善廣告的法律法規體系

——廣告法律法規是否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衡量廣告業發展和廣告監督水平高低的標志

3、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思想核心,符合黨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路線。

4、新媒體較之于傳統媒體滲透性更強,容易對觀眾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更需要健康、綠色的發展。

5、中國的廣告總投入預計在2012年增長14.5%,這意味著今年整個市場價值將達到270億美元。中國互聯網廣告投放預計在2012年增長26%,將有16.7%的廣告

投放在互聯網上進行。新媒體廣告已經成為市場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須納入市場監管的范疇,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 參考文獻:《媒體公信力和廣告環境調查》 《淺談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對廣告監管的意義》

(二)新媒體廣告存在的問題

1、虛假廣告橫行(藥品、醫療)

2、強迫式接受(網絡廣告表現明顯)

3、違背社會良好風尚的信息泛濫(例如性)

4、新媒體公信力的缺失(特指網絡)

5、垃圾短信泛濫成災,給用戶的生活帶來問題,嚴重影響到廣告業的健康發展

6、違法內容的廣告頻頻出現(例如煙草)

參考文獻:《繁華光環下的隱患,對中國新媒體廣告的冷思考》 《有限的控制,充分的自由》 《網絡廣告監管的思考》

(三)新媒體廣告監管存在的問題

1、監管無力帶來的監管空白,國家沒有明確的針對新媒體廣告監管的法律法規,尤其是在網絡廣告這一塊。

2、根據政府的需要而非遵循市場規律管理廣告市場,因而常常傷害廣告業,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完善我國政府主導型的廣告監管模式

3、我國的廣告監管自律不夠成熟,需要國家、法律的強制性監管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與時俱進、適時更新

4、急需建立綜合、中立的第三方廣告自律審查機構(如美國的CBBB、英國的ASA)

5、我國的消費者監督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異(消費者的行政理念差、消費者維權意識低、消費者的專業知識素養不足等)

6、廣告公司差異很大,既有專業水平的差異,也有對法律政策理解能力執行自覺性方面的差異。

——提高廣告行業準入門檻

7、廣告公司的代理范圍,監管部門并無特別的規定與管理措施——細化廣告公司的代理范圍,有目標有重點的加強監管

8、監測及測評系統不完善,缺乏專業統一的調研評估——造成廣告公司利用第三方進一步夸大廣告效果的評估數據,有可能會導致眾多廣告主對新媒體失去信心

參考文獻:《構建中國廣告監管長效機制》 《廣告監管中的軟約束與硬管理》

《杜絕數據浮夸,恢復新媒體公信力》等

(四)新媒體廣告監管的難點

1、對于廣告信息的界定不清楚,尤其是界定網絡廣告更難

2、確定管轄難。新媒體廣告可以穿越國界覆蓋全球,且易于修改,傳播迅速。

3、(網絡)廣告主體的虛擬性和內容的無限性使監管難度加大。

4、廣告的管理機關適應難,管理人員素質不適應并缺乏必要的知識。

5、尋找法律依據難。

參考:《網絡廣告監管的思考》

三、 新媒體廣告監管的探索

廣告監管,指對廣告行業、廣告經營行為和廣告內容,由國家行政機關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實施的監督管理、由廣告行業組織進行的自我管理和由社會相關主體所施行的社會監督的總和,即由國家、社會和廣告行業對廣告活動實施的協調、控制、監督和處罰活動的總和。

廣告監管的各個方面,包括廣告監管主體、廣告監管客體、廣告監管的法律依據和廣告監管環境。

廣義上的廣告監管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

(1)立法形成的廣告監管法律體系。廣告監管是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履行的職能,現代法治社會強調依法行政,因此廣告監管都必須有規范監管行為的法律法規。廣告監管法律體系的完善程度,是一個國家廣告監管制度先進與否的重要標志。廣告監管的法律包括專門的法律和相關的法律,前者以規范廣告監管為核心內容,后者是在規范其他行業的秩序時也涉及到廣告監管的內容。由于廣告活動涉及面極廣,單憑幾部法律不足以規范廣告活動,因此各國涉及廣告監管的法律都比較龐雜。

(2)政府的行政監督管理,這所說的是指狹義上的廣告監管既由政府行政部門即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實施的對廣告活動的監督、控制、管理、處罰等履行行政職能的行政行為。

(3)司法機關的司法保障。指司法機關通過民事司法和刑事司法程序對廣告違法者施以民事責任或刑事責任的制裁的行為。司法保障一般是廣告監管的最后一道防線。

(4)廣告行業的自律。指廣告活動主體或者廣告從業者成立非政府的行業團體組織,通過協商制定組織章程和成員行為規范和準則、實施內部懲罰等方式進行的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

(5)消費者、消費者組織、其他社會組織和新聞媒體的社會監督。社會的概念要比國家更為寬泛,因此社會監督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消費者、消費者團體和社會各界以及新聞媒體對廣告活動的監督、舉報、批評和建議。廣告的社會監督

渠道主要是通過消費者織織和新聞媒介來進行的,其主要功能是對企業商品、服務質量,通過用戶的反映進行監督,并督促企業執行國家法規,重視企業信譽,促進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以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因此從一般性的廣告監管入手,新媒體廣告監管從傳統媒體廣告監管借鑒的角度可歸納為:明確立法、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其中立法和執法、輿論和消費者監督是營造一種廣告監管的環境,行業自律是廣告監管的強調新媒體廣告主體包括新媒體廣告主特別新媒體廣告代理機構要強化守法意識,做好新媒體廣告監管的“把關人”,自覺維護新媒體廣告市場秩序。 (1)新媒體廣告本身:

1.新媒體的教化告知功能亟需回歸

2.新媒體相關政策法規需完善 3.對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精確定位 4.新媒體廣告內容及形式創新之呼喚 (2)政府加強行政作為

1、增強監管意識,向虛假廣告開戰,明確規定何為虛假廣告,并建立專門的部門聯合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嚴厲打擊虛假廣告,維護廣告業的健康發展。

2、建立統一評價標準,不以單純的人流量來評估廣告的到達率——杜絕數據浮夸,讓新媒體失去公信力。建立違法廣告公告制度,時刻警告違法廣告。

3、從理清廣告監管機構的關系、明確廣告內容的表達范圍和夸張程度、設置監管重點如醫藥食品類廣告的監管,明確廣告監管重點,創新廣告監管方式;調整廣告監督管理職能,完善廣告監管體制

4、加強執法人員的新媒體知識學習,把握新媒體的特性,才能對癥下藥 (3) 立法機關及時立法

及時修訂廣告法案法規,及時總結經驗,應對新媒體廣告所出現的問題。 (4)行業內部——廣告行業自律性提高的必然性

行業組織嚴格自律,建立一個可以制約并規范國內廣告公司的業內組織,讓廣告公司互相監督,提高廣告公司的自律性。(例如美國廣告局) (5)外在監督

1. 各大媒體設立廣告監察部門,為播出的廣告嚴格把關,媒體不僅是新聞信息的“把關人”,也有責任和義務做廣告發布的“把關人”。 2. 培養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5)借鑒歐美發達國家

由于新媒體技術大部分是從歐美發達國家傳入,所以我們現在面臨的新媒體廣告監管問題也可以從歐美國家那得到借鑒。 1. 完善我國政府主導型的廣告監管模式

從各國的廣告監管實踐看,主要是自律主導型和政府主導型兩種模式。

自律主導型的廣告監管模式以美國、日本等國家為代表。即以行業自律為主,通過加強由廣告業各方共同組建的非營利的行業自律審查機構的作用,規范廣告市場競爭秩序、確保公正的市場競爭。同時,輔以國家法律、行政監管、消費者及社會團體和輿論的監督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廣告監管模式。

政府主導監管型以中國和法國為代表。即以國家的法律和行政監管為主,自律和社會監督為輔。這種監管模式包括:事前監管、事中監管、事后補救三種方式。在政府主導監管型中,盡管也強調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其自律僅是促使行業遵守法律法規。在廣告監管實踐中經常發現,由于行業及商品類別的復雜性,商業廣告的監管涉及到不同的政府部門,也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各部門齊抓共管”現象。“齊抓共管”并不存在問題,問題是由于各部門的利益不同,在監管過程中又出現“條塊分割”、“責任不清”、“問責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在一些領域常常出現監管的“空白”。近年來,我們經??吹接筛鞑块T參加的“運動式”的集中清理(例如對化妝品廣告的整治),這種非常態的、非長效的監管手段,暴露了我們監管過程中的不足。另外,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對本地區廣告業發展的統一規劃,特別是對廣告活動規律缺乏正確的認識,經常出現根據政府的“需要”,而不是依法根據市場規律管理廣告市場,在傷害了廣告行業的同時,也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北京“奧運”、上海“世博”、廣州“亞運會”等大型活動前,均出現了在該地區集中整治戶外廣告的措施,對當地的廣告行業打擊很大。“集中治理”不應成為我們政府主導型的廣告監管模式的主要監管手段。應該通過深化改革,提高政府各部門的協調,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執法能力。應該通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廣告審查制度”(事前)、“廣告監察制度”(事中、事后)等 使廣告監管進入常態,建立起長效的機制。 2.構建自律審查機構是廣告監管長效機制的保證

通過考察美國的CBBB、英國的A S A、法國的BVP、德國的Zentrale、日本的JARO等廣告自律審查機構。,我國廣告業要實現持續發展,解決廣告業深層次的問題,適時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中立的第三方廣告自律審查機構,是完善我國廣告監管體系的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美國虛假廣告四面楚歌》

《電視廣告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繁華光環下的隱患,對中國新媒體廣告的冷思考》 《杜絕數據浮夸,恢復新媒體公信力》 《構建中國廣告監管長效機制》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兒童樂園實施方案下一篇:二上語文復習教案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