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云農辦市字200979號

2023-06-28

第一篇:云農辦市字200979號

云農辦市字〔2010〕35號

云南省農業廳辦公室關于開展2009年度一村一品發展情況調查

的通知

各州市農業(畜牧、漁業)主管部門:

為全面掌握全省一村一品發展情況并加強一村一品的宣傳,按照農業部有關要求,我廳決定開展2009年度全省一村一品發展情況統計調查?,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查內容及對象

調查報表體系、指標體系及調查范圍仍按照《農業部關于開展一村一品發展情況調查工作的通知》(農經發〔2007〕7號)執行。調查對象為2009年年底前形成的符合一村一品專業村(鄉鎮)條件的行政村(鄉鎮),包括農產品生產型、涉農服務型及非農產業型專業村(鄉鎮)。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不再配發統計光盤,各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組織符合一村一品專業村(鄉鎮)條件的行政村和鄉鎮填報基礎表,審核無誤后直接登錄農業產業化信息網(),點擊“一村一品統計調查系統”進行網上填報,用戶名及密碼與往年相同。

一村一品報表體系為:縣(市、區)基本情況表、專業村基本情況表和專業鄉鎮基本情況表。調查報表、指標解釋及操作指南,請登錄農業產業化信息網()“通知公告”欄目查找下載。

三、數據上報

統計調查工作由各地農業主管部門具體負責,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認真組織調查、填報、收集和審核,于2010年3月20日前完成網絡填報工作。

各州市農業主管部門于2010年3月25日前完成轄區各縣(市、區)上報數據審核和校驗工作,并對轄區統計調查情況進行認真總結和分析,形成有典型、有分析、有問題、有建議的統計調查報告上報省農業廳市場與經濟信息處(E-mail:ynnyscc@126.com)。

四、信息收集

為加強一村一品的宣傳,農業部建立了《中國一村一品信息網》

(),免費對一村一品工作及成果進行宣傳。請各地在做好統計調查工作的同時,注意做好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發布工作,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加強對一村一品的宣傳。

五、工作要求

各地農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該項統計調查工作。配備精干人員,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嚴格按照統計要求,認真審核和校驗,確保做到調查全面、數據真實、填報規范、上報及時。畜牧、漁業主管部門要積極配合農業主管部門完成統計調查工作。

統計調查業務方面請與省農業廳市場與經濟信息處聯系(錢寧剛,

0871-5749535)。統計調查系統使用及信息發布方面請與濟南智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系(鄭飛、王云明,0531-8296106

6、82961016)。

二○一○年二月八日

主題詞:農業一村一品△調查通知

云南省農業廳辦公室2010年2月9日印(共印35份)

第二篇: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辦法(國農辦[2011]169號)

關于印發《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辦法》

的 通 知

國農辦[2011]16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局、供銷總社農業綜合開發機構: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在充分征求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局、供銷總社和地方農業綜合開發機構意見的基礎上,對2005年3月11日印發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辦法》(國農辦[2005]30號)進行了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在執行中有何問題和意見,請及時向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反饋。

附件: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辦法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以下簡稱部門項目)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保證資金安全運行和有效使用,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60號)等規定,結合部門項目特點,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部門項目是指為了發揮部門行業技術優勢,為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提供示范、服務、保障作用,經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農發辦)批準,由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林業局、供銷總社(以下簡稱中央農口部門)組織實施、地方農業綜合開發機構(以下簡稱農發機構。未設在財政部門的,為農發機構和財政部門,下同)參與管理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第三條

部門項目是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的有機組成部分,應遵循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與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地方項目相互配合、協調發展。

第四條

部門項目分為兩類:

(一)土地治理類項目,主要是為提高大宗農產品生產能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而實施的項目,包括國土資源部組織實施的土地復墾,水利部組織實施的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水土保持,農業部組織實施的良種繁育,林業局組織實施的林業生態示范。

(二)產業化經營類項目,包括農業部組織實施的優勢特色示范,林業局組織實施的名優經濟林等示范,供銷總社組織實施的新型合作示范。

第五條

部門項目應堅持的原則: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注重效益;擇優選項,獎優罰劣,激勵競爭;以資金投入控制項目規模,按項目管理資金,并實行自下而上聯合申報項目。

土地治理類項目應突出公益性、基礎性、保障性。 產業化經營類項目應體現公平性、示范性、引導性。

第六條

地方各級農口部門應與同級農發機構建立各負其責、互相配合的合作機制,共同做好部門項目和資金管理工作。農口部門以組織項目實施為主,應與農發機構主動溝通協調;農發機構以資金管理為主,應把部門項目管理作為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組成部分,主動配合和參與。

第二章

扶持重點

第七條

部門項目主要扶持農業主產區,重點扶持糧食主產區、水資源短缺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根據各類項目的特點,確定各自的重點扶持區域。項目原則上安排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市、區、旗、國有農牧團場)或事先確定的范圍。

第八條

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通過對灌溉面積五萬至三十萬畝的中型灌區灌排骨干工程進行配套完善和節水改造,為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提供灌排骨干工程條件?;?3

本立項條件是:灌區骨干工程設施老化失修,功能不能正常發揮,是當地農業綜合開發改造中低產田、建設高標準農田的主要制約因素。

水土保持、林業生態示范和土地復墾項目:分別通過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林草植被和防治土地荒漠化,復墾歷史遺留損毀和自然災害損毀土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農業綜合開發提供生態保障?;玖㈨棗l件是: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聯系緊密,治理區面積相對集中連片,具有一定開發治理條件,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具有明顯的效果;單個項目治理面積水土保持、林業生態示范分別在三千畝以上,土地復墾一千畝以上。

良種繁育項目:通過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為種植業提供優質良種?;玖㈨棗l件是:能在較大范圍內增產且改善農產品品質效果明顯,名優新品種具有明顯的區域特征和良好的市場前景;項目建設單位具有較強的技術力量,擁有擬繁育推廣品種的自主知識產權或生產經營權,有相應的新品種開發潛力或品種資源保護與利用能力,有良種育繁推一體化的經營機制;良種繁育推廣的主要農作物、牧草等新品種,應經國家級或省級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引進品種應經相關部門審批通過。

第九條

優勢特色示范項目:重點扶持秸稈養畜示范基地、水產及畜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名優經濟林等示范項目:重點扶持油茶、核桃等名特優新經濟林和花卉品種引進、繁育和示范推廣?;玖㈨棗l件是: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開發的產品應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顯著,示范帶動作用明顯,有利于形成

區域主導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建設單位有較強的技術力量、承建能力和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管理機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

新型合作示范項目:通過產業化經營項目建設,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探索完善產銷對接等農業產業化經營新模式?;玖㈨棗l件是:有明顯的資源優勢和特色,開發的產品應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和良好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顯著,示范帶動作用明顯,有利于形成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和增加農民收入;項目建設單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有較強的技術力量、承建能力和適應市場經濟的經營管理機制。

第三章

資金管理

第十條

用于部門項目的資金由中央財政資金,地方財政配套資金、自籌資金和其它資金構成。

第十一條

中央財政資金根據財力可能和客觀需要確定,并與各部門和地區項目管理工作績效掛鉤,向工作成效好的部門和地區傾斜。

用于部門項目的中央財政資金全部無償投入。

第十二條

部門項目應按中央財政資金投入的一定比例落實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和自籌資金。地方財政配套資金和自籌資金比例,按照財政部規定的比例執行。

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將財政配套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證足額落實。

第十三條

土地治理項目財政資金使用范圍:

(一)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干支渠(溝)道開挖疏浚;干支渠道襯砌防滲;干支渠(溝)系建筑物(農橋、涵洞、水閘、渡槽、倒虹吸管、隧洞等)配套完善和更新改造;輸水管道、暗渠建設及節水設備購置;水源及渠首工程改建、維修及加固;泵站(總裝機容量五千千瓦以內)及配套輸變電工程(電壓等級三十五千伏以內)新建、改造;工程管護設施及量水設施、施工臨時工程設施等。

(二)水土保持:坡地及溝道整治、土壤改良、保土耕作、封禁治理及田間道路、攔引蓄灌排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所需的材料、設備、機械施工補助及技工工資;營造水土保持林草、經濟林所需的種子、苗木、整地、定植及幼林管護費;科技推廣、技術培訓、效益監測及小型儀器設備購置費用等。

(三)土地復墾:土地整治、土壤改良和污染土地修復;修建排灌蓄水工程等所需的材料、設備、機械施工費用及技工工資;營造農田防護林和經濟林所需的苗木、整地、定植;科技推廣、技術培訓,小型儀器設備購置和農用機械及其配套機具購置補助等費用。

(四)林業生態示范:營造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防風固沙林、農田防護林所需的種子、苗木、整地、定植、封育、低效林改造;科技推廣、技術培訓及小型儀器設備購置等費用。

(五)良種繁育:種植業良種擴繁、加工、貯藏、檢驗、育種必備的倉庫、曬場、溫(網)室大棚、處理車間、廠房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及相關儀器設備;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間道路、機井、蓄水積肥池、灌排設施設備;輸變電設備及線路、場區道路、地中衡、土

建工程等生產性輔助設備、農業機具等;技術推廣、技術培訓、原種及原原種提純和擴繁補助、新品種引進補助等費用。

第十四條

產業化經營項目財政資金使用范圍:

種植業項目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購置,包括溫室大棚、工作室、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及十千伏以內輸變電設施、田間道路,種苗補助、檢驗檢測設備等;養殖業項目所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設備購置,包括養殖與孵化設施、秸稈處理設施設備、廠房、畜禽棚舍、運動場、庫房、魚池、工作室、場區道路、圍墻、輸變電設備及線路、排灌設施、糞污處理、品種改良、質量檢測及防疫設施等;加工類項目所需的生產車間、加工設備及配套的供水、供電、道路設施,質量檢驗設施,廢棄物處理等環保設施,衛生防疫及動植物檢疫設施等;流通類項目所需的市場信息平臺設施,交易場所、倉儲、保鮮冷藏設施,產品質量檢測設施,衛生防疫與動植物檢疫設施,廢棄物配套處理設施等。

技術推廣、技術培訓及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補助等費用。 第十五條

土地治理類項目所需的項目管理費、工程監理費、勘察設計費、工程管護費等支出,產業化經營類項目所需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或實施方案)、環境評估等支出,按照財政部有關規定執行。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列支的相關費用另行規定。

第十六條

部門項目財政資金應嚴格按照農業綜合開發財務、會計制度進行管理,執行縣級報賬制的有關規定,實行專人管理、 7

分賬核算、??顚S?,及時足額支付,按規定范圍使用,嚴禁擠占挪用。

第四章

項目管理

第十七條

中央農口部門應依據國家產業政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政策規定和行業發展規劃,編制部門項目建設規劃。

地方農口部門和農發機構應根據部門項目建設規劃,在對項目申報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初步評估、篩選的基礎上,建立項目庫,并實行動態管理。

第十八條

中央農口部門應于每年5月底前,與國家農發辦聯合制定下一分類項目申報指南,明確相關政策和要求,并向社會公開發布。

(一)部門項目的申報單位或扶持對象主要為基層農口部門和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以下簡稱“聯合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承擔良種繁育、科技推廣的國有農(林)場、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

(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重點扶持種植、養殖基地項目。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數30戶以上。對聯合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重點扶持良種繁育、推廣及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污染物處理的項目。

(三)根據需要與可能,合理確定單個項目的中央財政資金扶持額度。原則上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單次立項不低于一千萬元(分兩年實施),水土保持、林業生態示范、土地復墾、良種繁育項

目分別不低于一百五十萬元、一百萬元、一百五十萬元、一百二十萬元。

優勢特色示范、名優經濟林等示范、新型合作示范等產業化類項目,應逐年確定單個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扶持額度的上下限標準。同時,應根據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自籌資金能力和實施項目能力等,分別確定中央財政資金扶持額度。

(四)對于申報產業化類項目的同一項目單位,要限制連續申報,杜絕多頭申報。當年已申報農業綜合開發地方項目和其他財政資金扶持的,不得同時申報部門項目。

已上市企業及其全資、控股子公司,不得申報部門項目。

(五)項目申報單位應提交項目申報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及相關證明材料,并確保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部門項目申報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或組織有關專家編制。提交的財務審計報告應由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戶數,以工商部門注冊或審計結果為準。

第十九條

中央農口部門根據財政部下達的部門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指標,綜合考慮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以下簡稱省)基礎資源因素和工作質量因素等,初步擬定分省分類項目中央財政資金指導性指標和申報方案,報國家農發辦同意后,由國家農發辦下達中央財政資金指導性指標,由中央農口部門下達項目申報方案。

第二十條

部門項目由省級農口部門會同同級農發機構根據項目申報指南、中央財政資金指導性指標和項目申報方案等,聯合下發部門項目申報通知,并由基層農口部門會同同級農發機構從項目庫中擇優選項,自下而上逐級聯合上報至省級農口部門和農發機構。

第二十一條

省級農口部門和農發機構組織專家對逐級申報的項目進行初步評估,擇優選項,按規定的時間和申報規模等,聯合行文上報中央農口部門和國家農發辦。

報送中央農口部門的材料主要包括:申報文件(含初步評估意見,地方財政、有關單位配套資金承諾意見,項目基本情況表,下同)、項目申報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等;報送國家農發辦的材料為申報文件。

省級農口部門和農發機構對項目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可靠性負有最終責任。

第二十二條

部門項目的評審采取由中央農口部門組織評審、國家農發辦進行抽查,或由中央農口部門與國家農發辦聯合評審的方式進行。

第二十三條

國家農發辦在評審確認的基礎上,下達部門項目備案通知(明確擬立項扶持項目數量、資金規模和相關要求),并與中央農口部門聯合下發編報項目實施計劃的通知。

第二十四條

已確定扶持項目的初步設計或實施方案,由省級農口部門會同同級農發機構審定。

第二十五條

項目實施計劃經逐級編報,由省級農口部門會同同級農發機構在規定的時間內聯合行文上報中央農口部門。中央農口部門對項目實施計劃審核、匯總后,與國家農發辦聯合批復。

第二十六條

項目實施計劃一經批復,應嚴格執行。如因特殊情況確需調整的,涉及財政資金一百萬元以上及項目變更和終止的,由中央農口部門批準,報國家農發辦備案;不滿一百萬元的,由省級農口部門與農發機構批準,報中央農口部門和國家農發辦備案。

第二十七條

部門項目應按有關規定推行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資金和項目公示制。

第二十八條

中央農口部門應在每年3月底前向國家農發辦報送上項目實施計劃完成情況統計表。

第二十九條

已竣工的部門項目由中央農口部門組織驗收或委托省級農口部門、農發機構組織驗收。

第三十條

土地治理類項目竣工驗收后,應明確管護主體,及時辦理移交手續。管護主體應建立健全各項運行管護制度,保證項目正常運轉,長期發揮效益。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一條

各級農口部門和地方各級農發機構要加強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過程中的日常檢查監督,對于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糾正。同時,應積極配合審計部門和其他機構開展的監督檢查,并按要求認真整改。

第三十二條

國家農發辦每年對竣工的部門項目進行綜合檢查。中央農口部門應向國家農發辦提交驗收總結報告。國家農發辦按一定比例隨機確定綜合檢查項目的數量和名單,并采取直接組織或委托的方式進行檢查,作出綜合評價。

第三十三條

國家農發辦對綜合檢查情況及審計情況予以通報,對查出的問題,區別不同情況,相應扣減相關省農口部門和農發機構中央財政資金指標,并要求限期整改。涉及虛報項目套取資金、擠占挪用資金,以及未及時、足額落實地方財政配套資金等問題,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違規違紀行為處理辦法》等規定進行處理。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四條

中央農口部門可依據本辦法制定部門項目管理實施辦法,報國家農發辦備案。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2005年3月11日印發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部門項目管理辦法》(國農辦[2005]30號)同時廢止。

第三篇:漁業行業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方案(農辦人[2008]30號)

【發布單位】農業部辦公廳 【發布文號】農辦人[2008]30號 【發布日期】2008-04-29 【生效日期】2008-04-29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文件來源】農業部

漁業行業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方案

(農辦人[2008]3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漁業、農機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水產局、農機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08]22號)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在重點行業(領域)開展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的意見》(安委辦[2008]8號)要求,為深入開展漁業和農機行業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農業部結合漁業和農機行業安全生產實際,制定了《漁業行業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方案》和《農機行業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各級漁業和農機主管部門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督促檢查,落實責任,堵塞漏洞;要注重把握安全生產規律,及時總結經驗,建立長效機制,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農業安全生產的平穩態勢。

農業部辦公廳

本內容來源于政府官方網站,如需引用,請以正式文件為準。

第四篇:云政發〔2008〕21號

云鶴鎮人民政府

關于成立云鶴鎮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組的

通知

三村兩社區,鎮屬有關單位:

為切實加強對我鎮血吸蟲病防治工作的領導,組織實施好血吸蟲病綜合治理項目,確保8月底實現血吸蟲病傳播控制目標,經研究,決定成立云鶴鎮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組,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組長:張四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趙潤八鎮紀委書記

成員:蘇鳳鑫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絞蘭瑞鎮黨政辦主任

辛鈺香鎮組織宣傳委員

- 1 -

李國華鎮科技干事

周金菊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

楊鴻生鎮民政助理員

趙世民鎮水管站站長

鐘俊靈鎮林業站站長

王光玉鎮畜牧獸醫站站長

楊惠平鎮財政所所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在鎮黨政辦公室,由絞蘭瑞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負責處理領導組的日常事務工作。

此通知

二○○八年六月五日

主題詞:衛生機構成立通知

抄送:縣衛生局,鎮黨委,鎮人大,鎮紀委。

云鶴鎮黨政辦公室2008年6月5日印發 - 2 -

第五篇: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農辦財[2010]23號

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

指導意見

農辦財[2010]23號

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林、農墾)廳(局、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財務局,黑龍江省、廣東省農墾總局:

為貫徹落實2010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良種補貼項目管理,充分發揮政策效應,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現將《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

二○一○年三月三日

附件:

2010年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2010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農作物良種補貼力度,繼續實行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良種補貼全覆蓋,東北及內蒙古地區大豆良種補貼全覆蓋,長江中下游流域冬油菜良種補貼全覆蓋,啟動青稞良種補貼。根據《財政部、農業部關于印發〈中央財政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09]440號),為確保良種補貼政策落到實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護和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穩定糧棉油種植面積,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制定項目實施指導意見如下(馬鈴薯原種生產補貼和花生良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另行制定):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實施《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按照“穩定面積、提高單產、優化結構、改善品質”的原則,對農民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棉花、青稞等作物進行良種補貼,鼓勵農民使用優良品種,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步伐,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二、主要目標

通過實施良種補貼項目,力爭2010年糧食面積穩定在16億畝以上,總產保持在10000億斤以上,單產水平進一步提高;棉花面積恢復到8500萬畝左右,產量750萬噸左右;油料面積2億畝以上,產量3000萬噸以上。

三、實施規模及補貼標準

(一)補貼范圍

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良種補貼在全國31個省(區、市)實行全覆蓋。

大豆良種補貼在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等省(區)實行全覆蓋。

油菜良種補貼在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四川、云南及河南信陽、陜西漢中、安康地區實行冬油菜全覆蓋,但在江淮、鄂北、豫南及西南麥油交錯區上種小麥的地塊上改種油菜不享受補貼,邊角地、新開荒地種植的油菜不享受補貼。

青稞良種補貼在四川、云南、西藏、甘肅、青海等省(區)的藏區實行全覆蓋。

(二)補貼對象

對生產中使用農作物良種的農民(含農場職工)給予補貼。

(三)補貼標準

早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青稞10元/畝;中稻(一季稻)、晚稻、棉花15元/畝。

四、工作內容及要求

(一)公開推介優良品種。省級農業部門具體負責各地主導品種的篩選,在符合國家有關扶持政策的前提下,優先選擇生態適應性好、符合生產需要、市場前景較好的品種。禁止選擇未經審定、審定未通過或過期淘汰的品種。主導品種確定后,省級農業部門要通過各種渠道公開向社會發布。

(二)科學選擇補貼方式。良種補貼資金采取現金直接補貼或差價供種補貼方式。水稻、玉米、油菜良種補貼采取現金直接補貼的方式,實行良種推介、自愿購種、直接發放。小麥、大豆、棉花、青稞良種補貼可以采取差價供種的方式補貼農民,也可以采取現金直接補貼的方式。各地農業部門要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基礎上,根據品質優先、市場需求和生產需要,積極引導農民選擇使用推介的良種,不得采取強制手段干預農民自愿選種。

(三)嚴格落實種植面積。首先由農戶據實向村委會申報種植面積和品種。由村委會登記、核實、公示后上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匯總審核后,將本轄區種植面積和品種上報縣財政、農業部門。最后省級農業、財政部門將各縣上報的補貼面積和品種匯總審核后,于2010年11月20日前上報農業部、財政部。

(四)嚴格補貼資金發放程序。采取補貼資金直接發放的,實行公開推介良種,落實種植面積,農民自愿購種。鄉鎮財政所直接向補貼對象兌付補貼資金,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一卡通”直接發放給農民。

采取差價供種補貼方式的,省級農業、財政部門組織招標采購良種,中標單位實行統一供種,良種補貼實行差價供種,購種農民按折扣價付款,供種單位登記銷售折扣清冊,購種農民簽字確認。嚴禁省級以下農業或財政部門組織招標。省級財政部門在開標后按招標確定的供種量預撥70%補貼資金,根據農業部門逐級審核確定的供種清冊和無種子質量問題書面意見,與供種單位結算其余30%的補貼資金。

(五)按時上報實施方案。各省級農業、財政部門要認真組織編制良種補貼實施方案,于2010年3月31日前聯合向農業部、財政部上報備案。實施方案主要包括推介品種、補貼方式、補貼面積和補貼金額等有關內容,并附分縣的補貼面積和補貼金額表。中央直屬墾區直接向農業部、財政部申報。各省(區、市)墾區,由省農墾主管部門統一向省農業主管部門申報,也可按農場的隸屬關系,由農墾主管部門統一向當地同級農業主管部門申報,并由省級財政和農業部門聯合向財政部、農業部申報。年底前各省農業、財政部門將當年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總結,并上報財政部和農業部。

(六)健全良種補貼檔案。各地要加強良種補貼項目管理,建立健全良種補貼明細檔案,實現縣級有區域圖、鄉級有落實表、村級有到戶清冊。鄉級面積落實表一式兩份,分別由鄉鎮農技站和縣農業局保管。實行統一供種的地區,村級到戶清冊要一式三份,由供種單位印刷,分別用于編制計劃、行政公示和財政報賬。采取直接發放補貼的地區,清冊一式兩份,用于行政公示和補貼資金發放時農民簽字確認。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協調配合。各級要高度重視良種補貼項目,切實把該項目作為穩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動項目順利實施。財政部門負責落實補貼資金預算、撥付工作;農業部門負責項目組織實施、制定方案、良種推介、技術服務等工作。其他各部門也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為良種補貼項目搞好服務。

(二)強化項目公示。實行良種補貼村級公示制,公示內容包括農戶良種補貼面積、補貼標準、補貼金額等,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各級財政、農業部門設立良種補貼監督電話,并在當地媒體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三)強化資金管理。項目資金要??顚S?,切實按照國家規定嚴格使用。任何地方、單位和個人都不得虛報良種補貼面積,不得套取、擠占、挪用補貼資金。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安排所需配套推廣工作經費,保證補貼品種推介展示、補貼面積核實、補貼資金發放、補貼檔案建立和項目實施監督檢查等管理支出,嚴禁擠占挪用中央下撥的補貼資金用于工作經費。

(四)強化監督檢查。省級農業和財政部門要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不定期抽查,通過實地走訪基層干部和農戶,認真了解項目區面積落實、種子質量和價格、補貼資金發放等有關情況,及時糾

正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良種補貼政策不走樣,農民實惠不縮水。

(五)強化種子市場監管。各級農業部門要會同工商、質檢、公安等部門,加強農作物種子市場監管,堅決打擊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保證種子市場供應,防止假冒偽劣種子進入生產領域,切實保障種子供應市場渠道暢通、規范有序。

(六)強化政策宣傳。各地要通過電視、報紙等多種媒體向廣大農民群眾、基層干部宣傳良種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群眾對農作物良種的認識,充分調動農民使用優良品種、發展糧棉油生產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1]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美編崗位職責下一篇:村2019年工作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