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風機電機功率計算公式

2023-01-17

第一篇:風機電機功率計算公式

風機電機功率的計算方法

選用的電機功率N=(Q/3600)*P/(1000*η)*K其中風量Q單位為m3/h,全壓P單位為Pa,功率N單位為kW,η風機全壓效率(按風機相關標準,全壓效率不得低于0.7,實際估算效率可取小些,也可以取0.6,小風機取小值,大風機取大值), K為電機容量系數,參見下表。

1、離心風機

功率KW

一般用

灰塵

高溫 小于0.5

1.5

1.2

1.3 0.5-1

1.4

1-2

1.3

2-5

1.2

大于5

1.1-1.15

2、軸流風機:1.05-1.1,小功率取大值,大功率取小值 選用的電機功率N=(Q/3600)*P/(1000*η)*K 風機的功率P(KW)計算公式為P=Q*p/(3600*1000*η0* η1) Q—風量,m3/h; p—風機的全風壓,Pa;

η0—風機的內效率,一般取0.75~0.85,小風機取低值、大風機取高值

η1—機械效率,

1、風機與電機直聯取1;

2、聯軸器聯接取0.95~0.98;

3、用三角皮帶聯接取0.9~0.95;

4、用平皮帶傳動取0.85 如何計算電機的電流: I=(電機功率/電壓)*c 功率單位為KW 電壓單位:KV C:0.76(功率因數0.85和功率效率0.9乘積)

第二篇:視在功率計算公式

視在功率是指在電工技術中,將單口網絡端鈕電壓和電流有效值的乘積,記為S=UI。

顯然,只有單口網絡完全由電阻混聯而成時,視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則,視在功率總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就是說,視在功率不是單口網絡實際所消耗的功率。

計算公式:

S=UI或者S=P/COS∮

其中:S 視在功率P 有功功率U 電壓I 電流COS∮ 功率因數

無功是相對有功而言的,一般來說它是電感性設備建立磁場實現能量交換所需要的一個電源,或者說是實現能量的一種必要平臺,消耗無功電能的電氣設備主要是電感性設備(例如電動機、及帶鎮流器的照明電氣等),電阻性設備(如電爐等)不消耗無功,電力電容器可以作為電感性設備的無功電源。為以示區別,視在功率不用瓦特(W)為單位,而用伏安(VA)或千伏安(KVA)為單位。

視在功率的意義

由于視在功率等于網絡端鈕處電流、電壓有效值的乘積,而有效值能客觀地反映正弦量的大小和他的做功能力,因此這兩個量的乘積反映了為確保網絡能正常工作,外電路需傳給網絡的能量或該網絡的容量。

由于網絡中既存在電阻這樣的耗能元件,又存在電感、電容這樣的儲能元件,所以,外電路必須提供其正常工作所需的功率,即平均功率或有功功率,同時應有一部分能量被貯存在電感、電容等元件中。這就是視在功率大于平均功率的原因。只有這樣網絡或設備才能正常工作。若按平均功率給網絡提供電能是不能保證其正常工作的。

因此,在實際中,通常是用額定電壓和額定電流來設計和使用用電設備的,用視在功率來標示它的容量。

另外,由于電感、電容等元件在一段時間之內儲存的能量將分別在其它時間段內釋放掉,這部分能量可能會被電阻所吸收,也可能會提供給外電路。所以,我們看到單口網絡的瞬時功率有時為正有時為負。

在交流電路中,我們將正弦交流電電路中電壓有效值與電流有效值的乘積稱為視在功率,即S=UI視在功率不表示交流電路實際消耗的功率,只表示電路可能提供的最大功率或電路可能消耗的最大有功功率。

在整個RLC串聯電路中吸收的瞬時功率為;P=Pr+Pc+Pl

=RI平方[1+cos(2wt)]-(wl-1/wc)I平方sin(2wt)

它是一個頻率為正弦電流或電壓頻率2倍的非正弦周期量。第一項始終是大于或等于零。是瞬時功率的不可逆部分,為電路所吸收的功率,不再返回外部電路。第二項表明,電感和電容的瞬時功率反相,在能量交換過程中,彼此互補,電感吸收或釋放能量時。恰好是電容釋放或吸收能量。彼此互補后的不足部分由外部電路補充,可通過一

端口的U.I 從如下幾個方面反映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狀態。

1,有功功率P P=UIcosφ ,表示實際吸收的功率。單位用瓦特表示 2,無功功率Q Q=UIsinφ此能量在往復交換的過程中,沒有消耗掉。單位用KVAR表示

3,視在功率S S=UI

4,φ稱為功率因數角。是電壓超前電流的相位差。

第三篇:泵功率與配置電機功率的關系

泵軸功率和電機配置功率之間的關系

功率是設計點上原動機傳給泵的功率,在實際工作時,其工況點會變化,

因此原動機傳給泵的功率應有一定余量,另電機輸出功率因功率因數關 系,因此經驗作法是電機配備功率大于泵軸功率。 軸功率余量:

0.12-0.55kw 1.3-1.5倍

0.75-2.2kw 1.2-1.4倍

3.0-7.5 kW 1.15-1.25倍

11 kW以上 1.1-1.15倍

并根據國家標準Y系列電機功率規格選配。

根據API610標準電動機的額定功率,至少應等于下面給出的額定條件下功率的百分數。

電機銘牌額定功率泵額定功率的百分數

≤22kW 125%

22-55kW115%

>55kW110%

在選取電機功率應根據ISO5199加上— 安全余量。按ISO5199的安全余量.

0.81 1.1

1.1 1.5

1.7 2.2

3.2 4

4.3 5.5

6.1 7.5 9.1 11

12.8 15

15.91 8.5

19 22

26 30

32.5 37

40 45

49 55

68 75

81 90

100 110

所需泵軸功率至(kw) 選用電機輸出功率(kw)

石油化工離心泵標準的選用

一、概述

離心泵具有性能范圍大、流量均勻、結構簡單、運轉可靠和維修方便等優點,因此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最為廣泛。除高壓小流量時用往復泵,計量 時用計量泵,介質含氣時用旋渦泵或容積式泵,黏性介質用轉子泵外,其余場合一般均選用離心泵。據統計,在石油、化工裝置中,離心泵的使用量占泵總量 的 70 %~ 80 %。

離心泵按其結構可分為懸臂式、兩端支撐式、立式懸吊式等。

注:離心泵按其有無軸封來分,可分為有密封泵和無密封泵(也稱無泄漏泵),無密封離心泵分為磁力驅動泵和屏蔽泵。本文只對有密封泵的標準 作一剖析。

注:本表摘自API610第7版

二、常用標準說明 1. API610

API ,是美國石油協會 (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的簡稱。出版 API610 標準的目的是 為了提供一份采購規范,以便于離心泵的制造和采購。

API 610( 第七版 ) 是針對石油煉廠用離心泵提出的,其標準名為《一般煉廠用離心

泵 》 (Centrifugal Pumps for General Refinery Services) 。但實際上,使用 API610 標準 的不僅是煉油廠,石油、化工、天然氣等領域均也常采用 API610 標準。為適用這一需要, 1995 年頒布的 API610( 第八版 ) 改名為 《 石油、重化學和天然氣工業用離心 泵 》 (Centrifugal Pumps for Petroleum, Heavy Chemical, and Gas Industry Services) , 并在內容上較上一版有較大的變動。

? API610 ?對節能問題備受關注。 API610 要求制造廠和使用廠在設備的制造、選用和運行等所用環節中積極尋求創新的節能方法。 如果這種節能方法能提高效率并降低使用期的總費用而不致犧牲安全或可靠性,則應鼓勵采用。另外選擇設備時的評定標準應以設備在使用壽命期內的總費用為準, 而不是以設備的采購費用為準。

在石油和化工領域,采用 API610 標準的場合較多。國際標準化組織也采納了 API610 標準,付之于標準 號 ISO/CD13709 。

? 目前最新版的 API610 是 2003 年發布的第 9 版,第 9 版的要求和第 8 版相比,許多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由于泵廠 采用新版本的標準牽涉到許多模具需重新制作,因此到現在為止,泵廠生產的泵基本上還是第 6 , 7 或第 8 版的泵。

2. ISO5199

ISO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的簡

稱。 ISO5199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entrifugal Pumps, Class Ⅱ ( 離心 泵技術規范 Ⅱ級 ), 主要依據是德國的 DIN 標準。其外形尺寸、性能符合 ISO2858 標準;底座符合 ISO3661 ;機械密封或軟填料 用的空腔尺寸符合 ISO3069 ;性能試驗 B 級符合 ISO3555 , C 級符合 ISO2548 。

ISO5199( 包括等同或參照該標準的國家標準 ) 適用于臥式懸臂式離心泵,即表 1 中的 OH1 和 OH2 。符 合 ISO5199( 包括等同或參照該標準的國家標準 ) 的離心泵稱為 ISO 泵。 中國的 GB5656/T ,德國的 DIN ISO5199 ,法國的 NF ISO5199 等效采用 ISO5199 ;英國 的 BS6836 等同采用 ISO5199 。

中國的 GB5662 ,德國的 DIN24256 ,英國的 BS5257 ,法國的 NF E44121 ,等效或等同采 用 ISO2858 。

3. ASME B73.1M/B73.2M

ASME 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的 簡稱。

ASME B73.1M — 1991 Specification for Horizontal End Suction Centrifugal Pumps for Chemical Process ( 臥 式軸向吸入化工離心泵 ) 和 ASME B73.2M — 1991 Specification for Vertical In- line Centrifugal Pumps for Chemical Process ( 立式管道化工離心泵 ) 是美國國家標準,由泵廠和化工 生產廠共同編制, ASME B73.1M 標準僅適用于底腳安裝的臥式懸臂式離心泵,即表 1 中的 OH1 。 ASME B73.2M 標準適用于 立式管道離心泵,即表 1 中的 OH3 、 OH4 、 OH5 。

其余的 ASME 化工泵標準有:

ASME B73.3M — 1996 Specification for Thermoplastical and Thmoset Polymer Material Horizontal End Suction Centrifugal Pumps for Chemical Process ( 臥 式軸向吸入熱塑性塑料、熱固性樹脂化工離心泵 )

ME B73.5M — 1995 Specification for Sealless Horizontal End Suction Centrifugal 軸向吸入無泄漏化工離心泵 ) 。

合 ASME/ANSI 標準的化工離心泵稱為 ANSI 泵。 4. GB3215 中國國家標準 GB3215 — 1989 《煉廠、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離心泵通用技術條件 》基 5. GB/T5656 中國國家標準 GB/T5656 — 1994 《單級、單吸化工離心泵技術條件 》參照 ISO5199 編制吸入離心泵 (16Bar) 標注、性能和尺寸》參照 ISO2858 , GB5661 《 軸向吸入離心泵機械ISO3069 , GB5660 《軸向吸入離心泵底座和安裝尺寸 》參照 ISO3661 。水力性能試驗 按和旋渦泵試驗方法》的 C 級或 B 級進行 ( 參照 ISO2548 、 ISO3555) 。 SH/T3139 中國石化行業標準 SH/T3139 — 2004 《石油化工重載荷離心泵工程技術規定》由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寧波工程有限公司參編。 SHAPI610 ,并結合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特點,補充或制定了一些新的規定。該標準既反映了當,又作為石化行業對 工業裝置用重載荷離心泵的基本要求,適用于我國石油化工行業重載荷括重載荷離心泵的性能設計,結構設計、材料選用以及 重要零部件的合理設計及配置等多個機組重要組成部分的輔助設備、輔助管道系統、控制和儀表等方面應遵守的準則;還對機 組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7. SH/T3140 中國石化行業標準 SH/T3140 — 2004 《石油化工中、輕載荷離心泵工程技術規定》由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化工程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寧波工程有限公司參編。ISO 5199 ,并結合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特點,補充或制定了一些新的規定。本標準既反映了術水平,又作為石 化行業對工業裝置用中、輕載荷離心泵的基本要求,適用于我國石油化工購。主要內容包括中、輕載荷離心泵性能設計、結構 設計、材料選用以及重要零部件的合理時也提出了作為機組重要組成部分的輔助設備、輔助管道系統、控制和儀表等方面應 遵守的輸及資料準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三、標準選用 1. 中、輕載荷離心泵

中、輕載荷離心泵是指能全部滿足以下條件的離心泵:

? 參數范圍應同時滿足: 額定排出壓力 小于等于1.9MPa 泵送溫度(介質溫度) <225攝氏度

額定轉速(汽輪機驅動時+5%) 小于等于3000r/min 額定揚程 小于等于120m 最高吸入壓力 小于等于0.5MPa 懸臂泵的最大葉輪直徑 小于等于333mm (1) 輸送無爆炸危險性、和 / 或毒性中度、和 / 或毒性輕度的介質。

(2) 采用 ISO 2858 和 ISO 5199 — 1986 ,或 GB5662 和 GB/T5656 , 或 ASME B73.心泵。 中、輕載荷離心泵一般采用 SH/T3140 標準,其在材料、設計、制造和試驗等方面的要性相對 要差一些,當然價格也便宜許多。

類泵能滿足一般化工用途的需要,常用于輸送無爆炸危險性、毒性中度或輕度介質。美國, ITT/GOULDS 公司的 3196 系列,瑞士蘇爾壽公司和大連蘇爾壽泵及壓縮機有限公司的泵業有限 公司的 IFW 、 IFS 系列,以及我國的 IH 系列 ( 含改進系列 ) 等均屬此類泵 2. 重載荷離心泵

重載荷離心泵是指符合以下任一條件的離心泵:

(1) 除另有規定外,用于爆炸危險性介質和 / 或毒性極度和高度危害介質的場合。

(2) 用于無爆炸危險性、和 / 或毒性中度、和 / 或毒性輕度介質的場合,但操作條件 額定排出壓力 大于1.9MPa 操作溫度(介質溫度) >225攝氏度

額定轉速 >3000r/min 額定揚程 >120m 最高吸入壓力 >0.5MPa 懸臂泵的最大葉輪直徑 >333mm 載荷離心泵一般采用 SH/T3139 和 API610 標準。重載荷離心泵可靠性很高,一般要求連件)。其涉及的泵型涵蓋了三大類泵,即懸臂式 (Overhung) 、兩端支撐式 (Between Be(Vertical Suspended) ,如表 1 。其中 OH1 、 OH4 、 OH5 只有當買方指定和制造廠業供。

國 FLOWSERVE 公司的 SVCN7( 單級臥式泵 ) , ITT/GOULDS 公司的 3700( 單級臥式 泵 司和大連蘇爾壽泵及壓縮機有限公司的 ZA 、 ZE 、 ZF 、 ZU( 單級臥式 泵 ) 、 ETL 原泵業有限公司的 UCW( 單級臥式泵 ) ,沈陽水泵廠的 SJA( 單級臥式泵 ) 等系 列均屬其版次不一定全是第 8 版的。

3. 如何選用離心泵標準

不同標準的離心泵,其價格和可靠性有較大的差別。除業主或專利商特別指定需采用重載荷離心泵的場合外,其余場合應根據裝置特點和工況條件 來選用離心泵的標準,做到既經濟實用,又能滿足裝置和工況的要求。表 2 給出了石化行業離心泵標準的選用判據,供參考。

表2 石化行業離心泵標準的選用判據

條件1 超出以下參數范圍的場合:

吸入壓力≤0.5MPa(G),排出壓力≤1.9MPa (G),介質溫度<225℃,額定揚程≤120m,懸臂泵的最大葉輪直徑 ≤333mm

條件2 泵送爆炸危險性介質的場合

條件3 泵送毒性極度或高度危害介質的場合

條件4 不設備用泵,且對泵的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場合

條件5 業主或專利商特別指定需采用重載荷離心泵的場合

判據 1. 符合條件1,或條件2,或條件3,或條件4,或條件5時,宜選用重載荷離心泵標準,即 “SH/T 3139+API 610”。

2. 除此,為降低設備采購費用,宜選用中、輕載荷離心泵標準,即“SH/T 3140+ISO 5199”,或“ SH /T 3140 + GB/T 5656 ”,或“ SH/T 3140 + ASME B73.1M/B73.2M ”。

注:SH/T3139和SH/T3140是石化行業的工程技術規定,主要引用國際標準API610和OSO5199,并結合中國石油化工 行業的特點,對API610或ISO5199未明確的內容,以及某些有爭議的條款補充或指定了一些新的規定。

第四篇:電機功率因素和效率

1、效率低涉及:銅耗、鐵耗

定子繞組銅耗大、轉子導體銅損耗大、定子鐵耗大、機械耗大、諧波分量損耗大

a、定子繞組銅耗大:縮短端部降低漏抗(加大啟動電流),增大導線面積降低匝數,

磁密、Tmax上升和功率因數下降

b、轉子導體銅損耗大:加大轉子槽面積,導致齒部和軛部磁密上升和功率因數下降

或加厚端環,或轉子槽型深窄化提高漏抗,使得功率因數和Tmax均下降

c、定子鐵耗大:減小定子內徑引起轉子磁密提高,增加鐵心長度增加定子繞組匝數,使定子電阻損耗增大, 漏抗增大,減少定、轉子槽口寬度和采用磁性槽楔,以減少旋轉鐵耗漏抗增大,使Tmax降低

d、機械耗大:在滿足風量下,盡量縮小風扇直徑,注意傾角改善風阻,裝配精度降低軸系磨耗

e、諧波分量損耗大:選擇恰當槽配合,降低

5、

7、

11、13次諧波幅值,在無法改變槽配合的時候

可以適當加大氣隙,以削弱非基次諧波幅值,以減少損耗,但加大加大氣隙

的結果就是勵磁電流加大,功增加功率因數下降,基波幅值下降因此基本Tmax下降

2、功率因數低涉及:勵磁電抗、總漏抗 磁化電流大、電抗電流大

a、磁化電流大:增加定子繞組匝數,以降低磁密,定子電阻增大,使效率降低,漏抗增大, Tmax下降。

或適當減少氣隙,降低勵磁電流,如果槽配合不當會提高諧波幅值,最大轉矩稍微提高,

使得效率下降,電磁噪音或震動增加,溫升增加,同時造成裝配困難增加。

使諧波漏抗增大,增加鐵心長度以降低磁密,調整槽形尺寸,使齒部和軛部磁密分配合理。

b、電抗電流大:電抗電流大,由于漏抗大所致,可以改變槽形尺寸,加大槽寬,減小槽高,增大槽口

如此,漏抗減小, 啟動電流增大,同時縮短繞組端部長度以減少端部漏抗,但嵌線困難

隨寫幾種,其實,許多是相互制約的,一般優先考慮Tmax、效率、啟動電流,其次再考慮功率因數,

必將兩全齊美很難,這個就要看客戶的要求,來分配銅耗與鐵耗、勵磁電抗與漏抗的關系。

第五篇:電動自行車電機效率和功率

長期以來,電動自行車電機的效率和功率成為“說不清”的問題,無論是有關標準的敘述,還是商品的樣本、銘牌標注;無論是專業人員還是銷售、采購人員,電動自行車電機的效率和功率始終沒有一個公認和明確的定義。所以重新討論電動自行車電機的效率和功率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工業標準電機的設計,大體上有2類原則: 1.發熱原則:

電機的繞組、永磁材料或導電部分,主要的結構部分(如軸承)在經濟使用壽命期(工業電機為15-20年,電刷允許定期更換)內允許安全運行的極限溫度。一般對于上述部位分別有明確的溫度(或溫升)限制,不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允許極限溫度。例如以聚酯薄膜聚酯纖維紙為槽絕緣和高強度聚酯漆包線組成的電氣系統為B級絕緣。連續運行時允許的繞組溫升極限為80K(用電阻法檢測)。 2.性能原則:

性能原則包括電氣性能,機械性能和其它性能等。電氣性能通常指力能指標(如效率、功率因數),轉速,轉速變化率,轉矩,短時過載能力,換向等。機械性能一般有外形和安裝尺寸限制(如在軸向或徑向尺寸上有所限制),轉動慣量,材質,極限轉速等。其它性能一般有噪聲,振動,可靠性,性能/價格比,特殊環境用途等。

根據用途,電機大體可以分為2類。一類為驅動用,另一類為控制用。很顯然,電動自行車用的電機,應當歸為驅動用電機。在長期的實踐中,工業驅動用的電機標準,巧妙地將上述2個原則融匯成一個整體。如交流電機的溫升和效率實際上都非常接近標準的上限,你很難說它屬于“發熱原則”設計還是“性能原則”設計。溫升和效率同時滿足標準上限的電機通常效率值并不算高。還有一種“高效率”電機,通常比普通電機效率高4-7%(與功率、轉速等有關),它的溫升就非常低,屬于“性能原則”設計。對于短時使用的(如閥門電機,有時幾天,甚至一年才能運行一次)電機,通常沒有考慮效率的必要,在保證基本性能要求的條件下,應當用“發熱原則”設計。反之我們也可以說,一臺電機的額定功率是不確定的,按照“發熱”或“性能”來確定,同一臺電機的額定功率在相當大的范圍內是變值。 電動自行車由于它的能源的特殊性,電機設計應當采用“性能原則”設計,即盡可能將電機效率設計得高一些。通常高效率電機的溫升不會發生問題。

相信很多人會說:“那我們就把電機效率設計的高高的,不就成了嗎?”。不成!因為提高效率是以有效材料(銅線、導磁材料,永磁材料)的付出為代價,即效率越高,材料消耗越多,成本越高,電機也越重。傳統的電機設計有一種經典理論,即效率提高1%,有效材料要多消耗10%。對于電動自行車電機來說,想要大幅度提高效率不僅僅是單純的材料成本問題,整車重量和體積恐怕都是不允許的。 上面我們說過,電動自行車電機設計應當采用“性能原則”設計,那么如何確定一個標準性能呢? 電動自行車的車體狀態參數(輪胎花紋,規格,充氣狀態),和騎行狀態參數(騎行速度,路面狀況)復雜,還無法用用一個標準的參數去描述騎行狀態。一般來說,在以20Km/h的速度恒速平地騎行、標準負載質量(75千克)和無風的條件下,電動自行車消耗的功率為95-115W,平均功率為105W,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電動自行車“標準騎行狀態”時的電機功率??紤]到在有弱風和非連續性的小的坡度下也能騎行(允許速度有所降低),而且要有一定的動態性能(加速度),電機的功率150-180W也足夠了。電動自行車在城市騎行經常運行于起動-加速-恒速-減速-制動狀態,恒速狀態常常是十分短暫的。在加速過程中,電機的極限輸出轉矩或功率(更準確的說應當是轉矩,因為功率還與轉速有關)取決于控制器的限流。3倍額定電流(標準騎行狀態105W時電流,36V時大約為3.6-4.0A,與電機效率有關)為12A(24V為18A),可以獲得大約3倍的額定轉矩。如果要想獲得更好的動態性能和爬坡性能,就要求電機的額定功率達到200 W以上,此時電機在“標準騎行狀態” 運行,可能并不是最省電的。 大量的計算和實踐表明,對于電動自行車電機,其性能差異主要是電機的轉速,而不是有刷或無刷電機。對中、高速電機帶2-3級減速機構(俗稱有齒電機)和低速不帶減速機構的直接驅動電機(俗稱無齒電機)進行比較,并用一個統計的曲線(20km/h,610mm電動自行車)來描述(圖1)。

由曲線可以看到,低速電機(無齒電動輪轂)在A區和B區附近有較高的效率,一般可以達到82-73%。在C區(加速運行狀態)效率表現較差。減速電動機則有相反的表現,即在B區(標準騎行狀態)效率逐漸呈現上升的趨勢,總體平均值比低速電機低一些,一般在72-78%之間(與減速器有關)。在加速區表現比低速電機好,效率的最大值發生在C區甚至D區。在D區,低速電機的表現比減速電動機差很多,不過限流區是非工作區,所以沒有實際意義。單就效率指標而言,低速電動輪轂和減速電動機相比,都沒有壓倒優勢,可以說各有優缺點,目前不可能排斥掉任何一方。 由于電動自行車運行的特殊性,用單一的“標準騎行狀態”也不是完全合理的。如果用一個統計的加權系數來修正效率曲線,并取A,B,C三個實際運行區間曲線下所包絡的面積來確定“等效”的效率,是比較客觀的,不過這樣會使數據的處理變的特別復雜,難以操作,尤其在電動自行車這個行業。所以我們還是認為引入“標準騎行狀態”是必要的。 具體來說“標準騎行狀態”就是

功率P2=105W(可以通過進一步認證確定更合適的數值) 車速V=20km/h V=π*D*N*60*10-6 =1.885*N*D*10-4 km/h D——計算輪徑,mm(實際騎行時車胎直徑會比空載時車胎直徑小一些) N——轉速, r/min 以610mm電動自行車為例,電動輪轂的轉速是 N=106103.3/D=106103.3/610=174 r/min 轉矩M=9.55*P2/N=9.55*105/174=5.76 Nm 之所以引入功率概念而不是轉矩,是因為在一定的車速下,不同的輪徑轉矩不同,而功率基本相同。 P2=M*N/9.55=D/2*F*N/9.55=K*F*V=常數(V一定時) F——電動自行車驅動力(水平分量) M=D/2*F 如果標準中同時規定在“標準騎行狀態”105W和C區的中間點,約150-180W兩種狀態下的效率(或效率平均值)就可以規范電動自行車的實際運行性能。105W 時功率稱為“標準騎行功率”;150-180W的輸出功率可以規定為“額定功率”。

目前有許多企業用效率曲線的最高點作為產品的“額定”狀態是錯誤的。因為無論是低速電動輪轂還是減速電動機,其“工作點”都不在效率曲線的最高點。再者,電動自行車運行是一個區段而不是一個點。

另一誤區是商家竭力把自己的產品功率標注得很大,有時甚至超過了電機可能達到的最大功率(也許功率也與銷售價格成正比吧!)。 由于電機輸出功率 P2=M*N/9.55 隨著轉矩M的增加(電流成比例增加),而轉速N卻在減少,所以P2有一個最大值,當電機的轉矩小于負載轉矩時,電機就制動了(N=0),此時電機的轉矩最大(電流也達到最大,稱為短路),而輸出功率P2=0。

對于低速電動輪轂來說,最大功率一般做不大。例如額定轉速為180 r/min的電機,最大功率達到210W就不錯了。轉速越高,最大功率也越大。額定轉速2000 r/min以上的電機,最大功率達到400W就不足為奇了。

就電機的額定功率問題。YAMAHA認為他們將電機的額定功率定在235W(我們國家標準定在240W是否參考了日本技術條件,不知道),是因為他們的電動自行車可能運行在日本的丘陵地帶,這是他們的國情。YAMAHA的電動機毫無例外的采用高速電機(有刷無刷均如此)235W的額定功率并不難達到。我們國內的中軸驅動用的電機(轉速約2000r/min)也能達到這個水平,甚至力能指標還比日本高一些。應當指出高速電機(4000r/min左右)可能要用到3級齒輪減速或2級摩擦減速(YAMAHA和國內有一家企業生產的迷你輪轂曾經用過),電機空載電流較大,效率的最高點有可能超出實際運行區,而進入限流區,電動自行車實際耗電較大,并不一定節能。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分公司負責人先進事跡下一篇:輔警教育整頓學習心得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