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錫林浩特市基本情況

2022-11-04

第一篇:錫林浩特市基本情況

錫林浩特市基本概況

錫林浩特市位于錫林郭勒大草原中部,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全市現轄2個蘇木、1個鎮、6個城鎮街道辦事處、6個國有農牧場,總面積14785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34平方公里??側丝?0.5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7.7萬人,含蒙、漢、回、滿、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17個民族,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占多數、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先后獲得全國衛生先進市、教育“兩基”達標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技先進市、內蒙古自治區八星級文明城市等稱號,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譽。經濟總量明顯擴大。2009年實現生產總值124.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82.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1%。第三產業增加值36.3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三次產業比重由 5.1∶67.2∶27.7演進為4.8∶66.1∶29.1。生態環境治理力度持續加大。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44.8萬畝,新增圍封草場100萬畝、高產飼草料地1.5萬畝,禁牧、輪牧面積分別擴大了284萬畝和200萬畝,分別達到可利用草場的28%和16%。畜群畜種結構進一步優化。牧業年度牲畜總數壓減4.5萬頭只,其中山羊和劣質畜減少5萬只,

1 引進西門塔爾牛9428頭,實施黃牛冷配3.2萬頭、肉羊雜交15萬只,加工冬羔39.4萬只,牲畜良改比重和大畜比重分別提高到98.3%和6.7%。產業化層次逐步提升。培育牧民互助合作社48家,建成肉牛、肉羊工廠化養殖場各4處,訂單出欄牲畜比重達到33%,活畜加工量突破400萬羊單位,畜產品加工及相關產業產值增長63.5%,伊利有機奶加工等一批農畜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發展現代畜牧業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68.3億元,增長17.6%。積極協調鐵路部門解決煤炭運輸問題,幫助企業拓寬銷售市場,全年煤炭產量達到2347萬噸,新增300萬噸。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保持華油穩定生產,原油產量完成78萬噸。努力提高火電設備利用時數,電力及熱力供應業產值增長19.4%。引導建材行業加快向節能、利廢、環保方向發展,規模以上建材企業完成產值5.3億元,增長59%。先后出臺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意見》等5項政策措施,協調落實貸款8億元,減免各類稅費4.5億元,有力促進了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入駐園區的工業中小企業戶數達到153戶,新增81戶。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戶,產值超億元企業達到20戶。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萬人次,達到13.2萬人次。商貿流通業繁榮活躍,連鎖經營、特許經營等現代商業模式加快發展。金融業成為服務業發展新亮點。包商銀行入駐經營,新增小額貸

2 款公司2家。金融業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旅游業實現新跨越。全年接待游客人數突破1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5億元,增速均在50%以上。

一、區位優越。錫林浩特市地處東北、華北、西北交匯處,市區與首都北京直線距離為460公里,與首府呼和浩特市直線距離為470公里,與東北中心城市沈陽直線距離為620公里,能有效融入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經濟圈。北臨二連浩特和東烏旗珠恩嘎達布其兩個常年開關的陸路口岸,距離分別為340公里和338公里,可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及東歐各國。

二、資源富集。

畜牧業資源。錫林浩特市地處錫林郭勒大草原腹地,有可利用草場2068萬畝,為典型的天然牧場,草場類型齊全,具有得天獨厚的畜牧業生產發展條件。2009年肉類總產量1.58萬噸,鮮奶產量9.3萬噸,活畜加工400萬羊單位,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基地。 礦產資源。錫林浩特市煤炭資源豐富資源儲量接近300億噸。目前開發的煤田有勝利煤田和巴彥寶力格煤田,具有埋藏淺,煤層厚,賦存穩定,地質結構簡單,開采條件好。適合于綜合技術的應用和集約化大規模露天開采,開發成本低,相對于井工開采具有很大的優勢。煤炭資源絕大部分是中灰、低硫、低磷褐煤。平均發熱量為3500kcal/kg以上,

3 是優質動力煤和化工用煤,適合于就地轉化。2009年底全市煤炭產量為 2347.3萬噸。

1、 勝利煤田位于錫林浩特北郊,已列入全國十三個大型煤炭基地蒙東基地之中,總體規劃已由國家發改委批準。整個煤田總體呈北東一南西條帶狀展布,走向長45公里,傾向寬平均7.6公里,含煤面積342平方公里,煤炭地質儲量224億噸。煤田伴生有益礦物(鍺、石油)。勝利煤田煤質總體上為中低灰、低硫或特低硫、低磷、中等發熱量的褐煤,并且屬含油—富油煤,化學反應活性好。煤的主要用途是發電用煤、液化用煤和化工用煤。液化轉化率達97.02%,油產率62.34%,液化率69%。煤種主要為褐煤,水份13.99%,灰份19.72%,揮發份43.13%,分析基發熱量為4745大卡/公斤,硫份0.84%,磷0.03%,氫4.89%;灰熔點1284℃(1080-1500℃);腐植酸10.13%。目前勝利礦區已建項目開采能力為4360萬噸/年,項目有:錫林浩特煤礦(宏文集團)西二號露天礦建設規模為1000萬噸/年,神華北電勝利能源公司西一號露天建設規模為2000萬噸/年,大唐國際東二號露天礦建設規模為1000萬噸/年,蒙能錫林熱電公司西二號露天礦建設規模為240萬噸/年,烏蘭圖嘎煤炭有限公司鍺煤露天礦建設規模為120萬噸/年。

2、巴彥寶力格煤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北寶力根蘇木境內,礦區總體規劃基本通過國家發改

4 委的評審,等待國家發改委的核準。行政隸屬于錫林浩特市管轄,距錫林浩特市38公里(位于錫林浩特市北部)。東西最寬約53.50公里,南北最長約42.2公里,區域面積約為507.55平方公里,資源總儲量為74.5億噸。

煤田地質構造簡單,埋藏較淺,煤層產狀平緩,開采條件較好。煤層層數多,厚度大,煤種為褐煤,自上而下分為A、B、C、D

1、D

2、E

1、E2 7個采煤層,其中:B、E1 煤層為全區可采煤層,D

1、D2為大部可采煤層;其他煤層位為局部或零星可采。根據地面和井下建設條件,煤田總體劃分為6個礦井和2個勘查區。煤質為褐煤,原煤灰份一般在20%,水份15%,發熱量在4000-5000大卡/公斤。目前該礦區內開展前期工作的有香港協鑫集團和北方聯合電力集團。 風能資源。錫盟風資源豐富,風能總蘊藏量達5億千瓦以上,其中可開發利用量超過5000萬千瓦,是全區乃至全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其中,錫林浩特市為風能最佳區,70米高年平均風速為8.5m/s以上,年可利用小時數約5000-8000小時,有效發電小時約2800小時以上。目前我市已核準風電項目4項,取得自治區風能資源配置1項,裝機規模75萬千瓦,在建30萬千瓦,建成投產45萬千瓦,分別為中廣核28萬千瓦、北方龍源12萬千瓦、國泰5萬千瓦。 旅游資源。我市地處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有典型的草原生態景觀,獨特的蒙古族風情,擁有國家級草原自然

5 保護區、平頂山、九曲灣、貝子廟文物古跡和蒙元文化苑、錫林郭勒國際賽馬場、錫林湖等旅游景區,加之深厚的蒙元文化底蘊,為發展草原旅游業提供了獨特的草原特色和極具潛力的民族文化優勢,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50余萬人次。 火電資源。錫林浩特市運行的發電廠有2個,總容量達到68.6萬千瓦。即:錫林熱電廠2臺300兆瓦發電機組;錫林浩特二電廠2臺2.5兆瓦發電機組;3臺1.2兆瓦發電機組。全市建有50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容量為750兆伏安。220千伏變電站1座,2臺主變容量均為120兆伏安。110千伏變電站2座,主變容量分別為20兆伏安和56兆伏安。10千伏公用配電線路30條,長度900.88公里。專用線路17條,長度203.69公里。變壓器1303臺,容量184.57兆伏安,最大用電負荷達6萬千瓦。

目前正在做前期工作有神華勝利坑口2×66萬千瓦超臨界高度節水發電項目、大唐勝利坑口2×66萬千瓦超臨界高度節水發電項目、北方聯合電力2×60萬千瓦高度節水發電項目、魯能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高度節水發電項目。

水資源。錫林浩特市可利用水資源量3.5億立方米,其中錫林河水庫供水量2005萬立方米,現有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6萬噸,煤田礦區輸干水可供工業用水1000萬立方米以上,城市中水1000萬噸以上,為“十一五”期間錫林浩特市重點項目建設及居民生活用水需求提供了保

6 障。到2020年可供水量5835萬m3/年,全市項目建設及居民生活用水將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太陽能資源。錫林浩特市太陽能資源豐富,年日照小時數為2800小時以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平均達到143.3千卡/平方厘米,太陽能資源總量達2.9×1017千卡,具有發展光伏產業的良好條件。發展光伏產業資源富集。在地球上鍺的儲量非常有限,世界范圍內已探明鍺的總資源量約8600噸,其中我國已探明鍺的儲量大約4500噸,占世界鍺儲量的50%,而錫林浩特市探明鍺的總資源量為3300噸,占全國鍺儲量的2/3。鍺是制造太陽能電池板極好材料,主要的應用領域有紅外光學材料、光纖通信、化工、輕化工領域、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材料、醫用保健品等。為打造世界“鍺都”,我市引進錫林郭勒盟蒙東鍺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規模為年產鍺產品100噸的鍺工業園區。硅是半導體工業、光伏產業最重要的起始材料,主要應用于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信息處理、光電轉換等高科技領域。2008年我市又引進了中能硅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10000噸多晶硅項目(一期6000噸)。鍺工業園區和多晶硅項目投產運營,為發展光電子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2009年8月18日錫林浩特市人民政府與中國建筑設計咨詢公司就建設20MWp并網光伏發電電站項目簽訂了協議。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一期建設規模為8MWp,總投資約2.4

7 億元,二期建設規模為12 MWp,總投資約3.6億元,建設地點為勝利西二號露天礦排土場。

三、基礎設施完善。公路、鐵路、航空構成了功能完善的綜合交通網絡。公路交通四通八達,20

7、303國道和10

1、307省道橫貫市境。作為自治區通疆達海鐵路通道和東西鐵路大通道的交匯中心,具有對外貫通歐亞,區內連接東西,北開南聯的便利條件。從錫林浩特樞紐中心向南北東西四個方向的主要公路大通道有9條,其中向南通向京津唐地區及內地的公路有2條,分別為國道207線錫林浩特經桑根達來、寶昌、三號地、張家口至廣州海安的高速公路,錫林浩特經桑根達來、哈畢日嘎、上都鎮、多倫至河北省豐寧等地的高速公路;向北通向邊疆口岸的公路有2條,分別為錫林浩特經阿旗、東蘇旗至二連口岸的一級公路,錫林浩特經額和寶拉格、烏里雅斯太至珠恩嘎達布其口岸的一級公路;向東通向東北地區、港口的公路有3條,分別為錫林浩特經阿其烏拉等地至丹東的高速公路,省道307線錫林浩特至白音華至霍林河通往東北工業重鎮的一級公路,錫林浩特經額和寶拉格、烏里雅斯太、薩麥等地至烏蘭浩特一級公路;向西通向首府等西部地區的公路有2條,分別為錫林浩特經阿旗、東蘇旗、西蘇旗、烏蘭花至呼和浩特的一級公路,錫林浩特經桑根達來、白旗、白音查干至呼和浩特的高速公路,基本形成通往華北、東北及出??诤妥灾螀^西部地區、蒙古國的高

8 級公路運輸快速通道。

鐵路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從錫林浩特樞紐中心向南北東西四個方向的主要鐵路大通道有9條,其中向南通向內地、港口的鐵路有2條,分別為錫林浩特經桑根達來、多倫、豐寧至曹妃甸港口的通道,錫林浩特經桑根達來、蘭旗、張家口至京唐港口的通道;向北通向邊疆口岸的鐵路有2條,分別為錫林浩特經阿巴嘎旗、東蘇旗至二連浩特對蒙陸路口岸的通道,錫林浩特經西烏旗、額和寶力格、烏里雅斯太至珠恩嘎達布其對蒙陸路口岸的通道;向東通向東北工業重鎮、港口的鐵路有3條,分別為錫林浩特經桑根達來、通遼至東北遼寧等地區的通道,錫林浩特經西烏旗、霍林郭勒、烏蘭浩特至東北吉林等地區的通道,錫林浩特經西烏旗、赤峰巴林右旗、遼寧阜新至錦州港口的通道;向西通向首府等西部地區的鐵路有2條,分別為錫林浩特經桑根達來、集寧至呼和浩特及西部地區的通道,錫林浩特經阿巴嘎旗、東蘇旗、西蘇旗、集寧至呼和浩特及西部地區的通道。通過以上通道的建設,既能夠以錫林浩特交通樞紐中心將全盟兩個對蒙陸路口岸連通,也能夠實現北疆與沿海地區的便捷運輸,最終將基本形成貫通南北、連接東西、通疆達海,承接華北東北、溝通中蒙俄的祖國北疆重要的綜合鐵路交通樞紐。 航運能力進一步增強,4C級機場可起降大中型客機,直達北京、呼和浩特,旅游旺季時開通至廣州和大連的航班。

9 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市區道路總長124公里,供水普及率、供熱普及率、硬化率、城區綠化覆蓋率和城市亮燈率分別達到84%、65%、20%、18%和98%以上,城市承載能力和聚集生產要素的能力不斷增強。 按照國家確定的煤電一體化發展思路,積極推進大型坑口發電,神華勝利大型坑口電廠已獲得國家電網公司批復,同意并入京津唐電網,送入華北電力市場。目前已破土動工,計劃裝機容量4×660MW,預計2010年建成。按照國家發展清潔能源的思路,我市正在實施中廣核30萬千瓦風電特許權項目、北方龍源30萬千瓦風電特許權項目和國泰4.95萬千瓦風電項目,計劃2008年底并網發電。此外,我市在灰騰梁以北地區規劃建設第二風電場,總占地面積1905平方公里,計劃裝機容量900萬千瓦,1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為每秒7.2米,開發建設條件十分優越,目前已完成初步勘測。

四、政策環境良好。近兩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東北振興戰略深入實施,以及自治區東部盟市振興戰略加快實施,我市迎來一個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戰略位置上,錫林郭勒盟被列入國家重要的新興能源重化工基地,我市被列入國家煤化工基地,成為蒙東地區現代物流業重要節點城市,錫林浩特至錦州被列為國家二級經濟開發軸線。勝利煤田被列為國家大型煤電化基地,成為自治區蒙東地區重要煤炭基地,2010年形成煤炭生產能力5000萬噸,同時勝利坑

10 口電廠、灰騰梁風電場被列入自治區振興蒙東地區“西電東送”工程,錫林浩特蒙元文化苑被列為自治區重點打造的國家5A級旅游區。錫林郭勒盟把我市確定為“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褐煤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百萬千瓦風電基地、綠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全盟職業教育中心。在政策優惠上,我市立足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國家、自治區實施西部大開發、國家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和振興東北地區發展優惠政策,在市場準入、財稅、土地、礦產資源開發和就業等方面制定了更為優惠的引資政策,已經具備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全市呈現出了全方位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五、發展領域拓寬 錫林浩特市第三產業發展領域進一步拓寬,旅游、信息、咨詢、科技服務、社區服務、金融保險、房地產、社會事業等以現代經濟和信息技術為特征的新興服務行業不斷涌現,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呈現出投資加大、速度加快、后勁增強、層次提升的良好局面,服務業與

一、二產業的融合配套能力進一步提高。服務業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上升到39.6%,實現稅收4.7億元,占全部稅收的30.2%,增長52.1%。運輸物流業發展提速。生產生活和機械銷售維修物流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公路貨運周轉量達到116.2億噸公里,增長30%。鐵路運力達到2990萬噸,增長21.5%。機場擴建工程竣工運營,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萬人次,達到13.2萬人次。商貿流通業繁榮活躍,連

11 鎖經營、特許經營等現代商業模式加快發展。金融業成為服務業發展新亮點。包商銀行入駐經營,新增小額貸款公司2家。金融業存貸款余額雙雙突破百億元大關。旅游業實現新跨越。全年接待游客人數突破1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5億元,增速均在50%以上。

2010年錫林浩特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6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23%。工業增加值完成84.5億元,增長2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5億元,增長24.2%。地方財政總收入實現21億元,增長23.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0.9億元,增長2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增長20.2%;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增長19.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萬元GDP能耗下降6.65%。

2015年錫林浩特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十二五”年均增長3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億元,年均增長7.4%;第二產業增加值370億元,年均增長29.4%,其中工業增加值330億元,年均增長31.5%,建筑業增加值40億元,年均增長17.3%;第三產業增加值220億元,年均增長34%。三次產業比例為1.7∶61.7∶36.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0億元,年均增長23.4%。五年累計投資達到1600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3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12 入和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5萬元和3萬元,分別年均增長20.1%和24.6%。

第二篇:呼和浩特市家庭服務業發展情況調研

2009年以來,呼市婦聯全力實施“巾幗家政服務工程”,將促進下崗失業女工、進城務工婦女的就業創業、促進全市家政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相結合,在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建立了“呼和浩特市婦聯巾幗培訓基地”,各級婦聯組織培訓各類家政服務員1400人,90%以上實現就業,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八方保姆家政有限責任公司等9家家政公司成為自治區家政協會會員單位,20名家政服務員被自治區婦聯授予“優秀家政服務員”受到表彰獎勵,呼市新城區心順心月嫂護理部等5家機構被自治區婦聯、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授予全區“促進就業示范企業”,呼市婦聯和玉泉區婦聯被授予自治區家政服務工作先進集體受到表彰。

今年,市政府明確了由市婦聯牽頭,培育1-2個具有一定影響力和信譽度的家政服務品牌公司,確立1-2個具有較高水平的家政服務業培訓基地,舉辦幾期較高水準的家政服務業培訓班的工作任務。為此,市婦聯在對全市家政市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2010年呼市婦聯實施“巾幗家政服務工程”方案》,并做了大量工作。

為開闊思路,進一步推動我市家政服務業向市場化、產業化、職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今年3-4月,市婦聯帶領旗縣婦聯、家政公司及培訓基地的負責人赴湖北省武漢市、山東省濟南市、青島市等地學習考察巾幗家政服務工作,并結合我市實際,進行了認真地分析和思考,現報告如下:

一、 我市家政服務業發展現狀

呼和浩特市家政服務業發展起步較早,但是發展極不平衡,在近200家各級工商局注冊的家政服務機構中,除22%單一經營家政服務以外,其余均兼營中介、物業、咨詢等項目。家政服務項目:主要有保潔、陪護病人老人及嬰幼兒護理、月嫂等;用工形式以中介為主,收取介紹費,極少數的公司采取員工制,員工也只有十幾人,按每月1000-1200元發放固定工資;所有公司與員工簽訂的是簡單的用工合同,有個別公司為員工購買意外傷害險,為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失業保險的公司幾乎沒有。 家政服務市場缺乏規范管理和統一的行業標準,首府地區供需狀況不平衡,總體呈現供不應求和中高端需求上升趨勢,家政服務員技能培訓專業性不強,家政服務員隊伍不穩定以及雇傭雙方合法權益缺乏法律保障等問題屢屢出現,嚴重制約著我市家政服務市場的有序、健康發展。

二、先進地區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模式

各地家政服務業的起步,與我市時間大致相同,都在上世紀90年代,起步也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一個過程。其中,婦聯組織為促進再就業工作,開展家政服務工作創辦家政公司的占大部分。隨著家政服務市場的發展壯大,經營管理模式逐步多樣化。

第一是由婦聯組織參與宏觀管理,入股經營、提供場地、協調資源。如山東濟南“陽光大姐”服務有限公司就是濟南市婦聯的二級單位,由市婦聯聘用公司經理人經營,市婦聯婦女發展部對其業務指導。湖北省木蘭花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就是湖北省婦聯整合知音集團、湖北省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宜昌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孝感市巾幗家政服務中心,共同出資組建的家政服務專業機構,由知音集團控股,注冊資金100萬元。同時,由公司出資,經省婦聯同意,省勞動廳批準,省民政廳注冊登記,創建了一所培訓初、中、高級家政服務員、育嬰員、保潔員、插花員為主的湖北木蘭花職業培訓學校。第二是婦聯組織成立家政協會或家政聯盟。無償向婦女領辦的家政公司提供服務,從中扶持、培養典型,推動婦女在家政行業的發展。如湖北

武漢巾幗家政聯盟是武漢市婦聯婦女創業中心指導下成立的互助型產業聯盟,由全市家

政行業中有一定規模、成長性較好的家政企業聯合組成,形成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經營格局。目前有會員單位21家,家政服務人員1萬余人。

第三種是婦聯組建發展指導中心。下設分部開展培訓指導、信息發布、權益維護等。青島市婦女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原青島市婦女再就業信息指導中心)成立于1996年4月,是青島市婦聯為幫扶下崗失業婦女就業和創業而成立的專門機構。中心成立以來,根據市婦聯的部署和下崗失業婦女的需求,開展婦女就業和創業信息收集;及時掌握婦女就業和創業動態,開展調查,為政府決策提供建議和數據;為下崗失業婦女就業培訓和安置、為婦女創業提供咨詢和指導、培訓。中心成為青島市婦女就業和創業的基地。下設愛心大姐服務社、婦聯家務服務公司、愛心大姐家政服務培訓學校和女子就業服務市場。

第四種是政府出資直接建立。如哈爾濱市婦聯家庭服務中心,1985年成立,隸屬于市婦聯。是市政府批準并陸續投資150多萬元建造辦公大樓購置設備。中心的服務項目,從最初的3 項增加到目前的22項,共安置農村進城打工妹和下崗女工3萬余名。

三、對我市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啟示

家政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適應社會日益高要求、多層面的需求,我市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是機遇也是挑戰。通過考察學習,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先進地區家政服務工作的經驗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首先是黨政的高度重視。湖北省將由省婦聯創辦巾幗家政服務品牌,寫進了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勞務經濟的意見》、《湖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積極發展家政、家教服務,重點扶持木蘭花巾幗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一批規模較大的家政服務企業做大做強”?!逗笔?ldquo;十一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實施綱要》也明確提出“積極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競爭優勢的勞務品牌,全省重點抓好湖北海員、湖北數控、湖北建工、湖北廚師、湖北縫紉、木蘭花巾幗家政服務等勞務品牌的創建工作”。這些為木蘭花公司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

第二,優惠政策支持。2009年,湖北省婦聯聯合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家政服務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州、縣必須認定家政服務技能定點培訓機構,將全省婦聯系統家政服務培訓納入當地政府培訓補貼范疇,并協調落實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和家政服務企業應享受的相應優惠政策(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員工素質、提供小額貸款、減免稅收等),這些都有力地支持了微利的家政服務企業,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第三,經費、場地的保障。木蘭花家政公司的辦公場所,由省婦聯無償提供,位于湖北省婦聯的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四樓,一棟四層的培訓學校辦公樓由省婦聯主管的知音集團提供。木蘭花家政服務員的社保、醫保全部由政府埋單。武漢婦女創業中心孵化中小企業的經費由武漢市政府每年出資100萬進行扶持。

第四,經營模式至關重要。婦聯組織占公司51%的股份,參與家政服務公司的宏觀方向管控,在宣傳發動、政策爭取、項目傾斜上服務于家政公司的發展,企業經營由家政公司總經理負責。

四、對我市發展家政服務業的思考與建議。第一,提高認識,大力宣傳,從戰略高度認識家政服務業在促進我市創業就業、家庭和諧穩定中的地位和作用家政服務員90%以上都是婦女,失業婦女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穩定的經濟收入,直接影響著一個家庭的狀況和婦女自身價值的體現,也關系著家庭成員的幸福指數以及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近年來,首府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給家政服務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目前我市家政服務業現狀與首府發展極不相稱,發展提升家政服務業勢在必行。發展家政服務業,有利于促進廣大婦女掌握技能促進就業、提升自身價值;有利于提升首府地區家

政服務乃至首府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有利于社會穩定家庭和諧。所以,要下大力氣宣傳家政服務業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引導廣大失業人員轉變觀念,積極投身到這一朝陽產業之中,逐步形成全社會關注關心家政服務業、尊重家政服務員的良好氛圍。市婦聯、商務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要齊心協力、共同努力,促進市政府盡快出臺《關于加快我市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意見》,推動我市家政服務業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第二,抓好培訓,持證上崗,提升家政服務員的素質。從去年對家政服務員培訓之后的情況看,培訓后的學員95%被爭先恐后地錄用,待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拿到月嫂證書和育嬰師證的工資增加300-500元,市場對持證上崗的認可和需求日益彰顯,所以以后的培訓應該長期堅持,既滿足家政服務員技能知識需求的渴望,也滿足社會對家務勞動社會化層次不斷提升的要求,同時逐步規范市場,形成家政服務業持證上崗的良好局面。

第三,制定行業標準,提高家政服務業的整體水平。目前我市家政市場的不規范,急需首府家政行業標準的出臺,因為一直以來家政服務主管部門沒有明確,家政服務行業游離于一種個體工商戶和社會民間家政服務中介機構,或隸屬于辦事處、社區的非營利性服務組織,所以,建立促進家政服務業發展的多部門協調聯席會議制度,組建家政服務行業協會,協助政府制定行業標準和家政服務業管理辦法,規范家政服務市場,提高服務管理層次,推進我市家政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勢在必行。

第四,成立促進婦女創業就業指導中心。根據自治區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專題會議精神,以及首府發展家政服務業的需要,建議成立市促進婦女創業就業指導中心。為廣大婦女提供就業創業指導和服務,開展技能培訓、市場信息發布、維護婦女權益等。針對我市家政服務行業的迅速發展的需求,積極為下崗失業婦女搭建家政服務技能培訓、推薦就業、創業培訓指導的平臺,成為市婦聯推進婦女成長成才、對外宣傳的窗口,逐步建成全自治區婦女創業就業示范點,為市委、政府全面完成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任務作出貢獻。

第五,因地制宜打造品牌公司。針對我市家政服務機構的現狀,有重點、分步驟、分批次地進行品牌公司的打造。今年市婦聯重點對呼市仁和物業管理公司、內蒙古八方保姆有限責任公司、呼市心順心月嫂護理服務部、呼市馨美家政公司(原呼市百潔家政公司)進行扶持,在3-5年、5-10年建立中長期目標,力爭扶持10家左右家政服務公司,形成首府地區家政服務行業的品牌公司,引領我市家政服務業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第六,培育高質量的家政服務培訓體系。在鞏固“呼市婦聯巾幗培訓基地”的基礎上,利用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的優勢,整合現有相關家政專業的師資隊伍,吸納實踐經驗豐富的中、高級家政服務員,組成我市家庭服務業培訓的教師隊伍,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定期赴先進地區學習、外請老師實訓等等,逐步壯大并形成一支優秀的專業型家政教師隊伍。同時,利用目前打造的高水平的理論和實操培訓基地,開展初級和較高水平的月嫂、保潔、養老、烹飪、物業管理等專業的培訓班,逐步壯大具有專業技能的家政服務員隊伍,在條件成熟的時候,發展成為我市家政服務業專門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第三篇:關于呼和浩特市奶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來源:發改委 上傳日期:2012/9/29 閱讀次數:306

一、奶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促進奶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實施標準化規模養殖,優化奶牛區域布局,在不斷創新經營方式的基礎上,奶業規模、產業結構和生產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全市奶業總體上保持了持續穩定發展勢頭。據統計,2011年底呼和浩特市奶牛存欄70萬頭。全市奶牛養殖優勢區域集中在土左旗、和林縣、托克托縣和賽罕區,四大旗縣區奶牛存欄頭數達65.7萬頭,占全市奶牛存欄的93.9%。其中土左旗24.8萬頭,和林縣14.4萬頭,托克托縣10.5萬頭,賽罕區16萬頭。全市規?;膛D翀鲞_359個,其中百頭牧場271個,千頭牧場84個,萬頭牧場4個。其中乳品加工企業投資建設的牧場25個(伊利公司建設的17個,蒙牛公司投資建設的7個,奈倫公司1個)。牧場龍頭企業務12個(其中圣牧高科4個,奶聯社4個,賽科星1個,犇騰牧業3個)。私人建設牧場321個。全市奶牛規?;曫B程度達67.1%。據統計2011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038元,其中來自乳業的純收入達到4115元,占41%。

二、奶源基地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中小戶和散戶后續發展乏力?,F階段,我市50頭以下的奶牛養殖場(戶)存欄占全市的 50%。這些場戶大部分是在前期政府鼓勵扶持而自有資金不足,靠銀行貸款和民間高利借貸發展起的,牛源主要是2003年和2004年奶牛養殖高峰時期購進,奶牛頭均價格一般在15000元以上。由于一次性投資過大,大多超出了自揣承受能力 。目前這些養殖戶遇到飼草、勞動力、水電價格等成本不斷上漲,鮮奶收購價格長期低位徘徊的壓力,微薄的收入在支付完養殖成本和高額的借貸利息外,基本處于保本和虧損狀態,由于近二十年來養殖戶逐漸積累的固定資產總量較大,而在集體土地上形成的固定資產無法抵押、轉讓,轉營其它行業困難,大多處于“騎虎難下”的尷尬狀態,普遍反映有一種“上賊船”感覺,嚴重挫傷了養殖戶的養殖信心,奶牛改良為肉牛、出賣奶牛、殺奶?,F象頻出,極有可能會大量退出奶牛養殖業,進而影響我市奶業的穩定健康發展。二是原料奶定價機制不健全。奶牛養殖與加工環節缺乏穩定的利益連接機制,養殖戶與加工企業利益分配不均衡,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不透明,價格偏低。主產區生鮮乳散戶收購價格2.8元/公斤,小區3.0元/公斤,牧場平均3.5-3.8元/公斤。目前我市牛奶平均收購價格在全國七個主產省區倒數第一,特別是散戶養殖集中擠奶奶價過低,嚴重挫傷了養殖戶精養細養的積極性。從6月份全市生鮮乳收購站監測運行情況看,生鮮乳收購站同1月份相比減少 30個。這些收購站奶源大部分來自于散養戶,收購站的關停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散戶逐步退出的實際情況。三是規模養殖缺乏資金投入。目前,建設一個百頭規模養殖場至少需要投入300萬元以上。而國家在扶持自治區模養殖場建設方面資金每年只有7000萬元,而且只能用于現有存欄3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改擴建上,資金總量偏小,與產業發展的需求相差甚遠。金融部門對奶農貸款額度偏小,不開展信用貸款業務,抵押貸款條件苛刻,周期短,利息高,由于規模養殖建設貸款金匱乏,我區百以上規模養殖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近3全百分點。四是乳品企業奶源基地建設滯后。“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品加工企業對奶源基地建設投入不夠,重市場營銷、輕奶源基地建設的狀況仍然沒有改變。目前,全市大型乳品加工企業自建牧場只有7 個,奶牛存欄僅 2.8萬頭。其中伊利集團自建牧場6 個,存欄目1.8 萬頭;蒙牛集團自建牧場 1 個,存欄1 萬頭。遠遠沒有達到自治區要求的新建乳制品加工項目已有原料數量(自建牧場或投資參股小區)不低于加工規模的30%,擴建項目已有原料數量不低于原料加工能力的75%的要求。五是相關政策得不到切實落實。2009年自治區制定《內蒙古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自治區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元于奶牛標準化規

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利用四年時間在33個荷斯坦奶牛存欄2萬以上旗縣,改擴建標準化養殖場2000個,但是由于此項專項資金至今未能落實,2000個建設任務完成僅達28.6%。

三、關于幾個重點問題的相關分析

1、關于中小戶和散戶發展定位問題。十五年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市場對鮮奶的需求量快速增加,加之伊利、蒙牛等乳品加工企業的強帶動,主產區農牧民養殖奶牛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奶牛養殖一度成為農牧民致富的重要途經。為加強我市奶源基地建設,提高養殖戶收入,保障市場供應,各級政府曾一度強力推動奶牛養殖,中小戶和散戶發展迅速。經過艱難曲折的發展,在政府規?;苿?,合作組織逐步成熟,乳品質量安全引導等綜合因素作用下,中小戶和散戶正逐步向規?;较虬l展。中小戶和散戶仍然是保障市場奶源供應的主力軍,但目前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困難,鼓勵合作組織發展是解決瓶頸的有效途徑,政府應積極推廣奶聯社等新型合作模式,積極引導養殖合作組織發展,整合一批有養殖前景的中小規模養殖戶,建立養殖合作社,細化股權結構,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及管理制度了,細化組織分工,同時借助國家奶牛標準化規?;ㄔO項目,盡快研究制訂政策措施,推動養殖結構向標準化規?;较虬l展,這樣可以有效遏制養殖滑坡勢頭,使養殖戶多年來積累下來的資產得保值增值,保障我市奶源的有效供應。

2、關于生鮮乳收購價格形成機制問題。農業生產是我國基礎性產業,保障市場的有效供應,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農業生產效益受到市場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影響,是一個弱勢產業。奶業生產具有農牧生產的一般特性外,養殖戶同乳品加工企業且有天然的聯系,雙方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關系,平衡好養殖戶和加工企業的利益,是保障我市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行重要前提。當前養殖環節市場化、乳品企業生產銷售環節市場化,市場經濟的核心是購銷雙方主體地位平等,買賣價格公平合理。但目前我市生鮮乳交售環節并不具備市場化的基本要求。一是主體地位不平等。養殖戶的鮮奶必須要交售乳品加工企業,加工企業處于絕對優勢地位,養殖戶處于弱勢地位,市場經濟規律是參與主體必須逐利才能獲得利益最大化和有效生存,弱肉強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性。二是價格不公平。影響鮮乳價格兩個方面是供求關系和產品質量,養殖戶提供初級產品,乳品加工企業生產成品向市場銷售,供求關系是由企業的銷售業績決定的,所以鮮乳的整體收購量是企業決定的,而養殖戶無從知曉,這就出現了銷售旺季企業搶奶源,淡季設定技術質量壁壘少收拒收鮮乳現象時有發生。國家制定了《生鮮乳收購質量標準》,這是一個基本的質量合格標準,目前我市出現了加工企業對散戶、小區、規模養殖場交售鮮奶制訂不同歧視性價格的嚴重違背價值規律的怪現象,雖然企業在基礎價上也設立乳蛋白、乳脂率、干物質含量、菌落總數等價格浮動指標,但質量檢測由企業進行,指標是企業單方向養殖戶說明,誠信度透明度很難公正判斷,養殖戶的利益無法保障。我市曾試行由奶業協會、乳品加工企業、養殖戶參與的生鮮乳收購定價機制,但目前沒有能力有效開展。通過調研我們認為,建立公正、合理、高效的生鮮乳定價機制是保障我市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而定價機制沒有政府的介入,無法公正開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定價機制,即可以有效維護養殖戶的利益,增加養殖者信心,擴大生產,增加投入,也可以規范加工企業的自律行為,有效承擔行業發展責任。自治區應積極探索由政府主導的生鮮乳收購定價機制,研究分析企業和養殖戶成本效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科學合理制定動態強制收購保護價,從制度上保障我市奶業健康發展。

3、國家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資金投向問題。“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普遍認為,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乳品加式企業自建奶源泉基地不足,小規模養殖企業過多,一些養殖企業誠信度差,乳品質量監管難度大,大型龍頭加工企業違法成本高,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因此,國家鼓勵乳品企業自建,參股或收購養殖企業成為自己的企業,每年國家在安排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資金時向乳品企業傾斜,2012年國家向乳品企業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

制度設計的初衷是好的,但從我們調研的情況看,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目前伊利、蒙牛兩大乳品企業自建了一些牧場,養殖規模和養殖水平較高,投資力度大,但這些牧場僅是一些示范性牧場,主要用于廣告宣傳和旅游參觀,運行成本較高,奶量供應只占其加工能力的很少部分,加工企業的關注點是加工和市場銷售,沒有充裕資金建牧場,也不可能雇傭大量人員參與養殖管理。近年來,伊利、蒙牛上報的改擴建項目直報自治區,下達投資計劃后,盟市旗縣發展和農牧部門不知情且不愿意監管,企業撥付資金不及時,企業要求養殖先建后補,不安安排配套資金,只是以借款形式替代資金配套,并要求養殖企業按期償還,或從交奶款中逐步扣除,因此加重民改擴建養殖企業的負擔,乳品企業仍沒有資金投入,企業實質上在行使政府職能,企業甚至以上報項目和能否按期撥付資金來要挾養殖企業。乳品企業的所謂自建行為得不到發改、農牧、財政和紀檢部門的監管,資金安全和高效使用得不到有效保障,這些情況的發生與項目管理要求相悖。乳品加工企業的精力是產品的研發和市場的營銷,讓其大量參與養殖環節不符合乳品行業的產業分工,其資金、技術以及管理也難以保障,支持乳品企業自建奶源基地實質上是一個“偽命題”。

四、幾點建議

我市穩定乳都位置,加快建設奶業強市,要以穩定奶牛頭數、提高奶牛單產水平、穩步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切實提升質量安全和促進奶牛養殖戶增收為目標,應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議充分發揮國家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項目的引導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全力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促進奶牛養殖方式的轉變;二是建議自治區奶牛改擴建項目應重點用于扶持加快奶農合作社為主的規?;l展上,只有目前奶牛存欄一半以上散養戶實現規?;?,才能實現我市整體規?;?,也能保持奶牛頭數的穩定發展。三是進一步引導支持乳品加工企業適當自建、收購或參股建設奶牛養殖場,加強項目審核工作,將資金真正安排到乳品加工企業有出資行為并建立緊密供銷關系的養殖場。通過資金扶持、加工企業投資,加快引導奶牛入園、奶農入社,形成以奶農專業合作社為主導的適度規模養殖模式。在政府主導下,規范乳品加工企業與奶農合作協調定價行為,鼓勵加工企業采取訂單收購方式與奶農合作社結成穩定的產銷關系、保持產業的穩定發展。四是加快建立優質飼草料生產基地。建立奶牛青綠飼料生產基地,示范推廣全株玉米青貯,鼓勵發展專業性青貯生產經營企業和大戶,為奶牛養殖提供充足的青綠飼料資源。充分利用中低產地、退耕地等土地資源,大力發展苜蓿草等高產優質牧草種植。在有條件的旗縣發展人工飼草地。建議自治區配合國家即將啟動的“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配套一部分資金,加快建立奶牛優質飼草料生產基地,減少進口依賴,降低成本,保障飼草料提高牛奶質量,提升奶業整體素質。五是建議落實自治區《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奶價協商定價機制,進一步推動奶牛養殖者、生鮮乳收購站與乳品加工企業協商定價機制,以質論價,切實維護奶牛養殖者的利益。六是建議自治區落實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資金,加快推進奶牛規模養殖進程。建設資金在重點扶持33個 存欄 2 萬頭以上旗縣區同時,應兼顧非主產區投入,提高非主產區規?;潭?。七是加大生鮮乳抽檢力度。目前僅僅依靠農業部每年一次的抽檢,對有效保證生鮮乳質量安全還遠遠不夠。建議安排質量安全檢測經費,加大對生鮮乳收購站和運輸車輛,特別是運輸車輛的抽檢頻次,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最后一公理”不出問題。八是建議進一步清理整頓小型乳品加工企業,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建議自治區推動伊利、蒙牛等大型加工企業進駐,推動這些地區奶業發展

第四篇:呼和浩特市企業職工、個體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辦事業務流程

一、參保登記

1、新參保

企業 應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部門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和《參保職工明細表》,并提供營業執照或執業證件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等相關資料。10個工作日完成審批。

個人 提供個人身份證或戶口簿等相關資料。

2、企業年檢

社會保險登記證每年檢驗一次,使用五年辦理更換,原《社會保險登記證》的內容,如發生變更,30日內,企業要及時到社保中心辦理變更或注銷手續。

3、申報核定

企業 首次申報的參保單位,需向登記備案的業務部門辦理繳費申報手續。業務部門根據申報情況進行繳費核定,錄入參保信息,并及時將核定資料移交地稅部門,由地稅進行征收?;鸸芾砜聘鶕囟惒块T反饋回來的繳費憑證,進行繳費票據輸錄,作繳費到賬登記確認。

個體人員 首次繳費時需持本人身份證、一張一寸彩照,并購買養老保險手冊到社會保險服務大廳辦理核定、繳費業務。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同時提供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及養老保險手冊,然后辦理核定、繳費業務。

4、繳費查詢

個人繳費情況到養老保險賬戶管理科查詢。

對本人賬戶記載有疑問或發現錯誤,到原單位或對口業務科咨詢辦理。

5、保險關系轉移

轉入 審核參保單位填報或個人申報的有關資料,出具養老保險接收函,為其辦理個人賬戶轉入手續。

轉出 根據轉入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同意轉入的證明,為其辦理賬戶轉出手續,跨統籌地區轉出的,需提供轉入地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開戶銀行名稱、戶名、賬號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規定的其他有關證件和資料。

6、個人賬戶處理

根據費用到賬信息,為參保人員進行建賬及劃賬,出具個人賬戶對賬單;對繳費人員繳費年限不滿15年、在職死亡、出國定居及退休人員死亡等情況,根據養老保險政策有關規定,核實個人賬戶一次性支付核定表,經稽審部門審核后封存其個人賬戶,由基金管理科審核后支付一次性費用。

7、退休審批

退休初審參保單位或代辦機構持受理的申請退休人員申報材料到市政務服務中心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行政審批辦公室進行初審,審批辦對符合退休條件的申請人出具退休人員初審單,參保單位、代辦機構填寫企業退休職工花名冊。

申報材料養老手冊、申請人檔案、身份證、下崗、失業人員還應提供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或失業證、高級職稱資格證書、申請人屬病退、退職的,還應提供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原件一份;

8、核對賬戶

個人帳戶管理科憑退休人員初審單、養老保險手冊、退休職工花名冊進行個人繳費記錄核對,并建立個人帳戶。

10、 待遇核算

業務科根據個人帳戶建帳信息進行退休待遇計算,經辦人員、分管科長、中心主任分別在退休人員花名冊、退休人員審批表上簽字。

10、退休待遇發放

待遇稽核稽核科按規定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進行稽核,并在退休人員審批表上加蓋稽核專用章,科長在退休人員花名冊上簽字報主任審批。

退休終審 參保單位或代辦機構到局養老保險科進行退休終審。終審后參保單位或代辦機構將指紋影像采集、領取存折、移交檔案等相關事項告知退休人員。 養老金發放 各相關業務科將填寫的養老金社會化發放通知單統一報待遇支付科,生成養老金撥付通知單,基金管理科撥養老金,每月28日后退休人員到基金管理科領取存折。

退休死亡待遇 持死亡證明等相關要件,到待遇支付科辦理喪葬費領取手續及遺屬審批事宜。

11、社會化管理服務

移交檔案 指紋影像采集 退休人員到社會化管理科領取并填寫《交接企業離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協議書》,及時采集指紋影像。社會化管理科按退休人員現住址統一移交到相應的街道勞動保障所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 如遇到養老金停發情況 退休人員持相關要件到市社保中心待遇支付科辦理續發手續;

第五篇:呼和浩特特色旅游建設情況報告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旅游戰線廣大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下,我市的旅游業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旅游人數、旅游收入、旅游項目投資分別由 2003年的 200萬人次、 24億元、 8億元增長到 2007年的 622萬人次、 93億元、 106億元,三項指標連續四年居自治區各盟市首位。旅游業收入占全市 GDP的 8%,旅游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一、基本情況作為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旅游中心,我市共有旅游從業人員近 8.6萬人;旅游景區 38家,其中 A級景區 14家,國家工農業旅游示范點 3家;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7家;現有賓館、飯店近 750家,客房數約為 26000間,床位數約為 70000張左右,其中:星級飯店 34家,客房數 3996間,床位 6974張; 10余家待評的高星級飯店; 700多家社會賓館、旅店?,F有旅行社 166家,其中國際旅行社 19家,組團社 9家;持證導游員近 2680余名;大型旅游車隊 7家,車輛 221臺。

呼和浩特旅游資源獨特,產品豐富多樣,已經形成了一個中心、三大特色、五大系列、六條精品線路的旅游業發展基本格局。一個中心就是“旅游區域中心”。便捷的交通、完備的旅游基礎設施,已經使呼和浩特成為自治區最大的旅游區域中心和集散中心。三大特色是草原民族風情旅游特色,召廟歷史文化旅游特色,商務、節慶、會展旅游特色。五大系列是休閑度假系列、農家樂旅游系列、工業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紅色旅游系列。大青山太偉高爾夫度假村、白石生態旅游區、烏素圖國家森林公園、小井生態旅游度假區形成了我市獨具魅力的大青山休閑度假旅游帶。成吉思汗文化休閑街、賽罕區文化娛樂廣場、大青山野生動物園、阿爾泰游樂場、南湖濕地公園,形成了我市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文化休閑、娛樂區。武川縣五道溝農家樂示范村、和林縣姑子板農家樂示范村、托縣葡萄溝一溜灣農家樂旅游區是我市三大農家樂重點發展區。伊利、蒙牛兩大中國乳業領軍集團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形成了我市集參觀、游覽、文化體驗于一體的兩大工業旅游園區。烏素圖北極光滑雪場、太偉滑雪場建成并投入使用,為解決我市淡旺季差異明顯的問題做出積極的嘗試。烏蘭夫紀念館、烏蘭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根據地,經過大規模修繕建設,已經成為我市主要的紅色旅游基地。六條精品線路是呼和浩特東線、南線、西線、北線、市區內線路、黃河旅游線六條精品旅游線路,可以為市民和廣大游客日益增長的多層次旅游需求,提供多元化服務。

特色旅游相對于傳統旅游來講,它的發展空間更大,帶動面也更廣,一個地區旅游業要想得到快速發展就必須重視發展特色旅游。我市特色旅游經過幾年的發展,已取得了一些成績,特別在鄉村旅游、工業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發展。

(一)鄉村旅游蓬勃發展。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為了發揮鄉村旅游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我們積極鼓勵農戶開展以觀光采摘,農村生活體驗,觀賞田園風光,品嘗土特食品,參加民間節慶的農家樂旅游活動。組織相關人員赴四川等鄉村旅游發展先進地區,學習先進經驗。對全市農業旅游資源進行了普查,確定了我市農家樂發展的總體思路。編制了《呼和浩特市農業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制定了《呼和浩特市農家樂接待單位評定標準》、《呼和浩特市農家樂接待戶評定標準》。按照標準,選擇了一批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發展農家樂旅游條件相對成熟的地區進行重點培育。組織人員赴接待戶家庭進行指導,幫助其完善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編制了“農家樂旅游宣傳手冊”,對我市農家樂接待戶進行重點宣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經過幾年的發展,呼和浩特“鄉村”旅游在各旗、縣、區已成規模地發展起來,各地利用民俗文化和鄉村生態等特色資源,為游客提供觀光、體驗、娛樂、休閑等綜合服務。特別是武川縣五道溝、托縣一溜灣、土左旗哈素海、和林縣姑子板村、賽罕區舍必崖村等地的“農家樂”旅游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武川縣的五道溝、得勝溝、托縣的一溜灣農家樂為代表的景區依托型農家游;以土左旗與清水河縣為代表的扶貧安置型農家游;以和林縣、新城區、賽罕區為代表的農業觀光體驗型農家游,以回民區和玉泉區為代表的城郊休閑型農家游。目前,全市共有“農家樂”旅游接待戶 103家,截至今年 8月底,共接待游客近 200萬人次,收入近 2000萬元。通過發展“農家樂”旅游,不僅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探索了一條新路。

(二)工業旅游取得較快的發展。呼和浩特工業旅游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2004年,蒙牛工業園、蒙豐錦繡園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點。 2008年,伊利工業園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通過工業旅游示范點的創建活動,使我們對工業旅游的發展有了更加充分的認識,也為我市開展工業旅游奠定了基礎。伊利和蒙牛兩大工業園,通過不斷擴大、完善自身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不僅宣傳了自身的產品,建立起企業忠實的消費群體,也為提高我市草原都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做出了貢獻。截止目前,我市工業旅游接待人數近 150萬人次。工業旅游的快速發展,在豐富我市旅游產品的同時,使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企業文化,企業產品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我市的工業旅游正在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三)紅色旅游快速發展。呼和浩特是內蒙古革命的搖籃,這里出現了一大批老一輩革命家,并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文物。目前,我市共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77個,包括國家級 3個、省區級 4個、市級 22個、旗縣級 48個。這些資源為我市發展紅色旅游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借助“烏蘭夫紀念館 -烏蘭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根據地”被列入全國 100家紅色旅游經典項目的有利時機,我們編制完成了《呼和浩特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對全市紅色旅游資源進行了普查和分類,為紅色旅游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可靠依據。

今年是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建立 70周年,為此自治區政府專門投資,鋪設了通往景區的公路,修建了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博物館,并舉行了隆重的博物館開館儀式。通過發展紅色旅游,不僅為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增加了一塊陣地,也帶動了革命老區經濟的發展,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

(四)冰雪旅游正在興起。呼和浩特市位于中國的北部。每逢冬季,總是銀裝素裹,分外妖嬈。特別是每年的 1月份,平均氣溫在零下 15攝氏度左右,積雪深度在 10~15厘米之間,是開展滑雪運動的理想場所。冰雪旅游是大自然賜予呼和浩特的“白金產業”。這種“買不來、奪不走”的資源優勢,決定了呼和浩特必須千方百計地打好冰雪旅游“這張牌”,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氣和財氣,真正把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把飄雪的冬季變成收獲的季節。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旅游企業的不懈努力下,呼和浩特已建立起北極光、太偉兩座滑雪場。其中,北極光滑雪場擁有中級、初級雪道,主要面向普通旅游休閑群體。太偉滑雪場擁有高、中、初級雪道,為中高端旅客提供服務。良好的冰雪旅游基礎設施,使呼和浩特的冰雪旅游邁上了新的臺階。

為了啟動呼和浩特的冰雪旅游市場,我們將從 2008年開始舉辦“呼和浩特國際冰雪旅游節”。冰雪節的舉辦,將大大提升呼和浩特的整體旅游形象,為呼和浩特擴大開放和招商引資搭建良好的平臺,也將徹底解決呼和浩特淡旺季明顯的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旅游產品問題:

1、旅游景點分散、規模偏小、沒有精品景區,旅游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開發。

2、現有景區各自為政,沒有一個鮮明的城市整體旅游形象。

3、對我市旅游產品進行開發的企業實力還不是特別雄厚,受資金制約,產品開發處于初級階段,旅游項目檔次不高,以低層面的觀光為主,極少有參與性、娛樂性產品。

4、文物古跡以保護為主,旅游開發深度不夠。一些景區年久失修,影響了觀賞價值。

5、旅游開發缺乏統一引導,資源整合不夠,基本上是局部開發,沒有進行科學的論證,存在盲目開發和重復建設。

6、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道路、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仍不能滿足旅游業的發展需求,旅游基礎設施有待改進。

7、景區內的給排水管道、高壓線路老化、停車場、旅游廁所等問題比較突出急需改善。

8、我市沒有 4A級以上的全國知名旅游景區。 促銷宣傳經費短缺。旅游業是形象產業,需要招徠更多的國內外游客,但我市的旅游促銷經費并不充足,每年只有 100萬元。與同類城市中經費較多的鄭州市 1000萬元,和較少的包頭市 200萬元相比,都是最低的。盡快加大旅游促銷經費投入,已經成為我市旅游業快速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

交通問題。景區的可進入性差。通往景區的通路等級低,景區沒有疏散通道,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我市旅游季節較短,僅

四、五個月,在旅游旺季,大量國內外游客涌入我市,再加上舉行各種會議和節慶活動,經常會出現火車票“一票難求”的問題,沒有開通旅行社團體購票的綠色旅游通道。再加上我市白塔國際機場沒有“落地簽證”的權力,外國游客不方便進入,國內游客長時間滯留,這些交通客運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市的旅游形象和服務質量。

政策問題。旅游產業是政府主導產業,其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但我市目前并沒有出臺相應的、可操作性強的促進旅游業發展優惠政策,以及對旅游企業的相關優惠、獎勵政策。這在很大程度上滯約了我市旅游產業的發展后勁,特別是給招商引資造成了很大困難。例如,在建旅游項目,在水、電、稅等方面沒能得到扶持與優惠,影響了工程進度;景區、酒店不能實現與一般工商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也影響了發展的積極性,均需盡快出臺優惠政策,加以解決。

三、相關建議設立呼市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實現景區建設的新突破。自 2002年起 ,自治區各盟市已相繼設立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而我市作為自治區首府,一直沒有進行此項工作。目前,通遼市設立了 2000萬的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呼倫貝爾市也專門設立了 200萬元的旅游項目建設資金,主要用于項目好、前景廣闊的旅游項目進行前期引導投入。我市要解決旅游項目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本年度設立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 800萬元,用于旅游規劃的編制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按《呼和浩特旅游管理條例》的要求,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

加大對旅游宣傳促銷經費的投入。我市的旅游促銷經費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市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建議逐年加大旅游宣傳促銷經費的投入,將 2009年促銷經費增加到 300萬元,并列入年度財政預算。

建立培訓制度,提高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缺乏高素質的旅游管理人才是旅游業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要通過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旅游培訓教育體系,提高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旅游隊伍。

當前,我市旅游業的發展同全區一樣,面臨著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多重良好的機遇。特別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的擴大內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為我市特色旅游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一定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總體要求,努力開創我市旅游業發展的新局面。

本文來自 99學術網(www.gaojutz.com),轉載請保留網址和出處

上一篇: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下一篇:新課程理念學習筆記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