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法制滲透工作計劃范文

2023-08-29

法制滲透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學 中

作者單位:余慶縣和平小學 作者:余亞書

聯系電話:13984522358

淺談語文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

貴州省余慶縣和平小學:余亞書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將來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把他們培養成德、智、體、勞、美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是我們每個教師的責任。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里的生長發育階段,具有極強的可塑性。而小學語文教學在完成德育任務方面則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憑借學科特點,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促進他們養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我們現行的教材中有許多篇目中都蘊含著法制教育,只要適時的挖掘,就可以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一課的學習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優美的文字所吸引。在充分賞析了學生感興趣的這些內容之后,注意引領學生思考小魚在乎什么?小男孩為什么要這樣做?學生討論交流后,教師趁機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相關條例,讓學生知道:保護野生動物,有時不僅僅出于對動物的喜愛和對生命的珍惜,更是一種法定責任。學生通過此課的學習,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得到極大的增強。

教育好下一代,不光是使他們學到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還要教育好他們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小學階段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法制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要學法、守法、用法,用法律

法制滲透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據有關資料表明,近年來我國違法犯罪現象呈現兩大特征:一是青少年違法犯罪率直線上升,二是青少年違法犯罪漸趨低齡化。這種狀況不能不令人擔憂。公民法制意識的強弱反映出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而青少年一代的法律素質高低將影響國家未來建設的速度。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將來的經營管理者、科技工作者、合格勞動者,如果我們的接班人都是法盲,都是違法犯罪者,那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將會怎樣?

鄧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提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我們的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幫助他們掌握社會生活中必備的法律知識,培養守法習慣,學會應用法律,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的奠基工程,也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實踐中,我努力探索多種途徑,創設各種方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識,以指導他們的生活實踐。

一、挖掘課程資源,培養法律素養

青少年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長發育階段,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有效的法制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法律素養。而現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許多法律內容,如《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婚姻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等法律。這些法律知識都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編寫的,它并不是空洞的理論條款說教,而是設計了許多案例、情境、圖文資料等來幫助學生認識,使學生能夠容易接受。當然要想把法律知識講透,需要很多案例材料,而教材中就有許多經過教育專家精挑細選、針對性很強的法律案例,這樣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便利。課本資源是可以拿來就直接用的,且每位學生手中都有,很好把握,這樣既方便、快捷、直觀,學生也易接受。 例如,在講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課《維護受教育權》時就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 “小梅受教育權受到侵犯”的事例來引導學生思考,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通過學生充分討論,從而得出:當我們的受教育權被他人剝奪或受到侵犯時,可采用非訴訟或訴訟方式加以維護。再如在講八年級下冊第五課《隱私權》時,就運用了課本中這樣的案例:未經同意,老師拆看學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領導檢查下屬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認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權利。先由學生分組討論:上述行為是否合法?并說明理由。再引導學生利用課本知識解決問題,同時還引用“相關鏈接”中隱私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的相關內容。備課時,我都認真查閱和篩選一些典型案例,課本中的是首選,但也適當補充,靈活運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如我在講《財產留給誰》時,就運用了課本中這樣的案例:曉軍的父親病逝后,曉軍的母親、爺爺、奶奶、姑姑誰可以繼承曉軍父親的遺產?未成年人曉軍能繼承嗎?然后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并說明理由。利用課本知識就解決了大問題,同時還講了相關鏈接中財產繼承權對未成年人的有關規定。再如在講八年級下冊《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當時我除了課本中的案例外,又補充了近幾起發生在本校園內的打架事件以及近五年發生在玉屏縣境內的重大刑事犯罪案件,這也很有說服力。所以,作為老師應很好地利用手中掌握的現有資源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培養學生法律素養。

二、結合教材案例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結合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我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方式,將法制教育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了解法律是具有強制性的行為規范;了解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個人合法權益;了解我國法律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增強自我防范意識;了解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規定,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了解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增強依法辦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的權威。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列舉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例進行法制宣傳和教育,可引導學生觀察了解身邊事物,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我在教學“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時,列舉了生活中的事例:小陳芳8歲時,父母離婚,小陳芳被判給了爸爸??刹回撠熑蔚陌职謱⑺平o了奶奶,對她不聞不問,也不給撫養費;媽媽每月按時支付撫養費,三年后,媽媽下崗了,沒有生活來源。小陳芳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幾年后,小陳芳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高一級學校,可沒有錢交書學費,無奈之下,小陳芳將父親告上法庭,追索撫養費和教育費„„經法院調解,小陳芳終于如愿以償地走進向往已久的高一級學校。這正是依據了《婚姻法》的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子女有要求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課外活動也是學生學習法律、踐行法律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節日紀念日活動、禮儀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載體,開展生動活潑的法制教育活動,增強學生依法律己、依法辦事的自覺性,做法律的宣傳者。如讓學生收集和做些社會調查,這樣就能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政治學科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三、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不能簡單化,也不能生搬硬套

要找準“滲透點”,法制教育在政治學科中的滲透必須依托教材,離開了教材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把握“滲透時機”。教師只有從教材出發,捕捉到滲透點后,才能引出源遠流長的“活水”。同時要掌握“滲透度”。把握滲透時機是為解決什么時間、怎么切入的問題。而在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這種滲透如果“透”得不夠、不到位,則會功虧一簣,效果不佳。

法制滲透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面對眾多孩子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的現實,有關專家學者和家長發出呼吁:“中小學生處于危急之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構筑新的‘希望工程’勢在必行?!?/p>

黨和政府對青少年心理素質培養問題歷來十分重視。

1988年12月(《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對學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質要進行綜合培養與訓練”。

1990年江澤民總書記在中國少先隊全國代表大會的祝詞中闡述了培養青少年心理素質的重大意義。江總書記說:“要鍛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一個民族的新一代,沒有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個民族就沒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

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地把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作為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的標準之一,要求“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成為父母、老師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成都十二中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就是以學生現有的心理素質實際為出發點,挖掘學生心理潛能,使學生的心理素質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的教育活動。

從1994年8月開始,成都十二中以強烈的時代意識和責任感,不斷解放思想、開拓進取,進行了大規模、全方位的心理素質教育。
建立專門的學校心理素質教育機構

現行中學教育實踐中,人們也在關注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但由于沒有設置專門的心理素質教育機構,使心理素質教育的實施在較多的中學處于一種相對分割和封閉的狀態。

有些學校根據《中學德育大綱》的要求,將此項工作劃歸政教處負責,但由于心理素質教育的專業性和政教處工作人員角色轉換的困難性,常常使心理素質教育工作處于一個“四不像”的尷尬境地;也有些學校嘗試由體衛處或教科室兼管此項工作,但又因為這些機構工作的內涵并不與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完全吻合,很容易導致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冷落,使之流于形式。這些顯然都不利于將學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擺在應有的地位。

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都是對學生的心理施加影響。大力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實施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監護,也非常需要學校各方面的密切配合。

基于這種認識,1994年11月21日,成都十二中在學校建立起一個既能直接對學生施加心理教育影響,又能協調全校各方面教育力量來共同完成心理素質教育任務的專門機構——成都十二中心理輔導中心。

心理輔導中心的建立,成為全校心理素質教育與心理問題監護工作的中樞,為學校心理素質教育與心理問題監護工作的順利實施并取得實效,提供了有效的組織保證。

中心采用了一切可能的形式,對學生直接施加心理影響:

如對學生進行心理普查,開設心理課程,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實施心理干預等,來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煩惱,以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改善與提高。

為了使中心的工作做到規范化、科學化,專門制定了心理輔導中心的章程及工作規范。章程規定了心理輔導中心在整個學校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中的性質與地位。

十二中校長王志堅親自兼任心理輔導中心主任,直接參與心理輔導中心大政方針和主要工作的策劃、協調與指揮。學校為心理輔導中心提供了組織、時間、場所、人員、經費等一系列有利的條件。

為了保證中心工作的正確方向和高質量,十二中聘請了西南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希庭教授,國內知名的心理咨詢專家、華西醫科大學的劉協和教授和成都大學的張粹然教授,美籍華人、臨床心理咨詢專家張憶家博士及四川省教委、成都市教委的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擔任顧問,還聘請了來自四川教育學院、華西醫科大學的六位心理學、教育學、臨床心理學工作者擔任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教師。

中心建立了工作接待制度、例會制度、會診制度,明確規定了自身的工作職責以及如何與政教處、教務處等部門協調配合的方法。

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有:組織心理素質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的正常開展,研究心理素質教育深化的方法,做好學生心理監護工作;編輯《心靈之友》小報,向學生宣傳心理學知識;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組織對有關人員的培訓,提高全校教職工的心理素質教育水平;參加“四川省中學生心理健美工程”協作組的活動。

中心所作的協調配合工作:一是體現在與教務處的配合上,即與教務處和各教研組就學科滲透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進行合作,提供理論指導與資料保證;配合教務處落實、協調《中學生心身指導課》的設置及教學安排;承擔和組織青年教師在學科滲透心理素質教育問題上的部分培訓工作等。二是體現在與政教處的配合上,即通過政教處為班主任提供關于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方法的資料;協助政教處向班主任布置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監護;協助班主任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影響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那些由于心理問題而引起的學生發展受阻的現象,中心為班主任提供做好他們工作的理論與技術支援;協助政教處辦好“家長學?!?,通過“家長學?!?,向家長們傳授一些心理素質教育的基本知識,使其科學地、有意識地配合學校教育,共同做好培養學生心理素質、預防產生心理問題等方面的工作;協助政教處、班主任培養班級“小輔導員”,對不列入課表開設《中學生心身指導課》的班級,以講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和學習方法的訓練,為建立健全學?!靶睦磔o導中心——學校其它教育機構——教師——家長——學生”的心理問題五級預防體系打下基礎。
建立并完善中學心理素質教育的目標系列和內容系列

不可否認,我們目前的中學教育工作,也在通過班級、團隊活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學科的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某方面的心理素質,或進行一定的心理訓練。但是,從整體上看,這些教育影響同心理素質教育應該承擔的責任相比,是遠遠不夠的。而實施心理素質教育需要的是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組織性、計劃性、系統性、超前性的優勢,以保證學校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影響系統化、序列化、組織化。因此,依據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依據教育科學理論和心理科學理論,構建并逐步完善符合中學生心理特征的、適應現代社會人才所需要的心理素質教育目標系列和內容系列就成為十二中心理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

十二中提出的心理素質教育總的宗旨是: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其心理潛能,增強適應能力。

結合十二中學生的實際,他們將心理素質教育的目標確定為促成學生的“四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生活。

他們認為:

當代中學生不僅應當有一定的知識水平,更重要的是應當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不僅要學會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己學習;

從小要有創造的意識,知道應該如何通過創造性的勞動去豐富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習諸如與人相處的技巧等重要的人生內容,學會如何適應發展變化的社會。

在“四個學會”這一總體目標下,學校又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各年級的學習特點,分別制定了心理素質教育的年級目標。

初一: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生活,加強學習方法與人際交往的指導。

初二:幫助學生正確對待青春期發育問題,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初三:幫助學生正確對待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壓力源”,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和升學觀,進行應試心理的輔導與訓練。

高一;幫助學生適應高中生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友誼觀;為學生的文理分科提供咨詢幫助。

高二: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文理分科后的學習生活,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社會責任感和科學人生觀。

高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升學觀,正確對待高考,形成正常的應試心態,掌握科學合理的應試技巧。

在確立中學心理素質教育內容系列之前,十二中通過對學生的心理普查結果分析,參考有關的理論文獻,確定了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這些內容一共包括八個方面:

(1)學習心理教育。包括智力健康教育、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教育、考試心理的調適和訓練、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的教育等。

(2)健康情感教育。包括培養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形成穩定平衡的心境;了解感情活動產生、發展、形成、表達的規律,初步培養健康的高級情感;學習并掌握“制怒”的方法,培養幽默感等。

(3)堅強意志教育。包括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創設一定教育情境,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等。

(4)人際適應教育。包括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愉悅地接納自己;形成學生的博愛意識與行為;教會學生正確地待人接物、為人處世;使學生打扮得體、舉止文雅;學習各種社交技能。

(5)反應適度教育。包括正視現實,正確對待現實;認識挫折的雙重性,增強學生的自制力;提供多種情境,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樂觀向上,不斷進取。

(6)青春心理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性道德心理教育;性審美心理教育;性法制教育。

(7)升學與擇業心理教育。包括升學考試前后的心理教育;升學與職業選擇指導;職業心理準各教育。

(8)健全人格教育。包括認識自己的氣質類型與性格傾向;培養良好的性格,建立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學會心理的自我調適。

經過實驗,十二中確定的各年級心理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是:

初一:學習適應教育,學習方法指導,集體主義教育,人際關系教育;

初二:青春期教育,學習策略教育,主體意識教育,人際關系教育;

初三:擇業與升學教育,應考心理輔導;

高一:學習適應教育,學習策略教育,主體意識教育,人際關系教育;

高二:社會責任感教育,人生觀教育;

高三:升學與擇業教育,應考心理輔導。
心理素質教育進入課堂教學

十二中通過兩種方式將心理素質教育引入課堂。

1.開設專門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

將心理學的基本常識直接引進課堂。十二中所設置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包括《中學生學法指導課》和《中學生心身指導課》。它們在目標任務上各有側重,在內容安排上各有特點。

《中學生學法指導課》重在對學生學習心理與學習過程各環節的指導,包括學習動機的激發與維持、高效率地學習、記憶規律、記憶策略、思維策略等。

《中學生心身指導課》重在對學生中學生活的適應、青春期發育以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指導,包括適應教育、挫折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際交往技巧訓練等。

《中學生心身指導課》是十二中在實施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門新興課程,對此,他們作了比較多的探索與思考:

一是目標的確定。十二中在確立中學心理素質教育目標系列的同時,提出了把“四個學會”貫穿在(《中學生心身指導課》中,面向每一個學生,促使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素質得以改善與提高,探索成功的《中學生心身指導課》教學模式應該達到的具體目標。

二是針對當代中學生身心發展加速、青春期萌動、獨立意識增強、情感和意志相對脆弱、男女生發展不平衡等特點,根據當前中學教學時間緊、教學任務重、教學內容多等特點,精心設計了《中學生心身指導課教學大綱》,使《中學生心身指導課》的教學有章可循。

三是注重對課程內容的具體設計。將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科的基本原理,心理調整、心理訓練的基本技巧與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生學習生活交往等多方面的需要緊密結合,綜合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倫理學、衛生學、美學等學科的知識,使學生在一個全新的情境下來接受、學習心理學的基本常識。

四是通過比較研究,確定《中學生心身指導課》與高校心理學課的不同特點。

五是通過教學活動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中學生心身指導課》的特色?!吨袑W生心身指導課》上課主要以班為單位,每一節課圍繞一個中心進行,多采用綜合課型和開放教學的方式,將詩劇、小品、故事會、情景法、角色法、討論法、設想法、演講法等方法結合在一起,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手段,全方位地讓學生感知信息,在老師精心設置的情景中完成認知矯正、人格塑造、心理調適等。

六是通過抽象概括,基本形成了《中學生心身指導課》的課堂教學結構,即“引入話題——創設情境——展開討論——樹立樣板——聯系自我——反饋矯正——總結深化”七個環節。

引入話題:即利用學生的來信、咨詢中所接觸的學生關心的話題、新聞報刊中比較具有震撼力的實例等方式,引入所要講授的課題。

創設情境:通過小品表演、投影錄像、講故事、聽音樂、唱歌等方式,創設一定的思維情境或營造某種心理氛圍。

展開討論:由教師根據引入話題和情境創設階段所呈現的問題來提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引導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樹立樣板: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或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用其他正面人物的事跡、話語,從正面來樹立樣板,引導學生的行為方向。

聯系自我: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內容來分析自身的情況,形成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正確認識,任課教師常常將這一環節作為一個最重要的環節來處理。

反饋矯正:通過學生的討論和聯系自我,學生肯定會暴露出一些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對這些問題作出及時的反應,為學生們提供有利于其心理調整的反饋信息。

總結深化:以名言警句的方式將課堂中所涉及的淺顯道理理論化、哲理化,以期從理論的高度去指導實踐,最終轉變為學生的行為和能力。

2.通過其它學科教學進行滲透。

十二中十分注重調動各學科老師自覺學習、研究心理學理論與教學心理,了解并把握學生的認知、情感發展水平,根據自身教學內容的特點,深挖教材中的心理素質教育因素,并采用不同的方式,結合自身的學科教學任務來融匯和體現心理素質教育的教學意圖。

十二中先后有20多位教師投入到學科滲透心理素質教育研究中來。老師們將所學的心理學知識與自身的學科教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先后完成了有關論文、經驗總結30多篇,由心理輔導中心匯編成《學科滲透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兩集,基本上形成了全校教師、各科教學都關心、實施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的新格局。
拓寬師生之間的心理交流渠道

要成功地實施心理素質教育,必須著眼于把以前那種單純立足于傳授知識而進行的課堂內外師生的心理交流,轉變成為以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消除學生心中的癥結而進行的、雙方都積極主動的、全方位的師生心理交流的格局。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實施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十二中不斷地拓寬師生之間心理交流的渠道,使師生之間心理交流的整體效應得以增強。

1.建立心理咨詢室。

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實現群體教育與個體教育的一體化。

如果說,把心理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教學屬于群體教育范疇的話,那么,建立心理咨詢室,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輔導就是屬于個別教育最典型的范疇。

國內外中學心理素質教育實踐證明:心理咨詢工作在學校心理素質教育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與任務。心理咨詢的根本目的在于幫助來訪者認清自己的問題所在,提高其應付挫折和各種不幸事件的能力,使之能夠自強自立、自己面對和處理人生中的各種問題,從而使來訪者產生某種轉變,促其健康地成長。通過三年多的心理咨詢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十二中確立學校心理咨詢的主要任務是:

第一.誦討心理咨詢.提高教師、家長及領導的教育水平與能力。

第二,依據心理學原則和方法,對求詢者進行學習、適應、發展,升學、擇業的指導幫助,對有心理障礙和心理偏差的學生進行分析、疏導、調理和矯正,從而消除各種心理障礙,改善和提高心理素質。

第三,通過心理咨詢活動來實施和加強學校心理素質教育,深入了解求詢學生在學校生活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困難、沖突和挫折,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處理好人際關系,增強自我調適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促進個性的和諧發展,同時也為學校教育內容、方式等方面的改進提供可貴的參考。

十二中主要進行了如下的研究、實踐工作。

一是在充分討論、認真修改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出三張晤談咨詢用表,即:《成都十二中心理輔導中心接待記錄卡》《成都十二中心理輔導中心個案申請登記卡》《成都十二中心理輔導中心咨詢晤談提綱》。

二是對三張表的使用程序、使用方法及范圍作了一定的規定。

三是經常利用工作例會時間、晤談咨詢的空隙時間,交流、切磋晤談咨詢的各種技巧。

四是逐步形成晤談式咨詢、電話熱線心理咨詢、“心靈信箱”信函咨詢以及會診制度的操作規范。

五是在實踐過程中,形成并堅持了晤談場所與時間便利性原則、晤談中發現問題后主動出擊的原則和小范圍內情況通報的原則等一系列學校心理咨詢必須遵循的原則。

心理輔導中心的老師們嚴格遵守心理咨詢工作職業道德,注意保護個人隱私。即便在接受我們的采訪舉例時,也是用某某同學來指稱。

2.擴大教師與學生交流的范圍。

中學的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與學的雙向交流的活動過程。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班風的好壞與學生同教師的關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不少學生的心理障礙是由于“師源性”問題即教師的某些行為引起的。

十二中十分強調老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擴大與學生的交流范圍,增加交往、交流的頻率。在交往過程中,老師盡可能多地以朋友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與學生構建一種新型的良師益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在交往過程中去實現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和意圖。
提供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機會與場所

教育科學理論和心理科學理論都十分強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卓有成效。與各學科的知識教學相比,心理素質教育更加需要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動調適。

十二中十分注意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機會與場所。

1.開設“心理素質教育圖書閱覽角”,開展讀書征文活動。

引導學生通過讀書來自覺積累心理學知識與經驗,

學校圖書館開設的“心理素質教育圖書角”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步培養學生具有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這是學校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

為了配合學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十二中學校圖書館購置了近萬元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訂閱了十多種有關心理知識方面的報刊,開設了“心理素質教育圖書閱覽角”,舉辦了“讓我們來幫助你”心理素質教育專題圖書展覽借閱活動,組織了“步入青春——暑假心理知識讀書征文競賽”活動,進行了高97級、初97級學生心理學知識小論文評獎活動,出版了名為《開端》《碩果》的學生自我心理教育的小論文集。

2.編撰《心靈之友》小報。

輔導中心于1995年10月開始出版《心靈之友》小報,每月一期,面向全校師生,介紹心理學的基本常識和學習方法等內容,介紹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進展情況。由于《心靈之友》小報在形式上生動活潑,在內容上貼近學生生活,受到老師、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3.建立心理松弛訓練室,進行團體輔導。

學習、借鑒歐美國家和我國香港、臺灣等地中學心理素質教育的經驗,針對重點中學的特點和學生學習、生活壓力較大的特點,十二中建立了心理松弛訓練室,通過團體輔導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的訓練。

4.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測試。

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一個前提是學生必須自己認識到自己的狀況。十二中先后采用了《CPQ》《MHT》《SCL-90》等國內通用的心理量表以及自制問卷“影響學牛學習因素的問卷調杳袁”、“學生心理素質狀況家長問卷”等來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心理測試。
建立健全學校對心理問題的有效監護

學校的心理素質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從整體上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則必須重視學生不良心態的疏導和心理障礙的消除,以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為此就需要對學生不良心態和心理障礙的及時發現、及時診斷、及時干預、及時矯正,能否做到這一點是學校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學校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難點與焦點。為此,十二中做了以下工作:

1.嘗試確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根據不少專家、學者有關心理健康標準的論述,結合國內某些中學的先期研究和成都十二中學生心理普查的結果分析,心理輔導中心制定出要達到的初中生、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A.智力發展正常,對學習有一定信心、耐心和學習動力;

B.有朝氣,樂觀開朗,能懂得并正常表達所體驗的各種情感;

C.有一定的行動自決能力和克服困難的毅力,一般情況下能控制自己;

D.性格發展正常,熱愛集體,富有同情心,公正誠實,謙遜大方,不內向或外傾;

E.對集體活動熱情,興趣廣泛;

F.能正確認識并接納自己,有自尊、自愛之心;

G.初步了解青春期知識,與異性同學接觸比較自然,對性誘惑有一定的抵制力;

H.會擇友,與同學、老師關系和諧;

I.初步適應社會;

J.獨立性較強,有一定的“成人”意識。

(2)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標準:

A.智力發展正常,對諸多問題有自己的見解;

B.情緒比較穩定協調,基本上能保持較好的心境;

C.行為目的比較明確,有一定的自制力、調節力,有克服困難的恒心與毅力,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D.興趣廣泛,中心興趣突出且穩定;

E.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較強的學習自主性;

F.能正確認識并接納自己,自尊自重;

G.對生活有較大熱情,有積極向上的進取的精神面貌,有正義感;

H.樂于交往,人際關系良好;

I.了解高中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異性同學有廣泛友好的接觸;對性誘惑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J.面對現實,并以積極態度適應環境。

2.確定心理問題監護的內容。

通過三年名的晤談咨詢.他們認識到!中學牛的一部分心理失衡、行為失常的現象有較強的情境性和時間的短暫性,往往隨著情境的變遷、時間的流逝,這些失衡的心理與行為就會趨于正常;但由于中學生年齡的限制,生理心理發育均未成熟,加上各種競爭的影響,因而必然存在不成熟、乃至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如果不及時給予監測、發現、診斷和矯正,任其發展,天長日久,就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為日后的發展留下隱患。為此,他們在咨詢過程中,注重在理論文獻的指導之下,加強對來訪者的甄別,確定心理監護的對象與內容。

從內容的角度來看,他們特別重視觀察、診斷學生的情緒狀態是否適合學校生活,學生是否顯得特別壓抑,學生是否處于亢奮或挫折的心態,學生是否已有某種心理上的病態;同時,注意嚴格區別醫學問題與心理問題,對于那些屬于神經內科的問題與精神問題,學校心理輔導中心的責任在于發現,而不在于從根本上解決。

從對象的角度來看,注意通過咨詢、會診的方式,分清楚來訪者所訴情況及其程度,如屬于輕度癥狀的問題,主要給予當面化解、消除;屬于中度狀態以上的,就被確定為心理輔導中心的監護對象;如屬于重癥患者,如神經癥、精神分裂等情況,則由心理輔導中心的特聘臨床心理學專家診斷、鑒定,或建議送醫院治療,或由特聘老師處方并矯治。

3.逐步建立心理問題監護制度。

為保證對學生心理問題的監護工作科學、規范并落到實處,他們建立了成都十二中心理問題監護制度,對心理輔導中心的地位與作用、職責與工作方式,政教處、教導處、班主任、學科教師和其他教職工的職責以及監護內容、監護的形式與措施都作了明確的規定。
構建驗證、推廣的運行機制,為更多的中學生服務

為了使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具有更廣泛的社會基礎與背景,為了使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成果具有更強的科學性與可行性,為了使更多的中學生受益,在協作組顧問、四川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所長姚文忠教授的建議下,1995年3月,由十二中倡議并發起,四川省九個地、市、州首批14個中學共同組成了“四川省中學生心理健美工程”協作研究組。

1997年11月14日,也就是我們到十二中采訪的第三天,協作研究組在隆昌縣黃家中學召開第七次研討會。我們當即改變行程,趕到黃家中學。

我們發現參加協作組研討會的34所學校中,既有城市學校、也有農村學校,既有重點中學、又有一般中學,既有普通中學、又有職業中學,既有漢族中學、又有民族中學。如此的結構,一方面說明各校都在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另一方面也說明成都十二中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是他們對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推動作用。

十二中心理輔導中心的老師還先后赴重慶八中、綿陽科學城一中、瀘州六中、瀘縣二中、內江白馬電廠子弟校、隆昌黃家中學、寧南一中等校,考察、指導這些學校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具體操作。

法制滲透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一、中小學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含義

貴州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學實施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發〔2011〕152號文件)指出: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內容為依托,充分利用學科中固有的法制內容、教育契機和教學便利,在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有機適度地滲透相關法制知識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強學生法制意識,激發學生法制情感,培養學生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和能力。 依托:依靠;憑借

(1)沒有學科教學,法制教育便失去基礎(借船過河,搭順風車,學科是“船”和“車”)

(2)法制內容與學科內容有密切聯系,否則既無法“依”,又無法“托”(加速度-環境保護、八竿子打不著)

(3)學科教學為主,法制內容滲透為輔(不能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固有的:

(1)教材本身包含有(高中地理:水污染及其成因——水體污染現象-《水污染防治法》)

(2)可以引申、聯系(高中化學:正確使用藥物-《藥品管理法》;高中音樂《梁?!?《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法》)

(3)可以借用、“借題發揮”(抄襲作業-《著作權法》)

(4)可以創設(高中英語:《cloning(克隆)》-創設“掌握了克隆技術,我們能否隨意克隆幾個人”的話題)

教學活動中:

上課、輔導、作業、實驗、實際操作、考試„„(信息技術課-電子論壇-《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考試-將法制內容與考試內容結合,作為素材、作為背景材料或者直接作為考試內容等等。命題的巧妙性)

有意識、有計劃、有機適度地:

(1)具有一定目的(增加法制知識、樹立法制觀念、激發法制情感、培養法 制行為。法制教育≠法律教育。不盲目)

(2)具有計劃性(統籌兼顧、錯落有致,相對全面、各有側重,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積少成多、綜合提升;730個滲透點、滲透內容、方法、目標、要求等等。不盲目、一個學科看起來是不零碎、整體是統一的、系統的)

(3)有構思、有設計、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講究技巧方法、因“材”、“課”施教。

(4)有原則(尊重教學、科學導入,份量適中、目標恰當,有機統

一、一箭雙雕)

(5)學生、教材、教學形式(環節)、社會、法制綜合考慮

(6)不傷害學科、不增加負擔。

滲透:

某種事物逐漸進入另外一種事物,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有“機”可乘,才能滲透

(2)有機結合: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有主次、主客之分

(4)有分量、程度上的控制

(5)有過程、方法上的策略(因勢利導、循循善誘、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不露痕跡,不急不躁、不要求一蹴而就,明確提出追求趣味性、感染力、吸引力,強調學生參與,調動學生積極性)

(6)實現事物品質、性狀的改變或因此而引起其他事物的改變(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法制素養。從質、量兩個方面改變)

相關法制知識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強學生法制意識,激發學生法制情感,培養學生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和能力:

(1)法制知識>法律知識

(2)知識是基礎(正確理解“知識”的含義:①人們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②學術、文化或學問。不要和素質教育對立)

(3)法制理念(意識、思想、觀念。意識、思想、觀念不一定正確,但是如果講“理念”,一般是指正確的觀念。胡錦濤: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4)情感(情感:人對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包括道德感和價值感。此處泛指心理、態度、在個人情緒上的反映。嫉惡如仇、打醬油、敬畏感、恐懼感、馬加爵)

(5)法制實踐(行為、行為能力、控制力、藥家鑫)

(6)法制知識、法制觀念、法制情感、法制行為有機統

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法制情感教育也是法制教育。

二、關于法制教育中幾個必須理清的問題

(一)法制教育是否僅僅是違法犯罪預防教育?

法制教育包含預防性教育,但是不僅僅是預防性教育:

1.預防是有發生的可能性才防。按此理解,馬加爵、藥家鑫都可以不防。“學生不違法犯罪就行”、沒有違法犯罪苗頭就可以不管,實際工作中危害很大。

2.預防性教育只講“守法”,強調“守”,既是被動的,也不完整。完整的法制教育既講“守”,也強調“用”和“護”、“學”。

3.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既體現在法律法規中,更應該體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中,一個沒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的公民,不是一個思想健全、素養良好的公民;一個沒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的公民,如果將來參與到立法、司法、執法活動中,后果可想而知;沒有全體公民法制素養的提高,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將成為空談。法制素養是個人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4.法制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失法制教育的素質教育是殘缺的素質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國人的規則意識、法制意識整體上不敢恭維)

5.《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開展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努力培養中小學生的愛國意識、公民意識、守法意識、權利義務意識、自我保護意識,養成尊重憲法、維護法律的習慣,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榮辱觀,樹立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導他們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科任教師到底應不應該承擔法制教育責任?

1.法律規定:《教育法》第六條 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第三十二條: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督處煼ā返诎藯l:教師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三)對學生進行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教育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學技術教育,組織、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

2.胡錦濤講話: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堅持以人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體現就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樹立崇高理想和遠大志向,從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礎,學習才有動力,前進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要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深入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 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養學生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的良好品質,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學校課堂教學、學生管理、學生生活全過程,創新德育觀念、目標、內容、方法,充分體現時代性,準確把握規律性,大力增強實效性。

3.《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將法制教育與學校學科教學相結合,滲透到相關學科教學中。

4.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5.教學教育性原則的體現。學科教學的德育功能。

(三)法制教育和學科教學、和德育其它方面到底是什么關系?

1.理論層面:不是有我無他、我進他出、相互對立的關系。不是要厚“法制”而薄其它。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有機統一的關系。

2.實際操作層面:①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理想、道德、紀律、國防、民族團結教育聯系在一起(見《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若干滲透點);②心理教育、美育等聯系在一起(見《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若干滲透點);③有機適度、自然巧妙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不但不會影響學科教學,有時反而能夠促進學科教學,或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或密切教學內容與社會時間的聯系,或提高學生應用學科知識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或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或增強學生的過程體驗和過程體驗。

3.德育與智育“兩張皮”的問題必須解決。

4.改變考試制度、徹底放棄“應試教育”,人們的擔心才會消除,注意力才會轉移,觀念才會真正轉變,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才能“形成氣候”。

(四)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會不會增加學生負擔?

按照《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提出的內容、數量、目標要求滲透,就不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分述如下:

1.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難度上有嚴格界定。 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三,《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在35個學科中共設計了730個滲透點。12年大致有480個教學周、14000個課時,平均每周只有1.52個滲透點,也就是平均每19節課,法制內容才會在教學中出現一次,頻率不高。從具體到一節課的時間占用來看,最簡單的,只要求告知學生法律法規名稱,最復雜的,占用時間也一般不會超過5分鐘。

《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安排滲透的法制內容,都是普通的法制常識和比較容易理解的法律法規,不會超過學生的認知能力,既有對象上的針對性,又屬于普法范疇。

2.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確的要求。

“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是《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明確要求。我們結合《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提出了科學融入、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實現潛移默化效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并且在《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中作了相應設計。只要堅持這些原則,學生接受法制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主動、快樂的學習過程,甚至于有時是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務,既不會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也不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

(五)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會不會傷害學科本身?

不會。這得從滲透原則說起。

第一,“尊重教學”是滲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教學中不能因為法制內容的滲透,破壞教材原意、教材內容、教學程序、教學結構,打亂學科教學秩序,更不能沖淡教學主題,喧賓奪主。

第二,“分量適中、目標恰當”的意思是既有滲透,又在量、度、時間上有嚴格的界定,不能把教學課上成法制課。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不但不會傷害學科本身,有時還能促進學科教學,或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或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或促進學科知識與社會、自然的聯系。試舉一例: 九年級語文《威尼斯商人》一課,如果僅從教學的一般層面理解,學生可能只停留在鄙視夏洛克的自以為是、佩服鮑西婭的機靈智慧這個層次上,但是從公平正義原則(此處涉及民法、合同法)去分析夏洛克的所作所為,學生就能進一步認識到夏洛克的陰險和不法,更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亞的創作意圖;同時,學生也會認識到,如果事情發生在今天,安東尼奧和鮑西婭根本沒有必要那么絞盡腦汁去“解套”,因為事前的合約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是無效合同(《威尼斯商人》實際上涉及到比較復雜的法律問題,教學上一般只宜討論到此。有興趣的教師可以查閱網上相關資料)。

不要陷入思維怪圈:有我無他、強調甲等于放棄乙、法制教育和學科教學“搶”時間、“搶”資源。

防止教學中不科學安排時間,信馬由韁,隨心所欲,甚至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三、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對教師有什么要求

1.教師要提高思想認識。法制教育是教師的法定責任,是素質教育、德育為先的具體要求,是教學教育性原則的具體貫徹,它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有了更具體的依托。

2.教師要增強緊迫感。學生違法犯罪及受害案件不斷發生,一些家長、教育工作者用“提心吊膽”、“心驚肉跳”來形容自己的擔心和恐慌;一些學生人生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榮辱觀扭曲,大家憂心忡忡。必須增強緊迫感,各方面、各途徑配合,主動出擊,加強學生法制教育。貴州3400余萬人口,學校師生差不多占四分之一,涉及千家萬戶,這部分人的法制素養提不高,給百姓生活、社會穩定、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將帶來什么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3.教師要形成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習慣。要增強責任心,增強主動性,把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工作,變成自覺的教學行動和自然的教學習慣。

4.要提高自身的法制素養。要多學習法制知識,解決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關系;要為人師表,做遵紀守法的楷模,不但用知識,更要用行動感化學生。

5.要精心備教。要舍得花時間、精力,精心準備擬滲透的法制內容,認真研究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時間利用率,增強教學吸引力和感染力,通過有效教學真正實現學生學科素養和法制素養的雙提升。

6.要主動探索創新。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是一項新要求、新任務,還有許多需要探討的問題,教師要在遵循教育教學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創新。 (30年的經驗有兩條)

四、如何參與全省的交流互動?

(一)關于貼吧

1.如何在百度上注冊?

(1)符合身份、工作性質的用戶名

(2)恰當設置密碼

2. 如何進入貼吧?

3. 如何申請貼吧會員資格?

(1)申請辦法

(2)為什么要申請?

4. 如何在貼吧里提問?

5. 如何發帖、回帖?

(1)發帖、回帖方法

(2)政治性問題的處理技巧

(3)遵守互聯網有關規定,政治性、思想性、知識性

(4)如何做鏈接

(5)禮儀

(6)及時性、責任心

6. 如何創建一個貼吧?

7.如何進行貼吧設置?

(二)關于工作空間

1.如何設置自己的個人空間(工作空間)?

(1)如何更改空間名稱?(設置/空間資料/空間設置)

(2)如何上傳頭像?(頭像處)

(3)如何發表文章?(寫新文章)

(4)如果發表照片?(相冊/上傳新照片)

(5)如何發表視頻、PPT等等資料? 2.如果進入別人的工作空間?

3.及時性、責任心

(三)關于電子郵件

1.養成經常查看電子郵箱的習慣;

2.有條件,和手機關聯;

3.及時性、責任心;

4.保持電子郵箱的穩定性;

5.喜歡用QQ的最好用QQ郵箱,提倡注冊163.com郵箱

6.建立分組通訊錄

(四) 關于手機飛信

1.好處:快捷、方便

2.需要申請,只能是中國移動手機,能夠發送的內容短小

3.要建立群組才方便

4.好處是節省費用

5.適宜上網吧方便的地區

(五)關于QQ 1.好處:實時、快捷、方便,可以傳大型文件

2.群組建立要求高、人數有限制

3.適宜在小范圍使用

(六)注意事項:

1.省級培訓組有36個貼吧,各個地州市、縣市區有關建立一個貼吧

2.以后能夠在貼吧、工作空間發布的內容盡量在貼吧、工作空間發布,要隨時上網了解

3.不適宜在貼吧、工作空間發布的內容才發在電子郵箱里。

法制滲透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2、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策略

3、法制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4、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滲透法制教育

5、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6、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生活化

7、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學

8、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法制教育

9、淺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

10、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作用探析

11、淺談小學語文法制教育教學

12、本刊2009年總目次(上旬刊)

13、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法制教育

14、小學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摭談

15、芻議高中語文教學如何有效滲透法制教育

16、以語文教學為載體,滲透法制教育

17、法制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18、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

19、如何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20、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探究

21、淺談如何在中學語文課堂滲透法制教育

22、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

23、淺談語文教學中的預防違法犯罪教育

24、淺析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25、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

26、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

27、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

28、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淺談

29、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點滴談

30、淺議法制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有機滲透

31、淺談法制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32、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滲透策略

33、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34、有感于寄宿制學校語文教學滲透法制教育

35、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

36、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

37、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38、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39、如何在中學古詩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40、初中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應重視培養學生規則觀念

41、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滲透

42、初中語文教學法制教育滲透淺探

43、淺談小學語文學科中的法制教育

44、小學生摩擦事件原因探析及教育對策分析

45、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分析

46、談語文教學滲透法制教育

47、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

48、如何把法制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49、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法制教育的策略

上一篇:法治副校長工作計劃下一篇:法制安全工作計劃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