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蔬菜加工范文

2023-09-14

蔬菜加工范文第1篇

用于腌制的原料種類較多, 如黃瓜、胡蘿卜、四季蘿卜、萵苣、竹筍、檸檬、芹菜、青豆、菜豆、青豌豆、青番茄、蔥頭、甘藍、白菜等。

1 泡菜的制作

泡菜是利用少量的食鹽或低濃度的鹽水腌制蔬菜, 經乳酸發酵和酒精發酵制成的咸酸適度、香脆可口的蔬菜制品[2]。其中以四川泡菜最著名。

1.1 泡菜的加工工藝

1.1.1 腌制容器

泡菜壇一般都選用內外上釉的陶土壇, 肚大口小, 壇口四周有一凹形盛水槽, 槽沿稍低于壇口, 壇口上有蓋, 另有一缽形蓋倒扣在水槽上, 能使壇內外空氣隔絕。

1.1.2 原料的選擇與處理

適用于制作泡菜的蔬菜很多, 如甘藍、芥菜、黃瓜、蘿卜纓都可以制作泡菜。但以肉質肥厚、組織緊密、質地脆嫩且不易軟化者最佳。

泡制前應將準備泡制的菜, 摘去老葉、黃葉、切去厚皮及粗根等不能食用的部分。然后, 用清水洗凈, 對一些個體較大的蔬菜種類, 如蘿卜、胡蘿卜、萵苣及一些果菜類等可切成厚0.6 cm, 長3 cm的長條;辣椒整個泡制;黃瓜、冬瓜等剖開去瓤, 然后切成長條形;大白菜、芥菜剝片后切成條, 蔬菜整理好后略加晾曬至剛見萎蔫為度。

1.1.3 鹵水的配制

食鹽與其它配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的泡菜液, 生產上稱為鹵水。

配制方法:用瓦鍋把水燒開, 按8% (與水之比) 放入食鹽, 待鹽完全溶解后冷卻、澄清, 取澄清液備用, 將液體配料直接倒入鹽水中, 固體或不溶于水的配料碾為細末裝入布袋中浸入鹽水浸泡。

常用配料比例如下 (與鹽水的重量比) :白酒1.0%、料酒2.5%、紅糖3%、干辣椒3%、八角0.1%、茴香0.1%、草果0.03%、花椒0.02%、胡椒0.08%、干姜0.2%以及適量陳皮、芫荽籽、芹菜粉等。

泡制白色蔬菜時不宜加紅糖及其它有色香料。

1.1.4 裝壇

泡菜壇子使用前要用開水消毒, 刷洗干凈并晾干后方可裝壇。

方法一:把處理好的蔬菜裝至壇容量的一半時, 放入香料袋, 再裝菜至八成滿時用干凈竹片和石塊壓上, 然后注入鹵水淹沒蔬菜, 封蓋并在蓋外水槽中加注適量清水密封, 這種方法適用于自身比重較小, 泡制時間較長的蔬菜。

方法二:將鹵水注入壇內, 鹵水體積約占壇內體積3/5左右, 然后將處理好的蔬菜放入壇內, 至一半時放入干料袋, 再裝菜至九成滿, 使鹵水充分淹沒蔬菜, 同時用干凈竹片和石塊將菜卡住, 封蓋, 并在蓋外水槽中加水密封。這種方法適用于自身比重較大, 隨泡隨吃的蔬菜。

1.1.5 泡制

泡菜主要是依靠乳酸菌的活動, 使菜發酵成熟, 乳酸發酵過程極為復雜, 但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3]。初級發酵階段:裝壇不久, 壇內產生大量氣體, 鹽分不斷滲入原料內部, 菜內水分不斷滲出, 鹵水含鹽量降至2%~4%, 乳酸發酵緩慢, 含酸量較低 (僅0.2%~0.4%以乳酸汁) , 因此抗鹽性稍強, 耐酸性較低的微生物都能生長。發酵液中往往大腸菌群占優勢, 泡菜制品未成熟且雜菌較多, 不宜食用。

中期發酵階段:乳酸含量在0.4%~0.8%, 大腸桿菌等雜菌因對酸敏感而死亡。霉菌雖然較耐酸, 但因壇內缺氧亦無法活動, 乳酸菌群占優勢, 蔬菜迅速成熟。這時泡菜汁中乳酸含量0.6%, 泡菜色澤金黃, 香氣濃郁, 質地清脆、咸、酸、甜適度[4], 這時應及時食用。若泡制時間過長, 乳酸積累超過1%, 泡菜品質較差。

1.1.6 管理

泡制初期階段會產生大量的氣體, 要注意水槽加水保持水位, 以便既作封口隔絕外界空氣進入壇內, 又能使壇內產生的氣體排出, 形成無氧環境。后期開啟壇蓋時要注意不要讓壇外槽清水滴入壇內, 為確保安全起見一方面通過勤換槽內水, 同時可向槽內水中放15%~20%的精鹽防腐。

蔬菜在泡制期間要經常檢查, 家庭泡菜要隨泡隨吃, 一時吃不了而準備繼續存放時要在壇內加菜, 加鹽, 外槽用水密封。有時由于壇內空氣較多, 在液面上長出一層白膜, 使制品敗壞。防止的方法是:隨投料隨吃, 減少壇內空氣, 用水密封、防止外界空氣進入, 多種蔬菜加入時最好適量加入大蒜、洋蔥之類殺菌蔬菜;對已產生白膜的泡菜汁, 可將白膜撈出, 并加入少量的酒精或高濃度白酒殺菌。撈泡菜時不要用帶有油脂的筷子或其它用具, 以免造成雜菌污染。

泡菜夏天5~7 d, 冬天7~15 d后就可食用。鹵水可連續使用, 一般可用3~4 a, 而且越陳鹵水越香。

1.2 四川泡菜實例

1.2.1 原料

白菜、蘿卜、胡蘿卜、甘藍、黃瓜、芹菜、豆角、嫩姜、青椒新鮮蔬菜均可。輔料為食鹽、燒酒或黃酒、花椒、生姜、尖辣椒。

1.2.2 制法

(1) 原料處理。鮮菜洗凈、晾干、將蘿卜、生姜、萵筍和黃瓜等切成厚0.5 cm, 長3 cm的長條;將白菜、甘藍切成正方形小塊, 將刀豆、芹菜切成短段;小辣椒、蒜頭可整個放入。 (2) 配制菜鹵。先將50 kg水中加鹽4 kg, 煮沸后冷卻, 加花椒50 g, 尖辣椒1.5 kg, 姜1.5 kg, 黃酒 (或白酒) 1.5 kg。

1.2.3 泡制

將各種菜放入泡菜壇內, 然后倒入鹵液, 壇口水槽內盛上冷開水加蓋, 大約10 d, 即可食用。若用老鹵水腌制, 2~3 d即可食用, 而且風味好。

2 酸菜的制作

酸菜是把蔬菜和少量食鹽或低濃度的鹽水投入菜缸 (國外多用木桶) , 加壓固定使蔬菜泡在鹽水中, 經發酵制成的一種酸度較高的蔬菜加工品[2]。我國北方的酸菜、歐美國家的酸甘藍等均屬此類。

2.1 酸菜的加工工藝

2.1.1 腌制容器

多采用菜缸或木桶, 密封要求不嚴格。其它要求同泡菜腌制容器。

2.1.2 酸菜加工的工藝流程

蔬菜收割→選擇→分級→修整→清洗→沸水燙漂 (3 min) →瀝水→入缸→壓實→加鹽、水→腌制→貯藏發酵→成熟

2.2 北方酸菜加工實例

2.2.1 原料

選擇菜棵豐滿, 包心堅實, 菜葉白嫩包心白菜。

2.2.2 制法

切去菜根, 剝去老幫, 小棵菜可用整株菜, 棵大的白菜可用刀劈成幾瓣, 用水洗凈并瀝水;投入沸水中燙漂1~3 min, 并用清潔水沖洗冷卻。燙漂能使菜體變軟, 便于裝缸, 同時也便于酸制過程中原料內容物質外流。亦可將原料菜稍加晾曬, 令其少量失水變軟, 然后不經燙漂, 直接裝缸。

裝缸時菜體橫臥, 分層撒鹽并壓實, 用鹽量1%~2%, 2 d后壓重物, 注入冷水浸過菜面, 任其自然發酵。裝缸初期, 溫度高一些, 發酵速度快。室溫下須經一個月, 才能成熟。

發酵成熟的酸菜, 在5℃條件下可長期貯藏。北方冬季, 家庭制作酸白菜, 置于不生火的室內, 即可存放數月, 至立春不壞。

3 影響蔬菜乳酸發酵的因素

乳酸發酵是蔬菜腌制的主要化學變化過程, 它可以抑制有害酵母、霉菌和腐敗菌的生長, 并減少營養成分, 如VC、氨基酸等損失[5], 因此創造乳酸發酵的適宜條件是十分必要的。

3.1 食鹽濃度

食鹽是發酵蔬菜不可少的物質之一, 能抽出汁液 (水分、營養成分) 為乳酸菌生長提供基質而且還具有緊密組織的作用, 另外鹽還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具有防腐作用。經過實驗證明, 隨食鹽濃度的增加乳酸菌的活動能力下降, 產生作用大為減弱, 乳酸生成量較少。食鹽濃度達15%以上時, 發酵作用幾乎停止。發酵蔬菜的腌制一定要把握好食鹽的濃度。因此發酵蔬菜必須在低鹽度下進行。酸菜約2%~4%, 泡菜以不超過6%為宜。

3.2 溫度

用于發酵的微生物都有自己適宜的生存溫度, 腌制發酵蔬菜, 適宜的溫度可縮短發酵時間, 提高生產效率, 適宜乳酸菌活動的溫度為26~30℃, 在此溫度范圍內, 發酵快, 時間短, 低于或高于適宜溫度, 需時就長。但在10~43℃, 乳酸菌仍可以生長繁殖, 為了控制腐敗微生物活動, 生產上常用的溫度為12~22℃, 僅需要時間稍長些。

3.3 氣體成分

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等活動與氣體成分有密切關系。發酵蔬菜中乳酸發酵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的, 所以發酵蔬菜腌制應在無氧條件下, 以利于微生物的活動, 并抑制有害好氣微生物的活動。厭氧條件可防止原料中VC氧化。因此, 生產上一般采用裝實、壓緊、密封、浸在液面下等方式來隔絕空氣, 通過絕氧措施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

3.4 營養成分

一般蔬菜內含有足夠的營養物質如糖分、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 與食鹽接觸后滲入鹽水中或菜鹵內, 供乳酸菌生長活動用。原料的營養物質含量可影響發酵速度和乳酸的生成。當其它條件相同時, 在一定限度內含糖量與發酵呈正比。如含糖1.5%~3%的蔬菜, 經發酵可產生0.7%~1.5%的乳酸。若含糖量低, 為了促進發酵可以加糖[6]。

3.5 pH

微生物對pH均有一定要求, 但各類微生物有差異。有益于發酵作用的微生物——乳酸菌、酵母菌比較耐酸, 而腐敗菌均不能在低pH環境中生長。

參考文獻

[1]肖更生, 陳衛東, 張友勝.發酵蔬菜的研究進展[J].現代食品科技, 2005 (1) :184-186.

[2]侯開宗.泡菜和酸菜的制法[J].食品科學, 1980 (8) :71-73.

[3]燕平梅, 薛文通.乳酸菌與發酵蔬菜風味[J].中國調味品, 2005 (2) :12-15.

[4]蘇揚, 陳云川.泡菜的風味化學及呈味機理探討[J].中國調味品, 2001 (4) :26-29.

[5]呂厚娟, 寧正祥, 楊軍.蔬菜腌制過程中氨基酸組成變化[J].氨基酸與生物資源, 1998 (3) :30-33, 36.

蔬菜加工范文第2篇

一、難加工材料的種類

用于工程機械零件的難加工材料主要有高強度鋼、超高強度合金結構鋼、高錳鋼、淬硬鋼、冷硬鑄鐵、不銹鋼、高溫合金、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其難加工的原因一般是高硬度、高強度、高塑性和高韌性、低塑性和高脆性、低導熱性、有微觀的硬質點或硬夾雜物以及化學性質活潑。為此,應針對難加工材料的特點,采用新的加工技術,保證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

二、難加工材料切削加工特點

1. 高強度和超高強度鋼

高強度、超高強度鋼與普通碳素結構鋼相比,硬度和強度比45鋼高出1倍以上,沖擊值較大,導熱系數偏低,故切削力較大,切削溫度較高。

加工高強度、超高強度鋼時,應根據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的要求,分別采用不同牌號的YT類硬質合金刀具。高速精加工時,應采用高碳化鈦基(TiC)含量的YT類合金,也可采用YN類合金(金屬陶瓷)、涂層合金與AI2O3陶瓷。在工藝系統鋼性允許的情況下,應使刀具的前角和主偏角較小,刀尖圓弧半徑較大。加工時,則必須采用低于加工中碳正火鋼的切削用量和切削速度。

2. 高錳鋼

常見高錳鋼的典型牌號有Mn13、40Mn18Cr3和50Mn18Cr4等。其原始硬度雖不甚高,但其塑性和韌性特別高,加工后硬化可達HBW500,導熱系數只為45鋼的1/4,切削力比加工中碳鋼時增大60%,切削溫度很高。

切削高錳鋼時應選用硬度高、有一定韌性、導熱系數較大、高溫性能好的刀具材料。粗加工時一般應選用YG類和YW類硬質合金,精加工時可用YW或YT14類合金,如用Al2O3陶瓷刀具進行高速精加工,效果則很好。加工時,宜采用較小的前角、主偏角和較大的后角;切削速度應較低,進給量應較大。

3. 淬硬鋼和冷硬鑄鐵

淬硬鋼的硬度可達HRC60以上,塑性和導熱系數均極低;冷硬鑄鐵的硬度可達HRC52~HRC60,其他性能與淬硬鋼相近。這2種材料宜采用YG類合金(YG類的彈性模量大于YT類合金)。若用Al2O3或Si3N4基陶瓷刀具對淬硬鋼和冷硬鑄鐵進行精加工、半精加工,效果比硬質合金更好。加工時,刀具應采用較小的前角、主偏角和較低的切削速度。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時可用CBN立方氮化硼刀具。

4. 不銹鋼和高溫合金

奧氏體不銹鋼(如1C r18Ni9Ti)加工難度較大,它的原始硬度、強度都不太高,但塑性、韌性很高。加工時硬化嚴重,且有一定數量的硬質夾雜物,導熱系數僅為45鋼的1/3,切削力較大,切削溫度較高。

高溫合金的加工難度更大,其原始硬度、強度偏高,導熱系數很小(為45鋼的1/3~1/4),硬夾雜物多,加工硬化嚴重,切削力大,切削溫度高。加工不銹鋼和高溫合金都應采用YG類和YW類硬質合金,而不能用含Ti的YT類合金。加工時應采用適當的刀具前角,切削速度應較低,進給量應較大。

5. 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的品種非常多,按其性質的不同可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2大類。其硬度、強度雖然不高,但導熱系數極小,只為碳鋼的1/175~1/450,加工時容易引起燒傷和熱變形;彈性模量小,不易保證加工尺寸。加工工程塑料刀具材料一般選用YG類硬質合金或高速鋼。

6. 復合材料

復合材料可以由金屬、高聚物和陶瓷三者中任意兩個人工合成。復合材料包括纖維增強材料和顆粒增強材料,其中纖維增強材料有碳纖維(CFRP)、玻璃纖維(GFRP)和Kevlar纖維(KFRP)等。其彈性模量和導熱系數都很小,已加工表面易發生回彈、撕裂,產生毛刺;纖維對刀具切削力有一定擦傷作用,刀具材料宜選用YG類硬質合金或高速鋼:顆粒增強材料的基體(如鋁合金)雖較軟,但顆粒(如SiC)很硬,對刀具切削力有沖擊和刮傷作用,故刀具受損傷很大,應采用CBN或金剛石刀具。

三.難加工材料加工新技術

1. 采用高性能新刀具新材料

新型刀具(見圖1)的應用有力地提高了難加工材料加工效率。新型高速切削鋼有各種超硬高速鋼、粉末高速鋼和涂層高速鋼,其切削性能比普通高速鋼大為提高。新型硬質合金包括各種添加鉭、鈮等元素的WC基合金、細晶粒和超細晶粒的WC基合金、TiC基和Ti (C,N)基合金、涂層和稀土硬質合金,還有熱壓復合陶瓷和超硬刀具材料CBN、金剛石等,可以分別用于切削各種難加工材料,但應注意工件、刀具材料的合理匹配。

2. 采用非常規切削方法

上述新型刀具材料在常規切削狀態下的性能尚不能滿足一些難加工材料的切削需要。例如,對于某些高硬度材料的加工,新型硬質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還顯不足,因此必須降低切削速度,由此造成加工效率不高。CBN和金剛石刀具硬度雖高,但強度不足,且金剛石不能加工黑色金屬,故只能在一定的切削條件下用于難加工材料的加工。對于以上狀況,可采用非常規的新切削方法。

(1)加熱切削法

加熱切削法一種是導電加熱切削,即在工件和刀具的回路中(工件必須是導電體)施加低電壓(約5 V)、大電流(約500 A),使切削區產生熱量,從而使局部工件材料的力學性能、接觸和摩擦條件都發生變化。

另一種是等離子體加熱切削,即用等離子弧對靠近刀尖的工件材料進行加熱,使其硬度、強度降低,從而改善了切削條件。

這2種方法的效果相近,均可較大幅度地降低切削力,消除積屑瘤,提高表面粗糙度技術標準和刀具耐用度。因此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大切深、大進給加工硬材料是有效的。沈陽工業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曾用等離子體加熱切削法加工高錳鋼和高強度鋼,華南理工大學和安徽工學院曾用電熱切削加工高強度鋼,取得了系統的試驗數據,并開始在生產中應用。此外,還有一種激光輔助切削法,如圖2所示。

近年,國內發明了“電熔爆”切削法。帶電的刀盤與被加工表面產生劇烈放電,將被加工表層快速熔化、爆離,從而切掉余量。此方法工件內部材料不受熱的影響,效率高,對硬、軟、黏料均適用,既可用于粗加工,又可用于精加工。

(2)低溫切削法

低溫切削法用液氮(-180℃)或液體CO2 (-76℃)為切削液,可降低切削區溫度,如圖3所示。據試驗,使用該方法主切削力可降低20%,切削溫度可降低300℃以上,同時積屑瘤消失,提高了已加工表面質量,刀具耐用度可提高2~3倍,在加工高強度鋼、耐磨鑄鐵、不銹鋼、鈦合金時均有效果。

(3)振動切削法

振動切削法是用不同形式的振動發生器,使刀具發生強迫振動。f>10 kHz者為高頻,f<200 Hz者為低頻。振動切削可使刀屑間摩擦系數和切削力大幅度降低,變形系數及切削溫度下降,積屑瘤消失,加工硬化降低,故能提高已加工表面質量。但對刀具耐用度有些不利,必須采用韌性強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鋼、超細硬質合金等)。國內有10余所高等院校及研究所對振動切削進行過研究,被加工材料涉及鈦合金、淬硬鋼、不銹鋼、熱噴涂層、紫鋼、陶瓷及GFRP等,加工方法有車削、攻絲、鉆孔、鉸孔等,都取得了好的效果。若同時使用切削液,效果尤佳,如圖4所示。

(4)真空切削法

日本東洋大學對真空中切削進行了研究,加工銅、鋁時,真空度對變形系數、切削力及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無影響;而加工中碳鋼和鈦合金時,真空度越大,其變形系數及切削力加大,表面粗糙度較低。這是因為在真空中刀屑界面不能產生有利于減小摩擦的氧化物。圖5為真空切削的零件。

(5)惰性氣體保護切削法

這是針對切削鈦合金這類材料所采取的一種措施。南京航空學院曾在鈦合金的切削區噴射氬氣,使切削區材料與空氣隔離,因而不產生不利于加工的化合物,從而改善了鈦合金的加工性。這種方法對化學性質活潑金屬的加工有一定效果。以此類推,如果采用某些特殊成分的切削液,也會有效果。

(6)絕緣切削法

在切削過程中,如將工件、刀具連成回路,回路中有熱電流,則刀具磨損加劇;如將工件、刀具與機床絕緣,切斷電流,則刀具耐用度有所提高。西北工業大學用這種方法鉆削高溫合金K14,西安黃河機械廠用該法切削1Cr13、2Cr13鋼,均取得了一定效果。這種方法的機理雖未查明,但簡單易行,有實用價值。

(7)超高速切削法

在常規切削下,提高切削速度將使刀具耐用度降低。有人提出,當切削速度提高到一個臨界值,切削溫度就達到最高值,然后溫度將隨著速度繼續提高而降低,切削力也隨之下降,可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這就是超高速切削的理論基礎。美國、德國、日本的學校和工廠在這方面有很多實踐,他們用硬質合金、陶瓷刀具切削鋼、鑄鐵、鈦、鋁合金等材料。這種切削方法常受到設備條件限制而不能推廣,能否在難加工材料切削中發揮作用,尚有待探討。

3. 采用特種加工方法

工程機械零件的加工,除了上述各種方法以外,相繼研究出一些與切削加工原理完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電火花加工、電解加工、超聲加工、激光加工、電子束加工、離子束加工等被稱為特種加工方法。

在特種加工方法中,工具與工件基本上不接觸,加工時無明顯的機械作用力,可加工脆性材料、精密細微零件、薄壁和弱剛性零件等。該方法利用電能、化學能、聲能、熱能去除被加工材料,瞬時能量密度很高,可加工任何高硬度材料。

目前,電火花加工多用于加工模具和異形孔等;電解加工多用于加工特形表面和異形孔,可獲得更高的表面質量;超聲加工可加工許多非金屬硬脆材料,尤其是加工異孔、切割等;激光加工主要用于各種金屬、非金屬材料的打孔與切割;電子束加工主要用于打微孔和切縫;離子束加工可對零件表面進行超精密、超微量加工。

蔬菜加工范文第3篇

摘要:隨著我國的制造業領域的不斷發展,機械加工的技術以及工藝的質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并且隨著我國高端的科研產品來對機械設備的制造工藝的基本要求有了提高以后,就需要對機械設備在加工的過程中的誤差進行科學的、有效的降低,從而來保證機械設備的制造質量。本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對機械設備的誤差來進行研究,并且分析出怎樣減少在機械設備加工時的誤差。

關鍵詞:機械設備;加工誤差;精準度

引言

在對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設備加工的精準度能夠直接影響到產品的整體質量,并且在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會出現誤差的原因只有兩種一種是施工的誤差另一種是原始的誤差。人為的誤差在發生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確定性,并且機械設備的原始誤差主要是分散在設備在加工過程中不同的環節。想要獲得高質量的機械設備,就必須要對機械設備的加工誤差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從而來研究出怎樣將覅機械設備加工時產生的誤差的具體措施。

1.機械加工的精準度的重要性

在對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機械設備加工的精準度能夠直接影響到產品后期的使用性能,目前我國的機械設備加工雖然以及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是還是由于人工、技術以及加工的設備等客觀的因素,從而使一些機械設備的產品的加工精準度不能夠達到產品的實際標準以及基本的需求。為了能夠提高我國機械設備加工的全方面的實力,就要對機械設備加工的過程中存在的誤差進行一系列的研究以及分析,從而來制定出能夠控制在加工過程中的出現的誤差的解決方案。在實際的加工過程中能夠根據實際的情況以及原因,來采取相應的處理方案。在通常情況下來說,在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都會采用減少、轉移以及補償的傳統方式來對其進行誤差的減少措施,或者是就地采取減少誤差加工的措施。通過對機械設備的加工誤差進行有效的控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機械設備加工的精準度。

2.機械加工產生誤差的研究

2.1由于工藝體系的整合從而產生誤差

在機械設備長時間使用的過程中,機械設備的零件很容易受到磨損以及破壞,從而能夠影響到整體機械加工的精準度。一方面就是主軸回轉中產生的誤差,在機械設備加工的情況下主軸是零件配件的基本,一旦由于磨損而導致了主軸的標準出現了誤差以后,就會嚴重的影響到機械加工的整體質量;另一方面就是由于導軌產生的誤差,在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導軌主要是能夠控制零件的位置變化的,在零件位置變化的過程中能夠對原材料進行施工的處理。并且在機械設備的導軌生產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誤差,在安裝導軌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誤差,這些誤差都能夠嚴重影響到整體零件的加工精準度。

2.2由于內應力產生的誤差

內應力指的是在原材料進行加工中,沒有處理之前存在于原材料內部里的應力。在原材料進行加工的過程當中,由于外部的設備會給零件添加一個重力,并且這個時候零部件會產生產生相對應的內應力,并且在應力的變化下,機械設備的零部件會處于一種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并且內應力在傳遞變化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導致零部件彎曲或者是變形,從而能夠使零部件的加工精準度達不到基本的要求。

在機械零件進行加工的過程中,由于內應力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機械零件加工的過程中受熱不均勻所導致的,并且零部件的材料厚度也不一樣,從而會導致機械零部件在加工的過程中,因為受熱不均勻所造成的變形以及產生的誤差。在大部分細長的機械零件加工的過程中,由于在對其進行校直的過程中,零部件的內部會產生相對應的應力,從而會造成了零件的彎曲形態。

3.提高機械加工進度的措施分析

3.1利用科學手段來減少原始的誤差

在對于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機械設備加工的精準度則需要對機械設備在加工開始之前,就要對誤差進行良好的控制。首先就是要保證機械設備在制作過程中的幾何精準度,其實就是將零件固定,并且要根據自身的精準度,還有就是在加工過程中對零件的外力以及內應力的檢測進行準確的把控。通過上述的操作環節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來不斷地提高機械設備在加工過程中的精準度,進而能有效地實現在機械設備加工過程中原始誤差減少的主要目標。

在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當中,這些方法都是比較常見的,并且要在進行加工之前就對可能出現的誤差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并且要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從而能夠合理的控制機械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的精準度。

3.2在加工的過程當中要預防誤差出現

在對機械設備進行加工的過程中,通過對誤差的分析以及研究能夠非常明顯的發現,在加工過程中投入大量的成本能夠對機械設備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加工環節的誤差進行有效的控制,并且能夠通過新的操作工藝以及新的操作技術進行創新研發,來對機床制作過程中的精準度以及機床設備的精準度進行良好的把控,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機床加工時產生的誤差。

在機械加工的過程當中運用預防控制的主要方式有:誤差分組的處理方式、誤差平均法、就地加工法、誤差轉移法,或者是在對其進行加工的過程當中,運用比較先進的工藝,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機械加工時的原始誤差。

3.3對誤差進行補償處理

在機械設備生產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加工的精準度,一般都會采用補償的方式來對誤差進行處理。在實際的操作當中首先就是要對機械進行測量,在獲取了相關的數據之后利用數據來對其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在加工過程中的實際誤差。在找到誤差以后將誤差有關的坐標輸入到軸當中,從而來建立軟件補償。這種操作方式非常的簡單,并且能夠在對誤差進行補償的過程中調整數據的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保證機械加工的整體質量。

誤差補償的主要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誤差補償法一種是誤差抵消法。誤差補償話就是要保留原有的誤差,在原有的基礎上對誤差進行彌補;而誤差抵消吧,這是在原始誤差和加工誤差之間尋找相互關聯的點,并且對重復的誤差進行抵消處理,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施工過程中的精準度。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機械進行加工的過程當中,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加工的精準度,就需要對誤差進行有效的處理,并且要不斷地提高機床制作的精準度以及引進先進的工藝,從而來提高機械加工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金成杰. 基于數控仿真系統的機械加工誤差虛擬測量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08.

[2]富永剛. 淺談機械加工誤差的分析[J]. 山東工業技術,2019(09):43.

作者簡介:洪霞(1989年11月19日),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江蘇南通 職稱:初級 學歷:本科,研究方向: 船舶與海洋工程。

領新(南通)重工有限公司 江蘇省 南通市 226001

蔬菜加工范文第4篇

1 加工品敗壞原因

1.1 微生物因素是敗壞的主要因素

微生物種類繁多, 自然界無處不在。由有害微生物引起的敗壞, 通常表現為生霉、腐爛、軟化、變色、變味等, 會降低加工品品質或喪失食用價值。果蔬原料、加工機械、用具、空氣等, 都有微生物存在, 而且果蔬具有豐富的營養, 極易滋生微生物而引起敗壞。防止此類敗壞, 一方面要做好清潔衛生, 盡量減少微生物基數;另一方面, 在加工過程中將其殺死或抑制。

1.2 化學因素是引起加工品敗壞的重要因素

氧化、還原、分解、合成、溶解等化學反應, 都可以發生加工品敗壞。表現為成品變色、變味、軟化、維生素損失等, 既可以發生在加工品過程中, 也可發生在成品貯藏過程中。

化學變化發生有3個途徑:一是果蔬本身化學成分的改變, 如果膠質的水解、黑蛋白反應等;二是果蔬原料與空氣接觸發生氧化反應, 如單寧氧化、抗壞血酸氧化等;三是果蔬原料與設備、容器等接觸發生化學反應, 表現為腐蝕, 造成變色、變味等不良變化。與微生物引起的敗壞相比, 一般化學變化程度較輕, 可在一定范圍內存在, 不可能完全杜絕, 但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1.3 物理因素

一是光照。加工品經常受到日光照射, 會促進內部成分分解, 引起變化、變味。紫外線能促進抗VC和胡蘿卜素氧化分解。二是溫度。無論是工藝中, 還是貯存期, 長時期高溫均會促進一系列的不良變化。如果膠質的水解、芳香物質的損失、褐變反應等。三是濕度。主要促進在產品貯存過程中的一些不良變化。如干制品的吸濕返潮, 果脯蜜餞的吸濕流湯, 罐頭蓋、壁的銹蝕等都是環境濕度高造成的。

2 加工保藏原理

加工保藏要根據敗壞的原因, 采取相應的保藏措施??偟脑瓌t是:減少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的影響;消滅有害微生物, 或者造成不適于微生物活動的環境條件;加工品制作后與外界隔絕, 不再與空氣、水分以及微生物接觸。

2.1 脫水干燥保藏

水分是微生物生長繁殖和各種生化反應的必要條件, 將果品原料中的水分脫除一部分, 可以造成一種干燥缺水條件, 從而防止微生物的危害和各種生化反應進行, 使產品得以長期保存。

辣椒干制品的含水量一般在15%~20%, 此時微生物處于被迫休眠狀態, 一旦含水量提高, 則又重新活動, 酶恢復活性, 各種生化反應開始進行, 從而發生敗壞。因此, 干制品需要密封保存, 以防止吸濕返潮。

2.2 利用高滲透壓溶液保藏

加入較多的食鹽或糖, 形成較大的滲透壓, 以抑制微生物活動, 酶也可因脫水而失去活性。如腌辣椒、辣椒脯。

2.3 發酵保藏

利用有益微生物發酵的代謝產物來壓抑微生物, 使產品得以長期保存, 防止吸濕返潮。

2.4 殺菌密封保藏

首先將果蔬原料上的微生物殺死, 并破壞酶活性;然后密封保存, 以隔絕空氣和微生物。辣椒罐頭就是這種保藏方法的典型代表。

2.5 速凍保藏

將辣椒葉在-30~-25℃或更低的溫度下迅速冷凍, -18~-15℃下貯存, 微生物大部分被凍死, 少量殘存者也因溫度很低而處于被迫休眠狀態, 代謝基本停止。另外, 未凍結部分的滲透壓很高, 水分和養分都難以利用, 同時, 酶的活性被抑制, 代謝基本停止, 使產品可以長期保藏。

2.6 化學藥劑輔助保藏

在上述加工保藏方法的基礎上, 在有些產品中添加防腐劑或抗氧化劑, 可增強保藏性或增進產品的品質。常用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及其鹽、山梨酸 (花酸) 及其鹽、二氧化碳及亞硫酸鹽、雙乙酸鈉等, 常用的抗氧化劑有抗壞血酸或異VC、二氧化碳和亞硫酸鹽、有機酸、食鹽等。

3 各類辣椒加工品的加工方法

3.1 泡菜辣椒

以新鮮的青辣椒或紅辣椒為原料, 清理雜質后洗凈, 整只辣椒或將辣椒剁碎, 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品 (花椒、茴香、胡椒、生姜、香料、白酒、黃酒等) 、氯化鈣和適量水, 裝入泡菜壇子密封, 進行乳化發酵。在20~25℃溫度下, 7d左右即可制成熟食品。其中, 適當濃度的食鹽、微生物生產的乳酸和多種具有防腐作用的調味品及香料起保藏作用, 并能增進制品的風味。

工藝要點: (1) 泡菜以脆為貴, 一定要加氯化鈣保脆; (2) 壇子要洗凈并用開水消毒且要裝滿, 盡量少留空隙, 保證壇子的密封狀態, 以防好氣性微生物活動; (3) 忌油, 油漂在上面, 被好氣性微生物分解會產生臭味。

3.2 辣椒醬類

辣椒醬類以新鮮的紅辣椒為主要原料, 清理雜質后洗凈, 剁碎或絞碎, 或再磨漿, 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品 (花椒粉、茴香粉、胡椒粉、生姜、香料、豆瓣醬、芝麻等, 或再加入適量食糖、檸檬酸等風味成分) , 入缸、攪拌均勻, 每天攪拌1次, 7~15d即可。

工藝要點: (1) 配料要合適, 保證適口性, 可以參考他人的經驗或自行試驗; (2) 缸和原料要洗凈, 腌制過程中應注意遮蓋, 以免污染; (3) 保證腌制時間, 各種風味的匯合、協調需要一定時間, 也需要一定程度的乳化發酵來增進風味。另外, 還可以用辣椒粉為原料制作辣椒醬。上述腌辣椒、泡菜辣椒、辣椒醬還可以做成罐頭。

3.3 辣椒脯類

辣椒脯類以新鮮辣椒為原料, 去籽后滲入適量的糖, 再經過烘烤而成。利用高濃度糖產生的滲透壓起保藏作用, 色澤紅亮鮮艷, 半透明, 口味甜香微辣, 還可以將辣椒用堿液去皮后再糖制 (琥珀辣椒) , 由于去掉了角質層, 因此口感好。

工藝要點: (1) 原料一定要用亞硫酸鹽護色并用氯化鈣硬化, 以保證色澤鮮艷和質地有韌勁; (2) 滲糖量要足, 烘烤后制品含糖量在60%以上, 以保證外觀飽滿并使產品有保藏性; (3) 烘烤溫度不超過65℃, 以防糖分焦化而影響色澤和風味。

3.4 辣椒精

辣椒精以干辣椒粉為原料, 利用辣椒色素和辣椒堿溶于有機溶劑的性質, 用高濃度酒精為浸體劑將其提出, 并將纖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無機鹽等成分分離, 再把提取液中的酒精蒸餾出去 (回收循環利用) , 使得調色、調味成分被濃縮。產品呈暗紅色濃稠液體, 可作為調味品食用。

工藝要點: (1) 酒精要達到食品級以上和95%以上純度, 以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和浸提效果; (2) 浸提時間在48h以上, 以保證提取率; (3) 浸提液要精細過濾, 以減少雜質; (4) 濃縮后期要控制溫度, 以免焦化。

3.5 辣椒油

辣椒油以干辣椒皮為原料, 適當粉碎, 浸入加熱的食用油中一定時間, 使辣椒中的色素和辣椒堿溶入油內, 得到色紅、味辣的油??勺鳛檎{味品或烹調油。

工藝要點: (1) 辣椒要去掉蒂把和籽, 以免不必要的沾油; (2) 油溫不可太高, 以免破壞色素和辣味。

3.6 辣椒脆片

以新鮮紅辣椒為原料, 滲入適量的糖和食鹽 (或再適量檸檬酸) , 再經過低溫真空油炸脫水。產品酥脆可口, 香甜微辣。

工藝要點: (1) 食鹽用量不宜太大, 以免影響風味。糖、鹽溶液中含糖15%、食鹽2.5%; (2) 真空油炸時真空度不能低于0.08MPa, 油溫控制在80℃; (3) 脫油要盡量徹底, 以免影響風味和口感, 盡量在未破除真空狀態下趁熱離心脫油; (4) 產品要密封包裝, 以免吸濕返潮而影響口感。

3.7 辣椒籽油

辣椒籽油從干辣椒籽中提取辣椒油可采用壓榨法、有機溶劑萃取法和超臨界CO2萃取法。 (1) 壓榨法用普通榨油機榨取。辣椒籽中粗纖維含量高達26%, 壓榨法出油率低。 (2) 有機溶劑萃取法。在用有機溶劑提取時, 辣椒堿混在油中, 降低了油品的質量。一般可采取堿溶法除辣, 辣素溶于Na OH的水溶液, 而油脂不溶, 除辣效果明顯。但必須控制好溫度及Na OH的濃度;否則, 油脂將部分皂化而降低出油率。 (3) 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是一種新型的分離技術, 其工藝簡單, 能耗低, 萃取溶劑無毒, 易回收, 所得產品具有極高的純度。由于超臨界流體CO2具有不可燃性、無毒、化學安定性好、廉價易得等優點, 因此選用CO2作為超臨界流體萃取溶液最理想。

蔬菜加工范文第5篇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進步,機械設備已經成為了我們生產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在各行各業當中發揮著作用。雖然機械設備的種類和形式不同,但是都是由各式各樣的零件構成的,因此機械設備的性能與組成的零件的精度有著很大的聯系,所以提高零件精度是提高機械設備性能的一個有效途徑,這能夠從技術角度延長機械加工行業的生命力?;谏鲜銮闆r,本文對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下的機械加工工藝展開了研究,闡述了提高零件精度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機械加工工藝; 零件; 加工精度; 影響

在零件的外部加工工藝當中,機械加工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機械加工的工藝會直接對加工的零件質量產生深遠的影響,進而對零件組成的產品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只有不斷提高機械加工工藝水平,才能夠提高零件的精度。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就需要提高對于機械加工工藝的理解,能夠從中發現一定的問題,不但提高機械加工工藝水平,而且減少在零件生產環節中的失誤。

一、機械加工工藝中零件精度的影響因素

1.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是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對零件加工精度影響最大的因素之一。一般來說,物理因素對于零件進度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幾何精度,在機械加工零件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幾何精度不準確的情況,那么就會導致最終加工出來的零件出現誤差超出允許范圍的情況。同時當前我國零件加工應用的機械設備大多是組合型設備,即通過多個設備組合生產出最終的零件,因此還需要涉及到零件組合精度的問題,如果一部分零件出現了幾何精度的問題,那么就會導致設備的契合度受到影響,長此以往會導致機械設備出現磨損的情況,導致設備老化,出現一些嚴重的后果。第二方面的影響因素就是工作人員的操作規范性問題,不規范的操作會導致零件加工的精度受到嚴重的影響,如果工作人員在生產過程中不能夠按照要求對機械設備進行操作,那么就會導致最終生產出來的零件精度受到影響。

2.熱變形因素

機械設備在對零件機型打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因此機械設備會很容易受到這些熱量的影響導致變形,變形的設備生產出來的零件就會出現精度的問題。這個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切割零件的刀具在切削的過程中會產生熱量,受到熱量影響的刀具會出現熱變形的情況,為了避免刀具的熱變形給零件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就需要通過冷卻劑、潤滑劑等輔助工具的應用來降低刀具產生的熱量;另一方面,產生的熱量還會導致生產過程中的零件出現變形的情況,這也會導致最終生產出來的零件出現精度的問題,同時機床的結構復雜,很容易產生散熱不均的情況,這種情況之下也會導致零件受到熱變形因素的影響。

3.力變形因素的影響

在進行機械加工的過程中,由于機床、工具、夾具與工件等因素的運轉,機械設備本身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作用力,比如說工件的重力、夾緊力、切削力等多種外力的因素相互作用,就會導致機械系統內部產生疲勞,最終導致加工的零件產生變形作用,出現加工的誤差??傮w來看,外力會對零件加工的精度產生影響,但是不同的外力會對零件精度造成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比如說如果刀桿和外圓車刀的剛度出現差異,那么就會導致剛度差出現,進而導致刀桿出現變形,從而對零件的精度產生影響?;蛘呤钱數毒吆蜋C床的剛度超過加工的工件時,就會導致零件出現變形的情況,這些都是會影響加工零件精度的力變形因素,因此需要引起注意。

二、減少機械加工工藝因素影響的方法

1.優化內部因素

在零件加工工藝當中,機械設備的內部因素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為了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就需要對機械設備的內部因素進行優化。在優化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首先要注意對影響零件加工精度的因素進行分析和記錄,便于在進行設備的維護和保養時提供參考依據。同時為了避免機械設備的因素對零件加工產生影響,需要對存在磨損以及其他故障的工件進行及時的排查,同時如果出現刀具及夾具磨損嚴重的情況,也需要進行及時的更換,從而保障機械設備能夠正常運轉。

2.優化受力因素

為了減輕受力的因素導致的零件出現加工精度出現問題的情況,就需要對機械設備加工零件過程中的各部分工件受力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并且對其進行監控,根據零件的受力狀況來對機械設備進行及時的調整,便于通過采取相關措施來解決受力的問題。

3.優化熱變形因素

為了防止出現由于熱變形而導致的零件加工精度受到影響,就必須要控制零件加工的環境溫度,這個溫度既不能夠太高,也要避免溫度過低,因此在機械加工零件的過程中要注意對周邊環境的監控,既不能夠過高,也不能夠過低,一旦溫度超過了允許范圍,就需要對其進行控制,確保機械設備正常運轉的情況下保障零件加工的溫度。

三、提高機械加工工藝的措施

1.完善加工流程圖

在機械設備進行零件加工的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就是加工流程圖的設計,在進行設計流程圖時,要從多個方面來考慮,從設計之初就要考慮會影響零件精度的各個因素,同時在實際的工作當中,設計人員要根據機械加工的需要來合理安排機械加工的工期,確保在按時完成生產規劃時,能夠保障產品質量。

2.提高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

在進行機械設別的加工環節中,機械設備的質量會對加工零件的精度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零件精度,就需要選用高效的加工設備。當前我國在相關的機械設備制造技術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要積極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加大研發力度,努力開發出適合我國機械加工模式的先進機械設備。

四、結語

簡單來說,機械設備的加工工藝會對零件加工的精度產生深遠的影響,從當前我國機械加工的情況來看,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提高零件精度,促進企業經濟利益的獲取。

參考文獻:

[1]張燁.淺談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J]內燃機與配件,2018(02):92-93

[2]李磊.淺談機械加工工藝對零部件精度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6(01):359-360

[3]呂泉,高克.淺析機械加工工藝對加工精度的影響及措施[J]科技與創新,2016(13):124

上一篇:安全生產管理研究下一篇:加工設備研究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