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范文

2023-04-12

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范文第1篇

1. be scared of sb./sth. 恐懼某人/某物

2. go up 上升 , 與rise 同義,與go down 或set 相反

3. make a noise 發出聲響,吵鬧

4. arrive in 到達,表示到達某一城市、國家等大地方時,用介詞in;表示到達某一村莊、車站等小地方時,用介詞at ;到達的地方用副詞表示時,可不用介詞。

5. not„until„直到„„才„„

6. see„doing„停止做某事

7. go cycling 相當于 go to ride a bike ,意思是去騎車。

8. nit sb. on the head 表示“打某人的頭”,表示的“打某人的臉”要用hit sb. in the face 。

9. turn around 轉身

10. fall off 摔下來

11. give sb. a push 推某人一下

12. help sb. do sth. = help sb. with sth. 幫助某人做某事

13. get off 從„„下來,通常指下火車、巴士、輪船、飛機等。

14. think about 思考、想起、想到(某人或某事)

15. all day 一整天

16. one by one 一個接一個地,類似有year by year 一年又一年;day by day 一天又一天。

17. hold on 有兩個意思,一個是“(電話)不掛斷”;一個是“抓緊”。

18. come down 下來

八年級英語第二單元知識點歸納

1. grow into 長成„„

2. pass sb. sh. = pass sth. to sb. 遞給某人某物

3. billions of 數十億的,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 billion等詞前面有具體數字時,其本身用單數形式,直接修飾名詞;表示一個籠統的概念時,這些詞用復數形式,而且常與介詞of連用修飾名詞。

4. 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顧,照料。

5. be full of 滿,充滿=be filled with

6. be made of/from由„„制成,be made of 表示在制成的過程中,原材料沒有發生質的變化;be made from 表示在制成的過程中,原材料發生質的變化。be made by 被(某人)制造;be made in 在(某地)制造

7. carry away 把„„搬(移)走

8. on the tree 在樹上,指的是樹上本身的東西,即長在樹上;in the tree 也表示在樹上,但它所指的是外來的東西,不是樹本身的東西。

9. make „into 把„„制成„„

10. half of „„中的一半,當它所指代的是不可數名詞時,代表單數,如果half of 后邊所接的是可數名詞的復數,那么它所代表的也是復數概念。

11. look like 看起來像

12. use „ to do sth.用„„來做„„,其中to do sth. 表示目的和用途。

13. put „ outside /on /into„把„„放在„„的外邊/上面/里面

14. turn into 變成;turn„into„ 把„„變成„„

八年級英語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

1. play with與„„一起玩;拿„„來玩

2. slow down 慢下來

3. come from = be from 來自

4. all kinds of 各種各樣的 ; different kinds of 不同種類的; a kind of 一種

5. protectsb. /sth. against/ from sth. 保護、保衛某人/某事物不受„„的侵害。

6. go extinct 滅絕

7. stop sb. from doing sth. 阻止某人做某事(在主動語態中from可以省略,在被動語態中from不可以省略)

8. make friends with 與„„交朋友

9. take photos of „給某人照相

10. wake up 醒來

11. have a good day 玩的愉快

12. play a joke on „開某人的玩笑,戲弄某人;have a joke with sb. 與某人一起以某事取笑;make a joke about/of sb./sth. 拿某人(某事)開玩笑

13. stand still 一動不動地站著

14. get out of 除外走動;get out of sth./doing sth.逃避(責任或義務),不做份內的事,(使某人)放棄、停止或戒除(習慣等)

15. be famous / well-known for 以„„著名,以„„聞名; be famous as 著名的„„

16. get married 結婚

二、詞語辨析

1. through ,across穿過

through 指“從里面(中心)穿過”,其含義與in有關,尤指森林、人群等。

across 指“從表面通過”,其含義與on有關

2. nearly , almost 幾乎,差不多

almost 表達的程度比nearly更接近一些。

nearly不能用于修飾否定詞,但可被not修飾。

3. above , over 在„„上方

above 是介詞,表“在„„上方”,“比„„還高”,與below相反。

over 也有“在„„上方”的意思,但是它著重指正上方,或蓋在上面的意思,而above 并不強調在正

八年級英語第四單元知識點歸納

1. look into 研究,調查

2. do an experiment 做一個試驗

3. fill/cover with用„„把„„裝滿/蓋住;fill in 填上

4. upside down 向下翻轉過來

5. right side up 正面朝上

6. turn over 使„„翻轉

7. in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圍外);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圍內)

8. on top of 在頂端

9. take sth. off sth. 使某物離開或脫離(一表面或邊緣);take off (指飛機等)起飛,匆忙離去;take sth. off (從身上)除掉、脫下(衣物等)

10. be ready for 準備

11. take away 取走

12. be surprised 使驚奇

13. a spoonful of 一匙

14. dissolve in 溶化,溶解

15. half full of „一半

16. use up 用光,用完

17. enough to do sth. 足夠„„做某事

二、辨析

1. find , look for , hunt 找

find 強調找的結果,意為“找到”

look for 強調動作過程,“尋找”

hunt, hunt for sb. sth. 意思尋找,尋找某人某物,與look for 同義。

八年級英語第五單元知識點歸納

1. go to...on foot=walk to...:步行去...

2. Of course.=Sure.=Certainly:當然!

3. take a ship:坐輪船

4. a new type of :一種新型的...

5. high-speed trains:高速列車

6. in large numbers:大量的

7. had better+動詞原形:最好...否定:had better not+動原

8. in a hurry:匆忙

9. make presentation:發言;演講

10. glue sth onto...:把某物粘到...上

11. at the front of:在...前面(強調平面空間)in the front of強調立體空間。

12. get+形容詞=be+形容詞:變得...

13. in the future:在將來

14. send sb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把某人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

15. learn about:學習關于...think about:思考;考慮

16. present sth to:向...展示某物 八年級英語第六單元知識點歸納

1. connect to:連接到...

2. hear from sb:收到某人的來信

3. in small groups:在小群體中

4. in a short time:在短時間內

5. thousands of:數以千計的hundreds of:數以百計的

6. answer the phone:接電話

7. right now=at once:立刻;馬上;現在

8. take a message for sb:給某人留口信

9. wait a moment:等一下

10. chat on the Internet:網上聊天

11. millions of:成千上萬的

12. get/buy sth for sb:為某人買某物

13. fail to do sth:做某事失敗

14. feel like doing sth=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八年級英語第七單元知識點歸納

1.be abroad:在國外go abroad:出國

2.pen pal:筆友

3.travel around the world:環游世界

4.four main oceans:四大洋

5.give a report:作報告

6.at the end=finally:最后

7.keep doing sth:一直做某事

8.look up:查找 八年級英語第八單元知識點歸納

1. pick up:撿起

2. clean up:清理

3. finish doing sth:做完某事

4. throw away:扔掉;亂丟

5. reusable bags:可重復使用的袋子

6. give prizes:頒獎

7. leaking toilet:衛生間滲漏

8. make into:制作成

9. worry about:擔心

10. try not to do:試著不要做

11. make the most pollution:造成最大的污染

12. make less pollution:減少污染

13. the next day:第二天

14. take a walk:散步

15. sort into:分類成

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范文第2篇

1、集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有著共同的目標,(2)在行動上相互支持,(3)心理上相互依存,(4)情感上榮辱與共。

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怎樣的? ①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②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3、怎樣理解“團結就是力量”?

①集體的團結能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②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③依靠團結的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是怎樣的? ①在我國,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以集體利益為重,并不排斥個人利益。

③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5、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①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

②在集體生活中,當個人的愿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 ③我們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

6、怎樣為集體添光彩?

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①首先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②更應該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③當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敢于積極維護;④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利益的最高表現。

7、為什么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怎樣維護?

①國家榮譽是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體現。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體現,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②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為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決不能為滿足個人或局部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8、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原因是什么? ①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②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

9、青少年為什么要參與社會生活?

①能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②能提高社會適應能力,③能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10、中學生應怎樣參與社會生活?

①參與社會生活可以采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等。

②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就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就要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

③一方面要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壓力和誘惑,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

11、怎樣認識從眾心理?

①從眾心理對社會和個人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

②一方面從眾心理可以使人們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于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 ③我們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12、為什么要謙讓?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讓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范。

13、謙讓的表現有哪些?

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謙遜、禮貌待人,不唯我獨尊、盛氣凌人;

②謙讓突出地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自覺地為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 ③謙讓還表現在能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不妨主動謙讓。

14、分享的意義: ①把自己的歡樂與人分享,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與人分享,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獲;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與人分享,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

②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15、怎樣助人?

首先要真誠,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①借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②注意自身安全;③注意維護他人自尊。

16、怎樣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怎樣為社會做貢獻?) (1)要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

(2)要積極為社會做貢獻,表現在: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②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③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17、認為大自然美在哪里?

①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②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③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

18、感受大自然之美有何意義?

美麗的大自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19、人與大自然的不和諧之音有哪些?

①自然物種在減少;②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破壞;③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20、導致大自然物種減少的原因是什么?物種的減少會給人們帶來什么影響?

①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害因素;②人為因素,特別是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影響: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必然會危及人類自身。

21、環境問題及危害是什么?

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危害:①威脅生態平衡;②危害人類健康;③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2、如何關愛大自然?(如何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①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②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④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

23、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有什么意義?(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然界的生物?)

保護了生物多樣性等于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就等于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礎,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身。

24、為什么要善待大自然?

①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②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善待我們。

25、怎樣善待大自然?

①善待大自然就要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就要采取積極措施預防和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③就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26、善待大自然的意義?

人類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善待自然就等于善待人類自己。在善待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們會感受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與大自然成為朋友的無限樂趣。

27、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從自身做起美化自然,保護環境?

①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植樹造林;②美化自然,還要保護好自然景觀。

28、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是怎么組成的?

我國已形成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保法律體系。

29、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

①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③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④依靠群眾保護環境。 30、怎樣為保護人類共有的家園做貢獻?(青少年應怎樣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義務,主動為保護環境作貢獻?)

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范文第3篇

1、時間:1949年9月

2、地點:北平。

3、內容: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起了臨時憲法作用。選舉毛澤東為主席;確定國旗、國歌,北平改名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采用公元紀年。會議決議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4、10月1日下午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領導人宣布就職,會議決定以共同綱領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針,任命周恩來為總理兼外交部長。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下P3-4):開辟歷史新紀元。

1、時間: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宣告了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標志。這時候的新中國是一個新民主主義國家,而不是社會主義國家。

2、意義: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偉大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篇章。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三、西藏和平解放(八下P4)

1、時間:1950年昌都戰役,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阿沛·阿旺晉美《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9月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

2、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大團結。 四. 最可愛的人(八下P7-8)

中國人民志愿軍,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衛國,捍衛和平 (1)中國人民志愿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①美國侵略朝鮮,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著中國安全;②美國派太平洋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臺灣,公然干涉中國內政。③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朝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2)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①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②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軍和朝鮮人民的英勇奮斗。

(3)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增強了民族凝聚力,為中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和平環境,提高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證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國時代過去了,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為保衛祖國而抵抗帝國主義者的決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云。①英雄們的主要事跡(見課本。)②為什么稱志愿軍為“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革命樂觀、革命忠誠主義精神。他們不畏艱險,英勇頑強,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

五、土地改革(八下P12-13)

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直接原因:新中國建立后,農民迫切的到土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時間、內容、結果、意義。

1、時間: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2、內容: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這也是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土地仍然是私有的,由地主私有變為農民私有,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剝削)這次土地改革主要在新解放區內進行。

3、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以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六、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八下P18)

(1)背景:新中國成立后,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好水平。但我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仍然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甚至不如印度。(工業水平很低、工業基礎薄弱、工業門類不全,農業生產也很落后)

(2)基本任務: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3)成就:到1957年底,各項經濟指標超額完成。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建成投產,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解放牌載重汽車),中國第一個制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了加強,華北和西北業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4)意義和影響: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5)一五計劃為什么重點發展重工業:①我國工業基礎薄弱。由于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影響,我國現代工業很少,大多進口外國機器,經營加工行業或機械修理行業,國家積貧積弱②新中國成立后面臨著帝國主義的威脅,要提高國家地位,就要發展工業,而重工業是工業的中心環節,只有發展了重工業,我們才能制造現代化的機器,才能鞏固國防,保衛祖國。③只有在發展重工業的基礎上,我們才能顯著提高生產技術,提高勞動效率,才能不斷的增加農業和輕工業的生產,保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七、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八下P20-21)

1、時間: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屆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性質: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確立了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八、農業、手工業合作化運動(八下P23-25)

1、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農業、手工業采用合作化,工商業采用“公私合營”,對資本家占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2.農業合作化的主要目的:引導農民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3、重點:三大改造的意義: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根本目的、完成標志)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1953—1956年當領導人民取得輝煌勝利的重要史實和歷史意義:①完成了三大改造,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真正反映了人民利益。③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5從新中國建立到1956年,我國取得輝煌勝利的根本原因:①新中國的建立,為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各項建設奠定了基礎②黨根據國情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并堅決的執行③人民群眾熱情高漲的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6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十年(1956—1966)歷史主要包含:①有探索。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良好開端②有曲折。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失誤造成嚴重后果,是社會主義建設受到挫折③有發展。主要工業產品都有很大增長,石油工業尤為突出,大慶油田建成,結束了中國洋油時代,實現原油石油產品的完全自給。新興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發展起來。

7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教訓:發展經濟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需要。

九、中共八大、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八下P27-28)

1、1956年召開的八大指出的主要矛盾(見課本)確定的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2、探索失誤:1958年,總路線的制定,黨中央發動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反映了人們迫切要求改變經濟落后現狀的情緒,但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1961年春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3.失誤的原因:中國剛剛從革命戰爭轉向社會主義建設,黨和人民迫切要求改變中國經濟落后局面,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又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

4.建設偉大成就:大慶油田(1960年)、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模范人物:石油工業——王進喜,先進人物——兩彈元勛鄧稼先,縣委書記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

5.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十年(1956——1966),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①生產力獲得解放,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高漲②中國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頂住壓力,戰勝困難③黨及時發現錯誤,及時進行糾正、調整政策(1961年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6.雖然總路線和大躍進是錯誤的,但卻有一點積極意義,就是在剛開始的時候,使廣大干部群眾工作熱情高漲。

7、大躍進的一些表現:工業上大煉鋼鐵,農業上大“放衛星”,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

8、人民公社化的表現: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吃大鍋飯,一起勞動,共產風。

9、人民公社化的影響:人民公社化運動將農民的土地支配權收歸國家,采取集體勞動的形式,搞平均主義,超出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群眾覺悟水平,損害了群眾的利益,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導致生產混亂,生產力下降,嚴重阻礙了農業的發展。

10、大躍進運動的影響: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影響了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1957——1960年人民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帶來的嚴重災難,次要原因是三年嚴重的自然災害)

十、文革(八下P32-33-34)

1、對文化大革命的態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

2、劉少奇案被迫害致死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見民主法制被踐踏到何種程度。文革中的批斗是民主法治遭到破壞的體現。

3、文革的開始:1966五一六通知,鄧小平劉少奇被打為資產階級司令部。過程中的大事件:1967年二月抗爭(二月逆流)、林彪反革命集團的粉碎1971年九一三事件,1976年四五運動,悼念周恩來,為粉碎四人幫奠定了群眾基礎,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幫,文革結束。

4、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見課堂筆記

5、為什么有的圖表顯示文革中1972—1975年我國經濟有較快增長?因為在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以后,周恩來在毛澤東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鄧小平也出來工作,一起整頓恢復各方面的工作,扭轉了經濟的下滑,形式有明顯好轉。

十一、十一屆三中全會(八下P39)

1、時間1978年12月,背景: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奠定了思想基礎

2、全會內容: ①思想路線: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②政治路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 ③組織路線: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

3、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史上的偉大的歷史轉折。他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十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八下P42)

1、1978內容: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展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

2、什么叫大包干:分田分產到戶,自負盈虧。

3、意義: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明確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空前地調動了農民地生產積極性,解放、推動了農村生產力地發展,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②促進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從而使鄉鎮企業發展起來,為農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十三、經濟特區的建立、對外開放局面的形成(八下P43)

1、對外開放第一項重大措施:建立經濟特區

1、1980年建立第一批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開始,引發了第一次沿海開放的高潮,1988年增設海南經濟特區。最早的特區(深圳—一夜崛起之城),最大的特區(海南)

2、對外開放局面的形成: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初步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注意順序)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3、意義:深圳等經濟特區所取得的成績充分證明實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是完全正確的,其成功為進一步擴大開發積累了經驗,它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層面上豐富了我們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4、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引進外資和技術、推動改革,帶動沿海及內地的發展,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突破口,為進一步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

十四、國企改革(八下P45)

1、城市改革重點在于國企改革,始于1985年,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三個方面,①改革經濟體制,把原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發展為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②擴大企業自主權,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③改革分配制度,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后,國企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型企業采取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小型企業采取改組、聯合等多種形式。

2、國企改革的作用: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

3、農村改革,所有制形式沒變,生產關系也沒變,仍然是土地公有制。而城市改革中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體制變成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注意一些圖表顯示1978年以前中國經濟成分只有國有和集體經濟,但1978年以后卻出現了私營、個體、外資等經濟成分,就是因為這次國企體制改革)

4、農村改革+城市改革=對內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目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5.國企改革中的政企分開指的是:企業有生產經營自主權,而不是說企業完全脫離政府,也不是說政府把一部分權力給企業,更不是說政府和企業沒有任何關系。

6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

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改革開放后,發展成為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上海浦東

※十

五、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八下P48)

1、 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提出實行改革開放。針對出現的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

四項基本原則內容: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其核心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搞好改革開放,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如何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間的正確方向?在改革開放的同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1982年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提出)。

3、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②三步走戰略。

4、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鄧小平理論是改革開放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因為第一次系統的回答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問題,指導黨制定了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

5、1992南方談話,背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遇到姓資姓社等問題的困擾,這些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內容: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特區姓社不姓資,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指出不論是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都只是經濟手段,與社會性質無關。)意義:進一步解放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結合下面《春天的故事》第四題)

6、1992年中共十四大(八下P49):①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②高度評價了鄧小平建設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注意和下面的指導思想作區別)。③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 作用意義:是我國加快了建設步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作區別)

7、中共十五大(八下P50)時間:1997年內容:江作了《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通過的黨章規定;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歷史意義: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比較: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確立為指導思想)這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8、鄧小平理論是如何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確立為指導思想的過程)?①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鄧小平關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逐漸形成鄧小平理論。②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③1992年十四大,確立了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④1997年十五大,把鄧小平思想寫入黨章,確立為指導思想,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

9、毛澤東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理論和鄧小平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理論的最根本的共同點在于:實事求是,從國情出發。

10、兩首歌曲的分析:《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

春天的故事:(1)為什么說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這里的“春天”指什么?

1、“春天”是指:改革開放的春天,也就是改革的開始的意思

(2)“有一位 老人”這位“老人”指的是誰?請你用一句話評價這位老人。

2、“老人”指的是:鄧小平同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3)老人在1979年“畫了一個圈”是指什么?

3、“畫了一個圈”是指:在福建、廣東兩省劃出四個經濟特區

(4)歌詞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是指什么?你能說出其中的一些內容嗎?它有何影響?

4、“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是指:南方談話。內容(略)影響:進一步解放人們的思想,實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奠定了基礎,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走進新時代:①“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指的是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新中國,人民當家做主。 ②“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指的是鄧小平同志提出偉大的改革開放決策,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國家走向富強。

③“繼往開來的領路人”:指的是新時期的領導人,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總書記。

④“高舉旗幟開創未來”里的旗幟指的是: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

十六、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八下P56)

1、在籌建新中國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是新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民族關系:相互依存,不可分離。民族分布:大雜聚、小聚居。內蒙古自治區是唯一一個在建國以前便建立的。西藏自治區是1965年最后建立的。

2、定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少數民族在本民族聚居區建立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管理本民族地區事務的制度。(全國已建立五個省級民族自治區)

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意義:對祖國統

一、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地區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十七、一國兩制(八下P60)

1、提出者:鄧小平

2、含義:“一國兩制”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科學構想,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我們國家的主體部分堅持社會主義,香港、澳門和臺灣作為特別行政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

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范文第4篇

1.通過與學生交流《課程綱要》,了解本學期英語習的課程內容、課程目標以及課程評價。

2.通過了解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教學重點:

了解本學期學習內容和評價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分享《課程綱要》明確學習目標。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明確主題。

同學們,大家的寒假作業寫完成得非常認真,值得表揚。假期里老師也寫了份作業,它的名字叫做《課程綱要》。它就像一張地圖,告訴我們這學期的英語課要學習什么內容,什么時間完成這些內容,以及到期末我們會有什么樣的進步。

二、了解學習內容、明確學習目標。

(一)了解一冊書有10個單元,及每單元內容的主題。 這學期的英語課,將由八年級下冊這本書陪伴我們共同度過。這本書有10個單元。如果把這本英語書比作一棵樹,

1 10個單元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棵知識樹。我們大概要用

四、五個月的時間學習完這些內容。

(播放課件)

(二)讓學生了解10個單元題目及課時安排

(三)了解課程目標

1.通過聽說讀寫等途徑,學生能聽說認讀對本冊書所提供的重要詞匯,能在具體點語言環境下理解詞匯用法,2/3的學生能靈活使用本冊的重點詞匯。

2.大部分學生能夠聽懂本冊書所涉及的聽力部分的內容并完成相應的聽力任務。全體學生能聽說認讀書后提供的聽力材料的內容。2/3的學生能熟讀聽力材料內容,1/3的學生能背誦聽力材料的內容。

3.所有學生能閱讀理解本冊書所提供的語言材料,2/3的學生能根據語言材料完成閱讀任務并理解閱讀材料中的語言結構。

4.所有學生能理解本書中所有話題的目標語言并使用目標語言進行簡單的對話。2/3的學生能根據教師所提供的情景用所學的目標語言自由對話。

5.所有學生能使用本書中的話題目標用語筆頭簡單描述。2/3的學生能用目標語言描述較為復雜的場景。1/3學生能熟練描述話題場景,寫出70字左右的短文。

三、交流評價方法,促進學習信心

(一)過程性評價:

1、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評價

2、作業評價

3、課堂合作交流評價

5、其他評價

(二)達標性評價及單元過關測試

1、單元過關測試,

2、期中考試、各次月考

3、期末考試

八年級英語下冊知識范文第5篇

1雜亂;不整潔 n_________

2. 雜務;乏味無聊的工作n_____

3. 浪費;垃圾n浪費;濫用v_______

4.掃;打掃 v__________ 5頻繁;反復_________

6. 垃圾;廢棄物 n__________

7. 折疊;對折 v_______

8. 地板 n_________

9. 給;遞;走過;通過 v_______

10. 鄰居 n___________

11.一..就..;盡快_____

12. 也不 adv________

13. 扔;擲 v_______

14.借給;借出 v_______

15. 落下;掉下 v_______

16. 精神壓力;心理負擔 n____

17. 倒垃圾__________

18. 不合理的;不公正的 adj______

19. 目的是;為了_________

20. 厭惡;討厭v________

21. 借;借用 v________

22. 依靠;信賴 v_______

23. 手指 n__________

24.而且;加之; adv________

25. 點心;小吃;快餐 n_____

26.依靠;信賴______

27. 因為;既然conj

從..以后;自..以來prep conj adv_______________

28.獨立n________

29.公正性;合理性 n_____

30. 發展;壯大 v________

31. 合理的;公正的 adj_______

32.照顧;處理________

33.有病;不舒服 adj________

34. 提供;供應 v______

35.獨立的;自主的 adj________

36. 襯衫 n_________

37. 與.同時;當.的時候;然而

上一篇:八年級下冊英語知識下一篇:初中生英語如何提高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