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聯合分析研究文獻綜述范文

2023-09-30

聯合分析研究文獻綜述范文第1篇

關鍵詞:商業銀行 薪酬體系 薪酬改革

我國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研究——文獻綜述

我國商業銀行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比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第二類是股份制商業銀行。例如中國光大銀行、中信實業銀行、招商銀行等。第三類是城市合作銀行。是在原城市信用合作社清產核資的基礎上,吸引地方財政,企業地方入股組建而成的。自從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的全球化,外資銀行大量涌入,2006年底,我國銀行業全面開放,外資銀行也隨之全面進入。(陳焰,2006)銀行核心競爭資源的開發重點已由物質資源轉向人力資源,人才已經真正成為銀行的戰略性資源,對于銀行競爭的影響愈加突顯。國有銀行與國際大銀行以及國內股份制銀行的競爭不僅僅是客戶的競爭,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競爭,如何打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環境,樹立競爭優勢,良好的薪酬體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廖若宇,2009)而薪酬體系從狹義上看,就是薪酬等級制度,即根據內部一致性原則,按勞動的復雜程度、繁重程度、責任大小等勞動因素劃分薪酬等級并支付薪酬標準的薪酬制度。薪酬等級的劃分,可以反映勞動者之間的勞動質量差異。(李永周,2013)

目前我國學術界關于我國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的研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大多學者的研究都是在分塊研究的框架下進行,即針對我國商業銀行中的某個階層進行研究與分析。比如廖若宇在對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優化研究中,通過對中外銀行在薪酬體系方面的比較,借鑒國外銀行在薪酬體系設計方面的成熟經驗,來探索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能夠實現的優化措施。他主要側重于薪酬體系原則中薪酬設計內在公平性與外在公平性。(廖若宇,2011)還有胡曄和黃勛敬通過國內上市銀行薪酬制度和國有商業銀行薪酬制度的比較中,發現國內上市銀行薪酬體系比較注重薪酬的激勵作用,員工薪酬水平的高低與業績的好壞有因果關系。還初步建立了“以崗定薪”、“崗變薪變”的崗位工資制。他們薪酬體系的制定更為靈活、更好的體現了“效率優先”原則。這正是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設計中所欠缺的。因此胡曄和黃勛敬兩位學者提出國有商業銀行薪酬制度改革必須與認識制度改革配套進行,構建以業績為導向的考評指標體系,改革現行的工資總額分配體系的建議。(胡曄、黃勛敬,2006)還有趙花對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的研究中,發現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缺乏長期激勵機制、缺乏內部公平性、缺乏外部競爭性的問題,從而提出建立有效的長期激勵機制、完善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動態的薪酬體系管理機制的解決措施。(趙花,2013)而童忠民在對城市商業銀行薪酬激勵方案的設計思路研究中,提出了城市商業銀行全面薪酬激勵方案內容的“同心圓”體系模型,把薪酬策略分為經濟性薪酬和非經濟性薪酬,進而建立經濟性薪酬體系和非經濟性薪酬體系,以經濟性薪酬激勵制度為基礎,以非經濟性薪酬激勵制度為保障,實現直接激勵與間接激勵,更好的培養員工的忠誠度與滿意度。(童忠民,2014)曹海萍在對城市商業銀行薪酬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中,發現某城市商業銀行主要存在對銀行主要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激勵不足和福利被忽視的問題。從而提出,對不同類別的員工采用不同的薪酬激勵方式,對關鍵性人才要重點獎勵,提高福利待遇的意見。(曹海萍,2006) 梁寧在對股份制商業銀行薪酬戰略的現狀與對策研究中,發現大多數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薪酬體系結構中對高級管理人員實行年薪制,主要是年薪與福利、股權等其他長期薪酬激勵形式相結合。而對于普通分支行員工普遍實行等級工資制。包括等級工資、績效工資和特殊職位津貼等構成。研究表明股份制商業銀行薪酬總體水平比國有商業銀行的薪酬總體水平高。但股份制銀行薪酬體系存在高管與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大,高管薪酬缺乏透明度的問題。因此,梁寧提出提高高管薪酬透明度,合理規范高管薪酬的建議。(梁寧,2013)然而只有少部分學者從全局的觀念出發研究我國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的現狀、存在問題、解決措施。比如王蓉在研究我國商業銀行薪酬管理現狀、問題與改革中,闡明了我國各商業銀行薪酬體系主要由基本薪酬、績效薪酬、福利性收入等方面構成。而股票期權、虛擬股票及員工持股計劃等形式的中長期激勵相對欠缺??傮w來看,商業銀行薪酬仍以短期為主,結構比較單一。因此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股票期權、虛擬股票及員工持股計劃等形式建立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王蓉,2012)而邢翠鑫主要是通過對我國商業銀行薪酬制度的研究,發現我國商業銀行薪酬制度存在薪酬水平與外資銀行相比偏低、薪酬結構不合理、薪酬分配不利于調動青年員工的積極性、福利沒有起到激勵作用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作者提出提高薪酬水平、優化薪酬結構、調整薪酬分配、改進福利政策的措施。(邢翠鑫,2012)針對我國商業銀行激勵約束機制的具體建議。李富國和楊智斌指出, 我國商業銀行高層管理者的報酬整體水平偏低, 加之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制階段, 資本市場不很發達, 外部約束機制的運行條件也還不成熟, 不能發揮有效的監督約束作用。因此, 應制定合理的報酬激勵方案, 提高對銀行高層管理者的經濟激勵, 并在報酬合約中提高長期激勵的比重, 強化其經營行為的長期化。(富國和楊智斌,2004)周素彥則認為,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存在著激勵約束雙重不足的問題, 應當在薪酬體系的科學設計和互相協調中降低控制權收益在銀行高級管理人員收入中的比例, 加強制度建設變銀行員工的不可執行合約為可執行合約來改善激勵約束狀況。(周素彥,2004)

綜上所述我國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確實存在著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向重點改革。首先是薪酬體系的設計需以人為本,從員工的需求出發。其次是制定合理的薪酬結構體系,避免高管與普通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過大。再次是制定合理的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最后是高管人員薪酬信息需公開透明。包括員工的基本工資、各種獎金以及額外福利等細節,推進內部信息交流和公共信息發布平臺的建設, 才能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陳焰,趙祥. 淺析商業銀行薪酬機制[J]. 環渤海經濟瞭望,2006,04:20-22.

[2]廖若宇. 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現狀分析[J].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S1:140-142. [3]李永周 薪酬管理[M]. 41-42 [4]廖若宇. 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優化研究[J]. 知識經濟,2011,21:58+65. [5]胡曄,黃勛敬. 國內上市銀行薪酬制度對國有商業銀行的啟示[J]. 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06,05:31-36. [6]趙花.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薪酬體系研究[J]. 經濟師,2013,02:200-201.

聯合分析研究文獻綜述范文第2篇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對近年發表在各學術期刊上的數篇關于大學生消費觀念與消費行為研究的學術論文進行梳理和分析。從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角度出發概括了這段時期大學生消費觀念研究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并且歸納總結大學生消費的觀念與消費行為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指出已有研究在理論、方法、研究對象和范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學術論文;綜述

一、研究概況

1. 基于消費心理的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

從消費心理研究消費行為重點分析消費者的心理過程, 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價值系統(Value System)。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價值觀在消費者行為學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眾多專家和學者的認可。例如,美國消費者行為學家亨利·阿塞爾(Henry Assael)認為一個社會的價值觀會影響其成員的購買和消費模式[1]。從消費心理和價值層面研究大學生消費行為的代表性研究有:澳門學者吳紹宏對大學生消費心理、行為和模式的研究,臺灣學者許家銘對大學生消費決策型態與價值觀關系的研究、梁伊杰對臺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閑運動消費行為的研究、羅博銘對大學生綠色消費品消費行為的研究、任麗美對大學生生活型態差異對移動電話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等,大陸學者朱麗葉對大學生感性消費和理性消費傾向的研究、楊傳忠對當代大學生消費觀的研究、宋紹成關于大眾傳播對大學生價值觀影響研究、李光南等對大學生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為模式的研究以及劉世雄對大學生消費存在聚群現象的研究[2]。以上研究的共同特征都是把研究重心放在消費者本身的消費決策的心理過程上,而產品只是參與研究的一個工具。

2. 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

這類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學生對不同商品的功能屬性的偏好以及購買使用習慣等。在研究方法上,這類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揭示大學生消費行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為主[3]。例如,西方學者埃斯科菲( Escoffery Cam) 和米勒(Miner Kathleen R)對大學生上網獲取信息的消費行為作了實證研究,得出了上網消費行為的差異與迷戀上網程度的差異之間存在緊密聯系的結論[4]。陳新光(ChenXinguang)、李小明(Li Xiaoming)、斯坦頓( Stanton Bonita)等學者研究了大學生的吸煙消費行為和心理,發現了大學生吸煙具有被動性、從眾性和虛榮心等特征[5] ,黃小波、李一玉等實證研究了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發現體育消費具有齒輪效應,喜歡運動的人會越來越喜歡[6] ,霍力、杜文廣實證研究了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發現大學生旅游消費具有較大情緒化特征[7],弓太生等實證研究了大學生鞋類產品的消費行為,發現大學生的鞋類消費具有追求時尚性特征[8]。以上研究管都從特定產品(服務)出發研究了大學生消費行為和心理特征。選擇特定商品研究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優點是研究結論貼近市場、實踐性強。本文試圖吸收上述兩方面理論的優點,將大學生消費心理和特定商品結合起來分析湖南省高校大學生消費現狀和特點。

3.消費心理和觀念的研究

以消費結構為專題研究的研究基本上是以心理學為背景進行的,或者為商業市場服務而展開,基調卻基本一致,總體認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是不成熟的。徐蘭賓認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不穩,個性化、感性化特點明顯;左新榮等認為還存在攀比心理、放任心理、虛榮心理、郁悶心理,而余展洪認為大學生的儲蓄觀念薄弱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注: “ 財商”一詞由羅伯特·清崎提出“ 財商與你掙多少沒有關系,它是測量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閆纓概括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為“ 趨同心理”,即大學生生活的社會化,使得他們的消費心理在社會環境和社會群體的影響和壓力下產生著相互的影響,并呈現出趨同現象。這種趨同現象,使得大學生們搭上宿舍、朋友、老鄉的班車不停地“ 消費”著,在趨同心理影響下的消費行為,帶來的問題是大學生的消費除滿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外,有的大學生忽視經濟能力,在超出基本需要的前提下進行消費,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大學生的消費心理是大學生消費的原動力,不同的學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加以解釋和研究。心理學可以采取試驗的方式考查大學生消費的心理動機,社會學可以研究外界社會環境在塑造大學生消費心理的作用,教育學可以通過教導灌輸的方式來

二、分析與思考

我國關于大學生消費的研究是在90 年代后半期興起的,從各個學科角度對這一對象進行研究,在調查實踐和理論上取得了相當有價值的成果,給后人留下了厚重的基礎。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

( 一)理論深度不夠

在已有的研究中,80.5% 是建立在實證研究基礎上,并且多半是進行一次簡單的數據收集,或者描述性研究,而在更加深一層次的理論探討還很缺乏,調查后達到的結果總是給人以“ 相似”、“ 千篇一律”的感覺,人們似乎可以在一開始了解到要研究的對象時就知道結論是什么了,于是每次研究的特殊性和個性消失了;雖然有19.5% 是以理論為主的非實證研究,但是經過查詢后,這些研究基本上是教條式的論述??偟目磥?,大學生消費研究較多停留在經驗性的表面研究,理論挖掘比較少,探討深層的文化理論因素更是幾乎沒有。

( 二)研究方法缺乏綜合性、多樣性

從研究方法實施來看,多是采取概率抽樣對大學生消費者個體進行選取,這樣雖然可以獲得較多大學生消費的基本情況,但是所采取的統計方法多是描述分析以及雙變量相關分析上,或者比較膚淺,或者與理論隔離;另一方面,已有研究中幾乎沒有詳細的個案分析,于是可能會存在探討的變量有錯位,或者不完整。因此,已有的大學生消費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對于探討大學生消費的真實情況的可信度不高。

( 三)研究領域的延展性

通過文獻回顧,知道已有研究已經從各個方面對大學生消費情況進行較為全面的分析,但是,從文獻研究內容的分布比例看出,多是對大學生消費的綜合考慮,而對大學生消費的情況的具體研究不足,可以從幾個方面加以考慮。第一,大學生消費文化。大學生消費者是社會的特殊消費群體,但是同其他群體一樣也要受到傳統和現代文化、家庭和社會風俗的影響,甚至在其審美觀上當然也是后天形成了,因此,從文化上考慮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研究;第二,研究領域可擴展性。已有研究的主題過于老成,多是重復同一問題進行沒有新意的 反復討論,雖然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到與時俱進的影子,如對網絡和信息消費的研究近兩年來已有出現,但是無論從深度和廣度上來說還是遠遠不夠,如具體到短信消費,數碼產品購買等消費行為卻還是沒有出現。另外,已有研究都是只看到大學生消費的現狀和其他因素對其影響,對于大學生群體消費特征的形成對社會以及環境的影響卻被大多數研究所忽視,這是值得拓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參考文獻:

1 何結南、陸漢文:90 年代大學生消費研究述評《. 青年研究》,199(9 4). 2 李慧英等:大學生的消費———談艱苦奮斗引導《. 沈陽醫學院學報》,199(7 11). 3 劉志偉: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特點及企業營銷策略《. 商業研究》,200(2 2). 4 盧思錚、何耐銘: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分析與引導《.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3 1). 5 彭慧蓉、鐘漲寶:大學生消費方式的現代性與后現代性分析《. 經濟師》,200(4 7) 6 彭錦霞:大學生消費狀況分析《. 湖南商學院學報》,200(4 5)

聯合分析研究文獻綜述范文第3篇

消除貧困和實現共同繁榮一直是世界的理想。自1986年開始扶貧開發以來, 中國經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盡管如此, 仍有一些偏遠地區, 山區生活水平低, 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沒有明顯變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以前的扶貧方式比較廣泛, 沒有采取有效措施。2013年11月3日, 湖南湘西提出“扶貧要切實可行, 地方條件”“扶貧”。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于2014年年初將建立精準扶貧機制提上政府工作日程。

所謂“精準扶貧”就是針對不同的貧困環境、不同的貧困戶狀況, 采用科學有效的程序對貧困的識別、幫扶和管理都做到精確的治貧方式。扶貧方式要從粗放式轉變為瞄準式, “點對點”的開展扶貧扶貧, 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由上而下、由宏而微的, 從鄉到村, 從村到戶, 建立起一整套的扶貧管理辦法。目前國內關于精準扶貧的研究理論逐漸成形, 其中關注較多的主要集中在扶貧中存在的問題, 扶貧對象的選擇以及扶貧的方式方法三個方面。為此本文對這些研究進行了歸納, 并從對相關文獻的歸納總結中挖掘出可供后續深入研究的領域。

2 扶貧中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 中國在全縣實施扶貧為單位, 扶貧資金只注重貧困縣, 因而導致扶貧資金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也增加了扶貧資金的挪用風險, 許多真正的窮人被排除在外, 缺乏有效的支持。2006年王春華通過對個別貧困縣的調研, 指出我國扶貧攻堅的反貧困資金外泄風險嚴重惡化是我國扶貧攻堅工作最主要的問題;不一致的項目選擇和扶貧目標, 貧困難以獲得財政支持幫助窮人;商業性農業銀行實施扶貧資金的行為需要存在嚴重的矛盾。丁昭 (2014) 將共同基金納入代理機構的貧困率和貸款利率進行四川省的實證分析。從制度角度來看, 共同基金對貧困戶提供的貸款利率并不高,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貧困的本質不僅體現在經濟水平, 在一點程度上也與能力的缺乏有關。對于貧困的檢測體系, 雖然一些地方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貧困檢測體系,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仍有諸多問題無法解決, 要實現精準幫扶, 相關的正向激勵舉措仍需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探索。

3 扶貧對象的選擇

扶貧人口的選擇是精準扶貧的關鍵。如何區分真正的貧困人口和幫助真正的貧困人口, 篩選是實現貧困人口多樣化的關鍵所在。只有確定貧困人口, 扶貧工作才能繼續下去。

目前, 者關于扶貧對象選擇問題的研究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 得出了很多不同的結論, 如2014年羅江月通過文獻的總結梳理, 將扶貧對象選擇方法總結個人需求法、指標選擇法、自我判斷法和基于社區的瞄準4種方法, 并對的國外扶貧學者進行了分析反思。鄧維杰 (2013) 結合了貧困村自身的發展目標及其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生態環境, 對貧困村進行了分類, 并據此提出了“貧困村分類指標得分法”。按照這種分類方法, 將貧困村按照其資源分為可利用資源村, 不可利用資源村和無資源村三種情況, 使得扶貧工作中對于貧困群體的選擇可以更加的精準, 也提高了扶貧工作的精確性。朱晶 (2010) 通過價格變化對貧困人口的結構性差異進行分析, 分析了貧困測量對貧困影響的不同調整方法與貧困認識差異。通過Logistic模型對貧困進行測度, 相比OLS模型, Logistic模型在能選擇到合適的概率切割點的情況下, 預測的準確率可達70%以上。但無論是理論分析, 還是模型實證, 這些研究都沒能將農民的具體需求和主觀能動性納入分析框架, 因此。這些理論在實際應用中是否可行仍需進一步加強實踐的檢驗。

4 扶貧的方式方法

扶貧的途徑和手段千差萬別, 關鍵在于解決貧困人口的準確識別和相關機制的建設。找到目標, 實現突破, 合理的政策, 實現目標。2004年汪三貴等人提出, 除了要繼續加強扶貧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外, 還應該增加社會服務領域投資, 以解決貧困人口教育成本和醫療成本過高的問題。郭培霞 (2007) 提出扶貧攻堅的方法要考慮其可操作性和科學性, 應該融合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文和地理環境特征, 重新選擇扶貧的對象, 對少數民族地區扶貧對象選擇“瞄而不準”問題進行解決。全丞相 (2015) 提出實現產業扶貧的基本思路, 認為應該從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針、對貧困農民的產業技能培訓和科學的產業扶貧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等方面出發。

5 研究展望

隨著我國精準扶貧研究的不斷深入, 指導且應用實踐的相關研究將成為主流。目前中國的研究尚處于理論層面, 沒有得到有效的實踐來證實理論的有效性, 貧困目標識別仍然是精準貧困的焦點, 資本流動和資本的有效管理也將成為后續研究的焦點。本文總結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5.1“精準扶貧”的意義解讀

準確的扶貧不是村干部向貧困家庭捐款的所謂幫助。精準的內涵更是要準確的了解農民的項目, 農民是否有較強的投資意愿, 農民的項目是否值得投資等等。準確性不僅僅是體現在資本的投入, 更是思想的輸入。讓一些貧困家庭放棄“依靠別人”的觀念, 是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扶貧方式。如何做到“授人以漁”才是后續精準扶貧的重中之重。

5.2 扶貧對象的識別

首先, 扶貧對象的識別要設立一個標準, 其判斷標準是不是有效。其中在扶貧對象的識別要采取廣泛的農民的參與制度, 如何建立合理有效公平的參與制度是個值得探索的問題。還有就是如何解決鄉村干部中優厚親屬, 委托代理等問題, 淘汰真正需要的扶貧對象。

5.3 精準幫扶的措施

貧困的原因有很多,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原因導致貧困, 如何采取個性化的幫扶?是要增加民眾的參與度?還是引入大學志愿者的形式?還有就是在扶貧的資金投放中, 資金的運用如何有效管理, 確保資金為貧困者所使用。

5.4 貧困的進退制度

在我國, 貧困的帽子實際上意味著更多的資源投入以及更為優惠的政策環境。也正因如此, 貧困戶似乎成了福利的代名詞, 這也造成了我國很多貧困縣、貧困戶不愿脫帽的尷尬處境。因此, 精準扶貧應當要加大力度建立進退有序的管理制度, 需定期對扶貧對象進行監測。目前關于監測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以及如何制定工作機制等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摘要:精準扶貧是新時期中央扶貧工作的新模式。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 精準扶貧存在的問題、目標客體以及新的途徑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視。本文試圖從目前關于精準扶貧的文獻綜述中總結和梳理, 為精準扶貧的后續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精準扶貧,扶貧開發,文獻綜述

參考文獻

[1] 王春華, 王日旭.農村扶貧資金項目目標瞄準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J].農村經濟, 2006 (3) .

[2] 鄧維杰.精準扶貧的難點、對策與路徑選擇[J].農村經濟, 2014 (6) .

[3] 邢成舉, 李小云.精英俘獲與財政扶貧項目目標偏離的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 2013 (9) .

[4] 汪三貴, Albert Park.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估計與瞄準問題[J].貴州社會科學, 2010 (2) .

[5] 羅江月, 唐麗霞.扶貧瞄準方法與反思的國際研究成果[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4 (4) .

聯合分析研究文獻綜述范文第4篇

一、少數民族織錦技藝研究概述

繼三大名錦研究之后, 少數民族織錦開始得到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并對其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其中, 由趙屹、田園編著的《中國民俗文化叢書——織錦》中, 對織錦有一個較為詳細的闡述, 包括織錦材料的歷史發展、各少數民族織錦及織造工具、藝術特征等內容的詳細闡述。但是, 在瑤族織錦這一部分的闡述, 相對土家西蘭卡普、苗錦、黎錦的制作工藝來說闡述略微簡單。只大體介紹了瑤族最具代表的織錦“八寶被”以及瑤錦的藝術特征并未涉及瑤族織錦技藝。汪為義、田順新、田大年著的《湖湘織錦》中, 重點介紹了湖南境內的土家族、苗族、侗族和瑤族四個少數民族民間織錦及織花帶的地域分布與歷史淵源以及它們的圖案風格、工藝特色及傳承與發展等狀況。其中, 在書的瑤族織錦部分, 對瑤族織錦技藝, 織花帶、織錦文化內涵以及整體的形態有一個比較詳細直觀的介紹。王秀霞撰寫的《云南少數民族織錦及其織造技藝的挖掘》, 以云南少數民族織錦為研究對象, 歸納、總結了阿昌族、景頗族、傣族三類織錦的紋樣、圖案及其文化內涵, 分析其織物結構與形成原理等, 研究了織錦的織造技藝, 對少數民族織錦起到傳承與保護的作用。

二、瑤族織錦技藝研究概述

趙盤保、尹亮發表的《瑤族織錦:亟待保護和開發的民族工藝》, 把織錦引入人們的視野, 把織錦的傳承與保護上升到了理論的高度, 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聶郁琴撰寫《紅瑤織錦工藝文化研究——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小寨村為例》一文, 從紅瑤織錦傳統藝術入手, 深入分析工藝背后的文化變遷及其獨特的傳承模式, 闡述了紅瑤織錦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涵, 并對其現狀進行了分析, 對于今后的傳承與保護工作進行了一些探討。玉時階的《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傳承與發展》一文中, 對瑤族的民間紡織工藝做了簡要論述。玉時階發表的《也談瑤族民間工藝》中寫到瑤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與經驗, 創造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間工藝品。對瑤族的織錦與挑花、刺繡、蠟染進行了詳細的概括。為了解瑤族整體的紡織品種狀況有一個大致了解。陳劍、楊頤珠、李書香、李明月發表的《湖南瑤族織錦技藝的現狀與思考》一文中, 對瑤族織錦技藝的地域分布、工藝特色、生存現狀及保護等方面的情況進行了綜合闡述。集中介紹了分布在湘南江華、江永等地的瑤族織錦工藝, 是至今仍保留的經線起花工藝, 是唯一從正面織造的少數民族織錦。其中被面、花帶、背帶、口水兜、頭帕等紡織品在現代生活中仍然備受歡迎。皮珊珊發表的《解析湖南江永瑤族織錦紋樣的構成藝術與工藝制作流程》, 對湖南江永瑤族織錦豐富的圖案樣式、色彩構成、獨特的手工技藝進行分析, 介紹了織錦工藝的制作流程。廖宸發表的《平地瑤錦帶圖案藝術解讀》中, 從藝術和美學的角度對平地瑤織錦中錦帶的用色規律以及布線方式、部分圖案寓意、用途作了闡述。徐昕發表的《廣西富川瑤族花帶的織作及審美》中, 詳細介紹了瑤錦之一花帶的布線方式、織花步驟, 并且有詳細的步驟分解圖和挑線壓線規律表, 為學習制作錦帶提供了很大幫助。

三、現狀及發展分析

近年來, 許多學者開始意識到保護與傳承織錦技藝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織錦圖案品種繁多、制作工藝流程復雜、手藝人的消失, 給研究帶來很多困難。大多都還只是停留在文獻的考證以及文化內涵的研究上, 缺乏田野調查的真實詳細記錄。面對現有問題, 我們應深入到手工藝人的家中, 參與制作織錦工藝的每一道工序, 進行記錄。與已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對比、補充。不僅對織錦的工藝流程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發現平地瑤織錦技藝的變遷與該支系的生活習俗、歷史文化等社會因素, 以及該地區的地理生態環境都有著密切聯系。所以, 在民族傳統文化不斷受到重視的今天, 我們有必要對瑤族支系下的織錦技藝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為后人對織錦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一份貢獻。

摘要:平地瑤織錦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而且又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 織錦技藝瀕臨消失, 手工藝人消失。因此, 瑤族織錦技藝的保護和傳承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許多織錦技藝逐漸走向滅亡。早期有關平地瑤織錦技藝的專業書籍與資料很少, 很難找到介紹平地瑤族織錦的系統資料。為了更好的了解平地瑤織錦織造技藝、傳承與發展的現狀, 本文試圖對瑤族織錦技藝進行梳理, 增進大家對廣西平地瑤織錦技藝的認識與了解。

關鍵詞:平地瑤,織錦技藝

參考文獻

[1] 趙屹, 田園.中國民俗文化叢書——織錦.[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1.

[2] 汪為義, 田順新, 田大年.湖湘織錦.[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2008.

[3] 王秀霞, 云南少數民族織錦及其織造技藝的挖掘.[D].蘇州:蘇州大學, 2012.

[4] 趙盤保, 尹亮.瑤族織錦:亟待保護和開發的民族工藝.[J].民族論壇, 2005, 12.

[5] 聶郁琴, 紅瑤織錦工藝文化研究——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小寨村為例.[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 2013.

[6] 玉時階.瑤族傳統服飾工藝的傳承與發展.[J].廣西民族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 01.

[7] 玉時階.也談瑤族民間工藝.[J].民族藝術, 1991, 01.

[8] 陳劍, 楊頤珠, 李書香, 李明月.湖南瑤族織錦技藝的現狀與思考.[J].藝術生活, 2016, 02.

[9] 皮珊珊.解析湖南江永瑤族織錦紋樣的構成藝術與工藝制作流程.[J].現代裝飾 (理論) , 2014, 01.

[10] 廖宸.平地瑤錦帶圖案藝術解讀.[J].美術界.2016, 08.

聯合分析研究文獻綜述范文第5篇

1國內對教科書插圖的研究

1.1 國內對教科書插圖作用的研究

曾天山在《國外關于教科書插圖研究的述評》一文中通過對國外學者研究的分析得出教科書插圖在豐富教科書的內涵、提高教科書的質量、增強教育效果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宋振韶在《教科書插圖的認知心理學研究》中認為科書中插圖的作用有:直觀作用:插圖能使微觀、抽象、復雜內容變得更具體,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實驗指導作用,概括性作用,系統化作用,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各知識要點,掌握各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使所學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知識網絡。激勵作用,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激勵學生的的鉆研精神,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研宄方法。培養能力的作用。[3]

1.2 國內不同學科對教科書插圖的研究

物理學科:曹小利在《中日新版初中物理教科書插圖的比較研究》中將中日新版初中物理教科書的插圖進行分類。將其分為章首圖、欄目圖、文中圖。其次根據文中的內容將文中圖分為分為科技生活圖、數據圖表圖、史料類圖、引導圖、實驗圖、結構圖、原理模擬圖。然后,結合梅耶的研宄成果,將插圖按照功能分為裝飾型、表征型、組織型、解釋型四種類型。并給出了關于進一步研究的建議。關于插圖的分類,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主觀性以及針對插圖的內容如何建立一個可量化的分類標準。[4]杜愛慧在《物理教材的插圖和運用策略》中以插圖的教學功能為標注將人教版物理必修模塊教材中的插圖分為四類,分別為原理模擬圖模型示意圖、生產生活相關圖肖像圖、實驗圖(包括實驗裝置圖、實驗現象圖、操作示意圖等 )、知識表格數據表格等圖表,并且針對不同插圖的運用給出了一些建議。[5]祁映紅在《中美物理教材插圖的比較研究》一文中將插圖分為:物理儀器、學史史料、自然現象、科技進展、實驗探究、日常生活、概念原理等類型。通過研究得到了幾點啟示,第一,重視物理教材插圖的科學實驗研究。第二,重視物理教材插圖的類別分布。第三,重視物理教材插圖的科學性和藝術性。[6]

1.2.1 化 學學科

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梅耶(Mayer)對教科書中插圖做了比較全面的研究,他將教科書中的插圖按其功能分為四大類:裝飾性插圖、代表性插圖、組織性插圖、解釋性插圖。[7]李鑫在其碩士論文《新課標下高中三套化學教材(必修1)中插圖的比較研究》一文中從梅耶(Mayer)研究的角度,將高中三個版本中化學教科書中的插圖進行四大類型的歸類, 并結合學生認知發展特點,分析對于高中學生化學學習有利的插圖類型并且提出了對普通高中化學實驗教科書編寫的建議。[8]錢揚義在《化學插圖面面觀》中對化學教科書中的插圖進行分類分為:化學學科插圖、學習心里插圖、認識過程插圖。[9]此外,還有對化學學科教科書插圖功能進行相關研究的。其中有徐良秀的《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插圖的功能及使用策略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相關文獻資料,在綜述國內外插圖研究的基礎上,對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插圖的功能進行具體的分析。[10]趙宗芳在《高中化學教科書插圖系的初步研究》一文中從教育學的角度指出化學教科書中的插圖有以下功能:(1)提示性功能:其中章首圖,概括地表達了該章將要學習的內容,起到提示的作用。 (2)引起興趣,激發動機的功能:與文字相比,插圖以直觀的視覺方式傳達信息,顯示的信息比較具體生動,容易引起學習者的聯想和刺激他們的想象,提高了學習者學習的興趣。 (3)補償性功能:由于化學教科書中涉及的實驗現象、實驗儀器、實驗裝置與設備以及化學藥品等比較多,單純用文字表達,不利于于學生理解,配上插圖能夠更直觀的將信息表現出來,顯示的信息具體。 (4)美化版本的功能。[11]馬學梅在《不要忽略化學教材插圖的潛在功能》一文中就高中化學必修教材中的插圖作一探析, 將化學教材中的插圖的功能分為激趣質疑功能、知識理解功能、情感教育功能、體現化學與“社會、生活相聯系的功能”、環境教育功能、STS教育功能、可持續發展教育功能、學科滲透功能。[12]王詣婧、王后雄在《中美化學教材圖表系統的比較研究》中對我國人教版化學必修教材和美國版高中化學教材《化學:概念和應用中》的圖表進行了統計、比較和分析,得出了我國化學教材在編寫和教師使用教材圖表時應豐富化學教材圖表的形式和內容; 平衡化學教材圖表的類別分布;注重化學教材圖表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重視化學教材圖表的使用策略。[13]

1.2.2 數 學學科

在數學學科中對插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初中教科書插圖的研究。如蘇蘭潔在其碩士論文《“蘇科版”初中數學教科書特征分析及使用現狀研究》一文中將“蘇科版”初中數學教科書按組織形式可分為:獨立圖、發散圖、序列圖和多層圖。按插圖的功能分類可以分為:裝飾類型插圖;提供數據信息類型插圖;數學實驗探究類型插圖;引導數學思考類型插圖;數學概念、數學模型示意插圖。按插圖在教科書中所處位置分類可以分為;章首圖、欄目圖和文中圖。并且通過對使用現狀的調查研究發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深入反思,提出建議。[14]陳翠花和周志鵬的《初中數學教材插圖的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主要針對初中數學教材插圖的教育價值和課程意義進行探究。[15]孟慶蕊在《插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主要對插圖在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16]張楠《初中數學教材插圖的分析與比較》———以“人教版”和“北師版”為例中以《數學課程標準》為理論依據, “人教版”和“北師版”的教材作比較,選取正文中的插圖,采用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對比分析法三種方法對教材插圖展開細致而深入的比較研究。先將插圖從內容、數量、章頭圖和新課引入部分的插圖等四個方面來對比,總結出兩版本插圖的圖文特點,進一步分析插圖的功能,通過比較分析得出“北師版”圖文特點,以便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初中數學教材插圖, 為教材編寫者提供修改建議。[17]此外,關于教材比較研究的還有陳倩的碩士論文《小學數學新教材與傳統教材的比較研究》;[18]張維忠和李芳奇的《新加坡與中國數學教材的特色比較》,[19]嚴文海的碩士論文《“人教版”與“北師版”新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的比較研究》,[20]費祥歷等的《數學實驗教材的比較研究與實踐體會》。[21]還有的研究是針對數學插圖的“負效應”的研究,如劉明的數學插圖“負效應”的分析及應對策略,對數學插圖的“負效應”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降低數學插圖“負效應”的策略。關于數學學科教科書插圖的研究還有針對小學數學教材的,曹夢雅《小學數學教科書插圖使用的研究》[22]以及韓玉昌、任桂琴的《小學一年級數學新教材插圖效果的眼動研究》。[23]

2國外對教科書插圖的研究

聯合分析研究文獻綜述范文第6篇

稅制改革是一個過程, 它是對稅制設計和結構的改變來提高社會福利。稅制改革的種類有很多, 它包括起征點、稅率、納稅檔次的變化, 還包括政府出臺的對各種新稅種的出臺的鼓勵和舊稅種的摒棄。稅制改革包含幾個重要方面: 增值稅的征收從生產轉向消費, 這樣激發使得企業的進一步投資; 增值稅的征收面更加廣泛, 對于一些金融服務行業繳納的營業稅轉為增值稅。

二、對我國稅制改革有關問題的研究方法

2004 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稅制改革的政策, 我國的稅制改革得到了很大的進步, 但是我國的稅收制度還不夠完善, 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離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還有很長的距離。而縱觀眾多學者, 多采用兩種研究方向: 外國稅制比較與借古論今。

( 一) 外國稅制研究

黃立新和張璇 ( 2010) 分析了在歐洲發生了債務危機之后世界稅制改革的方向, 認為世界稅制改革進入了增稅期, 提高貨物和勞務稅成為稅制改革的重點, 開征銀行稅成為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趨勢, 加強征管是各國努力的方向。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課題組 ( 2012) 認為國外稅制改革呈現六個特點: 1. 順應經濟全球化, 優化稅收制度的趨勢進一步明顯。2. 對稅收制度的結構的整頓逐漸成了重點。3. 稅制改革中占有主導地位的仍然是減稅。4. 減輕對社會保障稅的納稅負, 降低就業率。5. 開源增收成為當務之急。6. 環境資源稅收備受關注。

( 二) 對我國古代及近代的稅制改革思想的借鑒

孫文學、劉佐 ( 2013) 主編的《中國賦稅思想史》研究了中國每個歷史階段最主要的賦稅制度, 通過對賦稅制度的時代特點、思想特點、社會特點等各方面分析總結, 進而得出賦稅對各個歷史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作用。夏國祥 ( 2003) 認為民國稅制思想從積極方面看: 對國外稅制改革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我國應該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稅制結構。從消極方面看, 當時的國情例如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方面, 使得稅制改革不能很好的堅持下去。

三、現今關注的主要問題

龍軍, 朱君 ( 2007) 認為: 稅制結構不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國現行稅制的主體結形成于計劃經濟時期,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原有的稅種搭配和稅制要素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結構和稅源結構的發展變化?,F如今市場經濟是鼓勵流通的, 而流轉稅所占比的變大與市場經濟的流通性相悖論。

岳鵬星 ( 2016) 認為就我國現狀而言, 同樣由于納稅人權利沒有得到完全的保障, 特別是制度層面的保護, 而導致了我國稅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主要表現為行政性主導下的設定稅種、征稅, 且征管方式有待提高。我國現行稅收體制下行政性的稅制表現在稅種的設置以及征管方面。全國人大作為立法機構通過的稅種較少, 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弊端。

四、簡要評價

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是稅收制度選擇的基礎, 是稅制改革的動力和發展方向的決定因素。我國對現代稅收制度的建立加大關注度, 而且現代稅收制度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保障。具體來說, 我國構建的現代稅收制度應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雖然學者們紛紛提出了一些較完善的改進措施, 但仍避免不了存在改革難度, 稅收管理體制改革的制度保證不完善等。我國的稅制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改革, 雖然這條路還很長, 但是只要我們堅持, 克服困難, 就一定能夠得到長遠的進步。

摘要:合理的稅收制度有助于政府、市場和社會的協調發展, 有利于社會的公平性, 是我國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經濟的高速發展, 讓我國的稅制緊跟著時代不斷地改革, 使其更加科學和合理。2012年, 隨著我國“營改增”試點的開始, 我國稅收體制逐步發生改變?!盃I改增”后, 我國的稅收管理體制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弊端與問題, 迫切需要我們及時進行稅收體制的深化改革。因此, 本文對近些年學者對我國稅制改革相關問題研究的關注點進行匯總和總結。

關鍵詞:稅制改革,改革有關問題

參考文獻

[1] 黃立新, 張璇.歐洲債務危機后世界稅制改革的發展趨勢[J].稅務研究, 2010 (12) :90-93.

[2] 世界稅收信息[EB/OL].http://www.citri.org.cn/wtax/beijing/, 2009, 2010, 2011, 2012 (1-12) .

[3] 孫文學.中國賦稅思想史[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4] 張守軍.中國古代的賦稅與勞役[M].北京:商務出版社, 1999.

[5] 夏國祥.中國近代稅制改革思想研究[D].上海財經大學, 2003.

[6] 岳鵬星.稅收法定視角下我國稅制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方向[J].領導之友, 2016:20-25.

上一篇:領導班子問題整改清單范文下一篇:綠化施工組織設計樣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