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德育教育發展分析論文范文

2023-09-24

德育教育發展分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教育政策具有導向、調節和管理的功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主導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方向,是保障和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因而,需要厘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透過政策文本變遷從主體需要、客體屬性和實踐活動三方面進行深入的價值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重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建議。

【關鍵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政策 變遷 價值分析 重構

教育政策的本質決定了教育政策具有導向、調節和管理的功能,從而使教育政策具有客觀的價值屬性。①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也是如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主導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方向,是保障和實現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其實施成敗也將對我國教育公平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而,在全面推進教育均衡、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需要厘清改革開放以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一系列政策文本,對政策變遷、價值生成等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從而在此基礎上提出重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改進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變遷

對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施的一系列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按其發展目標、內涵和方式不同,借用阮成武學者觀點將其分為三個政策階段。②

非均衡發展政策階段(1978~2001)。為解決“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宏偉目標,與經濟上的“先富”與“共同富?!崩碚撓噙m應,我國在這一時期也實施了義務教育非均衡發展政策,包括重點學校制度:如1978年教育部《關于辦好一批重點中小學試行方案的通知》和198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管理政策:如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1994年國務院《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提出“誰辦學誰掏錢”的財政體制,鄉鎮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籌資主體。

非均衡向均衡發展過渡政策階段(2002~2010)。伴隨重點學校制度、“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財政體制等義務教育不均衡發展政策的深入,區域、城鄉、校際之間差距進一步擴大,國家及教育主管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2002年《教育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辦學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2005年《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都提出: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對于重點學校制度,2005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若干意見》、2006年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教育法》一致叫停。在管理和財政體制方面,2005年《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指導意見》、2005年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修改)》都提出均衡安排義務教育經費,并向農村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提出財政上的重心上移,實現由原來的鄉鎮安排到縣級負責。

均衡發展政策階段(2010至今)。均衡發展過渡政策實施之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依然困難重重,區域、城鄉、校際之間差距仍比較明顯,人民對政策實施效果不太滿意。2010年《教育部關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2年《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以及黨的十八大報告則進一步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主要方向是進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大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及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同時重心進一步上移,加大省級統籌力度,通過進一步加強財政轉移支付、撤點并校、薄弱學校建設等政策來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均衡政策價值分析

主體需要分析。第一,我國義務教育均衡政策的主體構成分析。從現實情況看,我國義務教育均衡政策的主體是政府,而學校、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者更多充當了政策的對象,很少甚至基本沒有機會參與政策的制定,其需要和利益在教育政策中較少得到表達與整合。比較常見的是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主要通過政府官員和相關領域專家,按照自身實踐經驗和調研訪談做出決策,既缺乏一線廣泛深入調研,也沒有舉行必要的聽證和辯論,忽視了學校、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等利益相關者的決策參與權,從而影響政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執行中問題重重,客觀上造成了政策在解決問題上的緩慢和無力。甚至一些政策,如重點學校政策、“以民為主”的財政政策等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教育不均衡,與制定初衷相去甚遠,導致了南轅北轍的效果。

第二,價值取向分析。從目前實施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來看,其價值取向上總體上重視短期價值,忽視長期價值。政策制定更多從問題解決出發,希望政策能展現出即時的、顯性的功效,期望立竿見影的效果,以解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出現的各種現實問題。比如:重點學校制度、“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管理和財政體制、擇校與就近入學等都體現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只是關注于眼前問題,是當前占統治支配地位的階級或集團教育意志的表達,而忽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長期價值,忽視了教育的價值和人的價值。

客體屬性分析。第一,客觀功能分析。如前所述,教育政策具有導向、調節和管理功能。然而在實際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執行中,其政策更多是發揮了一定的導向和管理功能,對于各利益相關者需求和利益關照不足,未能體現對各利益相關者不同利益訴求的整合、協調,調節功能未能充分發揮。

第二,客體屬性分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作為一種動態的管理實踐活動,具有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從實踐來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是在一定的生產關系條件下進行的,體現了占統治支配地位的階級或集團的教育意志,但與此相對的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在社會價值方面卻未能體現各利益相關者協作參與,未能體現對人、財、物、信息等資源的整合與協調。在自然屬性方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更多表現為解決問題,未能在實現教育自身價值和人的價值方面發揮較大作用,自然屬性彰顯不夠。

教育政策活動過程分析。一是決策過程分析。從政策制定的過程上來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的決策體制有待改革,決策利益相關者之間還缺乏協商和討論機制。目前,政策制定者基本為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等,學校、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者參與不足。一方面,官員和專家學者理論知識豐富,但相對缺乏一線客觀實際把握和實踐操作經驗,從而造成政策空洞,實現政策目標的途徑和具體措施不夠完整、清晰和具體,政策缺乏可操作性,政策配套也不夠,有些甚至還存在一定缺陷或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彌補;另一方面,官員和專家學者在制定政策時往往出于維護自身利益,政策對學校、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者需求和利益考慮不足,影響了政策實施的接受度。

二是執行過程分析。第一,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教育轉移支付制度不夠完善。在國家財政性教育投入上,我國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4%的目標,但直至2012年才達到4.28%,而世界平均水平為7%左右,其中發達國家達到9%,經濟欠發達的國家也達到4.1%。另外,雖然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義務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但其規范化程度還不高,制度設計也還存在瑕疵,導致一些落后地區學校因缺乏配套資金而得不到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支持。

第二,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依然較大。長期以來,由于東西部地區經濟差異、城鄉二元結構,以及梯度推進的發展戰略讓區域、城鄉、校際間差距明顯。而按照現有的縣級統籌的教育財政政策,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校際間差距,區域間、城鄉間教育經費投入依然差距明顯,東部地區、城市學校教育經費投入大大多于西部地區、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教師水平、管理水平、教學質量等對照強烈,馬太效應明顯。

第三,薄弱學校建設乏力,學校師資水平差距較大。雖然近年來我國先后頒布了多個文件來加強薄弱學校建設,但由于城市中心傾向和精英主義教育思想,學校歷史積淀、生源差異等原因,薄弱學校仍與原來的重點學校有很大的差距。旨在縮小差距的校長、教師流動機制僅僅在部分地方試點,遲遲未能全面鋪開,配套政策也未出臺,各學校師資水平差距較大。

第四,民辦教育力量薄弱,擇??臻g不足。目前,我國優質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學校,民辦教育力量弱小,政策上也缺乏應有的關照,不足以與公辦學校形成有效競爭,從而限制著受教育者對教育機會選擇的數量和質量。

第五,弱勢群體或對教育有特殊需求群體的幫助不夠。隨著義務教育免費、撤點并校以及對弱勢群體教育幫扶等相關政策實施推進,留守兒童、殘疾兒童等義務教育有了很大進步,但由于該群體數量大,范圍分散,從“有學上”到“上好學”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三是監督過程分析。當前情況下,我國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的評價和監督還遠未達到專門化、科學化和法制化的水平,社會第三部門還很羸弱,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自身能力素質不足等原因,學生、家長等利益相關者也不能提供強有力的監督,政府則只能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從而使得政策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和失誤很難得到及時糾正,影響了政策的實施放果。同時,因政府信息不公開、問責主體不明晰、問責客體界限不清晰、義務教育法的問責制仍未擺脫“行政問責”的桎梏、問責對象不能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細化和明確,以中介機構等為代表的第三部門等發揮作用不足,從而讓應有監督問責形同虛設。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的重構

教育政策主體方面的改進建議。在主體構成上,應在多中心治理框架下,更多關照學校、學生及其家長等利益相關者在政策方面的主體作用,給予各利益相關者更多參與表達自身訴求的機會,問政于民,引入社會第三部門,加大扶持和規范引導教育中介機構,整合協調其各方利益關系,達成利益整合的分配方案,形成多元共治的網絡系統。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價值取向上,需要有前瞻思維,頂層設計,不只是關注短期價值,不能僅僅關注效率和解決問題,滿足政府主體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從關注短期價值轉向關注長期價值,促進義務教育平等、整體均衡發展,使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能夠促進教育的發展和人的發展。

教育政策客體方面的改進意見。作為社會的“穩定器”或“均衡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在發揮導向功能和管理功能基礎上,應該充分關照和整合各利益相關者的需要和利益,鼓勵各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以協調對話實現利益均衡,調節利益相關者關系,化解沖突矛盾,保證義務教育事業平衡有序地發展。

在社會屬性方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在面對復雜教育問題中,需要發揮各利益主體力量,耐心傾聽和關照其訴求,實現各利益相關者利益平衡,也要在直面問題基礎上,高瞻遠矚,關注政策的發展走向和可能結果,做好政策制度相關配套,兼顧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同時,在自然屬性方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需要更多關注教育本身,關注人的發展,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制定的政策必須遵循教育規律,順應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教育政策活動過程方面的改進建議。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決策中,需要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決策體制,深入一線進行廣泛調研,特別是更多發揮第三部門、學校、學生及其家長等利益相關者在政策決策中的作用。政策草案制定后還需要舉行決策聽證和決策辯論,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使整個教育決策過程都有各種不向意見或不同利益的交流碰撞,體現不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表達與整合,真正體現“民意”和“公意”。

在執行過程中,第—,增加經費投入,健全各級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應進一步強化政府責任,加大對義務教育公共服務的經費投入,在目前4%左右基礎上翻一番,力爭向發達國家的9%靠攏,財政重心上移,實現從縣級統籌逐步過渡到省級國家級統籌,適當強化中央政府或較高級別政府在實施義務教育過程中的協調和均衡作用。同時,健全各級財政轉移支付體制,加大對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義務教育的經常性投資比例,以縮小區域、城鄉差距。

第二,合理調配教育資源,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差距。注意合理調配教育資源,在經費、師資等資源投入上向西部地區、農村、薄弱學校等傾斜,在保住底線基礎上根據各地實情,逐步從實現縣域內均衡到實現城鄉均衡,再到最終實現東中西部的區域均衡。

第三,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建立教師輪換制度。在政策傾斜基礎上,完善配套政策,通過結對互助、布局調整、委托管理、學校診斷等方式加強薄弱學校建設,建立校長職級制和校長、教師流動制度,加強現代信息技術推廣與應用,在辦學條件改善基礎上實施區域資源的流動與共享,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從起點公平逐步走向起點、過程和結果三者的公平。

第四,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合理引導擇校行為。在目前優質教育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有必要在稅收、信貸等方面給予民辦教育支持,鼓勵民辦教育與公辦教育開展有序競爭,促進豐富性和多樣性,形成辦學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和滿足學生和家長的擇校行為。

第五,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扶持力度。在現有基礎上,政府需要更多照顧留守兒童、少數民族地區兒童、殘疾兒童等困難群體的利益,加大對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義務教育的扶持力度,撥付專項資金確保其能享受平等的、較好的義務教育,實現“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克服代際貧困,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

在監督過程中,一是要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監督機構和決策參與機制等相關制度,培育第三部門力量,鼓勵學校、學生及家長等各利益相關者多主體參與共同監督;二是要信息公開,推進教育問責制。要增強政策制定、執行的透明度,使各種教育政策置于公眾的關注與監督之下,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重構信息披露機制、責任追究制度和落實教育獎懲制度。

(作者單位:成都師范學院)

【注釋】

①史秋衡,吳雪,王愛萍等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53頁。

②阮成武:“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的演進邏輯與未來走向”,《教育研究》,2013年第7期,第37~39頁。

責編 / 許國榮(實習)

德育教育發展分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國行政管理學科的不成熟決定了以學科取向為依據設置專業課程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課程體系單一趨同,缺乏特色,課程體系龐雜混亂,缺乏主線,課程結構不夠科學合理。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以職業化為取向,以行政管理專業的主要雇主及其需求為依據設置專業課程。

關鍵詞:行政管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專業建設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著專業的基本取向和教育質量。自1986年恢復和重建以來,我國行政管理本科教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潛伏著不少危機,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是專業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合理。

近年來,圍繞上述問題,行政管理學界做了很多探索:王樂夫等學者從中外比較的視角,分析了行政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六個主要問題,并提出改革的四大突破點[1];薛瀾、彭宗超對教育部規定的行政管理本科專業24門主干課的開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結論[2];周志忍的研究表明,行政管理本科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尚不足以成為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理想的基礎平臺[3]。

以學科取向為依據設置行政管理專業課程,主要存在三個問題。(1)課程體系單一趨同,缺乏特色,導致行政管理人才供給結構失衡。社會對行政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但全國各高校目前普遍地以政治學取向或管理學取向設置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課程體系的單一化和趨同化,導致學生知識結構同質化,造成學生就業渠道擁堵。(2)課程體系龐雜混亂,缺乏主線,使學生成為沒有專業的“萬金油”。全國各高校普遍開設沒有被行政管理學科改造的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課程,不僅無法體現行政管理學的跨學科特征,反而造成專業課程體系龐雜混亂,針對性差,使學生的專業核心知識嚴重欠缺。(3)課程結構不夠科學合理。在行政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基本原理類課程過多,培養學生專業行政能力與技術技能類課程過少,特別是研究方法、政策分析以及經濟學類課程薄弱,對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幫助不大。

在行政管理學的傳統理論中,政府被認為是一個公益性組織,它向社會提供的是不偏不倚的公共服務。公共選擇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政府是一個有著自利動機和特殊利益的主體,甚至有著一雙“貪婪的手”[4];政府行為的目標也不是糾正市場失靈,而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如果我們將政府設定為一個自利的主體,則行政管理學科的底層必將發生革命性變革,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依據也由此得以扭轉。依據這一假設,行政管理專業課程可劃分為依次遞進的四大課程群:(1)政府及其行為認知。由兩類課程構成:一是政府角色與功能認知,包括政府學概論、中國政府與行政、比較政府與行政、中國行政過程4門課程;二是政府行為認知,包括公共選擇經濟學、政府財政與預算、公共組織行為學3門課程。(2)公眾與政府需求發現技術。由5門課程組成:經驗性社會研究方法、公眾需求與公共輿論調查方法、量化分析技術與SPSS軟件應用、計量經濟學、行政公文寫作。(3)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提供技術。由兩類課程組成:一是組織內部管理,包括公共組織管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電子政務技術(含辦公自動化)、政府會計與審計、組織流程設計與管理5門課程;二是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提供技術,包括政府經濟學、公共政策與項目管理、公共服務市場化技術、政府績效評估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5門課程。(4)政府形象設計技術。包括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公共關系與政府形象學、政務信息管理與政府網站維護、危機管理4門課程。

參考文獻:

[1]王樂夫,等.中西方公共行政學專業課程體系比較[J].中國行政管理,1998,(7):22-25.

[2]薛瀾,彭宗超.歷史、現狀與未來:中國行政管理教育發展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0,(12):46-52.

[3]周志忍.論公共管理的學科整合:問題、挑戰與思路[J].北京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7):30-36

[4]Olson Mancur, Directorship,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7,No.3 Sep.

(責任編輯/王建國)

德育教育發展分析論文范文第3篇

1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分析

近幾年來, 網絡教育猶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 以其強大的功能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傳統教育固然有其優點, 其面對面的教學, 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容易進行感情溝通。網絡教育相比具有更大的優勢,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傳統教育對學生的年齡有一定的限制, 同時還受時間、地域等因素的影響。網絡教育則擴大了教育的規模, 沒有年齡、身份、地區等各種因素的限制, 為所有的人提供同等的教育機會, 網絡教育對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具有支持作用, 網絡為終身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2)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呆板的課堂授課, 幾十甚至上百的學生同一時間、地點聽同一教師講授課程, 這樣的教學形式單一, 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 學生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網絡教育采用個性化、靈活的教學方式,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時間、地點自主進行學習。學習的組織形式也很靈活, 可以個別化、以小組形式或者集體集中形式學習。而且多媒體效果能夠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 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提高學習效率。

(3)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 教師占主導地位, 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 沒有機會選擇知識的結構體系和接受方式,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時候并不高。而網絡教學注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 教師是引導者, 學生是主體, 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感興趣的課程, 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自己的個性和特長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4) 傳統的教學, 老師使用選定的課本授課, 有時會出現課程與實際脫軌的現象。即使選擇的課本內容編寫時是最新的, 但是從課本的編輯出版到學校應用到教學中時, 有些技術就可能已經過時了。尤其是在計算機和信息技術領域方面, 技術更新發展的特別快, 按照傳統的書本教學很容易培養出一些跟不上時代發展的人才, 從而造成教育成本和人力資源的浪費。相比之下, 網絡教育則可以及時對新知識和技術進行學習, 方便易行, 可以跟上時代的發展, 更具時效性。網絡采用數字化的方式存儲信息, 資源易共享, 信息量大, 知識更新快, 獲取資源容易, 信息來源多樣化, 利用率高。各種媒體交互學習資源, 能更有效提高網絡教學質量。

(5) 傳統的教學, 一直是通過單一的測試方法來檢驗教學質量, 比較片面, 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老師往往通過分數對學生劃分檔次, 這樣很容易影響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容易忽視實際應用能力和創造性的培養, 可能會產生“高分低能人才”。而網絡教學可以根據課程形式和內容的不同, 采取不同方法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測試。這樣有利于實現素質教育, 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6) 網絡教育的其它優勢:網絡教育以其內容表現形式的多樣化、多媒體化, 傳遞信息的快速性等特點有效地支持了傳統教學的各個環節, 高效地進行教務管理。教務系統可以實現教務數據處理和管理流程的自動化, 教務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通過網絡便捷的進行交流,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網絡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

網絡教育已成為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 但目前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在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利用上, 有的學校表面上注重開發和引進新技術, 但創建的新系統有的根本用不上, 引進的新資源也由于后期宣傳工作做的不夠, 部分新資源無人問津, 沒能發揮作用, 導致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2) 在網絡課程和網絡教學課件方面, 各學校之間其實并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都只是限于本校內部的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使用。

(3) 很多網絡教學課件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 課件形式單調, 缺乏生動、形象的表達方式, 大多只局限于內容的講解和介紹, 缺少針對某些知識點進行情景設計, 不能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 本質上還未擺脫傳統教育的思維模式。

(4) 網絡教學模式泛泛而談, 沒有深入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環節, 各種教學模式沒有突出學科間的差異性。

(5) 網絡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處于異地分離狀態, 沒有傳統教學中的面對面接觸。他們面對的是一臺冰冷的、沒有感情的電腦, 學生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下, 容易導致情感缺失, 可能會引起人性冷漠和一些心理疾病。

(6) 網絡教學機制的建設還需規范化和完善化, 網絡教學涉及到的相關法律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 考核機制還無法有效的杜絕舞弊現象。

(7) 網絡教育建立終身學習體系還面臨很多困難, 主要原因在于不發達地區教育資源匱乏, 不同人群學習機會不均等, 學習者學習時間和工作時間發生沖突, 和教育成本過高等。

3 網絡教育的發展思考

針對網絡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對網絡教育的發展進行思考, 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建設網絡課程資源必須擺脫傳統教學觀念和面授模式的影響。貫徹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的精神, 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 真正做到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各方面著手, 合理運用多媒體工具, 使信息技術融入到課程中, 并注意網絡資源的有效利用, 增強網絡資源對學生學習的適用性。

(2) 在網絡教學中可以通過劃分協作小組, 進行小組學習。在情境設計中通過角色扮演等學習策略, 給學生提供情感互動機會, 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之間又進行了情感交流。學習環境可以從學生視覺、聽覺著手, 設計多種界面風格, 讓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和更改, 這樣也培養了他們的審美觀和創新能力。

(3) 網絡教育中教學評價應該是多方位, 要有師生共同參與的評價, 既有教師的評價, 又有學生的評價, 以及學習伙伴之間的相互評價;既有對課程知識掌握程度的評價, 又有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投入及情感目標實現的評價。應盡量避免對學生作否定性評價, 減少教學情景中的威脅性成分, 避免學生因害怕失敗而喪失自信, 產生消極的情緒, 應充分利用正反饋的思想, 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

(4) 網絡教學模式研究人員應該多樣化, 應該由網絡教學和教育學方面的專家、教師和學生組成, 可以從多方位、多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教學模式設計要體現實踐性教學環節, 理論聯系實際, 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掌握。在教學模式研究中, 要注重思想、情感教育及素質教育的落實。

(5) 在網絡教育安全性問題上, 國家政策基礎不可少, 國家在網絡教育資源共享上應該提供政策保障, 制定相關規則, 處理好知識產權和利益分配等問題, 實現有償共享。在技術上, 進行數字化信息資源授權管理和監督, 加強安全管理技術。

4 結語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 在很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它大大加速了教育事業的發展。但目前網絡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得以改善, 網絡教育將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為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摘要:對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優勢進行比較分析, 對當前網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 針對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探討網絡教育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網絡教育,優勢分析,教學質量,發展思考

參考文獻

[1] 趙明.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優勢互補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9 (31) .

[2] 張文新.網絡教育發展癥結及對策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09 (5) .

[3] 李光理.我國網絡高等教育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 2009 (10) .

[4] 胡培成, 陳鵬武.我國網絡教育發展現狀探討[J].科技資訊, 2009 (29) .

德育教育發展分析論文范文第4篇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由此可見,做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至關重要,并且發展林業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F階段我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以更大力度、更有效舉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邁進新時代,實現新作為。本文就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做了簡要的分析以及探討。

關鍵詞:生態建設;林業發展;戰略

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態環境建設的好壞直接會關系我們人類生活環境的好壞。自從改革開放以后,人類將社會發展的重點集中于經濟發展方面,而嚴重的忽略了生態建設,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自然災害,不僅威脅到人們的生存,更是嚴重遏制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進步。因此,為了盡快的改變這一現狀,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已經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并且必須要盡快付諸實際行動。

1 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

1.1 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

要想建設好生態環境,同時促進林業的迅猛發展,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規律性是首要的條件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在我們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還必須要尊重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認識到大自然的重要性。另外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理論基礎就是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始終堅持全面、可持續的科學發展思想,確保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呼吁人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去保護大自然,這是我們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根本目標,同時也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進步。

1.2 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要想促進林業的快速發展,在進行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始終從實際出發,發展戰略應該適應社會發展,始終將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利益放在發展的首位,結合社會的實際發展情況,以及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盡快的確定林業發展的方向以及重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每個人都應該做生態文明建設的踐行者、推動者。因此,在建設生態文明環境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了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好地生存環境,不斷地改革并且完善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1]。

1.3 “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一起抓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一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近幾年來雖然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迅猛,但是,與此同時帶來的生態問題也越來越多,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是建立在破壞環境的基礎之上。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比較大的影響,人們開始漸漸的意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想要保護好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而要想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就必須要做到“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一起抓,讓它們可以成為我們共同的發展目標。為了使得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發展、相互促進,在林業發展建設過程中,就應該始終以生態建設為主,確保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盡可能的找到環境與發展之間存在的共同方向,然后根據這一方向進一步的規劃及建設。而林業建設作為生態環境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一個重要橋梁。

2 探索林業發展道路

2.1 加強林業生態化建設

為了更好的促進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我們必須首先要明確發展的核心,在林業建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以生態建設為主,不斷的改革并且發展林業生態建設的格局,做好林業建設過程中的重點工作,積極的引進并且應用先進的工作建設技術,進而更好的確保整個工作的建設質量。另外,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各個城市綠地系統的建設,增加城市綠化的面積,做好城市的生態發展建設對于整體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已經建設好的局部生態環境,應該定期的進行檢查和管理,確保這些生態環境的完整性和完好性。其次,應該禁止亂砍濫伐的行為,出臺相關的法律政策,一旦發現存在亂砍濫伐、亂開墾的行為必須要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懲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我國各個林業部門的砍伐數量。最后,相關政府部門也應該不斷的改革并且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等違法亂紀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落實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

2.2 不斷的深化林業改革

不斷的深化林業改革對于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建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林業制度始終不夠完善,進而嚴重的制約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步伐,因此,不斷的深化林業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必須把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作為新時代林業工作的根本任務。推進林業現代化建設,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總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全面深化林業改革,首先,應該快速并且全面的推進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改革并且完善林權制度,這樣可以加快林業發展的速度,進而帶動經濟的同步發展[2]。其次,還應該不斷的深化重點國有林區的改革。對于這一類林區而言,應該明確所有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進而不斷的提高他們的生態保護意識和工作責任意識。盡快的深化產權制度的改革以及創新,積極的探索并且引進其他國家先進的產權制度,做好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共同發展。最后,還應該確保國有林場改革的穩步發展,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于國有林場的資金投入力度,盡快根據國有林場存在的問題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及管理機制,同時還應該招聘專業的林場管理人員來擔任林場管理這一工作,并且組織他們定期的進行培訓以及考核。同時積極的發現并且挖掘國有林場的潛在資源,進而保障國有林場的快速發展。

2.3 加快林業產業發展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施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林業必須發揮優勢,抓住機遇,積極作為。眾所周知的是,林業的快速發展一定會帶動農牧業的發展,林業與農牧業之間的發展關系息息相關,如果可以將生態環境建設與農牧業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更好的挖掘我國林業產業的潛在能量,然后,林業管理部門可以根據這些潛在的能量積極的發現并且發展與林業產業發展相關的項目,因地制宜,不斷的加快整個林業的發展步伐。最后,林業管理各個部門也應該不斷的加大對于林業產業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加大人才和資金扶持力度,真正的貫徹并且落實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在保障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確保林業發展越來越迅猛[3]。

2.4 加大林業科技投入力度

在整個林業發展過程中,科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生態建設以及林業發展,加大林業科技投入力度至關重要。在現階段,我國各個地區氣候環境差別比較明顯,盡管人們在植樹造林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取得的成果卻千差萬別,而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就必須要加大林業科技的投入力度,應用現代新型的林業科學技術進行植樹造林,進而不斷地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另外,還需要積極地開展優質林場的開發,按照優質林場的情況不斷地改造低質的林場。最后,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于林業科技的資金投入力度,鼓勵科技團隊不斷地研究新的林業科技,同時也可以積極地引進并且應用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要想更好地發展林業,就必須要始終圍繞生態建設,認識到生態建設在整個林業發展中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應該根據各個地區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盡快的出臺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為林業發展提供一個更好地平臺。最后,林業管理部門也應該不斷地改革并且完善林業發展戰略以及林業管理制度,加快林業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 李彩寧.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選擇[J].建材與裝飾,2016(29):192-193.

[2] 王振海.以生態建設為主的西北地區林業發展戰略初探[J].農業與技術,2015,35(12):102.

[3] 張蕾.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選擇[J].綠色中國,2005(6):9-12.

德育教育發展分析論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教師是教育活動中的基本構成元素,也是學校發展的根本。因此本文通過對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中存在著專業水平不一、管理制度不健全、學術研究氛圍較差等問題。進而提出基于教師發展改革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從提高專業水平、營造學術研究氛圍、完善教師隊伍結構等方面展開論述,旨在提高學校教師隊伍水平,增強學校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師發展;師資隊伍建設;革新方式

1 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師資力量缺乏,教師隊伍結構不完善。

在學校教學中教師是構成教學活動的主體,而師資隊伍的建設對促進學校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學校重視對師資隊伍的建設,通過對師資隊伍進行建設,提高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但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師資隊伍的完善與發展。首先,由于學校發展程度不同,其師資隊伍的具體情況也不盡相同,但部分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由于缺少相應的資金支持,師資力量呈現出匱乏的狀態。并且學校在構建師資隊伍的過程中,沒有發揮自身的作用,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影響師資隊伍的擴張。其次,學校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忽視對教師隊伍結構的調整。教師隊伍在組建過程中,學校沒有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教師隊伍結構,讓教師在開展工作時,沒有形成統一性的工作方向,不利于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升高。

1.2 專業水平不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專業水平是衡量教師的標準,也是建設師資隊伍的關鍵。但學校在建設師資隊伍時,忽視對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教師沒有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在工作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而學校也沒有結合實際情況,為教師制定完善的培訓制度,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并且相應的考核制度也不全面,教師無法按照考核結果,調整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中,影響教師整體能力的提升,也降低了師資隊伍水平。同時,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影響師資隊伍的建設。學校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還需要相應的管理制度對教師進行管理,但在實際情況中,教師管理制度并不全面,其僅是對教師的職責進行規范,沒有相應的福利制度支持,降低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提高了教師的流動性,影響師資隊伍的建設。

1.2 教育資源缺失,學術研究氛圍較差。

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還需要相應的教育資源提供給教師使用,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但部分學校沒有加強對教育資源的投入,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并且教育資源的缺乏,讓教師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合理利用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教學工作,影響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學術研究氛圍較差,也影響師資隊伍的建設。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學校沒有鼓勵教師進行學術研究,并且對學生研究的資金投入較少,無法讓教師進行系統化的研究,不利于教師的整體發展。

2 基于教師發展改革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

2.1 擴展師資力量,完善教師隊伍結構。

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應對教師發展形成正確的認知,掌握教師發展的具體內涵,結合教師發展的具體特點,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計劃。首先,學校應轉變觀念,認識到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從而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提供全面化的支持。學校應擴大師資力量,增進教師人數構成,形成具有全面化特點的師資隊伍。其次,學校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調整師資隊伍結構,讓其更加符合實際發展情況。學校在調整師資結構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教師發展內容,為教師制定結構等級。教師通過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能力,促進自身結構等級的升高,進而增進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促進學校的綜合發展。

2.2 提高專業水平,健全管理制度。

在構建師資隊伍的過程中,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也是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的關鍵?;诖?,學校應引導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念,教師自主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進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并且在教師發展內容的影響下,教師樹立了正確的工作態度,認真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校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與考核標準,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增強教師的專業素養。并定期對教師進行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專業能力、教學水平等各個方面,并且應形成透明化的考核模式,確??己说墓焦?,從而讓教師能夠依據考核結果,改正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而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穩步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同時,學校還應健全教師管理制度,對教師隊伍形成高效化的管理模式。合理規劃教師的職責,并結合學校的發展情況,健全福利制度,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福利支持,增進教師對學校的認同感,調動教師的凝聚力,從而加快師資隊伍的建設。

2.3 豐富教育資源,營造學術研究氛圍。

在建設師資隊伍的過程中,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為教師提供豐富的教育資源。教育資源是教師開展教育活動的基礎。教師在合理使用教育資源時,能夠應用教育資源,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轉變自身教育模式,增強學生的代入感,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學校還應加強對學術實驗環境的營造,讓教師在開展學生研究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利用先進的研究設備驗證自身的猜想,從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也加快了師資隊伍的建設。

3 結語

師資隊伍教師對學校整體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構建師資隊伍的過程中,通過應用增進資金投入、融合教師發展內容等方法,解決了師資隊伍在建設過程中專業能力不一的問題,達到了形成優良的學校師資隊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躍芬.集團化辦學背景下中職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優化的發展與思考——以江蘇省溧陽職教集團為例[J].職教通訊,2017(29):45-48.

[2]王瓊.創新師資隊伍建設 推動學??缭桨l展——成都市青蘇職業中專學校教師培養實踐探索[J].教育科學論壇,2017(Z2):57-59.

作者簡介

張永盈(1989-)男,江蘇省連云港市人。碩士學位?,F在就職于江蘇理工學院。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單位

江蘇理工學院 江蘇省常州市 213001

德育教育發展分析論文范文第6篇

1 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性

1.1 保障我國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 我國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果也越來越豐富。為保證我國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 就必須合理調配教師資源, 確保其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可以有效的發揮自身的教育價值, 為國家和社會培育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因此, 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1.2 保障我國義務教育的公平公正

為了提高國民綜合素質, 我國從很早開始就實行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的原則是公平公正, 即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為其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師資力量的正確配置非常重要, 因為其關乎孩子的教育未來, 更關乎國家的發展未來, 所以在現階段促進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是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大闊步向前邁進的重要基礎。

2 目前我國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原因分析

2.1 區域內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

目前, 我國城鄉經濟差異非常明顯, 優秀的教師資源普遍集中在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 而在一些偏僻的鄉村, 優秀教師幾乎成為了極稀缺資源, 生長在大城市的孩子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跟隨名師學藝, 而鄉村還能卻只能在一兩個教師的帶領下坐井觀天, 這樣的義務教育顯然已經違背了其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則。

2.2區域內教育政策的不同和“重點教育”政策的誤導

目前, 我國的地域性教育政策仍然存在, 地域保護的觀念讓師資配置面臨非常尷尬的局面, 有些教師要離家近、有些教師要福利好, 種種利益沖突使得區域內教育政策經常要面臨重新整合和調整的困難。同時, “重點教育”是每個家長和學生的共同期待, 區域內重點學校必定人滿為患, 而二等學校卻門庭冷清。

2.3 區域內教師流向政策的錯位

首先, 教師流動的特點具有高專業性和高業績性, 即越是高專業和高業績的教師, 其流動性就越大,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 因此從其自身發展前景來看, 越優質的學校就能為其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同時, 由于區域內教師流動成本小, 有些學校為增強自身教學質量, 會高薪引入優秀的教師。綜合以上兩點來看, 區域內教師流向正呈現一種單向趨勢。

3 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對策

3.1 加大資金投入

首先, 應建立標準化學校, 不搞特殊化, 即每一所學校都擁有義務教育要求的基礎設施和教育資源;其次, 要加強教師培訓, 尤其是職業道德培訓, 讓其明白其擔負的社會責任, 以服從現階段我國的師資配置制度;然后, 要加強宣傳工作, 凸顯義務教育的公平、公正, 弘揚教育正能量, 樹立教育新榜樣;最后, 采取積極的經濟政策, 扶持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3.2 踐行我國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轉嫁到教育事業中, 便是要注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發揮教師的教育才能, 培育更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自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一直踐行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正是在遵循我國基本發展原則基礎上的拓展和延伸, 對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3.3 實現區域內和區域間的教育資源共享

教育資源共享意味著每所學校和每位教師所享受的教育資源是同等的, 即使會有差異, 也只是體現在特殊政策上 (例如特殊教師的補償政策、完善已有的教師流動政策等) 。區域內和區域間的教育資源共享需要各級教育部門統籌協調并加強合作, 力爭做到“一碗水端平”, 即不搞特殊化、不搞形式主義、不搞地域歧視。

結束語

義務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師資力量的綜合調配, 對農村地區來說, 師資力量短缺, 對大城市來說, 師資力量飽和, 但是兩者經濟發展水平似乎已經決定了這樣的一個矛盾———教師不愿出城、不愿下鄉, 這就直接造成了師資力量配置的不合理, 義務教育公平也就很難保證, 上述中提到的有關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對策是筆者的淺見, 希望可以對教育部門綜合配合教師資源有所幫助。

摘要: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兩者之間關系密切, 表現在有效的、合理的師資配置可以很大程度上促進義務教育的健康、穩定發展, 而不斷完善的義務教育制度又會反作用于師資配置, 保證其更加有效、合理。本文對師資配置與義務教育如何實現均衡發展做如下探究。

上一篇:實踐教學法律基礎論文范文下一篇:可持續發展下林業經濟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