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物聯網框架下道路交通論文范文

2024-03-11

物聯網框架下道路交通論文范文第1篇

所謂物聯網, 是指萬物相連的網絡, 并可將其以距離分為短距離通信網絡以及長距離通信網絡。其中, 短距離通信網絡是以藍牙或者WIFI技術為主要手段, 長距離通信網絡以蜂窩通信網絡為主要技術手段, 其涵蓋2G、3G、4G等。而物聯網技術在交通行業的應用較為廣泛, 且具備智能化以及多樣性等特點, 近年來以逐漸變為交通行業不可或缺的部分, 尤其在交通信息服務、車聯網等部分起到重要作用。智能交通行業作為全新的領域, 其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同時也會獲得更大的市場價值。

一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功能的構建

物聯網的技術框架屬于三層架構體系, 具體微分“云、管、端”三類, 所謂云, 是指各類云平臺, 端是指終端設備, 管是指通信管道, 以通信協議為基礎實現二者的數據傳輸。物聯網應用階段, 終端可以實現信息采集功能, 而管實現信息輸送功能, 云提供強大的計算功能以及對相關數據的處理功能。本文將物聯網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概括為以下幾類:

(1) 公共交通監控系統

所謂公共交通監控系統, 其目的在于強化對交通工具的管理, 屬于典型的三層架構體系, 而車輛中所攜帶的信息終端則可以通過GPS等渠道了解車輛的行駛速度以及所在地理位置, 從而給予群眾最優的路徑選擇, 避免耗費不必要的時間。在管側則是通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 將所獲取的數據傳輸給終端并與用戶進行信息共享。未來的智能交通領域, V2X車際網技術可以將公共交通車輛納入智能交通, 并通過識別不同車輛的運行信息來實現車輛之間的信息交換, 進而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 同時便于公交車輛出行。在云側則是安置公共交通監控管理平臺, 旨在收集信息、發送信息、確定車輛位置、調控車輛并管理行車速度等。

(2) 智能交通信息綜合管理系統

此系統通過監控交通基礎設施的狀態以及附近車輛信息, 同時掌握附近設施與車輛的信息交換, 從而獲取車輛的全部信息、周邊路況信息以及基礎設施信息。獲取上述信息后能提升車輛與基礎設施的協同性, 進而實現降低車輛等待紅綠燈的時間, 及時發布附近的施工信息, 提醒行人過馬路, ETC收費等功能, 從而達到自動化管理的目標, 不僅有效加強交通運行效率, 防止交通堵塞等問題, 同時有效減少交通事故, 保證群眾出行安全。如今, 交通系統已經與V2X車際網技術以及5G蜂窩網絡技術相結合, 其中, 5G技術的信息傳送速度已高達毫秒級別, 能夠加強對通行車輛的保護力度, 同時, 5G網絡的信息傳輸峰值速度高達20 Gbit/s, 連接數密度能夠達到100萬個/km, 遠遠超過用戶以及周邊設施的需求。

(3) 個人車載娛樂系統

娛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車載娛樂系統的出現引領交通領域的發展趨勢, 在中國的汽車日益增多的背景下, 此系統變得更加重要。如今, 車載系統的功能更加多樣化, 涵蓋定位、電腦、通信、廣播、救援等。而物聯網技術的加入使得車載系統能夠融合4G網絡。甚至在未來與5G網絡相結合。滿足用戶的在線導航、路況信息收集、在線看視頻等需求, 提升體驗感。

(4) 無人駕駛系統

二十一世紀, 無人駕駛系統已經成為交通領域最新的技術之一, 但是現有的無人駕駛技術并不成熟, 絕大部分汽車依然處于0級或者1級的水準。根據調查得知, 無人駕駛系統難以突破的重要因素在于網絡, 這是由于它也需要云平臺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資源。由于該系統需要龐大的數據量, 因此必須具備先進的網絡支持, 包括高速貸款以及低延時等功能, 所有現有的4G網絡難以滿足無人駕駛系統的運行, 這也就要求新一代物聯網5G技術以及車際網技術來進行支撐。

二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

(1) 在智能交通體系中的應用

智能交通體系的創建可以實現有序疏導車輛的功能, 然后針對形式路徑展開科學規劃, 同時還可以采用虛擬交通燈智能化控制交通信號, 采集不同路段的交通信息, 提升基礎設施與車輛的內在聯系, 最后通過智能交通平臺實現更佳的交通信息化服務。

蜂窩網絡作為車際網技術在智能交通體系的基礎, 可以針對現有網絡基礎設置反復使用, 運營商不再需要安置道路測量儀器等。LTE-V2X的出現能夠妥善解決交通系統內部存在的傳感共享問題, 有效增強探測系統的作用范圍, 進而輔助駕駛員解決交通狀況。此外, 物聯網技術能夠減輕交管部門的勞動量, 為其提供較好的應對措施, 加強對交通事故的管理力度以及效率。

(2) 在車聯網中的應用

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包括V2X車際網技術、車輛動靜態身份信息幾何以及行車路徑優化。首先, V2X車際網技術可以實現車輛之間。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車間與行人之間的信息交換, 可以有效加快車輛運行信息的采集效率, 同時實現在所有情況下的動態監管, 將自動與手動兩種駕駛模式相融合。其次, 在通行車輛內部放置電子儀器, 實現車輛運動狀態信息與靜態身份信息的有效融合, 提高相關部門對交通系統的管理效率。最后, 通過部分子系統選擇最佳的出行路徑, 先針對目標車輛進行定位, 然后將預計目的地錄入相應系統, 此時的智能系統可以及時提供對應的交通信息, 車輛內部的顯示屏會呈現給駕駛員前方的交通信息圖像, 同時通過箭頭標記處最佳路線, 給予駕駛員便利。此外, 上述措施還能有效減少交通堵塞的可能性, 提高群眾出行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 物聯網技術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新技術之一, 其與智能交通系統的結合可以創造出智能交通時代, 利用V2X車際網技術以及5G技術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網、交通平臺以及車輛完美結合, 提升交通系統組成的內在聯系, 進而加強交通的管控力度以及效率。本文認為, 物聯網技術在未來會打造出車聯網以及智能交通兩種全新的模式, 不僅節約資源, 保護城市環境, 同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贏目標。

摘要:物聯網技術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高新技術之一, 在智能交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簡要講述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功能的構建以及物聯網技術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 以期加強物聯網技術的研發, 促進智能交通時代的到來, 為群眾出行提供便利, 降低污染。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智能交通,交通

參考文獻

[1] 吳錫昭, 周龍君, 陳曉芬.智能交通中3S、物聯網技術集成應用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 (07)

[2] 王筱芳.物聯網技術在蘭州市智能交通系統中的應用研究[J].甘肅科.2015 (17)

物聯網框架下道路交通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物聯網,智慧體育,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智能化系統

1 引言

近年來, 物聯網逐漸成為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 很多國家將其納入了國家發展戰略計劃, 我國也提出了“感知中國”計劃, 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的國家級發展要求。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在各行各業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但在體育行業中的發展卻相對滯后, 將物聯網技術與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應用相結合的案例更為稀少。

本研究以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為背景, 以物聯網的相關技術和體育信息化為基礎理論, 以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到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中為重點研究對象, 解決在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中管理效率較低、設備運行數據不全、缺少經營決策依據、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 起到幫助場館加快運營數據的收集和處理效率、提高經營信息的準確性、促進管理服務水平提升的作用。

2 物聯網的一般概念

2.1 物聯網的概念

“物聯網”, 字面意思即物與物之間的互聯網絡, 實際上就是在物體上植入感應芯片, 使其智能化, 以及借助網絡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之間脫離電腦的互聯[1]。而對“物聯網”這一名詞的釋義有很多種表達方式, 比較全面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等信息傳感設備, 按約定的協議, 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 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盵2]物聯網系統利用各式各樣的終端設備和應用平臺, 將各種生命和物體聯絡起來, 實時監測、在線管理、定位溯源, 實現“管、控、營”一體化服務[3]。

2.2 物聯網的組成和基本結構

物聯網系統主要由傳感器、電子標簽、電信網絡、數據處理、顯示系統、報警系統、控制執行系統等組成[4]。各個組成部分被置于感知層、傳輸層、應用層中, 形成了物聯網的基本機構體系, 物聯網系統的結構示意如圖1所示[2,5,6]。

2.2.1 感知層

感知層是通過射頻識別技術、傳感技術、短距離無線傳輸等技術, 實現信息的感知、采集和識別任務, 其感知信息功能的實現主要通過條碼識讀器、RFID讀寫器、傳感器、攝像頭等器具, 通過其對物體的屬性、行為、環境等的信息進行感知, 并上傳至傳輸層, 用于信息的處理、交互和共享。

2.2.2 傳輸層

傳輸層主要依托互聯網、局域網、移動通信網絡、微波、紅外、藍牙、衛星等, 將感知層獲取的數據信息傳輸至信息處理中心、信息存儲中心和信息應用中心, 以實現對感知信息存儲、分析、挖掘、查詢的功能, 使各類信息能夠進行整合和相互關聯。它是使數據成為可用信息的關鍵層。

2.2.3 應用層

應用層是利用手機、Pad、瀏覽器等開放性操作平臺、信息存儲中心、信息處理中心、信息查詢中心及各種服務器等, 對有用數據進行匯總、轉換、分析和使用的組成部分, 可應用于各行各業。它是物聯網組成結構中最貼近用戶的部分。

2.3 物聯網應用的關鍵技術

物聯網的相關技術很多, 并且有逐漸增加和更新的趨勢, 目前涉及的主要關鍵技術包括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技術、傳感網絡通信技術、網絡通信技術[7]、海量數據處理與融合技術[8]、智能嵌入式技術、納米技術[9]等, 部分技術已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針對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 應用到以下關鍵技術。

2.3.1 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即RFID, 是一種利用射頻信號識別物體、獲取信息數據的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這項技術的關鍵是在物體上植入可識別的電子標簽, 通過RFID讀寫器感應標簽信息, 完成對信息的自動感知和采集。由于每個電子標簽都具有唯一的識別碼, 對于數據準確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有很大幫助。針對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 這項技術可以用于監測運動人員身體健康信息、驗證人員身份、感知運動空間環境信息、收集建筑設備系統運行數據等方面。

2.3.2 傳感器技術

傳感器是物聯網系統中用于轉換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為系統提供可用數據信息的感覺器官, 它能將射頻識別的原始數據轉換成可輸出的信號, 是實現物聯網系統功能的基礎。針對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 傳感器可將各種管理和經營的基礎數據轉換為光、電等常用信號, 用以實現智能檢測和控制的目的。

2.3.3 網絡通信技術

網絡通信技術是實現物聯網系統數據交互的信息傳輸通道, 分為廣域和局域兩種, 常用的有基于IP的互聯網絡、移動通信網絡、衛星通信、藍牙、Wi-Fi等。針對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 可采用互聯網、局域網和移動通信網絡, 實現信息的傳輸、應用和異地操作。

2.3.4 智能終端相關技術

智能終端是使物聯網系統功能得以實現的操作平臺, 其技術涉及軟件開發、能源、材料、微機電等領域, 是實現M2M的應用層終端硬件[10]。針對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 可依據不同使用群體的需求, 開發移動終端 (手機、平板電腦等) 應用軟件、專用監控和操作平臺、信息發布查詢平臺等, 可實現對數據的查詢、使用, 并實現對設備的遠程操作、對場地的異地預約、交費等。

2.4 物聯網應用系統的設計思路

物聯網應用系統是把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實際工作中的智能化系統。在明確系統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前提下, 首先需對系統的整體邏輯框架進行統籌考慮, 明確各功能模塊間的搭接關系和信息采集、交互、使用的流程, 并對各層級的硬件拓撲結構進行搭建。完成對整體框架的設計后, 需對各個功能模塊的系統結構進行設計, 細化各子系統硬件結構。針對實際工程應用, 在完成以上步驟后, 需根據具體工程的實際情況規劃數據采集的形式和點位, 以及網絡通信的方式和路由, 最后根據操作需求進行對應用終端的開發, 從而完成對整個系統的設計。

3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功能分析

3.1 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功能分析

體育場館的經營管理模式有多種形式。大型體育中心、全民健身公園與獨立場館、事業單位模式、公司化經營與經營公司運營, 在部門設置或部門的職能分工上可能存在差異。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功能設置應當依據場館運營團隊的日常工作范圍和職能分工, 結合不同場館的特點和特殊需求, 在進行職能優化和功能合并后, 提出較為合理、全面的功能組合。

以一個事業單位編制的大型綜合體育中心為例, 下設有辦公室、基建維修部、能源技術部、行政部門、人事部門、退休管理部門、保衛部、財務部、經營部、訓練競賽服務部、場館管理部等主要職能部門。每個部門對應不同的工作職責, 根據工作界面交叉和信息共用的情況, 將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實現的基本功能劃分為8個模塊。各職能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 及對應的功能模塊設置如表1所示。

3.2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功能要求

通過對體育場館運營團隊職能分工的分析,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包括:數據的匯總、分析和查詢、建筑設施設備管理、行政辦公管理、安全防范管理、財務管理、對外經營管理及經營決策、專業運動員訓練管理、體育和健康等應用信息的管理等。各模塊的具體功能要求如下。

3.2.1 數據的匯總、分析和查詢模塊

數據的匯總、分析和查詢功能模塊, 主要負責對整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數據進行綜合管理和使用, 擁有對信息的匯總、分析和查詢的權限, 但不能對信息進行修改, 也不能對其他功能模塊進行控制。該功能模塊的主要使用者為體育場館的高級管理層和協助全面管理、綜合協調的部門, 這些使用者可以根據需求調取所需信息, 用于指導戰略計劃的制定、監管和評價各職能部門工作等;同時, 包括對系統操作權限、操作日志等的管理和維護。

3.2.2 建筑設施設備管理模塊

建筑設施設備管理功能模塊主要負責對體育場館建筑信息、能源使用數據、設備系統運行的監測以及故障的診斷和報警等, 具體涉及的用能設備系統包括:供暖系統、空調通風系統、給排水系統、變配電系統、照明控制系統、電梯等特種設備系統, 以及體育場館專用的用能設備, 如游泳池水處理和加熱系統、體育場地照明控制系統等?;ê湍茉垂芾淼穆毮懿块T可對上述系統的數據信息實時在線監測, 在有授權的智能操作終端上, 可進行遠程控制。

3.2.3 行政辦公管理模塊

行政辦公管理功能模塊主要為行政管理部門提供體育場館固定資產、人事、通知、公告、文件等信息的發布和查詢平臺, 并提供智能的辦公管理系統, 全部工作人員可通過該模塊接收和發布消息、預定會議、提交差旅計劃、進行任務管理、分析工作情況等。

3.2.4 安全防范管理模塊

安全防范管理功能模塊主要實現對體育場館周界范圍內的安全、消防等的智能監控, 可對場館全部安防攝像頭進行統籌管理和檢測, 自動識別可疑行為并報警;對場館消防系統進行全面監測, 包括煙感、溫感、紅外探測器、自動噴淋系統、火災報警按鈕等;同時對來訪人員、進出車輛、出入大件物品等進行登記管理。

3.2.5 財務管理模塊

財務管理功能模塊的主要功能包括對體育場館整體收支情況、員工薪資、經濟合同等的管理。對非財務管理部門開放財務申報權限, 用于報送本部門費用收支情況、提交用款申請、申報年度預算等;對財務管理部門開放財務申報和財務信息讀取、維護權限, 用于財務分析和財務指標核定, 并可為稅務、統計、審計等工作提供數據。

3.2.6 對外經營管理及經營決策模塊

對外經營管理及經營決策功能模塊分為經營管理和經營服務兩部分。經營管理部分負責記錄和分析體育場館經營數據, 包括經營規模、經營范圍、經營成本、投入人力、經營利潤等, 起到為經營決策提供參考的作用。經營服務模塊可以為到體育場館運動的人提供場地開發時間和剩余查詢、場地預約和退訂、遠程購票、遠程支付、個人運動計劃管理等服務。

3.2.7 專業運動員訓練管理模塊

專業運動員訓練管理功能模塊主要負責對專業運動隊訓練場所的場地、器材、環境信息進行監測, 采集運動員身體情況指標, 記錄訓練數據, 分析訓練效果指標, 可以使教練員、運動員、訓練保障人員隨時隨地對訓練信息進行查詢和管理, 并提供科學的訓練指導參考和訓練計劃制定服務, 以提升訓練效率, 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3.2.8 體育和健康等應用信息的管理模塊

體育和健康等應用信息的管功能模塊與互聯網或上級的“體域網”實現資源和數據的共享, 一方面為體育場館運營團隊、運動人員提供體育相關信息;另一方面共享本場館信息, 為“城市體育電子地圖”[11]“體域網”等提供基礎數據。此外, 可為參與運動的人員提供用于監測運動情況和生理指標的電子標簽, 使用者可根據需求上傳信息, 分析自身健康狀況, 獲取科學的運動建議。

4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框架設計

4.1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構建原則

4.1.1 先進性原則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建設, 應當應用國際廣泛認可的技術和標準, 借鑒國際成功案例經驗, 保證系統的先進性, 以應對技術更新, 適應未來業務的發展需要。

4.1.2 可靠性原則

應在系統設計階段對數據采集和分析的精度、系統的性能等進行規定, 選擇成熟可靠的技術和質量優良的產品, 以保證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4.1.3 開放性原則

應對系統的整體框架和使用需求進行統籌考慮, 功能可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并應實現隨時隨地操作的要求。

4.1.4 可擴展性原則

系統搭建應充分考慮技術的更新和功能需求的變化, 具備可靈活擴展功能模塊的性能, 以適應技術、業務更新給系統帶來的變化。

4.1.5 安全性原則

系統在搭建階段應充分考慮自身和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具備抵御病毒和黑客攻擊的能力, 能有效防止數據和信息的泄露, 并保證系統能安全、穩定運行。

4.1.6 功能模塊合理性原則

系統功能模塊的設置應從場館運營方的使用需求出發, 充分挖掘需求、使用特點和業務流程, 功能配置盡量合理, 每個模塊的設置應從體育場館經營管理實際出發, 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運營中的困難, 方便管理工作的展開。

4.1.7 簡易實用性原則

系統的設計應當便于各類用戶的使用, 有簡單、清晰、友好的操作界面, 同時應設有便于操作的系統維護工具。

4.1.8 經濟性原則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建設, 應充分考慮系統的性能與價格的平衡, 以盡量少的投資實現系統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4.2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整體框架

4.2.1 系統總體框架

基于物聯網系統的組成和基本結構, 將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的整體架構分為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 并根據系統的實際應用特點, 將應用層細分為用戶操作層和信息應用層兩個子層級;其中, 用戶操作層為各類客戶群應用智能操作終端查詢信息、實現個性化操作、執行控制的層級;信息應用層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各模塊間的數據互享、進行數據分析、管理和監控信息應用等。系統的總體架構如圖2所示。

4.2.2 硬件拓撲結構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功能的實現建立在硬件系統搭建的基礎之上, 各層級的硬件設備構成如下 (系統硬件拓撲結構圖如圖3所示) 。

1) 感知層

感知層是數據采集的層級, 實現數據采集的設備種類繁多, 基于物聯網的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系統涉及的主要設備有:監控攝像頭、各種計量儀表、POS機、感煙探測器、感溫探測器、紅外探測器、手動數據錄入計算機、各種植入RFID電子標簽的物體、傳感器 (包括溫度、壓力、流速等) , 以及用于感知采集數據的各種RFID識別器、便攜式RFID識別器等。

2) 信息應用子層級

信息應用子層級的主要設備包含數據處理服務器、系統管理服務器、數據存儲服務器、各種類型的數據和信息查詢設備, 如電腦、專用發布查詢終端等。該層級同時設置有數據交互服務器, 用于與其他數據平臺的信息來往。

3) 用戶操作子層級

用戶操作子層級通過廣域網連接個人電腦、手機、Pad、智能電視、車載電腦等智能終端設備, 通過設備搭載的應用軟件實現信息查詢、應用操作等功能。

5 結束語

物聯網框架下道路交通論文范文第3篇

本刊訊8月25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與樂山市人民政府物聯網應用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樂山舉行。樂山市市長蔣輔義、副市長童光明,四川電信總經理楊國光、副總經理周清久出席簽約儀式。

今年年初,樂山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樂山打造成為全國物聯網應用示范基地,搶抓機遇,精心規劃,依托樂山高新區, 全力打造物聯網產業科技園區。前期已與四川電信在“平安城市”、“智能公交”、“移動行政效能監察”、“翼機通”、“礦稅寶”等物聯網應用領域有所合作。物聯網應用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是樂山市提升信息產業綜合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實現向智能化城市跨越的重要舉措, 標志著物聯網應用在樂山掀開新的一頁。

簽約儀式上,雙方表示將按照協議,攜手合作,互利共贏。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在互聯網、3G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方面開展實質性合作,做大做強樂山物聯網產業,為提升樂山市信息化水平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物聯網框架下道路交通論文范文第4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決策部署,統一思想,扎實行動,把建設傳感網應用示范工程作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充分利用現有的傳感網及三網融合的技術基礎,全力推動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和智能園區項目建設,搶占新一輪技術革命制高點,為將無錫建設成國內外一流的傳感網產業基地和中國傳感信息中心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建設目標

(一)智能交通示范工程

著眼于提高交通基礎設施運行效率,立足解決交通擁堵、交通事故以及與交通運輸業密切相關的能源和環境等問題,借助深圳清華研究院在交通、電子信息以及科技等領域的優勢,著力形成從技術研發、系統集成、生產安裝到推廣應用完整的智能交通產業集群。綜合運用各種高新技術實現對人、車輛、道路以及交通與運輸的智能化監控與管理,實現感知道路的各種信息(交通擁堵、重大事件、公交、停車信息、環境(尾氣)與天氣等;采用互聯網、廣播電視網、3G天線網絡等三網融合的數據傳輸系統實現任何時間、地點的實時道路狀況及數據的交互與傳輸;充分發揮數據信息有效價值,將數據信息分層分類及時發送到相應的部門和用戶群體;為機動車駕駛員和市民提供最佳的出行路線;為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和交通道路指揮及未來發展提供決策參考與依據。

(二)智能園區示范工程

近階段,在互融共生、聯動發展的惠山軟件園和數字園的1平方公里范圍內完成園區智能信息化建設,實現從網絡基礎設施、IT共性技術資源到公共智能應用和服務管理對園區四個定位的信息化支撐,滿足入園企業和員工對信息化基礎和公共設施的需求,集高清數字生活一體化,實現園區智能信息化設施的統規、統建、統維和共享、共用、共生,并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園區管理方與入園企業的共同發展,成為無錫信息化程度最高、數字化生活最優、智能化管理最好的園區之一。

三、建設內容

(一)智能交通示范工程

1.建設先進的公共交通系統。建設特種(公交、出租、校車、救護、消防)車輛監控與通信系統。監控中心能實時接收并顯示每輛車的行駛位置、速度、方向,接收運行情況(包括報警)及乘客情況的信息,能對車輛發布調度及其他各種信息,并為乘客提供信息服務。在采集車輛、乘客以及道路交通信息的基礎上,建設公共交通規劃與調度的優化平臺;在若干重要公交線路設置電子站牌,向候車乘客告示臨近車輛到達信息;建立公交信息查詢系統,便于群眾在家里或公眾場所使用個人或公用的終端設備從網上獲得公交線路信息。建設先進的公交換乘體系,科學指導市民出行與換乘。

2.建設先進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改善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針對混合交通流開發有效的交叉口交通管理與信號控制系統,提高對實時交通需求的適應能力,建立城市交通控制指揮中心。配合公交專用車道、快速公交的建設,在相應交叉口配置公交車輛優先信號機、公交車輛檢測器以及相應的控制軟件。另一方面,需建立城市交通信息中心,通過多種方式發布實時交通信息,實現交通疏導。有效提高現有路網的通行能力和利用效率,并在空間和時間上對交通需求加以調節。

3.建設先進的公路管理系統。使用先進的交通監控系統實現車輛不停車收費,提高公路通行能力,保持交通暢通安全。建立異常事件自動檢測和緊急救援系統,加強對超載、超速車輛的自動檢測與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數據庫、地理信息系統、網絡)改善公路建設、養護及基礎設施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與運營成本。

4.發展先進的車輛的感知與保護。車輛配置安全的信息設備,進行追尾預警與撞擊報警、車輛行駛狀態記錄、衛星定位、電子地圖導航系統、乘客計數裝置、電子檢票設備等。使用相關技術如RFID及車重傳感器通過車型識別、車輛識別、牌照識別、動態稱重來進行車輛的安全管理。

(二)智能園區示范工程

1.建立綠色數據中心。依托世紀互聯的亞太中立數據中心,融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運營的中間服務商共同成立的園區網絡中心,建立綠色、環保的園區數據中心,光纖與無線寬帶覆蓋園區,實現物理集中、邏輯分離、可持續發展,用于滿足園區自身服務管理平臺、軟件園門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動漫中心等對服務器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庫、存儲資源等的需求,同時為園區企業提供網站托管、主機托管、虛擬主機、應用托管等多種增值服務。

2.建立高清數字示范基地。以建立高清數字體驗館為試點,實現高清數字購物,基于物聯網的虛擬實體化進行正式的購物淘寶,精品店購物和高清數字體驗與應用;實現高清數字會議,為入駐企業提供世界各地多點開會實時同步傳輸;實現高清數字工作,企業員工隨時辦公,集聚世界各地專家智慧攻克難題,破除人才瓶頸;實現高清數字娛樂,滿足入駐企業員工休閑健身需求,暢享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清數字,滿足區域內數字網絡健康診斷,形成遠程醫療保健照顧體系;構建出一個完整的一卡通智能應用環境,為入駐企業和員工園區內的餐飲、消費、停車、查詢、辦事、小額支付等提供便利。

3.建立共用信息發布平臺。大堂、電梯轎箱等公共部位設置信息發布終端,用以播放新聞、電視、廣告、自制信息等公眾信息,將分布在園區各建筑內所有信息發布終端聯網,并統一匯集到信息發布中心,信息中心設立統一的發布平臺,實現信息同步播放,播放內容根據用戶自己決定,方便靈活。建立室外安防設施,各單體建筑建立各自的安全防范系統,對室外部分各自配置,進行各自獨立的監控,避免了重復投資造成的嚴重浪費。 4.開發樓宇自控系統。智能化園區需要建設一個安全、舒適與便利的工作環境,同時盡量減少能源消耗,通過樓宇自控系統可以監控大廈內各種機電設備的運行情況和故障狀況,并控制這些機電設備,達到集中監測和控制,提高設備的無故障時間,確保企業管理層面非常清楚地了解到建筑運行實際需要的能源,使設備按照建筑實際需求的能源進行經濟運行,給投資者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

5.建設先進的系統集成“一體化監控平臺”。針對園區內不同的智能應用系統,通過“一體化監控平臺”對園區進行實時監控、物業管理、OA辦公等功能集成,解決園區內各智能化系統之間的整合與協同問題。對園區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提供多種集成形式和服務手段,增強信息管理和分析,滿足園區不同層面管理人員的應用;通過基于物聯網的三網合一的無線網絡,實現遠程監控,根據園區的個性化要求,通過服務編排,組合、擴展新的服務,滿足園區內智能化系統的進一步擴展應用要求,實現全局信息的綜合管理、遠程控制,提高節能水平,降低運營成本。

智能化園區建設包含以下幾項要點:

1.園區基礎設施數字化:包括數字一體化監控平臺、綜合布線系統、有/無線網絡系統、樓宇自控系統、綜合安防系統、一卡通系統、公共廣播系統、信息發布系統等基礎系統的建設,以及園區基礎數據的測繪與基礎數據庫的建立,園區電子地圖的虛擬仿真。“數字一體化監控平臺”的建立,可通過平臺進行信息分析處理,協調各傳感器高效、安全、有序的協同工作。平臺具有強大的自學習能力和完備的工作流,從平臺的角度實現了數字智能化園區的高度智能化,提高整個園區的節能水平,降低園區的運營成本。

2.園區數字感知引導系統:可實現智能引導與顯示,方便快捷的查詢園區具體地點與位置。通過園區內觸摸屏可快捷的查詢到所要到達的地點與位置,并且可以顯示所要到達位置的高清數字圖形,提供最快捷的路徑指示,對人員具體移動位置進行定位,來推動提高整個園區的服務質量,保證整個園區智能化水平5到10年不落后。

3.感知數字調度系統:可通過指揮調度中心對包括人和車在內的重要目標與設備進行定位,中心可顯示定位物體周邊的高清數字圖像視頻,管理人員可通過手持終端(PDA)與中心實現指揮調度,也可發布相關報警數據信息,中心可通過手持終端(PDA)發出報警預案和解決辦法。

4.數字自控系統:可將園區內的公用設施(水、氣、電、熱)控制設備和園區管網、交通、綠化環保、污水處理等信息通過高清數字自控系統對數據進行整合,針對某一控制設備可以高清數字可視化的方式進行設備圖像與數據顯示,直觀的觀察到數據與圖像中隱含的問題與現象,可實現對設備計算和編程過程的引導與控制,以觀察設備的運行情況。在節能減排方面每年可節約能耗10%—20%左右,這不僅能降低運行費用,而且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既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更具有深遠的社會效益。

5.園區高清可視化的數字商務:通過園區的的高清可視化數字商務平臺服務,可實現視頻、數據與語音的融合,為在園區內進行的可視化消費、娛樂等活動,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速度,減低了交易成本、增加了交易機會,并且簡化了交易活動的流程,為園區工作人員提供更高層次的服務。

6.園區通信系統的數字網絡化:對園區內的空間數據可通過RFID自動交互信息技術、衛星通信網、3G網絡、互聯網等多種網絡融合方式進行收集,建立基于整個園區的高清數字化網絡。

7.園區的數字可視化MIS系統:可以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數據之間的圖像通訊,它是以地理信息系統為紐帶,將整個園區的所有信息整合到一個統一的可視化的MIS平臺上,可根據空間位置的關系,對園區內的企業信息進行檢索、查詢、分析統計,構成一個完整的支持園區信息管理、生產管理、分析統計、決策支持的高清數字可視化園區系統。該系統具有快捷的信息查詢與瀏覽能力,可實時顯示信息、模擬實際狀態、提供決策分析工具,以及進行完善的統計和管理用戶權限等。

通過基于以上方式建立的數字智能化園區,可整合園區的信息資源,實現園區的數字信息化,還可發展遠程教育、網上醫療等服務,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四、實施步驟

(一)基于物聯網的智能交通分階段目標

近期目標(2010年—2013年):完成惠山示范區工程實施,項目覆蓋惠山新城區域面積約36平方公里,具體道路涵蓋錫澄路、惠山大道等主要道路31個路口及路段,道路總長度34個路段,項目內容包括交通指揮分中心系統、非現場執法系統、數字視頻監控系統、交通信號采集系統、智能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信息發布誘導系統,示范工程計劃于8月份完成惠山交警大隊指揮分中心建設及部分系統安裝,于2010年12月底初步完成并投入使用,并推廣到惠山區327平方公里,實現交通控制與指揮智能化、交通管理決策科學化、交通管理信息化、交通綜合效益最大化,打造成“感知中國”中心智能交通的標志性工程。

中期目標(2013年—2014年):基于惠山區智能交通的建設,完善對園區的服務質量,發揮深圳清華院在傳感器、物聯網、智能交通、數字電視等領域的強大技術研發實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整合資源,制定完備的服務流程,實現真正意義上高清數字智能交通,并且以惠山區智能交通為模板和數據服務中心,在整個無錫市進行復制推廣,推進無錫成為智能交通全面推行的首個試點城市。

長期目標(2015年以后):在全國范圍內搶先制定有關感知交通項目的標準制定及實施工作,以無錫市為示范基地,復制推廣至整個江蘇省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構建全國范圍的大交通物聯網平臺,形成智能交通建設的產業鏈,成為全面建設“感知中國”的智能交通示范工程的領頭羊。

2010年階段性重點工作主要是:

第一階段(2010年5月—8月):

(1)建設惠山區道路感知(信息采集)系統; (2)對惠山區的道路信息進行發布,后期逐漸豐富信息的種類,增加信息量。

第二階段(2010年8月—10月):

(1)手持終端,手機能夠享受到服務;

(2)指揮中心建成,可初步展示的信息采集的效果。

第三階段(2010年10月—12月):

(1)GPS可動感巡航;

(2)自適應控制信號機系統在道路上運行,進行道路自適應管理;

(3)公交站牌試點(看電視、道路信息、公交前站信息);

(4)特種車輛監控系統試運行。

第四階段(2011年及以后):

(1)ETC、電子車牌試點;

(2)全市交通信息發布;

(3)全市公交電子站牌;

(4)特種車輛監控系統建設;

(5)尾氣排放等道路信息感知;

(6)車輛行駛安全撞擊報警系統試驗;

(7)上述系統一系列部級以上標準試點或出臺。

(二)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園區分階段目標

近期目標(2010年—2011年):建立1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化科技園區示范工程,通過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寬帶多媒體網絡及虛擬仿真技術基于“高清數字一體化監控平臺”實現高清數字智能化園區。

中期目標(2011年—2012年):基于惠山區高清數字智能化園區的建設,完善對園區的服務質量,發揮高清數字一體化監控平臺的功能優勢,整合園區所有資源,制定完備的服務流程,實現真正意義上高清數字智能化園區,并且以惠山區高清數字智能化園區為模板和數據服務中心,在整個無錫市進行復制推廣,其他園區建設無需再重復建設數據服務中心,降低了高清數字智能化園區建設的投資成本和管理費用。

長期目標(2013年—2014年):以無錫市為數據服務中心,復制推廣至整個江蘇省乃至整個長三角地區,最終在全國建立多個數據服務中心,推廣至全國,管理全國范圍內高清數字智能化園區的數據,形成高清數字智能化園區建設的產業鏈。

近階段重點工作是:

第一階段(2010年4月—8月):實現園區智慧大廈全部智能化,人手一卡,何時何地都能解決問題,何時何地都能看到園區;

第二階段(2010年8月—12月):園區成為無錫市智能化園區示范區,高清數字體驗館建成開館;

物聯網框架下道路交通論文范文第5篇

編輯:薛慧

南京物聯傳感技術

一、智能家居帶您進入夢幻生活

當您下班回家時,隨著門鎖打開,家中的安防系統自動解除警戒,廊燈緩緩點亮,空調、通風系統自動啟動,動聽的背景交響樂輕輕奏起;

當您坐在家中沙發上,手拿一個外觀精美的遙控器,就能控制家中所有的電器。晚上,您上床休息,在他躺下的一刻,所有的窗簾都自動關閉,入睡前,床頭邊的面板上,“晚安”的燈光按鈕亮起,所有需要關閉的燈光和電器設備自動關閉,同時安防系統自動開啟處于警戒狀態;

當您外出的時候,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關閉家中所有的燈和電器;

„„

(智能家居帶來的理想生活,著實令人神往)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這已經不僅僅是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情景了。隨著智能家居逐漸走進大眾生活,這樣的場景將在您的身邊變成現實。其實,現代科技進入家居的帶來的變化令人嘖嘖稱奇,給人們的家居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剛剛描繪的場景,都是是智能家居將要帶給您的“神奇”體驗,不過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統能為您做的事情中的一小部分。

二、智能家居性概念和內涵

通常認為,智能家居就是以住宅為平臺,兼備建筑、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智能家居系統可以為您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窗簾控制、電話遠程控制、室內外遙控、防盜報警、以及可編程定時控制等多種功能和手段,使您的生活更加舒適、便利和安全。

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有傳統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適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間,還由原來的被動靜止結構轉變為具有能動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換功能,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有效安排時間,增強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為各種能源費用節約資金。

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智能小區建設,很多類似于上文的智能家居方案也正在逐步實踐中,相信不久的將來,更多的市民能夠享受到這種智能家居帶來的方便、舒適、安全和樂趣。

(圖為:手機操控智能家居的流程)

實現智能化的家居,可以給您的生活帶來以下便利:

節省費用:不需要時,家中能源消耗設備可以自動關閉,這樣可以降低您的生活費用。

使用方便:智能化系統提供遠程遙控接口,在您外出時,還可以通過手機或上網來調整和控制家電設備。

安全性高:套家庭智能化系統在緊急情況時可以防御壞人侵入并及時報警,有效保證您的家居安全。

改變生活方式:你可以在家辦公,在家炒股、炒匯、做期貨以及進行遠程會議、在家購物、在家培訓等。

三、遠拓智能家居應用實例

新一代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舒適、便捷的現代家居生活體驗,是南京遠拓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自主創新之路的杰出成果。

該款智能家居整體解決方案將智能燈光窗簾控制系統、電器控制系統、遠程控制系統、影音娛樂系統、可視對講系統、背景音樂系統、3G智能安防系統、社區信息管理系統等多個系統集合在一個操作平臺上,用戶可通過移動綜合控制器實現一鍵式操作,還可利用手機、電腦等移動終端,對這些子系統進行遠程控制。

遠拓智能家居系統的最大特點在于,掌握最先進的核心無線通信技術,控制器通過Zigbee模塊,實現家庭系統與外部網絡的通訊為系統核心部分,解決以前智能家居系統瓶頸的關鍵技術,省掉了繁瑣的布線,實現遠程控制,讓主人一部手機隨身就能搞定。

具體來說,智能家居系統的家電、照明、窗簾的無線控制子系統,通過Zigbee無線收發模塊可以主動發送數據對各家電進行有效的控制;也可以被動接收煙霧探測器和煤氣探測器等發出的數據,實現對家居的監控。當家居出現了異常情況時,系統將立即發出報警信號,并在第一時間通知用戶。

(圖演為示無線遙控窗簾)

系統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1) 友好的人機交互圖形界面;

(2) 通過Zigbee模塊轉紅外接收器,實現遙控系統;

(3) 通過網關與互聯網連接,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遠程訪問該系統,實現基于Web的系統控制;

(4) 采用無線方式控制各家電(包括日光燈,空調,電腦,電視機等)的電源開關或監測家電運行狀態;

(5) 煙霧探測器探測到煙霧時,系統將自動切斷家居中的電源,并發出火警提示; (6) 煤氣探測器探測到煤氣時,系統將自動切斷家具中的氣源,并且發出報警信號; (7)

當有人進入家中時,系統將自動報警并拍攝此刻的場景并發給主人; (8)

系統的報警類型包括撥打指定的電話號碼,發送短信到指定的手機,輸出音頻信號等。

下面列舉常見的三處應用實例:

(一) 手機遙控空調

當您在下班前半小時,只要撥動手機按鍵,就可讓電飯鍋煮飯,洗衣機洗衣服,熱水器燒水,尤其是可以開啟空調,慢慢調節,升到適宜人體溫度。

要實現手機遙控空調,在手機發出指令給智能家居的網關,再傳輸到用于空調系統的zigbee網絡化改造的無線控制模塊。無線控制模塊內嵌在空調系統中,通過無線網絡對空調進行操縱。

(圖為遠拓開發的YT-110ZigBeeRF模塊)

YT-110是一款表面貼片安裝的模塊,用戶可以利用該模塊以最快的產品上市速度和低開發成本創建IEEE802.15.4兼容的系統。采用該系統可以免去射頻設計環階段的復雜的,高成本的開發和測試過程。

YT-110附帶外部內存。目前已經有三種不同型號的模塊:YT-110TC內置天線,YT-110TS內置一個SMA界面的RF發射板,YT-110TI內置i-PEX天線連接接口。

(二) 智能控制窗簾

早上一覺醒來,可以撥動床邊的移動控制器,或手機,讓窗簾慢慢打開,迎接清晨的陽光;晚上睡覺時,剛剛要打個哈欠,準備進入夢鄉,您的窗簾也在隨后關閉。這些都是智能控制窗簾的神奇體驗,讓人感覺省心省事。

(圖為遠拓開發的YT-D01A-B無線幕簾控制器)

YT-D01是無線幕簾控制設備,可與具有開關功能/級別控制功能的控制設備綁定,通過控制設備控制ZD-01的開關/級別控制功能。安裝YT-D01之后,您可以用遙控器,場景控制和定時控制等方式控制簾幕的開閉,減少了每日手動操作的繁瑣。

(三) 智能照明

當您下班時走近光線昏暗的過道時,過道照明自動緩慢點亮,在人員離開入口區域后2分鐘后,該照明自動緩慢關閉;當您進入客廳時,室內燈光自動開始照明,人一旦離開2分鐘內,燈光將會慢慢熄滅。

(圖為遠拓開發的Z-801R無線開關控制器)

支持ZigBee智能家居協議;電池供電,并可持續工作數月 ;與電源負載控制器,智能鑰匙,墻壁開關等產品兼容 ;可做為網狀拓補網絡的路由器。 拓展范圍: 3V – 24V 直流

Z-801Rx具有3輸出信道可用以驅動繼電器

物聯網框架下道路交通論文范文第6篇

引入世界前沿科技——物聯網技術,實現應急物資儲備倉庫的“存儲、配送、盤點”三大智能化。浙江嘉興電力局應急物資儲備倉庫作為華東唯一,全國6個應急物資儲備倉庫之一,日前,獲得了國網公司首個“五星級”倉庫。

坐落于嘉興電力綜合園區的嘉興電力局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建于去年10月份,占地面積14400平方米,是該局根據國網公司和省公司的要求,針對電網應急儲備物資的特點,建成的具有前沿科技的智能化應急儲備倉庫。

物聯網技術的率先應用是智能化倉儲的一大亮點,在該局儲備倉庫內,一件物料從出廠前的信息,如廠家名稱,出廠日期、型號等;到入庫的狀態,如是否通過檢測、驗收,以及檢測數據報告,再到物料出庫后的去向,如該物料用于哪個項目、甚至可以細化到地址和方位等,物聯網技術在倉儲管理中的初步運用,初步實現物料和物料之間的信息交流和通訊,智能化識別、定位為、追蹤、監控和管理。

該儲備倉庫中,大大小小的物料品種都被依次擺放在被稱為“存放單元”,尺寸為1.2米×1米的藍色塑料托盤內,這些看似普通的托盤外側有貼有狀如創口貼般大小的白色小片,那就是電腦記憶芯片,里面記載著托盤中所有貨物的名稱、型號、廠商、檢驗狀態等一系列從出廠、入庫到出庫等所有信息,她成為每件物料的包含身份、狀態等信息在內的電子標簽。

貨物入庫時,貼有電子標簽的托盤載著物品通過RFID射頻系統,進行電子標簽掃描,將自動接收到的數據信號傳輸到電腦進行入庫的數據處理;然后,叉車將物料運送到自動傳輸帶之后,堆垛機將物資自動存放到立體貨架的指定位置,同時入庫單同步進入EAP-SAP管理系統,從而完成物資的入庫流程;出庫時同樣也必須經過射頻掃描,數據自動錄入,一切都是自動的,無須人為干預,實現了物資自動出入庫、自動盤點、自動生成裝車計劃以及運輸車輛實時監控等功能。在該局儲備倉庫,GPS、RFID、OTA等高新傳輸、識別技術在這里隨處可見,物資存儲實現了保管智能化、物資配送智能化、物資盤點智能化。

上一篇:小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論文范文下一篇:連鎖零售企業配送中心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