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導入式教學法范文

2023-09-19

導入式教學法范文第1篇

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好的課堂導入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較好的起到醞釀學生學習情緒、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創造力, 幫助學生進入情景的作用。通過導入方式, 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理解, 為有效的開展英語課堂學習建立良好的開端。通過精心設計課堂導入, 引導學生探索學習英語新知識, 溝通學生與教師的情感, 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 部分教師會感覺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 沒有足夠的興趣, 所以要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巧妙地設計課堂導入。本文通過對英語導入式教學研究, 得出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的原則與方法。

二、英語課堂教學“導入式”的原則

在英語課堂教學導入時, 要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 導入設計要與學生的年齡相適應, 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 導入的方式也要相應的有所差異。同時要符合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 并關注課堂時間的分配, 教學導入的形式要多種多樣。在進行導入式設計時, 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 整體性原則

英語教學是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體系, 要教學中要注意其整體性特點, 要注意知識傳授過程中的知識的新舊知識點的前后銜接, 還要注意整體的教學體系的知識結構。要體現前后連貫、相輔相成的特點, 注重知識的有效的導入與理解和鞏固, 依照整體性原則, 以促進學生成績鞏固為主要的目的與目標, 充分體現出整體性的原則。

2. 直觀性和啟發性原則

教師在英語課堂導入時, 要注重導入內容的直觀性和啟發性。盡量采用當前學生較為關注的生活中的熱點內容為事例, 引入新的觀點和內容, 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引其深思, 啟迪學生的智慧。

3. 趣味性原則

對于學生來說, 在教學中培養其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巴班斯基曾說過一節課要有一定的趣味性, 這并不是為了引發學生的歡笑或是為了耗費精力, 而是趣味性增強了學生所學內容的認識活動的積極化。通過英語課堂導入, 要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

4. 目的性與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設計課堂導入時, 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有針對性的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設計及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及心理特征等, 來進行導入課堂的設計。

5. 實用性原則

教學在進行教學導入時, 還要以實用性為原則。畢竟所有的教學效果的體現, 往往是從學生的成績上得到最直觀的體現。因此, 教師還要考慮到當前教育的模式特點, 在設計導入時, 要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一些閱讀材料, 與教材有一定的相關性, 起到相輔相程的作用, 不要與教材脫節。

6. 靈活性原則

教師在課堂導入時, 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及對象和學校的教學條件與教學環境等因素進行靈活合理的安排, 選用恰當的導入方法。如班級學生特點較為活躍與較為安靜的風格, 所采用的方式應有所曲別, 要本著靈活性的原則, 因材實教。

三、英語課堂教學“導入式”的方法

1. 溫故知新法

萬圣之師孔子曾說過要溫故而知新, 這個方法在大多的教學課堂中被廣為應用, 可幫助學生溫習學過的知識, 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 通過不斷的重復讓知識得到鞏固與加深。如, 在進行過去進行時態的教學時, 通過提問、做練習等形式復習現在進行時態的概念、用法, 即be doing sth, 其中助動詞be有am/is/are三種變化。在通過對話及改寫句子:一Wha are you doing now?-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再按要求用at this time yesterday替代now。經過觀察、對比后, 學生很容易得出:———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We were doing sth。并強調助動詞be的變化 (改用was/were) , 從而得出過去進行時的結構 (was/were+doing sth.) 。這樣使學生在學習新知時不感到突然, 比較輕松樂于學習。

2. 多媒體導入法

在教學中, 多媒體教學是在英語課堂中的較好的手段。能夠讓學生對于教學的信息有直觀的了解, 與單純的文字有著更生動的作用, 通過視頻的觀看, 往往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更加生動直觀。如感恩節在西方是非常傳統的節日, 中國沒有感恩節, 對西文的文化氛圍不了解, 通過播放視頻, 讓學生看到西方人過感恩節的情景, 吃著火雞、南瓜餅, 互相問候著Happy Thanksgiving Day。讓學生了解了西方文化的氛圍與背景, 并提出一些問題:What can you see on TV?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積極的學習關于感恩節的英語教學的內容。

3. 問題導入法

教師采用較為有效的方式來激發學生來引起思維,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培養學生的思維, 讓學生努力的去思考和學習。帶著問題去學習與思考, 可起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4. 時事導入法

我們的生活處于不斷的變化中, 不斷的有新聞熱點事件、社會熱點事件引起我們的關注, 而教材的內容安排是固定的, 相對的內容也較為陳舊。教師充分利用近期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 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 利用背景知識導入

一些教材特別是一些文化題材的課文中有很多的背景知識和文化內涵, 讓學生了解一些教材外的背景知識, 可幫助學生拓展知識, 促進學生對于教材內容的學習。

6. 游戲導入法

在教學時, 設計一些適合英語課堂的游戲, 通過游戲導入, 教師借助于表演、游戲等形式來創設情境, 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比如導入一些數字接龍等內的小游戲。但是要與課文的內容結合緊密。給學生創造一個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 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四、結語

導入式教學可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 幫助學生進入教學情景。通過導入式教學, 為有效的開展英語課堂學習建立良好的開端。按照英語課堂教學導入的原則, 針對于不同的教學對象與教學內容, 實施不同的導入方法, 有效的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隨著社會的發展與各種信息技術的更新, 對于教師而言, 要在教學實踐中, 更多的積累教學經驗, 及時的總結提高, 強化教學引導技能, 以探索出更好、更新、更多的導入方法。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好的課堂導入方式能夠充分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理解, 為學習的有效開展建立起良好的開端。通過對英語導入式教學研究, 得出英語教學課堂教學的原則與方法。

關鍵詞:英語課堂,導入式,原則,方法

參考文獻

[1]顧曰國.多媒體、多模態學習剖析[J].外語電化教學, 2007, (2) .

導入式教學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課堂導入,基本方法,注意的問題

在進行課程教學中, 熟練地運用導入式教學的方法, 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課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幫助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 要確保每一堂課都能保持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是不容易實現的。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 他們對各種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心, 有極強的探究欲望。作為信息技術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出讓學生積極參與的課程。要想實現優化導入, 必須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技術課堂導入應遵守以下幾個原則

1. 導入目標要明確

在進行信息技術課程備課的過程中, 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明確課程要求和課程目標的基礎上, 對課程導入的內容和形式進行系統而完整的設計, 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自然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從而順利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2. 導入形式要多樣化

如果課程導入方式過于單一, 學生很快就會覺得課程枯燥, 從而失去對課程的學習興趣, 導致課程目標和課程要求難以實現。為此, 在進行導入式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進行課程導入, 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 同時還能為保持學生對課程的求知欲做好準備, 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 為整堂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3. 導入過程要簡潔化

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 是整堂課學習的一個鋪墊, 而不是重點教學。因此, 教師在導入時不能占用大量時間, 應在短時間內使學生注意力迅速集中, 激發學習興趣, 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為教學課程的順利展開奠定基礎。

4. 導入內容要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學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進行課程導入時, 適當地融入生活實際, 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 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 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 同時能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 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信息技術課堂導入的基本方法

1. 直接導入

這種直奔主題的方法能使學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 讓學生的思維迅速定位, 很快進入對新知的探索。

2. 復習導入

這種導入法注重了新知和舊知之間的聯系, 同時對于學生醞釀其學習情緒也比較側重, 因而在進行教學導入的過程中, 有利于構建信息技術整體知識結構和體系, 同時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3. 情境導入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故事和身邊的生活事例等手段, 在教學中創造圍繞課程的學習氛圍, 幫助學生培養情緒, 讓學生在該種氛圍中去感受、領悟課程, 追隨老師的導入進入新課程的學習中來, 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實現教學目標。

4. 問題導入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注意問題的導入。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及課程內容, 有意識地設計懸念和問題, 以促進學生認知沖突的產生,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程導入創造有利條件

5. 趣味導入

教師用猜謎、講故事, 玩游戲等方式進行新課程的導入, 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引起學生的興趣, 同時還有利于學生跟著老師的教學步伐展開思考, 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信息技術課課堂導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課堂導入應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切忌過深、過難

課程導入過程中, 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進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同時還要過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來進行課程導入的設計, 通過這樣有針對性和目的性的設計來實現課程導入的目標。此外, 進行課程導入設計時還要避免將超出學生能力范圍的課程內容涉及到課程當中, 這樣才能保證課程導入的順利進行。

2. 課堂導入應生動有趣, 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教師在進行課程導入的設計和實際應用過程中, 要將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進行充分考慮, 避免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出現“冷場”的情況。因此, 設計課程導入的方法應多樣化, 對學生要富有吸引力。

3. 課堂導入應簡要概括, 注重實用, 切忌過長、過多

教師在導入時要掌握好時間, 力求簡潔明了, 對學生有所啟發。同時, 導入要避免過長、過多, 以免影響整節課的效率。

4. 課堂導入運用的材料應準確無誤, 否則會誤導學生

無論是何種學科, 教師對于課程內容的正確把握都是最重要的, 利用導入式教學方式時也是如此。因此, 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通過正確、科學、合理的教學觀點和教學方法進行課程的導入, 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對課程進行全面掌握, 對課程內容形成正確的認知。

綜上所述, 教師利用導入式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的過程中, 要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認知沖突與學習興趣為目標, 以保證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來, 從而保證教學的順利展開, 為培養創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航英.信息技術課堂導入設計原則例談[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2 (4) .

導入式教學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病例導入,牙科疾病,口腔醫學

口腔醫學教學內容涉及生活中常見的牙科疾病, 對這類常見、多發疾病的授課, 運用病例導入式的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是讓學生把發生在自己口腔中的典型疾病說出來, 通過學生的描述來探究發病原因, 教師組織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 讓學生學會帶著問題思考, 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讓他們對有關疾病有更深刻的了解。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更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口腔醫學教學現狀

(一) 教學方法落后且簡單

當前, 我們國家的口腔教學仍是以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教師只是在講臺上依照課本來講解, 學生也只是被動地聽講。教師不停地照搬書本, 而學生只是一味地抄筆記, 缺少思考時間。教師未能重視學生主動思維能力的培養?;A醫學知識內容復雜、抽象, 如果只是一味地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是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的, 并且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

(二) 臨床實習時間緊且內容多

目前口腔醫學臨床的實踐極為有限, 在口腔各個專業科室均存在著教學內容多、工作量大、時間緊的問題。伴隨著當前就業形勢的不斷突出, 很多學生把精力放在了考研上, 因此在臨床實習方面時間更是緊迫。而臨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訓, 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如果只是在短短的幾個月內想讓學生達到對常見病、多發病的準確了解, 并且可以熟練操作, 在我們國家的教育模式下, 還極難實現。

(三) 供于實習的病源減少

伴隨著醫療制度的不斷改革, 人們的維權意識越來越高, 其思維觀念上也有了不同程度改變?;颊咴诰歪t時有了更大的選擇權, 而在治療方案以及醫師上也有了選擇權和自主權。因此, 很多病人并不放心讓實習醫生來動手操作, 更不愿意配合治療, 在心底拒絕實習生, 因此影響到了學生的實習情況??谇会t學是一門要求診斷準確、動手能力強的學科, 如果沒有足夠的病源、實踐機會, 這無論是對學生、還是患者來說, 都是極大的損失。

二、病例導入教學在口腔醫學教學中的作用

病例導入教學法, 也被稱之為“以病例作為引導”的問題教學法, 主要是把以病例作為引導的教學以及問題作為中心。其作用如下:

(一) 提升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這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的無趣性, 讓學生可以接觸到真實的病例。而“真實”是最可調動起學生積極性的。當學生面對一個真實病例時, 他們會積極思考問題, 會把之前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因此, 病例導入教學法可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與主動性。

(二) 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有利

教學的目的不只是傳播知識, 醫學更是如此, 如果只是單純地傳授知識, 那么學生是無法成才的, 因此教學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習方法, 提升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通過臨床典型病例的討論, 運用PBL教學方法, 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

三、病例導入式教學方法的實施措施

(一) 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 細心查找案例

這種方法在口腔修復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要明確教學內容、目標、案例導入, 但不可盲目導入, 要結合口腔修復學教學內容、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生口腔修復學知識來掌握情況, 并且進行適度導入。

例如, 在學習“鑄造金屬全冠的制作”內容時, 教師要先引入一位需要進行有關制作的患者作為案例, 組織學生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之后對治療以及修復方式以口述的形勢簡單復述, 考驗學生專業技能掌握情況和實際操作水平。案例導入貼近學生心理, 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案例分析討論, 開拓思維

口腔修復學是綜合的臨床學科, 專業性強, 在傳統教學方式下, 教學質量不理想。而病例導入教學的運用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 教師可以借用案例,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或是合作交流, 在案例分析中, 開拓并培養學生思維, 構建互動型口腔修復學臨床教學方式。

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學臨床實習方面, 起著比較好的作用, 可從多個方面提升學生能力, 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從而對口腔修復科疾病有更深刻的認識, 可準確提出診斷、治療措施, 這有利于臨床實踐理論知識的記憶以及技能的提升。但這樣的教學方法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時, 要注意不能將所有課程均套用此方法, 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肖嚴.口腔修復學實施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 2015 (16) :108-109.

[2]朱海宇.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學臨床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時代教育, 2015 (23) :207.

導入式教學法范文第4篇

關鍵詞:解析導入式,初中,美術,應用

有效的教學導入對于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將會產生非常直觀的影響, 這也會直接決定一堂課的綜合教學質量。在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中, 教師要不斷改善課堂教學的導入模式, 要透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導入形式來帶給學生不一樣的課堂體驗, 并且讓學生能夠更快的融入到課堂教學的氛圍中。美術課程的教學本來就較為靈活, 可以有的導入的方式也十分多樣。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相應的教學目標來有針對性的設計導入的方式, 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并且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提升。

一、隨機式的教學導入

課堂教學的過程應當隨著一些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與轉變, 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體現課堂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在課前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導入的形式, 也可以采取一些隨機式的導入方式, 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很多時候教師會發現, 事先設計的教學導入模式在課堂上其實并不適用, 學生的很多反應與知識接受程度教師并沒有預料到。在這樣的前提下, 教師就要對于教學導入的形式來不斷進行調整。教師要具備隨機式的教學導入的能力, 要善于對于教學過程及時做出調整。這樣才能夠真正給學生們營造好的教學氛圍, 并且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有更多積極的成長與收獲。

例如, 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對于物體比例的感受能力時, 教師可以隨機的準備一些玩具模型, 如旋轉木馬的擺件、摩天輪的模型、動漫人物塑像、跑車車模、變形金剛和高達等機械模型。選擇種類豐富的各種玩具模型, 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掌握物體的比例, 同時由于實物的立體感很強, 學生可以圍坐在一起對選取的事物進行多角度多方位地觀察。透過有效的觀察與感受后, 學生畫出的圖畫就不會千篇一律, 對于立體感較差的學生老師可以單獨進行講解, 使學生明白增強立體感不只局限于美術課, 學習數學立體幾何同樣需要較強的立體感。隨機式的教學導入往往有助于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的創設, 能夠讓學生更快的融入到良好的教學氛圍中。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 并且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開放式的教學導入

開放式的教學導入同樣是一種很好的課堂導入的形式, 這種方式往往能夠極大的活躍學生的思維, 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很好的發展與構建。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多參觀當地的美術館或者藝術館, 讓學生對于一些經典的藝術作品有更直觀的感受與體驗。教師也可以創設一些開放式的探討話題讓學生間展開有效的交流溝通, 這也是學生思維火花碰撞的一個過程。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去校園內感受, 結合相應的教學主題來營造特定的參觀話題, 或者是帶學生外出寫生, 讓學生的美術表達能力更好的得以鍛煉。這些都是開放式教學導入的有效方式。教師要結合具體的條件、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選擇。這樣才能夠真正體現教學導入的功效, 也能夠為知識教學帶來良好的鋪墊作用。

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 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創作, 讓學生從自然中汲取知識。這是非常典型的開放式的教學導入的形式,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自然環境以及相關的景物進行有效觀察, 在此基礎上再來進行作品的繪制。學生在室外的創作題材是十分廣泛的, 包括建筑物、花草樹木、高山河流、街道上行駛的汽車等, 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 繪畫的欲望就能被激發出來。而課堂上的命題繪畫更像是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這也許并不是學生想要的。外出繪畫要注意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 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強調安全的重要性。

三、借助影視作品展開的教學導入

借助影視作品來進行教學導入, 這同樣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導入的方法, 也能夠極大的豐富學生的審美能力。一方面, 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觀看一些非常經典的包含一些著名藝術品的視頻片段, 讓這些學生們在課本中看不到的優質藝術品能夠在影像中呈現在大家面前。另一方面,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能夠鍛煉他們思維的影視作品, 讓學生觀看完畢后再來對于一些問題展開交流探討。這同樣是活躍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 并且能夠讓學生在問題的探究中對于很多知識點有更深入的體會, 這樣才能夠真正提升知識教學的成效。

老師在上課時可以播放一小段沒有結局的視頻節選, 當學生看完后, 要求學生繪制出視頻的結局。由于學生不了解影片的結局, 這種開放式的設計能令學生愿意動腦筋, 畫出的故事結尾也會多種多樣。這種教學方式符合美術創作的要求,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 美術作品同樣也是獨一無二的。如果給學生的創作加上各種條件, 就會限制學生的想象力, 這樣美術課只是拘泥于形式, 并不能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教師要善于進行教學導入環節的設計創新, 要從多方面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與素養, 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有更多成長與收獲。

教學導入的方式不僅會決定一堂課的教學基調, 這也會很大程度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對于初中美術課程的教學過程而言, 教師要善于靈活的設計教學導入的形式。首先, 教師要具備隨機式的教學導入的能力, 要善于對于教學過程及時做出調整。開放式的教學導入同樣是一種很好的課堂導入的形式, 這種方式往往能夠極大的活躍學生的思維, 讓學生的美術素養得到很好的發展與構建。借助影視作品來進行教學導入, 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導入的方法, 并且能夠極大的豐富學生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春艷.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導入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35)

[2]許龍云.解析導入式教學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 (70)

[3]于見見.初中美術課堂導入式教學方法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 (02)

[4]唐啟英.美術課堂上的減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0 (06)

[5]徐德志.創新, 讓美術課堂更精彩[J].大眾文藝.2010 (24)

導入式教學法范文第5篇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院2013級醫學影像專業4個自然班13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 (兩個班, n=67) 和研究組 (兩個班, n=70) 。對照組男生28名, 女生39名;平均年齡 (19.15±1.87) 歲;綜合測評成績 (72.86±8.69) 分。研究組男生29名, 女生41名;平均年齡 (19.43±1.95) 歲;綜合測評成績 (73.07±8.91) 分。比較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及綜合測評成績, 差異均無顯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模式

兩組教學大綱、教材、教學進度以及課時數均相同, 且由同一位教師授課, 期末考試采用相同試卷。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法, 即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講授, 學生聽講、做筆記。

1.2.2 研究組

采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即“課前知識傳遞—課中知識內化—課后知識運用”模式。具體如下: (1) 課前知識傳遞: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要求設計典型病例, 病例的選擇要充分考慮病種、發病機制、疾病診治的典型性與針對性、難度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等綜合因素;準備好病例后,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問題的發散性與挑戰性、問題的難度與知識掌握之間的平衡等方面提出問題;最后, 教師于課前一周將病例、問題及學習資料上傳至師生共用微博平臺, 要求學生登錄微博進行課前學習。通過學習學生可以標記疑惑、提出問題, 借助微博與同學在線討論, 并將討論后不能解決的問題發給教師, 教師采用線上指導、電話指導等方式答疑解惑;此外, 師生還可約定時間進行線上討論。本環節以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自學能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臨床思維能力為宗旨。 (2) 課中知識內化: (1) 教師利用病例及問題帶領學生進行理論知識點梳理、歸納及串聯; (2) 學生根據課前教師提供的病例及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協作學習并得出答案, 教師巡回指導; (3)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公布本組答案, 并進行組間討論; (4) 教師公布病例分析及問題的正確答案, 并分析錯誤答案的原因與解決辦法; (5) 教師進行課后小結, 總結本課的亮點及不足。本環節旨在提升學生梳理和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 培養臨床思維, 增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等。 (3) 課后知識運用:課后教師根據各組在課堂討論中存在的問題、教學重點和教學大綱要求重新設計病例及問題, 作為課后作業發布至微博平臺,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并按時提交, 教師及時批改后根據病案分析結果提出知識補救建議, 進一步強化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課本知識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達到理論與實踐相聯系, 培養實戰型醫學生的教學目標。

1.3 觀察指標

(1) 期末考試成績:課程結束后, 由學??荚囍行碾S機從內科學試題庫中抽取一套試卷, 組織兩組學生同一時間進行閉卷考試, 試卷滿分為100分 (包括選擇題40分, 簡答題20分, 病例分析40分) , 實行統一標準集體閱卷。 (2) 學生訪談:教師于教學中后期根據學生課堂表現進行分組或個人訪談。訪談前編寫訪談大綱, 內容包括學生上課的真實感受, 對教學方法的整體感知, 透過學生視角了解教學效果和學生需求。 (3) 教學效果評價:依據課題組前期研究[5]制定“內科學教學效果評價表”, 以不記名形式進行問卷調查, 要求學生當場填寫, 當場收回, 共發放問卷137份, 收回有效問卷137份, 有效回收率為100.00%。

1.4 統計學處理

利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t檢驗或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內科學期末考試成績比較

研究組內科學期末考試成績為 (82.41±9.57) 分, 對照組為 (72.58±7.76) 分, 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顯著性 (t=4.93, P<0.05) 。

2.2 學生訪談

對照組大部分學生認為傳統LBL教學法缺乏吸引力, 學習內容單調, 課堂氣氛沉悶, 師生缺乏交流與互動。研究組學生普遍認為新型教學模式能激起學習熱情, 調動學習積極性, 實現個性化學習, 通過主動學習完成了對知識的內化及運用, 通過交流互動增強了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 在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獲得了挑戰成功后的成就感, 提高了自信心。

2.3 教學效果評價 (見表1)

由表1可知, 研究組學生認為所用教學法能夠激發求知欲、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促進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提高梳理及運用知識能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科學臨床思維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顯著性 (P<0.01) 。

3 討論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優秀醫學人才是當今高等醫學教育的主要目標。傳統的內科學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 學生被動學習與接受, 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 無法激起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教學效果不佳, 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培養。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是一種以臨床病例為引導、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 通過典型病例將抽象的醫學理論具體化, 激起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 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發揮主觀能動性, 教師結合病例提出相關問題, 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分析解決問題, 使學生將課本知識與臨床實踐有機結合, 增強學生靈活應用理論知識能力, 培養了科學的臨床思維, 形成創新能力, 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 它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激勵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 培養綜合能力。同時, 它還打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 師生共同推進教學進程, 不僅使師生關系和諧、溝通交流自如, 還可開拓學生思維, 發展學生探索精神與創新能力, 最終實現知識被學生主動學習及積極內化, 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8]。本研究將病例導入式教學法與翻轉課堂有機融合應用于內科學教學中, 并與傳統教學法進行比較。結果顯示, 首先, 研究組學生內科學期末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 表明新型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學生的理論學習效率。其次, 學生訪談表明, 新型教學模式深受學生喜愛, 不但能激發學習動機與積極性, 實現個性化學習, 還可在交流互動中完成對知識的內化及運用, 增強自信心,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最后, 問卷調查顯示, 研究組學生對內科學教學效果的評價優于對照組, 說明學生普遍認為新型教學模式能顯著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 相比傳統教學模式具有明顯優勢, 符合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

總之, 將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結合翻轉課堂應用于內科學教學中, 可克服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弊端, 真正實現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全面提升學生臨床綜合能力和醫學素質, 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摘要:目的 探討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結合翻轉課堂在內科學教學中的實踐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3級醫學影像專業4個自然班137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將其分為對照組 (n=67) 和研究組 (n=70) , 對照組實行傳統的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 (LBL) 教學法, 研究組采用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結束后, 比較兩組學生的內科學期末考試成績, 并通過學生訪談和問卷調查評價內科學教學效果。結果 研究組內科學期末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 , 且對內科學教學效果的評價優于對照組 (P<0.01) 。結論 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結合翻轉課堂能夠明顯提高內科學教學效果, 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病例導入式教學法,翻轉課堂,內科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金鎮勛, 蘭汝春, 王菲, 等.CBL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 2014 (31) :363-364.

[2]錢紅, 劉理靜.情景教學法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與評價[J].現代醫藥衛生, 2014 (8) :1258-1259.

[3]蔣煒.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內科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 2014, 32 (13) :46-47.

[4]張自珍.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精神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 2014, 32 (15) :81-82.

[5]錢紅, 黃民江, 劉理靜.CBS結合PBL教學法在診斷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現代醫藥衛生, 2015 (11) :1736-1738.

[6]崔娟, 高建嶺.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臨床應用解剖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 2014, 18 (34) :4732-4734.

[7]錢紅, 黃民江, 劉理靜.微課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診斷學教學中的初步探索[J].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5 (12) :1674-1675, 1680.

導入式教學法范文第6篇

1 心胸外科見習的特點

與其他臨床學科比較,心胸外科臨床見習帶教有一些比較突出的特點:(1)專業性強。心胸外科的教學是外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理論性強,涉及的病種多,需要教師講授相關的解剖學、病理生理學、病理解剖學、診斷學等基礎學科的知識,心胸外科的內容尤其是心臟外科復雜難懂、概念抽象及名詞術語多,使得學生不易理解,難以記憶。(2)內容多,學時少。心胸外科臨床病例復雜多樣,而見習課時安排少,很難在規定的課時內將專業中的內容完整明白地傳授給學生,學生對所學內容難以掌握,容易使學生感到被動和枯燥無味,不利于培養學生臨床思維和分析能力。(3)實踐性強。心胸外科涉及的解剖內容廣泛,在外科書上學到的手術操作都是靜態而抽象的,學生難以建立立體的手術現場操作?;谛男赝饪婆R床見習帶教的特點,筆者從多方面探索提高臨床見習教學質量的方法,通過臨床教學實踐,發現CBI教學法在克服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 病案導入式教學法的特點和實施

CBI教學法是以病例為引導教學,提出相關問題,啟發學生研討有關的基礎和臨床知識,訓練學生運用相關知識分析和處理具體病例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法,雖然可以讓學生較全面地接觸心胸外科疾病的理論知識,但理論與實際脫節,難以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和學以致用的能力。在具體病案導入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其教學程序包括病案準備-展示病例-提出問題-自學思考-討論質疑-評價精講等環節。

2.1 病案準備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選擇本科典型病案,病案難易程度適中,并能體現教學大綱的要求,編寫病案,病案內容完整,呈現形式多樣,可以是多媒體、書面或電子文檔形式。病案是教材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是教材中規定的能力培養的延伸和拓展。

2.2 展示病案

向學生展示病案資料,根據病例的內容,回顧基本知識,如病例中的基本概念、生理變化、影像學檢查結果等等,例如在胸外傷的病案中,學生對“縱膈擺動”、“反常呼吸”、“浮動胸壁”、“連枷胸”等幾個關鍵概念較難理解,可以通過平時收集的臨床資料作視頻演示,典型的胸片或CT檢查結果,使學生對病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有初步的掌握。

2.3 提出問題

根據病例內容,按教學目的要求制定問題,結合教學大綱提煉出來,問題形式多樣,應注意問題的生動性,便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思維能力。如在見習中遇到許多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提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手術治療的時機和手術方式,讓學生思考并發言,使學生能掌握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手術的適應癥,將臨床知識和課本知識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2.4 自學思考

學生根據病案,查閱資料,若科室有典型病案中的住院病人,教師可帶著學生查看患者,通過學生向患者詢問病史及相關體格檢查,收集臨床資料,增加其對疾病的感性認識,并將具體病例與病案、教科書等比較,發現并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如體格檢查中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在體格檢查心臟聽診雜音方面,由于在課堂時都是通過教科書上的描述和多媒體發出的模擬的聲音,概念抽象,因此對具體病種具體雜音的聽診部位、性質容易混淆,往往難以記憶,但在臨床上通過對病案的理解后,有針對性地進行體格檢查,往往記憶深刻。

2.5 討論質疑

可推薦代表發言和學生自由發言相結合的方式,在這一環節上,教師的任務是組織與引導,教師要根據發言情況及時引導,對學生在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時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和補充,圍繞案例進行分析,引導討論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2.6 評價精講

教師應及時給予總結和講評。力求將知識系統化,要點綱目化,除歸納學生的觀點、點評學生發言的質量、解決提出的問題,還應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病案所展示的理論和基本原則上,展現病例的診斷治療思路,為深入學習更深層的知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評價精講要求將知識高度概括,多留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

3 病案導入式教學法教學實踐體會

3.1 對學生的提高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主觀能動性:醫學教育培養出來的臨床醫生應該具有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傳統的帶教方法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由帶教教師帶學生查看病人,再由教師分析、診斷、鑒別診斷,提出治療意見,間或向學生提問。而病案導入式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把學習當作一個“設問-質疑-釋疑”的教學方法。通過把真實的病例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通過所學的理論知識,發揮主觀能動性,解決實際臨床工作問題,把學生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于實踐中,增強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和臨床實際工作的能力,更好地促進理論向實踐轉化。

鍛煉學生表達能力,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能力:在病案導入式教學法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組織、引導作用。小組在收集病例資料綜合分析及小組討論中,通過教師從旁引導,鼓勵學生發表意見,闡述自己的觀點,充分地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各自將所知信息與別人交流和討論,最終得出治療方案的過程中,不但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而且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學生間與師生間互動,更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對問題深入探討的積極性。學生學習主動,記憶深刻,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鉆研精神。陳海天等[2]在中美高等醫學教育分析比較中提出:多鼓勵并開展小組學習,培養合作精神和創造力,加強臨床教學的力度,培養教學意識。

增強醫患間溝通能力: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的能力,是醫學生在臨床實踐中需要特別注重培養,處理醫患關系的技巧和信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醫學生的業務水平。帶教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與患者的溝通能力,在帶教之前要先與患者交流,向患者解釋有關的教學原理和重要性,明確表示請求患者與學生主動配合。注意指導學生與患者進行溝通時要耐心,語氣和緩,避免用大量刻板的專業術語,表情要親切,富有同情心。見習生與患者交談時,普遍存在緊張的心理,所以,在尊重患者的前提下,教師鼓勵學生問診,盡量不打斷學生與患者的對話,對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集中在教師評價精講環節中提及,可以減輕學生現場的緊張情緒。通過實際的訓練,提高了學生與患者的交流溝通能力。

3.2 對教師的提高

病案導入式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導入病案的選擇,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結合本科的特點,選擇的都是已發生的典型病例,具有代表性,實用性強,難度要適中,易于學習理解,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必需的知識內容。對病案的展示,多媒體制作可充分利用圖片或錄像輔助顯示,如胸外傷肋骨骨折、血氣胸的胸片或胸部CT檢查的結果,手術操作的錄像制作等,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心胸外科專業的感性認識,使內容更加直觀和真實,增強教學的現場感,激發學生的興趣。針對病案所設計的問題要求緊扣教學內容和目的,內容安排由淺入深,能夠使學生更加逐步深入地思考,有助于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在小組討論中,要求教師不但有深厚的基礎知識,臨床經驗豐富,具有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和啟發學生進行臨床思維和分析能力,在評價精講環節,綜合學生的表現,要先指出他們的優點,再指出他們的缺點,讓學生明白,通過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自己不斷提高。同時,要求教師能夠將知識點高度概括,幫助學生建立較完善的臨床診療思路,為深入學習更深層的知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隨著醫學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病案導入式教學對培養醫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更為優越[3],但其在具體操作中,此教學模式存在一些問題,對教師而言,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法,該教學法要求教師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才能使病案式教學法順利進行。對病案的選擇方面要求病例典型而不拘于課本,對病例展示需要形式多樣,這需要不斷地探討和修改,對臨床帶教教師的選擇也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不但要臨床經驗豐富而且需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與引導能力。對學生而言,受傳統教學模式與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同時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如果學生理論基礎較差,對討論無動于衷,該教學方法也是沒有效果的。所以,這些問題的解決,仍有待進一步的完善和推廣應用病案導入式教學法。

總之,病案導入式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實際臨床思維模式,提高了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符合臨床實踐的需要和臨床醫學生的培養目標,有利于提高臨床見習帶教效果。

參考文獻

[1]Kaplowitz J,Darling LM,Wilkerson L,et al.Reaching andteaching new medical students[J].Acad Med,2002,77(11):1173.

[2]陳海天,王子蓮,肖力.中美高等醫學教育淺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5):20-21.

上一篇:數控技術及應用范文下一篇:豬廠實習自我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