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范文

2023-09-24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范文第1篇

CRISPR/Cas9的工作原 理:cr RNA通過堿基 配對與tracr RNA(trans-activating RNA,反式激活RNA)結合形成tracr RNA/ cr RNA復合物,此復合物引導核酸酶Cas9蛋白在與cr RNA配對序列內切雙鏈DNA, 而通過人工設計這兩種DNA可以改造形成具有引導作用的sg RNA(short guide RNA, 短導RNA)引導Cas9對DNA的定點切割。 在基因編輯過程中tracr RNA和cr RNA可融合成為一條RNA(sg RNA)表達同樣可以起到靶向剪切作用。

雙股DNA(double-stranded DNA, ds DNA) 為一種結合蛋白,Cas9效應物核酸酶是統一因子(unifying factor)能夠共定位RNA、 DNA和蛋白,從而擁有巨大的改造潛力, 將蛋白與無核酸酶的(nuclease-null)Cas9融合,并表達適當的sg RNA,可靶定任何ds RNA序列,而sg RNA的末端可連接到DNA,不影響Cas9的結合[4,5]。因此Cas9能在任何ds DNA序列處帶來任何融合蛋白及RNA。

傳統的基因敲除方法需要通過復雜的打靶載體構建、ES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 胚胎干細胞)篩選,嵌合體小鼠選育等一系列步驟,方法繁瑣,對技術的要求很高,而且費用大,耗時較長(構建基因敲除大、 小鼠一般需要1年以上),成功率低。而CRISPR/Cas9的優點是操作簡單、對基因工程組的效率高,它可對任何物種的基因組進行高效率的定向編輯,缺點是產生脫靶效應, 可能在靶點以外的地方切斷DNA,但發生率極低。CRISPR/Cas9技術是利用靶點特異性的RNA將Cas9核酸酶帶到基因組上的位點,從而對特定基因位點進行切割導致突變。 通過RNA注射的方式將CRISPR/Cas9系統導入受精卵比注射DNA取得較多的在胚胎中產生定點突變[6,7,8]。同時發現能夠對大片的基因DNA進行刪除,CRISPR/Cas技術構建的基因敲除大鼠與傳統方法構建的同一基因 (G蛋白偶聯受體,Mc4R)突變大鼠相比較具有一致的表型,是一種可靠、高效、快速的構建敲除動物模型的新方法。在人細胞系CRISPR/Cas9可有效的完全敲除不穩定域的必需蛋白質[9]。Ma等[10]指出,CRISPR/ Cas9系統可同時破壞4個基因,即Apo E(載脂蛋白E)、Prf1(pore forming protein,孔形成蛋 白)、B2m(beta-2-microglobulin, β2微球蛋白)和PRKDC(抗DNA蛋白激酶)。 給鼠注射Cas9 m RNA和sg RNA進入受精卵,觀察基因修飾,確認有脫靶突變 (off-target mutagenesis),而嵌合體(mosaicism) 很少缺失,因此認為CRISPR/Cas9系統對產生基因敲除鼠是有效和可靠的。為了增加CRISPR/Cas9系統編輯效果,2A肽偶合共表達熒光蛋白和核酸酶用于熒光激活細胞群的高效 分選(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可增加基因組編輯率,雙等位基因編碼置換率達30%~70%[7]。

Cas9將作為一種靈活的工具應用在各個方面,包括轉錄激活、轉錄抑制、表觀遺傳標記的調節、基因結構的調節、sg RNA表達和定位的控制、基因編輯等。CRISPR/ Cas9系統經過改造可實現多個哺乳動物系統內高效可靠的RNA導向基因組修飾,從而大幅度提高了基因編輯以及基因調控的方便程度。CRISPR/Cas系統有3種類型,其中CRISPR/Cas類型II系統最簡單,目前在研究中使用得也最廣泛。野生型CRISPR/Cas類型II系統由cr RNA、tracr RNA以及Cas9蛋白組成,其中cr RNA識別入侵的同源序列, cr RNA、tracr RNA復合物結合起來Cas9蛋白質并引導其對DNA雙鏈的切割[11]。

研究人員證實,他們能夠通過剔除一種數量巨大的細胞群體中每個細胞內的一種不同基因而研究基因中的所有基因。研究顯示, 在哺乳動物細胞中進行系統新基因篩選是可行的,這將有助于理解蛋白編碼基因和非編碼遺傳因子的功能。利用這種方法,可鑒定出允許黑色素瘤細胞增殖的基因和讓它們對某些化療藥物產生耐藥的基因,揭示出癌細胞存活所依賴的基因而可能有助開發出靶向癌癥療法[12]。

Zhang等[13]通過利用一種識別和切斷病毒DNA的細菌蛋白而開發出CRISPR方法。 這種被稱作Cas9蛋白經過短片段RNA分子 (向導RNA)募集后,能夠結合到靶DNA上進行切割。通過改變向導RNA序列,這種DNA編輯復合體就能夠確定把哪些基因遭受破壞,進行非常精確地控制。將編碼這些向導的RNA的基因與編碼復合體的基因一起輸送到人細胞中,每個細胞獲取一種向導RNA,由這種向導RNA靶向的基因被剔除,如果缺失的這種情況下基因是細胞存活所必需的,那么該細胞就會死亡[14]。

新近Seeger等[15]用CRISPR/Cas系統在Hep G2細胞表達HBV受體鈉離子—— ?;悄懰?共轉運多 肽(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NTCP), 以NTCP為基礎,尋找抑制HBV感染細胞的藥物,可給患者帶來福音。用不同的HBV導向RNAs, 可抑制HBV感染提高8倍,抑制是由于ccc DNA的突變和缺失所致。同時發現染色體DNA被Cas9切割,因而達到抗病毒治療目的。

β地中海貧血有β球蛋白基因(β-globin gene, HBB)突變 / 缺失而引起疾病。由多能干細胞(i PSCs)衍生的造血干細胞(HSCs) 進行移植是一個理想的治療方法。Song等[16]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Cas9修正 β-Thal i PSCs(地中海貧血多能干細胞),基因修正細胞顯示呈正常的核型和完全多能性,無脫靶作用,基因修正 β-Thal i PSCs可增加胚狀體比率和改變造血祖細胞的 %,更重要的可恢復細胞HBB表達和減少氧化應激(ROS) 產生。因此一旦基因被CRISPR/Cas9系統修正,就會很大地改善 β-Thal i PSCs的再生作用。

如前所述CRISPR/Cas9介導基因組修飾,使我們能夠快速和高效地編輯各種組織的基因,CRISPR/Cas9募集功能域抑制 / 激活基因表達[17]。Fan等[18]首次報道成功將CRISPR/Cas9系統用于對金色敘利亞倉鼠的靶基因的引導,證明倉鼠體細胞在誘導特異突變部位上有很大的作用。

研究發現,利用CRISPR/Cas9可在體內簡單和快速的生成染色體重排。Blasco等[19]給鼠在氣管內或肺內慢病毒接種,接種后2個月所有鼠發生肺腫瘤,CRISPR/Cas9顯示細胞染色體重排,且提出Em L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 4,棘皮微血管相關類蛋白4)-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S)治療的新靶點。

與ZFNs( 鋅指核酸 酶,zinc-finger nucleases)和TALENs(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相比,CRISPR/Cas9系統提供更高效與使用方便的設計,利用DNA-RNA識別, 且成功地應用在不同的物種。新近報告指出, CRISPR/Cas9系統使猴產生基因修飾,其意義是用實驗證明了概念,實驗證明CRISPR/ Cas9系統對胚胎干細胞基因修飾的可行性[20]。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范文第2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對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決定性意義。

“十二五”時期是隴原大地發生歷史性巨大變化的時期,是我省歷史上經濟總量擴張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來,全省教育事業也取得了豐碩的發展成果:教育資源總量快速增長,均衡發展和公平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穩步推進。全省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實現鄉鎮幼兒園和2000人口以上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75%;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度穩步提高,毛入學率達到32%;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深入實施也為全國提供了有益經驗……

成績固然令人欣喜,但受各種因素的制約,我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仍存在不少困難。面對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新課題、國際教育改革發展呈現出的新趨勢、教育供給結構改革的新任務,以及“互聯網+”、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等提供的新機遇,甘肅省委、省政府對“十三五”時期我省教育改革事業發展做出了新部署。

2016年1月20日,甘肅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這是未來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同時,《甘肅省“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也在抓緊制定當中。

《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等的制定、出臺,為加快建設經濟發展、山川秀美、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幸福美好新甘肅繪就了新藍圖,為我省教育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任務。其對全省教育改革發展事業提出了怎樣的目標?又包括哪些發展任務呢?

指導思想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督逃聵I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在指導思想方面指出,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服務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部署,適應經濟新常態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為主題,著力解決我省教育改革發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問題,形成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共融共生、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為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在發展理念方面,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凸顯發展特色,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主要目標

“十三五”時期,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成為我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兩大主題?!陡拭C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在主要目標部分提出,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法律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85%、95%、95%、40%,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8年。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到2017年,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質量、創新能力明顯提高,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總體發展程度達到西部地區平均水平,部分指標達到西部地區先進水平。到2020年,形成完備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總體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教育優質資源明顯擴大,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高,服務和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綜合發展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學前教育方面,到2017年,實現農村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基本形成縣、鄉、村相銜接的學前教育網絡,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以上。到2020年,普及學前教育,辦園條件明顯改善,保教質量明顯提高,建成一大批示范性和特色幼兒園,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

義務教育方面,到2017年,中小學基本辦學條件明顯改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重大進展,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到2020年,實現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化,全面完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創建工作,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義務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質量全面提高。

高中階段教育方面,到2017年,中等職業教育成為高中階段教育增量的主渠道,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4%。到2020年,職普比招生比例基本合理,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5%,建成一批具有辦學特色的綜合高中和中職學校,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辦學質量明顯提高。

職業教育方面,到2017年,基本完成資源整合和布局結構調整,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到2020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達到32萬人以上,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占高等教育總規模50%以上,形成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有效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高等教育方面,到2017年,高?;A能力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6%。到2020年,基本形成層次結構合理、門類基本齊全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0%。

繼續教育方面,到2017年,以提高人力資源開發能力為核心、以建設開放型大學為依托、以提高從業人員技術技能為重點的繼續教育取得長足發展。到2020年,繼續教育成為構建學習型社會的主渠道,勞動者繼續教育參與率達到50%以上,形成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

民族教育方面,到2017年,民族地區辦學條件明顯改善,辦學質量明顯提高,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等主要指標與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到2020年,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自身發展能力顯著提高,整體發展水平和主要指標總體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民辦教育方面,到2017年,激勵引導和規范管理民辦教育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各種扶持政策逐步落實,辦學特色日漸凸顯,辦學質量穩步提高。到2020年,形成覆蓋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辦教育辦學體系,建成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民辦學校,形成公辦與民辦教育協同發展格局。

特殊教育方面,到2017年,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國家標準,優惠政策全面落實,保障機制逐步完善。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殘疾學生入學(園)率總體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教師隊伍方面,到2017年,形成較為完善的教師補充培養培訓體系,教師隊伍結構更趨合理,整體素質和業務能力明顯提高。到2020年,各級各類教師學歷達到國家標準,教師管理體制和保障機制更加完善,建成一支適應我省教育現代化需求、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教育信息化方面,到2017年,寬帶網絡覆蓋所有中小學,“班班通”覆蓋中小學所有班級。到2020年,各級各類學校實現“三通”“兩平臺”建設目標,建成與國家信息化資源相銜接、適應我省教育發展的現代教育信息化體系。

發展任務

推進教育協調公平發展是我省“十三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陡拭C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提高教育質量和促進教育公平為重點,加強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優先發展基礎教育;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推動教育公平發展。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具體提出了包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素質教育;深入實施教育精準脫貧,實現教育共享發展;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實現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等在內的13項發展任務。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素質教育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人知人曉工程”、“人信人守工程”,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實施“金種子”工程和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教育事業發展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強化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人守人信”工程,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金種子”工程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百千萬”工程,建設“千所快樂校園示范?!?、“千所語言文字示范?!?實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強化生態教育,以及加強勞動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等。

深入實施教育精準脫貧,實現教育共享發展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教育經費、優惠政策、建設項目、師資隊伍優先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傾斜。加大教育免費扶持力度,完善資助方式,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實施教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計劃,補齊教育資源“短板”,加大資金項目傾斜,落實特殊扶持政策,完善對口幫扶機制。推動學前教育向貧困村延伸,實現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加快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特別是寄宿制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貧困地區所有中小學和教學點寬帶網絡和“班班通”全覆蓋;合理布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培養、補充、培訓向貧困地區傾斜,“全面改薄”項目資金按在校生數的120%向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傾斜;完善從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職(???教育到普通本科教育的貧困家庭子女免費與資助政策體系,適時提高免費與資助標準;建立和完善“統籌資源、精準銜接、結對互聯”的幫扶機制等。

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實現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發展學前教育,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支持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把城鄉幼兒園建設和改造納入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和薄弱學校改造規劃,提高學前教育普及率。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共享,提高科學辦園水平。實施第二期、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推進農村和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深入實施精準扶貧學前教育專項計劃,實現貧困地區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等。

提升教育質量,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實施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建立完善縣區內片區聯動機制,推動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設施共享、課程共享、師資共享,保障留守兒童和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同樣受到良好教育,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實行按學區免試就近入學制度,制定甘肅省中小學學業質量綠色指標,建立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動態管理機制,完善城鄉統一、重在農村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程,確保2018年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務,到2020年全面完成創建義務教育均衡縣任務等。

提高普及程度,推進高中階段教育特色化發展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完善普通高中辦學體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發展。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招生比例。試行普職融通的綜合高中模式,加強普通高中示范校和特色校建設,逐步形成高中階段教育多樣化發展格局。加大統籌力度,推進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比例趨向合理。實施普通高中薄弱學校改造和標準化建設工程,重點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民族地區縣新建和改擴建一批辦學條件達標的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完善普通高中辦學體制,推動普通高中學校培養模式多樣化、課程體系與學校管理特色化等。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打通中高職到應用型本科的通道,構建從中職教育到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成蘭州新區職教園區,建設國家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改革試驗區,打造西部地區職業教育集聚發展和技能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鞏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優化整合資源,重點辦好30~40所國家、省級示范性職業學校,做大做強一批特色優勢學校及特色專業。落實國家資助政策,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創新發展高等職業教育,鼓勵高等職業院校特色辦學。依托企業、職業院校和職教集團,建設20個左右開放式共享型實訓基地。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改革,建立跨區域職業教育聯盟。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完善職業院校教師進企業、企業技術人才進學校雙向流動機制。圍繞“一帶一路”,探索職業院校與“走出去”企業聯合建立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加強職教集團國際化步伐,積極推進與德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院校間合作交流。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加強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加強職業院?;A能力建設,加快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統籌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構建貫通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本科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現代職業教育培養體系。整合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縣域內2所以上(含2所)中職學校(職教中心)整合為1所,每個市州重點辦好1~2所具有一定規模的中等職業學校,全省中等職業學??倲悼刂圃?60所左右,重點辦好30~40所國家、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辦好10所左右省級以上示范性高職院校,繼續實施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和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計劃,支持建設5所左右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契合度高、行業優勢突出的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成50個左右緊貼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的特色骨干專業(群)。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工程、職業教育助推城鎮化改革試驗區建設工程等。

強化高等教育內涵建設,提升服務創新發展能力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按照穩定規模、優化結構、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原則,推進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實施高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努力創建一批國內一流水平的高校和學科。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建立現代大學制度,鼓勵和引導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培養高素質應用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茖W校升本,爭取設立甘肅警察學院和甘肅政法學院更名大學,啟動實施安寧大學城建設規劃。支持高校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指出,以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為重點,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建設西部高等教育強省,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優化高等教育布局結構,優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及科技創新能力。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穩步發展本科教育,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完善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銜接機制。構建高校分類標準體系,統籌全省高等院校設置和布局結構,實施高水平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工程,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實施研究生、本科、高職高專教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質量發布制度,構建國家、省、校三級質量監控體系。實施高等學校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與新機制,形成人才、科研和轉化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等。

在發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民辦教育等方面,《甘肅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民族教育,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辦好特殊教育,提高殘疾人受教育水平、職業技能和就業能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加快學習型社會建設,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全面開展勞動者崗位技能和素質教育培訓,建立綜合性繼續教育平臺,拓寬系統化人才隊伍建設渠道,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落實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素質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興辦教育。

《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上述各項教育事業發展任務。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現代終身教育體系方面,建立健全繼續教育機構和網絡;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廣泛開展技術技能和就業創業培訓。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全面提升民族教育水平方面,組織實施好《甘肅省加快發展民族教育專項規劃(2016-2020年)》,提高民族地區各級各類教育辦學水平;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科學穩妥推進雙語教育。積極推進特殊教育,保障殘疾人受教育權利方面,全面推進全納教育,推動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殘疾兒童學前教育辦園機制;落實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等。推進教育改革創新,激發教育發展活力方面,深化教育供給結構改革、人才培養體制改革、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辦學體制改革和管理體制改革。大力支持民辦教育,推動教育多樣化發展方面,加大民辦教育扶持力度;提升民辦學校辦學水平;加強民辦教育治理體系建設。構建教育開放新格局,提高教育開放發展水平方面,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全面推動留學事業發展;加強跨區域教育合作交流。

此外,《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還從加強黨的建設與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教、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提出多項保障措施,并在組織實施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范文第3篇

去年以來, 在高平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科興集團煤炭資源整合煤礦兼并重組工作取得了驕人成績。26座整合礦井在全晉城市率先完成四個百分之百;13座關閉礦井, 全部嚴格按照“六條標準”完成關閉;13座保留礦井, 除云泉煤業尚不具備變更條件外, 其余12座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全部變更完畢;5座能力核定礦井提前達到規劃產能;8座建設礦井全面開工建設;資源儲量核查、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環境保護影響報告、土地復墾治理方案、價款處置以及鄉村兩級利益保障等兼并重組后續工作全面展開, 預計9月底圓滿收尾。

科興集團在資源整合兼并重組中的主要做法:

(一) “領導重視”是兼并重組強力推進的關鍵

在高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 各職能部門、有關鄉鎮、所屬各礦都是傾全力支持, 傾全力推進。每到關鍵環節, 都是上下共識, 一個聲音, 一個動作, 緊緊圍繞發展大局, 艱苦細致工作, 形成了強大的推進合力和堅實的組織保障, 有力地促進了兼并重組工作有序進行。

(二) “利益兼顧”是兼并重組穩步推進的前提

科興集團在評估確認中, 嚴格以評估報告為基準, 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同時讓每一個相關鄉鎮作為見證一方參與兼并重組協議的起草和簽訂, 確保鄉村利益有保障;第三是迅速、足額將首批補償款共計2.73億元 (評估總價的80%) 打入各關閉礦井所在鄉鎮指定賬戶, 大大消減了礦主的顧慮。實踐證明, 把協調解決好各方利益擺在突出位置, 將國家、集體、個人三方滿意作為努力方向, 才能有力促進兼并重組的穩步推進。

(三) “敢于擔當”是兼并重組有效推進的法寶

兼并重組實際上就是沖擊小利益, 維護大利益;摒棄眼前利益, 立足長遠利益。實際操作中, 不可避免的要有思想上的沖突, 關系上的對立, 甚至言語上的爭吵。如果不敢果斷, 不敢擔當, 不敢“硬碰硬”, 必將讓兼并重組停滯??婆d集團實行班子成員包礦制度, 按照既定的《礦井關閉實施細則》進行攻堅。積極引導個體礦主認清煤炭產業發展大勢, 打消他們的僥幸心理。讓他們清醒認識到, 兼并重組是國務院、省委、省政府調產政策的一項重大決策, 是必完任務, 就算推進難度再大, 我們必定會堅定不移地排難而進!做到把政策給他們講透, 把帳給他們算清, 讓他們應得的利益不受損害, 這樣來促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 最后主動配合關閉。

(四) “方法靈活”是兼并重組快速推進的杠桿

在兼并重組工作推進過程中, 出現的問題可以說是千頭萬緒、千變萬化、千姿百態。死搬硬套文件、指示, 是行不通的, 方法靈活顯得異常重要!科興集團在深刻領會上級文件、指示精神實質的前提下, 出臺了一系列實施細則、工作程序、管理辦法, 巧妙運用“方法靈活”這個杠桿, 針對突出矛盾, 切實找準、選好了突破路徑, 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最佳效果, 才使兼并重組工作得以快速進行。體現了科興集團在煤礦兼并重組整合中攻堅克難的過硬招數、堅強決心和難得的成效。

轉型跨越篇

科興集團在狠抓資源整合兼并重組的同時, 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轉型跨越發展號召, 圍繞“地下轉地上、資源轉資本”發展戰略, 確立了以整合資源, 優化配置, 發揮優勢, 延伸鏈條為途徑, 以把科興集團打造成為以煤為基、多種經營、結構合理、運行科學的大型旗艦企業集團為目標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安全強基、資源固本、轉型加快、產業做實戰略規劃, 以科興能源、科興新能、科興制造、科興物流四大板塊為主要內容的集團化發展藍圖基本形成。

一、煤炭板塊 (科興能源)

目前, 科興集團所屬13座礦井中, 5座礦井通過生產能力核定, 已經在去年達到規劃產能;其余8座全面開工建設, 其中前和煤業已經進入轉產驗收階段。根據集團礦井三年建設規劃, 預計2013年下半年13座礦井全部達產達效, 原煤全部入洗, 銷售收入將突破100億元, 年利潤可突破30億元。集團架構變為120萬噸礦井5座, 90萬噸礦井5座, 60萬噸礦井2座, 45萬噸礦井1座, 所屬礦井安全生產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產業整體素質和核心競爭力全面提升。

二、新能源板塊 (科興新能)

根據高平市政府2011年7月9日第1次市長辦公會議研究, 科興集團確立了硅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的發展規劃, 該項目總投資70億元, 分兩期投資:

第一期投資20億元, 分兩步實施:

第一步:投資3億元, 建設10兆瓦玻璃襯底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2011年建成, 2012年一季度達產) 。

通過與北控集團北京北儀創新真空技術有限公司的的戰略合作, 利用高平變壓器廠舊址, 建設10兆瓦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同時開發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草坪燈等下游LED照明產品, 向我市及周邊市縣提供太陽能電池和城市亮化照明產品, 同時為第二步戰略實施儲備人才。根據市場調查, 電池生產成本為5元/兆, 售價在7.5元/兆, 按此估算, 可實現年利潤2500萬元, 再加上LED照明產品, 預計4年內可收回投資。

第二步:投資17億元, 建設200兆瓦玻璃襯底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2013年開始建設) 。

在10兆瓦生產線順利運行的基礎上, 在高平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200兆瓦玻璃襯底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預計將解決就業崗位近千人, 年創造利潤接近2億元。同時要打通產業鏈的上下游, 帶動相關的產業發展, 例如各種大型光伏燈具生產、大功率LED的應用產品生產、建筑節能一體化產品生產、相關的運輸業、工業貿易等, 形成一個高科技產業集群。重點要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 通過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硅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研發機構的合作, 不斷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化率和各項技術指標, 加快對柔性襯底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技術研究, 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新產品, 并逐步實現量產。

第二期投資50億元:

在柔性襯底硅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成功后, 建設全國唯一的柔性襯底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

三、機械制造板塊 (科興制造)

科興集團將獨資設立一家機械裝備制造公司, 名稱為山西科興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以該公司為實施主體, 以投資擴股的方式, 與山西禾木佳礦山設備開發有限公司合作, 組建山西科興禾木佳礦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產品定位為錨桿支護系列、井下移動救生艙系列產品;與高平市昌平煤機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煤礦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 組建山西科興昌平煤機制造有限公司, 產品定位為煤礦輸送設備。預計投資1.5億元。目前, 對兩家生產廠家的重組前資產評估已經完成, 預計10月份完成重組, 第一臺自主生產的礦用移動救生艙年內下線。

四、物流板塊 (科興物流)

依據高平市“區域化、規?;?、集約化、高效化”的經濟發展理念和提出的“七大園區”規劃藍圖, 科興集團將在永錄鄉東山村規劃建設大型、綜合性建材物流園區。高平市永錄鄉東山村距離市區3公里, 建有兩條鐵路專用線, 與太焦鐵路高平站相連, 72個貨位, 年吞吐量150萬噸, 與二廣高速長晉段距離8公里, 地理位置優越。目前, 已經委托北京交通大學汝宜紅教授完成了物流園區的規劃設計, 一期建設擬占地350畝, 二期擬擴建至500畝, 主要建設工程包括建材展銷廳、園區主干道路、物流倉庫、流通加工區、臨近鐵路專用線站臺的建材堆場、礦山耗材及搶救器械堆場、停車場、與之配套的場內輔助建筑及其他公用工程等, 主體項目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 輔助設施建筑量17萬平方米, 總投資約為2.2億元。目前正在加緊辦理土地和立項相關手續。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范文第4篇

抓執法,樹權威

在每年的檢審工作中,為了方便農機戶,全市監理員將工作重心下沉,走村入戶,開展上門服務,做到年度檢審到鄉鎮,宣傳動員到農家。在宣傳動員機主和駕駛員自覺參加檢審的同時,加強現場管理,開展了經?;?、制度化的田檢路查,對逃避檢審和無牌無證的機車依法處理。目前全市農機“三率”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在農機維修方面,著力抓了農機維修點等級技術檢驗和維修工行業準入工作,加強了全市農機修配點的規范化管理,將全市農機修理廠(點)全部納入管理范圍。同時該市還將部分明星修配網點發展為一拖、天拖、福田、國豐等農機生產廠家的特約售后維修點,提高了全市農機修配行業的管理服務水平。

抓推廣,擴影響

近幾年, 該市累計承擔實施各類農機化科技項目19項,落實濟南市級以上項目資金1800余萬元。獲得科研成果獎勵4項。通過項目帶動,全市每年增加農機作業總收入700余萬元,增產糧食90余萬公斤。

圍繞發展糧食生產、建設高效都市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重點加快了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秸稈綜合利用、大蔥生產機械化等重點作物、關鍵環節的先進農機化技術和機具的推廣應用。在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方面,不斷加大政策扶持、技術支持和示范推廣力度,將農機購置補貼資金重點向玉米聯合收獲機、保護性耕作機械傾斜, 大力推行“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播種”收種一條龍作業模式,每年舉辦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專題培訓班和現場演示會,取得顯著成效。2009年全市完成玉米機收面積55.7萬畝,玉米機收率達到64%,小麥免耕播種面積達到10.7萬畝,被省農機辦評為“全省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先進單位”、“全省玉米收獲機械化先進單位”。

在推廣項目的選擇上,緊密結合區域特色和農業生產實際,不盲目爭取。在推廣方式上堅持科學的手段與方法,注重示范引導,引進優質機具。幾年來,累計引進推廣各類新型農機具1200余臺,完成示范推廣面積35萬畝,新增產值2900余萬元。

抓培訓,打基礎

該市本著“長短結合,面向社會”的辦學思想,積極開拓培訓新領域。在辦好拖拉機駕駛員培訓的基礎上,以農機大戶為主要對象,重點開展了小麥、玉米聯合收獲機駕駛、農機修理、農機服務經紀人等多工種的農機職業技能培訓。幾年來,該市陸續投入60余萬元資金,對學校的培訓場地和教學設施進行了整修更新,并積極爭取勞動部門支持,將陽光工程培訓引入學校,對農民學習駕駛操作給予補貼。由于管理規范, 設施完備, 市農機校已連續五年被確定山東省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市農機校已累計培訓各類技術人員6100多人,有效拓展了農民的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促進了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

抓隊伍,強能力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范文第5篇

黨的“十七大”以來, 湖北省及各市州散裝水泥辦公室開拓思路勇于創新不斷譜寫湖北散裝水泥發展的新篇章。全省散裝水泥快速發展, 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 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 水泥散裝化成效顯著

1、水泥散裝化程度穩步提高。

2011年, 全省水泥散裝率達到52%, 較2007年提高6.91個百分點, 平均每年增加1.38個百分點。

2、散裝水泥供應量穩步增長。

2011年, 全省散裝水泥年供應量達到4932.92萬噸, 是2007年的1.17倍。5年供應散裝水泥總量達到17 524萬噸。

3、散裝水泥供應量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經過兼并重組, 湖北省基本形成了華新水泥、葛洲壩水泥等少數幾家大型水泥企業集團, 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規模經濟效應增強。據統計, 2011年全省大中型水泥生產企業散裝水泥供應量為4704.73萬噸, 占供應總量的95.37%, 比2007年的72.84%提高了22.52個百分點。水泥生產集中度的提高, 使湖北省散裝水泥供應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增強。

4、全省區域發展逐步平衡。

“十七大”以來, 武漢、黃石、荊門等市繼續在全省散裝水泥發展中發揮著主要作用, 但其他市州也加快了發展步伐。在2007年, 武漢、黃石、荊門三市合計散裝水泥供應量占全省的55.11%, 而到了2011年, 下降為42.53%;特別是神農架林區, 實現了散裝水泥供應量零的突破, 區域發展差距逐步縮小, 全省散裝水泥發展趨向平衡。

(二) “三位一體”協調發展

隨著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 傳統的袋裝水泥已不能滿足城市建設和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要求, 只有通過集中供應散裝水泥、工廠化生產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 才能適應和滿足大型工程項目的要求。預拌砂漿和預拌混凝土作為新型綠色建筑材料, 由于其具有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實現資源再利用等方面的優良性能, 已逐步被人們所認知和重視。

1、預拌混凝土快速發展。

湖北省的預拌混凝土經過多年發展, 其生產工藝和技術已經成熟。2011年末, 全省有商品混凝土站251家, 產能達到1.33億立方米。全年產量實現4000萬立方米, 是2007年的6倍。2011年, 生產商品混凝土使用的散裝水泥總量達到1600萬噸。

2、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穩步推進。

湖北省的預拌砂漿技術可以說是在“十七大”以后才開始逐步發展起來的, 目前以科研開發、裝備制造、原料供應、產品生產、物流及產品應用等產業鏈條正在形成, 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在穩步推進。2011年, 全省有8家干混砂漿企業建成投產, 年設計生產能力達到216萬噸。

3、農村推廣散裝水泥網點初步形成網絡。

“十七大”以來, 湖北省堅持抓好農村散裝水泥示范網點和示范項目建設, 已經探索出荊州松滋模式 (農村散裝水泥營銷機制) 、武漢陽邏靠山店模式 (農村散裝水泥超市機制) 、襄陽模式 (重點水泥企業與地方散辦聯手在農村建立散裝水泥網點) 等農村推廣使用散裝水泥的運作模式和機制。初步形成農村推廣散裝水泥銷售供應網絡。到2011年底, 全省共建有農村散裝水泥供應使用網點接近1000個, 農村網點銷售散裝水泥700萬噸, 散裝水泥使用率達到28%。

同時, 湖北省還研制開發了適應農村特點、使用方便、價格低廉的散裝水泥可移動儲罐、計量設備等, 受到廣大水泥企業、散裝水泥網點和農民朋友的好評。也為湖北省農村散裝水泥發展提供可靠的裝備保證。

(三) 散裝水泥物流裝備設施配套能力有所提高

散裝水泥物流裝備是實現散裝水泥市場流通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年來, 隨著湖北省散裝水泥市場的快速發展, 散裝水泥物流裝備已經成為散裝水泥市場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派生產業, 技術作用和市場地位越來越突出。到2011年, 全省新增散裝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2900萬噸, 形成散裝水泥設施、設備綜合配套能力5000萬噸。

二、“十七大”以來湖北省發展散裝水泥社會效益明顯

發展散裝水泥工作, 不僅是水泥出廠方式的改革, 而且是一種生產資料在生產、流通、使用方式上的深刻變革, 更重要的是一項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保護環境、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經濟、技術措施, 是改變經濟增長方式、進行建筑業現代化和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必由之路, 是實踐“以人為本”重要思想的積極體現。

五年間, 全省散裝水泥供應量累計完成1.75億噸, 推廣散裝水泥及相應的預拌混凝土和砂漿, 取代傳統的袋裝水泥及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節能減排綜合效益顯著, 同時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

(一) 節約能源資源

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砂漿, 在密閉條件下生產和運輸, 節約了大量的牛皮紙、編織袋等一次性包裝材料, 避免破損遺撒現象。據測算, 五年共節約標煤136.69萬噸、電13.14億度, 僅節約包裝紙就減少優質木材消耗578.29萬立方米, 減少水泥損失876.2萬噸, 創造綜合經濟效益878.86億元。

(二) 減少污染排放

推廣散裝水泥, 減少了粉塵污染和有害氣體排放。據測算, 五年共減少大氣粉塵排放862.18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63.7萬噸, 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31萬噸。使用預拌混凝土和砂漿, 可以利用大量的粉煤灰、廢礦渣和建筑垃圾, 推進了垃圾減量和廢物利用。同時, 改善了施工環境, 大幅度降低了對城市的噪音污染, 10米范圍內可降低20分貝。

(三) 提高建筑質量

使用散裝水泥避免了袋裝水泥因受熱受潮可能造成的強度損失15%~30%, 產品質量得到保障。預拌混凝土和砂漿在工業條件下實行標準化生產, 配比準確, 與人工現場攪拌相比, 性能穩定, 對提高建筑質量作用顯著。三峽水利工程和高速鐵路等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均使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砂漿。

(四) 提升勞動效率

散裝水泥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是機械化操作, 與使用袋裝水泥相比, 可提高勞動效率83%;使用預拌混凝土, 施工工期可縮短一半, 降低人工成本50%;使用預拌砂漿, 平均每平方米建筑可節約人工成本15元。

(五) 帶動相關產業

推廣散裝水泥帶動了預拌混凝土和砂漿及相關物流配送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據測算, “十七大”以來, 全省預拌混凝土產量及預拌砂漿產量的增長, 使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砂漿及相關物流配送行業的總產值接近300億元以上, 行業增加值約120億元, 從業人員數量約12萬人。

(六) 推動農村建設

農民使用散裝水泥建房, 平均每平方米可節約15元, 而且送貨上門, 惠農便民效果明顯。據測算, 湖北省2011年農村推廣散裝水泥可為農民節約開支1億元左右。農村散裝水泥的快速發展, 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落實中央關于加快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要求, 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 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開拓思路、勇于創新, 實現湖北散裝水泥可持續發展

(一) 結合湖北實際, 貫徹落實方針政策, 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1、落實并制定相關政策文件。

發展散裝水泥是我國政府既定的重要產業政策。“十七大”以來, 國家先后制定了包括促進散裝水泥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秶鴦赵宏P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國發[2007]15號) 中明確指出:“繼續加強和改進新型墻體材料專項資金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征收管理。”在《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 (國發[2007]17號) 中進一步強調指出:“進一步推廣散裝水泥, 鼓勵水泥摻廢渣。繼續執行‘限制袋裝、鼓勵和發展散裝水泥’的方針, 完善對生產企業銷售袋裝水泥和使用袋裝水泥的單位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政策, 繼續執行對摻廢渣水泥產品實行減免稅優惠待遇政策, 進一步推廣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等措施, 保持中國散裝水泥高速發展的勢頭。”2008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國家鼓勵利用無毒無害的固體廢物生產建筑材料, 鼓勵使用散裝水泥, 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

湖北省堅決貫徹節能減排方針, 把大力發展散裝水泥作為實施建筑節能的重要舉措, 2009年6月1日實施的《湖北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明確規定“推廣應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h級以上城市城區應當分步實施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的規定”, 為做好湖北省“十七大”以來散裝水泥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為落實國家和省政府發展散裝水泥的政策,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加強了對散裝水泥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 強化了行政管理職能。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散裝水泥發展工作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部門文件。各市、州、直管市和大部分縣 (市) 政府為推動實施城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 發展散裝水泥出臺了相應的規范性文件, 全省上下基本形成了一套推進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發展的法規體系、政策支持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推動了湖北省散裝水泥又好又快發展, 確保了省政府提出的節能減排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

2、修訂《湖北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管理辦法》。

2010年初, 我們在總結湖北省散裝水泥工作經驗基礎上, 開始著手《辦法》修訂的調研工作。于2010年10月完成了《湖北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管理辦法 (修訂案) 》初稿。目前, 《湖北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和應用管理辦法 (修訂案) 》已征求省政府有關部門意見, 待省政府審批。

3、把發展散裝水泥目標納入各級政府部門考核目標內容。

“十七大”以來,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根據湖北省實際, 把散裝水泥目標與節能降耗指標掛鉤, 研究制定分解落實方案, 納入節能減排工作目標。每年均下發《散裝水泥工作目標》, 把任務分解到各市州, 實行目標管理, 加大對責任單位的監督檢查, 建立考核問責和激勵機制, 收到了良好效果, 有力地促進了散裝水泥的發展。

(二) 因地制宜, 創新發展, 努力打造“三位一體”的散裝水泥物流體系

“十七大”以來, 國家和湖北省把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作為發展散裝水泥的重要途徑, 要求在城市和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推廣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 對節能減排、降低污染、改善人居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1、大力推進預拌混凝土工作。

各地從狠抓散裝水泥使用環節入手, 積極實施在城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為了大力推廣應用預拌混凝土, 做好城市“禁現”工作, 各級散辦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發動、組織協調、督察監管等工作, 建立和完善從規劃、圖審、招投標、施工許可、質監、驗收備案等各部門聯動、各環節把關、各相關責任主體共同參與的閉合式管理機制, 多部門協同監管的推廣應用機制, 確保了混凝土“禁現”工作順利實施。至2011年底, 全省17個市、州、直管市城區和84%的縣 (市) 中心城區實行了“禁現”。較2010年提高10個百分點。同時, 不斷拓展“禁現”區域, 向城鄉結合部和城市周邊的中心鎮、重點鎮延伸。武漢、黃石、黃岡、荊門、孝感、隨州、鄂州、天門、潛江、仙桃等市實現了縣區“禁現”全覆蓋。

同時, 加強預拌混凝土企業管理, 規范市場行為, 對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的資質等級、實驗資質條件、生產設備狀況、混凝土生產及質量管理、安全工作等進行專項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整改, 對存在問題較為嚴重的企業, 停產整頓, 對達不到資質要求的企業, 建議發證機關撤銷生產資質, 促進了企業提高管理水平。規范了預拌混凝土生產、使用、監理、檢測單位和質量監督機構的質量管理行為。

2、加快推進預拌砂漿工作, 為城市“禁現”, 環境保護增添了發展后勁。

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推廣應用預拌砂漿的工作要求, 積極推進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部分市州出臺了預拌砂漿管理辦法, 發布了城市城區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通告, 制定了配套措施, 為推廣應用預拌砂漿提供了政策支撐。同時, 各地加大政策宣傳力度, 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地方媒體, 采取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 強化政策引導。召開宣貫會、座談會、現場會、組織參觀考察等各種形式, 加強技術推廣, 培育預拌砂漿生產企業, 為砂漿“禁現”提供物質支撐。2011年, 全省共有8家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建成投產, 設計生產能力216萬噸。全省在建的預拌砂漿企業有6家, 設計生產能力180萬噸, 已進入設備安裝或調試階段。擬建的預拌砂漿企業有11家, 設計生產能力320萬噸。部分市將城市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 納入建管閉合式管理程序, 形成設計、圖審、施工、監理、質監、造價等各環節把關, 各部門合力推進預拌砂漿的應用。2011年, 武漢中心城區使用預拌砂漿的建筑工程占當年竣工驗收項目數的65%。

3、做好重點工程服務工作, 保證了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和高效率。

目前, 全省交通、水利、鐵路、機場、橋梁、市政工程等重點工程建設項目, 全部使用了預拌混凝土, 散裝水泥使用率均達到80%以上。

4、散裝水泥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推動全省散裝水泥實現了綠色發展。

全省認真貫徹國家商務部、省建設廳《關于加快在農村推廣使用散裝水泥的指導意見》。通過實踐, 逐步探索出荊州松滋模式 (農村散裝水泥營銷機制) 、武漢陽邏靠山店模式 (農村散裝水泥超市機制) 、襄陽模式 (重點水泥企業與地方散辦聯手在農村建立散裝水泥網點) 等農村推廣使用散裝水泥的運作模式和機制。

(三) 創新宣傳模式, 唱響散裝水泥節能減排的主旋律

一是堅持每年搞好散裝水泥宣傳周活動。

二是圍繞城市“禁現”、農村推散, 抓好日常宣傳活動, 充分發揮廣播、報刊、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的作用, 采用編寫信息簡報、拍攝專題片、開辟專版領導訪談等多種形式, 多層次寬領域營造加快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的良好氛圍。

三是隨著散裝水泥工作發展的需要, 宣傳形式也在不斷創新, 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手段, 建立了散裝水泥工作宣傳網站———《湖北散裝水泥信息網》。有效提升了散裝水泥行業的形象, 促進了散裝水泥、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漿宣傳推廣工作。

四是豐富宣傳形式, 不斷擴大影響力度。“十七大”以來, 湖北省組織參加了國家“全國散裝水泥50年發展成就展”;還組織了“湖北散裝水泥發展四十年暨改革開放三十年十件大事”評選活動;組織編撰發行《湖北省散裝水泥改革開放30周年大型紀念畫冊》《湖北省散裝水泥服務手冊》《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知識手冊》;每年堅持編寫發行《散裝水泥與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知識臺歷》;堅持辦好《湖北散裝水泥動態》。

以上不斷創新的宣傳形式、生動活潑、覆蓋面廣的宣傳體系, 使國家發展散裝水泥的政策不斷深入人心。

(四) 制定行業標準, 規范行業管理, 加快技術進步

散裝水泥事業方興未艾。湖北省部分市通過調研、論證,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干混砂漿應用技術規程》和《預拌砂漿應用技術規程》, 并頒布實施。為了從生產源頭把好關, 嚴格控制砂漿產品質量, 武漢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又相繼擬出了《武漢市預拌砂漿產品市場準入條件》《武漢市預拌砂漿生產與應用基本技術規范》《武漢市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化驗室基本條件》《武漢市預砂砂漿生產質量管理規程》等文件。相關管理規定的出臺、管理力度的加大, 促使我省工程建設質量邁上了新的臺階。

同時, 湖北省武漢、十堰、黃岡、恩施等市州開始應用GPS系統, 加強對預拌混凝土, 預拌砂漿的生產、運輸和安全管理。擴大了科技含量, 提升了管理水平, 技術進步的步伐加快。

(五) 開展散裝水泥科技研究, 重視技術創新

“十七大”以來, 省散辦和十堰市、恩施州散辦及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共同完成了國家下達湖北省的《散裝水泥流通術語》和《發展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節能減排效果及對散裝水泥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二個項目的研究和論證。武漢市集中力量做了“商品混凝土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工作, 完善和完成了《武漢市商品混凝土行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項目;制定了《武漢市商品砂漿生產與應用技術規定》。以上科研成果無不體現了湖北“散裝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與時俱進的風貌。在新的高度掌握和了解散裝水泥和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漿的發展趨勢和規律。

(六) 嚴格執行國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政策, 發揮杠桿作用

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是國家推動散裝水泥發展的重要財政政策, 對促進我國散裝水泥加快發展起著重要的引導和杠桿作用。“十七大”以來, 各級散裝水泥辦公室認真執行國家散裝水泥經濟政策, 湖北省各市州散辦均在其行政服務中心設立了散裝水泥工作獨立窗口。

全省在專項資金征收上, 還采取了以下工作方式:

一是積極做好散裝水泥政策的宣傳、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征收及預拌混凝土使用備案的工作。

二是對水泥企業的征收, 采取簽訂發展散裝水泥目標責任書方式。

三是對用戶的征收, 采取事前依法在行政服務中心或招投標中心等設立窗口征收散裝水泥專項資金。事后實行市場稽查, 查遺補漏。

四是依法取得財政、審計等部門的支持, 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

同時, 加大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的投入, 用少量的專項資金, 吸引社會資本的大量投入, 既體現了專項資金對發展散裝水泥的扶持, 又有效地發揮了專項資金的經濟杠桿作用, 拉長了散裝水泥產業鏈, 有力地推動了湖北經濟的發展。“十七大”以來, 全省專項資金共投入散裝水泥專用設施設備建設近2億元, 吸收社會資本投入約80億元, 專項資金投入與社會資本投入比例約為1∶40。

(七)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端正散裝水泥政風行風

1、加強機構建設, 健全管理職能。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湖北省建設領域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方案》中, 將散裝水泥納入了節能減排工作體系, 其中確定:通過“推廣應用散裝水泥, 節能85萬噸標準煤”的節能目標, 并將責任落實到省散裝水泥辦公室。由此, 全省散裝水泥辦公室的管理職能已經涵蓋了城市推散、重點工程用散、農村推散、禁止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禁止施工現場攪拌砂漿及節能減排等綜合性內容。

同時, 全省散裝水泥辦公室也全部劃歸至建設系統, 在機構建設方面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全省散辦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 已將人員基本工作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職工隊伍, 增強了廣大職工的工作信心。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全省散裝水泥戰線系統按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要求, 堅持不懈地抓好黨風政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 全面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 加強黨員干部思想作風教育, 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 完善監管機制, 規范行政審批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管理行為;同時, 開展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以“敬業、創新、奉獻”為主題的創先爭優活動, 開展了“作風建設年”和“能力建設年”活動, 開展了行風、政風評議、文明單位創建等活動。“十七大”以來, 全省散裝水泥系統做到了三無:無投訴、無舉報、無違法亂紀現象發生。

3、努力營造散裝文化、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十七大”以來, 全省散裝水泥戰線的職工在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領導下, 組織了“城鄉互聯、結對共建”、“雙聯互助”活動, 組織了全省“散裝水泥杯”乒乓球友誼賽, 參加了全省住建系統“紅歌比賽”、“籃球比賽”等活動。以上一系列活動的進行, 煥發了精神, 加強了團結, 增強了凝聚力, 擴大了影響, 培育和營造勇于拼搏、積極向上的散裝文化和散裝精神。

四、暢想未來, 不斷譜寫湖北省散裝水泥發展的新篇章

(一) 切實抓好宣傳工作, 為發展散裝水泥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以發展散裝水泥對促進循環經濟、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意義為重點, 切實抓好宣傳工作。要創新宣傳形式, 豐富宣傳內容, 注重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開展日常宣傳活動, 提高宣傳效果。

(二) 完善散裝水泥的政策法規, 依法推進散裝水泥事業快速發展

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8號函、國家七部局第5號部長令、《湖北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和省政府第237號、281號省長令, 加快散裝水泥發展。新的《湖北省發展散裝水泥管理辦法》將于近期出臺。在嚴格執行省政府文件的基礎上, 力爭在2015年以前將發展散裝水泥的政策規章列入省人大的立法計劃, 并相繼制定一整套比較完善的發展散裝水泥的政策法規, 提升依法推進散裝水泥發展的位階, 提高散裝水泥依法行政的質量和力度。

(三) 強化散裝水泥的市場監管, 創新管理和服務方式

堅持從市場和使用環節入手, 在城市和重點工程建設中大力推廣應用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完善城市“禁現”的地方管理規定, 強化措施, 明確責任, 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 嚴格把關, 加大“禁現”工作執法監督力度。加強對縣和縣級市城區“禁現”工作的督導。加強行政管理, 引導商混企業提高產品質量, 降低生產成本, 提高服務質量, 為建設工程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推廣應用預拌砂漿, 重點抓好政策的制定, 完善預拌砂漿發展的相關政策規章和配套措施;抓好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抓好預拌砂漿市場的培育和生產企業的合理布局。加強農村散裝水泥供應網點建設的規劃和管理, 引導構建科學的農村散裝水泥供應和銷售網絡。

(四) 抓好散裝水泥科技創新, 提高科研技術和實際應用水平

開發滿足建設工程特殊需求的具有不同功能的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研發滿足現場機械化施工的設備裝備;開展提高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中固體廢棄物摻量的技術攻關, 降低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成本, 增加固體廢棄物的有效利用。進行散裝水泥物流設施裝備的技術改造, 研發和改進適用于農村使用的散裝水泥物流技術設備, 增加農村散裝水泥綜合配套供應能力。

(五) 加強散裝水泥行業管理, 抓好散裝水泥隊伍建設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范文第6篇

(一)“十二五”開局之年,黑龍江省商務事業成就斐然

2011———“十二五”開局之年,黑龍江省商務戰線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建設“八大經濟區”、實施“十大工程”、推進“十大重點產業”的戰略部署,努力破解商務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全省商務事業穩中有進,成績斐然。

1. 內貿流通業穩中有進

(1)城鄉居民消費同步增長。2011年黑龍江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705.1億元,同比增長17.6%,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實現4173.9億元,同比增長17.6%,農村實現531.2億元,同比增長17.4%。城鄉增長幅度縮小至0.2個百分點。

(2)市場流通體系日趨完善、市場不斷擴展。一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日趨完善。2011年積極推進了哈爾濱、大興安嶺、伊春、黑河4個藍莓產業批發市場建設。二是組織開展“農超對接”試點。2011年,哈爾濱、大慶市等地組織了700多萬斤農產品進入大型超市。三是在北京成功舉辦“黑龍江商品大集”和“黑龍江物產節”等活動,破解了黑龍江省優質產品進入北京大型超市難、門檻高的瓶頸問題。同時,按照“一會一品”的要求,在第12屆成都“西博會”上,集中宣傳、展示、推介五常大米,并取得了豐碩成果。四是扎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累計建設改造標準化農家店2.2萬家,覆蓋了全省95%以上的農村地區,并以市縣中心結點,組織170多家批發企業按照連鎖經營模式對農家店進行商品配送。

(3)建立了市場保供穩價的長效機制。一是通過信息引導、儲備調節、產銷銜接、進出口調劑等手段,保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市場平穩運行。黑龍江省確定為全國“南菜北運”農產品現代流通試點省份,2011年從海南采購各類蔬菜7萬多噸。針對日本地震海嘯引發的食鹽搶購風波,迅速啟動市場應急預案,發揮大型商場及購物中心的主渠道作用,快速足額投放,平息了食鹽市場突發波動事件。二是黑龍江省已經成為國家“放心肉”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省份,哈爾濱市被列為2011年全國肉菜流通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三是為了支持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發展,采取內外并舉雙重措施,做到“淡儲旺銷、均衡上市”,有效防止了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受到低價進口的沖擊。

(4)電子商務模式與家政服務業開始起步。2011年,哈爾濱市被商務部確定為全國首批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綏化市被認定為全國家政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2011年全省共培訓2萬多名家政服務人員,年內實現1.4萬人就業。

(5)惠民利民政策得到全方位落實。截止到去2011年末,全省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共銷售各類家電575萬臺(件),實現銷售收入143.4億元。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使全省350萬戶城鄉居民受益,戶均受益超過400元人民幣。

(6)市場經濟秩序管理更嚴格、服務日趨全面規范。開展安全消費活動,加強了對特殊商品和特種行業的監督管理,全年共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政案件2萬多件,挽回經濟損失近10億元。開通12312商務服務熱線,受理各類商務的舉報投訴案件共1481件,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2. 對外貿易穩中有進

(1)進出口總規模穩中有進,對俄貿易增長突出。2011年黑龍江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385.1億美元,增長51%,高于全國平均增幅28.5個百分點,列全國第12位。其中,對俄貿易實現189.9億美元,增長154%,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49.3%,占全國對俄貿易的24%。

(2)“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戰略取得實效。一是加快推動進出口結構調整和優化,加速對外貿易轉型升級,努力培育競爭新優勢。繼黑龍江省農墾北大荒綠色特色產業基地被認定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后,啟動了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認定工作,制定了方案和認定標準。二是大力推動黑龍江省自主品牌出口。哈飛汽車實現了對40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其自主生產的系列電動車已經出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截至2011年底,哈飛共出口汽車21萬輛,創匯6.7億美元。北滿特鋼全年出口特種鋼材22.4萬噸,創匯2.04億美元。三是擴大與央企合作,實現了中石油集團漠大線管道項目進口、國內市場銷售、運營環節落戶黑龍江省。深化與中石化集團在原油進口方面的合作,全年與中石化集團合作實現進口原油383萬噸、金額達到30.5億美元。四是進口俄油大幅增加,大慶油田原油調出相應減少,客觀上擴大了省內煉油企業的加工規模。五是鼓勵和支持鐵礦石進口企業積極開發俄羅斯鐵礦石資源,全年進口鐵礦石564萬噸,90%以上用于省內鋼鐵生產企業生產加工。六是穩定化肥進口規模,確保全省農業生產需求,全年進口化肥73.3萬噸,其中有50%用于本省農業生產和精深加工。七是大力支持省內木材加工企業開展進口木材精深加工,目前全省自俄進口木材落地加工率達到35%以上。

(3)多元化國際市場格局加速形成。一是深度開發俄、美、日、韓、歐盟和東盟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中東、拉美、非洲等新興市場,推進全方位、多元化、高層次的國際市場格局加速形成。二是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中國品牌商品歐洲展”、“中國品牌商品美國展”、“沙迦中國商品交易會”等著名展會。佳木斯市向俄方單批出口聯合收割機100臺,創該市對俄機電產品出口數量之最。三是鼓勵和支持中國一重開拓印度、奧地利、意大利、伊朗等新興市場,與印度、韓國、俄羅斯等企業簽訂了一批電站轉子、軋機設備競標項目。四是市場不斷得到拓展,市場份額不斷增加。2011年,對老撾、盧森堡、科摩多、盧旺達、烏干達、加那利群島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實現了“零突破”,在與黑龍江省有貿易往來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進出口額超億美元的國家和地區達42個。

(4)對俄合作方式不斷創新。一是組建黑龍江對俄電力合作聯盟。目前該聯盟已吸納省內外會員單位52家,對外承接大型工程項目3項,合同額達68億美元。積極籌劃能源、林業、礦產、物流、基建等對俄合作聯盟,努力尋求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新突破。二是規范對俄出口秩序,引導企業實現身份合法、貨源合法和經營合法。加快推進境外品牌展示中心建設,依托莫斯科格林伍德國際貿易中心,打造黑龍江省名優商品展示平臺,推進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向俄羅斯腹地延伸。

(5)園區建設提檔升級,帶動產業高水平發展。一是積極推進“園區率先發展”戰略,全面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研究制定了全省開發區“十二五”發展總體規劃,以省政府確定的13個省市共建重點產業園區為示范,在全省開發區中規劃了27個產業園區,入園企業513個,固定資產投資346億元,基礎設施投入68億元,園區主營業務收入1460億元。組織重點產業園區赴港、澳、京、滬、浙、皖等地開展園區和產業項目對接。2011年,全省開發區內生產總值實現2718億元,增長65%;進出口135億美元,增長35%;實際使用外資14億美元,增長80%。全省口岸貨運量完成2232.8萬噸,增長152%;出入境人員365.3萬人次,同比增長5.2%。期中,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區內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178.2億元,增長16.4%;對俄貿易實現61.2億美元,增長34.8%。區內新增生產型項目322個,完成投資131億元人民幣。二是創新開發區工作推進模式。與哈爾濱市委共同研究協商,從廳機關主要業務處室選派四名政策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處級領導干部分別到哈爾濱經開區、哈爾濱高開區、賓西開發區和利民開發區掛職,從產業項目的引進到項目落地生成實現了“無縫對接”。三是國務院批準哈爾濱利民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省國家級開發區的數量增加到10家,在全國列第9位。2011年,新批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工業示范基地13家,目前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達到68家。四是依托產業園區,大力推進加工、商貿、旅游、現代物流、會展等五大中心建設。如哈爾濱市對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內現有10個園區進行重新調整定位,進一步突出了錯位經營和產業特色;牡丹江市積極推進木材、機電、食品、建材、輕工等五大進出口加工產業集群化發展,全市進口資源落地加工率達到37.5%,外向型加工基地日漸成型。

(6)“走出去”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一是全省對外投資實現7.89億美元,增長15.4%;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實現11.43億美元,增長6.5%;派出各類勞務人員1.1萬人,增長21.4%。其中,全省對俄投資實現5.22億美元,占全省對外投資的66%。二是在俄羅斯境內建設的11個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累計完成投資7.59億美元,其中烏蘇里斯克經貿合作區入區企業達到24家,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2.6億美元,同比增長50%。

2011年以來,通過大力推進境內外園區原材料供應、進出口加工、市場銷售互為補充的跨境連鎖加工模式取得了境外園區建設的顯著成效。如伊春等市承建的中俄林業二期帕什科沃木材工業園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3億元,引進3家木材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到20萬立方米,產品全部回運國內;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封關運營后,已有62家企業入駐,2011年進出保稅區貨值實現7090萬美元。

3. 招商引資穩中有進

(1)招商引資規模和項目規模結構優化。一是全省實際使用外資32.5億美元,增長22%。其中,引進1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49項。吸引省外資金1710億元人民幣,增長31.1%。其中,引進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內資大項目879項。

(2)重點產業建設項目招商引資效果明顯。一是黑龍江省十大產業的迅猛發展,吸引了港澳地區、央企的資本融入龍江,各國各地的資本集聚龍江。2011年6月份,由省國資委、省商務廳、哈洽會辦公室分別負責,連續舉辦了“2011黑龍江省與中央企業交流合作項目簽約儀式”、“2011黑龍江(香港、澳門)活動周暨十大重點產業項目推介活動”和“第22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等三次重大經貿活動,簽約的192個項目,截止2011年底已有143個項目開工,開工率為74.5%,到位資金近400億元。二是十大重點產業項目成為利用外來投資的新熱點。2011年,全省實際利用外資中有25.1億美元投向十大重點產業,占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的77.3%。實際利用省外投資項目中涉及十大重點產業2481項,實際到位資金1490億人民幣,占全省實際利用省外資金的87.1%。

(3)現代服務業和新材料產業建設招商取得積極進展?,F代服務業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227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04.5億元,占年投資計劃的90%,開(復)工率達96%。全省重點推進的47個新材料產業項目已有45個開工建設,實際完成投資74.6億元,占計劃投資的72.9%,主營業務收入實現455.3億元,增長27%。

(4)投資環境優化、服務模式創新高效。一是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外資工作實施意見》,逐步完善配套政策,編制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和項目手冊,引導外商投資黑龍江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鼓勵和支持外資企業在黑龍江省設立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二是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的總體要求,采取責任包干和“保姆式”服務,為大項目提供前期介入和綠色通道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了大項目盡快落地生根。

4. 以機制創新和強化服務為統領,優化商務發展環境

(1)堅持部門聯動、省市互動、政策牽動的戰略。注重調動地方商務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密切與上級主管部門和中省直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強化政策組合效應,增強內生動力,優化發展環境,提高工作水平。在省市互動方面,通過工作聯系機制,完善目標考核,強化信息溝通,上下協同攻堅,不斷增強全戰線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積極協調哈爾濱、牡丹江兩市合力推動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建設;會同各個地市共同研究發揮中心城市主導和帶動作用,著力擴大居民消費;與齊齊哈爾、大慶共同研究擴大重型機械設備出口和石化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指導邊境地區依托進口資源開展精深加工;協助邊境口岸完善功能提高貨物通關能力;研究園區發展規劃指導園區提檔升級。

(2)積極做好對上匯報和爭取工作。2011年全國“兩會”期間,商務部和黑龍江共同簽署了《部、省合作協議》。在此框架內,商務部在資金和政策層面給予了黑龍江省最大的支持。

(3)全方位推進口岸和通道建設。一是積極向國家有關部門爭取在黑瞎子島設立邊境口岸和在同江鐵路大橋設立鐵路口岸等重點項目。開通了貨物“出境不出口”的陸海聯運通道,打通了黑龍江新的出???。二是開通了寧安至烏蘇里斯克國際客貨運輸線路,將恢復開通洛古河口岸項目納入中俄兩國政府磋商議題。三是推動綏芬河口岸新國門改造工程破土動工,為實現24小時通關奠定了基礎。四是穩步推進綏芬河電子口岸建設,初步實現了鐵路、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數據交換和資源共享。五是積極推進黑河、蘿北、嘉蔭浮箱固冰通道建設,冬季對俄進出口貨物運輸能力不斷提高。

(二)“十二五”開局之年商務事業發展之體會

1. 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是商務事業實現快速發展,不斷取得新成績的政治保障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經常深入到基層企業、邊境口岸進行調研,聽取工作匯報,做出了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和重要批示,為全省商務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省領導親自率團赴港(澳)招商引資;多次協調中省直有關部門為商務事業發展營造寬松的環境;省人大、省政協的領導同志也親自參與商務活動,多次組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就商務事業發展中遇到的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視察、考察和調研,群策群力,獻計獻策,為商務事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 各市(地)勇挑重擔,開拓創新,是商務事業取得新跨越的重要支撐

2011年以來,全省13個地市包括農墾、森工兩大系統攻堅破難、迎難而上,為“十二五”的良好開局做出了積極貢獻。哈爾濱市將100個億元以上商貿物流大項目作為商務工作重中之重全力推進,哈爾濱華南城、中國哈爾濱國際農業博覽中心、中國雙城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等重大戰略項目落地開工,創下了投資額度最多、建設規模最大、引進速度最快的歷史記錄。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雞西、鶴崗、雙鴨山等產業轉移能力不斷增強,引資招商效果明顯。大興安嶺地區堅持落實地、縣兩級目標責任制,外貿進出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使用外資均創歷史最好水平,五個全省重點督辦項目全部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項目開工率列全省第一位。七臺河市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從各大機關中抽調優秀后備干部組成33個專業招商小組,離職兩年駐外專職招商。綏化市啟動了“產業項目招商和準備之冬”活動,實施產業項目建設“冬季攻勢”并取得明顯成效。

3. 中省直部門通力協作,積極配合,是保證商務工作目標全面完成的重要條件

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商務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各部門的支持和幫助。海關、檢驗檢疫、邊防、稅務、外匯等部門在改善通關環境、完善出口退稅機制、加快外匯核銷、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外經貿的健康發展。省發改委、工信委、農委、國土廳、科技廳、外辦、統計局、新聞辦等有關部門,在發展規劃、項目開發、基地建設、對外交往和對外宣傳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并對商務領域給予傾斜,為商務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省財政廳積極落實外貿發展金管理使用辦法,及時撥付各類專項資金,為商務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4. 創新思維方式和前瞻性戰略思想,是商務事業不斷發展的智力支持和有效措施

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化競爭,只有堅持創新思維方式,確立并保持具有前瞻性的戰略思想,不斷創新貿易合作方式,轉變貿易發展方式,才能降低物流成本,在國際生產和流通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不斷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在貿易中取得最大利潤。

二、環境篇

從商務工作角度看,黑龍江省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多,加快發展的困難加大,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十分艱巨。

(一)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明顯減弱

美歐等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居高難下,居民收入增長乏力,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腹背受阻。日本經濟債臺高筑、日元升值壓力增加,近期難有大的起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外需下滑,通脹壓力較大,經濟增速放緩,在抑通脹和保增長之間面臨兩難選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歐債危機是影響今年世界經濟走勢的關鍵。目前,已從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小型經濟體蔓延至意大利、西班牙等較大經濟體,威脅到德國、法國等歐元區核心大國;已從公共財政領域向銀行體系擴散,從虛擬經濟影響到實體經濟,從經濟波及政治。大宗商品和資本市場可能大幅波動。美歐日等主要發達國家普遍強化寬松貨幣政策,勢必加劇全球流動性過剩,加劇市場投機,沖擊國際大宗商品和資本市場,導致國際商品市場高位震蕩。伊核形勢動蕩不安,導致石油價格不斷上升。政治形勢對大宗商品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影響,會導致兩個市場走勢更趨復雜。

但是,從對俄貿易看,俄羅斯仍然是黑龍江省外貿經濟潛在的增長點。一方面,俄羅斯即將加入世貿組織,在WTO框架內,俄羅斯現行的貿易保護政策勢必做出適當調整,這將非常有利于黑龍江省進一步發展對俄貿易;另一方面,由于俄羅斯資源開發和產業結構等自身原因,需要通過繼續對外貿易實現經濟互補。

(二)國內經濟運行基本平穩

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城鎮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區域梯次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增長具有很大空間。產業升級孕育新突破,企業在激烈競爭中拓展國內外市場的能力增強,財政金融運行穩健,農業連年豐收,物價上漲勢頭得到遏制,宏觀調控經驗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不斷提高。

(三)商務領域成本推動價格上漲的壓力將持續存在

歐美銀行體系信用受創,貿易融資受阻,加劇了外需風險,導致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更大困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也會加劇國內市場價格波動,同時受自然災害、市場調控手段和流通設施相對薄弱掣肘,擴大消費面臨制約因素較多,有效供給不足,專業化、規?;洜I不夠,都將制約居民消費。農產品“賣難”和“買難”問題短期難以消除,保供穩價難度較大。

(四)黑龍江省產業轉型升級,整體經濟形勢蓄勢待發

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著力深化改革開放,發展質量明顯提升,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發展基礎日益堅實,發展成果更加惠民,多項經濟指標好于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社會呈現更好更快發展勢頭,為商務工作登上新臺階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任務篇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根據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2012年黑龍江省商務事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和“十大重點產業”項目建設,著力推動消費擴規模、市場保穩定,力求在現代市場流通體系建設上取得新突破;著力推動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力求在全方位對外開放體系建設上取得新進展;著力推動園區建平臺、項目帶產業,力求在高水平招商引資體系建設上取得新成效,以商務事業的新跨越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2012年全省商務發展預期目標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500億元,同比增長17%以上;外貿進出口完成450億美元,同比增長15%以上,其中對俄貿易實現225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50%;全省實際使用外資完成37億美元,同比增長15%以上,吸收省外實際到位資金2200億元人民幣,增長30%以上。

(一)加快內貿流通現代化建設

加快現代市場流通體系建設,千方百計擴大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是2012年內貿事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1. 加快建設現代流通網絡

———著重提升農村流通網絡建設水平。建設一個省級“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信息化管理平臺,重點對5000家“農家店”進行信息化改造,區域性配送中心達到200個。推進中心城市開展“農超對接”工作,農產品入超率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

———升級和改造20個國家級、30個省級重點批發市場,提升黑龍江省地產品批發市場輻射能力,全省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總額提高10%。

———完善生產資料流通網絡,引導重點生產資料批發市場加快升級改造,提升服務功能。

———著重提升社區商業功能,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等社區商業發展,推進社區商業示范工作。2012年力爭新增1個家政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2. 全面提升流通現代化水平

———積極發展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2012年,全省連鎖企業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25%以上,電子商務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3%以上。

———推進物流現代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培育和壯大專業化第三方物流企業,促進制造業、商貿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全省物流總量增長10%左右。

———積極發展綠色流通,建立和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年內新增2個全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示范城市,再生資源主要品種回收率提高到70%以上。

———大力促進會展消費,2012年,會展交易額增長10%以上。

3. 保障流通安全和市場平穩運行

———積極推進哈爾濱市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國家試點城市建設,2012年底基本覆蓋哈爾濱市主城區主要流通節點。

———穩步推進藥品流通行業管理工作,大力發展藥品連鎖經營。

———加強市場運行調控,加快推進黑龍江省城鄉市場預警監測體系建設,2012年全省監測預警覆蓋面達到80%以上。

———完善省本級與市(地)級重要生活必需品儲備制度,有效預防和及時消除因突發事件引發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異常波動,保障市場基本供應。

———爭取國家儲備糖儲備計劃10000噸,國家凍豬肉儲備計劃2000噸,活體儲備1000噸,牛羊儲備1000噸。

———積極協調中石油、中石化,擴大汽柴油供應量,保障農業春耕生產需要。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加強市場準入管理,深入推進商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商貿企業信用信息系統,整合執法資源,商務綜合行政執法體系基本覆蓋全省。

———以“12312”服務中心為載體,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的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

(二)加快對外貿易方式升級轉型

加快全方位的對外開放體系建設,推進外貿發展方式升級轉型,是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1. 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

———按照國家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總體部署,指導沿邊地區結合自身特點,按經貿大通道、加工貿易產業集聚區、物流集散中心和綜合型城市進行功能定位。

———加速沿邊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實現境內外互聯、互通、互動。加強互貿區、保稅區等各類平臺發展政策研究。

———以俄羅斯進入世貿組織和中俄互辦旅游年為契機,吸引先進要素向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聚集,加快對俄加工、商貿、旅游、物流、會展五大產業中心建設,區內生產總值實現5000億元,區內對俄貿易額實現85億美元,同比增長30%。推進莫斯科黑龍江名優商品展示中心建設。

———支持龍江銀行、哈爾濱銀行等金融機構到俄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葉卡捷琳堡等地開展金融業務,加快推進中俄貿易本幣結算。

———利用今年在俄羅斯召開APEC峰會之機,支持綏芬河等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辦中國名優商品展銷會、中俄邊境經貿合作商務日、哈牡綏東產業帶文化旅游推介會等系列活動。

2. 深入實施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戰略

———推進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設工程,年內爭取國家批準建設2-3家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依托重點產業園區,建設30家省級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

———在邊境口岸地區辟建3-5家進出口加工園區。引導對俄加工貿易向產業鏈高端延伸,爭取國家將黑龍江省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等沿邊產業帶列為對俄加工貿易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加快培育裝備工業、交通運輸、農機裝備、石油裝備等機電產品出口平臺。打造2家進出口額5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龍頭企業,培育60家進出口額超億美元的外貿企業。規模以上出口商品加工企業達到290家。

———加強化工、玉石、煤炭、鉛、重油和銅礦砂等進口商品扶持政策的研究,進一步擴大能源資源類商品進口,鼓勵和支持原油、木材、鐵礦砂等資源類商品進口,2012年全省進口木材落地加工率達到50%以上,進口鐵礦砂力爭全部實現落地加工。2012年全省進口資源類商品加工企業達到140家。

3. 加快口岸大通道建設

———完善口岸布局,強化口岸功能,進一步完善推進“大通關”區域合作機制,強化和完善電子口岸建設,爭取在具備條件的邊境口岸盡快實施“一站式”通關,提高通關效率。

———降低口岸物流成本。構建更加便捷順暢的對俄國際貿易物流通道。重點推進界江界河公路鐵路通道建設。抓好同江鐵路大橋口岸開放的規劃設計、認證和申報工作。抓好蘿北、嘉蔭等跨江固冰浮箱通道建設,推進洛古河口岸恢復開放工作和漠河石油管道作業區擴大開放工作。

———推進黑瞎子島口岸規劃設計及開放前申報工作,加快建設三個3000噸級泊位、一個5000噸級泊位和深水港碼頭。

———加快推進中俄跨國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力爭實現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常態化,打造黑龍江省“沿邊近海”的獨特優勢。

———力爭開通哈爾濱直達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小國際列車”,推進邊境口岸小汽車自駕游盡快開通。2012年,全省口岸貨運量力爭突破2500萬噸;客運量力爭突破400萬人次。

4.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出口

———推動服務貿易拓展新的合作領域,爭取在廣播影視、電子出版物、中醫藥、藝術品和樂器制作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發揮哈爾濱、大慶國家級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的帶動作用,積極承接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財務核算、技術研發、工業設計、醫療服務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推動特色服務外包園區建設,形成產業聚集。2012年,全省國際服務貿易增長10%以上。

(三)加快擴大招商引資規模,不斷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構建高水平的招商促進體系,引進國際國內優勢要素,提升招商引資層次和水平,是優化產業結構的必要舉措。

1. 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

———圍繞十大重點產業項目,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園區配套招商和區域經濟捆綁式招商。

———加強與世界500強企業和央企的合作,爭取嘉里集團、世貿集團、恒大集團、華僑城集團、華南城集團、雨潤集團等在黑龍江省加大投資力度,積極引進億元、百億元以上的大項目和超大項目、龍頭項目。

———突出現代服務業、新材料產業招商引資。2012年,重點推進158個現代服務業項目,計劃投資530億元,同比增長1倍以上;重點推進61個新材料產業項目,計劃投資175億元,增長70%,產業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增長30%以上。

2. 組織好境內外招商引資活動

———進一步鞏固傳統引資地,深度開發潛力市場,重點培育新興市場。組織好2012年在香港、深圳、杭州、南京等地對接洽談活動,力爭簽訂一批新的投資合作項目落地黑龍江省。

———舉辦首次“歐盟—中國(黑龍江2012)投資貿易洽談會”,力爭簽訂一批合作項目。組織黑龍江省重點企業和開發區赴美國、日本、韓國和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就新能源、汽車、電子零部件生產加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抓好黑龍江省中小企業在香港、美國上市的培植工作。

3. 加大招商引資督查力度

———建立全省招商項目儲備庫。篩選和確定一批規模大、標準高招商引資項目,形成覆蓋省和各市地、各有關部門的兩級項目庫網絡,提高項目對接效率,提高合同履約率,抓好項目落地。

———繼續督查跟蹤2011年三次重大經貿活動簽約成果,力爭到今年年末項目開工率達到90%以上,資金到位率達到30%以上。

(四)充分發揮園區經濟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

加快實施“園區率先發展”戰略,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是充分發揮園區經濟對產業發展帶動作用的關鍵。

1. 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力爭盡快出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開發區暨產業園區發展的意見》。發揮開發區綜合優勢,在省政府已經確定的省市共建重點產業園區的基礎上再推進建設8-10家省市共建重點產業園區。指導各類園區加大投入、完善設施、放大功能,提升綜合競爭力。2012年,全省開發區實現區內生產總值3500億元,增長30%;實現稅收超過300億元,增長25%;基礎設施投入260億元,增長25%以上。

2. 推進開發區提檔升級

———制定開發區升級工作規劃、工作程序和升級目標,做好與國家有關部門的銜接和爭取工作。2012年,爭取1-2家省級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爭取新增1家邊境經濟合作區,新增6-8家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的工業園區或工業示范基地。

3. 推進各類園區產業集聚

———加快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和大黑瞎子島經濟貿易示范區建設,加快烏蘇里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和烏蘇里斯克躍進高科技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支持綏芬河市境外木材加工產業集群及原材料儲備基地建設。

———引進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戰略投資者落戶各類園區,發展黑龍江省基礎產業和新興產業,盡快形成一批出口加工產業集群,提升黑龍江省基礎產業外向度。2012年,全省各類園區平均投資強度達到2200萬元/公頃。

(五)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

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擴展國際化經營的重要出路

1. 進一步擴大對外投資規模

———優化境外投資結構,重點推進蒙古、中亞、南美等10個礦產開發和農業合作投資項目。加快能源、農業、林業、礦產、物流、基建等對俄合作聯盟建設,積極推進50個大型對俄合作項目,打造10個省級境外園區。2012年全省對外投資額實現10億美元,同比增長15%。其中,對俄投資額6億美元,增長15%。

2. 提高對外承包工程發展水平

———深度開發俄羅斯、東南亞、中東和非洲市場,支持企業承攬電站工程、路橋等基礎設施和房屋建筑等大型項目,帶動省內大型成套設備和技術出口。2012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2億美元,同比增長10%。其中,對俄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000萬美元,同比增長10%。

3. 促進對外勞務合作和對外援助

———在日本、韓國分別舉辦勞務企業和勞動力資源推介會。部署、指導各地在縣(市)區建立對外勞務合作服務平臺。大力推進與俄林業、農業領域的勞務合作。

———做好爭取國家援外項目工作,組織指導有援外工程、物資資質的企業積極參加項目招標,推進非洲農業示范中心項目建設。對外勞務輸出2萬人,增長70%。其中,對俄勞務輸出1.6萬人,同比增加1倍以上。建立和完善“走出去”政策支持和服務體系,完善預警機制,指導企業加強風險防范,保護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

(六)不斷提升商務隊伍素質能力

不斷提升商務隊伍素質能力,是不斷提升商務部門新形象,確保商務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保障。

1. 深入基層調研把握時局

商務工作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越來越重要,我們要加強對商務發展歷史和發展規律的研究,善于“看大局、觀大勢、謀大策”,要超前謀劃長遠戰略,找準當前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深入實際和基層調查研究,提出新思路和新對策。王憲魁省長提出“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和“大通道建設”,這是轉變黑龍江省外貿發展方式,提高外貿運行質量的根本途徑。我們要深入研究進出口加工基地建設和口岸大通道建設的措施和方法,切實優化黑龍江省進出口產品結構、市場結構、主體結構和貿易方式結構,從根本上提高對外貿易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力和牽動力。要著重加強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后對黑龍江省經貿合作產生的影響分析,趨利避害,積極應對,爭取主動。當前,還要著重對項目、園區和產業發展關系的研究,提出對策,合力攻關。

2. 大力加強干部隊伍能力建設

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和“創業、創新、創優”活動,切實提高商務干部隊伍的執行能力和破解難題的應對能力,達到工作作風明顯改善,辦事效率明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科學管理能力、服務大局能力明顯增強。各級商務部門都要轉變工作作風,靜下心來研究問題,沉下身來抓好工作,要嚴格遵守各項規定,強化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要用好權、管好錢、辦好事。各地要切實加強商務發展各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省廳要聯合財政、審計、紀檢監察機關對各地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嚴肅查處,絕不允許因為個別地方、個別企業違規、違法使用資金,影響全局。

3. 強化上下聯動和部門聯動機制

要堅持推行定點聯系機制、責任包干機制,各級領導干部和各工作推進機構要分口把關,進一步明確責任,要確定重點聯系地區和重點企業。要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網絡平臺,建立高效順暢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機制。要進一步強化基礎工作,逐步完善對企業、行業和市場基礎數據的統計分析,把握經濟發展動態,提高決策能力。各級商務部門都要建立《大事記》制度,實時記錄領導干部和工作機構的工作動態,記錄重點工作和重大事件。要進一步加強對上匯報爭取和對外協調聯絡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各有關部門在資金和政策上支持黑龍江省商務事業發展,要積極爭取中省直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努力營造商務事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責任編輯:三匠廣和正經]

摘要:2011年——“十二五”開局之年,黑龍江省商務事業實現了開門紅,成績斐然。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是加速發展的一年。2012年,國際環境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明顯減弱;國內經濟總體運行態勢向好,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城鎮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區域梯次發展格局正在形成,消費需求增長空間很大;商務領域成本推動價格上漲壓力依然存在,自然災害、市場調控手段和流通設施相對薄弱問題依然突出,擴大消費面臨的制約因素仍然較多?;谏鲜鲅信?黑龍江省商務事業唯有開拓進取、求實創新、方能實現更好更快發展,譜寫新的篇章,方能以商務事業的新跨越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上一篇:工程依法合規建設措施范文下一篇:銀行卡差錯爭議處理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