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科普科技工作計劃范文

2023-09-23

科普科技工作計劃范文第1篇

[摘    要]由于我國社會災害教育的培育和普及嚴重不足,導致每當出現重大的自然災害,人民都會遭遇重大的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地震科普作為需要公眾更為深入了解的社會災害教育中的一種類型,它的推廣與普及,對于減輕地震本身帶給大眾的巨大危害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探討和總結了從經濟學上分析如何構建和發展地震科普事業的方法和路徑:從政府層面,首先是建立有利于地震科普傳播的法律,然后成立相應的地震科普傳播機構,再由這些機構進行地震科普活動的普及與創新探索;從市場層面,則是提供地震科普產品和地震科普服務,根據其在文化產業中的特點,將地震科普分成了九大類產業,并對地震科普傳播產品進行了分類,最后為促進地震科普傳播發展提出了八點政策建議。

[關鍵詞] 地震科普;地震科普事業;地震科普產業;地震科普傳播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9. 073

0      引    言

在我國,社會災害教育的發展定位與教育實踐長期徘徊在或輕或重、忽冷忽熱的糾結當中。以地震為例,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后曾興起震災科普熱潮,但隨后歸于平靜。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央明確規定將災害預防、救助等科技知識納入國民教育環節,同時把“512”設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整個社會對災害教育的呼喚與期盼前所未有,然而熱度隨后依舊逐漸冷卻。這種好了“傷疤忘了疼”似的做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對災害教育的價值認識不清,本文嘗試以地震災害教育的傳播與發展為例,探討如何構建和發展地震科普事業的方法和路徑,并提出政策建議。

1      地震科普傳播的重要意義

地震這種自然災害的外在表現是突發性強、破壞性大?,F階段的人類科學水平,對這一災害的了解還非常有限,在對地震的預報方面也還遠遠沒有達到需要的高度,而同時對地震的預防能力也十分薄弱,在地震的災害面前,人民的生活、生產受到很大的威脅。雖然我國曾有成功地對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做出短臨預報的案例,但從世界范圍來說,地震預報仍處于探索階段,研究人員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發展的規律,這使社會各界和地震學家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對地震災害進行預測的復雜性。在這種局面下,就突顯出可靠、全面地做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的重要性 ,也使地震研究機構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專家與公眾之間交流、對話的必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科普宣傳或教育就擔當了專業知識與普通大眾之間對接的平臺??v觀近幾年來,國際、國內發生的一系列重大地震災害給現代化的經濟和社會設施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損失,為人類帶來了非常慘痛的教訓,充分地提醒了我們,做好對地震災害的事前預防和事后處理等防震減災方面的教育和科普宣傳,對于減輕地震造成的損失和傷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地震科普事業與產業

一般來說,地震科普事業是為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或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在地震科學領域從事研究創作精神產品生產和公共地震科學傳播服務的公益性組織機構。而所謂地震科普產業是指從事地震科普產品生產和提供地震科學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從性質看,地震科普事業具有公益性,地震科普產業具有經營性;從管理體制看,地震科普事業通常實行公益性管理體制,地震科普產業實行經營性企業管理體制。

2.1   地震科普事業

2.1.1   地震科普立法

國際上,地震災害相關立法做得最好的國家日本指定了《災害對策基本法》、《地震防災對策特別實施法》等。我國于2002年6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而地震科普相關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由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于1997年12月29日通過,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日修訂);2001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23號公布《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2017年3月1日修訂)。

世界上專門針對地震科普傳播的相關法律是一塊空白,但近年來,專門針對地震預警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防災科技學院的李紀恩、李一行老師在2013年他們的論文《地震預警立法問題的探討》中就專門提出來:“由于地震預警關系到社會公眾的切身利益,很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錯報或誤報導致經濟損失,進而引發行業、企業或公眾的不滿情緒等等”,探討了地震預警立法的必要性、緊迫性以及可行性。提出了地震預警立法的思路:主要涉及預警信息的獲取、信息的發布和信息的利用3大方面;立法內容包括:發布主體、接收主體、發布條件、發布途徑、發布內容和相關法律責任。

2.1.2   地震科普傳播機構

1996年4月成立了以科技部為組長單位,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為副組長單位的國家科普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由中央、國務院和群眾團體中有關科普工作的部門組成。隨后,中國各地也相應地建立了地方科普聯席會議制度,這對于有效動員各種力量開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吨腥A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中明確規定了科協組織是科普工作主力軍的地位,它擔負著科普工作的組織和實施的任務。中國科協所屬167個全國性學會,其中138個成立了科普工作委員會。中國科普創作協會成立于1979年。在22個直屬事業單位中,中國科學技術館、科學普及出版社、中國科普研究所等從事科普事業的有14個。全國已建縣級以上科協2 881個,學會65 482個,企業科協10 674個,大專院??茀f328個,街道科協4 191個,鄉鎮科協、科普協會32 511個??茀f機構已經形成從中央到地方有系統的最完善的科普組織。

地震科普總體上是屬于科普的一個分支領域,與之相關的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成立于1987年,是全國性綜合社會團體,業務主管部門為科技部,委托管理單位為中國地震局。相關地震科普傳播的政府管理及活動機構則主要由中國國家地震局承擔,包括:30個?。ㄗ灾螀^、直轄市)地震局,15個直屬事業單位(研究所、中心、學校),1個直屬國企(地震出版社)和1個地震局機關。地震觀測主體包括:188個國家級地震臺,204個省級地震臺,1 212個市、縣級地震臺和272個企業地震臺。地震系統專業技術人員及專家包括(截至2015年7月統計):正高級技術職務328名,副高級1 744名,中級3 287名,初級及待定職務(稱)2 454名,他們構成了地震科普傳播的主力。

2.1.3   地震科普活動及創新探索

中國的大型科普活動包括科技周、大型科普展覽、科技下鄉等。與地震科普傳播相關的活動主要由中國國家地震局組織,截止2016年底,地震局與中國科協簽訂地震科普合作框架協議,在科普宣傳平臺、科普產品開發、少數民族科普等方面深化合作;推進地震科普進入中國科技館、中國數字科技館。注重開展“互聯網+防災減災科普”,利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開展活動。每年組織“平安中國”防災宣導系列活動,推進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進鄉村、進家庭”。擴大防震減災示范試點創建覆蓋面,認定4個國家級防震減災示范城市、19個示范縣、4 129個示范社區、5488所示范學校。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

同時聯合科技部編制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規劃(2017-2030年)》。聯合基金委設立地震科學聯合基金。五部委聯合召開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發布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部署“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智慧服務”4大計劃,推進實施“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地球深部探測”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爭取在認識地球、減輕災害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建成了3 100多個臺站組成的、覆蓋我國大陸的綜合地震觀測系統,建成異地互備的高速地震行業網絡。國內地震實現2分鐘自動速報和億級用戶服務。啟動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努力提升我國破壞性地震有效預警和烈度速報能力。充分發揮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能和作用,加強部門和合作和資源共享,加強地震災情應急防范督促檢查,發揮地方政府、基層組織、社會力量在防震減災中的作用。全國已建成80多支、1.3萬余人的省級搜救隊伍,數十萬人的市縣級搜救隊伍,3 000多支、近30萬人的地震志愿者隊伍。建成了地震應急避難場所1.3萬余個,總面積4.7億平方米。廣泛凝聚部門、行業和社會乃至國外力量,與近50個部門、地方及高校加強協作,簽署10余個戰略合作協議,健全動員機制,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有序參與,形成防震減災多元共治新模式。

2.2   地震科普產業

科普產業是指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向社會提供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及其關聯產品和服務的各類經濟組織及活動的集合。這個定義主要反映如下科普產業的內涵:

第一,科普產業一定是以提供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為核心產品或其關聯產品和服務集合。

第二,產業主要通過市場機制發生和發展。

第三,科普產業是經濟組織及活動的集合,遵循經濟規律。與公益性科普事業有所區別。

科普事業和科普產業相互關聯、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破帐聵I強調公益性,主要在政府計劃機制下運行,對社會提供無償的或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科普公共產品和科普公共服務的活動??破债a業遵循經濟規律,以滿足科普市場需求為前提,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科普企業為主體。

從我國現行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來看,也沒有直接涉及地震科普文化產業的內容。但地震科普文化產業卻與各產業分類處處有所聯系。

《分類》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02)的基礎上,規定了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的范圍?!斗诸悺穼⑽幕a業分為文化服務與相關文化服務兩大部分。

文化服務部分包括:(1)新聞服務;(2)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3)廣播、電視、電影服務;(4)文化藝術服務;(5)網絡文化服務;(6)文化休閑娛樂服務;(7)其他文化服務。

相關文化服務部分包括:(8)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生產;(9)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的銷售。其中,(1)、(2)、(3)可歸入文化產業核心層;(4)、(5)、(6)、(7)可歸入文化產業外圍層;(8)、(9)則可歸入相關文化產業層?!斗诸悺犯鶕a業鏈和上下層分類的關系,又將九大類文化產業分為24個中類?!斗诸悺纷詈蟾鶕a業的具體活動類別,將24個分類分為80個小類,對應相關的國民經濟行業代碼。文化產業的九大類別、24個中類與80個小類都沒有出現與地震科普直接相關的內容。但地震科普卻又基本與《分類》中的各個類別均有所聯系。如表1所示。

3   地震科普傳播產品的分類

地震科普產業的分類是一個涉及理論性和實踐性的重大問題。

這里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對地震科普產業具體包含的類型做出粗略劃分。地震科普產業按照產品類型可以分為四大類:劃分詳見表2。

按照流通、消費等價值環節,可以將科普產業分為科普生產企業、科普流通企業。如表3所示,科普產業的相關產品、服務形態及產業鏈條。

4      促進地震科普傳播發展的政策建議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就指出,要引導基層科普組織和機構“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按市場經濟規律運行,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償服務”,要加快地震科普傳播發展的步伐,在政府政策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4.1   扶持骨干地震科普企業,培育地震科普產業發展主體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選擇一批成長性好、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科普企業,加大項目扶持和政策扶持力度,盡快壯大科普企業規模,提高地震科普產業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科普領域資源整合和結構調整。

4.2   建設地震科普產業研發中心,增強產業創新能力

應當著力推進地震科普產業的內容創新、服務創新和產業業態創新,而這些創新必須要有相應的研發基礎。發展地震科普產業的當務之急是在相關專門科普研究機構中建設地震科普產業的研發中心,引領地震科普產業的研發工作。同時,還可以依托大型科普場館等地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地震科普產業研發中心;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關實驗室、地震科普產品的生產企業合作建設科普產品研發中心。

4.3   扶持新興地震科普產業業態發展,增強地震科普產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機遇,通過服務外包、地震科普產品與服務采購,扶持相關地震科普動漫、科普影視、科普出版、科普會展、數字科普、科普旅游等新興地震科普產業業態發展,推動地震科普產業跨越式發展。

4.4   實施重大科普項目,帶動地震科普產業發展

應當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效應和產業拉動作用的重大地震科普產業項目。要著眼于利用正在實施的“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等地震科普項目中的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需求,帶動相關地震科普產業的發展。積極促進開發“國家地震科普動漫振興工程”、“優秀地震科普作品出版工程”等重大地震科普產業建設項目。

4.5   積極推進和加快地震科普產業園區和地震科普產業示范基地建設

根據全國地震科普資源布局現狀,結合各地區對地震科普資源的需求情況,加強對科普產業園區和科普產業示范基地布局的統籌規劃。堅持標準、突出特色、合理布局、提高水平,促進各種地震科普產業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合理分工。

4.6   推進地震科普產業市場體系建設

地震科普產業市場體系建設應著力建設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科技傳播渠道。發展數字科普產品和科普服務,支持全國科普網絡建設;推進地震科普網站整合,鼓勵通過戰略聯盟合作等方式,推動地震科普網站的區域整合和跨地區經營;支持地震科普出版發行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實行跨地區兼并重組;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科普創意與設計、科普動漫等領域;優先選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質量水平高的地震科普產品。

4.7   建立健全地震科普產業的標準體系

由于地震科普產業的散緩小弱,地震科普產業的標準化體系建設一直是個空白,地震科普產業的標準體系建設可以促進地震科普產業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是推動地震科普產業發展的重要技術保障,是繁榮和發展科普產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隨著地震科普產業的發展,科普產業標準數量少、水平低、適用性較差、缺乏統一規劃等問題日益凸現,加快地震科普產業標準化建設工作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4.8   實施地震科普產業人才建設工程

支持高等院校建設科技傳播與普及專業;支持地震科普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加快培養、培訓地震科普創意研發設計、地震科普產業經營管理、地震科普服務營銷經紀人才;鼓勵高等院校、科普研究機構和科技、文化企業開展地震科普產業人才的國際交流;支持地震科普企業、地震科普研究機構引進外國科普產業人才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養高端科普產業人才;培育高水平的科普產業經營管理團隊和科普產業領軍人才。

5      結    語

地震科普教育傳播作為社會災害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有著自身特有的行業領域特點。作為科技、經濟與文化的特定領域結合點,正在成為我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和國家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增長點。發展地震科普產業,應當以擴大社會效益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支柱,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科技文化需要為前提,以回應科普市場需求為軸心,合理調整和優化科普產業結構和科普產品品種結構,科學地進行地震科普內容產品的創新和科普服務的創新。

主要參考文獻

[1]陳昌泳. 地震科普宣傳在防震減災中的重要性[J]. 科普傳播,2012(11):5-6.

[2]李紀恩,賈鵬民. 地震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立法若干問題探析[J]. 世界地震工程, 2017,33 (2):1-5.

[3]李紀恩,李一行. 地震預警立法問題的探討[J]. 國際地震動態,2013(5):17-21.

[4]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Z].2006.

[5]董光璧. 探索科普產業化的道路[J]. 求是,2003(5):48.

[6]胡升華.“大科普”產業時代的來臨[J]. 中國高??萍寂c產業化,2003(11):69-70.

[7]曾國屏. 關注科普與文化產業發展的結合[J]. 新華文摘,2007(10):122.

[8]任福君,張義忠,劉萱.科普產業發展若干問題的研究[J]. 理論探索,2011(3):5-13.

科普科技工作計劃范文第2篇

2016年2月, 我國政府頒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 (2016—2020年) 》, 關注青少年科學素質提高, 重點實施“四大基礎工程”, 即“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教學實踐表明, 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是青少年共同的心理特點, 正是科技興趣最廣泛濃厚的時期, 這是開展科普活動的最佳切入點。受到生理與心理發展規律的制約, 青少年的理解能力有相對的局限性, 最感興趣的科普知識集中在自然科學領域。

傳統科普形式主要是報刊宣傳, 實物或模型展示, 影片或電視演播等。近年來隨著網絡普及和信息技術提高, 我國數字科普迅速發展, 取得一系列成果。數字科普以數字技術為核心, 采用藝術的表現形式, 以網絡和其他數字媒介為載體, 發布和傳播科學觀念及科技知識, 在傳播的過程中強調分享與互動[1]。

當前各省區、市的數字科技場館蓬勃發展, 充分反映我國各級政府和科協對數字科普的高度重視, 也反映出社會對數字科普旺盛的需求[2]。專家認為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 數字科普將逐步超越傳統科普。數字科普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展陳手段, 采用文字和圖片, 利用音頻、視頻、動畫, 虛擬現實、模擬仿真、網絡互動、網絡游戲等形式來傳播科技知識, 更加生動活潑和富有趣味性, 具有更強的表現力和吸引力。

二、科技館開發數字科普資源的途徑

地方科技館是中小學生學習科技知識、開展科普活動的重要場所??萍拣^在設計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時, 要加大科普宣傳的力度, 利用報紙、網絡、電視等各種媒體展現科普魅力, 使廣大家長了解展覽信息, 通過及時更新展品, 提高科普趣味性和實效性, 吸引更多的學生走進科技場館。當前科普資源在歸屬、管理體制等方面呈現多樣化, 應當充分利用與整合科普資源, 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參與, 進行制度創新, 搭建起模式多樣化的科普資源共享服務平臺, 加強科普資源能力建設, 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一) 高等院校與專業科普機構聯合

高校是科學研究的陣地, 只有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才能有效推動社會的發展。因此高等院校與專業科普機構聯合, 介入科普教育有著現實性和必然性, 高校是科技知識密集的地方, 師資力量和科研設備齊全, 進行科普創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應當采取各種方式建立良好的科普激勵機制, 使高??破談撟鲾盗亢唾|量不斷提高[3]。

(二) 科普網站開發建設

科普網站以互聯網為傳播平臺, 由專門組織機構或個人開展科普活動。依托多媒體技術的支持, 網絡科普將視覺性、互動性、娛樂性等結合在一起, 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優勢, 尤其是虛擬博物館、網絡實驗、互動游戲, 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吸引力更大。為了有效發揮數字科普資源的最大效能, 應當通過多種途徑提高網站的建設質量。如科普網站可以通過三維形象制作立體畫面, 把科普知識形象傳輸給公眾, 眾多先進數字技術, 如網絡攝像機、遙感 (控制) 技術, 3D、4D成像技術開始應用于數字科普。數字科普信息量巨大, 可以資源共享, 實現公眾上網主動點擊瀏覽和參與交流, 網民可以通過網頁上留言 (輸入文字) , 上傳帖子 (包括圖片、聲音、錄像等數據文件) , 可視通話討論, 與網站及廣大網友互動交流。

科普網站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 涉及到網站策劃、網頁設計、網站功能、網站內容整理、網站推廣、網站改版等, 在前期網站定位、內容差異化、頁面溝通等過程中需要網站策劃人員、美術設計人員、WEB程序員共同完成??破站W站可以依托微博、微信、博客、網絡社交平臺等社會化媒體, 增強科普網站與用戶的互動, 吸引用戶參與科普網站的建設??破站W站要及時跟進各類重大社會事件和社會熱點問題, 形成相關專題, 及時提供相關的全面、權威的科學信息[4]。

(三) 電子科普讀物開發

在國家政策鼓勵科普出版的良好氛圍下, 科普圖書取得可喜的成績。目前我國出版的青少年科普圖書, 絕大部分都存在內容陳舊、形式單調、質量低下等問題??破兆髌沸问竭^于單一, 主要局限于平面媒體, 在數字化和網絡化方面有待加強。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科普讀物, 內容寬泛但不綜合, 本本都像百科全書, 不能使學生形成對概念的綜合認識。一些科普圖書與社會生活聯系不夠緊密, 缺乏科學工具的意識??茖W是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種工具。

科普讀物從編寫角度來看, 要圍繞一個概念, 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編寫。從編寫團隊來看, 需要科學家、科學教育者、兒童文學家、科普作家等多方協作??破兆x物的內容要精煉有序, 要指向一個核心概念, 以該核心概念為中心, 內容選擇和編要為核心概念服務。電子讀物也叫電子出版物, 通過各種電子設備進行閱讀。目前電子期刊、電子圖書、電子報紙都是常見的電子讀物, 具有較快的傳播速度、低廉的閱讀成本、廣泛的傳播面、更新速度較快等優點[5]。

(四) 網絡游戲與青少年科普APP開發

為了發揮數字化科普的優勢, 可以開發適合青少年的科普網絡游戲。作為一種科普的新生渠道, 對科普的推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對它的開發和完善需要一段過程??破誂pp是具有傳播科學知識、增強科學體驗的工具性應用程序, 它的出現成為人們日常學習科學的新途徑??破誂pp為使用者提供科學知識和信息, 通過新穎形式設計和生動的用戶體驗, 提高青少年的科學興趣[6]。以各種MOOCs (大規模網絡課程) 形式所推出的App, 改變人們學習科學的方式??破誂pp成為科學教育的重要輔助工具, 科普App可以作為科學課程查詢、科學方法運算、課堂知識補充的有效輔助工具。在課堂教學中移動設備陸續被采用之后, 科普App會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趨勢性工具。

(五) 組建流動科普車進校園和社區

為了發揮數字科普的優勢, 實現科普人群的大面積覆蓋, 組建“流動科普車”, 定期進行科普進校園、科普進社區的宣傳教育活動。利用節假日或周末等時間, 攜帶科普展覽儀器、視頻圖片等宣傳材料, 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

針對社區居民比較關心的保健、醫療、社會熱點等問題, 結合文明城市與安全社區創建, 制作科普專題片, 宣傳普及科學知識和安全知識, 使居民成為科普工作的受益者和傳播者。流動科普車為青少年、社區居民提供科普服務, 使他們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豐富科學、文明、健康生活知識。流動科普車突出靈活性和數字化的特點, 有效解決了科普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開展學校和社區巡回科普講座, 操作便捷高效, 提升科普服務效能。

總之,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 數字科普能夠充分吸引青少年的興趣和關注點。地方科技場館應當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 采取不同形式與方式的科普傳播方式, 滿足青少年群體的需求, 開展多種形式的青少年科學素質工作, 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教資源, 建立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科技教育體系, 拓展校外科技教育渠道。

摘要:數字科普以數字技術為核心, 以網絡和數字媒介為載體, 發布和傳播科學知識。開發數字科普資源的途徑包括聯合高等院校與專業科普機構, 開發建設科普網站、網絡游戲、科普APP等, 組建流動科普車進校園和社區等方法。

關鍵詞:數字科普,科普網站,網絡游戲,科普APP

參考文獻

[1] 滕艷霞.淺談數字科普的發展[J].科普研究, 2011 (S1) :82-85.

[2] 劉利芳.我國科普網站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技廣場, 2014 (2) :127-129.

[3] 吳君, 李洋.高校教師對科普創作態度的調查與分析[J].科普研究, 2014 (2) :66-72.

[4] 張浩達.數字時代的科技傳播—數字科普發展研究[J].科普研究, 2014 (1) :12-19.

[5] 徐海峰.常見電子讀物格式及其閱讀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 2013 (4) :17-18.

科普科技工作計劃范文第3篇

一、科普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培養科普意識

學校倡導教師從學生的一句話、一個觀點、一個問題入手, 捕捉學生創新的思維火花, 分析內隱的科技含量。老師們更加關注課堂教學中探究、領悟、運用、創意四個目標的落實,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 更加注重挖掘學科教學中的科技教育成分, 讓學生親自去看一看, 摸一摸, 想一想, 說一說, 做一做, 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青年教師張凌云看到學校不少的老教師因長年在講臺上吸納粉筆灰, 引起口腔炎、咽炎、肺炎等職業病, 有的因此英年早逝, 在上美術課時, 就成功引導學生張環宇發明了《衛生黑板擦》, 在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中獲重慶市二等獎。

二、科普教育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培養實踐能力

科技教育僅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 我們將課外活動作為課內的延伸, 使課內外有機結合起來。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主題系列活動, 小學生年齡小, 年齡跨度大, 科技教育存在一定難度。為了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學校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的特點及認識水平開展科技教育:低年級掌握簡單科學知識, 了解一、兩位科學家的事跡, 參與“四個一” (小發明、小制作、科幻畫、小設想) 的活動;中年級主要掌握某一方面的科學知識 (如發明的方法、探究的方法) , 了解五位科學家的事跡, 參與“五個一” (科技活動) 活動;高年級, 主要掌握某一方面的科學知識, 并能講給同學聽, 參與“六個一”活動 (小論文) , 幫助、輔導低年級學生開展活動。由于學校開展系統性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 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參與率達到了100%。如學校教師引導學生在云陽縣人和工業園區進行“移民產業發展再就業現狀調查實踐活動”, 2011級1班學生譚晨晨和喻明月兩位同學, 看到制衣廠的女工長時間坐在凳子上頭昏腰酸, 就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制作了《馬桶式防疲勞升降坐凳》, 在重慶市第26屆創新競賽中, 榮獲一等獎。類似這樣獲大獎的活動還有“云陽新城人居飲水工程的調查活動”、“農村沼氣池建設現狀調查”活動等。

三、科普教育與藝術勞動教育有機結合, 培養綜合素質

科技教育中蘊含著藝術和勞動教育, 而藝術教育、勞動教育又促進科普教育的實施和發展, 三者融為一體, 相互促進。因而, 學校又進一步提出了學校以科技、藝術、勞動修德、激趣、啟智、健體、陶情、促能, 充分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 把學校辦成融科技、勞動、藝術為一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心。如:在科技繪畫比賽中, 舉辦科學幻想畫創作講座和繪畫展覽, 在創作作品時對學生提出構思獨特創造性;畫面豐富有藝術性;同學合作有協作性等要求。這樣, 通過一個活動的開展, 使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相互滲透、互相促進, 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畢小江老師根據開展活動經驗, 撰寫的論文《多樣化教學培養小學生的科學興趣》在云陽縣2010年度論文大賽中獲一等獎。

四、科普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發揮科技示范校的輻射作用

民德小學是一所庫區移民子女學校, 貧困生、留守生、學困生、問題生 (包括身體殘疾生) 占學校學生總數的70%以上。為讓移民孩子及外出務工的農民子女跟縣城里的其它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享受到優質的教育,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 把“教育為人民服務、學校為學生著想”的辦學宗旨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提出了“追求人人成長, 更求個個成才”的辦學理念, 確立了以“科技創新”為突破口, 培養“合格+特長”的優秀小學生, 倡導用教師的愛撫慰學生幼小的心靈, 澆灌孩子干涸的心田, 著力打造親情和諧校園, 把學校辦成“移民子女”成長向往的樂園。把科普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 發揮科技示范校的輻射作用, 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科普知識, 引導家長協助學校開展科普教育, 支持孩子搞發明創造, 可以說在科技制造過程中, 已經有不少家長已經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如學校結合本校學生家庭特點, 絕大多數父母工作繁忙, 常加班, 獨自守家的小孩為了不挨餓, 常以面條充饑, 但因年少缺乏經驗, 面條多少難把握。學校老師指導學生開展了“方便千萬家小發明創新活動”, 該活動得到了許多家長的大力支持, 他們與孩子共同研究, 一樣的好奇, 一樣的參與, 使該項活動大獲成功, 不僅讓孩子們受到科技熏陶, 也讓家長們有了科學的育人理念。2011級6班學生徐靖皓和母親吳洪平一道研究發明的《面條計量器》, 能將面條分倉存放, 多少自由決定, 可分量為1000克、500克、300克、150克、100克等, 煮面條時就能按需所取, 面條從分量倉口直接進入鍋里, 無需手接觸面條, 既衛生, 又便捷。該項活動在云陽縣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科普科技工作計劃范文第4篇

各位領導:大家好!

根據黨的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精神,按照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xxx社區認真落實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創建內容,制定《xxx社區科普工作長遠規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一系列普及科普知識、提升全民素質的各項活動,先將今年來社區主要工作向各位領導做一匯報:

一、xxx社區基本概況

xxx社區地處鳳泉區,是由xxx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的在建社區,總面積約326畝,規劃建筑面積50萬平方米,投入使用的配套設施有2000多平米社區服務中心、社區警務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超市、xx酒店、居民會所、幼兒園、xx農貿市場、洗浴中心等。社區已提供住房1752戶,可入住居民5000余戶,人口達20000余人現實際入住居民達800余戶,人口約2500余人。社區自06年成立以來,在黨支部的帶領下,以創建和諧社區“166工程”為行動指導,積極開展各項創建活動,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扶持、居民參與的“三位一體”的社區管理服務模式,社區行政服務職能突出、公共服務內容全面,各項工作開展的井然有序。

二、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積極營造提升全民科學的良好氛圍。 市、區政府及科協對我社區科普工作非常重視,首先我們把做好科普工作作為首要重點工作來抓,把社區科普工作納入到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區的總體目標中去,以社區為依托,通過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科普學校、閱覽室、室內健身中心積極營造學科學、懂科學、樹文明、講道德的良好科普氛圍,以“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為陣地,開展社區居民學校、家長學校,定期組織社區老干部、老教師、老軍人等有利資源對社區居民進行家庭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社會功德教育,以講座、座談會、社會實踐、義務勞動多種形式實施居民教育,為能讓社區居民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提高社區居民的整體文化素質,開放社區圖書室、閱覽室、建設科普和法制宣傳文化長廊,從思想上、行動上和意義上多角度的進行社區居民的普法、普德、普和、普善。充分把社區科普工作提升到提高市民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高度。

二、創新科普工作方式,加強社區科普能力的建設

我社區從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入手,在xxx房產董事長超前的開發理念和傾力支持下,拿出2000多平方米門面房,用來做社區服務、社區辦公和居民活動的場所。以社區居委會、社區警務室、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四家組成聯管會在服務大廳合署辦公。實行 “一站式”服務機制,每月組織召開一次社區聯管會會議,聽取居民代表和黨員代表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挖掘居民實際需求和困難,為居民提供必要的便利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站、農貿市場、社區洗浴中心的完善配套讓社區每個居民真正生活在一個文明祥和的居住氛圍之內。社區黨總支、居委會注意安全健康及綜治工作,購置20多萬元監控設備,全區安裝15處360°旋轉攝像頭和紅外線對射系統,組建30多人的24小時治安防范巡邏隊,成立xxx治安服務分隊與轄區派出所聯防共建,形成了社區平安技防、人防全覆蓋,無縫隙。吸收一批政治素質好,專業素質和文化水平高,熱心于人民調解工作且群眾威信高的人員進入調解員隊伍,打破人們認為只有退休老大媽才從事調委會工作的觀念,提高了人民調解員的工作水平。推進社區調解的規范化建設。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打造具有特色的科普社區

社區經常性組織各種文明建設活動,開展“文明和諧家庭”、“好婆婆,好媳婦”、“文明新鄉人”、“文明市民”評選活動,充分帶動了社區居民鄰里之間、家庭之間、社會之間的文明創建行動;社區還舉辦中秋文藝晚會、圣誕狂歡晚會、書法攝影大賽、慶“三八”婦女節、趣味運動會等二十余次活動;為進一步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區還組織成立了老年人秧歌隊、文藝宣傳隊,合唱團、書法協會等團體;成立老年人活動中心,內設棋牌、臺球、乒乓球、象棋等老年人喜愛的文化活動,努力是居住在xxx的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創刊《xxx》社區刊物,同時利用宣傳欄等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文明社區創建知識、社區新聞、科普健康法律知識等版面,加強陣地宣傳教育。完善的社區文化設施建設,構筑了連接廣大社區居民的文化平臺,為文化創先活動打下牢固的陣地基礎。

新時期社區科普工作要有一種開放的眼界,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要融入社會發展的主流。xxx社區在上級領導的關心重視下,在社區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區先后榮獲省級文明社區、省級科普社區、“五好”基層黨支部等十余項省市殊榮。并取得了“全國綠色社區、全國和諧社區”兩項國家級至高榮譽,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奮發求實、開拓創新,爭取取得更大的成績。

科普科技工作計劃范文第5篇

  [摘 要 ] 應急科普是應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科普工作直接關系到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大局。該文從體系建設、資源供給、傳播方式和科普效果四個方面入手,總結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應急科普工作取得的進展,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應急科普法規、加大應急科普投入、創新應急科普形式等建議。

  [關鍵詞 ] 應急科普 科學傳播 現狀

  [

2018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成立。這是我國應急管理事業一個新的里程碑,也對我國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應急科普作為應急管理事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對應急管理事業的發展有積極作用。那么我國現今的應急科普發展如何?本文立足于應急科普工作所取得的進展,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為我國的應急科普發展提供參考,從而為應急管理事業的蓬勃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一、概念界定

目前,學術界對應急科普的概念還未形成統一觀點。劉彥君認為,應急科普既包括突發事件發生過程中進行的應急科普工作,還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常態化應急知識宣傳工作 [1 ]。楊家英和王明指出,[HJ3.45mm]應急科普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理解:一方面是針對已發生的公共突發事件進行的各種應急性科普服務,另一方面是針對容易發生的公共突發事件開展的常規性預防科普教育 [2 ]。張英從災前應急知識的科普、突發事件應對時段的科普、災后安全與減災的科普這幾個層次來理解應急科普的內涵 [3 ]。劉倩分別從公眾需求、應急最終目的和政府這三個角度來解讀應急科普 [4 ]。雖然各個學者說法不一,但其中都蘊含一個核心要義,即對應急知識的宣傳普及。本文認為,應急科普就是將關于突發性事件的事發前預防、事發時應對、事發后處置和恢復等方面的安全科學知識通過宣傳教育向社會公眾普及,以提高公眾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從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

 二、我國應急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

經過不斷的努力,我國應急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在體系建設、資源供給、傳播方式、科普效果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體系建設方面,我國的應急科普組織體系初步建立完善。目前我國的應急科普工作體系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由各級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如自然資源、衛生健康、環境保護等部門)依托日常工作進行常規性開展。各部門紛紛出臺了有關應急科普的指導性政策文件和法規。2017年,科技部、中央宣傳部聯合制定的《“十三五”國家科普與創新文化建設規劃》特別強調了國家應急科普的創新文化和能力建設問題,要求各級政府大力推動科普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常態化發展,結合重大熱點應急事件,組織媒體與相關專家共同解讀該領域應急科普知識,引導公眾正確理解和科學認識社會熱點、焦點事件。另一部分則由科協組織開展,最為突出的是在搭建傳播平臺、聚集科普資源等方面,科協系統以應急科普常態化為核心理念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資源供給方面,我國應急科普人員隊伍持續擴大,科普經費投入穩定提高。據相關統計,截至2017年,全國共有312人從事防震減災科普工作,另外還有專家團隊26個,團隊人數473人,培訓的學員人數約60萬人次。全國用于防震減災科普的資金投入共計約12266萬元,其中中國地震局用于支持各省局、直屬單位的經費達4863萬元 [5 ]。根據《氣象科普發展規劃(2019—2025年)》,我國氣象科普隊伍持續壯大,初步形成了由專兼職人員組成,包括專家和志愿者在內的氣象科普人才隊伍。世界氣象日、氣象科技活動周等主題氣象科普活動成為常態,年均參與專家1萬余人,受眾約300萬人次。同時,我國各類應急科普場地數量也在逐漸增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突發事件相關的科普場地數量逐漸增多。2004年,全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總數不到20家,至2019年,數量已上升至142家;氣象科普教育基地總數從2008年的不到100家,發展為2018年的350家;2004年,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僅有29家,但到2011年,總數已達到260家 [6 ]。

在傳播方式上,依靠多種科普載體,應急科普形式逐漸豐富。各地舉辦的主題科普活動逐步增加,例如 “防災減災日”“科普活動周”等。2020年10月1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隊在景區宣講活動中通過印制防火宣傳手提袋、制作印有應急科普知識的礦泉水瓶、在旅游景區大屏播放科普視頻等多種方式傳播應急救援知識。大眾傳媒因其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優勢,成為應急科普的重要載體。同時,主流專業媒體也是應急科普工作的陣地之一,權威的應急管理類期刊 《中國應急管理》《中國應急救援》《中國減災》等也為應急科普工作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科普效果方面,我國在應急科普知識宣傳和教育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各類應急科普活動的開展吸引了不同人群的廣泛參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20年10月29日,由江蘇省應急管理廳等相關單位舉辦的“2020年江蘇省安全應急科普有獎知識競答”活動共吸引了全國超207萬人次參與,反響熱烈,活動不僅提高了公眾和相關從業人員避險和防災減災救災的能力,實現了“以賽促學”的目標,也為“學以致用”奠定了扎實基礎,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濃厚氛圍。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突發事件也能得到快速解讀,良好的社會環境正在形成,公眾對重大應急決策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得到保護。

 三、存在的問題

 (一)應急科普體系不完善,機制不健全

雖然近年來應急科普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應急管理也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由于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和方法,也沒有相應的業務流程保障,僅《突發事件應對法》涉及應急科普知識,有關宣傳教育的內容少之又少。應急科普體系建設缺乏規范、統一的管理,導致應急科普實踐缺乏可操作性和規范化的運作模式,特別是在基層單位,由于缺乏可操作的規章制度,只能靠經驗來組織應急科普工作。

 (二)應急科普資源供給不足,人才匱乏

2018年,我國人均科普經費4.45元,平均每95萬人擁有1個科普場館。而要想跟緊發達國家的腳步,人均年科普經費就要超過10元,達到平均每60萬人擁有1個科普場館。雖然各類應急科普場館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但仍難以滿足龐大的公眾需求。應急科普屬于公共服務范疇,主要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如聘請科研專家開展講座、購買媒體宣傳版面等。一般來說,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比較有限,而且應急科普工作的投入見效緩慢,又不參與政府的績效評估考核,導致大多數地方政府更愿意將資金放到別處投資,對應急科普工作的支持十分有限。

另一方面,政府對應急科普的資金投入少,導致應急管理系統的專職科普人員可能無法得到相應的物質保障,科普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受挫。

 (三)應急科普遠離公眾,宣傳教育成效有限

根據《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報告(2018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從2010年的3.27%提升至2015年的6.20%,2018年進一步達到8.47%。但這一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從應急科普本身來看,應急科普知識通常是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科學性、技術性強,這對科普知識的宣傳來說是一項考驗。目前部分應急科普內容滯后,與飛速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脫軌,價值不高;有的科普形式缺乏創新、枯燥乏味,導致教育效果不佳。此外,還有一些科學解釋缺乏專家的支持,使得權威來源與專家難以對接,偽科普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影響了應急科普知識的權威性和社會公信力。以上情況都導致應急科普工作遠離公眾,產生距離感,不利于應急科普工作的開展。

 四、對策建議

 (一)完善應急科普法規,研究制定應急科普政策

當前我國應急科普工作迫切需要法律法規的保障和政策支持。依照相應的法律條款,明確應急科普的工作主體,界定各部門法定職責和權力范圍,使各部門明確分工,提高效率,形成合力。同時細化應急科普工作業務流程,做到條理清楚、有章可循。探索建立應急科普工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對各部門應急科普工作定期實施績效評估,推動應急科普工作不斷改善,持續進步。此外,給予應急科普工作相應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以提高各部門參與應急沒能更好地科普工作的積極性。

 (二)加大應急科普投入

政府可以吸納社會資本,設立應急科普專項財政資金,用于支持應急科普工作。聯合企業和社會組織打造一批應急科普示范基地,增加應急科普領域公共服務的供給。開發線上線下多渠道應急科普平臺,充分挖掘應急科普資源。

 (三)加強應急科普人才隊伍建設

著力打造一批高水平應急科普人才隊伍,建立應急科普專家庫,通過給予一定的福利待遇,吸引應急科普相關領域專家加入。構建應急科普激勵機制,通過物質獎勵、職稱評定、社會宣傳等方式,對在應急科普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相應獎勵,提高他們的應急科普積極性。

 (四)創新應急科普形式,探索應急科普宣教新路徑

依托互聯網優勢,打造線上綜合性應急科普平臺,打破時間、距離限制,整合多方應急科普資源,為公眾接受應急科普宣傳教育提供最大化便利。通過平臺線上直播和設置“專家問答”環節,拉近與公眾的距離。政府聯合相關企業,開發應急科普動漫或應急科普小游戲,將晦澀難懂的應急科普專業知識轉化為公眾易于接受理解的常識,使公眾在體會到游戲樂趣的同時,又能學到應急科普知識,并且不易遺忘。由此形成“互聯網+”應急科普新模式。

 五、結束語

應急科普在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邁入新時代,更需要我們通過創新實踐,完善國家應急科普工作體系及運營機制,及時尋找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給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帶來了巨大挑戰,警示我們應急科普工作的建設和發展刻不容緩,要盡早、切實發揮應急科普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 ]劉彥君,趙芳,董曉晴,等.北京市突發事件應急科普機制研究 [J ].科普研究,2014,9(2):39-46.

 [2 ]楊家英,王明.我國應急科普工作體系建設初探——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應急科普實踐的思考 [J ].科普研究,2020,15(1):32-40,105-106.

 [3 ]張英.提升基層能力,筑牢人民防線——應急科普機制亟待完善 [J ].生命與災害,2020(5):8-9.

 [4 ]劉倩.淺析國內應急科普現狀 [J ].現代職業安全,2020(2):32-33.

 [5 ]周琳.我國防震減災科普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28):146-147.

 [6 ]楊家英,趙菡,鄭念.中國應急科普場地發展分析 [J ].中國高新科技,2020(6):11-14.

 [7 ]孫玉.應急科普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J ].人民論壇,2020(15):210-211.

 [8 ]王英儉,陳套,賀曉航.我國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工作影響因素與對策實證研究 [J ].科普研究,2019(4):7-15,51,112.

科普科技工作計劃范文第6篇

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關鍵取決于人的全面發展,多年來,我縣在縣委政府的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通過開展“科普月”、“科技周”、“四下鄉”等一系列大型科普宣傳咨詢活動、送科技下鄉活動,通過開展各類科技培訓,通過創新科普手段拓寬科普宣傳陣地開辦《科普大蓬車》電視宣傳欄目,認真宣傳貫徹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戰略思想,深入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加速普及推廣一大批農村先進適用技術,有效地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了廣大農民群眾科技文化素質的明顯提高。取得的成績應當說是有目共睹。廣大農民群眾從對先進科學技術的掌握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萍际堑谝簧a力,科教興縣,人才強縣,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理念目前正在深入人心,正在成為全縣廣大干部群眾的普遍共識。但同時我們也當看到,當前我縣全民科技文化素質從總體上而言仍然偏低,特別在農村,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廣大農村中有文化、有技術、會經營的農民的人很少,文化知識相對高一點的農民,大部分出去經商辦企業和進城務工,實際剩下從事農業生產的大部分是沒有文化和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民,加上政府公益性科普事業投入嚴重不足,在科技推廣普及比較側重于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而對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的宣傳普及工作做得遠遠不夠,導致目前我縣特別是在農村一些不科學的觀念和行為還普遍存在,反科學、偽科學、迷信愚昧的東西還很有市場,這也給了一些人利用這些東西欺騙群眾提供了可乘之機,這種現狀與當前新形勢新要求,特別是與“三個文明”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很不適應。這個問題,目前已引起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去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國發〔2006〕7號),省政府也于最近制定了下發了《貫徹<綱要>的實施意見》(川府發〔2007〕33號),對提高全民科 1

學素質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實施“四大科學素質行動”、“四大科普工程”的決定。四大科學素質行動是指: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四大科普基礎工程是指: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就我們縣來講,當前要認真抓好《綱要》的貫徹落實,就如何用先進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技術、科學方法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而言,我們認為,結合我縣實際,應當重點從以下一些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高度重視農民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新農村建設、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培養一大批素質高、懂技術、會管理、能致富的新型農民,因此,各級各相關部門把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工作作為當前新農村建設、移民內安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行統籌安排和部署。做到有目標計劃,有工作安排,有條件保障,能夠因地制宜地抓開展相關工作。

二是結合重點項目實施,強化新型農民培養。近年來,我縣承擔實施了大量國家農業重點工程項目和培訓項目,其中大部份是科技型項目,要繼續結合糧食、水果、蔬菜、花椒、蠶桑、畜牧、沼氣等方面的重點項目實施,加速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做到實施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培養一批鄉土人才或科技致富能手。

三是大力發展農村專合經濟組織,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要針對我縣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滯后的現狀,通過專合組織目前這一先進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把千家萬戶分散的農戶連接起來,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圍繞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信息農業等現代農業發展,學技術,學經營管理,讓有組織、有規模的先進農業科技知識推廣普及工作占領應有的文化陣地,以此讓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東西沒有市場,沒有發展漫延空間。

四是大力開展各種大型科普宣傳咨詢活動,擴大科技宣傳的聲勢和影響。近十年來,我縣由宣傳、科技等部門牽頭每年都堅持組織開展了如“三月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五月科技活動周”、“金熊貓送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下鄉活動”,已形成了慣例,深受群眾歡迎。發送資料,開展咨詢,舉辦培訓,由專家與群眾面對面的交流,對增強群眾科技意識,解群眾關心的生產技術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要繼續抓好這些活動的開展,要加強形式和手段的進一步創新。

五是努力增加科普投入,進一步加強農村科普陣地建設。當前要重點抓好“一站、一欄、一員”建設,即建立鄉村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科普員,這是新形勢下加強農村基層科普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顒诱臼窃卩l村組織農民開展科普活動的陣地,宣傳欄是農民身邊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員是植根基層、直接面對農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按照國家要求,“十一五”期間,全國要在60%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欄、一員”,并有效發揮作用。因此我們要緊扣國家的安排和部署,在我縣新農村建設和移民新村的打造中,堅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結合,要依托農村中小學、鄉鎮黨校(村黨員活動室)、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圖書室、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接收點等設施和有條件的企業、農技協等各類基地,通過充實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設鄉村科普活動站;要由農業、科技、組織、宣傳、文化、民政等部門共建,以爭取財政資金和吸納企業資金相結合的方式,建設科普宣傳欄;要在鄉村科普組織中的骨干、基層干部、教師、科技人員、回鄉知識青年等鄉土人才中選拔鄉村科普員,形成能夠覆蓋全縣的新型科普網絡。

六是大力加強農村未成年人科技教育,強化青少年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創新意識的培養。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要從青少年抓起。近年來,我縣在全縣各中小學廣泛開展了科技創新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3年以來,由教育部門和科協推薦上報的青少年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科技實踐活動有100多件作品獲得省市表彰獎勵,漢一中、漢二中還被命名為

全市科普教育示范學校。目前,我們要鞏固這些成果,還要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工作,要以普及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性趣,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實踐能力為重點,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展適合青少年特點的科普教育活動,并通過加強青少年科技教育,通過發揮未成年人在家庭、社會群體科普宣傳中對成年人的獨特影響作用,帶動全社會科學素養水平的提高。

七是充分發揮大眾傳媒在科普宣傳中的作用,大力營造全社會崇尚科學文明、反對愚昧迷信的濃厚氛圍。隨著近年來廣播電視節目套數的增多,科教類電視節目對促進人們增強科技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在上級科協的支持和縣廣播電視部門高度重視精必策劃下,去年我縣又開始開辦了《科普大蓬車》電視欄,今年又對節目內容進行了全新的包裝制作,使全縣科普宣傳工作步入了經?;?、生活化軌道,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寬節目制作范圍,建議由廣播電視部門與農業部門共同配合,結合我縣農村產業發展、科技推廣拍攝制作一些具有我縣地方特色的鄉土科教片,以豐富農村科技文化生活。同時,《新漢源》也要加強對農村科技示范典型、致富能手的宣傳報道,讓廣大農民群眾掀起向身邊典型學習的熱潮。

上一篇:少先隊組織建設范文下一篇:師范英語實習生自我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