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農產品發展報告范文

2023-09-23

農產品發展報告范文第1篇

摘要:通過對以東亞地區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為代表的綜合農協模式與歐美國家普遍存在的專業合作社模式在產生背景、組織架構、功能定位、金融支持和政府作用的差異對比,以及兩種模式發展趨勢的研究,結合實際,提出發展我國新型農民合作組織政策及對策建議。

關鍵詞:綜合農協;專用合作社;合作組織;模式

從國際經驗看,發達國家的農村地區一般都有較好的農民經濟合作組織,該組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廣大農民小生產面對大市場的難題,為避免產生一國經濟的“二元經濟”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國際上的農民經濟合作組織主要劃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東亞地區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為代表的綜合農協(臺灣稱之為農會)模式,另一種是歐美國家普遍存在的專業合作社模式。

一、綜合農協模式與專業合作社模式差異分析

(一)產生背景差異

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同處東亞地區,人多地少,有著悠久的小農經濟傳統。二戰以后,這些國家或地區處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經濟水平發展普遍較低,在吸取歐美國家專業合作社發展思想基礎上的“綜合農協模式”成為其主流。日本1947年出臺了《農協法》,政府在各地按照市町村行政區劃重新組建了綜合農協,成為集購銷、信用合作及保險等農村各項事業的綜合性壟斷機構①。中國臺灣地區于1949年通過《農會與合作社合并辦法》,將負責農業推廣的農會與信用合作社合并[1]。韓國根據1961年《農協法》將原農協和韓國農業銀行合并成綜合農協②。

在歐美,農民實際上是一定程度上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和獨立經營權的農場主,許多專業合作社產生的原因是為了自發適應農業生產規模擴大、農業產供銷市場化和農產品貿易競爭加劇的需要。1922年的“合作社大憲章”《帕爾·沃爾斯太德法》把合作社從《反托拉斯法》中豁免出來,讓專業合作社迅速規范和發展起來③。德國農業合作社的產生和發展,是由于大型的生產單位可更加經濟有效地利用農機、大型設施等不可分割的生產要素。在荷蘭,農民和園藝工人為了能夠與農資供應商和花卉采購商抗衡,自發建立了農業和園藝業合作社。

(二)組織架構差異

綜合農協基本上全面覆蓋農村社區,并形成自上而下的三級體系。在日本,農協覆蓋全體農民,由基層農協、縣(相當于中國的?。┺r協聯合會、全國聯合會構成。韓國農協從1969年改制后,開始形成中央農協、?。ǖ溃┺r協、基層農協三級組織體系④。中國臺灣地區在1952年建立起省、縣、鄉鎮的三級農會體制。

專業合作社則圍繞某項專業生產提供系列化服務,圍繞農業產業鏈中某個環節進行服務,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全國性專業服務機構,大致形成了全國和地方的兩級體系,但其堅持實行自下而上的民主選舉制度,確保社員對合作社的最終控制權。在美國,每6個農場主就有5個參加合作社,由于分工較細,許多農場主同時參加幾個合作社,以便享受到農業專業化經營服務的好處。

(三)功能定位差異

綜合農協更強調合作的綜合性、社區性。綜合農協扮演產供銷一體化中龍頭企業的角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服務,甚至包括對會員的生老病死。日本農協從事信用服務、生產指導、組織流通、互助共濟福利四種基本事業,以及農業種植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病蟲害防治、住宅改建、道路修建、醫療保健等服務。中國臺灣地區農會是影響最大的農民組織,各級農會都設有信用、保險、農技推廣、農產品供銷等業務部門,近年還向家政、休閑、文體等社區服務功能拓展。

專業合作社更強調合作的市場性、專業性。專業合作社是商品經濟的產物,其圍繞某個農產品專業化生產領域滿足特定農戶的需要,其本身就是較大的經濟實體。歐美專業合作社在100多年的進程中,發展出形式多樣的類型,其中,供銷合作社或流通合作社漸成主流。美國農業部將專業合作社分為營銷、供應和服務合作社三大類,其共同特點是跨區域合作與聯合,其中營銷合作社最為發達,在牛奶、水果、蔬菜等領域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在德國、英國,最為成功的是流通合作社,如德國最大的100家農業食品工業企業中就有40家屬于流通合作社①。

(四)金融支持差異

綜合農協對下屬信用部門的依靠作用十分突出。在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信用部是農協下屬,專門負責對成員吸收存款、發放貸款及結算的合作金融組織,該部門成為“綜合農協模式”能夠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收入來源,并提高了農村的信貸供給能力。2003年,日本農協實現利潤2.07萬億日元,其中農協金融系統的利潤占到35.3%②。農協金融系統提供低息的流動發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其中,中長期貸款占比在70%以上。除此之外,在中央層面還有政策性銀行的農林中央金庫,發行農林債券并對基層農協信用部門提供轉存貸服務。韓國農協是直接具有政策性業務的合作金融機構,不僅為農協會員提供存貸款服務,還建立農業發展管理基金發放政策性貸款。

專業合作社所依靠的農村金融機構,配合專業合作社體系,但卻平行于合作社體系、獨立運營。在法國,農業合作社不僅能獲得規模對等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如農業信貸銀行、互助信貸銀行)貸款,也能獲得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類等政策性貸款,但其一般不直接貸給農場主,只通過合作社發放。美國通過立法建立了農村政策性、合作性以及商業性金融機構并存的復合型農業金融體系,為農場主及合作社提供各類層次的金融服務,這一體系曾被認為是“最安全、最穩定的信貸機構”。其中,信貸合作社是與其他供應、營銷類合作社并行且獨立核算的合作社,提供的貸款占全部農業貸款2/5左右。

(五)政府作用差異

綜合農協模式屬于“政府推動型”。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其農協都具有“半官方”的性質,政府出于扶持農業的目的,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和目標。以日本為例,1947年綜合農協成立不到一年,就因經濟惡化、經營者缺乏經驗、會員合作意識不強等原因而陷入蕭條。為擺脫困境,日本政府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增加農民入股運動、農業計劃運動、購買等運動,直接介入農協的工作。此外,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日本政府的支農資金,大多通過農協投放[2]。

專業合作社則是注重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支持和興辦,更加體現員工利益和愿望。專業合作社最早出現在歐洲,后來傳到美國,但都是在自發、自愿基礎上建立的組織,起初政府不限制也不鼓勵,任其自由發展。如瑞典的農民合作社,“首先是由部分大農場主發起,說服眾多小農場主參加而建立起來的”。等到專業合作社進入成熟期,無論是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國家,都在其民商法體系中制定并不斷修訂法律,為合作社提供良好的外部競爭環境。在完善的法治和政府引導下,專業合作社能始終堅持自下而上的組建和選舉制度。許多合作社決策權高度民主、考核監督嚴格,始終都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二、兩種模式的最新發展趨勢

(一)綜合農協模式由于遭遇挑戰而變革

1.綜合農協模式面臨的挑戰。一是金融業務困難。20世紀80、90年代的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日本90年代經濟泡沫的破滅,使得農協金融業務產生大量虧損或壞賬,由于綜合農協的運轉模式是依靠金融業務盈余填補赤字經營的銷售和生產指導部門,金融業務出現問題將直接撼動綜合農協的根基。二是綜合農協成本較高,效率低。以日本為例,農協代表農民要求政府不斷提高大米收購價格,并對海外農產品施以高關稅,導致日本國內大米價格高于國際市場10倍多。日本農林水產業2003年在GDP中僅占1.3%的份額,而同年對農林水產業的財政預算就占到其產值的47%,高補貼模式使日本農產品全面喪失價格競爭力①。

2.政府變革趨勢。一是綜合農協金融業務開始獨立出來,向普通商業銀行轉化,并處理問題農協金融機構。韓國于1994年根據修改后的《農協法》將銀行部門和農協其他部門的財務、管理、人事等分開,2005年韓國農協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1.81%,連續6年達標,不良貸款率降至1.38%②。日本于2002年修改法律成立農協銀行,開始對非農金融業務傾斜,2007年2月,農協金融系統存款80.4兆日元,貸款21兆日元,貸存比僅為26.1%,改革道路還將繼續。臺灣2002—2003年由“中央存款保險公司”接管34家農會信用部,建立金融重建基金進行救助和改革,將其轉讓給國有或民營的商業銀行[3]。二是橫向合并與擴展,日本綜合農協通過合并,已由1960年的12050個,降至1980年的4528個,2003年的952個③。三是縱向精簡與綜合,三級農協中間環節多,費用高,日本已將延續幾十年的“國家—縣—基層”三層體制簡化為“國家—基層”兩層,并根據“利用得多優惠越多”的市場原理,對大戶實施優惠。四是在原有農協的基礎上又形成了新的經營聯合體,如韓國政府通過財政支持基層農協之間成立各類專業的聯合營銷體(AMA),僅從2004—2005年通過AMA的農產品銷售量就由826億韓元上升至2490億韓元。

(二)歐美專業合作社在成熟中繼續變革

1.加強跨地區、跨國的合并與合作,不斷擴大合作社規模。美國的專業合作社由1945年10150個,減少至1986年的5369個,2004年的3229個。1955—2003年法國農業經營單位數量從230.7萬個減少至66.4萬個,單位經營土地面積由13.3公頃增加至42公頃。為了與零售連鎖巨頭AHOLD、家樂福等競爭,瑞典、挪威和丹麥的消費合作社聯合起來,首次于2002年跨國成立了的北歐合作社。伴隨著規模擴大的是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在英國、法國和德國,專業合作社的農產品市場占有率都在50%以上,北歐、荷蘭等地區每個農產品領域甚至發展成為只有一個合作社的局面,市場占有率都超過了80%[4]。

2.出現合作社企業化特征。以美國的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新一代合作社”最為典型,更具有公司模式中股東的特點,體現了生產者試圖向價值鏈下游拓展的趨勢。其特征為:一是利潤化取向。它經營農產品單一,將其深加工后增值銷售。二是封閉會員制(投資購買交易額成為社員)、按交易額分配盈余、會員份額上下限制、股份可以交易。三是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社員選舉的理事會聘請了職業經理。英國和北歐的合作社為了便于和大型企業競爭,加強了合作社對核心企業的控制,這些企業、商店等均為合作社全資擁有或控股,并致力于改善其公司治理結構。

3.合作社存在一體化、社區化趨勢。1991年組建于西班牙的蒙德拉貢聯合社(MCC),已發展成為集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商業、金融、教育、科研等120多個合作社組成的聯合體。2004年MCC的全球營業額高達191.41億歐元,成為世界最大的合作社集團。在法國,近年正在形成由生產合作社、銷售合作社、供應合作社、農業服務合作社等組成產供銷一體化的綜合性合作社企業集團,而其中有2/3的合作社視社區建設、關注公益事業為應盡責任和義務。

4.以信貸合作社為基層組織的合作銀行農業根基愈加牢固。如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荷蘭合作銀行,已成為全球知名的大銀行,但是仍然以農業為本,是農場主擴大生產的金融后盾。法國90%的農場主都是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的社員,其中20%的貸款有政府的貼息,荷蘭合作銀行占有本國農業信貸市場90%的份額④。

三、對我國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啟示

(一)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

鑒于日本、韓國與中國具有相似的小農經濟傳統,加之我國要在較短時間完成農業產業化和組織合作化的目標,由市場自發培育出農合組織的困難較多。因此,“政府推動型”的“綜合農協”模式應該更具有參考價值,但為了避免“綜合農協”模式高財政補貼、市場競爭力差的弱點,政府應采取“漸進式、多層次”的方法推進??梢砸龑мr民自愿建立各式各樣類似歐美類型的“專業經營型農協”,讓農民利用此類農協能夠穩步漸進地見到效益、增加收入,在嘗到初級合作的好處的同時培育合作意識。同時加強宣傳和培訓,將試點示范效果好的組織加以推廣,做到以點帶面。

(二)制定切合各地實際的農合組織推進計劃,多渠道多層次培育各類農合組織

一是繼續利用政府性質部門(如供銷社)組建各類農合組織,但成立后要注意不斷減少政府的主導作用,在合作制原則的基礎上,將其逐漸改組成農民管理、控制的真正意義的農合組織[5]。二是鼓勵工商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起組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國農戶規模過于分散,農戶合作化意識欠缺,容易形成企業控制農合組織的局面,需要對大戶的會員份額或投資額進行限制。三是充分利用目前農村的種養大戶、銷售專業戶、經紀人,對其進行教育與培訓,由其發起組建。

(三)政府的支農政策、資金和人力資源應該逐漸向農合組織傾斜

一是改變現有農合組織由農業局、供銷社、工商局、民政局等機構管理的局面,整合各類涉農部門的資源,集中為農合組織服務。二是加大財政資金對示范農合組織建立的投入,建立農合組織低稅或免稅政策體系,探索建立農合組織執行農業財政補貼政策。三是以優厚的薪酬招募人才參與農合組織建設。四是完善與之配套的基本制度建設,如優先支持普及九年甚至高中義務教育,全面推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這有利于提高農民素質和培育合作意識。

(四)成熟時期適時推進農合組織的自下而上的合并

當前,我國構建新型農合組織所處的時期,已大不同于日韓臺推進的初期,為適應自由貿易農業的需要,提高農產品國際競爭力,應做到先按農產品供銷建立,逐步延伸到深加工領域,再進行區縣內合并,借鑒歐美、日韓的最新趨勢,建立中央指導與區縣自治的兩級管理模式。

(五)構建與農合組織配套的復合型農村金融體系

一是利用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契機,將現有的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打造成支農主力軍,再輔以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等。形成與農合組織配套的復合型農業金融體系,并借鑒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模式做強其中的部分銀行。二是借鑒“綜合農協”自建金融系統的模式,浙江瑞安的“農民專業合作、供銷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體的試點農協值得關注。三是構建農業政策性保險體系,以規避大的農業風險給農合組織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洪嘉聲,王瑜琳.農會信用部擠兌是隨機提領抑或有訊息基礎[J]臺灣農業經濟(半年刊),2005(78).

[2]穆月英,陳家驥.日本農協發展及農協事業的新動向[J].經濟問題,2005(1).

[3]賈群.臺灣農業金融體系概況[J].天津農村,2007(5).

[4]白立忱,湯益誠,戎軍,劉惠,張望舒,彭遠國,林峻.英國、瑞典、挪威合作社考察報告[M].北京: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2005.

[5]孫亞范.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農產品發展報告范文第2篇

〔內容摘要〕 為反映我市農產品市場供求情況,了解農產品市場價格,及時反饋我市在“菜籃子”工程建設中存在的不足,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參考,市統計局組織人員對市區農貿市場的農產品交易及價格情況進行了調查。

〔關 鍵 詞〕 農產品 市場 調查報告

〔作者簡介〕六盤水市統計局

一、農產品市場基本情況

2010年1月,調查組對市民關注的糧油、肉禽、水產品、蔬菜、水果等19小類農產品的價格進行了調查。

從走訪調查結果看,糧、油市場供應寬松,需求一般,大米價格穩定,食用油價格呈現小幅下跌態勢,其中菜油價格環比下降8%。肉、禽、蛋、水產品市場供應充足,豬肉、活雞、雞蛋、河魚零售均價與上月基本持平。蔬菜價格基本保持穩定,調查組所調查11種果蔬品種中5種蔬菜環比出現下降,降幅保持在10%—20%左右,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茄子,較上月價格下降20%;3種蔬菜價格環比出現上漲,其中白菜、白蘿卜上漲5%,大蒜上漲57%;3種水果價格環比出現上漲,其中蘋果漲30%、橘子漲45%、香蕉漲3%。

二、農產品市場價格變化原因

1、糧油市場穩定原因是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布“保供應、穩物價,必要時投放儲備糧油”的信息,促使糧油加工企業加大出庫力度,市場貨源充足。

2、豬肉價格穩定原因是豬肉市場供應量增加,生豬屠宰量由平時的每天450頭增加到600頭,保證了市場供應充足,保障了豬肉價格的穩定。

3、近期本地天氣情況良好,運輸成本沒有上漲。云南、貴陽、威寧等地運來的反季節蔬菜大量上市,市場供應充足,部分蔬菜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幅;大蒜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主要原因是國內、國際需求量普遍增加,國內大蒜種植面積減少,大蒜收購價格提高,使本地市場大蒜價格環比上漲57%。

4、由于本地產的蘋果、橘子都面臨過季,產量下降,滿足不了市場需求?,F在市場上銷售的蘋果、橘子基本是靠外運進來,造成本地市場上的水果價格漲幅較大。

三、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1、農貿市場存在短斤少兩、壟斷經營現象。在對群眾的走訪中了解到,荷城農貿市場的雞、魚經常出現短斤少兩現象,而荷城花園作為城鎮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農貿市場管理辦僅允許一家商戶賣雞,一家商戶賣魚。

2、六盤水市農產品價格由市場供需關系決定,作為“菜籃子”的糧、油、肉、禽等農產品也是由市場自行調節價格,物價部門只進行臨時價格干預。據調查組從各農貿市場管理

辦了解的情況看,康樂菜場賣肉攤位費平均價格為430元/月(其中有30元為管理費),荷城農貿市場賣肉攤位費平均價格為170元/月(其中有20元為管理費),但是荷城農貿市場豬肉均價為11.5元,比攤位費高出一倍的康樂農貿市場的豬肉均價貴0.5元。同一屠宰場配送的豬肉,到不同的農貿市場零售價就有高有低,增加了老百姓在食品方面的支出。

3、六盤水市沒有上規模的蔬菜生產基地,本地蔬菜供應不穩定,夏季本地蔬菜市場占有率只為50%,冬季本地蔬菜市場占有率僅為30%,而且品種單一,多為白菜、菠菜、蘿卜這類價值不高的產品。絕大部分農產品都是由云南、貴陽等地外運進來,經過多道販賣環節才到老百姓“菜籃子”里,致使六盤水市農貿市場里出售的農產品價格高于周邊地區。

4、六盤水市的農產品流通主要經過農戶—中間代理—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這一供應鏈進行實體流動,中間環節過多,造成農戶收入低,消費者食品支出高。

5、農貿市場管理制度不健全。六盤水市農貿市場的管理僅僅限于維護市場秩序方面,農貿市場的“臟、亂、差”現狀沒有得到有效治理,蔬菜沒有統一的物流配送,老百姓在農貿市場購買的產品在安全、衛生、價格等方面都缺乏保障。

6、我市沒有搭建農產品價格信息平臺,農產品價格信息不透明,預警和干預機制不夠健全。

四、建議

1、盡快建立生豬活體儲備制度,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豬肉是居民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也是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市場豬肉的供給變化極易導致生活必需品市場的異常波動,六盤水市應盡快落實生豬儲備資金,建立生豬儲備制度。

2、著力發展六盤水市本地蔬菜生產,建立規模蔬菜生產基地,穩定本地蔬菜供應,增加本地蔬菜市場供應量。

3、著力發展農產品物流業,減少農產品流通中間環節,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平抑物價。

農產品發展報告范文第3篇

岳塘區發展改革統計局

2010年12月27日

按照市發改委通知要求,我局就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情況在全區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情況

㈠發展現狀

1.農產品基本情況

岳塘區地處長株潭核心地區,地理條件優越。在區委、區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農產品供應充足、品種豐富、質量可靠。2010年預計水果產量7200噸,蔬菜102294.36噸,豬肉17480噸,牛肉60噸,羊肉273噸,禽肉1768噸,禽蛋416噸,牛奶560噸,水產品2234噸。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10%,冷藏運輸率15%。

2.冷鏈設施情況

截止目前,全區共有冷庫25座、冷庫容量4.5萬噸,全年冷藏容量7.2萬噸,冷藏運輸汽車26臺。

3.冷鏈物流企業情況

全區有偉鴻食品有限公司和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冷鏈物流企業,其中:偉鴻食品成立于1999年,2005年8月與中國500強企業-新華聯集團正式聯營,組建成合資公司,注冊資本9000萬元,占地300多畝,擁有1

個年屠宰加工生豬200萬頭的出口廠、3個萬頭豬場、1個農產品批發市場、100多家連鎖專賣店和直銷網點,建有涵蓋長株潭及周邊地市的養殖基地網絡群,通過了國家4A級物流企業考評。為了擴大生豬及農產品銷售范圍和輻射半徑,公司著力打造冷鏈物流體系。2010年,公司新征用地205畝,計劃投資2.1億元,將建設容量為5萬噸的冷藏庫及與之配套的制冷控制機房、交易門面、冷庫冷凍冷藏系統等為主要內容的冷鏈物流中心,建成運營后的冷鏈物流中心將成為湖南省最大的冷鏈物流中心。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屬大型零售連鎖企業,在湖南、江西擁有門店126家,員工4.8萬余人,2008年公司實現銷售62億元。步步高生鮮物流項目總投資4.5億,規劃占地380畝。前期投資1.5個億,規劃占地約140畝,建筑面積26.2萬平方米。項目內容包括:熟食面點面包的熱加工中央廚房,蔬果等農產品實現全國產地與門店對接,以及冷凍冷藏商品的倉儲與全程冷鏈,預計年吞吐量超十萬噸,目前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二期已完成征地拆遷。

㈡存在的問題

1.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鏈物流體系

我區大部分鮮活產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溫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為主,沒有形成連貫成型的冷鏈物流。非冷藏狀態下的散裝鮮活產品物流,在運輸、分銷和零售的多次裝卸搬運

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機會,降低了產品的新鮮度,降低了產品質量。

2.市場化程度較低,缺乏專業化運作

我區連鎖企業生鮮產品的物流配送業務多由生產商和經銷商完成的,食品冷鏈的第三方物流發展十分滯后,服務網絡和信息系統不夠健全,大大影響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質量、準確性和及時性,同時食品冷鏈的成本和商品損耗很高。

3.生鮮食品物流設施落后,配送成本高

目前我區冷鏈物流的現有設施設備陳舊,發展和分布不均衡,無法為易腐食品流通系統地提供低溫保障,造成大量損耗,物流費用高,易出現安全隱患。用戶較少的地方設施不足,無法保證冷鏈物流的全程溫度控制,商品質量難以保障。

㈢發展冷鏈物流的形勢分析

1.發展冷鏈物流的重要意義

①適應農產品大規模流通。經過十一五期間的長足發展,我區農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區域和品種布局日益優化,農產品流通呈現出大規模、反季節的特點,對農產品物流服務規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生鮮農產品的區域規?;a出和反季節銷售的增加,迫切需要加快發展農產品跨地區保鮮運輸。

②滿足居民消費需求。隨著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能

力的不斷提高,居民對農產品的多樣化、新鮮度和營養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已經成為保護農產品品質,減少營養流失,保證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

③促進農民增收。長期以來,我區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0-30%、12%、15%;同時,受到生鮮農產品集中上市后保鮮儲運能力制約,農產品“賣難”和價格季節性波動的矛盾突出,農民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時有發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既可以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又可以帶動農產品跨季節均衡銷售,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④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優化區域產業結構。通過重點培育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使其發揮整體優勢和規模效益,促使區域物流業向專業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形成新的產業形態,促進我區產業結構調整。

2.發展冷鏈物流的有利條件

①市場需求大。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和居民健康觀念的轉變,居民的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對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進一步加大,巨大的需求將有利于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

②國家政策支持。國家發展改革委編制印發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把發展冷鏈物流擺在推進農村改革發

展的戰略高度,提出要實施冷庫建設、低溫配送處理中心建設、冷鏈運輸車輛及制冷設備、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冷鏈物流全程監控與追溯系統、果蔬冷鏈物流、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冷鏈物流監管與查驗體系等八大重點工程,并明確提出中央和地方政要加強協調、完善政策、整合資源、增加投入、鼓勵創新、培養人才、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支持農產品冷鏈物流健康發展。商務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我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了要加強冷鏈物流體系建設,保障生鮮食品消費安全,并對推動冷鏈物流業發展出具了多項指導性意見。

③已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目前我區已有偉鴻食品一家國家4A級冷鏈物流龍頭企業,在長期的市場化運作當中已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經濟實用的冷鏈保鮮技術和方法,具備一定的輻射效應,為我區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進一步發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礎。

三、發展冷鏈物流對策建議

㈠發展冷鏈物流的基本原則

1.科學規劃,合力布局。根據農產品生產規模與布局狀況,分析產品流量、流向及其儲運的要求,綜合考慮居民消費水平、消費習慣及交通區位等條件,優化農產品冷鏈物流布局。

2.市場運作,政府扶持。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堅

持投資多元化、經營管理企業化、運作方式市場化。加強對重點冷鏈物流項目的扶持力度,為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3.重點突破,扶優扶強。選擇對消費安全影響大以及價值量高、生產規模相對集中的農產品優先發展冷鏈物流。優先發展豬肉等肉類產品和水產品冷鏈物流,鼓勵果蔬產品根據市場要求逐步發展。集中資金重點支持經營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大型冷鏈物流企業,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做大做強。

㈡發展目標

到2015年末,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

㈢工作措施

1.加強協調。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環節多、產業鏈長,是一個跨部門、跨區域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各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合力統一組織協調實施,協調解決冷鏈物流發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重大問題。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一是盡快制定優惠政策,促進冷鏈物流產業發展;二是加大資金扶持。設立政府引導資金,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加大對農產品冷鏈物

流項目的申報力度,爭取國省資金支持。

農產品發展報告范文第4篇

目錄

第一篇:發展××農產品流通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研究調研報告 第二篇:關于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的調研思考 第三篇:農產品流通

第四篇:農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總結報告 第五篇:農產品市場調研報告 正文

第一篇:發展××農產品流通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研究調研報告 發展××農產品流通與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研究—調研報告

農產品流通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和社會的安定,及時地解決農產品流通中的問題,對于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滿足人民需求和保持市場繁榮穩定,都有著十分重要意義。本文聯系××情況,就加快發展我市農產品流通與推進農業產業化問題進行一些探討。

一、農產品流通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積極作用

㈠農產品流通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環節。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依靠各類龍頭企業和經濟組織的帶動,將生產、加工、銷售緊密結合起來,實行一體化經營。按農業產業化經營這一含義,發展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而扶持一批加工流通和外銷型的龍頭企業,增強其競爭、輻射、帶動能力,則可大大促進農產品的流通。因此,加快發展農產品流通,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重要環節,是實現農產品最終價值的關鍵,也是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第 1 頁 共 1 頁 ㈡農產品流通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然要求。農業產業化是在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的基礎上,確立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的農業經營形式。這一形式的首要特征就是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以市場為導向。農業生產、加工、銷售與流通各個環節都要根據市場機制來進行,要求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部門分割的管理與運行機制。農業生產經營要求適應“以銷定產”、“大規模生產、批量化與網絡化銷售”的特點,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按市場需求進行。農業生產的產品最終是以農產品流通的形式進入市場,農產品在市場中實現價值的高低是農業產業化形成、鞏固與發展的關鍵。因此,農產品流通是農業產業化和農業集約化經營的客觀要求。

㈢農產品流通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內在聯系。農產品流通和農業產業化具有高度的“親和力”。一是二者具有相同共性。都是市場經濟產物,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二是農產品流通對農業產業化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農產品流通的龍頭功能、優化功能可以促進龍頭企業的發展,農產品流通的規模經濟功能可以促進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的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基地化建設。三是農業產業化為農產品流通拓寬空間。農業產業化有利于農產品流通對產品質量、生產規模和科技含量的要求,有利于推動市場體系的發展,從而為農產品流通提供廣闊的舞臺。

二、××農產品流通現狀

××農產品流通已從計劃經濟時代的農業系統、供銷系統、糧食系統企業購銷轉變到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主,中介組織、銷售組織經紀人為輔的銷售渠道。目前,我市有農貿市場90多個,面積約252173平方米,其中較大的產地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6個,面積9956平方米,年交易額9.5億元;銷地農產品批發市場4個,面積8300平方米,年交易額10億以上;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1個,面積

第 2 頁 共 2 頁 3023平方米,年交易額近億元。全市現有各種農產品流通銷售組織200多個,專、兼職經紀人約2600多人,約有50%—70%農產品通過專職經紀人和銷售組織銷往全國各地。目前,我市大宗農產品主要流通形式有:各銷售組織、公司、個人向外銷售,外地到產地收購運銷,當地市場銷售。

總的來說,當前我市農產品流通形勢是好的,主要的大宗農產品都能及時銷售完畢,沒有形成積壓,但仍有部分農產品“賣難”和價格下跌,影響農民的收入。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㈠農產品流通信息不暢,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大。農產品價格是由市場來進行調節的,而市場調節的關鍵是全面、準確、快捷的現代化農產品流通信息網絡系統。多年來,由于信息閉塞原因,我市農產品的銷售是被動的,主要由外地商販收購,價格也由外地商販確定,對外地市場銷售行情和價格不了解不清楚,造成了豐年農民增產不增收。

㈡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作用難以有效發揮。農產品流通,已經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樞紐的流通體制。我市 90多家農貿市場,其中大部分是在農產品供求追求數量擴張階段建立的,而且分布不盡合理,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在供求質量提高新階段的需要。

㈢流通的農產品質量偏低,經濟效益難于提高。我市農產品品種多、繁、雜,管理粗放,產品質量差,大路貨偏多,名特優產品比例低,不能形成具有影響的龍頭產品。農產品的供求格局,已經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所以加快發展我市農產品流通現代化進程,要用優化的體制來保證優質農產品的流通。

㈣“加工訂單”兌現率不高。目前我市農產品加工能力差,上規模、上檔次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較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產品的進一步流通。

三、加快發展××農產品流通的對策

第 3 頁 共 3 頁 我市加快發展農產品流通,應當按照“三個代表”思想的要求,以及自治區“1234610”農村工作思路,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

㈠制定農產品流通發展規劃。農產品流通對農業生產的引導帶動作用越來越明顯,特別是近年來,市場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產品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農產品流通對生產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市必須從經濟發展的全局高度,密切結合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一些成功經驗,制定出我市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發展規劃并形成方案,有步驟地組織實施。

㈡積極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一要編制好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標準、發展規劃和整頓規范方案。二要加強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監管,加快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當前,我市首要任務是進一步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設施建設,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對農產品批發市場配備檢驗檢測設備,加快合浦山口“兩廣綜合市場”建設步伐。

㈢加強農產品流通網絡體系建設。一是整合我市已有的農產品流通相關的信息網絡資源,盡快的構建市、縣(區)、鎮(鄉)、村四級統一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平臺。二是健全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體系。三是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技能培訓,提高信息員對信息技術的維護、收集、處理、分析、發布能力。

(四)大力培育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按照農產品流通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推動商戶企業化,在稅費、資金和經營上予以支持。重點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運銷企業,進出口企業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市應重點發展培育加工流通和出口外銷型的龍頭企業,帶領農民進

入市場,幫助農民解決農產品的出路。如合浦鴻雁食品公司這樣的龍頭企業,通過扶持農戶養鵝加工鵝肥肝出口,帶領農民進入市場,使養鵝業得到迅速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

第 4 頁 共 4 頁 ㈤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品牌是質量的標志,品牌價值一旦凸現,就會被越來越多人認識、接受。我市應進一步加強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為農產品流通品牌化打下良好基礎。當前應重點抓好香山雞嘴荔、金品優質果菜、天鮮魚糜制品等一批農產品品牌。

㈥重點扶持產銷大戶發展。規模生產是效益的基礎,是市場形成的重要因素,抓好產銷大戶的發展,對搞好農產品流通,促進生產發展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當前我市應通過抓示范、樹典型的方式,扶持發展一批種養銷售專業大戶,形成一批專業規模產銷隊伍。如市銀海區平陽村西瓜大王馮輝友是一個很好的典型,他不但每年種植幾百畝西瓜,而且幫助瓜農銷售西瓜數百噸,在他的帶動下,已形成一批種銷西瓜的能人和專業戶。

㈦加強流通隊伍的建設。流通隊伍建設的好壞會影響到我市農產品流通。因此,我市要加強流通隊伍建設,進一步擴大流通隊伍,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扶持壯大一批流通組織,全面開展對流通經紀人的培訓。目前我市約有50%—71%農產品通過專兼職經紀人和銷售組織銷往全國各地。

㈧創新農產品流通形式。在發展農產品流通中,要通過各種形式積極擴大農產品的銷售,特別是利用展銷和信息服務等形式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目前,我市應利用各地舉辦的各種農產品展銷博覽會,積極組織農業企業和農產品參加展銷活動,以此產品宣傳和擴大銷售額,增加與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合作和了解,調整生產經營方向。

第二篇:關于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的調研思考

農產品流通信息系統是現代農產品流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的保障。構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務體系,是實現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通過信息服務體系的有效支撐,可以大大降低市場運營過程中的不確定

第 5 頁 共 5 頁 性和盲目性,改變農產品流通的傳統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使農業發生深刻變化。

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的現狀 伴隨著計算

機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業信息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流通信息系統也得到迅速發展。但是,目前農村的信息服務體系仍然薄弱,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其具體表現如下:

1.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由于我國政府在農村信息化方面的投資明顯偏少,同時缺乏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從而使信息基礎設施薄弱,農村信息化水平不高,遠遠落后于城市發展水平。一方面,互聯網的用戶和農業網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對發達地區,真正的農村地區的用戶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數農產品市場沒有配備信息設備及專門人員,致使市場信息、庫存信息功能未能充分發揮。

2.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利用率低。有調查顯示,幾乎國內比較大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都建立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但是,實際上這些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大多只是發布信息,展示企業形象,沒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大多數農產品網站冷冷清清,即使有了初步的搭建,也形同虛設。并且信息化建設存在重技術輕內容的情況。

3.信息發布渠道不暢。在部分地市縣沒有建立互聯網的信息平臺,絕大多數鄉村缺乏網絡溝通手段?;鶎愚r業部門信息發布渠道少,媒體間在農業信息傳播和發布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溝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同時,農業行政部門的管理服務工作電子化水平相對較低,政府和用戶雙向互動網上事務處理還沒有開展,從而難以為監管主體和公眾提供高效的網絡化服務,尤其在產品和生產資料的市場監管方面,很難滿足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秩序的迫切需要。

4.農產品流通系統各個環節不協調。農產品流通系統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

第 6 頁 共 6 頁 體,從系統論的觀點來看流通的各個環節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效益背反現象,一個環節效率、效益的提高有時會降低其他環節的效率、效益,從而導致整體的效率、效益降低。所以一個高效率、高效益運轉的流通系統必然是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系統。但我國由于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低、信息流不順暢,流通的眾多環節各自為戰、競爭無序。例如我國許多地方采取大量運輸鮮活農產品的策略來提高運輸效率,但因與其他環節協調不足,往往出現盲目運輸的現象,使鮮活農產品一時供過于求而無法銷售,又難以儲存,最終導致大量浪費,使系統整體蒙受損失。

5.信息資源沒有實現有效共享。由于農產品流通由分散的成員各自進行運作,缺乏統一的信息網絡平臺,整個農產品流通過程的信息鏈是阻斷的,農產品流通信息資源沒有實現有效共享。由于沒有形成連接市場、政府、用戶、農產品生產加工者等之間的信息網絡,市場供求信息不能快速傳遞,整個農產品流通過程的信息鏈是阻斷的,各方信息不能相互共享,造成本應多邊共贏的各方相互之間缺乏必要的了解,從而造成信息封閉、堵塞。具體表現為市場建設無序,批發市場間價格差異明顯,波動劇烈,信息失真,導致批發市場的重要功能——“價格發現功能”不能很好發揮,市場供求信息指導生產與消費的作用也不能有效體現。

加快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體系構建

由于農業信息使用的“非排他性”和收集成本很高,加之其使用的邊際成本很低,因此,單個企業和個人一般不主動去收集和發布信息,而是傾向于采取”搭便車”的做法。這就決定了農業信息化具有公益性特點,要求政府必須進行支持和投資。為此當前務必著重做好下列工作:

1.加大農產品流通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農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耗資巨大的

第 7 頁 共 7 頁 工程,要有大量投入用于農業信息系統酌硬件設施建設,還要有充足的系統運行經費,以保障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這就要求政府必須在這些方面進行大量的投入:首先,加大農村廣播、電視等信息載體的投入,合理安排農產品信息節目的播出時間,增加農產品流通方面的信息量。提高農產品流通信息載體的利用率。其次,加大農村電信等基礎設施的投入,要加速改變目前我國農村的電信基礎設施薄弱、通訊費用居高不下、農戶電話普及率較低的實際狀況。有關信息服務部門要開通農業信息咨詢電話,方便農民及時了解信息。

2.加強政府的信息服務工作。目前我國農村市場體系還很不完善,如果大量的市場和生產信息不由政府部門來組織,就無法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時性。并且由于我國農民文化素質比較低下,對信息的分析辨別能力也比較差,這就要求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強信息服務工作,推動農業信息網與各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及期貨市場建立聯網,直接從信息源采集信息,配備相關技術人員進行信息分析和加工處理,及時向外發布和傳播,不斷增加信息服務內容,提高信息服務質量,

第三篇:農產品流通 農產品流通存在問題分析

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探索建立生產與消費有效銜接、靈活多樣的農產品產銷模式,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一號文件重點關注農產品市場流通問題,抓到了破解賣難買貴問題的核心。

當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總體上依然薄弱,基礎設施落后,組織化程度低,產銷銜接不緊密,“賣難”“買貴”等問題突出。具體表現為:

——產銷不銜接。訂單農業比重低,農產品“賣難”“買難”問題時有發生,

第 8 頁 共 8 頁 價格波動大。

——農產品流通效率低。農產品流通環節多、損耗大。商務部的資料顯示,我國果蔬產后腐損率達到25%左右。

——組織化、標準化發展滯后。我國僅有8.2%的農戶參加農民合作組織。 ——流通基礎設施薄弱,尤其缺乏冷鏈物流設施,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冷藏運輸率分別為15%、30%和40%。

近幾年部分農產品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主要就是流通環節出現了一些問題。價格波動背后不是農產品供給絕對不足,而是有效供給不足,即同一產品有些地方短缺漲價,有些地方滯銷賤價。另一方面,有些農產品價格大漲時,農民并未增收;而價格大跌時,消費者仍不覺得便宜。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在于流通環節多、層層增加成本。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免除蔬菜批發和零售環節增值稅,開展農產品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落實和完善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清理和降低農產品批發市場、城市社區菜市場、鄉鎮集貿市場和超市的收費等等,同時通過產銷直接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這些政策的落實對于解決農產品賣難買貴,讓菜農和消費者雙雙受益將起到積極作用。

目前農民選擇農(更多請關注:)產品種類存在一窩蜂的現象,什么好賣就都種什么,一旦行情不好又都轉產,這樣導致某些農產品產量劇烈波動,價格大起大落,根源就在于缺乏權威的參考信息,農民無法了解某類農產品當前生產規模,市場供需量數據。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出抓緊建立全國性、區域性農產品信息共享平臺,加強農業統計調查和預測分析。這對于指導農民生產意義重大。

對農產品流通環節“暴利”問題的認識。

農產品流通存在“兩頭叫、中間笑”的現象,即農民賣了低價菜,城鎮居民

第 9 頁 共 9 頁 吃了高價菜,大量利潤被流通環節賺取。

蔬菜、水果等鮮活農產品進入終端消費(消費者直接消費不去面對通路或是批發商),一般要經過產地收購、長途運輸、銷地市場批發、零售等環節。 首先,產地收購環節。壽光產地收購商與銷區批發商(長沙馬王堆市場內的批發商)有多年的合作關系,產地收購根據銷地批發高的信息決定收購的品種、數量,收購價格由市場決定(但由于農民分散小規模生產,通常是收購價格的被動接受者,沒有定價話語權)。收購時進行簡單分等分級、裝箱再進行長途販運

(有的先進行預冷以長保質期,有的在產區冷庫進行冷藏保鮮待市場行情看好后再銷售)。在收購環節,為收購商提供代理收購服務的經紀人按收購數量獲取每公斤1—2分錢的傭金,不承擔市場風險,收益比較穩定。

其次,長途運輸。由于冷藏運輸車耗能高、且不能超載,我國鮮活農產品長途運輸多采用汽車敞車加高加寬,棉被、加冰等土辦法進行溫度控制,少量采用冷藏車運輸。(因公路運輸服務市場競爭激烈,運輸價格波動較大)。收益相對穩定。

第三,銷售批發商一般采取快進快出的方式,依靠大批量和快速周轉贏利,銷售地批發商收益相對較高,從中謀取暴利。然而,沒有這些批發商,蔬菜銷售就會陷入絕境,他們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銷售環節。目前農產品終端消費中平均85%通過集貿市場銷售,15%通過超市銷售,超市銷售價格高些。集商戶多為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每天清晨去批發市場販菜,白天販賣,收益雖然相對穩定,但也僅維持在城市最低生活水平,遠不能賺取高額利潤。而且,超市租金、折舊、人工、管理、包裝等成本標準高,價格相對較高,但通常超市經營生鮮農產品主要是為了吸引人氣,獲取豐厚利潤。

上述情況表明,由于我國農業生產分散,流通主體眾多,決定了我國農產品

第 10 頁 共 10 頁 流通環節多、鏈條長,造成流通環節“暴利”。

搞活農產品流通,是促進農民增收、降低居民消費成本的關鍵環節。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扶持農產品流通從業者做強做大促進農產品流通行業健康發展。

為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今年一號文件做出明確部署。統籌規劃全國農產品流通設施布局,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農產品流通網絡。把農產品批發市場、城市社區菜市場、鄉鎮集貿市場建設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研究制定支持農產品加工流通設施建設的用地政策。

加快發展鮮活農產品連鎖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繼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和管護。扶持產地農產品收集、加工、包裝、貯存等配套設施建設,重點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初加工和貯藏設施予以補助。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2012年要新建和改造一批現代化的大型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菜市場,構建農產品流通骨干市場網絡。

目前中國大中城市的農產品供應,80%左右都要通過批發市場和集貿市場。這些市場基本上由企業投資并經營,為了收回投資并獲得利潤,只能采取收取高額進場費、攤位費、交易費等辦法,這是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

針對這一問題,今年的一號文件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投資入股、產權臵換、公建配套、回購回租等方式,建設一批非營利性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

為加強產銷銜接,一號文件提出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進生產者與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賓館飯店、學校和企業食堂等直接對接,支持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城市社區增加直供直銷網點,形成穩定的農產品供求關系。

陳德銘表示,今年要積極推進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校對接等多種形式產銷銜接,降低對接門檻和流通成本,擴大對接規模??偨Y周末車載菜市場經驗,

第 11 頁 共 11 頁 適度發展周末蔬菜直銷市場、流動售菜車和早晚市。

針對近年來頻繁發生的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現象,一號文件強調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準確把握國內外農產品市場變化,采取有針對性的調控措施,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市場穩定,保持價格合理水平。

令人高興的是,今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強調要采取多種措施,提高市場流通效率,切實保障農產品穩定均衡供給。

首先是加強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統籌規劃全國農產品流通設施布局,加快完善覆蓋城鄉的農產品流通網絡。開展“南菜北運”、“西果東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

其次是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現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生產與消費有效銜接、靈活多樣的農產品產銷模式,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

此外還應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抓緊建立全國性、區域性農產品信息共享平臺,加強農業統計調查和預測分析,防止各類虛假信息影響產業發展、損害農民利益。

搞好農產品流通,能使買賣鏈條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實惠。我們應通過采取得力措施,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抓緊建立全國共享的農產品信息平臺,提高市場流通效率,從而努力保障農產品穩定均衡供給,防止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楊開新) [原因] 農產品價格上漲的長期原因是供求關系的變化。一方面,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的過程中,減少了城市郊區農產品種植面積,進而影響供應;另一方面,原來的農民進城打工,從生產者變成了消費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

第 12 頁 共 12 頁 也增加了。此外,蔬菜生產基地從大城市郊區逐步轉向外地農村,流通環節增多、運輸成本增加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短期內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來氣候條件不利,西南地區大旱、中東部地區持續低溫,蔬菜、大蒜、綠豆的生產、供應受到較大影響;另一方面,也有社會資金利用大蒜、綠豆等農產品產地集中、季節性強、產量下降、市場信息不對稱等特點,惡意囤積,哄抬價格,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因素。

我們最近在河南的調查顯示,種糧每畝種子農藥肥料成本為320元,機耕機播機收排灌154.5元,人工成本367元。而畝均賣糧收入1340元,加上76元種糧補貼,戶均承包5畝耕地,則戶均收入2875元,僅相當于一個農民工外出打工兩個月的收入。誰還去種糧食?或說,糧價不應該漲嗎?是呀,農產品的價格不漲,一部分農民就會退出這個市場,供給減少,最終農產品價格還是會漲上去。

但是,從另一角度看,通貨膨脹,城市居民,包括很多需要購買糧食、肉類、蔬菜的農村居民受不了。最近央行調查顯示有近70%的居民認為物價“難以接受”。這就出現了一個兩難的局面。 農產品價格不漲, 農民受不了;農產品價格上漲,城市居民受不了。

我覺得今年的反通脹措施,特別是反食品通脹措施應該把重點放在中間流通環節上。我國流通環節成本之高,堪稱世界之最。

而據報道,從北京郊區新發地的農貿批發市場到我家附近的菜市場,價格就增加了整整一倍。我們經??梢钥吹竭@樣的報道,在農村地頭的價格僅賣幾分錢一斤的菜,到了消費者手中就變了一兩元錢了。這幾十倍的流通成本與利潤,農民又沒有得到實惠,而消費者卻付出了大價錢。這個問題不解決,價格機制就不能很好地起到調節市場的作用。我國流通領域加價過高的現象不僅在于食品,而是在很多領域都普遍存在的現象。最近在“降藥價”網上曬出的兩萬五千多種藥

第 13 頁 共 13 頁 品的出廠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價,竟達幾十倍。我國商店中賣出的高檔商品,很多都是在國內制造的,但價格比在國外銷售的同樣商品貴數倍。

“何以解憂,唯有改革”。在反通脹這一重要的領域中,可以從改革中間流通環節入手。首先政府要帶頭,杜絕各種不合理的行政收費和罰款,稅收減免, 防止由此上升的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二是要打破各式各樣的壟斷,減少流通環節,減少運輸成本,避免層層加價。三是做好市場信息的溝通和服務、加強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發揮好農民組織、行業組織的作用,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環境和秩序。同時,政府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自身的調節作用、保證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而不要過多地干預市場,特別是不能用行政手段去直接干預物價。從減少流通領域的成本入手, 既能減少消費者的負擔,又不會損害農民的利益,有可能創造出一個雙贏的局面。

第四篇:農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總結報告 農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總結報告

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后,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具有先天優勢,也是中國能跟世界強國一爭高下的行業,但由于我國地少人多,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農產品質量不如國外同類農產品,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導致農產品賣難問題長期存在,嚴重的影響了農民增收。如何加大農產品的流通與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問題。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理應走在全國前例,率先成立了農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嘗試。協會本著為會員提供服務,為農民提供服務,維護會員、農民合法權益,保障行業公平競爭,溝通會員與政府、社會的聯系,促進行業經濟發展的宗旨;遵循政府協助,自主辦會,實行會務自理,經費自籌的原則。協會可以根據會員需求,組織市場拓展,發布市場信息,推介行業產品或者服務,開展行業培

第 14 頁 共 14 頁 訓,提供咨詢服務 。

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協會聯結政府和企業,發揮信息、咨詢、人才培養、產品介紹、質量管理評優等行業服務的作用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換還將把一部分行業管理職能轉移出來交給行業協會,行業協會參與有關行業管理的作用也將更加明顯。但行業協會在發展過程中還出現一些業務范圍重疊交錯的同類團體,協會在開展服務、自律、協調等基本職能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F在我就前一階段的工作做一下總結回顧:

農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成立至今已數月有余,雖然成立時間尚短,但開展的活動卻有聲有色。

一、會議的召開情況舉行了一次會員大會,在這次大會上選舉出了自身的領導機構,確立了協會的章程,并舉行了協會的掛牌儀式。

舉行了一次理事會議,在會上討論了協會發展的方向,收取會費的多少,協會為會員提供何種服務。舉行了一次會長會議,在這次會上,我與副會長們一致確立了必須堅持政府培育市場、市場解脫政府、協會開拓市場、企業發展生產的改革思路。政府培育市場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途徑,也是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建立陽光政府的有效措施;運用市場機制來調節和解決問題,讓市場解脫政府,使政府能集中精力去管好該管的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臵中的基礎性作用,有利于營造公平、競爭、規范(新世紀范本網://,原創范本免費提供下載基地。)、有序的統一大市場和發展的大環境;通過供求關系和價值規律引導企業發展生產經營,有助于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經濟實體。

組織了一次會長級人物考察活動,在這次考察中我們及時掌握了深圳、廣州地區的市場行情并結交了許多當地的農產品營銷大戶,為奉賢地區的農產品打入廣州深圳市場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第 15 頁 共 15 頁 舉行了以小組為單位的分組會議各一次,通過四個小組會議的召開,使會員之間增進了解,通過互相的交流使會員之間優勢互補達到資源共享,開拓了新的銷售渠道;會員通過協會這座橋梁使他們在農業生氣上面臨的一些難題能通過協會上達下達,為政府制定相關農業扶持政策獲得了一定的依據。會員通過樸素的交流了解了該行業的發展趨勢與未來的發展規模。

同時在會上會員們反映的一些問題如病蟲害的預防機制,農藥使用問題,水電費價格問題,銷售問題,貸款利息與貸款手續問題也突出反映了當前奉賢地區農業生產中的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有些我已當眾解答,給了會員們一個滿意的答復,還有一些問題我還需要與有關部門協調,爭取盡早給會員們一個滿意的結果。

在這四次小組會上我們對各會員做了一下摸底工作,具不完全統計,會員的農產品銷售額達數億元,帶動農戶二千多戶,產品銷售包括蔬菜、珍禽、水果、樹木苗種、食品配送等。利潤達二千多萬元。在這些成績的背后,各行業的帶頭人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珍禽養殖銷售方面的唐建章、產品配送方面的陳志榮、特種水產品養殖方面的朱耀軍、他們不僅自己生產而且還帶領農戶一起發家致富,為農戶的賣難問題提供了一個好的平臺。還有海光冷凍廠的邱宜何,年加工蝦類達三百多萬噸。他雖然不從事生產活動,但是通過他的工廠把奉賢地區的蝦類生產推入到一個新的養殖高潮,使農戶養殖的蝦類有了一個很好的銷路,不僅在價格上得到了保證而且也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了了他們的收入。

同時信息簡報已經出了四期,簡報主要發送給會員、各鎮農副鎮長.農業科科長、區府領導。簡報是本協會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讓奉賢有農民朋友們、會員們、區領導們了解農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了解協會中行業領頭人的事跡、了解協會中開展的活動。在這里我想指出的是,在我國加入wto后。國際競爭日

第 16 頁 共 16 頁 益激烈,特別是農產品的競爭。作為一個會員來說必須圍繞一個中心展開工作,即除自身的發展得益外還要帶動農戶一同發家致富,做到既發展了自己又帶動了農戶。同時也要做到兩個了解和三個定位,既要了解農業發展的趨勢,又要了解各自行業發展趨勢。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糧食與經濟作物的比例已由原來的7:3變成了現在的3:7。我們必須走以市場為導向確定自身發展思路;生產綠色無公害農產品;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帶動農戶奔小康。三個定位的確定為會員確立了一條全新的發展之路,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使農戶能夠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之路。

通過上一階段的工作,在各位副會長、理事、會員的支持和配合下,協會取得了不小

的成績,在奉賢的農民心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認知度。在這里我表示由衷的感謝,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繼續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使協會的工作更上一層樓。二:會費支出情況召開會員大會和協會籌備工作花費二萬元,會長級人物出外考察用去一萬六左右,召開理事會用去二千五左右,召開各小組會議一萬六千元左右,收到會費三千二百元,其他支出六千元左右,剩余資金四萬二千元。(不包括本次會員大會)

在新的一年里,協會的宗旨仍然是是為會員服務、為農民服務、為政府服務。農產品是一個特殊的產品,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但由于絕大部分農戶缺信息、技術、知識文化,因而導致賣難的問題。由協會向農戶提供信息、銷售渠道,解決農戶賣難的問題是安定農村,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要實現這一宗旨卻又于協會的運行機制是密不可分的,協會的協作機制必須體現三個結合四個要。即集體負責與分工負責相結合,集體活動與小組活動相

第 17 頁 共 17 頁 結合,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相結合;要有全局觀念,維護協會形象,維護會員與農戶的利益。要全面出擊,全力捕捉市場信息,對外掌握市場行情,對下抓好農產品質量,形成合力。賣出好價,使農戶、市場、自身三方得益。要相互溝通形成共識,形成合力,要靈活多樣的開展活動。

協會要在明年開展各小組的考察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農戶了解市場行情,市場價格,認識當地一批營銷大戶,為農產品的銷售打開一條新思路。

第五篇:農產品市場調研報告

一、 調研地點:xx市xx區農貿市場

二、 調研時間:xxxx年xx月上旬

三、 調研對象:消費者以及經銷商

四、 調研方法:觀察和詢問以及問卷三者合一的形式

五、 調研目的:分析農產品的各種價格,農產品市場的飽和度和市場集中度農產品各種買賣渠道,農貿市場環境住哪概況以及消費者對待農產品的消費的特點、消費觀念和他們對待市場產品特點所持態度和現在市場發展狀況以及農產品服務將要的服務發展方向。

六、 農貿市場農產品現狀

目前,農貿市場集中了蓄產品市場、糧食產品市場、水果產品市場、蔬菜產品市場、肉類產品市場以及人們各種生活消費市場組合的農貿市場。在各種農產品買賣區中呈現出不是很集中的狀況,小部分市場產品較分散,大多農產品都在交易廳棚里進行,農產品經營零銷商主要以家庭經營為主,實行各種渠道買賣農產品為主。在農產品供應基本能滿足人們需求,價格總體上波動不是很大,出小部分農產品因種種原因波動大外,其余在消費者面前還算合理。在農產品質量上還能夠符合消費者營養需求,資量上有保證,人們可安全食用。各種農產品共給

第 18 頁 共 18 頁 和需求基本處于穩定狀態。目前人們對農場品主要以主食類、蔬菜類、肉禽類、雜糧類為主。目前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以集中貿易小市場、直銷中心小賣區、農產品初加工小區、農民合作賣區、農民經紀人、行業小協會、倉儲小物流中轉站以及初放形小賣區為基礎的農副產品市場體系。

在糧食市場上,主要供應以大米、面粉、玉米等主食為主以及其他食品為輔。需求方面又以大米為最大需求糧食產品,在糧食市場上,種類還比較齊全,貨源也還穩定,價格波動不是很明顯。人們都喜歡一小批量購買為主,在糧食的種類、價格、質量、消費場所還算滿意。兩市供應上能夠滿足人們需求,糧食市場比較集中,主要以家庭經營為主,個別合作以及聯盟經營,主要以廳棚為買賣場所以及租的門面買賣未輔。所以在糧食市場上無論是共給還是需求以及價格、質量上都還能滿足人們的滿意度。

在蔬菜市場上,由于近期銷售渠道的變化和持續的下雨,蔬菜在供給上有點不足,價格短期類產生波動,有的蔬菜甚至短缺,共給狀況不是很好,但在調查中顯示今年的蔬菜總體價格呈現下降趨勢,在未來短期中蔬菜供給上會慢慢好轉,價格波動幅度不是很大。近期看,蔬菜產品大部分還是供應上及時,新鮮程度較好,市民們關心的質量上野蠻有保證的,基本能滿足人們需求,價格還以算合理。近期中,大白菜、胡蘿卜的價格都上升,其他蔬菜都有價格上升的趨勢,從總體上看,市場上一個周內蔬菜價格都同比上升,共給需求不是很平衡,共給有點不足。

在肉類產品市場上,主要以豬肉消費為主,供給上能滿足人們需求,在價格上保持在xx元到xx元每斤波動,但從近期看加個有上升的趨勢,肉類除豬肉供給外還有魚類、羊肉、牛肉、鴨肉、雞肉等肉禽產品。羊肉、牛肉、雞肉在近期內基本價格穩定,雞肉在xx元每斤。肉內在渠道來源上有零售商、中間商、自

第 19 頁 共 19 頁 銷商等銷售主渠道,都集中在廳棚里一起銷售,從總體上看,供給還是處于穩定中,能瞞住消費者需求,價格上不是波動很大。

在果類產品市場上,主要以西瓜、蘋果、香蕉、葡萄為主。近期中,西瓜銷量很大,本周西瓜主要在xx元每斤市場價格,市場情景也不錯,但短期由于天氣變冷價格有呈現下降趨勢,香蕉現階段也明顯在價格上下降,供給上有點偏多,香蕉在xx元到xx元每斤左右波動,市場情景不是很好,但短期中波動不是很大。蘋果以及其他水果類產品價格波動不是很明顯,但市場情景便哈不是很大,總之,在果類產品中,種類比較齊全,能滿足消費者需求,近期中,供給又慢慢大于需求的趨勢,價格可能有下降的波動。

七、 農產品市場分析

在糧食產品市場上,大米基本保持在xx元每斤的價格水平,由于大米是必需品,人們不可缺的生活消費品,大米的需求是去發彈性的,有在我們國家政府的各種政策下,大米的價格波動幅度是很小的,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銷售者在價格上都不必擔心。目前,大米在供給上還是質量上都能滿足需求,銷量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銷售渠道來源于農民直銷、零售商和經銷商。目前,其他糧食產品如玉米、面粉由于季節的影響,價格上存在小小波動,由于暑期放假,好多學生返鄉回家,我們xx市場需求明顯減少,但價格不會明顯波動。 在蔬菜產品上,大蔥xx元每斤、洋蔥xx元每斤、蒜瓣xx元每斤、白菜xx元每斤、香菇xx元每斤、洋芋xx元每斤、花菜xx元每斤、南瓜xx元每斤、菠菜類xx元每斤、生姜xx元每斤、白蘿卜xx元每斤、黃瓜類xx元每斤、蒜苔xx元每斤等。在本周蔬菜產品供給價格總體上呈上升趨勢,蒜類產品在經過“蒜你狠”之后,價格已開始回落,經過調查分析,由于市場去年價格一直很好,當地居民在一年時間里,加大了種植面積,導致供給明顯大于需求,使今年的蔬菜蒜類價格到價格下降階段,又由

第 20 頁 共 20 頁 于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對未來價格預期、今年的利息調整以及種種原因,在蒜類產品價格下降的同時其他蔬菜產品價格上升,比如:大白菜、胡蘿卜、冬瓜價格都比上周價格明顯上升,但上升價格還算合理,供應上還比較新鮮、及時。

農貿市場上蔬菜種類也齊全,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從消費者消費特點看,易簡裝為主,方便人們購買觀察。有服務上門送貨的潛在市場,但現在人們對增加服務費比較反感,比較不贊同。但對訂貨送貨上門對很多人來說都很方便、及時、快捷、節約時間,他們都比較贊同訂貨送上門,但在質量上有一定的問題。在蔬菜市場上,近期中,蔬菜價格總體上升趨勢,還算合理,在供應商銷售渠道上有新的銷售服務渠道。

在水果市場上,具體的調查了西瓜、香蕉兩種水果,西瓜主要有周邊瓜農供應,西瓜在xx元每斤左右波動,本周xx元每斤,在上周基礎上下降xx元,消費傾向挺高的,質量上也有保證,消費市場情景不錯,由于短期內下雨,天氣變冷,從而影響消費,供給大于需求,導致西瓜價格下降,但由于天氣慢慢轉熱,未來的銷量情景應該不錯,瓜農不必擔心,應持樂觀態度。

本周香蕉價格以xx元每斤,在上周得價格基礎上下降了xx元,由于轉入夏天,天氣漸漸變熱,各地的香蕉的成熟度加快,由于保存的措施不是很好,所以導致供給明顯加大,在消費上不及與供給,銷售者為了最大程度上售出去,減少儲存成本,所以在香蕉價格上出現現階段的持續下降,在此希望銷售者應以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銷售香蕉,以減少成本。又由于水果類產品在消費商富有彈性和具有替代品以及水果類產品不是人們必需品,所以銷售者需進行合理的定價,以達到最大收益。

在肉類市場上,主要以豬肉銷量最大,價格在xx元到xx元每斤,由于最近供應渠道的延伸,供應狀況不是很好,需求量大,較上季度的價格基礎上呈上升

第 21 頁 共 21 頁 價格,但據調查這種價格波動不是很快,是一種正常波動。供應上肉類能滿足市場需求,保質保量,價格上在未來預期中不會一直升會喲下降的趨勢。

八、農產品市場存在的問題

現有的市場規模小、服務半徑、市場又是不是很方便人們購買,市場上基礎設施、管理次序不是很好,市場區分已不是很明顯,沒有農殘控制系統體系,農貿市場有的還占道經營,臟亂情況有點不是很好,規劃上起點不是很好,市場區分還不是很明顯,配套設施不全,當地農產品生產優勢逐步建立,版規模不是很大,農產品質量上、新鮮程度不是很好,我們的xx區龍頭企業少,經營規模小、規模效應沒有從分發揮出來,對我們xx區的農產品帶動市場的帶動不是很明顯,農貿市場好多產品來至于其他縣城,沒有推行有效地檢疫系統和沒有很好的組織開展農藥殘留和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有些農產品不是那么的放心食用!

九、我的建議

在我的調研情況中顯示,大多數人們對現在的價格還比較合理,人們主要在農產品的質量、價格、營養、新鮮度、方便快捷、購買環境以及服務上都比較關心,在農產品上比較喜歡簡裝,易于購買觀察,銷售服務有定制送貨上門的潛在市場。

所以,現在我們花溪的現狀中,我覺得還應該多方面的籌集資金以支持農產品市場的規劃建設,重視帶動,吸引社會資金和貸款,參與到農產品整體建設中,加快農產品市場建設步伐,也使農產品市場進一步的提高,從而加快人們的經濟增長。并進一步的建立完善的規章著制度,改進交易方式,規范我們很多不足的交易行為,不斷提高農產品中的組織管理水平,應到農民經紀人從單一的農副產品交易到農產品交易向生產、加工、保鮮、儲運營銷等一體化經營轉變,并健全我們的規章制度,加強我們的市場調研,應該編制主要農產品市場體系的建設規

第 22 頁 共 22 頁 劃,預測并發布農產品市場行情供給情況,加強相關部門的協調性,落實好我們的相關制度,發揮好我們的特設產品優勢,共同推動我們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市場信息搜集系統建設,合理布局,并加強交易廳棚改擴建保鮮措施。

并在此基礎上調整好我們的市場結構,經一步完善糧食市場、肉類市場、水果市場、蔬菜市場、糧油等市場產品市場區域的加大、質量規格、包裝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推行有效地檢疫系統,組織開展農藥殘留和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確保市場農產品的安全放心!總之,農產品的質量的好壞關系到消費者的利益也關系到我們銷售者自己的經濟收益,所以現階段我們要好好在農產品上好好下功夫,加大加質的生產,加大我們的投入力度,長期中慢慢的經一步提高我們的經濟收入,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會取的好績效的! 更多文章:

鄉鎮農產品加工業調研報告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調研報告 初級農產品深加工調研報告 關于農產品市場建設調研報告 關于農產品走私風險的調研報告 第 23 頁 共 23 頁

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總結

目錄

第一篇: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總結 第二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第三篇: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總結 第四篇:XX年上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第五篇: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正文

第一篇: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總結

今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由此可見,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已經成為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今年以來,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和自治區農業廳的指導下,認真貫徹中共中央1號文件和全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千方百計抓糧食生產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切實保障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安全,取得了明顯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前段工作總結

(一)廣泛宣傳培訓,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根據農業廳農辦發[xx]44號文件精神和《關于印發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周活動方案的通知》的工作部署,我市于xx年4月23-30日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周”活動,以市人民政府名義印發“兩個通告”:《xx市人民政府關于實行蔬菜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的通告》和《xx市人民政府關于禁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殘留農藥的通告》,各10000份分發到各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由農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督有關人員在農業投入品市場,鄉鎮、

第 24 頁 共 24 頁 村、屯等地張貼。為了鞏固“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周”的活動成果,我們在5月25日及時召開各縣(市、區)農業局正副局長、負責農業執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干部會議。專題總結與分析了前一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情況,潘局長做了具體布臵,要求各縣(市、區)農業部門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個更重要的位臵。同時,會議把6月份定為xx市“無公害農產品宣傳月”,在活動期間,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通過廣播、板報、報紙、橫幅等形式,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有關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的宣傳,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良好社會氛圍。據統計,全市在城市社區和縣(市)懸掛橫幅共250條,制作宣傳板報17版,在鄉、鎮以及交通要道張貼宣傳標語1680張,共出動技術人員231人,車輛58臺次,在主要農產品市場、集市和重要村、屯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張貼和發放宣傳資料23000份,全市共舉辦各種無公害農產品知識宣傳培訓班45期4000人次。大新縣農業局組織農業、水產畜牧、工商、衛生、安監等部門開展現場咨詢宣傳活動,共掛橫幅18條,張貼標語530條,印發宣傳資料8500份,向群眾宣傳無公害產業和綠色食品知識,以及嚴禁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等有關知識。扶綏縣農業局上半年結合“科普活動周”、“打假護農保春耕”等活動,認真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和農資打假的宣傳、發動工作,在農貿市場、中小學、餐飲企業、農藥經營戶及重點村(屯)張貼宣傳市政府兩個“通告”及宣傳橫幅25條,并采取“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培訓方式,累計開辦各類培訓班17期,培訓人數1116人,向鄉鎮農技干部、農資經營者、農民技術員及農民群眾培訓了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生態種養技術、禁止銷售及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新規定等相關知識和法律法規。

通過多形式、多角度、多層次的宣傳活動,我市群眾無公害生產意識有了明顯提高,在生產中不再濫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逐步采用捕食螨、誘蟲燈等生物技

第 25 頁 共 25 頁 術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

(二)嚴格把關,加大農業投入品綜合整治力度

根據農業部和自治區農業廳的農資打假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xx年##省農資打假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我市成立了農資打假和毒鼠強專項整治部際協調小組,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市農業局先后召開各縣(市、區)農業局長、主管農業執法工作的副局長、執法大隊長、植保站長等人員會議兩次,對農資打假工作做出具體部署,會后,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種子、肥料、農藥等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我市從3月初開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農資打假活動,加大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綜合整治力度。據統計,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018人次,出動車輛254臺次,檢查市場188個,檢查單位862個,檢查生產企業20個。通過檢查立案查處違法案件62起(其中種子10起,肥料52起),罰沒款15.66萬元,挽回經濟損失86.8萬元。

我市通過開展種子、肥料、農藥等專項整治,有效防止甲胺磷、甲基對硫磷、氧化樂果等高毒高殘留農藥上市流通。同時,在嚴格做好農業投入品監控工作之中,一些縣還重點搞好農藥分類經營工作,如扶綏縣幫助農藥經營者按農藥毒性或防治對象、作用方式等進行分門別類臵放、銷售,便于引導群眾正確選購和使用對口農藥進行病蟲害防治,深受群眾歡迎;寧明縣和大新縣在整治中,要求各農藥店設立瓜菜用藥專柜,極大的方便了群眾。

(三)強化落實,推進農產品質量建設工作

1、成立xx市農產品檢測中心,積極開展有效監測。

今年,市政府將建設農產品質檢中心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之一,市財政撥出??钣糜谵r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抽調人員組成專門工作機構,制定了我市農產品質檢方案并組織實施,在2月份落實了實驗室,完成儀器設備購臵安

第 26 頁 共 26 頁 裝和調試工作,開始對我市的蔬菜農藥殘留情況進行抽樣檢測,主要檢測農藥種類為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檢測地點定在扶綏縣(兩個生產基地、兩個批發市場)、寧明縣(兩個生產基地、一個市場)以及江州區(兩個主要市場和兩個生產基地),對這6個基地和5個市場進行定點定時檢測,掌握我市蔬菜的農藥殘留大體情況,為正確引導農民生產、推進我市無公害產業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至今為止,檢測中心共進行了6次檢測,檢測蔬菜樣品714個,有100個樣品超標,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14%。從幾次的抽檢結果中發現,我市的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下降很快,從第一次超標率為44.3%到第六次2.5%,下降了41.8%個百分點,這是我市蔬菜質量安全生產中一個好勢頭,主要是各縣(市、區)的高度重視,切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各項工作,加強對農民生產用藥的指導,嚴肅整頓農業投入品市場等措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蔬菜農藥殘留的超標率。

2、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申報工作。

今年我市計劃申報有七個縣(市、區)26個生產基地,其中蔬菜基地11個,糧食基地2個,水果7個,茶葉4個,其他2個。上半年有11個基地已上報材料,已申報了6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目前有駐龍州##省亞熱作物研究所試驗站和##省農墾國有先鋒農場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已經通過認證。市農業局對這幾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加強管理指導和無公害技術培訓,幫助做好示范工作,帶動當地乃至全市的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3、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

農業生態環境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生態環境好差直接關系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的質量。我市xx年立足于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生產條件,全面推進生態示范建設。一是完善擴大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果(菜)+燈+魚”、“免耕稻+鴨(魚)”、“捕食螨示范推廣”、“頻振燈滅蟲”、“生態富民示

第 27 頁 共 27 頁 范村”等模式建設,扶綏縣柑桔害蟲綜合防治采用“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術,同時配套安裝頻振式誘蟲燈誘殺害蟲和懸掛黃扳誘殺蚜蟲和粉虱,新技術的應用使各示范片已實現了連續2個月不使用化學農藥,大大減少了果園的農藥使用量、使用次數和果農勞動強度,有效降低了水果的農藥殘留量,明顯提高了果品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增加了果農的經濟收入。二是重點抓好無公害瓜菜基地建設(主要抓江州1個、寧明1個、扶綏2個共4個無公害示范基地建設)。江州區歸龍瓜菜基地采用頻振式誘蟲燈后,使用農藥大大減少,經送南寧市檢測全部達標。三是從黑皮冬瓜、果蔗、指天椒,龍眼、茶葉等優勢品種著手,制定本市特色農產品的標準生產和操作規程,培育一個具有本地特色的綠色產品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憑祥的夏石鎮黃花菜等農產品計劃在年內申請有機食品。

(二)明確重點,搞好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五個環節及六大體系

1、要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控,必須大力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農業生產過程、包裝標識和市場準入等五個環節的管理。

加快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和產地認定

目前為止,我市農業系統申報無一農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產地認證。下半年,我們要加強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各縣(市、區)要根據農業廳桂農辦發[xx]44號文件精神及《xx年##省xx市種植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工作實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對照產地認定條件和申報程序,積極組織申報,將基地建設任務和產地認定指標細化,加強領導,加快產地認定步伐。在組織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過程中,應把農業生態環境條件作為重要標準。農業部門要與環保等部門一起,嚴格農產品產地環境的管理,重點解決化肥、農藥、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對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的污染。要抓緊制定相關農產品的產地環境標準,全面開展農產品重點生產基地環境監

第 28 頁 共 28 頁 測,采取切實有效的農業生態環境凈化措施,保證農產品的產地環境符合要求,從源頭上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

建立農業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進一步開展農業投入品綜合整治 要全面貫徹落實關于禁用限用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規定,嚴格控制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的生產、經營和使用。對種子、肥料、農藥等投入品的生產經營要從嚴準入,嚴格登記審批,依法加大對高毒高殘留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排查清理整頓力度,大力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生物農藥,推行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今年要在晚稻和秋冬菜備耕期間,聯合有關方面的執法監管力量,集中整治一次,切實加大執法力度。今后要逐步建立起規范的監督檢查制度,定期加強對農業投入品生產和經營單位的監督管理,強化對農業投入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抽查,加強標簽標識管理,推行農業投入品連鎖經營,建立質量追溯制度。

注重生產過程,大力推廣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

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必須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進行管理。認真執行200項無公害食品行業標準和自治區級無公害生產技術規程,并根據不同區域、不同品種的不同管理要求,加快研究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產操作規程,為生產者提供技術指導;另一方面,要通過農業標準化生產綜合示范區、示范點、示范基地的建設,大力推行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規范化管理。

抓好包裝標識,建立追溯制度

要根據不同農產品的特點,逐步推行產品分級包裝上市。對包裝上市的農產品,要標明產地和生產單位,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凡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目錄的產品,要嚴格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規定,予以正確的標識或標注。下一步,我市要建立一個無公害蔬菜專賣店,各縣(市、區)也

第 29 頁 共 29 頁 要找業主建立專賣店。

抓市場準入,加強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監管

鞏固和完善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準入。農產品市場質量安全準入是一項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人民消費安全的民心工程,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市場準入工作,充實檢測力量,完善檢測制度,做到未經認證、檢測的產品不得入市銷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市場準入的路子,實現關口前移,由市場檢測向基地檢測延伸,擴大范圍,由蔬菜檢測向果品等其他產品檢測延伸,系統控制,由分段檢測向全程質量控制延伸。

二要加強學習,掌握農產品質量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新知識、新辦法。質量標準、認證認定、監督檢驗、準入壁壘等很多工業上常用的術語和知識,現在被廣泛地引入農業,引入農產品質量建設和管理工作,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面對這些新理論、新知識,我們從事農業行政管理的同志,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加強學習,盡快掌握和領會新的知識、新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們的工作水平。

三要拓寬工作思路,探索農產品質量建設的新路子。要圍繞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調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要從生產環節的管理轉向產前、產中、加工、流通全過程的管理,加強農業標準化、農產品質量認證認定、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管理,既對農業生產者負責,又為農產品經營者和消費者服務。

四要積極爭取投入。農產品質量建設從標準的制定實施、檢測機構的建立、檢驗工作的開展,到農業環境、投入品的整治等等都是公益性、基礎性工作,要爭取政府財政和農業系統內部的項目和資金支持,為農產品質量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

五要協調配合,共同做好農產品質量建設工作。全面推進農產品質量建設,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通力協作。農業部門要主動向政府匯報,與有關部門

第 30 頁 共 30 頁 溝通,爭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為農產品質量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具體工作中,要爭取新聞媒體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建設的正面宣傳引導,增強全社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同時要與新聞界溝通好,慎重對待各種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在未經權威部門確認前,盡量避免不實宣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社會影響。

第二篇: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保德縣農業委員會

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為切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忻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等相關規定,進一步明確部門監管責任,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結合我委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具體負責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縣農業委員會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措施的落實。

第二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以農藥經銷點、蔬菜生產基地、蔬菜銷售基地、主體為主,重點抓好農產品生產環節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條全面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制度,并根據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監督。監督范圍覆蓋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單位)、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集貿市場等生產流通環節,監督產品為蔬菜、瓜果、食用菌、等初級農產品。

第四條強化農業綜合執法,進一步做好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環節監管工作。

第 31 頁 共 31 頁 第二章監管職責

第五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協調牽頭單位,負責編制全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計劃、方案,配合上級有關部門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和監督抽檢,組織開展本縣內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監督檢查,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負責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量化考核、達標驗收等工作;負責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第六條基地管理機構負責農產品基地建設工作,按照相關標準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措施落實。

經管機構負責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指導工作,督促其全面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措施。

“三品”認證機構認真做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的認證工作,按照相關標準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項措施落實。農技、植保、環保、土肥、種子、植檢、食用菌、蔬菜、等技術推廣部門,要積極參與各類農產品基地,大力推廣病蟲害物理、生物防治,推廣高效、低毒、低殘留農(漁)藥及生物農藥等農業新技術。

第七條農業綜合執法機構負責農業投入品監督管理工作。依法開展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的執法檢查,實施農藥市場準入備案制度,嚴把農藥市場準入關。積極開展農藥、肥料、種子等農業投入品質量檢測,嚴厲打擊制售

假劣農資及違法生產、經營、使用禁、限用農業化學投入品等違法行為。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檢查,嚴厲查處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各種行為。

第八條 農業質量檢測機構負責農產品質量、農業投入品檢驗檢測工作。 第三章質量監測

第 32 頁 共 32 頁 第九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負責制定本轄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計劃,組織開展農產品質量例行抽檢和專項抽檢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應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第十條農業部門農業質量檢測機構具體負責本轄區內的農產品質量檢測。 第十一條農業質量檢測機構要積極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并將監測結果及時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

第十二條對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檢測結果發現問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責成相關單位調查處理,并將處理情況上報。被檢出禁限用農藥、非法添加劑等違禁化學品的,由相關單位做出處理。

第四章信息通報及管理

第十三條嚴格農產品質量檢測結果通報制度。農產品質量例行監測及專項檢測結果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報

請分管領導審批后,以《農產品質量安全通報》的形式上報委領導、政府及上級主管部門,送同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發委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及農業、蔬菜等有關部門。

第十四條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檢測及專項檢測結果未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審核、分管領導審批,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外傳和發布。

第十五條建立農產品生產及流通信息交流通報制度。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等相關信息及時通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相關信息包括單位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基地(企業、市場)規模、主要品種等基本內容。

第五章應急處理

第十六條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應按照有關規定,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積極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應急處臵

第 33 頁 共 33 頁 工作。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保德縣農業委員會 XX年3月17日

第三篇: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總結 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總結

**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由于領導重視,農藥殘毒檢測工作從XX年開展至今已有5年多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政府和廣大市民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部分農產品尤其是生長期短的蔬菜類,由于使用農藥不當或在藥效期內提前采摘上市,造成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超標時有發生。農藥殘留監測事關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一項持之以恒的工作,為了把好蔬菜的安全關,我們將蔬菜檢測工作作為一件大事來作。 現將本的農殘檢測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保障市民身體健康

為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需要,提高我公司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公司市場競爭力,保障市民身體健康,增強我公司農業整體素質,在市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在農業開發區管委會領導的幫助下,公司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順利開展。

二、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為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深入貫徹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精神,自XX年開始,公司把檢測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XX年又投入資金建成標準化質檢室,配備了相關的儀器設備,配臵了空調、冰箱,定制了專用的實驗臺。對公司農戶進行了大量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宣

第 34 頁 共 34 頁 傳。以上工作的開展為了讓廣大員工了解該法的具體內容和農殘檢測的重要意義。形成了全公司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氛圍。

三、蔬菜農藥殘留檢測

我國目前農藥殘留較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問題。蔬菜是一種生長期短,茬口多的作物。在蔬菜生長旺季,也是病蟲害發生的旺季。為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需要用農藥防治病蟲害。如果不按規定的用藥量、用藥次數、用藥方法和安全間隔期施藥。由此產生了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開展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加強蔬菜種植管理和蔬菜現場的監管非常有必要。

1、生產

按照XX年初計劃,在已有的蔬菜大棚中進行兩茬種植。春季種植的有:辣椒,產量125噸;毛芹,產量40噸;韭菜,產量160噸;西紅柿,產量270噸;黃瓜,產量200噸;野菜,產量50噸。秋季種植的有:辣椒,產量100噸;毛芹,產量200噸;韭菜,產量160噸;西紅柿,產量90噸;黃瓜,產量100噸;野菜,產量50噸;葉菜,產量180噸。全年種植的品種為13個,產量約為XX噸。

在品質上,公司領導嚴格要求全體員工按照無公害和有機蔬菜的要求種植,全年生產XX噸的無公害產品,并在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7月取得了260畝的自治區有機蔬菜認證資格。公司全心全意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綠色蔬菜。

2、取樣

根據公司整體安排,公司抽檢兩個蔬菜基地:7號地和9號地。

蔬菜基地的菜農對我們的工作很支持,其實菜農也非常需要農藥方面的新知識、新信息。在采樣的同時,我們向菜農們介紹宣傳了安全用藥的一此注意事項,鼓勵菜農們使用低毒無公害的農藥。

3、檢測

第 35 頁 共 35 頁 檢測所用儀器為農殘速測儀。依據國家現行標準方法酶抑制率法,檢測蔬菜農藥殘留是否合格。

4、結果

XX年,我們共進行蔬菜生產基地農殘檢測180批,抽取蔬菜500個樣品,黃瓜、西紅柿、辣椒、茄子、毛芹等13種品種,不合格樣本0個,合格率為100%。

XX年工作展望

公司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體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沒有出現一起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總體上是安全、放心的。但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和上級部門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明年我們將計劃

1、鞏固現有工作,保持今年工作上取得好成績 ;

2、加大抽檢力度,確保每批蔬菜都能放心的上餐桌;

3、加大宣傳廣度,讓公司每一位員工都知道蔬菜安全知識;

4、加大培訓深度,對蔬菜種植員工進行系統的種植安全培訓

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跟上級領導部門的關心和幫助分不開,公司領導的重視給予我們極大的鼓舞,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在XX年將把檢測工作做得更好。

xx公司

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XX年上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XX年上半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發展和農產品放心消費,關系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社會穩定大局,是當前農業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利州區農業局在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支持及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積極開展農產品安全監管工作?,F將

第 36 頁 共 36 頁 XX年上半年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 加強檢測嚴把質量安全關

根據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方案和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方案的總體要求和部署,加強檢測嚴把質量安全關,對我區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收購點、農產品種植企業、農貿市場和超市的農產品采取定點、定時監測與全程監測相結合的原則,進行了農殘例行監測、節假日農產品監測。半年內,共抽檢快速檢測樣品576個,合格率為100%;共抽檢定量檢測樣品120個,未發現違規禁用農藥。

二、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

在科技活動月、食品安全周活動、科技下鄉活動和平時的流動宣傳活動中,深入各個鄉(好范 文站推薦:)鎮、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田間地頭,利用廣播、視頻、橫幅、海報、宣傳冊、小冊子等形

式多樣的宣傳方式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及相關政策法規。共出動流動宣傳車15車次,張貼海報一千多張,發放宣傳冊和小冊子上萬份。通過強化宣傳,營造起了"政府監管、企業自律、農民自為"的良好氛圍。提高生產、經營和消費者的責任質量安全意識。

三、加強專業技術培訓,提高農民安全生產技能

我局,在全區各鎮各村委會及蔬菜、水果生產基地開展無公害栽培技術培訓、農藥安全使用技術培訓,共舉辦大大小小培訓班12期,培訓XX多人次。為我區農產品安全生產常態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培訓

開展全區基層檢測人員培訓,培訓內容為學習《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方法和原理》等理論知識。學習掌握pr-3農藥殘快速檢測儀使

第 37 頁 共 37 頁 用步驟以及試劑配備、樣品制備、檢測數據上報模式等相關專業知識。我股共舉辦培訓班6期,培訓學員100多人次。通過學習培訓不僅提高基層農產品質量檢測人員的理論知識,更極大地提高了動手操作技能,規范了操作規程。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1、加強學習《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有關文件精神及相關政策法規,明確本部門在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中的職責,樹立服務于三農的強烈意識。

2、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重要的生產基地、企業、專業合作組織進行監督檢查,強化對農產品生產安全督導。加強外來農產品的監測力度,保證農產品市場供給安全。

3、加大投入,提高檢測精度。對現有儀器設備進行完善配備,對相關藥劑進行補充,提高定性檢測覆蓋率,同時確保檢測精度不斷提高。

4、加強技術培訓。采取異地研修、專家授課及現場儀器操作培訓等手段,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不斷提高檢測能力。

5、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工作。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在全區各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設立農藥使用警示牌,張貼公布禁用農藥名單、常用農藥使用規范等,進一步增強增強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

6、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的覆蓋全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全面提升我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能力。

第五篇: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農業局) 2011年12月28日

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主要是圍繞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

第 38 頁 共 38 頁 專項工作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工作,通過落實責任,各司其職,加強宣傳教育,執法檢查,使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確保區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止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了加強對這次整治行動工作的領導,我局成立了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的副局任組長,質量安全監管股、種植股、漁政大隊的負責人任成員,下設三個工作小組,質量安全監管股負責日常工作。同時,還制定了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將專項整治工作職責分解至各個工作小組,負責執法、種植、水產品的質量安全整治各小組的負責人認真負起責任,帶領本組人員積極完成好各項整治任務。

(二)、制定了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使工作有序開展。 今年初,根據省農業廳、市農業局的部署,針對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突出問題,在XX年深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的基礎上,繼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推動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提高,確保深圳大運會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制

定了《***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在方案中,明確了專項整治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時間要求,落實工作職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工作順利進行。

(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質量安全意識。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區廣大人民群眾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局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分赴各鎮(街道)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專項行動。一是在執法檢查中,采取法規宣傳與執法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逐戶發放《農藥使用注意事項》、《農藥管理條例》等法規宣傳單,并按法規和有關文件要求逐一檢查農藥、漁藥經營門

第 39 頁 共 39 頁 店,核對所經營的農藥、漁藥,清查是否有銷售違禁和假劣的農藥、漁藥;向種植、水產養殖場(戶)廣泛宣傳禁用農藥、漁藥、假劣的農藥的危害,并督促其完善、規范種植、養殖檔案;二是通過舉辦培訓班、咨詢會等,提高種植、養殖戶和消費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通過上述多種形式的廣泛宣傳,有效地提高了我區廣大人民群眾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

(三)、狠抓落實,推進各項整治工作。

從4月下旬以來,按照上級的部署,我局認真開展以打擊食品違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一是抓好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檢查。各有關單位按照要求,共出動執法人員25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000多份,檢查農藥、漁藥經營門店280多家次,種植和養殖企業45家。經檢查,未發現有生產、銷售和使用禁用藥物的行為;二是著力

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全年共抽檢蔬菜樣品***個批次,受監測的蔬菜品種有***種,所抽樣品總數達***個,總合格率為***%。其中有***個樣品來源于區內各基地及菜場,合格率***%;有***個樣品來源于區內各農貿市場,合格率***%。農貿市場的合格率比基地及菜場的合格率高,這說明我們這一年的工作做得比較到位, 絕大多數種植農戶安全生產意識都有很大提高,都知道農產品要過了藥殘期之后才能采收上市。另外從各個季度來看,第一季度樣品數***個,合格***個,合格率***%;第二季度抽檢樣品數***個,合格***個,合格率***%;第三季度抽檢樣品數***個,合格***個,合格率***%;第四季度抽檢樣品數***個,合格***個,合格率***%。從各個季度的檢測數據來看,全區全年蔬菜質量安全勢頭良好,各農貿市場上銷售的蔬菜都比較安全,各城鄉無因食用農產品中毒的事件發生。三是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繼續推進。以加強農產品生產的質量監督和管理為手段,大力推進開展品牌建設,實現農產品的安全品牌生產和品質提升。第一,指

第 40 頁 共 40 頁 導農產品生產企業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申報。經努力,使******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的***及其“***”牌***通過了上級主管部門指定的檢測機構按綠色食品標準進行的檢測,表明其符合綠色食品的認證標準,其相關認證申報材料正在整理中。同時使惠農蔬菜專業合作社位于我*****的蔬菜基地及生產的“***”牌菜心、油菜、蕹菜通過了上級主管部門指定的檢測機構按無公害農產品標準進行的檢測,表明其符合無公害農產品

的認證標準,其相關認證申報材料正在整理中。第二,積極組織轄區內符合條件的農產品生產企業申報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同時加強對其申報材料的審核和指導,使***威龍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的“***”牌***和***合作社的“***”牌***順利通過省評審委員會的評審,使“***”牌***繼續保持其原有的***省名牌產品(農業類)稱號,使“***”牌***成為我***第三個擁有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稱號的特色農產品。

三、下一步工作設想

下一步整治工作認真按照上級的部署,圍繞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繼續狠抓各項深化整治工作的落實。

1、繼續深入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藥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農業干部和農業生產者、農資生產經營者的質量安全意識。

2、繼續加強執法人員的培訓,提高執法水平。

3、要加大執法的力度,深入查處生產、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和禁用農業投入品的行為。

4、繼續做好農產品檢測工作。確保上市農產品質量安全。 好給各位

第 41 頁 共 41 頁 關于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檢查工作總結 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農委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XX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總結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總結

農產品發展報告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產品深加工;經驗教訓;啟示

農產品加工業,一端連接著城鄉居民的最終消費,其發展狀況決定著城鄉居民日益多樣化、多層次和多變的新需求的滿足程度;其另一端是農業產業的延伸與發展,對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農產品加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在實施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過渡的戰略過程中,農產品加工業是重要一環,對增加農民收入和我省的GNP具有雙重功效。但是黑龍江省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很薄弱,規模小、效益差、管理水平低等現象普遍存在。如今,我國已成功進入WTO,國外農產品加工企業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這片大市場,尋找著機會。國外企業資金雄厚、技術先進、規模龐大、管理水平高,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國內的企業必須要全面清晰地了解國外競爭對手,做到知彼知己,以制定適宜的戰略與策略對抗國外企業的競爭。

本文就國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國外農產品加工業的經驗及教訓,以對黑龍江省乃至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提供借鑒。

一、國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現狀

(一)一般現狀

農產品加工與農業產值的比值可以反映農產品的增值程度及其對GNP的貢獻程度。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值與農業產值的比例,發達國家平均為2.0~4.0:1,而我國只有0.20:1,由此可見,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對本國GNP的貢獻程度遠遠高于中國,這對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來說是不相配的。

另外,現在農產品加工業中食品工業已普遍成為第一大產業,其產值貢獻程度很高。農業與食品工業產值比一般為1:2~1:4之間。見表1:

表1 各國農業與食品工業產值比

國家 美國 日本 英國 法國 荷蘭 中國

比值 1:1.8 1:2.4 1:3 1:4 1:4 1:0.

3由此可見,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增值程度很高,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發達

國家農業初級產品及其食品加工業的產值對GNP的貢獻程度,法國、荷蘭為5,英國為4,日本為3.4,美國為2.8,中國為1.3。

(二)國外農產品加工業的特點

近幾年來,國外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龐大。

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規模非常大,它們中的很多企業是一些跨國企業。如荷蘭著名的CSM公司是一家跨國公司,專業生產和銷售食品配料和糧食,業務涉足全球100多個國家。其子公司普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最有經驗的乳酸鹽生產商,普拉克公司的工廠分布在巴西、西班牙和荷蘭,同時它具有一個遍及全球的銷售網絡。再如,乳業第一巨人法國的達能公司其年銷售額為60億歐元,帕瑪拉特公司年銷售額也達到60億歐元,雀巢公司的年銷售額為133億歐元。新國際集團在大陸的投資達到12億美元,其方便食品事業部在中國大陸有12個生產基地,是大陸最大的方便食品生產商;其飲品事業部在大陸有9個生產基地,其糕餅事業部在大陸有3個生產基地,是大陸最大的糕餅生產商;菲律賓晨光食品有限公司在大陸的投資也達到了1億2千萬美元。就是這樣的一些巨無霸企業已經或正準備進軍中國市場。

2.國外農產品加工水平比較高。

農產品的加工程度決定著農產品的增值程度。越是精深加工,增值程度越大。如豆類加工,經過初級加工可得到豆油、色拉油,色拉油加工比普通豆油加工精深些,所以其增值程度也高一些。大豆還可進一步精深加工出大豆磷脂,其市場價格及市場前景非??春?。若年產100噸粉磷脂,可創產值500萬元。在國際上,玉米可被精加工成為 3000多種產品,尤其是其深加工產品——各種氨基酸類等等,其增值程度是其原料產品價值的成百倍,有的可達上千倍。這表明農產品精深加工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這也表明農產品加工業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

3.農產品加工業的產品品種向安全、綠色、休閑方向發展。

從全球范圍來看,安全、綠色、休閑成為人們消費的主流和方向。隨著全球人們工作和生活的不斷變革,在眾多的消費者中出現了有錢無閑的現象,同時也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這就使休閑食品逐漸成為一種國際化的趨向。

Leatherhead Food RA最近針對全球12個主要市場所做的統計,顯示1999年的休閑產品的總產量達440萬噸,約合300億美元。美國每年每人的平均消費量達8.6公斤,其次是荷蘭和英國,分別為6.5公斤和5.7公斤,較低的是意大利和巴西,分別只有1.5公斤和1.7公斤。各國、各企業看好的休閑食品的生產,致使休閑食品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這使全球休閑市場相當集中,跨國性的企業和品牌對休閑食品市場占有絕對優勢。百事公司旗下的Fritoby就宣稱占有全球40%的市場,第二位的Procter&Gamble則降到5%的占有率,另外一些2-5%占有率的公司則包括美國的Nabisco公司、德國的Intersnack與Bahlsen公司等。

4.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高。

農產品加工企業與其他現代企業一樣,經歷著現代管理的沖擊。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尤其是那些國際性企業,管理水平普遍比較高。主要表現在:(1)企業管理主題的層次較高。管理主題是指某一時期企業管理所側重的關鍵問題。當前,發達國家企業管理的主題已經跳出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生產管理,逐漸轉向側重于企業外部的戰略管理,競爭也從低層次的價格戰轉向了高層次的戰略選擇與實施方面的較量。企業在前瞻力和判斷方面有著很大優勢。(2)企業的產品優勢。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一般規模較大,所以他們擁有品種繁多的產品系列。一方面,由于這些企業規模大,技術力量雄厚,產品的開發、生產都非常穩定,質量可靠,成本較低,他們有著較強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這些企業都擁有一些國際知名品牌,如雀巢、康師傅、達能、上好佳、百威啤酒、米勒啤酒等,在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5.有利的政策導向。

政府的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稅費政策等大大影響企業的發展。發達國家通過政府的控制性政策、協調性政策、引導性政策和扶持性政策,對其農產品加工企業和涉農企業進行相應的干預和扶持。

二、啟示與借鑒

1.以市場為導向,開發新產品和發明或引進新技術。

以市場為導向,實際上就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來組織企業內部的新產品開發和技術的改進。市場需求有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之分。對于現實需求,企業只能適應,企業內部產品開發、技術革新、加工制造、內部管理等都要以市場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核心,來組織企業內部的制

造資源和企業管理。此時,對于潛在市場需求,企業有一定的主動性,企業可以引導需求、創造需求,把潛在的需求激發出來,并引導其向有利于企業的方向發展。

2.在農產品加工行業發展大企業集團,做大規模。

從總體來看,我國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很難與國際性企業相提并論,這在農產品加工行業尤為明顯,我國有5萬多個食品加工企業,僅有133個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占0.3%。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多數以鄉鎮企業、集體企業或私營企業為主要形式。其規模非常小,有的甚至就是一些手工作坊,面對國外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挑戰,無力回應。就乳業來講,上海光明排名第一,其年銷售額15億元,利潤7000萬元,而雀巢年營業額133億歐元,1999年在中國銷售額為38億元,是光明的2倍還多。目前,中外企業對乳業市場爭奪戰已拉開序幕,國內乳制品品牌滲透率:光明是9%,其次是雀巢5.9%,三元5.2%,達能3.4%。

現在,政府部門已意識到這潛在的危機,開始把農產品加工業的規模做大作為農業調整的重大步驟,改變現有發展格局,所以企業應抓住這一兩年時間,大膽進行調整改革,以迎接國外企業更大規模的挑戰。而做大規模,可以擴大產量,降低成本;做大規模,可以增強資金和技術實力,及時開發市場需要的產品;做大規模,可以樹立品牌,打名牌戰略,以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3.要不斷進行技術改進,以實現“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為目標。

農產品的初加工方式收益有限,精深加工的效益較高。在我國農產品深加工的過程中,技術是一個瓶頸因素。目前,在農產品加工過程中,有許多核心技術我國企業只是在模仿國外企業的技術,所以我們只能跟在外企的后面,亦步亦趨地模仿,始終得不到高額壟斷利潤,只是微利。而且,經常出現知識產權的磨擦。在共同爭奪中國這片市場過程中,外企不會把核心技術輕易地轉讓給我國企業。所以,我國企業應加大技術的投入,盡快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以便從對外國企業技術上的依附獨立起來,徹底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4.政府要給予必要的支持。

由于我國的特殊性,要求政府給予必要的支持。如我國的農業發展銀行的貸款政策只限于國有糧食收儲公司,而在農產品加工轉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糧食加工轉化企業卻享受不到,必須通過國有糧食企業代收代儲,國有糧企再售給加工企業,相應增加了稅金和費用,不利于非國有糧食加工企業的發展。再如,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市場的行政性分割、封鎖等導致企業規模小、生產分散,資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也不利于形成公平的競爭和統一的大市場。

5.企業自身的機制與經營要進一步改善。

我國企業的自身的機制和管理水平普遍比較低,所以對于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競爭環境是復雜的,加上成功“入世”,面臨的是殘酷的競爭。中國企業要學習管理、技術、制度安排,以期趕上并爭取超過走在前面的發達國家的企業。而現在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多數還停留在較低層次的價格競爭上,而戰略管理一層上尤顯軟弱?,F在,我國企業職能層的戰略與事業層的戰略相對而言比較成熟,而在公司層即企業總戰略上尚顯不足。所以,今后我國企業在這方面要花大力氣來做好。

農產品發展報告范文第6篇

近幾年,我省的無公害農產品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無公害農產品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市場知名度,已成為全國知名的“高原夏菜”生產基地。

1我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1.1逐步建立認定認證制度,規范了認證程序根據農業部《無公害管理辦法》、《無公害標志管理辦法》等管理規章,我省制定了《甘肅省無公害農產品認定辦法(試行)》、《甘肅省農產品申請認證程序》等地方性規章,無公害農產品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為開展全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證。

1.2建立健全了無公害農產品監督檢測體系從2002年起,省財政連續三年共投入1500萬元,建成了3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14個市州級監督檢測中心、50個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和一批快速檢測點,一些檢測機構還將檢測任務延伸到了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初步形成了省、市、縣三級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

1.3積極開展了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截至2006年底,全省統一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149個,認定無公害農產品產地312個。

1.4積極創建了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基地貫徹執行《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農業標準化,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意見(試行)》,圍繞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積極創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全省共創建41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縣(其中4個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縣)。

2制約我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工作發展的因素

盡管我省無公害農產品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管理體制不健全,工作力量分散,影響了我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造成我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滯后、認定認證數量較少,無公害農產品出口數量小、結構單一、市場狹窄,且規模效益不明顯,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占據一定的份額。

3我省無公害農產品管理工作的發展對策

3.1加快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確保認定認證數量和規模不斷增加結合我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數量少的實際,在借鑒其他省份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繼續圍繞本地區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以及各類農產品示范基地和示范區建設,特別是要圍繞農產品標準化示范縣的創建,加快產地認定進程。以具備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為主導,積極擴大產品認證規模和范圍,不斷增加無公害農產品品種和數量。

3.2宣傳推廣、改革創新標志管理,提升標志知名度充分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頒布實施的大好時機,通過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媒體,強化對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普及宣傳,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的加標率。完善標志管理,全力打造公共品牌,進一步提高無公害農產品的知名度。

3.3擴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主體打破申請人資格條件的人為限制,將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申報的主體擴大到凡是具有監督組織能力和責任追溯能力的單位和個人,包括部分地方基層鄉鎮及其所屬的各種產銷聯合體、協會等服務農民和拓展農產品市場的服務組織,不斷擴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主體。

3.4逐步推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產品認證一體化試點,完善工作程序在遵循現有基本制度框架的前提下,按照農業部“統一規范、簡便快捷”、“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工作原則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一體化推進實施意見》,抓緊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實際、切實可行的一體化推進實施方案,對現有的業務工作、工作流程及有關規定做適當調整,減少認定認證工作環節、實施整市(州)整縣推進等,開展產地認定產品認證一體化工作試點。

3.5加大對無公害農產品的宣傳,努力培育消費市場通過專題、座談、研討、現場咨詢、公益廣告等形式進行無公害農產品的宣傳。倡導無公害食品的消費安全,引導全社會關注和支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使無公害農產品成為生產者追求的目標、消費者采購的首選,使無公害農產品標志成為安全放心的象征,家喻戶曉的品牌。

3.6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認證能力在健全工作機構的同時,分批次、分重點地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全面提高認證人員的專業素質,努力培養一批懂管理、精業務的專業認證和檢查員隊伍,為認定認證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

上一篇:我和我的小伙伴作文范文下一篇:房地產開發的分類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