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輔仁大學國際化程度范文

2023-09-29

輔仁大學國際化程度范文第1篇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既縮短了各民族之間的距離,又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聯系,同時也對人類的教育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為教育的交融提供了契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它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學自身變革不可避免的趨勢。大學如何在全球化大進程中提高國際化水平、擴大對外開放程度、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走特色發展之路,已成為大學發展的現實和挑戰。

一、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及教育國際化面臨的障礙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對于這個問題,人們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各不相同,可謂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大學教育國際化也常被稱為高等教育國際化。IAu(國際大學協會)指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把跨國和跨文化的觀點和氛圍與大學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主要功能相結合的過程,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變化過程,既有學校內部的變化,又有學校外部的變化,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還有學校自身的政策導向變化?!睆奶卣魃峡?,大學教育國際化主要體現在觀念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管理等諸多方面。觀念的國際化主要包括確立現代化的改革觀、發展觀、質量觀、價值觀、人才觀、合作觀等;教學的國際化主要包括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專業設置、課程標準及教學質量評估等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和管理的國際化,應該著力于人才知識和市場觀念的掌握、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心理狀態和溝通能力的拓展上。從外在含義上來講,強調大學的開放性,各國都要開放教育市場,既要到國外辦學,也要接納外國在本國辦學,強調資源的共享性,各國要廣泛地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做到揚長避短、互通有無。

現代意義上的中國大學是移植西方大學制度的產物,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大學的發展就是在交流和開放中對西方大學某種標準的擇取。面對新一輪的教育國際化,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討教育國際化與特色化的關系、辦學體制、評價機制、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機制、教學方法等議題。我們在借鑒西方大學國際化經驗的同時,更應該結合自身特點,總結我國大學國際化的不足,挖掘國際化潛力和優勢,制定教育國際化策略。但是,在推進教育國際化的同時我們也面臨層層障礙,這其中既有組織層面的也有來自個人層面的因素。例如,國家和學校沒有獨立的針對國際化的發展目標、政策和策略支持,缺乏國際合作的溝通機制和共享國際資源的平臺,教師和學生缺乏參與國際化所必需的興趣和熱情等。那么,結合現代中國教育發展體制,我們究竟該如何在經濟全球化的熱潮中推進教育國際化,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

二、教育國際化要考慮的兩個問題

教育國際化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學生國際化。培養通曉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并能把握國際大勢的各行各業的領導人才,是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未來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時代使命。學生國際化就是指國際大學間的學生流動,包括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本國學生前往他國就讀。其中有長期留學和短期留學,前者一般是為了取得學位或因課題研究,后者則多屬于校際交換或短期研修,主要在于獲得文化經驗和語言能力。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事業,不僅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共同戰略,也愈來愈成為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

其次應該考慮的是教師國際化,也就是引進強大的師資力量。教師作為整個教育系統中另一重要因素,教育的國際流動也成為大學教育國際化的一條捷徑。具有國際知識和經驗的教師可以直接推動教學、科研的國際化發展。教師可以到外國進行一些前沿的高深研究,從事某項特定的研究項目或鉆研某種專門的學科,可以有助于充實教師的經歷,提高其技能,進而提高教學內容和教學質量。大學要有計劃地選派優秀教師到國外攻讀學位、進修、訪問或交流,汲取前沿的學科專業知識,感受新的技術,學習使用較先進的儀器設備,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以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化素養。

最后是課程體系國際化。要做到課程國際化,首先是構建國際化課程體系。為提高學生國際適應能力,大學應將課程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進行整體設計,構建體現國際教育的公共選修課課程體系,如開設世界哲學、藝術、文化等課程,讓學生了解世界文化。開發與建設并重,在現有課程中加入國際元素,如國際教育、國別研究、國際網絡課程等。開設專門的國際教育課程,開展普遍關注的國際重大課題研究等。只有在國際化課程觀念指導下開展課程建設,才能緊跟時代和世界的步伐,大學課程國際化才能順利進行。然后就是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課程實施應與國際通行課程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接軌,充分發揮多媒體、網絡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

在任何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往往會變成加快這一發展的催化劑。高等教育只有走向國際化,才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優質資源,更新理念,拓展視野,提高社會和人們相互依賴的意識。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

輔仁大學國際化程度范文第2篇

目前國內頂尖大學在學術、科研、教學等各方面全方位地緊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氛圍仍不夠,許多人安于現狀,僅滿足于在國內獲獎或在國內刊物上發表論文。此外,同行之間的純學術交流和批評不多,缺乏在爭議中不斷精進的文化環境。

缺少全球化視野

我國大學在跟蹤世界尖端科學技術和最新思想潮流,借鑒發達國家優秀教學制度和經驗,吸納擁有國際學術背景人才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

缺少寬松環境與平和心態

近年來,針對學校被管得過死,學術、科研、教學等方面缺乏寬松環境和自主政策的現狀,眾多中國大學不斷呼吁加快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

制約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最主要因素是辦學體制問題。加快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對于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政府主管部門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處理好與大學間的關系,將辦學自主權真正放到大學手中,為學校營造出寬松的發展環境。此外,校長們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長期的過程,全社會對于大學發展應抱有平和的心態,少一些急功近利。

輔仁大學國際化程度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校;國際貿易專業;素質培養;問題;對策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區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外貿易活動日益頻繁,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多。廣大高職院校順應新的形勢,從人才培養理念和路徑上強化對國際貿易人才的專業素質教育,然而由于辦學經驗缺乏等主客觀原因,在教學思路、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還存在問題,影響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因此,著眼高職教育辦學特色,針對國際貿易專業素質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目前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素質培養中的突出問題

(1)重技能教育輕素質教育。受到固有教育體制以及市場就業環境的影響,當前的高職院校國貿專業大多存在著過于重視技能教育,而忽視素質教育的問題。學校以及專業科室片面地認為只要保證了大學生的職業技能,滿足了一定的就業率就實現了教學的目的。這一觀點較為短淺,缺乏針對大學生就業以及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長遠規劃,沒有充分體現學校應有的社會價值。

(2)缺乏師資和教學資源。對于高職院校國貿專業而言,在素質培養方面,相關師資以及教學資源的缺乏是導致素質培養落后的另一根本原因。素質培養在大中專院校的設置起步較早,但是一直以來都是圍繞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展開,沒有針對性和時代性。故而,從事素質培養的教師多是思想政治教師,在其他方面的素質培養,如職業品質、網絡素養等方面缺乏專業性強、視野開闊的教師資源。另外,在教學資源方面也缺乏,如教材、教具等。

(3)現有的素質培養方式較為枯燥。在當前的高職院校素質培養中,還存在著培養方式枯燥,以理論教學為主的問題。在一些課程上,存在著教師在課堂上長篇大論、照本宣科的現象,課堂氛圍非??菰?,很難引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導致大學生產生厭煩、排斥的心理。大學生的這種學習態度自然對其自身的素質培養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解決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素質培養問題的對策探討

(1)實現素質教育與技能教育有機結合,培養德才兼備的大學生。當前,由于網絡等多種新媒體的應用,各類信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中。面對這樣繁雜的社會環境,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因其自身的社會經驗不足,價值觀尚不成熟,極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因此,學校要將素質教育與技能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有限的課時中,教師在進行技能授課的同時,引入富有時代感的素質教育。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基于基礎課程的同時,借鑒大量的案例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日常教學中,應注重以就業為導向,加強市場需要的職業能力培養,增強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將理論課和實踐課結合起來。教師可以在實訓場所開展教學活動,邊講,邊學,邊做,使大學生在理論學習中為實踐活動打牢根基,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理解的效果,從而使大學生不僅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知識,還具備實踐操作技能、人際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社會適應性,為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素養奠定堅實基礎。

(2)學校應加大對國貿專業素質教育的投入力度。為了夯實高職院校國貿專業大學生素質的培養工作,必須充實與素質培養相關的教師隊伍以及教育資源。這就需要各個高職院校加大對國貿專業素質教育的投入力度。首先,在教師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培養現職教師在素質培養方面的教學能力,可以通過培訓、再教育等途徑對教師的素質教育水平進行提高,教學范圍進行拓寬。另一方面,要引入現代化的招聘制度,不要把招聘范圍僅僅局限在教育院校,要向社會公開招錄或外聘知名企業的相關管理以及運營人員來兼職,借助其先進的專業技能以及較高的個人素養來帶動其他教師,共同做好大學生的素質培養工作。其次,學校要聯合社會教育機構,完善國貿專業的素質教育資源。包括網絡素養、心理素質、職業品質等相關的教材、教具等。

(3)結合時代的發展,豐富素質培養方式。為了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程教學潛移默化地影響大學生良好素質的養成,教師必須結合時代的發展,對素質培養方式進行創新。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要拋棄以往純粹理論教學的方式,適當將當代的人物以及案例融入相關的理論教學中。其次,要摒棄單一口授或者板書的授課方式,借助當前的多媒體技術,如幻燈片、微信、博客等途徑,將素質培養的相關知識通過課上以及課下等方式有效地、形象化地傳輸給大學生。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高職院校國貿專業素質培養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忽視素質教育、教育資源少以及培養方式單一等方面。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針對這些問題找到切實有效的解決對策,才能更好地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培養高素質、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隋俊,袁麗虹.探究普通高校應用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繼續教育研究,2013(07).

[2]李小娟.高職大學生素質能力評價研究[J].教育研究,2013(05).

輔仁大學國際化程度范文第4篇

粗心的教訓,我和爸爸媽媽去步行街去玩。到了那兒,我跟著爸爸媽媽去買衣服、游玩。不知不覺中,已經快要八點了,爸爸買了兩套衣服。之后,我們又去了超市,到了下面,媽媽叫我去把那兩套衣服放到儲物箱去,我便飛一般的沖過去把兩套衣服塞了進去,便和爸爸媽媽逛超市去了??墒?,正當我們買好東西開開心心的要滿載而歸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送了……

我到儲物箱前,用取物條碼將箱子打開,可箱子一打開,我才大吃一驚——箱子里的那兩套衣服沒了!我心急如焚,急的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情急之下,我只好去叫保安叔叔來幫忙,保安叔叔來了之后,向我調查了情況之后,又向另一個工作人員調查了監控錄像,忙活了好一會兒之后,才調查到了我剛才放衣服時的監控。 原來,當時的人太多,人們都一擁而上。我們的票都爭先恐后的拿,我們都拿錯了票,我原來以為我的箱子是8柜2號,可是放的箱子確是10號柜27號,但是我存條紙的箱子是2號,而我敲的箱子是一個空箱子才使我們白忙活了一場……這下我才明白這是我的粗心給大家帶來了這么大的麻煩!這時的我才意識到了粗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多么大的危害和不便。 唉!粗心真是個壞毛病!

輔仁大學國際化程度范文第5篇

夢 ,想激揚青 春

---第 62 屆國際大學生 節高分子科學與

工程學院 電華子西信藥息學學院院 輕華紡西與公食共品衛學生院學 院 四川大學DV協會

目錄

活動背景„„„„„„„„„„„„„„„„„„„„3 活動目的„„„„„„„„„„„„„„„„„„„„3 活動特色„„„„„„„„„„„„„„„„„„„„3 前期準備工作„„„„„„„„„„„„„„„„„„4 宣傳流程„„„„„„„„„„„„„„„„„„„4 申請及其他相關工作„„„„„„„„„„„„„„4 活動流程„„„„„„„„„„„„„„„„„„„„5 舉辦單位„„„„„„„„„„„„„„„„„„„„7 活動對象„„„„„„„„„„„„„„„„„„„„7 費用預算„„„„„„„„„„„„„„„„„„„„7

一、活動背景

1939年11月17日,德國法西斯匪徒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屠殺了布拉格大學9名學生和2 名教授,同時其他名校的男女學生也遭到了機槍的掃射、毆打和監禁。1946年,為了在大學生中倡導追求和平、民主和自由,也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大學生運動,世界各國學生代表將每年11月17日定為國際大學生節,用來激勵全世界大學生共同建設一個和平、民主、進步的社會而努力。

2007年11月17日是第62個國際大學生節。在這秋末冬初的日子里,第62個國際大學生節將翩然而至,它和國際節日主旨是一脈相承,同是倡導“和平、民主、自由和進步”。 孔子曾說過,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因為傳統上,中國大學的主流教育模式是一種精英主義的,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知識的精英和社會進步的推動器。大學生是青年文化的重要載體,價值觀又是文化的核心,當代大學生價值觀,在中國社會中所引起的震動力可說是前所未有的。其價值觀不是一種獨立的現象,而且關乎到國家、民族、學校教育、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發展。國際大學生節的意義早已經超越了初衷--大學生,是充滿著朝氣與創造力的群體,是愛心與拼搏精神同時具有的高素質群體。“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是我們當代大學生今天應有的境界,也是我們追求的一個夢想。“只要脊梁不彎,沒有扛不起的山”。而大學生正是“鐵肩擔道義”的“鐵肩”和“脊梁”。這道壓不彎的脊梁,不僅是大學生個人的家庭的,也不僅是社會國家的,更是時代和民族的。

二、活動目的

當代大學生要適應新的形勢,在對本體的文化和身份認同的同時,吸納西方先進觀念和技術,放眼世界,中西合璧,博采眾長。在國際視野下,大學生價值觀念應吸納新時代的元素,如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益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等。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對新領域、新情況及其相應的價值標準要能有效地遵從、內化和創新,完成現代文化的傳承。

三、活動特色 大學生現在做為社會的新生力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除了國際大學生節外,更有大學生電影節、大學生音樂節、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戲劇節等等,此次活動切合“托起夢想,激揚青春”的主題,通過藝術作品、才藝、支部風采各個方面展示闡釋當代大學生的風采,激勵大學生提高自我,展示自我,擔起為社會做貢獻的責任。而且此次活動形式新穎有創意,首次通過大學生的視角開展,這對于在校的大學生來說,無疑是十分貼切和自然的,活動涉及多方面內容,如藝術、電影、音樂、校園,涵蓋了能詮釋當代大學生的基本因素,能夠吸引相當大的一部分同學參與。

四、前期準備工作

宣傳流程

1、11月13日將橫幅懸掛于青春廣場

橫幅內容:“托起夢想,激揚青春——第62屆國際大學生節系列活動”五學院聯辦

2、海報宣傳

11月12日 制作好此次系列活動流程噴繪(一張,噴繪介紹此次活

動的大體流程,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地點等,注明五學院及一個協會聯辦)

11月13日 制作好各宿舍圍合處小海報

海報21張(各學院分配) 11月14日 擺出噴繪(青春廣場)

做好簽名活動及書簽托夢想活動宣傳海報(共兩張) 11月15日 各圍合處小海報張貼

作好支部風采活動小海報

11月16日 擺出簽名活動及書簽托夢想活動宣傳展板兩個 11月17日 支部風采及學生風采系列圖片展系列展板展出

支部風采系列采用用繩連接的形式,不用展板,學生風

采圖片展用展板五張

11月17日 優秀支部圖片票選結果公布(17日展出) 展板一張:學院支部名稱,獎項等

11月17日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相關內容介紹(包括電影、導

演、演員介紹)(1張,17日展出)

3、電子展板宣傳

15日于一餐和二餐電子展板處宣傳此次活動

4、聯系校、院新聞中心跟蹤報道

申請及其他相關工作

1、 青春廣場的申請

2、 展板的申請

3、 多媒體教室的申請(多媒體報告廳)

4、 青春廣場懸掛橫幅的申請

5、 音響的租借

6、 書簽的設計與制作

7、 播放歌曲的選擇及與主題相近的有關文章

8、 學院各支部的通知及各支部特色作品收集(可以是拼圖、照片、支部所獲獎勵等展示支部風采的作品)和學生風采圖片收集

9、 獎品準備

10、

11、

準備一張展板進行投票張貼

桌子的申請及長橋處桌子擺放的申請

五、活動流程

11月13日 將橫幅掛于青春廣場上

11月14日

將此系列活動主要流程噴繪擺放于青春廣場上 11月15日

取下橫幅并將活動要用的展板借好放于青春廣場上 11月16日

青春廣場大型簽名與贈書簽活動

書簽托夢想活動

1、8:00-9:00 活動現場布置 1)出宣傳海報 2)放好橫幅

3)活動現場的桌子擺放 4)掛出各學院的院旗 5)音響的擺放及調試

6)活動需桌子7張,其中長橋扣2張,青春廣場7張,海報2張,筆10支

2、9:00-12:30 簽名活動和書簽托夢想活動開始,播放相關主題歌曲或讀事先準備好的相關文章,書簽托夢想活動豐兩部分在長橋舉行1)同學在書簽背面寫下自己的夢想或留言,然后掛于長橋上(書簽300枚)

2)贈同學書簽,作為此次大學生活動紀念(書簽200枚)

注:簽名活動由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

書簽托夢想活動由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承辦

11月17日 國際大學生節之校園風采圖片展(包括學院各支部風

采,學生風采)

國際大學生節之校園DV展示(DV協會提供) 國際大學生節之電影展播(與青春有關主題電影)

1、8:00-8:30 現場布置

1)出海報 2)掛出院旗 3)擺出作品

4)擺放好桌子及投票箱(展板兩頭各一個)(海報6張,桌子2張,投票箱2個,筆10支,便簽本3本)

2、8:30-12:30 1)評選優秀支部,現場為學院各支部投票

投票方式:每位同學限投一張票,寫完后將選票投于

票箱中,活動現場安排相關人員監督,以保證此次投票活動的公正性

2)學生風采圖片展示

收集國內國外當代大學生風采圖片,分類加以展示,

如運動類,才藝類,創新類,愛心類等等

3、16:00-17:00 收集投票進行統計,評出優秀支部作品,設置獎項: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優秀獎項十五名,并以展板形式在青春廣場上公布投票結果,活動后由各學院獎獎品分發到各支部

4、18:00-19:00 活動現場布置

1)多媒體設施檢查,保證無間斷放映 2)將準備好的拷件拷入電腦內

3)教室布置(黑板上注明此次活動的主題,桌子兩頭

貼上氣球等裝飾物)

4)活動開始前播放歌曲

5、19:00——19:05 主持人介紹活動開始

6、19:05-19:30 校園DV播放,DV協會提供短片,播放期間DV協會會長作相 關介紹,讓同學們了解更多與DV有關的知識

7、19:30-19:35 主持人介紹電影及電影后的互動環節流程

8、19:30-21:30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播映,放映結束后,可通過有獎問

答的方式就電影中的一些小情節與同學們互動,問題盡量吻合此次活動主題,通過交流結束此次系列活動

獎品:精美便簽本及一些糖果類

注:支部風采展示系列由電子信息學院承辦

學生風采展示由輕紡與食品學院承辦

電影播映活動由華西藥學院承辦

六、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 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學生會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團委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團委學生會

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學生會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團委學生會 四川大學DV協會

七、活動對象

江安校區2萬川大學子

八、費用預算

1. 橫幅制作 150元/條*1條 =150元 2. 噴繪 50元/張*1張=50元 3. 書簽 0.3元/張*500枚=150元 4. 圖片展照片(學校類): 0.8元/張*50張=40元 5. 優秀支部獎狀 0.5元/張*24張=12元 6. 簽字筆 1元/支*10支=10元 7. 便簽本 2元/本*3本=6元 8. 優秀支部獎品 117元

9. 電影環節獎品 1.5元/本*8本=12元 10. 租音響 50元/天*1天=50元 11. 氣球等裝飾品 3元/份*1份=3元

總計 600 元

注:次系列活動為五學院聯辦,經費每學院平分為120元。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團委學生會組織部

電子信息學院團委

華西藥學院學生會

輕紡與食品學院團委學生會 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團委學生會

四川大學DV協會

輔仁大學國際化程度范文第6篇

后起之秀

若是討論國際新聞傳播的定義,恐怕是索然無味、令讀者生厭的,且沒有多少實際價值。但談一談國際新聞專業形成的原因,對大家了解該專業則有建設性意義。

國際新聞作為研究生可以報考的獨立學科始自2009年。當年,中宣部、教育部依托國內六大主流媒體機構(新華社、人民日報社、中國日報社、中新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及中央電視臺)在五大高校,即清華[微博]大學[微博]、中國人民大學[微博]、中國傳媒大學[微博]、北京外國語大學[微博]、復旦大學[微博],試點培養國際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F在僅有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人民大學3所高校仍留在中宣部的該項目內。

成立該學科的初衷,用官方的話說,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國際新聞傳播專門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強國際新聞傳播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國際新聞傳播能力提升,不斷提高我國國際新聞傳播的水平和質量”。一言以蔽之,是為提升國家軟實力、加強國際傳播、改善國家形象。

國際新聞傳播專業肩負的家國使命為其投上了一抹璀璨而悲壯的色彩,容易令人聯想起清末那一批又一批帶著沉淀使命而遠赴異域的年輕人。二者雖聯系不大,背景也各異,但使命感卻有幾分相似。

至于學習內容,筆者以清華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為例進行介紹。

較之于其他方向(新聞學、新媒體研究、影視傳播研究、媒介經營管理方向等),國際新聞專業的學分要求更高,作業也相應的更多。開學不久,大家什么都還沒來得及學會的時候,卻學會了熬夜。每天都生活在各科老師deadline的陰影下,一邊熬夜一遍“咒罵”著不近人情的中外老師們。

按照慣例,研究生們會在第一學年“掙足”所有學分,以留出足夠的時間實踐。學分要求就好比舊社會時地主向農民收租子般,可以多,但絕不可以少。如筆者研一第一學期“掙”了19個學分,課程為“新聞寫作與多媒體報道”“財經新聞寫作與編輯”“公司策略個案報道”“中國對外傳播”“初級英語新聞采寫”“初級英語采寫工作坊”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其中還包括一門免修的公共英語課。不同院校的英語課免修的要求不同,不過不外乎TOEFL考試、IELTS考試、GRE等考試的成績達到一定分數,通過國家英語專業八級考試,或本科學習階段為英語專業等。

在上述課程中,部分是新聞與傳播學院“全球財經新聞碩士項目”(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的課程,那是一個專招收留學[微博]生的項目。一開始,我選擇這些課程,目的較為功利——獲得美國記者協會頒發的“財經新聞記者證”。后來,授課老師有來自New York Times的經驗十足的記者,也有來自Bloomberg駐北京的負責人,令筆者收獲良多。

其他的主題課程為:“財經新聞數據挖掘與分析”“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媒介社會學”“公共關系研究”“英語特稿寫作”“國際新聞采寫與報道”“漢英新聞編譯”“自然辯證法”。另外,還有一門課程是即國情研究,這門課是中宣部贈送給項目內3所高校的為數不多的“福利”之一。當然,既然是贈送給3所高校的,那么,出于節省人力、物

力的考量,3所學校的學生一起上課也就順理成章了。上課地點則是在3所學校輪轉,每逢在清華上課,傳媒大學的學生都要幾乎穿越整個北京城。

國際新聞專業作為后起之秀,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其涉及專業至少包括英語、新聞學及傳播學。報考國際新聞確實要求考生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但是僅有英語基礎則是萬萬不夠的。

國際新聞報道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要求報道者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寬領域的涉獵,比如報道美國的金融事件,就要求了解一些經濟學、金融學方面的知識„„是故,僅僅具備良好的英語基礎或者說新聞基礎都是不夠的。

國際新聞工作者是采、寫、編、評、播都能應對自如的人,缺一不可。想要報考國際新聞專業的同學,除了看書之外,務必花時間練練筆。關鍵時候,好的文筆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一篇新聞寫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該新聞會不會有人看,而無人問津的的新聞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以上,是筆者以清華國際新聞為例,其他高校的課程設置或有差別。課程設置或許沒有太多的孰優孰劣,修行的關鍵在于具體的個人。

就業去魅

一提到國際新聞專業就業,局外人或許會想當然地覺得該專業“高端”“大氣”“上檔次”,仿佛任何東西一旦跟國際沾邊,就顯得洋氣十足、光鮮亮麗。所以,諸如“國際化”“與國際接軌”之類的口號就充斥了街頭巷尾。在這部分,筆者將負責類似于“微博辟謠”的工作,重點梳理一些大家可能對國際新聞專業產生的“誤區”,也為國際新聞“去魅”。

1.工作后可以駐外,去歐美國家。

這個誤解恐怕是拔高國際新聞、給人以假象的罪魁禍首了。不知有多少學生當初在報考國際新聞時都是沖著能出國而去的。但事實上,就算讀了國際新聞專業,也不一定能駐外;就算能駐外,也不一定是富裕發達的歐美國家。

以A君為例,他是清華大學2011年畢業的國際新聞方向的學生,畢業后去了是新華社。他很想駐外,一是飽覽異域的風土人情、大開眼界,二是想駐外工作多年后,帶著豐富的駐外經驗,再向外交部進軍。去新華社不久,他確實被派出了,但去的不是海外,而是新華社湖北分社。領導認為,只有先熟悉國內,日后駐外時才能更好地為國內用戶服務,加之當時湖北分社缺人,于是他成了不二選擇。至于他的駐外夢,恐怕還得再擱置數年了。

就算能如愿駐外,駐地也未必是歐美國家。越是沖突戰亂的國家,越是能博得世人眼球,也越是能滿足人們內心深處對非常規事物的向往。所以,對于初出“茅廬”的業界新手來說,駐地很可能是歐美(或發達國家)之外的第三世界國家,甚至是受到戰爭、內亂困擾、肆掠的國家。如果記者在這樣的國家歷經血與火的洗禮,日后無論是身處事故現場還是災害最前線,大約都能做到游刃有余、處變不驚。這是對身體素質的考驗,更是對一個人內心的磨練。這大概也是媒體領導們的意圖。

2.讀了國際新聞專業,就能夠進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國家級媒體工作。

就像從北京大學[微博]政府管理學院的畢業生不一定都是去管理政府一樣,國際新聞專業的學生也不一定都去媒體。據學院相關統計,國際新聞方向的畢業生相當一部分人去了相關媒體工作,主要是以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新社、中國日報社為主的“央媒”;其他畢業生則分散在各個領域,如政府部門、央企、外企、銀行等;甚至有的最終加入了“國家安全局”,從此便改姓換名,獻身于祖國安全事業了。

進媒體不易,進國家級媒體更難。進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都要歷經層層選拔,而且國際新聞專業的學生還要面臨其他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因為有些崗位需要有多種專業背景的復合型人才。比如,關于英美文化的版面,學英美文化的語言學方面的畢業生要比國際新聞專業的學生更有優勢,如果這類學生還有媒體方面的工作經驗,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3.從事國際新聞報道,就可以出現在電視畫面上。

確實,在諸如《新聞聯播》等節目中,有記者上鏡的機會。但是,覺得只要當上國際新聞記者便能走進電視畫面的想法就部分失當了。

首先,相當大一部分的國際新聞工作者并不為電視臺工作,畢竟,電視臺只是諸多媒介形式中的一種。為通訊社和報紙工作的國際新聞報道者的工作主要是采寫駐地的新聞,然后再發給國內。電視臺在日常新聞報道中也會或多或少地采用通訊社的消息。

其次,就算為電視臺工作,也并非每位國際新聞報道者都可以出現在電視。通常電視臺,尤其是國家級電視臺對于出鏡記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僅有扎實的業務素質還不夠,良好的形象及流暢的語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同時達到這些高要求,需要一定的積累和歷練,非一般剛走出校門的新手所能勝任。

4.從事國際新聞報道者賺得多。

不能說這一判斷完全錯誤。知名如水均益者,獲得豐厚的待遇不足為奇。但是,對于剛從事國際新聞報道的人來說,高起薪并不是普遍。無論是在國內“央媒”還是駐外,新聞行業的待遇水平不低,但也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么高。以新華社為例,其國內記者一開始的稅后工資約為6000多元。若是駐外記者,工資可能比國內稍高,具體收入則以派駐國家為準。駐外的一大好處是,用于住行的合理支出是可以報銷的,也就是說,每月所發的大部分收入都可以存儲起來??梢?,國際新聞工作者的年收入一般能達到小康水平。但行業內有句玩笑話的共識:廣大女同胞更適合從事這一行業。因為一般而言,該工作壓力不大,比較穩定,又相對體面,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也多是國內外有頭有臉的人物,也時常飽覽異域風光,品味他國情調,因此對于許多女生來說,這是一份理想的工作。當然,還有一些非常有新聞理想和新聞抱負的同學,他們更看重的是從事新聞事業所帶來的成就感,而非物質的回報。

需要提醒的是,國際新聞報道是高風險工作之一。這種風險在戰亂地區體現得最尤為真切。這些地區包括巴基斯坦、中東及非洲的一些國家。近些年來,因沖突或戰亂而殉職的記者數量有逐年遞增之勢。套用股市一句話:國際新聞有風險,加入需謹慎。

院校推薦

清華大學

作為國內最高學府之一的清華大學一直以強勢的工科專業著稱,近年,清華為了把自己打造成一所多學科齊頭并進的綜合性大學,便加強了文科建設,新聞與傳播學院便應運而生。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設立的編輯學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傳播系。在此基礎上,清華大學整合校內外和國內外多方資源,組建了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于2009年開設國際新聞項目,目前已有兩批學生畢業,60%以上畢業生去往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工作。

清華國際新聞目標為: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職業榮譽感以及務實創新精神,知曉中國歷史文化和洞察中國國情,了解世界局勢和動向,通曉并實踐新聞傳播理論、新聞傳播倫理及有關政策法規,熟練掌握中文、英語新聞傳播技能,可在主流媒體從事新聞傳播以及在其他領域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兼顧培養少量具有學術潛力和研究志趣、能夠進一步深造的研究型人才。

清華國際新聞憑借清華大學濃郁的學習氛圍及陣容、實力強大的師資,有志報考國際新聞者,不妨一試。中國人民大學

有志于報考新聞類專業的同學都應該都聽說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其實力位居國內相關學院前列。中國人民大學也是教育部首批“國際新聞傳播碩士”項目試點高校之一。

人大國際新聞傳播碩士設計的培養方案為:一方面幫助學生建構從事國際傳播所需具備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突出運用精講多練、案例分析、實地采訪調研、模擬演練等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應用能力。

教師隊伍除了新聞學院的師資外,另外大量特聘具有豐富一線經驗的媒體人士及相關領域人士承擔課程或開設講座。

同清華一樣,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人民日報社、中國日報社、新華社、中國國際新聞社這6家新聞機構也參與到人大國際新聞傳播碩士項目的聯合培養,在兼職碩士導師、兼職課程教師、實習基地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與保障。國際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將全部在六家媒體的國內機構或駐外機構實習,并獲得6家媒體優先錄用機會。中國傳媒大學

在中國,傳媒特色最突出的大學要數中國傳媒大學。用我們老師的話說,人家是集全校之力來研究媒體。

自2009年起,中國傳媒大學從已入學的碩士研究生中選拔優秀學生,組成國際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班。2011年,中國傳媒大學從報考該校相關碩士研究生各專業的考生中選拔部分學生進入國際新聞傳播碩士研究生班學習。需要提醒的是,中國傳媒大學對入讀“國際新聞班”的同學有更多的要求,如下:

生源條件:

(1)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我校文學(不含藝術學)各專業(專業學位除外)且進入復試的考生;

(2)本科畢業院校為“211”、“985”大學;

(3)本科專業背景為外語者優先考慮;

(4)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或中共預備黨員者優先考慮。

外語水平達到以下任何一項條件:

(1)CET6國家英語六級考試優秀或520分以上(含)(5年內有效);

(2)TOEFL成績達到610(總分677)、255(總分300)、 103(總分120)(2年內有效,以入學年份計算,下同);

(3)IELTS成績學術類6.5分以上(2年內有效);

(4)GRE成績2000(總分2400)、1300(總分1600)以上(5年內有效);

(5)GMAT[微博]成績700分以上(5年內有效);

(6)本科階段為英語專業者,通過英語專業八級考試;

(7)本科階段為其它語種專業者,通過相應語種的專業八級考試(日語國際一級);

(8)在國外或境外大學或高等教育機構攻讀正規課程所獲本科以上(含)學位(須經中國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綜合素質:

具備良好的溝通意愿與溝通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

北外和復旦均為2009年中宣部、教育部“國際新聞傳播碩士”項目的試點學校。因種種原因,現在二校均不在該項目之內。但國際新聞傳播專業尚在。北外依托其強大的外語實力,其國際新聞培養也帶有相應的特色。而復旦大學則憑借其雄厚的師資隊伍及其在新聞界的聲譽,國際新聞專業也辦得有聲有色。

上一篇:房地產培訓計劃方案范文下一篇:國產電視劇發展現狀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