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錢學森人體科學范文

2023-09-28

錢學森人體科學范文第1篇

摘  要  近年來,運動人體科學逐漸受到體育教育界的重視,其在高校體育實踐中也越來越多地被使用,這有助于提升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體育素質。本文分析了高校體育教育過程中運用運動人體科學知識與實踐的必要性,以及總結了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運動人體科學的具體使用狀況,以期進一步完善高校體育教學效果。

關鍵詞  高校  體育實踐  運動  人體科學

當前,高校體育實踐教學漸漸被人們關注,將運動人體科學使用在高校體育實踐教學過程中,結合運動人體科學內容實施高校體育實踐教學工作,可顯著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明顯改善學生整體運動實踐能力,促使學生綜合發展。

一、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運用運動人體科學的必要之處

(一)切實符合教育改革需求

高校是培養體育運動人才的場所之一,當今針對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逐漸提升,采取運動人體科學開展高校體育教學可充分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能夠增加學生對運動人體科學有關知識方面掌握程度,培養高素質體育運動人才[1]。

(二)充分符合社會發展需求

運動人體科學在國外高校體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其可運用在高校短跑、籃球等體育教學實踐中,獲得了良好的體育實踐教學效果。不過,我國引入運動人體科學的時間相對比較短,需在國內高校體育實踐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運動人體科學,進而促使學生體育運動技能得以改善,切實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這有助于增強學生整體素養[2]。

(三)明顯增強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

在實行高校體育實踐教學時充分結合運動人體科學有助于學生掌握人體基本構造,促使學生掌握正確進行體育運動的方法,且依據運動人體科學幫助學生避免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發生運動損傷,進而促進學生體育運動能力提高。

二、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運動人體科學的詳細使用情況

(一)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運用運動生物力學

運動生物力學屬于運動人體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依據運動生物力學可分析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人體的運動規律等情況,能夠了解學生體育運動動作,掌握學生體育運動規律,規避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身體受損,增加學生身體肌肉、神經系統、骨骼等對體育運動的具體適應程度等[3]。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采取運動生物力學協助教學,可提升學生對高校體育的正確認知,并增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具體情況的了解,有助于挖掘學生存在的運動潛力等。

比如,在對學生開展100m跑步訓練時,高校體育教師可測定學生具體步幅長度值及步數頻率值,然后對100m實施分段具體測定(如每段設定為10m),詳細記載學生每10m跑步共消耗時長及步長均值,得到整體跑步速率及步頻均值后,再依據運動生物力學獲得學生參加100m跑步體育運動訓練的效果。在100m跑步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采取運動生物力學知識,可較為準確地統計學生在體育運動時關節運動具體范圍情況及著地時長狀況,有助于體育教師正確指導學生提升自己100m跑步的速率。所以,體育教師對學生實行100m跑步體育運動訓練時結合運動生物力學方法,精準計算學生機體重心投影具體距離以及實際落腳點對應距離,經過提升學生步頻情況,降低學生著地時長,進而提升學生步幅具體長度值。而且,體育教師應嚴格依據運動生物力學知識規避學生跑步時踢到小腿的情況,促使學生在跑步時盡量保持腳扒地的動作,進而改善高校體育實踐教學效果。

學生100m跑步訓練圖如圖1。

(二)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使用運動處方

運動處方是依據運動人體科學知識提供的體育運動方法,避免僅注重體育運動所具備的強身健體效果,還應重視探索科學體育運動的方法,規避學生在接受體育運動鍛煉時出現運動拉傷現象,防止影響學生的體育運動訓練效果的情況出現。體育教師對學生開展運動訓練時,需注重分析人體規律,選用科學體育運動方法,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處方,進而順利完成高校體育教學任務[4]。依據運動處方開展教學可確保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增強,由此可見運動處方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和針對性,這可以大大提升學生體育鍛煉的質量。

例如,體育教師在針對學生采取運動處方實施教學時,可結合學生的個人情況提供差異性教學。針對性格相對內向的學生,體育教師可安排其更多參加排球、足球、籃球等團隊運動,以使這類學生增加與人交流的機會。對過于猶豫、缺乏果斷性的學生來說,可更多安排他們參加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小球項目。

學生打乒乓球圖如圖2。

(三)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應用運動生理學

運動生理學也是運動人體科學的一個關鍵構成部分,依據運動生理學知識可了解學生在接受體育運動鍛煉之后機體的疲勞情況,明確學生體育運動能力改變的狀況,掌握學生身體恢復情況等。所以,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運用運動生理學方法,能夠幫助體育教師掌握學生身體素質狀況,通過合理且科學開展體育運動鍛煉,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并且避免學生在接受體育運動鍛煉的時候身體受損等。

比如,依據運動生理學知識開展高校體育實踐教學時,可保證學生適度接受體育運動鍛煉,可分析學生接受體育運動鍛煉相關運動負荷,可檢測學生心率值、血液乳酸值等,進而明確學生身體對于體育運動鍛煉的承受程度。一般情況下,學生參與較為激烈的籃球運動時,每分鐘心率值可提升至200次,每分鐘呼吸頻率大概55次,每分鐘心率均值大概180次。學生接受體育運動鍛煉時具體指標值應低于以上指標數據,以此充分保證學生體育運動鍛煉的安全性。為提升學生機體有氧運動方面的能力,需要學生經常接受較長時間的體育運動鍛煉,維持學生每分鐘心率值處于160次左右;在提升學生機體無氧運動能力時,控制運動相距時間較短,每一次體育運動鍛煉間隙休息時間也維持較短,大概處于2.5秒即可。當學生完成體育運動鍛煉并休息之后,每分鐘心率值仍處在130次,則可繼續接受之后的體育運動鍛煉。若學生體育運動鍛煉的效果不佳,體育教師可適當調節體育運動鍛煉計劃,充分保證學生體育運動鍛煉的最優質量。而且,在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時,需依據學生身體生長發育方面的特征和體內新陳代謝的生理特點,合理選取對應的體育運動項目。此外,體育教師應結合使用多種體育運動鍛煉方式對學生實施教學,且對體育運動鍛煉情況持續改進和評估,以維持學生對體育運動鍛煉的熱情,促進學生積極接受體育運動鍛煉。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運用運動人體科學是具備一定必要之處的,其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提升高校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通過分析在高校體育實踐過程中運動人體科學的具體使用情況發現,可將運動生物力學、運動處方、運動生理學運用在高校體育實踐中,采取運動人體科學增加學生體育鍛煉激情,也有利于學生知曉人體生理構造,進而選用科學體育鍛煉方式,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切實提高高校體育教學實踐的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楠.APP計步軟件對高校大學生體育運動的監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2):66-67.

[2]何寧.新形勢下高校陽光體育運動對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1):102-103.

[3]肖紅艷,劉暢.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實踐思考[J].赤子,2019(12):67.

[4]劉佳.健康體育運動理念對高校體育教育課程改革的價值探討[J].卷宗,2020,10(17):240.

隋冬潤  南京師范大學

錢學森人體科學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針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對體育教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方向的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新課改要求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核辦法進行大膽的改革與創新,使之適應體育教育專業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

關鍵詞:體育教育;運動人體科學;教學改革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方向作為體育教育專業中非常重要的一大類課程,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其內容涵蓋了與醫學有關的所有問題諸如醫務監督、運動創傷、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營養學等方面的應用理論和實踐知識。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方向的課程有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受到日常經驗和中國傳統醫藥學的影響,現在的學生對這個新的學科非常感興趣,積極性很高,但是面對新的學科體系,都是新的知識體系,無法從傳統的學科中找到可以借鑒的地方,同時之前老師課堂上教授書本知識非常單調,“填鴨式”教學方式在新的學科面前無法表現出來,不利于新學科的發展。所以在新時期,怎么才能讓同學們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運動人體科學理論應用方法顯得非常重要,也是廣大教師提升同學們綜合素質的共同目標。

1.運動人體科學教學的現狀

1.1、教學方法單一化、教條化:運動人體科學作為二級學科涵蓋了體育教學中的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創傷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等眾多三級學科,它們不僅是體育專業的基礎理論課,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墒窃趯嶋H課程中,主要還是老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宣講書本知識體系,同學們親自參與到課程中的時間和場地很少,面對綜合性的學科,同學們的積極性受到一定的影響,濃厚的興趣在乏味的課堂里沖淡了,并慢慢降低。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講,越來越不清楚自己學習這個專業的目標以及方向,在面對實際問題中單獨思考的能力沒有得到釋放,離開老師指導后分析問題的能力亟待提高,教學和實踐脫節現象也很嚴重,學生們運用知識處理實踐中的科學指導要老師多指引和監督。

1.2、教材特點性不強:尤其是高職院校和師范類院校缺少相應的特色教材,大多沿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材,內容結構與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能完全吻合。而且現在的教材深度完全不符合當前學生的認知水平[1]。比如:在運動生理學的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運動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內容,在運動解剖學中加入了大量運動生物力學、顯微解剖學等方面的內容學生根本就不能理解里面的內容,并且現在的編委恨不得把所有學科的內容都加到自己所編寫的教材中,造成教材才內容琳瑯滿目、不倫不類,結果學生真正應該掌握的內容并不多,其他學科的內容占據了較大的篇幅,毫無自己的特色。

1.3、教學時有目的、有計劃的實踐活動,因此要在課堂中對老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確保教師教學任務保質保量完成,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滿意度,比如具體對老師的授課進行檢查,查看是否有無補充之處;又如學生匿名評估老師教學結果和要求,做好這些細節工作可以讓學校里的教學評價體系更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發揮其良好的作用[2]。

2.教學改革的依據

2.1、培養目標的需要時選定教學方法的前提:作為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從事的一般都得中小學的體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師范類的學校,要培養出擁有扎實專業知識的學生,也要讓他們在學校里就有高的實踐能力,這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先進的知識,并用于實際工作中,發揮好專業效果。

2.2、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及任務:作為一門新的學科,其教學任務跟其他學科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并在實際教學中彰顯出來,因學科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運動人體科學課程是體育教學中新發展出來的學科,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并把這些知識用在實踐中去,更好的服務現代教育教學。

2.3、課程本身的特點:在運動人體科學課程中主要針對的是體育專業,而且是實際用于體育運動中的學科,跟每位體育學生都息息相關,要更好的把學科知識用在實際體育運動中指導科學運動,避免不合理造成影響。

2.4、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面對新的學科面前,學生的興趣是高漲的,但是結合實際教學,單調的授課會影響一部分學生積極性,所以在具體授課過程中要著重考慮到學生們的接受能力,把積極性、教學難易程度、自身能力等綜合考慮制定出更合適的教學規劃,從學生們的實際出來會獲得不錯的效果。

3.運動人體科學教學改革的方法

3.1、教學中要正確處理各類教材之間的關系,并采用相應的教學方法:老師要根據學科體系建設有重點的選擇授課教材,突出重點教學內容,并教會學生學習能力,其中遇到書中的重點知識要循序漸進的分配課程內容,由簡單到復雜,由理論到實踐,一步步慢慢讓學生掌握,并用于實際體育中去,這才會更好的發揮教育的指導意義。在遇到重點中的難點時,要深入淺出的引導學生,通過不同課程表現形式讓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加深理解和記憶,首先學生知道學習的原因以及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次教會同學們遇到問題怎么處理,查資料、做實驗測試等等都是可以解決的方式方法,最后就是給予更多的機會和鼓勵,發揮同學們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用創新性思維解決好不同的問題。

3.2、課堂講授注意“三化”: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是貫徹直觀教學原則的一種好形式,教師邊講邊演示,學生邊聽、邊看、邊作、教學效果會更好。將教材中的類同問題表格化以對比講解,易于比較鑒別,理解記憶方便。教材中的少量內容對體育系的學生來說難度相對大一些,因此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既可以提高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增加講課趣味性。

3.3、以學生的特點和培養目標為依據,重組教學內容,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分類遞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3]。加強課程之間的整合: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很多知識點、內容在這一門課程中講授過在另外一門課程中還在繼續講授,甚至今年講授過的課程在下一年度和下幾個學期仍然在講授雖然講授的角度不同但實際上內容大同小異,沒有本質的區別,所以應該推行運動人體科學大課程改革整合計劃,將一些課程整合重組,注重主干課程的建設,加強選修課程的推進,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

4.結語

運動人體科學課程的教材內容及其編排重新整合式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不過在實際教育改革過程中要有主次,改革能改善并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最后教學效果還需要合適的教材、科學的教學方法等相互結合起來,只有綜合考慮到這些影響因素才會在日常教學中確保教學質量。運動人體科學跟我們大家都有直接的關系,做好教學改革對學校制定教學大綱、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專業、體育教育工作等都有好處,甚至還可以輻射到全民健身和科學自救方面。(作者單位:包頭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劉育峰. 告知課程考試改革解析[J].職教通訊, 2011,(10):21-23

[2]李騰淺析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滲透[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11(7)

[3]李潔、高順生.劉淑蘭. 高等師范院校本科《運動生理學》課程教學改革體會與建議[J].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02,21(5):525-526

錢學森人體科學范文第3篇

摘要:按照體育專業的特點與培養目標,以及社會發展對體育人才的要求,針對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現狀,從獨立設置課程、優化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評價機制、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對策分析,探索一條符合玉溪師范學院實際情況的實驗教學新模式,使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更具系統性、綜合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以期符合社會對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玉溪師范學院 運動人體科學 實驗教學 現狀 對策

文獻標識碼:A

1 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現狀

1.1實驗課學時

玉溪師范學院目前開設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有運動解剖學實驗、運動生理學實驗、體育保健學實驗、運動心理學實驗、推拿與保健按摩。其中運動解剖學實驗開設16學時、運動生理學實驗開設16學時、體育保健學實驗開設12學時、推拿與按摩開設16學時、運動心理學實驗4學時。

1.2實驗課依附于理論課

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課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根據課程開設時要求,都開設了實驗課,但實驗課包涵在理論課中,沒有獨立設課,而理論課課時安排較少,教學中往往因課時緊而擠占實驗課的時間,難以保證實驗課的教學質量。

1.3實驗課內容

開設的實驗項目內容陳舊,實驗項目設置不合理,演示性、驗證性的實驗過多;單一學科性的實驗多,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少;脫離了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運動相關性較差,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適應學科發展對實驗教學的要求,不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設計能力,制約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質量。

1.4實驗課場地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系等級標注及內涵》中規定:規模在500人的學校要求實驗室、實刁場所及附屬用房面積為每個學生2.48m2;規模在1000人的每個學生為2.05m2;規模在2000人的為1.82m2。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目前擁有實驗室面積466m2,已建有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測量與評價、推拿與按摩共6個分室。我院學生人數近700人,實驗室面積遠遠不能滿足實驗教學任務。

1.5實驗課教師

現有實驗教師3人(兼職),沒有專職實驗員;1名實驗管理人員。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1人,2人為碩士學位,教師人數、職稱和學歷結構較不合理。

1.6實驗課儀器配置

儀器設備先進性的程度和檔次的高低既是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共有儀器設備375臺(件)(實驗室同定資產≥800.00元/臺(套)),總價值1,385,625.15萬元。學生人數多,一年的耗材費用有限,因此有些實驗暫時無法開展,即使開展也只作為演示實驗,學生親自動手的機會少。因此,應適當增加儀器設備的耗材費,以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滿足本科教育水平的基本要求,適應學科發展。

2 針對目前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的對策分析

2.1改變教學觀念,重視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改革必須打破重理論教學輕實驗教學的傳統觀念,改變實驗教學的從屬地位。根據實驗課教學的自身規律和特點,將分散在各學科中的實驗課從理論課中獨立出來,統籌建立實驗教學課程,使運動人體科學實驗課成為基于理論課基礎上的獨立的教學體系。將運動解剖學實驗、運動生理學實驗、體育保健學實驗、推拿與按摩實驗等進行全面的整合打通,打破體育專業一直以來實驗課依附于理論課教學,實驗課程零散、課時不集中,內容交叉重疊,實驗項目缺乏層次要求的現象,將分散于各課程的經典實驗項目或精簡、或新增、或合并重組、或重新設計,整合成一門實驗課程,獨立設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課程,進行實驗教學的科學化和整體化設計,建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這樣既打破了各學科課程之間的壁壘,減少重復內容,又提高了實驗課的教學地位。

2.2整合實驗內容,優化實驗教學體系

目前玉溪師范學院開設的運動人體科學實驗項目內容陳舊,實驗項目設置不合理,演示性、驗證性的實驗過多;單一學科性的實驗多,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少;脫離了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運動相關性較差,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適應學科發展對實驗教學的要求,不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設計能力,制約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的質量。本著“務實創新、學有所獲、學能有用”的實踐應用原則進行實驗課程內容整合優化,將分散于各分室的實驗項目或精簡、或新增、或合并重組、或重新設計進行整合為兩個實驗模塊,即基礎性實驗和應用性實驗。每個實驗模塊包括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其實驗項目由各分室精選組合而成,避免實驗項目重復交叉,課時浪費在無畏的低層次循環中,從而節約實驗成本。這既體現了運動人體科學實驗的整體性和均衡性,又實現了教學的集約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動手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2.3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

在高等院校的教學過程中,實驗室是學校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場所。實驗室教學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顯,重視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專業水平。目前,玉溪師范學院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先學理論再上實驗,采取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解實驗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學生根據實驗要求,按照教師的講解機械被動地參與程式化實驗。這種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消極、被動地位,實驗積極性不高,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必須積極探索改革實驗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1)理論課上穿插講授實驗內容。理論課與實驗課是教學的組成部分,二者相輔相成,在有必要的情況下穿播講授實驗內容。如肌肉的受力分析,知識點多、抽象,可通過多媒體教學模擬進行。學生在理解實驗原理和了解實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多媒體演示,看到了規范的實驗操作過程,也看到正確的實驗現象,其實驗的時間就可以縮短,實驗效果更好[1]。

(2)打破“封閉式”實驗教學,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伴_放式”是給學生提供充分開放和自由地進行實驗的環境,既是時間和空間的開放,也是設備和項目的雙重開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做實驗,自行設計實驗,使學生在寬松的實驗活動中掌握基本的實驗方法,并逐步提高動手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增強對學生實驗課學習的興趣和信心[2]。只有開放實驗室,才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和實踐。

(3)實驗與健身社團掛鉤。將一些設計性、綜合性實驗放到健身社團完成。這種模式既保障了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又突出了實踐應用。幫助學生聯系具體實例,發現、分析與解決全民健身、體育教學與運動訓練實踐中的問題,這樣既可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能縮短學以致用的時間,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并為后期的畢業論文(設計)奠定基礎[3]。

2.4完善考核機制

目前,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考核方式是將學生的實驗成績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計算在理論課的總成績中,實驗成績占總成績的20%;實驗成績的評分方法即考勤占30%,實驗報告占70%,這種形式不能對學生的實驗綜合能力做全面和客觀的評價。建議:

(1)對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單獨設課。

(2)以必修課程或必選課程形式推出,讓學生進行選修,成績合格,記2學分;成績不合格,重修。

(3)成績評定可參考考勤、實驗的主動性與參與性、合作精神、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實驗設計等方面綜合評定,以提高實驗考核的真實性和科學性,使考核能夠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具體標準為考勤(20%)、實驗操作(20%)、實驗報告(30%)、實驗設計(1O%)、考試(20%)。

2.5加強學科建設,改革實驗室體制

在實驗室體制改革實踐中,我們感到學科建設應該應該引起學校領導的足夠重視。學科建設應該引導和帶動實驗室體制的改革,而現狀不容樂觀。注重技術、運動隊訓練,輕理論和實驗課的思想還很嚴重。目前,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沒有專門的實驗室負責人,沒有專職實驗員,實驗課由上課老師自行安排完成;實驗設備陳舊,好多實驗無法完成。建議:

(1)學校加大實驗室資金支持,增加投入,改善實驗場所和設備購置。

(2)加強實驗室管理和建設,加強政策引導,提高實驗人員待遇。

(3)加強學科隊伍建設。引進高層次人才,有計劃地吸引博士、碩士等科研水平高的人才,充實教師隊伍,提高實驗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3 結語

通過對玉溪師范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現狀的分析,確實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和難題。結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我們提出了一些初步設想和具體對策,力爭能探索出一條符合玉溪師范學院實際情況,能推動運動人體科學發展的實驗教學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劉宏騫,趙金良,等.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體系的構[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4):72-74.

[2]金佳,顧兵,等.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運動,2012(41):96-97.

[3]唐文坤,劉志剛,等.基于健身社團的運動解剖學實驗教學模式研究[J].解剖科學進展,2014(2):194-196.

On the 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for Sports Science of Human Body Majors in Yuxi Normal University

Tang Wenkun

Liu Zhigang

錢學森人體科學范文第4篇

科學素質是指人們在認識自然和應用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內稟特質??茖W素質的特點有: (1) 基礎性。發展科學素質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某一方面、某一專業的行家。它所瞄準的是對人的發展能起根本作用的內在的、穩定的身心素質。使所有的受教育者都具備一種最基本的學識、能力、思想和品質,為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文化上、思想上、品德上和其它所有方面的發展奠定基礎。 (2) 全面性。作為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的一部分,科學素質的發展必須是全面、均衡協調的。從科學素質內部的各個因素來看,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從科學素質與其他素質關系來看,各種素質的發展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必須均衡地加以發展。 (3) 個體差異性??茖W素質雖然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但與人的先天稟賦有一定的關系,不應把先天的稟賦和環境的影響排除在科學素質之外,而應重視先天稟賦的影響,正確處理好先天稟賦與后天努力的關系,應因學生在先天稟賦方面的差異,有所區別,有所側重,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各人先天稟賦的作用,使每個人的科學素質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4) 穩定性。一個人的素質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大起大落,素質是逐步積累,逐步發展,逐步改變的。因此, 對科學素質教育要有長遠的目光,要持之以恒,不能企望通過短期的激發來收效。

2 如何在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素質

2.1 人體解剖課程上貫徹人文關懷理念

德育與智育是一個整體。人體解剖教學要滲透德育因素, 結合具體內容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正確的人生觀、愛國主義、科學研究應具備的意志品質等諸方面的教育。這樣就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掌握思考分析問題的正確思路和方法, 使智力得以充分的開發。例如可以利用人體解剖學特有的艱苦環境,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格。在解剖教學過程中,學生初次接觸尸體標本難免會產生恐懼和厭惡心理,不喜歡上實踐課,更不愿意動手接觸標本。教師在對醫學生進行解剖知識傳授的同時,應該加強挫折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以身作則,幫助其樹立吃苦耐勞的品格。在實習操作中,融入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將來成為既有人性又有靈性的醫務工作者,幫助他們形成優秀醫療道德的義務感和責任感。再比如可以利用遺體捐獻的事例,培養學生獻身醫學事業的高尚情操。解剖學所用的尸體和標本主要來自于遺體捐獻,捐獻者無私奉獻是我們要學習的重要人文精神。在首次解剖前,師生可在遺體前肅立片刻,以表示對捐獻者的緬懷和尊敬。在解剖學實習課上,要教育學生尊重、愛惜遺體和標本,讓學生學習捐獻者的高尚行為和獻身精神。

2.2 改進人體解剖課的授課方法

人體解剖學為基礎形態學科,形態描述復雜,所涉及的醫學名詞繁多,偏重于記憶是其特點。為了讓學生牢記所要掌握的內容,教師在授課時注重以下幾點:密切聯系臨床病例與日常生活事例,生動講解,增加學生感性印象;重視實驗示教,引導學生把書本知識與解剖標本和模型的觀察結合起來,注重活體的觸摸和觀察,學會運用圖譜等形象教材,以達到全面地認識人體的形態結構,并教學生學會手繪簡單的線條圖來描述一些結構;每次授課開始時,復習提問上一次課所講內容,上課結束前,小結強調本次課所要掌握的重點與難點,并對各系統章節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與測試。講授記憶方法與技巧,編制系列口訣、歌謠幫助記憶一些結構的作用與名稱。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研究型教學模式,多采取啟發、討論與研究等方式授課,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對書中內容相對簡單的某些章節,讓學生先課前預習,每組撰寫一部分備課筆記,然后再由各組推薦代表上臺講授,最后由同學點評,教師總結。通過自學——備課——講授方式,鍛煉學生概括、表達知識的能力,學會分析相關知識結構的主次關系與內在聯系,從更高層次上理解與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

2.3 鼓勵創新精神,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利用形態規律學習掌握解剖知識,學會用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的觀點認識人體結構。使學生學會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認識路線,逐步從模仿、練習中學會并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促進其創新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通過多角度的思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鼓勵學生通過主動思考自主地獲取知識,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潛能,主動地學習和思考,既提高了學習效果,又培養了其創新思維能力。將競爭意識引入課堂,創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如果忽視解剖學教學各個環節的生動性、趣味性,就會使課堂僵化、刻板,影響教學效果。定期舉行知識競賽,在比賽過程中學生積極準備,踴躍發言,既復習鞏固所學知識,也增強集體榮譽感和竟爭意識。重視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及鍛煉。每次課盡量增加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另外值日組長和競賽組長每周輪換一次,組長負責組織本組同學參加各項活動。既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也鍛煉了組織能力。

2.4 完善人體解剖課的實驗內容

教師要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確立人體解剖課程的教學目的: (1) 以素質教育為主線, 以基礎性、驗證性實驗為基本內容, 開設一些動手性強的綜合實驗, 使學生將學科理論知識進行系統的、縱向的聯系, 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使其對相關學科理論知識融會貫通。 (2) 堅持理論結合實踐、基礎結合臨床的原則, 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探索性實驗,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 利用學生對臨床課程感興趣的特點適當穿插與解剖學密切相關的臨床技能操作課程, 這樣不僅能將臨床與基礎知識結合起來, 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綜合能力。

3 結語

科學素質培養,是一個全方位的長期的、可持續的、浩大的系統工程。作為人體解剖學而言,只有不斷深化解剖學教學改革, 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把傳授知識與能力培養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解剖學實驗教學質量, 使學生既具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及較強的臨床思維能力, 又具有很強的實驗技能。

摘要:新形勢下的醫學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 還必須具備創新意識、科研能力, 以適應現代醫學發展的需要。因此, 加強學生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已成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鑒于此, 本文對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科學素質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科學素質,人體解剖

參考文獻

[1] 郭傳杰.論科學技術與精神文明[M].科學出版社, 2004, 9.

上一篇:南陽市內鄉縣衙范文下一篇:物理教研組總結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