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體格檢查表范文

2024-03-21

體格檢查表范文第1篇

課程名稱:臨床醫學概要

級:二年級

專業、層次:藥劑、檢驗專業(中專)

教 師:

專業技術職務:

學 時:2學時

授課題目(章節)

第二章

體格檢查

一般檢查及頭頸部檢查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一般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2 .掌握頭部及頭部器官、頸部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二、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 臨床醫學概要教材

三、教學時間分配 總共為2學時,其中:

1 .掌握一般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40分鐘

2 .掌握頭部及頭部器官、頸部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40分鐘

四、重點難點

1 .體溫測量方法及誤差原因 2 .淺表淋巴結的檢查方法及記錄內容 3 .頸靜脈充盈的標準及臨床意義

4 .甲狀腺及氣管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五、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配合多媒體投影,輔以啟發性提問

六教學內容

一、一般檢查

一)一般狀態檢查 10 分鐘

1 .性別

2 .年齡

3 .生命征( vital sign )

① 體溫:口、肛、腋溫測量方法

1.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鐘后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嬰幼兒。囑病人不能用牙咬體溫計,只能上下唇啜緊,不能講話,防止咬斷體溫計和脫出。 2.腋測法: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于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鐘后讀數,正常值為36~37℃。

3.肛測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臥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后,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3分鐘后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正常人的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生理情況下,早晨略低,下午或運動和進食后稍高。老年人體溫略低,婦女在經期前或妊娠時略高。

② 呼吸、脈搏、血壓測量方法 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動。人體通過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動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體內外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必要過程。正常人的呼吸節律均勻,深淺適宜。

(一)呼吸正常值平靜呼吸時,成人16~20次/分,兒童30~40次/分,兒童的呼吸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逐漸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數與脈搏次數的比例為1∶4。

(二)呼吸計數法呼吸的計數可觀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數,一吸一呼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處觀察吹動的次數,數1分鐘的棉絮擺動次數是多少次即每分鐘呼吸的次數。

(三)兩種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兩種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運動為主的呼吸為胸式呼吸,多見于正常女性和年輕人,也可見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癥患者;以腹部運動為主的呼吸為腹式呼吸,多見于正常男性和兒童,也可見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頻率的改變

1.呼吸增快(>24次/分):正常人見于情緒激動、運動、進食、氣溫增高。異常者見于高熱、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貧血等。 2.呼吸減慢(<10次/分):見于顱內壓增高,顱內腫瘤,麻醉劑、鎮靜劑使用過量,胸膜炎等。 (五)呼吸深度的改變

深而大的呼吸為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癥時的酸中毒;呼吸淺見于藥物使用過量、肺氣腫、電解質紊亂等。 (六)呼吸節律的改變

1.潮式呼吸:見于重癥腦缺氧、缺血,嚴重心臟病,尿毒癥晚期等病人。

2.點頭樣呼吸:見于瀕死狀態。

3.間停呼吸:見于腦炎、腦膜炎、顱內壓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惡性腫瘤、肋骨骨折、劇烈疼痛時。

4.嘆氣樣呼吸:見于神經官能癥、精神緊張謹憂郁癥的病人。

脈搏

心臟舒縮時,動脈管壁有節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脈搏。檢查脈搏通常用兩側橈動脈。正常脈搏次數與心跳次數相一致,節律均 4

勻,間隔相等。白天由于進行各種活動,血液循環加快,因此脈搏快些,夜間活動少,脈搏慢些。嬰幼兒130~150次/分,兒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兒可快至120~140次/分。 (一)常見的異常脈搏

1.脈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況有情緒激動、緊張、劇烈體力活動(如跑步、爬山、爬樓梯、扛重物等)、氣候炎熱、飯后、酒后等。病理情況有發熱、貧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2.脈搏減慢(≤60次/分0:顱內壓增高、阻塞性黃疸、甲狀腺機能減退等。

3.脈搏消失(即不能觸到脈搏):多見于重度休克、多發性大動脈炎、閉塞性脈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二)脈搏的計數法

1.直接測法:最常選用橈動脈搏動處。先讓病人安靜休息5~10分鐘,手平放在適當位置,坐臥均可。檢查者將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并齊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橈動脈處,壓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動脈搏動為宜,數半分鐘的脈搏數,再乘以2即得1分鐘脈搏次數。在橈動脈不便測脈搏時也可采用以下動脈: 頸動脈—位于氣管與胸鎖乳突肌之間。 肱動脈—位于臂內側肱二頭肌內側溝處。

股動脈—大腿上端,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一個強大的搏動點。 2.間接測法:用脈搏描記儀和血壓脈搏監護儀等測量。具體使用方法看儀器說明書。

血壓

(一)血壓的產生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一般指動脈血壓而言。心室收縮時,動脈內最碻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室舒張時,動脈內最低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為脈壓。

(二)血壓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縮壓為12~18.7kPa(90~140mmH),舒張壓8~12kPa(60~90mmHg)。新生兒收縮壓為6.7~8.0kPa(50~60mmHg),舒張壓4~5.3kPa(30~40mmHg。在40歲以后,收縮壓可隨年齡增長而升高。39歲以下收縮壓<18.7kPa(140mmHg),40~49歲<20kPa(150mmHg),50~59歲<21kPa(160mmHg),60歲以上<22.6kPa(170mmHg)。

(三)血壓測量法一般選用上臂肱動脈為測量處,病人取坐位,暴露并伸直肘部,手掌心向上,打開血壓計,平放,使病人心臟的位置與被測量的動脈和血壓計上的水銀柱的零點在同一水平線上。放盡袖帶內的氣體,將袖帶縛于上臂鐵過緊或過松,并塞好袖帶末端,戴上聽診器,在肘窩內摸到動脈搏動后,將聽診器的頭放在該處,并用手按住稍加壓力。打開水銀槽開關,手握所球,關閉氣門后打氣,一般使水銀柱升到21~24kPa(160~180mmHg)即可。然后微開氣門,慢慢放出袖帶中氣體,當聽到第一個微弱聲音時,水銀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縮壓。繼續放氣,當聲音突然變弱或或水銀柱上的刻度為舒張壓。如未聽清,將袖帶內氣體放完,使水銀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測量。

4 .發育與體型 10 分鐘

① 判斷成人發育正常的指標

胸圍=1/2身高;兩手距=身高;坐高=下肢長度 ② 三種體型

無力型(瘦長型); 超力型(矮胖型); l

正力型(均稱型)

③ 異常:巨人癥、侏儒癥、呆小病、佝僂病

5 .營養

① 營養狀態分三個等級:良好、中等、不良

② 異常:營養不良、肥胖

6 .意識狀態

① 正常:清楚

② 意識障礙程度分為:

①嗜睡-持續睡眠狀態,能喚醒,很快又入睡

②意識模糊-定向障礙(時間、顛倒、人物)

③昏睡-熟睡狀態,不易喚醒,醒時答話含糊或答非所問 ④昏迷

(1)輕度昏迷:

(2)中度昏迷:

(3)深昏迷:

譫妄-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感覺錯亂(幻覺,錯覺)躁動不安,言語雜亂 7 .面容與表情:

(1).急性病容:潮紅.不安.呼吸急促

(2).慢性病容:憔悴.灰暗或蒼白.目光黯淡

(3).貧血病容:蒼白.無力

(4).二尖瓣面容:兩頰及口唇發紺

(5).甲亢面容:面容驚愕.眼裂大.突眼.目光閃閃有神.不安煩躁易怒

(6).粘液性水腫面容:面色蒼白,浮腫,臉厚面寬, 7

目光呆滯, 反應遲鈍,眉毛稀疏

(7).滿月臉:面如滿月,皮膚發紅,伴痤瘡

(8).肢端肥大癥面容:頭顱增大,面長頜大,眉弓及兩顴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

8 .體位

1.自主體位:身體活動自如,不受限制

2.被動體位:患者不能自己調整或變換身體的位置 3.強迫體位:為減輕痛苦,被迫采取某種體位如強迫坐位(端坐呼吸)、強迫側臥位、強迫仰臥位等。

二)皮膚粘膜檢查 10 分鐘

(一)顏色:蒼白、發紅、發紺、黃疸、色素沉著

(二)彈性:正常:食指及拇指捏起手背內側或上臂內側的 皮膚,松手后皮膚能很快平展、減弱,松手后皮膚不能很快平展,見于嚴重脫水、長期消耗性疾病、老年人。

(三)皮疹

1.斑診:不隆起皮面,只有顏色的改變

2.丘診: 隆起皮面,且有顏色改變 3.斑丘診:丘診周圍皮膚發紅

(四)出血點與紫癜-皮膚粘膜下出血 出血點(瘀點):直徑<2mm,壓之退色 紫癜:直徑3-5mm 瘀斑:直徑>5mm 8

血腫:高出皮膚,大片出血 l

(五)蜘蛛痣: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枝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檢查方法及分布 2.原因:雌激素

(六)水腫

輕度水腫 中度水腫重度水腫: 三)淋巴結檢查 10 分鐘

(一)正常:很小,不易觸及,直徑0.2-0.5cm,質軟,表面光滑,無粘連,無壓痛

(二)淺表淋巴結分組及引流范圍

(三)檢查順序:耳前→耳后乳突區→枕骨下區→頜下→頦下→頸后三角→頸前三角→鎖骨上窩→腋窩→滑車→腹股溝→腘窩

(四)檢查內容(記錄內容)及方法 (1)部位

(2)大小 (3)數目 (4)硬度 (5)壓痛

(6)活動度

(7)紅腫 (8)瘺管 (9)疤痕

二、頭部檢查

一)頭顱:大小、形態、運動 3 分鐘

二)頭部器官 10 分鐘

1 .眼:眉毛、眼臉、結合膜、鞏膜、角膜、瞳孔、眼球運動

2 .耳:外耳、乳突

3 .鼻:外形、鼻腔、鼻旁竇壓痛

4 .口腔 ① 口唇

② 氣味

③ 口腔粘膜

④ 牙齒、牙齦

⑤ 咽及扁桃體

⑥ 腮腺

三、頸部檢查

一)甲狀腺檢查 10 分鐘

1 .正常甲狀腺

2 .甲狀腺檢查內容

1.視診

2.觸診:大小,質地,表面,形態,壓痛,震顫, 腫大程度:I度:能觸

不能見 II度:能觸又能見,在胸鎖乳突肌以內

III度:超過胸鎖乳突肌外緣

3.聽診:血管雜音,見于甲亢

3 .甲狀腺腫大的意義

1).甲亢 2).單純性甲狀腺腫 3).甲狀腺癌巴性甲狀腺炎5).甲狀旁腺腺癌

4).慢性淋二)頸部血管檢查 5 分鐘

1 .頸動脈搏動

2 .頸靜脈搏動

3 .頸靜脈充盈及臨床意義

1.正常:立位或坐位頸靜脈不顯露,平臥時可稍見充

盈,充盈水平僅限于鎖骨上緣至下頜角距離的下2/3以內

2.頸靜脈充盈:30-45°的半臥時靜脈充盈度超過正常 水平,見于右心衰、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 3.頸靜脈搏動:見于三尖瓣關閉不全

三)氣管位置:正常、檢查方法、移位

5 分鐘

偏向健側:見于胸腔積液、積氣、縱隔腫瘤單側甲狀腺腫大 偏向患側:見于肺不張、肺硬化、胸膜粘連

四)頸部運動 5 分鐘

小結 2 分鐘

【思考題】

1 .何謂生命征?

2 .意識障礙有哪些不同程度的表現?各有什么特點?

3 .淺表淋巴結腫大、局部與全身腫大各有哪些臨床意義?

4 .氣管向患側移位,見于哪些情況?

5 .

體格檢查表范文第2篇

課程名稱:臨床醫學概要

級:二年級

專業、層次:藥劑、檢驗專業(中專)

教 師:

專業技術職務:

學 時:2學時

授課題目(章節)

第二章

體格檢查

一般檢查及頭頸部檢查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一般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2 .掌握頭部及頭部器官、頸部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二、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 臨床醫學概要教材

三、教學時間分配 總共為2學時,其中:

1 .掌握一般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40分鐘

2 .掌握頭部及頭部器官、頸部檢查的內容、方法及臨床意義。

40分鐘

四、重點難點

1 .體溫測量方法及誤差原因 2 .淺表淋巴結的檢查方法及記錄內容 3 .頸靜脈充盈的標準及臨床意義

4 .甲狀腺及氣管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五、授課方式

課堂講授配合多媒體投影,輔以啟發性提問

六教學內容

一、一般檢查

一)一般狀態檢查 10 分鐘

1 .性別

2 .年齡

3 .生命征( vital sign )

① 體溫:口、肛、腋溫測量方法

1.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鐘后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此法禁用于神志不清病人和嬰幼兒。囑病人不能用牙咬體溫計,只能上下唇啜緊,不能講話,防止咬斷體溫計和脫出。 2.腋測法: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于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鐘后讀數,正常值為36~37℃。

3.肛測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臥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后,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3分鐘后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正常人的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一般情況下不超過1℃。生理情況下,早晨略低,下午或運動和進食后稍高。老年人體溫略低,婦女在經期前或妊娠時略高。

② 呼吸、脈搏、血壓測量方法 呼吸

呼吸是呼吸道和肺的活動。人體通過呼吸,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生命活動之一,一刻也不能停止,也是人體內外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必要過程。正常人的呼吸節律均勻,深淺適宜。

(一)呼吸正常值平靜呼吸時,成人16~20次/分,兒童30~40次/分,兒童的呼吸隨年齡的增長而減少,逐漸到成人的水平。呼吸次數與脈搏次數的比例為1∶4。

(二)呼吸計數法呼吸的計數可觀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次數,一吸一呼為一次呼吸;或用棉絮放在鼻孔處觀察吹動的次數,數1分鐘的棉絮擺動次數是多少次即每分鐘呼吸的次數。

(三)兩種呼吸方式人正常呼吸有兩種方式,即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以胸廓起伏運動為主的呼吸為胸式呼吸,多見于正常女性和年輕人,也可見于腹膜炎患者和一些急腹癥患者;以腹部運動為主的呼吸為腹式呼吸,多見于正常男性和兒童,也可見于胸膜炎患者。

(四)呼吸頻率的改變

1.呼吸增快(>24次/分):正常人見于情緒激動、運動、進食、氣溫增高。異常者見于高熱、肺炎、哮喘、心力衰竭、貧血等。 2.呼吸減慢(<10次/分):見于顱內壓增高,顱內腫瘤,麻醉劑、鎮靜劑使用過量,胸膜炎等。 (五)呼吸深度的改變

深而大的呼吸為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糖尿病酮中毒、尿毒癥時的酸中毒;呼吸淺見于藥物使用過量、肺氣腫、電解質紊亂等。 (六)呼吸節律的改變

1.潮式呼吸:見于重癥腦缺氧、缺血,嚴重心臟病,尿毒癥晚期等病人。

2.點頭樣呼吸:見于瀕死狀態。

3.間停呼吸:見于腦炎、腦膜炎、顱內壓增高、干性胸膜炎、胸膜惡性腫瘤、肋骨骨折、劇烈疼痛時。

4.嘆氣樣呼吸:見于神經官能癥、精神緊張謹憂郁癥的病人。

脈搏

心臟舒縮時,動脈管壁有節奏地、周期性地起伏叫脈搏。檢查脈搏通常用兩側橈動脈。正常脈搏次數與心跳次數相一致,節律均 4

勻,間隔相等。白天由于進行各種活動,血液循環加快,因此脈搏快些,夜間活動少,脈搏慢些。嬰幼兒130~150次/分,兒童110~120次/分,正常成人60~100次/分,老年人可慢至55~75次/分,新生兒可快至120~140次/分。 (一)常見的異常脈搏

1.脈搏增快(≥100次/分):生理情況有情緒激動、緊張、劇烈體力活動(如跑步、爬山、爬樓梯、扛重物等)、氣候炎熱、飯后、酒后等。病理情況有發熱、貧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2.脈搏減慢(≤60次/分0:顱內壓增高、阻塞性黃疸、甲狀腺機能減退等。

3.脈搏消失(即不能觸到脈搏):多見于重度休克、多發性大動脈炎、閉塞性脈管炎、重度昏迷病人等。

(二)脈搏的計數法

1.直接測法:最常選用橈動脈搏動處。先讓病人安靜休息5~10分鐘,手平放在適當位置,坐臥均可。檢查者將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并齊按在病人手腕段的橈動脈處,壓力大小以能感到清楚的動脈搏動為宜,數半分鐘的脈搏數,再乘以2即得1分鐘脈搏次數。在橈動脈不便測脈搏時也可采用以下動脈: 頸動脈—位于氣管與胸鎖乳突肌之間。 肱動脈—位于臂內側肱二頭肌內側溝處。

股動脈—大腿上端,腹股溝中點稍下方的一個強大的搏動點。 2.間接測法:用脈搏描記儀和血壓脈搏監護儀等測量。具體使用方法看儀器說明書。

血壓

(一)血壓的產生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并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稱為血壓,一般指動脈血壓而言。心室收縮時,動脈內最碻的壓力稱為收縮壓;心室舒張時,動脈內最低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為脈壓。

(二)血壓的正常值正常成人收縮壓為12~18.7kPa(90~140mmH),舒張壓8~12kPa(60~90mmHg)。新生兒收縮壓為6.7~8.0kPa(50~60mmHg),舒張壓4~5.3kPa(30~40mmHg。在40歲以后,收縮壓可隨年齡增長而升高。39歲以下收縮壓<18.7kPa(140mmHg),40~49歲<20kPa(150mmHg),50~59歲<21kPa(160mmHg),60歲以上<22.6kPa(170mmHg)。

(三)血壓測量法一般選用上臂肱動脈為測量處,病人取坐位,暴露并伸直肘部,手掌心向上,打開血壓計,平放,使病人心臟的位置與被測量的動脈和血壓計上的水銀柱的零點在同一水平線上。放盡袖帶內的氣體,將袖帶縛于上臂鐵過緊或過松,并塞好袖帶末端,戴上聽診器,在肘窩內摸到動脈搏動后,將聽診器的頭放在該處,并用手按住稍加壓力。打開水銀槽開關,手握所球,關閉氣門后打氣,一般使水銀柱升到21~24kPa(160~180mmHg)即可。然后微開氣門,慢慢放出袖帶中氣體,當聽到第一個微弱聲音時,水銀柱上的刻度就是收縮壓。繼續放氣,當聲音突然變弱或或水銀柱上的刻度為舒張壓。如未聽清,將袖帶內氣體放完,使水銀柱降至零位,稍停片刻,再重新測量。

4 .發育與體型 10 分鐘

① 判斷成人發育正常的指標

胸圍=1/2身高;兩手距=身高;坐高=下肢長度 ② 三種體型

無力型(瘦長型); 超力型(矮胖型); l

正力型(均稱型)

③ 異常:巨人癥、侏儒癥、呆小病、佝僂病

5 .營養

① 營養狀態分三個等級:良好、中等、不良

② 異常:營養不良、肥胖

6 .意識狀態

① 正常:清楚

② 意識障礙程度分為:

①嗜睡-持續睡眠狀態,能喚醒,很快又入睡

②意識模糊-定向障礙(時間、顛倒、人物)

③昏睡-熟睡狀態,不易喚醒,醒時答話含糊或答非所問 ④昏迷

(1)輕度昏迷:

(2)中度昏迷:

(3)深昏迷:

譫妄-意識模糊、定向力喪失、感覺錯亂(幻覺,錯覺)躁動不安,言語雜亂 7 .面容與表情:

(1).急性病容:潮紅.不安.呼吸急促

(2).慢性病容:憔悴.灰暗或蒼白.目光黯淡

(3).貧血病容:蒼白.無力

(4).二尖瓣面容:兩頰及口唇發紺

(5).甲亢面容:面容驚愕.眼裂大.突眼.目光閃閃有神.不安煩躁易怒

(6).粘液性水腫面容:面色蒼白,浮腫,臉厚面寬, 7

目光呆滯, 反應遲鈍,眉毛稀疏

(7).滿月臉:面如滿月,皮膚發紅,伴痤瘡

(8).肢端肥大癥面容:頭顱增大,面長頜大,眉弓及兩顴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

8 .體位

1.自主體位:身體活動自如,不受限制

2.被動體位:患者不能自己調整或變換身體的位置 3.強迫體位:為減輕痛苦,被迫采取某種體位如強迫坐位(端坐呼吸)、強迫側臥位、強迫仰臥位等。

二)皮膚粘膜檢查 10 分鐘

(一)顏色:蒼白、發紅、發紺、黃疸、色素沉著

(二)彈性:正常:食指及拇指捏起手背內側或上臂內側的 皮膚,松手后皮膚能很快平展、減弱,松手后皮膚不能很快平展,見于嚴重脫水、長期消耗性疾病、老年人。

(三)皮疹

1.斑診:不隆起皮面,只有顏色的改變

2.丘診: 隆起皮面,且有顏色改變 3.斑丘診:丘診周圍皮膚發紅

(四)出血點與紫癜-皮膚粘膜下出血 出血點(瘀點):直徑<2mm,壓之退色 紫癜:直徑3-5mm 瘀斑:直徑>5mm 8

血腫:高出皮膚,大片出血 l

(五)蜘蛛痣:皮膚小動脈末端分枝性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1.檢查方法及分布 2.原因:雌激素

(六)水腫

輕度水腫 中度水腫重度水腫: 三)淋巴結檢查 10 分鐘

(一)正常:很小,不易觸及,直徑0.2-0.5cm,質軟,表面光滑,無粘連,無壓痛

(二)淺表淋巴結分組及引流范圍

(三)檢查順序:耳前→耳后乳突區→枕骨下區→頜下→頦下→頸后三角→頸前三角→鎖骨上窩→腋窩→滑車→腹股溝→腘窩

(四)檢查內容(記錄內容)及方法 (1)部位

(2)大小 (3)數目 (4)硬度 (5)壓痛

(6)活動度

(7)紅腫 (8)瘺管 (9)疤痕

二、頭部檢查

一)頭顱:大小、形態、運動 3 分鐘

二)頭部器官 10 分鐘

1 .眼:眉毛、眼臉、結合膜、鞏膜、角膜、瞳孔、眼球運動

2 .耳:外耳、乳突

3 .鼻:外形、鼻腔、鼻旁竇壓痛

4 .口腔 ① 口唇

② 氣味

③ 口腔粘膜

④ 牙齒、牙齦

⑤ 咽及扁桃體

⑥ 腮腺

三、頸部檢查

一)甲狀腺檢查 10 分鐘

1 .正常甲狀腺

2 .甲狀腺檢查內容

1.視診

2.觸診:大小,質地,表面,形態,壓痛,震顫, 腫大程度:I度:能觸

不能見 II度:能觸又能見,在胸鎖乳突肌以內

III度:超過胸鎖乳突肌外緣

3.聽診:血管雜音,見于甲亢

3 .甲狀腺腫大的意義

1).甲亢 2).單純性甲狀腺腫 3).甲狀腺癌巴性甲狀腺炎5).甲狀旁腺腺癌

4).慢性淋二)頸部血管檢查 5 分鐘

1 .頸動脈搏動

2 .頸靜脈搏動

3 .頸靜脈充盈及臨床意義

1.正常:立位或坐位頸靜脈不顯露,平臥時可稍見充

盈,充盈水平僅限于鎖骨上緣至下頜角距離的下2/3以內

2.頸靜脈充盈:30-45°的半臥時靜脈充盈度超過正常 水平,見于右心衰、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上腔靜脈阻塞綜合征 3.頸靜脈搏動:見于三尖瓣關閉不全

三)氣管位置:正常、檢查方法、移位

5 分鐘

偏向健側:見于胸腔積液、積氣、縱隔腫瘤單側甲狀腺腫大 偏向患側:見于肺不張、肺硬化、胸膜粘連

四)頸部運動 5 分鐘

小結 2 分鐘

【思考題】

1 .何謂生命征?

2 .意識障礙有哪些不同程度的表現?各有什么特點?

3 .淺表淋巴結腫大、局部與全身腫大各有哪些臨床意義?

4 .氣管向患側移位,見于哪些情況?

5 .

體格檢查表范文第3篇

體格檢查是指對人體形態結構和機能發展水平進行檢測和計量。其內容包括:(1)運動史和疾病史;(2)形態指標測量;(3)生理機能測試;(4)身體成分測定;(5)特殊檢查(化驗、x光、心電、腦電、肌電、超聲心動、肌肉針刺活檢等)。

體格檢查簡介:體格檢查不僅是運動醫學工作者的一項主要任務,也是體育教師、教練員和體育科研人員的重要本職工作。因為只有通過體格檢查,首先獲得被測對象的身體形態特點、發育程度、健康狀況、機能水平的各種準確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地組織實施體育鍛煉和運動訓練,才能保證增強人體體質、促進健康水平和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此外,體格檢查對學校學生體質檔案的建立、對運動員選材、對人類各種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全身體格檢查基本項目

1.一般檢查及生命體征

(1)準備和清點器械(2)自我介紹(說明職務、姓名,并進行簡短交談以融洽醫患關系)(3)觀察發育、營養、面容表情和意識等一般狀態(4)當受檢者在場時洗手(5)測量體溫(腋溫,10分鐘)(6)觸診橈動脈至少30秒(7)用雙手同時觸診雙側橈動脈,檢查其對稱性(8)計數呼吸頻率至少30秒(9)測右上肢血壓二次2.頭頸部 (10)觀察頭部外形、毛發分布、異常運動等(11)觸診頭顱(12)視診雙眼及眉毛(13)分別檢查左右眼的近視力(用近視力表)(14)檢查下眼瞼結膜、球結膜和鞏膜(15)檢查淚囊(16)翻轉上瞼,檢查上瞼、球結膜和鞏膜(17)檢查面神經運動功能(皺眉、閉目)(18)檢查眼球運動(檢查六個方向)(19)檢查瞳孔直接對光反射(20)檢查瞳孔間接對光反射(21)檢查聚合反射(22)觀察雙側外耳及耳后區(23)觸診雙側外耳及耳后區(24)觸診顳頜關節及其運動(25)分別檢查雙耳聽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音)(26)觀察外鼻(27)觸診外鼻(28)觀察鼻前庭、鼻中隔(29)分別檢查左右鼻道通氣狀態(30)檢查上頜竇,注意腫脹、壓痛、叩痛等(31)檢查額竇,注意腫脹、壓痛、叩痛等(32)檢查篩竇,注意壓痛(33)檢查口唇、牙齒、上腭、舌質和舌苔(34)借助壓舌板檢查頰粘膜、牙齒、牙齦、口底(35)借助壓舌板檢查口咽部及扁桃體(36)檢查舌下神經(伸舌)(37)檢查面神經運動功能(露齒、鼓腮或吹口哨)(38)檢查三叉神經運動支(觸雙側嚼肌,或以手對抗張口動作)(39)檢查三叉神經感覺支(上、中、下三支)(40)暴露頸部(41)檢查頸部外形和皮膚、頸靜脈充盈和頸動脈搏動情況

(42)檢查頸椎屈曲及左右活動情況(43)檢查副神經(聳肩及對抗頭部運動)(44)觸診耳前淋巴結(45)觸診耳后淋巴結(46)觸診枕后淋巴結(47)觸診頜下淋巴結(48)觸診頦下淋巴結(49)觸診頸前淋巴結淺組(50)觸診頸后淋巴結(51)觸診鎖骨上淋巴結(52)觸診甲狀軟骨(53)觸診甲狀腺峽部(54)觸診甲狀腺側葉(55)分別觸診左右頸總動脈(56)觸診氣管位置(57)聽診頸部(甲狀腺、血管)雜音3.前側胸部 (58)暴露胸部(59)觀察胸部外形、對稱性、皮膚和呼吸運動等(60)觸診左側乳房(四個象限及乳頭)(61)觸診右側乳房(四個象限及乳頭)(62)用右手觸診左側腋窩淋巴結(63)用左手觸診右側腋窩淋巴結(64)觸診胸壁彈性、有無壓痛(65)檢查雙側呼吸動度(上、中、下,雙側對比)(66)檢查有無胸膜摩擦感(67)檢查雙側觸覺語顫(上、中、下,雙側對比)(68)叩診雙側肺尖(69)叩診雙側前胸和側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內,雙側對比)(70)聽診雙側肺尖(71)聽診雙側前胸和側胸(自上而下,由外向內,雙側對比)(72)檢查雙側語音共振(73)觀察心尖、心前區搏動,切線方向觀察(74)觸診心尖搏動(兩步法)(75)觸診心前區(76)叩診心臟左、右側相對濁音界(77)用硬尺分別測量各標記點距離正中線的垂直距離(78)聽診二尖瓣區(頻率、節律、心音、雜音、摩擦音)(79)聽診肺動脈瓣區(心音、雜音、摩擦音)(80)聽診主動脈瓣區(心音、雜音、摩擦音)(81)聽診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心音、雜音、摩擦音)(82)聽診三尖瓣區(心音、雜音、摩擦音)聽診先用膜式胸件,酌情用鐘式胸件補充4.背部 (83)請受檢者坐起(84)充分暴露背部(85)觀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運動(86)檢查胸廓活動度及其對稱性(87)檢查雙側觸覺語顫(88)檢查有無胸膜摩擦感(89)請受檢者雙上肢交叉(90)叩診雙側后胸部(91)叩診雙側肺下界(92)叩診雙側肺下界移動度(肩胛線)(93)聽診雙側后胸部(94)聽診有無胸膜摩擦音(95)檢查雙側語音共振(96)觸診脊柱有無畸形、壓痛(97)直接叩診法檢查脊椎有無叩擊痛(98)檢查雙側肋脊點和肋腰點有無壓痛

(99)直接雙側肋脊角有無叩擊痛5.腹部 (100)正確暴露腹部(101)請受檢者屈膝、放松腹肌、雙上肢置于軀干兩側,平靜呼吸(102)觀察腹部外形、對稱性、皮膚、臍及腹式呼吸等(103)聽診腸鳴音至少1分鐘(104)聽診腹部有無血管雜音(105)叩診全腹(106)叩診肝上界(107)叩診肝下界(108)檢查肝臟有無叩擊痛(109)檢查移動性濁音(經臍平面先左后右)(110)淺觸診全腹部(自左下腹開始、逆時針觸診至臍部結束)(111)深觸診全腹部(自左下腹開始、逆時針觸診至臍部結束)(112)在右鎖骨中線上單手法觸診肝臟(113)在右鎖骨中線上雙手法觸診肝臟(114)在前正中線上雙手法觸診肝臟(115)檢查肝頸靜脈回流征(116)檢查膽囊點有無觸痛(117)雙手法觸診脾臟(118)如未能觸及脾臟,囑受檢者右側臥位,再觸診脾臟(119)雙手法觸診雙側腎臟(120)檢查腹部觸覺(或痛覺)(121)檢查腹壁反射6.上肢 (122)正確暴露上肢(123)觀察上肢皮膚、關節等(124)觀察雙手及指甲(125)觸診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126)檢查指間關節運動(127)檢查上肢遠端肌力(128)觸診腕關節(129)檢查腕關節運動(130)觸診雙肘鷹嘴和肱骨髁狀突(131)觸診滑車上淋巴結(132)檢查肘關節運動(133)檢查屈肘、伸肘的肌力(134)暴露肩部(135)視診肩部外形(136)觸診肩關節及其周圍(137)檢查肩關節運動(138)檢查上肢觸覺(或痛覺)(139)檢查肱二頭肌反射(140)檢查肱三頭肌反射(141)檢查橈骨膜反射(142)檢查Hoffmann征7.下肢 (143)正確暴露下肢(144)觀察雙下肢皮膚、外形等(145)觸診腹股溝區有無腫塊、疝等(146)觸診腹股溝淋巴結橫組(147)觸診腹股溝淋巴結縱組(148)觸診股動脈搏動(149)檢查髖關節屈曲、內旋、外旋運動(150)檢查雙下肢近端肌力(屈髖)(151)觸診膝關節和浮髕試驗(152)檢查膝關節屈曲運動(153)檢查髕陣攣(154)觸診踝關節及跟腱(155)檢查有無凹陷性水腫

(156)觸診雙足背動脈(157)檢查踝關節背屈、跖屈活動(158)檢查雙足背屈、跖屈肌力(159)檢查踝關節內翻、外翻運動(160)檢查屈趾、伸趾運動(161)檢查下肢觸覺(或痛覺)(162)檢查膝腱反射(163)檢查跟腱反射(164)檢查Babinski征(165)檢查Chaddock征(166)檢查Oppenheim征(167)檢查Gordon征(168)檢查Kernig征(169)檢查Brudzinski征(170)檢查Lasegue征

(171)檢查踝陣攣

8.肛門直腸(僅必要時檢查)

(172)囑受檢者左側臥位,右腿屈曲

(173)觀察肛門、肛周、會陰區

(174)戴上手套,食指涂以潤滑劑行直腸指檢

(175)觀察指套是否有分泌物

9.外生殖器檢查(僅必要時檢查)

(176)解釋檢查必要性,消除顧慮,保護隱私

(177)確認膀胱已排空,受檢者仰臥位

男性:

(178)視診陰毛、陰莖、冠狀溝、龜頭、包皮

(179)視診尿道外口

(180)視診陰囊,必要時作提睪反射

(181)觸診雙側睪丸、附睪、精索

女性:

(178)視診陰毛、陰阜、大小陰唇、陰蒂

(179)視診尿道口及陰道口

(180)觸診陰阜、大小陰唇

(181)觸診尿道旁腺、巴氏腺

10.共濟運動、步態與腰椎運動

(182)請受檢者站立

(183)指鼻試驗(睜眼、閉眼)

(184)檢查雙手快速輪替動作

(185)檢查Romberg征(閉目難立征)

(186)觀察步態

(187)檢查屈腰運動

(188)檢查伸腰運動

(189)檢查腰椎側彎運動

(190)檢查腰椎旋轉運動

神經系統檢查見那里吧,做醫生不是那么容易的

體格檢查注意事項

1.應以病人為中心,要關心、體貼病人,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醫德修養。

2.檢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醫師應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態度誠懇和藹。

4.醫師應站在病人右側。檢查病人前,應有禮貌地對病人做自我介紹,并說明體格檢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檢查結束應對病人的配合與協作表示感謝。

5.檢查病人時光線應適當,室內應溫暖,環境應安靜;檢查手法應規范輕柔;被檢查部位暴露應充分。

6.全身體格檢查時應全面、有序、重點、規范和正確。

7.體格檢查要按一定順序進行,避免重復和遺漏,避免反復翻動病人,力求建立規范的檢查順序。通常首先進行生命征和一般檢查,然后按頭、頸、胸、腹、脊柱、四肢和神經系統的順序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生殖器、肛門和直腸檢查。根據病情輕重、避免影響檢查結果等因素,可調整檢查順序,利于及時搶救和處理病人。

8.在體格檢查過程中,應注意左、右及相鄰部位等的對照檢查。

體格檢查表范文第4篇

??茩z查應注意下列各項:

1.視診 患肢所呈姿式、步態,有無跛行,是否扶拐等?;疾坑袩o皮下靜脈怒張、腫脹、瘀斑、瘢痕、色素沉著、竇道、分泌物及其性質等。頭、頸、軀干、四肢是否對稱, 脊柱生理彎度有何改變,肢體有無旋轉、成角,各關節有無屈曲、內收、外展、內翻、外翻等畸形。并注意有無腫塊及肌肉有無萎縮(或肥大)、震顫及肢體末端血 運情況。

2.觸診 檢查壓痛部位、程度、范圍,患部有無異?;顒踊虍惓8杏X,如骨摩擦感、捻發感、肌腱彈跳等。(新鮮骨折不故意做此檢查),肌肉張力如何。有無腫塊,并注意其大小、硬度、移動度、波動感、界限、局部皮膚溫度等,骨突點的標志是否正常。

3.叩診 有無縱軸叩擊痛(傳導痛)。

4.聽診 關節活動時有無異常響聲、骨傳導音異常。

5.測量(1)肢體長度 測量時將雙側肢體放在對稱位置以便對比。①上肢長度:自肩峰至橈骨莖突尖端(或中指尖端)。其中自肩峰至肱骨外上髁為上臂長度,外上髁至橈骨莖突為前臂長 度。②下肢長度:自髂前上棘至內踝頂點為下肢真性長度,自臍至脛骨內踝頂點為相對長度。如測大腿長度,則以膝關節內側間隙為起止點。(2)肢體周徑 選擇肌肉萎縮或腫脹明顯之平面,測量其周徑,并量健側對稱部位的周徑,分別記錄,以資對比。(3)肢體軸線測量 ①肘外翻:上肢伸直、前臂外旋后,測量前側上臂中線與前臂中線在肘部所形成向橈側偏斜的角度。②肘內翻:上肢伸直,前臂外旋后,測量肘部向尺側偏斜的角 度。③膝內翻:下肢直立時,兩踝并攏,測量兩膝間距離。④膝外翻:下肢直立時,兩膝并攏,測量兩側脛骨內踝間距離。(4)關節活動度測量 觀測(目測或測量角器測量),并記錄被檢關節向各個方向的主動與被動運動的范圍與程度。每個關節從中立位到各方向運動所達之角度,并與健側對比,同時記錄。如關節在非功能位時,則應測量在該位置的活動幅度。

6.神經系統檢查 詳見“周圍神經損傷”。

7.各關節特殊檢查

(1)髖關節檢查:

Thomas征:患者仰臥,病側下肢放平時腰前凸前增加;將健側髖與膝盡量屈曲,使腰部平貼在檢查臺上,患肢上能伸直平放于床面者為陽性(檢查髖關節屈曲畸形)。記錄患肢髖關節屈曲于檢查臺所形成的角度。

“4”字試驗(Feber征):仰臥位,檢查側髖膝關節呈屈曲關,并使髖關節外展外旋,小腿內收狀,將足外踝置于對側膝上部,雙下肢呈“4”字或反“4” 字。此時如果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在屈曲之膝關節內側向下加壓,使其放平。如誘發骶髂關節疼痛,則為陽性。操作過程中,如膝部不能放平,則表示髖關 節有疾病。

(2)脊柱檢查

頸椎及腰椎活動的檢查:前后伸屈活動、左右側活動及左右旋轉活動的范圍,有無疼痛(部位)。

拾物試驗:患者拾取地上物件時,僅屈膝、屈髖,而腰挺直不能彎曲者為陽性(檢查脊柱有無彎曲運動障礙)。

床邊試驗(Gaenslen征):患者仰臥靠床邊,健側髖與膝完全屈曲,并用兩前臂抱緊固定;檢查側下肢懸于床邊外下方,當患側髖關節后伸時,引起該側骶髂關節部疼痛者為陽性(檢查骶髂關節疾病)。

骨盆擠壓分離試驗:患者仰臥,檢查時將兩手按壓患者骨盆髂前上棘處,向內擠壓或向外分離,如引起骨盆部或骶髂關節部疼痛者為陽性(檢查骨盆骨折與骶髂關節疾患,嚴重新鮮骨盆骨折傷員,忌用力試驗)。

體格檢查表范文第5篇

5.四肢、脊柱、肛門 6.神經

抽2題,共計20分。

第一節 一般檢查

一、全身情況

1.生命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2.發育:身高、體重、頭圍

二、皮膚

三、淺表淋巴結

1號:測體溫(腋測法)

1.患者安靜休息30分鐘,取消毒后體溫計,觀察并確認體溫計水銀柱是否屬于低溫位置,如高于35度,則甩到35度以下。

2.考生先用手觸摸被檢者腋窩(查影響體溫因素:汗液及有無冷熱物體),將體溫計置于被檢者腋窩深處夾緊。 3.考生口述測量時間(10分鐘后讀數)

2號.測血壓(間接測量法) (1)檢查血壓計;

先檢查水銀柱是否在“0”點。 (2)肘部置位正確;

肘部置于心臟同一水平。

(3)血壓計氣袖綁扎部位正確、松緊度適宜;

氣袖均勻緊貼皮膚纏于上臂,其下緣在肘窩以上約2-3cm,氣袖中央位于肱動脈表面,松緊適宜(1指)。 (4)聽診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確;

胸件置于肱動脈搏動處(不能塞在氣袖下),輕壓。肱動脈坐位時平第4肋軟骨,臥位時平腋中線。 (5)測量過程流暢;

①向氣袖內充氣,邊充氣邊聽診,肱動脈搏動聲消失,水銀柱再升高20-30mmHg后,緩慢放氣(下降

速度2-3mm/s).

②雙眼觀察汞柱,第一聲響為收縮壓,聲音消失為舒張壓。 (6)讀數正確;

考生測量完畢,向考官報告血壓讀數,必要時,考官可復測一次,了解考生測定血壓讀數是否正確。(如讀數不正確酌情扣分)

3號:皮膚檢查

1、顏色:顏色與種族有關,也與毛細血管分布、血色素和皮下脂肪厚度有關。檢查顏色注意有無蒼白、發紅、發 紺、黃染和色素沉著等。

2、濕度與出汗

(1)出汗過多,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佝僂病、結核病。

(2)無汗:見于維生素A缺乏癥、黏液性水腫、硬皮病、尿毒癥、脫水等。

3.彈性:皮膚彈性與年齡、營養狀態、皮下脂肪及組織間液量有關。檢查部位常取手背或上臂內側皮膚,用示指和拇指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迅速恢復平整;彈性減退時恢復減慢,見于老年人、消耗性疾病和嚴重脫水患者。 4.皮疹常見皮疹類型有:斑疹、丘疹、斑丘疹、蕁麻疹等。

5.出血點和紫癜是皮膚或黏膜下出血的常見體征。直徑小于2mm稱為瘀點;3~5mm稱為紫癜;大于5mm稱為瘀斑;片狀出血伴皮膚隆

起稱為血腫。

6.蜘蛛痣是皮膚小動脈束端分支擴張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大多分布在上腔靜脈引流區域。檢查方法是用鈍頭細物壓迫蜘蛛痣中心,其放射狀小血管消失。去除壓力后義復出現。常見于肝功能明顯減退者及妊娠婦女。 7.毛發正常人體毛分布差異很大。與種族、年齡、性別有關。

8、水腫是由于皮下組織的細胞及組織間隙水分過多所致。分為凹性水腫和非可凹性水腫。根據水腫嚴重程度分為輕、中、重三度

(1)輕度:眼瞼、脛骨前和踝部水腫。用拇指指腹輕壓脛骨前皮膚,出現凹陷。 (2)中度:全身疏松組織均可見水腫。

(3)重度:全身組織嚴重水腫,皮膚發亮甚至有液體滲出。并有漿膜腔積液。 9.其他還需注意檢查妊娠紋、紫紋、瘢痕、皮下氣腫、皮下結節等。 (3)鎖骨上窩淋巴結(同前) (4)腋窩淋巴結檢查

①告之被檢查者體位、姿勢正確:檢查腋窩時面對被檢查者(或站在被檢者右側)。

檢查右側時,檢查者應右手握被檢查者右手手腕,將其前臂稍外展。 ②檢查者手法正確:檢查腋窩5組淋巴結: 1)腋尖淋巴結群:位于腋窩頂部。

2)中央淋巴結群:位于腋窩內側壁近肋骨及前鋸肌處。 3)胸肌淋巴結群:位于胸大肌下緣深部。

4)肩胛下淋巴結群:位于腋窩后皺襞深部。 5)外側群:位于腋窩外側壁。

或口述檢查腋窩內、外、前、后壁。 ③應雙側淋巴結都要檢查。

④口述淋巴結大小、硬度、粘連、竇道情況。 (5)滑車上:肱二頭及肱三頭肌間觸診。 (6)腹股溝淋巴結檢查

①告之被檢查者體位、姿勢正確:被檢查者平臥,下肢伸直。檢查者站在被檢查者右側。

②檢查者手法正確:右手四指并攏,以指腹觸及腹股溝,由淺及深滑動觸診,先觸膜腹股溝韌帶下方水平組淋巴結(上群),再觸腹股溝大隱靜脈處和垂直組淋巴結(下群)。左、右腹股溝對比檢查。 上群(與腹股溝韌帶平行) 下群(大隱靜脈處)

第二節頭頸部檢查

5號題、眼瞼、鞏膜、結膜、角膜檢查(須口述檢查內容) (1)檢查內容敘述正確:眼瞼有無水腫,上瞼有無下垂,有無閉合障礙,有無倒睫;鞏膜有無黃染;瞼結膜有無蒼白或充血,球結膜有無充血或水腫;角膜透明度,有無云翳、白斑、潰瘍、軟化等。

(2)檢查方法正確:告知被檢者閉眼、睜眼,以示指和拇指捏起上瞼中外1/3交界處的邊緣告知被檢者向下 看,趁機將眼瞼輕輕向前下方牽拉,示指向下壓瞼板上緣,與拇指配合將瞼緣向上捻轉。另囑被檢者向上看,以 拇指輕壓下眼瞼下緣,充分暴露鞏膜和結膜,同樣方法檢查另一側。

6號題:眼(眼球運動、間接對光反射、直接對光反射、輻輳反射、眼球震顫檢查) (1)眼球運動檢查方法正確;

檢查者置目標物,如棉簽或手指尖,于受檢查者眼前30-40cm,告之病人頭部不動,眼球隨目標物方向移動,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個方向的順序進行。(呈“H”型) (2)對光反射(間接、直接)檢查方法正確;

①直接對光反射是將光源直接快速照射被檢查者瞳孔,觀察瞳孔變化。

②間接對光反射是指光線照射一眼時,另一眼瞳孔立即縮小,移開光線,瞳孔擴大。間接對光反射檢查時,應以一手擋住光線,以防光線照射到要檢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對光反射。 (3)眼球震顫檢查方法正確。

告之被檢查者頭部不動,眼球隨醫師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運動數次,觀察眼球是否出現一系列有規律的快速往返運動。

(4)眼調節和輻輳反射。

輻輳反射:告之被檢查者注視檢查者示指。檢查者手指自被檢查者前面1米遠處,勻速向被檢查者鼻前移動,至10cm前停止。觀察被檢查者兩側瞳孔縮小及兩眼聚合情況。

調節反射:告之被檢查者注視檢查者手指。檢查者手指自被檢查者前面1米遠處,快速向被檢查者鼻前移動,至10cm前停止。觀察被檢查者兩側瞳孔縮小及兩眼聚合情況。

7號題:口唇、咽部、扁桃體檢查

1、口唇:觀察口唇有無蒼白、發紺、水腫、皰疹;

2、扁桃體檢查(須口述檢查內容)

(一)檢查方法正確:告知被檢者取坐位,頭略后仰,囑其口張大并發長“啊”音,此時考生用壓舌板在被檢者舌前2/3與后1/3交界 處迅速下壓,在光照的配合下觀察扁桃體。

(二)檢查內容正確:觀察扁桃體有無紅腫,判斷扁桃體腫大的程度,其分泌物顏色、性狀等,有無苔及片狀假膜。

9號題、甲狀腺檢查(須口述視診內容和報告檢查結果,前面和后面觸診可任選其一)

(一)視診(口述內容):觀察甲狀腺大小、是否對稱

(二)觸診方法正確,動作規范 1.甲狀腺側葉觸診

后面觸診:告知被檢者取坐位,考生站在其后,一手示、中指施壓于一側甲狀軟骨,將氣管推向對側,另一手拇指在對側胸鎖乳突 肌后緣向前推擠甲狀腺,示、中指在其前緣觸診甲狀腺,檢查過程中,囑被檢者做吞咽動作,重復檢查,用同樣方法檢 查另一側甲狀腺。

前面觸診:告知被檢者取坐位,考生面對被檢者,考生一手拇指施壓于一側甲狀軟骨,將氣管推向對側,另一手示、中指在對側胸鎖乳突肌后緣向前推擠甲狀腺,拇指在胸鎖乳突肌前緣觸診。檢查過程中,囑被檢者做吞咽動作,重復檢查,用同樣方法檢查另一側甲狀腺。

2.甲狀腺峽部觸診:考生面對被檢者,用拇指自胸骨上切跡向上觸摸,可觸及氣管前甲狀腺組織,判斷有無增厚,囑被檢者吞咽動作.

(三)聽診方法正確,動作規范:考生用聽診器鐘形體件放于甲狀腺部位,兩側均需檢查。

(四)檢查結果正確:報告檢查結果:甲狀腺是否腫大,有無結節、震顫,聽診有無雜音。

第三節 胸部

10號題:胸部視診(提示:視診內容與方法及胸部體表表標志)

(1)由考生口述并能在被檢查者身體上指出主要胸部體標志、主要垂直標志線及主要自然陷窩;

胸骨角、鎖骨上窩、鎖骨下窩、胸骨上窩、腋窩、鎖骨中線、腋前線、腋中線、腋后線、肩胛下角線、肋間隙、肋脊角、劍突。 (2)胸廓視診

能口述提到正常胸、桶狀胸、扁平胸、雞胸、肋間隙增寬、肋間隙窄、乳房是否對稱、脊柱形態。 (3)視診呼吸運動的主要內容。

考生能口述:

①呼吸頻率:呼吸過速、呼吸過緩、呼吸深度、變化;兩側呼吸是否對稱;

②呼吸節律:潮式呼吸、間停呼吸、抑制呼吸、嘆息樣呼吸。

11號題:胸部觸診 (1)胸部(廓)擴張度;

前胸廓擴張度的測定,檢查者兩手置于被檢查者胸廓下面的前側部,左右拇指分別沿兩側肋緣指向劍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線兩側對稱部位,兩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側胸壁,以此對比患者呼吸時兩側胸廓擴張度。(或也可取后胸廓擴張度的測定,則將兩手平置于被檢查者背部,約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與中線平行,并將兩側皮膚向中線輕推。) (2)語音震顫觸診;

①檢查者將左右手掌的尺側緣輕放于被檢查者兩側胸壁的對稱部位,然后囑被檢查者用同等強度重復輕發“yi”長音。 ②自上至下,從內到外比較兩側相應部位兩手感觸到語音震顫的異同、增強或減弱。 (3)能正確演示胸膜摩擦感操作方法。

①手掌平放于胸廓的下前側部(或腋中線5,6肋間),囑被檢者深慢呼吸。

②考生能口述:當被檢查者吸氣和呼氣時均可觸及粗糙摩擦音為陽性。

12號.胸部扣診

(1)間接叩診:手指動作、方法、順序正確

①以左中指的第

一、二節作為叩診板指,平緊貼于叩擊部位表面(與肋骨平行),右手中指以右腕關節和指掌關節活動叩擊左手中指

第二指骨的前端或末端的指關節。同一部位扣2-3下。

②順序正確:首先檢查前胸,由鎖骨上窩開始,自第一肋間隙從上至下逐一肋間隙兩側對比進行叩診,其次檢查側胸壁,囑被檢查者舉起上臂置于頭部,自腋窩開始向下叩診至肋緣。最后叩診背部,告之被檢查者向前稍低頭,雙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進行叩診,比較叩診音的變化,叩診肩胛間區,扳指要與脊柱平行。(肋間隙--胸壁--背部) (2)叩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動度

叩肺下界:患者在平靜呼吸時,扳指平貼肋間隙,與肋骨平行,逐個肋間進行叩診,當清音變為濁(實)音時,為肺下界。

分別檢查鎖骨中線、左右腋中線、左右肩胛線的肺下界位置。

正常肺下界:左右鎖骨中線6肋間、左右腋中線8肋間、左右肩胛線10肋間。

肺下界移動度 ①檢查者先于被檢查者肩胛線叩出肺下界的位置。

②然后告之被檢查者作深吸氣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時,沿該線繼續向下叩診,當由清音變為濁音時,即為肩胛線上肺下界的最低點;

③當患者恢復平靜呼吸時,再告之作深呼氣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診,直至清音變為濁音,即為肩胛線上肺下界的最高點,

由此測量出最高點與最低點之間距離即為肺下界移動度?;颊咂翚獠灰颂L。

正常肺下界移動度為6-8cm。

12號題、胸部聽診

(1)聽診方法、順序正確;

①手持聽診器胸件手勢正確。

②聽診的順序由肺尖開始,自上而下的、分別檢查前胸部、側胸部、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對稱部位進行對比。 (2)考生口述在正常人身上能聽到哪些呼吸音,并能指出其部位;

能講出肺泡呼吸音(大部分)、支氣管呼吸音(喉部、鎖骨上窩、背部T1,T2水平)、支氣管肺泡呼吸音,(胸骨兩側1,2肋間及肩胛間區)能指出相應聽診部位;

(3)考生口述在有肺部疾患人體身上可能聽到哪些常見的附加音:濕羅音、干羅音、哮鳴音、管狀呼吸音。

13號題:乳房檢查

乳房觸診:使用女性胸部模具,須口述檢查內容,報告檢查結果;

1、考生站位正確:充分暴露被檢者前胸部,考生站在其前面或右側。

2、檢查方法正確,動作規范:考生的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用指腹輕施壓力,以旋轉或來回滑動進行觸診,雙側乳房觸診先由健側開始,后檢查患側。檢查左側乳房時由外上象限(1)開始,沿順時針方向由淺入深觸診,直至4個象限檢查完畢,最后觸診乳頭。檢查右側乳房也從外上象限開始,沿逆時針方向進行觸診。

3、檢查結果正確:報告檢查結果:雙側乳房有無觸壓痛,有無包塊及其大小、位置、硬度、活動度、壓痛,乳頭有無觸痛,有無硬結、彈性消失。

乳房視診:

1、考生站位正確:充分暴露被檢者前胸部,考生站在其前面或右側。

2、口述檢查結果:雙乳是否對稱;有無發紅、潰瘍、橘皮樣改變;乳頭大小位置對稱性;乳頭有無回縮和分泌物。

14號題:心臟視診 (1)心臟視診方法正確;

①被檢查者仰臥位(或臥位)正確暴露胸部。

②檢查者站在被檢查者右側,其視線自上向下,必要時與胸部同水平視診。 (2)考生敘述心臟視診主要內容;

①觀察心前區有無異常隆起與凹陷。

②觀察心尖搏動范圍

③觀察心前區有無異常搏動。 (3)正確敘述被檢查者心尖搏動范圍

①能夠正確指出心尖搏動在第幾肋間。(第5肋腋中線內側0.5-1.0cm,范圍2-2.5cm)。

②能夠正確指出被檢查者心尖搏動搏動范圍正?;驈浬?。 (4)考生口述心前區異常搏動三個主要搏動名稱,并能指出其部位; ①胸骨左緣第3—4肋間搏動:右心增大、法

四、二狹、肺動脈瓣狹窄。

②劍突下搏動:右心增大、腹主動脈瘤。

③胸骨右緣第2肋異常搏動:主動脈瘤。

15號題:心臟觸診(內容、方法、順序)

(1)被檢查者臥位,檢查者在其右側,先用右手掌自心尖部開始檢查,觸診壓力適當。 從心尖部開始,逐漸觸診肺動脈瓣區、主動脈瓣區、第二主動脈瓣區及三尖瓣區。

(2)在心尖搏動區觸診(可用單一示指指腹)確認心尖搏動最強點,并能表達被檢查者心尖搏動所在體表位置; ①能夠正確指出心尖搏動最強點在第幾肋間。

②能夠正確指出在鎖骨中線內、外。(第5肋間,左鎖骨中線內側0.5-1.0cm) (3)觸診震顫、心包摩擦感;

①震顫:用手掌或手掌尺側小魚際肌平貼于心前區各個部位,以觸知有無微細的震動感。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觸診手法在心前區胸骨左緣第4肋間觸診。囑患者屏氣,檢查心包摩擦音是否有變化。

16號試題:心臟間接叩診(手法、順序,需在人體上叩出心臟相對濁音界)

(1)以左手中指為叩診板指,平置于心前區擬叩診的部位?;虮粰z查者取坐位時,板指與肋間垂直(消瘦者例外); 當被檢查者平臥時,板指與肋間平行。

(2)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內。左側在心尖搏動外2-3cm處開始叩診,逐個肋間向上,扳指每次移動距離不超過0.5cm,

由外向內聞及由清變濁時作出標記,并測量其與胸骨中線垂直距離,再逐一肋間向上叩診直至第二肋間,將其標記點畫成連線。右界叩診,先叩出肝上界(沿右鎖骨中線往上叩診,第5肋間以上,乳頭),然后于其上一肋間由外向內,逐一肋間向上叩診,直至

第2肋間,將心濁音界標記點畫成連線。

正常人心相對濁音界:

右界(cm) 肋間左界(cm)(左鎖骨中線距胸骨中線為8-10cm) 2-3 Ⅱ 2-3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從心尖搏動點(乳頭下方一肋)外側2cm處圖示(同一肋由外向內叩診)

17號題:心臟聽診(方法、內容,并在人體上指出相應部位) (1)考生在被檢查者人體上能正確指出傳統的5個聽診區位置;

①二尖瓣區:位于心尖搏動最強點,,又稱心尖區。

②肺動脈瓣區:在胸骨左緣第2肋間。

③主動脈瓣區:在胸骨右緣第2肋間。

④主動脈瓣第二聽診區:在胸骨左緣第3肋間。

⑤三尖瓣區:在胸骨下端左緣,即胸骨左緣第

4、5肋間。 (2)聽診順序正確;

從二尖瓣區開始肺動脈區主動脈區主動脈第二聽診區三尖瓣區,逆時針方向或稱倒8字。 (3)能表達心臟聽診主要內容: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變(正常、異常)、心臟雜音(正常、異常)、心包摩擦音等。

18號題:外周血管檢查:頸動脈搏動、毛細血管搏動征及水沖脈、槍擊音檢查

(1)頸動脈搏動觸診;檢查者以拇指置頸動脈搏動處(在甲狀軟骨水平胸鎖乳突肌內側)觸之并比較兩側頸動脈搏動。

(2)毛細血管搏動征檢查方法正確:毛細血管搏動征:用手指輕壓被檢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輕壓被檢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發白 ,發生有規律的紅、白交替改變即為毛細血管搏動征。

(3)水沖脈檢查方法正確;檢查者握緊被檢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環指指腹觸于橈動脈上,遂將其前臂高舉超過頭部,有水沖脈者可使檢查者明顯感知猶如水沖的脈搏。

(4)射槍音檢查,操作正確。槍擊音:在外周較大動脈表面(常選擇肱動脈或股動脈),輕放聽診器胸件可聞及與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搶的聲音。主要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甲狀腺機能亢進。

19號題:腹部(方法、內容,并需在腹部指出體表標志與分區) (1)考生口述并在人體上指出腹部體檢時的體表標志及分區

肋弓下緣、腹上角、腹中線、腹直肌外緣,髂前上棘、腹股溝、臍及分區:4區法、9區法、7區法。 (2)視診方法正確;

①被檢查者仰臥,正確暴露腹部,雙腿屈曲,告之被檢查者放松腹肌,檢查者在其右側,自上而下視診全腹。

②檢查者視線與被檢查者腹平面同水平,自側面切線方向觀察。 (3)能表述視診主要內容

①腹部外形、膨隆、凹陷、腹壁靜脈(正常不可見)。

②呼吸運動、胃腸型和蠕動波。

③皮疹、瘢痕、疝等。

20號題:腹圍測量

全腹部膨隆需測量腹圍。

排尿后,取平臥位,用軟尺經臍繞一周,以CM為單位。

21號題:腹壁靜脈曲張血流方向

(1)選擇一段沒有分支的腹壁靜脈,檢查者將手示指和中指并攏壓在靜脈上,然后一手指緊壓靜脈向

外滑動,擠出該段靜脈內血液,至一定距離放松手指,另一指緊壓不動,看靜脈是否迅速充盈,

再用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2)口述:正常時臍水平線以上的腹壁靜脈血流自下向上經胸壁靜脈和腋靜脈而進入上腔靜脈。

臍水平以下的腹壁靜脈自上向下經大隱靜脈而流入下腔靜脈。肝門靜脈阻塞有門脈高壓時 ,腹壁曲張靜脈常以臍為中心向四周伸展,血液經臍靜脈臍孔而入腹壁淺靜脈流向四方。

22號題:腹部觸診(淺部觸診手法,腹壁緊張度、腹部壓痛、反跳痛)

(1)淺部觸診手法、順序正確;

①告之被檢查者正確體位:檢查者立于被檢查者的右側,并囑其平臥于床上,頭墊低枕,兩手自然放于軀干兩側,兩腿屈起稍分開,放松腹肌。 ②檢查者手法正確:檢查者應手溫暖、指甲剪短,右前臂應在被檢查者的腹部表面同一水平,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使患者適應片刻,并感受腹壁緊張程度,然后以輕柔動作開始觸診。觸診時手指必須并攏,應避免用指尖猛戳腹壁。檢查每個區域后,檢查者的手應提起并離開腹壁,不能停留在整個腹壁上移動。檢查順序正確:從左下腹開始,逆時針方向進行觸診。 (2)腹壁緊張度

①考生口述腹壁緊張度正常(柔軟):按壓時腹部有一定彈性,但無肌緊張或抵抗,亦不飽滿。

②考生口述腹壁緊張度增加: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痙攣,觸診時腹壁有明顯緊張強直呈木板狀,使檢查者手指不易下壓,有明顯抵抗

感覺?;蚩忌谑龈贡诰o張度減低:當手指按壓時腹壁軟弱無力,失去彈性。 (3)壓痛及反跳痛

檢查者用手觸診腹部各處,特別是與各臟器有關的部位(如上腹部、臍部、右肋下、左腹下、麥氏點等),觀察壓痛。

檢查者用手觸診被檢查者腹部出現壓痛后,手指可于原處稍停片刻,使壓痛感覺趨于穩定,然后迅速將手抬起,離開腹壁,被檢查被檢查者感覺腹痛驟然加重,稱為反跳痛。

23號題:肝脾、膽囊觸診 1.肝臟觸診;

①告之患者體位正確:被檢查者仰臥,兩膝關節屈曲,檢查者立于被檢查者的右側。

②單手觸診:檢查者將右手四指并攏,掌指關節伸直,與肋緣大致平行地放在被檢查者右上腹部或臍右側,估計肝下緣的下方。隨被檢查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深部,再次吸氣時,手指向前上迎觸下移的肝緣。如此反復進行中手指不能離開腹壁并逐漸向肝緣滑動,直到觸及肝緣或肋緣為止。

③雙手觸診:檢查者右手位置同單手觸診法,而左手托住被檢查者右腰部,拇指張開置于肋部,觸診時左手向上托推,使肝下緣緊貼腹壁下移,并限制右下胸擴張,以增加膈下移的幅度,可提高觸診的效果。 2.脾臟觸診(雙手觸診)(須報告檢查結果)

①考生站位正確,告知被檢者體位、姿勢正確:告知被檢者取仰臥位,雙腿屈曲,暴露腹部,腹部放松,做腹式呼吸,考生站在被檢者右側。告知被檢者取右側臥位時,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 ②檢查方法正確,動作規范

1.仰臥位觸診: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檢者左腰部第9-11肋處,將其脾臟從后向前托起,右手置于臍部,右手三指(示、中、環指)伸直并攏,與肋緣大致呈垂直方向。從臍水平開始,配合被檢者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橈側進行觸診,直至觸及脾緣或左肋緣。

2.側臥位觸診:囑被檢者右側臥位,考生左手掌置于被檢者左腰部第9-11肋處,將其脾臟從腰背部向腹部推,右手三指(示、中、環 指)伸直并攏,與肋緣大致呈垂直,配合被檢者腹式呼吸,用示、中指末端橈側進行觸診,直至觸及脾緣或左肋緣。

③檢查結果正確:報告檢查結果:脾臟肋下是否觸及。(輕度腫大肋下<2cm,中度腫大不過臍;重度過臍或腹中線) 3.膽囊觸診;

①單手觸診法:被檢查者仰臥,兩腿屈曲,檢查者站在被檢查者的右側。將右手四指并攏,掌指關節伸直,與肋緣大致平行地放在被

檢查者右上腹部,然后隨被檢查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深部,再次吸氣時,手指向前上在膽囊點下方稍左右滑行觸診下移的膽囊。

②勾指觸診手法(Murphy征檢查):左手拇指指腹勾壓于膽囊點,告之被檢查者緩慢作深吸氣,判斷Murphy征陽性標準(突然因疼痛 而摒住呼吸)。

24號題:腹部包塊、液波震顫、振水音 1.腹部包塊:方法同腹部觸診,注意包塊描述;

2.液波震顫:檢查時患者平臥,醫師以一手掌面貼與患者一側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攏屈曲,用指端叩擊對側腹壁(或以指端沖擊式觸診),如有大量的液體存在,則貼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體波動沖擊的感覺,即波動感。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動傳至對側,可讓另一人將手掌尺側緣壓于臍部腹中線上即可阻止,如圖。此法檢查腹水,需有3000至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動性濁音敏感。

3.振水音:病人仰臥,然后用稍彎曲的手指,連續沖擊病人的腹部,如聽到胃內氣體和液體相撞擊發出的聲音,就稱為振水音.25號題:腹部叩診(胃泡鼓音區叩診、移動性濁音叩診、肋脊角叩診)

1.胃泡鼓音區(Traube區);左前胸下部肋緣上鼓音區方法正確,能叩出其大致范圍。能說出其如何形成。

2.肝臟叩診:自上至下沿右鎖骨中線叩診,叩診呈濁音的肋間為肝上界。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鎖骨中線及正中線叩診至出現濁音或肋下緣。正常上界為肝肺相對濁音界,下界不如觸診準確。肝濁音界擴大的意義同觸診。肝界明顯縮小或消失見于胃腸穿孔(膈下積氣)、人工氣腹、全內臟轉位。同時檢查肝區叩痛,叩痛陽性提示炎癥或者肝臟急劇增大。 3.移動性濁音叩診方法正確;讓被檢查者仰臥,自腹中部開始,向兩側腹部叩診,出現濁音時,板指手不離開腹壁,令被檢查者右側臥,使板指在腹的最高點,再叩診,呈鼓音,當叩診向腹下側時,叩音又為濁音,再令被檢查者左側臥,同樣方法叩擊,這種因體位不同而出現的濁音區變動現象稱移動性濁音。

4.脊肋角(腎區)叩擊痛檢查方法正確;檢查時,被檢查者采取坐位或側臥位,檢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患者脊肋角處,右手握拳用輕到中等的力量叩擊左手背。 5.膀胱叩診:

(1)被檢查者取仰臥位,雙腿屈曲,考生站在被檢者右側。

(2)自臍部開始,沿腹中線向下叩診,扳指與腹中線垂直,鼓音變為濁音為膀胱上界。下腹部左右依同法叩診。

試題編號26:腹部聽診(操作方法,描述腸鳴音、血管雜音) (1)聽診操作方法正確并能指出主要聽診部位;

①應將聽診器胸件置于臍周部或右下腹壁,全面地聽診各區。

②能注意在上腹部、臍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區聽診。

(2)會聽并能表述何謂腸鳴音正常(4-5次/分)、亢進(10次以上/分)、減弱(連續3-5分種才聽到一次)、消失(無腸鳴音又稱靜腹);在臍周或右下腹聽診;

①能描述正常腸鳴音:每分鐘4-5次。

②能描述腸鳴音亢進:每分鐘10次以上且腸鳴音響亮、高亢。

③能描述腸鳴音消失標準:3-5分鐘聽不到腸鳴音。 (3)會聽腹部血管雜音(動脈性和靜脈性)。

①動脈性雜音聽診部位正確: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側。

②靜脈性雜音聽診部位正確:常在臍周或上腹部。

③能說出腹部血管雜音的形成。(說未聞及腹主動脈、腎動脈、靜脈血管雜音就行)

27號題:脊柱檢查

1.被檢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充分暴露軀干,考生站在被檢者后面。 2.檢查手法正確、動作規范 (1)脊柱彎曲度視診檢查

觀察脊柱生理彎曲是否存在;有無脊柱側彎、病理性前凸和后凸畸形

(2)頸椎活動度檢查:考生雙手固定被檢者雙肩,囑被檢者作頸部前屈、后伸、左右側區,左右旋轉運動,觀察被檢者頸椎活動度。 腰椎活動度檢查:考生雙手被檢者骨盆,囑被檢者做腰部前屈、后伸、左右側區,左右旋轉運動,觀察被檢者腰椎活動度

(3)脊柱壓痛和叩擊:脊柱壓痛檢查:用拇指或食指指腹自上而下依次按壓頸椎、胸椎、腰骶椎棘突和椎旁肌肉發現壓痛點時必須重復檢查確認。 脊柱叩擊痛檢查:

直接叩擊法:考生以叩診錘或單一指端依次輕叩各個頸椎棘突。

體格檢查表范文第6篇

體格檢查不僅是運動醫學工作者的一項主要任務,也是體育教師、教練員和體育科研人員的重要本職工作。因為只有通過體格檢查,首先獲得被測對象的身體形態特點、發育程度、健康狀況、機能水平的各種準確信息,根據這些信息有針對性地、科學合理地組織實施體育鍛煉和運動訓練,才能保證增強人體體質、促進健康水平和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此外,體格檢查對學校學生體質檔案的建立、對運動員選材、對人類各種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體格檢查注意事項

1.

2.檢查過程中,應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醫師應儀表端莊,舉止大方,態度誠懇和藹。

4.的原因、目的和要求,感謝。

5.位暴露應充分。

6.7.肛門和直腸檢查。根據病情輕重、避免影響檢查結

上一篇:停車場人員范文下一篇:事業部權責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