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特殊教育論文題目范文

2023-09-17

特殊教育論文題目范文第1篇

2、農村特崗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分析

3、同工同酬,維護幼兒教師生存尊嚴

4、鄉村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5、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殘障兒童成長與教育 的現狀與建議

6、選才用人出巧招擘畫教育新圖景

7、鄉村教師職業壓力的歸因與緩解

8、“十四五”時期我國義務教育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形勢與重點任務

9、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析

10、重慶鄉村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提升策略

11、“好校長”成長記:行走戈壁荒原

12、以奮斗者的姿態書寫新時代美好教育

13、縣級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及對策

14、全面推動全省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15、中小學教師工作家庭促進對工作投入的影響: 社會支持的調節作用

16、心理學視角下提升師范生主觀幸福感綜述

17、以精神論輸贏 以道德比高下

18、多元智能理論視域下的特殊需要兒童積極教育探索

19、聾校骨干教師與普通教師教研現狀的比較

20、把優質教育搬到老百姓家門口

21、寫穩“奮進筆” 當好“答卷入” 奮力譜寫玉溪教育現代化新篇章

22、芬蘭中小學校的組織管理(二)

23、淺析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提升路徑

24、淺談提升幼兒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有效策略

25、我國教師職業認同研究綜述

26、ERG理論視角下新生代鄉村教師職業幸福感提升路徑

27、“框架”理論視域下教師自我心像的形成過程與優化策略

28、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師德教育和師德修養

29、高師師范新生教師職業認同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30、幼兒園教師職業價值觀與幸福感現狀及其關系研究

31、政協委員:城鄉教師均衡發展中國教育才有希望

32、特教改革背景下教師能力發展新思路

33、論中職教師的積極期待

34、中國版本圖書館月度CIP數據精選

35、淺談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的心理素質與提高

36、隨班就讀教師職業幸福感初探

37、高職教師主觀幸福感增進策略的研究①

38、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 創教育發展新局面

39、河西教育:探求發展真義

40、“疫情”中如何提升心理幸福感

41、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

42、“全國教書育人楷?!眴⑹句?/p>

43、開放大學師資隊伍狀態與教師成長實現路徑

44、“一票否決”能否遏止師德滑坡?

45、研究生學歷幼兒園教師職業認同狀況探析

46、2017,教師隊伍建設將實現新突破

47、普惠、編制、立法,為了孩子們幸福的童年

48、國內教師心理資本研究進展與趨勢

49、積極心理學在區域中小學、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特殊教育論文題目范文第2篇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訓,是一項長期性、綜合性培訓工程,政策層面的機制創新、師資培育的渠道創新、教學資源的內涵創新,都是推動培訓體系的重要舉措。本文在調研湖南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培訓需求的現狀基礎上,多維度、深層次提煉其內因,進而提出發展路徑。

關鍵詞:特殊教育;師資培訓;需求;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關于“辦好特殊教育”、“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精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和《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均特列專項章節規劃發展特殊教育,明確提出:“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培訓需求內因及路徑抉擇的研究,是進一步完善當前湖南省教師培訓體系的重要課題。

一、歷史存因與機制體制——湖南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訓需求內因的審視

(一)宏觀引領——師資培訓需要有序管理

當下,國內的特殊教育組織管理歸屬分為兩支。教育行政部門主要在義務教育階段組織特殊教育學校進行類同于普通學校的基礎學科學習;殘聯主要針對特殊兒童進行語言、聽力和智力的康復訓練,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二者在培訓的內容上有比較大的差異。近年來,湖南省教育廳以相關高等院校的特殊教育專業為龍頭,在全省有重點、分批次地著力搭建特殊教育培訓基地,不斷夯實和提升基地建設的規模水平,完善長期固定的培訓計劃,以保持培訓的系統性和連續性。

(二)中觀融合——師資培訓需要多元支持

培訓的經費短缺是制約特殊教育教師培訓不足的一個重要的因素。湖南省的特殊教育學校雖然持續得到了財政的支持,但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教育成本相對較高,師資培訓的缺口短期內仍然存在。雖然可以按照教師的需求進行分類培訓,但是因為工作量與經費投入等因素的顧慮,培訓編班以大班為主,教師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培訓的互動性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三)微觀發展——師資培訓需要“雙材”并舉

一是人材。受特殊教育師資培養歷史發展的客觀影響,培訓機構或培訓學校的師資,來源比較復雜,且具有不穩定性。22.7%的受訪者表示,少數的培訓教師在專業能力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諸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理論陳舊等缺陷。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專業素質有待提升,使得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不足。

二是教材。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的課程體系有待于進一步構建。在教學科研方面,還缺乏來源于實踐反饋的上層設計的系列教材,滿足不了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培訓需求;同時,教學研究的成果傾向于形式化、標題化,實際成果與教學一線的課堂指導、實訓實操技能提升脫節。有14.15%的受訪者表示,培訓教師或專家對于特殊教育學校的課程教材建設實踐指導工作相對滯后,從而導致培訓內容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實踐教學存在一定距離。

二、創新與突破——適應湖南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訓需求的路徑抉擇

(一)觀念更新,教康結合適應特殊教育新形勢

特殊教育是涵括教育培養、醫療康復訓練、社會用人機制體制的系統工程。教康結合的“康”,重在“醫治”和“康復”。一方面,利用先進的臨床醫療技術,對殘疾患兒身心疾病進行專項檢查、診斷和治療;另一方面,利用先進的醫學康復手段,減輕并逐步消除殘疾患兒的功能障礙,彌補和重建其正常的身心功能,不斷促進人體各方面技能的全面發展。21世紀以來,歐美特殊教育開始將醫教結合的方式用于對全納教育模式下的特殊兒童個別化教育計劃,并逐步普及到群體教育范疇。在我國,醫教結合的教育康復課程也逐漸成為特殊教育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康結合趨勢下的特殊教育學校師資培訓,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創新:一是培訓目標。要了解教育及醫學康復相關知識,要掌握必要的聽障、自閉癥、智力障礙兒童康復技能;要能獨立快速地完成對特殊兒童障礙特點的評估和診斷,并制定和實施教育康復計劃。二是培訓內容。要以生理和病理學理論為主要基礎,加大聽覺功能康復、語言功能康復和運動功能康復三大板塊的培訓內容比例;要持續鞏固語言、認知、學科學習、心理行為等方面的教育康復技能培訓。三是培訓形式。要針對特殊教育教師培訓時間短、任務重、要求高的現實特征,科學設計理論學習、技能操作、案例分析、臨床實踐、經驗交流、總結提升等有效環節。

(二)政府主導,先行先試構建師資培訓網格體系

一是加強基地梯隊建設。制定與完善特殊教育專業教師培訓基地建設的意見,充分發揮省級教師培訓機構的作用,使其成為培訓全省教師和管理干部的培訓基地;加強各級教師培訓基地建設,建立開放高效的教師培訓系統;加強市州特殊教育教師培訓機構建設,推動特殊教育師范院校強化師訓職能,確保教師培訓特別是教師培訓任務的完成。加強龍頭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積極推進以片區教師培訓學校為基礎,加強培訓、教研、電教等相關機構的整合,構建研訓一體、相對穩定的區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在政府教育部門的統籌下,進一步明晰高校與基層學校在培訓中的責權利,加強校際培訓合作,逐步建立校內外一體、任務共擔、責任分享、合作雙贏、開放靈活的管理體制和用人機制,形成“基地引領+高校帶動+地區培訓機構輻射+行業企業參與”的培訓一體化的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促進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是建立培訓檢測評估制度。建立符合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繼續教育特點的檢測與評估制度,明確特殊教育學校所在的地區和特殊教育學校的責任,使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訓進入良性的循環狀態。制定強制措施,要求特殊教育學校選派教師參與培訓,在經費上給予保障,在教學和培訓的時間協調上給予制度平衡。以一定時間段內參培教師和參培學校的教學質量、競賽水平和科研成績作為培訓實效的主要衡量標準。要通過制度積極促進培訓團隊建設,將課堂質量檢測和團隊培訓實效檢測結合評價。強化機制與激勵機制結合,把教師職后培訓作為晉級的重要條件之一,提升教師參培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通過內部挖掘、整合優勢,逐步建立完善起現代的開放高效的教師培訓系統,形成整體教育培訓優勢,提高繼續教育質量。

三是提升龍頭特殊教育院校引領作用。形成中心突出、多點開花、全面聯系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培訓合力。首先要充分發揮全省龍頭特殊教育學校尤其是高校特殊教育王牌專業的作用,把龍頭學校、王牌專業辦成全省在教育教學、資料信息、校改實踐、教育技術、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具有指導作用的教育中心;其次,以各地區特殊教育龍頭學校為輻射點,在省級教師培訓機構資源傳輸、技術傳輸的基礎上,通過各地區教師進修院校、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教育學習中心教研室和各地的科研教育機構,面向本地區開展分層培訓、分步培訓,重點傾向于偏遠地區,使得師資培訓能夠常規化、普及化,解決各地師資培訓數量少、分布散、不同步、不均衡的問題;最后,進一步強化由長沙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成立的“1+55”特殊教育聯盟的凝聚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教育部相關政策,盡快出臺職業教育集團辦學的具體實施辦法,促進特殊教育教育聯合體在資源整合、技術服務和師資培訓等方面的作用。

(三)教學為重,三管齊下加強培訓主導新內涵

人才——師資是提高培訓質量的根本。要著力抓好三支隊伍的建設:一是管理者的培訓。培訓管理者不僅要有開放的市場意識和經營意識,還要熟悉教師和校長培訓的相關業務,具有培訓課程開發的能力及計劃組織能力。但現有的培訓管理者隊伍能力水平與這一要求尚有較大差距,所以,要加強培訓管理者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二是依托高等院校相關學科和專業,進一步加強院校自己的專家隊伍建設。要采取措施和激勵政策,鼓勵校內專家深入基層特殊教育學校,理論聯系實際地開展個案研究和行動研究,不斷提高授課專家的特殊教育理論和實踐能力,進而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采取更加開放的用人政策和契約機制,在全國高校、科研機構和基層學校聘請一批知名學者和實操能力強的教學專家加入到培訓工作中。通過幾年建設,逐步打造出一支責任心強、能力突出、實操性強、專兼結合的培訓專家隊伍。

管理——管理是提高培訓質量的保障。首先,政府及主管部門,要根據《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準》,加快建立教師培訓專業標準、任職資格專業標準和任職資格認定考核標準,進一步推進教師準入制度、教師培訓制度及考核制度的執行,以制度規范教師不斷通過培訓提高專業素質。其次,培訓部門要切實督促教師和校長接受培訓考核和平時檢查,并將檢查考核情況及時通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逐步將培訓考核成績納入教師、校長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形成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機制。

課程——課程是提高培訓質量的核心。課程的形式和門類應該注重多元化、時效性與實效性。形式上,應充分考慮教學對象的差異性,端正認識,激發興趣,注重互動啟發,合作研討,深入反思。要通過知識拓展,把課堂培訓和實踐培訓結合起來;要通過項目建設,把培訓學習和學以致用聯系起來。門類上,要注重基礎性、科學性,應堅持特殊教育基本理論課程和國內外最新的康復理念相結合,盡可能開設新的前沿課程,使教師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應鼓勵優秀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基礎上開發本土教材,或在專家的指導下參與國家統編教材的開發,更應該建立培訓教師定期定點深入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實踐的對口幫扶制度。培訓機構或學校應加大制度傾斜,將教材開發建設與師資待遇緊密掛鉤,將校本教材的實踐使用效果作為教師的教學能力考察的重要標準。

參考文獻:

[1]人民網.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 29613660-10.html,2017-10-28.

[2]肖非,王秀琴,李曉娟.共享陽光:共和國特殊教育報告[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

[3]孟萬金.堅持科學發展觀,開創特殊教育研究新局面[J].中國特殊教育,2006(1).

[4]黃志成.全納教育——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和參與[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通訊作者:李暉)

特殊教育論文題目范文第3篇

[摘要]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歷史發展久遠,早在1890年就已開辦了特殊教育學校,臺灣地區特殊教育的發展一直緊隨美國的發展模式,目前已經形成獨具特色的特殊教育體系。本文通過對臺灣地區和內地特殊教育政策作一梳理,更多地了解內地和臺灣地區特殊教育的異同,為今后的可持續研究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綜述

筆者在中國期刊網(CNKI)的高級檢索上以“臺灣特殊教育”為主題、篇名分別搜索出文獻15篇、21篇,以“我國特殊教育政策”為主題搜索出文獻41篇,以“臺灣地區與內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較研究”搜索出文獻0篇。在獨秀的中文期刊高級檢索上以“臺灣特殊教育”為全部字段,搜索出圖書5本《臺灣教育四十年》、《臺灣社會教育》、《今日臺灣教育》、《臺灣省教育現況》《臺灣教育簡史》,期刊相關文章23篇,報紙2篇,相關文檔9篇,相關學術論文1篇。以“我國特殊教育政策”為全部字段搜索出期刊4篇,相關學位論文1篇。在萬方數據上,以期刊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外文期刊、外文會議為文獻類型,選擇高級檢索,以“臺灣特殊教育”為主題,搜索出相關文獻28篇,以“我國特殊教育”為主題,搜索出相關文獻75篇,以“臺灣地區與內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較研究”搜索出文獻0篇。

可見,在現有的論文成果中,涉及我國特殊教育政策的論文不少,但以“臺灣地區與內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較研究”為主體的論文甚少。涉及我國特殊教育政策的論文多執于一端,僅探析了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如《臺灣“特殊教育法”立法背景及其啟示》(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法律的特點及啟示》(中國特殊教育,2013年第2期),或只研究我國內地特殊教育政策,如《我國特殊教育法律研究綜述及立法建議》(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第4期),《教育公平視野下我國特殊教育立法研究》(華中師范大學,2006)。以“臺灣地區與內地特殊教育政策的比較”相關的文章比較少,如有《黑龍江與臺灣特殊教育若干問題比較研究》(綏化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臺灣地區特殊教育及對大陸特殊教育發展的啟示》(中國特殊教育,2008年第12期)。學者對于臺灣地區的特殊教育政策與內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分為以下方面:

(一)關于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的相關研究

臺灣地區非常重視特殊兒童的養育、就學、就醫、就業等方面的發展,積極制定、修訂有關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規,相比內地有領先和值得借鑒的方面。

1.關于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演變的歷程

研究表明,隨著特殊教育的發展,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也在逐步完善,根據立法情況及學者的不同研究成果,對臺灣特殊教育立法進程有不同的分法。

2.關于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內容的研究

研究表明,1980年臺灣地區特殊教育界人士倡議制訂《特殊教育法》,1984年頒布的《特殊教育法》分總則、資賦優異教育、身心障礙教育及附則4章,共25條??倓t對特殊教育目標、教育內容、特殊教育課程教材教法原則、特殊學校體制、教育行政管理系統、師資培養培訓以及特殊教育實驗等項作了規定。

3.關于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特點的研究

臺灣地區特殊教育充分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也重視本土化,考慮弱勢群體,注重教育公平,對特殊兒童的范圍鑒定、入學、升學、服務、福利等有詳細的規定,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法律體系,體現出極強的本土化特點。

4.關于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實施的研究

研究表明臺灣地區在特殊教育政策實施方面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在特殊教育安置方面,有學者研究,臺灣地區根據就近入學原則、最少受限制環境原則、需求原則和彈性安置原則,由特殊教育學生鑒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按程序開展特殊兒童發現、篩選、鑒定、安置等工作。

(二)關于臺灣地區與內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較研究

1.關于臺灣地區對內地特殊教育影響的研究

通過對臺灣地區和內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從臺灣地區教育立法的過程看出社會的發展,政府的大力支持都在改變著人們對殘疾人的態度,同時也促進特殊教育的發展。有研究表明,臺灣特殊教育立法對內地特殊教育的影響有:(一)提高對殘疾人的認識,增進殘疾人社會生活能力;(二)加強特殊教育經費投入,促進殘疾人的康復;(三)完善特殊教育立法,推進殘疾人事業的發展。

2.臺灣地區與內地某地區的特殊教育比較研究

有學者對黑龍江與臺灣地區特殊教育進行比較研究,其中涉及到特殊教育政策的某些方面,比如特殊教育的對象的確認,在特殊教育對象范疇的確定方面,黑龍江特殊教育對象的分類比較籠統,但是特殊教育的范圍廣。而臺灣地區特殊教育對象的分類主要側重學齡兒童,并且分類特別詳細。

通過比較研究發現,黑龍江特殊教育的發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是政策的保障上,需要借鑒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實施的經驗。臺灣強調了政府應加大對特殊教育事業的支持,同時應倡導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特殊教育事業,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3.不同層面上的臺灣地區和內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較

研究表明,在立法方面,臺灣地區對特殊教育工作十分重視,通過一系列特殊教育會議、咨詢報告和官方《身心障礙教育報告書》等,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特殊教育政策。而目前,我們內地尚未制定單獨的《特殊教育法》,只在《殘疾人保障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殘疾人教育條例》等法律法規中涉及殘疾兒童教育問題。

(三)關于臺灣地區與內地特殊教育政策比較的評價

綜上所述,學者對臺灣地區特殊教育、內地特殊教育政策法律法規的研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有些方面尚待深入:

第一,對于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及實施各方面,大多研究只是從臺灣地區進行闡述,根據臺灣地區發展的突出點得出一些啟示,或只是研究我們內地特殊教育政策及實施存在的問題,應該把兩者放在同一問題層面,分類進行分析研究,對比得出啟示進行借鑒。

第二,對于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政策和內地特殊教育政策的研究視角比較單一,應該多視角的對特殊教育政策法規及實施進行研究。

第三,借鑒其他學科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拓展對臺灣地區和內地特殊教育政策及實施的比較研究,盡可能發掘新的資料,豐富研究成果,這將對以后兩岸的學術研究和特殊教育發展有更加有益的啟示。

參考文獻

[1][13][30][31]蘭嵐,蘭繼軍,吳永怡.臺灣地區特殊教育及對大陸特殊教育發展的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08(12).

[2][12]商秀梅.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法制體系建設簡述[J].博覽,2006(10).

[3][9][28]趙德成.臺灣地區特殊教育法律的特點及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3(2).

[4][27]馮偉雄.法律保障、理念引導、社會參與—臺灣特殊教育的經驗與啟迪[J].廣東教育,2014(9).

作者簡介

靳凱姣,河南三門峽人,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3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外教育比較研究;

王小丁,四川內江人,西華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外教育史研究。

特殊教育論文題目范文第4篇

摘 要:由于從三級師范到一級師范的轉變,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專業必須創建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其中,專業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模式的第一要素?;谂囵B目標體系理論,探討了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特殊教育教師

一、從宏觀國家層次的培養目標看,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

從高等教育系統內部看,宏觀國家層次的培養目標是指高等教育培養目標,它是國家根據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的性質而對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的總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此培養目標明確規定,一是高等教育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二是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才應該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國《高等教育法》頒布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和發展,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時代適用性遭到某些學者的質疑。有學者認為,“高級專門人才”的表述存在著“易導致整齊劃一的人才培養標準和辦學模式而忽視人才成長的個體差異、易導致一味強調專業技能和‘現成專家’的訓練而忽視人文精神的培養等問題”。該學者同時指出,從社會實踐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高級專門人才”范圍只限于碩士學歷以上,本科教育培養的人才應該是面向基層和第一線的生產、管理、服務部門的勞動者,并不屬于“高級專門人才”[1]。該學者的觀點得到其他學者的支持。另有學者認為,此培養目標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提出的”,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應該作出相應調整,“一是高等教育培養人才的重心整體上要降低,更多地關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二是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應該多元化,以適應社會和個人需求的多樣性?!盵2]

至于這些學者的觀點正確與否,暫不評價。但是,他們提出的觀點中所反映出的一些改革理念,比如,培養目標多元化、培養主體個性化、培養模式多樣化、人文素養和專業素養并重等,卻極具有時代感。尤其是,堅持重心下移原則,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不僅是整個高等教育的新時代使命,更是本科教育的應有之意。

二、從中觀學校層次的培養目標看,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是本科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高級專門人才”是一個十分抽象、概括度較高的概念,其是不同層次類型高級專門人才的總稱?!皼]有一所大學能夠包容所有的專業領域”[3],它們只是選擇其中某一層次類型人才作為自己的培養對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制定培養目標的前提是,對“高級專門人才”進行分析、分類,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人才培養類型。

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將人才劃分為不同的類型。由于大學“是以知識生產活動為基礎的……學者的社團”[4]。因此,從知識生產過程的視角審視人才類型符合本文研究目的。一個完整的知識生產過程始于新知識的發現,止于新知識轉變為具有社會使用價值的物質或非物質形態。其生產流程大致可以描述為:客觀規律→科學原理→設計方案或圖紙→產品。根據知識生產的性質不同,整個知識生產過程可以分為知識發現和轉化運用兩個階段。知識發現階段是指,從客觀規律到科學原理階段。轉化運用階段是指從科學原理到產品階段。據此,我們可以將人才分為學術性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皩W術性人才是從事研究客觀規律、發現科學原理的人,其任務是致力于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中的客觀規律轉化為科學原理”[5]?!皯眯腿瞬艅t是指從事利用科學原理為社會謀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其任務是將科學原理或新發現的知識直接用于與社會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實踐領域”[5]。其中,知識轉化階段包括將科學原理轉化為設計方案或圖紙以及把設計方案或圖紙轉化為產品兩個階段。相應地,應用型人才又可以細分為工程型人才、技術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負責將學術性人才發現的科學原理轉化為可以直接運用于社會實踐的工程設計、工作規劃等。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負責將工程型人才的設計方案轉化為具體的產品。其中,后者是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通過實際操作將工程型人才設計圖紙或方案變成具體產品的人才。前者是“在生產第一線或工作現場組織管理生產、建設、服務等實踐活動以及技術工作的人才”[5]。

地方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應該定位于哪種人才?潘懋元教授的高校分類法給出了答案。潘懋元教授將我國的高校分為三種類型,即“研究型的綜合性的,大體是我們國立的重點大學”、“應用型的專業性的,培養各行各業的應用型的高級專門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學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學?!焙汀奥殬I性的技術技能型”[6]。顯然,為各行各業培養應用型人才是地方院校的根本所在。如果按照所受高等教育的學歷層次不同進一步分類的話,應用型人才可以細分為??茖哟?、本科層次、研究生層次等。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應屬于本科層次。那么,地方院校培養的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到底屬于哪種類型的應用型人才?根據《高等教育法》中關于本科教育學業標準的規定來看,本科院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應該定位于技術型人才或工程型人才。

三、從微觀專業層次的培養目標看,地方本科院校特殊教育專業培養的是特殊教育本科應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師)

本科專業培養目標是“根據國家培養目標、學校培養目標再結合專業性質等作出進一步的具體規定”[7]。本科院校特殊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特殊教育本科應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師)?!疤厥饨處熃逃囵B應用型人才(教師)是特殊教育職業本質特點的要求”[8]。那么,特殊教育本科應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師)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規格?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考察本科應用型人才的共同特征。

1.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特征

有別于高職高專面向崗位或職業培養的技能應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養的應用型屬于專業應用型,對應的是職業群或某個行業[9]。因此,本科應用型人才“在突出‘應用’特征的同時,還具備‘綜合素質和諧發展’的特征”[10]。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表現為:

第一,在知識方面,本科應用型人才一是要有一定的知識廣度,不僅具有扎實的、系統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還需要有過硬的應用性知識,甚至包括基本的管理、法律和人際關系方面的知識,形成復合性的知識結構。二是要有一定的知識深度,在滿足“夠用”和“實用”要求的同時,還要達到“基礎扎實,增強后勁”的未來發展需要,不僅要掌握職業崗位技能和技術操作性要求的知識,還要形成完整的、系統的、科學性的專業知識體系,以保證他們職業生涯的持續發展能力。

第二,在能力方面,本科應用型人才應具備復合能力,不僅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還要有一定的技術創新能力。前者包括“以成熟的技術、專業規范為基礎,具有某行業或職業群所共有的職業技能、技藝和運用能力”。后者是指構建應用知識進行技術創新的能力、科學研究的能力。

第三,在素質方面,應用型本科人才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還要有一定的非專業素養。因為,在生產活動過程中,責任心、世界觀、道德觀、身心發展等非專業素養與專業知識的運用、技能的發揮密切相關,直接影響專業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質量。

2.特殊教育本科應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師)的培養目標表述及解讀

專業形成的依據是學科分類和社會分工需要。特殊教育專業即是通過整合有關特殊教育學科知識,培養特殊需要教育社會領域需要的師資。根據本科應用型人才的特征以及特殊需要教育領域的特點,特殊教育本科應用型人才(特殊教育教師)的培養目標可以表述如下:

培養目標:特殊教育專業(本科)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具備較高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養的特殊教育教師。

培養方向:特殊教育教師

使用規格:應用型

規范與要求:

(1)知識:系統地掌握特殊教育專業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比較系統地掌握特殊教育專業所必需的專業知識;較好地掌握特殊教育專業所必需的專業技能和方法;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人文素養方面的知識;對本專業范圍內的新發展有一般的了解。

(2)能力:具備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備符合高等教育專業要求和特殊教育需要的基本文化能力和操作技能;具備特殊教育教學必需的能力和操作技能(精通某一專業方向(學科)的教育教學,能夠勝任其他專業方向(學科)的教育教學);具備初步的創新能力、科學研究能力。

(3)素質: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和教師職業道德;具有正確的特殊兒童觀和良好的特殊教育教師職業道德;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陳玉祥.高等教育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嗎?[J].江蘇高教,2007,(5).

[2]雷慶,趙囡.高等工程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

[3]克拉克·克爾.大學的功用[M].陳學飛,等,譯.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6.

[4]柯文進.社會轉型期中國大學社會定位研究[N].中國教育報,2005-03-05.

[5]鄭曉梅.應用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之辨析[J].現代教育科學,2005,(1).

[6]潘懋元.中國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質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2).

[7]季誠鈞.大學課程概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0.

[8]丁勇.專業化視野下的特殊教師教育[J].中國特殊教育,2006,(10).

[9]杜承銘.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選擇、構建和實現[J].教育與職業,2006,(32).

[10]管天球.地方高校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08,(15).

特殊教育論文題目范文第5篇

去年冬天,我們赴英國考察特殊教育,先后訪問了倫敦、布列斯特爾、曼徹斯特等市的特殊學校(班)和師資培訓單位。英國的特殊教育主要有以下特點:

第一,與普通中小學教育的結合越來越緊密。據了解,過去英國特殊教育的對象,僅限于生理有缺陷、學習有嚴重困難的殘疾兒童,如盲、聾、肢體傷殘者等。而近幾年來,特殊教育的對象已發展到對一些在學習上有暫時性特殊需要的兒童,如病弱、行為問題、孤僻癥等。這種在學習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約占在校中小學生總數的20%。其中,因生理缺陷,學習上有嚴重困難的約占在校中小學生總數的2%左右。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政府實行一體化教育的政策,要求學校必須針對他們的特殊需要給以相應的幫助。對因有生理缺陷、學習上有嚴重困難的學生,仍然可以進入特殊學?;蚱胀ㄖ行W附設的特殊班學習,并要求學校盡可能采用各種形式,使他們有機會多和普通學生進行交往。例如,對普通中小學附設特殊班的學生實行上課和普通學生分開,活動合在一塊;定期組織特殊學校學生到普通學校參加活動等,借以促進了解、培養特殊兒童的生活與社交能力。

為了實施一體化教育政策,英國政府對師資隊伍建設制訂了一項規劃,要求在十年內為每所小學配備一名,為每所中學配備二至三名特殊教育顧問教師。規定所有的師范院校都必需開設特殊教育專業培訓課程。如果教育行政當局和師范教育資格委員會發現某個師范院校沒有按規定開設這方面的課程,有權提出批評意見。如果在提出批評后的一年內仍未開設,有權將學校關閉。

第二,英國殘疾兒童享有受教育權利。對殘疾兒童,按照政府規定,和健康兒童一樣實行五至十六歲的義務教育。國家為殘疾兒童上學提供必要的幫助。例如,特殊學校每天有交通車接送殘疾學生上學,午餐減、免費供應,給學生配備必需的學習輔助用品如助聽器等。英國現有特殊學校(班)的學生共十五萬四千九百多名,占在校中小學生總數的2.5%。這個數字表明,英國殘疾兒童已經實現了義務教育。

第三,教學組織靈活,工作細微,對師資要求較高。英國特殊教育重視個別教學,因材施教,因而班級人數較少,最少的一個班只有兩三人,多的不過十來人。課堂教學形式很靈活,在特殊學校的小學教室里,課桌椅不是一排排地排列,教師和學生都圍著一張桌子隨便就坐。也有在一個教室里,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從一二人到二三人不等,老師巡回到組講課、指導,這種形式不僅便于個別教學,而且使學生感到親切,較易溝逋師生感情。特殊學校的教學內容,除語文、數學使用普通學校教材外,其它各科教材由教師自己準備。教學計劃由教師制訂后報校長批準實行。教師每學期根據學生學習情況作出課程設計,定出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教師要作出教學評價,修訂課程設計,使教學工作更適合學生要求。

一般說來,英國特殊教育的師資質量較高。政府規定,所有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都必須是大學畢業并經過特殊教育專業培訓,取得合格證書的。特教師資培訓分兩大類:一類是脫產的全日制培訓,考試合格后發特教證書。這種培訓分三個層次:一是初級培訓,對象主要是師范院校特殊教育系的學生:二是證書級培訓,對象主要是已有教師證書的普通中小學教師或特殊學校尚未取得特教證書的教師:三是高級培訓,授予碩土、博士學位,對象主要是有經驗的特教教師。獲得高級特教證書的教師可以擔任特殊學校的校長、教務主任或從事特教的科研工作。各級培訓都很重視特殊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各種形式的見習與實習占教學時數的40%。因此,學生尚未畢業即已接觸實際業務,畢業后就能獨立進行工作。另一類是在職培訓,形式很多,有全日制的、半日制的,還有一學期、一個月甚至一周的。根據不同形式的培訓要求,有的結業后經考試合格可以發給特教證書。不發證書的培訓內容很靈活,只要教師需要就可以舉辦講座等。

第四,英國特殊教育受到普遍重視。很多社團,如殘疾兒童家長協會、醫帥聯合會、教師聯合會、心理學家聯誼會、社會工作者協會、盲人聾啞人團體及財團、基金會等,都從不同方面給特殊學校以支持、幫助。我們在參觀中,曾遇到一些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到特殊學校進行咨詢幫助?,F代科學技術也進入特殊教育領域。曼徹斯特市設立了“特殊教育微電子研究中心”,專門為特殊學校的教學工作研制計箅機軟件。這種社會風氣,使特殊教育成為一項頗有吸引力的職業。據介紹,近幾年來,大學某些專業的報考人數下降,而特教專業的報考人數是上升的。正在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很熱愛,絲毫沒有歧視殘疾兒童的思想。因而師生關系極為融洽。我們在參觀中看到一個盲幼兒班的學生,在聽見老師和我們談話的聲音時,這些學生象發現了自己的親人一樣高興地叫起老師來,有的還跑到老師身邊拉著老師,老師也很親熱地把學生抱起來。還有一次在參觀曼徹斯特米蘭德學校時,接待我們的女校長,看上去只有三十多歲,衣著整潔,風度翩翩,已取得碩士學位,并正在總結經驗,準備著書立說。她對學生和藹親切,極有感情,主動攙扶學生,毫無校長、專家的架子。

特殊教育論文題目范文第6篇

特殊時期,特殊教育面臨哪些挑戰

特殊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建設不足,系統性、體系化有待加強。在發布延期開學及“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通知要求后,教育部協同工信部等部委,整合資源,面向全國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提供優質學習資源,服務學生居家學習,供其自主選擇使用。平臺資源劃分了防疫教育、品德教育、課程學習、生命與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經典閱讀、研學教育、影視教育、電子教材等欄目。在電子教材資源中,平臺提供了盲校、聾校、培智學校義務教育段2020年春季學期的“特殊教育教科書”電子教材及教師用書電子版,但在“課程學習”資源中特殊教育在線資源比較匱乏。

一些地區和組織積極行動,組織開發疫情防控期間的特殊教育在線教學資源。如:北京教科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組織北京市多所特教學校共同參與開發在線課程資源,以微視頻及任務單等形式,向視障、聽障、智力障礙等殘障學生提供多個主題模塊的在線教學視頻,加強疫情防控教育和知識技能教學;有的期刊開設“云中特校”欄目,從全國征集、匯聚一批特殊教育課程教學、康復訓練等微課;廈門市教科院特殊教育李玉影名師工作室開發與匯集資料,以原創、二次開發、相關資源的引用和鏈接檢索說明等多種形式,建成《“停課不停學”特殊教育教學教研網絡資源庫》,助力特殊學生及其家庭共抗疫情,居家學習。還有一些單位、組織及個人發布特殊教育評優課獲獎教學視頻等資源,許多特教學校積極組織教師以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這些資源和指導極大地豐富了疫情期間特殊學生的在線學習。但總體上看,比照課程標準和學生學習實際需求,目前特殊教育在線課程資源還很不足,線上教育教學資源的系統性、體系化建設還有待加強。

普通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對殘障學生學習需求考量不足。當前,殘障學生在普通學校接受的融合教育,亦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殘障學生在普通學校就讀日益成為其接受教育的主體形式。但目前普通教育在線課程資源主要還是面向普通學生,很多線上資源對接受融合教育的殘障學生的“特殊需求”考量不足,給他們的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以聽障學生為例:現有線上錄播的學習資源很多沒有加配字幕,直播教學及指導基本上沒有同步的字幕,這給聽力有損傷的同學帶來很大障礙。有學生表示:“聽不清的同時還看不了口型,也沒法問老師和同學。”也有學生說:“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上的語音轉文字屏幕,老師的課件都來不及看。”還有學生指出:“視野寬度有限,無法同時兼顧文字和課程,一堂課下來聽著累,看著也累。帶有聽力無障礙功能軟件的手機,在音視頻轉文字時,手機的麥克風不能被占用,一旦占用,這個功能就不能使用,非常妨礙沉浸式聽課。”對于視力障礙(如低視力)、智力障礙等殘障學生,普通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存在呈現形式辨識度低、課程內容缺少調整、課程資源缺少學習“腳手架”等情況,給他們的學習帶來較大困擾。

殘障學生居家康復訓練受到較大影響。除知識教學外,康復教育和訓練是特殊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疫情發生后,中殘聯到各省、市殘聯,積極推出在線康復訓練課程資源,很多特教學校、融合教育資源中心等機構向學生提供在線指導,指導殘障學生居家堅持康復訓練。但限于線上指導并非常態,缺少前期的磨合和家長的培訓,在家長配合及學生自覺自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康復教育及訓練成效參差不齊。

殘障學生家庭支持需要進一步關注和保障。對殘障學生的在線指導和支持,是與對其家長的在線指導和支持分不開的。自閉癥兒童少年居家學習的結構化安排、聽障兒童少年居家學習的環境創設及技術支持、智力障礙兒童少年學習輔導與支持、肢體殘疾兒童少年的康復訓練、殘障兒童少年的心理健康……這些工作在“居家”學習期間,只能由家長來承擔和完成。這對于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較大的挑戰。

信息技術如何為特殊教育提供助力

“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期間,線上學習成為主要樣態,信息技術和數字化資源成為關鍵支撐?!秾W習的通用設計:課堂應用》一書中提到:“技術給予我們許多機會來定制滿足個體需要的教育……技術從教學伊始就創造了靈活且富有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從而使多樣學習者的學習成為可能。”21世紀以來,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與教育教學融合速度加快,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在技術上實現突破。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鐘秉林曾表示,這“有利于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供個性化的精準教學指導,實現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然而在這方面,特殊教育距離普通教育的進度還有較大差距。筆者對此有以下幾點建議。

體系化構建和逐步建設殘障學生教學資源庫。落實國家三類特殊教育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關注自閉癥、情緒行為障礙等殘障學生特殊教育需要,從國家到省市,分級、體系化建設特殊教育優秀資源庫,增加殘障學生在線學習資源的便利性和可選擇性,增強課程內容的適宜性。

整合多方力量,加強對殘障學生在線學習的技術支持。技術的突破帶給教育很多新的可能。讀屏軟件、字幕制作軟件、語音轉錄軟件、輔助溝通系統等技術,可以幫助殘障人士更好地參與到普通教育教學中來。以聽障學生為例,從人工速記到語音轉文字,從直播的新聞到直播的課堂,幫助聽障人士在疫情或災害環境下獲取完整的信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疫情期間,有的企業發揮公益精神,主動為殘障群體提供免費技術服務。未來,政府、社會及家庭應有機聯合起來,匯聚力量,推動相關技術實現可獲得的便利性,支持殘障學生無障礙學習。

加強對課程資源的通用設計,讓課程資源借助信息技術滿足多類學生群體的學習需要。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UD)最初是一種工業設計理念,“在建筑、戶外空間、產品和通信開發的設計階段就考慮滿足殘障個體的需要……從最初設計時就考慮如何增強產品對殘障個體的可用性的市政工程或商品,最后往往能夠使每個人都獲得更好的體驗”。借鑒這一理念,教育領域衍生出通用學習設計理念(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UDL),其主張設計上盡可能多地考慮到不同個體,從一開始就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而無須事后改進,利用現代技術的優勢和可定制性來開展核心課程教學實踐。借助數字媒介的“多用性和可轉換性”以及“網絡化”,我們可以通過超鏈接與其他內容相連,通過提供嵌入式的學習支持(比如詞匯表或者背景知識概要),讓學習者在不脫離任務的情況下繼續學習。從教學伊始,就創設靈活且富有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從而滿足多類學習者的學習需求。這些技術能讓殘障學生在學習中受益,也能幫助全體學生多通道獲取信息、進行深度學習。

加強對殘障學生家庭支持和家長培訓指導,提高家長指導和輔助孩子學習及康復訓練的能力。特殊教育取得成效,與家長的配合密不可分。對殘障學生家庭的支持,需要考慮整體性原則和便捷性原則,以最恰當的方式進入殘障學生家庭,讓信息技術的達成變得更為便捷與輕松;同時,要加強對殘障學生家長的培訓和指導,不斷提高其指導和輔助孩子學習及康復訓練的能力。

保障教師在在線教學和指導中的參與度。除了豐富的在線教學資源外,我們更應重視教師的作用,要在技術的使用和在線資源的選擇中,充分發揮教師的能動性。“停課不停教”并不是把線上資源簡單推送了之。尤其對于殘障學生來說,熟悉的教師的聲音、笑容、鼓勵與指導,是別的教師或其他教學資源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教育教師們最好能夠親自錄制一定數量的教學視頻或音頻,提供給學生,與學生保持情感上的聯結與互動,從而達成更佳的教育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殊教育研究指導中心)

責任編輯:王夢茜

上一篇:高深論文題目范文下一篇:維基論文題目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