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delect id="ixm7d"></delect></rt><delect id="ixm7d"></delect><bdo id="ixm7d"></bdo><rt id="ixm7d"></rt><bdo id="ixm7d"></bdo><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id="ixm7d"></rt></rt><rt id="ixm7d"><rt id="ixm7d"></rt></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 <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rt id="ixm7d"></rt><noframes id="ixm7d">

會展旅游發展試析論文范文

2024-03-18

會展旅游發展試析論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來蘇州旅游業的發展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與此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問題,其中旅游經濟與區域文化的不協調問題刻不容緩。以蘇州古城為實例,從經濟與文化的角度切入,借助統計分析法,對兩者的互動機理以及制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探究,找出發展過程中的阻力,并提出相關建議,為實現經濟與文化的協調互動,推動蘇州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旅游經濟;區域文化;蘇州;互動系統

1 引言

當今,旅游業在經濟格局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產業地位,由于其眾多積極的經濟效應,能夠有效帶動城市地區發展,對經濟的影響也日益受到關注。目前,旅游業增加值對全球GDP的貢獻居于首位,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在我國,旅游業也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性行業之一。在這一背景之下,江蘇省旅游業的發展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旅游總收入持續增長,客源范圍不斷擴大,在全國保持領先水平。其中,蘇州市旅游業為其作出了不容小覷的貢獻。蘇州按照國家旅游局統一部署,省旅游局的指導下,扎實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2017年,蘇州市文化類旅游景區接待游客人數超過5000萬人次,文化旅游收入超過400億元,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同時,也面臨著經濟文化發展不協調等問題,成為旅游業發展過程中的阻力。

本文以蘇州古城為例,借助統計分析法,以經濟與文化相結合為切入點,探求蘇州旅游經濟與區域文化的協調互動問題。把文化自身的特征與經濟現象以及經濟自身的規律相結合 ,分析兩者之間的互動機理,以及兩者協調互動的制約因素,找出發展過程中的阻力,做出兩者協調互動的對策,使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旅游業蓬勃發展。

本文第一部分是有關蘇州旅游經濟的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介紹。第二部分是對旅游經濟與區域文化的互動系統分析。第三部分通過數據查找與分析,對蘇州旅游業現況進行具體分析。第四部分是基于現狀,對旅游經濟與區域文化間的制約因素以及目前蘇州旅游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第五部分是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尋求具體有效的解決對策。

2 旅游經濟與文化的互動系統分析

旅游經濟系統由客源系統,產品系統,供給系統所組成。三者關系相當于需求,供給,產品三者之間的聯系,相互關聯密不可分。文化系統由顯性文化系統與隱性文化系統兩部分構成,二者都是促進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保障系統又是經濟文化發展的根基。只有將三者合理巧妙的相結合,才能促進旅游業更好的發展。

3 蘇州旅游經濟的現狀分析

3.1 現狀綜述

2017年蘇州市接待國內游客總量達1.23億人次、接待入境過夜游客總量達175.63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327.58億元,同比上升12% 。蘇州市旅游業實施了全域旅游發展戰略,不斷完善旅游建設新機制,打造良好的旅游服務。 蘇州旅游服務總入口建設,被吸收進國家旅游局發布的 《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導則》。與此同時,蘇州作為首批中國休閑旅游示范城市,被美國權威媒體評為亞洲僅五、全國唯一的50個最佳旅行目的地。

3.2 客源系統分析及旅游收入概況

3.2.1 2013-2017年蘇州入境游客接待總數

海外客源分布主要分為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模塊。其中,來自非洲與美洲的客源總數總體呈遞增趨勢,但來自亞洲,歐洲,大洋洲的客源數的變化趨勢卻不容樂觀。這一現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蘇州旅游業近年來暴露的諸多問題與隱患,其中旅游經濟與區域文化發展不協調這一問題刻不容緩,應引起旅游局的高度重視,及時尋找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

3.3 產品系統分析

3.3.1 文化旅游產品

蘇州作為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在文旅融合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2017年,蘇州市文化類旅游景區游客總量超過5000萬人次,文化旅游收入超過400億元,其中,古典園林、水鄉古鎮和歷史街區位列前三,受到廣大游客好評。與此同時,蘇州部分酒店開展了文化特色化的創新,具有吳文化特色的酒店數量不斷增長。文化已成為蘇州旅游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3.3.2 農業旅游產品

近年來,蘇州加快了農旅融合的發展,致力于建設全域鄉村旅游目的地,并打造了 “沿湖、沿江、治古鎮村落” 三大鄉村旅游名片。例如環太湖鄉村旅游集聚區,以 “江海文化” 為主題的鄉村旅游集聚區,江南水鄉古鎮古村為主題的鄉村旅游集聚區等。蘇州已完成47個省級鄉村旅游區,100余規模型鄉村旅游的建設,總投資達300億元。

3.3.3 體育旅游產品

體育旅游同樣是旅游產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2017年,蘇州市體育局簽訂了《大力促進體旅融合框架協議》 ,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蘇州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并持續宣傳體育精品賽事,以此強化了旅融合精神,并促進了體育與旅游的融合發展。

3.4 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作用

2013—2017蘇州市旅游業總收入。

2013至2017,蘇州旅游總收入不斷增長,由2013年的1522.90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2327.58。旅游GDP占比也表現為上升趨勢。從此角度看,蘇州旅游業的發展呈現出優良態勢。

3.5 蘇州旅游的文化現狀分析

3.5.1 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蘇州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附有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豐厚性體現于絲綢、刺繡、工藝制品等物化形態,體現于昆曲、評彈、吳門畫派等藝術形態,以及文化意識的完整、文化氛圍的濃重等。深邃博大的文化底蘊與內涵是蘇州旅游業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蘇州評彈,是蘇州的一種說唱藝術,及用吳語演唱地方曲目。吳歌,及吳地的民歌民謠,是吳文華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烈的地方色彩與柔軟的格調,具有獨特的民間藝術魅力。蘇州話,作為漢語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方言之一,其祖語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吳越兩國上層人士習用的漢語方言。其發音抑揚頓挫,具有鮮明的韻律,因而被賦予“吳儂軟語”的稱號。

3.5.2 蘇州文化形象

蘇州傍湖枕河沿江,是知名水鄉。水既是蘇州的生命之源,也是蘇州文化的發源之流。因而水鄉文化便成了蘇州的總名片。這一文化名片作為蘇州精與氣、靈與肉、形與神的結合,反映了蘇州古城的獨特魅力與現代城市精神?!棒~米之鄉”、“絲綢之府”、“園林之城”、“文物之邦”等美譽都與其密切相關。

4 蘇州旅游經濟與區域文化的交互性分析

4.1 旅游經濟與文化發展中的協調作用

在如今,文化已經成了重要的旅游資源, 在旅游業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化旅游資源不僅有益于區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而且推動了旅游經濟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旅游經濟也反作用于區域文化,使文化的弘揚獲得一個更加寬廣的平臺與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區域文化與旅游經濟應得以有效結合,使二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從而獲得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對蘇州旅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2 旅游經濟與文化發展中的矛盾與沖突

4.2.1 周邊地區的沖擊

蘇州旅游業的發展盡管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近年來,蘇州周邊城市即長三角地區通過自身發展,旅游產品不斷豐厚,旅游業日趨興旺,并形成了自己的競爭優勢,使蘇州傳統旅游產品的地位受到極大的威脅。在長江三角洲這個旅游集中網絡內,蘇州的旅游競爭力和優勢地位都有所降低。

4.2.2 文化形象的坍塌

蘇州雖然擁有水鄉文化的品牌文化形象,但由于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對其的保護與建設。蘇州近年不斷加強商業中心、城市廣場、娛樂場所等的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旅游經濟成果,但因此造成了水體系統的大量消失甚至水體污染,江南水鄉文化的韻味不斷消退,品牌形象逐漸坍塌。

4.2.3 旅游產品的缺陷

文化旅游產品未能發揮應有的功能,一味追求表現形式的多樣,卻掩蓋了其背后的文化底蘊與內涵。其中的文化內涵發掘不夠深入,開發形式了靜態浮于表面,缺少旅游產品與文化內涵間的聯系。

5 蘇州旅游經濟與文化系統發展的相關政策建議

5.1 制定合理戰略,科學可持續發展

實現蘇州旅游經濟與文化的持續發展,需推進長三角地域旅游戰略的統一規劃,利用長三角各城市旅游資源的互補優勢,立足于境內外旅游市場的局度,優化區域旅游文化形象和競爭力,立足長遠,合理布局,科學規劃。以此促進蘇州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5.2 加大對蘇州水鄉文化的宣傳與保護力度

深度挖掘水鄉文化的內涵,依托水為載,推進江,河,湖等臨水生態的建設,豐富旅游文化資源。譬如將太湖、陽澄湖、金雞湖等區域打造成特色休閑度假區等等。以此發揚蘇州品牌文化形象,促進旅游業的發展。

5.3 保持生態與經濟的平衡發展

對旅游經濟的開發應建立在環境保護的原則之上,開發的同時應維持生態與經濟間的平衡。避免過度開發旅游項目以及過度商業化造成對生態的破壞。對于已遭受破壞的水體系統應立即采取修復措施。

5.4 實現對旅游產品的深度挖掘與創新

旅游產品應作為文化內涵的載體,象征著蘇州文化,反映地域文化特色??梢劳邢冗M科學技術如VR等加強旅游文化氛圍并且豐富游客體驗,將江南水鄉文化理念融入旅游產品之中,以突出旅游產品個性化、地域性與多樣性,以此彰顯吳文化深厚底蘊,從而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俞晨,李繁,孫小杰,趙明.蘇州旅游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22).

[2]李磊.世界遺產地旅游經濟與文化協調互動研究以麗江古城為例[J].云南大學學報,2010,(5).

[3]徐慧.試論旅游文化對旅游業的影響[J].學術論壇,1987,(04).

[4]權計舉,王艷平.淺談江蘇省旅游業的地位與旅游發展[J].中國集體經濟,2014,(06).

[5]葛全勝,席建超.新常態下中國區域旅游發展戰略若干思考[J].地理科學進展,2015,(07).

[6]黎宏寶,康鵬程.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蘇州旅游業的提升策略[J].中國商論,2017,(10).

[7]童瀟.關于蘇州旅游文化形象的思考[J].社會,2001,(12).

[8]姜海寧,陸玉麒,呂國慶.江蘇省入境旅游經濟的區域差異研究[J].旅游學刊,2009,24(1):23-28.

[9]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設計探討[J].旅游學刊,1998,(5):47-49.

[10]任寶瑩.杭州市旅游國際化進程簡析[J].浙江同濟,2005,(11):45.

會展旅游發展試析論文范文第2篇

摘要:通過總結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會展旅游管理》課程根據職業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設計教學內容和順序、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驅動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主訓練和提高職業能力的教學改革與實踐經驗,指出了高職課程教學的新思路。

關鍵詞:會展旅游管理;工作過程;項目課程;任務驅動教學

作者簡介:陳菲(1983-),女,湖南祁東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旅游企業管理、旅游教育;陳平(1964-),女,廣西梧州人,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旅游教育。

隨著城市會展業的日益繁榮,會展旅游快速發展,會展旅游項目策劃、管理崗位人才嚴重緊缺,這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契機,也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的擴展和提升提出了迫切要求。為適應日益發展的高職教育要求,滿足會展旅游策劃和管理人才嚴重緊缺這一形勢需要,改革《會展旅游管理》課程成為擺在教學一線教師們和研究者面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會展旅游管理》課程是基于會展旅游的策劃、管理工作崗位而開設,有明確的崗位對應性,而這些崗位工作通常圍繞某個承接項目開展,有固定、清晰的項目管理工作流程和工作規范,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職業崗位工作分析來確定《會展旅游管理》課程的知識和能力目標,依據實際工作過程和工作內容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和順序,選擇一個真實職業活動中的工作項目為實訓載體,用分解的具體工作任務驅動學生自主學習,注重能力考核,以達到使學生掌握職業崗位工作能力的教學目的。依據這一創新思路,我們對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旅游管理專業《會展旅游管理》課程的改革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嘗試。

一、在崗位工作分析基礎上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

“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目標”的高職課程改革一個首要的任務就是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尤其是能力目標,而這一任務的基礎是全面的職業崗位調研和詳盡的崗位工作分析。我們通過參觀中國第一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廣州博覽會、廣州國際美食節等著名國際會展和親身體驗會展旅游,走訪廣交會國際旅行社、廣之旅國際旅行社、廣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等十多家著名會展旅游策劃和服務企業,與他們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會展旅游策劃、管理崗位一線工作人員訪談、查閱和分析崗位說明書和崗位工作規范等資料,明確了會展旅游管理崗位人員必須熟悉會展旅游業務的運作,能用會展旅游的策劃、管理技巧及管理知識編寫一份合格的會展旅游項目策劃書,并能成功營銷、制訂相關有效合同、管理旅游服務、有效救治危機和處理旅游糾紛及客觀進行項目評估。在此基礎上,我們結合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要求,與這些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制定了《會展旅游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具體分為知識目標、職業技能目標和職業素質養成目標。

課程的知識目標,是要使學生熟悉會展旅游活動的主要和重點環節,掌握設計活動主題時重點考慮的因素、活動初步方案的內容;熟悉會展旅游的可選廣告宣傳媒體、主要公關營銷、人員推廣方式,直接發函方式中寄給目標公眾資料的內容,掌握進行會展旅游廣告宣傳、公關營銷、人員推廣的步驟;熟悉常見會展旅游項目的收支科目,掌握收支平衡分析法、多階段定價法、零基預算方法和編制財務預算的步驟;熟悉編寫會展旅游策劃書的步驟、基本內容,掌握策劃書的編寫技巧;了解會展旅游糾紛處理的原則、依據和方式,掌握會展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中糾紛處理的技巧和方法;了解會展旅游滿意度調查的目的和方法、會展旅游評估的作用,熟悉會展旅游評估的內容,掌握會展旅游滿意度調查表的設計方法、意見反饋和改進方法、會展旅游評估的工作步驟。

課程的職業技能目標,是要讓學生具備擬定會展旅游活動方案的能力;具備會展旅游活動宣傳推廣、公關營銷的能力;具備會展旅游項目定價和財務預算編制的能力;具備會展旅游項目策劃的能力;具備會展旅游服務指導和過程管理的能力;具備會展旅游糾紛處理的能力;具備會展旅游活動滿意度調查和評估的能力。

職業素質養成的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養成有計劃性、細心、全面考慮問題的職業素質,培養細致到位、針對性服務、合作、高效的工作習慣。

二、依據崗位工作過程設計以項目為載體的課程教學內容和順序

從《會展旅游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看出,該課程是一門知識綜合性強、實踐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課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擺脫教材的知識體系和學科式的理論說教,以能力訓練為目標,選擇一個真實職業活動中的工作項目“一次××展覽會旅游的策劃與管理”作為貫穿整個課程教學的大型綜合能力訓練項目,依據實際崗位對一個會展旅游項目的策劃與管理真實工作過程來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和順序,每一個教學單元就是一項工作任務,對應著一項具體的能力訓練目標。如圖所示: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左邊的表格表示的是現實社會中的會展旅游策劃與管理崗位真實的工作過程,內容涉及策劃、財務預算、營銷、合同管理、過程管理、危機管理和糾紛處理及項目評估;右邊的表格表示的是《會展旅游管理》課程教學單元,分別與左邊對應為擬定某個會展旅游項目的初步方案、編制財務預算、營銷會展旅游活動、制定和簽訂會展旅游合同、管理會展旅游過程中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處理危機和旅游糾紛、評估此次會展旅游活動幾個部分,特別的是,我們還在課程最后設置了一個完善會展旅游策劃書和進行答辯的教學單元,目的是讓學生在教學中仿真模擬實踐整個項目策劃、組織、管理工作過程之后,重新對之前所作的策劃書進行修改和完善。這樣的課程整體設計,將崗位要求的職業能力與課程教學中的能力目標完美地結合起來,使真實的崗位工作內容與就業導向的課程教學內容巧妙地融合,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即是通過操作一個具體的崗位工作內容實現,在實踐的基礎上理解和掌握知識,構建整個課程的知識體系。

三、引入任務驅動、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方法

為了達到能力訓練的目標,我們在單元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例如,擬定××會展旅游初步方案這個教學單元,我們設計了4個學時,要求學生以團隊作業(5-6人一組)的形式完成五個具體任務:一是分析相關信息,主要包括會展旅游組織者自身、旅游產品供需和社會背景信息;二是確定一次會展旅游活動及明確活動目標;三是分析目標公眾,要求初步圈定活動的參與者,分析目標公眾的主要來源地區、行業、年齡和性別結構等群體性情況。四是設計活動主題,要求需要重點考慮幾個因素,包括活動目標、信息個性、地方特色和公眾需求等。五是擬訂初步方案,即要求對整個會展旅游活動的形式、創意、思路及模式進行深入思考,使總體構想細化,具有可操作性。為了讓學生順利地自主完成這五個具體任務,達到能設計出適應、引導、創造消費者需求的會展旅游活動主題、擬定一次會展旅游活動初步方案的目標,由老師先以廣交會旅游活動主題和初步方案為例做示范講解和展示上屆學生的作品,然后學生分小組通過上網搜閱資料、“頭腦風暴”式的自由討論、綜合分析信息、分工合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期間老師負責回答學生的提問,進行啟發和指導,任務完成后安排一個成果交流環節,老師進行點評和知識的歸納,學生課后再進行方案的完善和知識的總結。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這種教學方法不再是依賴教師在課堂上的灌輸,而是在確定了一個學習內容和解決具體任務之后,由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探討,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在實踐操作中獲得知識。而老師也不再是作為無所不能的角色,而是由教學過程中的主角變為配角,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線索、思路和支持,因材施教地啟發學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這樣,課程的能力目標在一個個任務的完成中得到了貫徹和落實。

為了配合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該課程教學中我們還靈活運用了多種恰當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情境模擬、角色扮演和頂崗實習,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工作情境。比如充分利用春秋廣交會,將教學內容和進度與校外實訓基地的用人需求緊密銜接,安排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現場為廣交會客人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的服務及參與六個要素的管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工學結合。

四、采用突出能力的課程考核方式

為了檢驗項目課程任務驅動教學的實際效果,促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項目任務的自主學習和實操中,必須在《會展旅游管理》課程中打破單一的知識考核、筆試等傳統考核方式,而應突出能力考核、過程考核、職業現場考核和企業介入考核等科學的新型考核方式。因此,我們將原來《會展旅游管理》課程平時考核(成績占30%)加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占70%)的課程考核方式改為平時考核(成績占30%)加實訓考核(成績占40%)加期末理論考試(成績占30%)的以能力考核為主的課程綜合考核方式,實訓重點考核廣交會期間吃住行游購娛的服務與管理、會展旅游糾紛處理、策劃書的編寫與答辯三個實訓項目。我們通過觀察學生的實訓過程表現和考核實訓效果(成果)或測試實操能力來做出綜合性的評價,例如,我們綜合考察學生在廣交會期間吃住行游購娛服務過程中的態度、綜合表現和服務效果來評定該實訓項目的成績。在三個實訓項目考核中,始終有企業專家的參與,及時向我們反饋教學效果。

五、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總結

通過以上的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改革實踐,我校06級、07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會展旅游管理》課程教學中通過體驗完整的“一次××展覽會旅游的策劃與管理”工作過程,在完成一個個具體任務之后,對現實會展旅游管理崗位工作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有了真正的了解和掌握,與05級學生相比,實操能力大大增強,《會展旅游管理》課程改革收到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校外高職教育教學專家的好評。因此我們認為,與職業崗位對接、以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為主的高職課程依據崗位工作過程和工作內容來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和順序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時引入項目載體、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會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的嘗試還表明,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教學改革的前提是要做好職業崗位工作分析,把握好項目任務教學法的特點,在課程設計、實踐教學和考核中,始終應該有行業企業的專家和崗位一線的能工巧匠參與,這樣才能使課程得到科學地設計、高效地實施,同時實施者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才能保證課程教學改革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S].

[2]袁江.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觀[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4).

[3]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

[4]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5(22).

責任編輯謝榮國

會展旅游發展試析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找到新的指導思想和方式方法,而科學發展觀就是我國社會主義進程中的一個偉大理論成果。深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神,將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融入進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帶來思想教育工作的一個新創舉,促進我國社會繁榮有序發展。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公路職工 思想教育

科學發展觀是一個新時代的重要理論成果,它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堅持“五個”統籌以及體制創新,促進我國經濟建設更快更好地發展。將科學發展觀運用到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貼近時代精神,加快公路行業的發展,從而將科學發展觀真正落實到指導經濟建設的各個環節。

1 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指導意義

科學發展觀是繼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后的又一理論成果,是黨在領導全國人民努力建設社會主義國家過程中的一個偉大的理論成果。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將科學發展的精神運用到我國的各項經濟建設中,從而不斷促進我國現代化的進程,并且最終能夠取得長期、穩定、有序的發展??茖W發展觀是涉及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設的,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成果是繼承了先輩理論和實踐的精華的,同時又是對中國如今國情的深刻洞察,總結了中國社會在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吸收了各國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茖W發展觀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被確立為黨的又一行動指南,是一種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全面、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新發展觀念??茖W發展觀以其深刻的內涵基礎對于我國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存在著多方面的指導意義,對我國經濟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2 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思想教育工作中

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是順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是一種具有新興思維和新方法的思想教育過程。思想教育工作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加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從而抓住黨中央政策、方針的重要內涵,為我國社會的全面發展和進步做出貢獻。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社會各項工作的一個重要法寶,只有各項工作都在一個和諧、有序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在一個擁有較好思想內涵的群眾基礎上展開各項建設,才能完成我國經濟建設的穩定過渡和發展。公路建設是我國經濟建設中的一個基石,有著分布廣、單線長、員工層次多等特征,因此在針對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中,就必然要考慮到公路職工的特色,從而在具體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既結合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又能兼顧到公路行業的一個現實狀況。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過程中,就是要不斷提高公路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科學文化素養。

3 提高公路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科學文化素養

3.1 灌輸、落實思想教育工作 要想提高公路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科學文化素養,就是要不斷加深思想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斷在群眾中貫徹、落實思想教育工作。在開展工作中,要結合職工的差異以及個性要求,在求同存異的統一下去深入到職工的思想道德以及科學文化素質的教育和建設過程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整個社會良好發展的重要動力,人的潛能和個性差異,造成了個人在處理工作以及采取的方式方法上存在著差異,在開展針對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不斷去開挖人的潛能和了解到個體差異性,培養四有新人,從而在公路建設過程中真正結合職工的個人因素,而最終能讓職工干好本職工作,并且擁有較高的道德及科學文化素養。

3.2 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旋律 科學發展觀是時代發展的主旋律,科學發展觀不僅是在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環境保護三個核心內容的基礎上的,而且在文化、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把握科學發展觀的主旋律,就是要在開展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能夠將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的精神運用到其中??沙掷m發展要求的是一種全新的、健康的發展方式,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是明智而迫切需要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內容上要去鼓勵職工對于這一觀念的接受理解,努力將之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而且在方式方法上也應積極創新,尋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過程中堅持資源的可回收利用,堅持環境保護。而以人為本是強調人這個核心因素的,以人為本是對人力資源和個人需求的一種傾聽和保護。對于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要堅持對職工個體情況的深入了解下開展的,是要能夠符合實際情況的。

3.3 建立適合公路職工的思想教育體系 渙散的、混亂的思想教育過程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的,也是不利于公路職工道德及科學文化素養真正提高的。教育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什么學習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一個完整的體系下,給予公路職工可以不斷學習和不斷探索的平臺,才能將思想教育工作進行得徹底,帶來職工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等方面的真正進步。

4 總結

在明白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以及對于公路職工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下,將科學發展觀的政策、方針落實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保持思想教育工作的可持續之路。帶來公路職工思想道德以及科學文化素養的真正進步,促進公路行業的建設,從而加快我國現代化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徐斌.以人為本加強高速公路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淺見[J]. 改革與開放,2011(04).

[2]項水.公路部門思想政治工作問題研究[J].科技資訊,2009(12).

[3]余健玲.高速公路運營公司如何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本管理的有機結合[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25).

作者簡介:

苗紅超(1979-),女,陜西寶雞人,大專,助理政工師。

會展旅游發展試析論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數控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在機械制造業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已在各個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隨著數字控制技術的擴展,許多發達國家對數字控制技術的發展投入了大量資金,這種技術以國家總體規劃為導向,隨著數字控制設備的發展成為戰略物資。引進先進、先進的國防數字控制系統。同時,數控技術在機械工業中的重要性更為重要。因此,充分利用數字控制技術的優勢和應用,加快先進控制技術的開發優化,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力是必不可少的。

關鍵詞: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有效策略

1數控加工技術的概述

數控加工技術是在機械生產制造加工期間,應用數控技術,以使產品生產制造更加穩定,而提高生產效率,也能夠實現精密儀器設備加工制造。數控加工技術的引入,并融入傳統生產制造技術和新型自動化智能化的技術,一般來講,使用計算機傳感器、網絡通信、光機電技術,而且這些特色的技術也是高精密自動化技術。由此可以看出,在計算機設備控制下,完成各類智能制造加工任務,生產人員要按照既定的工程方式和程序模式完成設備的制造加工。對于傳統生產模式來講,應用數控加工技術可以體現出明顯的靈活度,而且也會使操作更加便捷。近年來,隨著微電技術快速發展,在數控加工時,引入微電子技術,要保證整體生產制造更加穩定,提高生產的效率。目前,施工技術逐步被用到各行業,伴隨著各類現代化電子信息技術的成熟,數控加工技術也會在機械加工領域得到更好的發展。

2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有效策略

2.1提升工作人員自身能力

工作人員主要包括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兩者在機械數控加工技術上都起到重要作用。數控加工技術雖然是依靠科學技術,但是也需要技術人員的正確操作,從當前的職業發展趨勢來看,操作人員不僅需要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在后期維護當中更需要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以此提升自身的綜合管理能力。對于操作人員來講,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實現自身能力發展,例如,企業可以與當地的高校達成戰略合作關系,每一年或者每一學期定期挑選高技能、高素養的優秀人才,進入到企業當中進行實習,從而實現吸納人才目的。對已經就業的操作人員來講,企業可以安排其繼續教育或者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從理論和實踐雙方面完善自身能力,從而了解當前常用設備在運轉當中可能出現什么問題,并且根據這些常見問題制定先行預案,有效規避未來風險。開展培訓活動時,企業可以邀請當前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專業人士開展系列講座,從現代化角度以及企業當前的機械運轉情況,為操作員工分析當前如何更好地操作數控器械,員工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專家的觀點,并且結合自己當前的實際操作經驗,在全面分析的自身存在的問題。管理人員也可以邀請專家對當前的加工數據進行細致化分析,并且制定出有效的維修方案,管理人員可以根據這一方案對操作人員進行具體培訓,根據器械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需要操作人員在維修的過程中注重這些差異,采用更為有效的方式進行維修。在這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模式下,操作人員與管理人員都得到了綜合提升,數控加工器械的使用壽命也得以延長,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平穩發展。

2.2在實際的機械數控加工中合理地選擇生產設備

要想切實地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的整體水平,就要對進行加工的設備的種類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這也是進行機械數據加工工作的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F階段國內外的機械加工企業使用的機械設備都在朝著大功率、高速度的方向發展,這就對機械數據設備有了更加嚴格的標準與要求,這也就需要相關的機械設備能夠擁有更強的加工環境適應能力,并且要能夠有更高的抗損傷能力,以便切實地增加設備的使用時間。

2.3完善加工程序

對于數控機床的使用情況來說,還需要對具體的加工程序進行完善。也就是說,需要相關編程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深入到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中,編寫出更加適合生產過程的加工程度。除此之外,還需要在確保加工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加工的步驟進行優化,還需要對加工的生產周期進行縮減。這樣一來,才能有效的促進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提升。數控機床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還需要輸入重復性的機械性命令,促進加工環節的環環相扣,這樣也能進一步實現縮短生產時間的目的。并且,促進這道工序向下一道工序更加快速的轉化,也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2.4強化數控技術得到智能化應用

機械制造企業要想不斷提高數控技術應用的效果,必需要積極改進數控技術在各個生產環節的應用,在機械加工環節中,確保數控技術的智能化特點得到充分利用。數控技術智能化優勢的發揮,對機械加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數控技術的智能化促進了機械加工的信息化,利用機器替代人工來進行操作,通過編輯及控制設備來有效控制機械加工過程,不僅大大解決了人力資源投入,同時也提高了操作的準確性,減少了因人工操作而引起的誤差,顯著提高了機械加工的質量、效率。所以,機械制造企業要積極改進傳統機械加工模式,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借助先進信息技術來創建數控操作系統,利用信息操作系統平臺來對機械加工的各項流程進行操作。相關技術工作人員要對數控操作系統中的數據進行精準設置,保證數控機床能夠早精確數據程序的有效控制下,開展高效率、高質量的加工工作。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機械加工企業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隨著現階段的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機械加工企業對于現有的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所提出的要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格。機械加工的相關企業要想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住一定的地位,就需要對自身擁有的機械數控加工技術進行不斷地改進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年得君.試論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提升有效策略[J].時代汽車,2020(17):141-142.

[2]胡志遠.探究提高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有效對策[J].冶金管理,2020(13):34-35.

[3]朱輝,高增光.提升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的策略[J].農家參謀,2020(12):109.

[4]郭喜旺.提升機械數控加工技術水平措施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0(07):52-53.

會展旅游發展試析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會展物流業是對會展業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事業,在中國會展物流業方興未艾,但制約因素也不少。分析制約中國會展物流業發展的諸因素的基礎上,繼而提出解決方案,試圖為中國會展物流業的發展找出適宜的路徑。中國會展物流業隨著中國會展業的發展而方興未艾,但仍不能掩蓋總體發展上的困難重重。

關鍵詞:會展物流;發展障礙;對策

會展物流即為滿足商品展覽的特殊需要,將展品這種特殊的商品及時準確地從參展商所在國(地)轉移到參展目的地,展覽結束后再將展品從展覽地運回的過程,包括展覽前后的倉儲、包裝、國內運輸、進出口報關和清關、國際運輸、展覽中的裝卸、搬運以及在此過程中的信息流動。會展物流是關系到會展成功開展的重要環節之一,會展業的發展為會展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優質的會展物流服務又促進了會展業的健康穩步發展。中國會展物流業隨著中國會展業的發展而方興未艾,但仍不能掩蓋總體發展上的困難重重。

一、阻礙中國會展物流業快速發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中國會展業管理水平尚不盡人意。會展物流作為一新興的物流分支,它的發展與會展業是互動的。中國會展業近幾年雖是蓬勃發展,但地方保護、政企不分、缺少跨地區交流之弊也是非常明顯的。這種弊端反映到會展物流業則是客戶提供的是初級的、低水平的運輸、搬運業務,而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卻因為地方保護主義而不能快速成長,嚴重制約了中國會展物流企業的成熟壯大。

2.價格透明化。由于海運、空運價格的透明化,使得原來在會展運輸上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利潤與成本平衡傾斜。

3.市場開放度越來越高。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引進很多新產品、新技術,國際展商來展較多,很多外商選擇境外“上門”接貨方式,環節很多;而且會展業一直推行價格雙軌制,內外有別,所以當時針對國外客戶的價位基本可以與國際標準接軌,有很可觀的利潤,但隨著國家市場開放度越來越高,很多國際企業在國內設廠、設辦事處,國內代理商也越來越多,許多跨國公司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移至中國,使得這些公司參展以國內合資公司為主,以降低參展成本,國際展報關量也相對減少。此外,根據WTO有關規定,中國服務貿易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從2005年6月1日起,任何法人和自然入公司都可以從事展品報關,國內運輸企業原來擁有的報關壟斷權被動搖了。

4.運營成本越來越高。在會展物流企業經營流程中,各環節之間的銜接部分,或明或隱地存在著諸多非運輸成本的支出環節,海關、防疫、治安等部門的收費讓企業避之不及各種手續費繁雜,非運輸業務成本居高不下,造成整個行業的利潤率下滑。在各種因素的沖擊下,展覽運輸市場原有秩序被打破,運價一跌再跌,企業叫苦不迭,競爭日益激烈,使得行業前景暗淡。

(二)內部因素

1.缺少專業會展物流服務商。目前,中國幾乎還沒有專業的從事會展業務的物流供應商,國內許多小有名氣的物流企業也僅是將會展業務作為自己服務的內容之一。目前,一些展會在解決當地地面的快速運輸面還是個缺口,數量不足,有的甚至依靠搬家公司來幫忙。會展方希望能很容易地找到這樣一家富有經驗的會展物流專業公司,他們不僅提供展品的巡回展出運輸及展品的線路往返配送,而且能研究、協調、解決會展物流中的一切問題,能提供全程服務。

2.服務質量及特色都有待提高??旖轀蕰r,保質保量地完成會展物流業務是參展商對物流公司的基本要求,但在物公司提供會展物流服務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服務質量問題。

3.缺乏專業人才。物流業作為一個年輕的行業,專業人才嚴重不足,符合參展商要求的會展物流經理人選更是鳳毛麟角。會展物流從業人員不但需要有廣博的商貿知識,還要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物流服務人才一般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學院畢業的新人,二是物流相關專業轉向物流服務的人員,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有許多東西要學。而會展物流人才除了掌握一般物流專門知識,具有一般物流技術與管理技能外,還必須對會展業有所了解。

二、中國會展物流業發展的對策

會展物流服務的整體水平直接關系到會展活動的運營效率和參展企業的市場形象,同時它還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參展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及其對參展的信心??偟膩碚f,只有在會展物資流通過程中做到“貨暢其流、貨逢其時、貨適其量”,才能保障會展活動的高效運作,從而促進會展活動在良性軌道上的突進。綜上分析,筆者試提出以下對策求教于方家。

(一)政府應加強引導,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現代會展越來越國際化,跨國境的會展物資流通活動越來越頻繁

對此應以國家有關行政部門為主導,通過各種有效手段進行組織、引導、協調、管理,可采取一些具體的措施,如出入境政策應更具靈活性;展品臨時進口時限應放寬;關稅方面更應給予支持。

(二)大力完善會展物流的配套設施

目前,各行各業都要與國際接軌,會展物流也應在配套設施等硬件建設方面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

以停車場為例,必須設置足夠容量的停車場,如著名的展覽王國——德國的漢諾威展覽中心就設有5萬個車位的停車場;而我們的會展中心尚不具有如此硬件,其他硬件的情形與此大同小異,尚需完善。

(三)合理定位,打造品牌

會展物流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一個物流企業要在會展物流市場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就必須把握這個行業的特性,針對客戶需求,采用差異化競爭手段,提供高品質的服務。展品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貨物對運輸的要求不同,國外老牌展品物流企業都有自己的主營業務,如德國的BTG以運輸重大件展品為特長。國內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優勢選準一類或幾類展品作為主營方向,努力成為該方向專家,爭取成為該方向的名牌企業。在目前的國內展覽物流市場,“中展運”、“中遠物流”已經打造出一塊響當當的專業品牌。

(四)狠抓服務質量,穩定客戶群

1.與客戶要有充分的溝通。在展前階段,確定參展后,參展方、組展方和物流代理三方之間要就貨物情況和參展事項進行溝通,其中展品的包裝、運輸及搬運細節都要提前協調好;在展中及展后階段,展品的撤展、回運或繼續運至其他展覽地參展等去向問題要與代理方及時溝通好,若是國際展會,對于海關監管的產品,還存在報關轉關的手續,這些都需要當事者之間充分協調。

2.控制細節。細致的工作要滲透在會展活動的每個環節,對細節進行指標性控制以保證整個會展物流過程高質量完成。具體而言:

(1)包裝一定要做到細致入微,要在貨物的包裝箱上將標簽填好,企業名稱、展覽會的名稱、展臺號、日期、貨物名稱等細節都要寫清楚。(2)展會中的各個環節都應該安排專人負責,具體事項落實到人。(3)須靈活應對意外情況發生。(4)會展物流作業過程的質量控制也必須著眼于細處,如運輸環節的正點運輸率、滿載率、運力利用率;倉儲環節的商品收發正確率、商品完好率、庫存商品缺損率、倉儲日成本等。

(五)運用多元化的物流手段

在中國,目前廣泛運用于物流的運輸工具主要有列車、汽車、船舶、飛機以及其他民間運輸工具等,這些工具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多元化的會展物流手段。

現代會展物流的發展趨勢是根據運送距離、要求和條件的不同,靈活運用多種物流手段的不同組合,采用多式聯運的方式,滿足客戶的差異性需求,以發揮立體物流方式的合力效應。

(六)進行服務創新,提供個性化服務

服務創新是指在會展物流服務中通過對于服務內容、方式、質量等方面的改進和提高,為顧客提供有創新性的物流服務;個性化服務是指通過服務創新等手段為特定顧客提供獨特的服務,從而取得競爭優勢,保持客戶的營銷策略。

(七)加強信息化管理,開發完善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信息在現代物流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隨著物流組織與管理水平的提高,采用先進的物流組織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已是開展物流的關鍵,反之,對整個會展物流系統的運作效率會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

加強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建議采取以下幾個方面措施:

(1)構建綜合性企業用戶;(2)基于信息技術構造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核心業務系統;(3)加強軟、硬件系統整合,提升數據質量;(4)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構造全程訂單管理;(5)嘗試能大幅度提升運營績效的新技術應用。

會展旅游發展試析論文范文第6篇

摘 要:論文旨在對漢英和英漢交替傳譯的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現象進行描述性研究。首先基于吉爾(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做出假設,漢語為母語者,漢英傳譯比英漢傳譯的書面性偏移更顯著,亦即英漢傳譯比漢英傳譯口語性偏移更顯著。然后確定衡量口語性/書面性特征的10項參數,以第二屆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新聞發布會的轉寫稿為例,通過對各參數出現頻次進行統計分析,描述交傳方向性與口語性/書面性偏移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證實了假設。為進一步探究其原因進行案例分析,發現可以從宏觀和微觀上分別用吉爾的精力分配模式和順應論等理論給出可能的解釋。

關鍵詞:交替傳譯;方向性;口語性/書面性偏移;描述性研究

1. 文獻綜述

1.1 相關研究綜述

口語性特別強調即席發言的意義,是口譯的一個本質特征??谡Z性/書面性偏移這一現象由Shlesinger (1989)首次提出??谡Z性偏移是指譯語的口語性特征比原語更顯著,而書面性偏移則是指譯語的書面性特征比原語更顯著。本文將口語性-書面性偏移視作一個連續體,也就是說書面性偏移增強就意味著口語性偏移減弱。Shlesinger (1989)通過實證研究考察并發現英語-希伯來語同聲傳譯過程中,口語-書面語連續體的幅度變窄。該結果表明同聲傳譯的過程會改變一篇講話的口語程度,也就是說同聲傳譯會將一篇口語性強的講話變得更加書面,將書面性強的講話變得更加口語,縮短其在口語-書面語連續體上的變化幅度。鮑剛(2005)也曾探討過口譯的口語性,他的論點和Shlesinger的口譯“中和作用”(equalizing effect)有類似的地方,但沒有對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作出區分。北京外國語大學周亞楠(2014)以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王振興(2015)的碩士學位論文通過分析不同語料,研究了在英漢同聲傳譯中,口譯對譯語語篇口語性特征和書面性特征的影響,得出了與Shlesinger類似的結論。

既然同傳可以使篇章的書面性/口語性發生偏移,那么筆者借此提出問題:對于交替傳譯來說,是否存在類似的偏移現象?導致偏移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對此,洪磊,王斌華(2011)在《中國翻譯》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漢英交替傳譯中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的描述性研究》的論文,論述了漢英交替傳譯中出現的偏移現象,得出的結論表明交替傳譯中也存在與同聲傳譯中相一致的偏移趨勢,并在結語中提出可以就不同口譯方向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鑒于此,本文以第二屆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新聞發布會交替傳譯錄音轉寫稿為案例,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交替傳譯中口語性/書面性的偏移與其方向性之間的關系進行描述性研究,并探討導致此種偏移的可能原因。

1.2 語篇的口語性/書面性分析使用的參數

在進行實證研究之前首先需要確定衡量篇章口語性/書面性的特征參數。Shlesinger (1989)選擇了四個參數作為衡量篇章口語性的基礎,即計劃程度(degree of planning)、共享的內容和知識(shared content and knowledge)、詞匯(lexis)和參與程度(degree of involvement)。Shlesinger (1989)提出的參數一是計劃程度,一般情況下書面語中高于口語,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書面語詞匯密度(lexical density)更高且書面語中不流暢的地方較少,而口語不流暢的地方則較多。參數二是共享的內容和知識,口語的理解對語境承載的背景知識的依賴性更大,而書面語的理解對語境中的背景知識的依賴性相對較小。參數三是詞匯,一些詞匯口語性較強,多在口語中出現,而另一些詞匯則書面性較強,多出現在書面語中,這些詞匯的使用,可以增強或減弱語篇的口語性/書面性,在分析語篇的口語性/書面性時也應當加以考慮。參數四是參與程度,如果一個語篇越是強調不同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其口語性就越強。

而洪磊,王斌華(2011)則選取了十個漢、英語共有的、較有代表性的口語/書面語特征作為衡量篇章口語性的標準。他們將這些特征分為兩大類:語言表達類和語法類。表達類的口語性特征包括有:有聲停頓(filled pauses);更正(correction);冗余啰嗦(redundancy);語氣助詞(modal particles)。語法類特征包括名詞化(nominalization),從屬連詞(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并列連詞(coordinating conjunction),句子結構破碎(broken sentences),插入語(parentheses)和語法錯誤(grammatical mistakes)。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結合的方法以及描述性翻譯研究方法,對現場真實語料第二屆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新聞發布會交替傳譯錄音轉寫材料進行案例分析。交替傳譯中既有漢英方向的傳譯,也有英漢方向的傳譯。譯員是中國人,為漢語母語者,是一名職業譯員。本文參考相關文獻,列出了10項與口語性、書面性相關的特征,并將它們用作研究中衡量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程度的標準。統計這10項標準在交替傳譯原文和譯文的出現頻次,并對數據進行分析。比較各項標準在譯文與原文中出現的頻次,從頻次變化的顯著與否可以看出英漢交替傳譯和漢英交替傳譯中分別出現的口語性或書面性偏移,以期探討交替傳譯方向性與書面性/口語性偏移間的關系。

3. 語篇口語性/書面性分析使用的參數

以下10個參數為本研究所選取的作為衡量語篇口語/書面性的標準:有聲停頓、更正、冗余、語氣助詞、名詞化、從屬連詞、并列連詞、句子結構破碎、詞匯和語法錯誤。

Shlesinger提到的四大參數包含的內容較多,很難進行量化。另外,各參數之間也存在重疊。不過可以在各大參數的基礎上細化成具體的可以量化的參數。洪磊、王斌華(2011)選取的參數是英、漢語中共有的,易量化分析,而且與本文研究的問題相呼應。他們選取的10個參數作為衡量語篇口語/書面性的標準,是英漢語中共有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筆者旨在研究交替傳譯方向性與偏移現象之間的關系,選擇的參數應兼顧中英文各自的特點。因此,綜合Shlesinger與洪磊、王斌華提出的參數得出本文的10個語篇口語/書面性的衡量標準。

對這些衡量標準做進一步概念闡述。有聲停頓,通常被視為言語產出過程中不流暢的一種表現,如:“um”,“那個”等。更正,是因為口譯員在很快的時間內作出的反應可能出現偏差,此時譯員便會改口進行更正。如:“It helps you to help us to..”冗余啰嗦,是當譯員想要獲取更多思考或反應時間采取的一種方法或導致的結果。如:“Mr. Salami has made it very clear.”語氣助詞,譯員在口語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語氣助詞,以表達他們的心情或態度,如“oh”, “呢”等。名詞化,書面語中大量的名詞化使得書面語具有比口語更高的詞匯密度。比如說,“congratulate”通過名詞化,可以變得更加書面,即“extend my congratulation to you.”從屬連詞,一篇明顯書面化的講話通常含有許多從屬連詞,其作用是使得句子結構更加清晰有條理。常見的從屬連詞包括“since”, “因為”,“就像”等。并列連詞,口語中大多的句子都是由“and”,“so”等并列連詞連接起來的,在限時的壓力下,大多的講話人在口語都會更多地使用并列連詞連接句子。句子結構破碎和語法錯誤均是衡量篇章口語性的重要指標。詞匯,一些詞匯具有較強的口語色彩,而另一些詞匯則具有較強的書面色彩,這些詞匯的使用,可以增強或減弱語篇的口語性?!澳萌魏我环N語言的書面語和口語來比較,書面語總是更精密更豐富的?!保ê鲹P,1957:27)所以,書面語要求在恰當傳遞信息的基礎上產生一定的修辭效果,而且表達手段更加豐富多樣。如:相比于“告訴大家”,“透露給大家”書面性更強些。

本文將以上述特征參數作為衡量標準,通過統計比較各個特征參數在原文和譯文中出現頻次的分布,考察交替傳譯過程中譯語較源語口語性/書面性是否發生偏移。在這10項特征中,名詞化,從屬連詞和詞匯(主要指書面詞匯)體現書面性,其他7個特征都是口語性的特征。按方向性分為漢英和英漢交替傳譯兩組,譯語與源語相比,如果口語性特征出現的頻次增加,書面性特征出現的頻次減少,就意味著交傳使篇章的口語性增強,發生了口語性偏移;而如果書面性特征出現的頻次增加,口語性特征出現的頻次減少,就意味著篇章的書面性增強,發生了書面性偏移。

4. 交替傳譯中語篇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的實證研究

4.1 研究假設

Gile (1995)提出的認知負荷模型或稱為精力分配模式(An Effort Model),最初是針對同聲傳譯提出來的,之后才發展出交傳中的精力分配模式。交傳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理解階段,也就是聽和記筆記,精力分配模式可表示為Interpreting = L + N + M + C. 二是言語產出階段,模式為Interpreting = Rem + Read + P + C. 當處理能力(Processing Capacity)中聽和分析所需的精力增加時,就需要減少筆記量以騰出足夠的精力。也就是說,在進行交傳時,每一階段每一環節的精力分配都會影響到口譯效果??偨Y以上兩個階段的精力分配模式并進行簡化可以得出一個公式: Interpretation = L + M + P + C. 其中L指聆聽并分析的精力;M是記憶精力;P是產出精力;C是協調精力。延續以上思路,比較交替傳譯中英譯漢和漢譯英兩個口譯方向,基于以上提出的10個標準,根據Gile提出的精力分配模式,以漢語為母語者聆聽漢語,聽取,分析并記憶漢語時分配的精力較少,便可以花費更多的精力在產出和協調上。因此可假設同樣是以漢語為母語者,在漢譯英時可以花費多一些精力修飾自己的語言使其變得更書面。反過來說,在英譯漢時,目的語與源語相比變得更口語??偨Y一下就是漢譯英比英譯漢的書面性偏移更顯著或者說英譯漢比漢譯英的口語性偏移更顯著。

4.2 案例分析

用于本研究的案例為2000年在廣東舉辦的第二屆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新聞發布會錄音的轉寫稿。筆者轉寫時根據本研究特點,盡量還原錄音的原貌,把講話者和譯員的語氣詞都進行了一定形式的標注,以便在分析時能夠順利完整地提取出具有書面性或口語性特征的參數,在進行案例分析時也可以清楚地發現各類偏移現象形成的原因。本文所分析的轉寫稿一共約20個交替傳譯模塊,每個傳譯模塊均包括發言人和專業譯員的講話。這20個傳譯模塊中,11個為漢譯英方向,8個為英譯漢方向,一共7000多詞。

4.2.1 漢譯英

交替傳譯漢譯英方向一共分析11個模塊。統計了上述10個口語/書面性特征在原文和譯文中分別出現的頻次后,得出結果如下:

表1 漢英傳譯口語/書面性特征參數頻次變化①

類別

頻次 源語 目標語 偏移趨勢 顯著水平(P)

有聲停頓 67 6 0.000

更正 10 29 0.002

冗余啰嗦 10 10 =

語氣助詞 25 1 0.000

名詞化 4 7 0.366

從屬連詞 5 8 0.405

并列連詞 7 31 0.000

句子結構破碎 5 0

書面詞匯 1 4 0.180

語法錯誤 7 20 0.012

各項口語性/書面性特征在原文中的出現頻次和譯文中的出現頻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從更正,并列連詞和語法錯誤這三個特征來看,譯文比原文口語性增強,而且變化也比較明顯。而從剩下的特征來看,幾乎都顯示譯文比原文的書面性增強,以有聲停頓,語氣助詞兩個特征最為明顯。這樣一來,整個篇章的口語性/書面性偏移情況就變得復雜了許多。從某些特征來看,結論符合之前的假設,以漢語為母語者,目的語與源語相比有書面性偏移。而從另外的一些特征來看,目的語與源語相比有口語性偏移。但是,如果將這些特征分成口語性特征和書面性特征兩組,且考慮到各參數偏移的顯著水平(P<0.05)的話,書面性特征包括名詞化、從屬連詞和書面詞匯,三者偏移均不顯著。其余為口語性特征,偏移顯著的特征參數在源語中頻次之和為116,譯語頻次之和為87。結果表明,漢英傳譯方向譯語較源語書面性增強,發生了書面性偏移。

接著筆者對偏移顯著的一些特征參數進行實例分析:有聲停頓,語氣助詞,并列連詞。如:

(1)那么也想請王岐山副省長介紹一下廣東省在開展這項合作方面做了哪些準備?

And the next question is to Vice Governor Wang Qishan on the Guangdong side, what preparation has Guangdong done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ject for the re-organisation fund?

有聲停頓這一特征的書面性偏移最為顯著,從(1)中來看,是由于源語中有聲停頓非常密集,講話人即興發言中帶有很多的有聲停頓如“那么”等,而譯語則盡量避免這種有聲停頓。源語的有聲停頓“那么”有時也會由譯語中的“And”代替,and在本文被歸類到并列連詞,因此并列連詞這一口語性參數的頻次增加,減弱整體的書面性偏移。事實上,有聲停頓“那么”和并列連詞and起著相似的作用,那就是緩和說話速度,爭取更多的思考時間。再如:

(2)那么,因為這個um人數呢,我們去年呢,是20位,今年是25位。

We notice that last year there are 20 people advisors, right now the advisory board has been enlarged to 25.

大量語氣助詞“呢”出現在(2)中文發言中,譯語則幾乎完全避免了語氣助詞的出現,使得譯語聽起來更加順暢一些。因此,結果使得口語性特征頻次減少,出現書面性偏移。其中原因可能是譯員為了避開發言人不好的說話習慣,將語氣助詞剔除,使譯語聽起來順暢流利,更容易讓聽眾接受。雖然英語中也有相應的語氣助詞,如“oh”,“uh”等,但是中文原文中的語氣助詞主要起到舒緩語氣,給說話者提供思考時間和引出話題的作用,譯員在翻譯時只需要達到促進雙方交流這一目的即可。如果譯員將這些語氣助詞一一對應翻譯過來,將會耽誤很長的時間,在口譯活動中,譯員應該在促進雙方交流的基礎上盡可能節省時間。

4.2.2 英譯漢

漢譯英一共分析8個模塊。統計了上述十個口語/書面性特征在原文和譯文中分別出現的頻次后,得出結果如下:

表2 英漢傳譯口語/書面性特征參數頻次變化②

類別

頻次 源語 目標語 偏移趨勢 顯著水平(P)

有聲停頓 34 30 0.617

更正 6 7 0.782

冗余啰嗦 4 5 0.739

語氣助詞 2 74 0.000

名詞化 4 4 =

從屬連詞 13 3 0.012

并列連詞 23 5 0.001

句子結構破碎 2 2 =

書面詞匯 5 3 0.480

語法錯誤 8 4 0.248

同樣地,各項口語性/書面性特征在原文中的出現頻次和譯文中的出現頻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有三個特征顯示譯語相比于源語有書面性偏移,兩個特征顯示無偏移,五個特征顯示具有口語性偏移。整體來說,偏移現象比較復雜。但是,筆者同樣將其分成兩組進行分析,即書面性特征和口語性特征。就書面特征而言,偏移顯著參數(P<0.05)在源語中頻次總和為13,譯語中頻次總和為3。就口語特征來說,源語頻次總和是25,譯語頻次總和為79。結果均表明英漢傳譯方向譯語較源語口語性增強,發生口語性偏移。

接著筆者對偏移最顯著的特征進行具體例句分析:語氣助詞。如:

(3)a. Over the past year, um we have worked with the province.

一年來呢我們與廣東省呢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b. We have had meetings with the Guangdong Development Bank.

那么現在呢我們這個項目呢重組基金呢是跟發展廣東省發展銀行做的。

(3)a和b中,英文發言中幾乎沒有語氣助詞,而漢譯中則出現了大量的“呢”,這也說明之前發言人說話時帶有很多語氣助詞并不是發言人的個人原因,而是有章可循的,這一現象可以用漢語獨有的特點進行分析,因為漢語與英語不同,其表達人際關系的手段更加豐富,其中一個手段就是語氣助詞的使用,語氣助詞一定程度上能促進人際關系。在此漢語譯文例句中,可以發現“呢”的頻繁使用有其特點,即“呢”一般用于不同的意群之間,因為這樣能夠讓聽眾更清楚發言人想要傳達的信息,更好地促進發言人,譯員和聽眾的人際關系。這也解釋了為何譯語較源語發生了口語性偏移。值得注意的是,源語和譯語中出現的有聲停頓“um”次數相當。這樣一來,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漢譯的口語性偏移。

對偏移較為顯著的特征進行具體分析:從屬連詞。如:

(4)As province described its plans, um we have a variety of di-laboratory scientists um visit the province and went into collaboration with people in university and in industry.

同時呢我們也協助了廣東省的一些項目跟計劃,我們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有許多名科學家呢來了廣東進行考察,他們與這里的大學和企業進行了合作。

(4)原文中使用的從屬連詞在譯文中并沒有直接翻出來,譯員根據自己理解的語境意義將其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沒有拘泥源語的句式,所以從屬連詞這一特征減弱。此外,鑒于中英兩種語言的區別,英文是一種形合的語言,依靠邏輯聯結詞形成篇章,而中文是意合的語言,從屬連詞使用頻次較少。原文的主語只有一個,而譯語三個主語,可以明顯感覺到其口語性偏移。

4.3 研究結果

從以上統計分析和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結果與之前的假設相符。微觀上看,本文所選擇的10個參數在原文和譯文中出現頻次發生的偏移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并不是全部往同一個方向偏移。不過總體上來說,對于以漢語為母語者,進行漢英交替傳譯時,譯語較源語有書面性偏移;進行英漢交替傳譯時,譯語較源語有口語性偏移。談到交替傳譯的方向性與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的關系,可以總結出,在書面性-口語性連續體上,對于以漢語為母語者,漢譯英比英譯漢的書面性偏移更顯著或者說英譯漢比漢譯英的口語性偏移更顯著。

5. 對交替傳譯中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現象的歸因分析

結合之前的案例分析進一步解釋以上研究結果。宏觀上來看,上文研究假設中采用了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因此筆者試著用該理論解釋偏移的原因。從精力分配模式出發推導出,以漢語為母語者聆聽漢語,記憶漢語時分配的精力較少,便可以花費更多的精力在產出和協調上。因此同樣是以漢語為母語者,在漢譯英時可以修飾一下自己的語言使其變得更書面。反過來說,在英譯漢時同理,目的語與源語相比變得更口語??偨Y一下就是漢譯英比英譯漢的書面性偏移更顯著或者說英譯漢比漢譯英的口語性偏移更顯著。

微觀上來看,分析中提到漢譯英中有聲停頓在源語中特別多而在譯語中幾乎沒有,或者說是轉化成了and這個并列連詞。該現象仍然可以用精力分配模式解釋:有聲停頓與and都能夠減慢語速,以提供更多的精力用于產出。譯員通過增強譯文的口語性特征以獲取更多的思考時間。分析中還提到,漢英交替傳譯中,語氣助詞“呢”在源語中普遍存在,而譯語中幾乎沒有語氣助詞,此現象可以順應論解釋。Verschueren(2000)認為,使用語言就是一個不斷選擇語言的過程。語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夠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做出種種恰當的選擇,是因為語言具有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順應性就是指語言能夠讓其使用者從可供選擇的項目中靈活變通,從而滿足交際的需要。源語中的語氣助詞如果照搬到譯語中會影響對話的流暢性,不通順的口譯令聽眾感到費解。而且,語氣助詞對發言人來說有舒緩語氣,爭取更多思考時間和引出話題等作用,而譯員需要考慮的是促進雙方交流,則不用依靠英語語氣助詞來達到這些目的。綜上,譯語將語氣助詞這一口語特征弱化了。另一方面,英譯漢中變化最顯著的特征是語氣助詞和從屬連詞,英語中無語氣助詞,而漢語中聚集了大量的“呢”。同時,漢譯英中漢語源語也存在大量的語氣助詞“呢”。從屬連詞在英文原文中使用較多,而在中文譯文中這一特征弱化了。因此,這些現象可以用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來解釋。王力( 1984: 310 )在《中國語法理論》一書中提出意合和形合兩個概念:“中國語里多用意合法,聯結成分并非必要;西方多用形合法,聯結成分在大多數情形下是不可少的?!币簿褪钦f,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但這不是說漢語沒有形合,漢語中有的一些形合手段在英語中是沒有的,如:漢語中的語音重疊和語氣詞等。因此英語中較少有各種語氣詞,而漢語口語中就特別容易帶入語氣詞,從而增強其漢語的口語性。此外,英語更多用語言形式手段顯性地連接起來,漢語則傾向于通過邏輯關聯和意義關聯進行連接。因此英語中的從屬連詞較多,而漢語中這一特征減弱,從而增強漢語的口語性。

6. 結語

本研究基于對第二屆廣東經濟發展國際咨詢會新聞發布會現場口譯語料所做的個案分析,在對轉寫稿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對交替傳譯方向性與的口語/書面語偏移現象的關系進行了描述性研究。研究表明,在書面性-口語性連續體上,對于以漢語為母語者,漢譯英比英譯漢的書面性偏移更顯著或者說英譯漢比漢譯英的口語性偏移更顯著。筆者試著用Gile的精力分配模式,Verschueren的順應論,和王力的形合意合理論來解釋該研究結果。

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它基于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提出了創新性的不同見解。Shlesinger (1989)以及中國的一些學者都曾證明,同聲傳譯會將一篇口語性強的講話變得更加書面,將書面性強的講話變得更加口語。洪磊,王斌華(2011)將這一結論拓展到了漢英交替傳譯中,證明該結論依然適用。但是前人的研究都是基于口譯單向的研究,也許是限于時間與精力的原因,沒有對口譯的方向性與書面性/口語性偏移現象聯系起來分析。本研究著眼于交傳的方向性與偏移之間的關系,探索出了其中的規律,希望能對口譯研究有一定的貢獻,推動該領域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的研究是一項全新的探索,但是分析的案例有限,需要今后大規?,F場語料的描述性研究加以進一步論證該結論。此外,分析的角度可以更加多樣化,就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現象,可以研究對除交替傳譯以外的其他類型的翻譯。就交替傳譯方向性而言,可以探究交替傳譯的方向性與某些特殊現象間的關系。研究的方向有很多,這需要我們留心觀察,增強對問題的敏感性,以獲取更加好的視角。

參 考 文 獻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Pǎchhacker, Franz.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 [M]. London: Routeldge, 2004.

Shlesinger, M.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s a Factor in Effecting Shifts in the Position of Texts on the Oral-Literate Continuum [D]. Tel Aviv University, 1989.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鮑 剛.口譯理論概述[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波赫哈克.口譯研究概論[M]. 仲偉合等(譯).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榮 波.口譯方向性對譯語非流利產出的影響[J]. 現代外語,2013,(2): 198-205.

洪 磊、王斌華.漢英交替傳譯中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的描述性研究—以兩場記者會現場口譯為案例[J].中國翻譯,2011,(2): 73-77.

胡岑卉.Gile 的認知負荷模型對口譯質量研究的啟示—以物流口譯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14,(2): 88-90.

胡明揚.書面語和口語之間的關系[J]. 教學與研究,1957,(2): 27-30.

門冬梅、王一龍.語氣助詞“呢”在英漢翻譯中的應用研究[J].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82-86.

王 力.中國語法理論[M]. 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

王振興.英漢同聲傳譯中的口語性/書面性偏移—以聯合國會議口譯為例[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

徐 珺.漢英語篇意合與形合的文化闡釋[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12): 26-29.

周亞楠.英漢同聲傳譯中口語性/書面性偏移的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4.

A Descriptive Study of Orality/Literacy Shift in Chinese-English and English-Chinese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Based on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D Province

DENG Shuhui

(School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Key words: CI; directionality; orality/literacy shift; a descriptive study

作者簡介:鄧淑慧,女,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翻譯學研究。

通訊地址:廣州市白云大道北 2 號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郵編510420

E-mail:dengshuhui2015@163.com

(責任編輯:胡德香)

上一篇:初中語文感恩教育論文范文下一篇:汽車金融公司發展論文范文

91尤物免费视频-97这里有精品视频-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亚洲-国产91精品老熟女泄火